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1:49
序論:在您撰寫繼承傳統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服飾作為民族文化的產物,只有以古老中國的傳統文化為設計源泉,創作出凝結著中華民族神韻和精神風采的現代服裝,才能推動輝煌燦爛的中國服裝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現代時尚的殿堂,只有讓世界從我們民族的當代服飾中看到更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民族服飾才能夠真正成為世界的。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我國的文化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出色運用,向國內專注于服裝設計的人們提出新的挑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如何選擇、如何繼承、如何與服裝設計相結合,要既不失傳統、又能符合現代生活品味,這是個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話題。
一、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藝術的遺產極其豐富并且輝煌,每個時代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紙、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工藝美術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都有偉大的創造,都透著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藝術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藝術內涵和生動的歷史痕跡,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欣賞,成為眾多設計師們創作的靈感源泉。
服裝文化的發展決定著服裝的技術、服飾審美趨向等發展變化。古希臘風格、古埃及風格、巴洛克、洛可可風格,這些在現代服裝大師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我們看到的服裝設計作品中更多的是差異:而這種在服裝作品中的差異,往往成為服裝作品的生命力。服裝藝術設計,歸根結底是通過藝術、思想和科學共同合成的。一個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的服裝設計人員,就不叮能有什么優秀的創意作品:
我是從事教學作的,我認為往教學過程中應該計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思想,特別是要領會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這些都可以為我們今天的學生,明天的服裝設計師的未來創作活動,打下堅定的創造基礎。認真研究、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悠久而又豐厚的文化知識寶庫,把握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國家與民族的精華,對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來說大有益處。通過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使學生的視野拓寬了,設計構思更豐富了,審美觀念也提高了,對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認知,才能創造出源于傳統歷史和文化的時尚服飾作品,并在作品中,體現出本民族的獨特風格、風土人情及人文情懷,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帶有中國韻味的服裝,也能讓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圍。
二、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藝術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們的創作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中國五千年的義化沉淀了很多優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思考形式:五千年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展現出眾多的表現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去詮釋,用現代的語言,去解讀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多元傳統文化將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的靈魂。不管承認與否,我國傳統多元文化與歷史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和創作觀
當我們追溯傳統文化的淵源,民族服飾的特色,去解釋當前的服飾現象和當代的服飾風格時,可以看到,現代服飾并不是所處時代僅有的和自發的創造,而是歷史進化的產物、傳統文化的延伸一服飾沒計的藝術表現力需要豐富的文化內涵來支撐,沒有文化積淀的作品是蒼白無力的、淺薄的。因此,傳統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內涵,是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靈魂文化,傳統文化深厚的藝術美感,是現代服飾設計創作的靈感與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設計巾所表現的不應只是表面文章,這樣做必然要受到工業化生產和審美觀念的制約。民族化存各時代所共有的超時代性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繼承傳統不是復古,而是繼承前人的藝術創新精神,繼承傳統的正確態度是不斷地豐富它,不斷地推陳出新,使傳統與現代融合,從而創造出有個性的新風格服裝在學習借鑒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不能簡單地模仿某一個民族傳統的服飾,照搬圖案或修改傳統的款式使之成為具有民族性的服裝,而是應強調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民族性的靈魂和精神。時代改變了,服裝設計的語言也要與時俱時。服裝設計必須立足于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和穿著習慣,這就要求設計師能夠敏銳地捕捉時尚熱點。并將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設計風格中,服裝設計不再是簡單的款式照搬,而應體現為人們對時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設計。
三、在繼承中發展中華文化
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服裝設計中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在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上適當運朋當代服飾設計藝術新設汁理念與設計手法,通過現代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將服裝的造型、色彩、面料與現代時尚潮流完美結合,來詮釋民族性的服裝設計,也就是說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繼承、改良、發展并賦予它新的形式、新的變化,從而創造出一種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風格,所以深刻了解巾華民族這個千年古老文明國度的深厚傳統文化藝術底蘊,并將它與現代意識巧妙結合,是我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個設計師都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在傳統文化上進行改良
創立中周風格的服裝,不是一味鉆研民族服飾,而棄世界流行大趨勢于不頤,我們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的進程中,總是交織著與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風潮撲面而來時,創造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應該是在世界性、時代性這個前提下,立足于中國風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國之本質”。中西服裝文化觀念雖然存在差異,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進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鑒能夠增強服裝的生命力和時代感。
借鑒傳統文化,是對傳統素材的再認識、再創造,包括文化內涵的改變與表現形式的轉換;而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設計者必須把激發創作靈感的原型因素轉化為切身的心靈感受,分析、歸納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煉,然后以一種明確的、恰當的、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旗袍,本是中國滿族女子穿的一種長方形大袍,開始的造型并沒有顯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沒有體現女性的形象美。后,旗袍大膽吸取西方女裝的先進觀念、現代人文精神和設計、造型藝術特點,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進,中西女裝的長處有機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樣不斷翻新。改良后的旗袍變得收緊腰身,縮短長度、提高開衩,甚至出現低領無袖的造型,由卡住整個頸項的高領逐漸改變,直到取消領子時還未休止.義把領子開低,使美麗的頸部和頸飾完全顯露出來,進而再把肩部變為吊帶,充分展示人體的曲線美.這種中兩合擘的服裝款式既是借鑒西方服飾文化傳統的結果,也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提取傳統文化中元素進行創造
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與藝術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為現代時裝設計乃至其他眾多藝術、設計領域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設計素材。具有中國元素的傳統文明產物數不勝數:艷麗的唐三彩、靈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臺園林、坊間鄉趣都可以激發設計的靈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題“濡”中.借鑒中國書法藝術中纖毫、墨水和宣紙之間的輕靈接觸,一氣呵成、體現出纖濃適度的形式美和神韻美。這樣的元素符號運用不僅僅是視覺設計,也是一種東方式的生活美學。
作為藝術文化的精華,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從傳統服飾的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獲得各種時期的蠐形、配色、材質、圖案以及精致絕倫的傳統工藝。閃的巾式面料,艷麗的民族色彩,傳統的鳳凰、牡丹、祥龍等中國吉祥圖案,精致的刺繡、滾邊、盤扣,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地被設汁師們運用在時裝設計中,成為表現中國風情的重要手段:對于傳統圖案可以較自由地運用打散、切割、錯位、變異等方法,將這些形元素進行新的沒計重組,達到一種獨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設汁師張天愛,在她的設計中起用了典鮮艷的晚清時期龍案蘇繡,這種元素與前衛極端的西方妝扮相融合,另類的訴說著現代生活對傳統東方情調的懷念。在這個設汁中,龍紋僅僅是龍紋,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圖案。在運用元素時,必須從整體考慮,服裝的造型、材料、色彩、圖案、細節、飾品以及人體形態、化妝都要在一種格調下統一起來。要結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推陳出新,把傳統與現代融合,創造出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需求的服裝
論文關鍵詞:傳統民宅;倫理文化;傳承
1傳統民宅建筑中的倫理文化
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它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成為文化的象征,記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倫理文化的演變歷程。沒有哪個國家的建筑在功能認識和處理上能夠具有像中國傳統建筑那樣強烈的倫理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權力、禮儀、道德的體現。
1.1天人合一的倫理觀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無論在晉中,還是在皖南,傳統村落大多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這些講究對于村民的實際生活未必會起到多少實際的作用,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山環水繞、藏風聚氣則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時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疤烊撕弦弧钡慕ㄖW意義就在于建筑物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實現“回歸自然、回歸環境、回歸人性”的建筑設計思想。
1.2以“禮”為核心的倫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禮教倫理的教化功能實質上超過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傳統庭院式住宅嚴格的格局布置實為社會禮儀、等級秩序等禮制文化的深刻體現。以華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為例,主要建筑物如廳、堂、長輩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軸線上,附屬房則位居次軸,軸線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側低”為原則,其方位設置并不是出于考慮朝向與通風,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顧及動靜、潔污、主輔分離的功能結構,甚至其名稱也與實際的使用無關。一切秩序只恪守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嚴格的倫理分區,其特點就是明確體現尊卑、長幼有序,男女、內外有別的人文倫理秩序。
1.3美輪美奐的倫理意境
中國傳統的倫理與美學思想強調“形神兼備”、“氣韻神動”,以“意境”作為各種藝術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構思,尤其注重將建筑的客觀功能與人的審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暢神達意,抒懷。我國傳統民居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意味深長的情境給人以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獨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現在個體外部形象的構造形式、也表現在變幻萬千的整體組合氣勢,以及生動絢麗的色彩、裝飾和細部構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韻味的美學風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國際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國以戶為單元的普通住宅樓已無本質上的差異,僅是建造標準因經濟狀況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設項目給出的設計條件大同小異,尤其是量大面廣的多層和小高層住宅,有些設計者不作深入的項目研究,不去挖掘項目的特點,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設計,導致住宅千樓一面,缺乏個性和本土特點,失去了地域性的標志,失去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地方建筑風格,也淡化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這其中西風盛行,尤其是中高層和高層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連名稱都洋了起來,這在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璀璨的歷史名城卻難以讓人接受。還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項目的盲目抄襲不僅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也背離了建筑項目應有的內涵,更無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的課題。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輩建筑家將中國建筑史引向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但這個課題還不曾解決。經歷了30年代的“中國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來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舊不明朗。而近來,住宅樓市強勁的歐陸風更是虎虎吹來,一時間,美式洋房、北歐風情、法式設計紛紛登場,大有席卷整個樓市之勢。這使得復興傳統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長而艱巨。建筑是屬于社會的.屬于人民大眾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師、工程師、業主、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對建筑系畢業生說過:“非得社會對于建筑和建筑師有了認識,建筑不會得到最高的發達。……如社會破除(對建筑的)誤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設,然后才能發揮你們的創造力?!?/p>
3傳統倫理文化在當前住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雖然將傳統建筑文化與當前規模化生產的住宅相結合的理論還不充裕,但通過透析蘊含在傳統民宅中的倫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創作實踐,我們還是可以探索出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可供參考。
3.1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倫理觀
像古村落這種山水田園般的人聚空間和生活場景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大大提升了人居環境的景觀層次和生存品質,在今天,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觀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并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住宅設計中,要體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就必須推行可持續傳承的文化主題,綠色建筑、綠色文化、綠色思想等都是我們應積極思考的新課題。住宅不僅是生活中的購物大件,更是人類文化主題中極其重要的創造地及承載區,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寶的同時,融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思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當前及未來住宅發展的新趨勢。
比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盡量靠近生態公園、山坡,充分利用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景觀資源。為居住者打造一個自然、綠色、環保、生態的居住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將綠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將多層住宅的門廳擴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園,把傳統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內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庭園綠化從室外到室內的延伸,還有利于客廳和餐廳通風換氣、采光和降溫等室內微氣候的調節,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環境;或者將花草叢中帶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廳堂,既方便實用,給居住者帶來了綠色,又經濟實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園綠化而帶來的建筑面積。
3.2以“禮”還“理”的倫理秩序
如果說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秩序是封建禮制的產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設置的宗法體現,那么,在今天,傳統的“禮”應順應時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倫理觀念,取而代之的應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變“禮”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間中,這個“理”字主要體現為——尺度要適當合理,功能分區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線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適當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養生息的安樂窩,其尺度應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親和感,不宜尺度過大,尺度過大形成的大面積、大空間不僅加大各項開支,造成個人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普通標準的家庭住房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設計合理就已很舒適了。住宅的進深與開間應根據住房面積的大小測算出最佳合理值:進深太大,內部空間采光通風條件差,進深太小出房率低,結構浪費,不宜保溫隔熱,室內空間也不好劃分:開間以大為好,可靈活布置各功能空間,大的程度要符合結構上經濟性的要求,開間過小室內空間窄長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間的面積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間除確保最低使用面積之外,還應使房間平面的長寬比例合理、房間形狀方正,以方便使用。層高則應根據戶均住宅面積和套內最大功能空間面積來確定。
3.2.2功能分區清晰合理
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輔助區要分區清楚、位置得當,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擾、視線干擾、噪音干擾、氣味污染。要爭取臥室、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保證住宅的衛生質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功能空間將進一步細化。比如,隨著家庭辦公的出現,要求住宅中增加相應的工作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專用的家務室已成必須;隨著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家庭中設置陽光室供老年人休閑已成時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線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間的位置,可縮短戶內的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所占的套內面積。交通路線的長短還與住宅的進深與開間的尺度比例有直接關系,當比例得當時交通路線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倫理風格
中國傳統民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我們應從民居建筑中繼承經過長期檢驗后留存下來的寶貴設計遺產,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營造應用現代建筑材料和現代建筑工藝、滿足人民群眾現代生活方式、體現傳統建筑風貌的現代風格建筑。
(一)文化傳承的內涵
所謂文化傳承就是指文化在人類的任一聚居群落里的所有社會成員中所形成的縱向交接的過程。而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傳承一般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另一方面是指對民族傳統體育技術中所包含的民族傳統文化予以傳承,比如民族傳統體育技術所包含的進取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道德價值取向“上善若水”、和諧觀念“天人合一”以及公平意識“內外合一”等。
(二)民族傳統體育的內涵
所謂民族傳統體育是指以漢族為核心的華夏民族在各個歷史階段、神州地域的各個角落所展開的,負載著民族同一心理素質特征與審美觀念的,具備著豐富的民族傳統特征的所有體育活動的總稱,其通常被為三類,即健身、養生以及娛樂,比如我們日常所開展的武術、龍舟、舞龍、舞獅、摔跤以及秋千等活動都隸屬于民族傳統體育的范疇之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民族傳統體育既是一種標志性符號,又象征著一種身份,其不僅蘊含著整個民族的智慧與精神,而且還是民族振興發展的力量泉源。
二、文化傳承與教育之間的關系
文化傳承與教育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所謂教育就是指可以提升人類的知識與技能,并對其思想品德形成一定影響的一種活動,它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文化能夠連續不斷地傳承一代又一代,在對文化的傳承中具備著傳播、選擇以及創造的作用。教育發展至今,通常被分為三類,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對于學校教育而言,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及其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關乎學校教育的傳承,并對社會教育的傳承形成一定影響。同時,在教學模式中,技術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技術與文化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管是二者之間的關系,還是二者教學之間的關系,都是辯證存在的,對于文化及文化教學而言,技術及技術教學是基礎與助力,而對于技術及技術教學而言,文化及文化教學則是前進方向與目標,二者互為依存,互相發展。
三、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出現阻滯的原因
(一)利益價值的過度追求
價值是人類開展活動的核心因素,人類不管在開展何種活動前都會首先對活動的價值予以估量。由于人們未對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的價值予以正確估量,導致教學指導思想受到一定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的教學指導思想都是借鑒西方體育,被單純地當作體育課教授,使得原本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民族傳統體育越來越簡單,其中蘊含的感悟、修身以及娛樂的和諧理念與人文思想存在的空間慢慢縮減,導致民族傳統體育逐漸向競技體育發展,獲獎及利益成為了高校設立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中心思想,最終使得學校在體育方面失去了文化傳承的功能。
(二)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缺乏實用性,與學生身心發展相背離
當前高校中現代體育課程發展得如火如荼,比如野外拓展、水上漂流、攀巖、跆拳道、柔道以及擊劍等,而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發展則與之相反,很少有高校會大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比方搶花炮、毽球、珍珠球以及藤球等。同時,從事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的教師,其專業能力大都不足。就拿我國博大精深的武術來說,想要成為一名具備專業能力的武術老師,不但需具備長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要求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根據調查表明,當前高校武術教師的武學造詣非常令人擔憂,真正武術出身的高校教師非常少,在所有武術教師中所占比例僅為9.85%。
(三)教學方法上過于關注技術教學而忽略了文化教學
教學方法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備的多元性價值被破壞,技術教學的關注度過高,擠占了文化教學的生存空間。比方,傳統武術被改造得與現代體操無異,不再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是變成了一種簡單的肢體動作。雖然許多大學生都熱愛武術,可是由于基本功的嚴苛要求、動作的復雜難懂以及成就的難以獲得,最終導致其學習熱情大打折扣。同時,在教學上,能夠把技術與理論完全融合的教師少之又少。這些都導致了文化傳承的停滯。
(四)人文知識學習的缺乏
高校體育教學中過于注重技術,忽視了人文知識的學習與培養。事實上,每一種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象的產生都具備著特定的歷史與地域背景,如果對這些背景文化不了解,那么就無法了解這一文化現象產生時的人物理念,最終也就難以正確理解這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象所蘊藏的文化底蘊。
四、站在文化傳承的立場上構建新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一)確立具備深厚文化內涵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理念
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理念應當與其它現代體育項目不同,需突顯其文化內涵,強調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依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精神指導,針對高校大學生的基本能力與實際身體情況,應把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傳統文化教學集合在一起,傳授給大學生有關武術、養生、民俗體育以及少數民族體育的文化知識與技術動作,使其體育技能與傳統文化素質修養都有所提升。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與措施,突顯出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所具備的文化底蘊,借助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課程的開展,不僅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而且還促進其向心全面發展,使其真正了解到中國傳統民族體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創建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民族傳統體育具備著非常豐富的內容。針對當前高校已經設立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以及適宜在高校開設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予以分類整理,主要包括四大類:一是武術類。其中主要包含長拳、太極拳以及傳統拳類等;二是養生功法類。其中主要包含五禽戲、八段錦以及易筋經等;三是民俗體育類。其中主要包含舞龍、舞獅、中國象棋以及跳繩等;四是少數民族體育類。其中主要包含博克、珍珠球、毽球以及木球等。四大民族傳統體育類項目極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因此,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時,需在內容上彰顯出文化底蘊,不同的課程需開展與之相應的文化教學。比方:教授武術課程時,需講授武術文化知識,比如武術門派的分類、服裝器械的差別等,并且需加強武德教育,教授學生“習武先習德、尚德不尚力”,要求其懂得“尊師重道”“寬容有禮”,以此培養其優秀的心理素質能力與道德水平。教授養生類課程時,需結合我國養生文化,比方飲食、修心、起居以及勞逸等。民俗體育類與少數民族體育類課程蘊含著深厚的歷史背景與地域特色,代表著我國各個地域不同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以及民情風俗等形態,因為這些體育項目頗具娛樂性,因此,在高校體育課程開展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穿插教學。如此,不僅提升了課堂氣氛的活躍度,而且還能令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其了解到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域的人們所具備的精神面貌、文化特征以及風土人情,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國民俗文化最原始、最樸實、最和諧的魅力。
(三)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與措施,彰顯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底蘊與特色
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課程時需以健身養生及休閑生活為目標,如此,既能令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又能令其體味到我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趣味。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手段與措施應予以創新與改良,只有拋棄原本統一的、單一的類似于競技體育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使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彰顯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底蘊與特色。教師在教學中可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性別、年齡、愛好以及技能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指引其學習的方向。即便是針對同一課程,教師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與動作技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借助原有的直觀且生動的教學措施外,還可借鑒當前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加上課內、外的協同教學手段,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真正懂得這些文化知識,掌握這些動作技巧,令其真正了解到民族傳統體育及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創建一套具備科學性與合理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傳統文化;精神文化;傳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處于大規模地交匯、碰撞與整合的新的歷史時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許多寶貴的、為中國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諸如科學技術、市場理性、法制精神、個性發展、創新智慧等等,我們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納。同時,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諸如極端個人主義、悲觀主義、物質消費主義等等。而目前的中國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響,特別是西方的物質消費主義思想。
在中國,到咖啡館喝咖啡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在西方國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飯;“哈韓”現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認為是時尚潮流。這種影響還表現在藝術追求方面,年輕人愛尋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戲。他們喜歡美國大片,導致中國名導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來拍電影,追求宏大場面,而不追求實際內涵。酒吧搖滾樂近年特別流行,歌手邊喝酒邊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齡,一律瘋狂。
由此,審美距離和心理距離消蝕,藝術變得越來越粗俗和越來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導致了兩種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眾趣味、時尚趣味的徹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賞,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藝術成為一個個很小的圈子內的人才能理解的東西。
當社會快速發展時,很多人表現出心態失衡、浮躁。這種沒有含金量、沒有內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滿足了人們一時的需要。大家極端地追求物質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撐。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工作壓力加大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有經濟學家調查發現,在全世界,東南亞人的幸福感最低。這其中,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虛、幸福指數下降,失去了主流價值觀,一些人的道德開始滑坡。幾乎每天我們都可以從新聞中看到一些人沒有正義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惡現象的面前一個又一個地扮演著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領著社會價值觀。“超女”、惡搞等現象是當代經濟大環境下人們價值觀畸形嬗變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傳統道德被邊緣化,社會就會陷入價值失調和道德焦慮。
據了解,在美國,很多人一周都要義務工作四個小時,去小學、養老院等地方做義工。在發達國家,道德觀念、信用制度、公益事業以及民主法制之間相互補充。如果在是與非的價值判斷上沒有主流價值的導向,一個社會的道德生態就會陷入一盤散沙、一片沙漠。我們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大可不必將其與主流社會的取向完全對立。我們甚至還可以考慮,人們的基本道德底線教育可以由宗教來承擔。
(2)中國目前處于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要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對西方文化,我們過多地借鑒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當濃厚,但卻缺少真正的時代精神體驗;而對待民族文化傳統,我們往往在一種符號和包裝意味上認同傳統,而傳統文化的真正精神卻仍有待發揚光大。
在社會轉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復興與創新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和有效方式。鑒于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體系的實際情況,保護傳統節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給除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這種傳統的節日文化代代相傳,在民間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這些傳統節日,也歷來被人們所看重。因為傳統節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個載體。民族感情彌足珍貴,將其弘揚、彰顯,對于促進民族認同、增強歸屬感,是十分有益的?!斑^傳統節日”,過“年味濃”的春節,則是抒發這種情感的一個機會和手段。節日里,人們沐浴在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中,品嘗傳統美食,回味民族歷史,講述文化傳統,使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關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節文化來說,其實它含有很豐富的內容,其中春節前的臘月,就有著很多的“說頭”:臘八要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七寫對子、二十八貼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飯等等。這些“說頭”中,有傳說、有故事,蘊含體現著一定的文化知識。如習俗文化、禮儀文化、節慶文化、孝文化、餐飲文化、書法、剪紙文化等。這些文化有著豐富的內容,有著很高的品位。目前,春節放假日期一般從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應從大年三十開始放假,因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團圓是必不可少的。
許多中國傳統節日與其本質和內涵漸行漸遠,春節成了“送禮節”、清明成了“燒紙節”、端午節成了“粽子節”、中秋節成了“月餅節”了。近年來,在城市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在洋節日的沖擊下,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所展示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會功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節日的商業化和同質化傾向嚴重,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和社會功能也越發單一了。
不少國人對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態度,至于民間慶祝傳統節日的“八仙過?!?、“踩高蹺”、“跑旱船”等傳統習俗,也一律被歸納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疇;但是,他們卻異常熱衷于慶祝洋節日,目的是為了感受洋節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氣氛??偠灾?,在某些人眼中,但凡來自中華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傳統習俗及其文化就意味著“迷信、落后和愚昧”。而來自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節日,統統被列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屬于人類文化進步的代表。這種狀況有待國人深思。
中國傳統端午節,總被國人當“粽子節”在度過,結果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對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并得到了國際認同,對于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
(3)不少有識之士意識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衰退問題的嚴峻性,紛紛發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覺性的呼吁聲。但是,沒有消除某些國人因崇洋而產生的民族自卑感,進而產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持著扼殺、自毀、自滅的態度,又將如何發揮并提高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何去何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會不會必須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轉為“內銷”?
當下中國文化氛圍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強,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這是西方的傳統文化,而且源遠流長,同時滲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這是對中世紀宗教的傳統看法?,F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變化,美國大多數人把它看作傳統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漸淡化。
東方文化講究精神文明,中國精神文明更是源遠流長,而現代西方人則偏重追求物質文明??墒?,目前中國物質文明發展很快,而對精神文明的重視還趕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墮落趨勢,很多海外有識之士呼吁用東方文明來補救西方文明,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構建。當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加以重視的時候,外國人卻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紛紛要求開辦孔子學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說孔子并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
武漢電視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為榮的塔)上面曾經出現的洋煙廣告讓有中華民族意識的中國人看著很不是滋味。這類廣告若出現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必定會引起民眾公憤??梢哉f全世界對香煙廣告一般都有限制,何況在民族精神象征之處。不久之后,有關部門來檢查,洋煙廣告才撤了下來。
由此可見,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我們不能采取順其自然、無所作為的態度。
從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的正式啟動到《長城保護條例》的實施;從祭孔大會到新儒學,從漢服熱到私塾熱,孟母堂事件使得學者、教育部門和民間全被卷了進來。回歸傳統文化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訴求。
(4)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身份標識和文化記憶,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獨特的、多樣性的傳統文化是國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傳統藝術形式都會隨時代變遷而變化,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獨特的哲學觀和審美觀,不僅沒有過時,反而對現代世界有著積極意義。[3]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如果我們摒棄偏見,靜下心來整理自己的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內向的深入挖掘,就會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之一,它對提高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作用,將不亞于經濟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營造一個清潔的文化氛圍。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轉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炒作“名人”隱私、網絡、“惡搞文化”等如今已經成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當下戲說歷史的電視劇火爆,其實也是在惡搞歷史。這些必需引起我們的警惕。這股“惡俗風”是一些精神“毒藥”。雖然一個民族需要幽默和笑聲,但必須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文化內涵,現在什么都可以拿來娛樂,什么都可以毫無禁忌地隨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娛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傳統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經不復存在。如果中國人最基本的正義感和道德觀丟失了,久而久之,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會被毒害。
2)使全體國人樹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必然體現為民族文化。要避免傳統文化水土流失的現象,首先應當喚起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樹立文化自豪感,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政府、社會、學校、新聞媒體、出版部門、文藝社團都要想方設法。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禮儀、飲食、建筑、服飾等,它們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國內外大量事實表明: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后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的功能。二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江蘇、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繼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3)現代傳媒的決定作用與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德國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彬評價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國人對當代文學失望之際,2006年我們又經歷了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持續升溫。由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造就的“學術明星”掀起了一輪輪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歷史和哲學的讀書熱。他們的講稿一經出版就銷售一空。女學者于丹的《于丹〈論語〉心得》首印60萬冊,首日銷售超過一萬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國》首印55萬冊的紀錄。
調查發現,之前人們自覺讀《論語》《莊子》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非常少,經過于丹的闡釋,人們的興趣提高了。學者從深居書齋到電視明星轉變的過程中完成了傳授方式的革命,電視講座因此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和傳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結合的勝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從前總有人空喊要振興中國傳統文化,可是效果不顯著。有人甚至由此評價如今的中國人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揚傳統文化,有一個采取何種形式的問題。采取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且不論于丹等諸位學者的講演引起了學者褒貶不同的評價,傳統文化借助于現代媒體進行傳播永遠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現代傳媒對于人們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導作用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4)正確對待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任何一個國家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文化傳統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發展了,但它們把傳統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國文化,因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已溶合到他們的民族文化中。利用傳統文化中的有用的東西來促進現代化,這是很聰明的做法。滌蕩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決不意味著與傳統文化徹底決裂。
北京本是歷史名城,但現在已被鋼筋水泥淹沒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則保存得很好;法國古老的拉丁區至今風貌依舊。而中國摧枯拉朽地拆毀了老建筑,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實。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發揚中國固有的優良傳統,在任何時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義的優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創造,三點結合起來,以我為主,以今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的偏見,使我們不能正確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
5)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歷史上曾有兩種片面觀點:一種是把傳統文化當作現代文化的障礙,恨不得把傳統文化徹底消滅;另一種是對傳統文化的頂禮膜拜,把傳統文化神奇化。
在建設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應具有健康、積極的心態,發掘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我國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經濟、文化、科技已有舉世矚目的發展。因此,在文化上應該和在經濟、政治、外交上一樣,無需顧慮重重,要有勇氣實行“拿來主義”,把古代、近代、外國、中國的一切傳統文化中的東西,凡對我們有用的都拿來,統統為我所用,加以吐納、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優秀的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 唐旺盛.幸福指數為什么不能取代狂熱的GDP崇拜?[N].中國經濟時報,2006-7-15.
[2] 黃濤.保護傳統節日文化遺產與構建和諧社會[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
我們中國目前從經濟也好,從文化也好,都處在一個轉折點上。1911年滿清王朝是一個起點,而現在,是到了一個轉折點的時刻,還沒到終點。為什么談到這個問題呢,現在社會出現很多現象,經濟是很繁榮,社會發展是很快,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同時,大量反常的社會現象、人文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比如說,十幾歲的小孩,為了上網,為了玩游戲,為了幾十塊錢,把家里的老人殺了;還有一個人,把孩子壓死了,逃跑時把孩子拖了兩公里,類似這種很多反道德、反人倫的事情,層出不窮。社會霉點在不斷地擴大、漫延。
經濟在增長,文明卻在墮落,是因為中國缺文化、缺宗教嗎?還是我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了?還是中國人缺了什么?在我看來,是中國自1917年以來,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臍帶”給剪斷了。鑒于此等嚴重勢態,我們應從未來的接班人抓起,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正本清源的基礎上承續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
1 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必要性
經典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能培養一個人優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在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莫過于經、史、子、集,其中蘊涵了大量的成語典故、倫理道德、人文歷史、禮儀風俗等中國文化。優秀的中國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窮理于形而下,盡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窮理于形而下而生養萬物,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盡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載物,生生不息。中國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這對于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 青少年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2.1 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的先人為我們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文化瑰寶,就是現在的人,也未見的能夠達到那樣的思想高度,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加以傳承的精神財富。比如孟子說,當一個國家不仁義的時候,持有正義的一國就可以高舉正義之旗,前去討伐,這一論點同現在國際上那種“人權高于”的觀點何其相似乃爾;再比如中華民族在抵御外來入侵時所積淀出的精忠報國精神,與現在提倡的榮辱觀也有一脈相承之處。
但由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特別是農耕文明和官僚文化,重農輕商,過分仰仗仕官階層,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商業文化,缺乏產權意識和誠信意識。因此,我們教育青少年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時,應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科學態度,并在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2 以經典誦讀為先導,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因此,千百年來盡管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千錘百煉,但傳統美德依然流傳至今,并散發著無人能及的獨特魅力,也正是這樣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打造了國人“忠勤,仁義,厚德,睿智 ”的優秀品質。為了更好地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學校要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布置經典誦讀內容。從低年級的《論語》、《三字經》,到中年級的《千字文》、《唐詩》到高年級的《宋詞》、《名人名言》。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晨讀時間,飽覽古今傳統經典,理解內容,注重理論實踐結合,闡述表達現實意義。從“學而知”入手,逐步達到“知而行”,從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徑。
2.3 以校園環境建設為導向,學校不僅要在理論上給學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圖書,同時,也要注重校園環境的建設及傳統氛圍的營造。結合班級的特色,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傳統美德的學習結合起來,有批評,有表揚,有反省,有鼓勵,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實現了傳統美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由于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物質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們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居者優有其屋”而不是滿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戶型上要求舒適美觀的基礎上拓展了對住宅的外延周邊環境、城市景觀、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權衡。這就要求了我們具有綜合的設計能力,既要知曉歷史、了解政治,又要從基本國情出發,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打造屬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設的城市環境,提高人們居住環境和質量的舒適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成都人好休閑、愛坐茶館、愛吃火鍋、擺龍門陣,每逢周末節日我們都能看到茶樓、農家樂、景區里打牌、燒烤、喝茶的人們絡繹不絕。而易園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地居民物質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時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閑文化空間增強了人們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開了城市規劃進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間的開放性、包容性及參與性。為了順應潮流的發展其下屬的易園餐飲公司在成都開創了園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創造出具有易園特色的易園食譜,易園茶藝來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文化交流。
2.把握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設計理念
我們有優秀的傳統造園理念“小中見大”、“意境之美”、“移步異景”,我們也有優秀的園林作品拙政園、獅子園,所以,在現代的景觀設計中,完全可以將這些中國地域文化和造園手法運用到景觀設計當中,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園林景觀。步入成都易園園林景觀中,你就會被主體建筑養正軒吸引。它的存在將園中的水面一分為二,在水體的周圍興建筑、筑亭、依疊石而見長廊;白墻褐色木材的傳統建筑,山墻上鑲嵌著富有寓意的吉祥圖案作為裝飾,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園內景觀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經濟美觀”的原則,采用了具有川派園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園的入口處、轉角處以及重要的景觀節點處。讓人一步入園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韻味。
3.傳統文化與城市建設的完美結合
傳統與時代是相對而言的,傳統的存在是因為時代作為參照物,而時代的發展是基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向前推進的。傳統必須要適應時代,而時代也必須要繼承傳統。談起西安,我們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園、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鐘鼓樓;說起成都都會想到少城文化寬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設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傳統歷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該城市的歷史文化元素運用到城市文化建設上來,激發人們的文化認同感。而成都作為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之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重地,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易園園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區、金牛鄉、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號的金牛壩,與金牛賓館一墻之隔,占地120余畝。與成都寬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觀一起作為成都文化的縮影。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韻味、有涵養的同時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設才會讓人流連忘返。廣東、深圳經濟發展可喜可賀,但他們畢竟是工業高速發展的產物,城市建設并沒有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敗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樣,沒有營養只能是充饑。真正有營養的還是我們傳統中餐。我們的城市建設也一樣,在城市文化景觀建設方面,還是要立足于傳統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區域性景觀,這樣的城市建設發展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4.傳統文化與群眾互動、參與性
易園園林集觀光、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文化空間,我很慶幸自己來到了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歷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態園林城市的堅持。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的時尚大都市的繁榮,也可以領略到古香古色的傳統建筑。
5.總結
關鍵詞:法文化傳統形成基礎自然環境生產方式思維方式
在法治建設進程中,當我們改革舊有的法律制度,總會遇到無形的阻力頑強抵抗;當我們借鑒先進的法律制度,總需要有艱難曲折的本土化過程;當理論上完美的新法律制度被設計出來運用于實際生活,原有的習慣往往將其改頭換面得千瘡百孔……主要緣由是法文化傳統在起作用。因為“傳統不僅僅過去了,它還確確實實地現存著。它積淀在每個現代人的心靈深處,流貫于每個人的周身血液,外現于人的各種行為方式和人際關系,并物化在我們的社會制度、習俗、規范以及形形的物質和精神產品里。當代人無時無刻不置身于文化傳統的強大氛圍之中,感受著它的持久而深刻的影響,以致于歷史每邁出一步,都必須跟這種傳統勢力發生糾葛,時而以之為前進、發展的憑藉,時而又力圖擺脫它的羈絆。傳統和當代是一對相生相克的范疇:傳統制約著當代的進程,當代反過來改造和消融傳統……”[1]
與今日中國法制建設有千絲萬縷聯系的法文化傳統雖歷經幾千年的洗刷、積淀,依然仍保留著其獨特的品質,它的尚“禮”,鄙“訴”,重“刑”,輕“民”等等,仍在隱隱影響著當代人的法制心理。這些特質在法文化產生之時便初見端倪??梢赃@樣說,是中國法文化產生之源,決定了它日后的走向,正如人的性格在初生嬰兒身上便可窺見一斑一樣。決定中國特色的法文化傳統的形成的基礎因素是什么呢?
一、法文化傳統的形成基礎探析
最初的法由習慣演變而來,據《左傳》載,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的《禹刑》,便是啟及其后繼者根據氏族晚期的習俗陸續積累起來的習慣法。[2]在國家產生之前,氏族內部的人們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中,為適應調整人們相互間關系的需要產生了習慣。不同的生產活動與生活方式,產生了不同的習慣。又是什么導致了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呢?
(一)自然環境因素
中國的地貌結構由西向東,依次為草原、荒漠,河谷平原(間以丘陵)及東南狹長的沿海地帶。上古時期的先民無力對抗東南部的大海,這里沒有留下多少先人的足跡;西部、北部遼闊的草原孕育了游牧民族,帶給他們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的生活。散居與不斷的遷徙決定了這里產生不了相對穩定的、主流的法文化傳統。再看中原以至江南河谷平原,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優厚的自然環境很適于人的生產、生活。中國古代文明理所當然率先在黃河、長江流域綻放出燦爛的花朵。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文明的主體在河谷平原中產生。但這塊被東南的大海,西北的荒漠,西南邊的崇山峻嶺包圍的土地,與外界幾乎隔離開來,是相對封閉的獨立個體,使得中原文明一產生便帶有地域上的封閉性。
(二)生產活動因素
河谷平原為主的自然條件使發展農業生產成為必然選擇。此時的農業生產有如下特色:
特色一:生產力低下,面對自然界的種種突變,人顯得蒼白無力。先人們只能靠天吃飯,乞求風調雨順。夏人乞求“天”,商人乞求“神”,實際上神即是天,是“人”化了的天,并且商時的神與逝去的祖先合而為一稱為“祖先神”。“天”是先人們認為的獨立于人之外的超于人的主宰一切的力量,人們心中對它充滿畏懼,心甘情愿地服從它的支配,順從“天命”。
特色二:盡管自然界有許多突變,但四季的更替相對穩定,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人們的生活相對有規律地循環著。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周而復始的封閉循環的生活方式。
特色三:常年耕作讓其中一些人總結出種植農作物的寶貴經驗,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這些人獲得人們的崇敬,享有崇高的威望。并且“耕作在平原,則有平水土驅蛇龍的必要”[3],克服水患,獲得水利也是生產生活中的重大問題,這使類似“大禹治水”的事成為歷史美談。從史料記載中看治水似乎是禹一人的事,可我們清楚在當時的條件下,全民一齊與水斗爭都未必有效,一人治水哪能成功?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大禹治水有功,取得大眾的尊敬愛戴與崇拜,進而被神化了。
特色四:農業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土地有肥有瘦,不同地域的土地適宜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辛苦勞作的農民等待著收獲,也等待著把這一年積累的經驗在來年中更好地適用。結果他們世世代代在一塊土地上生活,安土重遷。人最初的由血緣集合群體的本能因農業生產而變得更加穩固和發展。
(三)思維方式因素
對法文化傳統形成有最直接影響的是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以河谷平原為主的自然地理環境及隨之而來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產活動,使中國人呈現出溫和、持中,思維方式較封閉、保守,易順從、盲從,也更務實和守成的特點。由此決定了中國特色的法文化傳統的形成。
其一,溫和、持中。在天命、王命主宰一切的年代,作為社會的一員,人們相信命運天定;作為家庭的一員,所有家庭內部事務由家長決定。個體一出生,便有特定的身份與地位,有特定的生活方式與生活道路。處于統治地位的貴族無需努力,無需擔憂,坐享其成,享受著血緣帶給他們的安逸與舒適;處于被統治地位的人努力無門,血緣決定了他們世世代代都將是被統治者。不能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一意孤行,必須與群體認同便是社會對人的要求,人因此溫和而持中。
其二,封閉、保守。在生產力低下的上古社會,農業生產靠經驗。很少有人會以一年的收成為代價去冒險種植新的作物或嘗試新的種植技術。并且自身的農業生產已能基本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人們沒有必要與外界交流。常年累月,人把自己禁錮于一定區域,思維自然就封閉且保守。這與游牧民族與海洋民族人隨時準備應付大自然的挑戰,不斷面對新的社會群體,人充滿斗志與銳氣不同。
其三,順從、盲從。農業生產憑借經驗,有經驗的人理所當然地獲得人們的崇敬,成為氏族的首領。同時積累豐富生產經驗的只能是年長者,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依靠血緣維系的宗法制度的鞏固。既然是權威,其他的人則必須尊從。在社會上聽從國家,在家庭中聽從尊長,從整體上講二者又是一致的。順從成了中國人的又一特色思維方式。另一方面,順從也帶來盲從,俯首貼耳、察言觀色便是順從帶來的負面效應,成為我們民族心理中劣根性的重要一面,導致我們的民族缺少創新,個性缺乏伸張。
其四,務實、守成。由于命運與生俱來的,對于未來人無太多的期盼,大多數人只把注意力集中于眼前事物,守著已有的業績;農業生產,耕種多少收成多少,半點都偷懶不得,人只能實實在在,不能像商人那樣去投機鉆營。思維因而務實。
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中國傳統法文化表現出法自君出、以禮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法律內容帶有強烈的宗法色彩及司法上的行政司法合一等顯著特點。
二、法文化傳統形成基礎三因素關系探析
可見,對中國法文化傳統的形成而言,直接因素是思維方式,中級因素是生產、生活方式;終級的根源是自然地理條件。但法文化傳統是動態延續的,在法文化發展過程中,三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首先,自然環境因素是三因素中相對最穩定的。一方面,地域范圍擴大的結果是中原文明吸收了周圍的少數民族文明。宗法色彩濃烈的中華文明在近代以前一直是較先進的,所以不論作為征服者還是被征服者,最終的結果都是中原文明得以生存下來,繼續發揮其主導作用。另一方面,中原地區一直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居住地,至今聚集于此的人還占全國的大多數。再則,氣候條件在過去幾千年里的變化也無法改變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中國法文化傳統在過去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轉折,自然環境因素決不是起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清朝末年,隨著封建社會的解體,外部列強的入侵,西洋人的堅船利炮打破了中國封閉的、封建式的法律文化和法律體制,中西法文化開始了第一次較量?!K聯法學模式的影響和指導是對中國法制的第二次沖擊?!母母镩_放,給中國法制的發展與繁榮帶來了生機,法律在開放的姿態中獲得逢勃的生命力,中國法制又面臨著第三次沖擊?!保?]綜觀歷史,這三次的確是中國的法文化傳統經歷的重大變化,但結果如何呢?清末西方法文化對中國傳統法文化的沖擊的結果只能是使中國法形式上披上西方的外衣,而實際上仍是走封建的老路子,封建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沒有得到根本的動搖與破壞。建國初期對六法全書的全部廢除,蘇聯法學的全面引入,照樣無法使“社會主義的法”融入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反而給法制造成極大的破壞,法律留于紙上,現實生活中充斥著法律虛無主義的觀點。其原因在于中外法的觀念形態、價值判斷、行為模式上的明顯對立與差距,使舶來的法律與中國傳統法文化難以協調,在社會生活中難以找到有力的支點使其扎根。建構于商品經濟基礎之上的“法”是無法在自然經濟的土壤中生長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沒有也不可能通過社會革命而完全割斷,社會形態的變化對文化會產生影響,但無法更改傳統文化[5]。
最后,思維方式因素對立法有著立竿見影的功效,它直接指導、設計著一國法律制度。在一定時期確實存在著具有遠見卓識的先知先覺,可他們對未來的預見與超前思維,是脫離不了當時當地的社會生活的。思維方式是受人所生活的特殊環境制約的,它不可能成為法文化發展變化的終極因素。
所以,生產方式因素,即經濟基礎作用,在法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是引起法文化變革的終極因素。幾千年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生產方式,我們便可想象中國的法文化傳統有多么巨大的穩定性。正如亞當·斯密曾所說:“今日旅行家關于中國耕作、勤勞及人口狀況的報告,與五百年前客居于該國的馬可·波羅的報告,殆無何等區別。若進一步推測,恐怕在馬可·波羅客居時代以前好久,中國財富就已達到了該國法律制度所允許之極限。”[6]那的后開始實行的改革開放,對法文化傳統帶來哪些影響呢?
三、對今日中國法文化傳統處境的思考
二十余年的改革與開放使我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從單純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轉變。初期計劃經濟仍是社會生活的主導,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均由政府指令性計劃決定,分配什么分配多少也由政府劃定。實際上是政府化了的自然經濟,經濟基礎未有根本性的改變,法文化變革并未到來。直到1992年中國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了幾千年的法文化傳統開始面臨全面挑戰。
其一,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人不再被局限于身體所能到達的地域范圍,網絡使人們可以在幾秒鐘內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全球化趨勢在不可阻擋地加強,地域因素的影響在變小,全世界的人們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成為一個共同體,彼此的命運休戚相關。地域因素正經歷一次空前變革。
其二,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在中國剛剛起步,不足十年的建設與存在了幾千年的舊體制的較量十分艱難,不時有破壞市場經濟的行為(甚至于是政府行為)出現。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下,我們在正在建設的市場經濟體制立即就得融入國際大環境中與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場競爭,并要在競爭中求得自身的生存,難度之大,要求之高,變革之劇可想而知。
其三,伴隨地域因素與生產方式因素根本性變革而來的便是對人的思維方式提出的巨變要求。一種世界性的意識被要求植入我們的思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即將成為現實,入世后,“法律不僅是某一國家意志的表達,而且也是國際社會各成員之間相互利益和各自需求的協調”。[7]需要具有世界性的法律意識,創建一種基于世界意識之上的法理學。這是有別于過去的全新的法律理念。
我們面臨的法文化變革是前所未有的。它發生在法文化傳統形成基礎的三因素同時劇變的情況下,它將是中國歷史上最全面的、帶根本性的、難度最大也最具挑戰性的變革。
(華東政法學院2000級中國法制史專業研究生。
[1]陳伯海:《中國文化之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9頁。
[2]參見葉孝信主編:《中國法制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第14頁。
[3]周谷城:《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頁。
[4]田成有:《中西法文化的較量與出路》,《法學》1995年第2期,第44頁。
[5]這里對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略作區分。筆者認為凡是某一代人之前的所有的文化可以統稱為傳統文化;而文化傳統則包括現時的文化,是對當時以至將來產生影響的文化。
[6]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卷,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