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00:09:10
序論:在您撰寫高一政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熟悉教材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課中的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以經濟生活為重要教學內容,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教材編排的目的、意義、教學方法等基本內容。比如,第一單元的第一節《商品》的備課中要熟知商品的含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必備的條件是“勞動產品”“用于交換”“就具有使用價值”“離不開流通領域”;兩個基本屬性等。這些基礎知識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顯得很枯燥,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2.熟悉學生對于高一的學生,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年齡特點。在經歷了初中緊張的學習之后,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一定的基礎,了解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知識點并沒有太大的難度。關鍵是有的學生認為政治學習就是背誦學科,想到背誦就頭疼。于是很多學生對政治課從根本上就產生了厭倦的心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消極的,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想學。根據這個事實,在備課的過程中要設置很多情景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水平。
二、課堂教學不拘一格
1.小組合作學習法
在課堂教學中,我更愿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因此,我讓學生以前后座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首先進行自主學習,把枯燥的問題變成靈活的易于掌握的知識點作為學習的目標,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統一思想之后進行小組匯報。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投入小組的學習中,整體把控課堂。在小組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成果之后,我讓他們逐個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其他小組認真聽,并匯報小組的優缺點。還可以及時提出質疑和分享。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時刻處于主動的狀態,隨時準備接受對手的發問并解答。這樣的課堂教學與其說是政治課,還不如說是辯論課。學生在不斷的質疑和解答中不但鍛煉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對知識點的積累也可以做到當堂課完成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學效果也相當不錯。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要想讓課堂教學達到教學目標,開展活動是最重要的。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來設置活動。比如,在教學《貨幣》這一節的時候,對貨幣的產生、本質、職能等枯燥的知識學生容易混淆。于是我設置了搶答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結果很多學生在搶答過程中高度集中精力進行記憶,不但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還激起了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效果很好。除了知識競賽外,我們還開展手抄報、演講比賽等活動。在教學《多彩的消費》這一節的時候,我讓學生到網絡、圖書館收集資料,再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就“消費與收入”“影響商品價格高低的因素”等話題來寫出演講稿并在班上進行演講。學生通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弄清楚了收入與消費的關系: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較快;反之,當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傊?,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激發了求知欲,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課堂教學任務來設計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設置不拘一格的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因此,在課后作業的設置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條件來進行作業的布置。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喜歡從網絡、媒體等方面吸收新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現象,安排學生到他們喜歡的地方摘要: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課堂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的平臺。但是,政治這門學科比較枯燥、深奧,去尋求答案。比如,在教學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之后,我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是讓學生到網絡、電視、圖書館等地方去查找資料,了解貨幣的神奇,進而統計出貨幣的種類。學生通過對貨幣歷史的了解,更加明白了貨幣的作用和意義。再比如,在學習了《多彩的消費》這一節之后,學生對消費的類型、目的、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便讓學生構建一個家庭的消費圖。從而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了解消費復雜的心理表現,幫助學生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四、結合學生成長案例進行教學
在對學生進行“消費觀念”的教學時,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更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心理。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常常有很復雜的心理反應,而通常具有的消費心理有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實心理。在大多的消費觀念中,消費心理偏重于求實。比如,人們在買衣服的時候更偏重于買一件實用的衣服,而不是片面追求時尚或者價格。這種消費觀念很理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高中生,他們的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觀念。很多學生為了追求時尚、名牌,根本不在乎父母的經濟承受能力,無形中給家人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壓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否定學生的消費觀念,而是要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反思。高中生的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是這個年齡正常的心理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他們需要在別人面前樹立自己的形象。所以,出現攀比和從眾心理本無可厚非,但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從眾,更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人吸引別人的不僅僅是外表,而是內涵和氣質。鼓勵學生在合理、理智消費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讓內心的美好道德素養形成磁場。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我舉了初中學生的從眾和攀比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可笑,從而反觀自己的行為。學生通過自我反省,知道了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的三十二字方針: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摒棄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建立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代的學生是社會的儲備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建設者,高職學生也是。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探索者和行動者,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道德觀直接影響著整個民族的整體道德素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與否息息相關。所以高職學校應該將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放在教學的主要重點上,在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時不忘記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將高職學生培養成為健全的人才。高職學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用和思想來武裝學生的頭腦,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解,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擁護者,社會主義建設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是建設高職思想教育體系所必不可少的步驟,是高職學生思想教育進步的內在需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也是學生道德觀念建設的內在需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是使學生了解并熟悉社會主義的捷徑。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有效途徑
1.堅持的指導地位。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要堅持的指導地位。意識形態的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所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主導的地位。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時,必須堅定不渝的始終堅持在高職思想教育全過程的指導地位,堅持用引導學生,讓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所在,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并積極的引導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建設者,高舉中國特色的偉大旗幟。在意識形態領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體。
想要構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要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教學體系的主體。包含:“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幾方面內容。要以這幾方面為主題構建新的符合新時代背景的高職思想教育體系。引導高職學生以八榮八恥為準則,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新時代精神。對學生進行深刻的理論思想指導,建立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社會榮辱觀,并堅定不移的擁護社會主義,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培養出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職學生。
3.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
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讓高職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盡量的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發感悟,進行自我教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對于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特點,并結合教育發展的規律,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還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關注學生參與的熱點話題,切實解決學生的問題,尤其是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問題,讓他們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真正的了解并深刻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從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接觸最先進的政治方針與思想,了解新的動態、新的變化。
三、總結
關鍵詞:思政教育和諧社會構建
引言
構建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密不可分,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當然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人,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功能
1.1精神激勵功能在漫長的中國革命實踐中,我們黨正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激勵人民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奪取了一個個偉大勝利。在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這種激勵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如春風化雨,啟迪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靈,激勵人們前進;通過關懷體貼,信任理解,使人心靈得到慰籍,情感得以交融,精神得以振奮;通過設置激勵目標,增強人的動力,激發人的奮斗熱情;通過鼓勵參與、鼓勵競爭,增強人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從而有效促進人們積極向上,不斷進步。思想政治教育的這種精神激勵功能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要通過這種精神激勵讓廣大學生認識到,和諧社會是一個美好的藍圖,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社會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1.2信仰定位功能信仰的存在,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以最高信念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精神導向,并調動各種精神因素為它服務。它體現著人對價值理想的建構或最高價值的承諾,在根本上影響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活動,凝聚或整合著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以,理想和信仰不但給人以行動的動力和勇氣,而且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我國目前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和沖突愈益激烈和公開化,這很容易引起人們對社會主義社會合理性的懷疑,由此導致理想信念上的動搖,心理上的離散和行為上的無所適從。針對此種情況,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對理想目標的認同和信仰問題,以思想政治教育將大學生的思想統一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目標與方向上來。
1.3疏導防范功能保持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大學生是即將步入社會的人,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具有積極意義。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針是疏導,即對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不是強制壓服、簡單堵塞,而是疏通開導、說服教育。采用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可以達到使后進者感動、感化和感染的效果,使不同意見得到交流和統一。思想政治工作能發揮其預見性、預期性和預防,把消極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樣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所難以取代的。
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1教育體系方面的要求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要實現這種理想狀態,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和諧社會的這個要求,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加強校園建設和管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的科學體系。一是要建立和諧的工作體系。轉貼于中國重點是要把德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常抓不懈,強調德育首位;把學校、家庭和社會高度統一起來,建立起協調的、高效的德育網絡,并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大主體之間的合力,實現教育目標的和諧與全面發展。二是建立和諧的服務體系。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當把建立和諧的服務體系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規劃中,關注學生中的各類弱勢群體,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力量。三是建立和諧的育人體系。我們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和創新,以建立和諧的教學體系。要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創新育人方式,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動力,同時,要大力發展校園文化,使之成為學生探索真理、全面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
2.2教育內容方面的要求從根本上講,和諧社會是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全面和諧的社會。其中,人與人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也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產物。這就對當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正確地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復雜關系,進而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和奮斗的方向,從而發奮圖強,努力成才,這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之所在。二是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境界,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三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增強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和諧社會構建中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著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因此,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3.1要適應和諧社會的要求,主動進行改革。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上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但在實踐中卻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現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為政治教育,割裂內容的關聯性;片面強調最高理想教育,忽視內容的層次性;片面強調社會化教育,排斥內容的個體價值取向性。在新的世紀,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積極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主動進行改革,要關注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關注生活,和實踐密切結合。
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深入,公民的意識已經覺醒并不斷增強,特別是權利的意識日益增強,權利的訴求強度不斷加大,大學生維護自身權益的案件日益增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同時強調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一種信仰,成為了新時期我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每一個社會主體認識到自身擁有的權利并主動肩負起相應的責任,即公民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的實現,是落實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具體舉措。目前,大學生的權利和責任意識沒有得到較好的保障。雖然學生的權利意識認知水平不斷增強,權利行為與權利維護的內容不斷擴大,涉及學校管理、消費和兼職等方面的問題。然而,許多高校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將管理權擴張,這必然與堅持依法治國的理念中要求保護學生的權益產生沖突,甚至有可能引發或激化校方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了學生權利意識的培養。同時,近年來,高校中“90后”學生的比例逐年增多。這一代學生善于學習新鮮事物,追求自我實現,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務實趨向,思想雖早熟但卻不夠成熟,缺乏基本的思想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極易出現偏差。加上全球化、國際化和多元化思想價值的沖擊,他們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能正確定位,不能很好把握自身應承擔的義務和使命,責任意識淡薄。這些問題的出現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在教育理念、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公民社會走向成熟,同時,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
2權責意識的培養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把權責意識的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隱,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權責意識;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權責意識提升能滿足學生現實需求的特點,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立德樹人的目標。
2.1對學生權責意識的尊重、滿足和實現是促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
權利意識是權利主體對權利的認識、把握及態度等方面的總和。責任意識是社會主體對自身承擔的義務和使命的自覺意識。對于大學生來說,法定的權利與責任應該得到尊重和滿足,然而,實際生活中,學生的許多權利往往被忽視,有的甚至被侵害,從而引發了學生對自身應享受權利的維護。這種權利維護的訴求,如果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不僅嚴重地影響學生權責意識的培養和建立,而且必將進一步制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讓每一個社會主體認識到自身的權利并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是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涵蓋的主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法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些培養目標具有前瞻性和長遠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持久地引起學生的關注,必須以學生現實需要的滿足為基礎。而學生權責意識的尊重、滿足正是以學生的現實需要為出發點,通過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即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權利與責任,達到權責意識的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權責意識的培養幫助解決學生現實需要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在解決學生的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從根本上實現學生思想問題的解決,增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2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權責意識培養的思想基礎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體系,培養了一批專門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在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權責意識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基礎和條件。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為權責意識的培養提供課程、人員、理論和實踐等多方面的支持,必將推動權責意識教育工作的開展。當前在校的學生權責意識的突出表現為權利意識的增強和責任意識淡薄。他們一方面期盼能通過合理、高效、直接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權利訴求,然而,另一方面缺乏對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擔當。他們的這種個性特征,容易產生只知權利的享有,缺乏責任擔當的意識。要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權責意識觀念,自由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熏陶,通過這樣的教育,學生的權利訴求與責任擔當才會得以實現。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以“紀律與法治”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權責意識實現的重要思想基礎。
2.3權責意識的培養是思想政治教育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
學生權責意識的培養與提升對確保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學生的權責意識的形成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和“責任觀”,糾正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誤解和偏見,必將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途徑更加寬廣,切實有效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發展。對學生權責意識的尊重和滿足可以增強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反過來,做好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便可以準確認知并積極實現自身的合法權利,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責任觀,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
3以權責意識為切入點創新思想政治教育
3.1以權責意識為切入點,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問題。理念是一定的社會組織和個人認識特定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思想、價值觀、信仰以及行為準則等方面深層次的概括和提煉,是一種理論化、系統化的認知,用于指導人們的行為。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主題地位不夠重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沒有形成平等的關系,教育者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只重義務、責任而輕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根據當前的時代特征、社會背景和大學生個性特點,重構一種培養學生權責意識的教育理念。(1)建立法治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開展權責意識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民主的價值觀念,有助于推動我國公民社會走向成熟。一個健康的公民社會,應該是一個倡導公民具有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間。然而現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許多高校將自身管理權延伸到學生生活的許多方面,忽略了對學生的合理權利的維護和責任意識的培養,無法實現保障學生權責意識的目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遵循法律優先原則,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理清高校和學生間在法律關系下各自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在充分保障學生合法權利的基礎上,制定學校規章制度。同時,遵循法制法規中有關正當程序的原則,充分尊重法律賦予大學生的權利與責任,建立完善的權利救濟渠道和救濟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依法治校、構建和諧穩定校園的目標。(2)建立“以人為本”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學生權責意識的形成過程是學生主體不斷接受教育、不斷內化的過程,權責意識的培養不僅需要文化知識、道德的傳授,更是學生主體的一種自覺意識和行為。這就需要注重激發和引導學生主體意識。然而長期以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需要和獨立性,當有的學生的權利無法實現時,他們就會產生挫敗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也勢必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發揮,削弱其說服力和感染力。在這種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更應該切實地把學生的權責意識教育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確立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學生的利益和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次,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注重挖掘學生內在的能動因素,在權利行使與維護過程中,在責任意識培養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作為責權主體的地位,樹立師生平等觀念,切實維護學生的利益。只有不斷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才能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扎實基礎。
3.2以權責意識為切入點,挖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涵
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挖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涵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當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以學生權責意識的培養和提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元素和突破口。(1)繼承傳統內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權責意識的培養,即是學生具有權利義務意識,在現實生活中懂得正當行使自身權利,當權利受到侵害時,用合理的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同時,能夠認識到自己在國家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具有社會責任感。責任意識教育強調對國家、集體和他人的責任,這些意識的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提升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社會責任感的內容相一致。因此,權責意識的培養始終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2)與時俱進,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內涵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用能反映現代特點的人和事來感染、引導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學生權責意識培養過程中個體的權利認知、權利行使、權利維護、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為等環節的實現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更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讓權責意識教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在大學生權利意識不斷覺醒和責任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內容方面應該更加豐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雖包含有法制教育的內容,但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權責意識的呼喚,必將使法制教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僅僅注重法制教育還是不夠的,大學生權責行為問題中,對權責認識不到位是一個大問題,因此,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應該包括全面積極宣傳大學生的權責意識和喚醒、引導大學生權利和責任行為活動等內容。
3.3以權責意識為切入點,挖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采取科學、正確和適當的方法,根據時代的特征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實現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預定目標,圓滿完成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道德灌輸。這種方法是以一種單向的、直接的說教方法去教育學生,缺少學生主動思考、討論和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利于學生思想層面問題的解決。因此,只有創新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升其實效性。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將學生的權利意識和責任師真正帶到實踐中去,他們也能在實踐崗位上得到鍛煉和一定的利益回報,也能做到互利共贏。3加強針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農林高等院校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實踐平臺,具有了一批理論和實踐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學生才有平臺學以致用,才有機會了解本行業、企業。學校所傳授的專業課程應與企業目前所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結合,對于傳統的落后的技術應該有選擇的加以了解,專業課本知識應跟上本行業的需求,甚至需要更前沿的科學技術,以培養出的學生真正能夠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又了解本行業前沿動態。專業導學課中,學校應該在本行業中聘請知名行業、企業相關人士做職業指導講座和本行業發展報告,讓學生能夠更正確的認識所學專業;畢業實習環節中,學校應該聯合企業讓學生真正到企業中去,給予他們一定的職位,讓他們更切實際地得到體驗。臨近畢業學年,學校應組織學生模擬面試,邀請企業人力資源專家做就業指導,豐富學生的就業知識和就業技能。雖然很多學校已在這方面做了工作,但力度不大。對于企業而言,校企合作使企業對學校和學生有更深的了解,有主動性和選擇性來吸納優秀畢業生,也能夠提高企業在本行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學??梢猿浞掷闷髽I和學生資源,為企業和優秀人才搭建雙向選擇的招聘平臺,促進學生就業甚至是行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4結束語
1.1培養目標的特殊性
高職醫學院校必須結合我國高職醫學教育的特點,調整培養目標,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如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始終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行業”的辦學定位,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行“校院一體、醫教結合”創新復合型、適應型和實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因此,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按照社會對基層醫學人才的要求,遵循醫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醫學專業特點,以培養醫學生能力為主線,不斷加強醫德醫風、醫學倫理和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
1.2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高職醫學生既具有高等院校學生的一般特征,同時又因高職醫學教育特點而具有特殊性,這必然導致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異。
(1)高職醫學生對高職醫學教育認識存在偏差,心理壓力較大。
當前,高職醫學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低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醫學生往往以一個失敗者的心態進入學校,普遍存有自我否定心態,認為自己學歷低、能力差、就業難。再加上社會普遍對高職醫學教育認同度不高,使得高職醫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卑心理。高職醫學生入校后,一旦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感到無法面對家長,心理壓力較大。
(2)高職醫學生價值取向呈多元化。
價值取向是價值主體在指向價值目標的活動過程中反映出的價值觀念變化的總體趨勢和發展方向,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如就業價值取向。據調查,高職醫學生存在職業定位理想化程度較高、擇業標準現實化、職業選擇功利化傾向明顯等特征。高職醫學生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無形中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1.3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1)對高職醫學教育目標的認識存在偏差。
當前,高職醫學教育往往突出醫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而忽視其思想政治素質,導致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如把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時不斷壓縮、課程不斷刪減,以至于教育內容深度、廣度達不到要求。再加上相關制度不健全,缺乏長期規劃,使得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夠突出。
(2)醫學專業課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明顯缺失。
高職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醫學專業課幾乎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合醫學專業特點、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明顯不足。另外,重說教輕實踐的教育模式也導致一些醫學生言行不一,知行脫節,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實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社會發展變化對其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就要積極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2.1樹立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高職醫學生建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與主流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
(1)樹立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醫學教育,醫德為先。醫德教育是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化和職業化的重要部分。大量事實表明,樹立良好醫德風尚,對于促進優質服務、提高醫療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對促進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響。所以,高職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開展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的同時,要切實加強醫德教育。
(2)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作為直接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醫學比其他學科更強調思想政治教育。樹立育人為本理念,就是努力使高職醫學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只有這樣才是完整的醫學教育。所以說,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樹立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理念,致力于促進高職醫學生全面發展,才能擺脫“重技輕人”的弊端,符合現代醫學教育的目標定位。
2.2充實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對教育目標的詮釋,教育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教育目標的實現。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結合醫學特點,不斷充實、更新教育內容。
(1)重視醫學職業觀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要幫助高職醫學生樹立以病人為本的職業觀,深化醫學職業認知、培養醫學職業情感、樹立醫學職業理想、培育醫學職業榮譽感。
(2)重視敬畏生命教育。
可以說,人類醫學知識的增長過程是人類理解敬畏生命深刻內涵的過程,醫學發展的歷史是敬畏生命的人類情感逐漸形成的歷史。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使高職醫學生體悟生命的本質、價值和生存的意義,不斷培養其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
(3)重視醫學人文精神培育。
醫學充滿著利他性和人文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使高職醫學生具有優秀哲學家的一切品質:利他主義、熱心、謙虛、冷靜的判斷、沉著、果斷、不迷信,努力使其擔當醫療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人類責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人生價值。
(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醫學生在將來從事的醫務活動中,對病人的服務不僅是治病,還要更多地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新的內容、拓寬研究領域。
(5)重視醫學史教育。
醫學史是通過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的關系來研究醫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醫學史作為人類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高職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可以發揮其強大的滲透功能。
2.3推進與醫學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育方式
目前,高職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來完成,雖取得明顯成效,但由于醫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所以要大力推進、創新與醫學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可以社會調查、社區醫療、志愿者服務等與醫學相關的社會實踐形式展開,以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奉獻精神。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醫學生實際需求,打破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方式,建立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的新型教育方式,充分體現教書與育人相結合、課堂與社會相結合、書本與實際相結合的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此外,要加強醫學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基礎,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能引導醫學生學會做人,而且能促使其成長成才。校園文化建設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弘揚主旋律,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領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最終使醫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2.4健全保障機制,強化科學管理
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結合高職醫學院校實際情況及高職醫學生的特殊性,統籌兼顧,科學管理,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機制,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1)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機制。
高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下制定有關方案,努力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統籌考慮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的關系。
(2)統籌各類資源,加大投入力度。
1.1社會因素隨著社會的改革開放,高校學風建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高校學風建設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速度,教育者在推進學風建設時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在剛恢復高考制度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大學生都能夠勤學苦讀,學風建設比較好。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受全民經商思潮的影響,學風逐漸下滑,高校的學風建設收到很大的沖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到現在,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許多學生都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嚴峻的就業形勢和不平等的社會競爭,使許多學生對未來感到迷茫,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學風建設?!爸萍s高校學風建設的社會因素主要有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和非主流文化的影響?!币环矫?,受到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在不斷的改革完善中,勢必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過分注重經濟發展,忽視社會道德文化,重物質、輕精神,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歪風邪氣應運而生,一些學生思想受到侵蝕,嚴重影響了學風建設。另一方面,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影響,由于非主流文化雜亂無章,社會對其又沒有很好的約束,使之無處不在。大學生受到校內外的各種誘惑,表現得心浮氣躁、相互攀比、投機取巧。這些社會的不良之風嚴重侵害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造成了學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胸無大志,對高校的學風建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杜絕社會的不良風氣侵害,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促進高校的學風建設。
1.2學校因素(1)教風有待強化?!耙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苯處煵粌H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領路人,也是幫助學生成才的良師益友,所以教風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風。目前高校中,教師的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與學生交流時間甚少,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保持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導致學生毫無學習興趣,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得不到升華。更有極少數教師只教書不育人,責任心不強,對學生的上課情況不聞不問,客觀上也加速了不良學風的蔓延。(2)制度管理不健全。學校的制度建設是高校開展學風建設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高校普遍沒有建立健全的學風建設制度和長效激勵機制,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僅僅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中”,“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難以形成持久效應。(3)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學生發展需要相脫節,沒有及時更新,再加上不合理的專業設置、落后的教學儀器設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求知積極性。(4)沒有科學的考核制度。高校對大學生成績主要的考核方式是考試,唯一的評價標準是成績。通過考試,可以檢驗出學生對所授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的效果,考試成績就是對學生的肯定,但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這樣的考核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所以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迫在眉睫。
1.3家庭因素家庭是學生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會阻礙學生良好的品格的形成。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值過高,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不能達到預期學習效果的學生,有時會產生厭學的消極情緒,甚至導致一些學生自暴自棄。還有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子女,對其學習不聞不問,導致了學生自由散漫、游手好閑,沒有學習的緊迫感。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對子女教育過于簡單粗暴,對孩子犯的錯誤,從來不問事由,輕則痛罵,重則挨打,這樣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4學生自身因素大學生對學習重要性認識不深刻,這是造成學風不正的首要原因。近幾年高校不斷擴招,雖然給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但是教育資源的有限性給大學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人才質量下降致使大學生貶值、大學生就業難等問題等出現。一些學生認為讀大學是為了享受生活,他們把進入大學當做一種生活形式來對待,對學習的熱情有所降低,更有甚者完全喪失了學習熱情,也失去學習動力和方向。他們沒有認識到進入大學只是人生的一個中點,或者說是人生轉折的一個關鍵點,學習是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一個重要手段,也是適應社會、全面發展自我的首要途徑。
2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
2.1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學風建設的關鍵在于學生的內在思想。重視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學生的主體意識主要表現在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創新意識等方面,在學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發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牽引作用,針對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比如可以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客觀地分析自己,即對自己性格、專業、興趣、愛好等愛好進行綜合評估,找出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明確自身在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從而激發其個體的主體意識意識和責任意識。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習態度端正了,學風建設就水到渠成了。
2.2推進制度建設,規范學生學習行為人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的,而是經歷制度規范的強制,才逐漸進入自覺階段的。所以,通過高校制度建設規范學生的言行,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果說學風建設重在教育引導,那么制度建設就是學風建設的有力保障。用制度去規范學風建設,一方面要體現對學生的真誠關懷,另一方面又要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可操作性強,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要用制度進行約束和教育,對于違反學習紀律的學生要給與相應的處理,及時糾正他們的行為。在學風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好制度建設,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要求,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約束機制,并嚴格執行制定的規章制度,強化學生的行為規范,才能保證學風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
2.3提高師風師德,為學生做好表率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高校搞好學風建設的關鍵。教師要時刻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標準要求自己。首先,強化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高度的責任心、敬業精神,以及嚴謹篤學、學而不倦的探索精神感染學生;其次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不斷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同時,加強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培訓,以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師工作之余要不斷學習和拓寬知識結構,加強自身修養。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以更加完善的身教來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
高中生對教師“滿堂灌”非常反感,特別是空洞的理論講解,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效果當然很差。為此,教師要從課堂開始就采用“留白藝術”,給學生創設一些懸念,點燃學生學習熱情。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堂導語設懸是很多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設懸都能達到預期效果。這里有一個巧不巧的問題,成功的設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果懸而未懸,就會弄巧成拙,學生難以進入教師預設空間。在學習《文化與社會》“體味文化”一節時,筆者是這樣設計開場白的:“文化有豐富的內涵,它就像一只萬花筒,形式多樣,色彩斑斕。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體味文化’,究竟是該用什么來體味呢?我們身邊的文化現象又具有什么樣的文化特征呢?這些文化現象會激發什么樣的力量呢?這些問題都等待我們去探索。”學生對“文化”這個概念并不清楚,對身邊的文化現象也缺少研究,這個導語給學生留下足夠多的懸念,應該說“留白”足夠。
二、問題設計“留白”,激發學生探索意識
政治課堂教學中必然涉及師生互動環節,教師需要針對學習內容設計一些思考問題,以便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在問題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留白”的運用。這里的“留白”主要是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間,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完成思維開發。在運用“留白藝術”時,教師不僅要對問題設計進行精心考量,還要注意抓住投放時機。如果學生認知不到火候,或者缺少足夠的合作探討,學生思維還沒有完全進入軌道,教師急于要結果,這樣的“留白”就真的留出“真空”了。學生回答問題七零八落,找不到點摸不著邊,教學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在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時,學生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筆者特別設計了這樣幾個思考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請你用一個例子加以論證。中華文化有民族性,你能夠找到相關依據嗎?多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是什么關系?我讓學生分組談論這幾個問題,并要求形成答題提綱。學生談論比較熱烈,看來學生對這些問題都有自己的認知。結果,大多數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問題解答,而且答案比較全面。
三、教師評價“留白”,鼓勵學生不懈追求
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表現給予適當評價,這是最常見的教學現象。在實際操作評價時,教師采用不同評價方式取得的效果存在差異。好的評價運用可以激發學生斗志和信心;相反,壞的評價會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破壞課堂教學氣氛,學生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會傷到自尊心,這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為不利。所謂好的評價方式,也就是要具有“留白藝術”特征,讓學生獲得足夠的認可。即使學生回答完全不正確,教師也要“嘴下留情”,給予學生的努力以正面評價,尊重學生的勞動。這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高中生很愛面子,教師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評價的尺度。對那些不靠譜的答案,教師可以這樣評價:“你很用心,一定可以給其他同學帶來一些有益啟示?!被蛘呤牵骸澳阌歇毜揭娊?,不錯,還需要加以完善?!睂W生獲得這樣的評價,自然比較舒服,相比教師粗暴批評否定當然要好很多。這就是給學生“留足面子”,也就是“留白藝術”的實際應用。對于班級里的優等生的優秀表現,教師在評價時也要注意“留白”,對獨到見解給予肯定,但不過分吹捧,讓學生保持清醒頭腦。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抓住稱贊時機,向學生傳遞友善和關愛,教學效果自然會大幅提升。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