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3 21:40:28
序論:在您撰寫個人繼續教育培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二、具體收獲:
1、學習了《新時期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的構建與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素質》和“八榮八恥”,根據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對教師的要求,結合本人師德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積極參與培訓、自主學習、專項活動、專題討論、師德論壇、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對照檢查、撰寫心得等形式,認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從而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更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關愛學生。
2、學習了《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對面》,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關注全體學生發展為主題,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和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并將新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了個人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時代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
3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校本研修面對面》、《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反思》、《新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小學語文》,以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決戰課堂,新教材大練兵”為主渠道,以“學校教育質量工程”、“達標課”、“教材教法過關”實踐自我的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積極參與以校本的培訓和研修,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如上公開課、示范課;或確定研究專題,組織本學科或跨學科研討活動;或參與優秀教案、案例、課件及優質課評選或競賽等活動。通過組織參與各學科業務活動,切實提高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實踐中逐步掌握新課程標準,熟悉新教材的設計思想和新課程的教學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掌握新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常規;使課堂教學在尊重學生、開放思維、鼓勵交流、優化過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本人在2008年獲市級骨干教師,2009年參與了地方課教材的編寫。
4、以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和《全國中小學教師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為依據,以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在繼續推進《信息技術基礎》培訓考試工作的基礎上,學習了《教育技術培訓教程》,認真參與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通過培訓,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及課堂教學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學科帶頭人。
,在培訓期間我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考試。通過培訓,使我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實現了從“教學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一、思想認識的提高:在培訓中,我始終把師德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培訓,使我更加堅定了教書育人的信心和決心。
二、具體收獲:
1、學習了《新時期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的構建與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素質》和
“八榮八恥”,根據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對教師的要求,結合本人師德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積極參與培訓、自主學習、專項活動、專題討論、師德論壇、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對照檢查、撰寫心得等形式,認真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從而使自己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更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關愛學生。
2、學習了《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對面》,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關注全體學生發展為主題,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責任感,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和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并將新理念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了個人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時代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
關鍵詞: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創新;模式
一、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意義
要提高西部地區的教育水平,就是要提升當地師資的力量。而西部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是實現教師師資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環節。從西部地區受教育人群角度來說,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能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從教師的自身角度來說,繼續教育培訓的開展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措施。農村地區學校教師作為西部地區學校的主導力量,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著農村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但由于農村地區存在經濟落后、師資缺乏,圖書、報刊、雜志、網絡等設施設備不足,知識信息閉塞,觀念理念落后,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必將影響和阻礙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成為制約西部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
二、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現狀
第一,經費短缺,制約了繼續教育的培訓實施。在中國,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經費是以政府的財政撥款為主,自我多方面的籌款為輔。由于西部地區自身的經濟水平落后,財政收入薄弱,有的縣市甚至連教師的基本工資都難以保障,更別提相關的繼續教育經費的撥付了;[1]不少農村學校因為經費短缺,導致辦學困難,教師的基礎教學設備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有些村校這種現象更為嚴重。教師要外出參加培訓,只能自掏腰包,但是很多教師自身的收入并不高,如此一來很多人就只好放棄繼續教育培訓。[2]第二,機會稀缺,影響了繼續教育的全面普及。繼續教育對于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專業成長的良好平臺,但中國西部地區的教師數量并不少,每年通過公招、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特崗等各種渠道進入到西部從事教師工作的人不在少數??墒抢^續教育培訓的機會對于教師隊伍的數量來說是遠遠不足的。以“國培”計劃為例,基本上一個縣能夠分到的名額就是兩三個,一般均分配到縣級重點學校,能夠分到農村學校的名額更是少之又少。[3]第三,遠程培訓的制約,難以達到相應效果。很多農村地區網絡條件和計算機硬件條件都比較缺乏,加之有的教師不會使用計算機,不能面對面地互動,使得遠程教育難以落到實處。[4]
三、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新模式的嘗試
第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培訓機構在開展針對農村地區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時,可以結合在線點播與學校有效結合,搭建起在線的教育平臺,整合國內的在線教育資源為教師進修培訓服務,豐富其教育資源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各種PC或者手機連接互聯網進行學習,培訓機構通過搭建在線教育平臺,幫助教師異地進行進修和學習,還可以通過習題的設置和監控,規范教師在異地進修的行為,提高教師參與在線教育資源進修的效率。由于在線點播的培訓進修不受時間、空間、位置的限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個人的時間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活動,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提高農村地區教學師資水平。第二,在現實的繼續教育培訓中,很多教師因為個人或其他的原因無法按時地參與培訓進修,錯過了直接學習的機會,這時便可以通過課堂視頻直播,在家或者學校重新進行進修學習。視頻直播拉近了教師與培訓機構的距離,教師只需要利用電腦和互聯網就可以搭建學習的課堂,有利于幫助更多偏遠地區的農村教師實時地參與到專家、學者組織的趣味課堂,聽取他們對重點難點熱點的精辟分析,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與專家學者的互動了解,解疑答惑。第三,遠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西部農村地區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問題,但是,對于硬件條件的缺乏,政府部門應加大投入,建立相關的培訓機構,滿足教師的培訓需求;同時,培訓機構也要組織相關的計算機培訓,保證每位教師都能利用計算機進行遠程學習。第四,教師培訓機構,應該經常組織相關的授課人員走進一些偏遠的農村學校,進行實地的調研和考察工作,深入課堂聽課評課,了解一些農村地區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跟蹤進行指導。捕捉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納入教師培訓的內容;收集一些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成為教師培訓的理論支撐,讓參加培訓的教師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西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新模式,對于提升西部農村地區學校的師資水平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教師培訓機構,應該積極地聯系上級主管部門,爭取到資金和幫助,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搭建現代化的在線教育平臺,讓每位西部地區農村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時間和需求,進行多樣化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培訓機構還可以適時外聘專家學者親自授課引領指導,層層輻射,推動西部農村地區教師繼續教育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瑾瑜等.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的創新與實踐——送培進疆新課程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總結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01).
[2]曲中林.關于集成性—回應式教師培訓的構建[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
[3]沈有祿.我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的問題與對策[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2).
一、目標任務
根據我市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和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從*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農業技術領域開展大規模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活動,5年內共培訓農業技術領域各類中高級創新型、復合型、實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過知識更新培訓,使各類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技術領域的繼續教育工作體系、服務體系和制度體系,全面提升我市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實施原則
1、堅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著力提高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專業素質,不斷加快我市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知識更新步伐。
2、緊密結合農業專業技術崗位的實際需求,緊跟世界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步伐,統籌規劃,分類實施,增強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以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優先培訓急需緊缺專業的技術業務骨干,帶動整個農業技術領域知識更新培訓工作的開展。
4、按照政府推動、單位支持、個人自愿的原則,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不斷推進“識更新工程”實施的社會化和市場化,爭取在更大范圍內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活動。
三、主要內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門的統一安排,開展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訓學習。
2、專業科目。根據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需要,緊跟世界農業技術發展的步伐,以農業技術領域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開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專項培訓。
(1)種植業:包括糧食安全、種子生產與加工、節水農業、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業產業化、農業信息化、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化生產、農產品保鮮、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貯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等。
(2)畜牧水產業:包括畜禽水產健康養殖與疫病防控、動物重大自然災害預測與減災、現代養殖技術、畜產品質量安全與保鮮、農產品市場營銷等。
(3)農業機械:按照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要求,在機械電子領域廣泛開展信息化、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知識培訓,推進信息技術和機械裝備的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大力提升現代制造業的水平。
3、利用農業系統教育培訓資源,有計劃、分層次地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同時,積極利用當地職業院校的培訓資源,優化培訓機制,聯合培養中高級農業專業技術人才。
4、依托國家和省上在我市農業技術領域實施的重要項目、重點工程和重大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繼續教育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培訓農業領域的專業技術骨干,推進項目、資金、人才培養的一體化建設。
5、鼓勵各單位結合現代農業建設的需要,開展專項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
四、培訓方式
1、開展“菜單式”公修課繼續教育培訓(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學時)。
從*年開始,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公修課就開始實行“菜單式”培訓,增強了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專業技術人才通過公共課的學習,不斷開闊視野、轉變觀念、創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豐富創新成果,提高學習、實踐和創新的整體能力。
2、開展專業課繼續教育培訓(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學時)。
根據我市農業發展和農業人才知識更新的需求,有針對性開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培訓。
3、舉辦示范性高級研修班。
會同市人事局,結合重大專業技術課題,確定選擇選題新、層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積極向省人事廳申報舉辦5期左右的專業技術人才高研班,5年內通過高研培訓的人才要達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選派10名左右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到發達省份或國外進行學習培訓,5年內培訓40人。
4、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
(l)集中培訓。組織必要的集中培訓,是解決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難的有效辦法,每年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一定時間的繼續教育集中培訓。
(2)高級研修班。結合本專業領域重大發展戰略、重點工程項目和重點攻關課題,面向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舉辦多種形式的示范性高級研修班。
(3)結合工作實踐培訓。對重要和特殊崗位上的專業技術人才,采取業務進修、特殊培養、學術交流、實踐鍛煉、技術考察等多種方式進行繼續教育培訓。
(4)網絡、遠程教育培訓。充分利用網絡、衛星傳輸、廣播電視等現代化遠程教育手段,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
(5)自學。根據專業技術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選、自修等方式進行個性化的繼續教育培訓。
五、實施步驟
本實施辦法按照整體規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方式,從*年起到2010年分步實施。
1、啟動階段(*年上半年)
下發實施辦法,組建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并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開展知識更新工程宣傳工作。
2、全面實施階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開展一定規模的培訓活動,不斷完善繼續教育的工作體系、服務體系和制度體系,建設適合繼續教育社會化普及的優秀課程和教學資源,重點扶持優質的施教機構和繼續教育基地,同時做好階段性總結評估和經驗推廣工作。
3、總結評估階段(2010年下半年)
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評選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安排下一階段工作任務。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方式
1、市人事局、市農牧局共同負責統籌規劃和領導各項活動的開展并進行監督檢查;創辦示范性繼續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農牧局負責制定本地區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的實施方案;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規定;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本地區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識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繼續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關“知識更新工程”的領導、培訓科目備案制度、約束監督管理、證書的驗證和復驗、培訓管理等,要嚴格按省政府《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和省人事廳《關于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甘人通〔*〕132號)精神,加強管理,認真組織實施。鼓勵各單位把專業技術人才參加知識更新培訓的情況和人員的崗位聘用有機地結合起來。
2、建立“知識更新工程”項目定期制度。市農牧局將定期通報“知識更新工程”進展情況和重要活動,列入的科目、課程及相關信息,引導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知識更新工程”的繼續教育活動。
3、建立表彰獎勵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多種媒體,開展“知識更新工程”的宣傳工作。對在“知識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宣傳、表彰和獎勵。
(二)經費保障
l、加強繼續教育政策、法規的宣傳,推進繼續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斷擴大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受益面??h(市)、區人事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參加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市貫徹<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實施辦法》(市委發〔*〕28號)相關規定,積極籌措經費,現有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主要用于“知識更新工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向“知識更新工程”投入。相關企事業單位要按國家有關規定落實教育培訓經費。省人事廳繼續教育專項經費將對“知識更新工程”的部分重點高級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經費補助。各縣(市)、區,各單位和部門要積極為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創造條件,確保在脫產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期間享受與在崗人員同等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2、施教機構可根據培訓項目和類型,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向學員收取一定的費用。要盡量降低培訓成本,不給學員增加負擔,不能以盈利為目的,要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三)服務體系
1、搭建服務平臺。市縣政府人事部門、農業部門、農業協會繼續教育機構,要加強繼續教育服務體系的建設,積極為繼續教育搭建服務平臺,建立繼續教育師資庫、教材庫,實現繼續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和共享。
關鍵詞:中小學;繼續教育;粵臺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4-0023-02
隨著海峽兩岸的教育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加深,教育國際化的進程越來越快,知識經濟的深入發展使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中小學專業人才培養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作為學校教育之后的繼續教育成為廣受關注的重點。實現教育與國際接軌,就必須有著一流的國際接軌人才,通過跨區域繼續教育培訓是許多國家和地區拓展國際化教育的新動向。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有著相同的民族背景,共同的文化價值觀,相互學習與合作會更加便利,因此與臺灣高校建立中小學師資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兩岸師資培訓本著“走出去”與“引進來”的理念,與其他區域培訓機構共同合作,開辟新的教育資源,共同交流經驗,可在臺灣高?;虼箨懜咝:献鳛橹行W教師提供繼續教育,利用已有的資源共同進行教師培訓。本文從臺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特點與大陸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要求出發,提出了幾個合作模式。
一、臺灣中小學教師培訓特點
1.師資培養制度的規范性。臺灣地區針對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頒布了許多法律,使繼續教育培訓有法可循,通過臺灣《終身學習法》、《國民教育法》、《高等中學法》、《師范教育法》、《教師法》、《師資培育法》、《中小學教師進修研究辦法》、《高級中學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方法》、《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對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培訓提出了相關要求。臺灣的中小學繼續教育培訓觀點認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不僅僅是教師的權利,同樣也是義務。由于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不及時補充就會落后于其他教師。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有必要開展專業領域相關的培訓活動,如研習、考察、學術研究、觀摩學習等。
2.師資培訓費用的補償性。臺灣頒布的《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中明確指出:教師在繼續教育中享有帶薪或留職停薪的權益,教師參與繼續教育可獲得相應的獎勵方式,如,晉級加薪、學費補助、獲得資金、公共休假等,極大地調動了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積極性[1]。臺灣中小學繼續教育培訓一般不需要繳費,相關培訓費用由政府買單,并且對培訓內容非常重視,比較看重培訓的實用性[2]。臺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有其自有特點。
3.師資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圍繞這一主題,設置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從繼續教育的內容和項目來看,教師在職培訓之課程與教材,應就各級學校教師進修教學與研究有關知能之需要,作有系統并具發展性的計劃與安排[3]。通過構建終身教育理論,加強教師職業生涯內的學習與培訓,獲得優秀的自學能力與信息收集能力;基礎知識培訓,主要包含了價值觀、職業操守、人文知識更新等;學科專業類知識培訓,補充與完善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體系。
4.師資培訓方式的區別性。臺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有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兩種方式,一般來說短期培訓為7~30天左右,長期培訓分為幾個學期中實施[4]。主要為兩種類型:第一,初等繼續教育培訓。短期的繼續教育培訓中主要包含中小學教育研究會研究與小學教育輔導團及師專輔導區的研究輔導兩種,長期繼續教育培訓主要是師專暑期及夜間培訓。第二,中等繼續教育培訓。短期繼續教育培訓方式主要由師范大學設立的中等學校教師研究中心承擔,長期繼續教育培訓方式,主要有夜間培訓、研究所40個學分的繼續教育培訓、研究所碩士學位繼續教育培訓及出國學習等。
二、廣東省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
隨著我國教育深化改革,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許多院校成了專業的繼續教育培訓部門。但是,對繼續教育培訓管理方面仍存在眾多問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具體實施與管理機制比較混亂,缺乏權威性[5]。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空泛[6],很多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機構未能及時地改革培訓內容、教學任務與培訓方式。
1.創新培訓模式與方式。在當前要不斷探索新的培訓模式,適應教學與學習的多樣化。付建中對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心理分析指出,教師對繼續教育的喜愛方式依次為:出國學習、國內訪問學者、骨干教師進修、高級研討班、短期研討班及學術講座等方式。同時培訓中可以基于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教育培訓,實現資源共享、互連貫通;改進培訓方式與方法,推廣“三位一體”的培訓方式,高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與教師工作實地結合,同時加大校本培訓。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培訓法規。臺灣在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法制建設上比較完善,大陸政府與教育部門也有針對性地指出,加強制度建設,促進教師培訓的持續健康發展這一理念。首先,完善五年一周期教師培訓制度,建立教師培訓檔案,記錄五年周期內,修滿的學時學分的培訓課程等;其次,實行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制訂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標準,組織開展教師培訓機構資質認證;再次,加強培訓質量標準研究,建立質量評估機制,完善培訓質量評估體系,開展培訓過程評價和績效評估;最后,健全和完善教師培訓獎懲制度。
3.落實培訓經費,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確保教師培訓經費落實,要求嚴格貫徹執行教育部繼續教育培訓資金分配規定,構建政府、社會、個人的經費投入機制;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及學校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實施教師培訓,并建立教師培訓與研究機構,加強教師培訓業務研究和指導工作。
借鑒臺灣繼續教育成功的范例,結合大陸對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要求,通過與臺灣高校合作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滿足教師培訓心理需求,消除時間限制;與臺灣高校共同培訓模式,改變培訓內容陳舊、模式單一的現狀,調動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積極性;與臺灣高校合作,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減少經費短缺的局限性。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開展兩岸培訓教育可行性合作模式,以供參考與探討。
三、兩岸中小學教師合作培訓模式
通過我國這幾年中外合作教學與培訓,形成了以下幾種培訓方式。
1.融合培訓模式。融合模式即在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可將大陸的培訓模式與臺灣高校的培訓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引進臺灣中小學的培訓計劃、培訓課程設置及培訓方法與方式;其次,聘請臺灣高校培訓機構來大陸講學,派遣大陸中小學教師到臺灣觀摩學習,該模式以優秀教師、骨干教授,學者、課改人員等組成專家團,通識培訓與教學培訓結合;再次,相互探討各方的培訓方法,如觀摩學習、研討學習、案例探討等;最后,培養出適合兩岸的專業化教師,進一步推動兩地繼續教育培訓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技術的提高。融合模式的優點是,實現了培訓資源的相互共享,信息開放,優勢互補,教師能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將充分發揮高校培訓機構在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的作用,保證教師的知識領先與更新。
2.嫁接培訓模式。與上述模式相比較,嫁接模式具有自有特點。嫁接模式通過充分保留各自的培訓模式,雙方各自對對方學校開設的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及培訓計劃進行評估,達到相互認同的方式,然后雙方派駐各方教師到對方學校接受培訓。這種培訓模式的優點是,結合了大陸與臺灣的培訓優勢,能讓教師直接進入對方區域接受培訓,對雙方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教育觀念等有較深刻理解,除專業知識以外,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人文觀念,但是相對來說這種培訓模式花費較高。
3.顧問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聘請雙方優秀教師相互講學,雙方教師互相學習,借鑒雙方的培訓經驗。也是當前各個培訓模式的嘗試。顧問式培訓模式對兩岸高等院校教師培訓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顧問式培訓模式主要包括獲準進入、調查分析、提出培訓方案、引進培訓人員、指導培訓實施、總結等幾個步驟。該模型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培訓管理解決方案,聘請專家講學有利于引起學校領導對培訓的重視,專業的培訓專家與培訓工作,有利于提高培訓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培訓資源的選擇;通過不同渠道吸取雙方先進的教學與培訓經驗,利用各自資源提高培訓水平與培訓質量。
4.網絡培訓模式。這種培訓方式是以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培訓技術,網絡培訓是傳統培訓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衍生,具有很多優越性。首先網絡培訓讓雙方院校完全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地域限制。網絡培訓可以在任何地方實施,教師完全可以在本校通過網絡進行系統培訓。其次,時間更具有彈性,網絡培訓增加了教師繼續教育的靈活性。教師不必中斷工作進行脫產培訓,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隨時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最后,網絡教師培訓節約成本,培訓使用的教材可以通過網絡在線下載,教師可依據自身需求定制培訓內容與進度,并通過網絡與其他教師共同交流討論。
綜上所述,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任務,海峽兩岸的合作模式,從知識體系到培訓模式上都要進一步加強研究與探討,從而實現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京偉.臺灣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概況[J].課程?教材?教法,1998,(12):47-51.
[2]廖圣河,吳永軍.兩岸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7):39-45.
[3]鄭旦華,于超美.今日臺灣教育[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77-78.
[4]鄭少君.臺灣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育之特色[J].教育評論,2008,(5):119-121.
目前,國家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子項目—培訓包項目建設已完成,使我國培訓平臺開發與建設工作有了一定的理論和應用基礎,在國內同類專業的培訓平臺建設項目中處于領先位置。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的牽頭單位,規劃出項目建設進展階段,制定了培訓平臺開發的組織關系和責任分配形式,確定了網絡提交作業及成績公布的特色功能內容,為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的長期、穩定應用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項目組對項目建設內容進行了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服務對象
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以遼寧省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員工為主要服務對象,同時輻射全國交通行業企業員工,為學習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學習方式;
(2)建設目標
建設服務交通運輸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在線培訓平臺,滿足行業企業員工培訓需求,整合交通運輸行業優質培訓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任何場合的即時學習指導,實現繼續教育培訓的信息化,并保證學習資源的及時、持續更新;
(3)預計成效
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建成并運行后,將極大的降低時間、空間對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員工培訓的制約作用,并有效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為實現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員工培訓的全員化、系統化、全程化提供技術支撐。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主要實現三層次用戶管理、六模塊自主添加、N門網絡課程自主添加功能,為學員提供自主學習及遠程交流平臺,進一步縮短學員學習的時空限制,實現“遠程網絡自組式”學習框架,從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過程管理到教學考核均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為廣大學員節省了學習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也為廣大教育管理者節省了教育成本,使教育資源達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節約。
1.三層次賬戶管理
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為不同用戶提供遠程登錄功能,并使不同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實現不同需求,
(1)管理員用戶:每期學習班學員、教師將獲得唯一學號、帳號,審核學員、教師用戶身份,審核技術交流平臺交流內容,維護平臺各種新聞。
(2)學員用戶:經審核后學員完成課程在線學習,通過平成相應課程的學時,并在線完成主講教師布置的作業,查詢成績。
(3)教師用戶:經審核后可以自選模板添加課程,完成課程的搭建、上傳資源、學時的組織、查看學生提交的作業、給出成績并提交等工作。
2.六模塊自主添加
根據目前繼續教育生源及結構,開發六個主題模塊,分別是:函授??啤⒑诒究?、自學考試、職業培訓、遠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主題模塊課根據具體培訓形式的改變而自主添加和修改,以最優形式完成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各主題模塊平臺中不僅僅含有學員自主學習的必備教學文件,同時,涵蓋了各主題模塊的各類通知、公告及相應教學管理信息,使教學過程實施和教學過程管理一步實現,節省了傳統繼續教育培訓過程中的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為繼續教育的更快更好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保障,也為同類型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教育培訓平臺開發提供技術借鑒。
3.N門網絡課程自主添加
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具有強大的課程自主添加功能,平臺搭建形式可動態自主添加課程、選擇模板、完成課程組建,不需要重復由軟件公司技術人員設計,由平臺管理員審核教師并自由添加課程,使平臺建設達到一步到位的效果,規避了傳統平臺中課程需提前設置、后期課程無法增加的問題。目前,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滿足未來遼寧省繼續教育的發展,為繼續教育培訓規模的擴大提供了發展空間。
二、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主要功能簡介
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平臺的組成結構是:1+N。1是指一個平臺管理中心,N是指多門網絡課程網站。網絡課程網站可以在平臺管理中心中自主開通,并具有課程網站獨立的管理后臺和展示前臺。
1.教師用戶
教師首次登錄平臺可進行用戶注冊,注冊后需經平臺管理員審核并開通課程方可登錄,登錄后進入繼續教育培訓平臺課程管理后臺,可以填寫個人信息并進行課程搭建和管理,培訓平臺為每門課程提供五套模板備選,教師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并根據模板的模塊安排搭建課程并上傳課程相關資源。教師添加的課程會在前臺首頁上顯示,若要查看所添加課程的具體內容,需要點擊首頁頁面左側課程導航中的課程名稱,本平臺的課程簡介部分內容為公開內容,而具體的學習資源和課程安排需要擁有學員資格才能瀏覽和學習,有效保護了知識產權,詳細可參見課程學習界面。教師可根據教學進度安排為選課的學員布置作業和測試題,教師布置的作業及測試題將在對應的班級學員管理界面顯示。
2.學員用戶
管理員負責為取得網絡學習資格的學員分配用戶名和密碼,學員可使用獲得的用戶名、密碼進行平臺登錄,登錄后學員可自行選擇所學課程,選擇課程后需經任課教師批準方能查看課程全部內容。學員用戶的特色功能在于所選課程任課教師布置的作業及測試題會在學員管理界面顯示,學員查看到任課教師布置的作業后可下載進行答題,并上傳已完成的作業到平臺,同時,任課教師會收到該課程學員所提交的作業,進行在線批改,完成教學過程管理。
三、總結
一、中學物理教師繼續教育現狀
1.受訓者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不高。通過對繼續教育參訓教師的課堂觀察及對大多數教師的訪談中,我們發現,從思想上,教師們非??释麉⒓永^續教育,并且對參加繼續教育的熱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參與繼續教育的主動性卻不高。很多教師歸納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課程特點及各個學校對物理課的安排比較緊密,大多數的中學物理教師工作非常忙碌,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學校的領導者只注重對教師的使用,卻忽視了教師的培養,使得很多教師好不容易獲得繼續教育的機會,卻得不到學校領導的批準,也只能對繼續教育望而卻步,不能將理想付諸于行動。①除了上述課程及學校原因外,還有一些個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長些的老教師,職稱評聘完之后就把繼續教育視為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來完成,完全沒有受教育的主動性,單單只是履行義務的行為。另外,一些年輕的教師由于收入不高,對參加繼續教育更多的是考慮培訓經費問題個人能否承受,繼續教育的結果與經濟付出之間的利弊問題,所以在參加繼續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學校或個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師們總是瞻前顧后,顧慮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參與繼續教育的行為與意識形成鮮明的對比,教師對繼續教育的態度令人堪憂。當然這種現狀與我國的繼續教育發展模式還不健全有關,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種問題的緣由,為教師繼續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2.培訓者在組織管理過程中存在瑕疵。(1)時間安排不合理。教師培訓的組織管理是培訓成效的關鍵,培訓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培訓大多安排在節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內完成,時間緊,任務重,敷衍性大。另外,節假日是教師正常的休息時間,教師從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訓時常有不到場、遲到、早退,聊天、打電話、處理私事等不良行為,導致培訓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議教育行政部門選擇適當的時機,盡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訓,中學學校管理者也應當對參加培訓的教師進行必要的工作分擔和時間避讓,化解培訓與本職工作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沖突,使教師無障礙地完成培訓。(2)培訓內容實用性不強?,F如今,中學的教材、教學方法已經過多次改革,但繼續教育的培訓者多是教師進修學院或大學教育專業的教師,他們知識豐富,但與中學教育脫節,對多次改革后的教學模式不甚了解,培訓內容實用性不強,對實際教學實踐沒有指導性意義,是繼續教育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很多中小學教師在接受調查時都談到,大家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是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及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種種難題,以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但尷尬的是教育培訓者多采取滿堂灌的培訓方式,忽略了受訓教師的真正需求,使教師們感覺落不到實處,無法解決自己在教育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理論與實踐不相符,對于大多數問題還是找不到出路,很難在教育實踐中得以應用,培訓過后感覺實際收獲與預期差距太大。多次這樣的培訓下來,消磨掉了參訓者的耐心,使參訓教師產生厭煩心理,故而也就無法調動受訓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培訓的質量問題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問題。經過長時間深入的調研、思考和總結,筆者認為必須探索一種讓新時代教師們積極參與的教學模式,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潛能。繼續教育的培訓機構需要根據培訓的目的到實地了解教師的實際情況,調研教師們的真正需求,然后確定具體的課程內容,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培訓效果,解決繼續教育效率低的問題。(3)混合培訓的問題。大多數的繼續教育培訓,往往按照教師職稱高低或教育階段分班培訓,卻把城市教師和農村教師混合編制,而且培訓的地點也多設置在城市,授課內容往往根據城市教師水平來設定,教學觀摩也大多在城市的優秀學校舉行。對于一些來自農村的教師來說,顯然有失公平。城市學校的教學設備完善,實驗設施先進,實驗效果明顯,農村學校完全不能相比較。由于校情、學情甚至師情都差別很大,培訓后,對于農村的教師而言,最困惑的問題是如何把培訓中學到的優秀的教學案例應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但多數情況下,教學條件沒辦法達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學效果下降,直接影響了參訓教師積極性。
3.培訓費用昂貴,教師無力承擔。教師繼續教育費用的困難主要體現著在崗教師脫產參加教育碩士、博士的培訓過程中。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發現大學期間學習的課程和教學實際沒有辦法有效結合,希望通過參加教育碩士學習來研究中學的教學模式、方法等,但絕大多數教師工資微薄難以負擔昂貴的學費,繼續教育還沒起航就已經擱淺。另外,對于大多數中年教師,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已有的教學理念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對系統性的學習深造非??释A硗?,由于沒有受到過系統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較弱,這些教師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經驗以及成果沒有辦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也希望通過脫產繼續教育學習深造來提升自我。但面對昂貴的學費問題時,養家糊口還是繼續深造兩難抉擇,往往退縮。可見,經費問題也是導致我們在崗教師提升空間有限,對很多可爭取到的機會望洋興嘆,嚴重影響繼續教育成效的重要問題之一。
二、中學物理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意向
繼續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崗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得以完善,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自身素質完善創造優越條件。訪談中我們也對廣大教師們的培訓意向,進行了廣泛調研,教師們希望繼續教育的模式、內容、目標等能更貼合教學實際,現總結如下:
1.培訓機構多樣化。作為繼續教育實施者的培訓機構,在整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保障體系中占主導地位,培訓機構實施教學活動的方案和策略直接決定了培訓質量的高低和培訓成效的好壞。在以往的繼續教育培訓過程中,組織者多為教育管理部門———教育局,或各級各類的培訓校,培訓過程單一,培訓內容枯燥。教師們希望有更多的培訓渠道,比如大學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師教育中心、一線教育專家協會等。(1)大學研究生學院?!敖裉?,世界整體上的演進如此迅速,以致教師和大部分其它職業的成員從此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即他們的入門培訓對他們的余生來說是不夠用的,他們必須在整個生存期間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知識和技術”。②其次,面對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需要的知識量和信息量也越來越大,教師職前教育所獲的知識已無法滿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對日趨嚴重的教師隊伍競爭趨勢,參加正規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方法,已勢在必行。所以,教師們希望能與大學研究生院的教師們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機會攻讀教育碩士或專業碩士學位。因為,高學歷層次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夠獲得所學專業更多動態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有的教師還提出教育博士專業學位也應該提上繼續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開創繼續教育新局面。另外,脫產進修可以脫離繁重的教學工作和瑣碎的家庭事物,讓自己心無旁顧地靜心學習,使繼續教育成效更佳。(2)外省市的教師教育中心。本地區繼續教育的發展模式是區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進步的,所以引進一些外省市的、適合本土特色的教育發展模式必不可少。對于太原市的大多數教師來說,很少有機會到外省市的優秀學校進行觀摩學習,想了解外省市的辦學特色就變的非常困難,所以教師們渴望培訓機構能邀請到先進省市的教師、教育中心工作人員等,能介紹一些先進的省市的教育發展狀況、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適當取舍,不至于坐井觀天。(3)一線教育專家協會。繼續教育的目標是解決課堂上所發現的、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或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新世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學生的眼界大大開闊,所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提出的問題也變得千奇百怪,種類繁多。廣大的中學教師由于平時教學任務重,沒時間系統地充電,再加上外出進修機會少,常常應付乏力。另外,書本上的教學理論空洞乏味,與教學實踐嚴重脫節,理解起來困難又無助,諸多問題在實踐中積累,解決方案不佳或無效,導致師生關系緊張,所以在崗教師希望能與一線的教學能手或教育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希望能從他們那里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最新方法,從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借鑒,有所改變,有所取舍。
2.培訓內容多元化。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不僅成一名專業教師,還得成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師,那么對于物理老師而言,僅僅掌握物理專業知識已經遠遠不夠。比如,近年來,各大高校大面積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綜合能力下降,就業問題嚴重。但各大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適合崗位的技術型人才。我們教師應當對教育的發展模式準確把握,并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在綜合類高校和技術技能型高校之間作合適的選擇,而不是隨大流。另外,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好教師,必然是能抓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得到學生配合,善于與學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在繼續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還有,隨著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與其他學科整合已是現代化教學方式之一。通過信息技術的參與,并融入學科所學內容,一方面能夠加大課堂容量,拓寬學生視野,緊跟時代潮流,觸摸學科脈搏;另一方面能夠互通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借鑒先進經驗,切實提高教師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的物理實驗通過演示或學生實驗,效果不好也不直觀,如果通過flash小課件的演示卻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當廣泛,但教師們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將板書抄寫在ppt中,教師們希望將動畫或視屏插入其中并與自己的教學步驟完美結合,小的視屏剪切或動畫修改必不可少。但我們的教師是物理??平處煟瑢τ嬎銠C模塊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關專業教師的輔導,對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模塊式的具體培訓,使教師實實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偟膩碚f,教育發展趨勢、學生心理健康知識、信息技術輔導等方面的內容都應當在繼續教育培訓中根據教師的需要適當增加,盡量使培訓內容多元化。
3.教師們希望培訓方式網絡化?!澳壳埃松贁灯h地區外,網絡已逐步進入我國中小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已基本完善。”①網絡遠程教育也逐漸替代原有的教師培訓模式,網絡遠程教育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不影響教師正常的工作,一個好的網絡培訓平臺,又可以快速系統地豐富教學知識,使學習變得更加簡潔和方便。③通過組織者廣泛收取基層教師的共同心聲,搭建一個長期的、高質量的平臺,解決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問題,已成為現代繼續教育的發展模式;好的網絡培訓平臺可以極大化的擴展板塊,讓受訓者學習雖然不受時間的制約,自由的選擇自己感興趣或需要的知識點進行學習,能實現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等有效結合的高效、經濟的繼續教育模式。④
三、對教育管理部門的建議
一、樹立繼續教育新理念,促進教師培訓創新發展
繼續教育工作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終身教育的繼續教育理念,努力創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環境。拓寬發展教育培訓服務,統籌擴大繼續教育資源,構建靈活開放的繼續教育體系。鼓勵個人多種形式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縣區師資整體水平。
繼續教育工作主要任務。以服務教師發展為宗旨,以課程改革為主線,以校本培訓為重點,以科研課題為引領,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突出學科教學、學校管理、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項目的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師培訓;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先進教學技能的全員培訓;強調教師適應新課程教育教學工作要求的崗位培訓。
二、規范繼續教育工作管理,挖掘教師培訓潛力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
1.加強教師培訓體系建設。
進一步優化教師培訓機構的資源配置,提高為廣大教師學習進修服務的水平。加強縣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強化其培訓、教研、管理、指導的功能。做好教師、校長的繼續教育任務。要整合教師培訓、教研和電教等資源,構建集信息、培訓、教科研和社區服務為一體的教師學習和資源中心。
2.完善制度規范,加強繼續教育工作管理。
加強領導,建立繼續教育工作運行機制。成立校長為組長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分工負責相關工作。推行《縣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分工負責管理制度》,實施《縣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人員定向研修講課制度》,建立《縣中小學校本培訓研究指導服務制度》。
(二)實施強師工程,培養全能、精干的培訓教師群體。
1.教師隊伍,能者為師。
一是外聘專家教授作專題講座。專家教授精彩的演講、獨到的見解,更能博得參訓人員的好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二是“舉行崗位練兵”,挑選授課教師。組織開展教師“崗位練兵”說課評課活動,從中選拔確定授課人選,能者為師,確保授課的質量。三是讓學員培訓學員,以教師培訓教師。這些授課教師來自一線,授課內容貼近一線,教師喜歡聽,易接受,效果好。
2.加強訓練,提高培訓教師的綜合素質。
自覺專業學習,提高培訓教師的文化知識素養。個人研修做到有方向、有教材、有計劃、有筆記、有提高。掌握培訓技術,培養培訓能力。
重視崗位練兵,提高培訓教師教學水平。定期對培訓教師的學習、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實施訓前“講稿”研討、“說課”試講,訓后修改“講稿”、“評課”總結的培訓評價制度。
(三)加快硬件建設,形成現代、新型的保障體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培訓教學設施設備,多媒體設備、電腦室、辦公電腦、衛星電視、互聯網、教師博客網絡平臺等。做好信息技術平臺建設和管理,建立縣教育培訓和教育研究的資源中心專門網站。教研員做好專題網頁,引領學科,輻射全縣。重視對基層學校研訓網頁和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升級和管理利用的工作指導。
(四)加強基地建設,發揮校本培訓導向、示范作用。
1.加強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基地中心建設。
要構建多功能大服務,上通下聯的教師培訓基地體系,促進我校成為教育資源中心、信息中心、課改指導中心、教師培訓中心、教育科研中心。
2.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培訓基地學校建設。
健全繼續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建設制度,使之常態化。擴大繼續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建設規模,使之一體化。加強繼續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建設指導,使之規范化。推廣繼續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工作成果,使之示范化。
三、創新繼續教育培訓模式,提升教師培訓實效
(一)開展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師培訓工作。
1.按要求對新任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以促進新任教師鞏固專業思想,掌握教學常規,盡快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2.實施“農村教師(校長)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新課程背景下農村教師專業素養培訓和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培訓。
3.實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完成全縣中小學教師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培訓,切實提高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
(二)改進創新培訓模式,不斷強化教師培訓效果。
1.培訓模式,打破常規。教師培訓積極探索與推廣“三四五”培訓模式:“三突出”,即突出學員的主體性,突出內容的針對性,突出方式的靈活性;“四模塊”,即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教師基本功的修煉,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學生管理疑難問題的診治;“五平臺”,即專家引領,自修反思,問題會診,交流分享,行動跟進。
2.設置“精品”課型講座。集中培訓每天安排4節課,設置4個專題。這種小課題、短課時的精品課型講座,有課題精煉、講課精彩、聽課精神的課堂集中培訓效果。
3.實施綜合培訓與專業培訓方案。綜合培訓類有小學校長培訓、全員崗位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等。專業培訓類有骨干教師(名師)培訓、班主任培訓、教務主任培訓、教研組長培訓等。
(三)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教學內容,以需定教。在培訓過程上力求做到三個注重:培訓前注重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實地了解等方式真正弄清一線教師到底需求什么,而后確定培訓的目標與重點。培訓時注重對話,要求教師每節課都要留出一定時間,與學員現場交流,及時解答他們的疑難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