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3:05
序論:在您撰寫金融全球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國借助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卓有成效地實現了經濟增長的“V”型回復。 全球化有兩面刃:讓大家共享榮景,也讓眾生共渡危機。在景氣時,人們褒揚全球化之舞;在危機時,人們則轉而質疑和垢病全球化。在危機后,我們對全球化應該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 1.全球化有多大的推動力,就有多大的沖擊力。 全球化的載體有信息流、人流、商品流和金融流(包括資金流和各種金融產品)。
信息流擁有頂級的流動性。網絡化為信息流洞開了多維空間,全球涌流的信息宛如風流云散。金融流具有極好的流動性?,F代金融市場為豐富的金融產品和不斷創新的衍生產品開創了廣泛便捷的渠道。如果說信息流是“氣”態的,金融流便是“液” 態的,商品流乃是固態的,人流則是“生”態的。 全球化增加了多少“流動”性,增強了多少流動力,同時也就潛伏著多少野性和破壞力。一旦這些流動性泛濫成災,人們就會窮于應付。全球化為世界增加了廣泛而便捷的聯通性,縮短了人們的時空距離。然而,全球化在順境時具有多大的功效,在“流感”來襲時,就具有多大的傳染性。這次美國金融危機引致的世界經濟衰退就是很好的佐證。
全球化使世界聯成一個龐大的有機體,局域的影響會很快擴散到整體。我們在享有全球化的成果和功效時,很可能也在增加系統的應力和風險。數千億美元的順差,5千萬噸鋼材的凈出口,世界市場可謂大矣!可一旦美國人囊中羞澀,減少消費,世界需求不振,中國出口立馬萎縮??此坪苓h的寒流,眨眼就吹到面前,冷入肌骨。 2.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經濟全球化始于商品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漸人人才全球化、企業全球化的佳境。全球化為每一個人帶來歷史的機會,敞開未來的大門;為每一個企業提供廣闊的世界舞臺,洞開無限的發展空間。
但是,誰能真正把握機遇,誰能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中勝出,誰才能最終享受全球化的大餐。否則,全球化帶來的只是挑戰和不幸而已。 國家也是如此。全球化給你一個開放的世界,你得還之以一個開放的國度。外商會近悅遠來,投資會紛至沓來,熱錢會逐利而來……,可你得提供優惠政策,提供廉價的土地,容忍某種程度的排放和資源的耗散……全球化會帶來產業的梯度轉移,問題是你將把什么菜撿到籃里?撿菜的過程就是一個產業分化和經濟結構形成的過程,就是國際分工的過程:有的國家趁勢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有的國家一舉成為世界工廠,有的國家借機逐鹿世界辦公室……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中國制造”。“中國制造”制造了輝煌,也制造了不少麻煩和問題。“中國制造”必須轉向中國自造,從為洋人做嫁衣裳到更多地為國人制造暢銷品,把過剩產能轉向農村,轉向“城鎮化”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產品。
“中國制造”必須轉向中國智造。最好的轉化過剩產能的途徑是提升產能,劍指高端;跳出低水平重復生產、惡性競爭的紅海,直掛云帆濟藍海一一開拓全新的更大的價值空間。 中國要化挑戰為機遇,必須把調結構放在首位,把擴內需置于要沖。經濟增長則是隨之而來的因變量。因為中國處于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階段,GDP增速一般是不會低的,完全不必再大“保”其駕。明智的做法是穩增長,常常要提防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提防通貨膨脹、提防經濟過熱!
3.比特加速全球化的進程,金融加劇全球化的風險網絡時代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當網絡搜索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全球化也 如人們早晚面對的三屏(電腦屏、彩電屏、手機屏)一樣變得觸手可摸。如果說豐富的比特之于全球化頗具加速效應,金融杠桿之于全球化則富有放大效應。金融杠桿不僅激發并放大了全球化的能量,也積聚并放大了它的風險。 美國的住宅貴也罷,賤也罷,本與世界其它各國了無關系??梢坏┧粋螅瑥拇渭壻J款衍生出一系列頗具創意的金融衍生品,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事態就演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次貸引發美國金融危機,迅速全球化為席卷世界的金融風暴,進而誘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國在金融領域雖然幸免于難,但出口通道卻間接受到重創。 金融有多大的創造力,就有多大的破壞力。金融杠桿的魔力來自四個方面:一是金融體量大。外匯的日均交易量高達3萬億美元,股票年交易量逾百萬億美元,2008年全球債券余額達到86萬億美元,場外利率衍生品(叮C)余額達到458萬億美元。 金融體量遠遠大于實際經濟體量。二是反應速度快。三是衍生產品多。
四是關聯性和隱蔽性強。 太極生兩儀。美國要去杠桿化,因為美國人把金融杠桿玩得太瘋,杠桿率玩得太高,風險太大。 “兩房”曾經玩到60倍,投資銀行玩到30倍。中國則應杠桿化。我們的金融杠桿還未充分發揮作用,住房公積金還遠未發揮乘數效應。我們應該倒過來想、倒過來汲取經驗教訓:金融有多大的破壞力,就有多大的創造力。中國應有健康的“兩房”、“三房”,也學學美國人,玩玩金融杠桿,只是不要玩到60倍,甚至不玩到20倍,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4.全球化不同情弱者,適者生存,強者發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強者才能駕馭潮流,得心應手。商品可以攻城略地,技術可以斬關奪隘,資本可以搶灘稱雄,信息和文化同樣可以洗腦掠色。強國會竭力借助全球化的力量壓抑甚至取消弱國的貿易壁壘,而自己在必要時總會悄悄祭起貿易保護的旗幟。技術強大自會打技術牌,資本雄厚自會打資本牌。
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看似強大,但只是處于“微笑”曲線的下方,靠加工、代工,消耗資源、能源,通過出口取得一點微薄的收益,上游的研發設計,下游的營銷通路大都假手他人,肥水外流;到頭來,還背上一個“高排放”、污染環境的惡名。我們用制造品去交換美國的金融品(國債),把血汗掙來的“順差”又借給美國人消費揮霍。吃盡虧,到頭來還落了一個“高儲蓄”的不是;美國人享用了“中國制造”的價廉物美,反倒無理地數落人民幣為什么不升值! 強國的貨幣流通為世界貨幣,強國的語言流行為世界語言。強國的文化也橫行世界,擁有壓倒的優勢。中國要爭取貨幣話語權、產業話語權,就必須自強不息,努力增強實力。
只有發展了,才有發言權。在全球化浪潮中,國力是基礎,只能以內需為體,出口為刃,而不能本末倒置,過于依賴出口市場。 5.全球化時代呼喚全球責任。 當個人不得不進行全球化思考,當企業不得不駕馭全球化軒轅,當國家不得不順應全球化潮流,全球責任便應運而生。 僅僅考慮氣象問題是不夠的。排了多少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只會造成酸雨,影響有限時空的氣象。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多少溫室氣體,則是絕頂要緊的大事,事關氣候問題,涉及生態大時空,關乎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全球化的企業必須承擔全球性的社會責任。在環境層面,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節能降耗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承擔氣候責任。
首先,世界的通貨膨脹率已經下降到40年來的最低點,這本身也是一個主要的政策成就。鑒于高通貨膨脹率的教訓以及各國間的比較和示范效應,追求低通貨膨脹率成為各國貨幣當局的一個共識:由于許多國家加強了財政約束,從而促進了貨幣約束和實際及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的下降;一些國家實行了貿易自由化、國有企業私有化、放松產業管制等政策,客觀上降低了生產的成本,從而降低了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貨膨脹率的下降。通貨膨脹率的下降給一些國家的貨幣當局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對通貨緊縮的擔心,事實上,通貨緊縮的現象已經在一些國家出現,它會加重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
其次,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導致國際間的金融傳導機制更加復雜化。在金融市場一體化的條件下,全球的金融資源會在任何時候轉向任何相對活躍的國家或地區,其間的大量資本流動可能會促使正處于擴張階段的經濟體產生經濟過熱和資產市場泡沫的風險,同時,巨額的國際資本流動也會損害一些國家脆弱的金融體系并導致貨幣發生不穩定的波動。
第三,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靈活的匯率制度,這將導致采用釘住匯率制的國家更容易受到沖擊,因為這些國家在貨幣政策上喪失了一定的自,無法完全按照本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而只能被動地跟隨所釘住貨幣的發行國調整自己的貨幣政策。在這種背景下,由于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周期不再與發達國家相一致,當發達國家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狀況調整其宏觀經濟政策時,釘住其貨幣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跟隨其進行相應的調整,由于這種調整并不是國內經濟所需要的,調整的結果必然造成國內宏觀經濟不穩定性的加劇。
考慮到金融全球化對宏觀政策的影響。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通貨膨脹目標要考慮資產的價格。在低通貨膨脹率的良好經濟環境下,可能會誘使投資者承擔風險去購買資產,從而造成資產價格上漲。據此,蕭條經濟學認為,當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時,貨幣當局應努力把通貨膨脹率維持在正的水平上,否則名義收入增加從而購買力增加會產生錯誤的利潤信息,這種錯誤的信息往往會導致資產價格的膨脹,并最終造成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有人提議計算廣義的通貨膨脹率,即計算商品與服務、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三個市場價格的加權平均數作為通貨膨脹率,權數可按三個市場資產量占資產量的比重取值。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二元效應分析
(一)金融全球化的特點。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體所從事的金融活動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展和深化的過程。它主要表現為這樣幾個特點:第一,發達國家及跨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處于主導地位。這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金融資本雄厚,金融體系成熟;調控手段完備,基礎服務設施完善;以發達國家為基地的跨國金融機構規模龐大,金融創新層出不窮;與之對應,全球金融規則也主要來自發達國家,這些規則總體上有利于其金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利益最大化。第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術通道。當達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為全球性金融活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貨幣的普及,網絡銀行和網上交易將突破國界在全球鋪開,全球金融市場越來越被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金融市場的同質性進一步提高。第三,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適應新技術條件下競爭的需要,同時亦為規避限制性法規和風險,從20世紀60—70年代開始,在發達國家率先出現金融創新活動。這既包括制度的創新,又包括工具的創新,例如信用制度的創新、股權衍生工具的創新等等。在金融創新的推動下,一方面融資證券化趨勢大大加強,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和不確定性。第四,金融資本規模不斷擴大,短期游資與長期資本并存。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隨著參與全球化的金融主體越來越多,全球金融資本不斷擴大。在這其中,既有長期投資的資本,也有短期投機的資本。目前,在全球市場中出入的國際投機資本大約有7.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每年GDP總和的20%。應該說,長期資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而短期游資的逐利和投機,則易引發一國的金融動蕩。
(二)金融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產生的二元效應。
金融全球化在對各國經濟和金融的影響中,同時具有正負兩種效應。出于研究的需要,在這里我們著重分析它對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影響。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應體現為: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從國際市場引入外資。發展中國家由于自身發展比較落后,普遍面臨著資金短缺的矛盾。隨著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當多的資金流向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經濟發展的資金缺口,并帶動了技術的擴散和人力資源的交流。第二,金融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學習發達國家金融運作的先進經驗,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發達國家由于市場經濟建立較早,金融體系較為完善,金融風險控制機制嚴密。這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借鑒之機。同時,金融全球化還提高了國內外金融業間的競爭程度,迫使發展中國家金融機構利用金融創新減少交易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金融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負效應主要表現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民族金融業的生存面臨巨大壓力。發展中國家參與金融全球化,符合自身長遠利益。但是,由于其金融業處于弱勢地位,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還較差。如果外國金融機構大規模進入,勢必給其民族金融業造成巨大的生存壓力,金融體系遭受沖擊將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金融全球化為國際游資制造風險提供了條件。金融全球化雖然有利于資本在國際間自由流動。但是,出于逐利的動機,國際游資會利用發展中國家利率、匯率管制放開后產生的金融產品價格波動,大量涌入發展中國家套利和套匯。加之目前國際上尚未對投機資本提供必要的約束機制,若有風吹草動,國際游資就會從所在國大量撤走,從而引發嚴重的金融動蕩。第三,金融全球化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泡沫化程度。在過去20年中,發展中國家從國際市場籌集到的大筆資金被過度投入股市和樓市進行炒作。同時,國際投機資本也乘虛而入。在巨量資金的支撐下,證券、房地產市場逐漸脫離了經濟發展的基本面而飚升,并逐步演變為泡沫經濟。第四,金融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監管和調控帶來嚴峻挑戰。金融全球化意味著金融資本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與獲利。出于獲利的需要,國際上許多金融資源被無序、過度開發,金融投機性凸顯。加之現代金融交易工具發展迅速,極短時間內即可完成巨額資金的交易與轉移,其去向不確定性很大。這既給發展中國家金融監管與調控帶來嚴峻的挑戰,也削弱了其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
二、中國金融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金融全球化的特點和二元效應有助于我們形成它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一般性理解框架。為了將問題引向深入,我們還需進一步分析中國金融業在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特殊問題,并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法。當前,中國金融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
(一)金融業整體缺乏競爭力。
從銀行業看,主要表現為資產質量惡化,資本嚴重不足,收益急劇下滑。銀行的資產質量是決定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按國家規定,銀行不良資產比重不得超過15%。而我國銀行的不良債權已大大超過了這一比例。到1995年,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重即達22.3%,與當年商業銀行的總準備率21%相當。另據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的資本比率不得低于8%,而我國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距此標準相去甚遠,截至1997年6月,四大國有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只有3.12%。雖然1998年發行了2700億特別國債補充資本金,但依然離所需甚遠。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經營效益急劇下滑。1996年,國有四大銀行凈資產利潤率只有5.5%,這一指標不但低于國內其他非國有銀行,更遠低于東南亞國家金融機構。而正是銀行不良貸款及低收益率是導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誘因。
從非銀行金融機構看,證券業的競爭力問題較為典型。這主要表現為證券業規模偏小,實力有限。眾所周知,證券業展開競爭和抗御風險是要以必要的規模和實力作為保證的。目前,證券經營機構和國內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規模普遍偏小。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各自資產總額都在10000億元以上,合計10萬億元。而在證券公司中,截至1999年10月,全部證券公司資產總額約為3500億元,規模最大的申銀萬國證券資產僅有300億元左右。如果再與外國投資銀行相比,中國證券的實力就相差更遠了。在這種情況下,隨著資本市場和證券業的對外開放,隨著跨國大型投資銀行大舉進軍中國資本市場,以國內現有證券經營機構的實力,是無法與其比肩相爭的,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金融創新乏陳。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創新還很落后,且存在兩大問題:其一,金融創新過于依賴政府。由于我國的金融機構還不是真正的企業,金融創新主要依靠政府和金融主管當局,表現為一個自上而下的強制性過程。其二,在有限的金融創新中,各領域進展失衡。例如,金融工具、產品、服務的創新步履緩慢;在業務創新中,負債類業務多于資產類業務;在資產類業務中,真正能夠保證受益、轉移風險的金融創新寥寥無幾。顯然,金融創新的不平衡性和行政主導降低了金融資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國金融機構的創新競爭力。
(三)中國金融業的監管存在突出問題。
關鍵詞:全球化,資本流動,推動因素
當我們為20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劃上最后一個句號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否認全球化是主導這個世紀經濟活動的主旋律。在所向披靡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資本作為經濟發展基本要素,率先實現了大范圍的跨國界流動,金融市場邊緣日漸模糊,日益一體化。但是,就在人們彈冠相慶金融一體化和資本流動全球化功績的時候,新興市場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為全球化的進程蒙上了陰云,促使人們反思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利弊善惡,并提出疑問:金融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還是個別發達國家別有所圖?quot;陰謀",進行所謂"運用金融杠桿掠奪財富的戰爭"?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是如何推進的?這個過程的性質如何?發展中國家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面前如何自處?本文試圖通過對金融資本流動全球化歷史進程中驅動因素的分析,從一個側面對金融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屬性作出初步判斷。
一、金融資本全球化的內涵與表現
金融資本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的重要階段,是資本跨越國界的大規?;顒?,表現為多向及多邊的資本流動,是資本實現全球范圍重新配置的過程。金融資本全球化過程表現為貨幣資本的國際轉移及實物形態的生產資金的國際轉移兩種形式。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深化促使資本流動由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形式為主轉向貨幣資本的國際化過程,并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及無邊緣化。
資本流動的全球化不是一帆風順的。本世紀初,資本流動一度達到很高的全球化程度,1929-1933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大蕭條和世界范圍的戰爭與動蕩使這個進程戛然而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資本流動重新走上了全球化道路,經歷了歐洲資本時期、石油資本時期、債務危機時期等階段,最終進入資本的全球化流動時期,全球資本流動規模持續擴張,資本跨國流動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
從具體內容看,金融資本全球化具有如下表現形式:
1、資本跨國流動規模急劇擴張。
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總額由1988年的3694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億美元,增長了一倍以上,到1998年,以國際債券發行、銀團貸款和其它債務工具為主要內容的國際資本市場融資額達12247億美元,比兩年前增長了近50%。
2、資本跨國界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大幅度上升。
在資本流動總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資本跨國流動與其經濟規模的相對比例顯著提高,國際清算銀行依據國際收支統計資料計算的證券跨境交易資料顯示,1975年到1998年間,西方國家各類證券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交易總額相對于GDP的比重迅速上升,美國由4%上升到230%,德國由5%上升到334%,意大利由1%上升到640%,日本由2%上升到91%,其中,增長最快的時期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3、資本流動的速度快速提高,資本流動性上升。
在資本流動規??焖贁U張的同時,金融技術的日新月異,金融創新的大量使用,以及各類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國際資本的流動速度。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調查,到1998年4月,全球外匯市場的名義日交易金額超過1.5萬億美元,比上次統計的1995年增長近50%,三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4%,大大超過1992到1995年的9%。顯然,外匯市場交易規模擴大表明全球范圍的資本流動在不斷加速。
4、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以更有利的條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最近幾年間,新興市場國家再度成為資本流動的重要目標,發展中國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條件顯著改善,參與國際資本市場活動融通資金的國家越來越多,各類資本市場進入的障礙和藩籬紛紛消除。
5、國際資本市場的價格呈現趨同趨勢,利率的波動具有明顯的聯動性。
資本流動的全球化使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融資條件趨于一致,不同國家的利率差距縮小。過去20年間,主要工業國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差距不斷縮小,進入90年代后,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央行基準利率一度收斂于6%的水平,盡管此后又出現一定程度的分離,但總體升降趨勢基本同步,利差趨于穩定。此外,隨著歐元的出臺,歐洲主要國家利率水平率先趨同。
從利率水平的調整看,西方主要國家央行的決策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幾乎主要國家利率的每一次調整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快速響應。
二、金融資本全球化與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調整息息相關
從歷史發展過程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積累、推動和擴張,國際貿易的發展先行于國際資本輸出,但是,當資本可以繞過貿易保護壁壘而自由流動時,其對貿易發展的推動作用顯著上升。可見,資本流動的全球化是一系列經濟金融活動規律調整的結果。其中,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變化構成了資本流動全球擴張的客觀基礎。
盡管貨幣作為虛擬經濟符號,凌駕于實質經濟基礎之上,甚至出現與之相分離之勢,但是,以資本流動為主體的跨國界的金融活動與世界經濟之間的關聯仍然是非常深厚的。世界經濟增長導致全球范圍的金融資產規模快速膨脹,從而為資本的全球流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而資本的全球化布局與全球不同區域的GDP表現、通貨膨脹水平等因素之間密切相關。
1、經濟周期與資本流動
1973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以顯著的波動性快速擴張。國際資本市場的年度籌資額一度以50-70%的速度增長,轉而又出現-0.14%到-12%的下降。從長的周期上看,資本流動的高速增長往往出現在全球GDP上升時期,而GDP的周期性低谷,也往往伴隨著全球資本流動規模擴張速度的降低,甚至出現負增長。
2、全球通貨膨脹與資本流動
相應地,過去30年間,全球通貨膨脹水平經歷了1969-1974年的大幅度上升,1974-1986年的逐步下降并在較低水平的企穩,1986-1990的再度上升,以及1990年以來的快速下降等幾個時期。
從總體上看,國際資本市場籌資額的變動與GDP平減指數的相關關系是:資本流動增長往往出現在通脹呈現下降趨勢時期,而資本流動擴張速度的減慢往往與通脹的上升基本同步。尤其是在1980-1985年,全球出現14-15%的高通脹,資本市場籌資額有3個年份出現負增長,其余年份則是高達40%和70%的增長,表現出極大的不穩定性。而90年代后期后,全球通貨膨脹進入低水平穩定發展時期,資本市場的擴張也變得更為平穩,基本穩定在10%左右。
3、全球貿易增長與資本流動
同樣,從數量變動上看,全球資本流動與世界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也表現出一定的相關性。世界進出口總額增長最為迅速的時期往往伴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籌資額的上升,而世界進出口總額的收縮則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籌資增長減緩呈現一定的同步性。但是,1985年之后,國際資本市場籌資變動相對平穩,與全球貿易增長的相關性有所下降。
三、國際利率水平的調整與資本流動全球化
國際利率水平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資本全球流動的結構和變動方向。
增值是資本運動的內在動力和唯一目標,如果資本投資于國內能夠獲得多于投資于國外的利潤,也就沒有必要流向國外。利潤驅動是主導資本國際流動的首要動機,因此,各國利率差異必然引起國際資本的頻繁流動。
過去30年間,發達國家率先實現了利率自由化,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把放松利率管制作為金融深化的主要措施,市場決定正在成為國際利率確定的基礎,市場利率格局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利率在發達國家貨幣政策運用中的作用發生了微妙的調整。整個70年代,貨幣學派主導西方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制定與調整,各國中央銀行普遍以貨幣供應量作為控制目標。8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開始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控制貨幣供應對于通貨膨脹的抑制能力有限,利率逐漸確立了在反通貨膨脹中的基礎地位,因此,各國中央銀行越來越重視利率工具在貨幣政策中的使用,利率成為當代貨幣政策最直接與最有效的工具。最近以來,西方國家貨幣管理當局有意運用利率來調節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當他們認為金融資產價格過高,可能導致泡沫經濟時,便調高利率來控制資金供應,促使金融資產價格回落。這樣,利率水平與金融市場價格的相關性明顯提高。
過去30年國際利率的調整周期與全球性通貨膨脹的變動緊密相連,70-80年代的高利率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情況下西方國家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的直接結果。90年代以后,盡管西方經濟曾在1992到1993年間出現短暫的衰退,但通脹得到抑制,利率基本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上。
利率作為資本的市場價格直接影響資本全球流動的總量和結構。
首先,從總量上看,在利率水平大幅度調整時期,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額也出現比較大的增減變動,而在90年代以后利率波動幅度明顯收窄之后,國際資本市場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顯然,利率的波動性高低直接影響資本流動的波動程度。
其次,國際利率的相對水平變動對資本流動的結構產生很大影響。通常情況下,當國際利率處于比較低的水平時,國際資本往往流向收益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國家,而當國際利率水平顯著回升時,國際資本往往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出,轉向西方工業國的金融市場。90年代初期,美國和日本普遍實行異乎尋常的低利率,與西方國家普遍出現的經濟衰退相互作用,發達國家不動產和證券市場的收益出現萎縮,國際資本被吸引到高投資收益和經濟前景看好的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梢哉f,工業國家經濟不景氣、低利率,是發展中國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條件明顯好轉的重要因素。自1994年2月起,美國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國際利率轉入上升軌道,發展中國家資本大規模流入的趨勢開始逆轉,國內外平衡受到影響,為金融危機的最后爆發埋下了伏筆。
第三,對于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在其他條件基本確定的情況下,國內利率與國際利率水平的差距是決定資本流入規模及結構的重要因素。
四、資本帳戶管理政策與資本流動全球化進程
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斷深化,國際資本需要自由地、迅速地流向全球回報率最高的地區,為此,取消外匯管制推動資本流動自由化的呼聲不斷高漲。事實上,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可兌換范圍的擴大成為促進私人資本流動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多數成員國在戰后初期對資本項目交易實行某種形式的限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主要工業國家開始了資本帳戶可兌換的過程,到1994年,主要工業國基本實現了資本帳戶的開放。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直嚴格限制著資本外流。80年代初期以后,在國內金融體系逐步自由化的同時,發展中國家在資本帳戶可兌換方面開始取得進展。1991年到1993年,部分拉美和亞洲國家相繼實現完全的貨幣可兌換,而更多發展中國家正在逐步放松對長期和短期證券投資流入的限制,并對商業銀行和居民的外匯業務管制實行自由化。
目前,在資本交易控制方面,控制資本市場證券的成員國為133個,控制貨幣市場工具的國家為115個,控制共同投資證券的國家為103個,控制衍生和其他工具的國家為87個,控制商業信貸的國家為105個,控制金融信貸的國家為112個,控制擔保等備用金融工具的國家為88個,控制直接投資的國家為149個,控制直接投資清償的國家為52個,控制不動產交易的國家為134個,控制個人資本移動的國家為82個,針對商業銀行和其他信貸機構實行特別條款的國家為155個,對機構投資者實行特別條款的國家為82個。
此外,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表明,許多原來對外資采取限制和管制政策的國家紛紛修改其外資法或頒布新的外資法,以更有利的條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流入。1991-1998年間,修改外資法律法規的國家年平均超過50個,其中,94%的修改是為了加大對外資的吸引力度,只有6%的修改是加強了對外資的管制。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相繼承諾實現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國內和外部金融交易的各種限制等影響全球金融市場資本流動的樊籬逐步消除,大量的國際資本用于彌補工業化國家巨額的財政及經常帳戶不平衡所產生的融資需求,工業化國家之間資本流量的凈額得到迅速的增長,資本流量的增長同樣顯著。
五、國際貨幣體系與全球資本流動
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是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基礎。國際貨幣體系作為各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調整、國際借貸安排等對外貨幣政策和法規的集合,構筑了維持自由貿易運轉所必需的法律框架和制度規范。
國際貨幣體系主要包括可供選擇的匯率機制、儲備資產和由其構成的國際清償能力,以及一個調整和籌措資金的機制。
過去200年間,從本位貨幣和匯率制度的選擇看,國際貨幣體系經歷了金本位時期、以美元為本位的固定匯率時期,和浮動匯率三個主要時期。
全球性金本位時期開始于1879年,其基本特征表現為:金幣可以自由鑄造或熔化,自發地滿足流通中的需要;金幣可自由兌換,以保證黃金與其他金屬鑄幣和銀行券之間比價的穩定;黃金可自由輸出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20世紀后,金本位制的運行規則受到嚴重挑戰,經濟危機的不斷發生使各國的商品輸出減少,出于保值目的資本外逃增加,各國紛紛限制黃金流動,黃金的自由輸出入受到嚴重制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各國實行黃金禁運和停止銀行券的兌現,古典的國際金本位制走向終結。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前后漫長的國際貨幣混亂時期,1945年,建立了國際貨幣史上第一個帶有正式約束性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即以美元為核心的固定匯率制。在前20年間,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轉基本順利,匯率的基本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擴大,而對資本跨國流動的控制,相應放松了成員國的政策約束,使政策制定者可以在保持匯率穩定的前提下追求國內經濟目標,從而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
但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在缺欠--"特里芬之迷"始終困擾其運行,而戰后國際經濟的重建和新興市場的發展,以及交易技術的提高,不斷侵蝕著各國控制資本流動政策的有效性。面對伴隨著資本流動性提高的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的快速膨脹,官方儲備的相對規模持續下降,已不足以維持匯率釘住及釘住水平的有序調整。在外匯市場連續出現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其他硬通貨的美元危機后,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新經濟政策",美元停止兌換黃金,敲響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喪鐘。
自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臨時委員會達成"牙買加協議"起,國際貨幣體系進入"無體系"時代,其重要特點是匯率安排和儲備貨幣的多樣化。在匯率安排方面,協議規定,各國可以根據自身偏好獨立選擇匯率制度。實際運行結果是,從各國匯率制度名義安排上看,管理浮動及獨立浮動國家增多,實行釘住制國家減少,尤其是釘住美元的國家數目更是下降了半數左右,但是,從各國實際執行情況看,實行管理浮動的國家接近半數在具體操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轉換成了變相地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而針對單一貨幣有限度浮動的國家事實上也在根據美元匯率變動調整其匯率水平,加上名義及實際均釘住美元的國家,在1997年7月初,至少有超過60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保持相當緊密的聯系,約占報告國家總數的三分之一強。顯然,以浮動匯率制為特征的"牙買加體系",僅僅解決了部分發達國家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問題,對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其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效果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制于美元的匯率變動,匯率制度的不均衡程度日益嚴重。
上述三種不同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在各自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因而帶有其各自鮮明的特色。同樣,在三種貨幣體系下,資本的跨國流動也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首先從匯率的波動幅度看,金本位時期,西方主要貨幣匯率波動程度很低,英鎊對美元匯率高低限相對于平價波動幅度僅為-0.59%到0.70%,美元對法郎匯率高低限相對于平價的波動幅度為-0.68%到-0.62%。在以美元為本位的固定匯率時期,英鎊對美元匯率的高低限相對與平價的變動幅度擴展到上下各1%,同樣美元對法郎匯率高低限相對于平價波動幅度擴展到上下各0.99%。而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主要貨幣匯率波動率大幅度提高。
其次,不同國際貨幣體系下,西方主要貨幣利率的波動也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基本規律是,長期債券利率波動率的歷史上最小值出現在金本位時期,美元本位時期居中,浮動時期最高;短期債券利率波動率則以美元本位時期為最低,金本位時期居中,而浮動匯率制時期最高。
第三,從資本跨國流動的相對量來看,在金本位制度下,金幣形式資本可以流向任何地區,資本跨國流動常常受到輸入國的鼓勵,外國證券在大多數股票交易所自由交換,利潤回流不受阻礙,資本跨國流動發展迅猛,以跨國資本流動總額相對于各國GDP的比例衡量,1880-1914年間平均為3.3%(Taylor,1996),其中,英國的年平均資本流出量占同期GDP的5%到9%,法國的資本流動占GDP的2%,德國為3%。而由于控制資本流動成為美元本位時期有效實施的前提,資本的跨國流動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資本流動的相對規模明顯低于金本位時代。而在浮動匯率制下,黃金與貨幣正式脫鉤,國際貨幣制度實際上真正進入信用本位制,這就為資本的無限度膨脹打開了方便之門。隨著資本帳戶管制放松浪潮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傳遞,資本重新獲得了實現全球流動和布局的動力,資本流動規??焖贁U張,流動速度顯著提高,流動形式出現巨大調整,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大大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
總之,在國際貨幣體系由金本位到美元本位再到浮動匯率制度的變化過程中,全球資本流動經歷了高度流動到高度抑制再到重新流動的發展過程,其變化的關鍵在于,本位貨幣、匯率調整以及資本流動管理政策,決定了資本在跨國流動的法律地位和難易程度,從而直接影響全球資本流動的規模和結構。
六、跨國公司及國際組織政策調整與全球資本流動
(一)、跨國公司是資本流動全球化發展的助推器
8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出口增長大大超過全球產出增長,全球直接投資增長又大大超過全球出口增長。跨國公司作為一個或幾個國家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從事跨越國界的生產或經營活動的現代經濟實體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共有4萬家跨國公司,其海外子公司多達17萬個,每家跨國公司所擁有的國外子公司多達7家。世界總值的1/3、世界貿易的2/3、直接投資的70%都掌握在跨國公司的手中。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國公司掌握全球3.1萬億美元資產,占世界跨國界直接投資的50%。這100家跨國公司中,美國占了32家,其余主要分布在西歐和日本。
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戰略和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其不斷加劇的競爭及購并行為,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的以商業貿易為主的國際經濟交往,正在被全球范圍的國際分工和資源配置所取代。
跨國公司海外活動的增加,要求并推動資本以更快的速度實現國際化。而跨國銀行的國際網絡逐漸遍布全球,為資本的全球化流動提供了巨大便利??鐕炯捌渲鲗У馁Y本流動全球化發展客觀上有助于保持貿易收支的平衡,但也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程度,削弱各國貨幣政策的效力,甚至引發通貨膨脹的國際傳遞。
(二)、國際組織和區域金融集團全力推動資本流動全球化進程
在資本流動規模的快速擴張過程中,國際貨幣組織、OECD和一些區域經濟金融集團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于資本流動的政策有一個明顯的轉變過程。布雷頓森林體系實施之初,基金組織認為,經常性國際支付應該是自由的,而資本轉移從法律上看可以是限制性?;鸾M織協定沒有就管理大規模的資本流動所發生的外匯交易與轉移作出說明。因此,根據基金組織協定,成員國有權限制資本轉移。
但是,盡管在協定中沒有明確區分短期投機性的資本流動和生產性投資的資本流動,基金組織協定的目的并不是阻擾長期性的國際投資,基金組織明確表示應當取消管制不僅限于直接與經常性國際交易有關的支付轉移,而且還包括阻滯生產性的資本活動的管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資本流動規模和結構出現大幅度調整,影響力不斷擴大。尤其是80年代后期,開放資本帳戶及管理大規模及具有潛在波動性的資本流動所產生的宏觀經濟與金融風險等問題開始引起關注,并成為基金組織政策討論的一個焦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基金組織對于消除匯率限制及資本項目自由化的政策意圖開始昭于天下,1997年,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達成協議,"同意修改基金組織的條款,將促進資本項目的自由化作為基金組織的具體目標,并授權基金組織對資本流動進行適當的管理。"1999年7月,當時的基金總裁米切爾·康德蘇在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演講中指出:"資本流動既是過去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引發危機的重要原因。國際社會正在考慮是否擴大對IMF在資本帳戶自由化方面的授權,以修訂IMF的司法權限。在1997年香港召開的IMF年會上,國際社會已經認識到是給布雷頓森林體系加上新章節的時候了"。
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是全球資本流動的大力推動者之一。早在1961年,OECD就通過了《資本流動自由化法典》和《經常項目無形經營自由化法典》,1976年,又通過了《國際投資與多國企業聲明》等,作為區域內具有約束性文件,該決議包括所有對外資本交易和經常項下無形交易,適用于OECD地區經營的由外國人控制的企業,要求根據國際法,為外國投資控制的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國民待遇。長期以來,OECD有關文件主要適用于商業信貸和貸款,1989年,OECD將有關章程條文擴大到主要的資本交易,尤其是大多數短期資本流動,但是,這些條文并沒有將成員國的義務擴大到與資本流動有關的所有外匯交易,例如,屬于資本交易的對轉移征稅、多重匯率做法以及要求事先存款的規定,不在章程規定的范圍內。
世界關稅貿易總協定及后來的世界貿易組織通過《服務貿易總協定》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等規則,對于直接投資給予法律上的保障。
其他一些區域性經濟與貨幣安排等機構也相應建立了有關資本流動的管理規定及新的游戲規則。如阿拉伯經濟同盟1970年通過了《阿拉伯國家相互投資及資本自由流動協議》,此外,1987年東盟成員國簽署了《東盟國家投資協定》,1994年亞太經濟合作理事會通過了《亞太經濟合作非約束性投資原則》等,北美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3年非洲有關國家簽署了《東南非共同市場協定》。盡管這些協定或文本在法律約束力方面有一定差異,并且多數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但是,這些協定至少在地區內部為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提供了法律支持。
七、基本結論
綜上所述,推動全球資本流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產力的發展和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及世界經濟的周期性變動,國際貿易發展,金融市場內在需求及利率變動、金融創新及金融自由化的發展,資本帳戶管理政策,國際貨幣體系,跨國公司,以及國際組織等方面。有關動力的屬性又可以劃分為:經濟金融發展的客觀需要和有關國家或國際組織人為推動兩部分。
在一般情況下,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本身的推動力應歸入客觀必然性類別;金融活動快速上升產生的內在推動力則兼具客觀必然性和人為推動兩方面的屬性,但是,相對而言,其客觀必然性的色彩更強烈一些;在資本帳戶開放進程中,發達國家的政策推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開放過程又是更多的國家對外經濟貿易聯系不斷擴大的結果,因而同樣具有客觀必然性的一面;國際貨幣體系作為國際貨幣關系的準則,其總體政策取向更大程度上體現了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的意愿;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政策調整可以全部歸入人為推動的范疇。
在上述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假設下,由上述七大因素推進的金融資本全球化進程總體上看是世界經濟、金融活動規律調整的必然結果,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部分發達國家的意志,具有人為推動的一面。
從另一個角度看,資本流動的全球化發展和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是金融自由化過程中相互聯系又各具特點的組成部分,資本運動的自由化意味著居民可以參與國際金融市場活動,也意味著國內消費者可以購買外國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本國金融機構可以為外國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從而從內外兩個角度進一步推動了金融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其最終結果是資本效益的最大化和資源配置的最佳化,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市場表現形式。
金融資本全球化進程屬性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的復雜性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性。從全球資本流動的地域結構看,發達國家和地區繼續保持在資本全球流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為資本全球化布局的出發點和目的地,尤其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相互間的資本流動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資本多向流動趨勢日益顯著。即使是金融危機的大范圍爆發,也不僅沒有影響發達工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的活動,反而促使資本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規模流入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成為全球資本流動的最終目的地,大量持續的資本流入促使其金融實力超強發展,使其對國際資本市場未來格局的影響力不斷上升。
金融全球化以資本自由流動和金融貿易服務自由化等形式,促進了全球金融領域的競爭,推動風險報酬趨向于平均水平,并通過資產價格的迅速調整保持市場均衡與穩定。同時,資本自由流動促使金融中介機構更好地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擴大技術轉讓的范圍,其結果是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推動金融市場效率的提高。此外,資本流動的全球化要求一國有關管理當局切實提高經濟金融政策的可信度和有關政策組合的協調能力。
當然,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看,金融全球化過程中的資本擴張僅僅是個開始,資本的全球化擴張還處于初始階段。80年代后期出現的全球金融危機開始逐漸暴露出金融資本全球化的負面效應,但是,與我們傳統認識相背離的是,即使不同資本流動工具的變動規模呈現此起彼伏的波動特征,但是,作為一個整體,全球資本流動持續增長的趨勢并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融資的增長成為一種不斷持續的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資本作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將不斷地向更廣闊的范圍、更深入的層次發展,因此,金融資本的全球化擴張是一個不間斷的持續過程,這個過程還將不斷地繼續下去。
參考文獻:
戴相龍,關于金融全球化問題,金融研究,1999年第1期
厲以寧,全球化與中國經濟,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6期
李揚,面對金融全球化,中國外匯管理,1999年第1期
樊綱,21世紀的金融全球化和國際金融改革,中國外匯管理,2000年第1期
Eichengreen,B:GlobalizingCapital--AHistoryofthe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PRINCETON,1996.
Rogoff,K: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forReducingGlobalFinancialInstability,NBERWorkingPaper7265
[關鍵詞]金融全球化;國際金融法;影響
金融全球化的含義和特征
考察晚近的國際經濟生活,其發展動向和顯著特征表現為經濟的全球化。在20世紀的最后20年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明確無誤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全球化浪潮在經濟層面上的表現,經濟全球化主要以商品、服務、技術和資金大規??缇沉鲃右约案鞣N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與重組為特征。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延伸和必然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國經濟依存度的日益加深。從內容上看,經濟全球化可以分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內容和高級發展階段。這是由晚近世界經濟發展的另一特點-經濟的金融化所決定的。所謂經濟的金融化,是指實物經濟被金融經濟所取代,社會資產的金融資產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家間的經濟關系日益深入地表現為國際金融關系,如國際債權債務關系、國際股權股利關系、國際委托關系、國際風險保險關系等;金融因其更適合“數字化”和“終極市場”而成為經濟生活中一個核心性、主導性和戰略性的要素,對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滲透和影響不斷增強。隨著經濟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經濟的全球化突出地表現為金融的全球化。
所謂金融全球化,是指國家或地區在金融業務、金融市場、金融政策與法律等方面跨越國界而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逐步融合的趨勢,表現為貨幣體系、資本流動、金融市場、金融信息流動、金融機構等要素的全球化以及金融政策與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構成經濟全球化的應有之義,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投資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結果,并與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投資全球化之間交互作用、交互影響。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又因金融的特質和發展狀況而具有自身獨特的內容和運行規律。
首先,從金融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看,金融全球化并不是晚近伊始的新生事物,而是一個一直處于進行之中的發展過程,是金融一體化在全球范圍內的不斷擴展與深化。這一過程不是均勻展開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時間上的階段性、空間上的地域性、結構上的非均衡性特點。金融全球化趨勢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初見端倪,80年代以后迅速推進,90年代至今則因更加充分地展開了其多樣化的內容而進入階段。在空間上,金融全球化可表現為區域化,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區域化推進和作用的結果。金融的區域化和全球化從先后繼起到同步運行,彼此間既融合又排異的互動發展,成為晚近世界金融發展的一道風景線。金融全球化發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涉及的主體范圍不斷擴大,由發達國家逐漸向發展中國家擴展。但這一進程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參與金融全球化的程度不同,享受到的利益也不同,金融發展速度有快有慢。發達國家及其跨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居于主導地位,是金融全球化的規則制定者和主要獲益者。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則經常處于被動的、受制約的地位,面臨著“邊緣化”和“第四世界化”的威脅,一般較少地分享到金融全球化的利益,而較多地受到金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
其次,從影響金融全球化的因素看,除跨國生產、貿易、投資和科技進步等實體經濟因素對金融全球化的推動外,跨國金融機構的全球擴展和全能化運作為金融全球化構造了微觀組織基礎,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競爭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持續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動力;自20世紀70年代起在世界范圍廣泛興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打破了資本跨國流動的政策,使金融交易的市場空間進一步突破國家和地域的界限,為金融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第三,從金融全球化的內容看,金融全球化是指國家或地區在金融業務、金融市場、金融政策與法律等方面跨越國界而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逐步融合的趨勢。金融全球化的各種構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得各國的金融資源可以在各個層次上以多種形式轉移、劃撥、融合和互動,金融創新日趨活躍,全球資金光速流動,金融領域的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可謂是21世紀國際經濟競爭的最主要領域之一。金融全球化一方面加劇了金融競爭,促進了金融效率、經濟發展和人類的福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負效應,它使金融風險明顯加大,金融波動通過一體化的市場得以迅速傳導,局部的金融災難動輒演化成為地區性、全球性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成為當代國際金融生活的寫真。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勢下,每個國家的金融均成為國際金融的有機組成部分,單個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明顯削弱,國際金融市場的失靈現象不時出現。
第四,從金融全球化的運行看,一方面,世界金融發展已經歷了中介金融、信用金融和資本金融三個階段,目前正在步入產業金融發展階段。從其產業地位看,金融不僅是第三產業中的獨立組成部分,而且日漸成為第三產業中的龍頭產業。與產業化相伴生和相適應,世界金融發展又衍生出工程化、信息化、混業化、網絡化等特點,對傳統的金融管理體制、金融經營理念等產生強大的沖擊。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金融運行不再是簡單地從屬、外生、決定于實體經濟,而是在相融、適應、內生于實體經濟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獨立、超越、背離于實體經濟的特點,表現出強烈的符號性和虛擬性。據統計,目前在巨額的國際資本流動中,只有10%與實體經濟有關。而與實體經濟運動無關的國際資本流動大量屬于投機性資本流動,其全球游蕩和肆意攻擊成為威脅世界經濟金融穩定的重要因素。再者,隨著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全球金融市場間的相關度提高,經濟大國通過金融渠道對世界經濟施加影響更為便利和直接,已超出了貿易、投資等傳統渠道對世界經濟發生的影響。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在經濟、金融發展方向和進程等方面往往被迫依從于發達國家的戰略利益,致使金融全球化的運行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顯示為個別金融霸權主宰的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對國際金融法的影響
顯然,當經濟全球化發展到金融全球化階段,其深度和廣度已然大大推進。實踐證明,晚近世界經濟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上述趨勢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自然歷史過程,并已對或正在對國際政治、經濟、法律和文化生活發生著廣泛的影響。國際金融法作為國際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際經濟生活的調整器和控制機制,植根于國際經濟生活并靈敏地回應著國際經濟生活。全球經濟環境的上述變化對國際金融法勢必也會發生重大影響,簡析如下:
第一,金融全球化凸顯了國際金融法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作為經濟金融化的結果,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如金融在全球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在國家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中的樞紐地位和作用等,對于全球的法制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使國際金融法在當代社會經濟即金融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為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最重要的法律部類之一,在國際經濟法中逐漸占據核心地位。反映在國際經濟法的研究上,表現為學者們研究重心的轉移。在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經濟法還是以研究國際直接投資的法律問題為中心,輻射國際貿易、國際貨幣等領域的研究;到80年代末,學者們的研究重心就開始轉向以研究國際金融的法律問題為中心,輻射國際投資、國際貿易等領域的法律問題。從國家層面考察,金融全球化對各國的國內法制也具有深刻的影響:一方面,金融法在各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金融法發達與否已成為衡量現代各國經濟環境優劣的重要標志,以及國家法律、文化乃至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如果一國的金融監管體系比較健全,金融法制比較完備,就可以推定該國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推定其經濟和社會環境相對安全和穩定,那么該國就可能成為人氣旺盛的“網站”,吸引大量國際資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得金融和金融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使金融法成為各國法律體系中最富特色的一個組成部分。金融業所具有的顯著的系統性、宏觀調節性和時間信用性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傳統的法律觀念和制度設計。相應地,現代金融法較之其他部門法,更加重視維護貨幣資金的使用權,更加重視鼓勵和保障金融資產的跨國流動,更加重視營建信用環境、契約環境、產權環境和會計環境等金融業發展之必要環境。此外,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還呈現出機構國際化、體制混業化、資產證券化、業務創新化等特點,這些特點使金融法成為當前各國法律體系中發展最快、最活躍的法律部門之一。第二,金融全球化拓寬了國際金融法的范圍。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跨國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迅速發展,國際信貸和國際證券融資規模持續擴大,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工具和國際金融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發展中國家更多地參與國際金融活動,國際金融關系無論在主體范圍方面還是客體范圍方面都得到極大的擴展,并呈現出纏結交叉、異化衍生、變幻莫測的特點。國際金融關系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客觀上要求國際金融法擴大調整范圍、改進調整方法,隨著國際金融關系的發展而發展。例如,伴隨國際保付業務的興起,國際保理聯合會(FCI)的《國際保付通則》(1987年制訂、1997年最新修訂)與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的《國際保付公約》(1988年正式通過)相繼問世;隨著互換、期權、票據發行便利、遠期利率協議等金融工具的出現,巴塞爾委員會與國際證監會組織聯合了1994年《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指南》、1998年《關于銀行與證券公司的衍生交易的監管信息框架》等建議案;隨著廣泛從事銀行、證券、保險業務的金融企業集團的出現,由巴塞爾委員會、國際證監會組織、國際保險業監管協會三方組成的“聯合論壇”(theJointForum)于1999年推出了一套《多元化金融企業集團的監管》文件。晚近國際金融創新的層出不窮勢必要求國際金融法制度跟進創新,從而導致國際金融法的調整范圍不斷擴大,迄今已涵蓋國際銀行、國際證券、國際保險、國際信托等國際金融的各個領域,所管轄的金融市場由傳統市場擴大到歐洲債券市場、歐洲貨幣市場、期貨市場、期權市場等新興市場。由于全球化使得國際金融關系變得復雜多樣,促使國際金融法在調整方法上不斷嘗試、改進和發展。例如,各國金融監管立法和實踐越來越強調金融監管的有效性,體現在監管思路和方法上就是發生了如下變化:由全局性管制為主向日常性監督為主轉變,由質性金融控制機制向質性與量性相結合的金融控制機制轉變,由事后監管向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監管轉變,由針對個案的被動型業務監管向系統性的主動型全面風險管理轉變,由東道國當局單一監管向東道國與母國當局合作監管轉變。
第三,金融全球化促進了金融法的統一化和協調化。首先,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金融業務的規?;c國際化、金融市場的全球化和資本流動的自由化,必然要求沖破地域性金融管制的藩籬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沖擊了國別金融制度壁壘,推動了各國金融政策和法制的國際化;其次,金融全球化意味著金融交易量增多、金融風險擴大,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有序和安全、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和擴大,各國一方面加快本國的金融法治建設,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合作與交流,參與多邊金融談判和條約締結,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程度地放棄或讓渡金融,由此促進了金融法的統一化。例如,各國金融服務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及其對世界經濟的深層次影響,促使跨國金融服務立法納入法律統一化進程,最終導致WTO《服務貿易總協定》及其金融附件、《全球金融服務貿易協議》等條約和協議的問世。從此,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金融服務業的市場開放方面必須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必須對照WTO金融服務貿易法和其承諾對相關國內法進行“立改廢”。我國為履行入世承諾,于2001年底頒布對《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進行破舊立新,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競爭,各國在金融實踐中還積極移植和引進他國先進立法,競相采行金融慣例規則,以重塑或改善本國的金融投資環境,促進金融交易安全與發展,并避免本國金融業遭受歧視性待遇而陷入籌資難、進駐難的被動境地。各國的自發行動不僅促進了金融統一慣例的形成和發展,而且也促進了各國金融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的趨同。研究表明,近20年來,國際金融慣例取得了長足發展,內容廣泛涉及國際貨幣兌換、國際商業貸款、國際證券交易、國際支付結算、國際融資擔保等各個領域,特別是催生了一大批金融監管的行業性慣例,如國際銀行業監管的巴塞爾原則和標準、國際證券業和保險業監管的原則和規則。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在實踐中自覺貫徹和推行這些慣例和標準,其結果是各國金融監管制度表現出相當程度的相似性。
此外,近年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大國際經濟組織職能和作用的演變、相互間金融交流與合作的加強,以及各類區域性金融組織在推動區域金融法治方面的活躍表現,則為金融法的統一化和趨同化提供了組織基礎和制度條件。金融全球化呼喚金融治理的全球化和法治化,作為全球金融法律秩序的主要構建者和維護者,重大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一方面注重加強自身的制度建設,如發展國際金融監管職能,加強對國際金融事務的領導能力,建立和完善多邊談判機制和爭端解決機制,為國際金融統一法的形成和實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加強組織間的政策協調和信息溝通,例如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清算組織在監控私人資本跨國流動方面的金融合作與交流,金融行業性組織在監管規則創制方面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全球性金融組織和區域性金融組織在金融危機預警和救助中的協調行動等,在合作中促進國際金融統一法制度的形成和有效實施。
第四,金融全球化暴露出現行國際金融法的不足并推動其改革。金融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其一方面促進金融資源全球配置效率的提高從而促進國際金融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風險的全球擴散變得更為容易和迅捷,從而破壞國際金融的穩定、阻礙國際金融的發展;一方面使人類休戚與共從而促進了人類的協同互助,另一方面也使人類面臨的全球性金融問題日益增多,從而給金融投機勢力興風作浪以及金融霸權國家轉嫁風險提供了可乘之機。20世紀最后十年頻繁發生的金融危機,便是各類國際金融問題的總爆發。慘痛的教訓為世人敲響了警鐘。分析這些問題的生成,它們固然暴露出某些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金融監管等方面的種種缺陷,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暴露出了現行國際金融法存在的調整真空與軟弱性,暴露出了新形勢下國際金融體制的落后與低效。而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果長期缺乏健全有力的國際金融法治,缺乏完善有效的國際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則任何國家難以獨善其身。由此,改革國際金融體制、完善國際金融立法呼聲雀起,推動了國際金融法制度的變革。在國際層面上,基于貨幣金融領域的權威地位和職能與業務便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改革使命。世紀之交,基金組織多次組織修訂《基金協定》,增加和調整資本份額、改革特別提款權制度、改善決策機制、整肅貨幣紀律;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研究和試驗,根據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調整基金宗旨、完善信貸制度,發展金融風險預警與金融危機救助職能?;鸾M織所領導的國際貨幣金融制度改革作為國際金融法對國際金融實踐的積極回應,目前仍在進行之中。
在國家層面,晚近,各國金融立法和改革空前活躍。從執世界金融發展之牛耳的西方發達國家,到金融危機重災區的發展中國家,均采取積極態度,在強化金融法治上大做文章。這一方面是出于各國完善金融法治、保障金融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呼應國際貨幣金融體制改革的結果。例如《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每一項修改,關涉世界184個國家的貨幣金融利益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在金融立法改革中發揮了領軍作用。這不僅表現在有關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金融市場的規范方面,相關的國際法規則和法律秩序主要是幾個發達國家國內法律和慣例的境外延伸;而且表現在對國內法的示范方面,發達國家由于在金融全球化中居于主導地位,其對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往往更為敏感,反應更為迅速,因而金融立法和改革更貼近市場,引領著金融立法現代化的潮流。如日本1992年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美國1999年通過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英國2000年通過的《金融服務和市場法》等,提出了功能監管、并表監管等金融監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嘗試和發展了金融企業集團監管、網絡銀行監管等新制度,對其他國家的涉外金融立法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示范效應,對金融法的統一化方向也具有潛在的影響。
1.金融機構維持合適的頭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進行交易,都要面對利率風險;在外匯和外匯期權市場做市商或維持一定外匯頭寸,要面對外匯風險等。在整個風險管理框架中,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作為風險管理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執行部門,全面負責整個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執行總裁報告工作。該部在重點業務地區設有多個國際辦公室,這些辦公室均實行矩陣負責制。它們除了向全球風險經理報告工作外,還要向當地上一級非交易管理部門報告工作。
2.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負責撰寫和報送風險報告,制定和實施全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大綱。風險管理大綱向各業務單位、交易柜臺經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批的風險限額,并以此為參照對執行狀況進行評估、監督和管理;同時報告風險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確認和公布管理當局的有關監管規定。這一風險管理大綱為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
3.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定期對各業務單位進行風險評估。整個風險評估的過程是在全球風險經理領導下由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各業務單位的高級交易員和風險經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級交易員的參與,風險評估本身為公司的風險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4.為了正確評估各種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部門需要確認和計量各種市場風險。金融機構的市場風險測量是從確認相關市場風險因素開始的,這些風險因素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而異。例如,在固定收入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線斜率、信貸差和利率波動;在股票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股票指數暴露、股價波動和股票指數差;在外匯市場,風險因素主要是匯率和匯率波動;對于商品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價格水平、價格差和價格波動。金融機構既需要確認某一具體交易的風險因素,也要確定其作為一個整體的有關風險因素。
5.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不僅負責對各種市場風險暴露進行計量和評估,而且要負責制定風險確認、評估的標準和方法并報全球風險經理審批。確認和計量風險的方法有:VAR分析法、應力分析法、場景分析法。
6.根據所確認和計量的風險暴露,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分別為其制定風險限額,該風險限額隨交易水平變化而變化。同時,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與財務部合作為各業務單位制定適量的限額。通過與高級風險經理協商交流,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力求使這些限額與公司總體風險管理目標一致。
二、金融全球化對我國金融保險業的正負效應
1.目前中國保險業發展中存在著的不足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比如,在保險供給上,存在著供給總量不足和供給結構上的矛盾。這其中涉及到保險業自身的供給能力、保險的供給價格、保險的服務水準、產業的約束程度、潛在保險需求人群收入水平、社會安全網的覆蓋范圍及保險水準等方面。保險供給能力是指保險業可主動向社會提供的接受和承載保險風險的容量及滿足社會不斷增添的新保險需求的產品創新能力。中國的保險雖然是從西方傳人的,但1949年后的保險發展卻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即使是1980年后恢復的保險業也依然延用了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保險的險種設置有限、費率結構簡陋、保障范圍不寬、管理高度集中,保險發展相當一段時間處于“賣方市場”狀態,加之保險公司本身的專業技術條件限制及欠缺創新能力,因而必然會對保險供給直接產生影響。時至今日,在西方一些保險市場已流行頗長時間的一些保險產品,在我國還被當作新險種來看待,在一些工業化國家中常見的保險作法,在我國要靠行政的力量在供需兩方面來推動才可達成保險行為的建立,責任保險領域也存在諸多空白。
2.保險供給價格是保險人向保險購買人提供保險保障的對價條件,具體表現為保險費率的標準高低。保險費率包含兩個構成因素:一是保險人依據大數法則原理計算出來的用以賠償給付某一類風險損失的責任準備部分;二是維持保險人經營所需的行政費用及一定水準的利潤。客觀地講,我國的保險費率雖因險種的不同各有高低,但就財產保險而言,其保險費率水平依然是較高的,而且導致保險費率較高的原因并不在于用以賠償給付的那部分費率因素訂得過高,而主要是在粗放式的經營模式之下,保險公司的行政費用因素占用過大。在保險公司資產構成中,固定資產所占的比例之高在全球保險公司中都是不多見的,人均消耗費用在國內第三產業中也屬較高的水準。過高的費用支出必然會使保險服務價格居高不下。而那些確有保險需求、但又不得不為自己的日常生計精打細算的潛在保險購買人,面對著那一幢幢豪華的保險大廈,面對著那些收入遠高于自己的保險從業人員,面對著以收入的相當部分才可換得的保險服務標準不得不望而卻步,有時更會產生逆反心理,這也勢必會使保險的供給能力被相對削弱。
3.從直接反映保險公司效率的保險經營成果方面看,我國保險業的經營效率也是差強人意的。1999年,在未按國際慣例提取IBNP潑生但未報告索賠)的情況下,雖然國內保險公司在財產經營方面比上年盈利有所增加,但這樣的盈利水準,無論是從保險公司的總資本規模衡量,還是與整個市場的業務規模比較都是極不相稱的。如果把壽險業務的巨額實際虧損與之相抵,可以肯定地說,保險業全年的經營結果是令人難以確信的行業性虧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經營狀況,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國內的保險公司都先后重復著同樣的一種經營模式:以市場規模大小論英雄。在這樣的經營主導思想之下,各保險公司都采取了以拼成本換規模的業務發展模式,竭力在降低保險費率、提高中間人傭金方面不惜血本展開原始性的爭奪,這樣的惡性競爭會給保險業的經營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保險公司的邊際利潤下降也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之事了。其次,保險公司按規模比例提取費用的管理辦法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忽視承保質量,為更多的提取、使用費用而不講條件地接受一些不應接受的風險,保險公司總、分公司之間形成了一種準關系。這樣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費用支出非合理的日趨增大,另一方面則因承保質量的下降而造成了承保利潤的日益下滑。
三、我國金融保險業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的應對策略
1.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制度性措施改革銀行業。為促進我國金融業穩定發展必須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國內脆弱的金融體系,而重點在于切實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把國有銀行辦成真正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從根本上轉換銀行的經營機制。
2.改革和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制,逐步轉變為功能型監管模式。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監管模式。分業監管在混業經營和金融全球化的條件下,面臨巨大的壓力,無論是基本信息的及時、全面收集,還是對市場波動的隨機應變,都因體制缺陷而可能導致風險事件,甚至沖擊金融穩定性。國內金融機構因受分業經營的限制,在競爭中明顯處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新興業務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在改革目標上,可借鑒英、日等國經驗,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將分業監管模式轉變為功能型監管模式,從體制上解決現行監管結構和監管理念的矛盾。
3.積極推進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和入民幣的區域化、國際化步伐。但隨著保險獨家經營的解體,保險市場上多個競爭主體的出現及競爭的日益激烈化,各家公司的服務水平會在競爭中不斷提高。保險公司要想吸引客戶,只有更新保險營銷觀念,在認真研究市場、調查市場的基礎上進行市場細分,根據企業自身優勢及經營特點進行準確的保險市場定位,同時在選準并確定目標市場后,按照客戶的需求開發新產品,拓展保險產品線的長度和寬度,占領并不斷鞏固市場份額。
伴隨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不斷涌現的國際金融危機,使全球金融、經濟恐慌,不可避免引發了新的金融安全問題。金融全球化與金融安全的問題越來越成為國際金融界爭論的熱門話題。
從廣義來看,金融安全是指一國具有抵御來自國際金融危機侵擾,保持國內投融資秩序正常、保持金融體系穩定以及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穩定發展的能力。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如何防止金融風險乃至防止整個經濟受到來自外部的沖擊引發動蕩并導致國民財富的大量損失是金融安全的主要內容。
在全球化過程中金融風險有普遍增大的趨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金融全球化帶來的風險,但是相比較而言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風險更大。發展中國家由于自身的實力薄弱,經濟金融制度及結構的缺陷較多,對開放進程的準備和力量積蓄都不充分,因此,難以適應全球化引發的沖擊,風險的承受能力不足。這是70年代金融全球化以來金融危機主要在發展中國家爆發的重要原因。
二、中國進一步金融開放面臨的風險
(一)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存在風險
資本賬戶的開放是一國對外經濟部門自由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金融全球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開放資本賬戶將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潛在風險:首先,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匯率穩定之間存在沖突的風險。其次,增加債務償還風險。資本賬戶開放后,資本流入結構中的間接投資、短期資本和私人資本所占的重將大大增加,將增大債務償還的風險。
(二)中國金融監管制度存在缺陷,不適應金融全球化條件下對金融監管的要求
90年代以來,我國涉外金融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外國金融機構來華設立分支機構日益增加,這些變化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現行監管法律體系不健全;監管的市場化、國際化步伐不適應銀行業發展的需要;我國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偏低等,所以風險和隱患依然存在。
(三)國內金融機構缺乏競爭力,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對國內金融機構形成沖擊
我國商業銀行的整體素質還不能適應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在當今全球性互動的巨大變革背景下,我國銀行業已不由自主地被拋入了不變不行的激烈競爭之中。然而,必須冷靜地看到,在如何及早完成銀行體系再造、提高競爭力、加快金融創新等方面,我國銀行在許多方面還不能適應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三、我國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維護金融安全的政策措施
(一)逐步開放資本賬戶,推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
應盡快促進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從而有效防止國際游資的沖擊;同時,能夠密切利率與匯率之間的聯系,即利率變動會通過國內資金供求、國際資本流動方向及遠期外匯供求等方面的變化來影響匯率,使人民幣匯率機制趨于完善。
(二)加強金融監管,控制金融風險
金融監管是實現金融體系穩定運行和宏觀金融調控的重要保證,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必要手段。所謂金融監管是通過立法和管理條例對金融機構的業務、資金的價格、市場準入(出)以及分支機構設置等方面實施限制,旨在保證金融機構經營的安全和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我國已于2001年12月加入WTO,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勢在必行,而在開放市場的同時會不可避免地引進風險。因此,在健全金融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金融監管成為規避風險最有效的手段。
1.增加金融運行的透明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度要解決的是游戲規則和某些必須披露信息的公開化問題:一是擔負經濟調控和管理職能的政府,特別是金融監管當局,必須做到及時公布重大政策變動,并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在政策動作上應該協調一致;二是各類金融機構的會計財務規則基本符合國際慣例,并向監管當局報告真實的數據。
2.建立風險預警體系。通過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防范金融風險的安全指標體系。金融全球化風險是一種宏觀金融風險,必須由中央政府統一設計指標體系和設立專門機構,進行風險監測和評估,由金融監管當局結合國內金融穩健性情況統一擬訂反應對策。最重要的是,要保證信息暢通和反應機制的靈敏性,能夠對外部重大沖擊和風險因素做出快捷的回應。
3.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從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看,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天生存在著脆弱性和不穩定性,一旦個別經營不善的銀行出現擠兌現象,健康的銀行也可能會受到沖擊。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抑制擠兌,維護銀行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目前正是中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最佳時機: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降低了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成本和風險;中國銀行業監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為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創造了前提條件;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上市取得顯著成效,銀行不良資產的大規模政策性集中處置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經營不善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機制正在建立中。
(三)積極推進我國商業銀行的重組與再造,培育在金融全球化環境中的競爭優勢
1.積極培育符合國際水準的大銀行。在當前金融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對銀行體系的重組要有前瞻性發展眼光。為此,必須按照符合市場經濟要求,有利于銀行業健康發展,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思路,重新構造我國商業銀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銀行體系。
2.積極推進商業銀行經營國際化進程。經營國際化是金融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銀行所無法回避的現實課題,對中國商業銀行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國內銀行必須在遵循國際標準的前提下,對自身的發展戰略、管理體制、產品和服務、技術與人才等進行全方位、大幅度、深層次的再造和升級,實現高層次的經營國際化。
參考文獻:
[1]王子先.論金融全球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12.
[2]王自力.反金融危機.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6.
[3]史東明.經濟一體化下的金融安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3.
[4]姜波克,徐蓉.金融全球化與風險防范.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2.
[5]高涵.金融全球化與金融風險的防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