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2:42
序論:在您撰寫林業專業技術工作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林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151-02
0引言
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已將原隸屬于“文學門類”的一級學科藝術學,升格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藝術學門類”,使其與原有的哲學、經濟學、法學等12個門類并列。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史、學科建設史和人才培養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是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藝術自覺、自信、自強的一項重大舉措。隨著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林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迅速崛起,各種數據資料顯示,國家為發展高等藝術設計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為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作單位對高校藝術設計畢業生的專業素質要求進一步提高,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戰,當前的林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體系普遍面臨主觀能動性不足、接受知識被動、設計和實踐能力缺乏、課程學習片面、手中資源有限等問題[1]。
藝術設計教育是一個學習和應用交叉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一個實踐性、就業導向性明顯的學科,與實踐結合較強,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思考和實踐設計能力。如果學生無法在專業理論學習之后進一步結合實踐深化學習并進行有效藝術設計,就無法真正實現作業到作品的轉變。因此,如何找到適合林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體系和模式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1林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
1.1 培養目標定位不準林業院校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其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準確定位,學生畢業以后的去向定位不準,社會真正需要哪一個層次、哪一種類型的人才定位不準。就當今林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而言,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認識上存在偏差。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學生家長,對這方面都認識不足。再加上林業院校在擴招進程中,缺乏對林業院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分析,忽視了學校和學生的客觀實際和承受能力,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林業院校培養目標定位不準。
1.2 教育思想觀念滯后目前人才的培養仍主要是以傳承知識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所以培養的學生只要具有一技之長,其綜合索質的高低都顯得不那么重要,片面的只重視學生的專業素質。人們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認識不深,在林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教育培養活動中,教育者并沒有真正理解藝術設計教育的精髓所在,對藝術設計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人本理念、創新理念等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把素質教育更多地當作一種培養模式而不是一種思想觀念,對藝術設計索質教育思想的認識也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有的還認為藝術設計教育是能力本位教育,創新性實踐設計能力學習非常缺乏[2]。
1.3 林業專業背景特色不足林業院校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學科,也因此在高校和相關的行業中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多年所積累的辦學經驗和教學科研成果是一筆寶貴的則富,它足以成為林業院校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立足點和特色方向。然而林業院校的藝術設計教育缺乏科學的定位研究、培養計劃、課程體系相互雷同,照搬照抄藝術院校、理工科院校、綜合性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體系和模式,林業專業背景特色不足,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教育。
2林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改革的途徑
2.1 進行專業教學改革、突出設計能力培養林業院校應大力支持藝術設計類專業進行以突出實踐設計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借鑒德國“雙元制”教學的優良經驗,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并在資金、政策、人員、組織協調等方面給予支持與指導,組建專業改革領導小組及專業改革規劃小組,在考查、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本院校、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3]。
“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設計的本質在于創新。創造性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不可能像技藝一樣傳授,更不會在短期內有明顯效果。藝術設計教育必須體現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設計能力的目標,應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充分發揮學生創造力和在教學中突出學科特點。藝術設計教育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藝術設計教學就是要讓課堂教學互動起來。教師可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創設民主、平等的思考與交流的環境,積極推進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和合作式學習方式,引導大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創新思維、設計實踐能力[4]。
2.2 應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理論指導創新人才培養藝術設計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指導。要擺脫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束縛,就要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應用現代計算機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思想與教學觀念的轉變,對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改革,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藝術設計人才。使教學從“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重理論、輕實踐轉變為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轉變為加強現代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應用。
當然,改革不是空想,它需要與市場相結合,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改革的關鍵問題是明確新的教學理念,藝術設計教育應該在注重歷史文化傳承和現實應用的同時,特別注重對于設計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學科培養的學生,力圖做到不僅能塑造大眾的審美形態,而且能創造新的視覺文化,不僅能融合外界的各種因素,設計自己的工作目標,而且能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
2.3 構建“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藝術設計教育要將真實的設計項目作為教育模式改革的試點案例,將設計項目引入到課程教學中,開創“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模式,本質上通過“設計任務”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突破設計專業課程中的傳統理論講授的教學模式。教學中利用具體的設計項目任務作為學生學習的橋梁,“任務驅動”時將所要學習的設計新知識隱含在本項目的設計任務中,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并找出哪些知識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也就是說學生在項目的設計過程中學習那些原先應當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大程度的緩解學生眼高手低,只會說不會做的現象,通過這些改革,才能取得明顯的教學成果。
2.4 強調創意與個性相結合的藝術設計教育藝術設計的根本宗旨就在于設計思維的創新,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觀念的強化,它需要文化為基礎、藝術為表現、技術為根本,這也是“藝”“匠”之分的根本所在?;A知識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文化藝術修養、審美敏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開發也同樣重要,它是衡量一個設計師標準的更重要一部分。新世紀呼喚創新型人才,而片面側重知識灌輸的應試型基礎教育,明顯地不能滿足這一時代要求。知識使我們知道事物的本質,但過多的被動輸人,會讓我們失去對事物的探尋興致。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從廣意上來講,藝術家創造的作品應具有獨特性和鮮明個性,而設計師應是具備大眾審美要求所具有的廣泛知識,設計的方案具有可復制性和推廣性的意義。但這不意味著藝術在設計中沒有主導作用,而是說藝術在設計中應具有獨特的創造能力,這是藝術表現的結果,是在遵循設計與應用規律上的融合。因此,就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教育而言,應當大力提倡學生自己想,自己看,自己說,自己寫,自己畫,自己做,從而啟發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創新思維能力。唯有如此,學生通過藝術的設計、技術的處理打造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而不是過時的陳舊的重復[5]。
2.5 加強藝術設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藝術設計教育過程中,加強教師特別是藝術設計專業青年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尤為重要,由于藝術設計專業的特殊性,有的教師在授課時責任心不強,工作消極,敷衍了事,甚至在整個課程的授課中見不到人,學生找不到老師。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做到對自己神圣的職業負責、對學生負責。在藝術設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加強教師的藝術設計理論學習,特別是藝術設計教育觀念的更新。要研究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出臺具有操作性的量化考核方案。獎勵在產學研結合、提高學生設計實踐能力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促使廣大教師切實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到為人師表、敬業愛業,獻身藝術設計教育事業。
同時要積極提高藝術設計教師的創新能力,鼓勵創新個體脫穎而出與建設創新群體相統一,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新能力。在創新個人的培養方而,將設計項目、設計公司和人才建設有機結合,建立穩定的產學研基地,促使一批優秀的教師在項目設計實踐中脫穎而出,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廣大教師開闊視野,走出去,多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請進來,多召開專業間的學術會議,在交流與合作中增長知識和才干。不斷完善人才的競爭、監督、評價和激勵機制,積極推進各項人才工程,通過競爭的方式選拔優秀藝術設計人才進入關鍵崗位,抓緊各項人才項目的監督落實,通過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實現優勝劣汰,調動教師的創新積極性,促進人才隊伍走向良性發展軌道。在藝術設計師資培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聘請專業設計師為兼職教師。設計師長期在設計施工第一線,其自身專業能力都很強。引入兼職教師也是林業院校藝術設計教育師資力量的有益補充。要重視兼職設計師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拓寬教師來源,堅持高水平高質量的原則。
3結論
3.1 注重學生設計實踐的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設計意識、設計實踐和綜合審美能力,創造是設計的靈魂,在藝術設計中,創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活力所在。在教學方面,我們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確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理念。
3.2 把握學科前沿,開展多學科交叉藝術設計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涉及藝術與科學兩個領域的很多內容,集藝術、技術與科學于一體,是一項綜合的系統行為。這種綜合性意味著一種全新的設計角色出現,我們要把握學科前沿,開展多學科交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體系。
3.3 建立產學研的教學基地藝術設計教育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定點的教學基地,為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逐步向高層次及研究生藝術設計教育發展。讓實體項目進入課堂設計教學,構筑林業院校開辦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與研究方向。
3.4 依托林業院校專業背景在專業上,培養學生掌握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文化上,我們應當培養傳承和弘揚地方優秀文化藝術的高素質人才,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和文化審美水平,同時開闊學生們的藝術視野。依托林業院校傳統特色專業背景,培育具備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設計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亮.藝術設計類院校專業基礎課程的創新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 (7):148-149.
[2]楊建蓉,徐海青.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J].職成教育,2008,(4):32-33.
[3]王聯翔.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3,(3):7-8.
[4]尤倩.對一般本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定位的思考[J].鹽城工學院學報,2006,(1):77-78.
1、夏季移植全冠樹木應急處理技術的應用
夏季移植全冠樹木是園林施工中的難點問題之一。很多工程由于營造景觀效果需全冠移植樹木,而全冠移植樹木的應急處理技術做不好,將影響移植樹木的冠形、景觀效果及成活率。本人在工程實踐中摸索出應用全光噴霧技術為主的應急處理技術,有效地保留了樹木的葉片,保持了樹木的原有冠形和景觀效果,明顯提高了移植樹木的成活率。
2、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綠化工程
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綠化工程是呼市政府的重點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我在該工程14標段中擔任技術員。本人從該工程的土地整理;定點放線;施工組織設計;樹木選擇與配置;小班劃分與布置;施工技術規程的制定;施工技術要點的掌握;施工重點難點的控制;春秋季施工的技術措施;栽植技術及質量的控制;施工人員和機械的現場配置和管理;苗木進場的檢驗檢疫;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林木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后期的養護管理;冬春季森林防火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全程進行組織管理和技術指導,受到了監理和甲方的好評。
3、進行道路綠化和小區景觀設計工作
一、XX年8月我到北京xxx公司參加工作,曾經參與了xxxx園屋頂及庭院綠化、xxxx小區d1-d8樓云式屋頂的綠化工程、xxxxx小區屋頂庭院及下沉小院
1. 屋頂花園工程
1.1 施工計劃,我參與了屋頂綠化和庭前小院工程.的施工,山水文園一期工程共九棟六層建筑,室外大墻已經裝修完畢,并且大部分為玻璃裝飾或者落地窗,所以無法用卷揚機工作,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全部用人工將材料運送到屋頂。增加了成本,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工期進度,做好合理的施工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1.2 施工工藝,屋頂的現場情況是與室內地坪相差60公分,當然防水的上卷高度也符合做屋頂花園的要求。但是屋頂花園的草坪、花卉的面積多些,如果全部鋪輕介質沒有必要,并且會提高造價成本,所以我們通過研究,制定了一個符合實際情況和降低造價成本的施工方案。首先在整個屋頂平面和立面鋪設隔根層,立面上卷高度要超過種植輕基質平面5公分,然后在隔根層上鋪設30公分高的輕質陶粒磚,其中種植灌木和小喬木的位置下方不鋪設保證足夠的土壤厚度,另外有需要修筑園路或汀步的地方要砌到相應高度,保證面層比種植面稍高。然后再在陶粒磚基礎上鋪設硬質塑料排水板,再在排水板上粘貼無紡布作為過濾層,防止輕基質流失。最后再鋪設輕基質,鋪設完成后澆水讓輕基質下沉,整平再種植。
1.3 輕基質,輕基質是我公司自行研制的xxxxx基質,它的特點質量輕、蓄水能力強、土質肥沃等優點,主要配制有蛭石、壤土、松樹有機質(鋸末、松葉、樹皮等)、膨化雞糞等按照1:1:2.5:0.5比例進行配制。
1.4 在酈城小區的屋頂綠化工程,d1-d8的樓層是由日本著名設計師設計,屋頂為云式波浪式屋頂,遠看就像飄在空中的云彩,可是屋頂的坡面達70度,對屋頂綠化施工造成了不小的難度,為此我們向甲方建議,在屋頂施工時坡度較大處預留與地面平行的多排鋼筋,高300,行距1000,間距800.。然后用排水板攔擋基質,其余做法基本相同。
2. 下沉小院工程
2.1基礎墻的拆除、破碎、粘鋼加固
在xxxxx工程中,有一項是下沉小院單項工程,小區為回遷房改造工程,要在a戶型和d戶型做下沉小院,須用水鉆拆除地下室的部分基礎墻,然后用液壓鉗對鋼筋混凝土進行破碎,為確保結構的承重問題必須要對拆除的基礎墻進行粘鋼加固,首先將水鉆拆除面剔鑿、打磨平整,在打孔、植化學錨栓,然后用丙酮擦出粉末,待干后用石英砂環氧樹脂砂漿填補有較大缺口的平面,接下來將裁好的鋼板粘接面打磨去銹,再用jn建筑結構膠粘接,涂抹均勻,切忌空鼓現象。
2.2抗滲鋼筋混凝土工程及排水工程
為保證下沉小院干燥,此工程采用c25、p6抗滲混凝土,擋土墻與主體的相接處開細槽加遇水膨脹膠帶。在下沉小院的一角最好是在樓梯的下做一個積水坑,安裝自動提升泵排水到小區的雨水井中,參照國家標準規范圖集。
二、XX年7月至今在xxxxxx集團參加工作,門頭溝區潭柘寺xxxxx采石場生態恢復工程.
1.新工藝---格賓工程在山體綠化中的應用
【關鍵詞】工作過程 課程開發 《園林工程施工》 學習情境
【項目來源】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研究課題《園林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0C20
42125,主持人:陳彥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225-0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p>
《園林工程施工》是園林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它是一門集工程原理、構造方法、工程設計、施工方法、藝術審美和植物栽植與養護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園林工程施工技術是城市園林建設、市政工程、房地產、新農村環境建設中的一門實用技術。因此,學生學好該課程,對就業和職業發展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自2010年我校園林技術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骨干院校重點建設專業以來,課程團隊按照“基于工作過程行動導向”的課程開發理念和思路,對課程做了全新的設計和改革。
1.課程定位
課程定位包括三個層面的定位,即專業所面向的職業崗位定位、崗位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務定位和完成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定位。園林技術專業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步驟,通過行業企業調研,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通過分析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以及從事該崗位的職業教育狀況,確定了專業對應的主要職業崗位,通過對崗位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提煉出崗位典型的工作任務,歸納形成了行動領域,通過分析行動領域的的職業能力要求和行動領域對應的知識領域,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完成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的轉化,確定了園林技術專業13門學習領域課程。《園林工程施工》課程為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2.課程目標
課程以培養園林工程施工員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根本目標,依據崗位職責和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要求,在完整的體系化的工作過程中,通過理實一體的學習與訓練,培養學生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和相應的技術思維方式。具體的能力為:(1)專業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園林工程原理、施工技術及施工管理方法,合理分析和解決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能準確評價園林工程建設的質量優劣。(2)方法能力目標:能進行調查分析、決策與組織管理,能獨立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創新、自我學習。(3)社會能力目標: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熱愛園林事業,養成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具有不畏艱難的頑強意志、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緊扣園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市場為導向,在校企合作理事會的指導下,與園林行業企業合作,在理清園林工程施工員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基礎上,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參照園林施工員職業資格標準,選取教學內容。以真實、典型的工作任務為載體,遵循人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科學設計學習情境。以園林工程施工過程為主線,在教學做一體化行動導向價值觀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共同進行教學評價。
4.課程內容
學習情境的設計是對園林工程施工實際的工作過程的教學加工。該課程在設計學習情境時,分析了園林工程施工的工作過程,系統分析了課程實施所需的各方面教學條件,在充分考慮學習情境的完整性、涵蓋性、范例性、可操作性、結果驅動性、可遷移性、適度性的基礎上,科學設計了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土方工程施工、給排水工程施工、園路工程施工、水景工程施工、假山工程施工、園林建筑與小品工程施工、種植工程施工、工程的竣工驗收等9大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包含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每個任務的對象、內容、手段、組織、成果和環境是變化的。但完成任務的過程是相同的。即按照“任務導入、任務分析、知識準備、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實操、評價反饋等6個步驟”組織教學。
5.課程實施建議
5.1教學組織
基于園林施工員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以完成園林工程施工任務為載體,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做中學、學中做,實現教學做合一。這就要求,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開放式思維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我控制和合作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學方式上要從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
5.2教學團隊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實施對教師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具備課程開發能力,即能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準確定位課程,根據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和工作任務選取課程內容,根據工作過程來組織課程內容;二是要求教師具備教學實施能力,即更新教學觀念,按照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綜合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切實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因此,教學團隊是否是專兼結合,專任教師教學理念是否正確,是否具備雙師素質是決定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5.3教學條件
教學實施要求有一定的教學條件做保障,不僅要求有完善的校內實訓條件,還要求有良好合作關系的企業。校內實訓條件,盡可能的仿照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進行建設,合作企業可以提供真實的職業場景和氛圍,也可以在某些合作企業建立“廠中?!钡男M鈱嵙暬兀瑸榻虒W做一體化的實施提供保障。另外,教學資源庫、課程網站、教材等教學資料的建設也是重要的輔助條件,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
5.4課程考核
課程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施過程評價;二是方案成果評價;三是職業素養評價。每個學習情境完成后,按個人自評占10%,小組互評占30%,兼職教師評價占20%,專任教師評價占40%,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參考文獻:
[1]郭舜.基于工作過程行動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1-5
[2]周虹.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開發[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6):27-28
[3]張百川等.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園林專業教學體系設計[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0(2):50-53
[4]孫紅緒等.園林技術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系及學習情境設計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3):34-36
作者簡介:
陳彥霖(1981-),女,講師、工程師,碩士,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副主任。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園林。
【關鍵詞】園林技術 校企合作 人才共育 機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9-0132-03
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園林技術專業的工種增加,要求勞動者提高自身素質,具備更多的專業技能。為了培育適合企業發展的職業能力,要將教學內容和工作任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轉變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校企合作不僅能夠發揮校企的優勢,而且有利于培養社會、市場、行業需要的人才。加強校企合作,結合教學與實踐,學校和企業共同支持、資源共享,實現學校和企業雙贏。
一 園林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現狀
1.訂單式培養人才
企業根據自身的人才需求與學校簽訂協議,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培養園林技術專業的人才,學校將理論教學與企業的生產實踐相結合,直接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將學生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崗位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結合生產與教學,培養技術服務型人才
學校擁有先進的設施設備和專業的師資力量,通過政府部門與學校協調組織,開展技術服務,共同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問題、技術難題,彌補了企業在技術方面的不足,促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3.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
學校如果只是依靠單一的訂單模式培養學生,會使學生出現知識面窄和就業范圍小等問題。為了給學生以后的深造提供便利,為企業培養人才,更好地實現校企聯合培養人才,學校培養人才需要運用多元化的形式,逐漸形成一所學校對應多個企業和多個學校對應多個企業。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增強了學校間、師生間的交流,共同培養適合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園林技術人才。
4.頂崗實習
學校在組織學生實習時,可以通過學校推薦學生集體實習和學生自主擇業兩種方式,實現了雙向選擇,學生通過了解企業的優秀文化和接受企業的管理教育,增強學生愛崗敬業意識。園林專業的校企合作形式以頂崗實習為主。
5.學校興辦企業或建立面向市場的實訓實踐機構
學校通過開發校內資源,轉化科研和理論的成果,建立多種形式的校中廠,能夠使學生就近實習,節約了實習成本,學生能夠快速直接地參與到園林一線行業企業工作中,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激發學生的實習興趣。
6.合作投資,實現共贏
學校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吸引企業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基地不但是學校的實驗課堂,也是企業的生產車間,企業在實現提高經濟利益的同時增加了學校的實訓基地,實現了企業與學校雙贏的局面。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使學校不斷改革和創新實習課程,保證學校的教學內容能夠與企業的需求到達高度的統一,淘汰落后的教學知識和園林工藝,而且保證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沒有與社會的發展脫軌。學校通過這種合作方式節省了事業費用,縮短了企業對實習人員培養的時間,使企業獲取較好的經濟利益。企業在學校內建設生產車間,為園林專業提供了高新的產業示范,學生增加了實訓經歷,教師擁有了良好的科研推廣和實踐鍛煉的平臺,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共同發展。
7.進行項目合作
學校具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生產設備,學校與企業共同開展項目合作,不僅能夠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而且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在校內成立設計所,學校組織具有設計能力的學生參與到企業承接的業務中,學生在設計院的協助與指導下完成企業的任務。這樣的實踐模式,鍛煉了教師和學生的設計能力,增加了學生的工作經驗,為企業培養了優秀的設計人才。學生參與到企業的業務中不僅能滿足產學研合作的教學改革的需求,而且增強了企業的設計力量。
二 園林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1.實習單位較為松散,無法保障學生的安全
隨著高等學校招生數量日益增多,增加了學校的實訓壓力,園林企業有限的實訓崗位不能滿足學校不斷增加的學生數量。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實習單位多、人員分散、難以統一管理教學等問題。學校缺乏對學生實訓的指導和管理,企業又缺少對學生安全的管理,提高了學校的安全風險。
2.企業只注重學生的培訓工作,缺少對學生的監督與評價
學生在園林企業實習期間,企業只注重對學生的培訓,缺少對學生培訓效果的監督和評價,導致學生實習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許多企業只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學生進入企業后,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學習階段,學生不能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且培訓學生是一個消耗資金、時間和人力的過程,企業對學生的培訓多敷衍了事。有的企業將學生培養成熟練的技術人員,學生卻不和企業簽訂就業合同,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打擊了企業培養實習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企業不愿對學生的培訓結果進行監督和評價。
3.學校與企業缺乏溝通,無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學校和企業之間缺少溝通,學校不能統一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學生的教學和實習進度,學生的實訓實踐與學校的教學時間出現沖突,使實訓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4.學生缺乏職業紀律和習慣,導致實習培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由于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職業認同感不強,學生沒有充分地認識到企業培訓的重要性,導致企業培訓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紀律和職業習慣。學生的培訓結果沒有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逐漸失去了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
5.師資投入不夠
實現良好的校企合作,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是必不可少的。從事園林技術專業的教師大多是從高等學校畢業后直接成為學校教師,教師從未有過社會實踐經驗,且科研能力相對不強,無法滿足校辦產業的需求。
三 校企合作機制建設的對策
1.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機制
政府制定能夠管理、保障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優惠政策,對校企合作進行積極引導。政府要成為學校與企業合作的中間人,促進學校和園林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政府要適當地獎勵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承擔學校的實習任務并培訓學校學生的企業。
2.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為了滿足就業需求,應制定培養計劃,調整教學計劃,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學校要加強培養學生合理化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在入學后,加強學生對學校和培養方式的認同感,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樹立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學校要積極引導園林專業學生規劃職業生涯,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引用企業真實的項目作為教學案例,強調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培養符合園林行業不斷發展和技術進步需求的人才。園林行業具有突出的特點,學校教學要適應企業的生產結構,防止理論和實踐脫軌的現象。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技能,提高教學水平。學校也可以通過聘請企業骨干成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增加學生的學習平臺和途徑。
3.學校與企業通力合作,實現共贏的局面
企業要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制定長遠的人才戰略。學校和企業資源共享,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也可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學校不僅能夠在企業生產旺季時派出實習學生分擔企業的生產壓力,也可以為企業的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學校與企業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
四 結束語
隨著市場和企業對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需求不斷增高,學校的人才培養必須要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深入開展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共同培養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學生要加深對企業的了解,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企業和學校通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助互利、共同發展。學校和企業只有實現聯合培養,才能真正培養出服務社會的人才。學校還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行業的專業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琳.產教結合職業教育發展新途徑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關鍵詞:園林工程技術;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踐
1引言
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要求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模式。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強調要在實踐教學、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雙證制度、訂單式培養等各方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要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定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而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世界發達國家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成功經驗是“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尤其是德國的職業教育。主要表現在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財政投入來推動職業院校適應企業的需求。而我國由于歷史原因,職業教育發展緩慢,校企合作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還在進行適合本國國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意義
校企合作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平臺,同時也是企業生產的平臺,將學校與企業的產、學、研緊密結合起,實現互利共贏。
2.1助推高校在產學研大步前進,充分發揮科教興國的作用
中國高校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門類齊全的學科,也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當今知識或技術在提高生產率、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高校的廣大科研人員的創造、發明等往往不能很快進入市場,產生效益。而有了企業這個平臺,所有的成果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校企合作為高校的產學研的良性循環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科技競爭力
企業的科技競爭力是一個國家科技總量、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水平與潛力的綜合體現,我國要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勢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競爭力。而提高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是高校培養的人才,企業對核心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掌握、創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與企業的有效合作,是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條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踐
本文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四川省省級示范專業――園林工程技術為例進行研究。
3.1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2008年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及學院“十二五”發展規劃,學院省級示范性高職專業(2011年立項)建設的要求,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具備從事園林工程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項目管理、園林植物生產經營管理的高技能應用型、創新型技術人才。
3.2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園林技術、園藝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立了園林工程技術高職專業,在四川省建設廳崗位培訓中心及四川省風景園林協會的指導下,實施“雙證”式教學。目前,有專任教師23名,兼職教師29名,校內實訓基地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31個。
3.2.1校企全程參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項目驅動,四段育人”,其中“項目驅動”指對接并歸納整合七個職業崗位(四個主崗位,三個拓展崗位)能力,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對接生產過程,以工程項目為載體,遵循職業成長規律,開發課程體系;對接真實工作任務和國家職業標準,遵循認知規律,開發課程;對接工作過程,創新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對接企業用人標準,企業文化,建構專業和課程的評價體系。
“四段育人”是根據學生認知及職業素養形成規律,在設計與實施中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4學期):學生在校內和師徒工作室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學習,搭建專業基礎平臺,培養學生崗位認知、基本專業素養及單一問題的解決能力;第二階段(第4學期暑期崗位見習):在合作企業和師徒工作室結合生產項目進行定崗實踐,讓學生對各崗位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流程、質量標準有進一步認識,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和分析問題解決的能力;第三階段(5學期):根據定崗實踐中對各崗位工作的體驗與認識,結合學生個性特點,以企業提供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在學?;蚝献髌髽I進行綜合能力模塊和拓展能力模塊課程學習,提升專業崗位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綜合問題的解決能力;第四階段(6學期):到園林企事業單位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結合工程項目進行綜合頂崗實習,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實現由學生向職業人的過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1)抓陣地,建協會,強師資,設基地,舉行技能大賽、多種方式凸現素質教育為中心。按照“抓住一個陣地、建立三個協會、培養一只隊伍、建設一個基地、舉行技能大賽等多種活動”的工作思路,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政企行校”四方聯動,提供項目支撐,立體推進。與成都市溫江區花卉園林管理局,溫江區勞動就業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合作,政府出臺政策,為校企合作搭建平臺、提供保障;與成都大眾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四川省遠景建筑園林設計院,成都華西生態集團等31家省內外企業合作,確立了設計員、施工員、造價員、資料員四個主要就業崗位,監理員、招投標員、苗圃管理員三個拓展崗位,確立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四川省風景園林協會、成都市風景園林學會、成都市園林綠化協會、溫江區花卉園林協會的指導下,與合作企業一道,根據生產過程,以工程項目為載體,制定了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與行業協會和企業合作,完成了工學結合的23門項目化、情境化課程建設工作;對接工作過程,實現校內仿真實訓、校外定崗實訓和頂崗實習相融合,教室教學、實訓區教學和工地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在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指導下,與企業和行業協會合作,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和企業文化,完成了專業教學標準和集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為一體的課程評價體系。
(3)三方互動,理實一體,深度合作,拓寬人才培養平臺。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依托名企(成都大眾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等)、師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園藝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專業建設共同分析崗位群對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定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共同進行實訓基地建設及學生崗位見習(定崗)、頂崗實習指導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業增加到31家,學生頂崗實習半年以上的比例達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進,工學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四段育人”,充分體現了工學交替,分段推進的培養模式。在建設過程中,實現了四個融合,即學生職業能力、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相融合,校內仿真實訓、校外定崗實訓和頂崗實習相融合,教室教學、實訓區教學和工地教學相融合,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崗位能力相融合,從而極大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組織形式
4.1行業協會+企業+學校合作模式
在溫江區花卉園林局指導下,將區園林綠化協會、成都欣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學院,共同組建項目管理工作室。學院提供場地,協會和企業提供設備、項目、技術支撐,學院師生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組建團隊,完成南部縣行政中心附屬工程車道及人行道綠化工程、溫江區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樹栽植工程、創維成都物流園二、三期園林綠化工程等10個項目、面積438000m2、合同額為4800余萬元項目的施工投標、工程施工及現場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業+學校合作模式
學院與省內外31家知名企業建立了校企業合作關系,建立了穩定的學生校外實習與就業基地。
4.3師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業、學校成立師徒工作室,實施拜師制式的實習模式。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積極為學生選派具有極佳社會聲譽的專業人士為導師,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建設性的指導,激發學生熱愛專業、學習專業的熱情。
4.4組織形式
行業協會、企業、學院、專業共同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學團隊,負責校企指導與評價校企合作的具體工作(包括擬定校企合作項目、項目實施流程、各環節管理辦法及質量評價體系),并定期研討總結。
5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施成效
通過近三年的建設實踐,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實踐操作能力、職業素養、團隊協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養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績:2013年畢業生“雙證書”取證率達100%、就業率在達到98%,專業對口率為91%,本專業學生半年就業起薪為2836元;畢業生愛崗敬業、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5.1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5.1.1校內實訓室、場建設
緊緊圍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需要,分院采用“行業指導、企業參與”方式進行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分院新建園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園林工程景觀設計工作室等17個學習訓練區,其中與成都大眾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園林工程施工實訓中心、與四川遠景園林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共建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室、園林工程設計及項目管理實訓中心,與成都惠美花境園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共建園林植物栽培與管理實訓場;與溫江區園 林綠化協會合作,將成都欣綠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學校,學校提供場,企業提供設備及相應工程項目,共建景觀設計工作室。企業按照實際工作流程,提供項目操作規程、管理制度、指導教師、實訓項目,使各實訓項目在真實工作場景下完成;滿足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滿足園林類職業技能的鑒定與培訓需要。
5.1.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選擇四川遠景園林建筑設計研究院、成都大眾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成都華西生態集團、成都三邑園藝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礎條件較好的園林設計、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產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成了31個校外實習基地。各基地已接納頂崗實習學生共計300余名,從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實習基地的各種資源,為學生崗位見習(定崗實習)、頂崗實習、專業課程教學、學生就業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確保了學生在校期間半年頂崗實習比例達100%。
5.1.3師徒工作室建設
充分利用溫江區是全國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地及川派盆景的發源地,知名園林花卉苗木生產企業、園林工程設計兼施工企業多,知名行業專家和技術專家云集的優勢,在成都市風景園林協會、成都市風景園林學會、溫江區花卉園林協會、溫江區園林綠化協會、溫江區花卉園林協會等行業協會及溫江區花卉園林局、溫江區就業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指導下,與溫江區20余家企業達成協議,在企業成立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師徒工作室。
5.2實踐教學項目建設及實施
與合作企業合作,在企業技術人員的參與下,按照實際工作流程,設計并完成了主要專業課程實訓項目、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專業認知項目、崗位見習項目、頂崗實習實踐教學項目的建設,在項目實施中,實行企業人員與校內教師雙指導。
5.3課程建設
與成都大眾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四川省遠景建筑園林設計研究院、成都三邑園藝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園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合作,聘請企業專家和課程專家指導,按工作過程和“五個對接”改革教學內容,完成了《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導論》等23門課程標準;完成了《園林植物景觀營造與維護》等8門課程資源庫建設,完成了17門校本教材編寫,并陸續由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和考核體系,編制了“拜師制”實訓、暑期崗位見習、頂崗實習指導書,初步建成了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共享型課程資源庫和開放式網絡學習平臺。
5.4師資隊伍建設
5.4.1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近三年,選派4名老師到合作企業全職鍛煉;選派12名老師帶著課程建設任務,利用寒暑假時間到合作企業生產一線實踐鍛煉;安排12名老師參與了成都農林科學院承擔的學院彭州葛仙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規劃、項目論證;四川省遠景園林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學院大門及景觀項目設計等生產性項目。
目前,20名教師分別取得了全國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全國注冊監理工程師、全國注冊一級結構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景觀設計師等執業資格證書。
5.4.2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含學會)、企業合作,有針對地在“政、企、行”中選聘兼職教師,現已建立了29人的專業兼職教師資源庫,參與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的審定等工作。
5.5技術服務
近三年來,積極開展對合作企業園林植物生產與養護、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先后參與完成了四川雅安蘆山縣第三小學園林綠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區柏茗現代科技農業園、成都市溫江區永生鎮石河魚永生大路、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樹栽植工程、成都市創維成都物流園二、三期園林綠化工程等26個項目的設計、施工任務;承擔成都市溫江區、郫縣花卉苗木生產企業在栽培養護管理方面的技術咨詢100余次,解決生產技術問題20余項。為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挽回了損失,受到企業好評。
2014年11月綠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后續整改階段應強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應得到充分發揮;校企合作運行機制與管理模式需進一步明晰與深化;校企合作中,應創新課程教學與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建新,陳茂,湯書福.校企深度融合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以園林工程技術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11):36~38.
[2] 常會寧.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44~46.
[3] 楊群.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2(1):174.
[4] 張永玉,徐巧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運作模式探討[J].才智,2011(2):271.
關鍵詞:園林技術;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開發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開發已成為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方法已經在理論與實踐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機電類專業。然而在園林類專業中此類工作尚在起步階段,有些院校雖已開展此項工作,但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構建仍然沒有擺脫基于知識傳授學科體系的束縛,教師所教與學生所學的內容未能系統化、根本性地體現職業特性,因此,可供借鑒的經驗較少。本文在學習研究、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念,對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原有的學科體系課程結構進行了解構與重構,旨在建立全新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1 通過調研確定專業培養目標
通過對寧夏林業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并進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論證,了解企業一線人才需求,確定專業面向和就業崗位,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園林技術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相關單位從事小型綠地的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及管理、園林植物生產、園林綠地養護及花卉藝術設計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適應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如下圖所示)。
2 通過職業領域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務
邀請行業技術專家、職業教育專家、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等召開會議,從工作崗位出發,對其進行工作任務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典型工作任務34項。
表1 園林技術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工作崗位 典型工作任務 職業能力及素質要求
園林制圖 從事造園要素徒手繪圖;園林建筑效果圖的繪制;閱讀并抄繪園林規劃設計總平面圖、豎向設計圖、種植設計圖抄繪、園林建筑、假山、園路、理水工程的平、立、剖面圖的工作 1、具有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了解三維空間物體與二維平面之間的轉換;
2、具有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進行尺寸標注,CAD園林圖紙的繪制;
3、具有團結協作的能力。
施工 園林土方工程;給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園路工程;假山工程;種植工程;供電與照明工程;各類園林植物種植的工作。 1、計算土方的能力;
2、能用現有噴頭和管件組裝不同的噴泉水景;3、具有園路施工的能力;
4、會各類園林植物種植方法;
5、良好的計劃制定、實施和調整能力;
6、良好的組織、溝通和協調能力;
7、團結協作能力。
綠化養護 城市公共綠地、專用綠地、交通綠地、居住區綠地、生產綠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主題公園等的的養護管理等工作。 1、具有城市公共綠地養護管理的能力;
2、具有單位附屬綠地養護管理的能力;
3、具有居住區綠地養護管理的能力;
4、具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主題公園的養護管理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組織、溝通和協調能力。
園林植物
生產 園林植物育苗;花卉生產。 1、具備通過嫁接、扦插等方法育苗的能力;
2、具有花卉生產的能力;
3 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確定行動領域
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是按照工作過程要求序化知識、能力和素質,是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物,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在陳述性知識總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增加經驗以及策略方面的“過程性知識”。正確梳理、總結各個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并按照工作性質相同、行動維度一致性原則,將典型工作任務、能力整合歸納,形成綜合能力的行動領域。我院同寧夏林業研究所(有限公司)、銀川市園林局、天地緣錦繡園林花卉有限公司等20 家企業專家和課程專家一起,對職業領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梳理、總結歸納,將本專業34個典型工作任務歸納為10個行動領域,即園林測量、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苗木生產、園林植物生產、園林植物識別、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園林工程施工、園林綠地養護。
4 將行動領域轉換成學習領域
解構原有學科型課程體系,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行動領域課程體系,將10個行動領域轉換為17個學習領域(課程),即園林植物及識別、園林美術、園林測量、園林植物環境、園林欣賞、園林工程制圖、園林設計初步、園林規劃設計、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Ⅰ、計算機輔助設計Ⅱ、園林苗木生產技術、花卉生產技術、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插花與花藝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其中,以園林規劃設計、花卉生產技術、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工程制圖、園林工程施工5 門課程為例,其學習內涵如下:
5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按學生知識、技能、職業態度的形成過程及園林技術專業“項目導向、學訓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基礎學習領域、專業核心學習領域、專業拓展學習領域以及頂崗實習共同構成的園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5.1 第1階段(第1~2學期)
主要培養學生的崗位基本能力,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園林植物及識別》、《園林美術》、《園林測量》、《園林植物環境》、《園林欣賞》6門專業基礎類學習領域課程,根據崗位的基本要求進行課程重構,選擇合適的載體設置學習情境,使學生掌握崗位所需的專業基本能力,為崗位核心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5.2 第2階段(第3~4學期)主要培養學生的崗位核心能力及專業拓展能力。開設有《園林工程制圖》、《園林設計初步》、《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花卉生產技術》、《園林植物育苗技術》、9門專業核心學習領域的課程以及《園林建筑》、《園林機械的使用與維護》、《插花及花藝設計》4門專業拓展學習領域的課程。
5.3 第3階段(第5~6學期)
進行頂崗實習。頂崗實習依托校外實習基地,結合崗位工作進行綜合性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學校定期指派教師了解學生頂崗工作情況,聘任企業技術骨干、中層管理人員和專家為兼職教師,對學生進行技能指導。
6 結束語
6.1 構建園林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的課程體系打破了原有的學科型課程體系,體現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更符合高職教育的規律。
6.2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受到了行業、企業專家的一致好評,其中《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規劃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被評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精品課程。
6.3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已經應用于教學過程,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極大的提升,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基金項目:寧夏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校內課題
參考文獻:
[1] 黃先平,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化工裝備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J].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12月(中旬)第09卷第35期總第232期
[2] 楊兵兵等,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開發[J]. Vol. 32 No. 22Feb.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