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6:34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校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校長是學校辦學方向的引導者、師生員工的組織教育者和教育方針政策的執行者,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和進程,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要取得好的學校管理管理效果,校長創新型的教育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校長,在管理的觀念上應做到“三心二意”,即忠心、誠心、事業心和創新意識、實踐意識,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創新過程中的任務——就是建設一支適應教育創新的現代化教師隊伍”,帶頭轉變教育觀念和辦學指導思想,引導和要求廣大教師明確自己在教育創新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積極實踐教育教學創新,適應21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制度為保障,將學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證和不斷改進對學生及其相關的服務。真正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轉變,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性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我校一貫以嚴謹治學、教學質量高、德育工作扎實著稱,幾年來,我在學校里始終倡導“自信、合作、堅韌”的精神,突破狹隘的辦學思想,走出知識本位的條條框框,“三心二意”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滲透在教學中、課程中和活動中,以創新的氣息滿足每個學生終生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新管理方法——“冷思考”,融理論智慧、實踐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體
在以往的管理中,由于學校規模的擴大,班級及學生人數的增加,使得管理難度相當大,用傳統的行政指揮式管理已無法適應適應較大規模的學校管理,作為校長,應圍繞近年來學校發展的有關制度及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冷靜思考,深刻反省對校長職位的認識,研究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適應學校的管理。
(一)實行“單元式”管理,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層次都在思考”
哈佛杰出的管理學教授克里斯坦森告誡我們:“規范的管理是導致企業衰敗的原因?!痹绞且晃兜刈非笳R劃一、令行禁止的規范管理,越是無法實現企業的突破性發展,作為校長,不僅是學校的管理者,也是學校發展的引領者,因而在管理模式上應實行“單元式”的分層次管理模式,即把學校分為多個板塊,分別實行管理,單元式管理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是讓管理趨向扁平化,最終實現管理重心下移。比如:將小學劃分為一二年級級部、三四年級級部、五六年級級部和藝體級部四個級部,每個級部有3個管理核心,由級部主任和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主任擔任,學科主任對本學科管理負主要責任,級部主任對班主任工作管理負主要責任。級部可自行組織本級部的教學指導工作,有相對獨立的經費支配權和人事權。
通過實踐證明,“單元式”管理是適應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到級部,可以很好地處理調代課的問題、增強管理的人文性,并能促進管理者隊伍的迅速成長。
(二)“以人為本”,成為學校文化管理的行家。
管理是一門科學和藝術,在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校長必須得成為學校文化管理的能者?!耙匀藶楸尽?,即學校以教師發展為本,教師以學生發展為本。在學校管理中,校長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精通處事的藝術、學會交往的藝術、擅長外交的藝術,在學校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協調好上級關系,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聽取意見,勇于實施決策,在公關方面進行自我宣傳,比如:舉行藝術節、科技節、校慶活動等提高學校的聲譽。在教師方面,積極鼓勵學校領導班子進行專門的業務理論進修,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外出考察學習,并實行期末管理工作學術交流制,提出管理改革措施。在辦校方面,精通校園人文環境建設,更充分地體現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比如:精心布置學校文化長廊、設計“讀書亭”、“英才廣場”等傳遞文化精品,營造學校濃烈的“人文環境”氛圍。
關鍵詞:小學校長;管理;藝術
學校管理藝術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它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始終,存在于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學校管理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與藝術
校長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盡力為教師辦實事。作為校長要盡力為教師辦實事,形成一人有難,眾人幫的好風氣,讓每一位教師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校長應為困難教師解決福利問題,關心每一位教師。不僅如此,校長還應關心教師的住房,子女就業,入黨等問題,只有這樣教師才無后顧之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2、靈活的批評藝術。我們常聽見校長感嘆,做人的工作,表場起來容易,批評起來就難。也常聽到老師與校長發重爭執,弄得校長下不了臺,究其原因,還是方法問題,校長應對老師要多加贊賞,謹慎批評。校長的一點點表揚,一點點鼓勵將會使一名普通的教師迅速成長為一名骨干教師。教師無私奉獻,關愛學生,看護公物,講究衛生,哪怕是一點點的成績,校長都應給予表揚。它意味著領導對教師的一種認可。拿到了獎牌,校長應大加贊賞,給予肯定,甚至可以給予獎勵,獎金發得讓人羨慕,以此激勵,校長不僅要在社會上,還應在人多的場合進行夸獎,而且在背后,在個別教師面前,在無教師參與的場合,都對進取的教師進行贊賞,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才是有效激勵教師的秘決。有時用“我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教師”一句話,就能樹立教師的自尊,增添教師的自信,給予教師無窮的力量。校長對教師的批評千萬謹慎,點到即止,以不傷和氣為宜,切莫大做文章;當然,遇到原則上的問題,就必須找其教師進行深入交談,使之在思想上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其次,校長還要注重溝通接受批評,校長也有“過錯”,無論是語言過錯,決策過錯,還是行政過錯,只要教師提出批評,都要誠懇接受,切不可對提意見的教師大加責難,更不要發生爭執。因為,敢于給校長提意見的教師,一般說來都是有責任感、有正義感、有主人翁意識的教師,他們的意見絕大多數都不是為一己之私。校長對教師的批評不能采取逃避的辦法,要勇敢地為自己錯誤負責。只有這樣,教師才會給校長提出具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校長要經常性保持與教師的溝通,就是工作再忙,也要擠出時間,多與教師接觸,多與教師溝通。
3、工作應細致入微。校長工作不僅要做到教師的心坎上,還應深入到教學當中去,校長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做到以理服人,還要做到以情感人。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先關心人,了解人,然后才能教育人。尤其是工作,校長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還要深入教學工作第一線,親自任課,提倡擔任主課,密切接觸廣大教師,了解教學情況。及時發現掌握教學情況。及時發現掌握教學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取得領導和指揮教學的發言權,才能繼續提高專業水平,避免由內行變為外行,而外行是無法領導好內行的。校長不是一種裝飾,也不是一種擺設,不能過于形式,要真正把課教好,要做到認真備大綱、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在教學中起表率示范作用,不能馬虎對待,校長不僅要教好課,還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督促教師對學生作業及時批改、評講,只有這樣才能抓好課堂教學。
4、重視解決深層次的思想問題。學校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學習制度,對教師的思想政治問題,要遵循漸進的原則,堅持正面引導。通過報告會,專題研討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形式,從教師的現實心理水平出發,一步步把教師的思想引導到更高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學校管理中形成合力,有利于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校長的制定學校工作目標時,首要的是切實可行,讓教師能實現,不要太遙遠而不可及,制定目標應當實在,校長本人也應該實現或做到的范圍。這些目標包括質量目標,不要只盯著一兩件事,不要在一天內完成所有的事??傊?,校長在制定目標時,要讓教師有希望能夠實現。
二、正確決策能力及藝術
主席曾指出:“任何一個地區內,不能同時有許多中心工作”。這說明校長要對整個學校工作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先后主次,只有找準中心,工作才有重點,才能明確主攻方向和工作目標,才能推動全局性的工作,這就叫抓住中心,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在日常工作中,校長不僅要抓準、抓緊中心,還要兼顧非中心工作,正確處理中心工作和一般性、經常性工作的關系。沒有一般就沒有中心,只抓中心而丟掉一般,或者兩者對立起來,都是形而上學的表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彼此割裂和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的。
沉著、冷靜是正確決策的前提,是實施有效管理的保證。校長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便對校內校外的各種復雜多變的情況,做好及時的判斷和相應的反應。但有的校長在工作中往往容易激動,控制不住自己,給工作帶來被動。學校管理實踐要求校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要防止感情沖動,亂發脾氣。在工作中,應講究策略和藝術,剛柔相濟,校長只有保持平衡的心情,才有審時度勢,把握工作契機。
校長還要用新穎理念來管理學校、管理教師、管理質量。所謂的新穎,就是校長的思想理念必須要新,必須與眾不同,必須具有前瞻性。校長的眼光要看得遠一些,有些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得輕松點,慢慢來。有時需要冷靜的思索,這樣做是否正確,或告誡自己退一步看看再說。因為,求新求異的管理方法會有曲折性的,經驗告訴我們,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一種最有力的激勵。這是一個現代校長成功的必備素質,也是校長快樂人生和學業有成的秘訣。
三、溝通和協調管理能力與藝術
學校領導工作面廣、事多、性質復雜,僅靠校長一人是不能擔負起全面的領導責任的。因此,建好、管好、用好領導班子是校長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校長管理能力與藝術的具體體現:
第一、化解矛盾,增進團結,才能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在校務管理中往往會遇到大量的工作上和人際關系上的矛盾,處理不好便會形成對學校工作的障礙和危害。對于這些矛盾和沖突,學校領導如果能及時進行溝通與協調,正視矛盾雙方的沖突及其潛在的利害關系,消除誤會,化解矛盾,疏通關系,并且強調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提倡顧全大局,發揚風格。將矛盾雙方的分歧逐步統一到學校的共同目標上來,從而增進全校工作人員的團結,保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就可以增強學校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促進事業的發展。
第二、疏通心理,加深理解,有效開展工作。一般情況下,領導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的認識由于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校長在學校管理上的一些制度、規定和安排,也可能與某些個人的認識產生一定的抵觸。校長要多與教師、職工交換思想、勾通感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認識不一致而產生的一些抱怨和不滿情緒,通過心理狀態的調整,使大多數人達到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這樣在教學中便容易形成必要的統一意志,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績效。
第三、大量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在學校管理中必須經常進行。校長對于一些管理問題進行溝通與協調,應該講究領導藝術,在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的前提下,按原則辦事,一是要平等公正。一般說來,多數人希望領導能夠主持公道,化解一些他們本人不能解決或暫時不好解決的矛盾,獲得客觀公正的評價,尋求到某種心理平衡。平等公正的原則首先要求學校領導對待自己工作對象,要有一個科學態度,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其次,工作中不摻雜個人的好惡,不徇私情,堅持尊重事實,以理服人,秉公執法,不偏不倚對待所有的部門和當事人。
第四、誠實守信,領導溝通與協調的基本渠道是人際間的信息交流,真實性是最起碼的要求。同時有效的溝通與協調,需要領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學校管理者的人格品質,尤其是他們在長期工作中形成的真誠和信譽的口碑,是管理過程中實現成功溝通與協調的基礎。校長令人信服的口碑,也必須是牢固地建立在自身誠實守信的工作準則之上,由此才足以影響溝通與協調的對象,獲得一個共同解決問題的基礎。
第五、主動及時,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矛盾和問題限制在適當的可以控制的程度和范圍之內,避免矛盾加深或者激化,造成更大的難度。這對領導工作的安排、當事人的利害關系和學校的整體利益都有很大的好處。同時,應該看到,溝通與協調不僅僅是學校領導之間的事情,多數情況下它會涉及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部門與相應的人員。只有領導主動及時地進行溝通與協調,方可避免學校各方面工作出現消極被動狀態,建立起部門之間、人員之間良好的協作狀態。
第六、。學校工作中的矛盾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存在于不同的層面,具有多樣性。學校人員雖無根本的利害沖突,但許多的微妙的利害關系,的確也難以一時協調好。這就要區分輕重緩急,做到適可而止,求大同,存小異。對于需要解決的問題,學校領導和當事各方必須在堅持大原則的前提下,掌握比較靈活的策略,做到存異求同,彼此都留有余地。要自覺維護學校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來統一大家的認識,并進一步引導大家:承認并尊重其它部門與他人或別的部門暫時存在的利益;為達成彼此合作,共同發展,即使本人或本部門與他人或別的部門暫時存在的一些分歧,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和犧牲,也總是值得的。校長只有溝通和協調好上下級的關系,才能使學校形成一個積極向上,高效的指揮網絡。它是學校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四、處理問題能力與藝術
處理問題,勿感情用事。校長勿單用感情處理人和事。比如:執行制度,不能與自己貼近的一個樣,與自己疏遠的一個樣,解決問題不能與自己親近的都為是,于自己疏遠的都為非。又如:發獎、評先、晉級不能與自己密切的都圈之于內,與自己“難貼”的排之于外。如果這樣,學校很容易形成派別斗爭,校長會騎虎難下,很快。所以,校長應該“民主式”,切勿“家長式”;要公正,勿偏見;要正面,勿明暗;要尊重每位教師,勿輕看部下小卒;要全力支持教師所做一切工作,并要教師知道你永遠會幫助他們,為教師開辟成功的陽光大道。
五、業務管理能力及藝術
面臨二十一世紀,社會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要當好一名出色的領導,校長不僅要自身素質過硬,處處身先士卒,為人師表。更重要的是業務能力素質是校長職位所要求的實際治理學校,全面主持學校工作的可持續本領。能力是實際的本領,校長的業務能力是具有綜合性的學校管理能力。這些能力是校長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素質,以及學校管理實踐經驗的綜合反映。校長應用能根據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制訂學校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善于民主決策,科學管理,做教職工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進行品德教育,能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全面發展,具有聽課、評課、主持會議及指導教學、教研、課外活動等工作能力和指導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及改進教學能力;善于發揮群團作用,能協調好學校內外各方面的關系,發揮社會、家長對搞好學生工作的積極作用;能以育人為中心,研究學校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從實際出發,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善于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一定文字能力,能起草學校工作報告、計劃總結等,以及會講普通話,具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其次是校長應干在今天,著眼明天。要站在世紀的高度、站在振興民族的高度去看待目前所做的工作。因此,校長要拋棄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可盲目攀比、又要知難而上、自力更生、扎實苦干、一意一心謀發展,在求實中前進,敢于求新、求異、敢為人先,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應有貢獻。如果沒有這種眼光,而對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激烈競爭的社會、面對錯綜復雜的事情,就會缺乏勇氣,只會機械地聽命于上級,上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上級讓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導致工作被動、成績平庸,誤人子弟,貽誤事業。
綜上所述,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懂得管理藝術和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人,才能當好一個稱職的小學校長。
參考文獻
[1]徐晶.《學校經營管理》[M].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關鍵詞]: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關注的問題
根據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規范了教育系統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和職能,要求通過內部審計工作把帶有傾向性、普遍性的問題披露出來,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促進有關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辦學效益上,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的建設性作用。
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對學校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支情況的真實、合法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經濟責任所進行的監督和評價。審計內容是校長任期內的財務收支、重大經濟活動、債權債務、流動資產、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等情況以及有關的工會賬、食堂賬;審計目的是為了加強對經濟責任人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其經濟責任,促進學校加強對學校的財務收支、國有資產的管理,提高教育資金投入的使用效率。
太倉市教育局明確:內審機構對中小學校長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對校級領導監督考核的重要切入點,要把學校的發展、教育資金的使用、學校資產的管理與校長所擔負的責任緊密結合起來,并做出公正的評價,為領導的決策當好參謀助手。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各級政府對教育的經費投入和其他多渠道辦學經費來源的增長,學校的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財務管理的任務也日益繁重。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經費,是辦好教育事業的關鍵,通過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幫助領導管好、用好教育經費,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通過審計實踐,太倉市教育局內審機構在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著重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一、摸清家底,核實存量資產
在實施審計中,審計人員通過查閱賬目,計算分析、調查、咨詢等方法收集審計證據,檢查主要經濟指標和財政財務收支指標是否真實,了解被審計對象工作的實際政績;檢查資產、負債的凈資產是否真實、合法,了解學校國有資產的管理、保值增值情況;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了解有無隱瞞轉移收入、私設“小金庫”和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現象;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了解學校內部財務管理和監督的作用,執行財務制度、遵守財經紀律的情況;檢查被審計對象任期內經濟活動是否符合財經法規,是否存在損失浪費、違規開支、違規占用公物等行為,了解有無侵占國家財產,和其他經濟方面的違法違規的問題。
實踐中,存量資產的清查確認是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難點之一,其表現:首先是數量上的差錯,賬面的資產價值與實際使用、管理的資產價值不符。原因有二,一是鎮級政府直接投入、建設的,在資產完成到使用過程中,缺少了資產轉移交接這一重要環節,學校的賬面支出中沒有此類資產的支出,更沒有資產移交的相關手續,造成此類資產管理的真空,資產的賬面價值無從體現。二是學校資產管理的隸屬關系不明晰,農村學校隸屬鎮級財政管理,有相當多的農村中小學未設置固定資產明細賬,只是按大類管理、登記,無法定期與學校的實物資產及統計臺帳進行核對。因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對存量資產數量上的差錯,很難界定是誰的責任。其次是存量資產報廢的確認。在資產清查中,學校往往遇到有相當的資產屬于應淘汰或作報廢處理,審計人員不具備對需要報廢處理資產做出質量鑒定的技能和知識,也沒有審批報廢資產的權限,對此類資產的最終界定較難把握。還有存量資產的價值確認。在學校發展中,既有接受捐贈的資產,也有政府建設、調劑撥入的資產,但因種種原因,學校賬目上未能準確反映此類資產的價值,若按重置完全價值估價入賬雖說可行,但也存在著一些人為的因素在里面。
二、注意工作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審計工作,審計難度較大。必須依據有關內部審計規定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1、做好審前準備,編寫審計方案。審前準備工作是為了正常開展審計而事先通知被審學校做好接受審計的各種工作,也是依法審計的第一步。根據教育局提出的離、調任校長名單,制定出審計工作方案,明確審計重點,安排審計時間。在審計前,由局領導和內審人員一起找被審計對象談話,在明確對其任期經濟責任進行審計,提出審計要求的同時,自談話之日起凍結資金與財務賬目,為確保校長變動期間的資金安全和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證。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要求,通知被審學校準備好審計中必需的材料,并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審前調查,擬定審計工作方案,明確規定審計范圍和涉及年限。審計范圍包括學校的整個經濟活動、全部財務收支狀況、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等等,對于任期特別長的則明確涉及年限一般是近三年,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疑點和其他情況也可以延伸到以前年度和其下屬單位。
2、運用科學方法,實施審計過程。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采用審
閱、觀察、詢問、分析等方法獲取相關的審計證據,對所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鑒定、評價,篩選出有用的,具有充分說服力的證據。對被審計單位和人員懷有異議的審計證據,審計人員應該進一步核實,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F場審計結束以后審計人員應對所取得的證據加以歸類、整理和分析,做到條理化、系統化,并記錄在審計工作底稿中,作為日后做出審計評價的重要依據。三、實事求是評價,防范審計風險
審計風險是指審計人員由于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沒有依法行使審計監督權或不能有效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而造成一切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在審計監督過程中,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沒有依法行使審計監督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可能性;二是不能減少或有效控制審計結果與客觀事實的明顯誤差,不能有效地發現違反財經紀律和貪污舞弊行為,不能對審計事項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致使審計監督職能不能有效以及審計信譽受到不良影響的可能性。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風險問題,對審計人員來說,應從自身的業務工作中尋求有效的辦法。明確任務和責任是防范風險的第一步。審計任務目的必須明確,能夠正確理解審計意圖,在此基礎上,參加審計的人員要明確各自承擔的責任,做到計劃分工;二是要執行復核、復查內控制度。內審工作的實際操作必須認真仔細,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差錯,在實際操作中,每步工作都做到真正的到位。三要公正、客觀地做出評價。
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是對被審計校長在其任職期間應負有的經濟責任的狀況,評價結果將成為組織人事部門考核任用干部的一個重要依據,隨著對經濟責任審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審計評價就變得相當至關重要。作為委托者,希望對被審計者有一個全面的結論,作為被審計者,期望對自己的經濟活動等各方面有一個全面的評價,但經濟責任審計不是萬能的,它不能面面俱到地在短時間內對被審計者任期內所有的經濟活動有非常透徹的了解。所以在審計評價中,審計人員應客觀、公正、謹慎地來進行評價。審計人員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說明問題,審計評價的依據和結論都應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要以法律為準繩,不得加入個人的感彩;應謹慎地對待審計中的證據,在審計過程中未涉及到的問題不評價,證據不足的不評價,不屬于審計范圍的不評價,另外,還應在文字表述中注意不使用主觀性的評語,這樣才能防范和規避審計風險。
四、離任審計與任期中審計相結合,重視審計后續監督
經濟責任審計一是對被審計對象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二是對被審計對象所在學校的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學校的內部管理、資金的有效使用和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的健全。把離任審計與任期中審計結合起來,有利于發現及時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分解學校換屆時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壓力,又有利于學校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更進一步地規范學校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活動。
審計人員根據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學校經濟活動的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建議和要求后,還應對學校執行審計意見或決定的情況和結果進行跟蹤,督促被審計學校及時整改。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探索、完善。為了不斷完善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內審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和借鑒審計工作的新理論,堅持與時俱進,積極創新,要牢固樹立“服務經濟,服務教育”的新觀念,強化依法審計意識,學習教育審計工作中的先進經驗,探索和運用先進的審計觀念、技術方法,不斷激發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氛圍,提高教育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吳永紅方云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法制司《審計法修訂釋義讀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__年3月第一版
[2]審計署審計科研所《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__年5月第一版
關鍵詞 利益相關者 校長輪崗 問題
2014年8月15日,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教師[2014]4號),對加快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在這一文件中,對輪崗時間、輪崗范圍、輪崗方法、輪崗保障機制等都作出了相應的闡述,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校長輪崗制的有序開展。然而,校長的輪崗不是在封閉狀態下單向的流動,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其變動會涉及到一些個人或者組織的利益,這些利益的協調,不是政策的出臺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理論聯系實際,才可促進校長輪崗制的可持續發展。
一、從利益相關者視角審視學校組織構成要素
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最早是由弗里曼提出來的,該理論主要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進行的管理活動[1]。相比較傳統的股東至上主義來講,該理論更注重各利益相關者的投入與參與,追求企業的整體利益而不僅僅是某些個體的利益。這一理論提出之初,只是被作為企業經營與決策的參考依據,在其后的發展中慢慢地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主要通過分析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特征來協調組織的矛盾,以達到組織整體利益的最優化。
學校作為非營利性的組織,其管理經營不同于一般的經濟組織、政治組織,學校是以維護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服務性組織,單純的個人或者是某一群體的利益是不能夠對整個學校的運行產生影響的,因此,學校只有在利益相關者共同管理下,才能夠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對于學校這一復雜的組織機構來講,其利益相關者主要來自于學校內部和學校外部。首先,學校內部利益相關者主要有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三大利益主體。學校管理者主要是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包括校長和其他中層管理者;教師是學校運行的主要力量,是連接管理者與學生的重要紐帶,是學校十分重要的內部利益相關者;學生是學校存在的根本利益因素,是最重要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利益群體。同時,學校作為服務性的組織,其正常的運行往往還依靠一些外界的支持,由此學校也在接受著潛在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檢驗,這部分利益相關者往往是以公共利益的實現與否來評判學校成效,這部分利益主體主要是指社會相關管理單位,其次還有家長。也就是說,學校不應該把其利益相關者只界定為在學校中擁有權益的群體,還應該將那些自以為也就是潛在的擁有權益的群體視為利益相關者,只有認識到不同利益群體的存在,并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進行協調,才能實現學校利益的最優化。
二、中小學校長輪崗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學校辦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是由于不同的學校往往是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政治環境下形成的,為達到這一目的,各個學校有其特定的一套管理運行模式,這樣在學校內外也就形成了特定的利益結構,達到了相對的利益均衡。然而,校長輪崗制的實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這種利益均衡狀態,使得利益必須重組,才能達到新的平衡。近年來,一些省市在部分試點地區推行校長輪崗制,在試行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同利益群體的博弈,通過整合不同利益群體,輪崗制也發揮出了其應有的益處,比如有利于增強學校的辦學活力,有利于減少教育腐敗,有利于實現學校的均衡發展等。但是事物的兩面性也預示了中小學校長輪崗制的實施必然遭受爭議,比如影響了辦學特色;追求短期效益,忽視長遠利益;增加了教育投入等等??梢?,面對不同的利益群體,校長輪崗制實施的可行性也是頗受爭議的。
1.輪崗校長本身利益層面
一般來講,利益只有被表達出來才能被充分地重視,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愿望莫過于自身利益的充分表達[2]。而校長作為輪崗制的利益主體來講,其作用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首先,就目前來講,校長的輪換往往是校長被動地接受“調令”,很少有自主選擇權,從知曉調動到上任常常在一月之內完成,自身的利益就很難得到保障。這也使得校長對所到的新環境缺乏必要的了解,無形中就延長了適應期,使校長不能及時有效地對學校進行領導管理,甚至出現管理斷層,辦學理念中斷的現象。其次,從輪崗的方式上講,校長輪崗類型主要有從薄弱學校到名校、從名校到名校、從名校到薄弱學校、從薄弱學校到薄弱學校四種類型。最優的流動方式應該是雙向流動,但是從校長自身利益來講,即便是教育政策有向薄弱學校傾斜的傾向,跨學校級別的輪崗仍然不多,多數校長去名校的意愿比較強烈,薄弱學校實現教育均衡還是很難得到保障。在一份對廣州市192所公辦中小學的調查問卷中顯示,部分學校級別、在所屬區域進行全方位輪崗的僅占被調查學校的13.7%,同一城鄉區域輪崗的為25.6%[3]。在人事關系掛靠上,部分校長擔心交流到條件較差的學校,影響自身未來發展,也希望將自身人事關系放在上級主管的教育部門。在對江蘇省部分中小學進修班參加培訓的330位校長進行的問卷中,有57.9%的校長認為人事關系應該放在上級主管部門,僅有19.8%認為應轉進新學校[4]。最后,新任校長到崗后往往存在著角色認同偏差。一校之長扮演者多重角色,包括組織管理者、教改推動者、師生服務者、經費籌集者、教學領導者等等。新任校長打破了學校原有的利益平衡,在入校之初,校長常常忙于人際關系的處理,重新調整組織管理模式,為學?;I集經費,只注重了短期的平衡,而往往不顧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忽視對教學的領導。
2.學校內部利益相關者層面
校長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者,更是學校的領導者。校長的職務可以任命、調配,但是領導能力卻無力借助行政命令自然生成。從理論上說,領導者之所以是領導者,是因為有被領導者,領導者是由被領導者選舉出來的[5]。教師、中級管理者作為學校的內部利益主體,接受著校長的領導,然而在校長輪崗制實施過程中,這部分利益主體扮演的往往只是觀眾的角色。首先,教師作為學校組織的一線參與者,根本沒有權利表達對理想校長的設想,更不要說影響到校長的去留。教師作為學校團隊的一員,需要團隊的愿景支撐其為團隊貢獻自己力量,而校長的變換容易使前任校長勾勒的前景中斷,再接受新的愿景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沒有歸屬感,這樣使得教師對自己的前程及學校的未來產生質疑,這種質疑常常使教師覺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甚至從某些方面抵制新校長政策的推行,維持原有的利益平衡。另外,同樣作為學校管理者的中層管理人員對校長輪崗制的實施也頗有顧慮。原學校中層干部一般都是由前任校長任命的,由于摸不清楚新任校長的領導風格,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領導者的變更會使這部分管理者對新校長保持戒心,將校長當作是臨時的“外來人”,對校長的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往往持觀望態度,為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情況的出現,常常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選擇回避、退縮的策略。
3.學校外部利益相關者層面
校長輪崗制是教育行政部門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緩解“擇校熱”而采取的一項措施。然而教育主管部門作為學校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關者在實施這項政策時,一般本著穩定為主、小幅推行的原則,緩慢推進,為的就是不從根本上破壞原有的教育利益均衡狀態。流動模式也大都采取保守的“橫向流動”方式,極力保障名校的質量,使名校長“名”,保證政績為主[6]。另外,在輪崗校長面臨學校管理失效境遇時,教育行政部門認為新校長在磨合期出現問題是正常的現象,當管理真正失效時,教育行政部門解決問題的最常用方法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更為頻繁地換校長[7]。其次,同樣作為學校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學生家長對輪崗制的實施,大多數采取旁觀的態度。在我國目前來講,雖然部分地區為實現家校合作成立了學生家長委員會,但是委員會相應的組織機構尚不健全,2010年在對三所公立學校的268名學生家長的調查中發現,至少有73.1%的家長從未參加過學校活動,更有66.8%的家長根本不清楚學校家長委員會的存在[8]??梢姡议L參與學校事務缺乏相應的途徑,現存的家校合作組織也大都流于形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性不夠,更不要說參與學校管理活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家長認識不到自身是學校的利益相關主體,認為家校是分離的;另一方面家長即便是意識到自身的作用,但是沒有權力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即提出相應的意見,也往往受不到應有的重視。
三、校長輪崗制問題的規避策略
1.實現校長輪崗的民主化、公開化、透明化
校長的輪崗不是校長一人的變動,其流動涉及到諸多個人與組織的利益。首先,做好輪崗的前期調研工作。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對輪崗范圍內的學校進行有效的調研,有選擇地對那些長期處于僵化狀態的學校實行校長輪崗;另外要重視作為學校民主管理主體的教師的心聲,給予教師發表意見的機會,改變任命式的校長輪崗。其次,合理確定輪崗的范圍與比例。根據日韓兩國輪崗制實施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來講,現行的輪崗大都在同區(縣)內進行,熟悉教育環境有利于新任校長開展工作。同時,輪崗的比例也應根據本地實際考慮,一般不超過校長總數的1/3最佳。最后,實行區域內的校務公開制度,定期組織輪崗范圍內校長對本校現狀進行研討,便于各校長對區域內學校運行有大致的了解,不至于輪崗時對學校一無所知,對管理工作無從下手。
2.完善輪崗校長的管理培訓機制
加強對輪崗校長隊伍的培訓,使校長樹立職業觀,改變對校長是一種“職務”的單一認識。一方面,根據中小學校長成長的規律,對不同發展階段實行相應的培訓,也就是所謂的“三層次”培訓,即任職資格培訓、提高培訓和高級研修培訓[9]。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對校長培訓設置不同的課程體系及課程目標,不同階段之間是相互連接、相互滲透、相互遞進的關系。另一方面,實行校校合作,即實行大學與小學合作的形式。高等師范院校有著大批擁有豐富的教育管理理論知識的專家學者,卻沒有實踐場所與實踐經驗;中小學卻是苦于有豐富的實踐而沒有先進理論的支撐,雙方合作正好可以互補。高校的教育管理專家可以定期與中小學校長對學校管理事務進行交流,并將實習生作為管理助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契合。
3.完善輪崗校長的績效考評機制
為了促進校長的專業化發展和校長素質的提高,必須對輪崗校長進行有效的績效考評,而對輪崗校長的評估主要是輪崗過程和輪崗結果兩個方面的評價。其中,輪崗過程主要是校長的管理能力、專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的評價,輪崗的結果評價主要是對輪崗期間校長所取得的成績的評價。首先,由于教育管理的成效具有滯后性,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每年應對學校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而不僅僅是以最終成績的考評結果來評判校長任期內學校發展的優劣,實行發展式評價模式。另外,對不同輪換類型的校長的考評標準和考核目標應該有所不同,比如對薄弱學校的考評標準可以略低于名校,使校長在薄弱學校更容易作出成績,以此來幫助解決“橫向流動”“順向流動”的單一流動模式。
4.實現校長領導模式向分布式領導的轉變
分布式領導將領導職能定義為組織所有人的責任,不單單是領導者個人的行為。學校是由多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各個組織都具有自己特有的專業組織形式,校長工作的改進離不開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比如教師領域內學科帶頭人。實行分布式領導能夠有效地改變學校員工傳統的領導權力觀念,提升他們參與學校管理的能力,增加各利益主體的主人翁意識,形成相互信任的教育共同體,在輪崗校長開展新一輪的管理工作時,不至于事無巨細地從頭做起,縮短新環境的適應期。
實行校長輪崗制,不僅要看到校長輪崗帶來的益處,更要看到不同利益相關者主體從自身角度出發所產生的一系列的問題。積極地將校長輪崗制放到教育實踐中,讓其接受各利益群體的檢驗,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采取多項措施解決問題,最終達到預想的目的,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優化,保證學校管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愛德華?弗里曼.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M].王彥華,梁豪,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2] 劉恩允.利益相關者視角下大學管理制度的價值轉換及其實現[J].教育發展研究,2012(11).
[3] 蘇娜.區域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展現狀與改進-基于廣州市的調研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0(2).
[4] 張智灝.我國中小學校長交流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5).
[5] 方助生.校長輪崗制應當緩行[N].中國教育報,2005-02-02.
[6] 顧啟洲.讓教師、校長真正流動起來[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2(2).
[7] 熊知深.校長輪崗制下學校組織政治的博弈分析[J].中小學管理,2008(5).
根據評價基準不同可以將教學評價分為絕對評價法、相對評價法、個體內差異評價法。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準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該評價方法常與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結合使用。
二、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根據調查問卷談營銷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
針對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教學評價現狀做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是某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一、二年級共106人。問卷有13題,12題為多選題,另一題為問答題。問卷設計問題多以學生關注的營銷課現有評價方式以及對提高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等為主。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總結出如下結論。
1.對于營銷課現有評價方式,70%的學生認可以技能考試與平時成績結合的方式結課,90%的學生認可成績比例為6∶4,并且教師能在成績結論中撰寫評語。10%的學生認可筆試的方式。
2.對于學校提供的社會實踐,專業知識問答等結課,80%的學生認為很有用,可以培養能力。
3.對于營銷課的評價主體,學生認為重要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企業專家、任課教師、班主任、同學、本人。
4.對于營銷課評價的主要能力,80%學生認為營銷課應注重強化思維設計能力和溝通能力。
5.關于對營銷課評價的建議幾乎無人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過該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中職學生認可的營銷課課程評價結果更偏向于對能力的衡量,并且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與企業需求人才相匹配。但就現有中職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二)根據中職學校情況談營銷課教學評價現狀及問題
1.營銷課評價體系比較落后。
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一直沿用了傳統的考核方式,即以筆試為主,考試內容多為理論,有唯一的標準答案,百分制標準。這種考核方式比較死板,無法全面的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評價失真,忽視了對中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中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一般學習基礎薄弱,性格比較外向。
一般情況下,選擇營銷專業的學生思維比較發散,愿意通過繁多的語言表達自己。但大多數學生思路無條理性,雜亂無章,混亂;語言表達的中心無主次;行為動作較多,不容易管理;學習能力較差,基本不具備自我鉆研能力。根據學生特點單一形式的教學評價很難能吸引他們更好地培養能力。
3.營銷專業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營銷專業的教師普遍缺乏實踐能力,很多中職院校沒有專業的營銷教師,都是由其他專業教師兼任的,因此在營銷方面根本沒有實踐能力,而且還有很多年輕教師從學校剛畢業就任教,更沒有實踐經驗。從企業來的專家又往往對教學評價沒有體系觀念,教學效果評價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兩者兼顧的教師數量不多。
4.營銷專業教學評價使用教學資源有限。
現在的中職學校因為教學資源的原因教學評價的地點都在教室少數在實訓室,缺乏真實演練,教學評價主體大多是任課教師,沒有企業人員參加,無法做到與企業的真正對接。
三、探討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策略之教學評價
根據中職學校現有情況結合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對市場營銷課程改革提出下列看法。
1.教學評價采用多種類型結合的方式進行。
基于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沒有積極主動性這一特點,結合營銷課程特點,不應該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需要制定出多種評價類型并用的方式結課,當然這可以根據具體課程進行一定的調整,這里給出一個例子??梢园炎詈蟮脑u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平時成績,也就是任課教師對學生平時課堂參與度進行評分,這個平時成績可以是形成性評價,是對一整個學期學生表現的結論。第二部分是小組成績,就是把學生分為4~5個人的小組,每個人在平時的營銷任務中都有相應的工作,完成任務后,小組成員間的評分。第三部分是技能成績,請企業資深人員以及任課教師共同對學生完成營銷任務的情況打分。三部分加在一起就是營銷課的最終成績。
2.教學評價中加強學生自評的力度。
中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往往對營銷理解不到位,認為自己就是做銷售的,而且銷售很簡單,只要能“講”就能銷售,這種錯位的觀念使得學生無法認識的營銷的本質,而且高估自己的能力,這及容易導致經過學校的學習毫無收獲,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應加入學生自評,并且貫穿課程始終。
3.教師素質影響教學評價的設計。
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只有理論和實踐兼備的教師,才能明白真正的營銷思路是什么,怎樣設計教學評價,才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培養營銷能力。因此,懂行能教學的專業教師很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4.教學評價需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第一,教學主體模式守舊。
許多教師一直傳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作用與“統治”地位,沒有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自己視為“知識源”,而將學生當作“知識接收器”、“知識灌輸對象”、課堂教學活動的被動“接受器”和前人知識與經驗的“存儲器”,使得學生的思維活動被動地跟隨著教師的教學思維,導致他們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和個性思維受到嚴重束縛。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與能力培訓非常不利,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也不利于他們對社會的適應。
第二,教學實踐活動不足。
在諸多中等職業學校的市場營銷教學實踐中,教學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對實踐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從而導致偏重課堂教學,忽視實踐環節。雖然在不少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計劃中安排有實踐性教學環節,但是相對來說所占比例還很小,有的學校為了保安全維穩定,對于本應組織的實踐活動也進行削減,有的學校雖然建立了一些教學實踐基地,但真正利用率還很不高,甚至停留在紙質的文本協議上,于是教學活動只能是理論上的講解與實踐經驗上的表面傳授,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使得學生失去了本應得到的接觸社會實踐的機會,致使營銷類人才的能力素質大打折扣。
第三,教學體系研究不夠。
當前許多中等職業學校的市場營銷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缺少深入鉆研的敬業精神,因而很多情況下,只做教學內容的“傳聲器”;有的教師身兼多門學科教學,只能草草應付了事,教師自身對教學內容的情況信息尚不清楚,對現代新形勢下的企業營銷理念缺乏應有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客觀認識事物的能力,不能構建出理念認知、實踐認知、崗位體驗、畢業實踐等不同類型的教學體系,最終必然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
2中等職業學校市場營銷教學模式改革實踐思考
第一,牢牢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
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都緊密圍繞學生這個中心,將學生由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轉變到課堂教學的積極參與者和探究者,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隨同教師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主體,確立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領者、協調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充分發揮“導”的作用,達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相統一的和諧教學情境,從而促使學生在教學中的思維得到獨立,讓他們的學習能動性、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有效激活,在與教師的交流互動之中提升求知欲與探究欲,最終達到學生知識學習與智能發展的統一,促使他們的綜合質素和整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積極引入適應時代潮流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靈魂所依,教學方法的更新是推動市場營銷教學模式創新的核心舉措。當前較為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塊教學法”等。例如,案例教學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引領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利用已經所掌握的基礎理論,對具體案例進行獨特的思考,讓獨具個性的思維力在對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得以發揮出巨大的潛能,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問題,然后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對策,并讓他們進行大膽交流,進而在思維碰撞之中產生出更加豐富的理論應用方式方法,有效提升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非常有助于學生增強對社會現狀,尤其是對企業的了解,還大大拓展他們的知識面,為他們畢業以后走進社會奠定了基礎。
第三,切實加強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
當前許多中等職業學校對理論教學比較重視,卻忽視了實訓環節。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了解市場營銷的發展及在社會領域中的應用,關注培養學生營銷技能,并將其作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核心”來抓。在加強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好“循序漸進”與“綜合強化”兩個原則,通過先從知識模塊單項實訓開始,繼而進行分組自主實訓,最后實訓基地綜合實訓的方法加強實施,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對現實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并能訓練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的精神,有助于他們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升。
3結語
這樣方式的優點在于教師可以更容易的地組織課堂教學,學生也可以進行比較連貫性的思考。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能存在不思考的學生,這會嚴重使得有些小組中的學生沒有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中。所以,在市場營銷的教學中,要將小組性的分析和層層遞進的方法相結合。這樣不僅發揮了教師的指導性作用,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高校的市場營銷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學生為客體、教師為主體的關系,兩種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關系。在整個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完全處于非常權威的地位,這樣會促使學生尊重權威性,嚴重導致了學生的創造性的發揮。
2案例教學在實際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為了對案例教學的參與性和適應性進行認真貫徹,并在高校市場營銷中更好地使用案例教學,只有穩扎穩打才可以對高校案例教學的實際優勢發揮到極致,才能真正成為在營銷教育中的重要途徑。步驟一:首先,就是對案例的選擇在對高校市場營銷進行案例教學時,需要很多的教學案例,所以對案例的選取是教學案例中首要的條件。對于案例的選取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本土性的案例:其真正含義就是要貼近生活,走進學生們共同關注的事,可以從我國企業的營銷活動的實際現狀出發,去選擇一種學生們關注和熟悉的公司進行實質上的市場營銷案例,讓學生利用我們所學的營銷理論進行仔細的分析,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興趣的激發。其二就是注意案例的專業性和深淺程度,高中案例教學要以相應的教學改革為主要重點,并且在案例上要對案例的問題設定進行強調,要讓學生自己掌握的同時,給予一定的時間進行分析。步驟二:進行課堂的組織高校市場營銷的案例教學是最重要的中心環節,主要包括了班級探討和小組探討兩個部分。在小組探討的環節中,可以給予學生自己發表意見的機會,可以在意見上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對一致的意見分到一個小組,對于那些不一致的現象可以拿到全班范圍之內進行討論。步驟三:進行相關的歸納和總結首先,要進行教師的總結在對案例討論結束之后,相關教師可以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這里的總結并不是要直接的給出答案。對于問題來說并沒有一個十分標準性的答案,只是對本次案例的理論知識和難點進行探討和解決。其次,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學生所進行的總結是案例授課教學中最后的環節,主要要求學生自己寫一個案例的分析報告。在案例中的分析和探討中對所獲得的問題進行總結。通過對問題的分析來進一步對相應知識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對于高校營銷案例教學的改善建議和相應的思考
3.1可以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在營銷案例中的主導性作用。
對于高校市場營銷的案例分析所發揮的實際效果直接取決于在教師的教學中對學生是否進行合理的引導。高校教師在進行案例分析時要積極掌握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的問題,積極地引導討論的方向,同時要求提出不同的見解。
3.2積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合作的能力。
學生在高校案例教學的市場營銷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對于案例的組織以及對案例的討論都要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去。相關教師可以根據營銷課堂上的章節進行調查性問卷,以此來充分了解學生比較擅長的案例。
3.3靈活地利用相關的案例教學。
在高校的市場營銷教學中,相關教師應該依據實際內容的需要去進行靈活的案例教學,以此來充分保證在實現教學的前提下注意相應教學的多樣性。以案例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將實際的理論性知識完全融入到實際的案例中去,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最后歸納營銷的理論性知識。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