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19:02:49
序論:在您撰寫電工技術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引言
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是中職院校中電氣、機電類專業尤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可為后續深入學習電子技術等課程打下堅實基礎。由于電工技術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但中職學生通常素質較差,因此,該課程教學效果欠佳,不僅教師教得費勁,學生也不能良好地吸收知識,嚴重影響了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中職院校教師需深入探究該課程,以提高教學質量[1]。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知識,增強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討Proteus仿真軟件的課堂教學效果,以促使學生能更直觀地進行仿真訓練,從而有效理解難懂的理論教學,并融會貫通,以增強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
2中職院校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學生現狀
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且難度較高,教學內容通常抽象、難懂,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學生學習該課程較為困難,不易掌握,如何讓中職學生更輕松地理解這門課程就成為現在教學的難題。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是以“教師主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讓學生被動接受晦澀難懂的知識,學生在不能理解該課程時,僅學習皮毛,如定義、名稱之類,不能將該課程在實踐中運用自如。就業現狀由于社會快速向信息化、科技化發展,因此大量需求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這要求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具備較強的創新、動手能力。電工技術基礎同樣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不僅可以提高動手能力,也能培養創新能力,是一門尤為重要的基礎課程。
3Proteus仿真軟件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目前常用的電路仿真軟件較多,如早期的EWB系列、Multisim系列以及Proteus系列等。EWB系列具有占用系統資源較小、簡單方便的優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升級后就是Multisim系列。EWB系列、Multisim系列在目前的電路、電工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較廣,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如仿真功能弱、互動性差等。Proteus系列在教學中通常用以實現微控制器系統軟件及硬件仿真,雖然功能更強大,但初學者較難上手,不過在初學者加強對Proteus的練習后,自然可以得到解決。Proteus系列具有實現電子電路交互式仿真的巨大優點,且交互性更強,電路的運行也可更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2]。在教學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進入Proteus實驗室,每位學生平均分配一臺電腦。教師可在課堂上對學生使用Proteus仿真軟件的連接、調試等進行指導,并激發學生利用該軟件學習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興趣,加深對課程的理解。
4Proteus仿真軟件概述
Proteus仿真軟件是一個將實物仿真與電路分析相結合的平臺,具有強大的仿真、分析功能,將多種功能集于一身。該軟件具有較多的性能特點,主要有:1)具備>27000個仿真元器件;2)不僅具備多樣激勵源,還支持信號以文件形式輸入其中;3)具備多種虛擬儀器,且軟件的面板操作更加逼真;4)具備更加生動的仿真顯示;5)具備高級圖形仿真功能;6)具備單片機協同仿真功能。
5Proteus仿真軟件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在對學生進行電工技術基礎教學過程中會用到較多基礎元器件知識,如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等,也會用到較多基礎理論知識,如直流電路、單相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等。僅靠教師進行枯燥乏味的講解,學生很難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刻理解,但通過使用Proteus仿真軟件則可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3]。下面將舉部分實例來說明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應用Proteus仿真軟件的情況。在基爾霍夫定律教學中的應用上課時先指導學生學會對Proteus仿真軟件的基本操作,然后讓學生根據教材上的電路圖開始操作:將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電路繪制于Proteus仿真軟件的原理圖編輯窗口上,并顯示出各支路中的電流值,通過在Proteus仿真軟件電路圖中三個支路上的電流,使每個元器件上的電壓能一目了然地呈現于學生面前,再指導學生對電路圖進行分析。首先計算電流,可根據電流流入為正、流出為負來計算,也可以電流流入為負、流出為正計算,得出電流的代數和為0;然后對右回路各元器件的電壓代數進行計算,計算結果顯示其和依然為0。因此,通過運用Proteus仿真軟件可得出結論:流入流出一個節點的電流代數和在任意時刻均等于0,將回路內各段電壓閉合的代數和也恒等于0。為鞏固該結果的可信度,可讓學生再次使用Proteus仿真軟件對電阻、電壓源的數值進行改變,并再次觀察,得出同樣的結果。當學生基本理解定理后,可在電路圖上人為設置障礙,如阻值增大、短路、開路等,并讓學生采用Proteus仿真軟件對其數據進行分析、計算,自行找出故障原因,以對該課程進一步理解。電容的充放電及電感的電磁效應電路仿真1)電容的充放電電路仿真。與課本上的電容充放電仿真電路圖像對照,運行Proteus仿真軟件,閉合課本圖中的SW2,保持斷開SW1,可看到正在對電容充電的電池,AM1上出現逐漸減小的電流讀數,而VM1上則出現逐漸增大的電壓讀數,同時可于C1上查看到正負端電荷累積。將SW2斷開,并閉合SW1,可觀察到電容的放電情況,發現AM2上流過的電流以及被點亮的燈泡,且AM2的讀數在逐步減小,燈泡也逐漸變暗,直至放完電荷,燈泡完全熄滅。通過在Proteus仿真軟件中觀察這一充放電過程,可更靈活、深刻地理解該知識點。2)電感的電磁效應電路仿真。與課本上的電感的電磁效應仿真電路圖相對應,并運行Proteus仿真軟件,可發現電流變的讀數快速增加,增加至某一值后點亮燈泡,同時電流表的讀數繼續增加。隨后讀數的增加幅度逐漸變緩,直至穩定下來,燈泡則被持續點亮。如電感值為1000H時,則可長時間達到穩定值,且穩定值與燈泡的電池內阻、電阻均存在一定關聯。Proteus仿真軟件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電感器的特性。作業鞏固當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有初步理解后,則可給予他們作業習題對其基礎知識進行鞏固。但既往學生完成習題后,不能自行檢查對錯,僅能在交給教師后由教師來檢查。有Proteus仿真軟件后,學生可將題目在Proteus仿真軟件中進行檢測,自行檢查,這種方法比讓教師來檢查更能鞏固知識,并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教學效果評價教師可在學生進行仿真操作時觀察其熟練度以及對知識點的理解度,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量化評分。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對Proteus仿真軟件的運用熟練程度進行評價。Proteus仿真軟件使抽象的概念、理論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學生也更易接受,理解難點。當學生能夠順利理解難點后,會更愿意去主動學習,把學習過程當作有趣的游戲,從而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另外,學生通過Proteus仿真軟件獲得更加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動手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自身創新能力,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技術型人才。
6結語
Proteus仿真軟件能對電工技術基礎的理論環節進行仿真,將難以理解的知識通過實踐變得更易吸收,同時也縮短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從學習實踐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另外,在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應用Proteus仿真軟件時需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需在進行演示教學前就畫好相關電路,并進行完整演示,使學生在課堂中能看到教師熟練講解、操作,并以教師為榜樣進行實踐操作,避免讓學生看到不完美的操作效果,打擊其學習積極性。2)在Proteus仿真軟件的電路仿真實驗中,需注意指導學生首先學會如何在軟件中快速查找實驗電路圖所需元器件,以加快學生繪制實驗電路圖的速度,節省學習時間,并快速連接虛擬儀器,進入仿真實驗,體會由仿真實驗帶給學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積極性。綜上所述,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應用Proteus仿真軟件,具有較大的教學意義,其教學效果較傳統教學方法更好,并能克服傳統教學帶來的課堂枯燥無味、難于理解的弊端,讓學生親自實踐,激發其學習興趣,開拓思路,提高學習分析能力及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山,吳飛青.Proteus軟件在《電工電子學》實驗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2(8):99-100.
[2]武玉升.Proteus仿真軟件在《電工基礎》項目化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5(18):161-162.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電工技術基礎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B-0122-01
電工技術基礎是機電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以培養適合生產一線的操作人員為目標,突出電工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鍛煉,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總結和改進教學方法,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一、簡化理論教學內容
由于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培養的目標,適當刪減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簡化或刪除一些在實際應用中極少用到、學生不易理解的理論知識,如適當刪減“直流電路”這一章的電源模型及其等效變換、戴維寧定理、疊加原理等內容,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中職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的時間往往不會超過20分鐘,在課堂上不少學生看課外書、玩手機,而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用分組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教師首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組5~6個學生;其次把知識點融入各個小組的學習任務中,每個學生在組內分工明確,大家協同開展學習研究;最后,組內和各小組之間開展自評和互評。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
(一)化抽象為形象的教學方法。電工技術基礎的很多內容都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難以在課堂上真正掌握這些知識,教師應化抽象為形象,運用直觀手段,讓學生通過感性、形象而具體的學習,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積極性,降低學生學習抽象概念的難度。例如,在學習“楞次定律”時,學生對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就會感覺很抽象,但是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讓學生迅速、了解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
(二)類比引入教學法。電工技術基礎課的某些概念和原理表達較相近,學生容易混淆,教師可以采用類比引入教學法教會學生如何區別它們之間的異同。如電場和磁場的概念,在學習磁場的知識時,對比引入電場的概念,學生可以復習和鞏固了舊知識,也有助于學生順利學習新知識,并區分了磁場和電場的不同之處。
(三)貼切學生實際法。教師可以以學生生活中的事物為例進行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并讓學生感到所學的東西就在身邊。例如,學習變壓器,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手機充電器入手,讓學生知道手機充電器就是一個小型變壓器,它把220V的電壓變成幾伏的電壓就可供手機使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列舉生活實例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實踐活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以及用電工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的工作流程包括創設情境明確任務學生完成效果評價階段。例如在完成“導線的連接”這個任務中,學生圍繞中心任務完成了“導線的剝削方法”、“導線連接的步驟和工藝要求”、“導線絕緣層的恢復”等小任務,其中融合了“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單股導線一字、T字形連接方法”、“電工膠布的使用”等知識點,教師明確任務,學生開展活動,引入競爭機制,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比賽,最后由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作總結評價,評選出最佳作品。可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其成就感也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引入競爭激勵機制能使學生樂在其中,主動參與課堂,活躍課堂氣氛。實踐表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堂上充分實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企業對一線操作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機電類畢業生的就業率,首先,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放在首位,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次,把企業的要求與課堂進行對接,應在課堂上融入企業的精神、文化、制度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誠信品質和團隊精神。最后,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把課堂放到企業當中,讓學生經常接觸到最新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理念,豐富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增強畢業生們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肖連友.“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 (4)
關鍵詞:電工技術基礎;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147-02
《電工技術基礎》是非電類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工程類課程,它是后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橋梁。這門課教學內容多,能力要求高,而授課學時短,部分同學覺得學起來特別困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好這門課,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學生把整個電路內容用一根線穿起來,形成體系,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較為輕松的掌握知識。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電工技術基礎》課堂教學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結合實例,激發興趣
《電工技術基礎》這門課理論嚴密,邏輯性強,和實際的工程應用結合緊密,一個新的內容出現有它的必然性,在引入新的問題的時候如果能結合工程實例,學生會覺得這個知識是有用的,將愿意主動學習。
比如介紹串聯諧振之前,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如何利用諧振現象收看到喜歡的電視節目的。當介紹到串聯諧振的特c,如當電路接近諧振狀態時,電容和電感上會出現遠大于電源電壓的高電壓,可以說明如果電力系統中出現高電壓,往往導致某些電氣設備過電壓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絕緣損壞,所以電力系統中一般要避免諧振,而在一些無線電設備中,利用諧振特性則可以提高微弱信號的幅值,并把它選擇出來。這樣可以讓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了諧振特點。
如講功率因數提高之前,告訴學生供電公司的考核指標包括線損和電壓質量。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及電弧爐等,大多屬于電感性負荷,這些感性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僅需要向電力系統吸收有功功率,還同時吸收無功功率。若功率因數較低,則輸電線路上的電流較大,線路損耗較大,且線路上的電壓降較大,用戶側的電壓較低。如果在電網中安裝并聯電容器無功補償設備后,將可以提供補償感性負荷所消耗的無功功率,減少了電網電源側向感性負荷輸送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供電電流,降低線損,并且減少線路上的壓降,保證了用戶側的電壓。
二、溫故知新,融會貫通
任何一門理論課程都是系統的,它的學習都是由淺入深的,新的問題提出來,可能都會想到用學過的理論去解決,所謂“溫故而知新”,這樣學生不僅能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更是學到一種思維方式,一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才是教學中的亮點。
比如在學習第三章復雜電阻電路的分析之前,先復習第一章介紹的應用兩類約束直接列寫電路方程的2b分析法,但2b法所列方程數目多,對筆算而言,方程數目越少越好。如何減少方程數目?減少電路變量的數目,那就要選擇一組合適的變量,什么樣的變量為合適的變量?數目少,要求電路變量是獨立的,而且還要能根據電路變量進一步求出全部的支路電壓支路電流,所以也必須是完備的。然后在圖論的基礎上說明如何選擇變量,選擇幾個變量,應用KCL還是KVL列寫方程。
再如對非正弦周期信號線性電路進行穩態分析,對于這樣求一個新的形式的電源作用下的響應,如果可以用之前所學過的電阻電路和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方法求解該多好。假如可以把非正弦周期信號分解成直流信號和一系列正弦信號的和的形式,那么就可以利用疊加定理進行分析。高數中正好學過可以將非正弦周期信號分解為傅立葉級數,即分解為無限多個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疊加。所以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的穩態分析方法――諧波分析法實際上就是電阻電路分析方法和正弦穩態電路分析方法的組合。
三、透過現象,掌握本質
某些問題的結論看起來很簡單,也很容易應用,但是如果忽略掉結論形成的過程,就很容易出錯,所以應該從過程中體會問題的本質。
如動態電路的初始值的求解。初始值的確定分為三步:
如果不深刻理解初始值求解的本質,可能一些結論的出現就無法理解。例如,確定圖1所示電路中各電流和電壓的初始值。設開關S閉合前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均未儲能。
對于圖2,某些學生可能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電容不是相當于開路,電感不是相當于短路嗎?其實過程是這樣的,電容電壓與電感電流的初始值為零,所以0時刻電路中電容相當于電壓為零的電壓源,電感相當于電流為零的電流源,所以電容短路電感開路了。
四、系統聯系,提高效率
電路涉及到了直流電阻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電路的穩態暫態分析等內容,學生感到需要掌握的知識特別多。實際上其分析都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只不過每個問題有自己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特殊的分析方法。如果對所學知識進行適時的整理、總結、對比,那么學生不僅會對所學知識一目了然并深刻理解記憶,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線性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法時可以與相量法進行對比。運算法與相量法的比較如圖3所示,分析過程大體類似,只要額外注意運算法的特殊性,比如電路元件的s域模型即可。
五、結束語
本文是筆者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系統深刻地掌握教學內容,并養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嚴肅認真的科學作風,這是所有教學工作者堅持不懈地追求。
參考文獻:
[1]梁貴書.電路理論基礎[M].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周蕾.引導學生學好“電路”[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2,24(6):100-103.
[3]樊亞東,胡釙.樹狀結構教學法在“電路”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4(135):56-57.
[4]苑倩倩.“電路”教學法的改進和實踐[J].濰坊學院學報,2010,10(4):158-160.
[5]白鳳仙,董維杰,解永平,劉惠.淺談“電路理論”課程教學中的體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6):67-69.
關鍵詞:中職教育 教學創新 基礎課程 改革
1、當前中職教學問題分析
中國中等職業教育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投入遠遠不夠跟教育規模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擴大,但是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卻還停滯不前。中職教育責任在整個國民教育當中的責任是很重的。而作為直接對口市場、但同時又承擔教書育人的特別教育機構,中職院校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1.1 中職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中職的教育定位是教育與職業的雙層特別性。因此,在人才培養上是在保證技術業務的熟練甚至是精湛的基礎上還要讓教育的真正本質能融入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并積淀出日后工作的職業道德。
1.2 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合理性
但是在這過程中卻出現讓外界社會詬病的問題以至于中職一度被認為是無用的教育方式。而對于中職教育的本體來說,他們往往把學生定位在前沿生產崗位的快速培養上。但事與愿違的是越是急于求成卻越是適得其反。如此培養下的學生居然更不適用早已經定位好的崗位。這樣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
1.3 電工基礎課程發展的方向
作為理工科院校教學的雞肋,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靶心應當根據不同專業學生情況做出適當調整。一般類的理科工科專業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作為文化普及課程學習。但是對于需要擁有扎實基礎的專業學生如電子類電器類就需要強化教學地位。這樣弱化次要從而突出重點的教學方式應當引進到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當中去,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在教學,教學原則側重于技能發展并作為一個發展方向。
2、教學創新的提出
2.1 全新的中職發展方向
現在中職的全新定位應該著眼于綜合開發上。這種開放方式就是綜合中職所在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而提出的涵蓋各類型方向的綜合型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如對于電子加工地位凸顯的地區,可以打電工牌,講主要以科技以及加工作為主干發展為特色。然后再突出教育牌,力爭一流的職業學校就得立足市場但卻引進大學的人文教學理念突出教育的力量。
2.2 電工基礎課程的新遐想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主要是強調實際動手的能力,而理論知識水平等只不過是其中的前提和基礎而已,因為對學生而言只有在理論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動手能力提升??蓡栴}是存在這么一群人,他們動手能力出色,卻不懂得理論。因此,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電工基礎課程在授課過程中通常出現學生想學卻學不進去,提不起興趣聽不懂等等現象。縱使你采取精簡的方式把最重要的部分通過最大的努力去教授給學生,學生卻未必喜歡并且能學進去學到東西。
走出課堂其實是很好的方式。中職學校在定位與整體環境之后,根據周邊環境情況,選擇典型的廠區,讓學生直接動手學習,然后再把相關有用的知識點浸透到其中去。
具體學習課程如下:
A基礎學習可以組織學生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并且了解介紹所有的有關于電工基礎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由帶隊老師提出具有引發學生強烈求知欲的問題。如:“變壓器”“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可在路邊大型變壓器附近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故事,注意是故事而不是原理。這樣的目的主要是突出不懂得變壓器的原理而產生的意外結果。通過這些實例來啟迪學生對變壓器的聯想,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而在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這方面的教學時,需要將學生帶到指定的與之相關的廠區參觀。讓一線工人講解,并且進行操作示范。如此通過邊走邊學,邊學邊問的方式打開學生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不僅是課本聯系實際,更重要的是從內心燃起學生自己的真正想學習的欲望。
B當然,不可能總是觀摩而不真正學習。在預期目的達到之后要解決的就是具體怎么開始學生學習的問題。在這塊,對于電工基礎的一些基本定理與公式就需要識記,除了要通過實際操作了解之外,要通過“軍事化學習”讓學生學得。具體就是早上按軍隊規定起床時間開始背誦,每個學生都需要打聲朗讀,記憶,背誦。并圍這操場疾走。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身體,驅除懶惰。這與軍訓不同,而是在軍訓的同時學習。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運用快些反應的方式讓學生把公式定理在最快時間內說出來。電工基礎許多都是死的,所以要讓學生熟練掌握。
C最后在實訓階段,主要傳遞給學生基礎課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由一線工人手把手教學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引領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理論創新運用到現實環境中的實際問題中去。如電工測量,遠程開關等。除了學習之后,鼓勵學生創新、改進現有的方式。并讓學生參與到周邊經濟建設發展的大環境中去,讓學生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帶來的實際價值,幫助學生把角色從學習者轉換到參與者。
3、新電工基礎課程對中職發展全圖的意義
3.1 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當前中職在校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授課受到原有思維的禁錮,僅僅是局限在老師在課堂上通過自己知識跟經驗向學生傳遞的填鴨式教學。并且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老師在課堂上是不得不講,學生卻也不得不聽,但是其實是老師不想講而學生不想聽。所有都是為了政策性而勉強支撐著而已。因此,要想打破這種尷尬局面,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真正解放老師,學生才能樂意去學習。
3.2 與時俱進的發展思路
中職教育要想適應如今的經濟發展,就得做出改變。而這樣的改變的基礎就是課程的變革先行。只有最為基礎的課程改革取得突破,決策層才敢于打破定式真正進行中職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隆平,湯光華,劉自華,何志杰.模塊式教學在中職《電工技術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101-102頁.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遷移原理;多媒體技術
中等職業學校的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是電工電子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它主要研究電路的組成及對電路的分析,內容廣、概念多,抽象且難以理解,計算量大且繁瑣,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材,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運用啟發式教學,增強師生互動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主動進行學習。中職學生由于基礎差而不愿意表現自己,但他們的觀察、記憶、思維能力和獨立性有一定的發展,對一個問題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是教師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采用啟發式教學極為重要。那么如何運用啟發式教學呢?
1.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學生較熟悉且與新課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敘述、歸納,從而引出新的課題。例如,在講“自感電動勢”一節時,先提問學生,日光燈電路由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件的名稱是什么?為什么日光燈不是開關一通燈就亮?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一一作答。由于提出的問題大家都很熟悉,回答起來非常有把握,學生都搶著回答,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達到了較好的師生互動效果。
2.抓住重點,制造“懸念”,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所謂“懸念”,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抓住中心內容,突出重點,有意識地留下一些問題,使學生通過練習,自己發現問題,得出結論,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如在講“電流源與電壓源等效換”時,老師講過變換的條件后,提出問題:電源等效變換是對外電路等效,那么對電源的內部電路也等效嗎?然后讓學生做一道練習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經過認真演算,對結果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結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應用遷移原理,承上啟下,提高學習效果
遷移是指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通過綜合比較分析,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并運用于新知識學習的一種過程。遷移的方法就是通過類比推理,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應把握遷移規律,幫助學生把握基礎知識和一般原理,發展概括能力,促進學生自覺地完成知識的遷移。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能把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集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生動靈活的形象,使學生易于理解接受。本課程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名詞概念較多,使用粉筆、黑板和教師的講解來表達,學生難以理解。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CAI課件,可以將課堂內容直觀、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如講電動機工作原理時,旋轉磁場的產生就很抽象,應用CAI課件后,學生直觀地看到旋轉磁場產生的變化過程,就很容易理解。
四、注重課后小結,強化課堂效果
通過小結使學生清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將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其在課后能進一步琢磨、消化和吸收;也可以根據課程進度提出一些新知識,將新舊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可以根據所學內容,提出一個能加深理解、把握概念、指導技能操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傊煤喍痰臅r間,精練的語言,多方式進行課后小結,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和加深課堂效果。
[關鍵詞] 自信心 多媒體技術 實踐 能力
我校升格為高職校后,學生的文化素質較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如機電系班級的結構,大部分都是男生班,上課紀律不是很好;還有就是內容多,學時的安排不是很充分等問題?,F要在有限的學時中完成《電工技術基礎》的教學任務,那就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文結合我校情況及本人教學中的一些探究,談幾點看法。
一、樹立好學生學習《電工技術基礎》的自信心
對于高職校的學生來講,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如果我們參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話,會使他們一開始就感覺到難,本來自信心就差,一開始就聽不懂的話,更不要說后面的內容了,這樣只會令他們討厭這門課,乃至產生一上《電工技術基礎》課就睡覺的現象。因此,我們要樹立起學生學習的信心。
首先,上好第一節課――緒論課。緒論課是一門課程教學的起點,我利用第一次講授緒論的機會,給學生介紹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及《電工技術基礎》課程在專業學習中的地位,讓學生知道《電工技術基礎》在專業學習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而明確課程的重要性。同時介紹專業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術以及專業發展前景,使學生認識到所學專業的重要性及其在未來崗位和社會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讓他們熱愛自己所學專業。
其次,應講究從簡單入手,讓每個學生都能聽的懂,使他們對這門課產生優越感,覺得這門課不是很難。我認為職校的學生是在學《電工技術基礎》而不是研究《電工技術基礎》,而且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也不要去探討復雜的計算過程,所以那些原理、推導之類的內容,他們沒必要去掌握,事實上很多學生也掌握不了。我經常告訴學生,只要把現象、結果記住就可以了,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夠了。
二、將多媒體技術滲透到《電工技術基礎》的課程中
《電工技術基礎》是一門系統性、實踐性較強,內容廣泛課時相對較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教學實踐時發現,應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并利用仿真軟件穿行仿真分析教學,可以取得很棒的效果。
1.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在本課程中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時,打破了傳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省去了大量板書的時間,增加教學信息量,有效地解決學校少、內容多的矛盾;多媒體的教學還有助于將抽象的內容直觀話,例如,在純電感電路中,對于電壓和電流的相位關系的講述,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往往只能在理論上進行論述、推導、驗證和說明,并借助一些公式來闡明問題,很難給學生較直觀的印象。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借flas效果,直觀的展現純電感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相位關系,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自己得出結果:電壓超前電流π/2,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起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如何運flash軟件,一舉兩得。多媒體課件中不僅可插入動畫、還可以插入視頻,將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展現給學生,融視聽技術于一體,把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為直觀、更易理解和掌握。
2.仿真軟件的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普遍感覺到課程理論太多、推導太繁,許多概念、原理都較抽象,雖然借助多媒體課件可解決一些問題,但面對各種器件、各種電路不知怎樣理解,往往只能靠死記硬背,這是不可取的。為此,在教學中加入大量實驗來補償理解概念,以方便消化、掌握。但實驗動手操作卻費時、費力,還有一些元器件、儀器儀表、耗損器件不可能完備,很易造成許多實驗無法進行,影響了實驗效果。更遺憾的是使學生發揮想象、進行創新的空間較窄,束縛了思維。
使用MultiSim軟件來進行仿真教學快捷的解決這些問題,運用仿真軟件使手工操作試驗走向了屏幕,方便在多媒體教學中進行實驗仿真教學。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做好MultiSim仿真課件的穿插,在課堂教學中做好仿真演示和講解,并提供源程序給同學們,讓他們親手在電腦上運行體驗,就像做了實物實驗一樣。如戴維南定理和疊加定理的驗證,在手工操作實驗中,要接線,要測量等,需要兩節課的時間,在仿真教學中只要一節課,快的同學甚至只要半節課,大大節省了時間。仿真應用在教學實驗上可以提高實驗效率,減少實驗的投資,降低實驗成本,更直觀的得出結論,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利用MultiSim豐富的軟件功能來模擬實驗,可以迅速地將各種電子電路進行分解、組合、仿真、測試,一氣貫通,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在多媒體課堂中,用3~5分鐘對仿真實驗作簡單介紹,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理解此電子電路的原理和性能,實現教學效果。
三、注重實踐環節,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實驗課程實施是實踐環節之一。通過實驗獲得了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并培養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實驗中面對實物,思維也比較活躍,而且在實驗中的每一步驟每一次觀察和測定中都需要認真的思考,這樣可逐步發展學生的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對電學要領的理解和規律的掌握,加深了對電學的認識。因為實驗是一對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光學習理論不去實踐,就等于是紙上談兵,尤其是電類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動腦,而且還要學會動手,理論、實踐缺一不可,同時學生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實驗時學生親自觀察研究,親自動手操作經歷了前人實驗過程和思維過程,初步領略了科研工作的甘苦,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
實行《電工技術基礎》項目化也是實踐的一種手段,例如,在講《照明電路安裝(單聯控制)》時,可以將這個課程作為一個項目來講授。教師可布置安裝照明電路,測試相關功能的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必然要用到諸如照明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認識電路圖并能按照電路圖安裝電路、電路檢測、判斷并排除電路故障等一系列理論知識。一邊動手實踐,一邊講解理論,學生必然樂意接受,促使他們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引導他們學習理論知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
《電子技術基礎》是機電和數控專業核心課程的重要組成模塊之一,是本專業學生必修的技術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為適應市場、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學科在設計上突破了學科體系模式,打破了原來各學科體系的框架,圍繞專業培養的目標,以相關崗位必備的電工基礎知識和實用技術為主線,突出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并為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曾煌.電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馬克聯.電工基本技能實訓指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效果;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進入電氣化和信息化時代,過去的汽車包括充電系統(包括發電機、調節器和連接線);啟動系統(包括電磁開關、起動繼電器和點火起動開關燈部件);點火系統(包括蓄電池、發電機、分電器、點火線圈和火花塞等);照明系統(包括前后照明燈、遙控器、接受器、延時器、開關等);電動門窗、電動后視鏡、儀表儀盤、車身防盜等汽車電路系統、原理的維修。在如今交通飛速發展的年代,各種運輸機械不同程度的安裝有電氣控制系統。在汽車領域,電動汽車和混合電動汽車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在汽車的控制上,電的應用早已超出,汽車音響、衛星定位,智能控制等在汽車上正在普及,這些汽車職業的工作都會用到電的知識。作為中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更加有必要學好汽車電子電工技術基礎這門課程,教師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學生學習汽車電工從哪入手
如何好好學習,理論成為實踐的指導,實踐見證理論,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舉例兩個人,一個人去學校學習,一個去學徒。開始可能是學徒干的好,但是兩三年之后,你就能看到差異,讀過書的始終不一樣,說的是他的思維不一樣,支持先理論再實踐,任何一項技術學習要想學得扎實,都必須先從原理入手方得要領。汽車電工是一門技術活,肯定要先去學校學習好。以師帶徒形式當然能學到技術,但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永遠成不了高檔次的汽車電工人才。到學校學習之后有一個學歷證書,從我們國家的形式來看,學歷文憑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占據重要的位置。在學校也有實踐操作的,現在大多數汽車維修學校都設置實訓基地,學生實踐的機會也很多。
二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首先必須不斷學習與提高
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與效果,所以我們學校應該如何鍛煉師資力量,如何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使電工電子在汽車專業的教學中順利運用。首先,我們的老師本身具備創新精神,汽車行業的崛起,電工電子技術作為其運用技術,我們對待教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師既要有汽車方面的知識也要具有電工電子技術專業知識,汽車的更新換代也是日新月異所以教師要隨之發展不斷更新理論和技術。其次,教師不僅要學習本土知識,還要引入發達國家等的新技術。教師積極適應汽車行業變化,把新舊知識進行重組和疊加,學習和引進新知識,新技術,這樣教學效果非常明顯。最后,雙師型教師的形成,教師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并在教學中有所運用,既能滲透性教學的要求,并且老師既會用普通工具,又會用專業工具,有水平,從而樂于聽講,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會使用汽車萬用表、汽車解碼器、跨接線、測試燈、汽車專用示波器、汽車專用診斷儀等。
三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學生學習效果
(一)多種教學方法的在理論教學中的使用
每門課程要掌握的知識點非常多,主要有直流和交流電路知識、電與磁的關系、電磁的應用(變壓器和異步電動機)等等,特別是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形式靈活多變、電路分析深奧莫測,這么多的知識點單純靠老師灌輸知識肯定收效甚微。如果我們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能達到事半功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可能能夠得到極大提高。
(二)畫面吸引法
課堂前幾分鐘就能決定你這節課能不能把學生吸入到課堂里面,就像寫作開頭就要引人入勝。在講解新課開始前,我們給予學生一個畫面感讓學生帶入課堂,學生吸引過來后,我們采取步步緊逼的方式將學生引導到新授知識的學習中。如在緒論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問:電在我們實際生活中運用到哪些地方?電能書如何產生?學生可以互相討論,然后我們播放下載一些視頻影像資料再播最后,我們問學生那我們要不要學習電知識。學生整堂課中作為主體,他們討論熱烈,課堂氣氛非常好,這樣就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把知識掌握。在講電動機正反轉電路圖時,我們提問:學校校門為什么能開關了?使學生感覺非常吃驚,然后開動腦筋回答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時候,老師就開始提問:大家有沒有留心進入我們教室的有幾根線?如果將教室當成一個封閉的盒子,里面的所有電器可以等效成什么?學生被剛才的畫面引入后,激發濃厚的興趣,課堂在學生的主動學習要求中跟著老師一起互動思考,使課堂氣氛立刻變得十分活躍。最終把要掌握的知識非常完美的掌握。
(三)相互類比法
我們的基本原理一般比較抽象,學生如果沒有實際案例就很難理解。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相似的相互類別,相互聯想,使抽象變具體,學生一下子就很能夠接受并理解,這樣就很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在講解電容和電感的概念和公式時,學生很難掌握,教師可以利用歐姆定律來進行類比。像歐姆定律,學生在初中時已經相當熟悉并且也掌握得比較扎實,已相當熟悉,教師用表格的形式將R、L、C三者的定義公式及應用列出,讓學生類比熟悉,學生自然感覺非常親近沒有那么陌生的感覺。又如,學生對磁的概念難以理解,不明白為什么磁疇在磁場的作用下能夠翻轉,筆者教學中巧妙地用學生參加課間操的聯想來進行比喻。學生出操有這種現象,開始階段,出教室的學生數較少,幾分鐘后,大部隊就出操了,但還有少部分的學生出操較晚,這和磁化曲線的形成很相似。這樣,使學生形象地理解了抽象的鐵磁性物質的磁化規律。
(四)主動學習法
我們的教育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部是采用填鴨式的理論,教師主導的教和學生被動的學相結合,我們現在就是要顛覆這樣模式,把學生的作為學習的主體,老師的根據學生情況把教學內容推動進行,主動學習法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以學生。教師的作用關鍵在于課前的準備和課中的引導,而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穿針引線的作用,例如:在交流電路的分析中有純電路的分析,而后在純電感電路的分析、純電容電路和RLC串聯電路的分析中,如果采用自主學習法就要求學生依據純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注重電流和電壓的大小關系和相位關系,進而一步步到解析法、波形圖、相量圖、相量法;以此類推在純電感電路的分析時采用過程輔導形式,在純電容電路中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最終在RLC串聯電路我們可以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來進行分析。這樣的模式就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只有經過親身體會,他們在今后的并聯電路以及混聯電路的學習中就能很容易運用這種方法。
(五)小組合作法
如何使課堂活起來和動起來呢?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法來進行教學就是最好的形式,這種方法在現在教學當中是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并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主體性的地位。在“汽車電工電路”課程教學中,小組合作法可直接應用于安裝汽車照明電路中。首先得分析電路的組成、電路的安裝、電路的注意事項等,每組成員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分析和安裝電路。最終安裝成功或者失敗,大家一起分析安裝注意事項和故障原因,教師可以用小組合作法來提出問題并且設立獎勵機制,看哪組同學安裝的最好和最快。這樣,教學氣氛非?;钴S,學生積極性也非常之高。大家在相互合作中互相提醒和學習。
1.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方式
一個內容要想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起來,最好采用項目教學的方法,我們把一個知識點,包括理論和實踐歸納成一個項目。完成一個項目等同于完成了理論和實踐的教學。這樣的方法也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是全面得到提高。如汽車高壓點火線圈的工作過程,我們把這部分內容建立一個項目,這樣項目的目的是解釋點火圈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學生要完成這樣項目就必須主動去找出相關項目設計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項目相結合就達到教學目的。
2.教學內容的取舍
現在社會上各種教材非常豐富,我們要考慮自己學校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對教學內容作適當的取舍。根據市面上汽車的普通電路原理選擇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如:我們需要的汽車檢測、汽車維修、汽車銷售等。然后去社會各修理店進行實地考察,汽車故障一般會出現哪些情況,如何去處理,這樣就要學生掌握哪些基本的技能,然后根據汽車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教學生能夠在以后走出社會當中的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作用的知識累積。對他們今后的發展也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如:學生掌握基本的電器測量設備的運用、簡單電路圖的識別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處理的問題的能力。使技能真正落在實地和教育職業能力培養的方針和政策??傊嚦蔀楫斀裆鐣褂迷絹碓綇V泛的交通工具,電器電子的汽車中的使用更新換代也是越來越快,這樣對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的技術人員人員應當向機電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是中職學校汽修類專業的一門特別重要的必修技術基礎課程。要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基本的汽車電工電子技術理論和技能。教師不僅要掌握汽車電器設備的專業需求還要了解更多的新的測量設備和技術,將新型的技術和理論運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學到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最終老師將引領學生最專業的元素,了解最前沿的技能,為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提升自己技能,創新教學,創新每堂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曹宇明.充分發揮魯迅作品的現實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53-56.
[2]郭亞明.“回到魯迅那里去”:魯迅教學研究之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5(4):85-87.
[3]楊蓉.中職“電工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知識窗,2015(2):38-38.
[4]黃定國.項目教學法在“電工基礎和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5(1):126-127.
[5]翟琴靜.利用思維導圖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電大理工,2014(4):51-52.
[6]唐尉.淺析電工基礎創新教學[J].青年時代,2014(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