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5:44
序論:在您撰寫學校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陳向明.學校發展計劃與學校自主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馮大鳴.英美澳教育管理前沿圖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黃燦明.學校發展規劃個案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4]布倫特.戴維斯Brent.學校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陳建華.中小學發展規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6]楊天平.教育戰略規劃與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7]倪梅.參與式規劃與學校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陳向陽.學校發展計劃基本原理與操作規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9]李澤林,何龍,呂曉娟.《重塑學校新家園:學校發展規劃與實施》[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10]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教育規劃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
[11]吳清山,林天佑.教育新辭書[M].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雷云飛.學校發展規劃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第十九中學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童康.學校發展規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
[3]王天曉.學校發展規劃問題研究——以戰略型領導為視角[D].首都師范大學,2007
[4]張敏.學校發展規劃執行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俞偉娟.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發展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6]曹鑫海.中小學發展規劃制定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7]王俊霞.“學校發展計劃”的實施及其效果研究——以積石山縣農村小學為個案[D].西北師范大學,2005
學校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拱雪.SWOT在北京市小學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0(7):22-26,41
[2]張鳳山.編制學校發展規劃的原則[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6):21-23
[3]高厚榮.從組織環境談高校后勤文化建設[J].高校后勤研究,2012(5):100-101
[4]許小華.關于學校發展規劃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3(2):218,220
[5]楚江亭.關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有關問題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5):24-26
[6]王俏華.國外學校發展規劃功能及過程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7):40-43
[7]諶啟標.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規劃[J].教育導刊,2005(4):4-6
[8]張作功.加強學校發展研究促進學校持續發展[J].當代教育論壇,2008(3):8-10
[9]李家成.論學校發展規劃在學校變革中的價值實現[J].當代教育科學,2004(16):28-30
[10]邱向理.破解學校發展規劃制定之難點[J].中小學管理,2010(12):17-18
[11]趙德成.區域行政推動下的學校發展規劃[J].教育研究,2013(3):54-58
[12]李雯.如何制定學校發展規劃?[J].中小學管理,2005(11):10-12
[13]趙德成.實踐中的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建議[J].中小學管理,2010(11):4-6
[14]姚美琴.學校發展規劃: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管理,2005(11):8-9
[15]孫軍.談學校發展規劃的文案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2(5):17-20
[16]陳玉.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與管理優化[J].北京教育,2012(6):16-17
自20世紀40、50年代以來,學校效能研究成為國際教育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眾多國內外學者對學校效能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學者指出,學校效能包括教學效能與教師效能、學習效能與學生效能、管理效能與管理者效能三個方面。其中,管理效能是指在管理中,按照預定的目標,充分發揮各種因素的有利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獲得最佳效果的性質和實際狀態。學校管理效能表現為在最短的時間內,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和最佳的組織配合,為教育提供較充分的物質條件和優化的心理環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斑@一觀點對我國大陸關于學校效能內容的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但目前還缺乏對學校管理效能相關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我們認為,界定學校管理效能要從“效能”和“學校管理”的本質入手分析。對“效能”的分析,常常與“效率”的分析聯系在一起,二者經常出現在組織管理文獻中。在英語中,efficiency(效率)指的是系統中投入與有效或有用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effectiveness(效能)是effective的名詞,其英文含義是“成功地產生理想的或預期的效果”。從英語詞源上看,效率重經濟性,而效能不僅具有經濟性還具有結果的效益性和正外部性,是對事物運行結果的一個良好愿望和預期。換句話來說,效能是通過一定的努力,到達一種良好愿望的預期結果。研究效能就是研究一種達到良好愿望的預期或實現最高目標的狀態,在一定歷史時間內,這種狀態具有相對穩定性。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既是一種管理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活動,是教育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統一。學校管理目標首先是確保和促進學校目標的實現,而保證和促進學校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通過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來實現學校目標最理想的狀態呢?這是學校管理效能關注的主要問題和追求的最終目標。
首先,學校中心工作是教書育人。無論是何種類型層次的學校,其根本在于人才培養,是高度關涉人的工作,人又是最為復雜的。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充分說明教化育人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其次,學校工作的正外部性。學校工作在于促進個人身心發展。而人的素質結構發展不僅關系個人未來的發展和生活狀態,而且還關系著一個社會的總體發展狀況。這正是舒爾茨有關人力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作用的體現。最后,學校作為一個組織,其運行與發展要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不同利益主體對學校有不同的預期目標訴求,且層次、類型、時間長短不一。而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目標訴求,學校的“決策必須綜合權衡和兼顧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能顧此失彼”。由此可見,學校管理效能潛藏著這樣的一種價值觀和實踐旨趣:一種解決管理實際問題中提高管理有效性并促進教育有用性的實現和教育價值的追尋,以達到一種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最佳的教育狀態。具體來說,學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計劃、組織、協同、控制、監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調動學校組織內外輸入的人、財、物、信息等各種資源、要素并提高這些資源、要素組合與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程度和實現組織目標的程度,是學校管理狀態和水平的反映。學校管理效能高低是對學校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總體的評價,不僅包括效率而且還包括效益。進一步說,學校管理效能主要是由教育目標、資源、組織結構以及利益相關者四要素構成。衡量學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個“度”:目標達成度、資源獲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內部管理合適度及利益相關者滿意度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很顯然,高效的學校領導者及其管理團隊能在一定的學校目標指引下,能夠從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以提高經費使用總量,并科學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種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能夠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滿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必定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狀態,從而呈現出較高的學校管理效能。當一所學校彰顯出較高學校管理效能時,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人民滿意的教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二、提升學校管理效能的策略
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從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視角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1.做好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形成切實可行的實施目標
學校發展戰略規劃是學校在新時期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特點和條件進行的新思考和新探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思想,指明了學校未來的發展藍圖。國內外實踐證明,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對改進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是學校發展的抓手和關鍵,因此,各學校都十分注重學校發展戰略規劃的研討和制定。然而,規劃終究是藍圖,不是事實。要把藍圖變成事實,關鍵在于落實,沒有好的落實,再美的藍圖都只能是“紙上談兵”或“空中樓閣”。因此,學校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之后,關鍵是把規劃變成具體的可測量的執行目標,逐一落實。落實效果的好壞體現出學校領導與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它是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一個關鍵點。當前,不是學校沒有規劃和目標,而是缺乏目標落實中的精細化管理和監控。所以,學校管理效能建設關鍵是要加強學校目標執行的精細化管理和過程控制,把責權利有效地統一起來,形成相互制衡機制,確保目標實現。
2.擴大學校多元化經費籌集渠道,夯實學校發展的物質基礎
學校不僅是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同時還是典型的資源依賴型組織。學校各種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人財物信息等各種資源,堅實的物質基礎是學??沙掷m發展的重要保證。今天,沒有更好的物質保證和更好的辦學設備及條件,學生很難享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有學者指出,“在今天,一所大學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樓、實驗室、電腦中心、語音室、圖書館;沒有像樣的體育場、游泳館;沒有必要的博物館、藝術館;沒有便捷的網絡系統;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娛樂空間,很難想象它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是高的”。然而,我國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是大家公認的事實。而僅僅依靠政府的教育財政投入辦學,在今天市場化條件下辦學,顯然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辦學理念。因此,多元化的教育經費投資渠道以及充裕的辦學經費是保證學校有效運行并成功的重要方面。有學者指出,國外大學校長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教育經費的籌集者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者。
3.科學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學校各種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教育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科學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學校各種資源,是提高教育稀缺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當前,教育資源使用不高,浪費較為嚴重,其產生的原因有多種,其中由于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執行不力而導致的資源浪費和低效常被忽視。事實上,教育資源總量短缺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而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執行不力所引起的資源短缺應該是一個暫時的、可以改善的問題。因此,從管理的視角看,學校領導者及管理團隊制定和完善各種資源管理使用制度,并科學、合理地使用、配置,能夠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4.建立健全學校組織結構體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運行機制
健康、良好的組織結構能夠保證學校各構成要素之間有一個最佳使用效率,呈現出機構精簡、信息暢通、領導適度授權、基層管理人員業務權限清晰且責任意識強烈等方面的特征。事實上,“學校管理系統是一個由不同背景、不同知識、分別來自不同處室的人員組成,他們相互啟發,集思廣益,有利于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更利于攻克各種復雜的技術難題,促進工作目標的圓滿完成”。因此,建立健全學校組織結構體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運行機制,是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重要保證。
5.創設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滿足各學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組織部門,學校不可避免地與周圍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學校作為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一方面,不同利益相關者為學校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服務、信息等等,組成了學??沙掷m運行的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努力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學生作為投入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消費學校教育服務的群體,他們是學校教育的顧客,也是核心的利益相關者。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最大的利益訴求是通過系統的學校教育,獲取自身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能力并能夠適應社會。因此,改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育質量是對學生需求的積極回應。從教職員工的需求上看,要不斷加強教職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學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為教職工提供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舞臺和機會,積極為教職員工創設創收途徑、謀求更好的福利待遇,是對教職員工的利益訴求。此外,從投資者、政府及社會的視角看,他們多是直接或間接為大學提供資金的人或組織。學校要努力提高辦學效益,培養出更多更好與經濟社會發展結構相匹配的人才數量、質量與結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自20世紀40、50年代以來,學校效能研究成為國際教育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眾多國內外學者對學校效能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學者指出,學校效能包括教學效能與教師效能、學習效能與學生效能、管理效能與管理者效能三個方面。其中,管理效能是指在管理中,按照預定的目標,充分發揮各種因素的有利作用,以最低的消耗,最快的速度,獲得最佳效果的性質和實際狀態。學校管理效能表現為在最短的時間內,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和最佳的組織配合,為教育提供較充分的物質條件和優化的心理環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一觀點對我國大陸關于學校效能內容的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但目前還缺乏對學校管理效能相關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我們認為,界定學校管理效能要從“效能”和“學校管理”的本質入手分析。對“效能”的分析,常常與“效率”的分析聯系在一起,二者經常出現在組織管理文獻中。在英語中,efficiency(效率)指的是系統中投入與有效或有用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effectiveness(效能)是effective的名詞,其英文含義是“成功地產生理想的或預期的效果”(successfulinproducingadesiredorintendedresult)。從英語詞源上看,效率重經濟性,而效能不僅具有經濟性還具有結果的效益性和正外部性,是對事物運行結果的一個良好愿望和預期。換句話來說,效能是通過一定的努力,到達一種良好愿望的預期結果。研究效能就是研究一種達到良好愿望的預期或實現最高目標的狀態,在一定歷史時間內,這種狀態具有相對穩定性。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既是一種管理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活動,是教育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統一。學校管理目標首先是確保和促進學校目標的實現,而保證和促進學校目標實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何通過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來實現學校目標最理想的狀態呢?這是學校管理效能關注的主要問題和追求的最終目標。
首先,學校中心工作是教書育人。無論是何種類型層次的學校,其根本在于人才培養,是高度關涉人的工作,人又是最為復雜的。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充分說明教化育人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其次,學校工作的正外部性。學校工作在于促進個人身心發展。而人的素質結構發展不僅關系個人未來的發展和生活狀態,而且還關系著一個社會的總體發展狀況。這正是舒爾茨有關人力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作用的體現。最后,學校作為一個組織,其運行與發展要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不同利益主體對學校有不同的預期目標訴求,且層次、類型、時間長短不一。而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目標訴求,學校的“決策必須綜合權衡和兼顧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不能顧此失彼”。由此可見,學校管理效能潛藏著這樣的一種價值觀和實踐旨趣:一種解決管理實際問題中提高管理有效性并促進教育有用性的實現和教育價值的追尋,以達到一種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最佳的教育狀態。具體來說,學校管理效能指的是在一定教育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計劃、組織、協同、控制、監督等管理手段,充分調動學校組織內外輸入的人、財、物、信息等各種資源、要素并提高這些資源、要素組合與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程度和實現組織目標的程度,是學校管理狀態和水平的反映。學校管理效能高低是對學校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總體的評價,不僅包括效率而且還包括效益。進一步說,學校管理效能主要是由教育目標、資源、組織結構以及利益相關者四要素構成。衡量學校管理效能高低需把握四個“度”:目標達成度、資源獲取、使用和配置力度、內部管理合適度及利益相關者滿意度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很顯然,高效的學校領導者及其管理團隊能在一定的學校目標指引下,能夠從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以提高經費使用總量,并科學合理地使用、配置各種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能夠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滿足各自的需求,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必定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和完美的狀態,從而呈現出較高的學校管理效能。當一所學校彰顯出較高學校管理效能時,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人民滿意的教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二、提升學校管理效能的策略
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從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視角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1.做好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形成切實可行的實施目標
學校發展戰略規劃是學校在新時期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特點和條件進行的新思考和新探索,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思想,指明了學校未來的發展藍圖。國內外實踐證明,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對改進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是學校發展的抓手和關鍵,因此,各學校都十分注重學校發展戰略規劃的研討和制定。然而,規劃終究是藍圖,不是事實。要把藍圖變成事實,關鍵在于落實,沒有好的落實,再美的藍圖都只能是“紙上談兵”或“空中樓閣”。因此,學校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之后,關鍵是把規劃變成具體的可測量的執行目標,逐一落實。落實效果的好壞體現出學校領導與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它是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一個關鍵點。當前,不是學校沒有規劃和目標,而是缺乏目標落實中的精細化管理和監控。所以,學校管理效能建設關鍵是要加強學校目標執行的精細化管理和過程控制,把責權利有效地統一起來,形成相互制衡機制,確保目標實現。
2.擴大學校多元化經費籌集渠道,夯實學校發展的物質基礎
學校不僅是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同時還是典型的資源依賴型組織。學校各種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人財物信息等各種資源,堅實的物質基礎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今天,沒有更好的物質保證和更好的辦學設備及條件,學生很難享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有學者指出,“在今天,一所大學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樓、實驗室、電腦中心、語音室、圖書館;沒有像樣的體育場、游泳館;沒有必要的博物館、藝術館;沒有便捷的網絡系統;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娛樂空間,很難想象它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是高的”。然而,我國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是大家公認的事實。而僅僅依靠政府的教育財政投入辦學,在今天市場化條件下辦學,顯然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辦學理念。因此,多元化的教育經費投資渠道以及充裕的辦學經費是保證學校有效運行并成功的重要方面。有學者指出,國外大學校長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教育經費的籌集者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者。
3.科學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學校各種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教育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科學合理地使用和配置學校各種資源,是提高教育稀缺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當前,教育資源使用不高,浪費較為嚴重,其產生的原因有多種,其中由于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執行不力而導致的資源浪費和低效常被忽視。事實上,教育資源總量短缺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而教育制度缺失或制度執行不力所引起的資源短缺應該是一個暫時的、可以改善的問題。因此,從管理的視角看,學校領導者及管理團隊制定和完善各種資源管理使用制度,并科學、合理地使用、配置,能夠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4.建立健全學校組織結構體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運行機制
健康、良好的組織結構能夠保證學校各構成要素之間有一個最佳使用效率,呈現出機構精簡、信息暢通、領導適度授權、基層管理人員業務權限清晰且責任意識強烈等方面的特征。事實上,“學校管理系統是一個由不同背景、不同知識、分別來自不同處室的人員組成,他們相互啟發,集思廣益,有利于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更利于攻克各種復雜的技術難題,促進工作目標的圓滿完成”。因此,建立健全學校組織結構體系,形成良好的、健康的運行機制,是加強學校管理效能建設的重要保證。
5.創設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滿足各學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組織部門,學校不可避免地與周圍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學校作為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一方面,不同利益相關者為學校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服務、信息等等,組成了學??沙掷m運行的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努力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學生作為投入物質資本與人力資本消費學校教育服務的群體,他們是學校教育的顧客,也是核心的利益相關者。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最大的利益訴求是通過系統的學校教育,獲取自身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能力并能夠適應社會。因此,改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育質量是對學生需求的積極回應。從教職員工的需求上看,要不斷加強教職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教學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為教職工提供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舞臺和機會,積極為教職員工創設創收途徑、謀求更好的福利待遇,是對教職員工的利益訴求。此外,從投資者、政府及社會的視角看,他們多是直接或間接為大學提供資金的人或組織。學校要努力提高辦學效益,培養出更多更好與經濟社會發展結構相匹配的人才數量、質量與結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結語
要想做好校園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務,讓在校教師明確學校當前的師資情況,從實際出發進行校園管理,對于年齡較大的教師盡量提出寬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過程中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學校的關心。對于年輕的教師則要加強管理培養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園,對教師的日常行為進行合理規范,在校園倡導文明之風,讓教師帶動學生進行文明用語的學習,改善學校風貌。對于優秀骨干教師則要發揮其典范作用,讓其作為教師團隊的領頭人,帶領在校教師努力為校園管理以及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讓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動員學生參與到校園建設中來,帶動學校進步。
二、完善管理規章制度
不少教師常年生活在鄉鎮,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個鄉村,而一些教師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師在鄉鎮小學教書,有的甚至父輩、親戚都在同一所學校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了教師在分配教學教育管理任務時的混亂。除此之外,鄉鎮學校的學生自小生長的環境較為貼近大自然,其綜合素質水平具有差異化特征,不少學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學習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興趣,而在校園管理中對于校園綜合素質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學校都有相應的規章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是一種強制性的要求,在校園內的所有師生都必須平等接受制度的約束,才能讓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順利的開展。所以,要想管理好鄉鎮小學校園,除了要做好教師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合理分配教師管理,在管理校園時做到全方面考慮,既要將教師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還要重視起鄉鎮教師關系中的鄉情和親情,充分發揮情感作用來配合規章制度,要求教師做好自身職責工作,調動教師教育的積極性進行校園管理,配合學校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培養,重視校園管理工作,抓好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鍛煉,培養學生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教師基礎教學工作中,制定相關教育責任制,激發教師教育責任心,積極參與到校園管理中來。
三、加強校內外管理教育
在學生步入學校進行學習之前,對其成長與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往往來自于家庭。特別是對于生活在鄉鎮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家庭環境往往較為復雜,有的家庭因為普遍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進入學校后就很難跟上教學進度,導致其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同時也阻礙了學校校園管理工作的進行。一般來說,學生所接觸的層面越廣,其所受到的影響就越大,這種影響一旦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加以規范,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人生之路出現偏差。因此,在進行校園管理的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引導學生在文明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培養學生文明禮貌意識,從一言一行中影響孩子的行為。在加強學校管理工作時,學校還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建議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為規范工作,注重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言行,帶動孩子養成一個健康開朗、積極生活的品質。學校通過家庭的影響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認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由抗拒學習變為熱愛學習,配合教師完成工作,從而使師生關系達到和諧狀態,推動學校管理工作的進行,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
四、總結
1.深化分級管理模式
分級管理是農村學校管理有效執行的基礎,因為農村學校管理工作更加復雜,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晰,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人。而分級管理、校長全面負責的管理體系,可以極大地提升領導效率。
2.人文化和制度化相結合
在農村小學學校管理中,教職員工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管理的對象始終是人。所以,管理教職員工必須以尊重和信任他們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建立農村小學學校管理體系。在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嚴肅性和強制性的基礎上,給予適度的人情關懷;在剛柔并濟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以管代監的效果,激發教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二、落實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加強培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基本由教師的素質決定。因此,在小學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明確教師的優勢和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對教師開展相應的骨干、班主任等教師培訓。首先,小學學校應該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師進行道德提升和政治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其次,在專業能力方面,要加大對相應教師的培訓力度。利用培訓、講座等活動對教師進行指導。提高教師的說課水平,制定完善的評測體制,在教師中形成完善的互學、集體學等學習模式,拓展教師的知識面,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推動教學觀念的改善。
2.突出質量,嚴格常規化管理
教學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關鍵,有序管理是學校高質量管理的保障。因此,對于新時期的農村小學學校管理,必須制定專業、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確保教學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各學校應該針對自身的相關情況,制定一套寬松結合、靈活調整的管理制度,以確保教學質量。其具體措施包括:評、測、教、備等內容,不斷指引教師規范自身行為,指導工作目標和學習目標。教師的備課工作,不但要確保其內容符合課程標準,還要深入探究教材內容,確保其符合“五備”標準———備學生、備教材、備作業、備學法、備目標。同時,還要堅持一定的“日日清、堂堂清”工作,用拓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學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學校管理辦法。
3.立足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根據教師的年齡、專業和興趣愛好分配相應的教學任務,愛護教師,以各種方式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提高學校總體的師資實力。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就是為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著想,使青年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抓好學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名師出高徒。通過全方位的帶教網絡進行層層帶教,使青年教學的培養有方向可依,有榜樣可尋。對一些發展潛力很強的教師要實施“導師帶教”制,提高青年教師的二次培養力度,要有計劃地進行培養。二是舞臺出英雄。為青年教師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平臺環境,為他們展現自己的才華提供機會。例如,舉辦各種公開教學評比活動。三是創造良好的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豐富校園文化活動,讓青年教師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成長。學校的管理者要尊重教師的首創精神、尊重教師的人格,讓教師在學校的教學與管理中暢所欲言,提出意見。教師是學校教學的主體,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支柱力量,與學校的利益有著緊密的聯系,體現出“學校榮,教師榮”的理念和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因此,學校管理要實現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抓好學校的教育工作
學校在新課改背景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創造一個適合本學校師生教學的辦學模式。學校辦學的目標、思想、價值、風格和文化等學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管理好壞的標準。學校管理的科學性必須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符合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精神,盡可能的發揮自主辦學的權限。學校管理必須依據區域優勢,經濟發展水平,教師的素質結構,學生的數量和素質,使學校的辦學方向、目標、教學方式符合實際,形成特色。學校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把握辦學的指導思想,創立獨特的辦學模式。教與學是學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各項工作以教學工作為中心,積極引導師生和要求各部門都要服從和服務于教學工作。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學理念,強化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建立多種教學模式,加強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切實規范教學過程中的“備、講、輔、批、考”五項基本環節工作。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從而達到樂學、好學、善學、會學的教育目的。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性教育,為進一步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好基礎,如果基礎教育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質量。夯實基礎教育,就是要在“身體素質、思想道德、文化基礎、行為習慣”上下工夫,進行嚴格的訓練。
三、強化依法民主管理,增加學校凝聚力
1.學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學校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是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克服傳統剛性管理弊端的需要;當前大學生思想變化的要求。近年,由于傳統剛性管理中以獎懲和任務式管理的弊端,抹殺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個性能力,使其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學習壓力過大,適應社會能力較差。如何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評價社會呢?這都需要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條條框框的禁錮中解放出來,讓學生不僅學會學習,也要學會做人,柔性管理可以很好發揮它的優勢,剛柔相濟,互進互補。
2.學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反思
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單一,主要以剛性管理為主。它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缺乏對人性的考慮,將有血有肉的人都抽象成了高速工作的機器,將科學主義的分析、邏輯、試驗規范的理論方法應用到管理當中,高度的“中央集權”,雖然改善了原始的經驗式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但同時也是人文的缺失。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的丟失正是由于唯剛性管理中人本性、情感性、權變性的缺失。管理的主客體都是有情緒有思想的人,以事物為中心勢必達不到人們積極自主搞好工作的目的;過于強硬、刻板的規章制度忽略了人們情感上的滿足感,抹殺了發展的多樣性和創造性;設定精確目標、成果、線路也限制了客體的能動把握,發展空間不大。
二、柔性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1.管理結合服務,開展民主化管理
學生時代常會出現叛逆心理,一味地打壓和規制非但不能提高管理水平,還會激起學生抗拒力量,對身心不利。轉換觀念,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相信學生,滿足學生有一定的空間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設計學習規劃,同時也支持學生自我管理生活,從而有效地實施自我控制,實現自我管理,達到自我完善。其實,柔性管理提倡學校工作中將管理與服務結合,就是在管理工作中滲透服務,把管理的過程和服務的過程相統一,從而使管理中包含服務,服務中蘊有管理。學校不再只是“為了學生,關心學生”,讓學生以管理者和服務者的身份,和學?;Q立場,通過師生交流更理解學生心態,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為管理和改善工作做好基礎,產生雙向互動,既深化了老師對學生的服務工作,同時也優化了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提供培養多方面人才的條件,提升了老師綜合素質,達到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生自我發展的統一效果。
2.注重情感凝聚,柔性關懷心理
人都是有情緒、有思想的,無論是作為學生還是老師,內心渴望得到足夠的空間去發展,希望有凝聚力地一起工作,勁兒往一處用,在管理工作中展現學校最好的一面。柔性管理的核心就在于挖掘情感對行為決策的正向引導力,用情感來凝聚人心。不懂得溝通,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沒辦法叫人心悅誠服,沒有親和力的領導,總也害怕成為光桿司令。處在學校這個龐大管理體系中,每個人都需要融入感情,用內心去溝通,增進感情,培養親和力,老師要“體察民情”,不能以老師還是管理者的身份壓制學生,學生也不能“害怕”而拒人千里之外。在學校管理中融入柔性的人性化管理,既有助于促進學校人才的全面發展,又可以增進組織凝聚力,弘揚學校文化。
3.構建校園文化,發揮價值導向
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獨特的校園文化是老師和學生發展的土壤,會促使學生活潑、穩定的自我發展,是學校的整體精神,聯系和協調學生和老師之間和諧發展。學校的各個元素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承認師生不同個體價值的多樣性、差異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形成“共同”價值觀的前提,以個體價值觀為基礎元素,在矛盾和碰撞中形成價值體系與目標,以此為推動力形成全新的校園氛圍,才能更好發揮學校管理的價值導向功能,促進學校管理工作進行,發展文明校園。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