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3:35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養老保險調查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馬務村,隸屬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高橋鄉,處于西安市和咸陽市的交界處,全村人口2000人左右,農民主要以種田、種植大棚蔬菜、經營食品廠和外出打工等為主要經濟來源,人均年收入約為13300元。村內設有多家食品廠,如李媛食品廠、培培麻花廠、康鵬食品廠等,這些不僅帶動了本村內居民的收入水平,也為外村的居民提供就業崗位。
二、調查過程
此次調查主要是通過走訪農民家里進行訪問以及上網查詢方式等進行調查。首先通過走訪農民家里和他們進行交談,初步了解農民落實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基本情況,調查期間剛好遇到村民繳納2016年養老金費用的時候,于是通過查看繳費清冊和聽取他們間談話進一步了解到農村養老保險的實施現況;其次,通過上網,進入陜西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網上查詢系統,進入個人賬戶查看具體信息。
三、調查背景與目的
2009年政府制定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2010年10月1日這一政策在全國開始實施。接此通知,高橋街辦也自即日起開始實施這一政策。自此至今,這一政策已在?@塊土地實施七年之久。作為較早實施農村養老保險的一批,高橋街辦見證了它一步步的發展,直至現如今越來越成熟的體制。所以,為了探究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具體的實施現狀,為此對馬務村農村養老保險進行進一步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養老保險在馬務村已基本做到完全落實,覆蓋面達到100%,由此可見這一政策在這塊土地已經得到大力推廣和普遍得到人們的接受。在對這一政策實施期間展開具體調查時發現,這一政策自實施以來進行了數次改革,其中最主要體現在養老金的領取金額上,人們領取的金額越來越多,這也使得農民的老年生活得到越來越有力的保障。另外,農民對于農村養老保險政策也發生了觀念上的轉變,對于它也從剛開始的陌生和猶豫變成現如今的熟悉和欣然接受,這不僅體現在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更是體現在人們繳費的積極性。縱觀農民養老保險在馬務村的實施狀況,可以看出經過時間的洗禮,這一政策取得一步步的發展直至越來越成熟,為農民給予越來越多的福利,成為農民在進入老年生活的保障。
在此次調查中,主要從資金籌集的來源、養老金的領取情況、人們對于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看法以及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
(一)資金籌集
目前馬務村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由個人繳納和財政補貼兩種部分組成。
1.個人繳納。個人繳納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等12個檔次。其養老金繳納金額采取自愿方式,參保人員可根據經濟承受能力自主選擇繳費檔次,領取金額和繳納金額成正相關關系,即個人繳納越多養老金的領取也就越多。但基于農民的收入較低和農村養老保險的實施正處于發展前期等情況,所以在調查中發現個人繳納100元的居多,占到總繳費人口的98.2%,而其他的1.8%也都是在1000以下。
2.財政補貼。個人繳費100元的國家補貼30元,個人繳納200元的國家補助35元等依次上加,即每提高一個檔次,在原基礎上增加5元。在財政補貼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省財政補助、市財政補助、縣財政補助。因為大部分農民個人繳費100元,所以主要對個人繳納100元的財政補貼作了進一步調查,發現在30元補助中,省財政補助15元,市財政補助7.5元,縣財政補助7.5元。
(二)養老金領取
年滿60周歲的,符合條件的農民可每月領取養老金。但養老金的領取金額依據個人繳納的金額和年齡,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領取的金額也一直在調整中。對于自實施政策開始的年滿60周歲的農民是第一批領取養老金的群體,他們沒有繳納養老金而直接享受效益,在他們身上見證了農民養老保險的前期發展和進步。自實施的第一年,由于各種不完善,養老金的發放數額較低,滿60周歲的領取80元,滿70周歲的領取130元等依次上加。到2014年進行一次改革,在原基礎上加50元。2015年又進行了一次改革,在2014年的基礎上增加10%,至今仍實施該政策。
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對于農村養老保險政策非常稱贊,拍手叫好。實踐證明,這一政策的制定是集時代之所需,集農民之所需?,F如今,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獨生子女的趨勢一直持升,許多家庭存在“4+2+1”組合模式,即一對夫婦既要贍養上面4位老人,又要養育下一輩,這無疑使得家庭經濟負擔增重,隨之產生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而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可以通過作為保障農民老年生活的基本方式緩解這一問題。其次,農民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基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并且由于收入水平較低從而儲蓄也較少,所以在年老、身體條件不再支持工作的條件下就不會享受到領取退休金來保障老年生活,而只能靠傳統意義上的“養兒防老“這種方式來保障老年生活。而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使農民老年有了固定的養老費,從而不再單靠子女養老,這不僅緩解農村重男輕女的偏見,更是使農民做到老有所養。
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改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繳費方面,農民的意識還在進一步轉換。因為這一政策實施時間還太短,而農民完全接受還需一個過程。在調查中發現,早期的一批繳費人中,繳納最低養老金金額也就是個人繳納100元的占到98.2%,難于保障農民的老年生活。當進一步詢問其原因時,大多數農民表示說不太清楚,只是因為繳納100元的人多,所以他們選擇隨大流,而這也在他們的認可范圍之內。改變這一現象就需要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繼續做好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推廣,加強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對養老保險進行購買。
2.資金籌資能力弱,籌集結構不夠完整。目前農村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財政補貼,二是農村集體經濟補助,三是農民個人繳費。在調查中發現,馬務村農村養老保險結構并不完整,只有個人繳費和國家財政補貼兩部分組成,而缺少集體經濟補助,這相當于少一部分的養老資金籌集金額;另一方面,因為農村地區自身經濟情況限制,農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這直接決定農民對于金錢有著較為嚴格的支出,使得個人繳費普遍偏低,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較為困難。因此,在國家財政補貼較少,農村集體經濟給予補助又難以落實的條件下,農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長緩慢更加大了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籌集難度。所以這就需要大力發展該農村經濟,打造特色產業,如近幾年國家也加大力度通過補助激勵農民發展綠色大棚蔬菜,以此促進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改善該村的經濟情況。除此,生產食品也是該村發展的另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應鼓勵發展民間企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該村經濟發展起來,不僅補缺集體經濟補助的空余,減輕農民的負擔,更是使得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使得農民有了更多的閑置資金,以此完善農村養老基金結構和資金籌集能力,從而使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實現其真正價值。
一、課題調查農民非常感謝政府對他們的關心,認為有國家政策作保障,對自己日后的養老非常放心。但調查中也發現,隨著現有物質生活水平的提[*]?;ňW禮讓,是好樣的,盡管我們都知道那車子里很擁擠,因為一個19座的車,要坐上近40個人,顯然后上的沒有座位,但一中的學生還是做到了。
對此,我感觸良多。我們是一中的學子,應該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能體現一中學生的良好素質。我們會繼續努力,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一名優秀的一中人!
四、感謝
【論文摘要】為深層次的研究我國目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現況,以成都市溫江區為例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對溫江區各個年齡段擁有農村戶籍的群眾進行了抽樣并結合定性、定量的統計分析,將單因素分析與多因素復合分析相結合,橫向分析與縱向分析相結合,對收集的信息進行了全面、深層次的分析,反映我國目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實施的現狀,并結合分析結果為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提出相應的建議。
1.調查報告
本調查于2009年2月21日對成都市溫江區新型農村社會醫療保險現狀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通過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對溫江區各個年齡段擁有農村戶籍的群眾進行了抽樣,抽取樣本總數為100戶。由于采用的是現場登記、現場答疑的回收方法,不僅回收率達到了100 %,確保了調查的質量,還獲取了其他相關信息的第一手資料。
(1)為了更好的研究各年齡段的經濟情況,我們對年齡段與家庭人均月收人兩個變量進行列聯表分析,50歲以上的人群人均月收人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占到調查人數的70 %,收人水平低下,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中,人們基本上沒有工作,平時的日常費用支出主要來自于政府發放的養老金或者是子女的贍養費用。在22一35與35一50的兩個年齡段里,人們的人均月收人水平比較穩定,集中在500到3000元之間,雖然收人差距比較大,但是目前基本的生活水平還是可以通過自己收人得到保障。
(2 )在問題“您對新型社會養老保險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回饋中,對“年齡段”、“經濟狀況”與“了解程度”三個變量進行了因果分析與交互表分析,只有10%左右的被調查者對目前實施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比較了解,然而,大多數被調查者都反映對對該項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了程度僅為一般或者根本就不清楚。對該項制度比較了解的被調查者主要集中在35歲以上的年齡段中,在35歲以下的被調查者中,僅有一人比較了解,大多數人們都不是很清楚。這一方面反映了年輕人對養老保險的關注程度不夠,但同時也折射出目前溫江區對新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宣傳力度還不夠,人們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35歲以上必須購買社保的群體對該制度的具體內容才有所了解,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采取更為有效的宣傳方式,且對還未參與社保的人群應特別關注。
(3)在問題“您是否擔心退休后的養老生活”的信息反饋中有71 %的被調查者擔心自己以后的養老生活,這主要集中在低收人者,其中,在“擔心養老生活”的被調查者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以下的收人水平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一1500元的收人水平中。1500元以上收人水平的人們基本上不擔心自己以后的養老生活,因為這部分高收人者主要在22 - 40這個年齡段中,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財力采取購買其他商業保險等措施來保障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
(4)在問題“以您現在各項養老保險金的總和,退休后您覺得生活水平會是怎樣”的信息反饋中,大約一半的被調查者反映目前的養老金金額無法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69%的被調查者反映目前的養老金使自己的保障程度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態,有少數人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而其他年齡段的被調查者大多數覺得處于中等水平??梢钥闯瞿壳暗酿B老金金額對于患有較多疾病的老年人還是有點緊張,保障不夠,這為我們以后的改革起到了導向性作用,可以設置合理的機制,不同年齡段的社保金額區別對待,體現相對公平。 轉貼于
(5)在問題“您覺得退休后每月需要多少養老金才能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信息反饋中,有41%的被調查者認為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每月400一600的養老金才可以基本保障其生活需要,26%的被調查者認為600 - 800元比較合適,29%的被調查者認為800元以上比較合適。如果以比例0.04,0.41 ,0.26,0. 29作為權重對各樣本距均值400 , 500 ,700 ,800進行加權平均,由期望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到社會群體對社會養老保險金額的月期望值為635元。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對社會養老金最低需求的程度與被調查者的年齡段有著密切的關系,在5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中,有75%的被調查者對養老金的要求為月400一600元,而更為年輕的調查者則認為月400 - 600的養老金將不能保障目前消費水平下的生活需求,在35 - 50歲的人群中,有65%的人覺得月600元以上才能維持自己的晚年生活需求,而在22一35的人群中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月800元以上養老金才能保障自己退休后的養老生活,這與各年齡段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有著關聯性,根據托賓的絕對收人假定的消費理論,人口的老齡化現象與生活必需品范圍的擴大都將影響人們長期的消費傾向,而按照目前的費水平,低年齡段比高年齡段的人們在對保障金額的要求數量上有差異是正常的,如何更好地解決這種生命周期跨期贍養的問題是以后如何改革的重點之一。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模式的構建
基干目前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施行實地問卷調查所反應的具體問題,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對比借鑒,為我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完善明確的方向。
(1)實行個人帳戶管理。該帳戶包含三個戶頭:普通戶頭、保健戶頭、特殊戶頭。普通戶頭可以用于個人的養老、教育、購房等方面;保健戶頭用于個人的醫療保健;特殊戶頭用于養老和緊急開支。
(2)實現全國聯網辦理業務,由于中國特有的農民工現象,通過全國聯網辦理,簡化辦理手續。
(4)鼓勵私人繳費,在私人繳費上實現繳費多樣性、靈活性。
【論文摘要】為深層次的研究我國目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現況,以成都市溫江區為例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對溫江區各個年齡段擁有農村戶籍的群眾進行了抽樣并結合定性、定量的統計分析,將單因素分析與多因素復合分析相結合,橫向分析與縱向分析相結合,對收集的信息進行了全面、深層次的分析,反映我國目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實施的現狀,并結合分析結果為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提出相應的建議。
1.調查報告
本調查于2009年2月21日對成都市溫江區新型農村社會醫療保險現狀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通過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對溫江區各個年齡段擁有農村戶籍的群眾進行了抽樣,抽取樣本總數為100戶。由于采用的是現場登記、現場答疑的回收方法,不僅回收率達到了100 %,確保了調查的質量,還獲取了其他相關信息的第一手資料。
(1)為了更好的研究各年齡段的經濟情況,我們對年齡段與家庭人均月收人兩個變量進行列聯表分析,50歲以上的人群人均月收人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占到調查人數的70 %,收人水平低下,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中,人們基本上沒有工作,平時的日常費用支出主要來自于政府發放的養老金或者是子女的贍養費用。在22一35與35一50的兩個年齡段里,人們的人均月收人水平比較穩定,集中在500到3000元之間,雖然收人差距比較大,但是目前基本的生活水平還是可以通過自己收人得到保障。
(2 )在問題“您對新型社會養老保險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回饋中,對“年齡段”、“經濟狀況”與“了解程度”三個變量進行了因果分析與交互表分析,只有10%左右的被調查者對目前實施的新型養老保險制度比較了解,然而,大多數被調查者都反映對對該項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了程度僅為一般或者根本就不清楚。對該項制度比較了解的被調查者主要集中在35歲以上的年齡段中,在35歲以下的被調查者中,僅有一人比較了解,大多數人們都不是很清楚。這一方面反映了年輕人對養老保險的關注程度不夠,但同時也折射出目前溫江區對新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宣傳力度還不夠,人們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35歲以上必須購買社保的群體對該制度的具體內容才有所了解,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采取更為有效的宣傳方式,且對還未參與社保的人群應特別關注。
(3)在問題“您是否擔心退休后的養老生活”的信息反饋中有71 %的被調查者擔心自己以后的養老生活,這主要集中在低收人者,其中,在“擔心養老生活”的被調查者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以下的收人水平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一1500元的收人水平中。1500元以上收人水平的人們基本上不擔心自己以后的養老生活,因為這部分高收人者主要在22 - 40這個年齡段中,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財力采取購買其他商業保險等措施來保障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
(4)在問題“以您現在各項養老保險金的總和,退休后您覺得生活水平會是怎樣”的信息反饋中,大約一半的被調查者反映目前的養老金金額無法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69%的被調查者反映目前的養老金使自己的保障程度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態,有少數人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而其他年齡段的被調查者大多數覺得處于中等水平。可以看出目前的養老金金額對于患有較多疾病的老年人還是有點緊張,保障不夠,這為我們以后的改革起到了導向性作用,可以設置合理的機制,不同年齡段的社保金額區別對待,體現相對公平。
(5)在問題“您覺得退休后每月需要多少養老金才能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信息反饋中,有41%的被調查者認為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每月400一600的養老金才可以基本保障其生活需要,26%的被調查者認為600 - 800元比較合適,29%的被調查者認為800元以上比較合適。如果以比例0.04,0.41 ,0.26,0. 29作為權重對各樣本距均值400 , 500 ,700 ,800進行加權平均,由期望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到社會群體對社會養老保險金額的月期望值為635元。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對社會養老金最低需求的程度與被調查者的年齡段有著密切的關系,在5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中,有75%的被調查者對養老金的要求為月400一600元,而更為年輕的調查者則認為月400 - 600的養老金將不能保障目前消費水平下的生活需求,在35 - 50歲的人群中,有65%的人覺得月600元以上才能維持自己的晚年生活需求,而在22一35的人群中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月800元以上養老金才能保障自己退休后的養老生活,這與各年齡段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有著關聯性,根據托賓的絕對收人假定的消費理論,人口的老齡化現象與生活必需品范圍的擴大都將影響人們長期的消費傾向,而按照目前的費水平,低年齡段比高年齡段的人們在對保障金額的要求數量上有差異是正常的,如何更好地解決這種生命周期跨期贍養的問題是以后如何改革的重點之一。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模式的構建
基干目前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施行實地問卷調查所反應的具體問題,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對比借鑒,為我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完善明確的方向。
(1)實行個人帳戶管理。該帳戶包含三個戶頭:普通戶頭、保健戶頭、特殊戶頭。普通戶頭可以用于個人的養老、教育、購房等方面;保健戶頭用于個人的醫療保健;特殊戶頭用于養老和緊急開支。
(2)實現全國聯網辦理業務,由于中國特有的農民工現象,通過全國聯網辦理,簡化辦理手續。
(4)鼓勵私人繳費,在私人繳費上實現繳費多樣性、靈活性。
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 參保 社會保險 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度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6261萬人。而據國家人社部統計顯示, 2012年底全國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人數分別為4543萬人、4996萬人、2702萬人、7173萬人,分別占農民工總量的17.2%、19.0%、10.3%、27.3%。從上述數據可知我國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人數少、參保率低。對此筆者提出簡要的看法及解決農民工參保率低的建議。
一、現狀分析
1.由農民工自身就業特點所決定
由于農民工就業具有不穩定性、流動性、跨行業就業等諸多特點,加之農民工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因此主要從事一些臟、累、苦和危險的工作。由于上述行業一般都具有時段性、規模小等特點,從而不利于他們辦理社會保險業務。
2.中小企業參保的意識仍不強
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機構高度重視社會保險擴面工作,但由于絕大多數私營企業老板都追求利潤最大化,從而導致了絕大多數私營企業至今仍未參加社會保險。而絕大多數農民工只能在此類企業工作,這就導致了他們參加社會保險的困難。
3.農民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調查報告》顯示,農民工初中及初中以下占農民工總數的76.3%,約為20037萬人。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對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政策不了解,也就導致了他們遇到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情況時,不知道怎么去維護。
4.社會保險制度設計不完善
有些社保經辦機構對企業參保實行“五險合一”的參保辦法,這樣既加重了企業繳費負擔,也影響了企業參保的積極性,尤其是中小企業。同時,社會保險制度還存在,信息化建設滯后,農民工參保后難轉移,享受待遇難辦理等問題,這都導致農民工對參加社會保險預期收益期待不高,積極性下降。
二、提高農民工參保率、增加參保人數的建議
目前我國農民工的特點主要有:一是基數大、勞動年齡跨度大、流動性強、就業范圍廣,且在農村戶籍地都有自留地;二是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就業;三是我國先后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養老保險等一系列的城鄉居民保障制度,已覆蓋了農民工。
由于存在以上三種情況,這就決定了農民工在較短時間內都按《社會保險法》來參加社會保險是不現實的。目前如何解決我國農民工參保率低的問題,筆者認為應根據農民工群體的上述特點,讓農民工有選擇地參加社會保險中的不同險種,具體建議如下。
1.按農民工群體文化程度不同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工絕大多數不從事體力勞動,若失業,經過培訓,他們也很容易掌握一技之長,因此將來他們留在城市生活的概率大,建議他們優先參加社會保險??梢詮娭扑麄儏⒓映擎偮毠せ攫B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其他三項保險也應有條件參加。
2.按農民工群體年齡段不同
對40歲以下青壯年農民工,建議可強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其他三項保險可暫緩。對41~50歲的農民工,建議應強制參加工傷保險,自主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他三項保險可不參加。對50歲以上的農民工,建議應強制參加工傷保險,其他保險可不參加。
3.按農民工從業情況不同
建議應強制從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其他三項保險可自主選擇參加。建議應強制從事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其他四項保險可自主選擇參加。
三、農民工選擇性參加社會保險的可行性分析
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農民工選擇性參保也有現實可行性,就此簡要分析如下。
農民工群體首先應該參加工傷保險,原因是工傷保險個人不繳費且費率低,而發生工傷賠付時待遇高。其次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原因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雖繳費高,但轉移方便,且繳費滿15年后退休享受待遇規定明確。最后選擇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其實這三項保險對絕大多數農民工沒有多大實際的作用,因此作為農民工最后選擇參加。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但繳費高,且轉移關系難,加之最低繳費年限規定各地不統一,因此辦理異地轉移接續是很難的。同時絕大多數農民工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若患重大疾病,還可申請城鄉醫療救助和剛實施的大病補充保險報銷。
2012年5月13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了《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歷時3年,對全國25個省、80個縣(市)、320個社區(村)進行入戶調查,最終獲得8438份有效樣本。結果發現,高達95.63%的農業戶籍受訪者家庭未持有任何形式的商業保險,而非農業戶籍受訪者家庭中這一比例達到90.72%。在持有商業保險的家庭中,平均保費支出4300元以上,其中非農村戶籍占據更高的比例,而年齡在40歲到50歲之間的人又是購買商業保險的人群中占比最高的。
保險覆蓋率極低
報告顯示,我國90%以上家庭未購買商業保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吳衛星在接受《投資與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的保險產品不是特別豐富,比如城市居民保險、農村一些基本保險,一般來說功能比較單一,而且覆蓋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在這方面開發一些比較好的產品,可能會更容易讓投資者進入。”
此外,中國的保險市場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而且中國市場上消費者對于保險的認知水平不高,因此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尤其在理賠、條款設計的合理性方面,消費者的滿意度最低。
初高中學歷人群成主力
不少人以為,學歷越高的人,購買商業保險的意識就越強。
然而, 事實并非如此。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公布的數據,就保險消費者的教育特征而言,初高中學歷的群體是商業保險消費的主力,占比47.58%;博士學歷和沒上過學的人群占比較低,分別為2.3%和1.9%;本科學歷人群占比則為14.2%。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學歷最低和最高的人群,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很小,而學歷中等的人,總體來說更愿意持有商業保險。
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持有商業保險
看看和商業保險相關的其他數據,記者發現很有趣的一點: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持有商業保險,其
轉貼于
中女性占比50.78%,男性占比為49.22%。
保險覆蓋率極低
報告顯示,我國90%以上家庭未購買商業保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吳衛星在接受《投資與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的保險產品不是特別豐富,比如城市居民保險、農村一些基本保險,一般來說功能比較單一,而且覆蓋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叭绻覀冊谶@方面開發一些比較好的產品,可能會更容易讓投資者進入。”
此外,中國的保險市場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而且中國市場上消費者對于保險的認知水平不高,因此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尤其在理賠、條款設計的合理性方面,消費者的滿意度最低。
初高中學歷人群成主力
不少人以為,學歷越高的人,購買商業保險的意識就越強。
然而, 事實并非如此。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公布的數據,就保險消費者的教育特征而言,初高中學歷的群體是商業保險消費的主力,占比47.58%;博士學歷和沒上過學的人群占比較低,分別為2.3%和1.9%;本科學歷人群占比則為14.2%。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學歷最低和最高的人群,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很小,而學歷中等的人,總體來說更愿意持有商業保險。
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持有商業保險
看看和商業保險相關的其他數據,記者發現很有趣的一點: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持有商業保險,其中女性占比50.78%,男性占比為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