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5:18
序論:在您撰寫數學德育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基礎上,發散學生思維,健全學生人格。引導學生以積極、自信、開朗的良好心態面對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初中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處處可循,而數學教學中穿插融入的故事、觀點、思想等,無一不是圣人賢達探索總結出的智慧結晶,意蘊深厚,發人深思。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意義重大。1.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同時還是溝通師生、群體,促進課堂互動的橋梁。
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不僅能幫助教師游刃有余的開展教學活動;還能在平凡中發現不凡之處,從而“借題發揮”,結合教學主題,潤物無聲的滲透德育教育。比如說,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相關知識點時,筆者利用教材中提到的“雞兔同籠”為題,以趣味性、故事性的講述方法展開教學。具體為:一個籠子里關有雞、兔各若干只。由于籠子的中間部分是封閉的,所以只能看到雞、兔的頭和腿。通過計數之后發現,雞、兔的頭一共10個,而雞、兔的腿一共28條。請問,雞、兔各有幾只?學生們在看完題目之后,興致昂揚,躍躍欲試。有的學生掏出紙筆開始計算,有的學生托腮凝思。類似這樣的數學問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一反學生日常接觸的數字符號,因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待學生運算結束后,筆者適時的給予表揚,并因勢利導的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計算這個問題。那么,古人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古人很有智慧,他們利用“抬腳法”,很巧妙的就計算出“雞兔同籠”的數目。我們現代人應怎樣向古人學習?”教導學生嘗試知識牽引、轉化,關注生活,提高責任感。2.激勵引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聰明有余而學習的柔韌性不足,熱情洋溢但缺乏成熟穩定的心智?;顫姾脛樱闷嫘膹?,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有限,因而對事物的觀點、看法往往單一而片面。比如說,喜歡某個教師,“愛屋及烏”式的喜歡這門學科;反之,則存有抵制、排斥的情緒?,F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大量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信息涌入,也容易導致涉世未深的中學生迷失自我。為此,初中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應勇于肩負起“育人”的偉大使命。
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增加數學課外知識。以數學史上的名人軼事、趣味見聞,豐富課堂教學,發揮榜樣的示范效應。比如說,教學“勾股定理”時,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勾股定理又稱之為商高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在我國,商朝時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特例。一個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稱為勾;較長的直角邊,稱為股;而三角形的斜邊,稱為玄。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利用演繹法證明還要早近半個世紀?!币赃@類數學小故事,激勵引導學生學習,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3.學習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塑造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的求學品質。為此,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在教學“概率統計”相關知識點時,筆者按照“組間相似、組內相異”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以問卷抽樣調查的形式,統計本校八年級學生課余最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
每一個小組中,有一名組長負責記錄工作,其余組員則對應各個班級開展調查(調查工作在課余及課間休息時進行,因而不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上課。)一周之后,各小組將問卷結果匯總,并加以分析、討論,最后整理成“調查數據”。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與他人交際、溝通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4.結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數學教師,應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平等的對待學生,關愛學生,認真負責的開展教學工作。課余多與學生交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良好狀態,為德育教育的滲透做好鋪墊。
作者:孟令明 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中學
一、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愛科學教育
在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情境圖片、應用題等資料,在實施德育教育時,我便根據其內容來滲透德育。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我告訴學生: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而司南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課程的不同時刻,滲透文化教育,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為之奮斗的動力,進而實現雙重教育的目的。再如:回收10噸廢紙能生產再生紙800千克,這就相當于少砍18棵大樹。如果我們學生每人每個月回收2千克廢紙,那么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廢紙多少千克?照這樣計算,我們全班同學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有1噸嗎?如果按我們一個班級的同學一年回收一噸的廢紙來計算,我們全校30個班一年回收的廢紙大約相當于砍多少棵大樹?通過啟發、感悟、計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這樣不僅生動了課堂教學,還在理性的教學中實現德育的浸染。
二、利用教材與生活實際更好結合
數學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用到,它與我們的衣食住行聯系非常緊密。它甚至在科學、建筑、醫學等方面也廣泛應用。在數學課上我請同學們結合實際來說一說數學的作用,這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加入到課堂學習中,順利達到了教學目標。比如通過一年級的元角分知識學習,學生明白了人民幣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三、利用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數學的學習需要具有一絲不茍、認真仔細的良好品質。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要積極思考,分析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鞏固練習時,需要認真審題,仔細計算,小心驗算。時間久了就能培養學生做事有條理、嚴謹的態度,從而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而這些和課堂上教師和優秀學生的示范及老師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教師的示范要多方面體現,一言一行,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會彰顯教師的榜樣作用和力量。所以,身為教師要時刻牢記這一點,通過嚴謹的教學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為人處世的態度,真正彰顯榜樣的力量。
四、利用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優秀品質
數學這一門學科本身有很強的嚴謹性,而這一理念應貫徹在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在對數學教學中的概念進行講解時,要盡量運用專業的數學語言進行準確描述;對公式的具體作用,要進行確切的講解;板書的書寫要有一定的條理,一定要在小學生中做好嚴謹認真的帶頭作用。其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進行啟發式教學,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親身實踐和探索,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得出結論,這樣學生記憶牢固深刻。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間接培養了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涵養了學生勇于探索、開拓的精神。
五、利用數學中的實踐過程,來涵養師生共同
合作的價值和意識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除了人才競爭外,還有品質、精神競爭,人事模式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更需要大家精誠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合作意識和合作模式的訓練,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有意強化學生的合作觀念,通過團體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使他們認識到集體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如小組合作的方式,比較適用。
六、利用數學課后廣闊空間,強化德育教育
任何教育都要分成課上和課下兩部分,德育教育也不例外,課上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課下。課下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種,空間廣闊而自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實現育人的目標。比如,可以改變以往傳統的批改作業的方式,變簡單的對錯判斷為寬松的交流體會,使作業成為師生隱性溝通的方式和空間。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非常受用,反響效果好。在這里,孩子們向我敞開心扉,在我的精心呵護下我們的園地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1.利用課本中有關科技發展、生產力,綜合國力等知識
相關聯的來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新人教版《數學》中,在七年級第二學期第六章中的章引言與章前圖相呼應,提出如何根據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的表達式,求出這兩個速度的大小問題,引入這章的主要內容:實數.章前圖是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升空時的照片,在這時,我們可以就我國科技發展的進步展開,從神一到神十,從無人飛行到神五的開始帶人升空,再到現時神十的成功升空和安全著陸,標志著我國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引導學生要從小志存高遠,努力學習,刻苦鉆研.
2.聯系生活,在實例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數學教材中,有些教材是聯系到許多民生熱點問題的,我們可以在學習新的知識點的同時,利用這些問題進行相關的德育話題教育.在七年級教材第十章中有一個關于從數據談節水的課題學習.在這個學習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查閱其他一些資料,獲得更多的關于水資源儲量、分布和利用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挖掘后面的信息,得到更多的結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知,較深刻地了解水的分布,水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及生活中許多人在浪費水的現象.同時讓初中學生們回家通過電視節目或網絡或書刊了解缺水嚴重程度,從而加深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利用數學應用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并培養初中學生喜歡數學的興趣.許多學生害怕數學,害怕它的抽象性、理論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所以我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說:生活就是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例如在二次函數關于自變量取何值時,函數有最大值的知識點中,在應用到銷售問題時,我會讓學生當自己是經營業者,看利潤是關乎哪些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系又如何,如何才能獲得最大利潤,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二次函數也就是身邊的生活常識,這樣就不會覺得太枯燥,從而慢慢喜歡數學.
二、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縝密的學習態度
精確和嚴密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其存在嚴密的邏輯推理.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數學,數學老師們就會告訴他們學習要態度認真.上課要認真聽講,要勤思考,勤練習,做作業時要先獨立思考,格式要統一規范,力求學生在解答習題時,要獨立勞動,透徹地理解教師在授課時所敘述的理論性概括.這就要求學生學習數學時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有半點虛假,這有利于培養初中學生誠實、求是、堅持原則的理性精神.在數學解題中,許多學生是頭腦比較靈活、反應較快的,可是他們卻很多時候缺乏細心和耐心,會在小數計算中看錯或寫錯小數點的位置;或會在表示數的時候忘記數后面的單位;又或者是在計算后沒有進行檢查和驗算等.出現這些錯誤時,我們指導學生不要心急,不要自滿,讓他們自己想想如果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看錯或寫錯一個小數點時會造成怎樣的后果,讓學生明白要學好數學必須要有縝密的心思和謹慎的態度,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嚴密條理的思維作風.
三、結語
一、為人師表,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其實是一種情感的陶冶,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潤無心無聲”的過程,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整個德育教育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正面力量帶給學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是學生模仿的榜樣,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上好這堂數學課,在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幽默形象的教學語言、合理整潔的板書設計,都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并從教師身上看到積極面對生活工作的正能量,對整個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認真鉆研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設計的各種教材版本中,對于思想教育的內容并沒有很明顯的體現,但這不是說,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就沒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我們始終要堅定:德育教育是貫穿于每個學科的教學中的。因此,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學,把道德教育滲透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比如在教“時間”的一堂課中,我引導學生了解“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讓他們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在教“圓周率”的過程中,我告訴學生們:祖沖之是我國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點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比歐洲早1100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也就是圓周率的祖先。學生們聽完祖沖之的故事后,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并且能夠把這種自豪感轉化為自己為祖國建設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在學習多位數的時候,我會列舉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的一些數據讓學生練習,學生自然而然地在學習數學知識當中,體會到我國這些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激發出每個學生的愛國熱情。其實,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認真鉆研教材,這樣的德育素材還有很多,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可以始終貫穿于數學教學之中的。
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說新課程理念中所倡導的合作學習就可以是一種很好的德育教育,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的定律是要學生們理解記憶的,這不是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完成的,學生要理解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并且應用,教師的枯燥的講解既不能吸引學生,又達不到學生掌握理解的目的,這個時候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獨立思考、一起討論、總結歸納,獲得知識。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小組內的團結合作的能力,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還有小組間的競爭意識。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用數學中所學的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只要關注學生最后的學習效率,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種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傾聽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發言,認真書寫作業記筆記,善于歸納總結重點知識。除了這些基本要求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教會他們合作學習的必要性,讓他們學會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能力,等等。
四、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充分利用教材融入德育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的學科,大部分德育內容并不是顯性的,而是蘊含在數學知識中的,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融入教學中.首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初中數學教材中包含很多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教學“圓”時,讓學生了解我國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當時被稱為“祖率”,比西方發明早幾百年;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收集國內外相關的資料,它是我國西周數學家最早發現的,這比歐美國家早近五百年.建國后,我國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等,為國家贏得了極大的國際聲譽.這樣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數學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恩格斯曾說:數學是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方式.數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是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教師教學中應適當地給學生揭示,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如教學正負整數、有理數與無理數、常量與變量等,都可以滲透對立統一的觀點;教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等,可以滲透質變、量變規律;教學換元、消元轉化等方法時,可以滲透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再次進行審美教育.別林斯基曾說:“美育與德育是密切聯系著的,它能陶冶人的情感,培養崇高的情操.”數學家華羅庚也說過:“數學本身有無窮的美妙.”可見數學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現在用的數學教材形式活潑、圖案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圓等體現著對稱美,公式a+a+a+a=4a體現著簡潔美.數學美感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陶冶學生情操,它是溝通智育與德育的橋梁.
2.結合教學過程融入德育
教師教學中,可以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合作學習等.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的密切關系,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如教學“概率”時,單靠教師口頭講授是難以起到作用的,教師可以用跳水比賽為例,列出中國選手比賽中的勝負情況,讓學生總結概率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計算中國選手在各項比賽中得冠軍的概率.這樣,枯燥乏味的概率課成為生動的思想教育課.除了在教學方法中融入德育,在教學內容中也要不失時機地融入德育.如教學“圓”時,圓是平面圖形中最完美的,它不僅是對稱的,而且體現著偉大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是因為圓把無數的、分散的點,有秩序地、對稱地排列在一起,好像一個完美的大家庭.教學各類函數圖像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有的是拋物線,有的是雙曲線,有的是折線等,這好比是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和函數圖像一樣,有時崎嶇,有時平坦,要時刻保持冷靜的人生態度,經受人生的考驗.另外,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用事實說話,效果會更好.有一道題:某項工作甲單獨完成需要小時,乙單獨完成需要9小時,問:甲乙兩人合作需要幾個小時?學生做完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父母每天做家務需要多少時間?如果自己幫助父母做家務,需要多少時間?這樣能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做家務的艱辛.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德育訓練.
3.精心創設情境融入德育
情境教學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良好的情境有強大的感召力,能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去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味地傳授知識,將數學概念、公式、法則等直接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新課程提倡創設情境,給融入德育提供了一條不錯的途徑.德育情境創設可以通過數學信息情景化、數學問題故事化等進行.如教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時,調查野生動物的數量:當前世界上的動物越來越少,有的已經瀕臨滅絕,為了有效地保護動物,我們需要知道某種動物的數量.現在讓你估計某片樹林中大熊貓的數量,你能用什么方法呢?這樣的問題中蘊含著德育,學生進行估算時,自然地接受了生態環境教育.
4.利用數學活動融入德育
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不能局限在課堂上,應把課堂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適當地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因為課外數學活動既是學生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進行德育滲透的大課堂.如學生學完簡單的數據統計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情況,計算出一個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并制作成統計圖表,然后再分析垃圾袋的使用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從而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另外,還可以舉行知識競賽、講講數學家小故事等,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應注意的問題
1.把握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原則
首先是潛移默化原則.數學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德育因素大都是隱性的,所以滲透德育應以潛移默化為主,避免空洞的說教.其次是持之以恒原則.教書育人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要持之以恒.最后是因材施教原則.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要結合學生實際區別對待.同時還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地挖掘德育因素,避免生搬硬套,誤入形式主義.
2.數學中融入德育要兼顧課內外
1.從高中數學的各種概念、定理間的聯系等知識體系中發現并實施德育教育
要弄清各種概念及定理要有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方法作基礎.數學中許多概念都是從客觀現實中抽象出來的.許多法則、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規律而產生、推導、歸納、概括、推廣應用的.如定積分概念,由分割、作和、取極限這幾個過程,形象地體現了“量變到質變”的運動規律和事物變化的過程;解決一個數學問題,總是把未知問題轉化為熟知的問題,或者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等,就是數學中的矛盾轉化原理.
2.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數學內容和數學思想方法
例如,用三角知識讓學生設計測量河對岸兩建筑物的距離,底部不能到達的電視發射塔的高度,用數列求和知識讓學生設計分期付款的方案等問題,讓學生從中體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的基本觀點.圓錐曲線中,根據離心率由e<1,e=1,e>1的變化可以得到三種不同的圓錐曲線,滲透了“量變到質變”的辯證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用辯證法的觀點闡述教學內容,教給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論證方法,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明辨是非、堅持真理、獨立思考的科學思維品質,進而引導學生從事物發展與聯系的層面上思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學生普遍存在的偏激、從眾、自私等不良性格傾向,減少學生之間矛盾的發生,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促進作用.
3.在解題教學中優化學生意志品質
解題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優化學生意志品質、塑造健康心態的過程.大多數學生對數學的喜愛,正是起于對一道道平常數學題的解答.這種對問題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決之后的快樂與成就感是數學的精神魅力所在.學生的不良心態常是解題落敗的重要原因,如對結構新穎、題型陌生問題的畏懼,對道理簡單但操作計算煩瑣的厭惡,由于興奮點轉移而造成的顧此失彼.所以有“心態決定狀態,狀態影響成敗”之說.教師在解題教學時不僅要進行技術指導,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心態與意志品質的訓練,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作風.
二、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采用“以美啟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滲透,完善德育
數學中處處存在美,數學語言特別是符號語言簡約、明析、概念、性質、公式、法則敘述給人以簡潔的美感享受,抽象的數可以代表豐富的具體的物———抽象美,圖像對稱、點的運動、函數的周期等無不給人以美學感悟.因此課堂教學要抓住時機,有針對性地點撥引導,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美學鑒賞能力,陶冶情操,發展美育,而這份美自然是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好資源,在教學中只要結合教學的內容,抓住時機,通過教師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引導和挖掘美,讓學生領悟數學的無窮魅力,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鑒賞和審美體驗,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
三、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教師言傳身教的過程
記得七年級有一次月考,我讓學生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與收獲。一個學生的總結是這樣,說第一次月考我沒有努力,數學考了35分,所以我這次努力了,結果考了30分,努力還不如不努力呢!你想,這個學生以后還能學好數學嗎?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一次考試考得不好,對學生大發脾氣。自己能高興嗎?自己不高興,講課能有激情嗎?學生有考好的,有考不好的。挨批了,考得好的無緣無故挨了批,考得差的本來心情也不好,挨了批。全班都不高興。教師講課會精彩嗎?所以說德育教育首先讓自己快樂,才能傳遞快樂,才能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數學教學知識性較強,和學生進行交流不如其他學科滲透德育思想更為直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把這門課程的思想、內容傳播好。我們在教學中不是空洞的說教,比如,前面提到那個學生努力了卻沒有考好,對于數學,這是很正常的事。發生這樣的事,要及時和學生溝通,幫助學生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在教學中,學數學,如何能讓學生感覺有進步、能學習,才能讓大多數學生從思想上覺得數學不難。比如,布置作業,我們都有一套配套練習,讓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練習。相同的練習我們把作業讓學生今天完成多少,明天完成多少。從思想上不要讓學生恐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這就是學習數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有上升的空間,快樂是學習的第一動力。
二、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團結奮進的優秀品質
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如何讓這種差異變不利為有利,我通過教學實踐,把學生進行分組。學會的學生怎樣提高效率呢?教師很多知識都知道,為什么教師之間有差異呢?講課方式不一樣。所以在教學中,我經常說,不會講題的學生說明沒掌握。讓優秀學生不斷鍛煉自己的能力。從而也激勵了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鼓勵學習差的學生多問,撿自己會的講一講,增加一點自信。中學階段課程多,學生多,只靠教師怎么顧得來?在教學中分組教學,能讓學生獲得不同的鍛煉,組長把每天的基本題型做個小測驗,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講一個自己掌握的題型。學會哪個知識要學會講給自己的同桌。分享學習的成功與快樂。這種團結合作的意識,既培養了學生的集體品質,又為班級的管理帶來有利的條件。“三人行必有我師”,通過合作,自私減少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責任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計算問題是個大問題,數學如果計算過關,成績應該沒問題。有理數、實數、分式的運算,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這些純數學的知識對于多數的學生應該沒問題。但正確率就不敢說了。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邊審邊思考:“題目有沒有看錯、抄錯?看清數據和運算符號,想清楚先做什么?能不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認真化,認真問題重復化,重復問題創新化。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檢驗知識掌握的情況,考試雖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卻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實力需要靠結果來證明。我們會的知識做錯了,這種情況可不少,我們對良好習慣的養成,就能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規范做題技能,把難題化為易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程序化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課題,做數學在計算過程中,哪步出錯了,需要我們記錄下來。堅決克服。在解題過程中經常鞭策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閱讀、學會思考。邊讀邊畫,數形結合。摸清問題再難也要一步一步地解決,多歸納、多總結。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訓練就能鼓勵學生去克服一些困難。品德養成是一種習慣,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加強習慣養成,能重復問題,就能把問題簡化。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應用、二元一次方程應用中,引導學生樹立建模思想,建中有變。讓學生在思考中有跳一跳,夠得著的學習習慣。不感情做題,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