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2:46
序論:在您撰寫扶貧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根據州委、縣委要求,我局準確把握全州扶貧開發的難點和重點,采取超常舉措解決貧困突出問題。與本縣貧困地區實際緊密結合,明確目標,精確瞄準貧困地區,建立“一鄉一策,一戶一法”機制。在具體工作中,要實施“五個一批”扶貧攻堅工作,抓好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培育富民惠民產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力社會事業發展,強化生態環境建設。
(二)工作思路:根據縣委、縣政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圍繞精準扶貧工作總體要求,推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打造世界級旅游精品的目標,集全縣之力,發展旅游主導產業。不斷推進旅游市場的標準化建設,切實狠抓資源的升級工作,把藏民族文化和旅游發展相結合打造更高端的旅游城市,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優勢,著力利用旅游業發展提高農牧民收入。
二、任務目標
(一)立足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稟賦特色,進一步加快資源精準開發和深度開發,大力推進旅游由資源優勢向產品優勢轉化,由產品優勢向市場優勢過渡。
(二)全縣55個貧困村,1107戶4959貧困人口為扶持對象,通過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完善各貧困村電腦,音響等多媒體設備,加大文化宣傳與教育,提高鄉村信息化程度,繼續加快、、、、等景區景點和鎮、鎮、鎮等旅游集散點項目建設。邀請省旅游局協助做好鎮村民俗文化村落打造。力爭到2020年底協同其他12個子項目使貧困村戶得以脫貧,使農牧民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以上。
(三)切實加大文化與旅游的結合。一是大力開展文化節慶旅游。該縣挖掘旅游文化資源、培育旅游文化產業,重點打造宗教文化、文化、旅游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提升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并輻射帶動相關產業集聚,促進了周邊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同時著力扶持特色文化節慶活動,這些區域性文化旅游節慶活動蓬勃開展,以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時代風貌,吸引各地游客。二是發展民間傳統古會旅游。充分利用民間法會,大力發展非遺傳統節日旅游。著力打造以休閑度假、游覽觀光、攝影寫生、民俗文化等旅游項目為一體的非遺旅游。重點修復自麥經堂、扎郎寺等文保單位,努力挖掘各片區民俗文化,加快建設阿西土陶傳習所,讓游客參與和體驗鄉土風俗,感受非遺傳統氛圍。
(四)發揮文化陣地作用。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切實提高對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公共文化設施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平臺,是滿足群眾文化需求、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物質基礎。我們將妥善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處理好公益性與社會化的關系,明確政府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中的主體責任。二是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重點做好基層及相對薄弱地區基礎性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特別是偏遠地區如東義片區以及稻壩片區的鄧坡鄉等,對已基本普及的地區,應著重在提升內涵上下功夫。三是處理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關系,充分考慮與城鎮化發展趨勢相適應。四是處理好建設與管理的關系,積極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二是完善規劃、合理布局,統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在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上,要進一步形成與群眾需求相適應、各鄉鎮相匹配的大格局,加快規劃并全面建設覆蓋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文化設施建設規劃。優化調整文化設施布局。切實做到旅游開發到哪里,公共文化設施就建設到哪里。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著力提高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的保障力度。一是進一步健全政府公共財政體制,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剛性投入機制。逐年增加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的資金投入,新增的經費要向相對欠發達地區傾斜,向薄弱環節和基礎環節傾斜。二是根據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實際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機構正常運轉經費保障機制,保證公益性文化機構,特別是基層文化機構正常運轉和開展公共文化活動所需的必要經費。四是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充分發揮現有公共文化設施的社會效益。堅持公益性,保證社會公眾普遍參與,保證效益發揮最大化。一是要加強對公共文化設施的監管,健全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統籌協調的管理機制,形成縣鄉兩級同心協力,齊抓共管,共同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局面。二是要進一步加完善區、鄉(鎮、街道)和社區(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配好配齊專職人員和相應設備設施,實行社會文化設施共享,對于農家書屋和社區書屋建設,做好后續跟蹤管理,定期作好圖書充實更新服務,擴充內容和品種,增強實用性、針對性、指導性和服務性,最大程度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務能力,努力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著力解決基層文化設施分散、重復建設,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四是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的隊伍建設,大力引進文化專業優秀人才,配備好專職文化干部,并按相關政策落實好相應的待遇。加強文化隊伍專業培訓,進一步穩定隊伍,著力打造一支專業高效的文化隊伍。同時,要積極做好民間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加大對鄉鎮藝術團的支持力度,不斷繁榮發展群眾文化藝術。
(五)強化文化服務力度。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扎實做好送文化下鄉工作。充分利用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和有利時機,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集文藝演出、贈送科教富農圖書、送電影、體育活動為一體的“送文化下鄉”活動,為農牧民群眾送去精神食糧。同時,在認真總結過去“送文化下鄉”的經驗基礎上,創新了“送文化下鄉”新思路、新舉措,積極鼓勵農村牧區基層自行組織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各類文化活動,從而有效的推動農村牧區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使整個文化下鄉活動有聲有色。切實加大與周邊縣互動促交流送文化下鄉活動工作,創新方式,進一步增進與周邊縣的友誼,促進送文化下鄉活動的深入開展。成立文藝特色群眾宣講隊,始終以堅持黨的“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緊緊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工作,堅持“三貼近”,發揮自身文化特長,通過開展送文藝表演、送展覽、送編導等活動,及時地把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優秀的民族文化送到基層老百姓中間,發揮黨的宣傳喉舌作用,鞏固了黨在農村牧區的宣傳文化陣地。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要切實為全縣農牧民群眾獻上一場場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同時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達到新的突破:一是形式上實現突破。要切實將送文化下鄉轉變為送文化進村入戶,同時也要和當地藝人、基層干部和學生等積極參與演出,既豐富了節目內容和形式,整合文化資源,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二是規模上要實現突破。送文化下鄉不僅要達到14個鄉鎮全覆蓋,同時要積極深入僻遠山區,為當地農牧民送上了精神的食糧;三是成效上要實現突破。要積極開展文藝座談會,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為主題,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普及到鄉村社區,讓廣大基層農牧民群眾懂得感恩。
三、下一步工作
今后我局以“建設全國精品旅游區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環亞丁機場兩小時旅游經濟圈”建設為契機,按照“突出一個主題、構建一個旅游圈、聯結三條環線、體現七大功能”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高端旅游品牌,培育壯大旅游主導產業,使旅游業成為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核心引擎。突出生態人文旅游和鄉村旅游這個主題,打造“中國之魂——亞丁”這一核心品牌;以亞丁景區為重點和核心,把亞丁景區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帶動和輻射全縣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旅游發展帶來的契機。因地制宜發展適宜自身的產業:如:大力發展適合自身養殖業。鼓勵和扶持貧困村養殖藏香豬、藏香雞等農特產,發展牦牛養殖規模等。
研判周邊旅游發展趨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旅游發展越來越深入人心,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精準扶貧,農民脫貧的最有效途徑之一,縣資源豐富,如;、、、、等鄉村旅游地的開發,加之我縣旅游資源的富集和項目爭取力度的增加,以及市場前景的一片光明,我縣堅信旅游的發展后勁十足,發展前景可觀,特別是鄉村旅游的產業必將會惠澤廣大農牧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領導班子要深刻踐行十屆六次全會的精神“要實現貧困村駐村幫扶全覆蓋,貧困村不、貧困戶不脫貧,駐村幫扶工作組不撤出。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引導大家不等不靠、苦干實干,依靠自身努力過上美好生活。要把扶貧開發作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實踐課堂,細化目標任務,強化督促檢查,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推動扶貧開發攻堅各項部署落地落實。”在縣扶貧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本局精準扶貧全域旅游發展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指導精準扶貧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和和難點問題,配齊配強旅游部門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經費,完善旅游建設項目。
2016年扶貧日活動方案一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為了使扶貧日擴大影響,從而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安徽省了2016年全國扶貧日活動方案,該方案提出,扶貧日期間,將做好認領貧困村扶貧項目和為貧困地區捐款的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貧困村發展經濟,幫助困難群眾提高生產技能,早日脫貧致富。
扶貧項目公開認領
據省扶貧辦數據顯示,目前,我省扶貧開發任務依然繁重,全省還有186萬貧困戶,484萬貧困人口,3000個貧困村。
在扶貧日活動期間,將開展貧困村扶貧項目認領活動,公布3000個貧困村經審核確認的扶貧項目及所需金額,以及認領流程和捐款賬號,號召全省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認領。
10月9日上午,省慈善協會了接受全國首個扶貧日社會捐贈的公告,公布捐贈戶名、開戶行和賬號,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鑒于我省尚未成立扶貧基金會,本次公募活動使用省慈善協會賬號,省慈善協會也是唯一代接受社會各界捐款的單位。
公募資金定期公布
據悉,我省將開展扶貧日專題宣傳,以1017,邀您一起為行動口號,充分利用各大媒體營造氛圍,擴大影響。其間,將展示扶貧開發方針政策以及全省各地扶貧開發典型經驗、做法。
同時,還組織全省各市、縣、鄉鎮集中開展扶貧日宣傳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舉辦扶貧圖片展、開展政策咨詢、知識競賽、解決實際問題等各具特色的活動,引導全社會關注扶貧開發、關心和關愛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扶貧開發。
此外,還組織扶貧公募活動,活動包括扶貧項目認領、社會各界認領,并且將擬定于10月17日舉辦扶貧日公募現場捐贈儀式。據介紹,公募資金管理將定期向社會公布接收資金和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2016年扶貧日活動方案二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組織開展好扶貧日系列活動,對于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務院扶貧辦2016年扶貧日活動方案》(國開辦發[2016]21號)和《吉林省2016年扶貧日活動方案》(吉扶辦發[2016]73號)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努力營造人人皆愿為的社會扶貧氛圍,培樹人人皆可為的公眾理念,完善人人皆能為的參與機制,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注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激發全市人民頑強拼搏、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斗志,為力爭2017年全部如期脫貧提供物質支持和精神動力。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廣泛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扶貧開發工作中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領和輿論宣傳,動員社會廣泛參與,著力推進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扶貧濟困。
(二)上下聯動、互相配合。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全市重要活動,各鄉鎮、各包保部門結合自身特點,開展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活動。各層面的活動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輿論聲勢。
(三)正面宣傳、輿論引導。全面介紹中央和省、州、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目標任務、政策舉措,廣泛宣傳脫貧攻堅生動實踐、模范人物和先進典型。
(四)依法合規、注重實效。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持節儉務實、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三、主題目標
以脫貧攻堅 你我同行為主題,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濟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泛開展扶貧日系列活動,精準幫扶貧困對象,加快全市脫貧步伐。
四、活動內容
(一)開展系列宣傳活動
1.將10月11日17日作為扶貧日的集中宣傳周,組織全市各鄉鎮、各包保部門集中開展扶貧日宣傳活動,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扶貧開發。
2.市、鄉聯動宣傳。扶貧日活動期間,通過電視、報紙、現場咨詢、標語、電子屏、宣傳欄、廣告牌、短信、微信群(公眾號、工作群等)、QQ群(黨建群、政府群、工作群等)等媒體和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全社會關注扶貧開發、助力脫貧攻堅。
3.鼓勵捐贈。通過市電視臺發動倡議,鼓勵企業、協會、個人為貧困戶捐款捐物。
(二)開展幫扶實踐活動
包保部門自行組織部門全體干部職工于10月1315日深入包保幫扶的貧困村、貧困戶,通過走訪慰問、義務勞動(秋收等)、免費健康體檢、免費法律咨詢、助學、送科技、送文化、組織招聘會等特色形式,集中開展幫扶實踐活動。
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我市2016年全國扶貧日活動在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開展。各包保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主動參與,開展相關活動。各鄉鎮要認真組織好各項活動,積極推進扶貧日活動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包保部門要履職盡責,密切配合,協同聯動,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確保扶貧日系列活動順利開展。
一、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在規劃區的10個鄉(鎮)、45個行政村集中連片貧困區域,以圍繞農民增收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中心,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使區內15939戶、62202人得到有效扶持。通過三年努力,幫助區內貧困群眾新增人均純收入2800元以上,解決4864戶貧困戶、18981名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支柱產業加快培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觀,農戶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加強,規劃區整體脫貧并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
具體目標:到2011年底,區內45個行政村、313個社的農戶新增人均純收入2800元以上,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以上,實現戶“七有”、村“七有”的建設目標。
戶“七有”,即:①有一幢具有川北民居特色、庭院綠化整潔、建筑面積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②有1畝以上的高產穩產農田地;③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④有沼氣池(或節能灶);⑤有1畝以上的經濟林果園;⑥年有1頭大牲畜出欄或2頭生豬出售;⑦有一個科技明白人。
村“七有”,即:①有可通中型以下客貨運輸車輛的進村硬化公路;②有標準的村務活動室,衛生室;③有通訊設施;④有產業協會;⑤有一個以上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⑥現有村小學達到“普九”標準;⑦有群眾信任、團結干事的村“兩委”班子和維護群眾利益的好制度。
二、工作內容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著力改善交通條件。按照村道硬化、社道暢通、入戶路晴雨通行的要求,整治村道65公里,硬化村道270公里;新建社道57公里,整治社道69公里。
2、加快水利設施建設。按照先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后保障生產用水的原則,打機壓井1650口、新修集中供水點l56處,鋪設供水管道l84公里、新建灌溉渠61公里,整治灌溉渠98公里,新建提灌站5處、維修提灌站l處,新修蓄水池245口,整治水庫5座,興建10個村的集雨節灌工程,全面解決規劃區內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3、加大土地整理和農網改造力度。以“金土地工程”為載體,整理土地XX0畝,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根據實際需要分步實施,完成農網改造60公里。加快廣播電視、通信事業發展,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實現全覆蓋,鄉(鎮)、行政村通程控電話、無線通信。
(二)大力培育特色產業
1、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規劃區內發展水果5000畝,干果7500畝,培植柑桔、干果新品種示范園1400畝,蔬菜10000畝,中藥材XX畝,茶葉30000畝。
2、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積極推進畜牧業升級換代,扶持區內農戶養豬50000頭,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個。
3、培育壯大勞務產業。培訓輸出區內農民3100人,培訓實用技術XX0人次,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脫貧致富技能。
4、幫助解決貸款難問題。安排貼息資金38萬元,新建45個扶貧互助社,支持農戶發展增收支柱產業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1、解決上學難問題。抓好中小學危房改造,改建村小20所、6000平方米,購置教學設備2200臺(套)。
2、解決看病難問題。區內村衛生站達到國家要求的建設標準和設備、人員配套標準,購置醫療設備40臺(件),培訓醫務人員40人。
3、支持科技、文化發展。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強化農業實用技術推廣。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建設鄉鎮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建設通江縣紅色旅游重點景區。
4、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新建敬老院4個,對烈屬、后代給予特殊扶持。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新建村務活動室15個、900平方米,改建20個、1200平方米,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辦公場所和村衛生站用房。
(四)改善農戶生活環境
將規劃區內388戶農房危房改造列入“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試點”,改廚3500戶、改廁3500戶、改圈64000平方來、建院壩XX戶、新建沼氣池14372口,加強環境保護,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2011年,規劃區內28個村啟動實施38個子項目?;A設施建設方面:整治村道路13公里,硬化村道路54公里,新建社道路11.4公里,整治社道路13.8公里;打機壓井330口,新修集中供水點30處,鋪設供水管道36.8公里,新修蓄水池50口,新建灌溉渠12.2公里,整治灌溉渠19.6公里,整治病險水庫1座,興建2個村的集雨節灌工程;整理土地4000畝;完成農網改造12公里;改造危房78戶,改廚700戶,改廁700戶,改圈12800平方米,建院壩400戶;新建沼氣池2870口。產業培育方面:種植水果1000畝,干果l500畝,培育柑桔、干果品牌示范園280畝,蔬菜XX畝,中藥材400畝,茶葉6000畝;扶持片區內農戶養豬10000頭,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4個;組建9個扶貧互助社;培訓轉移農民工620人,實用技術培訓4000人次;建設紅色旅游重點景區1個。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改建村小5所、1500平方米,新建村務活動室4個240平方米,改建5個300平方米,購置教學設備450臺(套);購置醫療設備24臺(件),培訓醫務人員14人。
三、資金管理
項目資金總投資44366.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l5069.5萬元,占34%;產業培育18176萬元,占41%;社會事業建設4056萬元,占9.1%;農戶環境建設7065萬元,占l5.9%。在不改變現行資金管理體制的前提下,采取項目統籌整合、資金拼盤投入,一次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堅持項目資金的管理主體不變、投入渠道不變、資金用途不變、使用性質不變,審批程序不變等“五不變”原則,按責權統一、管理規范的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規范管理辦法,確保項目資金發揮綜合效益。重點是實行“七項制度”:
(一)實行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群眾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則,統籌兼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分類實施;明確縣(區)、鄉(鎮)、村主體責任,實行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責任制。
(二)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報批制。各項目由縣(區)統一審查立項后逐級上報,由各項目主管部門嚴格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計劃,組織項目實施。
(三)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公示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對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進行公告、公示;在項目實施地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張榜公布;對農戶的實物或現金補助實行直接發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四)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專賬核算制。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央、省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報賬制。項目資金實行報賬制,做到資金安排到項目、日常管理到項目、支出核算到項目,按項目建設進度核撥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對投資大、技術復雜的項目,要按照招投標法實行招投標;對需要政府采購的物資,要按照采購法有關規定實行政府采購。
(六)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審計制。每一單項工程完工后,審計部門及時會同財政、紀檢、監察部門,對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要嚴肅查處轉移、挪用、拖欠、擠占、貪污項目資金,建設質量低劣等違紀違法行為,依法依規依紀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七)實行項目資金檢查驗收制。年度計劃完成后,縣(區)領導小組按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檢查驗收,進行績效評估。對擅自改變資金項目實施方案、不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不履行公告公示程序、項目實施效果明顯低于規劃預期的,要給予通報,限期整改。
四、工作責任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市扶貧辦,負責連片扶貧開發的統籌協調、調查研究、信息反饋、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通江縣、巴州區兩個縣(區)成立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協調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分年度項目實施、建設進度和質量監管、資金報賬與管理、資料收集及匯總、情況信息反饋等工作。加強鄉、村兩級組織建設,形成堅強實施力量,調動和激發群眾艱苦奮斗、自我發展的熱情。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對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抽查驗收,嚴格考核,掛牌通報,逗硬獎懲。
(二)加強資金籌措。一是各級有關部門有項目投入的,納入項目投資計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和環境改善。二是無行業主管部門對應的項目,要爭取上級投入,同時加強市、縣(區)配套,拓展資金來源渠道。三是引導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支持,積極參與連片開發建設。四是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通過農民自愿投工投勞等方式切實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一、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在規劃區的10個鄉(鎮)、45個行政村集中連片貧困區域,以圍繞農民增收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中心,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使區內15939戶、62202人得到有效扶持。通過三年努力,幫助區內貧困群眾新增人均純收入2800元以上,解決4864戶貧困戶、18981名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支柱產業加快培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觀,農戶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加強,規劃區整體脫貧并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
具體目標:到2011年底,區內45個行政村、313個社的農戶新增人均純收入2800元以上,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以上,實現戶“七有”、村“七有”的建設目標。
戶“七有”,即:①有一幢具有川北民居特色、庭院綠化整潔、建筑面積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②有1畝以上的高產穩產農田地;③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④有沼氣池(或節能灶);⑤有1畝以上的經濟林果園;⑥年有1頭大牲畜出欄或2頭生豬出售;⑦有一個科技明白人。
村“七有”,即:①有可通中型以下客貨運輸車輛的進村硬化公路;②有標準的村務活動室,衛生室;③有通訊設施;④有產業協會;⑤有一個以上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⑥現有村小學達到“普九”標準;⑦有群眾信任、團結干事的村“兩委”班子和維護群眾利益的好制度。
二、工作內容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著力改善交通條件。按照村道硬化、社道暢通、入戶路晴雨通行的要求,整治村道65公里,硬化村道270公里;新建社道57公里,整治社道69公里。
2、加快水利設施建設。按照先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后保障生產用水的原則,打機壓井1650口、新修集中供水點l56處,鋪設供水管道l84公里、新建灌溉渠61公里,整治灌溉渠98公里,新建提灌站5處、維修提灌站l處,新修蓄水池245口,整治水庫5座,興建10個村的集雨節灌工程,全面解決規劃區內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3、加大土地整理和農網改造力度。以“金土地工程”為載體,整理土地XX0畝,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根據實際需要分步實施,完成農網改造60公里。加快廣播電視、通信事業發展,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實現全覆蓋,鄉(鎮)、行政村通程控電話、無線通信。
(二)大力培育特色產業
1、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規劃區內發展水果5000畝,干果7500畝,培植柑桔、干果新品種示范園1400畝,蔬菜10000畝,中藥材XX畝,茶葉30000畝。
2、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積極推進畜牧業升級換代,扶持區內農戶養豬50000頭,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個。
3、培育壯大勞務產業。培訓輸出區內農民3100人,培訓實用技術XX0人次,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脫貧致富技能。
4、幫助解決貸款難問題。安排貼息資金38萬元,新建45個扶貧互助社,支持農戶發展增收支柱產業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1、解決上學難問題。抓好中小學危房改造,改建村小20所、6000平方米,購置教學設備2200臺(套)。
2、解決看病難問題。區內村衛生站達到國家要求的建設標準和設備、人員配套標準,購置醫療設備40臺(件),培訓醫務人員40人。
3、支持科技、文化發展。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強化農業實用技術推廣。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建設鄉鎮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建設通江縣紅色旅游重點景區。
4、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新建敬老院4個,對烈屬、后代給予特殊扶持。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新建村務活動室15個、900平方米,改建20個、1200平方米,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辦公場所和村衛生站用房。
(四)改善農戶生活環境
將規劃區內388戶農房危房改造列入“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試點”,改廚3500戶、改廁3500戶、改圈64000平方來、建院壩XX戶、新建沼氣池14372口,加強環境保護,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2011年,規劃區內28個村啟動實施38個子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整治村道路13公里,硬化村道路54公里,新建社道路11.4公里,整治社道路13.8公里;打機壓井330口,新修集中供水點30處,鋪設供水管道36.8公里,新修蓄水池50口,新建灌溉渠12.2公里,整治灌溉渠19.6公里,整治病險水庫1座,興建2個村的集雨節灌工程;整理土地4000畝;完成農網改造12公里;改造危房78戶,改廚700戶,改廁700戶,改圈12800平方米,建院壩400戶;新建沼氣池2870口。產業培育方面:種植水果1000畝,干果l500畝,培育柑桔、干果品牌示范園280畝,蔬菜XX畝,中藥材400畝,茶葉6000畝;扶持片區內農戶養豬10000頭,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4個;組建9個扶貧互助社;培訓轉移農民工620人,實用技術培訓4000人次;建設紅色旅游重點景區1個。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改建村小5所、1500平方米,新建村務活動室4個240平方米,改建5個300平方米,購置教學設備450臺(套);購置醫療設備24臺(件),培訓醫務人員14人。
三、資金管理
項目資金總投資44366.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l5069.5萬元,占34%;產業培育18176萬元,占41%;社會事業建設4056萬元,占9.1%;農戶環境建設7065萬元,占l5.9%。在不改變現行資金管理體制的前提下,采取項目統籌整合、資金拼盤投入,一次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堅持項目資金的管理主體不變、投入渠道不變、資金用途不變、使用性質不變,審批程序不變等“五不變”原則,按責權統一、管理規范的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完善規范管理辦法,確保項目資金發揮綜合效益。重點是實行“七項制度”:
(一)實行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群眾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則,統籌兼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分類實施;明確縣(區)、鄉(鎮)、村主體責任,實行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責任制。
(二)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報批制。各項目由縣(區)統一審查立項后逐級上報,由各項目主管部門嚴格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計劃,組織項目實施。
(三)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公示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對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進行公告、公示;在項目實施地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張榜公布;對農戶的實物或現金補助實行直接發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四)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專賬核算制。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央、省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報賬制。項目資金實行報賬制,做到資金安排到項目、日常管理到項目、支出核算到項目,按項目建設進度核撥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對投資大、技術復雜的項目,要按照招投標法實行招投標;對需要政府采購的物資,要按照采購法有關規定實行政府采購。
(六)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審計制。每一單項工程完工后,審計部門及時會同財政、紀檢、監察部門,對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要嚴肅查處轉移、挪用、拖欠、擠占、貪污項目資金,建設質量低劣等違紀違法行為,依法依規依紀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七)實行項目資金檢查驗收制。年度計劃完成后,縣(區)領導小組按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檢查驗收,進行績效評估。對擅自改變資金項目實施方案、不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不履行公告公示程序、項目實施效果明顯低于規劃預期的,要給予通報,限期整改。
四、工作責任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市扶貧辦,負責連片扶貧開發的統籌協調、調查研究、信息反饋、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通江縣、巴州區兩個縣(區)成立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協調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分年度項目實施、建設進度和質量監管、資金報賬與管理、資料收集及匯總、情況信息反饋等工作。加強鄉、村兩級組織建設,形成堅強實施力量,調動和激發群眾艱苦奮斗、自我發展的熱情。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對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抽查驗收,嚴格考核,掛牌通報,逗硬獎懲。
(二)加強資金籌措。一是各級有關部門有項目投入的,納入項目投資計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和環境改善。二是無行業主管部門對應的項目,要爭取上級投入,同時加強市、縣(區)配套,拓展資金來源渠道。三是引導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支持,積極參與連片開發建設。四是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通過農民自愿投工投勞等方式切實改變貧困落后面貌。
一、編制范圍
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和全區實際,我區2020年度扶貧專項涉及農業產業、工業產業、商務、文化、生態建設等16個方面(詳見附件1)。各扶貧專項牽頭部門要組織相關單位,按照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分工,牽頭編制本行業領域的《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并完善《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計劃投入資金清單》和《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計劃實施項目清單》(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兩個清單”)。要特別注意《實施方案》與“兩個清單”的投入資金額、實施項目數務必一致。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要緊盯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一低五有”為重點,具體包括年度目標、重點工作、資金籌措三部分。
(一)年度目標。要明確計劃投入資金總額和實施項目類別及數量。
(二)重點工作。要明確主要任務、項目安排(項目名稱、項目內容、項目實施范圍)、資金投入(分項說明中、省、市、區投資金額)、進度安排、建設規模,覆蓋貧困村、貧困人口等要素。
(三)資金籌措。各扶貧專項計劃投入資金要有資金籌集措施。重點圍繞2020年目標任務安排資金項目,同時要對已退出的貧困村、已脫貧的貧困人口實施資金項目扶持,針對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及時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確保穩定脫貧。
特別強調,“兩個清單”要以《實施方案》為依據,細化投入資金和實施項目內容。具體內容包括:計劃投入資金情況(中、省、市、區級資金,銀行貸款,債券資金,社會資金等要分別標注),計劃實施項目名稱、每個項目投入資金、主要內容、實施范圍、計劃實施項目數。
三、編制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做好扶貧專項年度實施方案編制相關工作,區脫貧辦將把方案編制工作納入脫貧攻堅年度目標績效考核。
根據雙城區衛生健康局下發《關于轉發雙城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19年扶貧日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抓好落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扶貧濟困,你我同行”。
二、活動時間:2019年10月11日-10月31日
三、活動安排:圍繞全國“扶貧日”活動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務求實效。
1、召開協調會議,明確部門職責任務,成立永勝鎮衛生院扶貧日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李艷杰
副組長:呂奇超
成 員:楊子奇、周順禹、林劍波
2、突出輿論宣傳,營造扶貧濟困活動氛圍。廣泛宣傳動員,引導全院職工及社會愛心群體參與“扶貧日”活動。
3、愛心捐贈活動。組織全院職工及社會愛心群體捐贈衣物及生活用品等。
4、開展一次義診。聯合上級醫療單位安排對貧困患病人員進行一次上門義診活動,對患病人員制定個性救治方案。宣傳治病防病知識。
一、活動主題
參與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決勝。
二、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視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重要批示要求,認真落實中央、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安排部署,以動員各界參與消費扶貧、促進扶貧產品穩定銷售、鞏固脫貧成果為目標,以建成運營消費扶貧專柜專館專區及地方館、用好“扶貧832”銷售平臺等為主要載體,以拓展八項消費扶貧行動為重要抓手,堅持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政策支持與市場運作相促進、線上平臺與線下渠道相統一,統籌全社會各方面資源,積極購買和幫助銷售扶貧產品,營造全力參與消費扶貧、購買扶貧產品的濃厚氛圍。
三、活動時間
2020年9月1日至30日
四、組織領導
縣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同志任主任,縣發改局、扶貧辦主要負責同志任副主任,各有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參加的組委會,組織領導我縣消費扶貧月活動(組委會組成人員名單附后)。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有關部門、鄉鎮開展消費扶貧月活動。辦公室主任由縣扶貧辦主要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日常工作由縣消費扶貧活動月工作專班承擔。
五、活動內容及分工
統籌開展7項主要活動:
1.布放運營30臺消費扶貧專柜。結合實際確定專柜布放規劃,明確布放點位資源、規模等,通過落實優質點位、免除租金費用等方式,支持專柜布放運營。專柜重點布放在縣、鎮的學校、醫療機構、小區、交通站點、商業中心、機關、廣場、社區等場所及中省直單位。按照省、市活動方案要求,2020年全市布放運營專柜200臺,其中縣布放30臺。(牽頭部門:縣扶貧辦。配合部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交通運輸局、發改局、宣傳部、教育局、商務局、衛健局、工商聯、網信部門等)
2.規范設立1-2家消費扶貧專館。在縣內選擇1-2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村級電商服務場所,規范完善為消費扶貧專館。運用政府支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建設本地的消費扶貧專館,集中展銷推介我縣扶貧產品。(牽頭部門:商務局。配合部門:組織部、發改局、扶貧辦、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供銷部門等)
3.新開辟2個消費扶貧專區。在全縣選擇大型商超企業設立易于辨識的消費扶貧專區,精選運營商,集中宣傳、展示和銷售扶貧產品,全縣開辟不少于2個商超扶貧專區。(牽頭部門:商務局。配合部門:發改局、扶貧辦、組織部、市監局、農業農村局、團縣委、工商聯等)
4.對接中國社會扶貧網。按照省里統一安排,配合做好全省消費扶貧網絡平臺與中國社會扶貧網有效對接,實現數據共享,豐富完善消費扶貧數據統計。組織符合條件的扶貧產品供應商登錄中國社會扶貧網,開展企業宣傳和扶貧展示,集中推介扶貧產品。(牽頭部門:扶貧辦。配合部門:撫發集團、發改局、宣傳部、網信部門等)
5.用好“扶貧832”銷售平臺。發揮好“扶貧832”銷售平臺作用,推動扶貧產品及其供應商加快入駐。定期調度各級各類預算單位扶貧產品采購完成情況,動員鼓勵加大采購力度。(牽頭部門:扶貧辦。配合部門:財政局、發改局、供銷部門等)
6.開展扶貧產品認定。按照《省扶貧產品認定管理辦法》要求,進行扶貧產品認定,切實擴大扶貧產品來源和認定范圍,提升各地各方面參與消費扶貧能動性。把質量好、價格優、特色強、帶貧多的扶貧產品,優選引進“三?!逼脚_,推向更廣闊市場。(牽頭部門:發改局。配合部門:農業農村局、市監局、鄉鎮政府)
7.開展消費扶貧主題日、采購日活動。深化推進消費扶貧七項行動,以鄉鎮、部門為單位,于9月30日之前結合本鄉鎮、本部門實際,分類開展扶貧產品展、消費扶貧主題日、采購日等特色活動至少一次。切實采購和幫扶銷售扶貧產品,在全縣上下掀起消費扶貧熱潮。(牽頭部門:發改局。配合部門:扶貧辦、組織部、宣傳部、教育局、衛健局、商務局、市監局、農業農村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網信部門、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等)
六、實施步驟
整體活動分3個階段:
1.組織發動階段(9月初)。按照省市活動方案要求,制定《縣2020年消費扶貧月活動方案》,并組織召開全縣消費扶貧月活動部署協調會,明確分工,共同發力,確保消費扶貧活動順利開展。
2.組織實施階段(9月)。全縣各鄉鎮、部門按照本方案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結合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性和行業性活動。
3.總結階段(10月上旬)。全縣各鄉鎮、部門對消費扶貧月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形成總結報告,電子版和紙質版(加蓋公章)于10月12日前報送縣扶貧辦,郵箱:。聯系電話。
七、有關要求
1.高度重視,建立順暢的聯動機制。開展消費扶貧月活動是中央、省促進消費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消費扶貧成果是今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請各鄉鎮、部門高度重視消費扶貧月活動,加強統籌協調、情況調度和總結報告,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2.狠抓落實,加大活動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對消費扶貧月活動的支持力度,特別對專柜專館專區,要落實優質點位,減免租金費用,把支持扶持措施落到實處。切實支持扶貧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政府相關部門要對開展消費扶貧月活動,提供必要的政策、資金等支持。
3.強化監管,發揮全面的監督作用。堅持平等自愿原則,尊重市場規律,不搞行政攤派,不許強迫命令,嚴禁弄虛作假,切實加強監督管理,確保扶貧產品質量合格、價格公道。12317扶貧監督舉報電話將接受群眾投訴舉報,加強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