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6:03
序論:在您撰寫鄉村自然資源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美麗鄉村;規劃;構想;甘肅秦安;郭嘉鎮;槐廟村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348-02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縣郭嘉鎮槐廟村現狀
1.1 氣候適宜,自然條件良好,有利于發展經濟林產業
郭嘉鎮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村與村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川道區以果品業為主的農業支柱產業發展較快,淺山區推廣地膜糧食種植,山區村突出花椒產業和冬暖棚建設等農業特色項目?;睆R村位于郭嘉鎮的東南部,地勢起伏不大,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屬于溫帶半濕潤氣候,現有耕地面積156.3 hm2,其中蘋果種植63.3 hm2,桃種植40.0 hm2,花椒種植33.3 hm2,其他農作物種植19.7 hm2。經濟林產業已發展為槐廟村發展的支柱產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林果產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2 村民居住較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廟村全村共有410戶,總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戶分布在207省道兩側,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為了便于開展村容整治工程,實現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創業增收,開展建設美麗家園。
1.3 寶貴的文化遺跡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樸的民風,有利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村莊內有3處宗教圣地,即伍圣宮、祖神廟、娘娘廟,其中娘娘廟建于村莊的堡子內,與周圍堡子城墻相互映襯,充分體現槐廟村歷史文化與人文變遷,是開展槐廟村鄉村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207省道從南向北貫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廟村村民待人熱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間真誠友愛,保持著西北地區淳樸鄉風,為發展鄉村農旅游提供了條件。
1.4 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為規模發展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廟村現有有氣調庫8處,占地面積5.03 hm2,可用于存儲蘋果、梨、桃等水果;現有有果品廠1處,對村內生產水果進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積0.12 hm2??梢酝ㄟ^美麗鄉村建設,擴大規模,將槐廟村建設成為區域林果產品倉儲、交流、加工的中心,不僅一定程度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了槐廟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對秦安縣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1.5 槐廟村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實現秦安縣“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
秦安縣2011―2030年產業規劃中(圖1),確定了“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槐廟村處于秦安縣城市產業規劃西翼林果業發展的中心位置,將槐廟村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的美麗鄉村,必將帶動西翼林果產業的發展,實現“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
2 天水市秦安縣郭嘉鎮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構想
2.1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堅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圍繞槐廟村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創建特色農業,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經濟林種植、鄉村旅游、小商品服務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人居環境;同時依托科學規劃、整治村容村貌、發揚民俗民風為目標要求,著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體系、農村生態環境體系、農村生態經濟體系和農村生態文化四大體系建設。建設中要盡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農田地,一戶兩宅等不良現象[1]。
2.2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哲學基點出發,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并重,以合理、節約有效用為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導向,注重當前農民增收與保證長遠發展相結合,國家投資與農民自力更生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設原則。
2.3 規劃定位
以美麗鄉村為契機,依有利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農業產業優勢,發展觀光農業,將槐廟村打造為“都市人的后花園、農事體驗游樂園”型的美麗鄉村。
2.4 功能分區規劃
通過對現狀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態、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槐廟村進行重新整治,形成5個功能分區。公共活動區:主要指2處村民文化廣場,作為村民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教育區:擴建的小學和新建的一所幼兒園;產業區:沿著207省道兩側規劃的果產業區,包括氣調中心、果產品生產區;桃花觀光園區:指村莊河壩兩旁新建以桃花觀光為主的休閑農家娛樂場所。結合槐廟村的特點與原則,綜合考慮規劃區與周邊環境關系,對規劃區進行空間整合與合理布局,將本次的規劃結構定位為“兩心、三軸、三區、多節點”。兩心:2個公共活動中心;三軸:2條景觀軸和1條商業服務軸;三區:居住區、景觀區、生產倉儲區;多節點:分布在居住區內的活動節點(圖2)。
3 建設用地布局規劃
3.1 居住用地
規劃保留了規劃區內的全部一類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寬需置換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質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響布局的輔助用房。以建設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產業配套的新村莊為目標,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3.2 公共服務用地
槐廟村規劃區公共服務用地主要包括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村莊公共場地2個部分(圖3)。為形成層次分明、內容齊全、功能完善的新農村配套服務體系,構建類別齊全、規模適當的村莊中心,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整改與規劃。
教育用地規劃在原小學基地上擴建,使小學面積達0.87 hm2,建設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縮小與城鎮小學之間的教學差距,全面提升槐廟村的文化層次,為培養槐廟村后繼發展儲備優秀人才創造條件。規劃建設一所幼兒園,占地面積0.31 hm2,改變原村莊學前教育為零的現狀,從啟蒙教育抓起實現全村人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槐廟村同樣面臨農村老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城鎮建設步伐的需要,農村勞動力飛速向城鎮轉移,農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來越大,農村老人養老及晚年生活問題較為突出,在村莊規劃中新建一處占地面積為0.15 hm2的敬老院,為村內老人提供一個養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環境,同時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為老人服務的良好農村道德風尚。
為增加槐廟村經濟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決留守兒童數量增大以及勞動力就地解決問題,新建2處以桃花觀賞、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觀光園,并配備完善的服務設施,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向外界展示槐廟村民風民俗、人文素質,建設美麗家園。
村莊公共場地:為給廣大村民創造農閑或飯后走出家門健身、交流、開展農村文化,自娛自樂的空間環境,在村莊內規劃建設生活廣場2處,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滿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溝通交流平臺,為實現和諧的人居文化創造條件。
村莊商業服務設施用地:規劃將建造商業中心,為村莊農副產品、手工業品交易提供了場所,同時以農貿市場為中心帶動村莊農產品商業化的發展。同時新建擴建超市、飯店、通訊服務設施、金融服務設施。
3.3 村莊倉儲生產用地
槐廟村蘋果、桃、花椒種植已具規模,成為支柱產業,村內原有多出小型氣調庫,隨著蘋果產業的不斷發展,已不能滿足村內蘋果的冷藏以及蘋果產業的更有效發展,在確保村民在增產的同時增收,將村內氣調庫整合并且擴建,面積達到8.19 hm2,拓展農民增收渠道,解決了村內剩余勞動力。
3.4 村莊內基礎設施用地
規劃村路面全部進行硬化,同時為改變村內交通條件,對村莊內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進行規劃,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輔助設施。在村內建立停車場3處,占地面積為0.52 hm2,解決村內停車問題。在村內新建污水處理站2處,占地面積0.32 hm2,垃圾中轉站2處,占地面積0.27 hm2,解決村內垃圾亂堆亂放的問題,改善環境質量[3-4]。
通過產業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莊整治、合理規劃,生態保護等綜合實施,使槐廟村建設特色的風情韻味,使之成為農村居民創業就業的基地和展示新農村建設成就的窗口?!懊利愢l村”建設是以安居樂業、村民增收為特征,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化傳承為目標的新型農村。槐廟村可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通過規劃使槐廟村經濟發展從以農業為主逐步向以農果業為主,鄉村旅游為輔的經濟模式轉變,建設成天水特色的美麗鄉村。
4 參考文獻
[1] 甘肅省秦安縣2011―2030城市總體規劃[A].甘肅秦安,2011.
[2] 曹春華.鄉村規劃發展與機制建設探討:統籌城鄉發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區鄉村規劃建設考察報告[J].規劃師,2010,26(1):10-15.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進入2013年,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爭先恐后想成為“森女”、流行服飾將“小碎花”打得火熱、地產商將田園小區作為噱頭等等,無一不表達著人們對鄉村生活和鄉村文化的向往。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的早期農家樂,已難以滿足都市人的休閑需求,國內許多生態農莊已經走向產業化、集群化的發展路徑。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如何在保證農業產業效益遞增的基礎上,將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進行融合發展農莊旅游已經成為很多學者們研究的熱點。
1農莊旅游的核心價值
農莊旅游的核心價值體現在經濟、文化、教育、科學等多個方面,具體體現如圖1所示:
1.1農業產業支撐價值
農業產業支撐價值主要體驗在3個方面,農莊旅游全產業鏈價值,農莊旅游是以農業為本,將農業產業與旅游休閑業全面結合的旅游方式。全產業鏈體現到與第一、三產業集成,拓寬到食、住、行、游、購、娛的各個方面,使各產業鏈得以延伸,共同發展;農莊旅游產業融合價值,農莊旅游主要是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是農莊旅游發展的主要特征,以農業產業為本的相互融合,并不會使旅游產業的功能產生弱化,反而會通過合作達到共贏的效果,產生更多的發展機會;跨產業價值,農莊旅游打破了傳統的產業嚴格劃分的界限,更智能的將產業進行柔性融合,體現出了跨產業的超額價值。
1.2農耕文化傳承價值
農莊旅游是以農耕文化為靈魂,將傳統的農耕文化融入到旅游產品的開發中,使得鄉土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旅游產品的開發離不開文化的挖掘,農莊旅游也同樣不能脫離農耕文化而開展旅游活動,鄉土特有的農耕文化是本農莊區別于其他農莊最根本的元素。農莊旅游產品在規劃開發的過程中對農耕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賦予其旅游功能,才能在旅游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掌握特有的目標市場群體。使得鄉土文化資源得到深度的開發;也使得農耕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傳統文化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珍稀文化再一次得到人們的重視,也賦予了農莊旅游更高的文化價值。
1.3農業科普教育價值
現代人對于休閑體驗的重視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農莊旅游從觀光農園不斷的向廣度和深度進行演化。農莊旅游在整合農業資源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自然、生物、人文等科普教育價值,人們在試探性的開發中賦予其特定的教育意義,結合特定或不特定的教育目標,能夠將農業觀光、鄉村度假和科普教育很好的結合,寓教于樂,達到農業科普教育的目的。在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之下,許多觀光農莊都將科普教育體驗活動融入其中,使農莊在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具有科普教育價值。
1.4農業科技創新價值
農莊旅游要求立足于科技生態農業,將科技農業生產活動與田園休閑生活方式以及鄉村野趣的生活環境等作為賣點進行深度包裝和策劃,這樣從主觀層面上需要農業科技創新來滿足游客的需求,從客觀層面上需要農業科技創新來增強農莊的旅游競爭力和經濟實力。農業科技創新是農莊旅游的核心競動力,離開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撐,農莊旅游很難實現轉型升級來滿足文化素養日益提高的當代游客的需要。
1.5鄉村生態環境價值
生活在鋼筋水泥土中的都市人群,期望回歸自然、親近田園的愿望日益增強,對優美的山水田園有著強烈的憧憬和向往。都市人群到農莊旅游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環境、迷人的田野風光和新鮮的空氣來舒緩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緊張的情緒,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因此,為了滿足游客的需要,農莊的發展在對生態環境和景觀美度等方面都不斷的提高要求,這樣大大推動了農村的村容改造、衛生條件的改善、環境的治理以及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對鄉村生態環境的建設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1.6城鄉一體化建設價值
農莊旅游的發展,能夠有效的整合農村旅游資源,將農業旅游產品引進市場,通過自身的特色產品吸引著城市的人流、物流以及外來投資者的資金,促進我國新農村的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城鄉一體化是新時期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需要,將城市與農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化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核心價值的轉化路徑
農莊旅游的核心價值是通過將農業資源轉化為具體的旅游產品來實現的,進而探索農莊旅游發展的不同發展模式,目前國內農莊旅游發展主要圍繞以下模式進行開發:
2.1觀光農莊
觀光農莊是依托農莊內優美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交通優勢,通過規劃建設成為具有觀光旅游功能鄉村生態農莊。農莊內提供觀光游客所需的各種服務設施,使游客在觀賞生態的田園風光的同時,對農莊內的農產品進行收集采摘,來達到增加游客停留時間的目的。觀光農莊旅游主要側重于觀光旅游產品的開發,將休閑度假類旅游產品和其他旅游產品作為輔助產品進行包裝,本身要求農莊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農莊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目前,越來越多的游客對于農莊旅游的需求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觀光基礎上,他們希望能夠更長時間的停留在農莊內體驗農業文化、享受鄉村生活,因此越來越多的觀光農莊不斷地將其單一的觀光旅游功能進行豐富,通過建設休閑度假設施,達到農莊轉型的目的。觀光農莊的類型一般包括觀光果園、觀光蔬菜園、觀光茶園、觀光花卉園、觀光瓜園等等。
英才農莊在旅游規劃中,特別強調讓游客“動手”,項目建設在充分利用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在食、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通過活動的設計增加消費者停留時間,提高農莊經濟效益。在活動策劃中,既設計了諸如農事體驗、蔬果采摘、花卉手工藝品制作、果林捉雞、魚塘捕魚等農業體驗活動,也設計了植物迷宮、生態垂釣、抓泥鰍、植物尋寶、體能運動等戶外休閑娛樂活動,還設計了專業化的植物科普體驗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的為游客創造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英才農莊活動中。
3.4整合資源,總體布局
農莊旅游的空間布局是依托農莊內原生態的自然資源以及鄉土的人文資源基礎上,對資源進行整合開發,面向目標人群,進行功能分區、合理布局的過程。合理的空間布局有助于將零散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其“1+1>2”的整體優勢,提高農業旅游產業的發展效率,因此科學的空間布局問題是旅游區旅游健康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必須以發展為本,立足于可整合、可優化、可持續的戰略思想,對農莊旅游功能的空間布局進行合理安排。
英才農莊總體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從西南方向的30余米向東部、北部逐漸降低至武湖畔10余米?,F狀用地主要是苗圃、果樹、魚塘和養雞場。從西部、南部的規劃區外道路沿線向東部、北部有種植大面積桃樹,中間夾雜有一塊將近1.4hm2的橘園。北部地區主要是苗圃,多為10幾厘米高的小苗。養雞場布置在規劃區東南部。魚塘散布在規劃區中心低洼區域和沿武湖地帶。沿武湖畔多為灘涂,漲水時部分低洼處會被淹沒。果樹用地和苗圃用地在景區內占較大比例。根據英才農莊地形地貌趨勢、旅游資源特征及分布,結合規劃主體構想,將英才農莊旅游總體布局為“一環四區多點”的空間結構,形成獨具老黃陂鄉韻特色的農莊休閑度假空間?!耙画h”是指由景區環路串通5個不同功能性質的分區而構建的鄉村田園風景游覽線;“四區”分別是入口服務區、生態教育區、濱水度假區和濱水休閑區;“多點”是指在各個功能分區的旅游景點和旅游服務點。這種“一環四區多點”的旅游空間布局,在開發中能夠揚長避短,通過種植結構的調整、區域功能的地位以及種植養殖產業的規劃整合能夠完善區域功能,樹立區域形象,豐富了英才農莊農業產業鏈,提升了英才農莊旅游產業地位,以實現農莊旅游開發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負面效應的最小化,為英才農莊旅游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5設施配置,滿足需求
農莊旅游服務設施,在旅游開發投資中占很大的比重,如若設施配置不當,會對巨額資金造成很大的浪費,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農莊旅游服務設施規劃是根據旅游接待體系規劃所提出的要求,配合旅游線路組織規劃、土地利用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科學的安排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為農莊滿足旅游消費者接待服務提供依據,為農莊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通過對近中遠期的游人量的科學預測,得出高峰日分別為500、1600、2800人次,旅游設施建設必須滿足遠期游人和工作人員的需求和生產活動需求。英才農莊旅游服務體系由游客綜合服務、旅游住宿設施、旅游餐飲設施及旅游商店構成,共需31個服務點;旅游基礎服務體系由供電設施規劃、給排水工程規劃、環衛設施規劃、通訊設施規劃以及防災設施規劃構成。規劃中通過科學的預測高峰期游客及居民水、電、環衛設施、通訊設施等需求量,合理提出建設要求,不僅能夠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時也能夠為當地居民服務,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是獲得當地居民支持旅游建設、投身旅游開發的有效手段,為農莊旅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硬件基礎和群眾基礎。
3.6深挖文化,注重傳統
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民族文化是農莊旅游的靈魂,文化挖掘的深度決定了旅游發展的深度,對原汁原味的鄉土民俗進行挖掘包裝,能夠很好的提高農莊旅游品位,突出農莊旅游產品的特色性和差異性,以提高農莊的吸引力。
武漢市黃陂區英才農莊圍繞“農”來做文章,將農業文化和鄉土風情貫穿旅游規劃的始終,使鄉土文化資源得以保留、傳承。文化在英才農莊旅游規劃中是通過3個方面展現出來:在旅游產品開發中增強農業文化內涵,將黃陂地域特色的農業文化因子疊加在農莊旅游活動項目上,將農業生產體驗活動做大做活,將農業科普教育活動做精做細,使游客能夠在英才農莊旅游活動中體會到豐富的農業文化和鄉土民俗;通過農莊景觀的打造展現黃陂濃郁的農耕文化,調整種植結構,采取多選本土品種、少量引進優質育種的方式體現本土生態文化,合理建設農業科普長廊,將農耕文化和傳統農業知識通過景物景觀的打造展現給游客,使游客漫步英才農莊,遍布是景、處處有“農”;通過各種旅游節事活動的策劃體現黃陂農耕文化,特別打造以英才農耕文化節為核心,以若干主題旅游節為內容,時間覆蓋全年、活動覆蓋全區、文化覆蓋全域的英才農莊節事旅游產品體系。
4結語
農莊旅游發展之路漫長,武漢市黃陂區英才農莊不應一味進行盲目開發,而應該注意抓住資源特色、突出核心主題、進行科學分析、滿足消費者需求、立足長遠發展的基礎上,走以農為本,農旅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農委赴臺農業旅游考察團.赴臺農業旅游考察報告[J].上海農村經濟,2009(01).
[2] 呂明偉,郭煥成.臺灣農業旅游與休閑產業的發展經驗[J].海峽科技與產業,2006(06).
[3] 林銘昌,林敏雄,丘秀珠.休閑農業體驗教學市場發展的探討[R]. 臺南縣:中國地理學會,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06(05).
[4] 呂明偉,郭煥成,孫藝惠.生產?生態?生活――“三生"―體的臺灣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C].郭煥成.休閑農業理論與案例實踐,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關鍵詞]臺灣;休閑農業;石湖;村級經濟
[DOI]10.13939/ki.zgsc.2017.02.046
城鎮化進程中,一些祖祖輩輩依托土地生活的農民進了城,靠種植、養殖為生的農民失去了謀生的工具;支撐的集體濟面臨缺失土地、生產工具等生產要素,農村經濟發展陷入窘境。借鑒臺灣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經驗,無異于給本土農業經濟發展引發新的思路。
1 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經驗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傳統農業遭遇發展瓶頸。農民開始轉型經營,吸引市民觀光休閑,發展了類似于當前國內的“農家樂”,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讓游客享受田園之樂,休閑觀光業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使臺灣農業走出了困境。臺灣農業的華麗轉身,“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使得臺灣農業發展闖出了新路子,生態協調發展的“三生”,給臺灣農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據資料顯示:2008年臺灣島內有休閑農場、觀光果園、教育農園近2000個,產值達70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4億元);2014年大陸游客為臺灣帶來2186億元收入,其中觀光團為997億元;而2015年全體陸客帶來的收入約為2310億元,其中觀光團應該首度突破1000億元大關。
可見,臺灣休閑農業發展,成為臺灣旅游業的新亮點,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使農業觀光成為國際級農游新樂園。農業休閑觀光的發展不但使臺灣農業走出困境,更形成了世界矚目的農業生產加工、農耕文化教育、觀光旅游、休閑養生、DIY制作等功能相結合的新產業,促進了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的延伸,并產生了疊加效應,在旅游、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觀察臺灣農業休閑發展情形,其成功經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1 法規先行,政策刺激
農委會等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政策法規,編制規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休閑農業發展。政府撥出專項經費,為偏遠農場修建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部分農產品享受免稅政策,產品滯銷時,政府實施保價收購,保障農民的最低收入。農場內可以建造賓館、餐廳、賣場等商用房屋,面積可達農場面積的1/10,最大不超過75畝。針對新建農場的資金投入,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以著名的走馬瀨農場為例,全部建設共投入9億新臺幣,累計獲得資金補貼約3億新臺幣。因此,臺灣通過各類優惠政策,大大支持和刺激了休閑農業的發展。
1.2 農會輔導,體系服務
各縣、市、鄉成立了各級農會,為農民提供無擔保低息貸款、農業技術支持、信息咨詢、土地交易、營銷推廣等服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休閑農業發展體系。農會不僅舉辦各類產銷班,輔導農民種植、推廣、營銷農產品,還為農民家庭的其他成員提供各類幫助。如為婦女舉辦家政班,為老年人舉辦養生保健班,幫助農民提高生活水平,受到了農民的歡迎,成為了農民身邊可靠的朋友。
1.3 科學規劃,特色布局
臺灣休閑農場充分融入當地自然文化歷史資源、民俗及農村特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形成了一個個獨居特色的農場。通過科學規劃、農會輔導,農場之間沒有因為經營項目類似而出現惡性競爭,根據 “一鄉一品”的發展原則,農場注重特色,提供差異化產品,追求產品服務的唯一性。避免了惡性競爭,還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休閑農業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客源,走上了科學健康可持續的道路。
1.4 經營多樣,深度開發
臺灣農場經營范圍十分廣泛,除了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和包裝,形成產品線,還經常舉辦各類特色活動。以走馬瀨農場為例,農場原來僅種植出售牧草,價值很低,經營者通過摸索開發出食用牧草,制作成牧草冰激凌、牧草饅頭、牧草巧克力等系列食品,近年來又加入DIY概念,市場反應良好。農場提供餐飲、住宿、會務、運動等場所,草場定期舉辦露營、熱氣球放飛、觀流星雨等主題活動,滿足了各年齡段、各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1.5 技術支持,產研結合
臺灣休閑農業從法規制定、規劃設計、農業技術研究、農業設備開發到農場建設等各個環節,都有臺灣大學、中興大學等高校的參與。他們致力于研究高精尖的農業技術,深度拓展休閑農業理念,并及時將最新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為休閑農業提供學術支持,使農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1.6 緊跟潮流,市場為本
臺灣休閑農業經過40年左右的發展,在政府、農會的幫助下,認真觀察市場動態,緊跟市場潮流,迎合市場需求,創新經營模式,及時調整經營方向,始終牢牢抓住市場。他們認真做到“五到”,即“獨到、想到、知到、做到、人到”?!蔼毜健笔墙洜I產品的獨特性,“想到”是未來發展的整體性,“知到”是市場動態的掌握性,“做到”是策略思維的執行性,“人到”是游客需求之滿意性。通過做到這“五到”,臺灣休閑農業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
臺灣農業的發展經驗值得大家思考:反觀國內生態農業發展現狀,以蘇州高新區上方山石湖生態園周邊鄉村經濟發展為例:蘇州高新區擁有自然資源狀況、也有人文景觀布局,更有經濟發展程度及市場消費需求等諸多因素與臺灣生態農業區域有諸多相似之處,因而借鑒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經驗,發展石湖景區周邊村級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蘇州石湖生態園建設情況介紹
石湖景區其位于蘇州城西南,距古城區 4.5公里――石湖風景區,是集吳越遺跡、江南田園山水風光為一體的山水型自然風景區,而橫塘街道下屬的石湖、新豐、新漁三村正處于石湖風景區內,區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共有13個自然村,562戶2130人,另有外來流動人口約7000人。2012年年底,位于石湖景區內的上方山石湖生態園項目正式啟動,作為蘇州市政府“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此項目建設規劃分為三大塊具體內容,即動物園、植物園和生境園等。兩宋明清時期,文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隱居,縱情山水,留下了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比較出名的有楞枷塔、范家祠、治平寺、漁莊、天鏡閣、行春橋、越城橋等?!鞍嗽率擞问?、觀“石湖串月”等活動,也是蘇州家喻戶曉、歷代傳承的民間習俗,歷史上就有“吳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為最”的評價??梢姡皡^周邊三村真山真水資源得天獨厚,歷史人文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3 對接生態園建設中面臨的村級經濟發展問題
轄區內石湖、新豐、新漁三村,由于三村所處的地理位置,村級經濟的發展一直受到石湖景區規劃和城市開發建設的嚴重制約,主要矛盾是有地不能用。三村土地是風景區的規劃用地,村級經濟在土地使用上沒有發展空間,直接阻礙著村級經濟的發展。前幾年,石湖村、新豐村在困難中求生存、求發展,通過改造一些舊廠房,整合一些“邊角地”“空擱地”,分別建成了擁有一定數量簡易廠房的工業小區,依靠出租廠房取得少許租賃收入。總的來說,由于身處景區,三村村級經濟發展的路子比較窄,村級經濟總量不大,僅能滿足基本開支且缺乏持續性,要想逐年提高村民的股金分配、開展各項社會事業、幫扶工作就有些捉襟見肘。也就是說,三個村莊的老百姓并沒有因為處在景區內而獲得伴隨未來生態園建設帶來的獲益的遠景。
4 建 議
盡管蘇州現有高新區“樹山”、吳中區“旺山”“農林大世界”、相城區“蓮花島”、吳江有“環太湖”、常熟有“尚湖牡丹花卉”節等一系列休閑農業品牌,雖說有氣候環境因素,但與臺灣農業發展相比,經營特色單一,淡旺季差別明顯,內涵深度挖掘不足,創新少。為此,面對村級經濟發展的瓶頸,針對開發建設的上方山石湖生態園項目提以下三點建議。
4.1 政府支持,打造“石湖”品牌休閑農業
石湖景區曾經有上方山果園,種植各類水果,一直保留在老蘇州人的記憶中。此次開發生態園項目時,可以借鑒臺灣休閑農業模式,依托上方山、石湖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科學規劃,深入挖掘該區域漁耕文化、果樹種植等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強具有山水田園風光特色的“石湖”品牌休閑農業。融入農業生產、觀光休閑、餐飲住宿、采摘體驗、教育學習、DIY制作、養生健康等多種功能,并根據不同季節和傳統文化,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針對不同人群的主題活動,打造成樗罩萑說吶液笤骸
4.2 廣泛合作,成立休閑農業民間組織
加強與臺灣休閑農業交流溝通,學習臺灣各級農會的先進理念和經驗,結合蘇州本地實際情況,成立類似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組織,吸收從業農民為會員。同時,可以借鑒臺灣農會,為會員家庭的其他成員提供各類輔導培訓班,如烹飪、健康養生等,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4.3 互利共贏,保證村民群眾得實惠
借助石湖景區大背景,打造村經濟發展小環境,是橫塘街道及石湖、新豐、新漁三村近幾年一直在思考的課題。生態園項目啟動前,石湖村通過積極主動的協調溝通,謀劃多年的休閑農業項目已初步成形?!凹鏍I休閑農場的收入是一般農業收入的4~5倍,例如農牧業兼營加工或休閑平均每家收入達180.8萬元,比單純從事農牧業家庭收入多5.3倍,可大幅提升農村經濟。”(陳寶基)突破景區用地單一性,集合種植、觀賞、采摘、加工、品嘗等深化農業發展,要讓有限的土地發揮立體效用。
有鑒于此,對石湖景區周邊開發中,我們建議政府在開發生態園項目時,讓當地村民參與到休閑農業開發中去,或者根據生態園建設的規劃,允許三村在規劃范圍內布局休閑農業種植、觀光、采摘一體、加工,配套修建衍生服務性設施,讓游客樂在其中,讓村民參與服務性經營項目。一方面使村級經濟融入生態園建設,保證征地后村民及村級經濟的收入水平,繼續維持村民的集體股金分配;另一方面,也為征地后解決村民就業提供平臺,使村民從生態園建設中得到實惠,更加支持生態園項目,實現項目開發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蘇州橫塘[EB/OL]. [2016-11-04].http:///link?url=iJG2zaLI-BS3zNRnXxUxbc-6i9YCK 4LpppUJ37Ue3l3EVmgbv9fCmllPscWF61l1swP00QO8Vx_Qoli1uDngRq.
農業部農機實驗鑒定總站組織的赴美考察團一行17人,于2002年8月11日--30日赴美考察,團組成員分別來自于上海、江蘇、福建、湖南、山西、寧夏等省、市、區的農機部門及部屬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專家,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美國農業生產及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動態、農機生產企業情況等。在美期間,先后拜訪了國際農業生命科學發展教學所(簡稱IDEALS)、美國農業部經濟局、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簡稱IFPRI)、John-Deere公司、農場主—Rick Nolan先生及洛山磯工業市商會(簡稱IMC)等單位,所到之處受到各拜訪單位的熱情接待并得到詳細的介紹。通過考察使我們對美國的農業生產、管理、科研教育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 美國農業概況
在美國,農業生產總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農、林、漁業部門就業人數不足200萬。全國有大小農場205萬個,耕地面積17000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20%。農業生產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場為基礎,形成了高度商業化的農業。小麥、大豆、玉米是主要種植作物,糧食總產量為全球總產量的20%,其中大豆、玉米占世界總產量的60%,小麥總產量接近世界總產量的50%。由于美國農業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東部水資源充足,農產品產量大大超過本國需求,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出口來解決農產品的出路問題。為此,農業部及各州政府需要通過各種方法(包括補貼)來降低農民的農產品生產欲望,同時千方百計地為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尋求出路。九十年代末,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平均550億美元。美國在研究和推廣農業和農機技術時,非常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和耕地資源,重視發展可持續農業。
二、 主要考察內容
(一)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動態
1、考察團拜訪了位于華盛頓的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簡稱IDEALS)、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 IFPRI,考察了解他們在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現狀。
國際農業生命科學發展教學所IDEALS是一個獨立的、非政治性的、非營利的組織,向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團體提供管理上的、技術上和概念上的服務。它在 60個專業中保持包括超過 300個專家的人才資源。近期,IDEALS正致力于農業生產資源、增加農產品產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并關于中國應該發展什么類型的農業,既可維持農業經濟增長,又可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進行了交流。特別提到了水資源的問題,水資源是中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表面水和地下水的保存和管理是極端的重要。如何讓有限的水得到最好的利用,保護水的質量,而且避免污染是需要立即注意的主題。除此之外,對如何不損壞生態系統而發展新的水資源等課題進行了探討。
關于農產品的處理和食品安全。IDEALS介紹了對農業食品安全的觀念和標準、發展處理技術和食物科學。據他們介紹,美國正研究利用近紅外技術解決食品檢驗問題。另外,它們在動植物胚胎細胞性別檢驗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項技術的成功,將可以大大提高農、林、牧等農產品的產量。
2、考察團拜訪了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實際上是一個農業經濟研究服務機構,其主要職能是為聯邦政府及其他機構提供經濟分析支援。把全球農業作為一個競爭的農業系統。經濟局按照自己的研究課題,收集分析來自于全國甚至全球數據,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估計,有許多重要的統計數據需要定期更新并向有關部門提供。
近幾年來,由于貿易規則及國內政策的變化,新技術的發展等問題都將使美國農業和農民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經濟局正研究影響美國食物和農業部門的競爭力的因素和其他的經濟焦點問題。
經濟局設有資源與環境經濟分析處、食物與農村經濟分析處、市場與貿易經濟分析處及電子計算及出版服務處等四個部門,涉及的研究的范圍有:安全的食物供給體系,包括食物的數量、種類、健康及營養;資源利用與環境的協調 ;農業生產和環境的協調 ;城市與鄉村美國人的生活質量;農業科研和生產力 ;農場和日用品政策 ;耕種財政的管理;耕種經濟成本管理;農場的危險管理;現代農場的結構;有機種植和美國農業貿易 、國外農業經濟政策等等
由于美國的農產品遠遠地超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要維持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確保美國農業的經濟生存能力,政府的另一項職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農場主的種植欲望。所以經濟局還需要把有關農產品國際市場信息、風險及國外政策等向農民提供。
3、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 IFPRI >是一個國際性的政策研究機構,其主要任務是識別并且分析各有關政策,為可維持地符合發展中的世界食物需要。IFPRI研究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增長、減輕貧窮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實施的政府行為等,分析各項農業政策產生的作用與效果。通過 IFPRI 的政策分析,使其成果直接為發展中國家的決策者、非政府組織和社會機構在幫助貧窮者的政策制定及資金投入中發揮作用。同時,IFPRI 還可以根據發展中國家的需要開展研究或合作,幫助這些國家的決策者和團體減少在經濟政策和經濟投入方面的失誤。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學會 (IFPRI) 的研究職員來自約 20個國家,大約一半來自發展中國家。IFPRI 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和生產技術、食物消費和營養、市場和結構、貿易和整體經濟、政策和投入的實際效果等。例如,它對水資源及利用的研究,分三個層次:全球、地區及農戶,建立了全球水資源及利用模型。該機構也對我國水資源的開采及利用提出了建議。
另外,它們在對發展中國家農村投入效果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
⑴ 增加農村教育的投入對農民脫貧效果顯著;
⑵ 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對提高農產品產量效果顯著;
⑶ 增加農村道路建設投入對農村經濟增長效果顯著;
⑷ 增加水利設施投入對農村經濟效果不明顯。
IFPRI的研究經費主要來自于各國及有關團體的資助?,F在該學會與300個左右的機構合作,這些機構有地方性的、國家的和國際性的經濟組織和經濟研究機構。
(二)農機生產企業考察
考察團考察參觀了位于東莫林(Moline)的John-Deere(迪爾)公司
迪爾公司總部設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叢林之中,占地面積約1000公頃,辦公大樓始建于1964年,并于1978年擴建成目前的規模,辦公面積80萬平方英尺,約有1500名員工,大樓設計為全封閉式,公司建筑的設計及建設非常有特色,具有世界一流企業的氣魄。
John-Deere(迪爾)公司在全球范圍有雇員4萬4千人,并在17個國家設立生產工廠,共有約133個包括生產工廠、銷售公司、科研機構,與160余個國家有業務往來。在莫林有8300余職工,擁有12個設施,其中包括工廠、科研中心、零部件中心及總部大樓等。盡管多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尤其是農機生產企業度日艱難,但迪爾公司每年都有良好的經濟業績。
拖拉機制造公司是John-Deere的一個骨干企業,位于愛奧瓦州Waterloo(滑鐵盧)。John-Deere拖拉機制造廠1837年起家,從生產鏵犁開始,到目前生產各種規格的拖拉機(主要生產90~450馬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機生產公司。由于銷售網絡的作用,公司實行定單生產,全年根據用戶的預定數量安排生產任務,幾乎沒有庫存。
John-Deere的聯合收割機制造公司共生產7個型號的全喂合收割機,有冷加工、焊接、涂裝、模具及總裝等車間,69年~99年間共生產了20余萬合收割機,
2001年在北美市場銷售了8000臺,但這是較差的業績。如9550型聯合收割機的售價在20萬美元以上,最新的9750型機器安裝了GPS系統,售價在30萬美元以上。
John-Deere的生產企業采用了當今一流的生產設備及管理技術。除了大量采用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激光切割及柔性裝配線等生產技術外,在涂裝技術上,采用的“電解式上漆技術”是目前農機企業極少采用的先進技術。其大致工藝是:工件或機器在去油污、除銹及磷化處理并冼凈后不進入烤干程序,而是直接進入電解池,池中是一定濃度的水溶性油漆溶液,被鍍件浸沒在溶液中,經過電流的作用使油漆均勻、致密地鍍在工件表面,然后進入烘烤程序。John-Deere公司在該套設備上共投資了約3000萬美金。其主要優點是: 油漆質量好,涂層均勻致密; 節省成本。油漆得到充分利用,涂裝工序簡化;有利于環境保護。John-Deere拖拉機制造廠整個生產過程、加工程序、組裝檢驗機械化水平、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三、 感想與啟迪
(一)服務是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
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什么?在美國訪問中,我們體會到他們的各項工作都體現了為農民服務的過程。美國農業部為了保證其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為了保障農民的收入保持一定的水平,配備了11萬名公務人員到各州、郡、市甚至到農場提供各項服務工作,包括種植品種、規模,向農民提供各種技術、氣象及國內外市場價格等信息服務。政府通過三項政策保護農民利益:為了在一定時期保證農民的收入,政府確定目標價格;對于達不到目標價格的差價,由政府進行差價補助;用鼓勵修耕土地的補貼等方法來降低農民的種植欲望,以保證適量的產品量來維持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二)農業機械化要重視資源和生態的保護
在美國,農業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食品的安全都受到嚴格的規定。對比我們的農業生產現狀,農產品農藥殘留高、水土流失、水資源利用率低、化肥農藥施用不科學等現象十分普遍。因此,作為農機部門,應積極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節油和防止耕地資源風蝕的機械化技術與產品,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發展機械化旱作農業、機械化雨養農業(美國中部及西部主要是雨養農業),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非常重視研究推廣蓄水保墑的機械化耕作技術。美國現在大力發展精準農業,把現代航天和衛星技術用于農業。如在農業耕作機械化上安裝了電腦與衛星系統連接,電腦機收到反饋信息發出指令,使農機自動地施肥、打藥、噴水,即降低成本,又提高農產品質量,美國高新科技應用占農場17%,計劃2005年再提高6%。
(三)農業機械化要為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出力
在美國,使用機械的主要目的除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外,主要是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在考慮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也開始充分考慮降低成本的問題,也常常遇到許多農機性能很好,但市場不理想的情況。所以我們在研制開發及推廣新產品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問題,推廣那些經過鑒定,質量可靠的新產品和技術,要引導農民利用農業機械進行服務,擴大單季作業面積,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四)要重視農業投入效果的評估
現在,各國都很重視農業方面的投入,無論在基礎設施、科研教育、科普培訓等各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致力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但是,投入的效果如何?每一項投資起了多大作用?在考察中受到的一個啟發是要重視農業投入效果的評估。在美國,非常重視投資效果的評估,他們不但對自己的各項投入進行效果比較和評估,對國外及發展中國家的項目也進行了許多數據的收集和評估,并且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和我們的現狀相近的。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涼山彝族;社區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護區概況及其社區情況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以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面積50655hm2。保護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的美姑縣境內,屬涼山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集中分布區和腹心區,區內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屬,926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12種,有脊椎野生動物296種,其中有大熊貓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8種,被贊譽為很有科研價值的生物基因庫。同時保護區與馬邊大風頂、越西申果莊、甘洛馬鞍山、峨邊黑竹溝自然保護區毗鄰,構成了涼山山系大熊貓保護網絡,在涼山山系的大熊貓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護區周邊有龍窩、樹窩、依果覺、蘇洛、炳途、尼哈6個鄉,42個村,2.6萬余人,全為彝族。6個鄉均為美姑縣的邊遠山區,森林資源豐富,但自然條件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沒有電。6個鄉共有常耕地30171畝,人均1.17畝,社區居民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蕎麥等農作物,經濟收入來源以飼養牛、羊、豬及進入林區采集野生中藥材等為主,2008年人均有糧420kg,人均純收入1800元以下,屬國家重點扶貧對象。
2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一直按照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政策,采取傳統的強制性的保護措施,從而忽視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護區管理部門為達到目標,對社區采取種種限制,另一方面,社區居民為改善生活條件、滿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設法對資源加以利用,對保護區資源構成了較大壓力,二者之間相互爭奪土地、資源的使用權力而產生了種種矛盾和沖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資源利用方面。具體表現在保護區內放牧、采藥、盜伐、砍柴、偷獵等。
2.1 保護區內放牧
畜牧業是保護區周邊彝族居民主要養殖牛、羊、馬、豬及雞等,據調查,有些養殖大戶一戶養有近百頭牛,幾百只羊,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和肉食來源。當地居民牲畜養殖一直沿用傳統的敞放模式,對牛、馬、羊、豬全部實行敞放,且放牧數量越來越大,有些地方因過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嚴重破壞,特別是在大風頂、濫龍、維核洛和挖皆哈羅等地,放牧人員長期駐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對資源造成了破壞,同時放牧人員在山上搭棚、砍柴、燒火(取暖、做飯)、甚至盜伐林木、獵捕野生動物,對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雖然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保護區內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當地居民的重要經濟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發展畜牧業,將畜牧業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保護區管理部門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藥材采集
保護區內野生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天麻、重樓、升麻、蟲草、細辛、貝母、三七等,社區居民為了經濟利益,經常進入保護區進行野生藥材采集,一年四季各個地方均有人員進入,特別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區進行采集,有時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時上山。在采集藥材時,往往是不論大小,只要可采均進行采集,對資源破壞較大,保護區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管理。據調查,有些社區居民一年采集藥材收入上萬元,其藥材的平均收入占當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僅次于畜牧收入,同時也是當地居民最直接的現金收入來源。
2.3 盜伐林木
保護區內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樹種,在周邊的居民為修建房屋經常進入林區砍伐瓦板、方料等;還有部分居民為了謀取經濟利益,還進入原始林區進行盜伐林木,然后運至附近的馬邊等地以牟取暴利,雖然經過了打擊,但盜伐現象仍時有發生。
2.4 砍伐薪柴
保護區周邊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幾乎全部為薪柴,據調查,戶均年消耗薪柴近2萬斤,在距保護區較近的龍窩、樹窩鄉,戶均消耗薪柴達4-5萬斤。他們的薪柴來源除一部分來自自留山外,還有較大部分來自保護區,據不完全統計,社區居民每年需從保護區獲取薪柴6000余噸、約合木材6000余m3,雖然以林下灌木為主,但仍對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5 偷獵
彝族村民歷來有狩獵的習慣,建立保護區后,由于加大了宣傳力度,對保護區周邊社區采取了清理獵槍、獵具,處理獵狗等強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物質益的追求和動物市場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開始飼養獵狗,并進入林區偷獵雉類及小型獸類,以獲取暴利。
另外野生動物破壞社區居民農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區經濟利益受損而得不到有效的賠償,也使是社區與保護區之間的矛盾沖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3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問題產生的原因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在資源利用方面產生矛盾沖突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既有社區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 必然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彝族群眾長期以來一直沿用傳統的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農作物耕種方式,生產效力低下,單位土地上的收益較低,不能滿足日常需要;同時牲畜養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對資源威脅大;另外當地彝族群眾取暖做飯幾乎采用傳統的“三鍋莊”,熱量損失大,對薪柴的需求量大,從而對森林資源的依賴性強。
3.2 社區經濟收入低,來源單一,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社區地處偏遠山區,自然條件差,適合種植的作物種類相對較少,一般種植馬鈴薯、玉米和蕎麥、大豆等農作物,很少有其它經濟作物,且產量較低,只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糧食出售來增加經濟收入,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畜牧業,因此收入來源單一。在實施天然林保護之前,社區居民還可通過森林采伐中獲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戶靠賣勞力砍木頭,裝、卸車等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5-1萬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區居民不再能從伐木中獲取收入,放牧、挖藥和采筍等活動則成為居民的另一重要經濟來源,每戶每年采筍和挖藥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1-1萬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現金來源之一。
3.3 社區人口增長過快對資源造成的威脅逐步增大
我國現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規定,農村少數民族婦女可生育3個孩子。因此當地彝族群眾每戶人家至少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傳統的生育觀念影響,為生育兒子,不惜違反國家生育政策,超計劃生育,至使當地人口增長過快。據初步調查,保護區周邊各鄉人口在近10年間由2.1萬人左右增加到現在的近2.6萬人,年均增長超過2%。由于人口在不斷增長而土地有限,導致社區居民對資源的威脅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對保護區資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由于交通、通訊的落后,造成了社區信息閉塞;自然條件的艱苦與環境的惡劣,使社區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對外勞務輸出受阻,致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剩余,農閑時節,隨意流動,對保護區的潛在威脅增加。同時,一些落后的陳規陋習使社區居民缺少與外面世界交流,使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困境的能力減弱,從而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增加。
3.5 保護區管理忽視社區利益導致發生沖突
多年來,保護區管理者對社區管理認識不足,不愿與社區平等協商涉及到雙方利益的問題,而僅靠上級的行政命令辦事,沒有征求社區的意見,與社區交流少,導致周邊社區不理解保護區的一些行動,有抵觸或破壞事件發生;另外當社區因保護工作而受到利益損失或問題時,如野生動物危害農作物等,保護區沒有很好地予以處理和解決。
3.6 社區管理機構不完善
保護區管理局未建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雖然保護宣教科和多經辦也分別有一些社區管理方面的職能,但也因具體職責不明確,對社區管理工作相對較少;另外保護區在2003年建立組建管理局時,雖然在縣林業局建立了保護區共管委員會,也吸收了各鄉領導參加,但共管委員會對自身職責不明確,也基本沒召開任何協調會議,基本上處于名存實亡的境地,沒起任何作用。
4 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自然保護區管理,關鍵是管人。近年來,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通過充分開展社區調查,把社區人員管理作為基礎,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開展保護區宣傳教育
自然保護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社區各界的大力支持,而獲取公眾支持的有效途徑就是宣傳教育。由于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起步較晚,加之美姑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山區,人們對自然保護的意義知之甚少,對自然保護難于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響時,就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激化保護與利用的矛盾,這就必然影響到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為此,保護區通過會議、圖片、幻燈、傳單、辦宣傳欄、保護區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保護區資源、保護區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等,從而逐步引起社會對自然保護的關注,增強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使周邊社區群眾逐漸認識到自然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進而投身到保護事業中來。同時保護區還積極向地方各級政府宣傳保護區建設的意義、保護區建設方針政策、保護區工作內容等知識,使地方各級政府對保護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而得到理解并主動支持保護區工作,有效地促進了保護區各項工作的開展。
4.2 加強保護區法制建設
2007年通過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使保護區建設進入法制軌道,同時通過縣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保護區工作會議,學習宣傳貫徹保護區建設有關方針政策,與社區各鄉村層層簽訂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責任書,鼓勵社區各鄉村結合自己的特點,充分結合彝族的傳統畢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動)訂立保護區管理的鄉、村規民約,收到了較好效果。
4.3 開展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對薪柴的消耗
針對社區群眾使用傳統的“三鍋莊”式火爐,對能源利用率低的特點,保護區積極爭取資金在保護區選擇了距離保護區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個村莊進行節柴灶試點建設,先后共建設137口雙眼節柴灶,既解決了社區居民砍柴越來越遠,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實際困難,又節約了能源,保護了森林資源,同時也進一步改進了社區衛生條件,村民也十分滿意。同時保護區結合節柴灶建設驗收,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了節柴灶建設宣傳活動,通過組織現場檢驗節柴效果來宣傳發動更多社區群眾推廣使用節柴灶,宣傳保護區管理知識,收到了較好效果。
4.4 幫助社區發展替代生計
為解決保護區生計,保護區先后從WWF爭取項目和資金,在社區充分開展社會經濟基線調查、中藥材市場營銷調查和生計項目調查的基礎上,組織村民代表到社區發展項目開展較好的地方進行項目建設考察及中藥材種植培訓,幫助社區提高項目管理能力和藥材種植技能,為社區替代生計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向社區爭取了部分小額基金貸款項目,在社區發展卵葉韭種植試點,開展蜜蜂養殖和生態豬養殖技術培訓、組織建立保護區生態養殖協會,為社區提供飼料加工設備,幫助社區維修道路,解決社區居民的實際困難,幫助社區發展生產。通過一系列社區發展項目的開展,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理解,也進一步緩解了社區與保護區的關系。
4.5 開展社區捐資助學活動
保護區在社區建設中,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幫助社區學校建設,幫助社區維修學校設施,為社區學生購置必要的書包、作業本、鉛筆、書籍等學習用具,同時在作業本、書包上印制有關保護區建設的相關知識,既減輕了學生家長購買文具的經濟負擔,又向廣大學生宣傳了保護區知識;另外還通過保護區與有關大學開展科研合作的機會,組織中央民族大學在保護區開展教學實習的師生,向保護區周邊學生開展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愛護衛生等知識講座,幫助社區學生從小樹立環境意識和保護意識,并通過活動的開展來進一步開闊視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參加保護區工作
2009年初,保護區管理局從社區聘請有一定文化基礎,愿意從事保護事業的人員6人,經過一定培訓后充實到基層保護站,主要從事保護區宣傳、資源保護、保護區巡護等工作。由于他們來自當地社區,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習慣,熟悉民族語言,通過他們的工作,可讓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決保護區與社區矛盾的建議
目前,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與社區關系得到了一定緩解,但由于剛剛起步,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在充分考慮社區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管理,不斷探索和研究,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5.1 建立和完善社區共管機制
(1)在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專門負責社區工作,協調處理社區關系,幫助社區發展;
(2)完善社區環境宣傳、資源保護、藥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員會,成員可根據實際,吸收當地村組干部、學校教師、彝族家支頭人等分別參加。對各共管委員會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明確各共管委員會及成員的職責任務,并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平等協商相關事宜,把社區與保護區緊密結合,共同實現自然保護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護區管理的相關制度
保護區周邊全為彝族群眾,為加強對保護區的資源保護和管理以及藥材采集等,采用與彝族傳統習俗和畢摩文化相結合,以村或鄉為單位,組織訂立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的村規民約及藥材持續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進資源保護。
5.3 扶持和引導社區經濟發展
歸根結底,社區的經濟水平是對保護的根本壓力,要想提高社區居民的保護意識,必須首先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調查和了解社區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扶持和引導社區的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對資源依賴型的傳統生產方式,引導社區群眾充分利用高山地區無污染等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生產具有較高價值的綠色食品,以提高單位土地面積上的價值;提倡對農林產品的深加工,在同樣資源采收的基礎上擴大產品的收益;強化管理,提高勞動效率,使社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率;引進技術、人才、資金,協助社區提高生產力水平。同時要加強同縣扶貧辦的聯系,爭取將更多的扶貧資金和項目向保護區周邊社區傾斜。
5.4 引導社區居民開展牲畜圈養
改變牲畜敞放習慣,實行生態養殖和圈養,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樹木和踐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為活動,解決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美姑縣委政府提倡大力發展畜牧業,已把種草養畜作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護區可選擇一定的養殖戶,先行開展牲畜圈養試點,在取得明顯效益的前提下進行全面推廣,逐步改變牲畜敞放的傳統養殖習慣,減少牲畜對植被的破壞。
5.5 加強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薪柴消耗
保護區周邊有5000余戶村民,若全部使用節柴灶,每年至少可減少薪柴12500t,相當于節約木材1.25萬m3。要積極爭取資金,幫助社區大力推廣節柴灶,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設沼氣池,或推廣新的能源;同時在至今沒有通電的地方幫助發展小水電,解決社區居民照明和收看電視所需能源,并通過電視了解更多信息,開闊視野。
5.6 開展社區居民技能培訓,引導剩余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保護區周邊剩余勞動力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務工人員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員,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與相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社區剩余勞動力打工技能培訓,幫助社區剩余勞動力在閑暇時間外出務工,一方面可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狀況,同時可減小他們進入林區的機會,減少對保護區資源的破壞,進而起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本文參考引用了一些內部資料,分別是:①《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2003;
②《美姑縣2008年統計年鑒》,美姑縣統計局,2009;
③《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周邊瓦候地區社會經濟調查報告》,美姑大風頂保護區,2008;
論文關鍵詞:農業財政政策,政策目標,政策內容,發展方向
一、農業財政政策的基本目標
當今世界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不強調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作為宏觀調控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政府農業財政政策,更是各國政府用于支持和保護農業,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手段。雖然各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不同,但政府農業財政政策的目標大體是一致的,主要目標有三個:
1、生產目標。
即促進農業增產。在二戰前后,發達國家中的很多國家農產品都不足,例如歐洲的法國、德國、瑞典等國,亞洲的日本等國,各屆政府都很重視農業的增產和農產品的自求平衡。例如,自20世紀30年代至今,歷屆瑞典政府都把建立一個穩定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體系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以保證國內主要農產品的自給有余,特別是保證國家緊急狀態下如戰爭時期的糧食供應。日本至今仍把農業增產作為主要的政策目標政策內容,以滿足國內農產品的需求(牟愛春,2003)。
2、收入目標。
穩定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收入水平,縮小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收入差距,保證他們收入水平的基本平衡。工業化國家的經濟雖然從總體上說很發達,但由于農業是一個受自然條件制約很大的部門,農民的收入相對較低,而且不穩定,特別是對于那些經營規模小、技術和管理水平低、自然條件較差地區的農民,如何增加他們的收入,一直是各國政府十分重視的問題。
3、效率目標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農產品的價格要合理,在國內能為消費者所接受,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能力;另一層意思是要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保護農業的生態環境。在以前農產品生產不足的時期,各國都很注意生產目標,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農產品剩余的出現,以及自由貿易的發展,各國政府不僅注意農產品的產量,更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成本,更注意農業的持續、長遠、穩定發展。
各國財政政策的目標基本是這三個,不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政策目標的重點或次序有所不同。例如,以前生產目標優先,目前效率目標優先,但增加農民收入在各個階段都是重要的政策目標。
二、各國農業財政政策的主要內容
1、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和投資,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各國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有兩個重點:一是重點支持生態農業建設政策內容,二是重點支持欠發達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例如美國為了保護土地和自然資源,政府推行停耕、限耕政策,對停耕或限耕的土地給予補貼(吉力、林楨,2003)。法國對于投資于西部、西南部、中部和東部等落后地區的工礦企業給予各種優惠,包括搬遷補貼、稅收優惠、減收地價費、燃料費及其他獎勵措施等。瑞典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對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加強了投資和補貼,以遏制這些地區的人口和資金外流,并且對退耕還林的農民按公頃給予補貼(牟愛春,2003)。
2、通過財政補貼和關稅政策保護國內主要農產品的生產
目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本國農業給予了保護,保護的手段主要是財政補貼和關稅杠桿。財政補貼主要有價格補貼及其他補貼,包括目標價格補貼,最低價格補貼,出口價格補貼等。目標價格補貼是對農產品規定一個計劃價格,當農產品的價格低于這個價格時,政府就給予補貼,瑞典、日本都實行過這種補貼。最低價格補貼是指對農產品規定一個最低收購價格,當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低于政府規定的最低保證價格時,政府就組織收購,對收購的公司給予補貼,歐盟、日本、美國等國都有這種補貼(馮青松、孫杭生,2004)。出口補貼是為了鼓勵本國農產品出口,解決國內農產品過剩的一種措施。如歐盟對于出口到非歐盟國家的農產品,對其高于國際市場的價差部分給予補貼。美國政府更重視農產品的出口,對于國內收購的過剩農產品,政府通過發放貸款和價格補貼等辦法,支持農產品出口,另外還通過對別國的各種“援助”傾銷農產品。關稅保護是很多國家用于保護本國農業,防止國外農產品低價傾銷競爭的重要措施。如瑞典實行浮動稅率,即當國外農產品進口的價格低于國內同類農產品價格時政策內容,關稅稅率自動上浮,直到關稅使進口農產品的價格與國內市場農產品的價格基本一致。目前歐盟對進口農產品征收差價稅,涉及酒類、水果、蔬菜、花卉、蛋、禽、肉等。
3、運用財政補貼和銀行貸款支持改善農業結構和提高生產效率
各國主要的做法有:
(1)對農業結構的調整給予財政補貼。歐盟的農業結構調整政策旨在完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率。共同農業政策對得到批準的各成員國的單獨項目和共同體計劃項目提供資助。①
(2)支持農業的科技進步,幫助農民提高經營管理和科技水平,主要是支持農業的科技研究和推廣。例如美國從19世紀就通過撥給各州公用地,讓其出售公用地再創辦一所農學院或有機械系的大學,以發展農業教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聯邦政府又從出售公用地的收入中給各州撥款,幫助建立農業實驗站。1914年國會通過法令規定聯邦政府向接受法律條文的各州提供資金,在各州及縣內建立農業推廣組織,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各州政府也對農業教育、研究和推廣進行資助。(吉力、林楨,2003)
(3)支持農場的規?;洜I。這是很多國家的共同做法。從50年代到70年代,瑞典政府對農場的合并提供直接補助,目前該國的農場平均規模為30公頃,平原地區達到了50公頃。澳大利亞政府在1992年實行了一項新的“農業調整計劃”,對農場為提高生產能力的貸款提供利率補貼,提供貸款支持農場升級和提高財產管理能力。澳大利亞政府還對離開農業的人給予補貼和貸款,以幫助他們尋找新的職業。②
(4)支持農業產、加、銷一體化。為了提高小農場的競爭能力,澳大利亞政府提出了支持“農業綜合企業”發展,即改變以前對農業只看生產,忽視農產品加工、運輸、儲藏和銷售的做法,而是把他們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對待,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收益率,增加了農民收入,還幫助農場特別是小農場提高了效率。瑞典、法國等國的農業合作社,都是農業產加銷一條龍、系列化的范例,該項改革對農業效率的提高和農民的增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③
4、運用社會保障政策、補貼和稅收政策等穩定農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瑞典作為一個高福利的國家,其福利政策的最大優點是推行了普遍的社會保險金制度政策內容,不僅為非農業勞動者而且為農民制定了較完備的社會保險計劃,包括救濟金計劃、勞動安全計劃、農民社會保險計劃、奶業農民提前退休計劃、欠收保險計劃等。澳大利亞為了穩定農民的收入,針對其旱災多的問題,制定了旱災政策,主要內容有:政府幫助農民實施風險管理,通過收入平等保證金和農場管理債券,讓農民按照公共管理計劃把農場的收入儲蓄起來,以備農場需要時抽回資金。政府還實行收入平均稅方案,以確保農民和其他收入波動較大的人與那些有穩定收入的人以同樣的稅率交稅;對于遭受特大旱災的農民提供福利補貼。
三、我國農業財政政策的發展方向
在現階段,采取適當的財政政策與措施對農業加以適度保護是必需的。財政與農業的關系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從農業獲取積累的階段、向農業回報的階段、逐漸減少補貼的階段。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已進入第三階段,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農業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有所不同,因此,我國財政與農業的關系正處于向農業回報的階段。在現階段,加大農業財政投入,提高農業保護水平,并逐步向農業支持過渡,是必不可少的。
1、應建立和健全農業政策保護體系,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從美、歐、日的經驗來看,他們實施農業保護政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促進了農業的穩定發展,而且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又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中國目前的情況是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農業還非常落后,農村市場不發達,農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嚴重制約了整個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內容,對農業的保護勢在必行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2、應有效增加農業財政資金投入。
我國農業落后,農業的GDP占比大,農業人口多,農戶經營規模小,農業商品化率低,農戶自我積累能力弱,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生產率低。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沒有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尤其是財政投入的支持,農業就難以保持健康發展。而且,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以農戶為單位的農業生產規模小,農業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農業科技的推廣與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國家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財政支農資金優先供應,對擠占和挪用財政支農資金的要嚴肅處理,使財政支農資金能夠按要求進度正常撥付。同時逐步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的政策引導機制。不僅財政本身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業投入,而且要引導社會各方面增加對農業投入,包括預算外資金、信貸資金、農村集體資金、農民家庭資金、外資,要采取各種政策手段,如稅收、貼息、投資、補貼、債券等來達到引導社會增加農業投入的目的。
3、應選擇切實可行的農業財政補貼方式
我國現階段農業保護水平還比較低,再加上我國農業本身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突出,農業的弱勢特征明顯,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尤其是加大財政對農業的補貼仍然是一項重要政策。但由于財力有限政策內容,不可能做到已大量資金反哺農業,其目前環境下,農產品價格對農業的刺激作用已相當弱化,價格補貼在我國受到了許多限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的重點,應從市場流通領域調整到農業生產領域,即農業生產能力的提高方面。除了保留對農民一定的直接收入補貼外,還應增加科技投入補貼、對農村非農產業(鄉鎮企業等) 的補貼、其他收入補貼等。另外,當前農村的非稅負擔沉重,采取相應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如鄉村機構人員工資由財政支付,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支出由財政全額負擔,農村失去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補助由財政統籌等,這些措施雖非財政補貼之內涵,但卻實際有效的起到了財政補貼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姚莉,論國外農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J],湖北社會科學,2006(9).
2、佘定華,淺論提高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財政政策[J],商場現代化,2007(6).
3、吉力、林楨,美國的農業財政政策及借鑒[J],世界農業,2003(7).
4、馮青松、孫杭生,美國、歐盟、日本農業政策的比較研究與啟示[J],世界農業,2004(6).
5、牟愛春,農業政策的國際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
6、財政部課題研究組,瑞典、澳大利亞農業財政政策考察報告[J],財政研究,1996(8).
7、賈康,轉軌中的財政制度變革[M],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8、徐全紅,與西方發達國家農業財政政策的比較和我們的選擇[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8).
為了全面評價我國傳統農業,還有必要從文化的視角對它作進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國傳統文化的水者,把傳統農業作為它的土壤或基礎,作了多方面的探討。在農史界,從文化角度審視農業史的,已故石聲漢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許多論斷,至今仍是人們進一步研究的基礎。近年來,注意研究農業文化史的人多了起來。王利華《農業文化—農史研究的新視角》一文概述了農業文化的內容和范圍,農業文化史研究的層次和功能,并能中國農業文化作了宏觀的評估。[6]鄒德秀的《中國農業文化》,對中國農業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及其各方面的特點和影響,作了相當全面的論述,是第一部系統闡述我國農業文化史和農業文化理論的專著。[32d]李根蟠《中國農業史上的“多元交匯”》一文,也是從文化史的角度立論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煙文化等的專門研究,就不一一列舉了。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這幾乎是眾口一詞的,這自然是對的。但從文化的基礎看,西歐中世紀文化難道就不是農業文化嗎?在歐洲語言中“文化”(Culture)一詞,原來就是指“耕耘”.“栽培”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業文化和工業文化反映了不同時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區的文化區別。因此,籠統說農業文化,并不能確切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問題應歸結為:1.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觀察中國傳統農業,它究竟有什么特點;2.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柢,傳統農業究竟給予中國傳統文化什么影響,由此形成中國傳統文化哪些特性。
關于第一問題,除了廣大農區以種植業為主.實行精耕細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國傳統農業包含著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如古非認為中國存在三大文化圈(黃河流域旱地農業經濟區,長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帶農業經濟區.北方草原游牧經濟區)和農耕游牧二元對峙格局。[15]湯曉芳也有類似觀點[18]。鄒德秀把我國農業文化劃分為平原農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獵文化.江湖漁業文化等類型。[32d]李根蟠將我國農業文化區分為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兩大系統,在農區中包含了北方旱作農業和南方水田農業兩種主要類型,從東北西到南則存在廣闊的農牧交錯地帶,并把這些不同類型農業文化的關系概括為“多元交匯”[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認為傳統農業文化是封閉的保守的。從傳統農業具有自然經濟性質看,它比之建立在發達商品經濟基礎上的現代文化,確有封閉保守的一面。但從我國傳統農業的多元格局盾,則不盡然。臺灣學者杜維明認為,中國文化并不封閉,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響,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鄒德秀指出中國農業文化發生在遼闊的地域內,內部有較大異質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對一個地方來說,經常有新因素的出現和新文化的引進和創造。但對中國農業文化是否封閉系統的問題,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認為它經歷了一個從開拓.開放到保守封閉的過程。[32a]李根蟠認為中國古代農業在多元交匯的體系中包含著各種異質文化,具有發展和創新的內在動力。并以作物的馴化.引種為例,論證我國古代農業存在著兩種文化交流,即國內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流以及與國外的文化交流,中國農業文化在這兩種交流中不斷提高,并對世界農業做出貢獻。[29e]
關于第二個問題,則或褒或貶,見仁見智。研究傳統文化的學者,強調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義華等認為,乍一看五光十色.氣象萬千的中國文化,本質上是一種舊式農業文化.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小生產文化.自然經濟型文化。中國傳統的整合意識,本質上乃是極端的分散的個別主義與高度集中的權威主義的結合。它植根于中國以小農經濟為代表的自然經濟的單一性,植根于這種經濟結構的運動所固有的喜一(單一化)不喜多(多樣化.多元化),喜靜不喜動,喜定不喜變.喜穩不喜亂等秉性。所謂‘天人合一’,所謂‘大一統’,所謂‘內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過是這嚴峻的社會實際的美學再現。[37]陳學凱認為中國農業文化是以農耕的自然經濟為基礎,以氏族家庭為細胞的農業家族文化,其內在特征是永恒不變的基調——奉天法古:統一的天道.人倫.宇宙.社會模式論——一體主義精神,理論背離現實的傳統觀念意識——重體輕用[36]。至于視傳統文化為封閉.停滯.愚昧.落后的代名詞,視傳統農業為禍根者,就不必說了。有些人沒有也不愿意對傳統農業作深入研究,而侈談農業文化,僅僅根據某些先驗的概念加以推導,不能不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
馮天瑜的立論比較持中。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可以歸結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會分工不發達,生產過程周而復始,處于相對停滯狀態的農業文明禮貌范疇”。這種農業文明的特性,被概括為:“求實精神;循環論.恒久意識.變易觀;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節奏;尚農.重農;集權主義與民本主義相反相成;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強調了傳統農業對傳統文化影響的積極一面。石聲漢指出:“我們祖國,在農業生產上有一個先進的.豐富的.完備的科學知識體系,這個體系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薄霸谟袣v史記載的幾千年中,我國農業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的考驗,始終沒有出現過由于技術指導上的錯誤而引起的重大失敗。這件事實,雄辯地證明了了這一科學知識體系的優越性。可以自豪地說,農業技術知識的這一優良傳統,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創造的寶貴遺產之一?!彼种赋?,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國悠久的文化與歷史經過多次嚴峻考驗,始終沒有中斷過,正是由于農業基礎穩定的緣故。[10a]這種觀點,在農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42a]王利華認為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延綿不斷和使它具有極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鄒德秀認為中國早熟先進的農業技術導致中國文明的持續發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雖有起伏跌宕,但始終沒有中斷過的。以多元交匯.精耕細作為主要特點的中國古代農業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正是中華文化得以持續發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華文明火炬長明不滅的主要奧秘之一。[29f]所有這些,都是以石聲漢的論述為基礎的。
傳統農業影響到了中國傳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個方面,這方面石聲漢也有很好的論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觀念形態,尤其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最能反映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特點,而這也正是傳統農業對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之所在。有的學者從這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和論述。例如張立文指出,中國人重天道與人道的統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人“渾然與物同體”,“萬物與吾一體”;西方重人對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強調人與物的異體或異在。這種差異根源于傳統生產方式的不同。中國具有大陸的地理環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宗法社會的政治體制。農業生產較之羅馬的工商業更容易受風雨霜雪等自然現象的制約,五谷的播種.生長.收獲都要與天時節氣相適應,農民們在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著自然的生命力,人與自然培育了一種相親.相近.相合.相融的關系。使客體與主體,自然與人凝聚為中國傳統的整體形態。古代希臘,土地貧瘠,農業衰敗,人們只得離開土地另謀生路。希臘人對土地失望,對海洋不可預測,人們對土地和海洋是恐懼而疏遠的。人和自然產生一種相對.相斥.相離.相仇的關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戰勝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這種差異并無絕對優劣之分。中國物我一體的價值觀念,與宋元以前文明發展相適應,能對自然的挑戰做出成功的回應,元明以后在自然與西方文化的挑戰面前失去成功回應的能力,因為這種觀念缺乏科學的求索精神。一體化導致渾沌.模糊的思維。凡此種種使中國仍處于農業社會。西方工業社會雖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創造了奇跡,但只講主體人對客體自然索取,不講主體人同客體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導致資源危機.能源缺乏.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應從中國的物我一體中得到啟示,縮合東西方文化之長。[40]許蘇民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贊天地之化育的,這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與自然界作物質交換的特殊方式相適應。[17]
在這里還應提出的是臺灣著名學者錢穆《農業與中國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國文化是一極深厚的農業文化,其許多特點根源于農業。農業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賴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國古人所稱之天人相應.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農村觀念,實有純真不可顛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樂天知命”.“盡其在我”的農業人生觀念。農業的另一特征是農業人生要從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檔。中國古人說:天地之大德曰生,萬物一體.一視同仁。中國文化首先極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別看重生命?!叭省敝干c生命之間呼吸相通.痛癢相關的極深微的情感,是中華文化精義所在。耶穌教把人類生命看作上帝對罪惡的一種懲罰,佛教主張四大皆空,要超脫生命。近代科學注重講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無生命一邊講。中國講理也講性,把無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邊講,主張窮理盡性。贊天地之化育是中國文化中一項特殊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由此造成中國五千年文化而成為其一個主要的基礎與中心。作者極力推崇中國“大農人生的文化傳統”,認為它可以領導世界人類前進。[55]
最近季羨林先生再三論及東方文化體系(包括中國.印度.伊斯蘭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體系(歐美文化)的區別。他在錢穆天人合一論基礎上寫了《“天人合一”新解》,認為東西兩大文化體系的根本區別在于思維模式。與西方重分析的思維模式不同,東方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承認整體觀念和普遍聯系,視人與自然萬物為一整體。[45]這也就是李約瑟說的“有機統一的自然觀”。[67]劉志一則稱之為唯物辨證的宏觀觀控的有機統一觀。[22]但他們所舉的例證中很少涉及農業。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這種思維模式正是根源于傳統農業,并在傳統學中獲得其典型的表現,“三才”理論就是這種思維模式的結晶。
最先強調“三才”觀念在中國古代農學中突出地位的是石聲漢。他指出,人們喜聞樂道的“天時.地利.人和”.“因時制宜”.“因時制宜”一類話,實質是我們祖先在農業生產和自然斗爭中,所認識和總結出來的自然哲學宇宙觀。它是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知識中最中心的內蘊。[10b]此后農史界一些學者如范楚玉.郭文韜.梁家勉等對“三才”理論的形成發展及其內涵均有所論述。[42b.50.7c]在此基礎上,李根蟠明確地把“三才”理論與有機統一觀的思維方式聯系起來,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體觀.聯系觀.動態觀在傳統農業生產技術各方面的表現。他指出:“在‘三才’理論體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現,他是自然過程的參與者;人和自然不是對抗的關系,而是協調的關系?!薄斑@種理論,與其說是從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移植到農業生產中來的。毋寧說是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的升華?!辫b于古代思想家對“天人合一”有唯物主義的理解,也有唯心主義的理解,他用“精耕細作.天人相參”概括中國傳統農學體系。他又指出:“在有機統一觀指導下的中國傳統農學比較注意農業生產的總體,比較注意適應和利用農業生態系統中農業生物.自然環境等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比較符合農業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較充分地發揮人在農業生產中的能動作用,使用和自然的關系比較協調。在一定意義上,這代表了農業的發展方向?!盵29f]
轉貼于 六.“有機農業”.“石油農業”與“持續農業”
在分別介紹了對中國傳統農業認識與評價的討論的各個方面以后,現在再回到傳統農業與我國農業現代化關系的問題上來。
上文談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傳統農業和小農經濟曾被一些人大張撻伐,也正是在這時候,西方的現代化農業也正在受到批評。
1982年第1期的《世界農業》轉載了旅美華裔學者任覺民.孔一士的文章,認為西方現代化農業,或稱工業式農業,已暴露了許多破綻,嚴重的有如定時炸彈,將成為人類未來許多災難的主要潛在因素。如化肥農藥的使用使環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蟲災愈加難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鴉片。農業以至社會的不穩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換來的,如從能量的投入產出比例,它的效率比舊式農業低,等等。歐美農業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農業”(它主要采用有機肥.輪作間作等傳統技術,同時對現代化科技作選擇性應用)過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傳統農業的“缺點”已成為“優點”,符合“超工農業”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應選擇“超工農業”,而避免走西方現代化的彎路。[66]接著,《世界農業》又連載了美國農業部指定的一個有機農業考察小組的考察報告的摘譯,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美國有機農業的理論和實踐。這些文章在大陸的一些學者中引起共鳴。下面的介紹著重在農史界的反應。1983年第二期《中國農史》發表了郭文韜等人《略論無機農業和有機農業,兼論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該文修改后收入《中國傳統農業與現代化》一書中,該書曾被譯成日文),其基本觀點和思路與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稱,西方現代的“無機農業”已危機四伏,走投無路;“有機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中國是“有機農業之母”,因此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把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同我國農業的優良傳統相結合。[54]李鳳岐.鄒德秀也認為近三百年發達國家現代農業走的是工業化道路,雖取得很大成績,也存在環境污染和高能消耗兩大問題。他們強調農業自然資源是可更新的資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斷消耗,又不斷恢復,形志良性循環,持續為人類提供越來越多的產品。工業式農業的根本問題是忽視農業的這一特點,因此作為一個普遍的體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問題也不是這個體系本身所能解決,因此必須轉移到“有機農業”或“生態農業”上來。用生態農業的觀點看,中國農業有許多值得發揚的有生命力的優良傳統。中國農業不應走工業式農業的彎路,而應該直接過渡到新的農業階段;這種過渡不是拋棄傳統農業,而是包含著使傳統農業科學化的任務。[31]鄧宏海對此有論述。[9]
在生態農業熱中,有的同志認為中國古代農業的精華正是生態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從思想上和技術模式上探索我國生態農業的歷史淵源。[53]俞榮梁對《補農書》和《農桑經》進行了會析,認為明清時代已存在以多種經營構成生物間良性循環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特色的“生態農業”雛形,在經過三四百年考驗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為中國未來農業提供了頗堪稱道的模式。他把生態農業視為有機農業和無機農業的結合,認為一方面要總結發揚我國傳統農業的優點,同時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裝備農業,建立兼有古今農業特點的“生態型農業”。[47]孫聲如總結了我國傳統農業間套混作的經驗,指出它不但是傳統農業種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當代立體農業的核心和基石。而立體農業則可能成為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精華的結合部和生長點。[24]
從有關文章看,各人對生態農業宣傳的出發點并不相同。部分同志著眼于對傳統農業(包括解放后三十年農業)破壞生態環境的批判,他們主張的生態農業是和否定傳統農業相聯系的;另一些同志則認為傳統農業科技符合現代生態學原理,他們主張的生態農業是和肯定傳統農業相一致的。同是肯定傳統農業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對“生態農業”持批評態度,他們的批評主要是針對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滿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風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認為,農業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打破舊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歷史;不應把所謂“生態平衡”的要求,駕凌于農業發展之上。他批評某些生態學者無視近代農業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把它描寫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態平衡之說與其說是一科學.不如說是資本主義國家一股厭惡城市生活的緊張枯燥.企圖返回恬適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對借“有機農業”的洋風來爭傳統農業的地位。“石油農業”與“有機農業”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應結合我國國情,發揚傳統,合理利用先進技術(機械.化學),不用這些是難以前進的。[8c]劉巽浩指出,西方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牲畜飼料添加劑的制度”。我國有高度重視有機肥.豆科綠肥,廣泛實行精耕細作和間套復種的傳統,在目前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有機能投入在農田總能量中占居多數。但中外農業歷史表明,單靠“有機農業”本身的物質循環,農業難以有較大發展。他反對單提“有機農業”的口號,主張“以無機促有機,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尤其強調要增加化肥的生產和使用。[20a.b]佟屏亞分析了西方生態農業思潮的緣起,是在石油危機的背景下對石油農業的反思和否定。它把農業看成封閉的自然生態系統,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絕對化。西方生態農業一類農揚能量投入減少勞動生產率下降,發展十分緩慢。我國當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確立有機農業戰略,而是要擴大無機農業的基本物質條件。生態農業的宣傳客觀上導致了忽視農業基本建設和削弱物質能量的投入。中國農業要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國各地涌現的噸糧田,正是傳統精耕細作農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38abc]
關于這個問題,梁樹春的意見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認為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征是物質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產出的半封閉式的循環,雖然構造一個比較合理的內部循環機制,但這種優點是以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的雙重外部不經濟性為代價的。石油農業則是“高投入.高產出的開放式循環”,從總體上克服了傳統農業的缺點.把農業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級。它雖然在一些產業中帶來能耗過高和環境食品污染問題,但這只是暫時現象,正在改進之中,石油農業不會走進死胡同,它的主體地位不會改變,有機農業不能大規模取代常規農業。他雖然主張以生態農業為未來農業的模式,但這種生態農業是經過重新定義的,是以石油農業為基礎,吸收傳統農業優點,在現代生態經濟理論指導下的新模式。[51ab]
從上述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等等,是由于作為西方現代農業表現形態的“石油農業”暴露出高能耗和環境污染等種種弊端,引起人們的反思,從而提出的一些替代辦法,故又被統稱為“替代農業”。它的引進和關于我國在農業現代化道路的討論相激蕩,引出了種種議論.理論和方案。其中關于“生態農業”的宣傳聲勢很大,其為中國現代化農業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認可;但反對的聲音也始終未斷;事實上,我國一些學者的“生態農業”概念與西方差別頗大,并不斷改變其形態。靳百根有專文論述《中國生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古今農業》91.2)。中國學術界內部對“生態農業”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開概念的爭議,有兩點是清楚的。一.我國傳統農法中確定有不少珍貴品,可以構成未來農業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棄。其中最可寶貴的,是在經“三才”理論為標志的有機統一自然觀的指導下形成的一套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注意農業生態系統各因素間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注意對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與永續利用,使人與自然的關系比較協調和諧。二.傳統農業物質技術基礎落后,再生產主要依靠農業系統內部能量的投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產量的進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因而,西方現代農業以現代化機械和現代科技裝備農業,用大量投入外源能來打破傳統農業半封閉式的循環,使農業獲得飛躍發展,這一歷史功績和發展方向不容否定。對有機農業與石油農業的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精耕細作“天人相參”的優良傳統與現代裝備現代科技相結合.有機農法與無機農法相結合。
在西方,摒棄化肥.農藥.除草劑等等的“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實驗,由于產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廣不開。近年來,一種農業發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興起。1989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第25屆大會通過了有關持續性農業發展活動的第3/89號決議。1991年4月,糧農組織又在荷蘭召開國際會議,初步提出持續性農業發展的合作計劃。對“持續農業”也有各種理解,而且整個理論和實踐均在發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確的,即,既注意產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資源與環境的保護,不同于只強調資源與環境的“生態農業”。這種理論與實踐的出現,表明“石油農業”出現的種種問題,不能靠取消現代科技成果,放棄滿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倒退到傳統農業來解決。在我國,對“持續農業”研究的熱潮正在興起,“持續農業”的提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鑒于歷史經驗,對外來思潮應有分析,要根據我國國情決定取舍,從而確定我們的方針。有人認為,根據我國特點,似用“集約持續農業”或“精(精致)久(持久)農業”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獻
1.馬克垚:中國和西歐封建制度比較研究 北大學報91.2
2.馬孝劬:發揚我國農牧結合.用養結合的優良傳統 中國農史83.1
3.千 里:過密型增長理論——江南社會經濟史研究的一把鑰匙,中國經濟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國農業發展中的水和歷史上的農田水利問題。北京農大科研資料 80.6
5.王星光.陳文華:試論我國傳統農業的生命力 農業考古85.2
6.王利華:農業文化——農史研究的新視野 中國農史89.1
7.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 a.中國農學史上冊 科學出版社59
b.中國農學史下冊 科學出版社84
c.中國古代農業科技簡史 江蘇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論我國傳統農業經驗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 農業考古83.2
b.走強化和發展精耕細作傳統的路 農史研究83.1
c.從農業的發展史中學到的 農業考古83.1
9.鄧宏海:我國農業持續發展需要努力運用生態學和建立生態農業 農業考古88.1
10.石聲漢:a.中國農業遺產要略 農業出版社81
b.中國古代農書評介 農業出版社80
11.寧 可:a.西漢農業生產漫談 光明日報79.4.10
b.有關漢代農業生產的幾個數字 北京師范學院80.3
12.田人隆整理:關于東方專制主義座談紀要載當化西方史學思想的困惑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國傳統社會的經濟結構與農業發展 古今農業92.3
b.清代前期的農業勞動生產率 中國經濟史研究93.1
14.盧 鋒:a.若干朝代農業生產效率蠡測 人民大學學報89.1
b.近代農業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國農史89.3
15.古非:農耕與游牧——中國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對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師專學報90.1
16.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第三章第三節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許蘇民: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論壇86.2
18.湯曉芳:我國古代農業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形成與交流 寧夏社會科學89.6
19.劉瑞龍:a.正確對待中國的農業遺產 中國農史81.1
b.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 人民日報83.5.13
20.劉巽浩:a.以無機促有機,無機與有機結合——兼論有機農業 農業現代化研究83.1
b.對生態與“生態農業”問題的看法 農業考古88.1
c.中國農業現代化與精久農業 農業現代化研究90.1
d.持續農業種種談 世界農業92.3
21.劉建中:近代中國農業生產力的綜合考察 歷史教學92.1
22.劉志一:科學技術史新論 遼寧教育出版社88
23.劉國培:中國古代農業社會和傳統文化 昆明師專學報87.1.2
24.孫聲如:我國傳統農業的間套混種與當代立體農業的新發展 古今農業90.7
25.吳承明:a.中國近代經濟史若干問題的思考 中國經濟史研究88.2
b.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力的考察 中國經濟史研究89.2
26.吳承明.侯方:評外國學者對舊中國經濟不發達原因的分析 經濟學動態81.9
27.吳 慧:a.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 農業出版社85
b.清前期糧食的畝產量.人均占有量和勞動生產率 中國經濟史研究93.1
28.吳于廑:世界歷史上的農本與重商 歷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試論中國古代農業史的分期和特點載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諸問題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論春秋以后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東岳論叢80.4
c.我國古代的農牧關系 平準學刊第一輯 商業出版社85
d.試論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歷史與現狀 載現化農業論叢 農業出版社81
e.中國農業史上的“多元交匯”——關于中國傳統農業特點的再思考 中國經濟史研究93.1
f.中國古代農業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 中國農史84.1
b.“桑稻爭田”與江南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的提高 中國農史85.1
31.李鳳岐.鄒德秀:從現代農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看我國農業的優良傳統
農史研究83.1 農業出版社出版
32.鄒德秀:a.中國的傳統農業技術對新農業改革的啟示 農業考古85.1
b.中國近代農業科學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國古代農業與中國社會發展 農業考古89.2
d.中國農業文化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楊直民.董愷忱:集約農業發展過程和趨勢的初步探討 學習與探索80.1
34.陳 平:a.單一小農經濟結構是我國兩千年來動亂.貧窮.閉關自守的病根
學習與探索79.4
b.社會傳統與經濟結構的關系 學習與探索82.1
C.中國單一小農經濟結構分析 學習與探索83.1
35.陳 江:清代經濟增長軌跡試析 思想戰線91.6
36.陳學凱:論中國特征的農業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學學報88.1
37.姜義華等:《港臺及海外學者論傳統文化》前言 重慶出版社88
38.佟屏亞:a.在現代農業中發揚傳統技術 農業考古85.1
b.試論“生態農業”思潮及其影響 中國農古88.4
c.我國噸糧田的實踐與思考 農業考古90.2
39.張企曾:農史研究與農業現代化 農業考古83.1
40.張立文:傳統學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89
41.張沁文.王文德:生態農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農業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特點 古今農業88.1
b.中國古代農學對天時.地利.人力關系的論述
自然科學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慶琳.王朗玲:論水利農業與中國封建制度 學習與探索91.6
44.鄭炎成:論中國傳統農業技術及其向現代農業技術的躍遷 農業考古89.1.2
45.季羨林:a.“天人合一”新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創刊號93
b.神州文化集成叢書序 新華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樹立社會主義大農業經營思想,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經濟研究80.3
47.俞榮梁:a.建立生態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補農書》的啟示 農業考古85.1
b.生態農業的雛形——讀《農桑經校注》瑣記 農業考古86.1
48.席海鷹:論精耕細作和封建地主制經濟 中國農史84.1
49.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技史稿 農業出版社89
50.梁家勉:a.從“三才”觀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觀 農業考古89.2
b.中國傳統農業的特點 學術研究
51.梁樹春:a.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農業現代化研究87.2
b.對石油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再認識 農業現代化研究88.3
52.唐啟宇:中國農史稿 農業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國生態農業的歷史淵源 農業現代化研究87.5
b.我國古代生態學思想和理論 農業考古90.2
54.郭文韜等:a.略論無機農業和有機農業,兼論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 中國農史83.2
b.中國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86
55.錢 穆:農業與中國文化載于《港臺及海外學者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文集中
重慶出版社88
56.游修齡:a.清代農業的成就和問題 農業考古90.1
b.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的歷史啟示——中國與日本的比較 古今農業93.1
57.章有義:近代東北地區農田單位面積產量下降的一個實證 中國經濟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試論我國農業的歷史特點農史研究第二輯 農業出版社83
59.董愷忱:a.世界農業發展述略——兼論東西方農業的特點 世界農業80.3.4
b.從世界看我國的傳統農業的歷史成就 農業考古83.2
c.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和集約農法詞義辨析 平淮學刊第二輯,商業出版社90
60.董愷忱.楊直民:試論我國傳統農法的形成和發展 農史研究第四輯,農業出版社84
61.程洪:美國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趨勢與特點 歷史研究88.4
62.薛國中:16-18世紀的中國農業革命 武漢大學學報90.2
63.薛涌:中國文化縱橫談——林維明教授采訪記 社會科學86.8
64.許倬云:中華農業史導言 臺灣商務書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國農業史概論 載中華農業史 臺灣商務書店79*
66.任覺民.孔一士:談現化農業的困擾及出路,兼論中國農業前途的抉擇 香港(抖擻)80.5
67.李約瑟:歷史與對人的估評——中國人的世界科學技術觀,載李約瑟文集
遼寧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愷忱譯):論中國旱地農法中精耕細作的基礎 中國農史81.8
69.飯沼二郎(董愷忱譯):古代旱農在世界農業史上的地位 平淮學刊第五輯上冊,
光明日報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轉引自張瑞德: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危機——近人研究成果的評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