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5:28
序論:在您撰寫酒店管理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職業意識;養成教育
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心態不穩定等現象,這與高職教育忽視職業養成訓練密切相關。
一、職業養成訓練的內涵及作用
1.職業養成訓練的內涵
“養成訓練”不僅是指在課堂上接受教育,而且還指在生活中、社會實踐中自覺培養自己的修養,即自覺的意識、自身的習慣、自動的行為。職業養成訓練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并將良好的職業習慣融入其思想中,最終形成無意識的本能反應。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訓練是指學校在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利用各種場合,長期堅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以便其今后在就業時一方面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自覺遵守企業的各項規定,成為深受企業歡迎的合格員工。
2.職業養成訓練的作用
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職業技能等諸多方面。其中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的涵養;而職業習慣、職業技能可以說是一個人涵養的外在的表象形式。
養成訓練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二有利于鞏固專業思想,提高專業教學質量;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二、養成訓練體系的構建
職業養成訓練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單靠一兩門課或某幾項實踐環節可以造就的。它需要貫穿高職酒店管理學習的全過程,需要一個系統的職業養成訓練體系進行培養。
通過“三段式交互成長型”的職業養成訓練體系,即以酒店職業意識與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學?!袄碚撆c實訓教學”和基地“實踐與熏陶”相結合,構建“學校一基地一學?!钡娜瞬排囵B路徑。(見圖1)
第一階段是第1—3學期,主要以學校教師訓導為主,家長和企業專業人士的訓導為輔。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基礎職業理論的學習,同時在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指導下,在仿真的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基本職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職業禮儀習慣、團隊意識以及責任心和愛心。通過到企業的參觀和專業講座,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和愛崗敬業的理念。第二階段是第4—5學期,主要以基地實習指導教師訓導為主,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訓導為輔。學生通過到基地的實習鍛煉,在全真的職業環境下,在實習指導教師的訓導下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和職業技能。
第三階段是第6學期,主要以學校教師訓導為主,家長和企業專業人士的訓導為輔。學生完成基地的實習回校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職業素養訓練的方法和形式
1.職業氛圍的營造和職業形象的塑造
職業素養的訓練需要一定的職業氛圍和塑造職業形象,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進校后在上課時必須著酒店行業制服,同時專業教師在授課時也要按照酒店行業的要求著制服,通過塑造職業形象感受職業氛圍。
新生入學即接受職業禮儀的訓練,并通過貫穿三年禮儀訓導師的跟蹤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禮儀習慣,營造微笑、友好、友善的學習環境,感受良好的職業氛圍。通過職業禮儀的訓練,培養學生化淡妝、盤發、站立、行走等符合酒店職業標準儀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酒店從業者的氣質和修養。
2.建設仿真實訓教學環境
建設酒店行業展覽室,讓學生較為直觀地感受現代酒店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并配備電子資料,讓學生點擊資料系統就可查詢當今最著名的酒店企業的相關資料。使學生在感受酒店工作氛圍的同時,正確認識酒店行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通過緊密型合作基地的參與將專業實訓室建設成仿真的實訓基地,按照高星級酒店的要求建設標準客房、模擬中西餐廳、模擬前廳,使學生的專業學習在較好的職業環境下開展職業規范、職業習慣的訓練。
3.開展情境和任務驅動型的教學
專業教師在講課時開展以情境教學為主的教學,使學生在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強化職業意識,培養職業素養。
通過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開展,打破了傳統的個體和書面作業形式。積極開展團隊作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時積極拓展課外或戶外作業形式,培養學生溝通交際的能力。超級秘書網
4.引導和開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模式
按照當今高星級酒店管理模式,建立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班級管理制度,實行酒店管理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獨特管理模式。采取教室管理前廳化、宿舍管理客房化的“兩化模式”營造職業氛圍,提升學生生活品位。運用酒店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級,開展班級活動和開展對外的交流與合作。
5.建設隱性課程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外,還需要建立充分利用社團活動、主題活動和大型的節事活動等隱性課程強化職業素養的培養。
組織優秀實習生實習報告會、畢業生返校座談、行業專家的講座以及組織學生參觀高星級酒店等方式開展職業素養的培養。
6.學校、企業、家長三方參與訓導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職業意識;養成教育
目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心態不穩定等現象,這與高職教育忽視職業養成訓練密切相關。
一、職業養成訓練的內涵及作用
1.職業養成訓練的內涵
“養成訓練”不僅是指在課堂上接受教育,而且還指在生活中、社會實踐中自覺培養自己的修養,即自覺的意識、自身的習慣、自動的行為。職業養成訓練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并將良好的職業習慣融入其思想中,最終形成無意識的本能反應。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訓練是指學校在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利用各種場合,長期堅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以便其今后在就業時一方面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自覺遵守企業的各項規定,成為深受企業歡迎的合格員工。
2.職業養成訓練的作用
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職業技能等諸多方面。其中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的涵養;而職業習慣、職業技能可以說是一個人涵養的外在的表象形式。
養成訓練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二有利于鞏固專業思想,提高專業教學質量;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二、養成訓練體系的構建
職業養成訓練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單靠一兩門課或某幾項實踐環節可以造就的。它需要貫穿高職酒店管理學習的全過程,需要一個系統的職業養成訓練體系進行培養。
通過“三段式交互成長型”的職業養成訓練體系,即以酒店職業意識與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學?!袄碚撆c實訓教學”和基地“實踐與熏陶”相結合,構建“學校一基地一學?!钡娜瞬排囵B路徑。(見圖1)
第一階段是第1—3學期,主要以學校教師訓導為主,家長和企業專業人士的訓導為輔。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基礎職業理論的學習,同時在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指導下,在仿真的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基本職業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職業禮儀習慣、團隊意識以及責任心和愛心。通過到企業的參觀和專業講座,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和愛崗敬業的理念。第二階段是第4—5學期,主要以基地實習指導教師訓導為主,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訓導為輔。學生通過到基地的實習鍛煉,在全真的職業環境下,在實習指導教師的訓導下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和職業技能。
第三階段是第6學期,主要以學校教師訓導為主,家長和企業專業人士的訓導為輔。學生完成基地的實習回校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職業素養訓練的方法和形式
1.職業氛圍的營造和職業形象的塑造
職業素養的訓練需要一定的職業氛圍和塑造職業形象,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進校后在上課時必須著酒店行業制服,同時專業教師在授課時也要按照酒店行業的要求著制服,通過塑造職業形象感受職業氛圍。
新生入學即接受職業禮儀的訓練,并通過貫穿三年禮儀訓導師的跟蹤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禮儀習慣,營造微笑、友好、友善的學習環境,感受良好的職業氛圍。通過職業禮儀的訓練,培養學生化淡妝、盤發、站立、行走等符合酒店職業標準儀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酒店從業者的氣質和修養。
2.建設仿真實訓教學環境
建設酒店行業展覽室,讓學生較為直觀地感受現代酒店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并配備電子資料,讓學生點擊資料系統就可查詢當今最著名的酒店企業的相關資料。使學生在感受酒店工作氛圍的同時,正確認識酒店行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通過緊密型合作基地的參與將專業實訓室建設成仿真的實訓基地,按照高星級酒店的要求建設標準客房、模擬中西餐廳、模擬前廳,使學生的專業學習在較好的職業環境下開展職業規范、職業習慣的訓練。
3.開展情境和任務驅動型的教學
專業教師在講課時開展以情境教學為主的教學,使學生在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強化職業意識,培養職業素養。
通過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開展,打破了傳統的個體和書面作業形式。積極開展團隊作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同時積極拓展課外或戶外作業形式,培養學生溝通交際的能力。
4.引導和開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模式
按照當今高星級酒店管理模式,建立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班級管理制度,實行酒店管理與班級管理相結合的獨特管理模式。采取教室管理前廳化、宿舍管理客房化的“兩化模式”營造職業氛圍,提升學生生活品位。運用酒店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級,開展班級活動和開展對外的交流與合作。
5.建設隱性課程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外,還需要建立充分利用社團活動、主題活動和大型的節事活動等隱性課程強化職業素養的培養。
組織優秀實習生實習報告會、畢業生返校座談、行業專家的講座以及組織學生參觀高星級酒店等方式開展職業素養的培養。
6.學校、企業、家長三方參與訓導
學校、企業、家長三方作為學生職業素養形成的訓導者,必須重視各自在學生職業素養形成中的角色地位,進而形成“教育的合力”,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新生進校時一般都有家長陪同,學校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老生展現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參觀酒店行業展覽室了解酒店行業和酒店服務,消除對酒店管理職業的偏見。學校向家長介紹三年的專業培養方案,使家長了解學校的培養模式和方法,并能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從新生始業教育開始請行業專家參與,幫助引導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同時,利用高職院校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積極聘請企業專家參與校內課程的教學和實習指導,將職業氛圍導人常規教學活動。
通過學生在基地的全真實踐,感受企業文化,接受職業化的訓練,使學生真正了解行業、了解崗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
學校在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過程中起著設計和執行者的重要作用,應積極設計每一個環節的培養任務和要求,并最終考核學生。
四、酒店管理專業職業養成訓練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酒店企業的調查發現,酒店管理人員將服務意識、人際關系能力、團隊工作與領導能力、適應與學習能力等列為最重要的能力。
1.服務意識培養
服務意識應該是所有能力培養的前提條件,一個人只有熱愛一份工作、認同一份工作,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人并不斷改進提高。因此,必須讓學生對酒店服務工作有高度的認同感,讓他們感受到酒店服務是一門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技能,而不是簡單的“伺候人”的工作。
2.人際關系能力
酒店服務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該能力培養主要通過旅游禮儀、溝通管理、旅游心理等課程的教學來實現,還可以通過學生豐富的社團活動來提高。學生懂得了基本的禮儀,懂得了敬人重人的規則,才能使人際溝通順暢無礙。
3.團隊工作與領導能力
由于高職類院校的學生一般在前期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班委的較少,其團隊工作與領導能力亟待加強。這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入項目管理培訓的相關內容,多給學生一些機會在課堂討論,實訓課程中組成團隊,進行簡單的項目實施,這樣才能有效加強學生的團隊工作與領導能力。
4.適應與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就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酒店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對人才專業素質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這一情況,不少的高職院校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并且不斷地對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但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理論知識、教育體系等與學生的需求之間依然存在著脫節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解析
1.以學生為本
高職院校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需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開展教育活動。酒店管理專業的設置就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在制訂教學方案的時候應該更多的考慮學生的意見。應該先進行充分的調研,將核心課程分解成為幾個部分,劃定重點,架構好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體系,這樣才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出專業的人才。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需求,酒店管理是一個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的工作。所以學校在開設課程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這一點,將專業知識的培養與應用實踐相結合。多多舉辦類似實訓、社會實踐、輪崗實習等活動,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實際技能。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有相應的指導老師,學生在酒店實習的時候也有相應的老師帶隊。[1]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因為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對學生的就業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學校在安排課程時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拓展,組織學生社團活動等等,在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性格和興趣愛好。培養學生長久發展的能力,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酒店就是其今后的主要發展路徑。學校不僅僅要培養學生適合崗位,而且要時時關注學生未來的長久發展,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平臺,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2.以酒店為本
酒店服務質量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是否可以為顧客提供主動的、規范化的、快捷周到的服務。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標準,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主動將酒店的職業技能融合進課程體系之中。以職業技能證書的獲取為動力,努力進行生產性培訓。酒店需要的是具有專業素養和比較強的適應能力的人才,如踏實肯干、吃苦耐勞、誠實守紀等等。酒店需要的是可以立即創造價值的人才,而不是還需要大量培訓的人才,這樣看來,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與酒店進行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職院校的酒店人才培養策略
1.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與企業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目標的確立需要從學生特長以及企業崗位要求著手。由于酒店企業的組織機構以及職能部門具有不同的劃分,各司其職,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也要進行相應的劃分。在制定教學目標和任務的時候,讓學生與企業共同參與,讓學校結合自身的特色,設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這樣才可以培養出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齊頭并進的高素質酒店管理人才。
2.發展特色,樹立品牌
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就是為了向企事業單位輸送掌握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只有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可以實現較高的就業率,掌握較多的市場份額,才能實現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酒店管理專業要以市場為導向,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更加要注重符合市場的需求,只有在市場上受歡迎,該院校在競爭激烈的辦學環境下才具有一定的生存之地。所以,高職院校在辦學時要著重發展自己的優勢,在發展自己特色的同時引入企業式的運作模式。只有這樣才可以保持高職院校的市場競爭力。
3.建立真正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酒店管理專業應該以整個的工作過程、工作任務、課程的結構作為設計的理念,形成一體化、完整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2]應該根據酒店的實踐任務編寫教材。構建科學的教材體系在整體上要做到整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結構模塊化、情景化,要建構這樣的體系則需要學校、酒店、學生三方面的配合。
4.酒店管理專業應該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必須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工作與學習的過程緊密結合才是職業教育院校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典型任務”[3]的分析來確定教育課程的分類,但是這一模式也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整個課程的體系做好掌控,為學生自我個性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5.高職院校需要構建教學效果的評價和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需要建構自己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和合適的職業教育評價標準,這要求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考核的過程中適度的與企業的管理標準進行接軌,將學生理論知識的考核、專業技能的培養與從業資格考試、實習考核、畢業論文等結合起來。[4]目前情況下,酒店管理相關行業已經具備行業鑒定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的機構,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探索。
6.高職院校需要建構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就業,要實現學習與就業的對接,就要在平時的校園環境中層層滲透企業文化。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要與就業進行對接,而且在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上都要與企業進行對接。高職院校必須要構建企業的校園文化之路,把價值觀、思想方式、行為方式、專業素養引進校園。[5]加大力度建設自己的校園文化,增加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企業文化的教育,讓學生在平時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先進的企業文化。
7.職業教育未來之路需要依靠政府、企業、學校共同建設
學校與企業進行有機的結合,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可以吸取酒店的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的經驗,學??梢愿鶕频甑膶嶋H需要有針對性的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對于所有的這些,政府都應該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和引導,對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進行改革,使職業教育向著規?;蛨@區化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優勢的互補、資源的共享??傊?,提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就業率需要政府、企業、學校三方面共同作出努力,尤其是作為先導的高職院校,更加應該掌握行業的發展規律,進行全面的改革。
作者:于慶源 單位:阜新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彭宜佳,閆秦勤.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三課堂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8):5-8.
[2]張春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基于產業適應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9):109-111.
[3]楊紅波.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HOTEL”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9):78-81.
雖然酒店服務行為與制造企業制造行為都是一種勞動作業行為,都表現為一種過程,但是仍然有很大的不同。與制造行為相比較,酒店服務行為具有如下3個特征。
1.個別定制性
所謂的個別定制,就是指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專屬的服務。換句話說,該服務是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專門設置,并在客戶提出要求后開始和結束。因此,針對個別定制,要做到對客戶的需求做及時的處理和反應。而制造企業里制造行為是按照生產計劃進行的。制造企業在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計劃的制定方面,必須充分的考慮到顧客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其考慮的則往往是共同的需求。這些需求的獲取是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把握,而不是對顧客購買的需求。
2.情感性
酒店服務行為的服務對象是顧客本身,而人有感情需求,而且顧客越來越重視這種感情需求。所以酒店服務行為必須融入情感成分,以便增加顧客的情感體驗和滿意度。而制造企業的制造行為的服務對象是物品,因此它更關注的是物品的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標。
3.藝術表演性
顧客對酒店服務行為的需求除了追求基本的效用外,往往還關注酒店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的精神滿足和自我實現。人們把這種服務經濟稱為體驗經濟。體驗經濟的本質是滿足消費者心靈情感需要的活動。這種體驗,消費者印象深刻,不易忘記。而這些體驗活動主要是酒店儀式性的藝術表演。實際上,酒店服務行為中的藝術表演本身就是酒店服務行為的一部分。北京的騰格里塔拉餐館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騰格里塔拉在蒙語里就是天上草原的意思。該餐館把演出和餐飲很好的結合。顧客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演出。演出完了,穿著盛裝的女演員們為大家敬酒、獻哈達,一切按照蒙古人的風俗禮節進行。
二、對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啟示
根據上述酒店服務產品特征和酒店服務行為特征的闡述,我們不難得出酒店人才掌握酒店管理專業知識、操作能力固然重要,但邏輯思維能力、溝通交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工作責任心、敬業精神更重要。為此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培養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關注大學生的精神世界,著力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
由于酒店服務的對象是顧客,為了讓顧客得到美的享受,要求我們服務的提供者展示給顧客面前的是一切美好的東西。所以我們服務者必須自身具有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學習能力和服務意識強,樂于與人交流,為人處事大方得體等等。而這些恰好被我們學校教育所忽視,造成了部分大學生成長中的致命缺陷。如何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強化這方面的教育,已經成為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實現專業培養目標亟待解決的問題。
2.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
學生的職業素質養成需要長期參加各項活動才能形成,絕不是某門課程就能完成的。這就需要把課內和課外活動有機結合,把課內延伸到課外。例如通過參加、組織校園的文化藝術節以及一些諸如酒店風采禮儀大賽、酒店公關策劃大賽等“二課活動”可以鍛煉自。
3.重視學生實習管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方面,教學性實訓通常以模擬實訓室為主,雖然能夠完成一些專業課程的實訓項目,但存在真實性差、實訓環境缺失、練習因子呈樣本狀、情境非立體化和過程斷鏈等弊端,容易造成學生獲得專業技能的片面性,影響實訓效果與教學水平。另一方面,盡管酒店管理專業都非常重視校外實訓環節,也和校外企業建立了較為密切的合作關系,如上海商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首創上海市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歷教育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喜達屋亞太酒店與度假村國際管理集團、洲際集團等建立了長期而又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的專業實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但是通常情況下,實際的實習效果和預期的實習目標之間還是會存在某些偏差。如學生實習中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感”;實習生角色轉變慢,不能很快適應酒店的工作節奏;酒店分崗挫傷實習生工作的積極性;初入酒店產生人際關系障礙等等。而在校內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能夠較好地克服上述兩個環節存在的各種問題。酒店管理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指圍繞著酒店行業的實踐要求而在校內開設的具有生產功能的實訓場所,包括校內酒店、酒店管理公司等。一方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能夠克服校內實踐環節以模擬性為主的局限性,將傳統的“模擬式教學”提升為“體驗式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穩定、真實的實訓場景,使教師和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工作崗位,深度體驗酒店管理實際操作的各個環節,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融會貫通。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工廠”形式,把實際企業環境引入教學環境中,并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包括學生自行運營和管理的超市、教師指導下運營與管理的客戶服務中心等等,其實訓內容和效果是一般教學性實訓無法比擬的。另一方面,相對校外企業來講,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初識職場的一個重要平臺,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為主要目的的場所,學生不僅可以深度學習和體驗酒店服務和管理的程序及技巧,并且能夠從中培養職業道德、職業習慣、團隊意識、成本意識、安全意識等職業素養,為日后校外實訓及就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校內生產性實訓的特點
2.1真實性
校內生產性實訓區別于一般教學性實訓的最大特點就是其真實性,這里不再是“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擬”等單一項目訓練,老師和學生所服務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顧客,所有的產品、服務、經營環境都是真實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老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在實訓中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員工”,師生以“教師———經理”、“學生———主管、領班、員工”的雙重身份進入各個真實的工作崗位,進行生產、經營和管理,從而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崗位中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并得到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綜合素質等多方面的培養與鍛煉。
2.2生產性
酒店管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作為一個實際經營場所,面對的是真實的顧客,因此,基地需要面對顧客進行各類產品的生產,實訓內容需與生產過程緊密結合,也就是說,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需要在保證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具備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并在這個過程中創造相應經濟效益,變消耗性實驗實習為創造效益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于校內生產性實訓,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實訓過程中的“做”最終都要接受市場的檢驗,以顧客的滿意度和貨幣投票作為教學和經營效果的評價標準。這就需要在實訓過程中所有人員以真實生產的標準要求自己,基地管理也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健全的組織規范、嚴格的組織紀律。
2.3教學性
校內生產性實訓區別于校外生產性實訓最大優勢是其主體功能的教學性特點。酒店管理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往往是一些高星級酒店,如上海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喜達屋和洲際集團。酒店需要保證對客服務質量,維護酒店的經營利益,短期的實習生往往面臨崗位單一、輪崗困難、崗位以基層服務為主的問題,實習生較難有機會多角度地了解酒店運作,也較少有機會獨當一面,自主處理對客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教學性的特點則能夠最大程度地解決上述問題,其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為主要目的、學生參與產品生產的全過程,真正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深度體驗企業的具體要求與規范化管理,為學生未來的擇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3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構建
3.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籌建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籌建是進行校內生產性實訓的必要條件,籌建資金可以是學校獨資,也可以由學校、政府、行業及企業多方共同出資建設。但一個現代化的酒店管理生產性實訓基地需要巨大的建設資金投入,同時還需要大量的日常物品材料投入、設備維護與更新經費,僅靠學校有限的財力很難保證可持續發展。因此,爭取政府、行業和企業的支持與合作是解決酒店管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資金來源的有效途徑,一方面,通過多渠道的資金引入可以減輕學校的資金和管理壓力,另一方面,融入包括企業在內的各方力量更有利于把酒店管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一個真正的“酒店”,保證實訓質量。
3.2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人員配置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運營雖然是以學生為主力,由學生全面參與實訓基地日常的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工作,但是為了確保實訓基地的正常運轉、保證實訓基地產品的質量,必須要由酒店管理專業委派相關教師擔任實訓指導老師,負責實訓基地日常經營管理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工作。因此,進一步優化師資結構,建設一支教學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酒店管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根本保障。就目前的現狀來說,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大部分呈現高學歷但缺乏行業經驗的特征,不利于對學生生產性實訓的指導效果。對于這個問題,建議通過以下兩種路徑解決:一是“送出去”,即專業教師進酒店掛職鍛煉和學習,提高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使得教師既是教學的行家,又是酒店經營管理的能手;二是“請進來”,即引進企業名師進行全程指導,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建立相應的人事制度,適當放寬學歷限制、偏重技術水平進行考核聘用,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實訓基地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3.3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配套教學改革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主要用于相關的課內實踐和專業實習,校內生產性實訓的運營需要教學和實訓模式的改革,需要專業領導和教師圍繞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共同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制定新的實訓任務,使學生的實訓項目緊密結合相應的酒店生產過程。即通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逐步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舞臺,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變為一項項具體的、形象的工作任務,學生在實訓基地根據自己所學理論知識進行自主工作、自我管理,在實訓中逐漸成長、深刻領悟,從而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使校內生產性實訓真正成為教學性實訓和校外實訓的有效補充。
4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主要矛盾
4.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三大利益群體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通常涉及企業、教師和學生三大利益群體,這三大利益群體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企業在籌建和運營中起到投資、管理等重要作用,并且其主要目標指向經濟效益;教師是學生實訓的直接指導者和管理者,并且借助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這個平臺強化了職業素質,能夠更好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學生是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最直接的受益者,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大量崗位由學生負責,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真正地直觀地認識酒店管理這個行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而且其創造性和潛能也被極大地激發。
4.2教學與經營的矛盾
如上所述,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一個真實的經營場所,其經營權往往歸屬企業或承包者,運營中往往采用企業化運作模式,經營利潤是其重要目標之一。而酒店管理專業的老師和學生是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參與者和使用者,由于角色身份的原因,老師和學生這兩個群體往往更傾向于從教學需要方面考慮實訓內容和程序??梢?,教學和經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集兩者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便不可避免地在運營過程中產生某些矛盾和沖突,如經營方為保證產品質量或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可能會對學生的實訓環節產生或多或少的限制;初上崗位的學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磨合才能保質保量地提供對客服務等。這就需要校方在整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籌建和運營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管理監督作用,明確基地的實訓性質,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實訓為主要內容的原則,并將相關細則落實到合同文本。
4.3規范管理
要使教學和經營兩者能夠避開矛盾,相互促進,除了如上所說進行細則的書面約定外,還應進行日常的規范管理。第一,要組織各方團隊力量共同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預見并給出常規的應對措施;第二,要針對人員、設備、物品、資金等各種資源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做到人人知曉、人人遵守;第三,以規范化為前提,以系統化為保證,以數據化為標準,以信息化為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把服務者的焦點專注到滿足被服務者的需求上,從而獲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強的競爭力??傊ㄟ^以上各個方面的規范管理,使教學與經營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實現實訓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5結論
“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為實現特定教育對象培養目標和學制規定中的教學任務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活動的總體結構和運行機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是人才培養的方案,主要有專業的培養目標、職業的崗位群、能力的培養目標,課程的設置體系,教學環節和時間的分配,教學方式和培養途徑等相關要素。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為將諸多因素實施優化組合,改變過去舊的模式,創新出與現實變化相符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一)在培養目標中對人才的定位不準確
高職酒店的管理人才必須具備專業的基礎知識、綜合能力突出、高素質等特點。但是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在酒店管理培養目標中對人才的定位不準確,甚至出現院校將培養目標定位于酒店高層的管理者上,從而達不到相應的水平。這是由于高層管理者需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而目前國內的教學水平無法達到這一目標。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目標中人才定位上,需要以培養優秀的基層服務人員或者初級的管理者為主,才能進一步與社會接軌,提高就業率。
(二)實踐教育不足
酒店要求的人才,一定是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過硬的實干型人才,但是高職院校的辦學思想深受傳統觀念教育等的影響,在教育中只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教育,而實踐教育存在不足,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實踐經驗不足或者根本沒有實踐的經歷,從而導致在酒店應聘中的實踐環節不過關,無法謀職的現象發生。因此,高職教育需將課堂教學中的理論傳授比例降低,而適當提高實踐教學的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
(三)教學計劃的制定方法不科學
因受教師及場地等因素的限制,酒店管理專業類的課程開發水平較低,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都是在教研室內制定出教學計劃的,因此,教學計劃的質量與教研室水平直接掛鉤,具有一定的狹隘性,不利于優秀人才的培養。(四)專業實踐課的教學資源不足實踐性的教學資源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上起著關鍵的作用,實踐性的教學資源包括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和實踐教學的基地建設及使用狀況這兩個方面。但是,目前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普遍存在缺乏實踐管理經驗、與社會酒店管理信息脫軌的現象,從而導致其教學的觀念、方法與社會實際存在較大差距,其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不高,無法培養出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人才。而酒店管理的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上,高職院校還存在基地規模小、實踐設備缺乏等問題,甚至部分學校的酒店專業根本就沒有設置實踐教學的場地及設備,導致學生實踐沒有場地的現象出現。
三、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幾種培養模式的現狀
(一)“訂單式”的培養模式
“訂單式”的培養模式是指將企業訂單作為依據或者標準,按照企業的要求實行“量身定做”,完成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訂單式”培養的優點是培養出來的學生會受到企業的歡迎,但是此種培養模式,不利于長期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很可能最終成為企業的機械人才,而非創造型人才。
(二)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本質是一種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學校與企業一起來培養學生。此種模式可讓學生較早地接觸到工作環境,在特定環境內學習,學生能較早地掌握其實用技術,但是此種模式可能會導致學生偏離學習的重心,無法較好地調節學習與工作的時間。
(三)實踐性的培養模式
實踐性的培養模式集合了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面的需求,通過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企業經優化的管理制度,對實習生進行專業的指導,從而能培養出專業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實干型人才,從而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實踐性的培養模式的實現方式
(一)教學方面
在教學上,想要實現用實踐性的培養模式來培養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樹立新教學理念:高職院校需吸收著名酒店中的先進管理思想,將其與本專業中的特點相結合,將學生培養成為理念先進、基本功底扎實、基本技能較強、能力突出和可適應現代的旅游酒店要求的綜合型人才。新的教學理念,必須摒棄傳統的以書本為主的老觀念,需注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雙強”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需將實踐與理論知識并重,在實踐中強化知識和技能。明確培養的目標及教學思想:在培養實踐性的人才的教學中,必需明確酒店管理的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出滿足現代酒店管理需求,并具備高度的職業素養、專業的技能和能熟練掌握一門或者多門外語的新型服務人才。其中高度的職業素養就是指具備高尚職業道德、優良服務意識及規范職業行為的人才;專業技能就是具備能完成崗位中所需的專門知識及專業技能;掌握一門或者多門外語就是指可用外語流利表達,能與外國客人順利溝通。根據新的培養目標的提出,高職院校的教室就需要重新定位教學思想,主要注重實用性。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能夠反映出酒店行業發展方向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主,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較好的專業技能及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另外,在教學中,還要將教學思想放遠,深入到國際市場需求中,為國家培養一批綜合職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可從事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人力資源
(二)實踐方面
在實踐上,想要實現用實踐性的培養模式來培養人才,需要進行以下工作:增加實踐的教學時數:根據酒店管理專業自身的特點,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增加實踐性的教學課時。在健全實踐性的教學體系中,需根據酒店的行業發展情況,制定出實訓課的教學大綱,完善實訓的報告及實習管理的制度,加強對實驗室及實習基地的建設,并引進或者培訓一批實踐管理經驗豐富、了解社會酒店管理發展趨勢的師資力量,并促進教學和酒店行業之間的結合,確保告知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實踐力度;加大對外交流力度,并擴展知識面:學??梢约哟髮ν饨涣鞯牧Χ?,擴展知識層面,從而加強學生認識專業知識及技能的能力,開闊學生眼界。具體方式有:增加國際的合作項目,進行中外教師互派培訓、進修,聘請涉外的星級酒店方面的行業專家來校講座,組織學生去國際酒店觀摩,參加酒店管理類的大賽等。通過以上諸多方式,可將學生的專業技能上升到新的層面,從而在給予學生新的思想理念的同時,還能與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接軌,有利于確定學生個人的發展方向,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學生自身發展和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實施頂崗實習:頂崗實習屬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最后環節,頂崗實習的方式很多,可根據學校的具體實際,采取最佳的實習方式。如可讓學生先進入企業實習半年,再回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后(可為1年)后,再進入企業實習。同時學校和企業在制定實習措施時,還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在充分滿足學生的利益的基礎上,才實現自身利益。此種實習模式有三個子模式:學校—學生、學?!髽I、企業—學生。學?!獙W生模式: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的過程指導,增加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端正學生的實習態度。同時由學校組建具體的實習管理隊伍,精選實習企業,并按照實習企業所需人才來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方向和時間。企業—學生模式:企業主動組織實習生進行入職培訓、部門的技能培訓和交叉培訓等工作。學校將實習的主動權交予企業,企業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崗位,為企業自身培養實干型人才。
五、結束語
調研總計發放問卷300份,其中發放基層工作人員18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162份,有效率90%;發放管理層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05份,回收率為87.5%。我們運用SPSS19.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了以下分析結果:
(一)企業基層員工職業能力掌握情況
根據分析結果得知,酒店基層員工對“基礎理論”、“酒店實務”和“實踐經驗”的掌握程度得分均值分別為4.01、3.92、4.00,表明他們對這三項能力的掌握處于較好階段。酒店基層員工對“熟練操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掌握程度的得分均值最高,分別是4.22、4.16、4.27,表明他們對這三方面的掌握最熟練;其次,對“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職業禮儀規范”、“電腦操作能力”的掌握也較好;但是對“英語交流能力”的掌握較差,得分均值僅2.59。酒店基層員工對“適應能力”、“親和力”等關鍵能力的掌握最好,得分均值為4.31和4.20,其次是“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均值都是3.94,掌握較差的是“創新能力”,得分均值為3.61。
(二)受領導賞識情況與職業能力掌握程度之間的關系
為了探討受領導賞識情況與酒店基層員工對職業能力(基礎知識、技能操作、關鍵能力)掌握程度之間的關系,本次調研運用SPSS19.0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將受領導賞識情況與酒店基層員工對各職業能力掌握度進行了配對分析,分析結果中顯著性(雙側)的值小于0.005,即說明兩者之間存在顯著性關系,分析結果中顯著性(雙側)的值大于0.005,則說明兩者無關。
(三)企業管理層對基層員工職業能力的要求情況
通過對企業管理層調查數據的分析,可看出企業管理層對基層員工職業能力(基礎知識、技能操作、關鍵能力)的實際要求。在基礎知識方面,管理層更看重員工的酒店實務、實踐經驗;在技能操作方面,管理層更看重熟練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禮儀規范;在關鍵能力方面,管理層更看重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觀察能力。
(四)專業課程設置認同情況
通過對專業課程設置認同情況的調查分析,可知企業管理層普遍認為以下課程需要增加課時:酒店市場營銷學、餐廳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禮儀。不太適應企業需求的課程為:調酒與酒吧管理、康樂服務。
二、專業對接產業實現改造升級
我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遵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專業建設對接產業,校企合作不斷深化。通過本次調研,我們更明確了專業對接產業實現專業改造升級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并對現行人才培養方案作了適當調整:
(一)人才培養目標重新調整定位通過調查、研究和分析
酒店從業人員現狀和人才需求,我們將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由“基層骨干、中層管理者”調整為“中基層管理者”,同時鼓勵和引導學生就業追求“高平臺”,工作勇于起步“低起點”。
(二)職業資格證范圍不斷擴大通過調查、分析
酒店的工作崗位和職務要求,為拓寬學生的就業面和發展空間,我們增加了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資格,即在“三證”(餐廳服務員資格證、客房服務員資格證、前廳服務員資格證)的基礎上增加了人力資源師資格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調酒師資格證等相關職業資格證。
(三)課程設置更加科學完善通過調研
酒店管理專業將逐步增加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禮儀規范等突出管理者素質的課程,目前已增加了康樂服務、宴會策劃實務、酒店財務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實務、酒店市場營銷、酒店公共關系學、三峽民俗文化等課程,不斷完善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
(四)學生頂崗實習更加規范科學調研中了解到
近幾年的學生頂崗實習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如實習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實習期間的學生管理不夠嚴密、學生實習崗位過于單一等。調研中通過溝通和協商,現已將實習時間由6個月縮為4個月,學生管理實行學校、企業、家長、學生的四維管理模式,企業盡量滿足實習期間輪換實習崗位的要求,以便讓學生對企業行業有更全面的了解和體驗。
三、專業對接產業的進一步思考
(一)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提高專業與產業的結合度制定以產業需求對應人才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比如:酒店管理專業的建設發展要順應宜昌市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文化旅游產業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將產業中最前沿、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建成品牌、做出特色;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與宜昌市酒店業發展的人才需求相對應,要重視學生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降低專業學生的可替代性;酒店專業的人才培養要與職業崗位任職標準相對應,圍繞職業人的成長規律,結合各酒店對職業崗位的具體要求,整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
(二)穩固校企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