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9:56
序論:在您撰寫日本茶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日本;山茶花文化;審美意識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4-238-01
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其島上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其四面環海,自然風光優美,形成了一個適合多種植被生長的地理環境,在日本境內的山茶花就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她繁殖在日本這片沃土上,同時由于其綿延的生命力,見證了日本的歷史足跡,有了時代的烙印,代表了日本的民族生活文化,及反映著日本人民的審美情操。
山茶花又名椿,屬于山茶科的低木/灌木或者高木僑木。低木/灌木高5米左右,高木/灌木高15米到20米,葉子濃綠,呈橢圓形或者卵形,其表面滑潤光亮,葉子額邊緣有細齒分布,在冬末初春山茶花開花,花朵比較大,呈紅色、紫紅或者淡粉色。根據相關出土文物表明,在原始社會時期,山茶花的木材就被廣泛的應用與弓或斧柄的制造,其木材材質堅硬且具有良好的韌性,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山茶花逐漸影響到人們生活的精神層面,造就了特殊的日本山茶花文化,影響著人民的審美意識。
一、萬葉時代的山茶花
萬葉時代是日本早期的社會時代,在這個時代山茶花與神社祭祀和寺廟祭祀息息相關,山茶華的樹木材質被稱為延年益壽之木,代表著正義,具有驅邪、辟邪的功效,所以,在萬葉時代,山茶花保留了濃厚的宗教色彩,代表著人民的精神寄托之所在。在《萬葉集》中描述山茶花的歌曲有10首,其中山茶花又被叫做椿、海石榴等,在這些詩歌中,對山茶花進行了贊美,從這寫詩歌中,可以看出人們既是在詩歌中對山茶花進行贊美,同時又借物喻人,贊美大自然的恩賜,贊美神的偉大,表現出日本人民美好的信仰。山茶花在冬末春初盛開,在山茶花的感化下,沉寂的大地開始復蘇,又由于其屬于常綠的樹木,象征者永久的生命力,代表著神靈的永存。代表著人本人民善良樸實的情感及信仰,其質樸的外表,使人們對其有親切感,讓日本人民的審美意識具有一種感性美,其誠實、樸素、無裝飾、自有自在的自然格調,影響著萬葉時代人民的審美情操。
二、平安時代的山茶花
在《萬葉集》中,涉及到山茶化的詩歌有10首,但是在《古今和歌集中》關于山茶花的詩歌確實一個空百,在這個時期,根據相關記載,山茶花已經被普遍認為具有驅魔辟邪之功效,在人們的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平安時代,山茶花的文化形成一個空白期,而恰在此時,櫻花文化處于鼎盛時期,其成為了文人墨客的最愛,是文壇的主角,只有一提到日本的華,人們就會想到櫻花。在平安時代,人們的審美意識以物衰為主,物衰既包含悲哀的含義,同時又包含因世間萬物為基礎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包含喜怒哀樂,可以說這種情感是物的客觀存在性的必然經過結果,哀的主題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事件百態,物哀二者協調一致,達到物與心的合璧,產生共鳴,以此會產生一種和諧的美感。櫻花淡雅素樸不可能達到如此細膩、哀婉的格調,但是櫻花開滿一樹,當期凋零時,花瓣飄飄灑灑落在土地上,厚重而鉛華,景象頗為壯觀,這種物哀景象正好與當時的審美情趣一致。山茶華的特性決定了其本質的堅韌不拔,與這個時代物哀的格調格格不入,與這個時代的審美情操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為此造成了平安時代山茶花文化的空白。
三、幕府時代的山茶花
在幕府時代,武士階層成為了政權的執掌者和日本新型文化的承擔者,并在此時,禪宗思想在日本的統治階級及市民生活中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山茶花又重新在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中樹立。禪宗美學所倡導的是一種寧靜淡薄、幽深典雅的生活情緒,在其審美意識的主導下,會讓人們形成一種質樸、優雅、閑靜的心境。在日本有一首詩歌翻譯為漢語為:老屋凄涼苔半遮,門前誰肯暫留車,童兒解我招佳客,不掃山茶滿地花。這首詩歌主要描述了山茶華散落在一個鋪滿了青苔的屋門前,落花依然閑靜悠然,在這靜謐的土地上,只有青苔伴著落花,其余的一切都是多余的,此時,會在人的眼前呈現出衣服禪宗式的美術作品,色彩的華麗調和,落花不僅沒有給人凄美的感覺,反而讓人產生一種凜冽的感覺,超越了生死之界,把禪宗的美學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個時代,山茶花文化較前期的平安時代有一定的發展,但其只是局限在一個茶道大師的圈子內,并沒有深刻的融入日本大眾的審美意識中。
關鍵詞: 茶道文化 日本社會 影響
1.日本茶道的歷史
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嘗百草”的神農氏偶然間發現了茶具有解毒功能,從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藥物。780年陸羽的《茶經》問世,促進了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日本遣唐僧侶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帶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貴族、高級僧侶為主體的“弘仁茶風”。據史料記載,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種在日吉神社,這里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度毡竞笥洝泛肴?年(815年)記載了僧侶永忠為嵯峨天皇煎茶獻茶。不過此時日本的飲茶法還只是效仿唐代的餅茶煮飲法。
鐮倉時代,曾來南宋學習臨濟宗的僧侶榮西仿照《茶經》撰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身記》。書中主要講述了茶的藥用功效,并把當時宋朝的末茶飲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飲法傳入日本。中國的寺院飲茶茶禮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禮就是在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
鐮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中期,從中國宋朝傳入的游戲性的“斗茶”成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為中心的東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誕生了以鑒賞唐物為主要目的的飲茶活動――書院茶道。
被稱為茶道開山祖師的村田珠光將禪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開創了樸素自然的草庵茶風。珠光通過禪與茶道的結合,把飲茶由一種飲食娛樂形式升華為一種藝術、一種哲學、一種宗教。武野紹鷗將日本的歌道理論與茶道相結合,補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進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規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繼承了珠光、紹鷗的茶道思想,進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減了點茶的程序,不使用端莊華麗的中國茶碗,而使用厚重樸素的高麗茶碗和日本樂窯茶碗。他還特別規定了茶花、懷石料理的法則及作為茶人的資格,創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藝術體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現狀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孫和弟子們繼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約形成20多個流派。千利休的子孫分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個流派,現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這三個流派。其他還有二十幾個流派,主要有:遠州流、織部流、三齋流、藪內流、宗遍流、庸軒流等。這些流派雖然有各自的茶道風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為指導思想。茶道的多樣化促進了茶道的發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自明治維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動中來,茶道成為許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課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對其生活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茶道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2.1茶道倡導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中記載了利休的話: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領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禪,倡導人們通過茶事活動修煉身心,升華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為400多年來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按照久松真一的觀點,“和敬清寂”的理念不應只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必須是對“事物人境”而言的?!笆挛锶司场焙w整個茶道內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細節。具體說來,“事”指點茶、喝茶、清掃、茶室的布置等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環境。只有在茶道中貫徹對“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這點,才會體會出復雜茶禮的奧妙,體會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審美觀。點茶的手法、茶道具擺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線和步伐、飲茶的步驟等,這些環節是茶人在反復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穩妥、最合理的路徑和程式。當人們信手而為就符合茶道禮法時,才能真正領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終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飯、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為提煉成極具傳統和形式美的藝術高度。正如桑田忠在《茶道的歷史》前言中所說,茶道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規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日本國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茶道形成了日本傳統建筑風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兩大部分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舉行茶事的場所。茶道建筑是日本傳統建筑的代表,對后世日本建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與農家草庵相似,又被稱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稈屋頂、砂土摻稻秸涂抹的墻壁、不剝樹皮的原木做的柱子,盡顯其古樸、自然的風格。茶室的標準面積一般為四張半榻榻米。茶室雖小,但每一個細節的設置,每一種材料的選擇,茶人們都力求獨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龕、地爐、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師們幾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利休的茶室、織布的茶室、遠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這些茶室所體現和追求的美感,對江戶時代的武士階層和上層市民階層的房屋建筑風格有很大影響。人們把這種代表日本傳統建筑風格的建筑稱之為“數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顧名思義是指與茶室相配的庭園。禪宗中把領悟的境地稱為“白露地”,受此影響日本茶道中稱茶庭為“露地”。茶庭的面積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為外露地和內露地,內外露地以中門分隔開來??腿讼仍谕饴兜仂o心安神,而后經中門進入內露地,也就進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門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們洗滌心靈,除去雜念的意思。茶庭中設置等待室、廁所(雪隱)、塵穴、石制洗手缽、石燈籠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腳踏石和碎石鋪就。庭中除去一條條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綠樹木所覆蓋,營造出“山中草庵”的風情。
腳踏石、石制洗手缽、石燈籠已成為現代日本庭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論是日本庭園還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響,歷經時間錘煉的茶庭是當代日本庭園建筑的代表。
2.3茶道促進了日本陶藝制造業的繁榮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種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興起的初期,使用的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的茶碗,其中端莊華麗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隨著草庵茶的確立,隨著草庵茶道的確立,茶風趨向樸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樸素的高麗茶碗開始大行其道。為了更好地表現草庵茶道的風格,千利休與陶工長次郎一起設計制造了樂窯茶碗。優雅厚重的樂窯茶碗是草庵茶中規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戶時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藝技術迅速發展開來。織布窯、遠州七窯、仁清窯、志野窯等,日本的民窯遍地開花,并傳承至今。茶碗在品類、造型、釉色、裝飾藝術等表現手法上的多元化極大地推進了日本陶藝民族化、本土化風格的發展。
日本茶道不僅是點茶、飲茶的過程,而且是包括吃飯在內的招待客人的整個過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達上百種,涉及陶藝、漆藝、木藝、竹藝、紙藝等行業。這些行業里的藝術家們都以創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獨特作品為最高追求,可以說茶道的影響滲透到了日本的各個工藝制造業。
2.4茶道豐富了日本人的飲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點茶之前吃的飯一般寫作“會席”,在《南方》中開始寫作“懷石”(日語中,懷石與會席都讀作“kaiseki”)?!皯咽痹局付U僧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懷里的溫熱石頭,喻指簡單的飲食。近代以來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飯稱為“懷石”。
茶懷石的內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規定的,一般為一湯三菜。菜品簡單,但烹飪卻極為講究。選材崇尚應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協調,將茶道精神與飯菜融為一體。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藝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給人味覺和視覺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戶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懷石不再拘泥于簡素,變成菜品豐富的豪華料理,成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戶中期,在東京、大阪等地的高級餐館就出現了“會席料理”(即現在的“懷石料理”)。新鮮的食材、上好的烹飪、精致的器皿、優雅的環境,懷石料理已成為日本傳統料理的主流,成為日本高級料理的代表。
3.結語
歷經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發展為集宗教、哲學、美學、藝術和建筑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不僅影響了日本國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風格、陶藝制造和飲食文化,還在其生活習慣、服飾、書法甚至文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茶道,就沒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對于我們了解日本文化、認識日本社會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立花山.南方.京都造形蕓大學.茶のを學ぶ[Z].京:角川店,1999.
[2]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3]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學[M].京:社學文813,1987.
關鍵詞: 中國禪宗;日本茶道文化
禪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當今的日本社會生活中,其深刻的內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繼續對日本社會文化和生活產生影響。研究發現,不論從內容、形式到社會作用來看,中國禪宗和日本茶道之間有著很深遠的歷史淵源關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紹鷗所提出的“茶禪一體”,正是二者關系的精辟闡述。探究和分析中國禪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對于進一步了解中國禪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進中日兩國文化的深入交流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1. 中國禪宗的基本精神
傳說南北朝梁武帝時期,印度菩提達摩傳法于中國。菩提達摩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葉茂盛,盛唐時得以定型。這期間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確立的南宗禪盛行,其宗旨為“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離世間,明心見性”的修行理念和莊子哲學思想相互融合,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南宗對禪的修行方法和教義進行了簡化,主張“頓悟”的空無觀,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張“相對論”,這種近似道家的陰陽轉換思想;認為佛在“心內”,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禪,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種心靈境界的超凡脫俗,做到無心不動念就是成佛。這種中國化的教義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傳統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老百姓接納并盛行起來,慧能的“頓悟成佛”之說也就成為了禪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佛壇。唐末五代時期,南宗一系分流,發展為五個流派。臨濟宗是其較大流派,臨濟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楊岐派、黃龍派。南宋以后最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臨濟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禪宗是佛教中國化進程中兩種不同文化間的變異和同化并進而形成的另一種佛教宗派形態。它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接納和認同外來文化的革新運動,是東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為,從印度傳教過來的佛教只有禪而沒有禪宗,禪宗是典型的中國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國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華,成為最適合中國士大夫另一種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中國哲學思想與印度佛教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道以修心達成真人,儒以誠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見性成佛,其思辯性和思想性對于中國乃至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思想、藝術、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約公元1192―1333年,日本鐮倉時代,貴族佛教和國家佛教逐漸喪失統治地位,這時注重內心信仰的人們,對禪的鐘情和強烈興趣開始重新喚起。與此同時,榮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傳中國臨濟禪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傳中國曹洞禪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禪宗兩大流派。榮西明庵和道元兩位禪師成為最先將中國禪宗傳入日本的佛教大師。他們將中國禪宗發揚光大,在吸收中國南宗的同時,將其運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諸多領域,使其成為日本禪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內涵
縱觀日本茶道的發展史,我們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傳統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國傳入并演繹發展起來的。中國是世界上種茶、制茶、飲茶最早的國度。據戰國時代《神農本草》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國就已發掘和開始利用野生茶樹了;從宋代王象之的《輿地紀勝》可知,人工種植茶樹的最早記錄是在我國西漢。唐代肅宗乾元元年,陸羽的《茶經》深刻論述了當時中國的種茶、制茶和飲茶理論并初具規模和體系。
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為學習中國的佛法,來到中國浙江的天臺山國清寺拜道邃禪師為師,貞元21年,學成回國,將中國的茶樹種子攜帶回了日本,種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賀滋縣)臺麓山上。這是中國茶種最早傳向海外的文字記載。日本茶祖榮西禪師(公元1141―1215)兩次來中國研究和學習臨濟佛法,他不僅對中國寺廟的點茶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禪院里羅漢貢茶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研究。后來,他將中國不同種類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帶回日本,并完成了對日本茶道形成產生巨大影響的巨著《吃茶養生記》。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來到浙江余杭徑山寺,拜師于虛堂和尚,學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徑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國文化茶習俗也帶回了日本。
傳入日本后的中國茶文化,歷經幾代日本茶人的潛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創新,將日常這種簡單的飲茶活動升華到了極具內在美和形式美的藝術高度。這種獨具特性和審美價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國禪宗日本化后孕育出來的一種高度講究的文化修養,一種新型的文化式樣。它在吸取中國禪宗精華的同時,結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終形成了體系完整、獨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說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參禪中將禪法融入飲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湯”之道,而把茶道技藝提升為藝術的高度,是受中國佛教禪宗思想影響的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體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擺脫了外界物質因素的束縛,進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諦”思想。
從形式上來講,以“茶湯”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實際上是一種儀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飲茶之事,是有關飲茶和沏茶的禮儀,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社交手段,只不過經過幾代茶人的創新和發展,演變成了以品茶為主的特殊文化現象了。其本質是通過程式化的形式,體現修身養性之品行,增進情誼之目的,研習禮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濟度人世。體現日本藝術結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準則的同時,也反映了日本的國民性。時至今日,這種方式都在影響著日本國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國禪宗主張與日本茶道精神的內在聯系
日本茶道隨著與本土文化,特別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滲透和融合,不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殊異于中國茶道,蘊含大量“禪”的元素,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成為宗教性質的禪門茶道文化。這就是日本茶道所體現出的“茶禪一味”思想。這也充分體現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異于中國茶文化的本質屬性。
3.1“和”與禪
茶道“四諦”中的“和”是指在整個茶事進行過程中內心情感的一種和悅、具體形式的一種和諧。這是日本茶道整個過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與客之間的和睦、客與客相處的和悅以及人與自然環境間的和諧。不管是側重于形式的和諧,還是側重于內在情感表露的和悅,“和”的精神氛圍始終是茶室里的主旋律。從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內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擺設看,既要與茶事的目的和氛圍相一致,又要與室內的布置相協調,還要與季節的變化相適應。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地位差別和不平等十分鮮明,這就對人的交流相處造成了一定的拘謹和阻礙,只有在茶室中,這種封建等級觀念的束縛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溝通和交流,賞心的愉悅和自然,這就是中國禪的精神追求和體現。中國禪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體現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諦,追求的是“和”的境界。這也正與以原始“神道”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與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僅是禪宗自然觀外化的藝術形式,還是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減少紛爭,實現內心的寧靜與平和,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的劑。
3.2“敬”與禪
“敬”指的是在茶事過程中相互有禮有節、謙卑恭敬、真誠交往。既體現主客之間的相互謙恭和尊敬,又體現客與客之間的恭敬坦誠。
如,為表達恭敬之意,主人將茶碗端出來給客人喝,只能正面對著客人來把茶端出,客人為表謝意,也盡量避免從正面飲茶帶來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貴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貴賤,所有的客人都必須從同一出口自由進出,就連武士的佩刀也不準帶入茶室,必須放在室外??腿诉M茶室后得先對茶室內懸掛了體現茶會主題的字畫行禮,來表達客人對主人的尊敬和謝意。日本茶道中,“敬”體現的是“心佛平等”的禪意,是平等敬愛之心,實際上與中國禪宗漢傳佛教所倡導的“二部四眾、平等互重”的主張是一致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皇權貴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愛護。禪宗認為人的一切欲望和雜念皆源自“我執”與“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達到無意識的內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國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張,融入了“心佛歸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煉和升華,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見,在追求人的平和敬愛方面,中國禪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張是一致的。查閱日本茶道文化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動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創和諧茶室的理念和氛圍。
3.3“清”與禪
“清”指的是茶事活動中茶室茶具的整潔和干凈。它既是對茶室內部裝飾物品的描述,也是對茶室外部自然環境的表達,同時也是對飲茶者心靈純凈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經常要清掃,保持整潔干凈。而茶室內部更要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室外環境鳥語花香、清幽逼人。室內環境嫻靜幽美、樸素典雅。茶人們心靈恬靜,無私心雜念,面對滾燙的茶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茶事表演。由此洗凈身外的污濁,實現心靈的純凈和美麗。這種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禪的一種化境,也是禪宗自然觀的一種體驗,同時也是茶道特有的審美情趣。一代宗師千利休在他的《南方錄》中寫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實現清凈無垢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鼻Ю菟f的“清”,實際上是指人該“拂去浮世俗塵”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塵埃,還應洗滌心靈的塵埃。日本茶道的“清”體現的是用獨特文化式樣所表現出來的“物我合一”的禪宗意境。禪宗的“禪”意為“靜慮”,可見“清靜”是禪宗空無觀最明顯的特點之一。禪宗認為只有“本心清靜”,才能“物我兩忘”,只有清除干擾、清心靜慮,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與禪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學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內涵,它要求茶人們擯棄欲望和凝神沉思,達到一種寧靜、幽閑和幽雅。它鼓勵茶人們將世間欲望和凡塵俗世統統拋開,保持思維的獨立和完整,獲得更多拓寬想象的空間和新的啟迪。在梵語中,“寂”為“靜寂”、“和平”、“靜穩”之意。在佛典中,“寂”為“死”、“無”、“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禪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進入無色無聲的“皆無之域”之境界。這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甚至無我?!八馈笔恰盁o”的世界,同時,也是“有”的根本和源頭。人世間那種鳳凰涅的希望其實它源于佛教的輪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凹拧笔恰八闹B”中體現出的最高層面的禪宗法則。它倡導人們無論世間如何紛亂都要秉持一種謙虛做人、坦蕩無私的心寂。如果心有雜念人生既不會圓滿,也不會閑寂。這和中國禪宗的“物我兩忘”同出一轍,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禪境。正是基于這種禪境的空寂體悟,茶人們和禪僧才能將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閑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達到一種清靜無我的境界。禪宗和“四諦”是日本茶道統一的精神所在,“禪”的精神境界與“四諦”的精神內涵一脈相通,浸潤著禪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超脫和心境恬靜不可或缺的心靈寄托與媒介。
4.結束語
日本茶道文化從一開始就與中國的佛教禪宗有著不解之緣。中國茶文化和禪宗文化傳入日本后,經過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繹、發展,禪宗成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學,茶道成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藝術,正是有了中日禪僧對中國飲茶之風的發現、引進和發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國禪宗與日本國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而歷久不衰。正因為日本茶道吸取、融匯了中國禪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文化,才有了“茶禪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現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撐,有了藝術的高度。日本茶道與中國禪宗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李紅.和敬清寂 茶禪一味[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論日本“茶禪一心”的必然性[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學意味[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36―39.
[4]陳文華.人心需靜,以茶通禪,由禪悟道[J]. 農業考古,2014(2):235―238.
2010年,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與中國寧波國際茶文化節同步在寧波舉行。其中“禪茶東傳寧波緣”研討會,“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和茶會碑揭碑儀式,更是別開生面。
世界禪茶盛會何以花落寧波?前四屆舉辦分別在河北、臺灣、江西和福建。寧波自古有“東南佛國”之稱。前幾年,專家學者和僧人在寧波考察時,建議以禪茶文化為平臺,弘揚中華文化。在寧波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寧波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寧波七塔報恩禪寺聯絡海內外學者、僧人,廣泛征集禪茶論文。2010年4月24日,近200人濟濟一堂,參與“禪茶東傳寧波緣”研討會。
全國主要省(市)及港澳臺地區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資深專家,還有日本、韓國等境外著名學者及僧人,或會上宣講,或書面交流,多角度探討了禪茶淵源、茶與禪的關系及其作用等。寧波茶文化促進會顧問杜鈞寶以名山名寺產名茶的史實,闡述自古禪農種茶推進茶業發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帶,至今還流傳古僧人的茶詩:“太白山尖晚發槍,蒙蒙云氣過蘭香,里人哪得輕沾味,只許山僧自在嘗?!碧焱路秸烧\信大和尚宣講論文,講到唐朝懷海禪師早年住持寧波金峨寺,醞釀禪茶法則,后來形成“百丈清規”,坐禪吃茶列為宗門規矩范圍。日本茶祖榮西在天童從師,把帶去的茶樹茶籽種植于日本福岡,宣傳飲茶好處,寫出了似同中國《茶經》的《吃茶養生記》,他又通過日本航海船運來了一百根大木頭,助建天童寺千佛閣弘揚禪茶文化?,F在天童寺為紀念千佛閣的歷史見證,在原址的東邊山上又興建了千佛塔。
會上宣講論文的有日本茶湯學會原會長、教授倉澤行洋博士,韓國東亞禪茶研究所所長、《茶的世界》雜志社主編崔錫煥先生,還有國內的多位專家。他們在會上闡述了寧波禪茶文化的豐厚底蘊。唐代我國高僧鑒真和尚,因日本僧人邀請六次東渡,其中幾度泊岸今寧波轄地,第三次航海得救后駐錫阿育王寺數月。日本僧人最澄隨遣唐使來華學佛,進出于寧波港,把茶籽茶樹種到日本滋賀縣,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園;宋代道元禪師在寧波天童學法回國,從四明山帶去茶種,播種在日本圓覺寺一帶,成了日本最主要的茶區。北宋初年,高麗國王子、僧人義通學成天臺宗教義,在明州(寧波)弘教20年,逝世后葬于今寧波育王山。元二年(1087),又有高麗僧人義天到明州尋得經籍,編成4700余卷,創高麗天臺宗。明州有高麗使館遺址,已成為禪茶文化交流的見證。
如果說,研討會從學術高度,以充分史實和嚴密的論證,闡述了世界禪茶文化及其在寧波的古今情狀,顯得嚴肅而鄭重,那么在寧波七塔寺,4月24日、25日連續兩夜,舉行了“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則顯得輕松古雅,禪味幽深,給人以禪的感悟和藝術上的享受。
七塔寺位于寧波城內,建寺1152年,與天童、育王、延慶寺并稱為浙東四大叢林。七塔寺全體僧人為辦好寧波的禪茶盛會傾其全力,“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請臺灣佛光大學林谷芳教授參與策劃。在七塔寺圓通寶殿前廣場,月朗風輕,涼意怡人,先由可祥大和尚主法,率七塔寺的法師列隊登臺舉行獻茶供佛儀式。可祥法師說:“中國的僧人以茶參禪,以禪品茶,演繹發展出了獨特的禪茶文化。這是七塔寺建寺1152年以來,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禪茶文化盛會?!?/p>
開始兩個節目由七塔寺和韓國僧人獻藝,為全場定下法調,接著演出的“海上禪茶樂”為“平湖秋月”“漁歌道情”“妝臺秋思”等美妙樂曲。臺灣著名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先生領銜的表演團隊,在隨后兩小時演出中,給在場茶客帶來一場“茶與樂的對話”。以三道茶,呼應三部分氣質不同的音樂。伴隨著龍井清香的是臺上笛子演奏《鷓鴣飛》的幽深細膩、昆曲《牡丹亭》的典雅柔美?!栋酝跣都住放米喑龈呖罕榈那{,茶人開始上第二道茶“木柵鐵觀音”。伴隨著最后一道“松沅熟普”茶,是生命深沉感慨的《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林谷芳教授說:“我們今天的茶與樂的對話,就以音樂與茶所內涵的一些意義,將相同屬性的茶與音樂結合,并配合禪境的塑造,以茶顯樂,以樂映茶,讓參與者感受禪茶世界?!迸_下每張桌旁,各有一位臺灣茶人為座上人士施以“報恩香茗”,在表演沖泡、聞香、品茗、鑒賞等茶道藝術中,茶人目不斜睨,口不言辭,似乎要把禪意注入茶盞中,那專注的神態,平靜的心情,使在座人士在觀賞歌舞、品嘗香茗的清雅氣氛中,愉悅身心,領略禪茶真味。
在盛會期間,還特別舉行賑災捐款儀式。七塔寺方丈可祥大和尚率四眾弟子,通過當地慈善總會,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30萬元,用于建設一所希望小學,以報恩之心,為災區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的活動,提升了寧波“東南佛國”“綠茶之源”的國際地位,誠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純一大和尚所言:“寧波的禪茶文化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豐碑?!?/p>
4月25日,七塔寺內張燈結彩,禮炮齊鳴,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碑記(茶會碑記)揭碑儀式隆重舉行,參與儀式的200余中外人士聆聽碑文介紹。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碑記(茶會碑記)曰:
“……自圣教東傳,繼而禪宗蔚起.參禪者宴坐息慮,每于五夜寂寂,賴茶以敵昏睡、破饑渴、助禪悟,而茶于禪門之功可謂大焉。故僧家視茶為清友,無一日可去也。茶禪交融、一味同參,趙州和尚‘吃茶去’公案、緇素咸知,禪茶之道于時興焉。”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國際茶人、高僧、學者云集寧波千年古剎七塔報恩禪寺,特設兩場“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俊彥星聚,勝會難逢,以茶為媒,以禪為悅,藉寶剎之靈光,宏演四明六千年之茶史,可謂茶禪雙照,心境一如。斯時也,月色溶溶,篆煙裊裊,絲竹隱隱,逸興翩翩,品茗談禪,賞藝交心,實為寰中茶界之幸事也!此舉不唯七塔報恩禪寺之盛典,亦為綠茶之源寧波之榮光也!
很多人在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只在意文中的內容是不是新穎,忽略了論文的參考文獻,對它也不重視,覺得寫不寫參考文獻都不要緊,只要論文內容寫的好就夠了,其實讀者在閱讀論文時都是通過參考文獻來評估這篇論文是不是有質量水平的。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在寫作當中閱讀借鑒。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文員會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録講義[M].臺北: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韓英四國茶道[M].北京:中華書局,1991.
[4]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5]魯絲·本尼迪克特(美),昌萬和,熊達云,王智新(譯).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6]岡倉天心.茶之書[M].社會思想社,1995.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 村井康彥.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點及其在日本的發展[J].日本學,1995(5):273.
[3] 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25-26.
[4] 錢樸.茶道淵源初探[J].農業考古,1995(38):51.
[5] 鈴木大掘.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三聯出版,1989.
[6] 鈴木大拙.禪與藝術[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7] 吳平.禪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 趙天相.〈茶禪一味〉尋蹤有感[J].農業考古,2000(58):126.
[9] 東軍.日本茶到的神髓[J].農業考古,1994(36):243.
[10]滕軍.茶道與禪[J].農業考古,1995(38):76.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江靜,吳玲:《茶道》,杭州出版社,2003
[2]滕軍:《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上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4]王雅茹:淺析牧溪《六柿圖》的創作意境表現,《大眾文藝》,2011
[5]王雁玲:牧溪《瀟湘八景圖》中的消解性特征,上海大學,2007
[6]胡建明:東傳日本的宋代禪宗高僧墨跡研究,南京藝術學院,2006
[7]韓天雍:中日禪宗墨跡研究—及其相關文化之考察,首都師范大學,2007
一.國內研究概況
目前,我們可搜集到的中國研究者與茶愛好者完成的圖書與著作有3000余種(包括茶具類)。通過“讀秀”搜索引擎,以“茶”為標題關鍵字,可得到1832種圖書(截至2011年3月22日),說明多于一半的圖書被一些學術引擎納入其中,促進了傳播與利用,但也有少數仍處于沉默狀態??傮w而言,這些圖書可分為以下類別:綜合茶文化類(如《茶海之夢足痕心跡:茶文化、茶生態、茶經濟研究》,張順高、梁鳳銘著,2007)、茶的種植加工類(如《種茶和制茶》,劉佩娥等編,1983)、茶貿易類(如《官營茶馬貿易研究》,王曉燕著,2004)、經營管理類(如《茶業經營管理》,姜愛芹編著,2005)、茶道茶藝類(如《非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著,2008)、茶具類(如《圖說茶具》,唐譯主編,2009)、養生保健類(如《中國茶與養生保健》,朱永興、張友炯、黃永生編著,2008)、工具書辭典類(如《中國茶典》,中國茶典編委會編,1995)、小說散文類(如《國茶恩仇記》,趙宗琳著,2007)、人物介紹類(如《回甘人生:世界茶王李瑞河傳奇》,蔡慧菁著,2003)、茶館文化類(如《中國茶館的流變與未來走向》,劉清榮著,2007)、茶馬古道類(如《茶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木霽弘著,2003)、古代典籍介紹、翻譯與選讀類(如《中國茶文化典籍選讀》,陳文華主編,2008)、生活哲學類(如《一杯茶的生活哲學》,池宗憲著,2005)等等幾大類。
從交叉學科的視角開展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貿易學、生物化學、文化學等諸多方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朱海燕著,2009)、《茶葉生物化學》(宛曉春主編,2003)、《茶業經濟學》(楊江帆主編,2010)、《茶業管理學》(楊江帆主編,2010)、《茶葉市場營銷學》(姜含春主編,2010)、《茶葉經濟管理學》(陳椽著,1992)、《唐宋茶業經濟》(孫洪升著,2001)、《茶文化學》(徐曉村主編,2009)、《茶文化學》(劉勤晉主編,2001)、《茶葉經濟管理學》(楊江帆、管曦編著,2004),等等。
社會學與茶、茶文化相關聯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有《茶文化的傳播及其社會影響》(王家揚主編,1992)、《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林滿紅著,1997)、《杭州茶館:城市休閑方式的社會學分析》(徐明宏著,2007)、《茶與宋代社會生活》(沈冬梅著,2007)等。
《茶文化的傳播及其社會影響》是一部研究論文集,收錄了1992年5月在湖南常德召開的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40篇,內容涉及茶文化的內涵發展、社會功能、飲茶習俗與茶藝、茶道等諸多方面,從社會學視角的研究特色并不明顯,主要集中于對個別性的茶與茶文化的社會功能的分析。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是一本從茶、糖、樟腦業研究臺灣社會和經濟變遷的作品。1860-1863年,臺灣在及其附屬條約下,正式對外開放淡水、基隆等地,1895年,臺灣被日本人統治。在此期間,茶、糖、樟腦是臺灣的三大出口品。該書分析了1860-1895年間三者的出口市場、生產及產銷組織,探討了三項產業對晚清臺灣社會及經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社會學特色。
《茶與宋代社會生活》對茶與宋代政治、社會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等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對宋代茶藝做了系統梳理與歷史比較,對宋代貢茶和賜茶的政治意蘊、茶與宋代社會生活、茶與佛教、茶與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觀念、宋代茶書、茶與宋代詩詞書畫等都進行了細致的考辨和剖析。全書更注重社會史的研究,并在其中穿插社會功能分析。
《杭州茶館:城市休閑方式的社會學分析》以杭州茶館作為切入點,從社會學的視角較為詳細地描述了“茶館”作為一種休閑方式在杭州市的存在狀態,考察了茶館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各類社會角色及發揮的社會功能,同時分析了茶館休閑中存在的社會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杭州茶館休閑的未來,社會學研究特色明顯。關于從社會學視角來研究茶產業與茶文化的論文情況,我們在“中國期刊網”上進行了搜索。以“茶”為“主題”字,可得到115400多條記錄(截至2011年2月28日),其中包括了碩博論文與報紙文章。但以“茶社會學”為“主題”、“題目”、“內容”進行檢索,均未得到有效的文章??梢姡枧c社會學并沒有在學術論文中被直接聯系在一起,至少在論文題目中反映了這一情況。但這也并不能說明我國研究者沒有開展社會學視角的茶產業或茶文化研究,相關的論文主要涉及:茶的社會功能研究(成青,1995;徐永城,1997)、茶文化的社會特征研究(鄒明華,1994;沈海寶,2006)、茶與社會機體關系(盧祺義,1994)、茶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朱云松、江平,2007;鄒躍光、余玉榮,2006)等??傮w而言,中國的研究者更多的是關注茶產業的發展與茶實體的應用、茶文化的傳統視野(茶藝、茶道、茶療等等),這與茶產業、茶文化實踐情況相匹配,為中國茶產業與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現實基礎,是中國茶產業在世界茶產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我們討論的研究中(著作與論文),社會學視野已經有了明顯體現,多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表現出來,并未形成系統的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茶產業與茶文化應該具有更為廣泛的視野與包容力。尤其在中國社會建設的關鍵環節中,茶與茶文化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職責。因而,從社會學與茶產業、茶文化的交叉視角開展深入的研究勢在必行,意義深遠。
二.國外研究概況
在茶、茶文化和與茶相關的研究領域中,除了中國的研究者外,英、美、日、韓、印等國的研究者開展的研究也相對較多,研究成果豐富;同時,這些國家都具有較為深厚的飲茶文化與習俗,飲茶的歷史也較為久遠;另外,考慮到英語在學術研究中應用的廣泛性,一部好的研究作品勢必會有英文版本。所以,我們在進行外國文獻的梳理時,更多的是注重英文作品。在梳理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許多日本、韓國、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研究者的著作均有英文版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我們選擇的可行性。另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梳理是相對的,是對茶學及以其他學科視角開展的對茶與茶文化的研究的一種總體把握,在此基礎上發現國外對茶與社會關系研究的總體情況,尤其是茶研究與社會學的關系。我們首先對國外與茶、茶文化有關的圖書、著作進行大致分類,并列出一些主要代表作品,進而再對這些研究中與社會學有關的著作進行簡要介紹。
第一,科普類。主要介紹一些茶的種類,茶飲(餐)知識與方法,不同國家的茶文化,茶具、茶道、茶俗等等,如《Tea》(LydiaGautier,Jean-FrancoisMallet,2006)、《AlltheteainChina》(KitBoeyChow,IoneKramer,1990)、《TeaandEtiquette》(DorotheaJohnson,JamesNorwoodPratt,2002)、《TeaforAllSeasons》(ShellyRichardson,BruceRichardson,1996)、《TheTeaCompanion》(JanePettigrew,2004)、《Japaneseteaculture:art,history,andpractice》(MorganPitelka,2003)、《TeaandCeremony》(DianaSaltoon,2008)、《TeaCuisine:ANewApproachtoFlavoringContemporaryandTraditionalDishes》(JoannaPruess,JohnHarney,2006)、《CulinaryTea:MoreThan150RecipesSteepedinTraditionfromAroundtheWorld》(CynthiaGold,LiseStern,2010)、《Theteaceremony》(SenōTanaka,SendōTanaka,2000)、《Chadō:thewayoftea:aJapaneseteamastersalmanac》(SanmiSasaki,ShaunMcCabe,SatokoIwasaki,2001)、《TeaTimeEntertaining:ACollectionofTeaThemes&Recipes》(DoloresSnyder,2004)、《AnintroductiontoJapanesetearitual》(JenniferLeaAnderson,1991)、《TheUltimateTeaDiet》(MarkUkra,SharynKol-berg,2007)、《ThebookofKoreantea:aguidetothehistory,cultureandphilosophyofKoreanteaandtheteacere-mony》(Yang-SeokYoo,2007)、《TheSpiritofTea》(SenSoshitsu,SōshitsuSen,2002),等等。
第二,專業性較強的對茶的發展史及茶文化影響的形成和擴散過程的研究類。如《Tea:thedrinkthatchangedtheworld》(LauraC.Martin,2007)、《Atimefortea:women,labor,andpost/colonialpoliticsonanIndi-anplantation》(PiyaChatterjee,2001)、《Tea:cultivationtoconsumption》(KenC.Willson,MichaelN.Clifford,1992)、《PassionforTea:ItsHistory,ItsFuture,ItsHealthBenefits》(BeverlyRorem,2008)、《Theempireoftea:theremarkablehistoryoftheplantthattookovertheworld》(AlanMacfarlane,IrisMacfarlane,2004)、《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SarahRose,2009),等等。
第三,以茶為名、主題或線索的文學作品和紀實作品類。如詩集《Tea》(DouglasA.Powell,1998)、《TeaPartyToday:PoemstoSipandSavor》(EileenSpinelli,KarenDugan,2006),小說《Tea》(StaceyDErasmo,2001)、《Thetea-planter》(FEPenny,1906),紀實作品《Threecupsoftea:onemansmissiontopromotepeace———oneschoolatatime》(GregMortenson,DavidOliverRelin,2006)、《TheMeaningofTea:ATeaInspiredJourney》(ScottChamberlinHoyt,PhilCousineau,2009),包括了歷史、宣傳、文學作品介紹的《Anecessaryluxury:teainVictorianEngland》(JulieE.Fromer,2008)、《DrinktheTea:AMystery》(ThomasKaufman,2010),等等。
第四,從不同視角對茶的諸多功能進行專門研究與介紹的著作類。如關于茶的醫藥功能研究的有《Tea:bioactivityandtherapeuticpotential》(Yong-suZhen,2002)、《Greentea:healthbenefitsandapplications》(YukihikoHara,EbooksCorporation,2001)、《Protectiveeffectsofteaonhumanhealth》(NarenderKumarJain,MaqsoodSid-diqi,J.H.Weisburger,2006),關于茶與人生修養和人生智慧的《MeditationswithTea:PathstoInnerPeace》(DianaRosen,2006),關于茶與宗教的《TeaTimewithJesus》(LauraSanders,2008),等等。
第五,以茶為線索的政治、經濟史的研究類。如《Tea:Addiction,Exploitation,andEmpire》(RoyMoxham,2004)、《TheBostonTeaParty》(MattDoeden,2005),等等。
第六,以社會學的視角進行的研究類。主要有:《Asocialhistoryoftea》(JanePettigrew,2001)、《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KhemrajSharma,2003)、《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KhemrajSharma,2005)、《Socio-economicandpoliticalproblemsofteagardenworkers:astudyofAs-sam》(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SarthakSengupta,2009),等等。
《Asocialhistoryoftea》對17世紀到21世紀(2001年)茶的社會歷史進行了社會視角的綜合研究,尤其是對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功能以及與這些角色、功能相對應的社會背景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如茶舞蹈、茶的社會禮儀等等。該書主要談了英國和美國的許多城市的茶社會歷史,還涉及到了日本、印度、德國、意大利,對中國的城市涉及不多。該書對茶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較為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是一部較為綜合的從社會學視角來考查茶的功能的著作;但顯然,其主要集中于對社會歷史中這些功能發揮的考查,沒有系統化地運用社會學的視域來分析茶的社會性。
《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重點講述了印度、錫金的喜瑪拉雅山脈地區的茶農的生存狀況:該書認為,那些來自不同地域的人一旦受雇于種植園,便成為工薪階層,但從社會角度而言,他們是一種異質的結構。即使有著不同方言的兩個部族間難以達成有效互動,但尼泊爾社會的異質性有助于維持這種種植園系統的封閉狀態。該研究基于2000-2001年對TemiTeaEstateofSikkimHimalayas進行的調查。他首先進行了家庭統計(householdcensus),共設計了15個問題;然后,他又針對茶農(工人)開展了社會文化方面(socio-cul-turalaspects)的調查,共設計了60個問題。通過這些數據收集來深入考察這些茶農各方面的生存狀況。這是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研究茶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尚欠缺交叉學科的特色與高度。
《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主要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對來自不同地區的遷移人口與當地人口在印度茶產業內的融合與整合問題開展的研究。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介紹、背景與范圍、工人的經濟生活、工人的社會生活、外來文化群體關系(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作者首先收集了相關數據,包括對家庭情況的調查和個人情況的調查。在數據收集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在背景與范圍部分,分別討論了勞動力的固有限制、ArunachalPradesh地區勞動力的演化、勞動力結構、工人的年齡結構、ArunachalPradesh地區勞工的遷移、工人的出生地情況、工人與出生地的關聯、工人的教育、人口統計情況等等方面。作者進而以社會學的視角研究了工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并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對印度茶產業內人口融合與整合的研究。如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樣(《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本書也是采用社會學的方法與視角以茶產業中的某一構成(人口)為研究對象。這帶動了印度學術界以社會學的視域對茶農研究的熱潮,如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的研究以及SarthakSengupta(2009)的研究。我們以SarthakSengupta的研究為例再簡要介紹一下。
《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一本以人類社會學視角對印度東北地區茶農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集。該書共收入了22篇針對茶農的學術文章,研究內容涉及茶農們各方面的生存狀況,如生活狀況、社區、身份認同、女性工人、居住及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狀況、教育設施、童工的雇傭、發展問題、茶農的人口統計、健康衛生等等,茶農們的生存狀況與社會結構形成了一種相互的反襯狀態。該書以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茶農開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對印度茶產業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由于該書是研究論文的集合,必要的系統性尚不具備,沒有形成交叉學科成果。
以上圖書與著作只是從不同時段、不同方面做的簡要介紹,是對茶進行研究的各類圖書的冰山一角。我們根據有關資料發現,在2008年出版的關于茶的各類圖書達350余種,2009年全年出版的圖書達300余種,2010年達340余種??梢姡⒄Z世界對茶的關注近來一直處于較活躍狀態。但同時,我們很清晰地發現,這些圖書與研究多集中于科普類,真正從學術的視角開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醫藥生物類。以印度研究者為主開展的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則主要關注了茶園、產茶區的人口問題。從交叉學科的視角或系統全面地研究茶在社會生活中的社會學特征的著作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在日本事茶的36年里,他輾轉于多個地方,把他對茶葉的改革思路和對茶文化的認知傳播到各處。即使個人的力量微薄,還是給日本茶葉發展帶來了影響。他是日本的茶葉使者,他喜歡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他坦言,日本的茶文化還很薄弱。很多不足,需要不斷向中國求教。20年時間里他來往中國80多次,保持著謙遜的學習態度,我們從他身上也學到了茶人的精神與品質。在中國,他仍是一位茶葉使者,搭建起了中日茶人的友誼橋梁。促進了中日茶文化的交融。
最初是茶葉選擇了他
小泊重洋的父親是醫生。他的出生地大分縣,是一個與茶最沒關系的縣。上大學時。他在岐阜大學農學部修的是水稻病蟲害防治專業。雖也是農業,可與茶葉依然沒有關聯。畢業后,小泊重洋被分配到靜岡縣農業實驗所調查研究茶葉的病蟲害防治,做的是與他大學專業大相徑庭的事情,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沒見過茶樹、沒碰觸過茶葉??墒峭蟮墓ぷ鲄s包含了茶樹栽培、茶葉制作等與茶有關的各方面事情,等于是摒棄了大學幾年所學得的知識,要從頭開始學習與摸索茶葉知識。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他開始了與茶結緣的36年時光。說到這里,小泊重洋先生百感交集。雖然最初是茶選擇了他,但在遇到波折與困難時,他反過來選擇了茶。
白天時候,我們和他一起參觀了浙江余姚的茶園。他說,那片茶園的生態條件很好,他很喜歡。只要是走到茶園田間,他心里那種發自內心的工作興趣就萌發了?;貞浧?962年,他剛剛接觸茶葉時候,日本普遍種植的是當地最傳統的茶樹——“在來種”,這種茶在日本明治時期就種在那了,市面上95%的茶叫做“藪北”,是蒸青綠茶。當時市場不景氣,果農比較富裕,茶農比較貧窮,他所在的實驗所就是個清水衙門,不過這樣倒給他和他的同事們提供了安靜、閑逸的科研環境。在實驗所的這段時間并不長,卻讓小泊重洋對茶的認識與情感從無到有。雖然當時的茶葉與他們的研究并不受關注,但他守住了那段清苦的時光,因為有茶做伴。
一波三折,卻不離不棄
日本靜岡縣的牧之原有一大片茶園,1869年舊德川幕臣開始著手開墾那里的茶園,兩年后,失業的川越人、附近的農家開始種植茶葉,牧之原漸漸發展成為東洋最大的茶園,每在新茶季節時,如鮮麗的綠色地毯一面鋪開,成為靜岡縣的一大景觀。
后來。政府機構在牧之原成立了茶之鄉博物館,小泊重洋成了這間博物館的館長,這時候起他開始覺得茶越來越有意思了。當時全世界關于茶葉專門建設的博物館只有兩個。一個在中國杭州,另一個就在日本牧之原。在6年的館長生涯中,小泊重洋想把茶之鄉博物館做成世界第一的茶葉博物館,因此他對年輕的館員要求非常嚴格,每個人都要學會一門外語。以便在國際朋友來此參觀時能流利地向對方講解。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他如此嚴謹的工作態度,他的做法沒有得到認可和支持。于是。帶著萬般遺憾,小泊重洋離開了茶之鄉博物館。
辭去了館長之職后。小泊重洋選擇回到學校。他在靜岡藝術文化大學的博物館進修碩士課程。畢業時發表碩士論文《茶文化與城市關系》,主要內容是談如何用茶文化振興城市。這個觀點很新穎,他把多年來在茶葉方面積累的經驗與心得都寫進了文章里,得到了靜岡縣掛川市市長的認同與好評。當地政府采納了小泊重洋的觀點和建議,政策對當時的茶葉生產方式進行改革,生蒸茶與蒸青茶并舉,打出茶葉品牌。但為此而成立的茶業部門委員會里卻沒有小泊重洋的名字。他對此的看法很樂觀,至少日本的茶業有進展了,他投入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日本袋井市的市長就看到了小泊重洋的光芒,邀請他到袋井市協助發展當地茶業。小泊重洋到中國寧波參加茶事活動,從“寧波茶文化促進會”上得到靈感?;氐饺毡?。便成立了“袋井茶文化促進會”。聊到此,他有些羞澀地笑了笑,“茶文化促進會”這個名字很好,便“抄襲”來用了。
茶文化是認可與包容
小泊重洋說,茶葉本身的研究比較狹長,茶文化的研究比鉸廣泛,有深度,所以他覺得在茶葉博物館工作比實驗所時候要有趣得多。他喜歡中國的茶文化。
十九世紀70年代后期,在西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唐代的茶器和茶葉。受到邀請,他和日本的專家來到中國開茶文化研討會,在這里,他的視野開闊了。覺得茶文化比自己想象中要豐富得多。1983年,日本靜岡縣與中國浙江省建立茶葉合作關系,小泊重洋更加頻繁地來到中國交流茶文化。有80多次之多。
在與中國茶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小泊重洋受益匪淺。他很羨慕中國對“茶文化”這三個字的提法,不僅能涵蓋茶方面的很多內容,也很確切易懂。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界比較閉塞,倉澤行洋先生發起成立日本茶湯文化協會,讓日本人感覺只是一個關于茶道表演的協會。范圍狹窄。很多人不感興趣,后來倉澤洋行先生也反思,要改成茶文化協會。再比如說,來中國參加有茶文化色彩的活動,從日本本土來的茶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少,茶藝師和制茶師的比重更大,把自己的茶文化推向世界的意識比較薄弱。他認為日本茶文化落后于中國,是因為組織制度太嚴密,限制了發展,過于流于表面的表演形式。
當問及“茶文化是什么”時,小泊重洋毫不猶豫地說“認可與包容”。他解釋道。原始人的生活也許只有草葉與皮毛,但是并不能否認那個時候所產生的文化。喜歡紅茶的人不要排斥綠茶,不僅是茶文化,在所有文化面前,不排他是很重要的。
日本人的茶道、花道、劍道等,都強調“道”的修養,要戰勝對方,光只是想贏是不行的,茶道也是一天要練習幾百次,點茶的程序才會完美。點茶時不能有雜念,產生“無我”境界,超越點茶程序才會發揮點茶的意義?,F在太強調點茶的茶具如何昂貴,動作如何優美,違背了茶道精神修養的作用。
讓茶的世界變得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