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1:53
序論:在您撰寫技術設計方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般來說,我國建筑建設比較常用的外墻保溫技術分為兩個部分,外保溫環節、內保溫環節。在節能建筑技術剛起步的時候,內保溫技術承擔了一個推動力的角色,促進了我國建筑節能事業的不斷發展。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日益延伸,我國的內保溫技術已經難以滿足時展的要求,不利于建筑性能的有效實現,特別是對于一些寒冷區域來說,它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溫作用。目前來說,外墻外保溫技術由于其自身的優勢,逐步成為我國建筑保溫技術的主流趨勢。在一些寒冷區域,比如我國的北方,東北地區,其冬季氣候寒冷,為了促進建筑保溫性能的實現,要實現建筑結構的優化,確保其對風、雪的有效應用。為此要進行外墻保溫技術的深化,使其適應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能夠有效經受風、雪等外界氣候侵擾,這需要保證其系統各層材料性能的穩定,以保證該建筑保溫性能的實現,為此要進行建筑系統各層材料的有效選取,以滿足建筑物各項性能的需要。
2關于外保溫技術的剖析
(1)建筑物外保溫技術的有效應用,有利于促進主體結構的優化,促進建筑物使用期限的延長,這種技術的保溫層位于建筑結構外層,實現對結構變形壓力的有效緩沖,實現了對其溫度變化的有效適應,避免由于外界氣候因素導致的結構破壞問題,有利于降低外部有害氣體、紫外線對圍護系統的侵蝕。為了保證墻體與屋面溫度變形的程度,要進行建筑保溫隔熱材料的有效選擇,以降低墻體裂縫的發生率,促進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的延長,實現住宅建筑綜合效益的提升。
(2)外保溫技術也有利于降低熱橋的不利影響。所謂熱橋是日常住宅建設的一種散熱渠道,它應用于內外墻的交界處、框架梁及構造柱等,有利于建筑物的有效散熱。外保溫相對于傳統的內保溫技術來說,其對熱橋的熱損失的消除能力更加強悍,有利于保證室溫的穩定,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這種技術有利于改善墻體潮濕的情況,在住宅建筑環節中,外保溫技術的應用突破了內保溫技術的局限性,實現對隔氣層設置環節的避免,實現了對主體結構材料的有效應用,這些材料的位置在保溫層的內側,只要選擇合適的保溫材料,就能促進墻體內部溫度的穩定。外保溫技術的有效應用,提升了結構層的整體墻身溫度,有利于墻體保溫性能的提升,有利于建筑物節能效益的整體提升。它實現了建筑節能的可持續性,而不是傳統的建筑物單純的居住性能。通過外保溫方式實現對建筑物的節能改造,這有利于保證人民生活環境的穩定。
3寒冷地區外墻保溫施工方案設計
(1)在寒冷地區,為了確保外墻保溫施工環節的穩定,要進行粘貼聚苯板施工措施的優化,實現其密封防水處理環節的合理性,確保其相關環節的翻包網的應用。也要實現對女兒墻、預留洞口、陽臺等環節的有效應用,確保不同構造環節的有效協調。一般來說,為了確保翻包網格布環節的穩定運行,要進行聚苯板兩面尺寸的控制??梢岳命c框法進行聚苯板的有效粘貼,促進砂料的均勻涂抹,在此環節中,要實現聚苯板預定位置的有效對位,注意用力的均勻性,實現其平整度環節、垂直度環節的規范性,確保基底與聚苯板的牢固性。拼縫及細部施工時,聚苯板粘貼時應自下而上,錯縫粘貼,轉角咬槎。每層錯縫1/2板長并不少于200mm。對下料尺寸偏差造成板間縫隙大于2mm的,應將聚苯板裁成合適的小片塞入縫中。門窗洞口四角的聚苯板應采用整板切割成形,不得拼接。接縫距洞口四角不少于200mm。聚苯板粘貼完成靜置24h后將板縫不平處用砂紙打磨平整再進行下道工序。
(2)寒冷地區為了保證保護層施工的穩定運行,要進行聚苯板表面的砂漿的均勻涂抹,這需要利用好鏝刀進行具體操作,以滿足保護層施工措施的要求。在此過程中,要實現抹面砂漿壓入環節的穩定運行,確保網格布的平整性。要注意網格布鋪設的方向,確保其橫向鋪設環節、從上到下鋪貼環節等步驟的規范。為了保證工程整體系統環節的協調性,要確保對斜向網格布的有效應用,確保其加強網的有效布置。加強網格布的鋪貼方法,先貼加強網,再貼標準網,加強網與標準網之間必須加抹一層抹面砂漿。標準網格布的搭接寬度≥100mm。
關鍵詞 數字微波;廣播電視發射機;切換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6-0122-02
桂林廣播電視發射臺傳輸部數字微波系統是廣播電視發射機前端唯一的一套無線傳輸系統,是有線傳輸的必要備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數字微波調制器經常出現死機或信道編碼出錯現象,造成傳輸信號中斷,工作人員為了啟用備份數字微波調制器,由于接口連接多,更換比較復雜,延誤正常播出時間,甚至造成停播事故。為此,對現有數字微波傳輸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
1 項目設計目的
第一,備用調制器為冷備份平時不工作,當系統檢測到主用調制器輸出的信號有問題或調制器機身出現故障時,立即啟動備用調制器開機使其正常工作,同時自動關閉主用調制器的電源停止其工作,從而達到主備用機自動切換的功能。
第二,ASI接口的TS碼流信號源同時輸入主、備調制器,當輸入的碼流出錯或者沒有信號時,則系統發出聲光告警[1]。
2 “數字微波調制機切換器”技術方案
2.1 控制系統整體結構示意圖
2.2 技術概述
1)自動控制系統主要依靠FPGA可編程器件的強大應用功能,在相關固定功能器件的基礎上,編寫相應的檢測控制分析邏輯程序,配合單片機共同完成整個系統的檢測控制功能。
2)ASI碼流信號源同時輸入主、備調制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通過對ASI碼流進行解碼檢測分析,判斷出輸入信號的有無、其幅度大小是否可以給調制器識別、輸入信號是否出錯以及產生的誤碼是否會導致無效傳輸,判斷的結果將控制系統是否發出告警。
3)使用中的調制器輸出中頻將分出1路輸入控制系統,系統對該中頻信號進行解調解碼并檢測分析,判斷中頻信號的場強電平大小、信號的誤碼質量等級,通過有效比對,判斷出是否應該切換至備用機電源同時斷開主用機電源。
4)控制系統對主備用機電源的開啟與關閉通過繼電器來實現,控制系統本機在斷電重啟后按此前存儲的狀態參數控制繼電器工作;而當本機關機時,繼電器的復位可以達到電源直通至主用機的功能,也可以通過手動強制切換開關切換至備用機工作,手動強制切換開關使外電源不再通過繼電器,使主備機脫離了本機的控制,本機開機后如需恢復本機的自動控制,需把手動強制切換開關恢復至自動位置。本機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如果需要對主備機進行手動切換,可在面板輸入手動切換指令,系統通過單片機可以控制主備機的切換;當本機出現故障時,則可以通過手動強制切換開關實施主備機的切換。
2.3 實現原理
ASI碼流輸入端檢測采用無源分配給到控制機的碼流(也即輸入主備機碼流),在工作時控制機的CY933解調出TS碼流,TS碼流經TS流檢測模塊檢測輸入的TS流是否正常,如正常給顯示屏顯示正常,反之聲光告警。
調制中頻輸入(也即QPSK工作機輸出)經中頻解碼后進入TS流控制模塊單片機讀取QPSK解調強度,質量等參數在顯示屏上顯示,當檢測出的參數和正常時參數不同及超過一定值時就判斷正在工作的QPSK機器出現故障需切換到備用機工作,這時單片機控制繼電器切換到備用機電源接通,主機電源關閉,并聲響告警并在顯示屏提示,直至值班人員手動復位后聲響才停止[2]。
2.4 功能
第一,面板顯示監測信號的質量、強度、告警等相關內容、參數;第二,在ASI碼流信號源輸入的檢測方面:當ASI無輸入或者輸入幅度較小時,系統發出聲光告警,告警可以設定為3種方式:只有聲音告警(蜂鳴器)、只有光告警(顯示屏光閃動)、同時具備聲光告警;第三,對調制器輸出信號的檢測方面:調制器本身及內部信號處理的所有問題均可通過質量和強度的數值大小表現出來,通過設定二者的門限數值即可實施自動切換功能(二者的門限數值可以通過面板進行修改設定),切換時自動啟動備用機的電源,同時自動關閉主用機的電源;主備用機切換后,有一個判斷備用機是否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過程時間,初定為0.5min~3min,該時間可以通過面板設定,在該時間段內,如果系統發現備用機達不到要求,則會重新切換到主用機并重新檢測是否達到要求,此反復切換的過程初步設定為5次(該次數也可通過面板修改設定),如果最后主備用機均達不到要求,則系統發出聲光告警;第四,關機直通、手動控制功能:正常情況下,控制系統本機在斷電重啟后按此前存儲的狀態工作,當本機關機時,電源直通至主用機,也可以通過手動強制切換開關切換至備用機工作。手動強制切換開關在本機的后面板上,分主、自動、備三檔,使用該開關的主、備檔,均不再受本機控制,本機開機后如需恢復本機的自動控制功能,需把手動強制切換開關恢復至自動位置。本機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如果需要對主備機進行手動切換,可在面板直接設置主備機的切換,系統會按照上述步驟重新檢測,如反復檢測幾次(按設定的次數)后仍達不到要求,則系統發出聲光告警;當本機出現故障時,則可以通過手動強制切換開關實施主備機的切換。
2.5 控制系統的意義及擴展性
具備上述功能的自動控制系統不僅僅只用于數字微波系統,還能通過擴展廣泛的應用于其他系統,例如,調頻廣播發射系統、電視發射系統、國標地面數字電視發射系統、CMMB手機電視發射系統等的控制切換,以及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前端機房、其他數字電視前端機房等的電視碼流的適時監測、分析等[3]。因此,該系統的成功實現意義重大、應用范圍廣。
3 結論
第一,“數字微波調制機切換器”提高了微波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無縫自動切換,增強了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安全性。
第二,由于“數字微波調制機切換器”具有信號檢測功能,對信號源可實時監控,為數字微波傳輸系統的維護搶修創造了便利條件,在現有條件下,可簡化系統故障維修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的保障能力。
第三,由于數字微波系統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可實現無人值守,也可作為發射機前端的主要信號傳輸鏈路使用。
參考文獻
一、前言
沈陽市的燃氣事業始建于1923年,是國內最早生產和使用燃氣的城市之一,現擁有地下燃氣管網2156公里,燃氣居民用戶80萬戶,工業用戶3000多戶。隨著沈陽市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市的燃氣管道用戶及管網規模在不斷擴大,手工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無法滿足“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安全供氣、優質服務”的要求,因此,尋求一種高科技、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是當務之急,我公司經多方面調研分析,認為建立地下燃氣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是解決問題的捷徑,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實現燃氣管網的動態管理,以便為城市燃氣規劃、管網管理、燃氣事故預防及突發事故的處理等迅速、準確地提供管網的相關數據。
該系統是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建立在強大的網絡系統平臺上,支持大型數據庫系統。在這個網絡信息系統平臺上,可以實現燃氣管網的規劃設計、輸配管理、圖檔管理、搶修輔助決策、燃氣用戶管理及綜合查詢、統計等功能,各管網相關部門可以實現在各自部門同時查閱管網信息,以提高管網信息利用的效率。該系統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主要完成數據的采集、管理、更新、查詢、分析等主要功能,二期主要完成系統網絡工程的建設。
二、技術路線
煤氣管網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設的好壞不僅影響系統自身的應用情況,也將對整個沈陽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推廣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此,在設計和建設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規范化原則
城市建設地理信息系統須嚴格遵循國家、遼寧省及沈陽市有關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法規。數據的分類編碼應該嚴格遵循現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并根據遼寧省和沈陽市的地方特色,制訂適合于本系統的分類編碼方案。
先進性原則
系統的功能設計應該立足于較高的起點,在考慮性能價格比的同時必須著重考慮系統的先進性。在軟硬件平臺的選用上考察國內外最新技術,同時也應考慮系統的通用性及各部門現有的軟硬件平臺及應用水平,便于該項目的成果盡早產生效益。本系統的地理信息系統平臺采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的美國ESRI(Environmental Source Research lnstitute)的Arclnf08,使系統立足于高起點,為煤氣系統的開發及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完備性原則
系統的數據結構和功能體系應能充分滿足用戶提出的合理需求。
適用性原則
系統應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易于使用,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全面考慮各種特殊情況,使系統具有通用性。
示范性原則
沈陽市煤氣地理信息系統是遼寧省第一家專業管網系統,該系統的建立為沈陽市其它管網系統的建立積累技術經驗,同時也可以為其它兄弟城市建立管網系統提供寶貴的技術支持。
可擴充性原則
系統的要素、編碼、功能和數據庫結構都必須易于擴充,以滿足系統進一步的發展和沈陽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需要。
三、系統一期工程
目前,沈陽市煤氣總公司的管網資料主要以紙質的500圖、臺帳、竣工檔案等形式存儲,無任何數字化管網信息,因此系統一期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建立管網地理數據庫,此項工作主要由屬性錄入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來完成。
l、煤氣屬性數據錄入子系統
說明:在系統建立初期,為了方便用戶屬性的錄入,用VB和Access相結合開發了屬性數據錄入子系統,它主要應用于系統建立初期屬性數據的大量錄入,系統建立以后,不再使用此系統。
錄入:通過拷貝、提供可選項等方式,提高屬性數據錄入的效率,錄入過程中可以實現記錄的全屏幕編輯,如:刪除、修改、存盤等操作。
查詢:通過28種查詢方式,查詢到滿足用戶條件的記錄。
修改:高級用戶可以實現屬性數據的批量更新、恢復。
報表:可以實現條件報表,動態報表
2、煤氣數據管理子系統
說明:在系統建立初期,為了實現數字化各工序的管理,圖形和屬性數據的掛接,圖幅的拼接,錯誤的檢查等工作,用VB和Maplnfo相結合開發了數據管理子系統,它主要應用于系統建立初期。
管點分類:在拼接完成的1:5000區塊上,完成調壓站、抽水缸、節點、罐站、閥門井的分離
屬性掛接:在拼接完成的1:5000區塊分類表上,實施點屬性的掛接,全市拼接完成之后,完成點屬性向線屬性的抽取。
查錯:查出各種圖面錯誤(符號用錯、線端點無點符號、點符號不在線上、重復點、懸掛點、重復線、點號重復、點號為空)
拼圖:完成1:5000范圍內的拼圖,全市的拼圖·轉換:利用Maplnfo的轉換工具,將數據轉換成 Arclnfo的E00格式或CAD格式。
打印輸出:查詢結果報表,總表報表、標準圖幅打印
3、煤氣地理信息系統
說明:在ARC/INF08環境下,以VB6.0作為系統二次開發語言,實現煤氣管網的專業化管理。
查詢:快速查詢、組合查詢、關聯查詢、空間查詢。
統計:快速統計、組合統計、關聯統計、空間統計。
專題圖:以字段為依據、生成各種專題地圖。
標注:根據標注參數設置,完成自動標注、扯旗標注。
分析:垂距分析、爆管分析、橫剖面分析、縱剖面分析、兩點連通分析開關測試、預警分析、水力計算、動態監控口
圖形管理:開始編輯、拴點上圖、捕捉設置、停止編輯、圖幅打印、沿道路打印。
屬性管理:單記錄屬性管理、多記錄屬性管理、更新維護次數、報表打印。
動態報表:查詢、統計、分析結果的動態報表。
圖紙輸出:標準圖紙的黑白打印、彩色打印、任意打印、沿道路打印。
數據轉換:與Maplnfo或AutoCAD之間的雙向轉換。
4、動態監控子系統
利用煤氣總公司已建成的動態監控系統采集的數據(存儲在SQL SERVER數據庫中),實現監測點數據在電子地圖上的動態顯示。
四、系統二期網絡工程
煤氣二期網絡系統是在煤氣一期工程系統(單機版)的基礎上擴充了網絡功能。二期工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發揮煤氣數據資源的價值,煤氣數據資源是煤氣公司寶貴財富,是近,百年來,幾代煤氣人辛勤勞動的結晶,它的數字化、錯誤的糾正更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網絡的建設可以使煤氣總公司這一寶貴的財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功能。二期網絡工程的建設與施,使各管網相關的部門可以及時了解最新的管網信息,為管網的設計、運行、維護、更新、管理提供高效、準確、及時的管網信息,加強管網科學化、自動化管理,為沈陽煤氣事業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造福子孫后代。系統二期網絡工程的建設,使得煤氣公司的管網系統采用了客戶朋艮務器(C/S)方式,成為了真正的企業級的地理信息系統構架,使得各管網相關部門,可以做到足不出產,便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管網信息,使得煤氣公司在全國范圍內處于技術領先地位。
1、網絡工程目標
提供沈陽市煤氣管網設計、管理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完成沈陽市煤氣總公司企業級GIS體系,強化煤氣管網管理。
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企業級GIS應用構架,采用符合技術發展和工業標準的Oracle數據庫作為系統數據管理平臺,構架先進的企業級應用系統,使得系統的投資能夠長期為用戶服務。實現管網數據資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實現管網規劃、設計、管理、維護一體化。
提高管網信息的使用價值,使一期的投資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提高沈陽市煤氣總公司的企業形象,為IS09000的認證準備雄厚的技術儲備。
2、 網絡結構
該系統的網絡結構采用標準的快速以太網,傳輸介質采用100M的非屏蔽雙絞線,服務器及客戶端計算機通過中心的100M高性能交換機連接,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沈陽市煤氣管網地理信息系統二期工程
該網絡系統結構簡單明確,使用很少的投資實現完全的網絡系統,同時便于系統的升級與擴充。如果建立了相應的網絡中心,不僅可以控制、維護各工作站數據的使用,還可以作為展示中心,如果與遙調、遙測系統相聯,還可以在投影上動態顯示各監測點的數據??紤]網絡結構和應用軟件系統的具體要求,系統使用高性能的服務器系統與網絡交換機。
本系統米用ESRI公司企業級GIS解決方案,實現大規?;A空間數據的管理。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采用三層結構體系,底層為空間與屬性統一的數據庫系統(數據庫采用 ”Oracle8i);中間層為應用系統服務器,應用系統為ARCINFO與ARC—SDE,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能力,及空間數據管理能力,并支持3維地形圖分析;上層(客戶端)基于UapObject組件開發基礎空間數據管理系統,支持管網數據的查詢、統計、圖形打印、動態報表、數據輸出或轉出等基本功能。 系統采用ESRI公司的網絡平臺ARCSDE、Mapobjects,不僅考慮到與一期軟件平臺(ESRI
公司的Arclnf08)的兼容性,主要是考慮系統整體構架的先進性、可擴充性和企業級應用。
系統采用大型數據庫0racle8i,主要是用于管線數據和基礎地形圖海量數據的管理。Oracle8i是當今先進的地理數據庫,它可以同時存儲圖形信息和屬性信息,同時,它與ESRI公司的ArcsDE8的兼容性最好,可以保證系統能夠發揮最高的效率,同時也保證了方案的最優性,保證系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落后。
3、 方案特點
應用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企業級GIS應用框架,為煤氣工程提供了靈活、高效的企業級應用解決方案,系統的運行實施,將使沈陽市煤氣管網的管理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接近國際同期水平。
系統是采用真正的客戶朋艮務器結構的GIS系統,是在企業范圍內高效、安全
地共享煤氣管網數據的必然選擇。
采用工業標準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存儲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一致性。
系統方案符合當前煤氣管網管理和GIS技術發展趨勢,特別是采用的GIS技術解決方案目前處于絕對領先的優勢,通過系統運行期間的升級、維護,能夠保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落后。
合理的軟件配置,具有較好的性價比。
保證了煤氣一期工程的投資利用,最大程度地重用了一期工程的資源,保護了前期投資,避免資源浪費。
五、結語
沈陽市煤氣總公司從2000年6月開始至今已順利地完成了一期工程。使我公司的燃氣管網管理登上了新的臺階,但由于我市燃氣事業起步較早,歷史原因造成燃氣管線的部分數據不詳,因此,管網資料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今年啟動二期工程的建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使得該系統能夠近早地為沈陽市煤氣總公司服務。
參考文獻:
l、 ESRI公司系列產品簡介,富融科技有限公司,1999、10
2、 Modeling Our World,The ESRI Guide to Geodatabase Design ,MichaelZeiler,ESRI PreSS
【關鍵詞】加固技術;體外預應力;碳纖維;化學植筋
橋梁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公共交通的順暢和廣大人民的實際利益。加固現有橋梁,不但可以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還可以加大橋梁的承載力度,況且只需要少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使橋梁能快速滿足公共交通的需求,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國內路橋工程的加固技術主要有:增大截面與配筋加固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法、粘貼鋼板或碳纖維加固法、化學植筋加固法、噴射混凝土加固法。本文針對體外預應力加固法、粘貼碳纖維加固法和化學植筋加固法的加固技術和設計方案進行分析。
1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及設計方案
1.1 加固原理
預應力加固法是以鋼絞線、粗鋼筋、高強鋼絲等為材料,以梁身為錨固體,采用外加預應力的鋼拉桿對構件結構進行加固。由于張拉對梁體產生偏心壓力,在此偏心預應力作用下,使梁體產生向上的力,從而抵消了部分自重應力,減小了結構變形和裂縫寬度,降低了被加固構件的應力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結構承載力。
1.2 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優點
1.2.1 原結構可繼續使用,施工工藝簡單、進度快,所需工序少;基本不改變原結構,工作量小,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縮短工期。
1.2.2 不增加自重,不降低結構使用功能。體外預應力束基本不占用結構空間,所以不會因為有預留孔而減小結構的承載能力。
1.2.3 工程質量更有保證。體外預應力束是在工廠生產的,質量比現場加工的預應力粗鋼筋穩定;張拉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精確控制和調整鋼絞線應力。
1.2.4 后期維護方便。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檢查腐蝕情況,隨時檢測預應力束,及時掌握相應數據,保證在必要時可以及時更換。
1.3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設計方案
1.3.1 外部預應力鋼索加固法。外部預應力鋼索加固一般采用預應力鋼絲束或鋼絞線,沿梁肋側面按某種線形設置,通過張拉實現體外預應力。梁底設置若干定位裝置,以保證鋼索線形并固定其位置口。鋼索錨固于梁兩端,預應力鋼索通常套以保護管,或待張拉錨固后用混凝土包裹,以防銹蝕。
1.3.2 下撐式預應力拉桿加固法。下撐式預應力拉桿加固法有直線式、折線式和混合式等設置形式,直線式拉桿加固法適用于下弦桿抗拉承載力不足的桁架和正截面抗彎承載力不足的梁;折線式拉桿適用于正截面抗彎與斜截面抗剪承載力都不足的梁和跨中端腹桿和下弦桿抗拉承載力不足的桁架;混合式拉桿適用于正截面抗彎承載力不足,但斜截面抗剪承載力不足的梁和下弦桿承載力較端腹桿承載力更不足的桁架。
2 粘貼碳纖維加固技術及設計方案
2.1 加固原理
用專門配制的粘貼樹脂或浸漬樹脂粘貼將碳纖維粘貼在橋梁混凝土構件的表面,樹脂凝固后與原構件形成一個新的受力體,力學性能相比原來得到了很大提高。
2.2 碳纖維材料的優點
2.2.1 碳纖維布的質量輕,設計厚度較薄,基本不增加結構的自重和改變截面外形,因而可操做性強,操作空間要求寬松。
2.2.2 碳纖維具有高強、高效的力學性能。
2.2.3 可適應不同構件形狀,能有效地封閉混凝土的裂縫??筛鶕枰獙蛄旱男?、彎及異型結構進行補強,大大降低施工難度,減少施工成本。
2.2.4 施工簡便,無需鉆孔及開鑿,避免對原結構造成新的損害。
2.2.5 有良好的耐久性、耐腐蝕性,壽命較長,養護工作也非常方便。
2.3 粘貼碳纖維加固技術的設計方案
具體內容如下:面層處理,將混凝土表面的風化層完全清除,然后用水洗凈,使其充分干燥;底層涂料,當氣溫低于5℃,或濕度較大時不能施工。選用合適的底層涂料,施工現場空氣應充分流通,嚴禁煙火;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后的混凝土結構,使用溫度通常應低于60℃。纖維貼片按照設計的尺寸裁好,長度在2米以內最適當,只做出能使用的數量即可??梢灾赣|確認施工面底漆的干燥程度,施工結束一周以后,用砂輪機磨平。將環氧樹脂和硬化劑依規定的配比放于拌合桶中,用電動攪拌機使其均勻混合。涂抹量因施工面的粗糙程度而異,轉角部分要多涂。
3 化學植筋加固技術及設計方案
3.1 加固原理
化學植筋是在已有的混凝土構件上按合適的直徑和標準要求深度鉆孔,采用專用植筋膠,利用其鎖鍵原理和粘結使鋼筋與原混凝土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過化學粘接劑向混凝土傳遞,從而形成一個受力體。
3.2 化學植筋加固法優點
3.2.1 設計靈活,可以在混凝土結構的大多數地方依據結構受力情況設計植筋的數量和規格。
3.2.2 可靠性比預埋件好,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能與其他結構連接的地方均預留預埋件,但位置不易確定,而植筋具有靈活性,且具有和預埋件同樣地可靠度。
3.2.3 比一般的鉚、焊方法相比受力均勻,材料不會產生應力集中現象。
3.2.4 耐疲勞性好,承載力大,按標準規范計算施工就能完全滿足承載力的要求。
3.2.5 工藝簡單,鉆孔直徑、深度范圍廣,可大大縮短工期,一般鋼筋工就可操作,相對其他方法經濟。
3.2.6 抗高溫,可近距離焊接施工。
3.3 化學植筋加固技術設計方案
具體內容如下:對修補部位的裂縫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記錄;鉆眼埋嘴,嘴子要弄適當的尺寸,盡可能降低其自重,防止因貼不牢而墜落,寬縫少布嘴,窄縫密布嘴,斷縫交錯處單獨設嘴;嵌縫止漿,當嘴子埋貼后,要把其余裂縫全部封閉,進行嵌縫或堵漏處理;壓水或壓氣試驗,檢查裂縫的封閉及嘴子的通暢情況;往裂縫里灌注化學漿液,依據裂縫病態及施工條件的不同,可采用手壓泵灌注或灌漿注射器灌注兩種方法。
4 結論:
總之,在實際的路橋施工過程中,應根據橋梁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技術、經濟、施工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可采用兩種或多種加固技術的結合的方法,制作出最佳的加固技術方案。隨著科技的發展,還將不斷推出橋梁加固的新材料、 新技術和新工藝,并不斷完善現有的橋梁加固技術。
參考文獻:
[1]王瑤.吳勝德.淺談橋梁加固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10)
[2]黃會彬.橋梁加固技術與方法探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0.(08)
[3]劉加恩.淺析路橋施工中加固技術及設計方案[J].中國電子商務.2010.(06)
關鍵詞:優化 設計方案 工程造價
中圖分類號: TU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建筑設計方案優化的重點
1 對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的優化
為了提高工程設計質量、滿足設計規范要求、達到高標準工程的要求,對建筑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成為了工作之重,這對建筑投資企業與施工企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基礎,并對每個設計人員的專業項目進行整合,是專業人員的強項得到發揮,以此提高設計方案質量的提高。
2 對質量管理的優化
要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需要優化施工質量的管理組織架構,構建起法人為主、以專家和專業人員為主導、基礎管理人員為基礎的全方位的管理架構。建立起全面的規章制度,充分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針對技術管理和質督管理規程進行充分的細化,確保擁有科學可靠的質量管理體系,使質量工作無論大小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相關建筑設計方案的論述
(1)剪力墻設計:
以小高層住宅項目建設來說,剪力墻是面廣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墻配筋對于結構安全及工程的經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剪力墻墻體配筋一般要求水平鋼筋放在外側,豎向鋼筋放在內側。配筋滿足計算及規范建議的最小配筋率即可。建議加強區Φ10@200,非加強區Φ8@200雙層雙向即可,雙排鋼筋之間采用Φ6@600x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墻體配筋則另當別論。
b)剪力墻按規范應設置邊緣構件,一.二級抗震設計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墻肢端部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筆者認為首先要區分剪力墻的受力特性及類別,即:普通剪力墻(長墻),短肢剪力墻,小墻肢和一個方向長肢墻而另一方向屬短肢墻來區別對待配筋。
c)剪力墻中的連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彎矩、剪力很大,有時很難進行設計,如果加大連梁高度,配筋值有時反而更大。筆者建議,連梁高度計算與設計統一規定從洞頂算到樓板面或屋面,對于窗洞樓面至窗臺部分可用磚或其他輕質材料砌筑。對于窗臺有飄窗時,可再增加一根梁,兩根梁之間用磚填充。連梁配筋應對稱配置,腰筋同墻體水平筋。
d)目前,在剪力墻的樓層處均設置暗梁,而對暗梁的作用及配筋亦各有理解。筆者認為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如剪力墻周邊僅有柱而無梁時,則設置暗梁,并且要求剪力墻兩端是明柱,這是因為周邊有梁柱的剪力墻,抗震性能要比一般剪力墻要好。
(2)減少設計變更:
加強設計變更管理,實行限額動態控制。變更發生得越早,損失越小;反之,損失就越大。如果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需修改圖紙,其它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如果在采購階段變更,不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設備、材料還須重新采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上述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還須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
(3)適當采用標準設計:
采用標準設計一般都能使工程造價低于非標準設計,但對于特殊的工程例外。同時,采用標準設計還能節約設計費用,縮短設計周期,能較好地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它是在設計階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方法。
三、建筑設計方案優化的方法策略分析
一些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雖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時間進行方案優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當,往往出現調改了一個地方,卻引發更多相關問題的現象。
1對設計方案運用價值分析原理找出最佳的方案
對整體設計方案運用價值分析原理找出最佳的設計方案,而且對分配下去的每項設計內容也要運用價值分析原理進行分析。這里說的價值評價,是指對技術、經濟和社會進行評價權衡的綜合評價。一般來說,提高產品的價值,有以下 5個途徑:
( 1 ) 功能提高,成本降低,這是最理想的途徑;
( 2 ) 功能不變,成本降低;
( 3 ) 成本不變,功能提高;
( 4 ) 成本略提高,帶來功能的大提高;
( 5 ) 功能略下降,帶來成本的大降低。
2 加強對設計人員的管理以提高方案優化水平
(1)制定相關懲罰措施。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并在設計委托合同中明確一定的懲罰,可以使設計方懂規矩、辨是非,促使其改過,具有一定的警告作用。
(2)采取相關激勵措施。在設計委托合同中,明確一定的激勵措施,使利益激勵能更好調動設計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實施有效的激勵,可以激發設計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自覺提高工作水平與質量。
(3)從思想上端正設計人員的態度,加強其職業道德教育。建筑設計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在處理建筑設計事務中,堅持客觀立場,一切 從實際出發,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口。加強對建筑設計人員的誠信教育,必須讓每一位建筑設計人員都明白,一流的專業技術不是走向成功道路的惟一條件,而一流的道德水平才是建筑設計人員完善境界的基本要素。
四、設備技術設計
1給水設計
根據不同用水性質、用戶考慮給水計量:
1)商業給水及消防用水應單獨設置管網,并分別設總計量表;
2)門面、辦公、物管、小區環境、車庫等用水均應分別設計量表;
3)住宅應分戶設置計量表,且水表出戶設置。
2排水設計
2.1廚房內立管的設置應充分考慮與煙道及窗扇開啟的相互關系。
2.2應考慮豎向管線的路徑:
1)在別墅、類別墅及躍層住宅中,衛生間及廚房的下水管應盡可能上下對齊,至少應將有豎向管線的局部對齊。如無法垂直對齊不應直角轉折,斜向轉折時應考慮對室內空間的影響;
2)污水立管不宜穿越門面;
3)空調排水管、陽臺排水管、屋面雨水管以及消防立管設置的位置應相對隱蔽,并結合建筑效果考慮平面位置;
4)商場﹑門面及門廊內設置的匯流排水立管,布置時應盡量有規律,以便裝飾處理。
2.3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住宅樓,衛生間排水立管可選用特殊配件單立管系統,取消專用通氣管。
2.4雨、污檢查井設置位考慮:
1)不應設置在門面及大堂門前;
2)不宜設置在小區主、次干道上,當必須設置在干道上時應控制其數量,并布置整齊。
3電氣設計
3.1根據建筑功能及設備專業提供的資料,分類進行負荷計算并匯總:
1)消防設備與火災時必然切除的設備取其大者計入總設備容量;
2)季節性負荷,如空調制冷設備與采暖設備,取其大者計入總設備容量;
3)成組用電設備的設備容量不包括備用設備;
4)照明設備的設備容量采用光源的額定功率加上附屬設備的功率。
3.2電梯、電扶梯、空調主機及泵、消防水泵、生活水泵、送排風機、車庫照明、園區道路環境照明、游泳池動力及照明、燈飾工程照明、物管中心、小區會所及員工宿舍等,均應按系統用途在低壓配電屏(房)內設置各系統計量表。
3.3校核方案階段電氣設備房(開閉所、變配電所、柴油發電機房、樓層配電間及弱電間等)的位置,在滿足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控制各房間的面積。
3.4設備及線路布局:
1)在滿足線路保護、確保使用及電壓損失等情況下,盡可能減小線路截面;配電屏之間、配電屏與變壓器之間盡量靠近布置,減少母線槽的用量;
2)住宅建筑原則上采用樹干式配電,減少電纜用量;
3)盡量避免回頭線路。
4暖通設計
4.1空調設計應注意事項:
1)空調冷凝水應有組織排放,主管的布置應隱蔽,宜與相鄰陽臺排水立管就近合并;
2)空調管穿墻洞應靠近室外機及空調冷凝水立管;
3)空調管不宜穿越其他房間或長距離跨越陽臺。
4.2風管設計應注意事項:
1)風管設計尺寸應盡量少占用空間高度,風管設計圖以結構梁圖為底圖;
2)風管不得穿越電氣設備用房和消防控制中心;
3)消防風管設計布置不宜穿越門面;
4)商業門面的排油煙風管盡量靠墻貼梁設置,少占門面空間。
4.3對設置在地下層的商場,應確保在過渡季節的新風及通風換氣效果。
4.4商場空調機組、消聲器宜設置在梁間空隙,確保商場裝修后的凈高。
關鍵詞:技術方案;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研究
在如今工業化和城市化飛速發展的時代,資源和能源的短缺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建設領域中,綠色建筑的發展必不可少,其影響十分巨大,由此建筑的節能勢在必行。綠色建筑是世界建筑向可持續發展轉變的途徑之一,通過對綠色建筑的相關技術的研究與運用,從而對建筑的各項信息,例如其幾何空間的信息、空間功能信息、相關材料和設備等等進行數據的統一管理,從而為綠色建筑設計和評估提供一定的依據。利用三維數據可視化技術能夠實現對綠色建筑預評估,為建筑設計師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綠色建筑評估
當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建筑領域也掀起了綠色建筑研究的熱潮,但是目前國內存在著對綠色建筑本質認識模糊的現象,因此建立一個客觀公正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有利于澄清概念,對綠色建筑的實施起指導作用。首先我們回顧國內外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現狀,對現階段研究綠色建筑評估系統有重大意義,我們可以了解國外成熟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例如英國的BREEAM,美國的LEED,GBC的GBTool,通過從版本發展、權重系統、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市場運用等方面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共同點同時也看到它們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國的綠色建筑評估發展狀況時,我們可以主要參考《中國生態住宅評估手冊》和綠色奧運評估體系,通過對綠色建筑在中國的實施情況分析,提出綠色建筑評估必須要符合中國國情的建議,強調政府在發展綠色建筑中的作用。通過對各種體系的比較分析,構建了綠色建筑的基本評價指標,分為目標層W,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對每個二級指標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管理階段的評價要點進行說明。
國外的綠色建筑起步于建筑節能,在發展建筑節能的同時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而產生了綠色健康的建筑。如今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建立相關的而綠色建筑的預評估模型,自90年代以來,各個國家都建立了不同的綠色建筑的預評估模型或是系統,為綠色建筑的實踐與推廣帶來了重要的發展前景。目前較為成熟的幾種預評估模型是BREEAM、LEEDTM和GBC,本文主要介紹其中一種BIM。所謂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其技術是建筑領域中的重要計算機應用技術,它能夠有效的整合建筑的設計全過程,其中涉及的關于建筑生命的周期管理是綠色建筑的主要考慮與影響的對象。利用該項技術能夠將建筑的各項物理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對于設計選擇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與評估模型,從而提高綠色建筑在設計階段中的管理。然而,我國的綠色建筑目前吃魚起步的階段,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制約因素也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缺乏綠色建筑的意識與知識,缺少建筑與周邊環境之間互相影響及相關能源之間的分析和評估。如今,也并沒有一個完善的設計輔助系統對建筑進行一定的評估,對綠色建筑的設計和推廣也存在相關的問題,例如缺少有效的工具與技術的手段利用。
二、建立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
目前,很多應用在建筑領域的評估系統都是以后評估為主,一般而言在建筑使用一年后才進行評估。但是由于綠色建筑各項關鍵的要素都出現在其設計、規劃和施工的階段,因此后評估的系統并不適合于綠色建筑,由此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的利用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使設計師在設計綠色建筑能有直觀的評估。
1、預評估模型建立的難點
預評估模型的建立主要針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階段,根據設計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來對綠色建筑進行一定的評估。因為不同階段涉及的專業、外部條件、設計的理念等等因素也不盡相同,每個環節對于其都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而由于各類綠色建筑設計時涉及的相關規范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又沒有有效的手段和實施的方案對集成數據進行相關的規劃調控,導致在綠色建筑的整個設計過程很難根據那些影響因素對其進行量化的分析與評估。
2、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
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的BIM數據集成體系建立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實現綠色建筑的量化分析以及預評估。利用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設計建立的三維信息BIM模型,其原理是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作為建筑相關數據的載體,從而對綠色建筑在規劃設計、材料利用、能源消耗等等方面的相關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和分析。然后利用分析的結果,對建筑在設計規劃和施工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預測解決與優化,從而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和資源,也能最小限度的影響周邊環境。而模型的建立,對于建筑空間的信息和功能、設備等進行綜合統一的而管理與分析,從而對綠色建筑的各項指標分析提供依據,對綠色建筑進行相關專業的評估。
三、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的應用
綠色建筑的預評估模型在建筑領域的應用體現在很多方面,以下主要介紹了其中主要的三方面:
1、在規劃設計方案中的應用
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根據收集到的建筑規劃方面的信息,例如建筑布局、場地分布、單體數據、道路設計、環境設計等等來對規劃方案進行相關的分析,利用其中涉及的各項指標,結合各項影響因素,如日照、資源利用、環境影響等對建筑進行預評估,從而根據綠色建筑的相關設計規范對已有方案進行優化,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的。
2、在技術設計與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根據我國目前的各種綠色建筑設計規范和標準,結合基于技術方案設計的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建立的建筑能耗分析的可視化三維模型,能在建筑能耗分析方面對相關數據的生成以及建筑能耗分析產生的結果,對數據的處理實現可視化的模擬,能夠有效的控制與評估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預定的節能標準。
3、在建筑室外綠化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根據建立的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對綠色建筑的周邊環境進行一定的分析,植物綠化設計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例如溫度調節、空氣濕度、吸滯塵埃和衰減噪聲等等,利用建立的三維建筑模型收集的相關數據對室外環境進行分析,評估各項影響因素對其的影響,從而達到設計方案的優化目的。
總而言之,基于技術方案設計的綠色建筑以評估模型能夠實現“節能、節地、節材”這一目標,根據各項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得出的評估結構,對于綠色建筑的設計方案有重要的指導和優化的作用。同時根據其評估結果還能使得各項資源在建筑設計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對于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產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通過對生態環境的分析與評估,也能為建筑設計提出合理的技術方案,從而降低能耗并合理利用資源。綠色建筑預評估模型為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其發展前景是非??捎^的。
參考文獻
[1]馬智亮;BIM技術及其在我國的應用問題和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10年
[2]支家強、趙靖、常晨晨;基于技術方案設計和運行管理分析的綠色建筑評價模型[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0年
關鍵詞:地鐵施工;深基坑;支護施工
隨著各大城市地鐵項目的增多,地鐵車站深基坑工程越來越多,而基坑支護施工對于技術與施工組織條件要求較高,在施工的組織設計過程重要充分考慮到施工地區的水文與地址條件,結合工程的所需的繼承開挖深度與降排水條件,還要考慮到施工地點周邊的環境,地質的周邊載荷、支護結構的使用期限等,只有這樣才能才能在保證基坑穩定性的基礎上,保證地鐵車站的施工質量。同時,在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還要考慮地下水的控制、管用與流沙等可能發生的險情,這就對地鐵基坑支護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工程概況
1.1工程簡介
本站為深圳地鐵3號線西延線段益田站至上步中路站8座中的第4個車站,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的第9個站,是地鐵3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站,與此處的11號線、廣深客運專線一起組成為福田綜合交通樞紐。地鐵3號線車站為地下三層側式站臺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YDK6+077.000,車站起點里程:YDK6+006.800,車站終點里程:YDK6+207.000,車站全長200.2m,標準段寬24.8m,車站外包總高22.42m。有效站臺中心里程處頂板覆土厚度3.2m。車站北端設盾構始發和吊出井,南端接礦山法區間。車站采用地下三層兩跨現澆鋼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結構。車站基坑開挖深度約25.77m~26.97m,支護工程安全等級為一級。
1.2地質條件
車站范圍上覆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土(Q4ml)、沖洪積(Q4al+pl)粗砂、中砂、細砂、粉砂層及砂(礫)質粘性土層(Qel),下伏基巖為燕山期(γ53)花崗巖,局部為震旦紀云開組變質砂巖(Sky)及斷層角礫巖(Fbr)。具體分層如下:素填土(Qml)、粉(細)砂(Q4al+pl)、中(粗)砂(Q4al+pl)等。
2.基坑支護施工方案組織與技術設計
2.1基坑圍護結構施工
2.1.1圍護主體結構設計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于大深度連續墻槽段的連接采用的“接法”,也就是在兩噶槽段之間用槽機掉孔端的混凝土,不形成一種鋸齒狀連接結構,使連續墻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為解決墻體變形和開裂問題技術人員在設計的將主體結構內襯墻設計厚度為400mm。地連墻與梁板連接采用預埋鋼筋接駁器,施工時通過鑿除保護層以便加強地連墻與內襯墻的連接,保證構件之間連接的緊密,防止鋼筋變形影響內襯墻的抗剪力性。
2.1.2基坑支護結構方案
根據福田站基坑周邊環境、開挖深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施工作業設備等實際框框,福田站主體的基坑支護結構方案選擇的是鉆孔灌注樁+內支撐設計方案。其中鉆孔灌裝為直徑1 000-1 200鉆孔灌注樁作為福田站指出結構,支護樁設計長度28.16m,樁端進入基坑底10m以下土層。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的防水,需要在擋土墻外側采用深層攪拌樁作止水帷幕,在具體施工當中需要考慮地面超載因素,設計超載限值為20kPa,鋼支撐的具體參數如:表一
2.2基坑降水
2.2.1降水井降水
根據工程的設計需要,本車站主要采用的就是降水井降水的方法,在11號線福田站設計66口降水井;3號線福田站設計36口降水井。根據各井的出水量以及排水的需要雀帝偶那個泵量及揚程的潛水泵功率,在靠近城市污水管道的一邊設計排水及沉砂池位置,并在基坑底部鋪設排水管道,以便于集中排水滿足基坑及護壁工程的施工要求。根據基坑內的出水量福田站降水泵泵量設計為50-80m3/h,出水管管徑設計為φ108-127。排水通過1個沉砂池,三級沉淀后集中排水至福田市政污水管網。
2.2.2明溝排水
基坑內明溝排水
在基坑頂部100cm范圍內用C10砼硬化,在周圍設計排水溝連接地面排水設施通向沉砂井,經沉淀后方拋入福田市市政污水管道。在看基坑頂部靠近排水溝設置20cm寬的集水溝,四角設置30cm深大小為40cm×40cm的集水坑,集水溝與排水溝連接,或用水泵將水排到排水溝,。
2地表排水
由于甚至降水量比較多,因此在基坑開挖前要充分考慮地標排水的需要,在這一方面福田站在在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及臨時擋土墻,以防止地表水滲入基坑。排水溝沿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結構見下圖:
2.3基坑開挖與支護
2.3.1基坑開挖方案
在基坑開挖的具體方案中,分為兩種也就是表層土方開發和下層土方開挖,以適應地質條件的變化。
表層土方開挖
福田站的基層表層土方開挖采用的是逐層開挖法,縱向分塊,即沿車站縱軸線方向根據車站結構鋼筋砼單元劃分將土方劃分為若干施工單元,以便于組織土石方工程及結構鋼筋砼工程的平行作業施工。第一層土方開挖整體開挖至鋼支撐或混凝土支撐下0.8米左右。然后沿基坑縱向拉槽,縱向拉槽應明確兩側土坡頂寬不小于5m,即在每一層的土方施工中,在橫斷面跨中開中槽,向一個方向開挖中槽的大小首先要滿足土方機械作業空間及挖掘機回轉棄土的要求,同時要盡可能多的保留兩側土體,以支撐圍護結構,減小對周邊環境的擾動。中槽的寬度選擇為7m左右;橫向擴邊,即中槽縱向貫通及鋼支撐架設完畢后,由中槽向邊跨橫向挖土。拉槽完成,開始施工第一道支撐。
下層土方開挖
下層土方開挖采用多套機組聯合作業的方式,具體來說是投入5套機組進行開挖施工(每套機組配備1臺長臂挖機,3臺PC200挖機,1臺吊車)。 將五臺機組按照工程設計的要求放入不同的施工區域作業,每個區域各投入3臺挖掘機在基坑內分段橫向倒土,通過地面長臂挖機直接挖出地面(長臂挖機挖深在15m),開挖過程中基坑內的余土采用垂直外運的方式,外運到工程建設方的制定地點。
蓋挖段土方開挖
蓋挖段受已施工頂板影響,工程施工當中使用了縱向分層分臺階并放坡倒運的形式進行開挖,避免了開挖對已經開挖部分的不利影響。
3號線南段放坡分臺階開挖縱斷面圖
2.3.2 支護施工
支撐設計
考慮到各個線路車站設計的要求不同,支撐設計在不用的車站采用不同的設計方式。3號線車站基坑豎向設四道內支撐,待第四道支撐拆撐時加一道倒換支撐。第一道撐壁厚t=14mm,基余壁厚t=16mm。而11號線車站端頭井段設置三道撐,待第三道支撐拆撐時加一道倒換支撐;標準段3~9、17~50軸設置三道撐,其余部位待第三道支撐拆撐時加一道倒換支撐;第一道撐除11號線東段是鋼支撐外,其它支撐均采用混凝土支撐的設計方式,支撐900*800mm,2~6道為鋼管支撐。鋼管支撐采用¢609鋼管,焊接管縱向焊縫為v形坡口雙面焊,焊條E43,楔塊為45號鑄鋼,腰梁采用 工45c制作。
托架焊接
托架的焊接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為直接將二塊三角型鋼板托架焊接于連續墻主筋上,另一種為在設計位置預埋鋼板,開挖到位后,焊接鋼板托架。本工程選用前者,托架材料為20mm厚A3鋼板。鋼管支撐系統均設置臨時型鋼柱及型鋼梁,以減小鋼管支撐的撓曲變形,且鋼管支撐與格構柱及聯系梁形成整個支撐系統。
支撐安裝
鋼支撐的安裝就位主要采用鋼扁擔兩點吊放法,主要安裝設備包括50t履帶吊2臺、25t汽車吊1臺、45噸龍門吊1臺、80噸龍門吊1臺、100t液壓千斤頂2臺、電焊機8臺。安裝流程為:基坑開挖至支撐標高位置測量放線標出支撐位置鑿除支撐處混凝土并露出主筋在主筋上焊接二片三角鋼板托架鋼支撐吊裝就位液壓千斤頂施加預應力加設鋼楔接觸空隙圍模灌漿處理持續30min預應力拆除液壓千斤頂。
3結論
在地鐵基坑開挖、支護施工過程中,圍護結構設計和施工是保證開挖、支護施工安全的前提條件,做好圍護結構施工有利于保證工程進度。在圍護結構施工當中,要處理好圍護結構與周圍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的安全關系,避免對周圍建筑和地下管道造成損壞,因此必要的時候可以對地下管道進行位移。
降排水也是地鐵施工基坑支護施工中常見的問題,降排水工作要做到科學合理,避免地下存水對工程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