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6:34
序論:在您撰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這是蘇寧電器連續第三年《陽光使命――蘇寧電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為家電零售行業領先企業,蘇寧披露了其在社會責任的實踐和績效上取得的喜人成就,標志著我國家電零售行業社會責任管理的正日趨成熟。
推進全面社會責任管理
2009年,蘇寧電器了中國零售業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2010年的報告中,蘇寧形成了包含價值使命、共贏使命、服務使命、員工使命、環境使命與和諧使命在內的陽光使命,建立了符合零售行業特點和企業特質的社會責任管理模型。與前兩次社會責任報告相比,蘇寧電器2010年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社會責任管理更為全面、系統、可靠。它以翔實的數據和具有創新性的方案,披露了蘇寧通過長期化、制度化社會責任建設后,在回饋社會、股東回報、與員工分享成長、綠色供應鏈、服務消費者等方面實現的成效。
報告顯示,股東回報方面,蘇寧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9.5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8.82%。同時了利潤分配預案,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元。
員工責任方面,蘇寧“1200工程”共招聘入職約6000名應屆本科大專畢業生。除了提供良好的培訓、薪酬方案,蘇寧還正式實施惠及248名員工的首期期權激勵方案。
行業責任方面,蘇寧與三星、海爾、美的等組成百億伙伴俱樂部,并與上下游供應商打造綠色產業鏈。2010年蘇寧電器“以舊換新”銷售占全國“以舊換新”總銷售的25.6%。與傳統銷售模式相比,網絡銷售平臺蘇寧易購全年節省約14.04萬平方米土地,節約1370萬度電。
客戶責任方面,蘇寧加強了物流、售后等終端服務平臺的搭建,并針對消費者的差異化服務需求,推出家電健康體檢、家電管家卡、檸檬卡定制服務、春秋保養等特色服務??蛻魸M意度攀升。
創新企業公民行動
蘇寧電器堅持“社會化蘇寧”的定位,結合零售業員工密集的優勢,形成了企業社會責任與個人社會責任相結合的獨特模式,公益活動具備了參與人數眾多、地域廣泛的特點。
企業編制和社會責任報告的動因、目的和用途是什么?
從當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看,除了一小部分企業主動社會責任報告外,很大一部分是受外力推動而報告,如加合國全球契約,或者在國資委、行業協會、證交所等主管部門或相關機構的要求或推動下。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目的看,滿足主管部門或者相關機構的要求是很多企業做報告的重要目的和用途;還有一些企業做報告是為了宣傳和公關,提升自身形象;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是跟隨社會責任報告潮流,或者作為廣告宣傳的工具來制定和社會責任報告。隨著報告的,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報告的作用,并將其用途多樣化,如有的企業將報告用于更好地與客戶、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溝通,贏得認可與信任;有的用于宣傳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回應社會和公眾對企業的期望;有的將報告作為自身社會責任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有的將社會責任報告配合公關宣傳,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還有非常少數的企業將編制和社會責任報告作為風險防范和風險管理的手段之一加以運用,或者是把社會責任報告作為其社會責任管理的一個部分來運用,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企業到底為什么要社會責任報告,目的和用途是什么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實現報告價值最大化的需要。盡管不同企業報告的原因不同,但報告所發揮的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作用、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和管理水平的作用、推動企業改善社會責任表現的作用都應該得到重視。為了報告而報告則會失去報告的意義,無論是報告的企業,還是評價報告的機構,都應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企業是否一定要社會責任報告?還有其他選擇嗎?
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是企業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方式開展活動,并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承擔責任。原則上說,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不一定需要告訴別人自己如何負責任,只要堅持負責任的開展工作就行;就像一個好人不需要到處告訴別人自己是好人,只要繼續做個好人就行了。但是全球化帶來的環境和勞工問題使得社會對跨國企業,進而所有的企業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和消極假設,特別是一些對社會不負責任的企業在環境、勞工或者公平競爭方面的惡劣作為,導致了公眾對企業重大社會和環境影響知情權的要求,這進一步促使了國際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得不“主動”披露其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社會責任報告成為企業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方式,以獲得利益相關方的認可,為企業的正常運營創造環境。
既然公眾要求的是企業的信息披露,而報告的作用是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獲得利益相關方的認可,那么就可以找到與報告作用類似的方式。ISO 26000提出了很多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方式,或者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可信度的方式,比如以各種方式征求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請利益相關方參與企業的相關活動、召開利益相關方會議、通過網絡平臺或者內部通訊等社會責任相關信息,都可以起到與報告類似的作用。這對沒有能力編制和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盡管如此,編制報告還有具有積極的意義,報告可以作為所有這些活動的總結和提升,以更好地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總體表現,也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的提升。
如何編制報告?
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企業設立專門部門來負責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有的請相關咨詢機構或研究機構來幫助編制社會責任,有的聘請公關公司來編制和社會責任報告。從編制報告的依據看,很多企業依據國內外各種社會責任倡議來編制,如聯合國全球契約、GRI指南、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 26000、國資委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指南、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指南、紡織工業協會的CSC9000T等等;也有一些企業從自身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和實踐出發來編制報告。從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看,多數報告都介紹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和制度,反映企業在勞工、環境和社會公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少數報告全面反映企業在組織治理、人權、勞工、環境、消費者、公平運營實踐、及社區參與和發展方面的內容;還有一些報告側重反映企業做得比較好的方面;對于負面的信息,多數企業選擇回避。從社會責任報告的形式看,多數以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的形式,少數領先企業已經將社會責任報告和財務報告有機結合,以綜合報告的方式出現,這也將是社會責任報告的一個重要趨勢。這種綜合報告也反映出企業社會責任不應該是獨立于企業運營而存在的,而是應該與企業的核心業務和正常運營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關鍵詞:煤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4-00-02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汽車工業、重化工業、房地產、電力工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加上隨之而來的城鎮設施的建設的加快,助推了煤炭行業的發展。但是煤炭的過渡采掘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資源枯竭、安全事故頻發、嚴重的環境污染等,煤炭行業如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保持可持續發展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從2012年開始,定于每年5月份召開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會,2013年度共有14家大型煤炭企業了社會責任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非財務信息的披露載體,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重要橋梁。實踐中是否報告以及報告質量如何已經成為評價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狀況的重要依據。截止2013年6月30日,在滬深兩市上市的煤炭行業企業一共有39家,其中滬市29家,深市10家,2013年有17家公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本文以這17份報告為樣本,對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現狀與問題做如下的陳述和闡析:
一、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從歷年的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披露統計來看,自2009年度至2012年度維持一個上升的趨勢,2013年度較2012年減少一家,從2011到2013三年連續披露的上市公司有12家,從歷年的披露數量來看,基本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這充分說明煤炭上市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和信息披露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見表1。
表一:煤炭上市公司披露數量統計表
資料來源:2009——2013年煤炭企業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報告編報標準不統一。統計發現,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標準主要包括: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G3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2008)、《編制指引》、《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2006)、《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業企業及工業協會社會責任指南》等。其中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G3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使用率很高,總體上來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標準并不統一,甚至還有部分企業沒有采用外部標準而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披露社會責任信息。
2013年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的17份報告中沒有任何編制依據的占17.65%,有編制依據的占82.35%,其中以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的G3為依據的報告占41.18%,其次是中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分別占17.65%和11.76%;再者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相關披露規范。編報標準的不一致直接導致了報告形式的五花八門,篇幅長短不一,涵蓋內容不一致,語言不統一等,報告之間缺乏可比性。見表2。
表2:煤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編報依據統計表
資料來源:2013年煤炭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3.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不完善,負面信息披露不足。從17家煤炭上市公司的報告來看,報告缺乏實質性內容,沒有達到傳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具體措施和實施效果,僅強調企業有履行社會責任而沒有披露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且披露內容以定性分析為主,缺乏量化數據。以神火股份201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為例,披露內容包括六項,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護、安全生產、產品質量和服務、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職工權益保護、公共關系和社會公益事業。這六項內容中,大部分都是泛泛而談很少涉及具體的實施措施,內容空洞,無法令人信服,感覺在走過場。在“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中,對節能環保指標方面無任何量化數據,并且沒有披露相關的具體環保措施。
另外,大部分的企業僅披露好消息,對公司盈利情況,慈善事業,社區貢獻以及員工培訓等進行大幅報道,而有關生態環境的修復,資源開采率,安全事故和員工福利等方面的內容一筆帶過。如4月份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中煤集團公司上海大屯能源公司孔莊煤礦發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被困,經全力搶救,其中3人成功獲救,4人死亡。據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該礦防治水措施落實不到位,7432材料道工作面掘進作業導致采空區透水。但在中煤能源的2012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有關該事故的只有一句話“為深刻吸取4.10事故教訓,公司組織開展了煤礦防治水專項安全檢查?!睂κ鹿实脑颍坪筇幚砉ぷ髦蛔治刺?。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僅不能完整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不能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需求,更是對廣大投資者的誤導和不負責任。
4.社會責任報告通過第三方獨立驗證的很少。從2013年披露的17家報告來看,只有3家通過第三方驗證,中國神華、潞安環能和中煤能源。不經過第三方審計的社會責任報告,是沒有足夠的公信力的,沒有較強的可用性。我國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沒有強制性的規定,更沒有對社會責任報告必須通過審計的規定。
二、煤炭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改進措施
1.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的高低取決于企業對其的重視程度,企業是否重視取決于企業是否具有社會責任理念,所以從根本上提高報告的質量,就要從根本做起。煤炭行業是高危行業,監管混亂,事故頻發,亂采亂挖現象嚴重,為什么用“帶血的煤炭”來形容中國生產出來的煤?為什么煤老板到處揮金如土?為什么地陷在不斷發生?顯然這是因為中國的煤礦缺少社會責任感,因此,必須改善煤礦生產的形象,加強社會責任理念。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運行環境來看,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作為強有力的權力機構,在該工作的推進過程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以國內法律的強制力來強化煤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加大煤礦安全事故的懲治力度。另外,煤炭行業監管部門等應切實負起責任,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制,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采取有力的獎懲措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予以獎勵,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予以處罰,增加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的成本。再者,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宣傳與監督作用,尤其是媒體輿論的導向。企業的經濟活動與周圍社會環境存在著影響與被影響的關系,故社會輿論和監督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披露。
企業社會責任看似為企業的責任,實為與企業相關的利益團體共同的責任,只有通過各方的積極溝通、協調與合作,在符合既定的條件下尋求整體利益最大化,才能確保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與披露的到位實施。
2.加深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價值的理解。
圖1 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這樣描述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社會責任報告既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和交流的平臺,也是企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工具。見圖1。作為溝通和交流平臺,社會責任報告具有以下三個主要作用:①向社會公開說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②有助于利益相關方判斷企業的履責表現;③通過企業和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共同推動企業履責行為。作為內部管理工具,社會責任報告具有以下三個作用:①促進管理者和員工社會責任意識的提升,內部形成責任文化;②重新審視公司經營的理念、制度和方針,規避社會責任風險,發現新的增長機遇;③進行內外部對標,發現企業經營短板,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在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對報告的價值有這樣的闡述:如何從報告得到最高的價值?我這里沒有去寫最好的報告,報告的組成應該會產生一些價值。我們第一個建議,很多公司,很多人會把報告視為對外溝通的工具,事實上它也有這樣的作用。但同時它也是一種管理工具,而且它的管理工具的作用比對外溝通的作用更重要,你要先說就必須先做。編寫報告也是很好的機會加強內部的溝通和管理。
綜合來看,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體現在外部溝通和內部管理兩方面,外部溝通主要是指促進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提高品牌價值和企業影響力。內部管理主要是指促進管理者發現內部管理的不足,規避社會責任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軟實力。但是大部分企業未能清楚認識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潛在價值,片面的認為報告為企業帶來的收益為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刺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與外部信息溝通,而忽略了報告在內部管理上發揮的作用。這種認識上的片面性主要體現在報告的編輯過程和內容取舍上:編輯的過程更像是資料堆砌和剪輯,內容以褒揚和敘述為主,缺乏自我解剖和客觀量化數據,這樣的報告企業自然無法從其過程中獲取最大的價值。只有當企業把編制報告作為一個發現價值的過程,才能通過編制報告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最大限度的發揮企業價值。只有將報告與責任管理有機融合在一起,社會責任報告才可能取得實質性進步。
3.統一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框架。由前文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編制框架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的編制標準,這就使行業內缺乏可比性,編制內容過于隨意,主觀性強。當前全世界范圍內由各個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標準是非常多的,其中既有在全球應用廣泛的G3標準,也有各國依據本國國情和本國社會責任發展狀況制定的國家標準,更有各個行業組織或者協會根據本行業的社會責任特點制定的行業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準則,甚至還有個別公司有自己的內部編制標準,所以在這種編制框架百花齊放的大背景之下,自然使企業之間的社會責任報告不具有可比性,各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有必要借鑒財務制度的作法,類似全球有統一的財務報告系統,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也需要統一的編制標準,這樣有助于杜絕社會責任報告編制過程中的不規范現象,提高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行業和領域的企業之間的社會責任報告的可比性,深化報告的意義,切實提升社會責任報告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4.開展社會責任報告的第三方審驗。未經過第三方審驗的社會責任報告,它是不具有較強的可用性的?,F階段我國沒有強制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相法律法規,更沒有要求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報告審計的相關規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煤炭企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大多數是沒有經過第三方審計的。未審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給了企業有機會夸大事實的機會,導致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信度和可靠性下降。但這種情況是不能容忍的。社會責任報告審計是社會責任報告發展的必然要求。獨立第三方鑒證的目的,是為確保報告內容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增加社會責任信息的可信度,使之更加符合重要性、均衡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換個角度來說,企業為取信公眾,使社會責任息披露有所回報,對社會責任審計也有主動需求??梢哉f社會責任審計是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展的關鍵領域,也是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需要完善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峰.我國礦產資源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證據[D].長江大學,2012
[2]韓一杰.我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3]唐健,張敏.煤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1(12)
[4]何丹,王曉銀.基于G3版指南的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質量評價[J].財會通訊,2013(2).
[5]李泱.從境外交易所經驗看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推進和發展[J].證券市場導報,2011(6).
[6]余曉梓,尹經緯,等.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解析[J].中國商界,2010(6).
[7]謝和平,劉虹等.煤炭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的定量分析[J].中國能源,2012(4).
[8朱金生.煤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2.
[9]游善生.對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的分析與思考[J].煤礦安全,2006(10).
總體上講,2006年以前,中國企業對綜合性非財務報告的了解并不多,只有極少數的企業了可持續發展報告。較早關于這方面報告的中國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了《2000年健康安全環境報告》,并延續到《2005年健康安全環境報告》,從2006年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隨其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一道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到2006年,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數量明顯增加,2006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元年”。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國家電網公司了中國中央企業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并得到國務院總理批示的鼓勵和支持。
據《WTO經濟導刊》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中心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7月10日,在中國包括可持續發展報告在內的綜合性非財務報告的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44家,它們已經累計的報告數量則超過170份。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2006年全年共有19份有關2005年度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向社會,是2000年到2005年共6年報告數量的近2倍。而有71家企業了2006年度的報告,截至2008年7月10日,2007年度報告的企業已達88家,已超過2007年總數,預計到2008年底,這個數字還會有比較大幅的增加。
已報告的144家企業的屬性構成見表1,從表1中我們看出,報告的國有大型公司和上市公司數量比較多,這與自2006年以來深交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規定的出臺具有較大的相關性。
表1中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國有大型企業/國有控股公司、民營企業了報告,它們又同時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重復統計,我們將國有大型企業/國有控股公司中4家報告的上市公司,以及民營企業中4家報告的上市公司統一都歸類于上市公司統計。
表2給出了這些企業的地區構成,從數字中我們看出,報告企業數量居于前五位的分別是北京、福建、上海、廣東和浙江,均處于經濟較發達地區,而報告的企業已經遍布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表3根據國家統計局行業劃分標準(2006年)制成,表3反映了報告的企業的行業分布,其中一些企業經營業務比較廣泛,跨越了幾個行業。對于跨越了幾個行業的公司,我們將其歸入占公司業務比重最大的行業。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動力分析
在以中國業務為主要報告內容,并且涉及經濟、社會和環境相關的報告的驅動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為公司形象,其次分別為支持政府政策、企業領導者意識和輿論壓力,而消費者壓力、非政府組織力量、社區影響和供應商要求處于最后四位,見表4。
2007年7月,《WTO經濟導刊》對近50家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展開了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訪談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在華跨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動因依次為:1、適合中國區發展需要;2、中國區領導的遠見卓識;3、總部要求;4、企業形象。
這表明,在華跨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原因為適合中國區發展需要。而對于已中國國別報告的跨國公司來說,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與“企業形象”的關系并不是其所特別關注的;但中文版報告的企業則把“企業形象”看得相對重要。
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動力可概括為:1.落實中央科學發展觀政策:中央企業將履行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2.響應《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第十八條特別提出建立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即“有條件的企業要定期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公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規劃和措施,完善社會責任溝通方式和對話機制,及時了解和回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監督”。同時,一批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央企業也通過報告的,取得了各個方面的良好效果。3.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突出主營業務、加強聯合重組和加強財務和資金管理,企業效益水平有了突出的提高,先進的國有企業開始全方位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報告則是企業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4.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交流的客觀需要: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實施,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在海外擁有業務,在業務、交流過程中,國有企業的海外利益相關方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財務信息。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依據和審驗情況
我們選取了15家央企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樣本,對這些報告的審驗情況進行了統計。
1. 在進行統計的15份報告中,有5份報告說明了公司在編制報告時依據了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雖然比例僅達到33%,但是從這些報告的時間來看,凡是在國資委出臺該意見后的報告均說明了依據國資委意見來編制報告,預計在該意見出臺后,將有更多的中央企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同時他們必然會依據國資委的意見來編制報告。
2. 在進行統計的15份報告中,參考了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版)的企業有13家,占比高達87%,還有一些報告中指出了對聯合國全球契約和其他行業指標的參考,可見中央企業在參考國際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努力。
3. 在進行統計的15份報告中,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版)進行對標的企業有11家,占比達73%,一般在報告編寫參考了GRI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的企業都進行該項對標工作,因為這也是G3版指南中的一個要求。
4. 在進行統計的15份報告中,包含獨立、專業的第三方審驗機構進行審驗的報告共有3份,僅為20%。
原因分析如下:首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中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企業對報告審驗還不了解,對審驗機構也不熟悉。其次,企業對報告審驗的作用還不清楚,也看不到審驗能夠產生的作用。再次,審驗需要費用或許也是目前較少企業選擇對報告進行審驗的原因。最后,目前中國企業還處于首份報告的階段,進行規范的報告審驗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
5. 在進行統計的15份報告中,包含利益相關方評價(有的報告表述為專家意見、第三方評價、相關方證言等)的報告有8份,超過一半的報告選擇了這種方式。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同時聽取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評價對企業報告來講,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它表明了這些企業對利益相關方的關注和重視。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中國的發展展望
第一,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將不斷增加。
首先是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紛紛加入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列中。
其次,已形成倡導報告的積極政策環境。例如前已介紹過的國資委《指導意見》中的倡導要求。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明確上市公司作為社會成員之一,應對職工、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及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對于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指引》采取了自愿信息披露制度。2007年4月,上海銀監局正式印發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公開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以提高透明度和銀行信譽等。
最后,已經報告的企業通過報告的,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對更多的企業報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二,報告內容、質量、規范性將逐步完善。
已經報告的企業通常都已經建立了定期報告的制度,那么隨著這些企業第二份、第三份報告,在報告內容、質量和規范性方面都會有所進步。隨著利益相關方對企業報告提出要求,企業迫于壓力也會對報告的內容、質量和規范性方面下功夫。
第三,在華跨國公司CSR報告也呈現出新趨勢。
GRI G3、CASS-CSR和SA8000評價條款明確,過程性標準AA1000審驗程序嚴謹。如果以內容性標準為依據,按照過程性標準的實施程序,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審驗,既能增強報告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又能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審驗標準;比較分析法;利益相關者;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一項不可回避的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社會責任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簡稱
CSR報告)是企業將其經營活動對經濟、環境、社會等產生的積極和不良的影響,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戰略等信息向外界披露的方式。據統計,2011年1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大陸了817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其中48份報告經第三方機構審驗,占5.8%。目前,我國沒有通用的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標準和審驗標準,CSR報告審驗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存在內容不充分,負面信息及回應匱乏,形式不規范,缺乏公信力和可比性等問題。無論企業還是利益相關者,都亟需外部機構對報告進行相對獨立地審驗。
國內參考較多的社會責任報告審驗和評價標準主要有: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制定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社會與倫理責任協會編制的“AA1000系列標準”、“社會責任國際”的SA8000標準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CASS—CSR2.0)》。本文選取這四種信息披露及評價標準,從審驗著眼角度、審驗標準體系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為我國建立審驗標準提供啟示和借鑒。
二、對比研究及評價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類似于財務報告,對其審驗類似于對財務報告的審計。同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作為審計財務報告的依據一樣,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標準和審驗標準就是審驗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依據。
(一)著眼角度的比較
審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既可以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按照報告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構建審驗體系,也可以基于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考察企業發展前景。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審驗報告的目的是考察企業是否實現了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是否回應了利益相關者的質詢,是否有效提高了社會責任指標??沙掷m發展理論認為,審驗報告的重點是企業戰略設計是否合理,執行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顯,發展是否可持續,包含對利益相關者需求滿足程度的評價。
AA1000專注于審驗的實施過程,制定了詳細的審驗方法,突出了對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從外部考察企業是否盡職履行了責任。SA8000完全是從勞工角度提出了維護工人權利,改善工作環境的詳細條款。這兩個標準是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構建的。GRI G3將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方面的披露條款指標化,最終目的是提供一個可比的報告結論。CASS—CSR與G3一脈相承,在關注“三重底線”的同時,提升了責任管理的層次,促使企業從戰略和治理角度宏觀地把握社會責任的履行。這兩個標準是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構建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審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將包含更多的戰略意義,審驗的價值更高。
(二)標準體系的比較
1.審驗及評價的目標和作用。GRI G3與CASS—CSR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認為報告應使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在匯報期間的戰略及管理方針方面的成績及影響,經濟、環境及社會的績效”,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AA1000審驗標準為審驗人員提供了一種審驗手段,使其能夠評估組織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管理水平和結果績效,為利益相關方提供充分信息。SA8000尊重人權目標,目的在于提供一個基于國際人權慣例和國家法律的標準,保護和授權所有在企業控制和影響范圍內的生產或服務人員。四種標準在目標和作用上都針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但各有側重。AA1000完全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審視企業工作,SA8000明確地從勞工人權標準出發。相比較而言,GRI G3和CASS—CSR使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戰略管理,經濟、環境及社會的績效,為社會制定測量基準,評估企業可持續發展績效,可以在企業內部及不同企業不同時期進行比較,審驗作用更大,體現了全面性。
2.審驗及評價框架。GRI G3報告指南分為一般性適用的內容和個別行業適用的內容,普遍適用于企業匯報可持續發展的績效。報告框架包括原則及指引、標準披露、行業補充指引和技術規范。標準披露包括了企業概況,經濟、環境、社會三個主要方面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CASS—CSR包括應用介紹,報告原則、邊界,通用指標體系,行業指標體系等四個部分。其中,應用介紹包含應用級別評定標準。通用指標是一個評價體系,是審驗應用的核心,包含責任管理、市場績效、社會績效、環境績效四個內容。行業指標體系包含37個行業的指標體系。AA1000框架由AA1000原則標準、審驗標準和利益相關方參與標準組成。AA1000原則包括包容性原則、實質性原則和回應性原則,是實施審驗的基本準則。審驗標準是為審驗提供方提供的標準,構成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審驗標準的核心。它確立了審驗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包含審驗目的和導引、審驗框架、審驗實施步驟等。審驗框架確定了審驗范圍以及審驗職責等,審驗步驟涵蓋了審驗計劃、過程和報告。利益相關方參與標準是企業處理利益相關者參與經營管理和質詢事宜的詳細框架。SA8000標準包括一般性說明和責任要求。一般性說明包括目的與范圍、規則性原則及其解釋,相關要素的定義。責任要求規定了8個方面的責任和1個管理系統。
可以看出,G3與CASS—CSR的框架是相似的,包含完整的原則指引、報告編制指南和指標評價體系,SA8000明確了報告編制要求和評價條款。這三種標準都將報告編制與評價體系置于一個框架內,但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法。AA1000除原則指引外,都是審驗實施方面的規定,形成了完整的審驗實施框架。
3.審驗及評價內容和邊界。GRI G3評價基于“三重底
線”。GRI G3報告指南的第二部分是標準披露,主要包括三類不同的披露:戰略及概況、管理方針和績效指標。CASS—CSR評價基于“四位一體”。該評價在“三重底線”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四位一體”模型。所使用的通用指標包含責任管理、市場績效、社會績效、環境績效四個內容。與G3基本相同,報告邊界明確了企業在確定披露內容時,應明確與企業相關的哪些組織被社會責任報告涵蓋。AA1000審驗標準并沒有確定詳細的審驗內容,而是規定審驗范圍應與報告企業達成一致協議。實施審驗之前,審驗機構必須保證審驗標準能夠滿足要求,審驗專業人員能夠獲得充分證據以支持相關判斷和結論。審驗機構應當與報告企業確認需要達到的審驗深度,可以是深度審驗、中度審驗,或者兩者都包括。SA8000完全是針對供應商和勞工的標準。標準明確了18個定義,包括員工、供應商、童工、強迫勞動、非法雇用、工人組織、集體談判,等等。標準的評價部分用詳細的條款明確了童工、強迫和強制性勞動、健康與安全、集體談判權利、工作時間、報酬、管理系統等9個方面的內容。
AA1000與其他標準在審驗內容和邊界上有明顯的區別。根據不同的需要,應用AA1000的審驗機構可以不同的內容性標準作為審驗依據。確定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需要提供的信息以及審驗標準。這有利于在較短時期內在較大范圍內展開審驗,還有助于防治“市場失靈”,待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可過渡為企業自愿執行與外部強制執行相結合的階段。
4.審驗過程和方法。GRI G3和CASS—CSR并非專門的審驗標準,因此沒有介紹具體的審驗過程和方法。G3的附錄對使用該框架報告進行外部審驗簡單羅列了幾條要求。SA8000標準指出,企業應遵守國家及其它所有適用的法律、通行的行業規定等,評估時以對工人最有利的條款為準,審驗單位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審驗程序。AA1000明確規定了審驗計劃、實施過程和審驗報告。審驗機構要對所收集證據的有效程度及其內在含義進行評估和質疑。在審驗期間,審驗機構應當對企業遵循包容性、實質性和回應性原則進行調查,評估調查結果報告調查結論。AA1000還規定了中度審驗、深度審驗和特定績效信息審驗需要遵循的方法,如收集證據類型,證據支持的書面證明等。
三、總結及啟示
本文分別從著眼角度、標準體系兩個方面,對4種審驗及評價標準進行了比較分析。內容性標準GRI G3、CASS—CSR和SA8000評價條款明確,過程性標準AA1000審驗程序嚴謹。GRI G3和CASS—CSR注重企業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個方面的責任履行,建立了詳細的評價指標體系,增強了不同報告之間的可比性。CASS—CSR還將“責任管理”提升到主要層面,加強了企業對責任戰略及推進情況的披露。這兩種標準和SA8000分別從不同角度細化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容。AA1000是一個基于原則,重視過程的標準,為審驗者提供了一個嚴格的框架。
以上分析對我國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審驗標準提供了模式上的參考。從國際視野來看,主動將第三方標準納入企業責任報告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以GRI G3和CASS—CSR、SA8000等內容性標準為依據,通過AA1000標準的程序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實施審驗,既能有效地回應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注,又能使企業把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到治理結構中,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Brendan O’Dwyer,David Owen. Seeking Stakeholder-Centric Sustain
ability Assurance:An Examination of Recent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Practice[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7,25:77~93
[2]李偉陽,肖.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探究[J].經濟管理.2008:
21~22,177~185
[3]沈洪濤,萬拓,楊思琴.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簽證的現狀及評價[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6):68~74
[4]溫素彬,張建紅,方靜怡.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模式的比較研究[J].管理學報.2009(2):246~263
“點石成金”:在轉型中改寫成績單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國外對我國有色金屬需求銳減、行業巨虧和許多中小有色金屬企業倒閉。然而本次報告卻顯示,2010年,中鋁經過持續兩年艱苦卓絕的控虧增盈攻堅戰,結束了連續兩年重大虧損的狀況,全年實現利潤20,96億元。
報告顯示,中鋁總部的管控模式由操作型轉變為戰略型,65戶企業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精簡率實現了“雙30%”的目標;將自主研發的新型結構電解槽新技術、實現低品位鋁土礦開發利用的選礦拜耳法、世界最大電流容量的500千安預焙槽技術等專利技術應用到項目中,推動了效率提升及產業化的發展。
作為一家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國際市場的變化并未阻擋中鋁“走出去”的步伐。報告顯示,中鋁通過海外工程總承包,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向印度、哈薩克斯坦、伊朗、沙特、馬來西亞、越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500萬噸氧化鋁、300萬噸電解鋁產能的海外工程提供了設計、施工、設備供貨和工程總承包服務,成為了世界鋁工業的主要技術和裝備供應商之一,帶動了30多個中國鋁工業制造企業“走出去”,也帶動了中國施工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如七冶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從經營困難發展到盈利2億多元,躋身中國500家最大經營規模建筑施工企業之一。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分析指出,中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并實現產業化,創造巨大經濟效益,促進了產業快速升級。
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則表示,行業里第一份按照IS026000編制的報告,將變成一張走進國際社會的門票,對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有示范作用。
“造福人類”:在可持續追求中貢獻社會
“這是一份優秀的報告?!北究鄙玳L殷格非認為,報告按最新的英文版IS026000編制,從全球可持續的視角,在人權、環境、社區等方面,各部門、分公司積極參與社會責任實踐,與各個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和諧發展,其中在人權方面的披露在國內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比較突出。
報告顯示,中鋁公司在采購和投資活動中盡職審查,積極引導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都注重保護人權。2010年,在秘魯銅礦項目施工前,中鋁公司即投資不低于5000萬美元建設新城鎮,保障并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關鍵詞:披露;伴生;融合
中圖分類號:F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一、情況描述
從2005年A股上市公司開始披露獨立社會責任報告至2008年,其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單獨。2008年12月,上交所《披露工作的通知》后,許多企業采取了與財務報告一同披露的方式。2009年共195家企業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與財務報告共同,占當年總量的48%。如圖1所示。
圖1 2009年社會責任報告情況
二、從社會責任報告產生過程看與財務報告的關系
第一階段,在財務報告中不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第二階段,在財務報告附注中披露部分社會責任信息;第三階段,在財務報表表內確認部分社會責任相關的內容,在附注中披露部分社會責任信息;第四階段,單獨設置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專門披露。
圖2 獨立社會責任報告產生過程圖
單獨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目前會計發展的現實選擇。一方面,社會責任信息越來越被利益相關者所重視,必須專門披露;另一方面,財務會計受到自身假設和計量技術限制進行表內確認顯得力不從心。納入財務會計系統的交易和事項只能是歷史和財務的,而非歷史的、非財務的數據和信息就會被擠到或推到表外,其中一部分很有用但無法正確定義和計量的信息可能就這樣消失了①。目前來看,我國正處于第三階段與第四階段之間。
必須認清的是,與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實踐大踏步向前相對應的是,我國報告披露規范的建立嚴重滯后,因此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財務信息含量成為必然。
三、從報告內容上來看兩者的關系
聯系主要表現在:
1.相互借鑒,互相影響。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標準吸收和借鑒了財務報告的編制理念。例如,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框架,同ACCA、KPMG、AICPA等世界知名會計組織合作,吸收財務報告框架的經驗,在諸多方面均有類似。
2.兩者各有側重,內容互為補充。例如,上交所的披露指引中要求除在財務年報中披露每股收益的基礎上,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為社會創造的每股社會貢獻值,一定程度上幫助社會公眾全面地了解企業為利益相關者所創造的社會價值。
區別主要表現在:
1.國際趨同的進程不同。社會責任報告的報告標準很多,但卻仍沒有形成統一的模式。在我國A股上市公司中,雖已呈現普遍采用GRI3編制標準的趨勢,但類似寶鋼股份這樣付諸編制實踐的公司仍不多。反觀財務報告框架的國際趨同腳步明顯領先于社會責任報告。
2.對披露的限制不同。社會責任報告目前仍是自愿披露,并沒有強制披露,因此披露與否除會影響企業道德責任外,并不會帶來法律責任。反觀財務報告則受到會計準則及相關法規的限制,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照一定規則和標準編制披露。
3.報告內容、手段、作用差別較大。社會責任報告是反映企業經濟、環境、社會等業績的綜合性報告,且采用了定性、定量等多種報告手段,是面向利益相關者溝通的重要手段;反觀財務報告,則以企業經濟業績為主要報告內容。
4.報告的編制過程不同。財務報告編制主要是以財務人員為主,而社會責任報告則需要更多的部門參與,除財務人員外,人事、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專業人員也是必須的。
5.報告的時間效應不同。財務報告一般主要報告某一會計期間的經濟業績,一般反映的是企業短期經營情況。社會責任報告則由于報告范圍廣、信息含量大,因而具有更強的未來的指向性,更能幫助判斷企業的遠景。
四、未來的發展預測
筆者認為,會計計量手段并不僅限于貨幣計量,會計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計量技術經歷了從實物計量逐漸到貨幣計量的過程,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找到一個中間媒介將社會責任信息轉化為可計量的會計信息。因此,當計量技術解決之日就是社會責任報告與財務報告融合之時,這種融合也絕不是單純的簡單合并,而是內涵與外延的最大統一。
注釋:
①占美松.表外披露概念框架[J].當代會計評論,2009(1).
參考文獻:
[1]李正.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吳聯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需求的調查分析[J].經濟研究,2000(4).
[3]殷格非.CSR報告與傳統年度報告的十大區別[J].WTO經濟導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