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5:03
序論:在您撰寫關于誠信的議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基于科室成本開展項目成本和病種成本核算
醫院成本主要由院級成本、科級成本、單病種成本和單項成本組成,因此醫院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應以核算科室成本為基礎,逐步開展項目成本、病種成本、醫療全成本和醫院全成本核算??剖页杀镜暮怂氵^程主要是指將科室作為核算的對象對醫院業務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費用進行劃分和歸類??剖页杀竞怂阕鳛獒t院成本核算的基礎,其關鍵環節是將醫院的行政后勤、醫輔、醫技和臨床合理劃分為四類核算部分。為了保證醫院成本核算能夠在每個核算部分中得以落實,必須將整個醫院的成本控制目標通過有效分解到每一個部分中,從而對每個成本核算部分的經濟責任加以明確和落實。科室成本又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主要是科室本身產生的各種費用支出,并且將產生的費用支出直接計入或者通過應用內部服務價格等方法計算后計入到科室成本之中的成本;而間接成本主要是指臨床和醫技科室必須分攤的其他科室費用而產生的成本,間接成本在計入科室成本之前必須按照“收益和負擔”原則及相應標準對其進行合理分配。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是在科室成本核算基礎上產生的,它所核算的對象是各個醫療服務收費項目(收費衛生材料和藥品成本除外)。與科室成本雷同,醫療項目成本費用也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直接計入醫療項目成本的直接費用和按一定標準分攤之后計入醫療項目成本的間接費用。為了使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更加科學,醫院一般都會使用作業成本法對直接費用進行集中歸類,使用成本動因方法對間接費用進行合理分配,實現對資源消耗過程的追蹤。病種成本核算過程主要是針對已經出院的病人在住院期間為了治療某病種而形成的醫療項目成本、藥物成本和單獨收費材料成本的綜合過程。如果在核算過程中對病人住院期間可能接受的治療流程進行充分考慮,那么這種成本核算就是以臨床路徑為基礎的病種成本核算,在病種臨床路徑明確之后,便可以對病種標準成本進行簡單而合理的計算。其計算過程包括三個步驟:首先,通過對項目成本進行核算來確定各病種成本項目的加權平均,從而得到病種成本核算的基數;其次,參照臨床路徑來修正病種成本核算的基數;最后,依據DRGs分組標準來修正成本核算數據,最終得出病種成本核算的精確數據。
(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實施成本可行性論證
醫院要想有效降低成本,必須找出各種成本核算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一般來說,醫院可以通過參照科室實際情況,運用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和量本利分析等成本分析方法對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確定。這就需要醫院通過建立和完善年度成本分析報告會制度,對整個醫院的成本核算進行總結,對科室成本方案進行分析,對下一年度醫院和各科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出指導性建議。除此之外,醫院還應從投入成本的角度出發,以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作為分配原則,在分配過程中進行不斷論證,在投入和產出的全過程中分析成本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在對成本投入進行預測時,應該將量本利分析方法和預測技術進行有效結合,以此明確成本投入的業務量和在投入與產出過程中必須控制的目標業務量和目標業務收入。在醫院資產中,醫療設備的價值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占了醫院總產值的50%,而醫療設備產生的各種經濟收益占醫院總收入的50%以上。因此,為了避免醫療設備的成本浪費,醫院必須對大型醫療設備購置進行科學論證。要想提高醫療設備購置的投資效率,醫院必須對設備購置進行規范管理并做到以下幾點。
1.在購置設備之前,申請科室應該對需要購置的設備進行充分考察,確定設備在質量上和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先進性及這些設備在全國的分布情況等。
2.對科室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機制加以完善,這樣便可確保在設備購置的論證過程中參與設備購置的小組能夠充分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從而進行準確的決策。
3.為了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在評價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保本分析法、投資回收法、利潤現值和投資額比較法。除此之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采用凈現值法對成本投資進行評價,只有對資金流量的時間價值進行充分考慮,才能合理反映項目投資的價值。
4.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可以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結果可以為以后醫療設備的購置提供相應的參考。成本效益分析作為醫院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的重要依據,也是在實踐基礎上對引進項目的實際效果和預期目標的科學驗證。因此,在醫療設備購置中采用這種分析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資的回報率。
(三)依托HRP信息整合平臺,實現成本管控的精細化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醫院成本核算也應該跟隨時代的進步實現核算的網絡化,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終端實現成本核算數據的自動收集、存儲分析和共享?,F階段,我國多數醫院的信息系統都是以醫療環節為核心的前臺業務系統,通過這一信息系統的監理,科室可以獲取相應的開單收入和執行收入的信息(行政后勤科室除外),但是系統與系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在系統內部無法分享其他信息系統的業務數據,并且各模塊之間的業務關聯是通過定期紙質報表或相關系統中導出的電子數據傳遞來實現的,在實際運用中會給財務統一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和弊端,醫院必須對成本核算單元、信息系統、會計核算系統的數據接口進行合理劃分。如今,為了更加科學地管理人財物、醫教研和護藥技,醫院應該借鑒現代管理理念和程序,對已經存在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構建醫院各系統之間信息共享的醫院資源計劃系統,即HRP系統。該系統平臺應該以經濟管理為主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平臺:用以管理財務的全面預算管理平臺;用以成本核算體系的財務管理平臺;用以物流供應的物資管理平臺;用以成本核算部分的資產管理平臺;用以成本預算、核算、監管和決策的分析平臺等。通過這些系統管理平臺的構建,醫院可以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管理,并且通過這些系統管理平臺之間信息系統的連接和統一成本核算平臺的構建,醫院也可以實現成本管控的數字化。
二、結語
【關鍵詞】食品安全;誠信;博弈;政策建議
一、導論
2008年,三鹿奶粉因為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11年,雙匯火腿腸又涉嫌瘦肉精。到2013年,社會上又出現了老鼠肉假冒羊肉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社會層面加大食品安全的關注力度的努力下,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反映的社會誠信的缺失背后,又有與消費者與政府部門等相關的諸多原因。深入并全面地探究食品安全問題存在的根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對整個社會安定和人民健康都有重大的意義。本文正是基于該出發點,運用博弈論的有關模型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探究。
二、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博弈論分析
本文從博弈論視角,所分析的有關食品對象都設定為食品生產中存在的優質商品和劣質商品,其中優質商品中既包括高質量生產、不需要進行偽造的商品,又包括原本不屬于優質產品,但通過生產過程中添加超標有害物質、對食品表面進行虛假美化等手段進行偽造而成的“優質商品”。劣質商品在本文中是相對概念,不是指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而僅僅指品質以及價值不及高品質食品,可以通過偽造進行改良的食品,且偽造成本較低,偽造的食品才存在安全問題(如三鹿奶粉偽造前只是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存在安全問題,但偽造成高品質奶粉后能獲取更高的價值,但因此出現安全問題)。
(一)食品生產廠商之間的博弈問題分析
在分析食品安全問題時,食品生產廠商屬于主要參與者,因此,我們需要首先分析在不考慮其他外部因素的情況下,食品生產廠商生產非安全食品的動機。本文將首先運用博弈論構建相關模型分析食品生產廠商之間的博弈問題。
1.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分析
2.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分析
該博弈分析的結果顯示,通過較低的偽裝成本能達到較高價值的食品促使生產廠商進行偽造達到高品質的概率較高。結合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分析的結論,從生產廠商來看,通過對劣質商品進行偽裝賦予其較高的價值,并因此獲得較高的收益,于是食品安全問題由此產生。在分析了食品生產廠商的博弈問題之后,本文將進一步引進消費者,探討消費者與食品生產廠商的博弈。
(二)食品生產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博弈分析——基于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動態博弈
(三)食品生產廠商與政府監管部門之間的博弈分析
在與食品安全問題相關的群體中,除了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政府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問題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繼續運用博弈論的有關模型對引入政府監管部門后的食品生產廠商與政府監管部門之間的博弈過程進行分析,首先做基本假設如下:
該結果表明,目前食品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之一還在于政府監管部門的不力和對非安全食品生產廠商的懲罰力度不夠。而政府部門需要降低監管成本、加大懲罰力度,從而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
三、政策建議
通過運用博弈論知識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我們得出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頻繁出現的原因,分別從食品生產廠商之間的博弈結果、從消費者與食品廠商的博弈結果、從政府監管部門與食品廠商的博弈結果來看,食品安全問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商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誠信的缺失,消費者對非合格食品的辨別能力較差,購買非安全食品的概率較高,政府監管部門監管不力,且對非安全食品生產廠商的懲罰力度不夠。針對我們對食品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我們相應地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如下:
(一)針對食品生產廠商的建議
1.增強誠信意識
食品生產廠商的生產狀況直接關系到食品的質量問題,因此,食品生產廠商應增強誠信意識,遵守職業道德,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提供安全無害的食品。
2.提高生產技藝和生產率
食品生產廠商應注重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技藝來提高食品價值,降低生產成本,而杜絕采用非法手段對劣質商品進行偽造,通過切實提升自身生產能力來實現較高的利潤。
(二)針對消費者的建議
1.增強對偽造商品的判斷辨別能力
消費者在實際購買食品的過程中雖然有時難以辨別食品的質量,但對有些過分光鮮的水果或者諸如地溝油、硫磺熏制銀耳、化學原料浸泡的食品等通過感覺器官就可以辨識的非安全食品,則要加強對辨別技巧的了解,增強辨別能力,降低購買非安全食品的概率。
2.提高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意識
當消費者購買了非安全食品時,應及時向政府監管進行檢舉,增強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意識,減少非安全食品的社會危害。
(三)針對政府監管部門的建議
1.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
政府監管部門應認真執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同時完善相關規制,減少人浮于事的現象,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
2.加強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增強對非安全食品的懲罰力度。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民生,政府監管部門應重視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認真按照合理的監管程序落實監管,使非安全食品生產廠商無可乘之機。同時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廠商,應通過提高罰款、承擔相應刑事責任等方式增強懲罰和打擊力度,提高非安全食品生產廠商的機會成本。
論文摘要:廣大教師深刻理解、正確實踐“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個新學生觀,是實施語文新課標必須面對的關鍵課題。新學生觀,對語文課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義。現階段,教師宣采用的實踐策略是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科優勢,激勵學生的成才志趣;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搞好創新教育,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個新學生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在現今社會,大力倡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學校方面卻存在著“兩種教育的矛盾依然難解”,“許多教育變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號上”的嚴重情祝,廣大教師深刻理解、正確實踐新學生觀,已經成為實施《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必須面對的一個關鍵課題。
一、新學生觀對語文課程改革的特殊意義
1.有助于語文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
教育觀與學生觀是學校教育的理論基礎。前者是對學校角色性質的認定,后者是對學生角色性質的認定。實踐證明,無論課程如何設計,不同的學生觀決定并最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觀,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學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觀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塑造”的對象。WWw.133229.COM不僅無視學生的鮮活生命,不顧學生的人格尊嚴,還用種種預先設置的程序來束縛他們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參與。學生的這種被動處境,使一切教學改革黯然失色,最終使這個本來應該引領學生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的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的教育,背離了初衷,蛻變為語文應試教育。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教育的本質就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為適應社會需求而主動’‘學習和發展”為唯一標準。由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而,新課標規定,“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由于“語文素養”是一個具有豐厚內涵和寬廣外延的概念,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內化優秀的語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語言能力和文化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進人一個新的境界的綜合體現,既包含以語感為中心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能力,又囊括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文化品位和個性人格等人文素質。就廣度看,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深度看,是“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課程的這個定位,是正確的。既深刻揭示了語文教育的功用和意義,又恰當反映了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要求?!邦I提而毛順”,立足于此,語文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也就順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實質改善
教師、學生是教學活動中兩個最活躍的要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雖然,學習是學生通過讀書、聽課、實踐、探索等方式以獲取社會歷史經驗和生存發展本領的全部過程,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師生之間各種差異的矛盾是無法回避的客觀存在,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管教”的對象。一方面,“唯師為尊”,放任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以種種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學專制”,另一方面,又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學生的唯一依據。不僅窒息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發展潛能,而且,還給師生關系造成嚴重損害。它必然助長教師中心主義、管理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的滋生和泛濫,由此導致學生對教師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引起師生的沖突和對立。對于這種情況,雖然人們一直試圖改變它,如提倡“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時間”的“六大解放,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和訂立“師德規范”、“實行教學民主”等,但是,由于學生觀沒有改變,師生矛盾一直未處理好。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在新課程中,教師最適當的角色就是代表學校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好的服務。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溝通、雙向互動的社會交往關系?!敖處熍c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因此,學生必須一改“受管教”的態度,振作精神,做“學習和發展”的主人;教師必須一改居高臨下的作風,規范行為,做學生學習的向導、伙伴、榜樣和顧問。建立了這樣的關系,教學活動必然成為師生在特定情景中,為特定目的而進行的相互學習、共謀發展的過程,成為一段最能夠激發生命活力、張揚個性和喚起對知識的愉悅和創造力的美好經歷。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在這種情景中,師生之間還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造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的兩個關鍵要素。二者的品質及其在教學目的下契合的程度決定著教學活動的質量。由于二者的價值取向直接受學生觀的影響和制約,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學目的變成現實的教學效果,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學什么”,“怎么學”,全由課本定調,教師“主導”。加上材、統一要求的束縛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語文教學逐漸喪失了“人文性”和“語文味”,成為遠離社會生活、不顧學科特點、排斥學生的多元反應與獨特體驗的“填鴨式的灌輸”,異化為“教師辛苦,學生受苦”的“時間加汗水”的考試訓練。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課程教學的基礎就是“學習本位”。其教學內容,必須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教學方法,必須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由于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母語是民族的價值系統和思維系統,由于漢字具有表意性,漢語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和綜合性,祖國語文表達著人類尤其是中國人精微美妙的義理和感覺,而學習是無可替代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通過讀書、聽課、實踐、探索等方式以獲取社會歷史經驗和生存發展本領的全部過程,所以,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決不是“考試范圍”,或者“記問之學”,也不只是“聽、說、讀、寫”和思維訓練,而是要與生活相聯系,以實踐為基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發揮好“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確的語文教學方法,決不是教師“獨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讀剖析”,或者“題海戰術”,也不只是“讀、問、議、講、練、看”的隨機組合,而是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語文課程就得以跳出課本和課堂教學的狹窄范圍而進人生活與實踐、學習與創新的廣闊天地,為教師、學生個人聰明才智和生命潛能的盡情釋放提供了大好時機。有了這種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機制,“教學就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方案),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叮過:程”。這樣,“教學改革才能真正進人教育的內核,成為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能動力量,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作為教學責任人,教師必然會在正確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全盤檢討和重建,并且,通過教育創造,使之成為更加完美的教育勞動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學實踐中表現出來,從而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造。
4.有助于課程目標的最大實現
課程目標體現著課程的基本規格和基本要求,是實施和評價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由于其成效要由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狀況來反映,既包括同一學生本學段的狀況,和此前各學段狀況的累積,又包括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所有學生的相應狀況,而這又主要取決于學生整體的學習風氣和學習質量,所以,要爭取課程的最大效益,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考試的“工具”,不僅想方設法使課程目標與語文考試“接軌”,還用“定升學指標”、“分層次上課”、“按考分搞獎懲”等手段,逼著學校和教師把所有學生都往升學的“獨木橋”上趕。結果,只能以犧牲多數學生的正常發展和社會的長遠利益為代價。所培養的學生,即使優秀者,也難以全面發展。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就是對每位學生負責。因此,“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由于課程改革是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體系的核心環節,是關乎國民素質提高和民族復興的大業,而“語文課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課標的“課程目標”就特別注重基礎,講求實效:一是實行.‘九年一貫整體設計”,體現了整體性和階段性;二是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互滲透,融為一體;三是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了“階段目標”和“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同時,注意“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為此,必須“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鼓勵地方、學校和廣大師生,根據教學情景的實際對課程建設的全面參與和自我調節。這樣,既有利于擺脫“以課堂為中心”而造成的脫離實際、自我封閉,走向聯系生活實踐、自主創新,又有利于促進語文課程的民主化、現代化、適應性,建立語文課程健康運行、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這樣,必然促使不同崗位的語文教師,努力提高職業素養,因地制宜地利用課程資源,使每一次教學活動都成為學校語文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千方百計地輔助每位學生爭取最大的學習收獲,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異曲同工地滿足“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的時代要求。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不只是些點綴風景的“大樹”,而是壯麗的“森林”了。
二實踐新學生觀的現實策略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實行者。沒有廣大教師的正確實踐,再理想的教育設計,只能是一紙空文。在現今教育’‘轉軌”的過渡階段,實踐新學生觀與實施語文新課標緊密關聯,做教師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角色意識是個體在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作用與價值的認識上產生的一種直接影響角色行為的思維定勢。實踐新學生觀,必須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有教師進人了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服務的角色,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主體地位的凸顯,學生才可能輕松自如地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了每位學生主觀意愿的自由傾吐和個人潛能的盡情釋放,學生才可能正常發揮其主體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讓出位子。要堅決擯棄“唯師獨尊”的觀念,不在潛意識里視學生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權、思想情感表達權、行為方式選擇權、學習時間支配權和興趣愛好發展權等學習自主權,放手讓學生做語文教學活動的主人。
二是要啟發良知,長善救失。啟發良知,要從立志抓起,即啟迪、激發學生“有志于學”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語文材料,通過正確認識人生、社會與“學習和發展”規律等途徑,引導學生將自己正當的心理需要發展為堅定的成才志向,進而轉換成一種為實現志向而不斷反思和調整的自我教育機制,一種源源生長的自動力。長善救失,要貫穿師生交往的全過程。即不失時機地教導學生增長其優點,補救其不足。要時時處處關心每位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現在負責,為學生的將來著想。要有長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領,達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細無聲”的效果。
三是要正視差異,互教互學。要正確看待師生之間的差異。要明白,這種差異是自然的,也是變化的。從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不如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從變化性看,學無止境,人無完人,新陳代謝,后來居上?,F今學生通過家庭、社會、同伴和書報、電視、網絡等媒體所獲得的知識,早就超過了語文課本,只有師生互教互學,教學活動才可能正常進行。
2.張揚學科優勢,激勵學生的成才志趣
語文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營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承傳文明、啟迪思維、浸潤心靈、濡染世風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張揚這種優勢,使之成為激勵學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實踐新學生觀的重要途徑。
一是“目標”激勵。目標,是人們所想要達到的境地和標準。預定目標,是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重要措施。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渴望進步,憧憬未來,追求成功的心理,結合教學情景,適時提出諸如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以及品德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近期目標,激勵學生產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錘煉學習本領的內趨力。
二是“信任”激勵。相互信任,是師生交往的寶貴情感。教師的信任和賞識,對學生是一種最好激勵。要讓每一位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是十分關愛和信任的,他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教師真誠期盼和由衷贊賞的,從而產生尊重感、榮譽感、責任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是“環境”激勵。教學中的環境,特指由物質條件、精神狀況、活動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圍?!芭钌橹?,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币朴诶糜兄谔嵘枷刖辰?培養奮發向上精神的語文材料,將學習語文的志趣,轉化為提高語文素養、打好成才基礎的優良學風。
四是“示范”激勵。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直接受教師人格和教學示范影響。如果教師品格平庸、語文功底淺薄,將教學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氣沉沉,只能損害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師品格高尚、語文素養深厚,將教學工作搞得生動活潑、有滋有味,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語文的博大內涵和無窮魅力,體會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愉悅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價值功用,促使他們產生像追求幸福一樣地向往著能夠在這門功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強烈欲望,那么,還有什么困難能夠阻礙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呢?
3.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由于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要通過學習能力來反映,而這也是學生繼續學習和建設學習化社會的要求,因此,必須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是要結合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力爭收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實效。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組織語文游戲、演講論辯、作文競賽、調查訪問、專題研討、創新設計等活動,直接從實踐與生活中獲取語文學習的知識和本領,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是要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和交流、總結學習經驗等途徑,幫助學生將有效的學習方法逐步轉變為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
由于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因多次重復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態勢,是一種不用隨時想起、永遠不會忘記的學習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張,凡是好的態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新課標也將“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列入了課程的“總目標”。
一是要講究策略,循序漸進。推出某種習慣的養成活動,要做好計劃,選準時機。宜先將其作為學習常規,繼而在“實行—規范—再實行—再規范”的培訓中,逐步習以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納新。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可能一減而就,必須堅韌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變化,學習習慣也需要不斷完善,適時調整。
4.搞好創新教育,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創新,是信息時代人才重要的優秀品質,“是作為主體的人綜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標,進而控制或調節作為研究對象的客體產生出從未有過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活動過程”。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新課標特別將“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寫入了“教學建議”。
由于語文富含人文性、審美性和思辨性,語文教學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體驗性,由于新課程卸除了束縛教師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的種種栓桔,提供了能夠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的創造空間,所以,強化創新教育,大有可為。
一是培養創新品質。著重培養充滿自信的品質、廣泛關注的品質、獨立思考的品質、求是求真的品質、標新立異的品質、勇于探索的品質、敢為人先的品質、堅韌不拔的品質、自我控制的品質,為學生的自主創新莫定人格基礎。
二是培養創新意識。著重培養科學意識、民主意識、問題意識、批判意識、變革意識、審美意識、探究意識、合作意識、成功意識,為學生的自主創新樹立精神支柱。
三是拓寬創新視野。利用課內外豐富的課程資源和問題求解、方案設計、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和語文綜合性學習出現的新情祝、新問題等,啟發學生自主創新的思路。
論文摘要:廣大教師深刻理解、正確實踐“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個新學生觀,是實施語文新課標必須面對的關鍵課題。新學生觀,對語文課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義?,F階段,教師宣采用的實踐策略是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科優勢,激勵學生的成才志趣;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搞好創新教育,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個新學生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在現今社會,大力倡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學校方面卻存在著“兩種教育的矛盾依然難解”,“許多教育變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號上”的嚴重情祝,廣大教師深刻理解、正確實踐新學生觀,已經成為實施《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必須面對的一個關鍵課題。
一、新學生觀對語文課程改革的特殊意義
1.有助于語文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
教育觀與學生觀是學校教育的理論基礎。前者是對學校角色性質的認定,后者是對學生角色性質的認定。實踐證明,無論課程如何設計,不同的學生觀決定并最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觀,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學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觀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塑造”的對象。不僅無視學生的鮮活生命,不顧學生的人格尊嚴,還用種種預先設置的程序來束縛他們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參與。學生的這種被動處境,使一切教學改革黯然失色,最終使這個本來應該引領學生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的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的教育,背離了初衷,蛻變為語文應試教育。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教育的本質就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為適應社會需求而主動’‘學習和發展”為唯一標準。由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而,新課標規定,“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由于“語文素養”是一個具有豐厚內涵和寬廣外延的概念,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實踐活動,內化優秀的語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語言能力和文化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進人一個新的境界的綜合體現,既包含以語感為中心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能力,又囊括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文化品位和個性人格等人文素質。就廣度看,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深度看,是“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課程的這個定位,是正確的。既深刻揭示了語文教育的功用和意義,又恰當反映了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要求?!邦I提而毛順”,立足于此,語文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也就順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實質改善
教師、學生是教學活動中兩個最活躍的要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雖然,學習是學生通過讀書、聽課、實踐、探索等方式以獲取社會歷史經驗和生存發展本領的全部過程,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師生之間各種差異的矛盾是無法回避的客觀存在,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管教”的對象。一方面,“唯師為尊”,放任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以種種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學專制”,另一方面,又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學生的唯一依據。不僅窒息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發展潛能,而且,還給師生關系造成嚴重損害。它必然助長教師中心主義、管理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的滋生和泛濫,由此導致學生對教師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引起師生的沖突和對立。對于這種情況,雖然人們一直試圖改變它,如提倡“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時間”的“六大解放,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和訂立“師德規范”、“實行教學民主”等,但是,由于學生觀沒有改變,師生矛盾一直未處理好。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在新課程中,教師最適當的角色就是代表學校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好的服務。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溝通、雙向互動的社會交往關系?!敖處熍c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因此,學生必須一改“受管教”的態度,振作精神,做“學習和發展”的主人;教師必須一改居高臨下的作風,規范行為,做學生學習的向導、伙伴、榜樣和顧問。建立了這樣的關系,教學活動必然成為師生在特定情景中,為特定目的而進行的相互學習、共謀發展的過程,成為一段最能夠激發生命活力、張揚個性和喚起對知識的愉悅和創造力的美好經歷。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在這種情景中,師生之間還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造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的兩個關鍵要素。二者的品質及其在教學目的下契合的程度決定著教學活動的質量。由于二者的價值取向直接受學生觀的影響和制約,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學目的變成現實的教學效果,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容器”?!皩W什么”,“怎么學”,全由課本定調,教師“主導”。加上材、統一要求的束縛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語文教學逐漸喪失了“人文性”和“語文味”,成為遠離社會生活、不顧學科特點、排斥學生的多元反應與獨特體驗的“填鴨式的灌輸”,異化為“教師辛苦,學生受苦”的“時間加汗水”的考試訓練。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課程教學的基礎就是“學習本位”。其教學內容,必須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教學方法,必須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由于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母語是民族的價值系統和思維系統,由于漢字具有表意性,漢語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和綜合性,祖國語文表達著人類尤其是中國人精微美妙的義理和感覺,而學習是無可替代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通過讀書、聽課、實踐、探索等方式以獲取社會歷史經驗和生存發展本領的全部過程,所以,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決不是“考試范圍”,或者“記問之學”,也不只是“聽、說、讀、寫”和思維訓練,而是要與生活相聯系,以實踐為基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發揮好“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確的語文教學方法,決不是教師“獨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讀剖析”,或者“題海戰術”,也不只是“讀、問、議、講、練、看”的隨機組合,而是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語文課程就得以跳出課本和課堂教學的狹窄范圍而進人生活與實踐、學習與創新的廣闊天地,為教師、學生個人聰明才智和生命潛能的盡情釋放提供了大好時機。有了這種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機制,“教學就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方案),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叮過:程”。這樣,“教學改革才能真正進人教育的內核,成為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能動力量,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作為教學責任人,教師必然會在正確把握新課標的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全盤檢討和重建,并且,通過教育創造,使之成為更加完美的教育勞動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學實踐中表現出來,從而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造。
4.有助于課程目標的最大實現
課程目標體現著課程的基本規格和基本要求,是實施和評價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由于其成效要由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狀況來反映,既包括同一學生本學段的狀況,和此前各學段狀況的累積,又包括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所有學生的相應狀況,而這又主要取決于學生整體的學習風氣和學習質量,所以,要爭取課程的最大效益,必須先端正學生觀。
舊課程把學生看作考試的“工具”,不僅想方設法使課程目標與語文考試“接軌”,還用“定升學指標”、“分層次上課”、“按考分搞獎懲”等手段,逼著學校和教師把所有學生都往升學的“獨木橋”上趕。結果,只能以犧牲多數學生的正常發展和社會的長遠利益為代價。所培養的學生,即使優秀者,也難以全面發展。
新學生觀的確立,意味著新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就是對每位學生負責。因此,“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由于課程改革是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體系的核心環節,是關乎國民素質提高和民族復興的大業,而“語文課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課標的“課程目標”就特別注重基礎,講求實效:一是實行.‘九年一貫整體設計”,體現了整體性和階段性;二是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互滲透,融為一體;三是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了“階段目標”和“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同時,注意“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為此,必須“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鼓勵地方、學校和廣大師生,根據教學情景的實際對課程建設的全面參與和自我調節。這樣,既有利于擺脫“以課堂為中心”而造成的脫離實際、自我封閉,走向聯系生活實踐、自主創新,又有利于促進語文課程的民主化、現代化、適應性,建立語文課程健康運行、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這樣,必然促使不同崗位的語文教師,努力提高職業素養,因地制宜地利用課程資源,使每一次教學活動都成為學校語文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千方百計地輔助每位學生爭取最大的學習收獲,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異曲同工地滿足“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的時代要求。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不只是些點綴風景的“大樹”,而是壯麗的“森林”了。
二實踐新學生觀的現實策略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實行者。沒有廣大教師的正確實踐,再理想的教育設計,只能是一紙空文。在現今教育’‘轉軌”的過渡階段,實踐新學生觀與實施語文新課標緊密關聯,做教師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角色意識是個體在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作用與價值的認識上產生的一種直接影響角色行為的思維定勢。實踐新學生觀,必須強化角色意識,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有教師進人了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服務的角色,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主體地位的凸顯,學生才可能輕松自如地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了每位學生主觀意愿的自由傾吐和個人潛能的盡情釋放,學生才可能正常發揮其主體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讓出位子。要堅決擯棄“唯師獨尊”的觀念,不在潛意識里視學生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權、思想情感表達權、行為方式選擇權、學習時間支配權和興趣愛好發展權等學習自主權,放手讓學生做語文教學活動的主人。
二是要啟發良知,長善救失。啟發良知,要從立志抓起,即啟迪、激發學生“有志于學”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語文材料,通過正確認識人生、社會與“學習和發展”規律等途徑,引導學生將自己正當的心理需要發展為堅定的成才志向,進而轉換成一種為實現志向而不斷反思和調整的自我教育機制,一種源源生長的自動力。長善救失,要貫穿師生交往的全過程。即不失時機地教導學生增長其優點,補救其不足。要時時處處關心每位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現在負責,為學生的將來著想。要有長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領,達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細無聲”的效果。
三是要正視差異,互教互學。要正確看待師生之間的差異。要明白,這種差異是自然的,也是變化的。從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不如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從變化性看,學無止境,人無完人,新陳代謝,后來居上。現今學生通過家庭、社會、同伴和書報、電視、網絡等媒體所獲得的知識,早就超過了語文課本,只有師生互教互學,教學活動才可能正常進行。
2.張揚學科優勢,激勵學生的成才志趣
語文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營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承傳文明、啟迪思維、浸潤心靈、濡染世風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張揚這種優勢,使之成為激勵學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實踐新學生觀的重要途徑。
一是“目標”激勵。目標,是人們所想要達到的境地和標準。預定目標,是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重要措施。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渴望進步,憧憬未來,追求成功的心理,結合教學情景,適時提出諸如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以及品德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近期目標,激勵學生產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錘煉學習本領的內趨力。
二是“信任”激勵。相互信任,是師生交往的寶貴情感。教師的信任和賞識,對學生是一種最好激勵。要讓每一位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是十分關愛和信任的,他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教師真誠期盼和由衷贊賞的,從而產生尊重感、榮譽感、責任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是“環境”激勵。教學中的環境,特指由物質條件、精神狀況、活動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圍?!芭钌橹?,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養奮發向上精神的語文材料,將學習語文的志趣,轉化為提高語文素養、打好成才基礎的優良學風。
四是“示范”激勵。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直接受教師人格和教學示范影響。如果教師品格平庸、語文功底淺薄,將教學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氣沉沉,只能損害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師品格高尚、語文素養深厚,將教學工作搞得生動活潑、有滋有味,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語文的博大內涵和無窮魅力,體會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愉悅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價值功用,促使他們產生像追求幸福一樣地向往著能夠在這門功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強烈欲望,那么,還有什么困難能夠阻礙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呢?
3.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由于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要通過學習能力來反映,而這也是學生繼續學習和建設學習化社會的要求,因此,必須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是要結合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力爭收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實效。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組織語文游戲、演講論辯、作文競賽、調查訪問、專題研討、創新設計等活動,直接從實踐與生活中獲取語文學習的知識和本領,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是要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和交流、總結學習經驗等途徑,幫助學生將有效的學習方法逐步轉變為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
由于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因多次重復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態勢,是一種不用隨時想起、永遠不會忘記的學習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張,凡是好的態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新課標也將“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列入了課程的“總目標”。
一是要講究策略,循序漸進。推出某種習慣的養成活動,要做好計劃,選準時機。宜先將其作為學習常規,繼而在“實行—規范—再實行—再規范”的培訓中,逐步習以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納新。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可能一減而就,必須堅韌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變化,學習習慣也需要不斷完善,適時調整。
4.搞好創新教育,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創新,是信息時代人才重要的優秀品質,“是作為主體的人綜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標,進而控制或調節作為研究對象的客體產生出從未有過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活動過程”。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新課標特別將“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寫入了“教學建議”。
由于語文富含人文性、審美性和思辨性,語文教學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體驗性,由于新課程卸除了束縛教師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的種種栓桔,提供了能夠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的創造空間,所以,強化創新教育,大有可為。
一是培養創新品質。著重培養充滿自信的品質、廣泛關注的品質、獨立思考的品質、求是求真的品質、標新立異的品質、勇于探索的品質、敢為人先的品質、堅韌不拔的品質、自我控制的品質,為學生的自主創新莫定人格基礎。
二是培養創新意識。著重培養科學意識、民主意識、問題意識、批判意識、變革意識、審美意識、探究意識、合作意識、成功意識,為學生的自主創新樹立精神支柱。
三是拓寬創新視野。利用課內外豐富的課程資源和問題求解、方案設計、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和語文綜合性學習出現的新情祝、新問題等,啟發學生自主創新的思路。
關健詞:作文素材 細看 精讀 拓展
一.抬頭細看,銘記在心
看什么――看“墻”:文化墻、標語墻、板報墻等。那上面有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展現了世界各國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崇高的人格修養和深邃的人文精神,發人深思,給人啟迪。而且,這些內容大多處于校園顯眼的位置,你無須“眾里尋他千百度”,只須稍加留心便可“得來全不費工夫”。若能分門別類歸納整理,那更是“錦上添花”。如:
(1)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別林斯基
(2)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培根
(3)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務于“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話題作文,亦可服務于2014年福建高考“空谷?懸崖峭壁?棧道橋梁”的材料作文。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莎士比亞
以上名言警句可服務于“誠信”的話題作文,亦可服務于2014年全國大綱卷“契約精神”的材料作文。
(1)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2)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夠多做奉獻。――白求恩
以上名言警句可用于寫“時間與人生價值”的話題作文,亦可服務于2014年江蘇高考“青春與永恒”的材料作文。
二.埋頭精讀,借鑒在手
寫作的很多“優美的原料”來源于我們所學過的高中教材。教材是專家們精心選編的最好的文學讀本,那里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石”:成語典故、格言警句、名人事跡……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材料,點石為金,才是問題的關鍵。會運用,朽木也會化作棟梁;不會運用,即便是楠木梓樹,也是一堆廢料。
譬如《勸學》(人教版必修3)一文中的“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可以用來闡釋“捕捉機遇”、“善假于物,成功的捷徑”等話題,也可服務于2013年廣東高考“接受捐助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材料作文,還可服務于2013年湖北高考“大豆因鹽鹵而改變命運”的材料作文。
《老人與?!罚ㄈ私贪姹匦?),課文節選了老漁夫桑迪亞哥捕到了一條1500多磅的大馬林魚,在歸航途中,與鯊魚殊死搏斗。五個回合過去,老人未能占上風,抵擋不住鯊魚的進攻,最終帶回的是大馬林魚的一副骨架。這段素材可以用來闡釋“不懈追求”、“人生之美”、“人是不會被打敗”等話題,也可服務于2014年四川高考“站起來”的材料作文。
又如《陳情表》(人教版必修5),文章講述了李密在蜀國滅亡后,被晉武帝征為太子冼馬。他上書懇請晉武帝準許他暫不就職,在家供養祖母。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拜漢中太守。這段素材可以用來闡釋“感恩”、“孝道”、“進與退”等話題,也可服務于2013年湖南高考“守護”的材料作文。
三.拓展閱讀,記錄在冊
積累豐富、新鮮的議論文素材,離不開課外閱讀。我們課外閱讀搜集素材的觸角可以伸向語文測試或練習作業中關于“人物傳記”的閱讀文本。
在現代文(實用類文本)閱讀部分,作文素材也是唾手可得。如:2009年福建高考語文閱讀文本《寂靜錢鐘書》,文中講述了錢鐘書因《圍城》、《管錐篇》等著作而聞名于世,折服世人。之后,采訪和拜訪的人如過江之鯽,他卻謝絕了一切記者和學者的拜訪,寂靜地坐在書齋里,兩耳不聞喧囂事,照舊埋頭苦讀,“心在焉”做他的學問。錢鐘書成名后,守住了自己的陣地,堅守內心深處的靈魂,沒有因名利浮華而改變自己,于是被世人稱頌為“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這段素材可以服務于2013年福建高考“漂浮與堅守”的材料作文。
誠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準則。只有種下誠信的苗,才能結出誠信的果。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信,是人類禮貌的階梯;誠信,是填補人類間隔的碎石。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誠信的議論文800字高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信的議論文高三1“誠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笔茄?,我們應該講誠信,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要養成一個誠實守信的乖孩子。
在我們的成長中,一定有不信守諾言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吧:一天下午放學,東東的好朋友明明來找東東玩,說:“明天下午在操場上打籃球,”東東說:“我一定會去的?!钡茄笱笠踩フ覗|東玩,讓東東明天下午和他一起去看電影,東東也答應了。到了下午,冬冬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去看電影還是去打籃球。東東雖然是一口答應了,但是他不管是去哪一個,都會對一個人而不遵守諾言。
這個事例就告訴我們:在信守諾言時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時間,這樣才能遵守自己的承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才不會讓自己在同學的心目中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一定會發生許多這樣的小事,但一定會影響我們的一生,這些小事會使我們悲傷,使我們興奮,是我們高興,使我們憤怒,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也會給我們的人生上一場重要的課。
我來給大家介紹另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我們班的兩位同學平時是的朋友,但是因為一件事讓她們的關系破裂了。星期六早晨,她們商量好一塊去北區玩,但是我們班的那位同學從九點一下等到了中午的三點,在太陽下整整曬了六個小時,她非常生氣,在星期一,那位同學連忙向她解釋,但是那位同學不再理她了,從此她們就沒再說過一句話。就這樣的一件事情,讓兩個同學關系特別好的同學而變成了陌生人,說明了信守承諾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多忐忑,也會有許多劫難,只要我們抬起頭,勇敢的往前面沖,也會讓我們領悟到許多的道理,許多我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們還小,但是我們更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做一個在大家心目中的乖孩子、懂事的孩子,這樣我們才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言必行,行必果?!闭f過的話就一定要做到,否則會被人認為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所以就要說到做到,不能表里不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不信守承諾的人,誠實和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誠實和守信是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只要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不懈的努力,會伴隨著我們一直走向成功的道路,加油!讓我們從同一個起跑線上開始奔跑吧,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吧!
誠信的議論文高三2談起”誠信“一詞,不禁使人反思它其內在的誼意義。然而,誠信是什么,人們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來說吧。過去,我只是無知地認為誠信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罷了。但是,我也太天真了,把誠信想得那么地幼稚。那么,誠信究竟是什么呢?我始終感到迷惘。當我在讀了,《誠信是什么》這篇文章后,受到了啟發,對當初誠信的理解有了質的變化。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李明與他爸爸去菜場買蔥準備回家做紅燒魚,由于李明爸爸剛好身上沒帶零錢,全是100元的人民幣,一時找不開。好心的賣蔥大媽先讓李明與他爸爸先拿蔥回家做紅燒魚,然后再送蔥錢也不遲?;氐郊?,李明爸爸不想去送蔥錢。李明死活不同意,講道理給爸爸聽:”誠信很重要,人要講誠信,大媽種點蔥不容易?!白詈?,李明還是說動了爸爸去還錢。誠信就是誠實守信,這就是我找到的什么是誠信的正確答案。
掩卷沉思,主人公一語到出了誠信的真諦,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霧,不禁為自己過去的幼稚無知而感到羞愧。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并不是誠信真正其內在的意義,只不過是誠信的一面罷了。誠信就是誠實,講信用。誠信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生意場上要講信用,要公平競爭,不能使用旁門左道;買賣場上要講城信,要貨真價實,不能以假冒偽劣產品坑害消費者的利益;考場上要講誠信,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用炸騙手段作弊。
我覺得誠信好比是一面忠誠的鏡子,它會毫不隱瞞地告訴你,你的心靈上有沒有污斑。我還覺得,在思想里,人們也不能沒有誠信這面忠誠的鏡子。一旦沒有了這面鏡子,我們內心的美與丑就沒有了可以衡量的標準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誠信對社會來說是多么地重要,假如這個社會一旦失去了誠信,人們生活在互相猜疑中,那社會將會怎么樣。
感謝你《誠信是什么》,你使我變得更加成熟。你不僅使我認識了什么是真正的誠信,而且使我懂得了今后我的一生該怎么過,怎樣做人!
誠信的議論文高三3一天,誠信和虛偽碰到了一起,于是,他們便高興的聊了起來,當聊到誰的本領大時,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
正在這時,字典公公走了過來,于是,誠信和虛偽便讓字典公公給評評,到底誰的本領大。字典公公皺了皺眉頭,然后笑呵呵地說:“這樣吧,你們一起去找工作,誰先找到工作,就算誰的本領大?!闭\信和虛偽都表示贊同,接著,他們便出發了。
當他們走到一家飯店的時候,發現這飯店的老板是利用假飲料,假酒給顧客喝,牟取暴利的?!澳阍趺茨苓@樣,即使你得了一定的錢財,你的心里會好受嗎況且,這也是違法的呀!”誠信對老板說。而這老板卻不理睬他,還大喊讓他少管閑事,這時,虛偽便迎上來,說:“老板,別理他,這有什么?!崩习迓牶?,臉上露出了笑容,當知道誠信與虛偽是來找工作的時候,老板指著虛偽說:“你留下吧,他就走吧。”虛偽高興自己取得了勝利,便向誠信使了個驕傲的眼色。
誠信看到虛偽得意的樣子,心里有些生氣,頭也不回地走了。
誠信走到了一片空曠的地方,坐在地上,越想越委屈,便哭了起來。這時,字典公公走了過來。誠信把剛才找工作發生的事,都一一告訴了字典公公。字典公公聽后,撫摩著誠信的頭說:“別哭了,你是正確的,只是人們沒有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罷了。錢財,美貌,智慧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筆財富,他們哪里知道,丟失了誠實與信用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誠信,你不要灰心,好好努力,總有人會醒悟的?!甭犃俗值涔脑挘\信擦干眼淚,決定再去試一次。
于是,誠信來到一家很大的公司,他介紹了自己,這公司的經理聽后,笑著握著誠信的手說:“原來,你就是誠信呀,我找了你好久,今天卻在我的公司遇到了你,這樣,你就做我的助手吧,你現在就可以上班了,怎么樣?”誠信高興的點了點頭。誠信在工作中非常努力,也得到顧客的好評,因此,公司發展的很快。
幾年以后,誠信所在的公司可謂是蒸蒸日上,而虛偽所在的飯店卻倒閉了。當誠信再次與虛偽見面時,虛偽低著頭,說:“還是你老兄厲害呀!”
是啊,如果說,誠信是建筑者,那么虛偽便是摧毀建筑的破壞者。我們時刻都要切記:要珍惜誠信,誠信才是的!
誠信的議論文高三4當人們在世俗淺薄的喧囂中慢慢淪陷時,城信二字也就貶值了。
還記得讀古文時,向教師詢問“尾生之約”的故事,教師講解后,我們卻不約而同笑起來。老師臉色略變,沒笑也沒說什么,只輕輕嘆一口氣。瞬間大家的笑聲有了停頓,那聲嘆息里分明隱藏著些許苦澀,也許幾千年來的讀書人在關于“誠信”的問題上,都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誠信真就變得如此卑微了嗎!我不信。在漫漫人海中,點一盞心燈,開始尋覓誠信。其實,不是所有的誠信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誠信依然在那些純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你看……
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板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時的輕輕的一笑。
誠信是在一連串失敗后,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誠信是為徘徊在路邊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臉上的粲然一笑。
誠信可以是從前百年老店里賒帳的帳單,也可以是今天人們手中的信用卡。
誠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失去誠信,便失去創業根本,失去做人資格。1999年日本東芝筆記本電腦曾因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起訴。事件發生后,東芝對美國用戶實行經濟陪償,對東南亞用戶卻一拖再拖,妄圖輕描淡寫敷衍了事。這種“給美國人美金,給中國人補丁”的做法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結果是東芝銷售額暴跌,從此無法在東南亞市場上立足。
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誠信的重要性么?話說回來,人生苦短,更當以誠為本。再聰明的人最多也只能蒙人幾十年。然后,所有的偽裝、心機都將在時間面前萎縮一個不堪回首的笑話。終將如雪泥鴻爪,慢慢無痕。要想從平凡中閃出輝煌,只能堅持誠信的原則。別忘了,我們為人一場也不過幾十年光陰,與其庸庸碌碌虛度人生,哪如坦蕩蕩,氣昂昂,捧一顆誠心,做一次真人?那么,縱然是短短的一瞬,也會因它真實的美麗而燦爛一生了嗎?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應有一片誠心?!薄皦m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惫爬系脑娋渲刑N含著耐人尋味的深理。只要心誠,石頭也會開出花來,讓我們緊握這些箴言,相信,并且期待……
誠信的議論文高三5“做人要講誠信,人無信不立?!边@是爸爸老說的話。我從小到大,爸爸經常教育我做人最重要的講一個“信”字。
當我第一次踏進校園時,“誠信做人”四個醒目的字再一次進入我的腦海里。從小學到高中我一直生活在“誠信”里。
記得曾經我在一本書里看過關于“誠信”的故事:有一個年輕人意外獲得了五個包袱。其中這五個包袱裝有金錢、地位、幸福、權利和誠信。當這個年輕人氣喘吁吁的背著五個包袱來到河邊,看到有一個渡船的老人,便高興地喊。當這個老人快要把這個年輕人送到對岸時,便問“小伙子,你有這么多的包袱怎么走?聽我的話,扔去一個包袱,有可能會救你一命。”年輕人一聽,心里想:金錢、地位、權利、幸福都是我需要的,我不能丟掉它們,這個“誠信”對我沒什么用,就丟掉它吧。于是,他把“誠信”丟進河里。老人一看,便把年輕人推下了河?!熬让 蹦贻p人大喊救命。這時,老人說“你沒有了誠信,我不能帶你”“為什么?”年輕人問?!拔遗履闵狭撕影稌桓跺X?!闭f完,老人就走了。結果,年輕人被淹死了。
我看完這個故事后,覺得那個年輕人太傻了。如果他丟了其他四個中的一樣,那么年輕人還有其它三個,也不會丟了性命。這也說明人很貪婪。
我自己曾經也差點不誠信。一次語文測驗,我對一道默寫題絞盡腦汁還沒寫出來。當時,我為了考出好成績時,忘記了平日里爸爸和老師的諄諄教誨,頭腦里竟萌生出一種不誠信的念頭:作弊。我逞老師沒注意,偷偷地從抽屜里拿出語文書放在書包上。我剛想去翻,突然有一種被鋼針刺到的感覺,這時,好像有一個聲音在說“你忘了誠信做人嗎?”我聽了,想把書放回去??墒牵硗庖环N聲音再喊:這年頭還講什么誠信?你看看你周圍的同學哪一個不是在看書。我猶豫不覺,抬頭看了看老師,又看到黑板上面的“誠信”,我下定了決心:我要做一個有誠信的的人,不能像那個年輕人一樣,為達到目的不講誠信。我毅然決然的把書收回去了。
葉文在該文“聚焦”中明確指出,“分析說理能力不足”是中學生議論文寫作的一個硬傷,并指出其有三個表現:單向思維、單層論證、感情用事。就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這三點歸納到位,屬于對“現象”的一種比較準確的概括。在其后的“實驗”與“策略”兩個版塊中,葉文結合李建生老師的教學案例進行了細致的論述,對此拙作暫不贅述,只就提高學生在議論文中的“分析說理能力”,談談自己的淺顯觀點。
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單向思維、單層論證、感情用事,這樣的描述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帶有批評的色彩,但有意思的是,當教師將這樣的陳述說與學生時,學生即使會接受,對其議論文的寫作也不會有質的改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不知道自己如此作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筆者以為,從時序的角度來看,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歷史原因。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前,已經有過議論文的學習經歷,雖然真正動筆寫議論文的情形不多,但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寫作(騰訊空間的“說說”或者“微博”)中,已經含有大量的議論文性質的只言片語,凡與學生為網絡好友者,應當皆知此事。這樣的前置性閱讀與寫作經驗,使得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后的議論文寫作中,充滿著葉文所批評的三點表現。
二是學生原因。這里所說的學生原因主要是指學生的判斷力與邏輯思維的能力。議論文是為“說理”而來,而“分析”實際上是邏輯思維能力的表現,因此學生的“分析說理能力不足”,實際上就是不會分析,不會說理。根據筆者的觀察,即使高中學生在面對一個觀點時,常常表現為盲從的狀態,即喪失自我判斷的狀態。尤其是對網絡上的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這種情形之下更多的是附和,這就是葉文所說的“單向思維”;而對于不同觀點,又容易極端反擊。這就是葉文所說的“感情用事”;而無論是在課堂上的議論文寫作中,還是在網絡寫作中,為了說明自己的某個觀點,自然會引用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論述,這就是“單層論證”。
當我們將歷史原因與學生角度的判斷與邏輯思維原因結合起來時,就發現學生出現“分析說理能力不足”及其三個表現是有因可循的了。
二、方法論視角下的矯正策略
由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要想在高中議論文教學中有效地讓學生形成“分析說理”能力,糾纏于學生的已有歷史是沒有用的,也就是說單向批評學生的三種現象是沒有用的,真正有效的著力點,應當是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這是基于方法論視角所作出的判斷。
“方法論”本屬哲學范疇,其指向“怎么辦”。方法論本身是合乎邏輯的,譬如就本文而言,在尋找到了問題的原因之后,就該尋找解決方法,這本身是邏輯。而所尋找的方法又必須符合邏輯,這就是方法論的基本觀點。
就學生的判斷力培養而言,筆者的觀點是堅持辯證的觀點去看問題。高中階段議論文寫作實際上不是為了證實某個觀點,有時更是為了看學生的判斷力。傳統高中作文教學中曾經出現過“非此即彼”的情形,但其并不利于學生判斷力的形成。辯證意味著不極端,意味著視角可以觸及到思維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就“勤奮出人才”這一觀點而言,勤奮能出人才,但人才卻不盡出于勤奮;就“社會需要誠信”而言,如果學生的視角夠獨特,恐怕也能作出“水至清則無魚”的雖看起來荒謬,但邏輯卻能絲絲合扣的議論文來。
就學生的邏輯能力培養而言,筆者的觀點是堅持邏輯方法去論證。邏輯方法包括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等等,高中學生對此是不太清楚的,或者即使偶爾用過卻不知道其意義。高中議論文教學結合具體的作文講評并重點滲透一些邏輯方法卻是必要的。其實,關于邏輯方法的教學,無論是教材中的文言文還是現代文,都有大量現成的例子可用,因此日常語文教學又是一個極好的邏輯方法培養的機會,只是常常囿于傳統的教學習慣被忽視了而已。
議論文本身是需要方法的,因此議論文的教學必須堅持基本的方法論,由此徑邁入,可能才會找到提高分析說理能力的源頭。
三、緊扣“分析”與“說理”作議論文
回到作文本身上來,簡單點說,作文就是用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議論文應當就是通過文字來分析與說理,分析為了說理,說理基于分析,這就是論點與論據的關系。這里需要關注葉文所提出的,“有關議論文寫作的指導,大多都圍繞例證法開發相應的策略……對于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缺乏整體性的思考”。
葉文給出的解決之道是“概念分析”,筆者對此的觀點表示贊同,但覺得跟學生更應該強調的是“分析”與“說理”這兩個概念,因這兩個概念學生更容易聽得懂,尤其是筆者通過自身的實踐,發現高中學生一方面喜歡寫議論文,因為他們有說理的勁頭,但有時又怕寫議論文,因為他們怕分析。這就說明議論文的教學重心之一,還是應當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而理如何說,自然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方法論基礎,基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