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45
序論:在您撰寫藝術設計畢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對于構成,并不單純指三大構成的知識,它的觸角可以涉及到藝術的各個領域。如果非要加個定義,那么所謂構成,就是組裝,即把設計中諸要素像機器零件那樣,按照美的法則進行組裝,形成一個新的適合需要的藝術作品。而直觀一點說,就是幾何抽象的藝術。三、解讀幾何抽象與現代陶藝的融合順著構成藝術即幾何抽象藝術的發展脈絡,去探尋現代陶藝的變化,通過拜讀現代陶藝家們的作品,可以從中體味抽象藝術滲透的魅力,窺探現代陶藝是怎樣于傳統到現代的過渡中接納和吸收了抽象藝術,從而開啟了現代陶藝由具象或實用到抽象或非實用的轉換。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藝術觀念處于大變革時期,反傳統、追求藝術的獨立性與純粹性的運動風起云涌。而立體主義的豐碑人物畢加索更是致力于從描繪自然具體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轉化,從他的陶藝作品中便可見一斑。分解與重組,不同視點的并置都是立體主義理念為陶藝注入的新鮮血液。立體主義的理念被他直接運用到陶藝的創作上,陶盤、陶器都只是畫布的替代品。雖然在陶藝語言上畢加索還沒走向深入,但這種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說玩票性質的舉措卻為現代陶藝揭開了新的篇章,是對現代陶藝家們拋開傳統束縛探討新的陶藝語言最早的啟發,開始了陶瓷藝術對實用器具背離的萌芽。
上世紀20至30年代是幾何抽象藝術的感覺性表現的發現期。1931年,法國成立“抽象一創作”的藝術團體,推動了與自然完全斷裂的幾何造型藝術的發展,并在1936年把幾何造型表現的藝術命名為“具體藝術”。在陶藝界,我們看到的是以美國的彼得·沃克思為首的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興起。他主張陶藝創作中即興、自由的發揮,將黏土作為表現情感的載體,隨意地疊、刮、戳、壓。背離傳統,徹底放棄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傳統工藝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總是有意無意留下產生的瑕疵、開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記錄著作品創作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隱喻及記載人與水、火、土的交流和聯系的重要手段。沒有具象,只有抽象表達,正是先鋒派藝術家在陶藝領域對構成藝術的最好回應。陶瓷藝術開始了真正的對于傳統的反叛,一切實用的器具已失去意義,幾何抽象的表達方式為現代陶藝揭開了新的篇章!
上世紀60至70年代是幾何抽象藝術的成熟期,同時也是極少主義成為具有絕對統治地位的藝術流派的時代。在陶藝界,與之相呼應的是極限主義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極限主義需要一套嚴格的成型工藝技法的支撐,但這并不妨礙陶藝家們對黏土的抽象表現。理性、簡潔是其根本。極限主義陶藝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種預先構想的理智方式,根據數學體系、幾何圖形的一些理念來對燒成品進行藝術創作。而真正將這種風格發展得比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盡顯氣派和莊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極限主義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結構嚴謹,棱角的平直轉折猶如刀切,是嚴格意義上的硬邊風格,精心設計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構成因素發揮得可謂是淋漓盡致。
而極少主義的另一端則是被稱為集合主義的構成藝術。藝術家們利用現代材料和“現成物”為素材,提倡基于“單個間的關系”來把握世界。以很多數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集聚在一起,經過理性的形式化的組合,使之構成了另一嶄新的巨大的藝術形式。
“裝置風格”則是“集合藝術”在陶藝領域的又一體現,是陶藝家對單件陶藝或非場域性的作品,在情感觀念和視覺藝術氛圍整體表達上的乏力和不足的必然選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簡單的堆積或疊加,而需要考慮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澤、形態,還包括與作品共生的環境的因素,諸如燈光、布局等。日本的三島喜美代是這方面的靈魂人物。她擅長布置場面巨大的、極具震撼力的展覽作品。其作品甚至超越了普通裝置藝術所展示的視覺和觀念的范疇。她對材料質感具有敏銳的把握力。報紙書籍、紙箱的酷似,垃圾方體的逼真,都讓她的作品無懈可擊。而當多個單位造型組成一個巨大的集合體時,自然地產生了一定的造型擴張性,環繞著一股內在的力量,似乎有一種可視的運動存在。陶土的可塑性和親和性則更將它的視覺沖擊力提升到了極致。
在陶藝這一領域,構成藝術的痕跡還可一一探尋。像日本的八木一夫——陶藝界的泰斗,他的許多作品表現與象征并存。他不斷將自己融入黏土之中,感知黏土與生命深處的淵源。這種純粹的方式和凈化的結果讓人從他的作品中感到如宗教符咒般的昭示。在《我的自述傳》中,他說:“如果要忠實地服從自己的心情創造,應該脫離傳統陶瓷工藝過程。我想現代人的心理情感這個世界,如果用古文來陳述,怎么也表達不了。根據這些想法,我走向了所謂超現實立體造型,從此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自我展開了?!闭沁@樣,他的作品《薩姆先生的散步》將陶藝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同時也是對構成藝術作了最好的詮釋。
而在陶藝創作中,只單純追求形式美感、講究比例尺度重理性的作品也不少見。有的將對象進行分裂、破壞、拆散,然后根據需要進行重構和組合,有的更直接將二維的構成因子注入到立體造型中去,這里便不再列舉了。
結語
縱觀現代構成藝術和陶藝的發展、抽象藝術的概念和語言,隨著年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逐漸滲透到陶藝的每一塊領域。通過擺脫傳統,從單純的抽象走向了多元化、綜合性的陶藝制作。不只對泥土自身特性的挖掘,還采用多種現代手法,加強高科技與泥土的對話,創造出土與火、土與自然、土與人的心靈相融合的藝術。其中構成藝術始終是現代陶藝不可逃離和最眷戀的精神土壤。
藝術是相互融會貫通的,現代幾何抽象藝術在世界美術史中雖然只踞于一種藝術類型的位置,但在現代設計史中卻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因為有了印象派、立體主義到抽象主義等各種藝術發展的脈絡,才有了現代陶藝由具象到抽象、由實用到純粹藝術的轉變?,F代構成藝術的歷史從某一方面來講,也是陶藝由傳統到現代的變遷史。
二、現代陶藝之概念
中國素來以“瓷國”著稱,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對世界的陶瓷藝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但正是由于這種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根植于國人心中的陶瓷審美模式拖延了中國現代陶藝的萌芽時間,忽略了世界范圍內新興的現代陶藝審美觀念,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開始了近現代陶藝的起步和不斷發展。
現代陶藝以其內在的張力、實驗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來承載當代文化精神,是現代人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冷漠、回歸自然的一種最好方式。就現代陶藝的觀點來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現代陶藝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藝術?,F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照是,表現現代人的思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作為精神性的表現媒體而存在,精神屬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現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極豐富而隨機的視覺效果,超越傳統的技術標準,拓展全新的表現領域。
這些也正是構成藝術在現代陶藝中得以運用的契機。而且藝術本身無疆界,一種風格或主義的確立,必將影響當時一切與藝術相關的領域。正如抽象表現主義對建筑、服裝、平面設計等的沖擊。陶藝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抽象藝術在其界內的發展,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加入陶藝作品創作,從而開啟了抽象藝術運用之先河。
參考文獻:
[1]白明編著.世界現代陶藝概覽.江西美術出版社
[4]世界構成藝術100年
[5](美)阿納森著.西方現代藝術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6]康定斯基著.論藝術的精神[7]皮道堅著.拓展眼界的當代陶藝
[2]白明編著.外國當代陶藝博覽.江西美術出版社
[3]許以祺主編.陶藝家通訊
一、優化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重新認識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觀
學校和老師要關心學生的協調和綜合發展,對學生要承擔起素質教育的義務,培養學生善于吸收新知識,解決新矛盾的各種應變能力,既要把本專業的課程學好,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道德水平修養,學好文理綜合課程,更要具有自主、開拓和創新的思維意識,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因此,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現代藝術設計培養觀,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就顯的尤為重要。在藝術設計教育中要注重和加強文化素質的培養,這一點在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尤為重要。由于在招生時“享受優惠政策”,很多學生個的文化功底很薄弱,畢業在撰寫相關畢業論文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礙,這樣的情況還是還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畢業設計是四年最終的結果,可是只有從源頭著手才能收到切實的效果。
二、課程設置需要調整——所學專業不能與社會需要快速接軌
面臨即將畢業,大多數畢業生都有很大的擇業壓力。這壓力的一大部分來自學生所學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那么,在課程建設上,我們就要作到改革與重構。作為學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科課程體系,以時展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為先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科調整重構。課程體系的建構應更趨向綜合化,與設計相關的知識要相互滲透,并注重加強專業基礎課的訓練。學校的中心任務,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啟發他們的創造力。課程結構設計的合理與否與目標培養的實現有著密切的關系,使之符合現代教育的規律,是我們目前應探討的問題。要總結自己的經驗,吸收他人的長處,不斷探索,設計出既符合現代藝術設計教育規律,同時又有學校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學校的教學內容要和社會的需求接軌,就要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思潮融合在一起。不斷地根據社會的發展調整教學大綱的內容,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教學大綱的制定一定要以以市場需求為目的,還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大綱的調整,必須有嚴密性,知識性,使用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好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三、強調設計實踐在教學中的作用——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薄弱
社會到底歡迎、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為什么市場上會出現一方面招聘者求賢若渴,另一方面卻是應聘者求職若渴的局面。目前,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大多偏重藝術與設計專業性的教育,在材料、工藝制作方面的學習課程開設的很少,或者說還不夠切合實際。學生的課題設計受條件限制,很多都停留在設計圖紙階段,對所設計作品的工藝材料還不能充分的實踐掌握其性能和本質特征。藝術設計最終是要通過產品來體現的,“工藝”是決定設計水平、成品質量的關鍵環節。我們都知道,材料決定工藝,工藝決定設計。藝術設計包括對材料和制作方法的設計,反過來,材料又會制約工藝制作。如果對工藝和材料缺乏實踐經驗,不但設計會成為紙上談兵,難以發揮材料、工藝的美感,還會給生產加工帶來困難,就更談不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了。
藝術設計畢業設計教學與其它專業一樣非常注重觀念與方法,會適當弱化具體的設計門類與技能表現。畢業設計綜合運用了平時學習到的設計思維于方法以及表現技法。因此,在具體的畢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輔導輔導比設想的要困難很多。一方面,部分同學表現出缺乏連貫性思維于綜合聯想能力,很難提出比較有價值的概念。相關論文和文字工作寫的也比較吃力,文章的邏輯性、信息的搜集,非常欠缺對已經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相對于以往,現在的藝術設計學習周期被拉長了,許多本該在早期學習階段解決的基本技能被推遲到了本科學習階段。對于以后的工作學習方向,同學都有了更多更充分的自由選擇,這樣就使得有些學生對專業的忠誠大大減弱。另外一方面,有些同學的視覺表現能力也制約了許多好創意不能有效實現,甚至半途而廢,最終暴漏出很多基本功的欠缺。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不會再比美術字寫的工整,顏色涂的均勻。但是圖形表現語言,視覺符號的提取與歸納仍然是這個專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理論與實踐畢竟是兩個層面的事情,理論理解的再透徹,與創作優秀的設計也不可同一而論。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反思,要有清醒的認識,有哪些問題需要改進: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課程設置需要調整——所學專業不能與社會需要快速接軌;強調設計實踐在教學中的作用——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薄弱。
優化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重新認識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觀
包豪斯在設計藝術教育上的出發點就是要尋求在設計藝術中實現“藝術與科學的統一”,創造出合乎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的產品。設計藝術是“藝術化的造物行為”,于科學技術關系密切,需要創新思維觀念、科學技術知識,并滿足消費對象的需求。國務院《關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個決定高度概括了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特征、方向和目標。學校和老師要關心學生的協調和綜合發展,對學生要承擔起素質教育的義務,培養學生善于吸收新知識,解決新矛盾的各種應變能力,既要把本專業的課程學好,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道德水平修養,學好文理綜合課程,更要具有自主、開拓和創新的思維意識,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因此,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現代藝術設計培養觀,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就顯的尤為重要。在藝術設計教育中要注重和加強文化素質的培養,這一點在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尤為重要。由于在招生時“享受優惠政策”,很多學生個的文化功底很薄弱,畢業在撰寫相關畢業論文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礙,這樣的情況還是還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畢業設計是四年最終的結果,可是只有從源頭著手才能收到切實的效果。
課程設置需要調整——所學專業不能與社會需要快速接軌
面臨即將畢業,大多數畢業生都有很大的擇業壓力。這壓力的一大部分來自學生所學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那么,在課程建設上,我們就要作到改革與重構。作為學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科課程體系,以時展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為先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科調整重構。課程體系的建構應更趨向綜合化,與設計相關的知識要相互滲透,并注重加強專業基礎課的訓練。學校的中心任務,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啟發他們的創造力。課程結構設計的合理與否與目標培養的實現有著密切的關系,使之符合現代教育的規律,是我們目前應探討的問題。要總結自己的經驗,吸收他人的長處,不斷探索,設計出既符合現代藝術設計教育規律,同時又有學校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學校的教學內容要和社會的需求接軌,就要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思潮融合在一起。不斷地根據社會的發展調整教學大綱的內容,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教學大綱的制定一定要以以市場需求為目的,還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大綱的調整,必須有嚴密性,知識性,使用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好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強調設計實踐在教學中的作用——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薄弱
社會到底歡迎、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為什么市場上會出現一方面招聘者求賢若渴,另一方面卻是應聘者求職若渴的局面。目前,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大多偏重藝術與設計專業性的教育,在材料、工藝制作方面的學習課程開設的很少,或者說還不夠切合實際。學生的課題設計受條件限制,很多都停留在設計圖紙階段,對所設計作品的工藝材料還不能充分的實踐掌握其性能和本質特征。藝術設計最終是要通過產品來體現的,“工藝”是決定設計水平、成品質量的關鍵環節。我們都知道,材料決定工藝,工藝決定設計。藝術設計包括對材料和制作方法的設計,反過來,材料又會制約工藝制作。如果對工藝和材料缺乏實踐經驗,不但設計會成為紙上談兵,難以發揮材料、工藝的美感,還會給生產加工帶來困難,就更談不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了。
【關鍵詞】藝術設計;“畢業設計”;畢業生;就業能力
理想的就業是當前每個大學畢業生在校學習的基本動力和目標,藝術設計畢業生同樣也是如此。然而,在設計專業本科學生的就業過程中,一方面,用人單位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從而招不到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員工;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學生抱怨找不到滿意的工作。為何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的,學生實踐能力特別是就業能力的缺乏是主要的。事實上,每個高校都有完整的實踐教學環節,而“畢業設計”無疑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們發現,“畢業設計”對學生實踐能力及就業的支持作用并不太理想。下文主要就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與畢業生就業能力的現狀及其關系進行深入地探究。
一、關于“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教學過程最后階段所采用的一種總結性實踐環節,是學生針對課題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和技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是對大學四年學習的升華,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過程。
本科“畢業設計”一般開設在第八學期,由于各方面原因,企業的招聘工作提前到第七學期,畢業生的應聘也隨之開始,而此時學生正在進行專業課的學習,畢業設計環節還沒有開始。顯而易見,“畢業設計”落后于畢業生就業進程,自然也就不可能對就業產生支持。
大學四年級下學期“畢業設計”全面展開,但同時也是學生就業選擇、考研復試的關鍵時期,“畢業設計”與就業之間產生了沖突,學生真正投入到畢業設計上的時間和精力明顯不足,敷衍了事,甚至出現抄襲,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部分高??紤]到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落實工作而不惜降低課程要求,“畢業設計”流于形式,因而作品質量總體下降,教學大打折扣。指導教師既要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負責,也不得不考慮他們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處于兩難境地,指導畢業設計的熱情不高。這種尷尬局面主要源于學生、管理者和教師等對“畢業設計”沒有深入的認識,將其和就業對立起來。
另外,“畢業設計”的選題和過程閉門造車,沒有較好地考慮社會需求,從而造成和市場割裂。藝術設計有別于其它專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為社會和人們服務的實踐活動,需要融于市場之中,因而設計教學要突出對學生理論與實踐、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相結合的培養。而當前畢業設計選題大多數采用虛擬性課題,雖然有些創意新穎、形式完美,但由于忽視了市場具體需求,設計作品與實際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不具有商業價值,因而得不到客戶的認可,設計成果停留在展板上,也不可能轉化為實際應用,對設計應用能力的提高沒有針對性,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此外,多數高校的設計專業辦學時間不長,并多以青年教師為主,而多數教師碩士畢業后就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教學停留在理論階段,對畢業設計的指導更是難以深化。
二、畢業生就業能力
畢業生就業能力是指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掌握知識、技能以及提高綜合素質,最終實現自身滿足社會需求、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和素質,主要體現在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創新能力。由于藝術設計的專業性質和社會需求的多元化,畢業生還應具有準確把握社會需求、與客戶溝通、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甚至業務等多方面的能力。筆者有過公司工作的經歷,明顯感覺到溝通能力的重要性。藝術設計需要服務于社會,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多和客戶交流,努力向客戶推銷自己的創意,反之最好的方案也有可能得不到客戶的認可,從而停留在方案階段。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并走到了大眾化階段。藝術教育更是迎來了“”,各類高等院校不顧條件與否都紛紛開設設計專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設計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八囆g熱”為高校帶來可喜發展勢頭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嚴峻問題。藝術設計專業招生規模急劇擴張,許多高校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等軟硬件條件幾乎突破了極限,以致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整體素質出現滑坡,不能順利就業。例如,從我國高校動畫專業的發展來看,2003年全國開設動畫專業的高校達到93家,在校學生7000人左右。2006年達到447家,擁有動漫院系的高校就有230家,在校生總人數達到6萬?,F在又有多少家,還沒有準確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比2006年要多得多。而2004年,我國動畫專業的研究生不超過10人。如此龐大的動漫教育機構,師資卻極其缺乏,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處于低層次。2011年,動畫更是排在紅牌專業(失業率較高,就業率持續下降且薪資較低的高失業風險型專業)的首位,動畫教育潛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給動畫行業帶來深層次隱患。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日趨理性,企業急需招聘能直接勝任崗位需要的設計人才,以免增加人力資源成本。而高校所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畢業生對其它相關行業一無所知,缺乏市場實踐能力,面臨從校園到市場、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不能立即滿足崗位的需求,陷入不能及時就業的被動局面。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新材料、新工藝大量出現,知識更新換代周期明顯縮短,人才需求層次發生變化,對學生就業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一、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意義
畢業設計是展示教師教學成果的核心環節,同時也是展示藝術生在校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在藝術教育中,每個教學環節都需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而畢業設計又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藝術高校需要做好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每個環節,包括課題的選定、設計方案以及方案的實施等,將每個環節做到極致,才能提高藝術生的專業水平。
二、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發展現狀
(一)藝術生普遍缺乏對畢業設計的重視
由于畢業設計通常安排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藝術生在這時期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考研、求職以及準備留學中,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難以投入更多精力。與此同時,藝術生普遍缺乏對畢業設計的重視,錯誤地認為畢業設計只是普通的教學任務,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存在消極的態度,這也極大地影響了藝術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二)畢業設計缺乏豐富的課題
目前,在國內藝術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畢業設計的課題較為單一,導致每年畢業設計所研究的內容基本相同。由于設計課題的限制,藝術生無法發揮創造力,久而久之對同類課題出現厭煩的心態,甚至有學生直接將上一屆學生的設計內容引入到自己的畢業設計中,從而導致畢業設計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對于追求藝術性及創造性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來說,課題缺乏創新極大地影響了畢業設計的開展。
(三)教學資源較為落后,藝術生缺乏借鑒內容
目前,藝術高校對于藝術類圖書的更新較為緩慢,現有的書籍無法給藝術生提供有效的借鑒內容。與此同時,部分藝術高校缺乏藝術設計專業實踐基地,導致藝術生的創意無法實施,這也影響到藝術生畢業設計的創作水平。
(四)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畢業設計的研究工作難以管理
近年來,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不斷增多,而教師的數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這造成了藝術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師生比例不均衡的現象。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難以對每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而畢業設計的研究工作又具有周期長、任務量大以及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藝術生需要依次做好畢業設計研究工作的每個環節,包括整理資料、分析課題、設計方案以及實施方案等。如果缺乏教師一對一的指導,將會影響到藝術生畢業設計的創作質量。
三、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措施
(一)豐富畢業設計研究課題的類型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人特點,給每位學生制定相應的課題。通常來講,藝術設計專業的課題主要有兩種類型:研究探索型和應用設計型。研究探索型的設計課題通常是虛擬性的設計,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學術能力以及超前的思維能力。由于此類課題格式較為固定,學生通過模擬分析并給出結論就能完成設計課題的全部要求。因此,這類設計課題通常在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全部課題中占60%。但有較多的藝術生在面對此類課題時,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探討,一味地模仿國內相關設計風格,使設計內容較為空洞,缺乏一定的內涵。相比之下,應用設計型的設計課題更具有實際意義,要求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實際工作,列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個人的看法。
(二)校企共同參與畢業設計指導工作
校企共同對藝術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能夠提高藝術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因此,高??梢园才艑W生到相關企業實習,讓藝術生了解設計的內容與要求,確立畢業設計的研究思路,并依照設計的具體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的研究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藝術生進行指導,并及時指正相關的錯誤。
(三)將畢業設計的最終成績列入企業的人才選拔體系
高??梢詫⑵髽I的工作項目作為藝術生的設計課題,讓藝術生參與到項目方案的設計中,這有助于提高藝術生的理論知識,使其知識結構更為系統化。對藝術生的設計作品進行評定時,可以將藝術指導教師與客戶對作品的評價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企業工作者以及企業客戶的評價都將有利于藝術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將畢業設計與相關企業的用人需求相結合,將有助于實現對藝術生的立體式培養。
(四)構建完善的藝術教學體系
畢業設計不是簡單的創作過程,而是需要藝術生嚴格依照各個環節進行設計創作。通常來講,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分為四部分:設計的考察、設計的創意、設計的制作以及設計的展示。因此,高校需要從教師與管理部門兩方面構建完善的藝術教學體系:一方面,成立專業的管理部門,加強對藝術畢業生與藝術教師在畢業設計過程中的監督,使畢業生能夠有序地完成畢業設計所制定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加強教師對畢業設計的重視,教師應充分了解藝術生在畢業設計各個環節的進展,對學生在畢業設計每個階段的表現進行評估,使藝術生能夠交出高質量的畢業設計。
(五)將當地的文化特色融入畢業設計中
藝術設計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要求藝術生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因此,將畢業設計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相結合,可以使藝術生從當地文化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從而提高自身的創造力。藝術生可以將當地的文化特色合理地運用于畢業設計中,如藝術生可以到當地尋找有特色的戶外建筑,并從中獲取設計靈感,使畢業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四、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創新案例
寧波某藝術高校將國內藝術設計大賽的內容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課題,其中包括雕刻設計、室內設計、動畫設計以及影視設計等藝術設計的種類。學生根據課題的內容,可以自行聯系相關企業。如選擇雕刻設計的畢業生,可以主動聯系當地的雕刻企業,將雕刻企業的生產項目作為課題的主要內容,并從中學習雕刻的理論知識與工藝;在教師與企業雕刻師傅的指導下,對雕刻設計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完成畢業設計的全部內容。與此同時,高校和企業對藝術生的設計產品進行客觀的評估,表現優異的藝術生能夠獲得相關企業的工作邀請。因此,將畢業設計與實際產品相結合,可以使畢業設計不再流于形式,而具有實際意義。
五、結語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
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沿用自本科院校,由于高職教育自身的特點,老的畢業設計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職業教育的需要,通過對現階段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分析研究,我對畢業設計模式有些想法和建議,特提出三種方案,僅供大家參考。
一、現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三種改革方案
1、改良型:維持現狀,適當改進。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考核體系中有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兩種考核方式,畢業設計和學生畢業實踐綜合在一起,仍沿用以往本科畢業設計模式要求。
2、突破型:強化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概念,將畢業實踐內容與畢業設計內容接軌,堅持職業性、技術性、實踐性與真實性。
承德職業技術學院就是典型的突破型改革,該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畢業設計課程模式進行了多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現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在實踐指導中也收到了較好的實際效果。
(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置學習領域
職業教育的學習領域課程,是以職業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學習目標、學習與工作內容、學時要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學業評價方式等內容確定的教學單元。我們這里談的學習領域,就是指把畢業設計課程分為幾段一一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再現,每個階段都有目的、內容。
環藝專業畢業設計課程實施模塊化設置法,首先在廣泛社會調研的基礎上確定環境藝術設計職業崗位群,然后分析每個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接著分解組合崗位任務,凝練崗位能力,形成系統化的行動領域,在遵循教育教學基本理念的基礎上,將行動領域轉化為與之相對應的學習領域,逐步開發出工作過程導向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框架,再針對每一個學習領域從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教具準備、教學場所等多方面進行描述,最后設計出學習領域所屬學習情境的具體內容?;诠ぷ鬟^程的課程體系的開發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具有極強的職業性和科學性。因此,需按職業需求,制定科學步驟,即:研究與設定目標職業群由工作任務分析導出典型工作過程由工作過程導出行動領域由行動領域整合形成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景。
(2)“教、學、做”側重的轉變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化,強化學生能力培養。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就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特點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
用任務驅動法去完成教學目標,以“做”為主,重點突出“做”這一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習和實踐的途徑多元性,實踐方法以“做”為主,實踐內容以職業崗位為導向。在整個過程中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的輔導為主導。過程中按照小組分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最后以學生分組完成的作品為考核內容。
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教學方法上體現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是基于工作任務,因此,要盡可能地真題真做,這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把企業(行業)的實際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設計任務的情況下,綜合運用多種知識,展開自己的設計方案;并在設計過程中對設計方案不斷修訂和完善,進行完整的“做”的綜合訓練。引導學生對于設計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考察,收集第一手資料,然后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梳理設計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使學生零距離地了解行業工作方式和設計規范,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體會社會與學校間的差距,為學生進入社會后及早轉型為社會人夯實基礎。
3、革新型:以人為本,各取所需。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由剛性的規定變更為柔性的選擇。通過自由選擇,學生得以揚長避短,使個性與特長得到發揮,廣大學生都能體面地畢業。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類專業自2004年開始對畢業環節教學進行研究,以廣告設計與制作、環境藝術設計兩個專業為切入點,探索將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三個核心教學內容實施“一條龍”式的教學模式。
畢業環節“一條龍”教學模式是指針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環節的實習、畢業設計、就業工作所采取的一種綜合實踐性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專業服務技能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使畢業環節的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三項工作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職業技能的訓練和實際工作的經歷三者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并促進學生就業。
(1)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三項教學內容在同一企業完成
學校充分發揮與校外實訓基地緊密合作的優勢,幫助學生選擇一家企業進行實訓、實習。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受外界業務設計。設計作品首先在市場定向的要求下確立,然后在校內、校外專業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本著社會服務性與市場開拓性并重的原則深入加工,最終形成畢業設計作品。即畢業設計課題來源于真實市場,而非虛擬創作。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全力展現自己的才干,從而贏得實習企業的認可、接納,最終與實習企業簽定就業協議。實現學生就業工作與崗前培訓同步進行,同步完成,實現畢業即就業。
(2)“雙師”指導,謀求雙贏
確定一名企業內有經驗的設計師,即企業內的指導教師為“師傅”,全程指導學生的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三項工作,學校的專業指導教師與企業內的“師傅”密切合作,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環節各項工作?!半p師”指導的功效是:學校得“質”――教學質量,企業得“才”――人才。
(3)畢業設計成績以學校與企業考核相結合的形式評定
因畢業設計課題源于學生實習中的實際項目,所以客戶對設計作品的評價與接受度、實習企業對設計過程和作品質量的評價以及校內專業指導教師對畢業設計作品的評價都將作為學生畢業設計作品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與純美術專業相比,藝術設計專業的社會實踐性特點十分突出。這不僅體現為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要穿插大量的實踐活動或實際操作,更重要的是這種實踐是與社會活動、生產加工相對應的職業實踐,是藝術設計觀念的物化,也是藝術設計的基本屬性。藝術設計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它對實踐性的要求。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的畢業環節教學方法,一方面適應了藝術設計的職業特點,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對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起到了促進作用。
(4)畢業環節“一條龍”教學模式的管理實施
一、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畢業設計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主要用于考察學生的設計水平和綜合素養。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是近年來該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整體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體來說,教學質量滑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監管機制不科學,教學方式有待創新
雖然各藝術院校都出臺了針對畢業設計課程的管理規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對于這些規章制度的執行和監管并不嚴格。具體來說,最主要的問題在于,畢業設計涉及的各環節的檢查制度并不完善,導致管理制度無法發揮實際效用,不但答辯如同走過場,相關教師也對不達標的畢業設計也存有姑息遷就的態度,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藝術設計畢業設計教學依然采用傳統方式,使得學生的畢業設計間大同不異、缺少新意,難以跟上社會的發展步伐。
2.畢業設計教學與實踐環節聯系不緊密
藝術設計專業對實踐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強著稱。這就是說,學生的畢業設計不能只有優質的創意,一些項目還需要具備實際的可行性。但現實情況是,就每年各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作品而言,真正能夠能投入實踐的并不多見。具體來說,畢業設計教學與實踐的脫節不但在體現在畢業設計的選題上,同時也可以從設計過程中體會到。學生常常在畢業設計初始時對選題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終卻很難真正找到適用的課題。亦或者,學生的選題質量相對突出,卻超出了自己完成課題的實際能力。當然,還有一些學生對畢業設計持有的態度不夠嚴謹,資料收集不力,考察、調研不當,導致畢業設計主旨不明、內容空泛。
3.學生自身對畢業設計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畢業設計課程一般在大四下學期開展,這一時期的很多學生都處臨就業、考研狀態中,缺少全力以赴處理畢業設計的精力。大多數人仍然將主要的時間用于他們所認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學生在處理畢業設計作品不夠投入,出現怠慢情緒,先是設計進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此外,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內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嚴重滑坡,間接影響了藝術設計專業畢業作品的總體質量。
4.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擴招不但直接導致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下降,還引發了很多其它問題,比如最重要的,教師數量的緊缺。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很多院校的老師必須一人指導十數個學生,同時還要負責日常的教學與科學,必然會力不從心。此外,當下很多高校的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部分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甚至是博士、碩士剛畢業,缺少指導畢業設計的教學經驗,對學生的選題或指導過程要求過高,超出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范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設計的進程。
二、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實施的方法途徑
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有必要展開教學改革以尋找更加適用的教學方法。對此,各院校應結合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和自身的辦學實踐,對課程教學改革采取針對性措施:
1.強化對畢業設計教學的管理與監督
畢業設計教學的規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監管才能夠真正發揮效用,各院校應建立學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層監督機制,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進行定期與不定期抽檢,同時將抽檢的結果詳細記錄并保存起來。定期檢查可分為三個步驟,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檢查。其中,初期檢查主要用于畢業設計選題階段,用來審核課題申請和開題報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檢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進行,用以監督選題的完成進度;后期檢查則在畢業設計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關畢業設計的考核過程,對畢業設計質量、答辯及評分情況展開監督。不定期檢查多由院系組織進行,一般是對畢業設計進行抽檢,抽檢內容包括指導老師的工作記錄、學生的考勤等等,用調節和規范畢業設計教學的整體過程。
2.完善課程教學體系,發展師資力量
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一般采用單純的導師制,一個指導老師負責約10個學生,導師則多由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擔任。從導師的角度來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往往難以真正應對畢業設計指導。對此,筆者建議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采用導師工作室制教學方式。導師工作室制教學有利于師資力量的整合重組,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并提升專業教學的水平,推進教育朝個性化、精英化發展。從國內藝術設計專業已有的導師工作室制教學來看,其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通過該方式培養的學生通常都具備較強的設計能力和綜合水平。具體來說,導師工作室應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充當帶頭人,再由5個左右的優秀的講師、助教和碩博士生充當主要成分。導師工作師制采用師生雙向選擇的方式,各工作室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學計劃,并在合適的時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這種工作制度既強調學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導師憂患意識的發展。工作室成立后,導師結合專業方向和教學實來制定選題,學生們則根據自己的專長選定課題。在不同導師的指導下,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將得到極大的發展,導師的指導水平也會充分發揮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導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導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互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3.加強校企合作,拓寬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