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28
序論:在您撰寫課題實施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課題提出
1、“課程資源與作文教學有效鏈接的研究”的提出首先是源于《語文課程標準》。
《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谶@一點,進行此課題研究有其可靠性和必要性。
2、新課標十分重視和強調了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即教師和學生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語文教育內容來源,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創設語文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觀察,感悟和積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和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必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3、從教學現狀看,語文課程正在逐步趨向于綜合性、生活化,但教學操作卻流于表面及形式。進行比較研究,意在探索尋求落實“大語文”的渠道,通過“寫作”構建起語文與其他學科、活動、生活的聯系。
4、從教學對象來看,學生普遍對寫作不感興趣,寫作內容單一,常常是“巧婦卻難解無米之炊”。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作文教學過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我們進行課程資源與小學作文教學有效鏈接的研究,試圖從多個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靈性。
二、研究意義
1、利用課程資源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首先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其次源于我們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思考。生活處處有語文,處處都能學語文。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務必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念,挖掘一切可開發和利用的語文課程資源,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春風得意,勃勃生機無限。
2、這是小學作文教學現狀的需要。從教學對象來看,學生虛假作文的現象還很嚴重,“造文”現象還較普遍,學生認識生活的水平與能力還較弱。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作文教學過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學過程與學生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我們進行課程資源與小學作文教學有效鏈接的研究,試圖以習作為橋梁,溝通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知識、課外活動、社會生活的渠道,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積累與表達的能力,豐富習作的內容、激發習作的興趣,從多個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靈性。
三、研究問題
(一)主要問題
1、解讀課程標準理念,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這一基本特點。
2、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尋求語文文本與其他學習資源鏈接的方法方式,有效訓練學生的觀察與思考,積累與運用的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3、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正確處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落實研究方向。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
(二)重點難點
一是如何通過課題實驗,使課程資源與作文教學達到有效鏈接;二是如何通過課題實驗,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
四、研究方法
1、理論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深入、系統地解讀各種教育理論,本課題在申報立項之前請教育教學專家做宏觀的理論論證,在實施過程中就微觀問題請專家做過程性指導,中期請專家做初步鑒定,再次做論證,根據專家意見調整研究活動。
2、行動研究法:對參與研究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動態掌握實驗者的實際情況,將實驗情況做動態分析掌握第一手資料,并與實驗預設進行對比,不斷重新審視、調整研究方向。
3、文獻研究:收集國內外關于作文理論方面的文章、成果,了解研究的動向,做必要的分析、對比、借鑒和動態調整,保證課題研究的獨特性、超前性。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實錄,進行研究分析并進行案例反思。
五、學術價值
1、組織富有實效的課題研討活動,形成校本教研活動的良好氛圍。
2、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發展的大優勢。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和省“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大膽突破,激發活力,立足縣情,開展好農科教結合工作,做大縣職業高中,為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雄厚的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標
以職高為平臺,積極探索農科教結合的模式,充分整合職高、農業、科技等部門優勢資源,發揮職高在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做大做強職高。
三、主要任務
1、加強工作聯系。密切與農業、科技、行業組織、農業大戶、龍頭企業和重點鄉鎮進行聯系,加大整合力度,形成共識,尋找農科教結合的著力點和依托力量。職高要主動上門,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聯系,相互協作,努力形成合力,推動農科教結合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2、加強短期培訓。充實職高的短期培訓力量,學校教師(主要是專業課教師)要積極參與短期培訓的教學組織工作??h陽光工程、金藍領工程、雨露工程等方面的專項培訓要向職高傾斜,并努力提高培訓質量。通過短期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質,教育農民掌握新科技、新品種、新方法。
3、轉移農村勞動力培訓。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領域流動是我國現階段的一個趨勢和規律。人員在不同產業間的轉移,面臨著相對應的培訓任務。職高要在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培訓上扎實開展工作,讓廣大農村轉移的勞動力能擁有較好的城市生活生產知識技能,同時要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為勞動力有序轉移提供較好的指導和幫助。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課題的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縣農科教結合改革領導小組。其名單如下:
五、工作要求
1、落實專項經費。所需改革實驗專項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專項用于課改項目的啟動實施。
2、完善培訓基地??h農業局陽光培訓、就業局金藍領培訓、扶貧辦雨露培訓等,每年將培訓總指標的50%以上調劑到縣職高培訓基地。培訓主要在南巖鎮、圭峰鎮、葛溪鄉、清湖鄉四個試點鄉鎮開展進行。
3、制訂序時進度表。領導小組每年3月、9月各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會,審定實施方案,明確部門和人員職責,落實專項資金、專項指標。
一、課題的提出
1、 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新課標倡導課堂教學不但要關注知識的傳授,而且要學生學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體驗。因此,我們期望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倡導一種學生積極、主動、熱情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課前準備、課堂交流、課后拓展。
2、 學校發展的需要。學校通過上階段試行課堂發展性語言評價的實驗,已形成了自主、合作、互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拓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會學。
3、 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A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要改變課程內容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我校學生知識面窄,見識少,因此制定五個“W”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課題研究內容
課程目標決定課題研究內容。我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辦校水平、師資力量、學生實際能力,確立了學??傉n題《新課程理念下鄉村小學五個“W”教學模式研究》,這五個“W”指的意思如表所示:
Know-what
(學什么)
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
理解所學的知識
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Know-why
(為什么要學)
從個人生活實際感受知識的重要性
提出所學知識有關含義與什么相關的推測
已有知識經驗的推測引起爭議
Know-how
(怎樣學)
從各種信息中篩選有用信息
從知識的意義出發尋求運用知識、經驗與新知的關系
對怎樣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評價與選擇
Know-who
(與誰交流)
信息的交流(信息¬¬-篩選-獲?。?,生生合作、師生交流
Know-where
(何處搜集,用在何處)
搜集信息的途徑與方法(實踐調查、電話、網絡),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的交流
整個學習內容具體可以這樣操作:課前師生共同制定目標--師生分別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課堂師生交流--課堂生生討論--課后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圍繞學校課題研究目標,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和教學的需要,分別申報和實施子課題(見下表)。學??傉n題的研究成果應建立在各學科子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學科 課題 負責人
學校課題 新課程理念下鄉村小學五個“W”教學模式研究 朱世文
數學科 整合農村教學資源,使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實踐研究 黎素清
語文科 勤積累 促寫作 譚炳森
英語科 小學英語雙自主的開放式教學模式 李桂源
科學科 農村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教學策略的研究 吳小勇
三、課題研究目的
運用此模式,進行課前準備,課中體現,課后拓展。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解決此模式相關的五個“W”,使課堂教學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知識源于生活,當然更要用于生活。因此,該模式的確立就是為了使教師與學生建立愛教樂學、和諧民主、互動發展的師生關系,并且創設一種多參與、多搜集、多交流、多探討的樂學課堂情境。
四、課題重點解決的問題
1、這個教學模式改變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形成教以人為本,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該模式做到了不受定勢的影響,不受傳統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和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將教師的教讓位于學生的學與師生的互教互學,如何學,學到何種程度不以教師意志而定,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這個教學模式建立,改變部分教師“教教材”的現狀,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完美結合,使學生準備于課外,得法于課內,受益于終身。
3、課題方案中提出的問題就是解決執行新課程中教學目標把握的兩種偏差:
(1) 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過程。
(2) 只重視課堂形式,而忽視對知識的傳授。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與原則
以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實施全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實踐--理論,并以文獻研究法收集資料,補充完善。
1、全體發展的原則。強調在教學過程中, 應該給每一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把學生看作學習活動的主人,讓他們經歷知識的探求過程,創造自我發展、互相交流、評價的機會,著眼于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能力培養的原則。本課題研究以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在活潑有序的學習活動中自主質疑、樂于評價、勇于創新,實現“讓知識走進生活,讓能力在實踐中提高”的目標。
3、師生互動和諧的原則。教學雙方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要善于進行角色的轉變,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個性張揚的促進者出現在課堂上。
4、個性原則。針對學生認知規律、年齡特點、語感基礎、地區特性、學習環境的現實,適當調整課題的寬度和縱深度,以便更本質地進行課題研究。以實驗班及其人員為典型例子,分階段,有重點地設計和實施課題研究內容,收集具體材料,包括課堂實施方法、步驟,整理分析個案,積極探索不斷改進不足,形成自己理論。
六、研究階段步驟
課題研究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 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為宣傳發動階段。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形成共識、明確研究目的和方向,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確定課題內容,制訂課題研究計劃,請專家進行可行性審定,并向上級科研部門申報課題立項 。
2、實施研究階段: 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為實施階段。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組織校本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課題研究意識和有關理論。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五個“W”教學模式學習體系方案,學習計劃,促進全員參與。開設試點班,選擇實驗教師,以“五個W”教學新模式為主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在校內進行教學經驗交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質量的提高。每周課題組成員進行交流、匯報,對每一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并以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為主要手段,進行過程心得體會及小結。以此構建五個“W”教學模式體系,促進學生敢于交流,樂于自學,善于學習五個“W”教學新模式的形成。
3、總結階段: 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為總結推廣階段。這階段主要是整理各學科子課題研究成果和各類活動記錄情況,召開結題會議,分層結題,完成總課題研究報告,整理優秀研究成果,并推廣應用。
六、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學校把課題研究作為“科研促教研,科研興校”學校特色辦校的發展目標。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科研工作領導小組,學校的全體行政人員均為課題小組成員,學校的總課題由主抓教育教學工作的副校長負責落實。分管學科教學的行政領導分別擔任學科子課題負責人,做到領導重視、全局規劃、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人力資源配置合理。我們選擇的課題小組成員,從年齡上看,青壯年與青年的結合;從教科研業務水平上看,是經驗型與探索、創造型的結合。
3、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將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個人教研成果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晉升職稱等結合起來,從研究的成果及成果的影響力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經費保障。學校從學校的經費撥出一定的科研經費,專門保障校本教研、課題研究的開展。
七、預期成果和完成時間
預期成果:撰寫有關課題的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教學案例與反思、優秀教學設計等,各個學科并形成具有本科特點的五個“W”教學模式。
預期完成時間:2008年3月。
八、最終成果及其應用
形成自主、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能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能自主地搜集知識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的教學氛圍;培養一批年青的教學骨干教師,特別是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將試點班教師的優秀課例制成VCD,進行交流,推廣優秀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
九、課題研究組成員分工情況表
姓 名 性別 年齡 職稱 專 業 工作單位 在本項目中的分工
劉少玲 女 43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負責人
總策劃、監督
朱世文 男 34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織實施
(組長)
策劃、監督
李醒群 女 39 小學高級教師 數學本科 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李泳鋒 男 33 小學高級教師 英語本科 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林小紅 女 40 小學高級教師 中文???從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理論指導
黎素清 女 31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數學科)
譚炳深 男 32 小學高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語文科)
李桂源 男 29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副組長
(負責英語科)
吳小勇 男 29 小學一級教師 自然教育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負責科學科)
歐陽伯祥 男 25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徐小燕 女 28 小學一級教師 小教英語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歐陽志鶯 女 25 小學一級教師 教育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陳麗君 女 25 員級 小教數學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李麗霞 女 24 員級 小教語文 溫泉鎮第三中心小學 組員
課題的提出: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與課程改革的啟動與深入,對課程設置、課程目標體系等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變革,給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都賦予了新的內容。強調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詮釋課程的教育功能和目標。 并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平臺和結構成分來支持這場深刻的教育變革。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鑒于此,我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整合”作為研究的課題。
研究對象:八年級學段學生
研究內容:
1. 通過調查研究,來確定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關鍵因素。
2.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創設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情境。
3. 如何恰當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優質課堂。
4. 通過開展信息技術媒體組合實驗教學實現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
5. 通過實踐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
6. 在教學論理論視野下探索以適應新課程和現行教育的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教學整合 的實踐方案。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以初中生心理學為理論依據: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研究理念,借鑒先進的 課題研究成果。
2.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建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可有效的改善學習態度、促進技能和在新情境下概念的應用與創造性能力。
3.利用成功教育的理論作為研究的理論指導: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加深概念理解學習,再建認知結構的新途徑;能夠減少學生學習生物學科中的挫折和困難,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感,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生物學,今后選擇生物學作為職業。
4.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背景下的拋錨式教學作為理論指導:重視有效地設計學習情境和 學習途徑來促進概念的學習與轉化。借助多媒體手段開展有效的實驗教學,促進了學生的觀察、實踐和分析能力。
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應該在教學論思想的指導下,對學科 教學特征、探究學習所需的情境與過程進行理論與文獻分析。
2.案例研究法 通過對教學中一些濫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現象或不能正確有效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課堂個案進行整理和分析,由現象得出結論,為實驗操作提供參照。
3.調查法 在教學中選擇不同的班級就同一課題進行不同方式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整合,調查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
4.經驗總結法 組織生物教研組的教師對自己平時在生物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的經驗與教訓進行座談、討論。即在課題研究中,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在研究中反思、總結、提升。
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 (2014-3——4 ) 1.查閱資料并進行相關文獻分析 2. 調查目前學生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意見和建議
(二)具體實施階段: (2014-5——2014-11)
第一階段:2014-5——6 1.針對現狀策劃出干預措施 2.設計出 3 個符合整合措施的教學案例 第二階段: 2014-9——10 1. 再次調查經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后學生的學習狀況 2. 收集相關數據第三階段: 2014-11 1.對數據整理、分析 2.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三)課題總結階段2013-11第一階段:2013-4——11 1.準備結題材料,完成實驗工作報告、研究報告 2.編匯《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整合》課題研究材料 第二階段:2014-12 整理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上傳教科所,準備結題。
(四)申請課題結題(2014-7——9)
預期研究成果: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創建高效課堂。結合高平市教育局《關于開展以“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題研究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堅持“立足教學實際,切實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原則,全校教師共同參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實實在在,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實實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實施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通過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3、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總體思路
以校為單位,制定校級研究課題,組織構建研究團隊,開展研究,業務副校長和教導主任為課題負責人,部分骨干教師參與研究過程、收集資料等。教師個人以校級課題為參考依據,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制定出個人研究課題。全校上下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研訓一體的校本研訓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教育的發展。
四、實施流程
1.選題(x月上旬)。結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這一總題為依據,結合我校一年來在實施導學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校級課題“導學案模式下的小組合作研究”。教師根據這一總題,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課題。
2.申報立項(x月中旬)。校級課題研究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市教研室提交課題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并在校內公布立項的課題。教師個人及時向教導處上報研究的子課題。
3.實施研究(20xx年x月-20xx年x月)。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建立課題研究檔案,并將常規教研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將對教師個人的課題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4.結題(20xx年x月上旬)。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子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校級課題要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向市教研室進行匯報。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附件四)和相關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5.成果鑒定與推薦(20xx年x月下旬)。結題后,學校將對開展的子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廣,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五、課題管理
1.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周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子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督促教師將課題研究扎實有序地開展。
1、人類的進步,離開了書籍便不可想象。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作為語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日益突現它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廣泛閱讀是適應未來社會成員對多元文化和豐富情感世界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思維,使之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進一步補充營養,寫作和閱讀能力都會有明顯的突破。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边@也體現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理念。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課程資源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課程資源的內涵伸展到社會、學生生活、教師、家長和每一個學生。改變了以往那種以教科書、教參為主要內容進行教學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內容指向除書本以外的校內外的各個場所。
2、從閱讀課外書的目的來看,有73.7%同學認為可以增長見識,說明學生閱讀的出發點是好的;有55.08%的同學認為是提高語文水平,說明了學生讀書還有較濃的功利色彩;有36.05%的同學認為是學會做人和處世,也有33.38%的同學認為是休閑娛樂,說明了部分學生還沒有把讀書當成一個人所必需的精神需求。從閱讀時間來看,部分調查結果顯示,決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天看書的時間不到30分鐘。
3、教學實驗的綱領性文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開發利用好課程資源。要求學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4、基于新課標的要求及我們的閱讀現狀,我們應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同時又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立足課內,注目課外,依托智慧型課外閱讀,點燃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充滿智慧的探險。
智慧就是“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敝腔凼怯芍橇?、知識、方法、技巧、意志、情感、個性意識傾向、氣質與美感等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智慧閱讀就是讀書有道,一憑勤奮和毅力,二靠規律和方法。憑勤奮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規律和方法能夠事半而功倍。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綜述
1、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母語課程資源,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實踐研究課題。
2、蘇霍姆林斯基把課外閱讀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并提出了閱讀跟學習緊密聯系的主張,認為閱讀給學習創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實施“學習”和“課外閱讀”兩套教學大綱。
三、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有讀書能力,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使學生具有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讀書中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
2、探索以課內閱讀為本,拓展鏈接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和課內外閱讀鏈接的途徑。
3、全面提高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拓展視野,豐富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閱讀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及研究方法與策略
課題研究的對象:小學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
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讓學生智慧地課外閱讀
1、以興趣誘導學生讀書
全校利用部分中午時間開展語文興趣課,試從學生的實際及興趣出發推薦讀書書目,進行個人藏書樂園、班級書架的建設,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以文化名人命名每個班級,詣在培養學生興趣,因為它始終都是最好的老師。
2、以自主形式促進學生探究
利用晚托課進行大閱讀自主學習。要實現讓學生“學會閱讀”這一目標,必須要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權利。我們在閱讀課上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提倡閱讀的自主性、開放性、創造性和主體性。
3、以科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p>
因此,我們應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能。首先指導學生掌握幾種基本的讀書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跳讀法、批注閱讀法等。同時還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讀書方法,如: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略讀和精讀相結合;做讀書筆記,摘抄,平時“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積累習慣等。
4、以良好的讀書習慣推進學生進步
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一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可以使人獲取信息,汲取知識,還可以給人帶來自我發現、自我充實的機會,并且可以怡情養性,多一種豐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徑。所以我們在組織進行閱讀時非常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帶著明確目的去讀書、按計劃讀書、讀寫結合、讀思結合、善用工具書等。
5、以豐富的外延吸引學生不斷提升
鼓勵學生積極向圖書室借閱資料閱讀、訂閱《少年報》、《小學生時代》等刊物雜志,像學生介紹可讀性較強的作品等,讓他們感受課外知識的廣、深及讀書的迫切感。
(二)進行課內外鏈接閱讀
充滿智慧的課外閱讀總不會脫離課內文本而孤立存在。課內外閱讀要鏈接好,應以課文為基點輔以課外讀物,最終形成以課文為中心向周圍呈輻射式閱讀的方式。這樣既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拓寬了視野,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
(三)創建大閱讀學習型校園文化
閱讀的還有一種大智慧,是創設閱讀大情境。大閱讀進校園,我校確定了《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校本教材,把“我讀中華古詩文”、“世界優秀兒童文學”等傳統經典篇目作為學生必修校本課程。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過程
起始準備階段
1.搜集相關理論知識。如讀書心理、讀書理論方法、學習心理等方面的資料,并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培訓,方法指導明確課題組成員分工,開展研究探討,整理讀書策略,做好理論的積累。
2. 開展廣泛的調查。通過資料整理,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手段,掌握全校三至六年級的學生讀書現狀及心理狀態,由此篩選整理出小學生常用的一些具體閱讀方法和喜愛的書籍,提煉歸納出可操作的閱讀基本策略,篩選、整理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并以此作為讀書教學的基本內容。
課題實施階段
(1)、開拓讀書空間開設讀物推薦課。
(2)、提高讀書品位開設閱讀欣賞課。
(3)、享受讀書樂趣開設讀書匯報課。
課題總結階段
1、將研究結果運用于各年段,使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基本掌握適用的讀書策略,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并對對本學期班級中每名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評比,進行統計,并做好原始記錄。
三年級:
1、學習目標。(1)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責任。(2)擺正自己在班級(或小組中)的位置,肩負起自己的責任。(3)掌握學習技能,克服自卑,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4)能集中精力,及時完成學習任務。
2、人格目標。(1)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2)學會觀察別人的優點,能接受別人的批評。(3)懂得寬容待人,與他人真誠溝通,并體諒他人。(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標。(1)了解消費常識,學會合理消費,培養管理錢財的初步能力。(2)培養處理日常班務的能力。(3)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級:
1、學習目標。(1)增強學習技能,學會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學會調整學習情緒,具有良好的進取心。(3)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懂得與他人交往應遵循的準則,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與親人、老師和同學相互溝通和交往。(2)能向別人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焦慮,爭取別人幫助(3)能諒解別人的不足,在老師與家長地指導下,學會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標。(1)增強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五六年級:
1、學習目標。(1)進一步提高學習技能,靈活掌握學習方法。(2)能及時調整學習情緒,克服考試緊張心理。(3)能自覺集中注意力,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2、人格目標。(1)能在成績面前,保持良好的進取心;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具有較強的自信心。(2)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并以恰當的方式指出別人的不足。(3)能理解別人,真誠待人。
3、生活目標。(1)培養生活中的獨立自主能力。(2)進一步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3)進一步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實施途徑的工作目標:
1、使學生在身心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達到優良水平。
2、培養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獨立性、堅持性、批判性、挑戰性、進取性、合作性等個性特征以及創新人格,具有能經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以及堅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編寫更適合小學年齡特點,符合學校實際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4、探究在心理輔導活動課、學科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結合的方法與途徑。
6、幫助個別學生克服較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以健康的心態對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內容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研究
1、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模式。
2、研究心理輔導活動課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編寫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材。
(二)學科教學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2、加強對教材教法的研究,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善于為學生創設成功體驗,增強學習自信心。
4、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會創新、能創新,促進創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學生心理咨詢研究
1、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度過心理危機,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對待人生。
2、幫助個別學生克服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之增強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
3、做好個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檔案,規范管理。
4、出版心理輔導個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的研究
1、提高現代家庭教育質量,在家庭教育中滲透心理輔導。
2、針對問題家庭開展心理咨詢。
3、探討新形勢下現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長學校探討理論培訓的方式,推廣家庭教育成果。
5、構件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動中的心理輔導研究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級中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
2、讓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建議,能接受別人的批評。
3、引導小干部自覺在同學們當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4、學會遇事的處理方法。
(六)小學教師健康素質的培養
1、具有自尊、自信和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勝任教學,與學生、家長、同事有良好的關系。
3、具有廣泛興趣、果斷、機智,有領導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誠、熱情尊重學生,積極向上,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創新意識。
五、研究的方法和類型
根據各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性質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實驗法 2、調查法 3、行動研究法
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類型:
1、應用研究 2、個案研究 3、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制定各子課題實施方案,成立各子課題研究小組。(2)組織課題開題會,廣泛動員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組織各子課題組長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2、研究階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課題全面展開研究,完成階段性研究目標,及時寫出階段研究報告。
(2)各子課題完善研究檔案,整理研究成果。
3、結題階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課題進一步實驗研究,并寫出實驗報告,總課題全面總結研究成果,完成總課題實驗報告。
(2)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組織專家鑒定結題。
(3)對研究成果進行全面推廣。
七、成果表現形式
1、實驗研究報告
2、活動課教材及教師用書
3、??把芯空撐募?/p>
4、個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錦
八、課題研究機構
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陳新能
副組長:謝緒友 張曉毛 葉仕紅
成 員:黃明芳 劉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華 伍邵華
周進良
課題實驗小組
組 長:謝緒友
副組長:劉 芳 周進良
成 員: 朱 莉 陳雅琴 張 艷 瞿利云 徐曉云 許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