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07:07:53
序論:在您撰寫宿建德江古詩意思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陸云香
教學內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教學目標:以《池上》為例,引出“孩童”形象,通過抓住詩中“偷采”“不解藏蹤跡”的描寫,體會孩童頑皮可愛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以“不解藏蹤跡”為話題,延伸學習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一)》。(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初步感受組詩的主題
1.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組古詩,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把這些古詩放在一組里呢?請同學們先讀讀這些詩,想一想。(出示詩歌)
2. 同學們發現了什么?誰來說一說?
3. 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的確,這些詩歌中都出現了孩童的形象,你們看――(課件顯示每首詩中的孩童形象)點紅引讀相應的詩句。
【設計意圖】把要研讀的古詩以一組的形式呈現,引發學生的思考,初步感受詩歌中“孩童”形象的主題。等這組詩歌全部學完后,再讓學生來談談,“為什么把這組詩歌放在一起”?學生應該會有更深的認識。
二、 感受小娃的形象
1.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偷采白蓮回”的小娃吧。(出示課件詩歌及圖畫)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讀出節奏。圖文對照想一想,荷花池里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說說小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指名朗讀,正音:撐、艇、萍。
(2) 指名說說,小娃“偷采白蓮回”又“不解藏蹤跡”的故事。
2. 交流:小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詩句的哪些字眼中感受到的?(偷采、不解藏蹤跡)
點撥:“偷”,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同學們看看在這首詩歌中哪種解釋合適呢?偷:① 偷盜;② 瞞著別人、悄悄地;③ 抽出(時間)。(生選②)
3. 小結:小娃正美滋滋地為自己瞞著大人們偷蓮成功而慶幸,而隨著那往兩邊排開的水面,岸邊的大人們卻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憨態可掬的小娃,此刻的他們一定會抿嘴一笑吧!大人們為什么笑呢?(“不解藏蹤跡”)既然要瞞著大人采蓮,又不知道隱藏自己的行蹤,誰才會如此頑皮、可愛呢?(小娃、小孩子)
4. 這句“不解藏蹤跡”,寫盡小童頑皮、純真情態。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整首詩。
5. 同桌合作,一位同學讀讀這首古詩,如果能背出來就更棒了;另一位同學說說古詩寫了什么事情,盡可能把小娃頑皮可愛的樣子描述出來。
(1) 學生合作練習。
(2) 指名一組同學展示學習成果。
(3) 齊背整首古詩。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所以本首古詩的教學,第一在于學生講出詩歌敘述的一個故事,第二體會小娃的形象。讓學生積累背誦古詩,采取了“同桌合作、展示學習成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 學習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1. 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接下來,老師請大家來讀讀范成大的一首詩。(出示古詩)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2. 大家把這首詩與剛才學的《池上》對比著讀一讀,看看詩中孩童的表現,你發現了什么?(一個是“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另一個是“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有異曲同工之妙。)
3. 同學們真愛動腦筋,再讀讀這兩首古詩,看看兩首詩描繪的是哪里的故事???(鄉間、田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說一說。
4. 誰來說說自己喜歡的故事?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心情如何?
5. 小結:詩人跟大家一樣,對于這些孩童很是喜愛,這些生活在鄉村田園的孩子們無拘無束,生活充滿情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首詩。
【設計意圖】古詩意境情感的教學,應該蘊含在理解古詩意思的基礎上,不宜直白,又不能不點撥。我采用對比閱讀、適當點撥的方式,讓同學自己去發現孩童的形象和詩歌蘊含的情感,運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同學理解詩歌的意思。
四、 小結導學,布置作業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白居易筆下的“小娃”,“范成大”筆下的“童孫”,還隨著他們在荷花池邊欣賞了一番美景,在鄉間感受到初夏時節農民的忙碌。詩人們筆下的孩童就是這么有趣,課后大家可以再去讀讀其他的幾首詩,查查資料,說說故事,評評詩歌中的孩童形象,明天的語文課我們再來交流。
(作者單位:揚中市新壩中心小學)
(二)“羈旅鄉愁”組詩單元教學設計
石群
教學內容:張繼《楓橋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組詩,感受單元學習主題
1. 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一組古詩。先請大家讀讀這兩首詩,猜猜這兩首古詩之間有什么聯系。(出示張繼《楓橋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
2. 誰來大膽地說說自己的猜想。
3. 同學們非常善于聯想,這兩首古詩中都抒發了作者的憂愁之情。(點紅詩中抒寫詩人愁思的詞句,引導學生朗讀。)
4. 指名分句朗讀,讀準字音,讀順詩句。(提醒學生:“泊”是多音字,誰能用“泊”組詞?當表示“停船靠岸”的時候,這個字念bó。判斷在這兩首詩中這個字應該怎么讀?說說理由。)
5. 朗讀古詩,要注意節奏和停頓。朗讀古詩,講求的是一種韻味,可以在停頓的地方將韻母的音發得飽滿一些,有余音繞梁,不絕于耳的感覺。
【設計意圖】將零散的信息單元統整組合成具有一定聯系的相似塊,可以提高記憶的容量和效率。此處將《楓橋夜泊》《宿建德江》兩首古詩和《天凈沙?秋思》放在一起組塊學習,是因為這些詩句都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極易產生“情感相似塊”。
【板塊二】誦讀《楓橋夜泊》,想象畫面,感受意象疊加所帶來的羈旅愁情
1. 下面我們先來學習《楓橋夜泊》這首詩。詩題《楓橋夜泊》,凝練而簡潔,我們一讀就可以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你能說說詩題的意思嗎?
2. 夜晚,詩人把船停泊在楓橋邊,他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 動筆,把詩中描寫的景物圈出來。
4. 對照詩文注釋,輕聲讀讀這首詩,思考詩歌的意思。有困難的可向小組內同學請教。
5. 分組交流匯報詩歌的意思,一組說完后,其他小組評價、補充。
6. 這些景物,看似平常而普通,但是詩人在特定的環境中,把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所產生的感受就不一樣了。那么這首詩是詩人張繼在怎樣的情況下寫成的呢?
7. 介紹創作背景,聯系社會環境,進入詩歌語境。
8. 現在,再來看這些景物,(課件出示古詩,表示景物的詞語點紅)你的感受肯定跟剛才不一樣。請反復讀讀這首古詩,當你讀到這些詞語的時候,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開始讀吧,你對這種景物的感受,也許正是詩人張繼那一刻的感受。
9. 學生朗讀古詩,與同學交流后全班匯報。教師加以引導和整理:
月落――看到的,天地間一片幽暗。
烏啼――聽到的,在一片清冷寂靜中,這聲音讓你感覺怎樣?
霜滿天――此處應與學生的感受聯系,交流所感受到的。
10. 小結:聽了大家的描述老師知道了,月落是景,烏啼是景;江楓是景,漁火是景;霜天是景,鐘聲是景。這景那景,都圍繞著“愁眠”,都伴隨著“愁眠”,都一層又一層地籠罩著“愁眠”。讓我們一起讀――江楓漁火對愁眠。
11. 這里的“對”,在注釋中有“伴隨”的意思,那我把它換成“伴”好不好?
12. 揭示詩句中蘊涵的物我交融的境界。這“對”字中,有伴隨的意思,此時此刻,在詩人眼中,仿佛江楓也跟著他一起“愁眠”,仿佛漁火也跟著他一起“愁眠”,但是這“對”字中,包含著的僅僅是伴隨嗎?你看,在這萬木蕭條的深秋,大自然的一派枯萎、衰敗中,楓樹的葉子像血一樣紅,這樣的顏色,讓人感覺怎樣?此時,詩人的內心,又是怎樣的?再來看,在一片幽暗之中,只有一盞漁火若隱若現,這時詩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13. 同學們,江楓和漁火所傳遞給人的凄涼、孤獨之感,充滿了詩人的整個心靈,人與景、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如此默契,如此和諧,所以詩人吟誦――江楓漁火對愁眠。
14. 夜,越來越深了。在這一片寂靜之中,悠揚的鐘聲緩緩響起。朗讀后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5. 詩的前兩句中所寫的景物有月、烏鴉、霜、楓、漁火,后兩句中卻只寫到了鐘聲。想想詩人為什么這么寫呢?如果你是詩人,聽到這鐘聲,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16. 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深沉,而且寄托了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這首詩。
【設計意圖】通過三讀古詩,由初知詩意――進入詩境――體會詩韻,在反復誦讀中,感受詩歌中蘊含的情感,體驗古詩意象疊加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
【板塊三】學習《宿建德江》
1. 在《楓橋夜泊》中,張繼是通過這些景物表達了自己的愁思,詩人孟浩然又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愁情的呢?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 自學古詩,出示要求:① 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順句子。② 默讀,圈出詩中的景物;說說作者是通過哪些景物來抒發愁情的;從詩人所寫之景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③ 體會詩人的情感,練習朗讀詩歌。
3. 學生交流過程中,引導感受“日暮”和“月近人”的意境:① 提供一組含有“日暮”的詩句,了解“日暮”時分,詩人思鄉之情;② 還原情境,體會詩情:現在你就是詩人孟浩然,(講述詩人滿懷希望入京,但是最終被棄置的故事)站在這曠野之中,你感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只有水中的月亮與你親近,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呢?
4. 極目遠眺,曠野茫茫,巨大的孤獨感充滿你的心靈,你輕輕吟誦起來――(朗讀古詩)
5. 江水悠悠,除了水中月與你相親之外,再也別無其他,多么孤獨、寂寞!帶著你的感覺,吟誦起來――(朗讀古詩)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還原詩境,引領學生走入古詩所描寫的境界,在角色轉換中體驗詩人的情思,感受“日暮”“月近人”等意象中蘊涵的情感。
【板塊四】延伸導學
一、初步感知詩意
從插圖入手感知詩意?,F行小語教材中,幾乎每首古詩都配有插圖,這些圖往往從某些角度揭示了詩意,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圖資源”。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在觀圖中了解詩歌大意。如《游園不值》的插圖是詩人在春日去訪友沒碰上,卻見友人院內已是春色滿園,一枝紅杏探出院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明確:圖中畫的是誰?什么季節?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將這些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就是這首詩要表現的基本內容。
從詩題入手感知詩意。有的詩題揭示了詩的基本內容,學生只要懂得了詩題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詩內容。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可引導學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東”“憶”等詞語的意思,這首詩的內容大體上就了解了。
從舊知入手感知詩意。學生學習過一段時間的古詩后,就會積累一些古詩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舊知,促進對新授詩的感知。教師要善于尋找恰當的“知識停靠點”,如教學《泊船瓜洲》時,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回憶以往學過的古詩,哪些詩的詩題與此詩相似,這樣的詩一般是寫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學的這首詩可能是寫什么的?
二、領悟古詩意境
動情。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動之以情,并通過自己動情激發學生動情,使學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響,一同進入或歡欣或傷感的情態。這就要求教師講課的語言、表情、動作等富于感情,切忌無動于衷地講解。有時,教師適當講述與所教古詩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讓學生背誦與教學內容相近的其他古詩,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入情?!叭肭椤北仨殹芭摹?,教師應根據每首詩的不同特點,從具體的語言文字出發,啟發學生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既要從一首詩的整體上去把握感情,又要體會詩中某些詞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既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體會詩人如何借描寫江畔雪景,借歌詠垂釣“寒江”的漁翁,來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心情,又要抓住“絕”“滅”“孤舟”“獨釣”“寒江”等詞語仔細品味,體會詩人的感情和用詞之精妙。
關鍵詞:中學語文;古詩歌;意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9-0306-01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中國古詩詞源遠流長,形式多樣,是我國文學史上一朵久開不衰的奇葩。它集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樂性為一體,語言凝練,形式簡短,音韻和諧,而且表達的內涵十分豐富,創造的意境尤其優美。意境是詩詞的靈魂,古詩詞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樂性等特點。意境教學的著眼點:整體感知,再現詩人所塑藝術形象,發揮想象,創造性的挖掘詩歌意境,從而感悟、品味詩歌神韻。意境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是一種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觀照和情緒體驗,所以詩歌教學應強調其整體性,體會詩的意境。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走進古詩歌的意境呢?
一、領會詩歌的意象
一首詩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構成這建筑的磚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例如,“梅”這個物象,本是一種客觀事物,但由于詩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學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詩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著詩人不同的情感。的《卜算子·詠梅》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其形象就明顯不同,前者是傲霜挺立、笑看風物的形象,后者是寂寞孤獨、無依無著的形象。同樣寫梅花,謝燮《早梅》是這樣的:“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蓖怀龅氖菆詮?、不甘人后,但也沒引起人們重視,有懷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則是:“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痹娭械拿坊ㄍ瑯右彩前梁憩F了一種風度與風格,潔白無瑕而又暗暗地給他人送去清香)
二、了解寫作背景
由于學生和詩人不是處在同一時代和同一環境,學生對于當時的歷史、器物、服飾、風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閡,并不利于審美鑒賞能力的提高。要使學生更好的進入古詩詞作者所營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學生理解這篇詩詞的寫作背景,詩人是由于什么原因,在當時的時代詩人的人生際遇,要知道詩人寫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達的思想如何,以及詩人的詞風如何,只有明確了系列的寫作背景,才能更好的來理解、來把握整篇詩此,進而領略其中的意境。
如理解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詩: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不僅需要在教學中將誦讀、點出意象,更需要了解作者的處境及寫作背景。詩人孟浩然生活在開元盛世,是盛唐時期山水田園畫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終身布衣。該詩為詩人科場失意后漫游時期,在建德江邊的感慨。因此,該詩中,不論是煙渚、天低樹、月都抒發了詩人羈旅愁思,給人以“最難消遣是黃昏”之感。。
三、再現畫面,走進意境
審美感知階段詩人描繪生活圖景并非目的,而是要通過“所見”傳出“所感”,表達自己的情意。劉勰說:“所謂比興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此詩所以貴情思而輕事實也”《麓堂詩話》。而詩人之“造文”之“比興”,又總與所傳之情水融般結合一起,故而昔人總結道“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讀者再現畫面,接觸詩人“所見”時,已經接觸詩人之“所感”,感受到詩人的情志了。由此可見再現生活圖景和感受詩人情志,在鑒賞古詩的審美活動中是同步的。
元曲名家馬致遠的名篇《天凈沙·秋思》,該小令以十種景物組合構成凄涼晚秋的意境,文字通俗精煉,而情感深厚,詩意雋永。這是首小令字面意思簡單,所寫景物是人人熟悉的,景物特點突出,而且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悲涼氛圍非常明顯,應該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
在課堂中,經過整體感知和初步理解之后,讓學生注意課文的插圖,圖上畫的正是《天凈沙·秋思》的意境。以這幅插圖作為橋梁,引導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中。
師:同學們,“詩情畫意”將詩和畫連在一起,因為詩中常常有畫,但是畫卻不一定能傳達詩意。請仔細研究畫,小令中哪些內容這幅畫無法表達?(學生們仔細觀察對比,互相討論。)
生:這幅畫畫不出小令中提到的西風。
師:失去西風,作者會失去那些感受呢?(學生思考,教師作了提示和示范。)
生:可能有西風吹過驛道的“呼呼”聲,顯得周圍更加寂靜冷清的感覺。
生:還可能有西風吹落老樹上的黃葉,樹葉在風中飄零的情景。
生:西風吹過落葉會發出“簌簌”的響聲,吹到人身上衣袖飄飄,會覺得冷,打寒戰。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讀古詩歌就需要我們想象和聯想,同學們剛才的想象都非常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整首小令的情境。請再找一找并大膽想象,小令中有哪些詩意是此畫不能表達的?
生:昏鴉。黃昏的烏鴉,歸巢時會發出“哇哇”的鳴叫,在傍晚時特別讓人心驚。
生:古道的破舊和荒涼。
生:夕陽西下的情境。當太陽從山頂一點點下沉,天地會慢慢昏暗,當太陽完全落下,暮色就會降臨,這時候人容易想家。
生:斷腸人。圖中的人物雖然愁眉苦臉的,可是他心里的悲哀和傷心是畫不出來的。
生:枯藤和老樹在夕陽中衰敗的模樣是圖中畫不出來的。
……
一、通過比較辨析,感受語言的準確性
古詩的語言是詩人反復推敲的結晶,是較為精練的,因此在古詩的教學中,強引導學生比較辨析古詩中的重點詞句,感受語言的準確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曾反復斟酌,先后選用了“到”“過”“入”“滿”等詞。最后才確定用“綠”?!熬G”字描述了江南綠草茸茸,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過比較辨析后,學生便能感受到古詩用詞的準確性。又如《鹿柴》中的詩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較為恰當,形象地寫出了西下的陽光復照著茂密的森林,透過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把“入”字換成“射”“照”等含義相近的詞,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詩句意思。比較辨要的教學使學生懂得動用語言應仔細推敲,錘煉了學生準確的用詞能力。
二、通過品味推敲,理解語言的精煉性
古詩以其精煉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在教學中應緊扣句中的字詞、引導學生品味體會,感受語言的精煉性。如《江畔獨步尋花》中的詩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和“萬”兩個字就寫出了花開得非常多,“低”字寫出了花開得很旺盛,一句詩七個字就把花開的情形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朗讀品讀;感受詩人高超的語言表現力。
三、引入情境,激發學生語言的想象性
在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引入古詩情景交融,神形兼備的藝術境界中,要激發學生語言的想象力,可以達到如見其物,身臨其境的要求,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采用音樂、畫面來創設情景,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中挖掘古詩的意境。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斑b知兄弟登高處”中“兄弟”指的是誰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誰?為什么會少一個?這樣一步步激發學生,引導學和想象作者獨自一人在他鄉的情景,體會作者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四、擴補描述,訓練語言的豐富性
詩句中經常動用夸張、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展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結合插圖,用現代的語言擴充描述,以此來訓練學生語言的豐富性。如《贈汪倫》一詩,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汪倫的感受怎樣?汪倫帶著鄉親踏歌為李白送行時,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樣的?他會怎么想?通過讓學生用現供的語言,通過回答問題來理解詩意。又如《鋤禾》一詩用20個字。詩句精煉。教學時引導學生邊看邊思考,“日當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說明了什么?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農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擴補描述中訓練語言的豐富性。
五、通過朗讀背誦,體會語言的音韻美感
古詩有獨特的音韻美,以它的音韻美著稱,最適宜朗誦。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理解詩意,領悟古詩意境和體會詩人感情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自然地朗讀,讀出詩的意境和詩的感情,體會詩句的音韻美感,如《宿建德江》詩中,“移舟泊苦”?!叭漳骸薄俺钚隆笨煽闯稣迭S昏時候。作用者有說不盡的愁思。而面對此情此景,舊愁未解,又添新愁。詩的后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描繪出是野曠和江上的優美景色,寫景寫得很美,其實地烘托抒發詩人的孤寂情懷。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把握此詩較為深沉的基詞,讓學生在多讀、讀準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愁悶的心情。
六、擴展想象,體驗語言的情感性
古詩無論敘事、抒情、詠物或寫景,字里行間都滲透著詩人的情感。為了讓學生從詩中的詞句入手,擴展現象,想象詩句里面所蘊含的情感。如:學習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擴展思維想象,詩人在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時說了些什么話,孟浩然又是怎么說的?讓學生表演,體會當時兩人的感情。并啟發學生產想象、孟浩然去到揚州后的情景。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想象,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語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詩中的數字,體會語言文字的貼切性
小學語文教材的幾十首古詩中,近半數以上用到了數字,使得古詩文辭生輝,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詩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虛指,形容山樓高峻,聳人云際的景象,這樣數量上的夸張,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發白帝城》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虛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遙遠,“一日”說明時間較短,兩者形成懸殊的對比,既寫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詩人遇赦東歸時的喜悅興奮之情。
八、利用多媒體,感受語言的形象性
關鍵詞:古詩詞;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171-01
古詩詞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是我國瑰麗的文化遺產,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但是古詩詞產生的年代距離我們的學生十分遙遠,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對于小學生而言,要讓他們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卻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能夠理解凝練的語言里面的那種意境嗎?而我們更多的只是讓他們讀讀背背,要求他們會背誦,會默寫,會說出古詩詞的意思,可他們真的能對古詩詞的意境心領神會嗎?這個最精華的部分,他們理解了嗎?如果他們所掌握的只是一個表面的話,我們的目的就算達到了嗎?究竟怎樣教學古詩詞呢?現在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見解。
一、知詩意
對于一首古詩,只有領會了詩意,才能談得上欣賞。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積累較少,閱歷層次較低,一首新詩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師的引導,一般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疏通文字,了解字詞的含義。一是比較生疏的字詞,學生一般沒有接觸到,是學生閱讀詩句、理解詩意的攔路虎,所以首先要讓學生認其形,曉其音,知其義。二是古今音變意變的字詞,這些古今意思有別或讀音不同的字詞,學生容易望文生義,產生誤解,因此少不了教師的講解。三是有一些詞應鼓勵學生自讀自悟。
2、從詩題入手感知詩意。有的詩題就揭示了詩的基本內容,學生只要懂得了詩題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詩內容。
3、從舊知入手感知詩意。學生學習過一段時間古詩后,就會逐步儲備積累一些古詩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舊知,促進對新授詩的感知。教師要善于尋找到恰當的“知識??奎c”,如教學《泊船瓜洲》時,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回憶以往學過的古詩,哪些詩的詩題與此詩相似,如《宿建德江》,這樣的詩一般是寫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學的這首詩可能是寫什么的?
4、從插圖入手感知詩意?,F行小語教材中,幾乎每首古詩都配有插圖,這些圖往往從某些角度揭示了詩意,教師必須充分地利用“圖資源”。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在觀圖中讓學生了解詩歌大意
二、入詩境
詩歌的寫作,跳越性比較大,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想象空間的途徑,是由表現藝術畫面的事物所構成的藝術境界。葉圣陶說:“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與親?!毙抡n程標準對中年級古詩教學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注重積累在讀中感悟。但在實際教學中當我號召學生誦讀古詩時,我發現在意境的理解上,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只能粗略的感悟,對其中的韻味知之甚少。所以平時在古詩教學中,我在引導學生感悟詩意方面做了積極地努力,但因為詩中的語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太遠,我擔心學生不理解,所以常常陷入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自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太高。怎樣使學生在趣中感悟理解,使古詩教學有力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直在探索著這個問題。在上了《清平樂 村居》一課后,我突然有所感悟:
課堂上,我本來準備采用原來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結合圖畫,讓學生先在小組里相互交流自己讀懂的和讀不懂的地方,小組里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到班里師生共同解決。我正準備放手讓學生討論,忽然想到詩中寫到了小孩,他們與班中的孩子有著許多的相似點,因此為了增強古詩的表現力與感染力,我讓學生將古詩內容進行了表演。準備開始了,各組學生都處于積極興奮狀態。一切準備就緒,各小組代表便開始登臺獻演了。在演到“最喜小兒無賴”時,臺下的不滿聲音出現了:“不對,應該趴著吃蓮蓬?!薄笆裁囱?,應該是躺著吃?!庇谑?,戲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辯論了。
這樣的結構模式的提出有兩個理論依據:一、它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認識的規律認為,我們認識事物一般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這樣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從初步感知詩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詩句,再到體味詩歌的藝術境界,符合人們的認識過程。二、它符合語文閱讀教學一般過程,即“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到局部講讀加深理解,最后到總結課文整體研讀”。因而這種教學結構更符合語文閱讀教學的規律,更具有科學性,在教學過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詩意。這是古詩教學的第一步,教師著眼全詩,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獲取全詩有關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詩意。
1.從插圖入手感知詩意?,F行小語教材中,幾乎每首古詩都配有插圖,這些圖往往從某些角度揭示了詩意,教師必須充分地利用“圖資源”。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在觀圖中讓學生了解詩歌大意。如《游園不值》的插圖是詩人在春日去訪友沒碰上,卻見友人院內已是春色滿園,一枝紅杏探出院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明確:圖中畫的是誰?什么季節?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這些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就是這首詩要表現的基本內容。
2.從詩題入手感知詩意。有的詩題就揭示了詩的基本內容,學生只要懂得了詩題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詩內容。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可引導學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東”、“憶”等詞語所指的意思,這首詩的內容大體上就了解了。
3.從舊知入手感知詩意。學生學習過一段時間古詩后,就會逐步儲備積累一些古詩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舊知,促進對新授詩的感知。教師要善于尋找到恰當的“知識??奎c”,如教學《泊船瓜洲》時,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回憶以往學過的古詩,哪些詩的詩題與此詩相似,如《宿建德江》,這樣的詩一般是寫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學的這首詩可能是寫什么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初步感知詩意是學習一首古詩的起始,因而,其認識是粗淺的、表層的、概略的。這時教師應該允許“不求甚解”,不必提過高的要求,甚至對某些認識上的偏差,教師也可以暫時放一放,而在以下幾個環節的學習中再來解決。
二、解詩句。學生對全詩大意有了整體上的感知后,接下來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詩歌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對詩歌詞、句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對全詩的理解,糾正初步感知時可能出現的偏差,為體味詩情、進入詩歌意境做好準備。
解釋詩句要圍繞閱讀目標進行,因而首先必須明確閱讀目標。抓住詩歌大意,教師指導學生思維發散,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最后師生共同確立閱讀目標。如《泊船瓜洲》的詩歌大意是詩人瓜洲夜泊時的所見所思,那么當時詩人看見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這樣一疑一思,詩歌的基本閱讀目標就明確了。
接著,教師就應該啟發學生在字里行間尋找答案。具體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操作來完成:
1.再現形象。詩歌其實是以形象來說話的,讀詩也就是要把握住詩人創造的形象,再現于自己的頭腦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師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想象實現語言符號到腦屏形象的轉化,如“一枝紅杏出墻來”、“草色遙看近卻無”等,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句表現的形象。
2.填補豐富。詩歌語言是凝煉的、含蓄的、富有跳躍性的,詩人也往往只擷取生活中美麗的“碎片”加工成詩,因而要再現詩歌形象,就要求讀者作必要的補充豐富。教師要指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知識,把一些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內容挖掘出來,把“碎片”還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問童子”,問的是什么?再如“獨釣寒江雪”,應是老翁獨自一人,在滿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釣,理解時需要作調整和補充。
3.聯想深化。聯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進行理解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詩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過聯想讀到。如學生想象“四海無閑田”的景象后,接著引導他們聯想,按詩歌所描寫的,農夫們照理應該怎樣?按常理,農夫應豐衣足食,但詩歌最后卻寫“農夫猶餓死”,啟發學生通過對比,思考深化。
三、悟詩情。在逐一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學生的認識又較初步感知階段深化了。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地把學生帶回到全詩的把握上來,著重體會詩人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或明確詩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為什么詩人在泊船瓜洲時會在內心問自己:“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怎樣的一種感情?為什么看到廬山千變萬幻的峰巒,詩人就會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講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探究,引導學生悟情明理,把古詩讀懂讀好讀活。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導學生以第二環節通過詩句的想象形象為基礎,進一步體驗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學了“一枝紅杏出墻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詩人為什么要特別描寫一枝紅杏?詩人看到這一枝出墻來的紅杏,是怎樣的心情?
2.讀誦深化。學生有了情感體驗后,立即趁熱打鐵,有感情地朗讀、甚至背誦詩歌,加深對詩人情感的體味。
四、入詩境。讀詩的最高境界是進入詩歌意境。這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學中往往難以達到,這就直接影響了古詩教學的效果。進入意境就是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詩人所創造的那個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藝術境界,為之動情。如詩人為什么看到“春風又綠江南岸”,就會產生“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動情發問呢?進一步探究詩人眼前所見之景,和由此而產生的情是怎樣自然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讓學生體驗,這是怎樣的一個天地啊。在入詩境中我們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讀入境。即借助朗讀想象悟情入境。
一、保證時間,確定素材
經典誦讀作為對中國孩子進行素質熏陶和文化傳承的一項重要活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深遠影響,可它不屬于考試內容,必須在日常教學中把經典誦讀學習時間“摳”出來。不搞散兵游勇式的“游擊戰”,這項活動才能踏實開展,持久常態。我把每周兩個早讀時間(約40分鐘)作為經典誦讀時間,在黑板報中開辟了“每周一詩”欄目作為經典誦讀的主陣地。至于誦讀內容,我選擇一些朗朗上口、容易理解記憶的五七言絕句,大多根據季節的更替、景物的變換每周一首,例如在秋天讀《秋詞》《秋夕》《宿建德江》《楓橋夜泊》等詩,進入冬季后誦讀《梅花》《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別董大》等詩;有時也根據節日的來臨確定誦讀內容,如重陽節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元旦讀《元日》,感恩節讀《游子吟》等;有時還結合課本內容適度拓展強化,例如學了李白的《贈汪倫》,趁熱打鐵拓展讀《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學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繼續誦讀他的《回鄉偶書(二)》和《詠柳》等。以后還可以開展同題材閱讀,如送別詩、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等的誦讀。
二、每周一詩,反復誦讀
我常常在周一早晨更新黑板報中“每周一詩”的內容,要求學生在周三早讀時準確地讀出來,這樣學生必須利用查字典、找資料、請教小老師等辦法認識生字,漸漸形成了自學習慣。
二年級學生對讀古詩很感興趣,他們在學齡前或多或少都讀過一些古詩,但家長們往往只要求孩子們背得熟,背得多,對朗讀的節奏和韻律并不講究。我抓住誦讀指導這樣一個切入點,要求學生讀詩必須字正腔圓,講求節奏和韻律。通過音韻起伏、節奏分明的誦讀讓學生感受到古詩之美,首先在于聽覺上的音韻美。我常常采用范讀、帶讀、引讀、對讀等形式,配以表示平、揚、降、頓、延長的手勢引導學生體會古詩節奏的變化、音調的起伏,讓學生熟讀、美讀,浸潤在詩中,逐漸過渡到邊讀邊體會。
低年級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這樣指導和訓練幾周后,學生很快掌握了古詩的基本節奏。全班誦讀時,學生們的手指在空中舞動,臉上表情豐富,聲音清脆悅耳,讀得是有滋有味,余韻悠長。學生一旦愛讀詩,把聽詩、讀詩當作一種樂趣,經典誦讀就不再是枯燥、單調的重復活動,而成了有滋有味的藝術享受。這一刻在老師看來,何嘗不是令人愉悅的幸福時光。
三、但求甚解,熟讀成誦
有這么一種觀念:孩子年紀小,記憶力好,理解力弱,小時多讀多背不求甚解,長大自然會慢慢“反芻”。但現實中很多孩子囫圇吞棗亂背一氣,不及時鞏固會背得快忘得快,還會出現“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樣“亂點鴛鴦譜”的可笑現象。這是教師把握不好火候:講多了,枯燥乏味,浪費時間,固然不好;只讀不理解,糊涂背一氣,也未必好。
我采用以讀為主、適度點撥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詩意。熟讀古詩后常有學生提問,我覺得這是非常珍貴的教育契機。我往往只回答他們最想知道的,即使展開,也充分注意趣味性。例如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就有學生問:“老師,什么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就繪聲繪色地講唐朝重陽登高的習俗,讓學生了解他們生活的國度一千年前的生活畫面。學生問到個別字的意思,我也盡量提供最簡潔明確的答案。這樣,二年級學生慢慢體會到中國古詩單字成詞、言簡意賅的特點,對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著名詩人、風土人情也漸漸有了一些了解。
事實證明,適度的“講”和“點”是有用的。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對古詩生硬的字面開始熟悉了,他們的誦讀不再只是讀字、讀音,而能透過字面讀內容、讀意思。學《梅花》時,反復吟誦后,我直接發問:“這首詩寫了什么?”“這枝梅花長在哪里?”“作者站在哪兒賞梅?”學生能馬上掐住詩題“梅花”和詩中的“獨自開”“遙知”等詞作答,說明學生懂得邊讀邊想,自己讀懂了。
四、開展活動,樂在其中
每周一詩,雖然每學期也能讀詩二十首左右,但對學有余力的孩子來說,還是太少了。怎樣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照顧到個體差異?期中測試后,我布置了一個作業:自讀古詩至少五首,學期末舉行誦讀比賽。這個作業學生可以在后半學期自己安排時間完成。
元旦前一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經典誦讀”比賽。學生走上講臺高聲誦讀古詩,有課本上學的,有“每周一詩”中推薦的,更多的是學生自學的。規則是分組競賽,不能重復,一時間教室里詩韻悠揚、古意濃濃,不時有涌起,小朋友們個個不亦樂乎。整個比賽歷時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