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5:55
序論:在您撰寫我國高等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著眼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深刻分析高等教育階段特征
我國高等教育經過20多年的大規模擴招以后,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而有序發展的階段,即馬丁·特羅所指的大眾教育階段。從當前來看,我國的高等教育雖具備從精英化教育到大眾化教育過渡的認識基礎和科學內容,但在大眾化教育向更深層發展背景下,如何做到形成與現代化建設全局緊密聯系,能夠廣泛適應各種不同需求,并成為當前不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說到底,它實際上關乎到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理念、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在經濟社會的滲透及變革,這也是辦成人民滿意大學的方向性問題。在過去,我們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對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采取的是摸著石頭過河,依照走一步看一步的發展路徑,沒有對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清晰的定位,其結果不僅導致學科發展緩慢、視野狹窄、學科水平落后,創新能力不強,也與“人民滿意大學”的辦學宗旨發生偏離。作為一個將長期存在的發展階段,大眾化發展階段要求我們要準確把握此階段的發展規律,結合不同的教育形式不斷地總結現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深刻認識其階段性特征,破解高等教育發展難題。
(二)著眼當前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處理好教育規律與市場經濟規律的關系
“辦人民滿意大學”必須遵循當前自身發展規律的思維,讓教育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在此要求下,就是要處理好教育與市場的關系,在教育與市場中協同共進。一方面,必須強調高等教育的基礎目標是育人為本,依照人的全面發展來培養人。高等教育如果一味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為自身的發展要求,忽略了自身的發展規律和要求,單純地依附于“商品意識”的培養理念,造成的結果勢必會形成人才過剩和資源的浪費,因為市場總是先于教育的變化發展速度。在此條件下,就應該注重教育的內化功能,把教育形成的生產性勞動包括知識、技能和教育服務,經受教育者內化后,轉化為相應的生產能力,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這也是馬克思指出的“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的認識要求。高等教育當前階段的發展規律,就是“辦好人民滿意大學”,這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立足點,決不能丟棄。另一方面,要強調“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過程,發揮市場經濟規律與教育規律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雖然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表明的是教育活動中的客觀必然性,相較于市場經濟規律反映經濟運行中的不同變量關系及其發展態勢有著本質不同,但兩類規律共同隸屬于整個社會,都是以社會發展為關鍵要素,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而同時,市場經濟規律又通過若干中間環節與教育規律發生著聯系。由此,當前堅持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相協調的整體思路應著手以下內容,即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自身發展的同時,結合市場經濟規律,促成高等教育的深層改革和協調發展,特別強調高等教育的外部規模改革與發展,如積極籌措辦學資金,加大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引入競爭機制,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充分利用利益分配機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等。
二、審時度勢,科學謀劃高等教育發展思路
辦人民滿意的大學,須審時度勢提出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理念,創新高等教育發展思路,著手當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價值定位和發展方向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一)轉變高等教育管理實踐中的“去行政化”管理方式
盡管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在世界各國或地區各有其不同的表現,但是大學有其普適的發展規律,即以人為本、文化多元、協同并進。然而,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長期受我國傳統的行政管理思維影響,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領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行政人員官員化、管理方式行政化、教師邊緣化等行政管理的各種陋習[2]。這種因高等教育管理領域行政權力的擴大和濫用導致我國目前高等學校功利化嚴重,大學精神日漸淪喪。對于在民主文明和權力保護意識不斷強化的今天,特別需要政府轉變其對高等教育直接進行行政干預的傳統管理方式,實行未來高等教育實踐管理中的“去行政化”形式。這里的“去行政化”并非意味著不要行政管理,而其中關鍵在于“化”的解決方式上,形成在學科研究中按照科研發展規律展開研究,讓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公眾參與到教育決策中,從實質上實行決策民主化,讓公眾有序參與到教育決策中來,使得最終的決策真正體現各方的意見和要求,從而形成教育中的公平與正義,拒絕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行政的角色是管理、是服務、就是為高等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謀劃高等教育發展上的“生態文化”價值的定位
21世紀將是生態文化繁榮的時代,對于高等教育而言,同樣需要不斷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教育,特別是生態文化的熏陶,增強其綜合素質,從而培養崇尚和諧精神的生態文化品格。[3]大學是一個多元文化的薈萃場所,其教育發展既有共同的總體目標,也有個體發展特性的追求。高等教育的發展尤其要符合“生態文化”價值觀作為指導原則,它注重整體、兼顧個體、強調特色發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追求上需要把握的目標要求。高等教育要求走“生態文化”發展之路首先應體現在高等教育管理章程上,在內容上要做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在綜合能力上,包括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的目標追求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生態文化管理手段;從方法和效果上,“生態文化”價值理念拋開以往過多地關注整體,強調個體教育對象的特色發展模式,更符合時展要求。生態學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態位”,都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條件,但這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整個生態系統必須適應形勢的變化適時地做出調整,不然個體在其中就可能面臨喪失“生態位”的風險[4]。這些理念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而言,同樣具有啟發意義,同類型的高校應該秉持契合自己的辦學定位,適時調整在發展中的空間和條件,既要明確發展內容,又要強調綜合化能力乃至方法和效果的協調并進,同時在自己的“生態位”上發展謀劃,爭創“生態位”上的“首位”。只有如此,讓不同的高校在各自的“生態位”上科學謀劃、高等教育的協同并進,才能突出特色,形成高等教育系統的“循環共生”。
(三)推動高等教育發展上的“內涵式發展”
近10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模式一直是以注重有形生產要素的投入的“外延式發展”模式,雖然這種發展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揮了其應有的時代意義,但由于此種模式下對生產要素過度依賴性,導致資源使用效率低下,缺乏對高等教育發展品質的觀照等眾多后遺癥,致使現今高等教育面臨諸多的信任危機。結合現狀,黨的十報告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強調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其根本要求就是要改變過去偏重規模上的擴張和數量上的增長形勢,走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及打造內在軟實力為內涵的發展道路。相較于過去的“外延式發展”,以提高有形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結構的平衡為立腳點,高等教育中的“內涵式發展”則更加注重無形生產要素的使用。在有形生產要素的使用中更多地以發展高等教育的內涵和品質為發展方向、更加廣泛地關注無形生產要素的挖掘和利用,用綜合先進的理念、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科學的學科課程、深厚的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科學的辦學結構等全方位、立體式地促進高等教育全面發展。
三、突出特色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市場和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日趨強烈,使得辦學特色愈發成為高校辦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高校必須把辦學特色放在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并努力形成和凝練自己的特色優勢。在此特色形成的過程中,既要處理好滿足社會需要和開發高校自身潛能的關系,同時也要兼顧學科發展規律與特色優勢凸顯上的關系。
(一)處理好滿足需要與開發潛能的關系
辦人民滿意的大學,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提法,但并非僅中國的大學才需要這么做,其實,它對世界上的一些著名的大學在管理和辦學中都具有普遍意義。大學要關注學生的需要、家長的需要、政府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①。這些需求實質上反映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教育觀念的改革所帶來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克服不利因素積極努力的探索等方面。因此,為達到滿足需求,一方面必須結合現實需求,摒棄一窩蜂地追趕潮流、盲目攀比的做法,立足于自身和外部環境,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應該有開放的、包容的胸襟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借鑒和吸收時展中合理成分,創新原有的特色。高等教育的發展無外乎于適應兩條基本規律,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成為特色鮮明的人才以及適合社會外部環境發展需求。從個人的角度講,每個受教育者都是有差異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和不同的需求。教育就是要針對不同的個體,充分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為其提供成長的土壤,充分開發其潛能,最終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從社會發展需求的角度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需要。此種需求以社會分工為背景,必然會對人才的培養規模、學科專業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以此來充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該注意到,“辦人民滿意的大學”也集中體現在學科建設中,若某些學科領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優勢,確立了學校的地位和影響,同樣也會惠及其他學科的改造和重塑,形成新的學科生長點。
(二)處理好人才培養模式與求真務實的關系
“辦人民滿意的大學”要從教育實踐出發,強調教育結構的協調,突出教育質量,并緊密結合時展。同時,高校作為先進文化的承載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必須認真思索、潛心研究,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發現新真理,構建社會的理想模型。為達此目標須從人才培養模式和求真務實兩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科發展方向,探索自身發展的特色,最終為培養特色鮮明的人才和促進社會外部環境的發展服務,達到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謀優勢,在發展中確立個性化辦學理念、在服務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在比較中凸顯自身特色,在教學的內容、課程體系和實踐環節等方面銳意進取、大膽革新,確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方式和途徑,形成獨具一格的人才培養體系。另一方面,應當把“求真務實”當成辦學特色道路上的首要精神驅動力,是學科教育傳承與發展的基礎,指引著人的精神世界,以批判的精神塑造和引領先進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有利于營造優良的社會辦學環境,促使高素質人才脫穎而出。只有“求真務實”的教育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作為思維定勢和氛圍存在于一所高校群體中時,其實它已成為一股力量支配著“滿意大學”的發展方向。
(三)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教育發展理念
創建大學辦學特色絕不是偏離大學教育中最本質、一般性規律和普遍性規律而標新立異去搞另一套東西,大學教育應該認真履行自己的基本職能,如更多地關注學術性、追求教學的科研的創新、始終著眼于長遠利益、注重基礎性和前沿性科技的探索和發展、注重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等,而不能急功近利,這是教育發展中普遍規律和一般屬性,是不可放棄的、“不可為的”,也是大學教育發展中的根本和核心。而辦學特色則是建立這一般性規律和普遍性規律之上的,由每個大學根據自身的歷史積淀和獨特的文化和辦學優勢,形成鮮明的個性。大學的辦學特色說到底就是一個大學文化問題,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的文化。英國著名學者阿什比曾比如大學就好像一個有機體,各種類型的大學的生存和發展都依賴于遺傳和環境。大學的傳統文化就是這一有機體的遺傳屬性。大學辦學特色的形成,就是在繼承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和借鑒先進思想和經驗而不斷創新的一種文化,這是“有所為”的。若在辦學中拋棄“有所為有所不為”理念,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其結果是不僅不能凸顯辦學特色,也體現不出辦學優勢,也遠離了“人民滿意大學”的辦學目標,最終定將會淹沒在大眾化辦學形式的浪潮中!
四、結語
(一)高等教育多元化、特色化
從主辦機構看,美國大學主要分兩種類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公立大學是聯邦、州或市政府投資舉辦,其中聯邦政府舉辦軍事等特殊院校,州和市政府辦綜合性或專門性大學。私立大學是指個人投資舉辦的大學,私立大學又可分為盈利性大學和非盈利性大學。私立盈利學校需向政府納稅,稅務以外的收益不受制約。私立非盈利大學不向政府納稅,因此學校的全部收益都要投入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诳突咝7诸惙?,美國大學被分為以下六種:授予博士學位的研究性大學、授予碩士學位的大學和學院、四年制本科學院和大學、兩年制大專學院或聯合學院、專業學院和印第安部落學院,不同層次的大學根據其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標也有所不同。美國大學一般都致力于特色辦學,并不盲目追求所謂“綜合性”或是“一流大學”。如博士學位授予學校主要側重于研究,科研在學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學者治學,高度自治
在治學上,美國高校的大部分校長都是在教育教學領域有長期工作經驗的。新穎的辦學理念和富有特色的辦學規劃一直是他們秉承的宗旨。許多著名學府也是同樣,各具特色,鮮有雷同,并都成為它們的制勝法寶,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工科見長,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培養IT人才見長等等。經營管理上,美國高校大部分實行董事會管理制,即由董事會負責經營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問題,特別是籌措辦學經費問題,使學校既可以按照辦學特色規劃教學計劃,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進行運營,如開辦新的學科,高薪聘用新人才,學校獲得經濟利潤等等。這種經營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教育質量,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學生,學校還能不受政府干預地自主確定規模、結構。
(三)成熟、權威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
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以自我評估和同行評估為基礎,由自愿參加的私立院校協會或專門職業協會下的獨立認證機構(必須是獲得教育部或民間性質的高教認證委員會認可的機構)認證的一種高校自我管理手段。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制度是一種質量保障機制,也成為了學生選擇學校的參考指標,因為學校只有通過了認證,在校學生才能得到聯邦政府的經濟資助(如貸款、助學金),他們的學分在轉學時才能被承認和接受。高等教育認證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協調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利益關系,全面、客觀、準確、動態評價高等院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反映公眾對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從而不斷推進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中國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等教育資源不足,質量不高
基于教育部的《201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是3460萬人,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491所(含獨立學院292所),高職院校1321所。全國共有培養研究生單位830個,其中高等學校548個,科研機構282個,在學博士生29.83萬人,在學碩士生149.57萬人。這樣的數字相對于中國13.54億的人口總數來說,普通高等院校數量太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比例太小,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我國的教育資源相對不足。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教學方面,學科管理不當(基礎學科不扎實,實用學科不突出,前沿學科無領先優勢);專業設置不合理、課程安排不恰當,片面強調大而全;教學模式簡單落后、培養方法固定死板,灌輸式和填鴨式傳授知識,忽略了學生思考、研究、實踐、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檢驗方式是只看成績和證書,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發生變化———取得學分萬歲、拿到證書平安。因此,導致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相當大比例并未達到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
(二)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優勢弱化
中國高等院校的辦學目標習慣于追求“大而全”,導致目前的高校,不管什么層級、什么類型的院校,都設有文科、理科、工科、經濟、法律等大學科,且專業齊全并謀求協調發展。這種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卻因此出現了許多院校主業不精、輔業不行的現象。國家確實需要一定數量的綜合型大學,但是更需要的是大量特色突出的專業性高校。在中國,成功的特色院校也有不少,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南京審計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外交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但是這些特色并沒有成為本學校的主流辦學理念,更多的是特色院校逐漸被合并、更名而失掉了原本的特色。同樣,在高校里的特色專業,也因上述原因逐漸失去特色和優勢。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有趨同化的傾向,這種現象是極其危險的。
(三)高校管理體制僵化、低效
中國的絕大多數高校,是套用國家行政機關的層級性管理,自身尚未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規律的管理體制。學校管理者是官員、政客,而不是學者、教育家,管理機構臃腫龐大,造成運營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學術自由受到限制,過多行政力量干預教學、科研活動,學術研究被行政化、官僚化、低俗化。教師受制于不合理的評職機制,為職稱“仕途”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做職稱論文和書籍,學術腐敗、學術造假現象也“應運而生”,正常的教學、科研受到影響??偨Y起來,僵化的體制影響學校高效發展和師生健康成長的主要是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學校管理層的官員壓制學術,用各種方式占用和侵吞了本應批給教學、科研人員的資源和經費,另一方面,教師、學者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受到腐蝕,為追逐權力、利益,煞費苦心去經營權術,無心教學和科研。
(四)高等教育評估體系不科學、不合理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評估體系還不科學,評估方法也尚待完善,缺點具體表現為簡單劃一、政府管控、靜態僵化。全國各大高校類型眾多、起點不一、專業特點和優勢不同、發展速度也不一致,用同一個評估去衡量,違背了唯物辯證法的一分為二的原理,有失客觀、公平、公正,也不能全面反映每個高校的整體實力、專業優勢,更不利于高校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全面發展。比如“211工程”雖然是政府主導的評價體系評估確定的高效工程,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實施至今,批評聲音不絕于耳,簡單劃一的評估標準和不適當的操作,使一些實力平平、學科無特色、專業無優勢、畢業生就業前景黯淡的高校,因為某一條件符合,躋身于該工程,而一些綜合實力突出、專業優勢明顯的高校,僅僅因一個條件不符合被排除在外。這一工程的評估體系無法與國際通用評估標準接軌,也對社會形勢變化和高校自身發展趨勢缺乏靈敏反應,無法指引大眾對高等教育產生正確的需求和期望等。YUWAISAOMIAO域外掃描
三、中美高等教育對比后給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帶來的啟示
(一)適度加大高校數量和規模,著重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增加高校數量是中國為提升國民素質,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必要工作。為此,首先,要堅持穩步、適度、有序的原則,保持合理的增速步伐,做到既不急速冒進,也不畏首畏尾、停滯不前;其次,要防止徘徊在低水平的辦學層次上,要創建以本科及以上院校為主的高校;再次,要突出特色學科和優勢專業,師資力量和科研總體水平必須有相對優勢;最后,要合理地分析和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在教育實力相對薄弱的地區加大建校力度,使西部、邊疆地區、人口大省、二三線城市成為新校的主要建校地點。在擴大高校數量和規模的同時,更要重視的是提升高校的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目前中國高校多年擴招,事實上已經是降低了門檻,因此,在學生進入大學以后,第一,學校要嚴格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培養,對未達到培養目標的大學生或研究生,要求將其不合格科目重修或延長學年。第二,學校更要深化教改,使教研模式、教學方法和考試評價制度可以被廣泛使用于實驗、討論、獨立作業、學術活動、考察觀摩之中。第三,培養學生完成學習類型轉變,向研究型學習、創新型學習和實驗試驗型學習方向轉變。第四,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學素質,加強教學工作研究,在注重教學效果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五,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僅僅滿足于淺層次的、簡單的資料匯總式的研究,要使師生積極參與,綜合運用科學模型和合理假設,通過系統論證、實際調查、實驗試驗、實證分析等方法進行獨到性、創造性的創新研究。第六,科研人員要拓寬視野,加強區域性、國際性的合作交流,借鑒世界名牌大學的辦學經驗以及教學、科研方法,總結出符合我國國情和學情的辦學方法。
(二)以多元化、特色化辦學理念為主,培育特色院校和骨干專業
中國的高等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必須要基于我國的社會需要,以多元化、特色化為辦學理念,重點建設一批具備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的特色院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門人才和特殊人才。要改變現狀開拓創新,就要做到:第一,如今名不副實的綜合型大學改回到原本的特色院校;第二,將學校盲目設立的以及不能保證教育質量和水準的學科、專業進行整合、改進,甚至是摒棄掉;第三,對特色院校和特色專業給予支持,比如,擴大招生規模、增加碩博點設置、重點扶持特色專業,在課題申報、經費審批、教學評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第四,鼓勵和支持具備特色的私立學校,例如大型企業或民間組織、團體、個人等根據市場需求所創辦的民辦高校。
(三)建立符合教育和學術研究規律的高校管理體制
改變高校管理體制僵化、低效的現狀,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須要“去行政化”?;凇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貫徹落實,改變行政權力主導高校運行的局面。首先,要實行教授治校、專家治校,保障學校高度自治,確保學術自由,成立完全由教師、科研人員組成的教務委員會,對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各項事務進行研究和決策。其次,要改變原有的教師考評體系,更側重于考察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特色、講授方法以及原創性研究成果等。再次,要精簡高校各個部門及人員,避免機構臃腫,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最后,學校重視教學和科研,保障教學科研人員掌握科研資源和經費,使資源能夠合理充分地運用到學術研究上,避免教師看重權術而輕視學術的現象在校園內出現。
(四)逐步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認證制度
1.1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教師的老齡化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狀況,不論是高等職業學校還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師的年齡都比較大,受傳統教育方式熏陶的時間比較長,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對于當今的教學需求已經無法滿足。這些教師雖然有著十分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于基層的實踐鍛煉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其講授的內容大都是以理論為主,比較枯燥,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辦學經費短缺
因為教學經費投入不足,使得學校很難置辦先進的教學設備,使得實踐教學受到了影響,嚴重的影響到了教育教學的質量。隨著高職院校不斷的擴招,學生數量的大量增加,政府投入的資金不足,使學校補錄時無論在師資力量方面還是人才培養方案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很難有效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質量。
2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方法
2.1更新教學質量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教學管理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對質量管理理念進行不斷的更新,所以,教師就必須要對相關的質量管理理論有著明確的認識,對于高等職業學校的本質很規律有著明確的認識。其中最為主要的有兩點:第一點,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高等職業學校的立校根本就是對人才進行培養,而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要堅決將教學質量作為教學發展的中心,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保障的制度,正確處理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第二點,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識,建立一套比較健全的工作認知制度,在全體教師的心中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質量意識,對教學質量進行掌控,保證教學質量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貫徹落實。
2.2對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進行完善
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體系直接關乎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所以學校應該對現有的規章制度和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進行不斷的完善,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科學的評價和監控,以此發揮其最大的效果。為了能夠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一定要對教師素質、專業設置、時間環節考核、教材建設以及學業評價機制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時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要與實際的社會生產生活相結合,因此在選擇教材時一定要慎重,選擇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以及連續性的教材。
2.3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對高職院校教師素質進行全面的提升。師資隊伍的力量直接影響著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為此應該從各個方面著手,增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招聘具有專業技術和理論知識的教師。同時,學校對教師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信息動態以及技能操作要求。同時,與企業進行商討,讓企業將優秀的技術人員派遣到學校當中兼職教師,將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經驗傳授給學生,做到合作辦學,將學生按期的送到企業當中進行實習,更多的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之中。
2.4加大辦學經費的投入
就我國目前的高等職業教學來說,基本都是以政府投資為主,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所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政府的財政很難進行支撐,如果想要使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得到持續性的發展,國家就必須要調整經費投入的比例,確保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有著足夠的資金支撐。同時,政府還可以鼓勵企業和個人對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投資,改變傳統政府投資的單一模式,拓寬融資的渠道,使學校的資金得到有效的保障,保證高等職業教育能夠正常的進行。
3總結
云南參與GMS20多年來在人力資源方面取得較大成就:①GMS教育合作體系中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培訓項目以及培訓費用由云南省承攬,旨在為GMS國家輸送更多高精尖技術人才;②每年云南如期參與“金邊培訓”、湄公學院等學習培訓項目。為了促成更多的教育合作項目,省政府專設政府獎學金,鼓勵GMS國家的學生來云南留學和參觀,每年接收約八千人留學生;③云南省多家高校與GMS五國的高校分別簽訂了交流合作協議,就課程共建、學術交流、科研攻關等項目展開深度合作;④云南還加大了為GMS國家培養漢語人才的力度,建立了一批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和孔子學堂。
2云南與GMS五國高等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其中S為優勢,W為劣勢,O為機會,T為威脅。
2.1優勢分析
2.1.1具有獨特的地緣和人文優勢
云南與GMS五國山水相連、民族同源,語言風俗相近,文化交流歷史悠久。近年來,云南省借助區位優勢,從GMS五國招收了數以千計的留學生。隨著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日益密切,GMS五國對華文教育的需求不斷擴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較低的學費、生活費和旅途費用,將吸引越來越多的GMS五國學生來華求學。
2.1.2相比GMS五國具有一定比較優勢
雖然云南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在中國不占有領先地位,但是相比除泰國外的GMS國家,還是具有比較優勢。就目前GMS五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態勢來看,云南的教育理念比較先進,政府也高度關注教育合作項目,并且在資金、技術、信息交互等領域給予了更多的支持,云南省的教育規模、市場及人文環境對深度開展教育合作十分有利??傮w來說,云南的教育合作情況在GMS五國中僅次于泰國,比較優勢明顯。
2.2劣勢分析
2.2.1開展教育合作政策環境有待完善
國內尚有一些法律法規不利于深度推進教育合作項目。比如高等教育的學歷和文憑的對等互認工作還沒有在GMS次區域中形成統一的體系。
2.2.2合作規模小、專業分布不合理
從招生規模看,云南與GMS五國高校合作辦學項目中十幾個人一個培訓班的情況比較常見,五十人以上的培訓項目很少;從專業設置上看,云南與GMS五國合作辦學項目多集中在語言、經濟管理類等專業,缺乏理工類專業。
2.2.3語言教學師資嚴重缺乏
專業教師隊伍的雙語水平不高,師生間交流互動困難。GMS五國留學生對金融、旅游和教育等次區域支柱產業相關專業十分向往,但由于云南高校從事留學生教學工作的許多教師屬于兼職性質,導致目前云南高校開課以語言類為主,專業課教師雙語交流溝通水平有限,制約了留學生專業選擇的范圍。
2.3機會分析
政策支持“:橋頭堡”戰略的實施為進一步提升云南省教育對GMS國家開放水平、構建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與機遇。隨著GMS合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推進,建設以昆明為中心的面向東盟的國際教育基地,已經成為云南省與GMS五國高等教育合作的迫切需要。
2.4挑戰分析
2.4.1來自廣西的競爭
廣西毗鄰越南。為了促成更多對外交流項目,廣西建造了水陸空交通網,旨在通過發展西南出海大通道進軍東盟。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博覽會紛紛落戶于南寧,這恰恰為廣西增進與GMS各國的教育交流合作營造了良好氛圍。廣西一帶的自然地理、人文環境與GMS五國比較相似,而且廣西有充足的高等教育資源,學費標準較低,因此也受到了GMS國家留學生的廣泛關注。在不久的將來,廣西高校必將發展成為能夠與云南省齊名的對外教育合作基地。
2.4.2來自GMS國家華文教育完善的挑戰
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我國與東盟在各個領域都展開了交流與合作,外匯不斷涌入。在商貿合作的推進下,華文逐漸發展成為亞太地區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通用的商業語言。精通華文的專業人才,其薪酬待遇更高,就業前景更好,因此GMS國家的政府機構對華語教育都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度。華文教育開始在國際社會大放異彩。云南省抓住時機,以較低的學費標準為各成員國提供了專業化的華文教育和培訓項目,吸引了大批留學生來我國留學和常駐,有力地推動了對外教育合作。
3云南與GMS五國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
3.1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嚴謹的政策體系和規范的法制環境是順利開展高等教育合作項目的重要前提。云南應該在現有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對教育合作項目給予更多關注,完善教育合作法律體系,使高校擁有更多自主決策權。另外,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盡可能多地提供引導和服務項目,在“請進來”和“走出去”上下大功夫。同時,適當調高來滇留學門檻,鼓勵更多學生來滇學習,優化留學生專業結構,為實現云南省高等教育國際化增磚添瓦。
3.2加快學歷學位互認進程
要使GMS各成員國之間加強教育交流與合作,就必須在學歷認證上謀求統一化。在GMS次區域統一貿易框架下,實現各成員國之間的學歷學位互認,為合作辦學免除后顧之憂。在這方面,我國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應該與GMS成員國積極對話,以促成成員國之間學歷互認。
3.3調整專業與課程設置
隨著次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各國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再是單一的外語翻譯,而是既懂外語又精通相關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云南高校對留學生的專業與課程設置上也應由以學習、進修漢語為主,逐步轉變為進修專業課程和進行學歷教育為主。課程設置應圍繞物流管理、加工技術、會展、旅游管理、東南亞語等專業人才需求來開設,構建適應GMS次區域需要的國際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3.4有力推進涉外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云南與GMS五國高等教育合作,必須將國際化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尤其要針對當前云南高校涉外專業教育任課教師匱乏的問題,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級政府高等教育專項經費支持,加強青年教師國際化教學能力培養,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備適應GMS五國留學生教育的骨干教師團隊。
3.5有效提升留學生專業教育國際化水平
云南高校需將涉外教育的學科專業建設放在重點關注的位置之上,以云南高校原有的優質專業、特色專業,尤其是對GMS國家極其有用的涉農適農專業作為涉外專業建設的核心,制定一系列推動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的區域性人才培養規劃。
4結論
關鍵詞:中國;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思考
Abstract:ManagementaccountingwasfollowedTaylor’sscientificmanagementproductiontoproduceatthebeginningofthecentury,andalongwitheconomicaldevelopment,butobtainedthepromotedutilizationandthedevelopmentintheoverseasenterprise.Theresearchdemonstratedthat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thehighereducationfarhasnotbeenabletomeetthebusinessmanagementneed.Didthisarticlepresentsituationofanalysisthehighereducationembarkfrom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howelaboratestransformed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thehighereducation,andmadesometentativeplans.
keyword:China;Managementaccounting;Highereducation;Thereformpondered
前言
管理會計在中國的運用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管理會計理論研究興起而展開的,其歷史并不長。大部分企業對全面預算、風險分析、差量分析、長期投資決策方法、企業員工業績評價等都知之甚少,企業會計人員仍缺乏管理會計的基本觀念,更談不上應用這些方法去參與經管理會計在中國并沒有引起多數企業的重視。21世紀是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以迅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將使得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管理各方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然而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的管理會計落后于時代要求,為適應當今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需要,管理會計教育的創新與變革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一、中國管理會計教育落后之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
美國的約翰遜和卡普蘭兩位教授,他們在1987年合寫了一本轟動西方會計界的專著《相關性消失了——管理會計的興衰》,對西方管理會計的知識體系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這兩位美國教授在該書中認為:近年來的西方管理會計實踐一直沒有多大的變化,目前的管理會計體系是幾十年前研究成果的產物,甚至管理會計現在必須要從屬于財務報告,從而對管理人員所進行的規劃與控制的決策已不再具有相關性(孟焰1999)。這種與決策不相關性的現象在我國仍十分突出,調查顯示,我國管理會計教育主要側重于對管理會計基本原理、方法等的理論傳授上,忽視對管理會計實務的分析,普遍缺少對本國管理會計經典實務的分析,與我國管理會計實際聯系較少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國會計界對實踐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顯缺乏系統的研究和歸納總結,到目前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統的研究與總結。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樣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報告,是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廣應用的重要原因(孟焰1999)。
(二)教學方式亟待改革
我國傳統會計教育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幫助學生掌握現有的會計規則以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上,故其狹窄的內容和僵化被動的形式遠遠落后于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這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是十分不利的。調查顯示,“講課+討論”是中國管理會計教學的主要方式,這是一種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師生缺少互動,學生不僅不能主動發現和發掘問題,即使有問題,教師也未必知曉并做出回應。調查顯示,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大約四分之三的課堂時間系“教師講、學生聽”,7.2%的課堂時間用于公開討論課后作業中的習題與問題,有6.7%的課堂時間用于討論課后作業中的案例,約4%的課堂時間用于考試(周齊武等2005)。
(三)教學內容陳舊
為了促進西方管理會計的發展,卡普蘭教授(1998)對西方高級管理會計內容進行了調整,在其《高級管理會計》(第三版)一書中,強調了作業成本法和作業管理的理論與實務方法的重要意義,并將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標成本法、改善成本法作為戰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對傳統的以凈利潤或投資報酬率為主的經營業績衡量指標與方法進行了重大的變革,提出以經營業績平衡表來考核企業經營業績的四項綜合指標:財務經營業績指標、為顧客提供服務的業績指標、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業績指標、員工學習、產品創新與成長的業績指標;同時為了便于理解與操作,將該書在第一版、第二版中所涉及的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量本利分析、線性規劃模型、回歸分析模型等全部刪除,從而將數學方法的應用降至最低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增長數學方法的卡普蘭教授在開展管理會計研究中的重大變化(孟焰1999)。實踐表明卡普蘭教授的改革是對的,在他與他同事的倡導下,西方管理會計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僅體現在對原有的管理會計知識體系進行了改造,而且還產生了管理會計的一些分支學科,如作業成本管理會計、適時制生產系統、制造資源計劃、質量成本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增值管理會計、社會責任管理會計、資本成本管理會計、國際管理會計等以及人理論、組織行為學、信息經濟學等相關科學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我們曾經的調查研究表明,在我國管理會計教材中,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本量利分析法、預測分析、短期市郊決策、長期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成本控制、標準成本和責任會計等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約77.82%)(張海濤張琳李安琪2003)。實際上根據歷史資料編制預算或計劃、標準成本控制、存貨的經濟批量模型、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的最優化決策等內容和方法都已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了(黃曉波趙紅娥1999)。
二、管理會計高等教育之變革
在工業時代,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是一個相對穩態結構,產品生產表現為大批量、標準化,市場需求變化周期較長、個性化特征較少,競爭主要體現在市場占有率高低方面。在工業經濟時代,生產方式經濟的主要特點表現為:以資本和勞動力為核心生產要素,經濟活動契約化、產品標準化、生產規模大型化和組織結構垂直化。與此相適應,傳統管理會計把目光聚集在企業內部的管理與動作上,注重通過控制產品生產成本來完成管理會計的目標,并以產品成本作為定價的基本依據,較少關注風險管理,以制訂標準成本和預算生產過程進行控制,利用經濟批量原理進行采購決策
(黃曉波趙紅娥1999)。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方式是以核心要素是知識,產品的非標準化,生產規模的小型化等為基本特點。因此,企業管理會計必須更新觀念,加強市場變化研究,具體包括管理會計基本理論更新、培養目標更新和教學內容與方法更新:
(一)基本理論更新
管理會計視野的拓展和管理會計人員角色的轉變,對管理會計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傳統管理會計主要研究企業內部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業績評價,旨在提高企業內部效率,其立足點在企業內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管理科學的創新,管理會計有必要拓展其視野,關注和研究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機遇和威脅,為管理決策提供多方位、多層次的信息。相應地,管理會計人員的角色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F行管理會計理論一般地都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而市場的參與人是完全理性的,在這個市場中人們取得信息是沒有成本,不存在交易費用,不存在市場障礙,市場價格由低要求決定等。上述假設與客觀實際已經是越來越不相等了。例如管理會計中的許多市場預測方法就建立在上假設的基礎之上的。而技術不變假設和邊際收益遞減假設等更是支持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基本假設,而基于此假設的管理會計在提供決策依據時,就難免出現決策的失誤。(二)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更新
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更新,首先體現在正視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將管理會計教育的重心轉向學生能力的培養,其課程開發采用“整合取向”,重在考慮多元化知識和現有課程的融合、彼此間的接觸、作用和相互滲透以及對現有課程的補充、拓展、加深等。我國不少高校的本科會計專業,專業課時幾乎占總課時的1/4,在??茖哟紊希@個比重更高。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會計專業學生缺乏的是企業經營管理、中文寫作、財務管理、電子計算機、外語、生產管理等知識,會計核算知識并不缺乏。因此,管理會計的課程體系在囊括會計專業基礎知識之外,還應涵蓋相關專業知識,如稅收、金融、管理學、法律、工程技術等。
孟教授(1999)根據自身的體驗認為,總的來看,進入本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管理會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發展前景是令人振奮的,新的研究領域層出不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管理會計在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但就管理會計教學本身而言,絕大多數管理會計老師(89.7%)采用中文教科書為教材,有4位(約占10%)采用英文教科書,有3.6%的教學資料選自英文學術期刊,2.08%選自英文實務期刊。由此可推定,如果那些被選用的中文教科書能有效地掌握西方管理會計實務或制度,否則它們對于西方管理會計創新的全面介紹仍然有限。當然,本文的觀點并非主張中文的管理會計教科書必須涵蓋所有西方管理會計技術或制度。
(三)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更新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AECC)在于1990年9月的《狀況報告第1號——會計教育的目標》中提出,會計教育的目標是要使學生具備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所必備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其能終生學習,并主動適應職業要求的變化,具體內容為:①技能。包括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智力判斷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②知識。包括一般性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會計專業知識。③專業認同。指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該認同會計專業,樂于掌握作為會計專業人員所必備的學識、技能和建立相應的價值觀念,熟悉會計職業道德準則,能進行價值判斷,隨時準備探討與會計人員專業誠實性、客觀性、適應性及與公共利益相關的問題??梢?,管理會計教育必須正視管理會計人員的這種角色轉變,改進教學以使學生適應環境的變化。管理會計專業的學生要想勝任工作,除了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外,還必須學習和發展商業管理、戰略分析、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三、關于我國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設想
于1996年結束的美國管理會計協會(IMA)的調查表明美國的企業高層經理對管理會計師期望的變化(J布洛切愛德華,H陳康,W林托馬斯2002):經理們希望管理會計師不僅要關注短期財務成果的管理報告,而且能夠整理并解釋有助于企業成功的信息,包括為企業高層決策者制定和實施成功的競爭優勢戰略提供關鍵因素的信息。為了推動管理會計教育的改革,IMA提出了一項四步行動計劃,以促使教育界對會計課程進行修訂,使主修管理會計的學生畢業后能滿足企業對他們提出的技能和素質上的要求。具體措施包括:(1)舉辦企業界與教育界的交流會,商榷共同的需要;(2)由IMA發起的會計教育改革小組定期會晤,以敦促會計改革項目的開發以及實施;(3)由IMA負責的“管理會計的實證分析”;(4)促進IMA研究成果的交流(任忠奇,夏鑫2003)。
當然,中國的情況與西方國家明顯不同。由于我國沒有一個將學術界與實務界都包括在內的管理會計職業組織,學術界與實務界溝通的機會不是很多,這就為開展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這表現在,學術界特別是大學的研究人員很難有機會深入到企業中開展調查研究,因而對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管理會計的情況缺乏了解;而實務界對學術界發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論性太強,與企業現實情況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決企業中的實際問題。所以中國管理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辦法,也不能等中國建立起管理會計師協會和開設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再動手,有據于此,本文根據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幾點改革設想:
(一)、管理會計研究方法的發展與改進進入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會計學術界大力倡導實證研究方法。早期的實證會計主要是對會計信息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問題研究,后來又轉向研究會計選擇的動機及考慮的因素,到70年代末實證會計研究興盛起來,80年代即已成為會計研究的主流學派。目前我國會計界對實證會計方法存在著不同的看法,這里既存在人們的認識問題,也受客觀事物規律性暴露得不夠充分的影響。積極響應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的配合下,發起了“中國管理會計典型案例經驗總結與研究”的活動。開展“中國管理會計典型案例經驗總結與研究”的活動,將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開拓性嘗試。
(二)、管理會計內容的調整與拓展
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要求我們轉移成本管理重心
、拓展成本控制視角。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產品的價值將更多地取決于產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識,這些信息有技術上的、也有市場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以及對市場的掌握在企業增值中占較大的部分,生產制造則占增值中相對較少的部分。產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企業為確保長期競爭優勢,不得不在信息、知識發展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相對其開發和市場調研支出顯得微乎其微。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管理的重心應當逐漸從生產制造成本轉移到產品研制開發成本方面,由成本控制轉移到成本計劃。
參考文獻:
1、周齊武,杜榮瑞,王斌,肖澤忠.中國管理會計教育現狀分析[J].會計研究2005,7
2、黃曉波,趙紅娥.經濟形態變革與管理會計創新[J].會計研究1999,12
3、孟焰.面向21世紀的中國管理會計[J].會計研究1999,10
4、張琳,周建偉,李安琪.管理會計應用環境與中國管理會計教育[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5、張海濤,張琳,李安琪.關于我國管理會計教材質量的調查分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關鍵詞:高等教育;財政投資;高校評估;自主辦學
一、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的現狀
我國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公立高校來進行的,因此,我國高校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政府的財政投資。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斷增加,在政府對教育的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國總的公共教育支出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和世界相對的合理水平不盡符合,高等教育支出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不盡合理。
在1998年高校根據國家的發展要求開始擴招之后,高校的財政問題一年好似一年,但是,總的來說,多數高校自身仍然感覺經費短缺,高校希望國家能夠投入更多的經費來發展高等教育事業。而這兩年,國家準備投入大量的資金來發展農村的義務教育,很難再分出更多的資金投入高校,這就是當前我國公共教育財政支出和高等教育的財政支出所面臨的問題。
二、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體制與西方國家之比較
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體制同西方各國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通過下表,我們可以進行大致的比較分析: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美英日等發達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經費主要是以間接形式向學校提供資助,而美德俄則是由聯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來共同承擔,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顯得很單一,而且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投資存在著不足的情況。在歐美發達國家,其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教育甚至普及化教育階段,如此大規模的高等教育,完全依靠政府投資是根本不可能的,它們或早或遲地都選擇了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其中,美國“在公立高校,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財政資金約占高校經費的50%,其他投資約占50%左右;而其私立大學的學費、學校服務收入、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產業和金融資本等收入所占比例更高,學費收入達到43%,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達14%,學校的服務和其他創收約占21%”[1]。
在英國,高校和政府之間存在一個大學基金委員會,作為兩者的中介機構,對高校的經費進行評估,然后向政府提出,“政府通過大學基金委員會每5年給大學分配一次撥款,由大學自主安排和使用”[2]。這樣,英國政府對高校的投資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客觀性,政府對高校的投資就不會盲目,也使政府的財政投入能夠發揮較為實際有效的作用。
在我國,政府對高校的行政干預是全面的,對高校的投資也是直接的,教育部門實際上仍然是政府的“附屬機構”,因此,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投資便是“分內”職責。政府主要根據國家的發展要求來確定對高校投資的重點和數額,而不是根據高校自身實際發展的需求進行投資的。另外,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對高等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還是不夠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需要繼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
三、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我國高等教育的財政投資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
第一,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經費占GNP的比例和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一直處于低下水平。在我國公立高等學校占絕大多數、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仍主要依靠國家財政的投資體制下,國家總體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極大地限制高等教育的投入,甚至帶來高等教育與國家義務教育爭奪資源的問題。
第二,政府的財政投資效益不高的問題。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資主要是根據國家的整體發展要求進行預算的,忽視了各高校的實際需求,導致資金在各高校之間的分配存在較大不平衡,有的高校資金過多,而有的高校卻缺乏資金;另外,在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的低效益問題,其原因在于,高等學校缺乏科學的成本核算機制與競爭機制,在制度安排中漠視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學校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
政府財政投資效益不高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有限資源,有許多沒有花在教學與科研的“刀刃”上,而是花在與教學科研無必然關系等方面,比如,大量的用在行政方面甚至后勤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第三,政府撥款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我國政府的撥款制度深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對高校的財政撥款主要依據國家計劃進行,這種政府撥款方式對高校間競爭機制的引入激勵不足,政府撥款基本上起到的只是“輸血”的作用,而對高校提高成本效益、提高自主融資能力的激勵不夠。同時,“政府撥款在縮小高校間固有的地區差距和歷史背景而造成的不平衡方面,發揮的作用也不夠”[3]。例如,近年來,由于非競爭性因素造成的東西部地區高校間的投入差距正在逐漸拉大。因此,當前的政府撥款制度沒能很好的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四、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投資體制改革的方向
第一,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情況調整對高等教育財政支出的比例。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今天,應該根據高校實際發展的要求適當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資?!案鶕覈洕鷮W家厲以寧對美、英、日、印度等38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國家教育投資與人均GNP之間的數量分析所得的結論:我國目前教育經費占GNP的比重應該達到GNP的4%左右,而實際上,我國1998年僅為2.55%”。這個數字遠低于“1992年發達國家的5.7%,中等收入國家的4.4%以及世界3.6%的平均水平,而且還低于1992年低收入國家2.6%的平均水平”。我國應該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真正體現為“科教興國”的目標。
第二,建立高校財政評估機構,即高校和政府的中間機構。建立政府和高校之間的中介機構,可以使其站在高校和政府之外,“旁觀者”的立場上,在更為客觀的基礎上對高校財政投資數額進行評估,從而使政府的投資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效用性,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育腐敗問題。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英國的大學基金委員會的做法,政府通過大學基金委員會對高校每5年進行一次財政資源分配。另外,我國政府還應該在增強對高等教育撥款的靈活性和效用性方面做出努力。
第三,完善政府的財政撥款制度。我國政府的財政撥款制度還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而現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逐漸發展并走向成熟,我們應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來改善和完善我國的財政撥款體制。
(1)對教育的政府投資要本著提高我國教育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的市場機制為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主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資體制,其中,政府應當擺正自己在高等教育產業發展當中的位置,“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對高校辦學的直接干預,積極發揮正確的服務和宏觀調控職能。
(2)要把投入—產出效益的評估作為財政撥款的重要指標,發揮評估激勵機制在撥款中的作用。努力縮小政府投入在高校間的不平衡,應通過地方政府與中央教育主管部門共建的方式,加大地方政府對高校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應傾向于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和辦學條件先天稟賦不充分的高校。
第四,要切實落實高校的辦學自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真正尊重高校的辦學主體和融資主體的地位,使高校真正成為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的融資主體。對于學校運行的各項成本開支標準,對于如何制定融資戰略,高等學校應當具有最終的決定權。高校通過合理運營獲得資金贏余,應當受到鼓勵。國家應當鼓勵學校將贏余投入到改善師資待遇、提高師資水平和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中去。
另外,一些公立高校還可以進行“轉制”的改革,創辦產權多元的高等教育機構。有的高等教育機構可以引入外資,建立對外合作機制?!罢粦笠唤y’地行使本應由民間力量行使的高等教育投資權利與義務,應當允許公立與私立并舉、非營利法人和營利法人共存的辦學格局的存在。在明確產權、權利、責任、義務的條件下,高等學校的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改革和完善了我國財政對教育的支出體制,既能提高高校的辦學自,多渠道的動用社會力量進行融資引資,從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提高政府財政投資的效率,使政府能有相對充裕的資金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緩解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財政投資的矛盾,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唐忠旺,等.對我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4,(7).
(一)學科合法性基礎尚不牢固
學科合法性是指某個研究領域或學科作為一個學科何以可能,即合乎學科的標準、規范,得到學術共同體認可,為高等教育體制所接納,在大學里獲得建制,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的承認與資助。換言之,一個新學科的合法性可以分為行政合法性、社會合法性和學術合法性三個部分,其中學術合法性是一學科區別其他學科的關鍵所在,是該學科合法性的基礎。有專家指出:“學科首先是一個以具有正當資格的研究者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個體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對他們研究工作設立一定程度的權威標準,組成了這個社群。”無疑,整個學術社群或學術共同體對于高等教育學的認同,是其作為一門學科合法性的關鍵所在。在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直接以學科設置切入,是以學科建制發軔,使高等教育學在事實上成為一門“學科”,已具備作為一門成熟學科的外在建制的支持與保障條件,達成了一門學科的行政合法性和社會合法性,但其內在建制尚未建成,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規范性、科學性等還沒有得到學科同行的充分認可,學術合法性這一最為根本的層面尚未達到。畢竟自己稱自己為“學科”或被政府設置為學科,并不是學術界判斷相關研究能否稱為或成為一門學科的充分條件。學科設置是一種特殊的行政或政治行為,與學科自身的學術合法性關系并不大,也就是說高等教育學雖然在制度上已經學科化了,但在質量和內涵上并沒有完全達到,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是還沒有達到學科成熟標準的“應然”學科。
(二)理論體系尚未真正確立
我國高等教育學科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實踐需要的推動下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建立起來的,而非學科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發形成的,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性。這對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高等教育學很快就確立了其在教育科學界的學科地位。但“由于缺少學科基本理論研究以及建構學科體系所必需的基礎,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學學科體系帶有明顯的模仿特征”??疾熘袊叩冉逃龑W產生的歷史不難發現,模仿的對象是教育學的學科體系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體系,特別是其理論體系直接脫胎于普通教育學,從研究對象到學科內涵都相當一致,只是根據高等教育的特點和問題進行增刪,原創性較少。這種理論體系的模仿性反映出自身理論研究的匱乏,表明其科學的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再就是,近10多年來,不少學者圍繞高等教育學理論體系的建構,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理論體系建構上存在思路單一問題,總容易陷入‘邏輯起點’的誤區”。多數學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學邏輯起點的找尋上,以便從抽象到具體,進行層層推導,逐步展開,構建嚴密的邏輯體系。但實踐表明,這種僵化的學科建設思路和單一的體系構建模式成效并不大,已經嚴重阻礙了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
(三)方法體系規范性有待提高
近年來,多學科研究在高等教育問題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也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卻很少運用于學科建設。雖有學者嘗試利用多學科的方法研究學科問題,但由于缺乏理性的選擇、學科間理論與方法兼容性的考量,對其他學科理論的簡單套用、移植和復制現象十分普遍。試圖把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直接往高等教育學科這個“筐”里面裝,結果導致多學科的資源無法被有效利用。再就是,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和問題研究交叉融合不夠,甚至存在著相互排斥的現象。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基本上是以“問題研究”為導向,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踐中的問題引導著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的方向。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以社會問題為研究對象是理所當然的,它在強化理論聯系實踐的同時也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新的合法性來源。但僅僅是圍繞著問題轉,而沒有學科理論的深入研究,脫離理論指導的實踐便會失去方向和靈魂,從而導致高等教育學科研究的“熱點趨向”和“泛化現象”,回答與解決實踐問題難以有說服力與穿透力。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的心中只有“純粹的學科”,無視活生生的社會現實,直面高等教育實踐不夠。脫離實踐的理論往往蒼白無力,以至于研究出來的成果空洞、晦澀,對高等教育實踐作用甚微。其實,學科建設與問題研究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前者可以為后者提供理論基礎,而后者則可以為前者注入新的實踐源泉,有助于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
二、高等教育學科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知識體系
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和完善是一門學科得以立足、成長和獲得學術共同體認可的根本所在,是從“自在”走向“自為”的關鍵所在。我們必須分析高等教育學科已有知識體系的正當性和完整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切實推進高等教育的元研究,促進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的繁榮與發展。在進行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時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關注高等教育學科的規訓制度。只有從制度化學科的角度,在更高的層面上,審視和反思高等教育學科的現狀,才能清醒地認識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第二,關注高等教育實踐領域。高等教育理論要走向“高等教育實踐”,不過要超越“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心態,要在教育實踐中保持理論高度和自身的批判向度。第三,關注高等教育學科觀念的轉變。社會科學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高等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建構模式的不唯一性,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學科認識多樣的時代,指望形成統一的學科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與其冥思苦想去找尋邏輯起點,不如致力于多學科的協同創新,吸納其他學科知識為高等教育所用。
(二)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方法體系
我國高等教育歷史短,對高等教育研究本身進行系統反思和學術建構的歷史就更短,因此很難說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方法體系,需要在反思中進行不斷建構。“毫無疑問,當一門學科正在產生的時候,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借鑒所有現成的學科,將這些學科中的寶貴經驗棄之不用,顯然是很不明智的”,高度分化基礎上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發展規律也預示著,僅僅運用學科范式將不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發展,特別是難以解決日趨復雜的高等教育問題。正由于此,美國著名的高等教育專家伯頓•克拉克(BurtonR•Clark)采用多學科角度來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多學科交叉的高等教育領域“沒有一種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寬闊的論述必須是多學科的”。各門人文社會科學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了解和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可以站在高等教育學的“內立場”上,充分吸收其他學科的營養為高等教育研究所用。潘懋元先生力主運用多學科的觀點來研究高等教育,并在其主編的《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積極的探索。事實上,多學科研究范式對高等教育研究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學科發展中,必須繼續倡導多學科研究,它不僅可以豐富高等教育學的內容,也可以為高等教育研究注入活力。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多學科研究范式在保持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獨立性、提高高等教育理論的嚴密性、統合研究興趣的多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因而,在把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移植到高等教育研究時,要有所選擇,嚴加分析,遵循適用性、有效性等原則。當然,高等教育研究走向多元范式,絕不意味著高等教育學科范式的終結,“高等教育學科范式在保證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對獨立性、把握高等教育研究的全局和方向、整合多學科研究、聚集和培訓高等教育研究人才等方面繼續發揮其他范式無法替代的作用”。因而,在未來的高等教育多元范式研究中,高等教育學科范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茖W解決高等教育領域的問題,需要對不同范式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對教育問題既需要追求“局部的、片面的深刻”,更需要進行“綜合性、整合性的思考”。
(三)完善高等教育學科的學科建制
學科建制是保證學科活動展開的外在制度,是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路徑,可以為學科發展“爭取外部社會資源”。為獲取更充分的社會資源保障,我們必須加強和完善高等教育學科建制。首先,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在強化實體機構建設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先進的網絡和通訊技術提供的機遇,為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學術同行提供快捷的學術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其次,完善高等教育學科培養制度。“在對科學發現優先權的激烈競爭中,天才學生,作為基本的符號資本,成為不同學術機構/不同國家爭奪的智力資源。”高等教育學科的知識生產和創新是沒有止境的智慧苦行,完善的學科培養制度可以使天才學子不斷地匯聚。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研究隊伍的泛化龐雜,中國每年數以萬計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大多出自一線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之手。毋庸置疑,這也正是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能夠保持長久活力和繁榮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國的高等教育研究要在未來世界學術領域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則必須拿出達到國際水平的、有原創性的理論和學說,這些成果的生產僅僅依靠高等教育研究的“業余選手”顯然不夠,應該主要依靠高水平的、專業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和團隊,“在群眾性高等教育研究方興未艾的潮流中,走專業化道路是鞏固高等教育學學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完善高等教育學科評價制度。研究成果評價標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研究內容與方式的導向器。促進高等教育學科的發展,更好地為不同的對象服務,必然需要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評價標準,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同行評議制度,發揮學術同行特別是校外學術同行在學術成果質量認定中的關鍵作用,并采用國際學界通行的“論著(論文)—質量制”。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