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3:58
序論:在您撰寫核心素養心得體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體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是對教育方針中所確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細化,與我們以前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對素質教育在新時期的深化。
“素養”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在后天中、長期實踐中養成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可以經過努力養成好的習慣、能力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作為教師的我們,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
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2、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經典詩文積累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著學生愿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讀名家名著,寫讀書筆記。
一個人的素養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文化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案褂性姇鴼庾匀A”,當知識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
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加強與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則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書記曾深刻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笔堑?學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會轉化為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為祖國發奮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提高識別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梢圆扇”姸嘤行У拇胧艺J為,在眾多環節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作為一名教師,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而高尚師德的表現,我認為首先是行為。
正如托馬斯馬爾斯貝丁所說:“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提供人類社會遠景的終極圖畫,但有一點可以相信,人類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未來的無窮無盡的后果?!笔堑?,榜樣是最好的教員,雖然榜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它卻教給人們許多書本上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榜樣的力量在于行動,行動比語言更能說服人、教育人、啟示人。行動就是力量。與空洞的說教不同,榜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鼓舞一個人 ,他給人一種淺移墨化的影響,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對于學生來講,眼睛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么,他們都會無意識的模仿,不知不覺中,學生與他們身邊教師的行為模式就會非常接近。這正如許多昆蟲呈現出與它們所吃樹葉一樣的顏色一樣。因此,教師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細小的行為,也不能等閑視之,因為這些細小之處對于學生的品性的好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師諄諄教育的東西早已忘得一干二凈,而教師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有關情感方式、紀律觀念、勤勞風范和自我控制等具體行為仍然存留在學生心中并產生持久的影響。一位作家在晚年時曾無限感慨的說起他的一位老師對自己深深的影響:“每當他來到教室里時,那種祥和的道德氛圍立即會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句話的語調都給人一種心靈空潔、渾身舒爽之感。在這種莊嚴卻寬松的氣氛中,心靈就象在洗澡一樣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薄懊慨斔谏磉厱r,我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绷己玫膸煹聦σ粋€人品格的養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許,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
教師的人文素養就是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師的日?;顒又畜w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
教師,有人類靈魂工程師之稱,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育人。教師的人文素養關系到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會間接關系到學生素質的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養,有助于教師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調節心理狀態;有助于教師自覺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人類、關懷自然,逐步養成健全美好的人格、提升高尚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關愛學生,使所有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并具有完善的人格。
教師的人文素養由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和人文行為共同架構而成。其中,教師的人文知識是教師人文素養的基礎,在內化、積淀人文知識的基礎上所凝練、升華而成的人文精神,是教師人文素養的核心,為人文素養的外顯和發揮作用提供著價值導向和支撐。教師應具有廣泛的興趣,健康幽默的情緒,平靜愉快的心境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廣泛的興趣,不僅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酷愛和高度的責任心,而且還表現在滿腔熱情指導一切對學生有益的活動;教師特定的職業活動,要求教師要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并應以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和激發學生;教師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是一種積極的教育因素,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勤奮工作的風貌,都會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養。同時也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有不斷提高素養的意識。要多閱讀、多反思、多寫作,勤于筆耕。而人文知識的自我學習、人文素養的自我提升的方法,自古至今皆然,就是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白x書使人明智”尤其是讀好書。教師愛好讀書自然有助于攝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養料,有利于創新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師的讀書品格可以感染、熏陶學生閱讀品格的積極成長。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體育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體育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體育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體育思想和方法。體育思想是對體育和它的對象、體育概念,命題和體育方法的本質的認識。體育方法是解決體育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體育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體育方法、感悟體育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體育思維、體育手段和體育方法去分析和解決體育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體育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體育教學的本質要求。體育思想和體育方法是體育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體育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體育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里,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體育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體育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于體育思想方法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后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體育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體育的眼光看待事物。身邊的事物體育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體育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意識,講一些體育的發展史,多參加體育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體育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體育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體育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于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篇【一】“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近日在第二屆“北京教育論壇”上,專家表示,時代變化了,要求變了,呼喚核心素養的出現。討論中國的核心素養要結合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特點,要適應中國現階段的國情、校情。哪些素養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我們的學生和國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來源,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核心素養將為北京學校帶來六大變化。”有關專家表示,六大變化包括:
育人導向更加注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課堂教學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
實踐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輕課業負擔,課后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
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未來將更加注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在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工作報告已經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鑒定。
對于這一國家版“核心素養”具體內容,社會各界充滿期待,同時提供了多個方面的建議。據了解,參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制訂的專家陣容強大?!拔覈A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項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牽頭組織。項目由北京師范大學牽頭,華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共同承擔。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學生發展指導高峰論壇表示,項目組共組織了48場訪談,涉及575位專家,提出了12個指標。其中一級指標有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二級指標中社會參與里面有道德品質、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自主發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與創新,文化修養里面有語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技術與信息素養,審美與人文素養等。
不過,最新出爐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透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篇【二】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自主發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含的三大板塊之一,而“學會學習”又是自主發展的基本前提。
“學會學習”一直以來是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共同期望,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學會釣魚,而非只享受現成的魚。具體到基礎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呢?在我看來,在教學中可以分三分走。
幫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在新課程標準倡導知識“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識點的跨度比較大,前后聯系相隔的時間也比較長。以北師大版《數學》教科書為例,小學四年級開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邊形的性質等知識,要求簡單應用;初中八年級要求簡單說明原理,廣泛應用;九年級要求進行推理證明和靈活應用。在如此長時間的跨度內,如果學生不會總結和梳理,那么必然會形成知識的“交通堵塞”。
隨著年級的升高,各學科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日益增多,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應當經常整理、復習、歸納和總結所學的相關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逐步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簡單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的遷移能力,這也有助于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如果學生不會歸納總結,在六年級復習時,可能還要翻看三、四、五年級的書本;在九年級中考復習時,可能就無法將七、八、九年級的知識系統歸納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高考復習時,可能也不會把初、高中的知識建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最后復習階段學生的負擔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說觸類旁通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完善“幾多幾少”,會對學生獲得學習方法大有裨益。作業少一點,學生看書的時間多一點;重復抄寫少一些,學生自己整理的時間多一些;共性的作業少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多一些;老師講得少一些,學生交流的時間多一些。這種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學會歸納總結。當學生逐漸能夠熟練地進行歸納總結時,就會逐步學會華羅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學習方法,其學習能力也會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逐漸得以提高。
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
學生不應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當處于主動、積極的知識構建狀態。每個學生都有其特有的個體學習經驗與知識結構,而新學知識和原有知識之間的銜接問題,可通過同化和順應等思維過程得到遷移和解決。
在同化過程中,新知識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結構所解釋,并被納入到結構之中。如初中數學中的有理數、無理數、實數的運算,可納入到小學的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體系之中。在順應過程中,原有知識結構和經驗按照新知識的生成過程重新組合,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完善和發展,同時又產生新的變化空間。如較小數減去較大數在小學數學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數范圍內相關計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是復習準備篇。這個設計就是為了小學、初中英語的銜接,兼顧了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差異,因為農村和城市學生的英語起始教學時間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師了解學生,把握進程。這樣的課程設計,就是為了特定學段學生知識的銜接與遷移。
教師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篇【一】一、人的“核心素養”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為能力是先天的,每個人相差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熱情與思維方式。在他看來,熱情就是工作的干勁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為誰”。思維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數;思維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單一利己的,它是負數。這才是決定人生結果的關鍵。若思維方式是負數,越熱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結果將越可怕。換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維方式是“核心素質”的首席,第二則是“熱情”,它包含了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其中積極的態度更為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為,人的發展取決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于先天遺傳,后天培養并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于后天的歷練和培養。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么是學習素養的核心呢?我們認為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和試題,并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二、人的“核心素養”與“學科關鍵素養”
學生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為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為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鉆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于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中的教師,培養優秀學習品格的教師,才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皩W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三、“素養統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征。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為本、能力為本、道德為本、評價為本。
“素養為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回歸職業素養,人性和道德將成為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范將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下的課程統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為“人”的發展的核心素養。每個學科都有作業,對于“核心素養”來講,作業里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素養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能力的非專業素養--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教師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篇【二】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里,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于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后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上午,王芳主任對英語核心素養進行了深刻、清晰的解讀,并結合文本進行剖析。
1.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
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心能力。語言能力是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基礎。這四個維度中,語言能力居中,另外三個板塊形成一個圈將語言能力包圍在里面,說明語言能力是要放在這幾個維度中去培養。即:在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2.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言能力的培養,就是通過活動來培養的,把聽說讀寫貫穿在語言能力中。現在新的學科素養除了聽說讀寫還加進了“看”,即聽、說、讀、看、寫,為什么要看呢,類似我們打開網站,除了讀文字外還會跳出很多窗口信息,所以需要快速處理映入眼簾的不僅僅是文字信息,還有多層次的立體信息,所以我們要教會學生聽、說、讀、看、寫。還有一點是要讓學生在社會情境中理解與表達,就是在真實的情況下理解與表達。
3.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習能力的培養,王老師在如何提升學生學習策略方面進行了很重要的點撥。她首先問大家什么是策略,策略是從方法中選擇最有效的一項解決問題。這樣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如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策略,那就需要有足夠多的方法來做支撐,學生的學習方法從哪里來?那就需要我們老師們在平時的課堂上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方法多了,策略自然也就有了。
4.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的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抓住一切時機對學生進行邏輯、批判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例如,在課堂上的評價,那就要求我們老師們一定要具體、真實,貼近學生,而不能是為了評價而隨意運用評價語言,不顧及學生的想法和感受。
5.文化意識的培養
不論什么樣的文本,都或多或少的有它的文化意識。通過一個個文本的剖析,讓我們明白了,教文本不單單是為了教詞、教句,更多的是深入挖掘文本沒在的東西,特別是要放大中國文化意識。
“深度學習”不同于傳統的被動接受、灌輸式的“淺層學習”,它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就是指在真實課堂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互動等活動,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應該是充分相信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全面、深入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從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少教多學”,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學習
從課堂教學中時間的分配和學習方式的呈現來看,深度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充分參與的教學,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少講”,這樣才能使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和足夠多的學習機會;同時,教師學會退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探究中,以往我會跟學生演示稀鹽酸與碳酸鈉、稀硫酸與碳酸鈣的試管實驗,然后告訴學生為什么不能選碳酸鈉、稀硫酸的原因。但是現在,我會直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實驗,選擇最合適的藥品,那么學生就能在親身體驗中思考,印象更深刻。
(2)“多元參與”,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
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知參與來看,深度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是一個知識學習和建構的過程。而要建構一個新的知識體系,應該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這樣的學習才是生動活潑有效的,才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例如,對于比較抽象的化學式教學,我會設計這樣的教學流程:想一想:設計名片;說一說:化學式會說話,可以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做一做:拼一拼化學式的圍觀模擬示意圖;寫一寫:通過觀察球棍模型寫出化學式。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深刻理性思維
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層次來看,深度教學應該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教學。在建構主義理論和后現論中,每一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和認知水平不一樣,對同一事物或者知識都有不同的認識,而且每種認識都可能是合理的、正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反思、質疑,形成正確的判斷,培養深刻的理性思維,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
淺談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深度學習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具體分為三個方面,綜合表現六大素養,其中“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這三大核心素養,非常適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展,而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展學生這三方面的素養,必須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通過“深度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一、深度學習——深度教學的目標
“深度學習”不同于傳統的被動接受、灌輸式的“淺層學習”,它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就是指在真實課堂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互動等活動,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倍的認識》一課時,先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10個白蘿卜、6個紅蘿卜、2個胡蘿卜。接著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倍:胡蘿卜有2個,圈起來,紅蘿卜有6個,是幾個這樣的2呢?讓學生想一想,圈一圈。通過想和圈,學生直觀地看出了有3個2。學生充分感受到這點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紅蘿卜的個數是胡蘿卜的3倍。照這樣的方法,讓學生把白蘿卜與胡蘿卜的個數進行比較,通過圈一圈、比一比、想一想,得出結論:白蘿卜的個數是胡蘿卜的5倍。學生初步認識“倍”后,出示:小明有12朵黃花和4朵紅花,小明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3倍;小麗有9朵黃花和3朵紅花,小麗黃花的朵數是紅花的3倍。問學生誰的說法是正確的。引起學生質疑、思考:黃花和紅花的朵數都不相同,為什么黃花的朵數都是紅花的3倍? 像這樣充滿思維活動的數學課堂,數學活動真正發生了,學生也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只有這樣的學習活動,才能真正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創新能力,也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學會學習。
二、深度教學——深度學習的保證
“深度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深刻、深度學習?;诤诵乃仞B的教學應該是充分相信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全面、深入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從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少教多學”,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學習
從課堂教學中時間的分配和學習方式的呈現來看,深度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充分參與的教學,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少講”,這樣才能使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和足夠多的學習機會;同時,教師學會退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的《用字母表示數》的例4時,老師出示三個學習任務:1. 說一說,例4已經知道什么?求什么?2. 怎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大杯果汁還剩下多少克?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接著讓學生自學、小組交流、集體匯報……這其中,教師基本上沒有什么說話,只在關鍵處或者學生“卡殼”的時候,進行點撥引導。這樣的課堂,學生真正有充分的時間學習、討論、質疑。
(二) “多元參與”,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
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知參與來看,深度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是一個知識學習和建構的過程。而要建構一個新的知識體系,應該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這樣的學習才是生動活潑有效的,才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
例如在教學《幾分之一》時,老師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動手(折一折、涂一涂):折出二分之一,并表示出來;動眼動腦(看一看,想一想):這些涂色部分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動耳動腦(聽一聽,想一想)仔細聽聽同學是怎樣說的?你同意他的說法嗎?你有不同的想法嗎?
(三) “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深刻理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