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1 19:28:08
序論:在您撰寫冠心病的護理措施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目的:探討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相應護理措施?方法:對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針對心理問題采取護理應對?結果:通過對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有350例好轉?結論:冠心病是一種身心疾病,不僅需要藥物治療,而且需要精心護理和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對冠心病患者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 冠心病;心理狀態;護理措施
在護理工作中,本人通過對患者及家屬傳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護理知識,調動患者及家屬積極參與醫療護理活動,認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應,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1],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352例為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入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1]?病例中男219例,女133例;年齡43~92歲;
2?實施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35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健康問題,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社會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經濟狀況,并查閱門診病歷,有針對性地制定護理和健康教育計劃,確定健康教育方式,盡量符合個體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指導?如口頭講解,提問與討論相結合;
3?實施效果
通過對我科352例冠心病患者不同心理狀態的綜合分析,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的心理狀態,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有350例好轉出院?
4?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可由多種原因誘發,冠心病患者病前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頻數及緊張值均明顯高,對患者產生影響的主要是負性生活事件,最常見為家庭事件?工作事件?尤其是反復發作同時伴有性格障礙的患者,在經歷負性生活事件后,產生明顯的負性情緒體驗,易導致疾病復發?如社會心理應激?精神緊張?吸煙酗酒?情緒波動等,經臨床觀察,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狀態表現為焦慮?憂慮?恐懼?否認?角色紊亂等[2] .
4.1 焦慮的心理狀態 老年病人的適應能力差,患病后住進陌生的醫院,住院后飲食起居休息睡眠等日常生活難以適應,病人性格變得脆弱,心情不定,情緒低落?由于病人正常的生活和活動受疾病限制,需要他人照顧,對自己的價值感到懷疑,認為成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從而產生悲觀?失望?自卑心理,加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晝夜變化,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產生焦慮心理,特別當心律失常頻繁發作時,患者顧慮重重,心神不定,焦慮不安,睡眠減少,情緒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
4.2 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 由于年老多病,加之對疾病嚴重程度及疾病性質不了解,容易自我擴大疾病的嚴重性和受死亡的成脅,從而產生恐懼心理?常常表現為緊張狀態?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癥狀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覺前即開始精神緊張,有的患者看到搶救別的患者而緊張恐懼,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搶救儀器及吸氧的裝置精神就緊張,促使病情加重.
4.3 抑郁的心理狀態 冠心病在其發生發展中,患者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恐懼?孤獨等負性情緒,其抑郁的發生率最高,抑郁往往會加重軀體癥狀,甚至影響疾病過程及轉歸?[3]多見于緩解?恢復期及老年的患者,這類患者擔憂冠心病復發,擔心出院后病情發作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有的患者愿意讓一直負責他的醫生治療,擔心更換醫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誤治療?
4.4 否認的心理狀態 有的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缺乏思想準備,相信自己的身體會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壯的身體會得病?
4.5 角色紊亂的心理狀態 患者住院后,要承擔患者角色,原有的健康人角色可能暫時或長久的喪失,有的老年患者不能順利地進行角色轉換?
4.6 對疾病有關知識的需求心理 患者對冠心病病因?治療及用藥,病情預后?應注意問題缺乏了解,對疾病發展認識不足,雖有認識卻滿不在乎,不能從飲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調整,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
5?護理措施
5.1 焦慮的護理措施 針對這樣的患者,充分了解他們的個性及病情后,根據其病情及身體狀態為其安排簡單?輕松?有趣味性的活動,為病人制定可行的活動計劃,幫助病人逐步先完成短期活動目標,使病人能接受活動無耐力的癥狀.并告訴病人即使增加少量的活動也可以改善精神狀態和恢復自信,有利于減輕焦慮癥狀?
5.2 緊張恐懼的護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即以熱情親切之態度與之接觸,主動介紹監護室的環境,用穩重嫻熟的操作技術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誡病人不良情緒是冠心病發作的危險因素,幫助病人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一些良好的觀念;接受自己的現況,勇敢地面對自己所患的疾病,為患者提供疾病的有關知識,是患者認識到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并指導他們掌握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以宣泄?平息?轉移等方法來調節心理平衡,控制疾病發生的因素,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礙?
5.3 抑郁的護理措施 加強護士自身的素質修養,要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術,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學會分析患者心理的技能,通過自己的態度?語言行為等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在工作中心境平穩,有效地影響患者,并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掌握冠心病的發生機制?治療休養中的注意事項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知識?出院前向患者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出院后定期電話回訪,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狀態,讓病人有信任感及安全感,提高治療疾病的信心?
5.4 否認的護理措施 經常陪伴在患者身旁,盡量滿足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使他們感受到護理人員給予的溫暖和關懷?與病人交談時,要認真傾聽,順著病人的思路和語言,我們應主動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患者,使患者認識疾病的程度,并介紹當前冠心病研究的進展,明確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癥,以增強患者信心,使患者認清疾病,配合治療?
5.5 角色紊亂的護理措施 我們要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急性期應重點加強生活護理,處處要體貼入微;為患者創造一個清潔整齊舒適的修養環境,以同情?關心?尊重的態度為患者服務?緊密跟蹤患者身心健康的動態變化,將心理護理貫穿到每一個護理過程中去?營造溫馨?和諧的人際氛圍,提倡病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讓他們在溫馨和諧的人際氛圍中排除“孤獨”?“被遺棄”等灰暗心理,鼓勵患者自尊?自強,自己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參加病房的集體活動,逐步嘗試新的行為方式,重建健康的心理,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5.6 對疾病有關知識的需求心理的護理措施 給患者講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一系列變化過程?介紹藥物的作用與副反應以及不適癥狀的原因和緩解的方法,并給予詳細的飲食?排便指導;主動向病人講解治療冠心病各階段的注意事項,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對病人及家屬也應進行冠心病知識宣教,絕大多數病人及家屬不懂醫學知識,更不了解冠心病的有關知識,通過宣教使他們對此病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出院前期,從藥物?心理?生活?活動等方面制定詳細?周密的出院指導,使病人出院后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我護理?自我調控,以鞏固療效,防止疾病復發?
6? 體會 通過對冠心病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教會患者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術,有助于患者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控制疾病的發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其功能恢復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患者及家屬對護士有了信任感,縮短了護患距離,加深了護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識和生存質量,促進了護理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占潔.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護理.實用護理雜志,2001,17(8):347.
【關鍵詞】糖尿??;冠心??;臨床護理;措施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病癥之一,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人們開始逐漸關注糖尿病的護理與治療。根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1],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的概率要遠遠高于正常人發生冠心病的概率。臨床護理干預是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同時,還要幫助患者了解治療的狀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生活指導、運動護理以及飲食護理,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并發冠心病的機率,有效的控制危險因素,降低患者的血脂、血糖,緩解胰島素的抵抗,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與痊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男性212例,女性90例,年齡在23-67歲之間,入院的時候302位患者的空腹血糖均處于6.6mmol/L至21.2mmol/L范圍內。經過冠狀動脈造影診斷302例患者均并發冠心病,患者在入院時的收縮壓處于143mmHg至180mmHg范圍內,舒張壓處于90mmHg至120mmHg范圍內,血漿總膽固醇處于240mg/dL至260mg/dL范圍內。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多食、胸悶、多尿、多食、心悸以及多飲等。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當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耐心的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關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識,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疏通、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療積極性與信心,盡量滿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醫療與生活上的需求。
1.2.2 藥物護理
1.2.2.1 合理使用降糖藥物
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要重視降糖藥物的合理使用。每一種降糖藥物對于患者心肌血供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例如:優降糖,會增加患者的心肌缺血,而格列美脲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血供影響較小,所以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選擇合理、有效的藥物。
1.2.2.2 合理使用降壓藥物
降壓藥物主要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Ca通道阻滯劑以及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的降壓效果良好,但是容易導致患者的血脂、血糖絮亂;Ca通道阻滯劑治療心率過快癥狀的效果良好,但是無法有效的降低血脂、血糖,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能夠有效的降壓,而且還能夠提高葡萄糖在患者體內的利用率,在治療中應當推廣使用。
1.2.3 生活指導
避免患者出現便秘狀況,定時的進行沐浴,自我調節身體機能。
1.2.4 運動護理
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運動方式,老年患者應當以散步、打太極以及慢跑等運動事項為主,飲食1h之后才能夠進行運動,每次運動15-30min,不得超過1h。
1.2.5 飲食護理
患者的飲食應當堅持高鈣、低鹽、低糖、高纖維素以及低脂飲食原則。
1.3 統計方法
對患者入院與出院的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利用t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綜上所述,對比患者入院與出院時的生化指標,發現患者出院時的血膽固醇、病理了解程度、血壓以及血糖要比入院時的效果好,出院與入院數據存在差異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結論
糖尿病,是由于內分泌代謝絮亂產生的一種疾病;冠心病是一種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間呈現相互影響的關系[2],兩者都會加重彼此的疾病危害程度。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除了常規治療,還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況。重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冠心病的機率,還要合理的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與運動護理,促進患者體內血液循環,控制血糖、血脂的上升,防止血液過于粘稠而造成患者心肌缺血情況的惡化;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避免藥物不當造成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心理護理、運動護理、生活指導、病理知識講解以及飲食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療效果,使患者痊愈,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杜春麗.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7):62-63.
關鍵詞:冠心病 誘因 心里反應 心理護理
冠心病是危害全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隨時都可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而這些危急情況發生,除心臟本身的病變之外,外環境的影響對本病的發生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誘因已引起廣大臨床醫護工作者的重視。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情緒變化是冠心病發病的主要誘因之一…,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應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對預防冠心病的治療、護理及愈后是至關重要的。本人通過對我院住院的96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反應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對2007-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已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中,用隨機方法抽取9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4例,39―50歲23人,51-60歲33人,61-75歲40人。
1.2 方法:用問卷方法調查。根據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及醫學心理學,問卷設計了20個問題反映4個方面的心理特征,每個心理特征從不同角度提問5次,用百分比統計。
2 結果
從表2中看出,焦慮是患者較易出現的心理反應,其次是否認、恐懼和憂郁。筆者認為,患者這四個心理特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冠心病的治療、護理及預后。如果通過心理護理手段,有效地解除這些不利于治療的心理狀態,將對冠心病的治療、護理及預后產生積極的影響。
3 心理反應分析、護理且的及措施
我國醫學家很早以前就曾經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表述了心理和健康的關系。現代醫學進一步表明,冠心病的發生與不良的心理狀態有關,普遍都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障礙:
3.1 焦慮心理:冠心病患者在知道自己得了冠心病之后,心理反應是復雜多樣的。大部分患者考慮到患病后給工作、經濟、家庭、社會活動帶來影響,因此表現出情緒低落、灰心喪氣、孤獨、焦慮、失望等心理反應。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和文化素質較高的人,由于掌握冠心病有關知識較多,往往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不安;還有就是一直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或是在單位較受領導器重的人,患病后由于活動范圍、社交圈子縮小,喪失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給事業、前途等方面均帶來損失,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他們會經常表現出唉聲嘆氣的樣子,或過多的自責,或怨天尤人”,對任何瑣事都耿耿于懷、遇事好動感情、易激動。
3.1.1 護理目的:促使患者擺脫焦慮狀態。
3.1.2 護理措施:要親切、和藹地對待病人,多給予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個性,穩定他們的情緒,安慰他們,同時將治療計劃告知患者,有針對性地給患者講述有關本病的科學知識,使患者能夠正確理解治療、護理要求,并很好地配合,對疾病的轉歸給予積極的回應。護理上多給予關心、安慰、解釋和幫助,使他們盡快適應治療、護理要求,消除不適感覺和不良反應,并根據病人病情,進行冠心病的健康指導,從疾病的發病誘因、休息、飲食、運動量等方面進行指導,鼓勵病人通過學習書法、繪畫、寫詩、種花草、養魚鳥來陶冶情操,或者看喜劇、聽輕音樂、相聲及學氣功等,達到松弛和怡養心情的目的。這樣不僅配合了治療,也調整了病人的情緒,使病人有一種被重視感。這樣能較好地將患者從焦慮狀態中擺脫出來。
3.2 否認心理:多見于老年患者,此類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或病情嚴重,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缺乏思想準備,相信自己的身體會抵抗所有疾病或者不相信以往健壯的身體會得病,甚至認為醫生疾病診斷錯誤,病情稍好轉,便拒絕進一步治療及護理。也有的人滿不在乎,認為醫護人員危言聳聽夸大其詞。
3.2.1 護理目的:是使患者承認疾病,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3.2.2 護理措施:護士應主動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患者,使患者認識到自己確實患病及疾病的進展程度,講解當前冠心病研究的進展,明確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癥,回避可能對自己不利。讓本病房再次緩解的患者現身說法,幫助其建立信心,采取暗示、疏導、解釋等方法,讓患者了解臨床診斷是正確的,治療是科學的,護理是得當的,講清道理,提高認識程度,配合治療。護士應指導病人調整心理狀態,盡量做到遇到麻煩先回避一下,待冷靜后再處理,要想得開,善于安慰自己;遇到憤怒情緒時,要學會減輕自己怒氣的方法,不要固執己見,學會讓步;學會合理安排生活、工作時間,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工作,做到一張一弛,勞逸結合,保持樂觀態度。
3.3 恐懼心理:恐懼心理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精神緊張狀態。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間發作或加重,有的患者每晚睡前即開始精神緊張,擔心發作時得不到及時發現或搶救,有的患者看到或聽說別的患者搶救而緊張恐懼,或者看到搶救器材、吸氧裝置,精神就緊張,結果容易促使病情發作或加重。病人表現為憂慮、沮喪、空虛、傷感、恐懼的情緒,將疾病視為“不治之癥”,拒絕與醫護人員合作,對疾病失去信心,對自己的前途悲觀失望,顧慮重重,以至于生活變的沒有規律,甚至對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不去主動節制,整天混日子。
3.3.1 護理目的:幫助患者解除緊張情緒,消除恐懼心理。
3.3.2 護理措施:患者人愿后即以熱情、親切、誠懇的態度與之接觸,主動介紹周圍環境,用文雅的舉止,穩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避免不良刺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通過暗示、說明、示范、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使之產生安全感和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護士要隨時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Ⅲ,以利于及時的調整,用勸導、啟發、同情、支持、消除顧慮等方法,對幫助病人認識問題,改善環境,提高信心,促進健康是很重要的。對于過分緊張的患者睡前可服少量鎮靜劑。
3.4 憂郁心理:臨床表現為對未來事件及結果的擔憂,夸大疾病嚴重程度,但能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多見于緩解或恢復期的患者,這一類患者擔憂冠心病復發,擔心出院后再發病時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擔心換醫生后不了解其病情而延誤治療。
3.4.1 護理目的:幫助患者消除憂郁,鼓勵其對未來充滿信心。
3.4.2 護理措施: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教,讓患者及家屬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發病機制、治療、休養中的注意事項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有關知識?;颊叱鲈呵白o士應做好出院指導:即表明患者病情已好轉,緩解期只要耐心堅持治療,定期隨診,精神開朗,預防發作誘因,提高對疾病認識,就可以減少發作。指導病人學習或培養情趣,如學釣魚、織毛衣等,當心情抑郁或焦慮時,釣魚、織毛衣等使病人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感興趣方面,以抑制原來的心理障礙;
鼓勵要心胸寬闊,遇事不怒,平時保持和悅的心境;盡量把煩心事向朋友或家人講出來,找知心的人傾訴、宣泄,使心情變得平靜安定,達到心身平衡。
【摘要】 目的:促進冠心病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護理方法的方式。方法:對284例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冠心病的中老年人評價來獲得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的利用同等重要。結果:在患者中,許多采用"回避"方式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表現欠佳,較少采取"面對"反應的相對規范。結論:在疾病面前,特別是這個特殊的應激反應所采取的方法,在臨床和社區護理方面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冠心病,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自尊,人際信任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化現象的加劇,老年冠心病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嚴重的健康危害。40歲以后,是冠心病多發的年齡,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增加。在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是在80年代以后,許多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疾病患者往往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不同的治療方式往往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治療狀況,從而影響到疾病的進程和康復水平的差異。個人應對方式、個性、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并具有一定經驗和其他因素的心身認知評價,是在不斷變化的心理過程,可與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因素各不相同的更改,認知行為可以對此進行調整。李寧等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的方法來處理人口,疾病等單因素分析顯示:ACS患者使用比國家標準的應對方式,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性格類型,付款產量少疾病的醫療費用和病人的應對方式對ACS的影響風格的地位。對于有關的方式來處理護理冠心病患者,目前國內尚未見報道。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在進行研究的284例冠心病患者中,分布在年齡40-85歲之間,平均年齡65.45 ±6.57;住院0-12次,中位數為2。其中,180人住院治療冠心病患者,占65.4%,平均年齡40-85 歲,68.21 ±8.47周歲;住院治療0-12次,中位數3,冠心病的患者是84例,占30.5%,年齡分布在48 -73歲,平均為68.32 ± 6.32;住院0-12次,中位數為1。社會支持評定冠心病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評價的使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2個項目,測量個體社會三個方面的關系:①客觀支持,其中包括"過去一年的外部關系,在困難時,獲得資金支持的來源和支持情況"等3項;②主觀支持:包括"你和你的朋友,鄰居,同事和你的家庭成員"4個項目;③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包括"遇到麻煩的傾訴方法,手段和協助參與有組織的活動的各個團體"3個項目等等。共有范圍12-60,總得分和各分量表分數越高表明,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規模由長期的使用是合理、有效、方便、易于理解和明確的項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信度專為0.85,在0.84-0.94之間的每個項目是一致的,因此我們的人們使用。在這項研究中,發放300份問卷,收回284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4.7%。所有數據采用SPSS11.5進行統計分析軟件包。每一組數據,結果表示x ± s表示,采用t檢驗為P
2 結果
1)應對方式 :在應對方式上,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與常模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屈服"應對方式與常模沒有顯著差異,見表1
2)社會支持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疾病,以全距3-19分,以客觀的支持范圍,均值和標準偏差9.64 ± 3.01;主觀支持7-28點,平均全距和標準差18.32 ± 4。 39,支持全距3-13點,使用距離均值和標準差為7.65 ± 1.90;范圍為16-56點,社會支持均值和標準差16-56分。 平均全距和標準差35.61 ± 6。在冠心病患者的經濟支持方面:家庭成員、配偶、雇主、親戚朋友、同事、小組和其他官方或半官方的工會組織以及宗教、社會團體及其他非政府組織等方面,以及其他來源有 10例(3.6%),指的是沒有任何財政支持的來源;情感支持來源為配偶、其他家庭成員、親戚、雇主和同事小組和其他官方或半官方的工會組織,宗教以及社會團體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組織,有4例無任何情緒上的支持來源(1.4%)。表2。
3 護理措施
疾病的進程和康復因為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影響程度有所不同,從而明確指出,在疾病面前,這個特殊的應激反應所采取的方式,對臨床和社區護理的病人具有重要意義。整體護理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有關應對方式的因素,對患者的應對風格進行干預,以幫助患者 了解和掌握積極的應對技能,促進積極應對患者康復的風格,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消極的應對方式使用,使以調整和促進疾病的康復的精神狀態。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個別病人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和行為干預措施,以促進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密切相關,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護理病人的護士應注意充分調動社會支持來源,特別是側重于對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成員的教育。此外,還應呼吁社會各界提高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醫療保健體系,建立冠心病患者信息網絡,動員社區資源,照顧老人,形成了尊重民意,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嘗試避免產生屈服的消極應對方式。
4 結論
明確指出,在疾病面前特殊的應激反應所采取的方式,在臨床和社區護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整體護理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有關應對方式的因素,干預不良的應對風格,以幫助患者了解和掌握積極的應對技能,促進積極應對患者的風格,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消極的應對方式使用,使之調整和促進疾病康復的精神狀態。
參考文獻
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以運動治療為主的綜合心臟康復方案。冠心病康復治療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急性(住院)階段,恢復(門診)階段和社區(家庭)康復階段。急性(住院)階段康復治療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復治療常在監護病房進行。其主要內容包括早期活動和早期離床,并控制活動強度在低水平,即大約為1~2代謝當量(METS)[1METS=3.5mlO2/(kg;min)],這些活動包括個人生活、進食、床邊大小便、簡單的上下肢被動和主動練習及床邊椅坐位等。活動時以不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現不適癥狀,心電圖沒有缺血改變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2.1 焦慮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冠心病初次發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導致并發癥和不良預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晝夜變化,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產生焦慮心理,特別當心律失常頻繁發作時,患者顧慮重重,心神不定,焦慮不安,睡眠減少,情緒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針對這樣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個性,講述有關本病的知識,給予耐心的心理疏導,穩定其情緒,使其正確理解護理要求,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消除疑慮,自覺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緊張恐懼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再發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復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這類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復發作,藥物療效差,對疾病的恢復失去信心,總感到身體不適,表現為抑郁、悲觀、愁眉不展,對人冷漠。
恐懼心理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緊張狀態。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癥狀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覺前即開始精神緊張,有的患者看到搶救別的患者而緊張恐懼,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搶救儀器及吸氧的裝置精神就緊張,促使病情加重。針對這種心態,患者入院后即以熱情親切的態度與之接觸,主動介紹監護室的環境,用穩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運用暗示、說服、示范、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因素,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憂慮的心理護理 憂慮心理在臨床上表現為對未來事件及其結果的擔憂。多見于緩解和恢復期的患者,這類患者擔憂冠心病復發,擔心出院后病情發作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有的患者愿意讓一直負責他的醫生治療,擔心更換醫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誤治療。針對這種心理,我們制定措施,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掌握冠心病的發生機制、治療休養中的注意事項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知識。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轉,緩解期只要耐心堅持治療,定期隨診復查,精神開朗,查明并避免誘發因素,就可減少或不再發作。
2.4 否認的心理護理 有的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缺乏思想準備,相信自己的身體會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壯的身體會得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主動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患者,使患者認識疾病的程度,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使患者承認患病,同時講解病情,介紹當前冠心病研究的進展,明確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癥,回避只能對自己不利。同時結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實例現身說法,請病情緩解的患者介紹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切身體會,以增強患者信心,使患者認清疾病,配合治療。
2.5 角色紊亂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紹同種患者康復的病例,創造機會讓患者與康復者見面,讓他們之間直接交談,進行雙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紹者與聽者之間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觀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復的,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2.6 滿足患者對疾病有關知識的需求心理 給患者講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一系列變化過程。心絞痛的誘因、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訴患者每項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檢查后及時將檢查結果反饋給患者。
3 冠心病康復護理
3.1 冠心病康復護理的目標: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再梗和猝死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包括:①從冠心病有臨床表現時就開始采取措施進行康復;②康復服務的范圍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職業康復,并維持良好適應性;③對潛在的疾病過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推遲其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控制危險因素,增加患者相關知識,減少心理的焦慮和抑郁,進行醫院、家庭和社區三階段康復治療,提高其再就業的能力。
3.2 康復護理的具體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血脂代謝異常、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腎臟病、靜坐的生活方式、過多生活壓力等。根據WHO調查報告顯示,由吸煙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約為20%,如果停止吸煙1年,冠心病發生率將減少50%,停止吸煙15年以上,引發冠心病的可能性將很小。
健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心絞痛發作處理、服用藥物(如擴張冠狀動脈藥、抗凝藥及抗心律失常藥等)的注意事項及毒副反應、運動時選擇運動種類、強度、頻率、時間的方法、質量的技巧等。
4 討論
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卻影響著康復效果。設法提高患者對危險因素的意識和執行自我護理性康復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
恢復(門診)階段康復方案。主要針對出院早期患者的康復,一般在病后3個月內進行。包括在康復中心接受為期8~12周的運動治療,如二階梯負荷康復醫療方法。通常從心肌梗死后3~14周開始,以1周為單位制訂康復程序,每周按1/2、3/4、單倍量、1.5倍量、雙倍量順序增加,均進行負荷后心電圖檢查。8周后,即心肌梗死11~12周,患者多能完成二級梯雙負荷,相當于6.7Mets,即可進入社區康復治療程序。在此階段,護理人員的任務主要是幫助患者學會自我健康的維護,制訂運動方案,安排患者定期進行康復運動,記錄具體執行情況,評價提高康復效果等??祻瓦\動的效果與許多因素有關,如有研究發現,如果在康復運動時播放適宜的音樂,可提高運動的效果。
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以運動治療為主的綜合心臟康復方案。冠心病康復治療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急性(住院)階段,恢復(門診)階段和社區(家庭)康復階段。急性(住院)階段康復治療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復治療常在監護病房進行。其主要內容包括早期活動和早期離床,并控制活動強度在低水平,即大約為1~2代謝當量(METS)[1METS=3.5mlO2/(kg;min)],這些活動包括個人生活、進食、床邊大小便、簡單的上下肢被動和主動練習及床邊椅坐位等。活動時以不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現不適癥狀,心電圖沒有缺血改變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2.1 焦慮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冠心病初次發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導致并發癥和不良預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晝夜變化,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產生焦慮心理,特別當心律失常頻繁發作時,患者顧慮重重,心神不定,焦慮不安,睡眠減少,情緒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針對這樣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個性,講述有關本病的知識,給予耐心的心理疏導,穩定其情緒,使其正確理解護理要求,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消除疑慮,自覺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緊張恐懼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再發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復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這類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復發作,藥物療效差,對疾病的恢復失去信心,總感到身體不適,表現為抑郁、悲觀、愁眉不展,對人冷漠。
恐懼心理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緊張狀態。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癥狀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覺前即開始精神緊張,有的患者看到搶救別的患者而緊張恐懼,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搶救儀器及吸氧的裝置精神就緊張,促使病情加重。針對這種心態,患者入院后即以熱情親切的態度與之接觸,主動介紹監護室的環境,用穩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運用暗示、說服、示范、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因素,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憂慮的心理護理 憂慮心理在臨床上表現為對未來事件及其結果的擔憂。多見于緩解和恢復期的患者,這類患者擔憂冠心病復發,擔心出院后病情發作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有的患者愿意讓一直負責他的醫生治療,擔心更換醫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誤治療。針對這種心理,我們制定措施,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掌握冠心病的發生機制、治療休養中的注意事項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知識。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轉,緩解期只要耐心堅持治療,定期隨診復查,精神開朗,查明并避免誘發因素,就可減少或不再發作。
2.4 否認的心理護理 有的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缺乏思想準備,相信自己的身體會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壯的身體會得病。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主動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患者,使患者認識疾病的程度,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使患者承認患病,同時講解病情,介紹當前冠心病研究的進展,明確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癥,回避只能對自己不利。同時結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實例現身說法,請病情緩解的患者介紹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切身體會,以增強患者信心,使患者認清疾病,配合治療。 2.5 角色紊亂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紹同種患者康復的病例,創造機會讓患者與康復者見面,讓他們之間直接交談,進行雙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紹者與聽者之間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觀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復的,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2.6 滿足患者對疾病有關知識的需求心理 給患者講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一系列變化過程。心絞痛的誘因、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訴患者每項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檢查后及時將檢查結果反饋給患者。
3 冠心病康復護理
3.1 冠心病康復護理的目標: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再梗和猝死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包括:①從冠心病有臨床表現時就開始采取措施進行康復;②康復服務的范圍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職業康復,并維持良好適應性;③對潛在的疾病過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推遲其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控制危險因素,增加患者相關知識,減少心理的焦慮和抑郁,進行醫院、家庭和社區三階段康復治療,提高其再就業的能力。
3.2 康復護理的具體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血脂代謝異常、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腎臟病、靜坐的生活方式、過多生活壓力等。根據WHO調查報告顯示,由吸煙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約為20%,如果停止吸煙1年,冠心病發生率將減少50%,停止吸煙15年以上,引發冠心病的可能性將很小。
健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心絞痛發作處理、服用藥物(如擴張冠狀動脈藥、抗凝藥及抗心律失常藥等)的注意事項及毒副反應、運動時選擇運動種類、強度、頻率、時間的方法、質量的技巧等。
4 討論
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卻影響著康復效果。設法提高患者對危險因素的意識和執行自我護理性康復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
20世紀90年代形成了以運動治療為主的綜合心臟康復方案。冠心病康復治療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急性(住院)階段,恢復(門診)階段和社區(家庭)康復階段。急性(住院)階段康復治療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復治療常在監護病房進行。其主要內容包括早期活動和早期離床,并控制活動強度在低水平,即大約為1~2代謝當量(mets)[1mets=3.5mlo2/(kg;min)],這些活動包括個人生活、進食、床邊大小便、簡單的上下肢被動和主動練習及床邊椅坐位等?;顒訒r以不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心率不能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現不適癥狀,心電圖沒有缺血改變為宜。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2.1 焦慮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冠心病初次發病的患者,而且可能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導致并發癥和不良預后。
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晝夜變化,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產生焦慮心理,特別當心律失常頻繁發作時,患者顧慮重重,心神不定,焦慮不安,睡眠減少,情緒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針對這樣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個性,講述有關本病的知識,給予耐心的心理疏導,穩定其情緒,使其正確理解護理要求,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消除疑慮,自覺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緊張恐懼的心理護理 多見于再發性心肌梗死,心衰反復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這類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復發作,藥物療效差,對疾病的恢復失去信心,總感到身體不適,表現為抑郁、悲觀、愁眉不展,對人冷漠。
恐懼心理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緊張狀態。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癥狀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覺前即開始精神緊張,有的患者看到搶救別的患者而緊張恐懼,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搶救儀器及吸氧的裝置精神就緊張,促使病情加重。針對這種心態,患者入院后即以熱情親切的態度與之接觸,主動介紹監護室的環境,用穩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運用暗示、說服、示范、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因素,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憂慮的心理護理 憂慮心理在臨床上表現為對未來事件及其結果的擔憂。多見于緩解和恢復期的患者,這類患者擔憂冠心病復發,擔心出院后病情發作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有的患者愿意讓一直負責他的醫生治療,擔心更換醫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誤治療。針對這種心理,我們制定措施,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掌握冠心病的發生機制、治療休養中的注意事項及自我保健自我救護等知識。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轉,緩解期只要耐心堅持治療,定期隨診復查,精神開朗,查明并避免誘發因素,就可減少或不再發作。
2.4 否認的心理護理 有的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缺乏思想準備,相信自己的身體會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壯的身體會得病。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主動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患者,使患者認識疾病的程度,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使患者承認患病,同時講解病情,介紹當前冠心病研究的進展,明確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癥,回避只能對自己不利。同時結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實例現身說法,請病情緩解的患者介紹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切身體會,以增強患者信心,使患者認清疾病,配合治療。 2.5 角色紊亂的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 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紹同種患者康復的病例,創造機會讓患者與康復者見面,讓他們之間直接交談,進行雙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紹者與聽者之間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觀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復的,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
2.6 滿足患者對疾病有關知識的需求心理 給患者講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一系列變化過程。心絞痛的誘因、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訴患者每項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檢查后及時將檢查結果反饋給患者。
3 冠心病康復護理
3.1 冠心病康復護理的目標:改善心臟功能,減少再梗和猝死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包括:①從冠心病有臨床表現時就開始采取措施進行康復;②康復服務的范圍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職業康復,并維持良好適應性;③對潛在的疾病過程,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推遲其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控制危險因素,增加患者相關知識,減少心理的焦慮和抑郁,進行醫院、家庭和社區三階段康復治療,提高其再就業的能力。
3.2 康復護理的具體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血脂代謝異常、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腎臟病、靜坐的生活方式、過多生活壓力等。根據who調查報告顯示,由吸煙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約為20%,如果停止吸煙1年,冠心病發生率將減少50%,停止吸煙15年以上,引發冠心病的可能性將很小。
健康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心絞痛發作處理、服用藥物(如擴張冠狀動脈藥、抗凝藥及抗心律失常藥等)的注意事項及毒副反應、運動時選擇運動種類、強度、頻率、時間的方法、質量的技巧等。
4 討論
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卻影響著康復效果。設法提高患者對危險因素的意識和執行自我護理性康復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對康復方案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