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2:52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元宵節,過完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過完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之始,因此古人對此加以慶祝,也稱上元節。風俗一般是吃元宵,猜燈謎等。
3、清明節,每年的公歷4月5號前后,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風俗是祭祖和掃墓,以表示對先人的思念。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大約起于西周初期,后來為紀念詩人屈原。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農村都有掛菖蒲、蒿草、艾葉等。
5、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風俗是吃月餅,賞月。
在江蘇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裝上欄桿,于欄桿上扎上五色線制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后將香橋焚化,象征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
在膠東地區,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于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辈簧俚胤竭€制作“巧花”,少女們用面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麥芽(此即宋代的“種生”),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在陜西,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扎成個一米多高的“巧姑”之形(又叫巧娘娘,即織女),并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坐在庭院里;女孩子們供上瓜果,并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蔥芽(即“種生”,婦女們稱巧芽芽),剪下一截,入擴一碗清水中,浮在水面上,看月下的芽影,以占卜巧拙;并穿針引線,競爭快慢;舉行剪窗花比賽,以爭智巧。
在福建,婦女、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茶、酒,花瓶中插花,還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祭拜雙星后,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自己梳妝美容。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而五子的擺設,寓有求生育之意。婦女們并吃茶食瓜果,玩乞巧游戲。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并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并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一帶,尤為盛行“拜七姐”?;顒右话闶窃谏倥羞M行(男子與老年婦女只能在一旁觀看,并行禮祭拜而已),預先由要好的十數名姐妹組織起來準備“拜七姐”,在六月份便要將一些稻谷、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讓它們發芽。臨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湊起一些錢,請家里人幫忙,用竹篾紙扎糊起一座鵲橋并且制作各種各樣的精美手工藝品。到七夕之夜,便在廳堂中擺設八仙桌,系上刺繡臺圍(桌裙),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制品及女紅巧物,大顯女兒們的巧藝。有用剪紙紅花帶圍著的谷秧、豆芽盤,盤中點著油燈,燈光透出彩畫薄紙燈罩,艷彩奪目;有精心布置的插花,幽香四溢的白蘭、茉莉、素馨及其他鮮花插在銅瓷花瓶里;有茶匙般大的荷、玫瑰、夜合、山茶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還有把蘋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疊成各種鳥獸等形狀的果盤;寸許長的繡花衣裙鞋襪及花木屐;用金銀彩線織繡的小羅帳、被單、簾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種豆粟苗配細木砌的亭臺樓閣,總之是越細致越顯得巧。又用米粒、芝麻、燈草芯、彩紙制成各種形式的塔樓、桌椅、瓶爐、花果、文房四寶及各種花紋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還掛一盞盞的玻璃或彩紙的花燈、宮燈及柚皮、蛋殼燈(上雕山水花鳥圖案),動物形燈。最惹人愛的,是女兒們用彩綢扎制的精美的雛偶,即布娃娃。雛偶有牛郎、織女及一對小兒女的形象,一般放于上層,下邊是吹蕭彈琴舞蹈的小兒形象,慶賀雙星相會之意。還有“西廂”、“紅樓”、“楊門女將”等成套的戲劇人物形象(也與瓷塑雛偶,是家長買給小兒女作節日禮物的)。另外,當然也少不了陳列化妝用品,如小胭脂盒、鏡、彩梳、絨花、脂粉等,既供織女使用,也供女兒們自用。還有蠟制瓜果、小動物等。此外就是甜咸點心、茶、酒、瓜子、花生等食物,必不可少的是燭臺、香爐、插上香燭,并用最好的檀香點燃。
關鍵字:傳統節日、雄黃酒、酒
酒是中國人的主要飲品之一,飲酒的習俗千百年來也和傳統節日緊密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俗稱過大年。春節活動有三個,就是送灶、歲守、元宵?!八驮睢比找话阍谵r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中,灶神爺是玉帝派駐凡間的一個神,負責監督每家每戶的所作所為,,每年到臘月二十三日要回天庭向玉帝匯報每戶人家的情況,所以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送他上天,同時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灶神前,先要祭灶神,主人在灶神爺面前放上供品時,酒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為了使灶王爺醉,免得多舌。然后點上香燭,祈禱一番,祭祀就完成了。接著是送灶,要將灶神爺像從灶上恭恭敬敬地取下,放入事先扎好的竹馬紙轎上,再由家中的小男上孩雙手捧到天井里,燃上火焚化。焚化時,要以酒酹地,以示恭敬。
到了春節這天,一家人放過爆竹后便會歡聚一堂飲椒柏酒。我國古代人們相信春節飲用椒花柏葉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百病皆除,這是一種美好的祝愿。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道,“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后與酒?!蔽簳x以后,人們在元旦除了飲椒柏酒外,還興起了飲屠蘇酒的習俗。屠蘇酒是一種用許多味藥材浸泡的酒,元旦時“合家飲之,不病瘟疫”。至于守歲的習俗,應當始于南北朝。梁代徐君倩作詩《共內人夜坐守歲》:“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除夕守歲幾乎都是要飲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歲》一詩中寫道:“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宮中守歲常常大擺宴席,至于一般的文人墨客也往往有感而發,飲酒賦詩。到了宋代,除了“守歲”之外還有“別歲”、“饋歲”。宋代蘇軾在《歲晚三首序》中寫道:“歲晚相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夕夜達旦不眠為‘守歲’”。雖然花樣不同,但都離不開酒。袁文的《甕閑評》評論說:“守歲之事,雖近兒戲,然而父子團圓把酒,笑歌相與,竟夕不眠,正人家所樂也。” 除夕夜喝的“年酒”,通常是“屠蘇酒”、“椒柏酒”,也寓意著在新的一年合家安康的美好愿望。除夕守歲時喝酒守歲,那么這酒就稱守歲酒。除夕之夜的年夜飯,人們往往邊喝邊談,有的甚至還行酒令,其樂融融。這一全家在除夕午夜的聚餐,也稱為團圓酒。向長輩敬辭歲酒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
因為清明節時處春和景明之時,所以祭墓和踏青是主要習俗。而無論祭墓、踏青,酒都是少不了的。明人劉侗在《五雜組》中記載道:“南人借祭墓為踏青游戲之具,紙錢未灰,舄履相錯,日墓,幡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比藗儝吣箷r須帶酒菜供品至墓前整齊放好,小輩們點燃香燭叩首禱告。帶去的酒菜供品一般都在祭祖后送給墳親享用,這就叫吃上墳酒。此外,清明節飲酒是不受限制的。因為酒能舒緩人們祭墓之后悲痛的心情,而且在寒食節期間,人們不能生火吃熱食,而飲酒可以增加熱量。許多文人墨客在清明時節飲酒并留下傳世的詩作。如杜牧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既然五月是“惡月”,便要尋求辟惡祛邪毒的方法。因此每逢端午節,民間有飲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雄黃酒”以驅疾除病的習俗。《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薄K自捳f,“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古人認為病從口入,邪雜之氣多經口鼻吸入。而雄黃被認為“味苦平寒,主寒熱、鼠瘺,惡創、疽痔、死肌,殺精惡、物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身、神仙。”除了雄黃酒之外,民間還有飲用菖蒲、艾葉泡制的“菖蒲酒”來辟邪、除惡、保平安的習俗。唐代殷堯藩在《端午日》中寫道:“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钡搅怂未F藥材菖蒲被道家視為“辟邪之物”。在明清之際,飲菖蒲酒辟邪的風氣大為盛行。
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一個與家人團圓賞月飲酒的日子,因此又稱團圓節。月與酒自古就有著不解之緣。漢代,天子在八月里要飲經過多次釀成的“酎”酒。據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在宮中舉行中秋酒宴,并熄滅燈燭,月下進行“月飲”。唐代釀桂酒較為流行,而飲酒賞月成俗是在宋代。據《東京夢華錄》所記載:北宋都城開封在中秋節前,城里城外的酒店皆賣新酒。所有的酒樓都重新裝飾門面。到了八月十五的中午以前,所有的酒店都酒盡甕空了,店主只好把懸掛在酒店門前用以招徠酒客的酒旗拿了下來。明清之時,中秋節以飲桂花酒為習俗。中秋之夜,看著皎潔、清輝的月光,許多騷人墨客吟詩作賦,留下了流傳千古的作品。如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潛確類書》也記載道:詩人蘇軾和朋友游覽金山,恰逢中秋,眾人便相呼相偕登上山頂的高臺,酒酣之際,蘇軾約請好友袁淘清唱《水調歌頭》,他自己則隨著節拍翩翩舞蹈起來。韓愈在被貶后也在中秋月夜飲酒釋懷,寫道:“……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如出游、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和飲酒等等。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已有了飲酒的傳統,許多地方都飲用釀造的“酒” 。在古人看來,有“服之者長壽,食之者通神”的功效。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道,常飲酒可“治頭風,明耳目,去痿,消百病”,具有“令人好顏色不老”,“令頭不白”,“輕身耐老延年”的奇效。重陽節不僅有喝酒的習俗,也有飲茱萸酒的做法。人們早有在重陽日佩茱萸的做法,認為茱萸可以祛邪辟惡和長壽。據晉代人葛洪在《西風雜記》中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鉺,飲酒,令人長壽?!笨梢娺@種習俗由來已久。后來佩戴發展成為了用茱萸泡酒喝。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庇姓f法稱為“延壽客”,茱萸為“辟邪翁”,而喝了這兩種東西浸過的酒,便能消除陽九之厄。
在千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飲酒習俗與傳統節日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成為傳統節日不可分割的部分,也為傳統節日增添了更多文化內涵和趣味。
參考文獻:
1、徐少華,《中國酒與傳統文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2、郭泮溪,《中國飲酒習俗》,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谷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斗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只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后,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艷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瑯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制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后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后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后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四月十三日到十六日。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干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游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摻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后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在新年第一天,泰國人都在窗臺、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
日本
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月三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十二月三十一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年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一百零八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著新年的來到。日本人稱元旦為“正日”。一至三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后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后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埃及
是文明古國,公元前四十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時,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是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只碟子里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征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印度
在元旦那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感嘆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印度人在過年的前五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游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扎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著火的箭,紙扎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的圖畫。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制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后,就互相將紅粉涂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年輕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里,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表示吉祥如意。
習俗 :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
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習俗: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看春節晚會。
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4、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習俗:起火燒飯、吃冷食
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5、 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后)
習俗:掃墓、踏青。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6、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帶五色線,做香囊,門上插艾。
7、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習俗: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女紅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8、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
習俗:放河燈、祭祖、祀亡魂、焚紙錠等
意義:俗稱鬼節,祭祀先人、放水燈等。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9、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習俗:賞月、吃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懊耖g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10、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習俗: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酒等活動。
2005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部門聯合了《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2008年傳統民俗節日中,又新增清明、端午、中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并要求“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要把傳統節日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納入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體系,同學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緊密結合起來”。
雅瑤中學從2005年開始自主開發并實施了《隸書》《服飾彩繪》兩套美術校本課程,《隸書》的教學內容是軟硬筆隸書的臨摹與創作;《服飾彩繪》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成品服飾上進行彩繪設計和實物操作。這兩套美術校本課程對國家美術課程雖能起到補充作用,但由于形式、內容上較為單一,在發展學生能力和素質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筆者希望把在這兩套美術校本課程中積累的經驗,用于繼續開發、拓展、重構學校的美術校本課程,使其能夠作為學校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特別是成為學生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的重要途徑,同時補充初中階段各學科國家課程中沒有涉及的中國傳統文化層面,進而加強學生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的美術教學資源分類
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是飲食娛樂文化資源,第二是風俗禮儀文化資源,第三是道德親情文化資源??梢?,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蘊含的價值資源,均包含在人們熟悉的節日習俗中,我們可以由此衍生出五類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美術教育資源:
依托上述資源構建美術校本課程,既能夠讓學生在了解節日習俗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理解、認同、發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又能在基于節日習俗的美術作品創作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水平、人文素養,培養創新意識,達到生活與藝術相結合的目的。
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初中美術校本課程的整合模式與課程設計
以《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7-9年級)》精神為指導,我們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學校原有的《隸書》《服飾彩繪》兩套美術校本課程進行整合、拓展和重組。
(一)構建整合模式
(二)課程設計
課題: XX節文化與美術活動
第一單元 開題活動
1.情景導入
(1)XX節的來歷介紹。
(2)展示XX節圖片,介紹節日習俗。
(3)小組活動討論家鄉的XX節習俗。
2.確立課題:XX節習俗與美術活動
第二單元 實踐活動
(一)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準備
1.教師活動
(1)調查學生工具準備。
(2)調查學生的美術能力、寫作情況。
(3)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調查和創作。
2.學生活動:自主安排分組情況(按地域分組,以便于了解各地的節日習俗)
3.學生設計調查表格(見表1、2)
(二)開展活動
1.開展調查活動:各小組進行家鄉的XX節習俗與美術活動調查。
2.整合調查結果。
3.整合和開展有關XX節的美術創作活動。
4.營造氛圍,布置場景。
第三單元 交流評價活動
1.談感想:通過調查活動、美術創作、布置場景等一系列XX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你學習到什么知識?你對XX節的認識有什么改變?你對學校的XX節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有什么建議?你會用什么方式去迎接XX節?
2.展示活動圖片:把我們開展調查活動、美術創作、布置場景等一系列的XX節傳統節日文化教學活動拍成照片與同學們分享。
3.介紹作品:創作相關美術作品,填寫作品創意說明,向全體同學介紹所創作作品的意圖。
第四單元 成果展示活動
由學生、班級或學校組織“XX節習俗與美術活動”成果展示活動,推廣活動成果。
三、課程整合的效益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筆者引導學生以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為主線,在課內、課外進行自主探究,激發了學生極為高漲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實踐證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初中美術課程的整合,有利于學生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的各種資源,在課堂與生活中充分自主探究節日文化,回歸節日文化,最終實現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
1.以節日習俗為切入口,有利于學生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認同中國優秀傳統節日文化。筆者選擇了春節、端午、中秋這三個大節為切入口,以節日來歷、節日習俗簡介、家鄉的節日習俗與美術活動為教學線索,引導同學們通過調查家鄉的節日習俗、習俗表達人們怎樣的愿望、習俗與哪些美術活動有關等內容,從身邊的節日習俗入手,發現節日習俗中的美術活動,創作與節日有關的美術作品,從而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認同中國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
2.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課程實施范式,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傳承節日文化的主動性。在研究中,筆者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課程實施范式,引導學生通過開題活動、實踐活動、交流評價活動、成果展示活動等教學單元,參與研究與學習,通過“認識節日——確立課題——學生分組——設計調查表——開展調查——整合調查結果——開展節日美術創作活動——開展交流評價活動——舉辦成果展示活動”等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從理性到感性體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從知識到生活發現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寓意;從抽象到具象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習俗。同學們通過多渠道、多角度地認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從中發現美術活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為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創作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美術作品,主動參與、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3.以美術創作為主要形式,有利于學生通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美術創作活動,回歸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生活本源。中國傳統節日中的文化美術教育資源來源于節日習俗,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美術創作為主要形式,對學生自主回歸節日習俗,關注社會生活,參與節日文化的傳承有重要的意義。如春節美術創作活動的內容就涵蓋了春節環境氛圍設計、春節商業活動策劃;端午節美術創作活動內容就涵蓋了龍舟競賽運動員彩繪服飾設計、端午節宣傳活動策劃、端午節宣傳活動策劃、端午節美術活動;中秋節美術創作活動內容就涵蓋了中秋賞月會美術策劃活動、中秋節商業設計、中秋節美術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