時間:2023-03-06 16:02:50
序論:在您撰寫衛生院臨床醫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25-01
前言 我國是一個 “農業大國”,按全國人口十三億計算,我國農民人口數量就占十億左右[2]。這么龐大一個群體,國家采取積極的保障政策,讓縣級以上大醫院的醫療資源不間斷的下鄉巡診和指導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提高診療技術,對保障廣大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隨著我國新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患者在鄉、村級醫療機構就診的人數有所增加。現階段國家雖然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了鄉、村級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房條件等硬件設施,但同時還存在設備不足,衛生院發展不穩定,缺乏明確的政策依據和具體要求,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素質偏低、鄉鎮醫生隊伍素質差,管理操作不規范,缺乏保障與激勵措施,醫療行為規范、藥品的使用以及購進隨意性大等[3]。筆者認為,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教育培訓政策可促進鄉鎮醫生素質的改善,有利于提高鄉鎮醫生的服務水平,對充分發揮鄉鎮衛生院的功能,推動鄉鎮衛生院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搞好鄉鎮衛生院衛生工作必須重視和加強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必須做好如下工作[4]。
1 國家要加大對鄉鎮醫生的培訓
鼓勵地、市級衛生學校和有條件的縣級衛校多為農村培養一些留得住,能在農村扎根的初級鄉鎮醫生,逐步提高農村醫生的專業水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達到所有在農村從醫人員都有相應的學歷。
2 建立臨床醫生培訓基地
縣級醫療除承擔為鄉鎮衛生院解決重大醫療衛生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協調檢查外,培養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是一項十分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工作??h級醫療衛生單位要主動承擔起此項任務,要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積極創造辦學條件,搞好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培訓基地建設,建造好符合標準的辦學場地,配備一定的辦學設備,開展綜合知識、專科專病防治知識培訓;舉辦各種學術會,開展專題講座、典型病例討論等,認真落實好人員教育培訓的各項工作任務。
3 抓好在職培訓工作
我們首先要做好引導醫學生向一名合格醫務人員的過渡工作,重點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處理能力,這是在崗教育的一個首要且重要的環節。工作5年以上的在職人員,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掌握了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進行扎實地崗位練兵,適時進行專題講座、專科專病研討、病例講解等,使臨床醫生不斷接受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
4 做好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
要及時將年輕有為,工作責任心強,有發展前途的中青年臨床醫生選送到地市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進行2年以上進修深造。在此基礎上還要有計劃地做好高、中、初級臨床醫生的選送進修工作。
5 加強鄉鎮衛生院全面型人才的培養
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工作有其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要求臨床醫生掌握綜合的醫學知識,要培養具有醫、防、治、管理一職多能,能醫、能防、能治的綜合人才。
6 要做好管理干部的選拔培養
管理干部的選拔任用要從嚴,要將德、才兼備,有管理能力,安心從事管理工作的干部選拔到管理干部隊伍中來,管理干部隊伍應保持相對穩定。
7 在對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上,醫科院校還應該與農村衛生單位聯手合作
既幫助農村衛生室有效解決了專業人才匱乏,用人難,留人難等問題,又有利于??茖W校強化辦學優勢,打造辦學特色,提升社會影響力;同時,醫科院校也可以在農村衛生單位設立臨床實習與研究基地,教學中多安排學生到農村衛生室實踐,增加他們將理論學習融入臨床實踐的機會,并通過接觸更多的臨床病例,為開展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奠定基礎。此外,通過對定向培養生開展系統的全科醫學與相關理論、臨床和農村衛生室實踐技能教育,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忠誠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的思想意識,又使他們掌握了全科醫療的作方式,具備了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轉診、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技能,以及具有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組織管理能力,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中的骨干人才[5]。
加強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教育是鄉鎮衛生院衛生工作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要探索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出一大批適應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工作需要,同群眾健康需求相適應的跨世紀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芝芳,鄭全慶.中國鄉村醫生現況[J].中國公共衛生,2003,(2)
[2] 賈樹平.中國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管理與發展之我見[J].中外醫療,2011,(24)
[3] 閆佩峰,李學斌.加強鄉鎮衛生院醫療臨床醫生的培養教育[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8,(5)
隨著高新技術在鄉鎮衛生院臨床實驗工作中的普及和應用,鄉鎮衛生院檢驗工作步入了科技新領域。因此,質量管理是檢驗學科建設的核心,沒有檢驗報告的高質量,就談不上學術的高水平,以人為本,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也就成為空話。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推進,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療質量的要求更高。2002年4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明確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這項規定被簡稱為“舉證倒置”,即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由病人投訴,醫療機構必須拿出證據證明在診治活動中一切醫療行為是正確無誤的。那么圍繞檢驗報告數據是否準確產生糾紛時,檢驗科如何舉證自己的報告是準確的呢?加強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最重要的證據。
1 必須建立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質量,必須對實驗全過程進行控制,按系統學的原理建立起一個質量管理體系,認真分析、研究這個體系中各項要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關系,以整體優化的要求處理好各項質量活動的協調和配合,使可能影響結果的各種因素和環節都處于受控狀態,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過程是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彼此相關的資源或活動。一份標本的檢驗是通過各個環節來完成的,臨床醫生為了診斷和治療,書寫化驗單申請化驗是過程的開始或過程的輸入,這是實施過程的依據或基礎,發出檢驗報告是輸出,一份完整的檢驗報告全過程結束。一個完整的檢驗過程一般包含多個橫向(直接)過程,包括醫生開單、病人準備、護士采取標本、護士或衛生員運送標本、實驗室接收與處理標本、分析測定標本、核實與確認檢驗結果、發出檢驗報告、醫生根據報告數據用于病人的診斷與治療等。同時,也會涉及多個縱向(間接)過程,這些縱向過程主要包括:(1)臨床醫生應掌握每項檢驗項目的實驗診斷原理和臨床意義,不斷與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信息交流,以便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體征和病史準確地選擇檢驗項目用于診斷和治療;(2)護士應熟悉每項實驗對標本的要求,根據檢查要求告知被檢者注意事項,知道在病人服用哪些藥物或出于哪些病理生理狀態下采集標本,會影響標本的檢測結果;(3)衛生員應知道標本在運送時需要什么條件以及如何保證這些條件;(4)檢驗人員應進行儀器的校準、實驗方法的選擇、試劑監控、量值的溯源、質量的控制,在發出報告前根據申請單提供的臨床診斷和實驗室的記錄,對本次結果與前次同項目結果做垂直分析,對報告的準確性進行再確認。如何進行這些過程的控制,就是全面質量體系的重要內容。實驗室全面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與實施是實驗報告準確的保證,也是舉證的重要依據。
2 逐項登記記錄并妥善保存
完整、詳細的實驗記錄保存是質量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詳細填寫實驗室日志,對標本的驗收,不合格標本的處理,標本采集、送檢、實驗及發出報告的時間,室內、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儀器的維護、維修,試劑的批間差異,都應有詳細記錄。另外,管理人員和測試人員必須在記錄本上簽名,一旦病人投訴時,這些記錄就是表明實驗室質量的證據。
3 設定每項檢驗的誤差允許范圍
由于測定方法的不同,每項實驗都有測定值可接受范圍(誤差允許范圍),即同一份標本同時間重復操作測定值可不同,但一定要在允許的范圍內。例如美國《clia 88能力比對檢驗分析質量要求》中,白細胞記數的可接受范圍是靶值±15%。如果檢驗報告為wbc 1.0×109/l,病人提出質疑,實驗室可取出保存的標本(在規定的保存期內)再重復檢測,檢測值落在(0.85~1.15)×109/l范圍內,就可以證明檢驗報告是準確的。因此,在質量手冊中應注明每項檢驗測定值的可接受范圍。
4 儀器和試劑要符合要求
儀器、試劑、校準物和質控物等都是保證檢驗分析準確的關鍵因素,也是室內質控的核心。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許可制度,所購置的儀器、試劑必須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許可證。應盡量使用與儀器配套的原裝試劑。如用其他廠家的產品替代,使用前要嚴格鑒定,核準替代品試劑(試條)是否與儀器匹配,能否得出與原裝試劑(試條)相同的結果。要保存好儀器和試劑鑒定記錄,以作為處理相關醫療糾紛的舉證依據。
5 強調檢驗報告的數據僅對所檢測的標本負責
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標本的采集過程以及采集標本時病人的生理、病理狀態及使用的藥物均要影響結果,甚至有可能在采集或運送標本的過程中某些“人為”因素產生的張冠李戴現象。因此,標本的質量是體系中要素之一,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環節。實驗室應根據實際條件和檢測要求,規定標本檢測后在實驗室內保存的時間,并嚴格保存,以便在醫生或病人對檢測報告的準確性提出異議時進行重復檢驗。
6 操作手冊
實驗室應建立嚴格的操作規程,編制實用而完整的操作手冊,這也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操作手冊的內容應包括標本收集、運送、保存、處理的要求,實驗方法及原理、操作步驟、試劑和儀器的要求、實驗室工作條件、儀器校準方法及校準物、質控物規格、量值溯源、方法有限性和干擾因素的影響、分析物參考范圍、測定值可接受范圍、實驗注意事項、質量控制措施、室內質量控制規則和失控限等。對于試劑,由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審批試劑時同時審批了其操作規程,因此應將使用的試劑和操作規程裝訂成冊,并嚴格按規程操作。實驗室必須妥善保存操作手冊,并保存到停止使用兩年后才能銷毀。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完好無缺的記錄是舉證的重要依據。
7 加強室內質控與室間質評
完整的室內質控是監測儀器穩定性和試劑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證檢驗結果準確的重要措施。若有失控現象,必須有失控的調查記錄和改正措施。室間質評是對實驗室檢測結果準確性進行考核的重要方向。優良的室內質控和完好的質控記錄是舉證中的重要參考證據。因此,臨床實驗室應認真地做好各種檢測項目的室內質評,保證檢測報告的質量。
8 注意檢驗報告單的書寫方式
檢驗報告單的書寫要規范、整潔,不得涂改,注明報告時間。對檢測結果的描述要科學、嚴謹、真實、可信。如醫生申請血涂片找絲蟲,報告應書寫為:薄(厚)片法,發現(或未發現)絲蟲;而不要寫:絲蟲檢查陰性。
建立對公立醫療機構
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補償機制
“國務院最近出臺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確定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其公共衛生性質,指出對從事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醫療機構在政策上要有所傾斜,提出了強化政府責任的要求。”孫建方教授介紹說,公立醫療機構在歷史上曾對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出過重要的貢獻,今天這些醫療機構仍然承擔著一些公共衛生工作,包括傳染病的發現、治療,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健康教育等。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醫療機構包括專職的??漆t院,例如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綜合性醫院及其他專科醫院。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公立醫療機構,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的經費補償,迫使他們長期以院里的其他收入補貼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加重了醫院的負擔,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以藥養醫”或“以藥補醫”的現狀,增加了患者的負擔。
孫建方教授認為,對于從事公共衛生體系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這既是公共衛生事業的要求,也是政府應承擔的責任。他建議對這些醫療機構采取不同于一般綜合性醫療機構的特殊的財政補償機制,可以考慮實行全額撥款、差額管理、績效考核的新型政府財政補助政策,以促進公立醫療機構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健康發展。
臨床醫師晉升制度中
以臨床能力考核為主
據孫建方教授調查,我國醫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表現在受教育的程度不高、臨床能力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臨床需求,而且,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醫學教育制度不完善、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培養制度不健全、現有的分配政策不能體現醫師的價值,以及臨床醫師晉升制度的不合理等因素,均影響了醫師這支隊伍的整體水平。其中臨床醫師晉升制度規定: 臨床醫師的晉升除要滿足規定任職年限外, 作為晉升的硬條件, 必須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論文, 甚至還要有科研課題及科技成果, 而恰恰忽視了對臨床能力的要求。這種臨床醫師的晉升制度一方面分散了臨床醫師的精力和時間, 影響了他們鉆研和提高臨床診治水平;另一方面還引發了過度追求論文數量和科技成果的現象, 包括開展大量的重復性研究、論文拆分發表、甚至抄襲論文、科研作假現象、托關系獲得科技成果等做法,增長了科研浮躁現象,同時也浪費了有限的社會資源。其結果是:一些晉升的醫生,甚至某些獲得高級職稱的醫生,其臨床能力卻達不到相應的水平,不能很好地履行醫生的職責。這種以論文及成果數量來衡量臨床醫師的評審方法不合適,也不科學,誤導了臨床醫師的發展方向。
針對以上問題,孫建方教授建議:要對不同的衛生人才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在臨床醫師晉升制度中應強化對臨床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將其作為晉升的主要指標,促使臨床醫師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鉆研臨床業務,提高臨床水平,造福于患者。
基本藥物目錄仍需補充和調整
自2009年開始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后,57%的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始執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政策。但據孫建方教授觀察:在基本藥物制度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基本藥物目錄品種、規格與群眾需求有較大距離,現有基本藥物的品種和規格太少了;特別是許多常用品種不在目錄內,患者感到很不方便、或很不理解。還有些目錄確定的劑型不夠全?;舅幬锬夸浿袠瞬少弮r格與群眾所希望的價格有較大差距。在實際運行中,老百姓并沒有感覺到降價,反而覺得有些常用藥品漲價了?!伴T慢”、“門特”及特色??撇∪松鐓^治療用藥得不到保證。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按國家、?。ㄊ校┯嘘P “基層醫療機構只允許銷售基本藥物,非基本藥物一律不得銷售”的要求,“門慢”、“門特”及特色專科病人使用的部分藥品不在基本藥物目錄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藥提供,他們被迫又返回三級醫院排隊開藥,既不方便,又增加了經濟負擔,還加重了大醫院“看病難”問題。
為此,孫建方教授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補充和調整基本藥物目錄,在充分聽取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意見的基礎上,對基本藥物目錄進行補充調整,吸收部分常用藥品及劑型進基本藥物目錄,并形成制度化,每年一次。同時,將“門慢”、“門特”及部分特色??撇∪酥委煴匦璧姆腔舅幬镎{整為基本藥物,目錄的調整以滿足病人治療需求為目的。
加強醫療機構補償和企業監管
孫建方教授經過調研還發現,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基層醫療機構補償政策不到位,運轉困難。取消藥品加成,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后,如果僅以使用藥品的加成損失來補償的話,一方面過期、失效藥品和藥品損耗沒有考慮到,另一方面隨著門診量和藥品庫存增加,進藥總金額和工作總量也隨之增加,在空間、資金及人事方面也明顯增加了成本。此外,醫院原有的藥品采購銷售模式也有額外的收益。如果不能按實際損失來補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無法正常運轉,醫務人員的合理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甚至降低,工作積極性將受到影響。
【摘要】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情況在預防醫院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而我國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較低。為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手部衛生的認識,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責任意識和手衛生執行率,完善手衛生措施,創造重視手衛生的氛圍,加強手衛生專項培訓,改良手衛生方法,規范手衛生技術,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并加大監管力度,有效改善手衛生狀況,以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娟P鍵詞】醫護人員;手衛生;醫院感染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68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環節,而且實施簡便,是防止醫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1]。目前,國內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對手衛生現狀分析,列出相應的改進對策,旨在通過有效的手衛生控制,減少或杜絕經手傳播的疾病,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同時也保護醫護人員自身安全。1手衛生現狀
11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大部分醫護人員缺乏對手衛生的認識,不能嚴格執行手衛生要求,接觸患者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各種污物之后不能及時洗手,甚至用污染的手拿取其他物品[2]。熊薇等[3]曾經對洗手重要性認識情況進行過調查,有935%的人認為洗手應視為常規醫療責任的一部分;804%的人認為忽視洗手是發生院內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531%的人認為堅持按醫療常規洗手較易做到,392%的人認為較難做到,還有54%的人認為做不到。同時,對忽視洗手情況進行了調查,經常忽視洗手的醫務人員占42%,有時忽視占638%,從不忽視占304%;忽視洗手發生在白天占454%,夜間占192%,值班時占165%;忽視洗手主要發生在檢查患者時占415%,護理患者時占246%,治療患者時占165%。醫護人員操作中手部細菌污染相當嚴重,特別是每天在大量醫療護理操作中,接觸致病菌的幾率增加,并且護士往往忽視在處置兩個患者之間洗手這一環節[4]。
12手衛生執行率低一方面由于醫院洗手設備設置不合理,距離遠,使醫務人員不方便洗手;另一方面醫務人員缺編,患者多,工作繁忙、工作量大等,在實際工作中1個責任護士要管幾名至十幾名患者,治療護士1次治療時間要治療幾十名患者。如此大量的工作,難于做到每次操作前都洗手[4]。毛曉清等[5]在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調查中發現整體手衛生執行率較低(4780%),操作前洗手執行率(106%)遠遠低于操作后(3774%)。手衛生執行率,醫生(1842%)遠低于護士(3549%)。頡建玲等[6]也曾調查分析報道5項基本手衛生指征:操作前、后;接觸患者前后及脫手套后。整體手衛生執行率較低(<50%),各項操作后的手衛生執行率為4352%,遠高于操作前執行率(3012%),接觸患者前后手衛生執行率只有2543%,約有532%的醫務人員在脫手套后不進行手衛生消毒。
13洗手技術不規范,洗手合格率低及手的再污染主要包括干手方法錯誤、用手指開關水龍頭、揉搓時間不夠、揉搓方法不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調查顯示,有78%的醫生和61%的護士不知如何正確洗手,也從未接受過手衛生培訓。我國衛生部對醫院的抽樣調查發現,洗手常漏洗拇指和指尖,并且洗手后不擦干就開始無菌操作;洗手后干手方法有:用工作服擦干占438%,個人專用毛巾204%,一次性消毒紙巾169%,共用毛巾123%[3],以致再污染。吳金京等[7]曾報道操作前手衛生合格率為525%,操作中為467%,在應急操作時手衛生合格率僅為303%。
14對自身操作中手部帶菌情況了解不夠多數人認為只要未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手就是清潔的。通過手部采樣培養結果顯示,操作前及操作過程中的手雖未被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但存在大量致病菌[4]。醫療護理操作中,大多數都是手工操作,污染嚴重程度依次為直接接觸患者、處理呼吸道、處理體液或分泌物、處理傷口及一般護理操作等。手部污染的細菌量為103~105 cfu/cm2,換藥后手染菌量為109/cm2[5]。
15對手衛生的誤區部分醫護人員認為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戴一副手套為很多患者操作。事實上,戴手套只是手衛生的輔助手段,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衛生的做法,只是保護自己而不能避免細菌的傳播[8]。另外,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時無意中污染了手部。正是由于這些原因,脫手套后必須要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手套僅作為輔助用物使用,并不能替代洗手。
16手衛生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手衛生知識欠缺,觀念落后,沒能及時受到培訓,更不能對醫務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和定期培訓,未建立手衛生管理體系。即使開展了手衛生知識培訓教育,也不是強迫性的,所以在醫務人員中,真正參與的頻率很低[2]。
17其他部分醫務人員未把手衛生與行醫道德聯系起來,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時才進行手部清潔,而不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未考慮到自己的疏忽可能會給患者造成感染的后果[9,10]。2促進手部衛生的對策
2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洗手意識針對醫護人員普遍缺乏醫院感染控制知識及手衛生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情況,根據不同群體洗手依從性的差異,開展目標、內容、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斷強化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改善不良的洗手行為,提醒醫護人員通過勤洗手,可減少手部細菌,保護醫護人員自身及患者,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5]。
22規范洗手技術,提高醫務人員的規范洗手率規范洗手是切斷第一道感染傳播途徑非常重要和必需的措施[11]。有報道顯示,洗手前的合格率僅為170%,規范洗手后合格率達982%,不規范洗手后合格率為526%[12]。因此,提高醫務人員規范洗手率尤為重要。在接觸每位患者前必須清潔手部,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即按照洗手指征,正確的洗手方法,正確的洗手時間(10~15 s)保證洗手頻率(醫生>30次,護理人員>35次)和擦手用具,防止洗手后再污染,這是有效消除皮膚上暫居菌的五大要素,是檢測和評價洗手技術操作質量的重要依據[4]。鑒于實踐工作中醫務人員很難做到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有的醫院用熱風烘干器干手,細菌監測表明其送出的氣流中所含細菌數量較少,且未檢出致病菌,不會對手造成二次污染[11]。
23改善手衛生設施,創造勤洗手條件改善洗手硬件設施,工作場所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增加洗手池數量、配備適宜的快速手消毒劑,安裝干手設備等,創造安全便捷的洗手條件。
24改良手衛生方法,提高手衛生效果當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14],使用可代替洗手的設備。對于連續操作,不方便洗手時,在手沒有明顯污染下,可用含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消毒雙手[15]。在接觸兩名患者間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手衛生依從性明顯高于使用普通肥皂和洗手液[16]。
25創造重視手衛生的氛圍手衛生是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17]。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手衛生知識,如利用晨會進行手衛生知識問答,醫護人員之間相互監督,見面問候“你洗了嗎?”,張貼正確洗手技術圖,病區貼提示語,形成濃厚的手衛生氛圍,從而培養自覺手衛生習慣。
26樹立職業安全服務理念增強醫護人員對職業安全危害因素的認識及法律意識,做好隔離安全防護,強調診療處置,規范洗手行為是控制醫院感染,提高自身防護最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5]。
27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加強監督檢查和質量管理臨床醫護人員往往因工作繁忙而疏于洗手,因此,必須加大監控力度,建立健全洗手管理和檢測制度,采用專(兼)職人員進行手衛生督查。采用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并將檢查情況與年度考核掛鉤,采取多種形式督促醫護人員自覺養成勤洗手習慣。綜上所述,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質量,首先要求醫護人員在思想上重視醫院感染控制,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醫療機構改善手衛生設施,為醫護人員創造勤洗手條件。通過規范洗手技術,改良洗手方法,創造重視手衛生的氛圍等措施,并將手衛生相關管理納入日常管理中。只有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才能真正杜絕手衛生各個環節中的危險因素,避免因醫護人員手被污染而造成的醫源性感染,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參 考 文 獻
[1] 宋杰.手衛生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分析[J].健康天地,2010,4(8):146.
[2] 邢風靜,李樂香,杭蕾.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和預防交叉感染的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07,2(26):94-95.
[3] 熊薇,賴曉泉,徐敏.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的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7,24(3):276.
[4] 王英.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監測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1):1276-1277.
[5] 毛曉青,袁俊平,楊超群,等.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及對策[J].西部醫學,2010,22(7):1348-1349.
[6] 頡建玲,萬莉.臨床工作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的調查分析[J].新疆醫學,2010,40(1):132-133.
[7] 吳金京,尹湘毅,丁艷,等.醫院臨床工作人員手衛生情況調查[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3):293-294.
[8] 秦澤英.基層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4):553.
[9] 李少玲,賀彩菊.醫護人員手部衛生消毒與院內感染控制[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7):448-449.
[10] 王旭,劉燕. 醫護人員手衛生與院內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7):884-886.
[11] 曹啟鸞,黃潔清.某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和行為現狀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0,39(10):1272-1273.
[12] 楊小英.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的調查分析[J].江西醫學院學報,2009,49(12):119-120.
[13] 劉榮輝.熱風烘干器氣流中的細菌檢查檢測分析[J].中華醫學感染學雜志,2003,13(4):356.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15] 宋淑英,吳凡偉.某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1):38-40.
[16] 胡發蘭.不同洗手方法對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0,8(18):29-31.
臨床標本的病原學診斷
醫院感染的發生包括感染源的存在、感染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其原因:各種創傷性診療的臨床應用;免疫抑制劑、放療、化療及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使得院內感染不斷出現。為了提高臨床細菌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要求醫務工作者必須規范臨床標本檢驗的每一個環節。包括標本的采取,分離培養技術和方法以及鑒定手段等。正確采集代表感染部位的臨床標本,規范最基本的檢驗程序及方法,克服只注重培養鑒定方法,忽略標本的采集方法及標本質量,避免標本中微生物受毒性物質作用而死亡,為臨床及時用藥提供可靠依據。
細菌的耐藥性監測
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表現在產生遺傳變異、釋放特異性酸或通過質?;蚴删w轉移外源性耐藥基因等,使抗生素失活不能發揮抑菌或殺菌作用。近年來,醫院感染的耐藥菌株不斷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廣譜抗生素經驗性治療而造成的選擇性壓力,細菌耐藥性的出現和耐藥細菌的感染往往使經驗性的治療難以奏效,這就要求細菌室了解細菌的耐藥機制并及時準確檢測出細菌的耐藥性。臨床上已發現耐藥細菌的變遷有以下幾方面表現:①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不斷增高。②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C)引起的感染增多。③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PRP)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傳播。④出現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感染。⑤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耐藥細菌變異及多重耐藥的陰溝桿菌、鮑曼不動桿菌的大量出現給臨床用藥帶來了很大困難,細菌的耐藥性監測與分析結果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存在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甚至濫用的現象。據統計住院患者中約有85%的給予抗菌藥物,而根據細菌敏感試驗結果,給予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僅25%左右,及時對標本進行微生物鑒定及藥敏試驗,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減小或避免耐藥菌株產生,在預防醫院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定期向臨床報告細菌鑒定及耐藥菌譜分布結果
在微生物實驗室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實驗結果的同時,加強藥物敏感試驗的科學性、準確性,有效地、及時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微生物室每季度向全院臨床科室提供引起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監測結果,使臨床醫師更為全面了解引起醫院感染的常見菌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況。隨時統計ICU等重點科室常見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藥情況,對臨床經驗性選擇抗生素及提高重癥感染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幫助。
對環境、醫護人員手及消毒液滅菌效果監測
引起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可存在于患者、醫護人員、醫院的環境中,控制醫院感染率是醫院評估各個科室醫療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細菌室工作是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細菌室要承擔對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空氣等細菌學監測任務。加強重點科室的監控力度,重點對ICU、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換藥室等進行環境微生物學監測。特別是對一些醫院重要的病原菌如MRS的監測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
建 議
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在控制醫院內感染起著積極重要作用。除做好各項檢驗工作的同時,應配合院感建立健全良好完善的組織機構和宣傳機制,探索更加有效的控制醫院感染預防措施,增強廣大醫護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高理論素養,豐富自己在感染性疾病診治方面的知識,在準確快速做好病原微生物診斷的前提下,與臨床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做好醫院感染監測工作,指導臨床實施科學的消毒與隔離。從而真正發揮出臨床微生物實驗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掀起全社會創建園林單位(小區)的
社會綠化工作不同于專業綠化,它沒有專項資金,也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說是一項舉全民之力、聚全民之智的綠化活動。農運會前,為了展示南陽形象,城管局分配給各區任務,讓各區每年創建3~5個省級單位(小區),10個市級園林單位(小區),年底納入領導考核指標,可以說是逼著大家干。農運會后我們要改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從讓大家干,變大家要干。首先要和局新聞中心聯合起來,深度挖掘創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借著這個平臺“做深主題宣傳,做亮成就宣傳,做好導向宣傳,加強輿論宣傳?!睂崿F“電視上有畫面,報紙上有文章,廣播里有聲音,手機網絡有信息,戶外標語有氣氛”的多方位宣傳手段,營造創建生態文明、美麗南陽的良好輿論范圍,以利于鼓舞先進,帶動廣大人民參與到創建綠色家園的行動中來。其次要和有實力的企業聯系起來,印發各種精美科普資料,普及綠化知識,使大家認識到創建家園與我們大家息息相關,大家是直接的受益者,自覺地加入到植綠種草的行動中來。
2 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為創建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自己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怎能指導大家建出精品工程呢?首先要在解讀相關政策方面練就一身硬功夫,無論是領導的指示,還是行業指導意見,只要一接觸就要快速、準確、透徹地解讀,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出去,叫大家一聽就懂,立馬點燃了大家的工作熱情,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如專家經常說,一個好的景觀工程需要植物品種豐富、搭配合理、景觀元素點綴適當等行業術語,沒有綠化經驗的人很難聽懂,更不要說做。可以換一種說法,就是多種些不同種類的植物,高的、中高的、低的、鋪地的、開花的、四季常青的植物,怎么美觀就怎么種植,椅子、景石怎么好看就怎么擺放。這樣大家就容易接受了。其次要通過報紙、專業雜志電視等媒介捕捉一切對工作有指導性的信息,裝訂成冊,做到人手一冊,時時翻閱,時時研讀,熟知創建園林單位(小區)、城鎮,省級縣城等的標準,熟知申報的各個環節,無論在審核書面材料中,還是在實地查看時都能及時地給出正確的意見,這樣也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再次要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新方法開始在園林綠化工作中應用。作為一名園林專業技術人員只有發揚肯吃苦不怕累的精神,經常深入基層,參與到創建的各個環節中去,從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再到后期的養護管理,這樣才能吸收到新知識,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視野,增長才干,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做到學以致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工程檔次。此外,平時要多關注專業期刊、書籍、網絡平臺等渠道,吸取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儲備,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
3 做好互聯互通工作,保障創建活動暢通無助
關鍵詞: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 對策措施
手衛生是一種最基本、最簡便、最易行的有效預防病原微生物傳播的手段,是降低醫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加強手部衛生,提高醫護人員洗手的依從性,保證病人安全,已為全球所關注。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醫院感染問題越來越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越來越困難,引起醫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是接觸傳播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媒介,醫護人員的手是造成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
1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
1.1 洗手率低 醫護人員在繁重的醫療護理工作中,手的微生物污染嚴重,其中革蘭氏陰性桿菌攜帶率約20%~30%,并分離到黃金色葡萄球菌等,接觸患者污物后未洗手時的手帶菌率高達100%。由于病房工作量大,工作時間緊,危重患者多而忽略洗手,醫生在檢查每個患者后洗手,僅有極少數醫生能做到,大部分醫生做不到,尤其是在查房時,日常工作中,護士常常在完成整個病房的護理操作后才洗手,在通常情況下,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約50%人員在未洗手情況下從事醫療護理活動。文獻資料顯示,護士洗手的合格率普遍高于醫生,醫生手污染的細菌數高于護士30余倍。英國感染控制中心對護士洗手情況調查結果表明,89%的護士忽略手的部分表現,其中56%忽略拇指,28%忽略手指背面,16%忽略指間,16%忽略手掌。
1.2 手的再污染 我國衛生部對醫院的抽樣檢查發現,醫護人員洗手后大部分使用公用的大毛巾或者是一個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用白大衣兩掖下或內邊擦手的人數也不少,以致手再次污染。
1.3 手衛生誤區 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盡管戴手套可以減少70%~80%的手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免受感染,但是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原菌污染,手套只是手衛生的輔助手段,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衛生的做法只是保護自己而不能避免細菌的傳播。另外由于手套可能破損或表面被污染亦可導致醫務人員手污染,研究表明,如不及時更換手套,仍可增加致病菌傳播機會。
2 不規范洗手原因分析
2.1 手衛生知識缺乏 醫護人員對手清潔和消毒的指征、中和劑的使用等問題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從患者處獲得感染的風險不高,在測量血壓、脈搏等接觸患者皮膚造成手部污染意識不強。
2.2 手衛生的認知偏差 23%的臨床護士認為護理同一病種患者不會造成交叉感染,沒有必要洗手。造成醫護人員這些不正確的認識,主要是臨床缺乏強有力的數據證明手部衛生清潔有減少病菌感染的重要依據。據[5]報道,手污染可檢查出6-171種菌株。
2.3手衛生技術掌握差 只有70.38%的醫務人員掌握六步洗手法,95%的內科醫生和90%的護士認為自己的洗手方法正確,然而通過客觀觀察結果顯示醫務人員實際洗手技術并不符合要求,操作后洗手率為44.64%,其中有效洗手率僅為23.21%。
2.4管理不到位 管理者重視不夠,沒能提供完善、方便正確的洗手設施,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等不規范情況,管理人員對正確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時間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導和監控也會導致醫務人員洗手達標率不高。
2.5未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臨床中了解到有醫護人員因擔心肥皂或洗手液、手消毒劑對皮膚的刺激作用,頻繁使用會使手部皮膚老化、粗糙,因而不愿意洗手或盡量減少洗手次數。另外有些人因為患者多,工作忙,認為頻繁洗手浪費時間而忽視洗手工作。
3 手衛生現狀對策
3.1首先,應有計劃地加強宣傳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意識與知識水平。醫院應將手衛生納入醫務人員“三基三嚴”培訓與考核內容,不斷強化其對手衛生重要性的認識。 其次即將實施的《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是醫療機構開展手衛生管理的重要依據。它將使醫院的手衛生工作能夠更加科學、規范地開展,使其更好地為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服務。所以,醫院應高度重視規范的落實,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操作性強的手衛生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監測與指導,使手衛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實。
3.2醫療機構應在手衛生方面給予必要的投入,改善手衛生設施,包括增加洗手池,提供清潔劑,完善干手設施等,使醫務人員做到洗手高效、方便易行。
3.3醫院應積極開展手衛生成本效益與成本效果研究分析。國外有許多研究表明,手衛生有很高的成本效益與成本效果,但我國缺乏相關數據,而這對于醫院管理者進行決策,對醫務人員進行宣傳培訓,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大力推廣速干手消毒劑的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具有作用快速、殺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可以節約醫務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手衛生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可以不受水源、水池、場所等限制,尤其是當醫務人員的手沒有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就可代替洗手。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大力推廣速干手消毒劑的使用,是直接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好方法,尤其是在缺水地區、洗手池數量少的醫療機構,接診病人數量多、醫務人員特別忙的部門,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具有洗手無可比擬的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