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7:16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縣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召開全縣生態縣建設暨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旨在總結回顧去年我縣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分析當前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動員組織全縣力量,積極推進生態縣建設和“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簡要回顧。
*生態市建設任期目標完成之年,我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之年,也是環境保護工作任務最重、成效最明顯的一年。去年以來,我縣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立縣、工業強縣、開放興縣”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生態縣建設、“811”環境污染整治和污染減排工作,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在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環境質量繼續名列全國前茅,去年全縣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各斷面水質滿足功能區要求,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全年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天數為348天。
(一)生態縣建設工作穩步推進。一是生態工程建設亮點紛呈。以不銹鋼產業為主導的生態工業不斷做大做強;以茶葉為主導的生態農業蓬勃發展;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生態旅游方興未艾;以生態公益林為重點的生態林業步入良性循環;以沼氣、太陽能等為主的清潔能源廣泛推廣,另外,生態城市建設工程、飲用水源創建保護工程、清水河道治理工程、廢棄礦山治理工程、下山脫貧生態移民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成效明顯。二是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成績斐然。按照“五整治一提高”要求,去年度新開展了32個村的村莊整治和60余個村的生活垃圾收集體系建設,全縣共完成了245個村的垃圾箱設置,完成了9個山區鄉鎮的垃圾焚燒爐建設,累計已有17個鄉鎮建立了垃圾焚燒爐,2個鄉鎮建立了垃圾中轉站,*鎮建立了垃圾填埋場及滲濾液處理設施;投資600多萬元,完成了1900戶的沼氣國債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沼氣凈化工程,完成了玉巖鎮坳頭村、裕溪鄉小槎村、*鄉王村等3個村的沼氣凈化工程建設;采用沼氣模式,完成了14家規?;B殖場排泄物治理任務。三是生態鄉鎮、村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到目前為止,新興鄉被命名的全國環境優美鄉,楓坪、安民、樟溪3個鄉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等三個鄉鎮被命名為市級生態鄉鎮,新興鄉內孟村等29個村被命名為市級生態村。四是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縣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共劃定了禁止準入區、限制準入區、重點準入區和優化準入區四大類生態環境功能區,其中,禁止準入區占全縣國土面積的比例為21.40%,重點準入區和優化準入區面積占6.2%,功能就相當于現在的“土地利用規劃”,是今后建設項目環境審批、產業布局及充分利用環境容量和控制污染的主要依據。該控制性規劃的實施,將逐步成為調控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五是生態文化建設深入人心。全縣建立了109個環保志愿者服務隊,有注冊環保志愿者2000余人;5個家庭獲省級綠色家庭稱號;城西和城南2個社區獲得省級綠色社區稱號;4所學校獲得省級綠色學校稱號;縣人民醫院獲得省級綠色醫院稱號,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不斷增強。
(二)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為推進減排工作,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建立了部門減排聯席會議制度,把污染減排工作作為生態縣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了去年減排實施方案、減排實施方案和應急預案,并以責任書的形式將減排任務分解落實到*縣新星不銹鋼廢水處理有限公司等6家重點減排企業。同時,建立了企業環境統計臺帳制度,建立了污染物變量、增量、減量等“三量”臺帳和動態管理信息系統,新建了縣城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治污減排設施,開展了浙江科馬磨擦材料有限公司的汽油回收項目、*縣不銹鋼園區廢水中重金屬(鎳、鉻)回收利用項目、中水回用項目、熔煉爐渣綜合處置項目、江北灌區節水項目、畜禽生態養殖沼氣項目等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制度,堅持環保提前介入,強化“三同時”竣工驗收和監管,加大對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力度,嚴厲打擊“十五小”、“新五小”及利用電子垃圾煉銅、燃煤小鍋爐、小耐火材料企業,減排任務超額完成,去年,我縣共削減化學需氧量484.94噸,完成年初任務的122%,削減二氧化硫344.2噸,完成年初任務170.06%。
(三)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有序進行。以工業園區被列入全省“991”循環經濟計劃重點項目和省級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試點項目為契機,積極做好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工作:一是搞好園區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去年5月委托浙江省理工大學編制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產業規劃,目前已完成初稿。二是開展了不銹鋼酸洗廢水深度處理和煙氣治理。與杭州中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不銹鋼生產廢水的深度處理研究,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建不銹鋼重金屬、酸洗母液回收及工業園區固廢、污泥資源化利用項目,通過提取酸洗廢水和污泥中鎳、鉻等重金屬,中水回用,處理后的泥土用于制磚,避免二次污染,現該工程已建成試運行,并通過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重大項目專家現場論證,全部建成后,鎳、鉻等重金屬回收利用率將達到80%以上,實現水和重金屬鉻、鎳、污泥等的回收循環利用。同時,組織相關部門多次到江蘇、上海等地考察同類企業煙氣收集處理問題,最終與中國冶金設計總院上海分院合作,共同探索更有效的煙塵處理方案,并已通過認證,現已與工業園區浙江瑞陽特鋼有限公司簽約試點,屆時,不銹鋼企業煙氣收集治理率將達到95%以上。三是強化不銹鋼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根據不銹鋼企業排放的污染物特征,督促企業建立了不銹鋼企業酸洗池維護檢修制度、酸洗廢水處理池建設及環保制度、污水滲漏事故處理制度、酸洗工序環保管理制度、環保設施檢查登記制度等企業環保自律措施,規范了企業運行規程,防患于未然,進一步明確企業是環保責任主體,提高了企業的環境意識。同時,在43家不銹鋼企業建立了企業環保員制度。明確其主要職責是:定期對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進行檢查,及時制止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廢水非正常排放。該制度的建立,真正做到了將企業的環境責任落實到人,便于及時發現和制止一些環境問題的發生。此外,建立工業園區環保事務定期通報制度。定期向企業通報環境監測監察情況,幫助查找、分析企業污染物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交流污染防治工作經驗體會,結合園區生態化改造,明確下一步治理設施的改造方案和污染防治重點,形成了環保、園區、企業合力治污的新局面。
(四)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依照省政府有關污染整治要求,我縣積極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監控系統建設,截止目前,我縣已建成了界首水質自動監測站,2座縣城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環境監控中心和5個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的環境自動監控體系,并投入使用;同時,積極推進重點治污工程建設步伐,投資2000多萬的縣城污水處理廠于去年9月建成并投入試運行,若進水量達到設計規模,預計運行后年可削減化學需氧量500余噸。另外,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廢水集中處理站正在建設中,鄉鎮中心村、移民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在穩步推進。
(五)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工作不斷加強。一是嚴把項目環境準入關。積極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六原則”,認真開展項目環保前置審批工作,對現有的規模小、生產方式落后、污染較重的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去年共審批207個項目(其中三產項目138個),否決13個項目,發放排污申報登記注冊證125份。二是實施了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成立了排污總量控制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制定了《*縣“十一五”期間和去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縣排污許可證發放實施方案》,確定了轄區內直接或間接向環境(包括城市集中處理或者其它工業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染物的重點排污單位或行業(不銹鋼、銅制品制造等行業),為6家企業發放了排污許可證。三是積極組織建設項目“三同時”檢查驗收工作。對簡單項目驗收實行驗收登記卡制度,其它項目按工業項目和生態影響為主兩大類進行驗收,全年共驗收51個項目(其中建筑類項目18個)。
二、當前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開展生態縣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客觀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生態縣,我縣既有較好的資源條件,也有長期的工作基礎。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影響制約我縣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因素還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總體資金不足,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收集系統不健全,納污管網改造難度很大;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還很薄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還很低,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尚未完善,運行機制有待健全。
(二)污染物減排形勢嚴峻。我縣是全省經濟欠發達的縣,正處于工業經濟初期。由于原有工業基礎薄弱、總量小,污染物削減的空間和余地也十分有限,我們要面對“建設與保護”、“發展與減排”的雙重重任,省里采用“一刀切”的減排指標分配制度對我縣非常不利,與我縣經濟快速發展、總量不斷增加、環境容量相對不足的矛盾,在今后的幾年里將更加突出。
(三)農村環境污染整治難。我縣是個山區縣,大部分村莊分布在山區,具有點多、面廣、經濟條件差等特點,決定了面源污染防治成本相對更高、難度更大;按任務書要求,“五整治一提高”行政村的覆蓋比例到今年要求達到60%,難度相當大,特別是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任務越來越難完成。另外,規?;笄蒺B殖業污染治理任重道遠,我縣仍有許多年末存欄100-500頭規模的養殖場未列入治理計劃,且規?;B殖場有進一步增多的趨勢,局部畜禽養殖業污染仍然嚴重。
(四)企業違法排污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企業受利益驅使,環保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治污設備維護不到位,偷排、漏排或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有的企業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有的利用夜間超標排放氣體,嚴重影響了區域環境質量。
為此,各鄉鎮和部門一定要居危思危、居危思進,充分認識建設生態縣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生態縣建設作為事關*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堅持不懈地加以推進。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全面推進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我縣環保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二屆八次全會及市紀委二屆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開放興縣”發展戰略,以生態縣建設為抓手,以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計劃為主線,以推進總量減排為重點,以強化監督管理為手段,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著力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
(一)重中之重,全面推進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工作。工業園區是我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也是不銹鋼產業相對集聚的區域,園區生態化建設能否抓好,能否抓出成效,直接體現了各相關部門支持不銹鋼產業做大做強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領導重視,園區生態化建設勢在必行??h委縣政府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工作目標,極力支持啟動園區生態化建設,專門成立了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領導小組,3月20日,縣委林健東書記對環保局周才用副局長在政協會議上的發言《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作了長達300余字的批示,批轉給相關副縣長及多位局長,要求加快推進園區生態化改造,強化環境保護工作,足見領導的重視,各部門、相關單位要引起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扎實抓好生態化建設工作。二是要千方百計落實好《*縣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不銹鋼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該方案計劃總投資8532萬,總體目標是通過今后兩年的努力建立比較完善的污染防治設施和管理體系,基本解決*縣不銹鋼加工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逐步建成打造不銹鋼管業基地的環境資源支撐體系,促進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目標?,F該方案已經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最近將以文件形式下發,各相關單位一定要密切配合,加強不銹鋼污染防治措施的調研,特別是加強對不銹鋼酸洗廢水深度處理、煙氣收集、固廢污染防治等的調研,實施好各項生態化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設計、施工、監理、監督、驗收和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制度與規范。三是要加強孵化基地及各工業區塊企業的“三同時”管理。要認真吸取工業園區納污管網建設的經驗教訓,確保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重點加強孵化基地納污管網建設的研究和監管,完善不銹鋼酸洗廢水納污主管網的管理制度,加強主管網的運行管理??傊ㄟ^今后兩年的努力,基本解決目前我縣不銹鋼加工業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逐步建成不銹鋼管業基地的環境資源支撐體系,促進*不銹鋼產業的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先進水平,支持不銹鋼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二)迎難而上,切實做好污染物減排工作。縣里要制定主要污染物減排年度實施計劃,并將總量指標和減排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重點排污單位,與所有重點排污單位和其他有污染減排任務的單位簽訂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督促相關行業和重點排污單位制定實施具體減排方案,抓好污染物減排工作。二是要進一步落實政策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健全環境準入機制;堅持總量控制,建立和完善建設項目污染物總量替代方案;鼓勵工業企業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探索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和排污權交易;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禁排污單位無證或超總量排放。三是要努力推進重點減排項目建設。繼續著力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網建設,完成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啟動部分中心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探索園區集中供熱及工業企業脫硫工程建設,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四是要切實做好污染減排的組織協調。要加大污染物減排的監測、統計、考核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做好做實統計數據的基礎工作;認真組織減排定期考核,并建立向社會定期公告制度;完善污染減排的統計、監測、調試、督查、直報等工作;建立和規范減排辦的工作機制。五是要做好污染源普查,為減排提供技術支持。污染源普查是今年我縣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生態市考核的一項主要指標,務必要高質量的完成全縣污染源普查數據錄入、匯總、上報工作。同時要利用好普查成果,努力構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工業經濟體系。
(三)明確目標,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步伐。以爭創省級生態縣為近期奮斗目標,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一是要加快省級生態鄉鎮創建步伐。以發展鄉鎮生態經濟為中心,以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鄉鎮、村的生態文明建設。沒有編制生態規劃的玉巖鎮等10個鄉鎮必須在今明兩年內完成規劃編制和市級生態鄉創建工作,力爭在今年前有16個鄉鎮達到或基本達到。二是要以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為重點,加快生態項目建設。以沼氣國債項目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為抓手,積極推廣沼氣凈化工程和“厭氧+濕地”等無(微)動力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今年要新建戶用沼氣1795戶,力爭到今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三是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繼續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按照“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年底前要完成8家年末存欄豬300頭以上養殖場排泄物治理任務,今年底前要完成所有年末存欄豬100頭以上、存欄牛10頭以上規?;笄蒺B殖場(戶)排泄物治理任務;要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網絡和長效管理機制,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
(四)強化監察,切實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工作前移,積極預防因環境問題引發的。要把環境監察工作的重心前移,加強園區及重點企業環境污染事故隱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繼續實行“12369”環境投訴熱線24小時值班制,及時妥善處理好各類環境污染案件。要對重點企業加強監管力度,對群眾反復投訴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響較大的環境污染問題,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治理措施。要全面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禁排污單位無證或超標、超總量排污,對污染物排放不能穩定達標的單位,實施限期治理,不能限期完成治理任務的,要依法予以停業、關閉;對超總量排污的單位,要依法實施限產、停產。二是要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安全。合理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嚴禁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源地有機污染物監測和防治。健全飲用水源安全預警機制,完善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按照城市供水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加快建設飲用水第二水源或備用水源。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合格規范飲用水源保護區創建。三是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完成省控、市控、縣控重點污染企業和重點耗能企業、重點耗水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對超標、超總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努力加快在重點行業、鄉鎮和農村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四是要著力提升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能力。加強環境監控中心、水質自動監測站、空氣自動監測站和重點企業在線監測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確保正常運行。繼續開展重點污染企業在線監測設施建設,加強界面水質、城市空氣質量的監測工作并及時公報,加強重點排污口的排污狀況監測,認真及時完成項目環評服務和“三同時”驗收監測工作。
同志們:
很高興參加*創建國家生態縣攻堅動員大會,在此,我代表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建設生態縣的目的和本質,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出發點,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基礎,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全縣區域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內,全國已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生態省建設;包括*縣在內,全國有5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縣建設工作。其中,有11個縣(市、區)已被命名為國家生態縣(市、區),629個鄉鎮已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許多開展生態省(市、縣)建設的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城鄉環境保護,提升公眾環境意識,改善人居環境和人民生活質量,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區已初步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踐證明,生態省(市、縣)建設是地方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和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載體,是現階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模式,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舉措。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自古文風鼎盛,名人輩出。*自然生態環境優美、人杰地靈,可謂“白云深處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綠色富民”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生態創建工作,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安徽生態省建設首批綜合示范基地等稱號,為創建國家生態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在200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同時,*縣就瞄準了新的目標,及時編制了生態縣建設規劃,并與2005年全面啟動實施,生態創建工作一直走在安徽省前列。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隆重的攻堅動員大會,書記、縣長親自作了很好的動員,明確提出要力爭到2010年底將*建成國家生態縣,這充分顯示了縣委、縣政府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構建生態*、和諧*的信心和決心。
下面,我對*生態縣建設談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第一,生態縣建設要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秶鴦赵宏P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也明確提出,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這些都為生態縣建設指明了方向。按照國家生態縣創建的基本條件,生態縣要有80%的鄉鎮達到環境優美鄉鎮的標準,而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的基礎工作是生態村建設。因此,生態縣建設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希望*能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通過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重點解決好農村生產和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切實改變農村環境面貌,不斷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第二,生態縣建設要以保護生態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縣建設的核心。當前,*在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實施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1152”工程過程中,要把嚴格環境準入作為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促進產業升級,防止污染嚴重企業向農村轉移。要大力實施清潔生產,積極推進循環型企業和工業園區建設。國家要求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并作為約束性指標。希望*通過實現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減排的“硬約束”,優化縣域經濟的發展,并率先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為其他縣做出表率。
第三,生態縣建設要在突出當地特色上下功夫。各地情況不同,生態縣建設的內涵、模式、特點也不相同。*在生態縣建設中,應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創新體制、機制,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符合當地實際的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在發展中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第四,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組織保障。生態縣建設涉及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大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創建工作要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總體推進。優先解決重大社會、經濟、環境問題以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各部門、各鄉鎮的作用,將生態縣建設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環境保護部門要為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勇挑重擔,主動協調,搞好服務。21寫作秘書網
第五,要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全社會發動,廣泛宣傳生態縣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建設內涵,加強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知識的普及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要嚴肅查處環境違法案件,鼓勵公眾參與,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縣建設的良好氛圍。
這次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的重要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會議精神,部署建設生態縣的各項任務,動員全縣上下,全面啟動生態縣建設。剛才,簽訂了2011—2012年度生態縣建設目標責任書。王縣長對生態縣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簡要補充講幾點意見。
一、建設生態縣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快跨越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把生態環境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梢哉f,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去年以來,省、市相繼提出建設生態省、生態市。省委書記張高麗在生態省建設動員大會上,明確提出,啟動生態省建設,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建設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深刻認識建設生態縣的重大戰略意義,堅持不懈地加以推進。
我縣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生態農業建設位居全省前列,初步走開了平原農業地區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成功路子。去年縣委工作會議上,把生態環境建設列為今后一個時期全力實現的“六個突破”之一。提出以建設京九沿線著名的綠色“菜籃子”、生態“果園子”和農產品加工銷售集散地的目標,建設“綠色縣”,打造生態名縣。今天的會議上,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縣”的目標任務,著眼于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全力打造風景秀麗、生態良性循環、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一項造福當代、惠澤后世的德政工程。從政治角度講,這是與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省,市委、市政府建設生態市的戰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從經濟角度講,這是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最佳途徑;從社會發展角度講,這是謀求社會文明進步的現實選擇;從城鎮建設角度講,這是建設生態園林城,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徑。
建設生態縣,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優勢。我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自然條件良好。近年來,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農業保持高速增長,二三產業比重不斷增加,三次產業比例達到37:36:27。突破工業初見成效,全縣形成一批初具規模的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城鎮化推進步伐加快,縣城開發建設取得新的突破。水利、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對外吸引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生態農業優勢日益凸顯。我縣是中國香瓜之鄉、中國雙孢菇之鄉,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全國著名的糧油生產基地縣,是省內知名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全縣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品種達到18個,面積30萬畝。2010年,我縣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達到了建設生態縣啟動階段的目標要求。在創建生態示范區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目前,我縣有9個鄉鎮、2個村被市命名為市級生態示范鄉鎮和示范村,城鎮準備報批省級環境優美鄉鎮。所有這些,為我們建設生態縣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二、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加快生態縣建設步伐
抓好生態縣建設必須要有明確目標,總的要求就是建設“六大體系”:到2013年,在全縣初步形成遵循循環經濟理念的生態經濟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保障體系;水清氣凈的生態環境體系;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安全體系;體現現代文明的生態文化體系,從而全面增強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縣基本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生態縣。
建設生態縣是一項事關長遠、事關大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它不僅是一個生態環境建設問題,更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問題。建設生態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
在建設生態縣的進程中,要處理好兩個關系,把握好三個結合。在處理好“兩個關系”中,一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我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經濟高速發展,勢必造成環境污染,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大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另一方面,嚴重的污染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如果一味地追求經濟增長指標,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三番的目標,資源和環境支撐將難以為繼,環境安全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態文明目標就無法實現。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循環經濟的路子,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二是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關系。循環經濟要求按照生態規律組織整個生產、消費和廢物處理過程,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可以充分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傳統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單向物質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自然資源與能源開采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環經濟倡導建立在物質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模式,根據資源輸入減量化,延長產品和服務使用壽命、使廢物再生資源化等三個原則,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流動過程,使得整個經濟系統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少產生廢棄物,最大限度地減少末端處理。建設生態縣,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取代傳統經濟、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當前,尤其要注重把握好“三個結合”。一是建設生態縣與突破工業結合起來。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嚴禁建設耗能高、污染重和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堅決鏟除小造紙等“十五”土小企業,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復建設。二是建設生態縣與優化農業結合起來。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施綠色工程,以標準化引領生態農業發展,規?;瘮U大生態農業優勢,產業化拉長生態農業鏈條,多元化創新生態農業模式。要加快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建設,擴大基地生產規模。有關鄉鎮和環保部門要篩選食用菌、蘆筍等農產品品種,建立有機農業轉換基地,申請有機農業生產認證。東興食品有限公司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也要積極爭取通過有機食品生產認證,占領市場制高點。總之,要通過生態縣建設,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業效益,發展農村經濟,增強農民收入。三是建設生態縣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立足當前,放眼未來,按照生態園林城的城市發展定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結合,認真搞好城市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不斷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品味。
三、加強組織領導,把生態縣建設真正落到實處
一、客觀分析__生態縣建設的現狀
我縣歷屆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在深入實施“小縣大城”發展戰略進程中,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重,發揮__生態優勢,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我縣今后的生態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全國縣市區生態環境測評中,__名列第十位,并在全市率先創成省
級生態縣。
一是生態產業協調發展。在生態農業方面,我縣具有山區特色的農村生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先后被評為省級食用菌產業強縣、茶樹良種化先進縣和中國優質雪梨基地重點縣,全縣農、水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比重達到41%。在生態工業方面,以木制玩具產業為支柱的生態型工業發展勢頭良好,初步形成具有鮮明的__區域特色的集群優勢。雖然玩具生產需要消耗大量木材,但全縣玩具生產所需木材九成是從東北、俄羅斯、馬來西亞等木材資源富集地組織供給,確保了我縣森林資源長大于消的良好態勢。我們還通過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和問責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優化工業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__年的33.5%提高到20__年的37.6%。在第三產業方面,我們以“生態、休閑、養生”為主題,圍繞山水資源、玩具產業優勢,積極打造生態__特色旅游品牌,不斷加大生態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力度,總投資達20億元的__湖赤石景區等旅游開發項目進展順利,生態旅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是生態治理成效顯著。通過全縣上下多年來的積極努力,__各項生態指標持續向好。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8%(20__ 年為 80.4%)、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 48.34%(20__ 年為 26.66%)、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 62.12%(20__年為0)、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率達70.6%(20__年開始統計,為51.7%)、行政村生態葬法覆蓋率達90.6%(20__年為9.25%),城鎮生活垃圾處置率、廢棄礦山治理率、城區煙控區覆蓋率、大中型建設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20__年分別為100%、0%、100%、30%和10%)。境內主要水體水質均符合ⅰ-ⅱ類水標準要求,全縣100%的斷面水質符合ⅲ類水標準。20__年,cod、so2排放分別比上年下降4.75%和3.62%,完成上級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14平方米,城鎮大氣環境質量多年來一直保持在二級標準以上,噪聲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在國家等級控制指標標準之內。全縣已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個、環境整治村81個,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生態設施日益完善。這幾年來,我們不僅鞏固和提高了污染治理成果,同時還新上了一大批生態保護和環?;A設施建設項目,先后建成了城市生活無害化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治理工程、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投入1600多萬元,建成鄉鎮垃圾中轉站26個,設置垃圾箱20__個,配置垃圾運輸車150余輛,在全縣農村建立了近200人的專職保潔隊伍;建成15座農村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及配套管網設施,在全市率先建成2座村級農村污水微動力處理設施;廣泛開展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的建設試點工作,全縣90多個行政村近 1500 家農戶修建了戶用沼氣池;建成了龍泉-__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縣環境監控中心工程和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系統也已開通運行。
四是生態文明不斷提升。通過持續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培訓,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文明素質,“參與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安全、杜絕人為破壞、建設美好家園”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進一步規范了圖書、音像、網吧等文化市場管理,實現了文化建設與生態建設相和諧,促進了文化產業生態化。據調查,目前全縣公眾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認知率達99%,對環境現狀的滿意率達98%以上。特別是近年來我縣開展的文明創建活動已經取得豐碩成果,先后獲得了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示范文明縣城等稱號,全縣傳統的文化與現代生態文化高度結合,呈現“生態興、產業興、文明興”的良好發展態勢。
雖然說我縣的生態縣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受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欠發達、生態建設缺乏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等各種因素的制約,我縣要加快生態縣建設步伐,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生態經濟體系尚未根本建立。__經濟發展中的素質性、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經濟仍屬以量擴張為主的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現有的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產業間功能相對獨立,關聯性較差,未形成良好產業鏈。長此以往,必將導致資源消耗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下降。二是社會生態意識仍較淡薄。雖然全社會的生態意識不斷加強,但不少群眾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 費觀念沒有得到根本轉變,保護生態環境尚未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等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三是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環保工作體制不夠健全,環保投入仍然不足,先進生態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不夠,監測監控手段較落后,環保系統尤其是基層環保力量嚴重不足,市場化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勵和完善的落后產業退出機制,有利于環保的價格機制和排污權交易市場機制尚未形成。四是農村環境整治任務還比較繁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重點在農村,而我縣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起步較晚,還存在著經濟基礎薄弱,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等問題,農村環境保護任務繁重。進一步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農村環境狀況的任務還很艱巨,特別是要徹底根治城郊結合部和農村“臟、亂、差”現象,難度仍然較大。
二、進一步認識新形勢下推進生態縣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快生態縣建設步伐,是__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小縣大城”發展戰略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是貫徹落實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紀委二屆四次會議和市委二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是推進__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建設生態縣,是__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實踐??茖W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生活的和諧幸福。這就要求我們在縣域經濟發展實踐中,必須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選擇有利于全面發展的增長方式;辯證地認識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選擇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增長方式;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選擇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方式。建設生態縣,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與和諧發展的思想,有利于從根本上改善我縣的環境狀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利于集約和節約利用資源,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有利于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第二,建設生態縣,是__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內在要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生態指標、環境指標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志。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就沒有人民生活質量的根本改善,也沒有廣大人民的全面小康。通過生態縣建設,可以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優化,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更好地為生產力的發展增添后勁;進一步促進人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觀念的轉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建設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生產安
全可靠的綠色產品,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從而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建設生態縣,是__提升區域競爭優勢、推進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笆晃濉睍r期,是__加快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在這一時期,發展的任務很重,環境的壓力更大,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正確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系,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以污染治理化解環境壓力,以資源節約優化經濟發展,以環境友好促進社會和諧,從而推動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軌道。__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工業化水平比較低,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增長方式較為粗放。要在“十一五”時期推進全縣經濟跨越式發展,既要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走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保護型、循環經濟型的發展之路,又要進一步凸顯__的生態優勢,提升對外形象,增強區域對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商到我縣投資,為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支撐。
三、推進__生態縣建設的幾點建議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省市黨委政府相繼提出要建設生態省、生態市的目標,圍繞中央的精神和省市黨委政府的部署,我們__要把建設生態縣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抓住歷史機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__建設成為具有比較發達的生態經濟、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諧的生態家園、繁榮的生態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縣。
一要創新觀念,強化生態意識教育。推進生態縣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一場深刻的變革,關鍵是要通過教育的途徑,喚起并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多形式、多途徑深入開展環保法律法規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全民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動員和引導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全縣生態保護與建設。要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多種形式的生態道德實踐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
二要著眼長遠,科學制定生態規劃。生態縣建設的目標是一個長遠目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因此,科學制定生態縣建設規劃尤為重要。搞好環保規劃,關鍵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實行差別化的區域開發和環境管理政策,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還要創新體制機制,確保規劃的落實。要抓緊擬訂有利于生態縣建設的價格、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經濟政策體系,使鼓勵發展的政策與鼓勵環保的政策有機融合。在規劃的具體執行過程中,要注重把生態建設、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生態產業落實到具體項目中,任務落實到單位并責任到人,實現規劃落實項目化;要按照整體目標的時間要求,分步驟實施好階段目標,實現規劃落實時間化;要對照目標責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嚴格兌現獎懲,實現規劃落實制度化。尤其是要注重生態建設規劃和“萬名農民下山轉移”規劃的銜接,在生態縣建設中,實施生態集聚,加快引導山區農民下山搬遷,促進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和山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此外,還要注重在實踐中不斷補充、修改和完善生態建設規劃,使其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
三要發揮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經濟是生態縣建設的核心,是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基本途徑。雖然說近年來__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我們面臨的資源環境、節能減排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壓力愈來愈重,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省、市委的戰略部署,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才能真正實現__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立足__自然條件,加快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要積極鼓勵農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名茶、食用菌、__雪梨、山地蔬菜、生態養殖等優勢生態產業,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同時,重點抓好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積極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基地化、規模化生產,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的質量和效益。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其次,要立足__產業特色,加快發展生態工業。強化政策導向作用,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低消耗、少污染、高科技、循環型的生態工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 gdp 的健康增長。通過治理電網諧波、開展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加強企業能耗監測等工作,加快構建工業技術創新體系和管理創新體系,帶動產業升級。進一步完善工業項目環境評價、監測和考核體系,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污染整治和生態化改造。
第三,要立足__山水資源,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業。我們將把生態旅游業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整合旅游資源,優化配置旅游要素,創新旅游多元化投入機制,爭取生態旅游開發取得新突破。加快__湖旅游度假區赤石景區、小順景區、星級賓館等項目的建設進度,抓緊做好獅山景區等項目的 招商工作。加快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提升鄉村休閑旅游業的檔次和服務水平。同時,加大旅游產品的推介和營銷,擴大__生態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把__建設成為浙西南生態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
四要突出重點,切實防治環境污染?!爸挝邸眴栴},始終是生態縣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任務。首先,要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對現有工業污染源要實施引導性標準和再提高工程,加大結構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能源結構,推動企業升級換代,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對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環保法規、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做到增產不增污,增產又減污。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嚴把項目環保關,不但要
按照生態縣建設環境保護指標,以“生態學”為視角,以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創新為根本,提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具體包括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大氣污染防治體系、固體廢物處置體系、噪聲防控體系等四個方面。
關鍵詞:
生態學;生態縣;生態環境體系;構建
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是生態縣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縣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支撐與保障,是促進生態縣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與環境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生態縣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但環境建設卻經常被忽視,生態環境體系尚未構建,資源浪費與污染現象并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明確理論依據,不斷探索。
一、研究綜述
目前已有的國內文獻中尚沒有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題研究,針對該問題的論述大多集中在生態縣建設措施、規劃編制、路徑探索等總體研究中或通過典型案例形式呈現出來,綜述如下:部分學者認為,生態縣環境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責、劃定功能示范區以及選擇合理的建設模式等;部分學者提出應當重視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使其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學者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優先進行重要環境工程項目,通過重要工程項目帶動整體建設;部分學者認為應當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資源消耗、開發清潔能源來推動生態縣環境建設;部分學者提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為應統籌規劃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并以此作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突破口;其他學者也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改善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污染狀況,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國外研究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態縣(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態組織”闡述了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的十項原則;1997年,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生態城市發展規劃,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設計了框架;與此同時,生態城市國際會議也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計劃書,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開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環回收、能源保護、能力修復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生態縣(市)環境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國內外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方面的研究大都結合現實問題展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但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1)缺少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理論依據的研究,或相關理論探討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因此難以把握生態縣環境建設問題的實質;(2)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門研究,即沒有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和細化,研究內容與研究結論不具體、不詳細、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3)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研究,大多數研究仍停留在單個問題解決的層面,欠缺系統性、整體性、規范性的闡述和論證。本文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并以“生態學”理論為視角專門研究生態縣環境建設,同時將環境建設置于整個生態縣建設中統籌規劃與設計,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根本在于建設制度的創新;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將水環境建設、大氣環境建設、固體廢物處置、噪聲污染防治結合起來,突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二、“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
關于“生態學”,高茲、萊易斯和福斯特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態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惡化雖表面可解釋為人與自然相處的不和諧,在理念、方式與行動上存在缺陷,但實質原因則在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態學”理論要求我們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而且要從制度和人際關系角度來不斷改革所有不完善之處,從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吧鷳B學”理論不僅認為社會制度創新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處在于提出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他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批判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闡述社會主義建立的必要性?!吧鷳B學”理論在為社會主義增加新內容的同時,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順利實現。生態縣(含縣級市)是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縣級生態示范區和生態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最終目標?;凇吧鷳B學”的生態縣建設,就是通過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在縣域范圍內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可持續的關系,即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加快生態縣建設進程,實現生態縣建設目標?!吧鷳B學”與生態縣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必須以“生態學”為指導,使之成為我國生態縣建設的理論支撐,構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從而為生態縣建設提供有益路徑。反過來,生態縣建設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生態學”的內涵,為“生態學”理論提供了新的實踐源泉。
三、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及其分類
根據《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的規定,生態縣建設指標分為經濟發展指標、環境保護指標和社會進步指標。其中,涉及生態縣環境保護的指標共有21項,可分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是縣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縣域水資源環境、防治水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縣域水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與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與工業用水重復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強度及農村灌溉達標率等內容。大氣污染防治指標是縣域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縣域重要污染點源、實施總量控制和開發新能源的條件和依據,主要包括縣域空氣環境質量總體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稈綜合利用率等內容。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是縣域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動縣域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與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規?;笄蒺B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及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內容。噪聲防控指標是縣域防控噪聲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縣域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減少噪聲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縣域噪聲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隔音或消音處理等內容。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指標共同構成了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的主要內容。以“生態學”為導向,強調對以上指標的分解和落實,強調制度形成與完善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度保障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有效推進,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才能不斷滿足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加快生態縣建設的進程,推動生態縣建設的創新,實現生態縣建設的目標。
四、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路徑
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構建。開展河道整治與雨污分流整治,加快縣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等環?;A設施建設;加強縣域工業企業的環境監管,加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科學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貫徹實施國家水法律法規,加強縣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健全水價機制,實行鼓勵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加強節水型工業管理,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加快縣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污水資源化。建設人工濕地,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縣域濕地系統,逐步修復縣域水生態系統;實施以削減水污染負荷、提高水體水質功能為主要目標的縣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縣域大氣污染防治體系構建。加強對縣域內各種爐窯的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監管,對未實現達標排污的企業限期治理;根據國家總量控制要求,實行縣域排污總量控制;加強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開展縣域生態環境建設,防治建筑、拆遷、市政、運輸、堆放和地面的揚塵污染;及時清掃路面,防治道路揚塵污染;加強城郊結合部揚塵污染防治,防止通過空氣輸送對城區的污染。開發經濟、清潔、可再生新能源,積極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發展替代能源;提高優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優化縣域能源結構;積極推廣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發展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和能源環保技術。(三)縣域固體廢物處置體系構建。推行縣域生活垃圾袋裝化,實行收集、貯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置監管;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建設密閉式的垃圾壓縮式轉運站,減少垃圾收集環節和在城區停留時間,避免二次污染。建設縣域可再生廢舊物資回收系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率;建立縣域物資和廢物交換中心,促進物資交換和副產品與廢物的處置。建立縣域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構建縣域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市場化運作模式;城區生活垃圾處置以焚燒為主,結合衛生填埋以及綜合處理等多種處置技術;非城區以衛生填埋為主,焚燒、綜合處理為輔。(四)縣域噪聲防控體系構建。禁止縣域街道、廣場、公園內組織的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量過大、嚴重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音響器材;對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營業性場所,居民區內有噪聲排放的單位或個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術先進的設備,降低聲源強度;調整縣域工業布局,使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區;對高噪聲設備進行隔音或消音處理,減少工業噪聲外泄對環境的污染。禁止縣域內高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在夜間和午休時間使用;合理調配建筑工地磚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運輸裝卸時間。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智剛.城市轄區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中若干問題探討[J].干旱環境監測,1999.13.2.
[2]麻朝暉.論欠發達地區生態示范區建設中補償機制建設[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3.
[3]任海,周國逸,夏漢平等.廣東連平建設國家級生態縣的總體生態規劃[J].生態科學,2002.21.1.
關鍵詞:生態學;生態縣;生態環境體系;構建
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是生態縣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生態縣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支撐與保障,是促進生態縣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與環境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生態縣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但環境建設卻經常被忽視,生態環境體系尚未構建,資源浪費與污染現象并存,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明確理論依據,不斷探索。
一、研究綜述
目前已有的國內文獻中尚沒有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題研究,針對該問題的論述大多集中在生態縣建設措施、規劃編制、路徑探索等總體研究中或通過典型案例形式呈現出來,綜述如下:部分學者認為,生態縣環境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責、劃定功能示范區以及選擇合理的建設模式等;部分學者提出應當重視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使其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學者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優先進行重要環境工程項目,通過重要工程項目帶動整體建設;部分學者認為應當通過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資源消耗、開發清潔能源來推動生態縣環境建設;部分學者提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為應統籌規劃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并以此作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突破口;其他學者也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應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改善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污染狀況,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國外研究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態縣(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態組織”闡述了生態城市環境建設的十項原則;1997年,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生態城市發展規劃,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設計了框架;與此同時,生態城市國際會議也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計劃書,為生態城市環境建設開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環回收、能源保護、能力修復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生態縣(市)環境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國內外關于生態縣環境建設方面的研究大都結合現實問題展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但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1)缺少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理論依據的研究,或相關理論探討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夠為生態縣環境建設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因此難以把握生態縣環境建設問題的實質;(2)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專門研究,即沒有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和細化,研究內容與研究結論不具體、不詳細、針對性和操作性不強;(3)缺少針對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研究,大多數研究仍停留在單個問題解決的層面,欠缺系統性、整體性、規范性的闡述和論證。本文將生態縣建設指標進行分解,并以“生態學”理論為視角專門研究生態縣環境建設,同時將環境建設置于整個生態縣建設中統籌規劃與設計,提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根本在于建設制度的創新;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將水環境建設、大氣環境建設、固體廢物處置、噪聲污染防治結合起來,突出生態縣環境建設的全面性、整體性和系統性。
二、“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
關于“生態學”,高茲、萊易斯和福斯特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態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惡化雖表面可解釋為人與自然相處的不和諧,在理念、方式與行動上存在缺陷,但實質原因則在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態學”理論要求我們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而且要從制度和人際關系角度來不斷改革所有不完善之處,從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生態學”理論不僅認為社會制度創新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處在于提出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他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批判資本主義生態環境危機,闡述社會主義建立的必要性?!吧鷳B學”理論在為社會主義增加新內容的同時,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通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順利實現。生態縣(含縣級市)是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縣級生態示范區和生態園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最終目標?;凇吧鷳B學”的生態縣建設,就是通過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在縣域范圍內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可持續的關系,即通過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文明制度和生態縣建設制度,加快生態縣建設進程,實現生態縣建設目標。“生態學”與生態縣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必須以“生態學”為指導,使之成為我國生態縣建設的理論支撐,構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從而為生態縣建設提供有益路徑。反過來,生態縣建設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生態學”的內涵,為“生態學”理論提供了新的實踐源泉。
三、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及其分類
根據《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的規定,生態縣建設指標分為經濟發展指標、環境保護指標和社會進步指標。其中,涉及生態縣環境保護的指標共有21項,可分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是縣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縣域水資源環境、防治水生態環境破壞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縣域水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與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與工業用水重復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強度及農村灌溉達標率等內容。大氣污染防治指標是縣域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縣域重要污染點源、實施總量控制和開發新能源的條件和依據,主要包括縣域空氣環境質量總體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稈綜合利用率等內容。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是縣域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動縣域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與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規?;笄蒺B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及農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內容。噪聲防控指標是縣域防控噪聲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縣域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減少噪聲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縣域噪聲環境質量總體要求、隔音或消音處理等內容。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大氣污染防治指標、固體廢物處置與利用指標、噪聲防控指標等四類指標共同構成了生態縣建設環境指標的主要內容。以“生態學”為導向,強調對以上指標的分解和落實,強調制度形成與完善在生態縣環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度保障生態縣環境建設的有效推進,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才能不斷滿足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加快生態縣建設的進程,推動生態縣建設的創新,實現生態縣建設的目標。
四、生態縣建設中的生態環境體系構建路徑
構建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并符合縣域實際的生態環境體系,應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縣域水生態環境體系構建。開展河道整治與雨污分流整治,加快縣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等環?;A設施建設;加強縣域工業企業的環境監管,加快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科學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保障城鄉飲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貫徹實施國家水法律法規,加強縣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健全水價機制,實行鼓勵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加強節水型工業管理,形成節水型經濟結構;加快縣域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污水資源化。建設人工濕地,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縣域濕地系統,逐步修復縣域水生態系統;實施以削減水污染負荷、提高水體水質功能為主要目標的縣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縣域大氣污染防治體系構建。加強對縣域內各種爐窯的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監管,對未實現達標排污的企業限期治理;根據國家總量控制要求,實行縣域排污總量控制;加強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開展縣域生態環境建設,防治建筑、拆遷、市政、運輸、堆放和地面的揚塵污染;及時清掃路面,防治道路揚塵污染;加強城郊結合部揚塵污染防治,防止通過空氣輸送對城區的污染。開發經濟、清潔、可再生新能源,積極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發展替代能源;提高優質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優化縣域能源結構;積極推廣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發展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和能源環保技術。(三)縣域固體廢物處置體系構建。推行縣域生活垃圾袋裝化,實行收集、貯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置監管;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建設密閉式的垃圾壓縮式轉運站,減少垃圾收集環節和在城區停留時間,避免二次污染。建設縣域可再生廢舊物資回收系統,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廢物綜合利用率;建立縣域物資和廢物交換中心,促進物資交換和副產品與廢物的處置。建立縣域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和運行機制;構建縣域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市場化運作模式;城區生活垃圾處置以焚燒為主,結合衛生填埋以及綜合處理等多種處置技術;非城區以衛生填埋為主,焚燒、綜合處理為輔。(四)縣域噪聲防控體系構建。禁止縣域街道、廣場、公園內組織的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量過大、嚴重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音響器材;對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營業性場所,居民區內有噪聲排放的單位或個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術先進的設備,降低聲源強度;調整縣域工業布局,使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區;對高噪聲設備進行隔音或消音處理,減少工業噪聲外泄對環境的污染。禁止縣域內高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在夜間和午休時間使用;合理調配建筑工地磚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運輸裝卸時間。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智剛.城市轄區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中若干問題探討[J].干旱環境監測,1999.13.2.
[2]麻朝暉.論欠發達地區生態示范區建設中補償機制建設[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3.
[3]任海,周國逸,夏漢平等.廣東連平建設國家級生態縣的總體生態規劃[J].生態科學,2002.21.1.
【關鍵詞】防風固沙 生態 建設
1 基本情況
目前,康平縣有22個風沙口,風沙以每年3-7米速度向南推進,最近的風口距沈陽市區只有一百多公里,局部地區,沙地以每年150米以上的速度向南推移,形成了沙進人退之勢。干旱等自然災害一直困擾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制約了全縣經濟的振興。
2 防風治沙現狀及評價
由于康平縣脆弱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制約,康平森林草原地區的生態環境依然十分嚴峻,其主要表現在:一是草地植被稀疏,功能退化,已失去防風固沙能力。二是天然森林基本消失,人工林覆蓋率還不高,防風固沙功能薄弱。三是水生態失調,濕地逐漸縮小萎縮,旱災發生趨勢加重。四是土地沙漠化、鹽漬化、土壤板結、貧瘠化趨勢加重[1]??灯娇h雖然經過長期的生態保護與建設,但防風固沙效果未得到有效體現,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加重,科爾沁沙地南侵速度加快,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森林草原生態特點基本消失,生物多樣性下降,大量珍稀物種滅絕,嚴重地威脅著沈陽及遼寧中部城市群的生存,也嚴重地制約了康平縣生態縣的成功創建。
3 防風治沙區的劃分
根據當前康平縣的沙漠化情況,可以將其分為:
(1)防風固沙重點區,該區域面積470多平方公里,包括康平縣與內蒙古科爾沁沙地接壤的7個鄉鎮和林場。其中有17處沙丘在500畝以上,平均高度3~7m,植被覆蓋率95%,是治理難度最大的區域。因此,應結合三北防護林等工程,在該區域邊緣建立防風阻沙林帶,另外,在此基礎上,還要固定流動沙丘,以防止其就地起沙。(2)河岸沙地治理區,該區域面積800多平方公里,包括遼河沿岸的7個鄉鎮和牧場。地形多為沖擊沙地,并近年來呈現逐步蔓延的趨勢。因此,應結合遼河防護林等工程,對區域內的山水田路進行綜合治理。(3)潛在沙漠化防治區,該區域面積900多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上述兩區域的中間地帶,沙丘的平均高度15%,由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宜林地、鹽漬地等組成[2]。若不對其進行有效保護,可加重其沙漠化程度,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應采取生態經濟型的手段,采用宜草則草、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的發展原則,以緩解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
4 防風治沙主要內容及辦法
4.1 科爾沁沙地南緣防風阻沙林帶建設
康平縣遼蒙、沈阜邊界線總長114.4公里,系科爾沁沙地南侵的前沿。在該沿線內,有林地段長約67公里,無林地段長約50公里。有林地段中,過熟林長35公里,面積0.8萬畝;幼林長32公里,面積0.7萬畝。按照相關規劃標準,在現有林基礎上,沿該沿線營造防風阻沙林帶,需造林8萬畝,樹種采用喬灌木相結合,行間混交為主,喬木樹種主要是柳樹、楊樹、樟子松,灌木樹種主要是紫穗槐、沙棘。
4.2 流動和半固定沙丘圍封造林
康平縣有1000畝以上的半固定和流動沙丘共14個,總面積約6000畝。圍欄采用生物圍欄與工程圍欄相結合的方式,即先在沙丘周圍用水泥刺線圍上,進行封沙育林育草,在封育區域內進行人工造林,在圍欄的四周栽植灌木樹種,等灌木成林后,將工程圍欄撤掉,開始使用生物圍欄;在人工造林的方面,沙丘的迎風面進行沙障的設置,在沙障內進行人工造林;可也在沙灣地進行人工造林;人工造林也可以采取喬灌相結合的方式;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低緩沙丘在造林基礎上可采用條狀混交的手段,栽植防護林和速生林。
4.3 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
康平縣需建農田林網的面積為86. 8萬畝,營造農田防護林網6萬畝。采取通風結構和疏透結構林帶,建設窄帶小網格護田林網,主帶間距離250 m,副帶間距離500 m,每塊條田面積187畝,窄帶小網格僅有3~5行喬木組成,無灌木。農田林網的布局結合條田、方田建設實行全面規劃,水、土、林綜合治理,條田、渠系、道路、林帶四位一體。樹種以新疆楊、速生楊、鉆天楊、旱柳為主[3]。
4.4 速生林建設
重點在遼河、秀水河及境內中河流沿岸上的沖擊沙地和沙化耕地實施推耕還林的耕地中以及沙荒地和闖田中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進行速生林建設,發展10萬畝,樹種以楊樹為主。
4.5 經濟林開發
首先在康平縣的西南部小流域,結合小流域綜合治理,以仁用杏為主發展水保生態經濟林,以混農生態經濟式和四位一體組合式兩種方式進行建設。其次在康平縣的西北部重沙化土地分布區、要求光照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塊栽種蘋果梨,采取早期豐產栽培模式。經濟林開發共15萬畝,其中蘋果梨5萬畝,仁用杏10萬畝。
4.6 水保林建設
水保林建設共1.5萬畝,重點進行溝道防護工程,以流域內溝谷生物防護為目標,建設溝谷林、護岸林、護灘林、護堤林等。
4.7 綠色通道建設
在鄉級以上公路進行綠色通道建設,縣級以上公路兩翼綠化寬度為10m,鄉級公路兩翼綠化寬度為20m??h級以上公路以香化、美化為目的,樹種以倒垂類、常綠類、花果類為主,實行喬灌草相結合;鄉級公路以綠化為主,樹種以常規樹種為主,其中立地條件好的地段要栽植楊樹速生品種。綠色通道建設造林總面積3.5萬畝。
4.8 環鎮、環村林建設
到2010年全縣重點完成15個農村鄉鎮所在地和180個村委會所在地的小城鎮和村屯綠化任務。環村林的寬度為20m,株距2m、行距4m。樹種以新疆楊、速生楊為主。
參考文獻:
[1] 趙洪利,楊云飛,董立國.沈陽臥龍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現狀與生態功能利用探討[J].環境保護科學,2008(04):40-43.
[2] 鞏國麗,劉紀遠,邵全琴.草地覆蓋度變化對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服務的影響分析――以內蒙古典型草原區為例[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4(03):42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