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12:49:52
序論:在您撰寫中班生活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自然災害教育;家居安全教育;火災自救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校園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55-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也不斷出現,其中影響中學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復雜,增強初中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護的能力;將安全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針對目前實際,做為一名班主任我在平時的班會課或者早、晚輔導或者是針對臨時突發事件時,不斷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滲透,下面是我在工作當中針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危害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幾點嘗試:
一、突發自然災害教育
1、地質災害
地震:班級專門召開了一次以“以防范地質災害、如何自我保護”為主題的班會。
(1)介紹地震前兆表現,做好防范。強烈地震發生前,??捎^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現象。比如井水異常(水突然變渾或突升突降),貓狗發瘋般的亂咬狂叫,老鼠成群結隊的搬家,大牲畜亂跑亂竄等等。
(2)發生地震后如何自我保護:如果同學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空曠地方。如果住的是樓房,跑已經來不及了,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廚房,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在撤離過程中能有毛巾的盡量弄濕掩住口鼻;有能保護頭部的堅硬物體盡可能護住頭部。如果在密集地方(如班級、超市、公共場合等)切忌慌亂、互相推嚷。
(3)學校和班級教育的方式:學校常常舉行疏散演練。班級里采取學生以組為單位找有關地震的視頻播放、圖片、小知識、小比賽,還有的組表演了《地震后發生的事》小劇。效果很棒。
2、水災后的保護
如果遇到水災,要往高處奔,保持體力。并且在等救助的過程中盡量把醒目的衣服穿在外面,有利于外界能快速的發現、找到你。
二、人為環境安全因素教育
這種情況下的不安全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發生變化和改變,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這方面的教育是我在平時安全教育過程中的重點
1、家居安全教育
(1)用電安全。①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閉電源。②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③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④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切忌不要澆水,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⑤發現有人觸電要及時關斷電源;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氣
①燃氣器具在工作時,人不能長時間離開,不用及時關閉。
②充分保證室內的通風,防止煤氣中毒。
2、火災的自救教育
(1)“三要”: “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環境。平時要多觀察,對住所的樓梯、通道、大門、緊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 “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不因為亂了方寸。“要”警惕煙毒的侵害。如果遇到火災,用濕毛巾將鼻子和嘴捂住,盡快地撤離火場。如果出口通道被濃煙堵住,且沒有其他路線可走,可用濕棉被做掩護,貼近地面的“安全帶”,匍匐通過濃煙密布的走廊和房間。如果自己的衣褲著火,應該脫掉,或在地上打滾,將火弄滅。
學校通過參觀消防隊的消防演習、火災自救演示,視頻觀看以及自身演習等方式感受和接受火災的自救教育。
(2)“三救”1選擇逃生通道自“救”2結繩下滑“自救”。 利用繩子(或者把窗簾、床單撕扯成較粗的長條結成的長帶子),將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來水管或暖氣管等能負載體重的物體上,另一端從窗口下垂至地面,然后自己沿著繩子下滑,逃離火場。 3向外界求“救”
(3)“三不” 1“不”乘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2“不”輕易跳樓 3“不”貪戀財物
3、交通安全教育。
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和進步,一些快速的交通工具逐步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要做到:
(1)、靠右行走,過馬路一定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
(2)、在上下學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玩耍。騎車的同學不搶道、追趕。
(3)、智能手機普及,給人們帶來更加便捷的生活之外,給在出行中帶來了安全隱患,這就是“低頭族”,他們在乘車、走路時也不舍得放下手機。看微信、看視頻等,對于周圍危險的感知幾乎為零。在走路中不做“低頭族”,對自己和對其他人負責。
4、校園安全教育
(1)首先,同學們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必須防范在先、警惕在前。
其次,課余時間玩耍要注意安全
下課時,不要在走郎里推攘,在校園里追趕。以免互相碰撞,踩踏造成傷害。同學間不要做危險游戲,在游戲時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彈弓、發射子彈的玩具槍)、有化學性質的玩具等。游戲時不搞“突然襲擊”玩笑。帶尖的東西比如筆尖、圓錐尖、手工刀等危險的物品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對著別人,使用后要及時收好。
再次,在各項運動中要注意運動安全。
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作好準備活動,運動時要按照老師要求的動作要領去做,特別是老師嚴令禁止的事情,同時,利用運動器械進行體育活動事,一定要按照常規要求去操作,切不可隨意操作。
(2)樹立安全防衛心理,加強安全防衛意識教育。
校園中的暴力事件,有時是突發的,有的是蓄謀已久的,有的是矛盾點積累到一定量時,趕到一個點上激烈爆發的,為了保護學生自身的安全,學生要做到:
1堅決禁止學生攜帶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到學校。
2學生被欺負,切忌不告訴老師和家長,而是請社會青年來“擺平”,最終會釀成了流氓斗毆,產生更壞、更惡劣、甚至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梢詫で罄蠋熁蚣议L甚至是警察的幫助,合法維護自己的安全和權力。
3要謹慎交友。不是總是夸你的就是喜歡你,為你好的。分清誰是真心對你,不講究回報的、不為利益的,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反之總是煽風點火、好像為你著想實際上是鼓動你以暴力“解決”問題的這種“好友”敬而遠之,真的發生事情他總是跑的比誰都快,躲的比誰都遠。
4青少年時期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后果。
(3)在校園安全問題中,網絡安全不能忽視。
教學目的:
1.初步體驗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秩序與變化的美感。
2.能用不同種類的線條組織一副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
教學重點:
通過對線條豐富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初步感受、體驗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不同種類的線條表現美感。
教學方法:觀察、體驗、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不同外形的剪紙、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語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
二、
情境導入
1.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根神奇的線,請看(教師示范:直線變曲線)
2.
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3.
師總:
這條線可真神奇呀,能變出這么多種線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生活中的線條》。(板書課題)
三、
講解新知
1.
線的種類:
2.
這些線條可以變成許多漂亮的畫,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課件出示:畢加索的畫和苗族蠟染圖案)
3.
比一比,說一說
這些畫表現的是什么?用了哪些線條?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指名說,教師補充)
4.
欣賞,你覺得哪個好一些?(出示三組圖片,指名學生說,教師更正、補充)
5.
師總:美麗線條組織的小秘密:有規律、有疏密、有變化(板書:有規律、有疏密、有變化)
6.
欣賞學生優秀作品,啟發學生構思
四、
布置作業,教師輔導
作業要求:利用對折剪的方法剪出不同的外形,靈活運用各種線條的變化組成豐富的畫面。
五、
展示、講評
1.
線條組織有規律、有疏密、有變化。
2.
畫面表現的既美觀又有趣。
六、
小結
線條不僅能變出美麗的畫面,還有許多特殊的本領呢?同學們多看多用就會有新的發現哦。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線條
排列:有規律
第1課時
氯化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幾種生活中常見的鹽。
2、知道氯化鈉的用途。
3、學會粗鹽初步提純的操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粗鹽的初步提純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實驗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氯化鈉的用途,學會粗鹽初步提純的操作方法。
難點
學會粗鹽初步提純的操作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玻璃棒、燒杯、蒸發皿、坩堝鉗、酒精燈、量筒、藥匙、托盤天平、濾紙等
教學設計
一.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什么叫鹽?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追問】生活中的鹽常指哪種物質?
【回答】食鹽,就是氯化鈉。
【追問】食鹽和鹽是什么關系?
【回答】鹽是一類物質的總稱,食鹽屬于這類物質中的一種。
二.
合作探究
(一)
氯化鈉
1、氯化鈉的用途和分布
【介紹】化學中的鹽,除了食鹽之外,還有很多種,如硫酸銅、氯化鎂等等,有些鹽是有毒的,我國曾經發生過多次將工業用鹽(亞硝酸鈉)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而生活中常見的鹽有碳酸鈉、碳酸氫鈉、大理石等等。本節課我們先來探討有關食鹽的知識。
【提問】如何書寫氯化鈉的化學式?
【回答】NaCl,食鹽只是它的俗稱。
【提問】食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根據大家的預習和生活經驗,請同學們說一說食鹽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學生發言】
1、食鹽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
2、醫療上用氯化鈉溶液來配制生理鹽水。
3、公路上的積雪也可以用氯化鈉來消除。
【教師補充】除了以上用途,食鹽還有很多用途。
1、清晨喝一杯鹽開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鹽開水可以治喉嚨痛牙痛。
2、每天用淡鹽開水漱口,可以預防各種口腔病。
3、洗有顏色的衣服,先用5%鹽水浸泡10分鐘,然后再洗,則不易掉色。
4、洗有汗漬的白衣服,先在5%的鹽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凈,就不會出現黃色汗斑。
5、將胡蘿卜砸碎拌上鹽,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跡。
【過渡】食鹽有這么重要的用途,我們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制取情況呢?
【提問】食鹽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投影】關于食鹽的有關圖片。
2、粗鹽的提純方法步驟
【過渡】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和不溶性雜質(如泥沙等),可以通過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雜質呢?
【引導討論】
1、粗鹽初步提純需要哪些步驟?
2、過濾器的準備需要哪些儀器?濾紙如何使用?過濾操作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3、整個操作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實踐:溶解過濾蒸發計算產率
設計并完成探究報告。
錄像播放正確操作
【交流與討論】
1、過濾后的液體仍然渾濁的原因?
2、產率偏低的原因?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1、過濾后的液體仍然渾濁的原因:①過濾時濾紙破損。②注入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2、產率偏低的原因:①溶解時未充分攪拌。②蒸發時液體可能被濺出。③轉移時固體可能灑落。
三.
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知道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1課時
氯化鈉
一、氯化鈉
1、化學式:NaCl
,俗名:食鹽
2、食鹽的用途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教學目標]
1、了解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性質及主要用途
2、了解復分解反應及其發生反應的條件,并能判斷一些常見的酸、堿、鹽之間能否反應。
3、掌握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4、通過觀察、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途徑,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學探究能力。
5、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感受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
6、通過對侯德榜實際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補充的一種鹽類物質食鹽、碳酸氫鈉用于干粉滅火器及發酵粉。待學習和深化的知識:歸納生活中常見鹽的用途、碳酸鹽的檢驗方法、應用性質和用途解決實際問題。已經具有的學科能力:實驗能力、觀察能力、自學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本節課有待學習和深化的能力:強化應用探究的方法學習物質的用途、性質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實驗的觀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結論的能力。
[教學思路]
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內容展開:物質的用途——物質的性質(鹽與酸、堿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復分解反應及發生更反映的條件——鞏固練習,從而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
1、采用小組討論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從身邊實例深入課堂,真正體、驗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采用設問討論、投影正確操作、學生動手探究、及時交流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讓學生通過幾條常見反應的方程式總結歸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本節課不一定要求學生知道得透徹,可在今后的學習中逐步完善。
4、通過針對性練習,鞏固本節內容。
[教學重點]
了解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主要用途和性質;掌握CO32-的檢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能否反應。
[教學過程]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
情境
(第二課時)
上節我們介紹了食鹽的相關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來了解身邊一些常見的鹽。
〈投影〉天安門前的華表、人民大會堂的柱子、豪華酒店的地面、胃藥、侯氏制堿法資料等。
觀看圖片
思考討論
得出結論
讓學生感受外界的繁華,感受化學知識的用途之廣,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這些圖片,同學們知道它們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嗎?
2、這里說的純堿是堿嗎?
引出
內容
〈介紹〉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談們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鈣還可用作補鈣劑,如鈣爾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鈣。
2.碳酸鈉俗稱純堿,廣泛用于玻璃、造紙、洗滌劑等的生產。
3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蒸饅頭時可用它作發酵粉,醫療上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但不能治療胃潰瘍(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組成、俗名和用途
聽介紹,理解
可提出疑問
通過介紹碳酸鹽的部分用途,消除學生看過圖片后積慮在心頭的疑問
提出
問題
物質性質決定用途,碳酸氫鈉能治療胃酸,原理是什么?為什么不能治療胃潰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圖片,先來回憶實驗室如何制取CO2氣體
提出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碳酸氫鈉會不會和鹽酸反應
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憶
知識
[投影]
鹽酸腐蝕大理石地板的圖片
〈提問〉
請同學們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應的原理是什么?
回憶二氧化碳的制法,寫出化學方程式
通過實物實驗的投影,使學生溫顧而知新,讓學生印象深刻。
分析
歸納
〈提問〉
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他們在組成上有什么特點?
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屬于碳酸鹽
學生思考、交流
歸納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出
問題
〈提問〉
回到開始的問題,碳酸氫鈉為什么能治療胃酸?可能會生成什么?怎樣驗證生成物?
碳酸鈉呢?能不能和鹽酸反應?
學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設計驗證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問題
培養了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
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歸納
總結
歸納:鹽+酸新鹽+新酸
根據上面三個反應方程式,歸納總結CO32-的檢驗
總結:取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鹽酸,若有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則證明是碳酸鹽
學生思考,分析
歸納總結
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實驗探究
演示[實驗11-2]:
指導學生析出化學方程式
歸納:鹽+堿新鹽+新堿
指出鹽和堿都要為可溶物
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反應方程式
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推斷能力,訓練有關方程式的書寫
尋找
規律
[投影]
幾條反應方程式,讓學生判斷其反應類型。再比較這節課中所出現的幾個方程式,歸納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應類型的不同點
尋找幾個方程式共同點,嘗試歸納總結
通過比較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學生記憶起來更深刻
歸納
概念
[歸納定義]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
理解記憶
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提出問題
〈討論〉
1.寫出氯化鈉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
2.投影這幾條方程式,分析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有什么特點?
討論交流
舉例回答
通過舉例分析,加深對復分解反應的理解,并引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歸納
總結
〈講解〉
酸堿鹽之間并不是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只有當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當然,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在這節課上是不完善的,隨著以后的學習,我們會了解的更多。
聽教師講解
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歸納,同時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小結
1、鹽的用途
2、鹽與酸、堿的反應
3、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發生的條件
學生思考,回答相應問題
閱讀
資料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74-75
相關內容
課外閱讀
增加課外知識,進一步加深化學與生活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書設計]
課題一
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二課時)
——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一、用途
二、化學性質
1、與酸溶液反應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離子(碳酸鹽)的檢驗
2、與堿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3.復分解反應概念
1 進行不定時園內專題公開課及培訓
我園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定期的給新老師進行培訓,讓她們明確的知道怎樣上好一節《智能數學》課,知道上課的流程。教研小組開展了不定時抽查班級的授課情況,實行授課透明化,并且給帶智能數學課的每位教師的教學方法作出了針對性的研究和討論,并多次邀請全稱教育發展(河南)有限公司教研中心講師楊鵬佳老師:1.2010年11月鄭州智能數學專家來園觀課指導。2.2013年3月22日來園進行《智能數學觀摩及培訓》,楊鵬佳上兩節示范課中班《按規律排序》、大班《統計》及我園兩位教師觀摩課大班吳文娟《仿編加減法應用題》、中班涂新麗《認識顏色和分類》。3.2013年8月20日來園進行《智能數學培訓》,通過多次給我園教師進行理論培訓、上示范課、聽我園教師授課并加以點評,使每位教師能更好地學習和改進!
2 活動時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活動前制定了一些各年齡階段的活動目標,要求及工作計劃,如:小班年齡階段操作常規培養為主;中班年齡階段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為主;而在大班年齡階段則以抽象教育及數學教學為主等;同時,我們還逐步摸索《智能數學》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據其原則配備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設立了《智能數學》操作區角。讓幼兒自由選擇教具操作,教師進行分組及個別指導。
3 開展智能數學展示課活動,提升教師智能數學教學能力
我們幼兒園堅持開展了智能數學展示課活動:2010年11月潘瑜大班智能數學《認識左右》,2011年4月李平枝大班智能數學《區分左右》,2012年4月吳成英中班智能數學《找規律》,2013年3月大班吳文娟《仿編加減法應用題》、中班涂新麗《認識顏色和分類》等每位做課老師在設計時能關注幼兒的興趣,創設較有情趣的場景,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活動過程中能關注幼兒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探究幼兒學數學的心理過程。每一位老師的每一次展示、每一節課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亮點,為我們智能數學數學展示課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每位老師也在一次次的聽課、磨課中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對智能數學教學活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4 緊抓幼兒園智能數學活動契機,積極培養鍛煉老師
每一次智能數學活動的開展,不僅鍛煉教師的智能數學教學組織能力,又能為大家提供了展示、交流、反思的平臺,真正起到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作用。為此我們組統一思想,緊抓機遇:
2011年4月我園7名教師參加了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兒智能數學》教案征集活動,其中井亞娟老師中班教案《10以內的單雙數》獲得“活動設計獎”。
2013年4月我園11名教師參加了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兒智能數學》教案征集活動,其中潘瑜老師小班智能數學教案《5以內的數物對應》、赫蒙蒙老師中班智能數學教案《相鄰數》、范曉紅老師大班智能數學教案《分類統計》均獲得優質課件“活動設計獎”。
2013年8月我園教師井亞娟老師小班智能數學活動《5以內的數物對應》、赫蒙蒙老師中班智能數學活動《比較高矮》、吳文娟老師大班智能數學活動《10的加減法》將參加河南省“全程博雅杯”《幼兒智能數學》優質課評選活動。
5 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化
智能數學活動形式主要分為集體活動和分組活動,在集體活動時教師們都能有明確的目的、計劃、組織、連續性,突出集體意識,培養合作精神;在分組活動是能按幼兒的興趣、愛好、意愿進行選擇活動,并結合幼兒的能力進行。
6 實踐的效果與體會
這三年的智能數學教育教學,幼兒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較快,大部分學過幼兒與過去沒有接觸智能數學的幼兒對事物感知的靈敏度要高,觀察細致,無論是生活能力,還是學習習慣,都有很強的順序性。同時,他們還愛動腦筋,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
7 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7.1 在探索活動中,教師在運用每一種教具時還不夠靈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7.2 進行智能數學教具教學時,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簡潔。
7.3 方案教學中的實施工作中,中班級和小班級的有待提高和加強。
一、尋找合適教案
在尋找教案之前,必須對教師自身素質進行分析,揚長避短。如口語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強的可選擇上語言課,繪畫能力強的可上美術課,表現力較強、唱歌比較好的就選擇上音樂課或舞蹈課,而針對表現能力不是很強,但語言簡潔,邏輯思維強的就選擇上科學課。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優秀教案的領域范圍,有目的地尋找,不至于漫無目的,浪費時間與精力。
活動領域確定后,必須明確此領域的要求,如科學領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6歲兒童發展指南》強調: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帶著這些新的教育理念去尋找相關優秀教案,我曾在《山東教育?幼教園地》上看到一則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將幼兒生活中較常見的幾種材料:紙板、易拉罐、鉛筆、紙筒芯等作為教具,引導幼兒主動嘗試用不同材料巧妙頂起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教師與幼兒一道津津有味地探索穩穩頂住紙板的秘密。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親歷了探究的全過程,從而有助于培養積極探究的態度,養成積極探究的習慣。
二、調整優秀教案
雖然現成的優秀教案上已標明施教對象,但不同地區的孩子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差異,且許多教育方式更是因人而異,此時必須根據本園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優秀教案進行適度的調整。當我選中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后,先進行預操作:準備一些材料和鉛筆、易拉罐、紙筒芯、圓形紙板,不作任何提醒與練習,讓大班孩子試著用這些材料頂起圓形紙板,結果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能成功頂起圓形紙板。很顯然,在大班上這節課的活動設計沒有挑戰性。用同樣的方法在中班做試驗,40名幼兒中有14名幼兒輕易地把紙板頂起來了。于是根據預操作的結果,我決定將它由大班科學活動改成中班科學活動。在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較薄的紙板容易變形,影響操作效果,在準備材料時要盡量選擇硬實、不易變形的紙板,排除所有不利于操作的干擾因素。預操作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教育對象、活動材料、活動目標等,以便活動能夠科學地順利地進行。
《山東教育?幼教園地》上一則大班科學活動案例“巧頂紙板”,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1.欣賞: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播放獲獎雜技表演、幼兒用身體部位頂住紙板的游戲現場)。
2.嘗試:發現頂紙板的最佳位置(幼兒用紙筒芯自由嘗試頂紙板、發現成功的秘密、幼兒合作找并畫出中心點)。
3.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猜想并記錄、嘗試并記錄、集體驗證操作結果)。
4.討論:找出有利于頂紙板的因素。
5.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以上活動設計是適合大班幼兒的,程序比較復雜,而我的施教對象為中班幼兒,就不能照搬硬套,讓幼兒合作找中心點對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難,而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并不強。找、畫中心點有一定的難度,我就進行修改,幼兒操作結束后請兩個幼兒示范穩穩頂起圓形紙板,教師幫著畫中心點,然后請幼兒觀察教師做的記號,發現能穩穩頂住紙板的位置,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只有頂住圓形紙板的中心點,才能穩穩地頂起紙板。于是我對活動過程進行適度調整:
1.欣賞:激發幼兒頂紙板的興趣
2.探索:用不同材料(鉛筆、紙筒芯、易拉罐)頂圓形紙板并討論:為什么有的材料容易頂起紙板(紙筒芯、易拉罐),而有的材料很難頂起紙板(鉛筆)?
3.二次探索:探索用鉛筆成功頂起紙板的秘密――頂住中心位置(幼兒嘗試頂紙板、請成功幼兒表演、老師畫出中心點、幼兒觀察中心點發現成功的秘密)。
4.表演:分享頂紙板的快樂。
三、打磨出優質課
優秀教案只是上好課的前提,還有諸多因素影響著一節活動課最終的效果,如教師的組織能力、教育技巧、孩子預知的經驗、教具的準備等。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打磨出一堂優質課,還需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調整、優化。經過以上環節,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了如下問題,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優化,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反響不錯。
(1)問題設計具有局限性?;顒拥膶氩糠?,請幼兒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頂紙板,孩子站在原地,只能想出幾種玩法:用頭、肩、背頂紙板,僅局限在身體的幾個部位,并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封閉了孩子的思維。于是我就重新設計:請小朋友想出多種辦法和紙板玩游戲。幼兒想出了許多種玩法:紙板變成了方向盤、飛鏢、滑板車、陀螺、紅綠燈,用一只手指、兩只手指、三只手指、頭、手臂、背等部位頂紙板。開放性的問題設計,使幼兒活動內容更豐富,激活了幼兒的思維,更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家用電器的正確的操作方法。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實物講解家電的作用。
難點:各種家電的用處不一樣,幼兒會混亂。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讓幼兒說說家中有哪些家用電器。
2、老師分別利用家用電器,如:電視,向幼兒介紹使用方法,放光碟,讓幼兒說說看到什么,知道電視的作用。電風吹的使用方法又不一樣,介紹它的方法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每種電器的作用都不一樣。舉例說幾個,讓幼兒明白其中的操作方法。
3、教育幼兒要正確使用家用電器,自己不能隨便亂動。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