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6:20
序論:在您撰寫分層次教學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因材施教是日常教學中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從目前的教學水平來看,因材施教的原則,似乎沒有在正常的軌道上發展,教師過于依賴教材,沒有對學生實施拓展性的教學,導致學生的思維局限,且在日常的學習中,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對自身發展并沒有太多的益處。為此,職業中學化學課改中分層次教學法的應用,應首先從理論方面著手:第一,職業中學與一般的中學不同,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職業知識和能力,除了專業課程,其他的課程安排完全是為了配合專業學習?;瘜W課改后,其內容更加豐富和飽滿,通過運用分層次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發展和實際情況,獲得較為理想的成果。第二,職業中學當中,部分學生即便非常努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好各項知識。為此,應對職業中學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一方面幫助解決各方面的學習困難,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盡快提高學習能力,減少與學優生之間的差距。
二、職業中學化學課改中分層次教學法的實踐方案
方案一
對于職業中學來講,化學課改后,其學習內容與學生專業的配套程度較高,能夠培養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其他知識的時候,可充分結合自身的優勢,告別傳統的學習方法,獲得更大的自我提升。分層次教學法,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完成其各個階段的有效學習。結合職業中學的特點以及化學課改后的各項標準,分層次教學法的實踐,可從教學班內部分層出發。首先,在班級內部,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情況,劃分為A、B、C三個層次,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知識教導和管理。其次,持續實施分層次教學。每一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后,觀察學生的成績和能力變化,適當為學生“晉級”,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第三,通過長時間的分層教學,為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案,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由此可見,該方案比較適合現階段的職業中學化學教學。
方案二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中職學校入學人數逐年遞增。這些學生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一般,讀高中后升入大學的可能性很小,便選擇讀職業學校。這部分學生比例最大;第二部分,初中階段學習成績較好,但家庭困難。希望掌握一門技術,能早日就業以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這部分學生有一定比例;第三部分,初中階段學習成績、道德表現均不好,家長考慮到子女年齡較小,只能送到學校希望有所改變,這部分學生比例較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按照同一標準、同一模式組織教學,必然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了,長此以往,教學效果難以保證。不但阻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還嚴重影響了他們繼續升學深造和畢業后就業的競爭能力。因此,采用分層次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層次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分層次教學法實施的前提
分層次教學法實施的前提,是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所謂的“分層”并不是簡單的按照學習成績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按照學生的自身條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在授課中結合教學要求對不同的組別設置各具特色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是工科學生的必修課,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并具有一定的動手分析能力。根據這一特點,可以在第一次課,精心準備幾種常見電路的教學模型,先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講一講對這些模型的看法;然后講授課程中的五個基本概念;在此之后利用習題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一課時,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將學生分為:A組,理論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都較強的學生;B組,理論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C組,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D組,排斥學習的學生。
(二)分層次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
為了確保分層次教學后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前面合理分層的基礎上,應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教材的要求來分解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的起點,制定出每組學生需要達到的目標。
1、課前預習。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需將課前預習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每一次下課前五分鐘進行布置。例如:在講解“R-L-C的串聯電路”的前一次課,將預習內容分成四層。第一層,純R電路、純L電路、純C電路三種單一參數的交流電路中,i與u的波形圖的確定;第二層,三種單一參數的交流電路中,i與u的相位圖的確定;第三層,三種單一參數的交流電路中,i與u的相量圖的繪制;第四層,綜合進行比較,得出結論:(1)純R電路中,i和u是同相的;(2)純L電路中,i比u落后90°;(3)純C電路中,i比u超前90°。這樣,學生能夠象爬樓梯一樣,一層層準備,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努力向上走。
2、課堂教學。在9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在難度提高的知識點處以不同標記作為引導,提出不同層次學生需掌握的重點;并利用課堂上最后的幾分鐘時間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輔導重點在于A、D兩組學生。對A組學生提出實踐性、綜合性問題,引導他們課下進行思考,使他們能夠觸類旁通,為將來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對D組學生進行督促,通過檢查筆記,重點提問,使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例如:在講解“R-L-C”時,將課程內容分為五層來講解:(一)是R-L-C的串聯電路的基本概念,從介紹R-L的串聯電路和R-C的串聯電路,逐漸過渡到R-L-C的串聯電路,明確各電路的組成。(二)是端u和i的相位關系,采用對相量圖的分析,由淺入深地對電路呈電感性、電容性及電阻性三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總結。在相量圖分析上有一定難度,在授課中就要重點掌握B、C組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C組學生,要鼓勵他們克服畏難情緒,以相量為突破口使他們沖破難關。(三)是端u和i的大小關系,借助于數學知識,以勾股定理為工具,最終推出R-L-C的串聯電路歐姆定律表達式,進一步引出電壓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指出二者的相似關系。(四)是R-L-C的串聯電路的實際應用,通過講解例題引出電抗器和移相電路,可借助于多媒體展示這兩種電路中u與i的相位關系。這一層內容只要求A組學生掌握,對其他組學生加以鼓勵,只要做對一點都要給予表揚,激發其學習興趣。(五)是設置懸念,在R-L-C的串聯電路中,當電路端u和i同相時,電路呈電阻性,電路的這種狀態叫做串聯諧振。那么,串聯諧振電路的定義、特點及應用有哪些呢?告訴學生這是我們下次課即將介紹的內容。由此不僅給學生留下懸念,而且為學生預習提供提綱。
3、練習及習題。為了鞏固分層次教學的效果,合理編排習題的難度是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根據教學內容應將習題設計成鞏固基礎知識的基本題,訓練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簡單運用的中等題,訓練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的提高題三種類型。要求A組學生會做全部習題,B、C組學生會做前兩類習題,D組學生完成基本題,并鼓勵B、C、D組學生選做較高類型習題,在作業中加以針對性輔導,以促進學生向高層次遞進發展。
關鍵詞:分層案例教學;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
計算機強化訓練(計算機基礎訓練)是大多數高校大一新生在修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計算機基礎)公共必修課程之后的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公共基礎實踐教學課程,通過該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能夠獲得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技能,而且能夠培養運用網絡、OFFICE等信息技術進行各自專業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撰寫排版科技論文的能力。強化所學到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為之后的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學習及計算機應用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大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的要求主要是掌握對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統的使用,常用辦公系列軟件的操作和應用(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網絡Internet的應用基礎。隨著我國在計算機領域的不斷發展和個人電腦的普及,高校計算機基礎相關課程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環節正在不斷發生變化,目前部分高校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方面的公共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做出了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方法嘗試。本文嘗試對分層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1分層案例教學法概述
通常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已具備的能力水平及潛力傾向,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多組能力水平有差異的組別并區別對待,這些組別在教師適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發展。案例教學法指的是一種以教學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分層案例教學法則是分層教學與案例教學兩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全新教學法,既根據學生的課程基礎和實踐提高進行動態分層,又結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挑戰難度更大的實踐案例任務??紤]到我校實際情況和新生計算機基礎的水平差異,結合我校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情況,嘗試進行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課程的分層案例設計,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讓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的案例教學內容科學且分層次完成,這樣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同學能夠接受知識并達到教學目標,從實際應用入手來提高學生在計算機基礎方面的實踐能力。
2分層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2.1相對準確地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分層
根據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結合我校該實踐課程的教學學時為期一周的集中強化實踐安排(計算機強化訓練課程均是安排在學生上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下一個學期),參考上一學期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成績,結合該課程的配套實驗的完成情況,同時在開展實踐教學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考核,據此來綜合確定學生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分層實踐教學的分層情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選擇更高層次的實踐案例作為實踐任務。
2.2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實踐教學案例
為了配合分層實踐教學任務的開展,同時促進教師改變傳統實踐教學方法、并將重點放到通過具體實踐案例的教學來引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計算機實踐能力的提高上,需要積極搜集相關實踐案例,并根據實踐操作的難易程度來設計實踐教學案例。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在計算機強化訓練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期望學生掌握對計算機應用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統的熟練運用,常用系列辦公軟件的操作和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網絡Internet相關操作的應用。據此進行了大量實踐教學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根據操作完成的時間以及難易程度進行分層,讓實踐教學案例跟學生的實踐能力分層結果相匹配。例如,在Word實踐案例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大四畢業論文排版的需要,將各專業的論文排版規范分發給學生,并提供部分真實畢業生論文給學生進行按規范要求排版的實踐練習,另外將求職信的撰寫和排版以及簡歷的制作任務也加進來,讓學生的實踐教學更多地進行以后要用到的實踐技能的鍛煉。
2.3動態管理學生的實踐任務
為了在體現因材施教的同時,對學生的實踐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和了解,嘗試對學生的實踐任務進行動態管理。主要是利用學校實訓中心的電子教室管理軟件,讓學生在完成實踐任務以后及時上傳到教師端。這樣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領取新的實踐任務。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實踐教學氛圍,也讓分層案例教學的實踐嘗試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意識。
分層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改革中應用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分層教學法在我國教育教學中的開展,可以充分發揮高中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現代信息化教育環境的結合應用,促進高中生的全面性發展,本文從高中語文角度,對信息化環境的分層教學法的運行進行分析。
關鍵詞:
信息化環境;中學語文;分層教學法
引言: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為上層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基本動力支持。我國教育實施全面性教育改革,分層教學法是我國教育實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育手段,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同步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培養高中生的語言靈活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自身文化底蘊,是社會主義社會綜合性人才培養的創新教育形式。
1分層教學法概述
分層教學法是我國教育實施全面性改革,在傳統教育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教育主體[1],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同一課堂中不同層次的知識結構教育形式,分層次教育模式的基本特點多整體性與多元化相結合。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高中語文教育中分層次教學,可以實現高中學生自身文化底蘊的層次化培養,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應用效率的到大大的調高。
2基于信息化環境下分層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設定不同的語文教學目標:
層次教學法是我國實施全面性開放式教學的新型教育形式,實施分層次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活動性作用,促進高中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首先,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開展分層次教學形式的教學目標的設定。例如:某高中語文教師開展蘇軾《赤壁賦》課堂教學,結合該班級學生語文學習程度,將語文課程教育目標設定為初級目標和高級目標,應用多媒體,設定《赤壁賦》的畫面,初級目標,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對語文課文中“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等詩句進行賞析,培養學生的語文賞析能力;高級目標設定為對《赤壁賦》文章主題的深層次把握,為開展合理有序的分層課堂教學提供完善的教學計劃。
2.2實現語文課堂教學層次化開展:
開展分層次教學法,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進行不同層面的知識引導,教師應當注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教學內容層次化教學,需要在把握課堂整體的前提下開展,避免教師開展分層次教學中,使學生體味到差別對待的課堂意味,教師要妥善處理好課堂中不同層次的語文知識結構的邏輯性連接。例如:某高中教師開展《赤壁賦》分層次教學,應用多媒體,引學生設置教學情景。教師:“請同學們依據你所看到的‘赤壁’[2],對蘇軾眼中的赤壁賦進行賞析。”教師主要古文原文賞析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堂回答,在課程中主題深層次挖掘中,引導古文原文賞析較差的學生進行做答,同時又將重點放在對課問中主題深層次挖掘叫困難的學生中,從而達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層次化教學的科學有序的開展。
2.3引導進行層次化課堂思考:
高中語文實施分層次教學,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對高中語文知識的深入性研究,實現信息多元化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靈活性應用。例如:高中語文教師結合多媒體視頻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對《阿房宮賦》進行賞析[3],學生通過多媒體視頻藝術效果的視覺傳達,達到對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達到增強學生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成為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例如:某高中語文教師針對班級中學生對不同語文語言的藝術領悟能力,分別從藝術欣賞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對《阿房宮賦》進行藝術欣賞,達到對班級中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全面性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培養綜合性人才提供了矮廣闊的發展新空間。
2.4層次教學法在課后反饋中的應用:
分層次教學法在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僅體現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應用學生在課堂中實施分層次教學表現出的不同層次教學水平,結合課堂中分層次教學目標額基本應用情況,促進高中語文學生的培養與社會主義教育全面性發展的教育理念相結合,達到新型教育理念在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靈活應用和多元化應用。例如:某高中語文教師結合班級中學生語文現代文解答的基本情況,實施課堂課后作業的分層次布置,針對不同現代文理解中,對議論文和小說類題材的把握,引導學生觀看不同類型的電影,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欣賞能力的作用,充分應用多媒體嗎,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分層次教學,促進高中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
2.5層次教學法在課后輔導中的引申:
分層教學法是體現現代教育中“生本”理念的重要體現,層次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體現在課后輔導中的引申。教師可以應用現代技術手段,例如:微信,微博等形式[4],與學生進行課后語文知識的互動交流,及時對高中生語文學習中的困難進行引導解決,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分層次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我國高中生文化底蘊的培養,促進高中生全面發展。
結論:
分層教學法是我國實施全面性改革探索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實現了高中語文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并充分應用現代信息環境,豐富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促進高中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全面發展。
作者:李春玲 單位:大慶市第五十中學
參考文獻
[1]常志敏.疑探教學模式在集寧一中語文教學中實施過程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娜斯佳(ZheldakAnastasiia).近20年俄羅斯教學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改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多層次教學法;現當代文學;教學互動模式
中國現當代文學本應是一門富有學術活力的課程,但實際教學中一直延續單一授課模式,教師多按傳統教學方式授課,很難兼顧學生因個體差異而產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以致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因而,將多層次教學法理念引入現當代文學課堂已成為一種趨勢。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多層次教學法用素質教育的理念來詮釋就是因材施教,具體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員]。多層次教學法既可有效解決多樣化需求與單一培養模式間的矛盾,也可使學生更快更早地發現自己的興趣,確定發展方向。
一、多層次教學法在分層定位中的運用
分層定位是多層次教學法關鍵的第一步,科學分層能為逐漸展開的教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實踐證明,開學一月后分層較為科學有效。這段時間里,學生對此課程有了一定了解和把握,逐漸明確了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有明確就業方向的學生,更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喜歡文學創作的學生,希望提高寫作技巧及鑒賞能力;走考研深造之路的學生,更愿意提高思辨能力。學生明確自我方向的同時,教師也對學生的能力興趣有了全面了解,能更精準地指導后續工作。隨后,學生填寫自我能力測試表,上報興趣專長,由教師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最終根據專業性質及分層條件將學生分為三組:(一)教學能力培養組;(二)創意寫作組;(三)學術交流組。每組還可細分為二到三個小組,便于組內競爭。學習期間,學生可根據自身條件申請調換到更適合的小組。
二、多層次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多層次教學法的分層定位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有層次的教學環境,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谡n堂教學嚴謹復雜的特點,有必要將多層次教學法分化成具體步驟,融入到各個環節中。(一)多層次教學法在教學目標上的體現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首要環節。教學目標一經確立,就成為課堂教學工作的指南,不僅可以為教師指明授課方向,也能為學生指明發展方向,預定發展結果[圓]。以往的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目標模糊單一,而多層次教學法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定位后,有著更清晰的教學目標。它要求教師在備課中顧及三個層次的教學需求,根據教學內容分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能力培養組側重知識性目標,創意寫作組側重文學鑒賞性目標,學術交流組側重學術性目標。如講解圓園世紀緣園原苑園年代中期的文學,教師在講授茹志鵑小說一節時,針對不同層次區分出知識性目標(茹志鵑小說創作風格的發展)、文學性目標(《百合花》中細節描寫對塑造英雄人物的作用)、學術性目標(《百合花》與十七年文學的關系)。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工作的航標,多層次教學法設定的教學目標既可克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和單一性,又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二)多層次教學法在教學互動中的體現除了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多層次教學法也體現于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環節。以往的課堂互動環節基本局限于兩種模式:全體學生參與的交流討論課或某一學生主講的課堂示范課。這類互動中,學生缺乏主動性,參與率低,很難得到滿意的課堂效果。而多層次教學法的互動環節按照不同層次引導每個學生參與到感興趣的領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多層次教學法的互動環節以互動課的形式集中體現,教師以四個教學周為一個教學段,前三周教師授課,第四周為教學互動課。互動課三組學生分別展示,每組三十分鐘,二十分鐘學生展示,教師點評控制在十分鐘?;诮虒W內容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考慮,教學互動課應先由教學能力培養組來展示。為促進該組學生對前沿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師需改變以往要求學生現場講課的方式,轉而要求學生參考教師提供的示范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由小組集體制作而成的“微課”視頻。制作微課時,學生集體決定備課內容、講課方式、板書設計,完成錄制[猿]。教學能力培養組進行了基礎知識講解后,再由創意寫作組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剖析與鑒賞,并展示本組優秀的原創作品。最后由學術交流組將授課內容上升到理論研究高度,使用孕孕栽講解相關內容的最新研究動態。以“第四章第三節張愛玲:傳奇與人性的雙向追尋”為例,互動課首先播放教學能力培養組制作的微課,微課清晰講授了三個教學內容:世俗與傳奇之間的海上花———張愛玲生平簡介;紅塵男女與蒼涼人生———張愛玲作品介紹;廢墟之上孤魂游蕩———張愛玲小說藝術特色。展示完畢后,教師補充完善知識點、點評啟發教學思路、糾正教態、發音等問題。創意寫作組選擇文本細讀的方式細致分析張愛玲寫作技巧的精妙之處,尤其留心到張愛玲用詞的韻味。如《傾城之戀》中,當范柳原與印度女人廝混時,身邊朋友問白流蘇怎么回事,張愛玲寫到:“這時候白流蘇只得傷了風”。創意寫作組認為這五字簡簡單單,說的是順理成章簡約自然,卻一針見血地點到了白流蘇的窘境和其背后的傳統文化制約。白流蘇作為舊式大家族婚姻失敗的產物,飽受白眼嘲諷,于是拿自己做賭注去博范柳原的婚姻。但在男權社會作為一個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女性,她一直都處于劣勢,她所有的心機計謀其實都是無用的,因為主導權一直在范柳原手里。通過此類講解,其他組的學生也體會到了張愛玲文字的狠辣與世事的蒼涼。創意寫作組一方面引導其他組學生感受作品的精妙之處,另一方面還展示了自己的原創作品。如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以第三人稱展開,有學生就以范柳原的視角,用第一人稱重新敘述,寫出仿作《一瓣真心》,同樣的事件、場合,因敘述視角的重構,勾勒出截然不同的故事框架,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感受。也有學生通過自由發揮進行故事改編,將時代背景調換到現代,寫出以城中村改造為主題的《新傾城之戀》等。從教學實踐看,學生以原作為借鑒對象的創作對學生幫助較大,既能夠加深學生對原作的理解,也能從對比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克服眼高手低的缺點。兩部分展示完畢,教師著重對該組學生的習作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學術交流組通過中國知網和圖書館梳理了有關張愛玲的研究論文,總結出張愛玲研究的四個方向:從政治性的角度對張愛玲作品的研究,如夏志清在研究小說《秧歌》時指出張愛玲在小說意象和情節設置上潛藏著她的意識。從現代性的角度對張愛玲作品的研究,如孟悅的《中國文學“現代性”與張愛玲》。從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對張愛玲作品的研究,如張竹贏的《論張愛玲小說的變態心理描寫及文學意義》指出“變態心理”在張愛玲小說中的體現,并分析其原因。從女性主義角度對張愛玲作品的研究,如孟悅、戴錦華合著的《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一書就強調了張愛玲作品中“父親”的缺失和對男權社會的仇視。其后,該組又從翻譯理論、電影研究理論、視覺藝術理論等角度展示了張愛玲研究的新動向。教師主要解釋論文中的專業術語并針對某一觀點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學術思維和專業敏感度普遍得到了提升。多層次教學法的教學互動環節是促使學生自由思考,延伸思維寬廣度的重要途經,有利于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也利于學生全面提升“一專俱全”的綜合素質。(三)多層次教學法在教學考核中的體現教學考核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過教學考核,才能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相比之前目標單一的傳統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具有明顯的對應性、豐富性、有效性。考核時,教師不應只設置一道無法滿足不同學生需求的考題,而應設置三道選作題,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能力任選一題作答。如以阿城的小說《棋王》為考核內容時可設置三道選作題:員援阿城的寫作特色是什么?圓援請寫出作者在塑造知青“棋呆子”王一生時運用了哪些敘事技巧?猿援《棋王》不動聲色的敘事態度暗含了哪些道家哲學思想?通過類似的教學考核,學生既滿足了學習興趣,能力又得到了多樣化發展。
三、多層次教學法在課后輔導中的應用
從本質上說,多層次教學法在課后輔導中的運用,與其在教學考核中的運用有相似之處。兩者均是在嚴格完成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立足于不同的學習層次,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能力[源]。教師可安排每半個月進行一次課后輔導,時間放在周一周三和周五,分別是周一教學能力培養組,周三創意寫作組,周五學術交流組,以便于各組學生交叉旁聽,全面發展。這種具有完整性、純粹性、層次性的輔導安排,能達到檢驗學生學習和促進其發展的目的。針對教學能力培養組的特點,教師可實行學生短時間講課的方式,保證每月每人均有一次講課機會。學生講課結束后,教師針對講課內容做補充說明并拓展相關文學史知識,豐富學生知識結構,建立網狀體系。針對學術交流組,教師應以“授人以漁”的方式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拓展理論深度,幫助學生找到學術興趣生長點,指導學生寫出較高水平的論文并助其發表。學生則應熟練使用并掌握“中國知網”、“超星”等學術獲取平臺搜索相關論文,并能針對某一論題闡述自己的觀點。相對于教學能力培養組和學術交流組,創意寫作組的輔導要求和難度更高。為使該組達到掌握寫作技巧,鍛煉寫作能力的培養目標,教師需對其進行系統化輔導。教材方面,首次系統引進的國外創意寫作成果“創意寫作書系”是理想的取材藍本。通過閱讀該書系的《成為作家》《創意寫作大師課》等書,學生能熟悉寫作技巧,克服創作阻礙,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寫作生涯。為與學生及時交流寫作技巧與心得,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專門創立微信互動平臺,如可以創立“鳳凰湖畔”微信平臺。教師作為平臺管理者,應設立專門的“寫作技巧”類菜單,每周至少推送五篇創意寫作技巧文章,并在平臺醒目位置鏈接“花城”、“新京報書評周刊”、“長江文藝雜志社”、“創意寫作坊”、“鳳凰讀書”等知名文學雜志公眾號,供學生隨時關注閱讀。當然僅僅了解寫作技巧還不夠,陸游曾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要想熟練掌握寫作技巧仍需多寫多練。剛進行創作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從仿寫開始。高爾基就曾說過仿寫的重要性:“對初學寫作者來說,不在讀書和模仿中寫些什么,就很難有什么創造?!痹诰邆湟欢ǖ膶懽髂芰螅瑢W生可進行自由創作。寫出習作后,學生最希望的還是能夠盡快發表,但傳統紙媒審稿發稿周期長、題材類型狹窄、稿件問題反饋慢,學生的作品較難發表。為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向傳統紙媒投稿的同時,教師應每周選取兩篇學生習作在“鳳凰湖畔”自媒體平臺,并推薦學生在網絡文學平臺發表作品。當創意寫作組有了一定的創作功底后,教師可將三組學生形成鏈接,由創意寫作組創作,教學能力培養組和學術交流組來點評并寫出評論文章,三組形成良好循環。創作如同武功修行,與高手過招才能事半功倍。教師還應多邀請專業作家來小組中與學生交流經驗。教改實踐證明,該組學生經過運城市前文聯主席王西蘭、運城市知名作家張雅茜、《河東文學》主編李云峰的指點后,創作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更重要的是,經過輔導的學生已經堅定了自己的寫作信念:“寫作如同農夫犁地、女工織布,天長地久地犁下去、織下去,總有嫻熟成功的一天?!?/p>
四、教學成果與不足
多層次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優勢來劃分學生,更易于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當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提高自身能力發展自身優勢,因而教改過程中取得的成果比較顯著。在教師指導下不少學生發表自己的作品,如王臘娟同學發表了論文《約古詩十九首躍的重言修辭效果探究》(《運城學院學報》圓園員緣年第緣期)、符瑜同學發表了論文《作為類型符號的關羽》(《運城學院學報》圓園員遠年第圓期)、杜瑯琦同學發表了論文《電影約陽光燦爛的日子躍對小說約動物兇猛躍的改編研究》(《武警指揮學院學報》圓園員遠第愿期)、任婕同學發表了論文《遲子建小說的陌生化敘事分析》(運城學院學報圓園員遠年第緣期)、何娘沙同學發表了詩歌《失約》(《河東文學》圓園員遠年第員期)、儀杰平發表了詩歌《我向黑夜索回我的信件》(《鹽湖文學》圓園員緣年第源期)、詹麗仙同學發表了散文《一口氣,一盞燈,一場輪回》(《河東文學》圓園員遠年第員期)。雖然多層次教學法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有不少改良,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一個不足是教師素質仍待提高。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由于要同時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多層次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不能只專不全,其教學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學術修養等綜合素質都受到考驗,這就需要教師竭力提升自身素質,使自己有能力對三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另一個不足是創意寫作組寫作文學體裁的比例有失均衡多樣。因學生多數處于青春期寫作期,語言恣肆,忽視結構剪裁,學生較擅長創作散文、詩歌等體裁,而小說在數量和質量上均不理想。眾所周知,小說寫作的入門門檻較高,不僅需要寫作者熟練地掌握各種小說寫作技巧,更需要寫作者擁有豐富的想象力,而這正是學生的短板。小說創作又往往要從短篇小說練起,而短篇卻是較難駕馭的。著名作家張楚就曾經談及短篇小說的創作困難:“短篇小說寫作不需要一個完整的事件,它需要的只是一個或多個細節,如何讓細節在敘述中變得飽滿、明亮、光彩照人,同時讓它們擊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它需要我們要有一雙格外犀利的眼睛,也需要我們有一顆格外善感的心臟?!庇捎趯W生寫作技巧欠缺,缺乏內心細膩的感知,加之短篇小說寫作本身的難點,學生在小說創作方面還沒有大的突破。
【關鍵詞】大學生;乒乓球運動;公選課;分層教學法;實驗研究
分層教學方法是指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之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采取相應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對學生區別式教學。此方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此方法中獲得運動技能、運動知識、運動能力、運動意識等方面的完善與提升。
分層教學法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群體的需求,俱樂部模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大程度的發揮自主性,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勢必會對體育教學效果起到助推作用,為此,文章以乒乓球教學為例,將分層次教學法應用到乒乓球俱樂部模式教學之中,探討其所能夠達到的預期效果,為其他學科奠定理論基礎,以期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乒乓球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等院校乒乓球普修課采用自然班的模式進行教學,并沒有根據學生乒乓球的運動水平,學生的性別進行分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學的內容完全一致,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并沒有將學生當作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而被當成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使用都是由教師一手安排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雖然可以很好地照顧集體中的大多數學生,但是不利于尖子生的培養和對差生的照顧,時間長了會導致這兩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乒乓球技術水平的提高。
2重視科學合理分層是進行動態分層教學基礎
合理的分層對乒乓球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分層和合作。動態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制定,認為只有當教學恰好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時,教學才是最有效的,從而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乒乓球動態分層教學的立足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要求適合各層次學生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與自信。這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需要。采用動態分層教學,能使學生群體較為客觀的分配到水平相近的層次,既是同伴又是對手,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因而學生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被有效激發。實施動態分層教學法,還能照顧學生的身心特點,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促進學生的素質和潛力培養。體育鍛煉中的競賽活動具有競爭性,這種競爭產生了勝負之分。由于比賽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因此比賽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任何人都難以保持不敗,賽場沒有常勝將軍,面對競賽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失敗與挫折,客觀上要求參與者要有一顆“平常心”,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不能被一時的挫折所嚇倒,及時分析挫折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從中找出有效的對策與辦法,不斷充實與完善自己,重新參與競爭,力爭勝利。只有那些不畏困難、勇于挑戰、不怕失敗與挫折、善于分析和找出失敗的原因,充滿自信的人,才能從失敗與挫折中得到啟迪,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因此,動態分層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承受失敗與挫折的能力,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3分層教學對于乒乓球教學的意義
3.1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
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便是因材施教,它要求高校乒乓球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最大限度地平衡學生在智力、理解力、肢體表現力等方面的因素。在高校教學中,學生對于乒乓球學習的先天因素、愛好程度和受教能力往往不同,這些客觀的差異為乒乓球教
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分層教學法以學生各方面的差異為依據,為其量身定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計劃和訓練方法,盡最大努力為其創建合理的教學環境,不斷提高乒乓球教學質量,是因材施教理念最忠實的擁護者。
3.2分層教學法有利于發揮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教學理論
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是息息相關的,在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的教學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絕對主導地位。這樣學生就會出現一種“吃不飽”或“吃不了”的教學現象。但是在分層教學法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群體,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學”適應教師的“教”,這樣“教”與“學”相互呼應使學生不僅能真正的發揮主體作用,又能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汪磊,張立志,孫振杰.乒乓球初學者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
摘 要 本文對排球選項課進行分組實驗,結果說明了分層教學法在冊亨民族中學排球選項課中的運用是可行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并對其他學科的改進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分層教學法 排球 高中 《體質健康標準》
貴州省冊亨縣這個偏遠的小縣城,體育發展一直以來都相對比較落后。作為全縣唯一的一所高中,其中的排球選項課一直采用學內容的傳統教學方式。由于學生身體素質、技能、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在教學中出現學生有興趣但部分學生對排球技術掌握能力較弱,部分技術動作熟練的學生又感覺教學內容太過枯燥,從而逐漸失去興趣等情況。本文運用“分層教學法”對冊亨民族中學排球選項課進行教學,從技術水平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研究分析。從而解決排球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一、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前的身體素質測試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各項指標上沒有明顯差異。說明對照組與實驗組兩個班同學的基本條件是一致的,可進行“分層教學法”的實驗。
二、實驗班和對照班教學內容
實驗班的同學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實行彈性機制,分層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消除學生由于分層造成的心里陰影。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相對全班學生都是一致的。
三、在排球選項課中采用“分層教學法”的實驗效果
通過兩個月的分層教學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基本技術成績均高于對照班,實驗班學生掌握和運用排球基本技術明顯優于對照班。實驗前兩個班學生的四項基本身w素質條件一致,經過實驗以后兩個班的學生排球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的差距,這說明采用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
四、結論
通過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在冊亨高中排球選項課采用分層教學法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果,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了偏遠民族地區教學水平的提高。
五、建議
“分層教學法”在教學方法中是有效而復雜的教學方法,在運用建議應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個人技術技能水平對其進行合理的分層。在各層次的教學方法中,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要符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
參考文獻:
[1] 魯兵.分層教學法在高校足球選項課中的運用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