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4:10
序論:在您撰寫預算績效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是績效意識淡薄,績效理念尚未樹立。無論是預算單位還是財政部門業務科室對于“績效”一詞的認識不夠,理解不足,他們認為財政資金的使用只要做到合法、合規、合程序,不挪用、不擠占就無可厚非,而對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益往往不加關注,這使得預算單位在填報績效目標時應付差事,業務科室審核績效目標也得過且過,在我們開展項目績效評價尤其是整體評價時或多或少遭到相關部門的不配合與不理解。
二是整體評價難度較大,今年晉城市選擇十個預算支出進度緩慢的單位開展部門整體評價,由于這項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首先是預算單位的不配合無法深入展開;其次對于整體評價所涵蓋的內容理解不透徹以致于出現“走偏路”現象,在評價中只重點關注單位財務狀況而沒能從全局著手進而發現部門存在的實質性問題;最后整體評價報告的撰寫,沒有模板可循,沒有格式可依,全靠自己摸索,很難形成系統性。
三是第三方力量薄弱,晉城市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并沒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的力量,績效目標與自評報告的審核完全有財政部門去完成,而重點項目評價和整體評價雖然實行第三方評價的方式但并不是完全的獨立評價,之所以出現以上情況一方面晉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起步晚,還處于發展階段,完全依靠第三方進行不具備現實條件;另一方面晉城市屬于小型城市,受經濟發展水平所限,人才資源匱乏,有專業素質和水平的學者專家寥寥無幾,因此對推進晉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缺乏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推進晉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快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晉城市預算績效管理已初步成形,所有工作都已覆蓋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考慮到人力、物力、財力的節約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運用一套覆蓋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并與預算和國庫對接的軟件系統已勢在必行。這樣不僅有助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同時還可以使晉城市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更加系統、規范、高效。還可以將縣市兩級工作聯合起來,便于市級財政部門對縣級財政部門進行工作指導,也便于兩級相互借鑒,共同促進晉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是實現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再造,積極借鑒和吸收一些先進省市的經驗,首先建立項目備選庫,實行項目申報全年無時限,項目申報不再受預算編制時間限制,只要項目申報時進行績效目標填寫并審核通過即可進入項目備選庫,只有進入項目備選庫的項目才可納入預算,這樣績效目標的填報和審核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避免在此環節草草了事;其次積極探索事前評估,對每年預算單位申報的項目在預算編制前進行評審,對于不合理的項目進行取締或者核減項目資金。最后,探索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的多樣化,新修改的預算法提出編制預算要參考“有關支出績效評價結果”。預算績效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評價結果有應用”為落腳點的,結果得不到應用,那么無論績效目標還是績效監控以及績效評價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不僅要把績效結果與預算編制緊密結合,還應實行績效問責和績效獎勵。
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始于21世紀初,經過近10年的探索,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逐步實現了從“過程管理”到“效果管理”、從“事后考評”到“事前設定績效目標、事中實施績效監控、事后進行績效評價”全過程績效管理的轉變。各部門、各預算單位績效理念和效率觀念初步形成,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體系日臻完善,支出責任意識不斷增強,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2012年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得到財政部的通報表揚,2013年在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管理考評中成績排名第2,考評結果為優秀。制度建設方面,印發了《水利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預算項目成果管理和績效考評的通知》,初步明確了績效考評的組織管理、工作程序和結果運用,確立了由水利部統一組織、各單位分級實施的績效考評分工體系。目前,按照水利部黨組的統一安排,起草了《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工作方案》,對下一步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指標體系建設方面,針對“948”計劃、科技推廣及標準化、防汛業務費、干部教育培訓、基本科研業務費、水利工程建設稽查、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水質監測業務以及血吸蟲病防控9大類項目,初步構建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分標準,并在2013年水利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中得到實際應用。績效目標管理方面,2014年部門預算中填報績效目標的項目預算資金占項目支出預算總額的67.54%,提前實現了財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達到50%的目標。試點項目績效評價方面,2014年建議納入績效評價試點的項目預算資金占項目支出預算總額的23.23%,占公共財政支出規模的10.16%,也提前實現了財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達到10%的目標。
二、主要做法
1.加強理論研究,完善制度體系
理論研究是制度創新的基礎。2005年,水利部啟動了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理論研究工作;2009年,組織開展了“水利部直屬預算單位行政事業類項目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課題研究工作;2012年,將“水利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研究”列為年度重大課題。通過一系列課題的實施,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理論研究工作得到明顯加強,解決了水利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中的多個難點問題。制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2012年,水利部啟動了“三項機制”建設工作,于該年年底頒布實施了《水利部預算項目儲備管理暫行辦法》《水利部預算執行考核暫行辦法》《水利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暫行辦法》,并于2013年印發了3個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2013年年底,水利部黨組研究部署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做出建立具有水利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和指標體系的決策。
2.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
2012年,成立了水利部預算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財務工作的副部長擔任組長,相關業務司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初步構建了“財務搭臺,多方參與”的預算績效管理體制,由財務司會同業務主管司局,共同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在項目績效目標、指標和指標值的確定方面,首先報項目負責人(業務主管司局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業務分管部領導)審核,然后由財務司匯總后統一報部領導審定,最后再上報財政部。同時,績效評價工作機制也不斷創新。2012年首次探索實行了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先期開展績效調研審核、再由專家組進行復核打分的管理機制,2013年探索了由各項目單位自評價與第三方中介機構現場復核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為下階段進一步探索由第三方中介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積累了經驗,有效地保證了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
3.全面推進工作開展,擴大績效管理范圍
財政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2012—2015年)》中對績效目標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圍繞相關目標要求,水利部部門預算項目逐年擴大績效目標管理范圍,至2014年,2000萬元以上的前三類預算項目全部填報了績效目標和指標,在2015年項目儲備中,要求所有的新增項目填報績效目標和指標,并對其進行審查、修改與完善。同時,逐年擴大績效評價試點項目的范圍,從初期2006年的2個項目增加到2013年的9個,再到2014年的14個,項目數量逐年增加,預算資金總額也逐年提高。此外,啟動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在2014年部門預算中,選取了2家部屬單位作為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試點單位,開展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
4.加強宣傳培訓,夯實工作基礎
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需要廣泛共識作為基礎。自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以來,每年的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會都將預算績效管理作為一個專題進行學習;定期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績效管理培訓和經驗交流;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積極宣傳預算績效理念,增強績效意識。為加強水利財務管理,水利部開展了水利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該系統把績效管理作為一個重要模塊進行建設,建成后將在為實現對水利財政資金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監控提供技術保障的同時,也為實現水利預算績效的全過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5.配合抓好財政專項資金評價工作
專項資金是水利財政資金的重要組成,為配合抓好專項資金評價工作,水利部先后配合財政部出臺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資金績效考評暫行辦法》《中小河流治理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暫行辦法》《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績效評價暫行辦法》,并組織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目前,正在會同財政部擬訂《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暫行辦法》,與財政部聯合啟動了《全國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項目績效評價工作。下階段,擬會同財政部對中央財政補助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公益性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經費使用管理情況開展檢查評估。這一系列專項資金考核評價辦法的制定對于提高其使用效益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尚未健全
一方面,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尚未形成體系??冃Ч芾砉ぷ鬟€處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狀態,缺乏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基層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還存在“不愿管”的現象。另一方面,雖然初步構建了水利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但距離財政部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和針對性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主觀指標多,客觀指標少,指標值確定的隨意性較大。同時,由于部分業務工作缺乏規程與標準,或規范化程度不高,致使績效評價結果的質量受到影響。
2.績效管理結果應用機制尚未建立
雖然每年水利部均根據財政部的批復,及時向二級預算單位分解批復各單位的績效指標,反饋績效評價結果,但由于缺乏具體的機制約束,評價結果既未與單位的預算安排掛鉤,也沒有與單位領導班子的考核掛鉤,很難引起基層單位的重視,“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思想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還比較薄弱
一方面,目前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還沒有獨立的績效管理機構和專職人員,績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業務工作基礎數據缺乏,績效評價實施的主體單一,還沒有按照財政部的要求組織第三方中介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價。另一方面,由于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整體上處于起步階段,基層預算單位對績效管理工作的理解與把握還不全面,還存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會管”的現象。
4.轉移支付的績效管理工作還比較滯后
一是職責不明晰。財政部預算司相關文件規定,轉移支付地方資金的績效管理由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負責,而財政部經建司、農業司在具體項目績效管理辦法和實際工作中又明確由財政部和主管部門共同負責。二是工作不均衡。一些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尚未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或已制定辦法的需根據新形勢適當調整。三是形勢不明朗。目前財政部正在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進行清理、整合,并調整相應的管理體制,今后業務部門對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的管理形勢還不明朗。
四、加強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1.加快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進一步加強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頂層設計,按照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穩步推進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工作,包括制定關于推進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水利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工作規程、實施細則、考核辦法等,構建一套具有水利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同時,繼續細化績效目標,完善水利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研究績效目標和指標數據庫,盡可能多用客觀指標,減少主觀指標,健全和完善水利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保障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真實、準確,切實提高績效評價質量。
2.進一步開展理論研究,強化結果應用
系統總結國內部分省市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實踐,為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提供理論支撐與方法參考,提高水利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及權威性,進而提升水利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應用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各預算單位,并結合預算執行考核機制,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同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給人事主管部門及監察部門,作為實施行政問責的重要依據。
3.進一步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
一是繼續擴大績效目標填報范圍,在現有績效目標填報的基礎上,不斷增加編報績效目標的水利預算項目和單位,逐步擴大績效目標填報的覆蓋范圍,最終實現預算資金的全覆蓋。二是進一步擴大績效評價試點范圍,按照統籌規劃、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原則,一方面擴大績效評價試點項目的范圍,由重點評價向全面評價轉變,力爭在未來幾年將所有的水利預算項目納入績效評價,另一方面擴大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范圍,逐步實現對所有單位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評價。三是鼓勵二級及以下預算單位開展自評價工作,逐步實現水利預算績效的分級評價。
4.進一步夯實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
盡快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機構,增加績效管理專職人員,完善績效評價的主體。同時,結合水利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各種基礎數據動態采集機制,逐步實現對各單位機構職責、編制、人員、資產、工資及津補貼標準、業務范圍及工作量等基礎數據的動態管理,實現對各項目對應工作對象的數量、規模、性質、種類、分布等基礎數據和信息的動態管理,提高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此外,逐步建立健全專家學者庫、中介機構庫及監督指導庫,探索和推動由第三方中介機構獨立完成預算績效評價工作。
5.推進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績效管理
政府會計預算績效管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會計管理措施,該措施將政府計預算績效管理和會計改革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了管理與改革雙管齊下,在此過程中,政府的會計改革與會計預算績效管理相輔相成相互推進,形成了政府內部會計管理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還需要正視在實際推行會計預算績效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付實現制度比較單一
現階段,針對國家政府會計方面來說,排除部分事業單位用于經營的資金可采取應計制原則以外,其他非政府經營的單位或企業通常選用收付機制來實現企業的會計確認。這一點主要根據當下國家政府會計工作的著重點,主要投放在反映預算執行情況方面,并且為了達到真實反映政府預算收支結果的要求,以便能夠及時控制和調配預算支出進展以及預算撥款,其所采取的主要會計制度為收付實現制。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收付實現制的缺陷和局限性表露無遺,突出顯示在兩個方面:第一,收付實現制,無法為政府的績效考核工作提供準確有效的費用信息與成本計算?,F階段,我國所實行的收付實現制主要被應用于反映預算執行情況,而不能真正體現政府資金的費用、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等一系列詳細情況,所以不能夠實現對政府相關部門的服務和產品所形成的資金消耗進行科學合理的調配,無法真實有效的對政府各單位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資金支出進行核算,同時也無法順利完成以實際結果和產出為主要方向的政府職能轉變。
(二)難以全面披露政府資產及負債問題
無法有效對于政府部門的負債和資產情況進行全面準確地披露和確認。在以收付實現為主要執行制度的前提條件下,針對資產折舊、政府擔保、養老金負債、欠發工資等一系列非現金交易和項目中的政府負債信息與資產不能夠全面、及時的體現在整體會計預算機制內。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到政府財務報表的真實度與可信度,無法為政府的重要決策提供正確、實時的會計信息。同時還影響到對政府財務風險的預警性、及時性,無法實現政府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調控,極易形成國家稅源流失局面,更嚴重的還會導致政府財政隱性危機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被洞悉,致使政府遭受經濟損失。
(三)無法準確顯示收支情況
因為收付實現制度下的核算基礎,無法完成對政府資本性的項目投資進行其使用期限內的分攤,還不能有效將資本投資付諸于實物資產所形成的機會成本之內,因此,政府及其各部門之間所形成的年度資本支出情況,不能通過收付實現制度來顯示。另外,在收付實現制度的核算基礎下,政府會計對政府管理資源投入的控制功能比較強,并且對政府產出的管理功能就會相對弱些。所以這樣就不能滿足政府對關注產出和效率的預算績效管理要求。
二、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與措施
為了更好的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對現階段我國政府實施會計核算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完善和健全我國政府會計工作提供參考價值,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會計確認環節的職責管理
根據我國實際國情的要求決定,要有效推進預算績效管理,首先必須確保在會計確認階段有效實施收付實現制度,也就是所謂的“修正的全責發生制”?,F階段,我國政府會計主要臨界與淺表性的權責發生制度與收付實現制度之間,第一步是要嚴格完成介于權責發生制之上的,所有層次的負債情況與資產情況的確認工作,在此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易于統計的金融資產確認工作,最后再針對統計較為困難的實物資產,進行循序漸進的確認工作,主要包括負債情況的確認、資產范圍的確認,并根據此環節實現政府的資產分散以及資產的成本轉換,直到實現最高層次的權責發生制,對政府責任以及資源情況進行系統的反映,最終實現支出情況與收入情況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出政府在進行相關經濟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實質。
(二)完善和優化會計計量方式
當會計預算績效管理進行到計量階段時,唯有實現多元化計量屬性共存并相互協調和配合,才能夠有效達到會計多元化發展目標,充分滿足各層面、各領域會計信息應用者的實際需求。在此情況下,必須在確保已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可以獲取并且真實有效的反映計量的基礎條件下,全面整體的應用公允價值、現行成本、可變現凈值、歷史成本、等計量屬性以及現值等要素,并將歷史成本作為主要內容,有效促成名義貨幣單位范圍下的五種會計計量模式,最終有效加強我國政府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有效性,提高我國政府會計信息的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會計記賬模式
在進行政府會計記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引進基金會計模式。針對不同資金項目要采取相應的專項基金進行單獨核算與報告,從而使得不同用途的專項預算資金能夠得到更加清晰的劃分,同時,人民群眾能夠更加明確的了解該項政府資金是否得到正規、正確的運用,實現政府內部資金預算管理與公眾監督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對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方向、使用過程、使用結果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三、結語
不同時代,預算績效被賦予了不同的改革內涵。20世紀70年代,受新公共行政影響,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理念逐步發生變化。結果導向、顧客導向、企業家精神以及市場競爭等新型績效管理理念,促使政府績效模式逐步從效率導向轉為結果導向,重點關注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效果、公平性和公眾滿意度等要素,結果導向預算績效管理成為改革政府的重要部分,強調以政府施政的結果作為預算資源分配的依據;90年代中期,各國預算改革的重心更專注于如何將戰略規劃的概念融入預算過程,以及透過產出和結果的績效衡量來落實對政府工作評價的要求;現在,將資源分配與施政結果相互連結,強調整體管理過程成為各國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手段。預算績效管理主旨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治理模式取代充滿缺陷和問題的傳統行政模式。傳統行政模式以對規則的負責為特征,它給政府雇員一種強有力的激勵機制促使其循規蹈矩,嚴格按照既定的規則辦事,重過程勝于結果。這種制度安排造成的弊端使政府的管理愈來愈偏離公眾和社會的期望和要求。所以,管理主義的改革理念強調從過程轉向結果,糾正過分依賴規則造成的政府效率問題。預算績效管理正是在這種改革背景下被賦予了結果為本的實踐導向,強調績效和結果,并因其結果管理的特點為其他管理主義的制度安排及有效運行奠定了基礎。預算績效管理的過程涉及政府職能的轉變、組織文化的更新、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大量的制度創新,成為政府改革的重要策略選擇。與傳統公共行政管理只計投入,不計產出不同,預算績效管理更加重視政府活動的產出和結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即主要通過法規、制度控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即確定組織、個人的具體目標,并根據績效示標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
二、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績效與傳統預算體制的差別
傳統預算體制往往只是關注投入,政府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和申請經費,但卻忽視了公眾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產品和服務;按支出而不是按產出多少來撥款的原則以及將資金分割成明細分類項目的制度造成了資金浪費、機構臃腫以及資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世界各國政府普遍面臨預算赤字高漲、加稅困難、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促進施政績效、提升施政成果、以預算結果為導向的觀念不斷在政府管理中得以強化。中國政府的財政制度改革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特別是《預算法》頒布以來預算制度的迅速建立標志著中國財政支出制度改革步入正軌。但由于我國的政府預算制度建立時間較短,預算管理深度與發達國家政府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一)預算績效是一種改變過去政府預算編制對象的管理辦法
傳統預算模式是以人員為核心的,亦即某個部門有多少人,就按照人頭、職能的因素撥付預算。這種模式延續了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思想,“因人設事”、“按崗撥錢”。需將這種編制思想向企業化的管理思想過渡,以部門工作為編制對象,由計劃中需要完成的任務作為編制預算的基礎,并根據任務完成的好壞作為預算執行的評價基礎。預算績效即以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的成本和效果為基礎的預算管理模式。
(二)預算績效是改“收支核算”為“成本核算”的管理辦法
過去政府的預算管理更多是以“收支核算”為基礎,政府想做的事情很難受到外界特別是市場的監督,財政撥付上也基本以長官意志為出發點,使預算管理過程中更多的是對收支情況進行核算的管理辦法;而預算績效更多關注了成本的概念,將預算和政府的行為績效緊密關聯起來,反過來考量做事的方式和內容。預算績效即以政府行為成本和效果影響政府做事方向和內容的預算管理模式。
(三)預算績效以結果衡量為核心
將績效衡量與政府預算緊密結合,會對政府績效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預算績效管理體制下,各部門的預算不僅僅由部門意愿和長官意愿為出發點,還要由外部對部門績效的衡量作為標準。在民主化的監督下,政府部門為了獲得更多的預算,必須關注對已有預算使用過程中的績效追求。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預算績效即以績效提升為管理目標的預算管理模式。其中,預算績效最核心思想是以結果為導向。從上述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預算績效和傳統預算有顯著的差別,并在很多方面對政府預算管理體制帶來了新的沖擊和變革。預算績效強調根據活動結果來進行資源的分配,這種途徑可以為立法人員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決定如何以有限資源來回應復雜且競爭的預算需求。
三、借鑒外國經驗,以結果為導向設計教育財政撥款
對高校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的研究,國內已經比較成熟,但對高校部門預算整體績效(含基本支出)的研究,還不是很多,如陳科宇、李小華(2012)以高校部門預算為對象,利用主成分法提出了影響部門預算績效考評的因素;王宏鑫(2012)將我國高校的戰略目標劃分為教學績效、科研績效、自籌能力和資產績效四大方面,然后在這四大層次中選取14個關鍵績效指標,從而構成了高校預算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苗至勇(2010)結合平衡計分卡的相關理論,提出了高等學校預算的績效評價是一種投入與產出的效率及其效果的衡量,應當構建綜合的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各類研究的分析,發現當前對高校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如忽視績效目標的合理設置;指標設計中,定性指標過多,定量指標不足;定量指標評價結果獲得費時費力;指標設計不夠科學,重視投入忽視產出等。故要設計與構建高校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新體系,該體系不僅包含項目預算支出績效管理,還新增了基本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更提出了綜合預算支出績效管理的新思路。
二、高校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設計
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源頭,是預算績效指標設計的標準,更是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的靈魂。本文認為高校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是:保障運行;預算編制科學;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根據確定的目標,設計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體系,二級指標細分為辦學保障、預算管理、資產管理、人才培養和社會效益五個方面,并在二級指標的基礎上設計出三級指標共計30個指標(見表1)。指標設計完成后,需要對各個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權重的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主觀賦權法;一類是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由專家根據經驗進行主觀判斷而得到權數,然后在對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如層次分析法(AHP)、專家調查法(Delphi法)等;客觀賦權法則根據歷史數據研究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或指標與評估結果的關系來進行綜合評估,如最大熵技術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綜合考慮,決定根據各個指標重要程度,對其賦權重,于是選擇了層次分析法進行權重的計算。
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的研究
(一)建立系統層次結構模型
遵循科學性、可度量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則,以評價高校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為總目標,以辦學保障、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人才發展和社會貢獻為制約層,以表1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體系中的三級指標為指標層,建立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層次結構。
(二)構建判斷矩陣
系統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后,根據研究需要設計了問卷調查表。在每一層次上,請10位專家對該層指標進行逐對比較,按照規定的標度方法定量化,寫出數值判斷矩陣,標度及其描述見表2。調查結果收集回來后,首先采用層次分析法求出每個專家給各級指標分配的權重,后進行算術平均,再由5個一級指標權重乘以其下分別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來確定22個二級指標的最終權重。本文使用Matlab6.5來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三)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為度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的程度,引入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負平均值CI,計算CI=(λmax-n)/(n-1)。當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時,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陣的一致性愈差。根據上節中的程序計算結果,本文中20位專家給出的判斷矩陣,經檢驗其CR全部小于0.1,故通過一致性檢驗,可以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評價結果是可靠的。
(四)結果與分析
應用層次分析法求出每位專家給5個一級指標以及22個二級指標所賦的權重后,本文直接將其結果代入表3進行綜合平均。表中bij表示第j位專家對第i項指標的權重賦值,Bi為第i項指標的最后權重,本文中n=5,m=10。經過計算,最終得出5個一級指標的權重集為:A=(B1,B2,B3,B4,B5)=(0.1063,0.1856,0.0802,0.3623,0.2656)同理,得到每個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值:B1=(W11,W12,W13,W14,W15)=(0.2292,0.1582,0.0885,0.1805,0.3436)B2=(W21,W22,W23,W24,W25)=(0.2694,0.2649,0.2239,0.1581,0.0836)B3=(W31,W32)=(0.75,0.25)B4=(W41,W42,W43,W44,W45,W46)=(0.1037,0.2221,0.1233,0.1107,0.1403,0.2999)B5=(W51,W52,W53,W54,W55)=(0.3496,0.3227,0.1124,0.2153)綜上所述,由Ck=Bi×Wij(i=1,...5;j=1,...6,k=1,...22)得到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及其權重,如表3所示。從計算所得這組權重的排序看,高校財政預算績效指標的重點在人才發展(指標權重為0.3623)、社會貢獻(指標權重為0.2656)、財務管理(指標權重為0.1856)。說明在高校財政預算績效評價中人才發展指標占據主導作用,參與調研的專家普遍認為人才培養與發展是高校相對重要的職能,更是預算投入是否科學合理的衡量尺度。在這個體系中,社會貢獻指標的權重緊接人才發展指標之后,充分體現了高校在傳播知識、培養人才之外,需要不斷提升教學與科學研究能力,高校在完成前三大職能的基礎上致力于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
水利預算績效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水利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指標和評價辦法,對水利財政資金的執行、實施情況以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過程、實績和效果進行的綜合考核評價,旨在使水利財政資金實現效益最大化。
(1)開展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是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4年是湖南省水利全面深化改革年,按照省政府和水利部《加快水利改革試點方案》的部署,完成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水利投融資體制、水利建設和管理體制、基層服務體系和水價等5大改革任務,確保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就是要促進職責履行,提供優質的水利公共服務產品,提高水利行政效能。與此相適應,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必須以效率和效果為重點,增強水利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積極服務于水利改革發展大局。
(2)開展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水利預算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有效舉措。
水利財政資金有90%以上是基本建設投資,水利財政資金的管理績效直接關乎民生。水利預算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既要求有規范的管理程序,先進的管理技術,更要求水利資金的投向目標明確,科學合理,體現民意,發揮效益。開展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就是要推進水利預算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平衡水利財政資金在收入與支出、分配與管理、數量與質量上的關系,合理地配置水利資源,切實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3)開展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是提高水利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
隨著預算公開的逐步推進和預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水利財政資金在水利項目上的實施情況,直接反應出水利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水利預算績效管理就是要將水利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分配科學、使用規范、管理完善,使水利財政資金切實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水利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
2提高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1)水利預算編制要突出科學性。
將“大事優先,績效優先”的理念融入預算編制環節。要把水利預算資金分配作為重點,在預算資金分配階段即考慮績效考核要素,拓寬思路,通過競標水利財政資金,強化預算單位自身的競爭意識,明確水利預算編制思路,引入專家評審機制,建立水利預算資金分配程序和規則,借助外部專家庫的力量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把握預算分配的合理性,不斷挖掘預算資金潛力。同時,輔以因素分配法等客觀分析數據,充分發揮水利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預算分配過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完整的制度化過程中科學分配資金,實現資金分配的透明公開,使水利預算編制符合水利發展和水利管理的要求。
(2)水利預算績效目標要突出合理性。
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水利項目具有工程類別多、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因此,水利預算績效目標要結合水利項目的實際,按照水利預算規模和內容,設置預算績效目標,要詳細說明為達到績效目標擬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資金需求、信息資源等,并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同時闡明預期產出及效果、服務對象或受益人滿意程度等。績效目標要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實行監控和預算完成后實施績效評價的對照比較和考核。
(3)水利預算執行要突出約束性。
預算執行效果直接影響預算績效目標的實現,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水利預算執行要與績效目標管理有機結合,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明確時間節點,建立預算執行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糾正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偏差和問題。盡量減少預算調整,嚴格規范水利預算的資金項目調整、下達追加等的業務辦理程序,進一步落實支出責任,以保證預算執行結果的真實、完整。
(4)水利預算績效監控要突出鍥入性。
水利預算要建立動態績效監控機制,及時反饋預算績效信息,通過采集績效運行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對績效目標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督促檢查,糾偏揚長,促進績效目標的順利實現。在跟蹤監控過程中發現績效運行目標與預期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預算單位應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糾正,防止偏離預算績效目標。
(5)水利預算績效評價要突出客觀性。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要客觀真實地反映水利預算執行和資金使用效果,就要以水利預算績效目標為依據,以水利項目實施效果為重點,以水利項目的實施過程為評價內容,既關注項目的實施情況,也關注資金的使用情況。要通過規范績效評價程序,實現水利預算績效評價的點面結合,通過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提升績效評價質量。
(6)水利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要突出權威性。
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水利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要結合水利預算資金的安排,體現項目決策和資金分配的科學性,要結合項目的建設管理,促進資金管理使用的規范性,要結合體制機制的建設,不斷完善長效機制的建立。只有把水利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落到實處,才能使水利財政資金切切實實在民生項目上發揮最大的效益。
3推進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1)健全組織結構。
水利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水利財政資金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因此需要發揮水利預算績效管理領導機構的職能作用,形成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單位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明確水利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通過責任分解、過程管控、跟蹤監督,引導管理對象強化自我管理。水利預算績效管理領導機構要積極協調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保持預算績效管理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工作效能。
(2)加大宣傳力度。
水利預算績效管理作為3完善注入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重點環節重點推進政府搞投融資,核心是運作資本,起點是運作資源,變資源為可增值的資本,變資本為可融資的資產,并形成一頭連接政府所掌控的資源,一頭對接市場和市場主體的良性閉合循環。當前,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總體上是貨幣流動性過剩,CPI連創新高。各類資本包括金融資本,都在尋找有效益、有回報、有前景的項目。搞活投融資,一個重要前提是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我們要牢固樹立“寧讓項目等資金,不讓資金等項目”的理念,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充實完善項目庫,提高項目成熟度,增強項目融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政府性項目投資決策、實施和監管體系,減少低效投資,杜絕無效投資。地方配套補助重點應放在前期工作階段,只有通過長期穩定的注入前期工作經費,才能加快前期工作進度,提高工作質量,促進項目成熟,實現既定的融資和建設目標。重點水源工程專項資金以縣(區)間互助的形式集中用于在建項目,資金跟著項目走,5年一個周期進行平衡,5年內各縣(區)籌集的資金原則上全部返還各縣(區),少數無法平衡的則滾入下一個5年周期調配。水利專項貸款資金則重點用于項目開工前期上級補助不到位時的應急,上級補助資金到位后,除滿足歸還到期貸款外,通過置換調劑借給其他具備合法手續的項目使用,盡可能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縣(區)也應建立相應穩定的水利投入機制,確保不錯過新一輪水利建設機遇期。4健全制度保障、嚴格規范運作,有效控制政府債務風險推進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必須高度重視風險控制,以健全完善的制度為保障,規范運作,強化監管,提升信用,做到舉債規模與政府投融資主體掌控的資源總量相對稱,與政府投融資主體具備的償債能力相對稱,實現融資規模最大化、債務風險最小化,確保“借得來、投得出、用得好、還得上”。為此,我們要完善政府投融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范投融資運作行為,強化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形成程序嚴密、運轉高效、監管到位、有效制衡的管理約束機制。水利建設的新一輪機遇期已經來臨,如何破解長期制約當前水利建設發展的投入瓶頸問題,決定了我們是否可以抓住這次歷史機遇,在新形勢下有所作為。因此,我認為以市場手段融資解決水利項目投資問題,發揮融資平臺公司對資金的放大、應急作用,是當前水利建設的現實需要;做實水司,規范公司運作,是爭取金融部門支持、搞好水務投融資工作的基礎;用好用活現有財力,建立前期費有償滾動使用機制,高質量做好前期工作是確保項目滿足貸款要求的前提;繼續籌集重點水源工程專項資金,實行縣(區)互助,超前落實地方配套,是爭取上級支持,實現水利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保證。水利財政資金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注重輿論宣傳,使“權責要對等,用錢必問效”的理念深入資金管理的過程,改變過去“重投入、輕支出、重使用、輕效益”的管理模式,樹立起水利部門以最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的效益的觀念,把有限的水利財政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3)強化制度措施。
(1)地方先行。
部分地方政府在預算績效評價事項中,體現出較強的地方先行的特點,寄望于以此促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的制度變遷模式的發展。但由于部分試點地區的預算管理基礎以及陽光財政理念已經較為完備,致使改革措施在推廣中受到當地制度的制約,從而使相關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和障礙。
(2)阻力較大。
績效預算管理是中國預算改革進入瓶頸期時所采取的措施??冃ьA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需要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事項才能順利開展。自2002年至今,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稅費改革舉措,使地方政府對財政體制演進的政策預期受到一定程度地干擾,也使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在預算管理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遇到阻力和障礙。2014年9月,國家相關部門對預算法進行了修訂,新預算法實施全口徑預算管理,有效避免了地方政府債務脫離預算和監督的狀況,并實現了對地方政府債務的有效管理,降低了相關風險。同時,對于征收“過頭稅”的現象也起到了規避作用,強化了國家的調控效果。
二、目前績效評價試點中存在的弊病
1.績效管理流于形式,難以切實落到實處。
2005年,財政部制定《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該項制度明確了制定績效考評規章制度以及實施該項制度的責任人,前者由財政部負責,后者由中央部門負責。簡言之,使用預算資金的部門同時成了考評預算資金使用效果的責任人。因為相比財政部門,使用預算資金的部門更加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之上,可以更好地開展績效考評工作。然而,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方便了考評者和被考評者的同流合污,并使績效管理流于形式。通過《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不難看出我國相關部門預算績效改革可能面臨的困難與障礙。為此,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引起重視。
2.不重視預算資金最終使用效果。
在績效評價指標中,有兩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一是業務指標;二是財務指標。前者以結果為導向,重視最終產出,這一理念與我國現代預算管理變革的宗旨以及原則非常相符?,F階段,績效管理中的績效指標并不完全是政府的“最終產品”,從某種程度上,宜把相關活動、受益結果或是產出緊密結合。但部門績效考評試點仍將財務遵從性指標以及業務合規性指標視作重點,不夠重視預算資金使用的效果,且缺少相關分析以及考核機制。
3.預算績效改革缺乏參照借鑒體系。
當代預算管理有多種模式,現階段,應用較廣泛的是英美模式以及歐洲模式。這兩種模式在公共支出受托責任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側重點。英美模式更側重于能充分體現公眾滿意度的績效預算管理。而歐洲模式卻對于制定相應的績效管理體制不甚重視,并未形成相應的體系。目前階段,我國的績效評價改革試點主要參照的是澳大利亞以及新西等英美法系國家的模式。然而,綜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法律體系以及組織架構、基本國情等方面,與歐洲大陸法系較為相近。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移植英美國家在預算管理方面的經驗,是否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是一個未知數。國家相關部門宜盡早采取措施改善這一局面。
三、陽光財政視野中的公共預算績效管理研究
建設高績效公共支出體系近中期目標的策略。
1.建設相關法律法規,推進預算績效改革。
1994年,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屆時我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計劃經濟的理念,致使該項法規的制定也較為保守、滯后。現階段,該項法規已經明顯落后于新時期的發展需要。綜合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預算績效管理的發展情況,想使績效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基于一個前提:建設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然而,我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方面的法律一直處于缺失狀態,致使績效評價工作由于缺少相關法律支持而遇到諸多困難和障礙。因此,我國相關部門一定要對此引起重視,積極建設公共預算績效評價法律,以此為相關工作提供以“陽光財政”理念為基礎的科學合理的規則。
2.實施復式預算管理模式。
復式預算制度的優點非常顯著,其可以使納稅人提高自身權利意識,并對消耗性支出的非效率擴張進行有效控制。復式預算制度的基本制度構架已確立,卻并未在當下的預算改革中取得預期進展,且缺少操作性強的管理模式。為此,宜全力推廣復式預算管理體系,其對于我國的“陽光財政”建設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和意義,且對于預算績效改革也有著重要價值和作用。
3.推動地方績效管理制度創新。
近年來,我國財經改革取得了多項成就。這種良好局面的形成,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努力。在預算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的相關信息更豐富,在此基礎之上,若能建立和完善評價激勵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可以使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高,積極探索創新性的績效管理制度,使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簡言之,通過地方政府在績效管理制度方面的創新,可以對我國預算績效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4.堅持“三步走”的績效預算改革模式。
在“陽光財政”視野下對我國績效預算管理體制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三步走”的績效預算改革模式:首先,要推進公共預算體系的構建和完善,致力于將預算外收支并入到預算管理中,建設一個將所有相關收支項目囊括在內的公共預算體系。其次,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使預算管理事項更具透明度。最后,要注重權責發生制的預算原則以及績效預算的相關制度的合理化應用,并建設和完善相關制約、激勵機制,以此增強信息的可靠性,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同時,還應注重政府業績考核等事項,以此真實、精準地反應出政府的績效?,F階段,我國宜對會計預算引起重視,并引進權責發生制預算原則,使部門預算的績效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以上是我國現階段應堅持的“三步走”的績效預算改革模式。其對于推進預算績效改革以及建設高績效公共支出體系近中期目標的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