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8 20:07:17
序論:在您撰寫初一學生數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進入中學后,科目增加、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尤其是數學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從文字發展到符號,由靜態發展到動態……學生認知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加之一部分學生還未脫離教師的“哺乳”時期,沒有自覺攝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不得法而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開始陷入厭學的困境。這也往往是初二階段學生明顯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視對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這里僅對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及形式談幾點拙見。
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
根據學生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鞏固與作業、總結),從宏觀上對學習方法分層次、分步驟指導。這種學習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適用其它學科。
1.預習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方法上可采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聽課方法的指導。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引人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聽好課后小結。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滿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4)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可以說“聽”是“思”的基儲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要求學生:(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掌握好這三者的關系,就能使課堂這一數學學習主要環節達到較完美的境界。
課堂學習指導是學法中最重要的。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的授課內容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
3.深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
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記憶方法有類比記憶、聯想記憶、直觀記憶等)。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結或總結方法的指導。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初一學生容易依賴老師,習慣教師帶著復結。我認為從初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結的途徑。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應該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學生總結與教師總結應該結合,教師總結更應達到精煉、提高的目的,使學生水平向更高層發展。
二、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形式
1.講授式。它包括課程式和講座式。課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常規要求的課。講座式可分專題進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紹“怎樣聽課”、“如何學習概念”、“解題思維訓練”等。
2.交流式。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烧埍景?、本年級或高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中學生年齡一般都在十三歲至十八歲之間,生理逐步發育成熟。處于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其生理上第二性的出現,打破了少年期的心理平衡,他們產生了青春期特有的困惑、恐懼、疑慮和痛苦,同時,對異性存有的神秘感、新鮮感而導致的探究心理,又驅使他們與異性頻繁接觸,于是許多的學生也就自覺或不自覺的涉入愛河。所以說早戀是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導致的,是一種正常現象。因此,教師要引起足夠的注意,提早認識“早戀”的成因,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預防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杜絕早戀現象。因為,戀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一種必然的、正常的現象。中學生談戀愛錯在一個“早”字上。它與學校的培養目標相悖,與學生的心理年齡不合,容易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旦遇到學生“早戀”現象,教師不要驚慌失措,應該及時處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實踐證明: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采取“專制”手段,進行壓制只會適得其反。讓“早戀”現象愈演愈烈。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要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細,心中有數。中學生早戀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長期共同協作互生愛慕,雙雙墜入愛河;有的是表面看似親密,往來密切,狀似戀愛,其實只是普通的朋友關系;有的是一頭熱,屬單相思;有是則是表面往來甚少,關系一般,其實已戀愛多時,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動;還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現越軌行為,還沒有人知道。這就求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觀察,掌握準確的信息,摸清學生的底細,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要針對情況,區別對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對上述所說的幾種情況,應區別對待。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應大力提倡,不能捕風捉影,破壞學生之間原有的和諧氣氛。對于有越軌行為的學生,要明確指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對人對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們立即改正,絕不允許重犯。對于其于的情況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對其進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導他們明智的對待自己,理智的對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識、學本領上,并懂得兩性的道德和規范。切忌形成對立情緒,否則一切教育都將是徒勞。
“早戀”固然離不開家庭、社會因素,但更離不開心理、思想困素。因些,解決學生的“早戀”問題還應講究方法,正確引導。要從心理、思想入手,摸清學生的想法,對癥下藥,進行逐步的疏導。切忌粗暴壓制,強逼屈從。
首先,教育者應充當傾聽者。中學生的早戀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問題。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與寬容,那么,面對學生中存在的早戀問題傾向更應具有這方面的修養。要想成為一個傾聽者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朋友,樂意聽他們訴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可能知道學生最真實的想法,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引導的方式。引導得好,學生的心門會被輕易打開;引導得不好,他們就會守口如瓶。通過一些教學實踐,我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在訴說前先“探聽”老師的口風,并設想自己則可能遇到的情況,一旦發現情況的發展不利于自己則可能很敏感地關上自己想傾訴的嘴。這時老師必須充分表現出一種過來人的大度和寬容。有一位女生曾問過我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我們班目前存在許多‘早戀’問題,恐怕會起大的混亂,怎么辦?”我猶豫了一下想到其實這女孩目前也是“早戀”大軍中的一員,于是我故做輕松地說:“此言差矣!‘早戀’現象有,而混亂則夸張了點,異性同學存在著好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這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只要不過分,沒有必要刻意扼制。聽說你也有一些小情況,不妨說來聽聽?”如此輕描淡寫的一番話讓這位女生覺得老師并不是對此深惡痛絕,也沒有要將自已的問題不弄清楚誓不罷休,于是很自然地和我掏了心理話,將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我。
其次,教育者不妨充擔‘偏袒者’的角色。學生大多不愿意家長與老師知道自己的“感情秘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羞怯。那么,老師一旦發現學生中存在這種情況時不妨讓自己充當一個“偏袒者”,適當地替學生保守隱私,以此作為教育過程中的“籌碼”,不但不會使問題擴大,而且更易于老師工作的開展。因為有些學生一旦發現自己隱私已在長輩前一覽無余時反而會有“既然你們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開這么干”的逆反心理,事態也會進一步擴大。一天晚上,我打電話給一個有早戀傾向,又獨自逃了一個下午的課的學生家長,家長得知情況后對學生拳打腳踢,但孩子始終三緘其口。后來我要求家長將電話交給孩子,我問這個學生為什么逃課,他說頭痛去吹風。我說頭痛吹風這不符合事實,一定有什么事你解不開才頭痛。孩子沉默了,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家長在近旁,讓他如何開口,于是我對他說我出是非題讓他進行選擇,他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我答應為他保密。其實我早明白致使他逃課最直接的原因是感情問題。于是,為了避免孩子在父母前過于尷尬,我要求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再找我
面談,并要求家長當天晚上不要對孩子太嚴厲,并答應第二天了解情況后與家長交流。第二天上午上課前學生便主動找我談了自己在處理感情過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終,決定將感情暫時放在一邊,以學習為重。正是因為老師之間有了真誠的交流,最終達到指導學生選擇正確方向的目的
再次,老師要善于采用新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根據目前早戀的特點,現在的中學生已不能從強調“名聲”與責任感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應從新的角度切入。
(一)對比考慮,自我認知后果。我曾問學生為什么要早戀,他們說這挺好玩。又問他們以后怎么辦,他們說以后不可能在一起,分手就分手唄。學生將感情看得十分浪漫,但對感情所造成的傷害,就需要老師事先打預防針。曾有這樣一對早戀的學生,一方面每天至少一個電話,周末時間總在一起逛街、聊天,嚴重影響了學習;另一方面男孩準備畢業后就出國,問起他們將來的打算時,他回答得很輕松:“分手唄,沒什么大不了的?!庇谑牵覍ε⒄f:“你能不能試著與他分手,看看自己的感受?!睅滋旌笈⒄椅艺f:“分手讓她很難受?!蔽冶愀嬖V她:“你們這只是剛剛開始接觸感情,這么短的時間便讓你覺得分手很難,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情的深入,分手給你造成的傷害只可能更重,而不可能更輕。而分手又是一種必然,你將怎么辦?”也許是害怕以后受傷太深吧,女孩在經過幾天的思考后毅然與男生分手了。其實,孩子想去嘗嘗感情的滋味并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他們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卻沒有意識到它可能帶來的傷害,而當將來一旦意識到時又已為時太晚,對學習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整個人生觀。所以,老師有這個義務讓孩子受到傷害前提醒孩子注意,讓他們懂得去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1.教學內容對于音樂藝術類學生設置有偏差現階段關于音樂藝術類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基本與其他專業的計算機教學的內容基本相同,都是采用國家發放的統計計算機教學使用教材,主要學習計算機的相關的基礎知識,文字圖形軟件的處理,以及office軟件的使用,網頁的設計等方面,雖然這時在計算機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這些基本知識在初高中已經涉及并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對新生進行相關的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少部分的大學生對計算機的知識基本稍微了解一下,而大多數的大學生學生對計算機掌握一些,但是所掌握的不系統不全面,而真正能熟練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由上面的敘述可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于學生掌握程度的參差不齊,因此為教師進行授課帶來很大的困難。
2.缺少實踐應用在目前的計算機教學中,大多學校采用紙上談兵,注重理論上的教學,認為它是一門知識,而忽略了它同樣是一項應用工具,對學生的實踐要求不高,而且大部分教學中出現了嚴重的教學內容與實踐發生脫節,學習的內容過于理論化,學生只把計算機當成一門課程學習而不是把它當成一門技能去應用。對于計算機課程的評分大多也是來自老師的印象給分,這樣體現不出學習的狀況,也不知道學生是否掌握。而且藝術類學生的文化課基礎較差,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雖然老師能進行大量的講解,但是學生不一定能聽懂。
3.專業特點不能體現藝術音樂類學生思維大多邏輯性較差,然而計算機的課程具有強的邏輯性,并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而這些方面的要求對藝術類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困難,況且計算機的知識點比較分散,從計算機的發展史到網絡協議,字符等專業術語詞匯較多,邏輯性較強,并且課程比較枯燥不生動,缺乏想象力。因此無法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在教學中形成了老師不停再講,而學生卻聽不進去的局面。
4.課程構建的理念在構建課程中是要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特點。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首先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由于藝術類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更有發散性思維,且善于創新,所以首先要改變教學的模式,不能在以老師為中心,而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其次,要認識到計算機不同于其他學科,不應該以灌輸性的教學方法,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應該使課堂呈現立體,多元化的發展,要注重啟發學生,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于探索,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的熟練程度是衡量學生學習的基本因素,也決定學生的創新和應用的操作水平。所以,我們應當將重要的教學知識融入到實踐操作中,使學生在操作的同時掌握大量的重點知識。在操作過程中,我們也要精心設計教學案例,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激發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創造力。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與探究
(一)內容上變革
首先,在設計課程上要考慮到音樂類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的不同,以藝術類學科為核心,以藝術類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音樂藝術類學生的認知和發展的需求,不強調教學的邏輯性和完整性,從形象思維和直觀感受出發,注重技能和方法的培養。所以課程難度要進行調整,結合音樂類學生的特點,在一般專業計算機教學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增加一些有關藝術類專業的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獨立探究,討論,實踐,由此培養他們使用計算機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專業的特點教學內容設計并且改變了一些教學內容,首先是設定了一些比較基礎的模塊,例如對個操作系統的了解以及基本的操作,還有就是講述Office辦公軟件的特點以及操作使用,然后有設定一些稍微中等難度的模塊,例如多媒體操作的基礎應用主要是有關多媒體素材的收集管理以及制作;網絡使用的基礎知識。最后在設置一些有難度的操作使用,例如Photoshop的使用主要是操作軟件特點以及操作圖形的處理轉換,Flas的設計,以及網頁設計制作。
(二)計算機教學的方式與方法的革新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法,也就是灌輸式,這種教學方式有礙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創新教育不僅僅是關注最后的成績,主要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應注意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要注意和學生的交流,采用開放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探索新穎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講解office的時候,可以生動形象的講解案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能深刻快速的理解知識點,從而實現學生獨立探索,并且獨立學習的過程,這樣既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又可以使學生達到學習鞏固知識的目的,所以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上,應當把有意義的問題精心設計教學情境,鼓勵學生探索,求知,標新立異,而不是在拘泥于理論的學習,要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從而達到從知識的學習到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面。
(三)計算機的實踐操作
實踐是對教學內容的鞏固的另一種方法,有利于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實踐的環節中,要采用多種手段進行溝通,例如技術的指導,有創意的評價的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將自身的創意能力,不是以音樂的形式進行表達而是以計算機這種形式進行彰顯,而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對學生操作的輔導來幫助學生解決面臨的問題,使學生以及努力的形式進行生成良性循環,而對于音樂類學生的主要放在基本操作類的培養。設置一些固定的動手操作的內容,設置一些如簡單的操作系統以輸入法的測試以及Internet的使用以及簡單操作,對相應office操作進行,對圖形文字圖片的插入以及混排,考察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將要求,評分等進行公開,表現給分的公平性,在試題中設計難度相當且類似的題目,隨機抽取試題,當測試結束后,總結學生所需掌握的不足進行解答,達到強化知識,找出不足的目的,進而達到能真正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四)模塊化教學
在教學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塊化教學方式分解教學內容,實現對學生針對性教學,并且使學生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通過計算機的使用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這些首先是需要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操作系統的應用,并且要清楚的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軟件才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這個軟件需要什么用途,它的使用方法說明又是什么,使用技巧又是什么。作為音樂藝術類的專業需要,例如在聲樂類中的作曲,樂器的制作完全可以憑借計算機進行設計,并且可以用電腦進行曲譜和聲等效果的制作,還可以用計算機等進行音樂的歌唱,可以看到各種聲樂的演唱以及技巧,并且可以通過視頻看到許多著名音樂家的演。同樣其它的專業和學科也能通過計算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因而學生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的平面化,而是更加立體化,也為學生學好專業基礎課程打下良好的開端。通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可以結合學校舉辦一些相關活動,如學生歌唱比賽,計算機的知識競賽,音樂和聲演奏等多方面活動讓學生使用自己的知識來參與并設計這些活動,展現自己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結論
關鍵詞:關于語言藝術的論文
一、前言
可以說,教學語言也是一種藝術的具體表現,是當前實施課程教育的關鍵工具。教學語言可以體現教師基本的語言素養,同時也是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的一項因素,應該對此開展深度的分析。教師應在對班級學生開展學科知識傳輸的同時,努力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以此對學生開展更加高效的課程教育,促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可以得到有效地培養。所以,生物教師在對初中生開展課程教育時候,要提升對教學語言的應用能力,促使自身教學能力得到一定的增長。
二、初中生物課程中重視語言藝術呈現的意義
(一)保障課程教學順利開展
在實施初中生物教育的時候,教師能夠高質量的運用語言藝術,能夠讓課程教學實現順利的實施。在具體知識傳輸中,教師對語言進行有效地運用,可以讓教師和班級學生實現思維和語言的交流。教學語言是教師對學生開展學科知識傳輸的重要載體,可以對教學的綜合素養進行真實的反映。教師在具體生物知識傳輸中,如果正確應用教學語言,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度的學習,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生物知識,加深對此知識的理解。
(二)提升整體課程教育效果
教師應在對班級學生開展生物學科知識傳輸的同時,要提升對教學語言的應用能力。因為教師對生物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能夠使用清晰、正確以及生動的語言,可以讓學生對該項知識進行有效地把握,讓學生可以對生物知識進行深度的記憶,以此提升整體的課程教育質量。生物教師在對班級學生實施學科教育時候,通過語言的正確應用,可以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開展了解,同時可以對學生的情操進行有效地培養。這樣能夠縮短整體的授課時間,以此提升整體課程教育效果。
(三)拓展師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實施生物知識教育的時候,對語言開展正確和高效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品格的培養。教師在開展生物知識傳輸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語言的應用質量,可以讓學生感受教師所傳遞出的語言魅力,對學生的語言應用有著啟發的影響,促使學生在開展語言交流中,重視對文明語言和魅力語言的使用,讓學生課程思維能夠實現一定的激發。通過教師語言應用的規范性和質量性,對學生的行為意識有著正面的引導,讓學生實現健全人格的培養。
三、基于新課程理念探究在生物課程中應用語言藝術的過程
(一)對重點知識進行引出的過程
教師應該對班級學生開展學科知識傳輸,首先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簡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讓學生可以對教師所講授的生物知識形成認知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明確知道該節生物課的重點知識,促使學生對該項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在對重點知識進行引出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簡短但是具有凝練性的語言,對課程教育基調進行明確,不僅可以展示教師的語言能力,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此生物知識進行深度的探索和運用。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認識生物》該知識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用“相信同學們認識不少生物,你可以說出你所認識的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嗎?”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對生物進行一定的認知探索,并了解新課程知識的重點是對生物進行認知和特征學習。
(二)過渡過程
教師在對學生實施生物學科教育的時候,教學內容的具體過渡是一項重要工作,影響整體的生物課程知識傳輸的效果。教師應該運用嚴謹和生動的語言對課程知識進行過渡,促使學生能夠將關注力放在知識學習上。過渡環節是授課中的一項關鍵環節,教師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應用高質量的語言,能夠對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認識生物的多樣性》該知識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但是”等詞匯,告訴學生生物圈已經被破壞,給學生展示一些已經滅絕的生物,促使學生樹立保護生物的意識,不會因為個人的一些行為愛好就去殘害生物。
(三)內容講解
教師對學生開展生物知識課程的創建,并不僅是讓學生可以掌握生物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科知識傳輸中得到全面的教育。教師是生物課程的營造者和引導者,應該在知識傳輸中投入情感,營造較好的課程傳輸氛圍,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人的由來》該知識傳輸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人類進化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對此知識進行深度地探究,糾正一些錯誤觀念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認知。
四、結論
生物教師應在對班級學生開展學科知識傳輸的同時,重視對教學語言的正確運用,促使課程教育能夠實現有效的實施。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要對生物重點知識進行簡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讓學生可以對教師所講授的生物知識形成認知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運用嚴謹和生動的語言對課程知識進行過渡,在知識傳輸中投入情感,深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程度,以此讓學生得到更加高效的課程教育。
參考文獻:
[1]海熱古麗.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8):173+243。
關鍵詞: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議論文;寫作指導
議論文,一般以議論、說理為主,議論文就是講道理、論是非。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文體有應用文、記敘文和議論文,到了高中,書面表達以議論文為主。因此,從初中重視議論文的指導,有助于初中生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從思想上重視書面表達的議論文的寫作,也為以后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以Time is money為例,談談初中英語書面表達中議論文的寫作指導策略。
一、英語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1.時態問題
議論文的時態較為統一,多用一般現在時,強調語言表達的客觀性、真實性。如對于時間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有人認為“時間就是生命(Time is life)”,有人認為“時間就是財富(Time is worthy)”等,這些對于時間看法的句子,不能用過去時,也不能用將來時,一般現在時給人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之感,給人以震撼的力量。
2.句式問題
較多使用比較委婉的句子,使用一些委婉的詞語,常用虛擬語氣、讓步狀語從句和情態動詞。如,如果我是一個……我就會……(If I were ...,I should ...)等,在文章的結尾處,一般以總結為結束全文,議論文的總結全文,英語觀點、主題的再現,也就是“點題”,對于Time is money的作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回應開頭,緊扣論題,如To sum up,time is money for me and for everyone. We must all treasure time.
3.過渡問題
議論文,一般在觀點和論據之間、論據與論據之間,常常使用連接、過渡詞等,使文章句式銜接、過渡自然。如since,now that,therefore,accordingly,in that case等。
二、書面表達議論文寫法的指導
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題
初中英語書面表達字數有要求――80詞左右,議論文既要有論點,又要運用論據來支撐論點,展開論述,因此,語言精練、簡練是中心要素。所以,應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題,不能拖泥帶水。
2.正反方面提出觀點
對于Time is money的寫作,作者開頭就用正反對比的方式提出觀點,如有人認為“時間是金錢”,可是,我認為,時間比金錢更重要(Someone says:“Time is money”,but I think tim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這樣,作者緊扣要求,圍繞Time is money而展開論述,又有自己的觀點――時間是金錢,但比金錢更重要,如此主旨鮮明地提出觀點,使中心突出。
3.論證觀點的正確性
提出自己的觀點,應用具體的論據而支撐你的觀點,論據的選擇、論述的過程等應用讀者能接受為原則,否則,自己的觀點再正確,論據再充分,也不被認可,也會失去議論的意義。
三、議論文得高分的策略
議論文僅僅注意論點、論據、語言特點、寫作方法還遠遠不夠,還應該從議論文的亮點設計與運用上,進行指導和寫作。
1.巧用諺語和俗語,點亮文章
議論文的寫作,也需要“點睛之筆”,也需要“亮點”――文眼。一些諺語、俗語、俚語等的使用,可以為文章增彩。
如Time is money的寫作,可以讓學生收集并整理這方面的諺語等,并巧用選擇其中的一、二運用到文章中,以吸引讀者的眼球。
如Tomorrow is never comes.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 T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Time is lost and can’t be recalled ... 這些諺語,不僅可以為文章增色,也可以成為學生的學習座右銘。
2.指導學生論證過程要清晰
關于Time is money的寫作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敞明自己的觀點后,闡述自己的觀點是文章的重心,最后再總結性結束全文,使全文脈絡清晰,自成一氣。
如一個學生提出上文提到的觀點:都讓我為“時間是金錢”,可是自己認為“時間比金錢更重要”之后,闡述這歌觀點,讓讀者清楚,為什么“時間比金錢更重要”,于是學生說:“錢花了,可以再賺;而時間浪費了,就沒法再回來?!盨ince money is spent,we can get it back,but time is gone,it will never come back again. That’s why we can’t waste time. 再Y合當前初中生好玩、不愛學習,花大量的時間在上網、游戲、交友等,而沒有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再提出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做――珍惜時間,分秒必爭,利用任何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Even a second is important.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our time to do anthing useful.)。
這樣,文章觀點鮮明,論據過程也清晰,再以“豹尾式”結尾,那么,文章自然成為上乘之作。
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師常常注重記敘文、應用文的指導,對議論文重視度不夠,訓練也較少,學生的書面表達本身就存在短板之處,再因方法問題、練習少等,議論文的寫作更是出現了“瓶頸”問題,是學生的一大難題。在英語教學中,老師應重視議論文寫法的指導、注重素材的積累,以及多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寫出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嚴謹、亮點突出的佳作。
參考文獻:
沈德立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現任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心理學科評審組組長、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先后承擔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點科研項目,出版專著、教材16部,叢書6套,70余篇;主持研制第一代國產心理學儀器10種。為中國實驗兒童心理學進行了開創性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全國優秀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一等獎”、“全國模范教師”、“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以及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立功獎章和“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特等勞動模范”等24項國家和省市部委級獎勵。
該書共50萬字,分為序言、祝辭、論文選粹、學術年表、媒體報道摘編等五部分,集中反映了沈德立先生50年學術生涯的具體成就。
已故著名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北京大學王教授和天津師范大學靳潤成校長分別作序。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朱祖祥、車文博、楊治良、林崇德、歐陽侖等先生分別寫了祝辭。
這本論文選集著重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沈先生為中國心理學發展所做的三件重要工作:
第一,為了解決高校心理學教材內容陳舊和脫離中國實際的問題,他與他的老師張述祖先生接受了國家教委下達的編寫全國統編教材的任務,于1987年出版《基礎心理學》一書。該書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具有“時代氣息”和“中國特色”,并于1992年獲得“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995年,他們又出版了《基礎心理學新編》,對《基礎心理學》予以豐富和發展。
第二,為了心理學教學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使心理學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他主持研制并生產了第一代國產10種認知系列心理學儀器和第二代國產心理學儀器――心理實驗臺,供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高校和科研單位使用,并于1989年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第三,他在一所心理學基礎非常薄弱的地方高校,創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心理學科。具體表現為:培養了一批年輕人;爭取了世界銀行貸款,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大型的先進心理學儀器設備,率先在國內建立現代化的心理學實驗室;爭取成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承擔大量國家和省市部委級重點課題;發表了一批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和出版了一系列學術專著;先后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點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被國家人事部批準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這些在教育部重點院?;蛟S算不上什么,但對于一個普通地方院校來說,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對我國許多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沈先生以“愛國、尊師、勤奮、認真”這八個字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按照“人以德立”的行為規范在心理學這塊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反映出他對心理學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
書中精選沈先生從1957年到2003年間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的40余篇論文。
該書收集資料內容翔實、全面,圖文并茂,從另一側面反映了中國老中青三代心理學工作者為發展中國心理學事業的艱苦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書中還介紹了沈先生先輩的愛國事跡,這些都是他一生成長及其半個世紀學術生涯的堅實思想基礎。
該書之所以能順利付梓,得益于沈德立先生至今所完好保存的全部資料。由于他在上大學學習心理學時,就曾下決心要為中國心理學事業添磚加瓦,而且形成一種習慣:凡做一件專業性工作,必須要有結果,并且盡量用文字記載下來。這樣就為我們這次編輯出版工作提供了一大批非常有價值的材料。
一、教學目標明確并落實要到位
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這些目標,并且把目標落到實處,就更為關鍵。審視當前的課堂教學,目標似乎都被晾在一邊,課堂上形式多樣,熱熱鬧鬧,討論、合作層出不窮,可對目標的落實卻微乎其微。一位老師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解方程的公開課時,課堂上學生對公式掌握得還不明確時,又加入了根的判別式內容,作為聽課的老師,一節課下來都不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更何況學生。反思我們的課堂,多少討論是沒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爭論是離題萬里的,教師的語言多少是廢話。如果在課堂上少追求一點形式上的東西,課堂的有效性就顯而易見了。
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而終生學習的愿望是人不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成功的教育,就應該是喚起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那些喚起學生學習探究欲、驚訝感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所以教師要放開手腳,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善于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去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植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去積極參與學習情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數學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支撐點。比如在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時,課本上只是延長三角形底邊并做出一邊的平行線引導學生做出證明,而我則是把問題交給學生,上來就讓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證明。幾種證法出來后,我再問“那么多邊形內角和是多少”,學生答“(n―2)180,”并把幾種證法寫在黑板上。數學歸納法是高二才接觸的東西,可是,求三角形內角和的初一學生就知道了,這么教學生受得了嗎?可跟著老師學下去腦子就會“強大”起來。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能夠不斷地使學生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如在講授二次函數與根的判別式時,可以直接給出三個二次函數:y=x2-1,y=x2+1,y=x2-2x+1,讓學生確定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坐標。通過動筆操作,學生可以很清晰地得出二者間的關系。由于定理、公式都是學生自己推導出來的,所以他們對這些公式、定理必然印象深刻,記憶久遠。更重要的是,這種課堂氣氛與態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生大腦機器的高速運轉達到對此習以為常的程度之時,不正是一個強大的腦子成熟之日嗎?
四、關注交往與溝通
教學的一個中心任務是形成新知識、新技能以及概念性框架。師生之間的交往被看作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關鍵因素,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間良好的交往。教學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師決定而是取決于雙方。交往與溝通永遠都是教學的核心,但是,教師們所面臨的一個兩難境地就是如何選擇教學策略以便使學生學得更好。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完成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任務。置身于這樣的兩難境地,教師們面對一系列的問題:運用講授的方法教學的有效性有多大?能否做得更好些?通過相互對話學生們能學多少?相互對話很重要,但是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哪些對話是正確的?我們如何才能夠使相互對話更有效?我們掌握提問的方法有多好?什么是最好的組織小組討論的方法?毫無疑問,所有這些問題都涉及到師生間的交往與溝通。
五、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一句話道出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師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學生學了概率后,可以讓學生了解商場有獎銷售所設獎券中獎機會大小;學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識后,讓學生用“腕測法”估測物體的高度;學了黃金分割后,讓學生發掘生活中的美。
六、改進考核方法,促進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