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3:43
序論:在您撰寫學前舞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課程設置的合理安排
1.基本功訓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是14、5歲的初中畢業生,并沒有良好的舞蹈基礎。他們身體素質可塑性強,打好基礎是關鍵。第一學期的課程設置應該是學習基本功,從芭蕾的“開、繃、直、立”開始,訓練學生的基本能力,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糾正學生形體上的不良習慣。2.古典舞的設置。學生在學習芭蕾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礎。第二學期開始設置古典舞,學生進入古典舞身韻的學習。古典舞身韻主要是針對學生氣息的運用和身體的韻律感、節奏感的訓練。為學生學習民族舞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不能每一個都開設,選擇五至六個有特色的民族舞蹈進行學習。如漢族的東北秧歌,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朝鮮族這些較為突出的舞蹈。教師多做展示,學生多做練習,讓學生做到掌握好每個民族舞的風格特點。為今后的學前教育工作做好準備。
幼兒舞蹈課程的設置。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要面對的是幼兒,所以幼兒舞蹈的學習和創編是非常重要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舞蹈課程是必然,舞蹈課是此專業學生的基礎,要堅持科學性、適用性、指導性的原則。學前教育的舞蹈課程應該在此原則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引導、鼓勵學生,建立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實踐以主,加強學生的專業意識,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讓學生發揮才華,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突出學生在舞蹈課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應該保持著高度的互動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教學的熱情,使學生真正地成為舞蹈教學活動的主體,多多進行自己創編有積極意義的幼兒舞蹈,給自己積累舞蹈資料,為將來走上崗位打基礎。
結束語
本課題研究以幼兒舞蹈創編為切入點,結合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現狀,探討有效性、實踐性的幼兒舞蹈創編教學體系,旨在為我國幼兒園舞蹈教育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幼兒舞蹈;學前教育;創編
本文系長沙師范學院院級一般項目《地方本科院校舞蹈創編研究——一幼兒舞蹈為例》,項目編號:XXYB201535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教育的現狀與分析
(一)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教育
舞蹈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五大技能(說、唱、彈、跳、畫)之一,憑借其巨大的美育作用成為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重要課程。幼兒舞蹈創編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核心部分,不僅培養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更是對所學的舞蹈和音樂知識進行全面優化和綜合運用的過程,為學生今后在幼兒園工作中舞蹈相關的教學活動提供幫助,發揮舞蹈益于兒童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智力開發方面的重要作用。從宏觀上來講,幼兒舞蹈創編的教育能推動整個幼師行業教學水平的進步。
(二)對于幼兒舞蹈創編教育現狀的調查
以長沙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四年制本科生為例,幼兒舞蹈創編課程開設在第三個學年,在這之前,學生們已經經過了兩個學年舞蹈基礎的學習,即一個學期的舞蹈基訓,和三個學期的民族民間舞學習,對身體的直立感、協調能力和舞蹈審美有一定了解,對于幼兒舞蹈有基礎的認識。幼兒舞蹈創編課程共一個學年,分上下兩期。上學期學習幼兒自娛性舞蹈創編,這一部分也是幼兒舞蹈創編課程的基礎部分,包含幼兒律動的創編、幼兒集體舞的創編、幼兒歌表演的創編、幼兒歌舞表演的創編、幼兒音樂游戲的創編五大模塊,下學期是對幼兒表演性舞蹈創編的學習,是對基礎學習匯總和升華,包括幼兒表演性舞蹈的創編理論,創編技法與練習、以及舞臺美術的運用。上下兩學期的內容既相對獨立又有一定關聯,注重幼兒舞蹈編導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二、學前專業的幼兒舞蹈創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較差
首先,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對于舞蹈基礎沒有要求,四年制本科生的入學標準只有高考分數作為唯一的依據,入學前沒有專業的面試。于是招進來的學生絕大多數沒有任何舞蹈基礎,身體的直立感、平衡能力、動作的模仿能力、協調能力、身材比例和軟開度遠遠達不到學習舞蹈的要求。盡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和舞蹈專業的舞蹈課對學生的要求不同,理論方面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后天學習來提高,但是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能力已經錯過了訓練的最佳時間,導致于學生學習舞蹈難度變大,許多學生盡管非常努力反復練習但還是難以達到要求,久而久之,也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不利于開展舞蹈教學。
(二)基礎訓練階段課時量少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學習時間為三年,前面兩年是舞蹈基礎訓練階段,學習舞蹈基訓、民族民間舞,教學目的是解決學生身體的自然形態和積累舞蹈語匯,為舞蹈創編課打下基礎。按照每學期17個教學周,每周1個課時來計算,完成基礎訓練階段的學習僅有68個課時,每周一個課時也就是45分鐘,往往熱身的時間就要花掉5到10分鐘,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需要學生進行模仿,教授的動作教師要進行摳練,動作學會后還要合音樂練習,就算所有的環節可以環環相扣,銜接緊湊,45分鐘也僅僅是填鴨式地把知識講完,沒有時間展開和延伸,造成學生沒有課堂內消化過程。這樣急急忙忙的68個課時,學生的身體形態、協調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也沒有積累足夠的舞蹈語匯,對于舞蹈的美感和對幼兒舞蹈的了解程度都還在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進入了幼兒舞蹈創編的學習,這就像小學生們還沒有學會單個漢字怎么寫就開始被要求寫作文章,會影響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教師們而言,這也是很痛苦的過程:在有限的課時里,要完成原本應該經過大量的教授和練習后才能達到效果的教學任務,必然導致對教學內容的壓縮和簡化,難以保證教學質量。舞蹈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練習來消化、鞏固、和領悟,課時量太少,導致基礎不牢固,直接影響上層建筑,很多教與學的銜接也無法完成。
(三)教學模式陳舊
在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言傳身教,學生模仿練習,以教師為中心,以灌輸為主旨。這樣的弊端是,學生對學習沒有主動性,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再次,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學生無法立足幼兒生活實踐,作品很難體現出幼兒的生活特點。
三、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教育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首先是對于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不同于舞蹈專業課,在舞蹈藝術方面取得十分專業的造詣并不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習舞蹈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學目標不應著重在技法上而是對于音樂和舞蹈的感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擴大知識眼界,積累舞蹈素材,增強表現力。例如: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教學目標應針對學生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來確定課堂重難點,要求學生節奏準確、情緒飽滿地完成組合,對于風格性和技巧、小范兒,則點到即可。其次是對于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進行舞蹈創編,不強調身體的軟開度、力量、控制、跳躍、旋轉等,不把成人的舞蹈訓練內容和方法強加給幼兒。教學內容應上應盡量把握易于模仿、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和童幻,同時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規律。例如:在幼兒集體舞創編的環節中的雙圈練習《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全體幼兒站成雙圈,面對面站立,外圈扮演小熊、里圈扮演洋娃娃,作品用擬人的手法展示人和動物的共同舞蹈,符合幼兒向親近大自然和動物的心理,通過動物模擬人類高興了就敲鼓、吹喇叭,告訴幼兒動物和人類一樣有思想感情,要保護大自然。
(二)增加課時
1.增加舞蹈基礎課課時
舞蹈基礎課程總共開設兩個學年,即四個學期,根據國家“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中對于基礎學習部分的劃分,共有四個單元共33個組合和91個知識點,按照每個組合基本動律1課時、短句1課時、組合鏈接1課時和組合提高1課時的粗略計算,僅組合部分至少需132個課時,這和目前舞蹈基礎68個課時相差甚遠。舞蹈基礎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的自然形態,培養協調能力和審美意識,積累舞蹈語匯,基礎課時的缺失導致學生基礎不牢固,創編課程沒有素材,因此,應酌情增加舞蹈基礎課的課時。
2.開設選修課
由于基礎課時量的不足,學生對于作品欣賞和藝術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許多學生喜歡舞蹈課但苦于沒有實踐機會而難拾信心。另外,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有差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同樣的教學是不公平的。因此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的方式來對教學進行優化。選修課的開設方向可以是對于舞蹈基礎部分的補充,比如舞蹈賞析、舞蹈技巧、中外民族民間舞,也可是對課堂實踐的延伸,比如作品排練、劇目表演、舞劇創作,等等。開設選修課可以彌補課時量的不足,還可以培養和帶動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增加早晚功課時
舞蹈的學習是一個對身體進行開發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消化和練習。因此,應該增加舞蹈早晚功的時間,甚至可以借助“教學相長”的模式,從高年級的學生中選拔小老師,負責監督和帶領低年級的同學進行早晚功訓練,教師只對訓練結果進行點評和輔助。這樣,帶動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首先是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例如近年來教育界倡導的“研究性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進行設疑、探究、釋疑,從而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教學中不再被動接受知識,在自主的氛圍下通過思考和行動獲得對問題的某種認知并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達到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并建立起對學習的自主感和積極性。其次是增加實踐的機會。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同于舞蹈專業,沒有太多舞臺實踐,學習和排練的舞蹈作品沒有對外展示的機會,只有教師和學生的“閉門造車”,孤芳自賞,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舞蹈技能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是對于幼兒舞蹈創編的實踐,作品要立足幼兒生活實踐,體現出幼兒的生活特點,就必須要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四、結論
對于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過程,涉及教與學的方方面面,除了生源、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等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探究,本文僅以長沙師范學院為例,從作者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幼兒舞蹈創編進行設疑和探究,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學前專業的舞蹈教育工作。
作者:劉妙芝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音樂舞蹈系
參考文獻:
[1]王印英.幼兒舞蹈創編與賞析[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2]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3]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Z].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代春洋.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現狀及發展探究[Z].課程教育研究,2013.
學前舞蹈教育指的是幼兒對舞蹈美的感受、欣賞、鑒別與創造,把生動的形象當作教學的手段,特征就是培養自身的情趣,對幼兒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提高幼兒的能力與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幼兒在進行舞蹈教育之后,能夠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審美創造能力,同時還能陶冶情操,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學前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1) 學前舞蹈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學前舞蹈的主題、體裁以及它的表現形式的種類有很多,幼兒要對舞蹈的活動進行觀摩、學習、排練和表演,不僅可以提高對舞蹈音樂的感受力、創造力,同時還能提高自身的觀察力、想象力與記憶力。2)學前舞蹈教育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可以經常參加一些舞蹈活動,這些舞蹈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肌肉、呼吸、神經系統經與骨骼等生理機能的發育,從而加快幼兒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幼兒的體質。這些舞蹈活動還能改善幼兒的品格與性情,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為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提供了生動、廣博的舞臺。3)學前舞蹈教育具有美育功能。舞蹈能夠感受到美、認識到美、體現出美、創造出美,因此可以運用舞蹈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幼兒舞蹈具有美的藝術造型、詩意的構思,同時還有著可愛活潑的兒童形象,它的音樂旋律是非常悅耳動聽的。幼兒把舞蹈的形體節奏與內在韻律不斷地進行融合,把自己內心豐富多彩的感情通過舞蹈表現出來。
三、我國學前舞蹈教育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逐漸提高對幼兒的舞蹈教育的重視程度,大大地推動了幼兒舞蹈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現在的學前舞蹈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家庭因素。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所以現在許多家庭里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對孩子過分地溺愛,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些困難,有的父母就怕孩子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吃苦,應該多進行文化學習,不支持孩子學習舞蹈。2)幼兒園因素。在一些幼兒園里,不太重視舞蹈教育。他們覺得學前知識教育比學前舞蹈教育重要的多,忽視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舞蹈教育方面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一些學校的素質教育中雖然包括舞蹈教育,但是在實際上大大縮短舞蹈課的課時,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開設學前舞蹈教育的課程。3)教師因素。在舞蹈教育能力與舞蹈專業素質方面,舞蹈教師的能力不高,大多數的舞蹈教師的專業素質比較低,只有極少數的老師受過專業的舞蹈培訓。有一些人用著名人的招牌來開辦舞蹈培訓班,但是其中的舞蹈老師沒有足夠的專業素質,還有一些人雖然舞蹈能力很強,但對兒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了解,沒有足夠的教育素養。4)教育理念的老化。目前,在我國學前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所教授的內容比較傳統,不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都采用口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一味地讓學生去模仿舞蹈的動作,不讓學生自己去想象舞蹈動作,嚴重影響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我國學前舞蹈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1) 正確認識學前舞蹈教育。我們要確立自己正確的價值取向,大力發展對孩子有益的藝術教育。學前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舞蹈人才,而是為了培養幼兒對美的體驗,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無論是家長還是從事幼兒藝術教育的教師,都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藝術教育,開發孩子的創造力與智力。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學前舞蹈教育,提高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和智力。
2) 保證舞蹈老師的專業性。目前,我國的幼兒園并不重視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能力與舞蹈專業素質方面,舞蹈教師的能力不高,大多數的舞蹈教師的專業素質比較低,只有極少數的老師受過專業的舞蹈培訓。但是從事于學前舞蹈教育的老師應該經過教師資格認證才能教學。我國要不斷建立和完善舞蹈教師資格的認證標準,從而保證舞蹈老師的專業性。這種教師資格認證已經在很多國家實施,尤其是美國,美國的教師資格認證開展的比較早,因此它具有比較成熟和完善的體系,在美國的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標準,美國的教師資格認證大大改善了學前兒童教師的素質問題。我國要向美國學習,注重標準,建立和完善教師資格認證體系,保證教師的專業性。
3) 注重舞蹈實踐。要把藝術教育和幼兒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接觸到藝術教育,從而更好地接受藝術教育,在生活中,孩子們能夠感受到藝術教育的親切與熟悉,這樣才能體現出藝術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孩子們在學習舞蹈的時候,不能只在教室中學習那些理論知識,老師要注重舞蹈的實踐,要讓孩子們盡可能多地參加舞蹈活動,進行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的實踐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感受到生活的美。孩子要想學好舞蹈,就要多進行舞蹈的實踐活動。進行舞蹈實踐活動,能夠擴寬孩子的舞蹈視野,大大提高他們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無論是幼兒園還是舞蹈培訓班都要重視舞蹈實踐,讓孩子們能夠展現自己的舞蹈,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
4) 進行分層次教學。孩子們學習舞蹈的水平會有差異,這就會對老師在教學中造成很大的困擾。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往往把舞蹈理論灌輸給整個班級的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節省教學的時間,同時還能使教師能夠整體把握孩子的舞蹈能力,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孩子們都說只是被動地來接受這些舞蹈,自己沒有選擇的余地,就可能導致孩子失去對舞蹈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所以,老師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就是說對于舞蹈基礎好與舞蹈基礎不好的孩子進行不同層次地教學,提高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兒童舞蹈;創編能力;創新;教學
兒童舞蹈創編能力,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種職業技能訓練,正被越來越多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如何讓新時期學前專業舞蹈教育打破單一技能傳授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結構、素質培養以及強調課程的體系化和互動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舞蹈技能與舞蹈知識,創編兒童舞蹈作品,已經成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首要問題。介于以上眾多因素,筆者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的觀點,希望能為推動學前舞蹈教育的健康發展,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分層次的教學對象
(一)初階
這一階段的學生為入學初期的學生,他們沒有舞蹈創作的經驗,舞蹈語匯匱乏。對于學前專業初期學習舞蹈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舞蹈最終的目的是要適應幼兒園從業的需要,也就是能夠根據幼兒園教學的需要編排幼兒舞蹈、組織一般的演出活動,及常規教學活動。教師根據這一教學目標可將最基本的兒童舞蹈創編知識與一年級的芭蕾形體訓練課相結合、滲透,訓練學生最基本的兒童舞蹈基訓組合的創編能力,為后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基訓課堂上可以適當的穿插,選擇出適合兒童的舞蹈動作,將課堂上學習的身體訓練進行兒童舞蹈的簡單創編;在訓練時選取活潑歡快的兒童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初步掌握2/4、3/4、4/4三種不同的簡單節奏,培養其按節奏做動作以及動作節拍準確的習慣。接下來進一步創編出動態的舞蹈組合,還可以從步伐與手配合的小舞姿訓練,逐步進入舞姿變化的學習,培養舞蹈時愉悅的情緒和自娛感。
(二)中階
中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積累部分舞蹈語匯,且具有了抽象思考的能力,對身邊的人、事、物具有主觀的認知與理解能力。他們雖沒有舞蹈創作的經驗,但都可以探索動作的元素與舞蹈的題材之間的聯系。
中級階段,主要以民族民間舞的訓練為主,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有了正確的身體形態,在步伐訓練上可以增強難度和變化的訓練,強調舞步的速度并能走變化較復雜的隊形。舞蹈動作有起有伏,有剛有柔,突出人物性格和舞蹈風格的特點,使舞蹈表演有整體感。在此訓練基礎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作業,提前預習,課堂上分小組將所學的舞蹈動作進行動作變形,進行創編,為今后的創編活動積累素材。通過回課,小組展示相互評價,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三)高階
高級階段的學生,已具備初、中階的知識儲備,本階段主要學習目的是以認識舞蹈的形式、風格、舞蹈的多元素材和跨領域創作為前提,學習的內容則是更多的聚焦于建立編舞的技巧。如:如何選擇與整合舞蹈的主題、內容、形式、動作素材、多元媒體等創作手法。
本階段任務主要是幼兒基本舞步、律動、歌表演、集體舞、表演舞、幼兒舞蹈選材、結構、編舞,培養學生聽音樂自編舞劇、舞段、小組合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性以及對事物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一階段的訓練要注重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可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主題,自我設立挑戰的門檻,嘗試以不同舞蹈形式建構舞蹈作品,并思考在動作素材、舞蹈媒體或道具的應用上出奇制勝,發展出具有創意的作品。
二、富創意的教學內容
(一)精煉與創新兒童舞蹈語匯動作技
舞蹈語匯的選擇和提煉極為重要。它是正確反映兒童心里、感情、情緒的特征,表現作品意圖、風格、使作品具有較強生命力的重要一環。
兒童舞蹈語匯可以從古典舞、民族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以及孩子的生活動作中去抉取和提煉。但這些語匯必須是有代表性的,帶有童趣的和兒童能接受的,夸張的兒童舞蹈語匯??鋸埮c變形是兒童語言的特征,也是兒童舞蹈表現的一個重要元素。因此絕不能把大人的一套搬給孩子,使兒童舞蹈喪失個性而暗淡無光。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傳統的舞蹈技巧、運動的動作中發現適合兒童舞蹈作品的動作元素,亦可在這類元素基礎上轉化、精煉、再創新的動作語匯。
(二)提高創作技巧與統合能力
編舞的技法多種多樣,不是獨立存在,它們是相互聯系,可以靈活使用的。如動作元素編舞法,造型貫徹法,動律與律動的連接法,交響編舞法,音樂編舞法,即興編舞法,獨舞編舞技法等等。一位好的編舞者,其特點是具有整合的專長,可以借助創作技巧,將各種知識、技巧、思想與媒體統一整合到一起,將所有的資源和諧的安排在作品的內涵、形式、內容與媒體中。
在教學中,教師應更注重學生的實踐性訓練,學前專業舞蹈課作為學前專業的技能必修課,要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鞏固舞蹈技能知識,在各種演出、比賽活動中,獲取豐富的舞臺經驗知識,在舞蹈創編過程中,激發出發散性思維。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取得從業所需的實踐經驗。
三、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一)欣賞教學法
欣賞教學法,是舞蹈創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教師將經典劇目作品作為舞蹈表演案例,分析演員在舞蹈動作、姿態造型、表演情緒、舞蹈情節、創作等方面的成功之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激勵學生的創作欲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優秀的兒童舞蹈作品中吸取精華、吸收借鑒、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兒童舞蹈作品。
從舞蹈作品的幾個主要要素來看,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借鑒優秀兒童舞蹈作品。
1、動作
動作是舞蹈作品最主要的組成要素,動作除了要符合表演性、形象性、節奏性、游戲性、訓練性等特性之外,在動作元素上更應該豐富。例如舞蹈作品《下課啦》,就巧妙的運用了民族民間舞、芭蕾的動作元素,前者其本身不是民族民間舞蹈,但是在編創中,巧妙地將民族民間舞的動作元素融到舞蹈中,后者將民族民間舞與芭蕾如何在一起,豐富了舞蹈語匯。
2、創意
創意是任何形式的創作都必須的,沒有創意的兒童舞蹈作品就沒有創作的意義。動作的創意可以用于模仿形式,也可以用于動作素材,可以是夸張性的,也可以是保守的。如《和諧陽光》這個作品中,“太陽花”與“鳥兒”相互回應,“鳥兒”的動作既有蒙族舞蹈的元素,又有芭蕾舞動作元素,兩者的結合既表現了“鳥兒”的靈動,也不失優雅,這種創新的結合便是動作編排的創意體現。
3、主題
主題對于任何一個藝術形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何在舞蹈中弘揚主題,從而正確引導兒童的認知與理解,似乎已經成為當下兒童舞蹈作品編創的發展趨勢。以兒童舞蹈作品《珍惜》為例,劇目在編排方面無論是動作素材還是舞蹈題材都不算特別出新,但卻有一個符合當下教育背景的主題――節約。編導將勞動的場景用舞蹈動作編排出來,并設計了一些勞動樂趣的場景,就無形中起到了“勤勞”的教育引導。通過讓學生欣賞分析這一作品,使學生們了解到一類的兒童舞蹈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主題明確、突出。這個主題的范圍可大可小,可以弘揚精神品質,也可啟發生活智慧,但都能夠起到積極向上、鼓勵激勵的目的。
(二)探究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是以教師“發現”“引導”“誘發”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借助不同的知道方法,讓學生自行發現知識,幫助學生孕育出各種觀念。此類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實施到實際舞蹈創編教學中。
1、理性式探究
教師在理論上經過講述、舉例,經過師生共同討論,或學生問自由討論,得出相關結論。理性式探究,可在創編性教學中用以舞蹈作品創意的研究、舞蹈構思的研究、舞蹈設計的研究。
ABA――睡、醒來、沉睡。
主題和變奏――朝陽、烈日、夕陽。(每天都有同一序列,但永遠不會完全相同。)
――悲痛欲絕、欣喜若狂。
2、發現式探究
A、可預期的標準答案與探索結果
教師規定好探索范疇,并提供理論支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種問題,由學生自行探索。例如:動作的線條有直線和曲線,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設問,引導學生說出舞蹈姿態的形狀有哪些、常用的舞蹈隊形有哪些。這樣由經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答案,印象會更加深刻,運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B、不可預期的探索結果且具多元的答案
首先由教師提供基礎理論與探索范疇,但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以本身所具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設計、探索目標,探索之后驗證其成果,并總結成概念。例如:隨著呼吸的律動、詩韻的律動、童謠的律動、打油詩的律動……探索新的動作語匯。這類動作探索的結果均是多元且無法預知的。
3、實驗式探究
即以學生為本體的教學。此類教學方法適用于創編中有經驗與較成熟的學生。在探究教學法中,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協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也就是掌握學習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是課程設計者與指導者,教師會在學生探究之前或在探究之中給予適時的指示或引導,學生則是在創編過程中自行發現答案所在。學生在課堂中扮演主動、積極地角色,教師則居于協助地位。
(三)創作思考教學法
這一教學法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聚斂性思考、擴散性思考,為創作過程中的兩種思考模式。
聚斂性思考的模式通常表現為:有常規可循的、遵循邏輯方式做出判斷和推理。這種理論我們同樣可以適用于舞蹈創編教學中。舞蹈動作類的元素包括:身體在時間、空間、動力作用下的變化,以及由這類變化而引起的身體部位、舞步、乃至聲音、場地與舞者之間的關聯。我們可以把這些看做是舞蹈的元素與次元素,并歸納成一定的公式范例,經過教師的講解、說明、引導學生發展成為不同形式的動作語匯與舞蹈作品。
擴散性的思考模式,是指由一個問題而引發的學生很多答案,以及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這類思考模式運用到舞蹈創編中,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做出新的成果,發展新的概念,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勵學生進行舞蹈作品的自由創作。
教師在兒童舞蹈創編教學中,要善于靈活運用這兩種思維模式對學生穿插引導,使兩種思維模式相互交叉,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編舞技法的進步與成熟。
舞蹈主要是以人的身體動作進行表現的學科,通過人體的肢體語言進行藝術表達。因此,舞蹈表現的專業水平尤其是動作的規范性會直接影響到舞蹈的現場實際表演水平的高低。同時,由于許多學生在進校之前很少進行過舞蹈方面的專業培訓,還有許多學生是在職繼續深造的,所以,在年齡的高低上表現不一、在身體素質上和自身個體舞蹈藝術水平上表現得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已經無法進行很好的舞蹈學習。所以學生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水平得到較為理想的提高。在我國,由于認識的狹隘,很多人都認為學前教育專業方面的招生要求很低,所以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此沒有太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方面起步相比較晚,在這方面的經驗就很少,以至于整個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根本就沒有一個完整的、規范的體系。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沒有設立專門的學前教育專業,后來建立的學前教育也是在我國傳統的中級師范教育的基礎上形成的,起點十分低,經驗十分薄弱,所以其發展十分的不規范,在人才培養方面沒有遠景規劃,更不能夠和我國總體教育相呼應。
2從教學目標方面分析
在我國許多高校都沒有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進行教學規劃和安排。一些有教學規劃的高校也只是留在舞蹈教學的基礎階段。由于學生自己的基礎薄弱,各方面的表現能力都有限,所以根本就沒有進行專業教學的條件,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應該制定符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舞蹈實際情況的教學規劃和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迅速地提高學前教育舞蹈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又由于學前教育屬于幼教人才培養的范圍。因此,其在很多方面都和幼師教育的培訓十分相似,容易形成概念上的含糊不清。其實,現在學前教育的發展就是幼師,許多學校在招生方面門檻兒也比較低,這就使得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工作做得十分粗糙,很多學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是面試入學。所以,學生入學的學習基礎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使得學前教育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而且學生在入學時的舞蹈基礎也是不一樣,也許有些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大部分都沒有舞蹈基礎,這就使得在入學以后學生很難進行系統規范的學習。同時,這給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帶來了很大的教學難度。
3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結構研究
(1)從學前專業舞蹈教學的改進內容方面分析。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要在趣味性方面多下功夫,要不斷地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從音樂入門進行學習。這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迅速提高他們的專業表演能力,使其從內心到肢體語言的表達上面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而不是簡單機械的模仿,這是一種純粹的業余學習方式。因此,高師學前專業在舞蹈教學方面必須要及時地適當調整課時的安排比例,應該加大舞蹈課的比重。這樣就使得學生不至于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因為時間不夠而出現基礎不牢固的現象,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舞蹈學習和練習,使學生的舞蹈基礎和水平得到迅速地提升。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更加高級的和更加專業性的舞蹈學習和訓練。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了舞蹈教學質量,同時還能夠提高了舞蹈教學水平。
1.1人文性不高,技能型內容偏多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結構安排不合理的現象仍廣泛存在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課堂上。不少教師容易犯形而上學的錯誤,過于注重舞蹈的外在表現形式,重視舞蹈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舞蹈人文精神的滲入。舞蹈的表現形式和舞蹈精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有機整體,強行把他們分割必然會導致幼兒舞蹈學習的不全面。事實上,舞蹈是一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僅僅是學習舞蹈專業技能而缺乏充實的人文內容不利于幼兒的文化涵養以及品格的提高。
1.2各章節間內容獨立,未緊密融合
舞蹈是幼兒對他人進行自我表現與反應的一種幼兒本能需要。因此有效的舞蹈教育是對幼兒來說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作為未來的幼兒舞蹈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對幼兒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重任。但就當前教學內容的編排上來看,仍然嚴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各個舞蹈教學教材中,各章節的內容相對孤立,并未有效融合在一起,藝術形式也僅僅局限于舞蹈方面,沒有與其他藝術形式緊密融合滲透,這對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極為不利。
2.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
2.1在教學內容上凸顯兒童性
兒童是幼兒舞蹈教學的直接對象,也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最終實踐者。因此把兒童性視為課程內容中的重點,適當增加兒童舞蹈的教學內容,并將兒童舞蹈滲透到其他教學內容的板塊中。例如在單純,質樸的民族舞板塊的學習中,學習各式的民族舞蹈。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榮譽感,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同時將各名族舞蹈合理科學組合,并適當加入幼兒民族民間舞蹈,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表演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培養學生幼兒舞蹈的表現力。
2.2科學規范各部分教學內容的比例
不可否認的說,通過舞蹈這種直觀而強烈的表達形式能帶給人們美的感受和心靈的震撼。但過于強電舞蹈外在美而忽視了對舞蹈情感和舞蹈內容的理解,顯然是不利于幼兒健康全面發展的。舞蹈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民族宗教、生產方式、倫理哲學、審美情趣等多方面。這便要求我們把形體訓練和幼兒舞蹈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提高自身各部位的協調能力。對舞蹈課程中的技能性內容進行適當刪減,補充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識,建立舞蹈動作與舞蹈內行,文化背景之間的聯系。另外,舞蹈種類繁多,按舞蹈特征來說可以分為國際標準舞蹈,時尚舞和專業舞蹈。專業舞蹈又可以細分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民間舞和現代舞。因此,對繁多的舞蹈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安排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3提升師范性能力
因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對的主要是兒童,因此在校期間學習的內容應以兒童舞蹈為主。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過程中運用及培養學生的師范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具體表現為,在專業教學課程中,教會學生由淺入深的編排幼兒舞蹈教學內容,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應符合兒童年齡段和身體特點,在舞蹈中的音樂背景也應盡量貼合兒童的喜好,以讓兒童能在愉悅的舞蹈氛圍中完成體型塑造與審美觀念的學習。另外在教學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如在教學過程中多設置體驗課,舞蹈排練課教會學生鑒別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同時更要教會學生,教會幼兒學習舞蹈的能力。
3.結語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創新
舞蹈教育作為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其獨到之處在于它能提高人們的審美價值、情感情操及自我生活品質。舞者優美的舞姿給人以視覺盛宴,動聽的旋律帶人浮想翩翩,而且從中所輻射出的人文內涵給人以激勵和愉悅。因此對于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創新顯得更加重要。[1]目前我國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的創新改變,同樣舞蹈教學要想經得起考驗,就必須對其教學進行改革及創新。舞蹈課教學中學生將身體與腦力相結合,通過觀察、手腳并用等模式來開發大腦思維,這是別的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學思維、不斷進行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通過舞蹈教學可以強健人的體魄,美化人的心靈,使身心得到升華。舞者通過其身體做為一種表達形式來表達自身情感,使人感受舞蹈之美及舞蹈給人們帶來的視覺盛宴。[2]通過舞蹈還可以提高自身審美、強健體魄,在幼兒時期,舞蹈顯得更加重要,幼兒時期是身體和生理發展的重要時期,舞蹈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培養幼兒的品格和性格,同時對幼兒的觀察力、思考能力、記憶力也有一定的鍛煉。因此,需要加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力度,加大對舞蹈教學的創新,使學生充分感受舞蹈之美。
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創新
1.舞蹈教學理念的創新。在學前教育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人們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思想保守,在教授學生的同時還保持著教師教授、學生傳承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教學理念機械、呆板,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舞蹈的創新能力受到了限制,忽視了舞蹈給人們帶來的審美價值和美感,使學生們無法充分感受舞蹈所帶來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3]因此教師應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理念進行革新,樹立嶄新的教學理念,充分把握舞蹈教學對人們生活情感的影響作用。2.教學內容編排的創新。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與專業的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學有明顯的區別,專業舞蹈教學是為了培養專業的舞蹈人才,而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主要是面向幼兒的教育,兩者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也應有著明顯區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教材內容的編寫應貼近兒童的實際生活,以兒童的理念為標準,設置簡單易懂的兒童舞蹈教學內容,這樣更容易使幼兒接受。在舞蹈的編排上,應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編排,針對一些舞蹈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應扎實地練好基本功,并給予充分的課時來做保證。[4-5]舞蹈教學質量的高低間接影響著學前教育舞蹈專業是否能順利開展。其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還應充分發揮舞蹈的影響力,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培養高尚的情操。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應把民族舞蹈納入教材編寫內容,并在具體的舞蹈教學中加以實踐。3.合理利用多媒體開展“新課堂”。傳統教學創新的主流手段是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來對學生展開教學,更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感受不同的舞蹈風格,教師通過投影儀、視頻與課本相結合的方式來講授相關舞蹈知識,這樣可以更加生動直觀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展示,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在進行舞蹈示范教學中,學生的舞蹈有動作不優美、不到位問題,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彌補、糾正,并根據學生實際掌握情況對多媒體教學加以修正,做到生動直觀,舉一反三,讓學生看得明、記得住、學得透。4.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重要條件。在開展舞蹈教學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的趣味性,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老師必須堅持趣味教學的原則,努力通過使用多種教學方法,配合新時代教學手段,激發出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時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6]5.注重“即興創作”在中職院校學前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運用。人們在受到外在刺激的作用下,即興創造出某種作品稱之為即興創作。即興創作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環境及成長歷程來分析,有針對性的選擇音樂,學生可以根據音樂律動隨意地擺動,任意創造動作,可滑稽、可優美、可跳躍、可笨重。通過這種類似活動,學生可以逐漸培養即興創作的能力。即興創作的原理及精髓在于它是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專業的基礎。[7]通過即興創作,可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聽覺,精確的節奏感,默契的配合度等,這在以后的教學中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6.通過概念來指導教學。舞蹈是通過人的身體來塑造藝術形象的。舞蹈教學具有可操作性,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進行舞蹈教學時需要先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概念的講解、動作要領的示范,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舞蹈概念、人文精神的基礎上進行動作分解教學,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要領,增加了學生對舞蹈教學的興趣,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