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2:03
序論:在您撰寫漢語言文學畢業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高校;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034-02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等院校設置最多、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更是高等院校專業構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專業之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基礎牢固 厚重、就業適應面寬、社會需求量相對固定等傳統優勢。但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固有的教 育和人才觀念,沖擊著這個傳統人文專業的命運。
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像工程建筑和醫學一樣,它的職業定位沒有那么清晰,不是應用型的專業。它是傳統的人文科學,能夠體現人文的精神,傳承并且發揚漢語與中國文化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內容就是文學文化的遺產,是對人類的一種認識,承擔者某種社會的責任。所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就是畢業后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人相關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能夠體現對社會觀念的適應,不是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而是創造社會效益的。社會的不斷進步,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來說,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設置存在問題,與普修課課時相比,專修課課時明顯不夠,使得在專業的深度挖掘上存在不足;還有授課的形式問題,實踐課學時少,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不足。
1.2 考核制度和形式并不規范,一些學生專業知識的研究深度不夠,卻都能順利得到學分并畢業,這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考核制度 和形式存在缺陷和紕漏。比如,一些試卷考察的都是一些現成的概念性的知識。并且一長試卷就決定這門課的成功,這就使得學生只關注最后的考試而忽視整個教學 的過程。
1.3 學生并不熱愛本專業,認同感不強,認識的深度不夠,缺乏對傳承偉大文化遺產的使命的光榮感,而且專業文化素質不高。
2 對策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如何提高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逐步加以明確和強化。
2.1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包括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還有教學思維方面的創新。要突破專業方面的限制,創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期間做不到專和精,在畢業后找工作的競爭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專業。這種專業的特殊性讓我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以及文學本身的教學,要結合目前的就業狀況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新聞、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慢慢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基礎很扎實,要打破漢語言文學專業所設定的界限,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獨特優勢,比如新聞傳播、文秘、廣告策劃、公關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課程都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從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想法決定行動,只要學生內心想進行創新的活動和學習,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蘊。該專業有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新精神動力,并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的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梢哉f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必須在不訥于言的同時,還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2.2 修訂教學計劃。
要拓寬對民族的文化進行了解,在教學計劃當中增強民族文化的理論以及其它有關民族知識的課程,開展民族地區的考察等等活動,讓學生多多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理論聯系實際。要重視寫作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都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要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介紹,而且要做到介紹的準確,介紹的完整。要注重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重專業的延伸,發展研究能力,發展實際工作的能力。
2.3 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等。但事實上,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公司等單位,還有少數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寬的職業適應性,但同時,由于相關行業存在文秘、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沖擊力,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從現實的意義來看。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信息化時代;應用性技術;文化傳承;復合型人才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漢語已經走向了世界,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在國內,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研究也從未停止。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設有漢語言文學專業,其重要意義可想而知。該專業的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文學評論能力和文字輸出能力上都有較大優勢,但在如今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僅僅有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使漢語言文學與應用技能有效結合起來,才能提升工作效率,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性技術不僅符合多元化時代的發展需要,也順應了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是推進現代化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同時,語言作為人們思想的載體,能促進文化素質的提升,豐富精神世界的內涵,將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性,能夠有效避免知識傳輸單一性的缺陷,使高等教育與時展緊密結合起來。
2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發展現狀
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對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發展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
2.1漢語言文學教學不適應信息化時展的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在陶冶情操,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和人文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在強調實用性人才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生產效率決定一切,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就顯得與社會發展與需求格格不入,該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也屢屢碰壁。高校在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對于實現漢語言文學信息化教學的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實施和完善還有一定的困難和距離。
2.2漢語言文學的信息化課程設置不合理:雖然很多高校都很對漢語言文學專業設置了信息化應用的相關課程,但課時較少,教師不重視,課程安排也不合理,使其難以與教學計劃相協調。其次,漢語言文學信息化改革并不徹底,很多時候只是走形式,一些條件好的學校建設了漢語言信息化基地,但受種種因素的限制,基地的利用率不高。
3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性技術的具體對策
面對現如今這樣一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只有在熟練專業技能的同時,有效掌握信息化應用技術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增強競爭力。針對以上問題和現狀,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對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性技術提出建議。
3.1建立漢語言文學與信息化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教學體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不僅要考慮到專業素質的提高,也要顧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要讓學生充分掌握應有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要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使信息化滲透到漢語言文學教學體系中來,合理安排課程,加強信息化管理。為了避免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學??梢栽趯W生自愿的基礎上采用工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去相關單位或企業進行實習,這樣不僅將學校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也使學生認清目前的就業壓力與形勢,從而更好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意識會得到大幅提升,工學結合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途徑。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增加“空白”藝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讓學生擁有更多自我選擇和自主安排的空間和余地,從而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
3.2增加師資投入,提高對信息化應用技術的重視:教師是將漢語言文學與信息化相結合的主力軍,只有教師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加強自身信息化綜合水平,才能更有效的指導學生向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可能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并總結經驗教訓,使教育主動與社會接軌。教師要定期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以便更好的言傳身教。學生要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不要過于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而要自主學習信息化教程,使自身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和鍛煉。還需要學校和相關教師提高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增加師資投入,并提供相應資金支持,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良性轉型,逐步構建漢語言文學信息一體化教學模式。
總結: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提高國民素質,發揚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今,高等教育也要緊跟社會節奏,使漢語言文學教學符合多元化時展的需要,培養出真正的綜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景宏.淺談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年29期.
[2]黃仁章.漢語言文學信息化結合應用性研究與思考[J].《文學教育(中)》.2013年9期.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途徑研究
一、漢語言文學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這一概念是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它和其他語言的概念一樣,包括了多方面的內容,也正是因為如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沒有很清晰的職業定位,它的應用性也比較弱。社會化分工建設的逐漸精細化使這一情況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漢語言文學被細化成了多個類別,這使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漢語言文學屬于人文科學,因此,它能夠體現人文精神。同時,漢語言文學也繼承了我國傳統文化,它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就是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除了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之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作出眾多的努力。首先,教師要將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來,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趨勢問題的理解,并且這還有助于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創造。社會地位發展與進步給技工院校帶來了更大的教學壓力,提高教學的實用性成為了各大技工院校所急需解決的問題。漢語言文學專業也是如此,它必需盡快提高專業的應用性。目前,社會學生面臨著十分激烈的就業競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就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必須盡快實現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
二、提高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要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這一詞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它不僅包括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地位創新,還包括教學思維的創新,并且教學思維地位創新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更加重要。要想實現創新,就必須突破固有限制。由于大多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都具有十分活躍的思維,因此,該專業的學生有著很廣的就業面,這本身是漢語言文學地位優點所在,但這一優點也造成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夠認真,學習效果不佳。有一部分學生在畢業之后不會從事這一專業的工作,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考慮到這一點。為此,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教學局限在課本最終版,教師要對當前社會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很多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專業演變而來的,例如新聞、文秘專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僅要確保學生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還要打破專業限制,將漢語言文學專業獨有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教師可以口向學生教授文秘、新聞等由漢語言專業演變而來的專業的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加強學生的從業能力。
(二)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要培養創新思維
一般來說,行動是由思想所決定的,因此,要想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改變學生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專業特性,漢語言文學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的要求較高,這一專業的學生必須擁有一定的東方文化底蘊與中國文化底蘊。所謂的歷史文化底蘊不但在于對于文字等與漢語言等直接相關的文化的了解。更在于對于整個中國歷史文化的解讀。相信有了良好的政治觀、歷史觀和地理觀的鋪墊,漢語言的學習者們才能真正的體會到漢語言最最原始和基礎的力量。由于漢語言文學這一專業具有較強的文化特征,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對漢語產生感情,并且學生會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進行創新的動力,這有助于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教師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為此,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思路的創新。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進行探索與實踐,并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在實踐中繼承發展,在探索中開創未來,從而找到最佳的教學方式。
(三)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要加強實用性
文秘、編輯等職業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但通過分析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漢語言文學的畢業生都在企業、新聞出版等單位就業,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在房地產、律師等行業就業,這說明有漢語言文學這一專業具有很強的職業適應性。但盡管如此,漢語言文學相關專業的學生還是給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為了減少沖擊,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迫在眉睫。漢語言文學這一專業所包含的課程多達十幾門,過多的課程設置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必須盡快精簡課程,并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同時,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的時候,要盡可能多的增加具有實用性的內容。
三、結語
提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需要通過幾個途徑來實現。本文通過對于漢語言學科特點的描述,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漢語言文學的思維和加強漢語言文學的實用性入手。將漢語言文學真正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體會文化的魅力所在。筆者認為這也將是未來漢語言教學的發展方向,提高文化的創新能力,真正將我們傳統的藝術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安慧玉.淺談提高《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156-157.
[2]曾慶敏,杜曼,李爭鳴.淺談提高“英美文學選讀課”教學效果的途徑[J].中國電力教育,2007,10:116-117.
[3]蘇永紅,羊健.淺談提高繼續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措施[J].中國成人教育,2010,01:114-115.
關鍵詞: 漢語言文學專業 存在問題 對策
1.漢語言的概念與特征
我國的漢語文學教育起始于時期,之前的漢語教育主要圍繞的是政府的服務,之前漢語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為各朝各代培養政府所需要的人才。漢語言文學畢業的學生就業方向主要包括新聞、教育、編輯、行政文職和秘書等,上述行業均要求畢業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強,口語表述清晰。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讓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審美意識,讓學生擁有專業的寫作能力。
學校里的漢語文學教育對于學生的創新審美并不重視,在口語的表達與提高上花了過多精力,學生的整體素質尚未得到提高,這制約了學生的未來發展。較之專業性較強的醫學、建筑、機械學,漢語言文學的涵蓋面非常廣,職位的定義并沒有針對性與實用性。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征在于傳承各種人文精神,探討人類的發展與生存,培養社會責任感。職業教育中,漢語教育的意義體現在對人文精神層面的影響,漢語在社會發展中,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未來漢語教育在保持自身的教育核心基礎上,適當進行社會變革。
2.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教育觀念不明
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教學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將所要講述的內容貫徹實施。漢語言教學在面對近年來的社會文化沖擊中有些措手不及,尚未明確自身的教學理念,對于人才的培養并沒有深入認識與了解。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率并不高,要想進行教學教育改革,必須進行實踐探索,想清楚了該專業到底是要培養怎樣的人。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推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對于教學中的新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需要將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作為突破口,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2.2授課與考核單一化
當前漢語教學課程多數是以學生聽講,老師講課的形式出現。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多,老師并不關心學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講的知識,只是一味完成教學內容。在高校教學中,我們常??梢钥吹嚼蠋熢谇懊婧诎迳蠈憹M了板書,底下的學生趴倒了一片。這種教學形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中的交流幾乎局限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等方面。學生遇到了不懂的問題也不問老師,只有通過每學期的考試才能調整老師的教學進度,這造成了教學效率不高、質量不高。
當前漢語考試是以書面試卷的形式,考的還是專業知識的掌握,關于實踐的內容涉及很少。在文學教育中,老師并未對學生的創新情況考核,對于未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情況沒有進行情景模擬。單純的書面考試并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的表達與思維想象力。
2.3學生的就業能力不高
在當前的社會教學中,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被戲稱為萬金油,雖然學到的東西很多地方都能夠用得到,但是并不精。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問題首先是要突出文學專業的特長,強化學生的文字組織與口語表達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學中忽視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力,對于學生的審美、人文素養、口語培養方面都相當欠缺,這些都造成了漢語言文學的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動手能力較差,對于崗位要求較難適應。
3.加強漢語言教學的相關對策
3.1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
各大高校應當從戰略高度和全局方面重視漢語言教學,逐漸提高學生教學能力,提高學生文化涵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對于課堂教學方案的管理并沒有太重視,在課堂中忽視了師生溝通,尚未充分把握學生的行為活動與思想培養。教師應當充分尊重教學激勵機制,在課堂中可以以情境表演的形式進行,以學生的思想活動和行為為基點,重視學生發展前景。在漢語言教學中可以就學生的未來就業前景,多以案例的形式向學生灌輸知識。
在進行教學規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挖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所在。思考教學中如何多講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師生教學互動,融洽課堂氛圍,使新課標的要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現。
3.2開展就業為主導的教學方向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讓高校畢業生適應社會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專業技能,將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人才作為市場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社會人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與表達能力。在教學改革中進行考核,加入更多提醒,減少學生的死記硬背。漢語言文學應當多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能陶冶學生情操的節目,比如百家講壇,子午書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老師可以組織各種文化沙龍,舉辦讀書會、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需要,成為社會化的新型人才。漢語教學需要將社會的需要作為教學新導向,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3.3以多媒體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計算機多媒體在當前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學生積極性。教師應當認識到多媒體的重要性,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師生課堂互動。老師可以根據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特點,以多媒體的視頻、圖文、影音方面的優勢,制作出多媒體的課件,配合板書授課。教師也可開設多媒體的互動課,讓學生課外自行制作相關的課件,加深學生對漢語言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多媒體應用能力。
漢語言文學歷史悠久,在校畢業生數量非常大。在社會發展中,漢語言教學在不斷變革。作為漢語言專業的畢業生,需要正視存在的相關問題,探討事物的本源,并以合理的措施推進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宏韜.淺議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2):283.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存在問題;對策
1.漢語言的概念與特征
我國的漢語文學教育起始于時期,之前的漢語教育主要圍繞的是政府的服務,之前漢語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學生能力的提高,而是為了為各朝各代培養政府所需要的人才。漢語言文學畢業的學生就業方向主要包括新聞、教育、編輯、行政文職和秘書等,上述行業均要求畢業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強,口語表述清晰。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讓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審美意識,讓學生擁有專業的寫作能力。學校里的漢語文學教育對于學生的創新審美并不重視,在口語的表達與提高上花了過多精力,學生的整體素質尚未得到提高,這制約了學生的未來發展。較之專業性較強的醫學、建筑、機械學,漢語言文學的涵蓋面非常廣,職位的定義并沒有針對性與實用性。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征在于傳承各種人文精神,探討人類的發展與生存,培養社會責任感。職業教育中,漢語教育的意義體現在對人文精神層面的影響,漢語在社會發展中,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未來漢語教育在保持自身的教育核心基礎上,適當進行社會變革。
2.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教育觀念不明
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教學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將所要講述的內容貫徹實施。漢語言教學在面對近年來的社會文化沖擊中有些措手不及,尚未明確自身的教學理念,對于人才的培養并沒有深入認識與了解。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率并不高,要想進行教學教育改革,必須進行實踐探索,想清楚了該專業到底是要培養怎樣的人。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推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對于教學中的新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需要將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作為突破口,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2.2授課與考核單一化
當前漢語教學課程多數是以學生聽講,老師講課的形式出現。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多,老師并不關心學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講的知識,只是一味完成教學內容。在高校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老師在前面黑板上寫滿了板書,底下的學生趴倒了一片。這種教學形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中的交流幾乎局限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等方面。學生遇到了不懂的問題也不問老師,只有通過每學期的考試才能調整老師的教學進度,這造成了教學效率不高、質量不高。當前漢語考試是以書面試卷的形式,考的還是專業知識的掌握,關于實踐的內容涉及很少。在文學教育中,老師并未對學生的創新情況考核,對于未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情況沒有進行情景模擬。單純的書面考試并不能全面考查學生的表達與思維想象力。
2.3學生的就業能力不高
在當前的社會教學中,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被戲稱為萬金油,雖然學到的東西很多地方都能夠用得到,但是并不精。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問題首先是要突出文學專業的特長,強化學生的文字組織與口語表達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學中忽視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力,對于學生的審美、人文素養、口語培養方面都相當欠缺,這些都造成了漢語言文學的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動手能力較差,對于崗位要求較難適應。
3.加強漢語言教學的相關對策
3.1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
各大高校應當從戰略高度和全局方面重視漢語言教學,逐漸提高學生教學能力,提高學生文化涵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對于課堂教學方案的管理并沒有太重視,在課堂中忽視了師生溝通,尚未充分把握學生的行為活動與思想培養。教師應當充分尊重教學激勵機制,在課堂中可以以情境表演的形式進行,以學生的思想活動和行為為基點,重視學生發展前景。在漢語言教學中可以就學生的未來就業前景,多以案例的形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在進行教學規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挖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所在。思考教學中如何多講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師生教學互動,融洽課堂氛圍,使新課標的要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現。
3.2開展就業為主導的教學方向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讓高校畢業生適應社會發展,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專業技能,將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人才作為市場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社會人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與表達能力。在教學改革中進行考核,加入更多提醒,減少學生的死記硬背。漢語言文學應當多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能陶冶學生情操的節目,比如百家講壇,子午書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老師可以組織各種文化沙龍,舉辦讀書會、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需要,成為社會化的新型人才。漢語教學需要將社會的需要作為教學新導向,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3.3以多媒體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計算機多媒體在當前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學生積極性。教師應當認識到多媒體的重要性,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師生課堂互動。老師可以根據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特點,以多媒體的視頻、圖文、影音方面的優勢,制作出多媒體的課件,配合板書授課。教師也可開設多媒體的互動課,讓學生課外自行制作相關的課件,加深學生對漢語言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多媒體應用能力。漢語言文學歷史悠久,在校畢業生數量非常大。在社會發展中,漢語言教學在不斷變革。作為漢語言專業的畢業生,需要正視存在的相關問題,探討事物的本源,并以合理的措施推進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宏韜.淺議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2):283.
[2]鄭君.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256-257.
論文摘 要: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的應用性不是很強,但是現代社會競爭殘酷,學生要想適應就業的大趨勢,就要加強本專業的實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就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優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突破專業的局限性,在教學上進行創新,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學生在社會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像工程建筑和醫學一樣,它的職業定位沒有那么清晰,不是應用型的專業。它是傳統的人文科學,能夠體現人文的精神,傳承并且發揚漢語與中國文化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內容就是文學文化的遺產,是對人類的一種認識,承擔者某種社會的責任。所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就是畢業后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人相關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能夠體現對社會觀念的適應,不是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而是創造社會效益的。社會的不斷進步,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來說,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包括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還有教學思維方面的創新。要突破專業方面的限制,創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期間做不到專和精,在畢業后找工作的競爭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專業。這種專業的特殊性讓我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以及文學本身的教學,要結合目前的就業狀況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新聞、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慢慢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基礎很扎實,要打破漢語言文學專業所設定的界限,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獨特優勢,比如新聞傳播、文秘、廣告策劃、公關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課程都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從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想法決定行動,只要學生內心想進行創新的活動和學習,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蘊。該專業有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新精神動力,并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的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梢哉f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必須在不訥于言的同時,還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2 修訂教學計劃
要拓寬對民族的文化進行了解,在教學計劃當中增強民族文化的理論以及其它有關民族知識的課程,開展民族地區的考察等等活動,讓學生多多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理論聯系實際。要重視寫作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都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要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介紹,而且要做到介紹的準確,介紹的完整。要注重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重專業的延伸,發展研究能力,發展實際工作的能力。
3 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等。但事實上,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公司等單位,還有少數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寬的職業適應性,但同時,由于相關行業存在文秘、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沖擊力,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從現實的意義來看。
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化;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該專業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現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曉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應向創造性教學轉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2]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3] 許海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知識結構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3).
[4]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論文摘 要: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的應用性不是很強,但是現代社會競爭殘酷,學生要想適應就業的大趨勢,就要加強本專業的實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方式就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優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突破專業的局限性,在教學上進行創新,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學生在社會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像工程建筑和醫學一樣,它的職業定位沒有那么清晰,不是應用型的專業。它是傳統的人文科學,能夠體現人文的精神,傳承并且發揚漢語與中國文化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要內容就是文學文化的遺產,是對人類的一種認識,承擔者某種社會的責任。所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特點就是畢業后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是和人相關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能夠體現對社會觀念的適應,不是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而是創造社會效益的。社會的不斷進步,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來說,也要進行一定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讓學生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不僅包括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還有教學思維方面的創新。要突破專業方面的限制,創新教學內容。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期間做不到專和精,在畢業后找工作的競爭力方面比不上其它的專業。這種專業的特殊性讓我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以及文學本身的教學,要結合目前的就業狀況對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新聞、文秘以及公共管理等等專業都是從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慢慢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專業基礎很扎實,要打破漢語言文學專業所設定的界限,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獨特優勢,比如新聞傳播、文秘、廣告策劃、公關以及文化管理等等的課程都可以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增強自己的從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想法決定行動,只要學生內心想進行創新的活動和學習,就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東方文化底蘊。該專業有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對東方文化的親合及從中汲取創新精神動力,并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因此,漢語言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首先,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要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行為上善于探索,潛心實驗,不斷總結和不斷進取。在教學中不能滿足做文化的傳聲筒,要適當的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思考,如博客,新媒體等多種文化傳播方式都可以成為學生思考的問題。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給學生以震撼,激勵他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梢哉f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必須在不訥于言的同時,還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該專業的個性,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讓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2 修訂教學計劃
要拓寬對民族的文化進行了解,在教學計劃當中增強民族文化的理論以及其它有關民族知識的課程,開展民族地區的考察等等活動,讓學生多多了解我國的國情,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理論聯系實際。要重視寫作類課程的教學,要把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都列入到教學計劃當中。要增強對中國文化的介紹,而且要做到介紹的準確,介紹的完整。要注重基礎課程和應用課程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重專業的延伸,發展研究能力,發展實際工作的能力。
3 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用性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為教師、各類編輯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等。但事實上,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教育科研、新聞出版、企業公司等單位,還有少數人涉足律師、房地產、金融外貿等新興行業。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較寬的職業適應性,但同時,由于相關行業存在文秘、新聞、廣告、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造成了對他們較大的沖擊力,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從現實的意義來看。
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十余門課程,有必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對課程進行優化;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領域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發展的當下高度來考慮學科基礎,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的內容,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如寫作學和文學概論中的文體學知識。
該專業的實用性教學應體現在五個方面:古今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現代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文教學能力,信息調研能力等。學校和教師必須精心設置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本專業課程的應用模塊,通過系統的應用技能課程的設置,以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提高這五個方面的能力,獲得將來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應用能力,成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曉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應向創造性教學轉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2]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
[3] 許海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知識結構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3).
[4] 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