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5 21:20:31
序論:在您撰寫技能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為省級精品和重點專業的藥學專業,我院非常重視對藥學專業學生技能比賽的培訓工作。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技能培訓中,建立以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德育意識為主體的育人培訓體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職業道德上引導企業已經把職業道德水平作為衡量員工素質高低的核心要素,職業道德是支撐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和核心。在技能培訓中,我們一方面通過實際技能操作,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另外一方面,就是融入職業道德教育。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灌輸和引導,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每一個細節的技能培訓。中藥炮制是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方法和技術,經過加工的藥品直接應用到臨床患者。炮制技能操作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和安全。例如,炮制川烏、半夏等毒副作用較大的中藥材,有些學生急于求成,在時間上搶第一,導致飲片炮制質量不合格。這種情況下,我們及時指出缺點,從職業道德的范疇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滲透,告訴學生要以患者利益、救死扶傷為己任,以崇高的職業醫德為宗旨,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好自己的工作。
(二)行為規范上指導德育是一生都需要學習的一種品質,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在德育方面自然應該大力宣傳和弘揚社會正氣,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著手,引導他們“照鏡子、正衣冠、慎言行、凈心靈”。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在行為規范上嚴格把關。藥學專業女孩子比較多,在培訓中,我們嚴格按規范要求,不合格者,不允許進操作室。在操作中交頭接耳,談笑風生,嬉戲打鬧的學生,一律取消培訓資格。操作中,因為有質和量的要求,為了獲勝,部分學生便會產生投機取巧心理。比如在進行中藥材水處理軟化這一環節,薄荷、藿香的軟化是不能直接在水中浸泡,只能用淋法,但是這個耗時長,且要有耐心,于是就會出現有學生將該藥材直接浸泡水中,雖然軟化合格,速度加快,但是,導致中藥有效成分隨水流失,適得其反;還有比如在烘焙法中加工的蜈蚣、虻蟲等,是只能用文火慢慢烘烤,還要不停翻動。有的學生便趁老師不注意,馬上改用中火或者武火,快速加熱,迅速干燥,忽略效果。看似不經意的行為,因為沒有按規范操作,學生勢必會養成馬虎、應付、懶惰等等負面習慣。我們及時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的指導,并讓他們知道,養成嚴謹的行為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作風。
(三)德育意識上培養筆者認為,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在平時的活動、講座和培訓中來體現,更是需要始終貫穿到教學中,讓學生自覺地樹立德育意識,從而真正做到知和行的統一。在中藥炮制技能比賽培訓的過程中。重點突出在加強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安全環保意識,奉獻容忍意識、文明禮儀意識。在培訓中,我們每次都是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操作,全組成員在嚴格分工和密切配合的情況下完成。例如,麩炒枳殼,從潔凈藥物直到最后冷卻工12道工序,是團隊密切分工協作過程,是團隊共同奉獻的成果結晶。我們適時對學生進行團隊意識引導,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培養團隊意識。在技能培訓中,經常接觸到大功率電器、液化氣以及毒性的中藥材,所以,安全環保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提升安全環保意識。為了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在操作室的墻壁上貼出“文明禮儀十標準”,作為比賽評分的指標。有的學生,也許操作相當成功,但是,由于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上的問題,導致比賽失敗。我們的指導原則是“提升第一,比賽第二”,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讓學生德育意識在教與學中得到培養。
二、結束語
中考分數較低的學生,是目前中職學校的主要生源,一般都有著相對薄弱的英語基礎。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多數學生課前不預習,課中不認真,課后不復習,作業敷衍了事,沒有早晚讀,少開口,難開口,怕開口,不開口,英語口語差,學習英語動機嚴重缺乏。特別是這兩年聽說中高考制度英語改革對學生英語學習更是雪上加霜。這些學生,因為較差的英語基礎,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感。因此,在中職學校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畏懼英語考試,進而不愿意參與英語技能大賽。只有那些英語基礎好,并有濃厚興趣學習英語的人,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技能大賽。所以,如何將技能大賽真正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成為目前中職英語教育所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中職英語技能大賽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1.對教學理念的影響
我們通過分析英語技能大賽的典型題目,能夠對中職英語教學要求的發展趨勢進行總結。諸如能力在線、情境交流、職場應用、職業風采等都是考查英語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是其共同的特征。而對于教師而言,應善于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然而受條件所限,盡管現在很多中職英語教師能用不同的多元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還是無法與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主觀需求充分重視,建立學生能力本位教學觀念,并能博采眾長,采取有效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英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與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近幾年,中職英語技能比賽的方式對教學理念還是有很大的促動作用的。
2.對教學設計的影響
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單單是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習知識方法的傳授。新課改對教學設計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英語技能大賽中,采用情景交流、職場應用、職業風采等形式,密切聯系職業教育的內容。在中職英語教學設計中,應將傳統的以語言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模式進行改變,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一些英語技能大賽中,比賽模式常常采用“分組對抗”,這樣既能將參賽選手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激發出來,同時,還能對中職英語教學設計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啟發的作用。在課堂上可組建學習團隊,在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中,師生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3.對教材設計的影響
和行業密切相關的主題,是英語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如市場變化、產品介紹、日?;蛏虡I會務安排等。同時,來自一線的代表、國內外專家等,組成了技能大賽的評委。因此,中職英語教學應以專業為背景,突破教科書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活頁夾式教材和活動教材。著重積累動態教材,可隨時的更新、補充和抽取知識,密切聯系專業主流職業內容,與學生未來崗位相關聯,真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中職英語技能大賽對英語教學的促進
1.促進教學內容的改革
技能競賽內容的安排,是依據就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職業能力,能夠指導各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在選擇教學內容、建立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教師可將新內容、新方法和新技術大膽引進,并將那些晦澀難懂和陳舊過時的內容摒棄。理論教學體系的目的是應用,不必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完整性過于苛求。而應依照職業崗位的需求,對適合的專業理論知識進行精選,將實踐性和實用性突出出來,這樣在使技能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也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高。而且由于每年的技能大賽都和市場實際相結合,對內容不斷更新,這樣也對中職英語教學內容的改革,起到了一定得促進作用。
2.促進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進
對于英語教學評價,英語技能大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作用。盡管目前對于每一個中職學生而言,并沒有強制要求參與英語技能大賽,但技能大賽的目的卻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這種形式,整體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素質。和傳統的利用考試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模式相比,這種方式是通過聽、說、讀、寫、譯等多種方式,全面的考核和評價學生的成績,它的優點和成效是非常顯著的。中職英語教師應緊密結合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日常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學生的互評和自評幾種方式,對學生日常的監督和管理進行強化,突出對聽、說、讀、寫能力的考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在全面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
3.促進“多能型”教師隊伍
英語技能大賽有著較強的綜合性和全新的內容、涉獵非常廣泛、擁有眾多的知識點。所以,目前盡管大多數職業學校的教師比較熟悉自己所授課的內容,但僅僅是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比較關注,卻沒有涉及過多的其它專業課程內容,這樣綜合應用能力欠缺。而教師僅僅利用專業知識,去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根本就不夠用。就拿我們珠海市衛生學校為例,在參加英語技能“職業風采”項目比賽中,我們英語老師在專業指導上就需要醫學臨床組的老師協助才能更好完成。所以我們教師更應涉獵各方面知識尤其是學生所讀的專業,就如我們衛校,英語教師也應該知道多些關于護理醫藥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教育指導我們的學生,提高我們教育教學水平。總之通過開展技能大賽,促使我們意識到“多能型”教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有效結合中職英語技能大賽與英語教學的策略
通過分析以上中職英語技能比賽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及促進作用,本文立足于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基礎,通過對相關的經驗的研究和借鑒,提出了中職英語技能競賽與有效教學相結合的措施。
1.進行有效教學設計,充分挖掘教材特色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公共英語教材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出版的《英語》基礎模塊,該套教材的編寫,與CBI的教學理念相符合,和學生今后的工作及學習生活密切相關,該書圖文并茂、生動形象,適用于各種以“交際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活動。為了更好的訓練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單項技能,還可利用各種工作場景、生活場景和主體圖所配的插圖,進行英文聽打訓練及情景描述和看圖說話等,所遵循的原則是“因材施教、由易到難”。例如,可將各種形式、各種難度的“brainstorming”任務穿插在教材中,通過組合加工和直接拍攝教材中的內容,放到投影儀上,加深同學的印象。或者是編出有聯系的句子和短文。由學生分組或者獨立完成。最后,由老師評價任務完成的情況。同時,還可利用教材中的特色欄目,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并巧妙的穿插現場問答、情景描述和主題演講等項目的訓練。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了學生臨場應變的能力。另外,中職教師還應根據技能競賽的要求,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改革,利用網絡開展互動教學,舉行各種特色課型說課比賽和游戲設計比賽等。
2.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為技能競賽與日常教學有效結合創造條件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英語技能大賽的動機和興趣,教師不單單要進行課內外的教學,還應努力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可通過以下的途徑開展:首先,可在各種重大場合設立雙語主持人,并嘗試舉行英語主題晚會,激發同學綜合運用英語的熱情。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規律有計劃的開展校園英語角活動,由學生輪流或者分組擔任主持、策劃和組織活動。為了鼓勵學生練習英語并進一步提高成就感,應緊密結合日常教學內容和英語角的話題。其次,還可開展和組織各種與英語有關的競賽和課外活動,如英語寫作比賽和演講比賽,圍繞主題開展的手抄報比賽等,通過這些比賽,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的氛圍。不僅使學生的業余生活得到了豐富,同時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訓練素材,訓練了學生情境描述和主題演講的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大范圍參賽,并將相應的項目設立在校內技能競賽項目中。如醫藥英語、看圖說話和英語演講等項目。通過這種不同難度比賽項目的設置,不僅可以使日常教學效果得到檢驗,還利于選拔高等級技能的人才。最后,在全校范圍內,宣傳和表彰那些在各類技能比賽中獲獎的同學,發揮榜樣的作用,將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出來。
3.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為英語技能競賽與日常教學的結合打下基礎
建立多元評價標準,納入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完成的各項課內外拓展任務的表現,以及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獲獎情況,參加的各種與英語有關的課外活動的表現等。同時,還可評估學生參與技能大賽的態度和積極性,為英語技能大賽和日常有效教學的結合,夯實基礎。
五、結論
在指導老師的辛勤和精心指導下,選手們每天緊張而艱苦地訓練,在一段時間內進步明顯,但并不是每天都前進,有時還因為一個色樣幾天也打不出來,選手們感覺到停滯不前,難以跨越,心情起伏,心灰意冷。指導教師也覺察到選手心理波動,巧用“目標期待”心理,上網搜索往屆全國高職高專業染色工技能大賽頒獎場面圖片,發到選手們的手機上,使選手對上臺領獎有真切的期待。經過心理調節,選手們克服了畏難情緒,燃起心中的希望,對即將到來的技能比賽充滿了期待。積極的心理暗示,選手們迸發出了隱匿的潛能,技能操作也順手了,調色水平也得了顯著的提升,真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由于訓練時,技能與心理同步指導,選手們的技能提高的同時,心理素質也得到提高,因而在比賽時,5名參賽選手從容展技,超水平發揮,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績。
2敢與高職競技,突顯中職教育自信
2.1敢于高職同臺競技,增強中職學生學習自信
中職學生入學門檻低,絕大部學生因成績原因放棄了升高中或沒有被高中錄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就讀中職學校。因此,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學習自信心明顯不足,一是擔心自身的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跟不上進度;二是擔心與同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就業競爭處于劣勢。而本次中職學生與高職高專學生同臺競技獲獎,所取得的成績甚至讓部分高職高專學生也自嘆不如,獲獎的中職學生從艱苦訓練到登臺領獎的系列心理和身體體驗,增強了他們學習技能的自信心。中職學生在備賽的技能訓練中所表現出地當初自信心不足到逐漸增加,直至最后信心十足,他們的自信心是與技能水平由低到高所反映的心理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在與高職高專學生同臺競技中獲獎證明了他們的某一項專業技能,已完成了從“生手”到“高手”蛻變的過程。參賽選手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如此快速提高,重拾了他們的學習技能的自信心,而這也給未參賽的中職學生樹立了榜樣。
2.2專業建設成效顯著,突顯中職教育教學自信
廣西紡織工業學校是中職國家改革發展示范立項建設學校,染整技術專業是重點建設專業之一,經過將近兩年的專業建設,建立了“教產相長,校企共贏”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推行了“校企合作,學崗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對接崗位,能力主導”的課程體系,實行了“任務驅動,仿崗培養”的教學模式改革,實施了“能力為主,德技兼顧”的多元評價模式的改革,建設了一支“教產俱精,專兼結合,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校企合作打造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以及社會服務于一身的校內染整實訓基地,全面提升染整技術專業的綜合實力,為我區新興絲綢染整、服裝水洗和皮革染色等企業培養了生產一線的染色和印花工藝實施、染整打樣、染整檢測等典型崗位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將本專業建設成為廣西印染稀缺型技術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向中小型印染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的小高地,在大西南同類專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開發與建設和實訓條件建設等方面,在全區乃至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骨干和輻射作用。而本次學校組隊參加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染色工技能大賽,既是對染整技術專業建設及教育教學成果的檢驗,也是示范校建設成果的展示,更是突顯中職教育教學的自信。
3結語
我公司現有職工554名,在職勞動模范11名,其中省級勞模1名;蘇州市級勞模4名;張家港市勞模6名。勞模的學歷最高是本科(后繼學歷)最低的初中學歷。從工作崗位分布看有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多經管理和一線職工。從職務上看有部門主任、一般管理人員和普通職工。2007年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帶動下,有一個班組(勞模工作室的成員班組)的QC成果獲得了全國海洋杯一等獎。2009年和2010年有4個創新項目獲得了國家專利,其中有一項獲得國家級職工創新成果。
二、推動勞模示范帶動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公司把勞模示范帶動工作作為提升職工素質、打造一流隊伍、構建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舉措,用勞模精神在全體職工中構建統一的價值觀,用榜樣的力量來感召和激勵員工。同時,通過勞模帶高徒等活動提升了職工技能素質,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主要做法是:
1、通過建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現團隊帶動學技術
建立“勞模創新工作室”是我公司的一大特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室有各部門的勞模高級技師、技術骨干、一線職工和部門主任等人員組成一個創新團隊。在每月召開創新技術會議中,通過技術分析,討論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研究創新課題等方式,將公司遇到的技術問題逐一化解。在建立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過程中,一方面提高了青年員工的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公司創造了良好效益。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我公司三年中四個創新項目已獲國家專利;有一個班組(勞模工作室的成員班組)的QC成果獲得了全國海洋杯一等獎。另一個素材有一個部門的職工在勞模的影響下從一個一線員工成長為市級勞模。如XXX同志通過參與“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了技能比賽XXX(請據實際情況自己填寫)
對“勞模創新工作室”,也要完善相關制度。要走總結、推廣勞模先進集體的基本經驗,帶動公司自主創新能力的活動。
2、緊跟時代步伐,挖掘勞模身上精神財富
公司緊緊圍繞實際,緊跟時代步伐,既重視選樹掌握現代科技知識、技能先進、富于創新精神的先進典型,又重視選樹長期工作在生產一線、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普通職工;既重視傳統品格,又重視時代精神,在此基礎上提煉勞模格言,發掘精神財富,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知難而進、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勞模精神,為勞模精神賦予了嶄新的時代特色。一是,建立“勞模先進座談會”制度。職工必須與勞動模范、先進個人建立經常性的溝通和聯系。公司每年召開一次“勞模先進座談會”,每次座談會可以由全體對象有勞模,先進標兵、青年職工等。通過座談會的形式,讓青年職工與勞模、標兵聊技術,學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一批青年職工在與勞模拉近距離的同時自身的技能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二是,加強勞模宣傳。公司在自己網站上設立了《勞動者之歌》專欄,把勞模、先進標兵的事跡進行宣傳。于此同時,定期組織職工聽勞模演講團的演講。在公司領導的親自把關系下,把勞模、先進標兵的事跡做成展板在公司各部門進行巡回展覽。(此部分請自己再酌情完善)一個勞模就是一個旗幟,每個勞模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他們無時無刻不以自己先進思想和行為影響帶動著周圍的人。
3、建立勞模激勵機制,放大勞模的輻射效應。
勞動模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充分顯示了工人階級的高貴品質和偉大的時代精神,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代表了職工隊伍的主流,具有極強的輻射力、感染力和說服力。選樹勞模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勞模精神的宣傳,形成人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一是大力表彰,增強勞模的榮譽感。加大勞模事跡的宣傳,使勞模事跡家喻戶曉,使勞模成為真正的“明星”。二是持續宣傳,增強勞模的影響力。我們把宣傳勞模作為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開展勞模事跡的學習宣傳,讓勞模的崇高精神影響和帶動全體職工,激發廣大職工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三是強化激勵,增強勞模的吸引力。加大對勞模的獎勵力度,使勞模們不僅獲得巨大的精神榮譽,也從物質上得到肯定。
三、實施勞模示范帶動工作帶給我們的啟示
勞模示范帶動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發揮勞模先進人物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提煉勞模先進核心技術和管理思想、展示勞模先進精神、放大勞模先進效應、打造勞模先進品牌,形成勞模先進文化,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提升公司品牌,增強公司的軟實力,為企業科學發展、持續發展提供優秀的人力資源、豐富的智力支撐和充足的精神動力。
1、實施勞模示范帶動工作,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
勞模作為先進生產力的實踐者,為公司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的創新奉獻精神時刻影響著廣大職工,在為企業的奉獻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實施勞模示范帶動工作,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最生動的表現形式。
2、弘揚勞模精神,有利于形成“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培養和選樹勞模,是充分重視人的價值的表現,為員工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突顯。
3、放大勞模效應,引領公司員工向勞模學品德學技術
通過放大勞模效應,是廣大員工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勞模的價值所在,從而在工作中以更加積極地態度向勞模學技術,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為公司和員工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進一步做好勞模工作的設想
1、進一步完善“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培養機制。
培養勞模是一項系統工程,為保證勞模的先進性、永久性,要進一步完善公司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培養機制,為勞模與職工成長提供更多的機遇,從機制上為實施勞模工程創造條件。
2、提高對勞模價值的再認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和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勞模的內涵和外延都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擴展。我們應根據廠情的需要,繼續推出適合公司生存發展需要的各種類型的勞模,加強公司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對勞模價值的再認識。
聾生學校的教育與職業高中和技校不同。學校教育不僅要增長他們文化知識,還要培養他們自立、自強、自食其力的精神,使其成為合格的公民,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但是,聾校教育的內容難以選擇,國家沒有課程標準,地方沒有指導科目。配備的專業教師有限,設置的課程缺乏針對性。由于生理殘疾的局限性,一部分聾生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獲取信息的途徑缺乏,交往范圍小,就業困難。在犯罪分子的誘騙和脅迫下,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損害了聾生人的聲譽,給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給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給社會造成損害,給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一)聾教育研究的缺失
作為特殊群體,有關聾生人群體的研究材料很少,研究聾生青少年個性的材料更少。個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的社會生活、環境、實踐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我們要增加研究機構,加大教育投入,吸引更多的人才,進行聾生群體個性特點的研究,改善目前的教育條件,并及時恰當開展聾生教育,使他們的個性像常人一樣發展。
(二)沒有專門的聾生教材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過程,而教材作為教學內容和學校傳播知識最直接、最主要的媒體,其整體結構、教材之間的遷移關系以及教材在實踐運用中的變化規律,都駕馭著學校的“教”與“學”,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我們在編制教材時,沒有考慮生的接受能力,使教材的很多內容針對性不強,提不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師生不能充分掌握基本知識技能,不能更好地結合本地實際,不能真正融合到學校的教育之中。
二、對聾教育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建議
我國高等教育現在已由數量擴張為主的“外延式發展”階段轉到旨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內涵式發展”階段。內涵式發展是一種以事物的內部因素作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結
構模式,就是注重學校理念、學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師素質、人才培養工作質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設的工作思路。聾教育是構成高等教育發展的元素之一,我們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如何提升聾生學生的綜合素質。內涵式發展背景下聾生生素質教育應如何進行?
(一)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辦學模式
國際殘疾人高等教育有三種模式:“隔離式”特教學院、普通大學附設特教學院和普通大學中隨班就讀。從我國國情出發,選擇以下特殊教育模式:依托普通高校,由國家承辦主要高等特殊教育,在發展殘疾人初、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高等教育。高等特殊教育要“兩條腿走路”,一是借鑒別國在己建立的特教學校招收一定比例的普通生的做法,方便殘疾人融入社會。二是普通高校盡可能創辦特教班、特教學院或系,集中招收聾、啞生,實施特殊教育,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高層次人才。
(二)注重聾生的素質教育
十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绷⒌聵淙?,即教育事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如何加強德育呢?
1.知行統一,把德育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踐中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道德品質,使聾生接受、形成文明行為習慣。
2.用模范人物引導學生,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3.因人施教,兼顧學生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根據其能力、悟性使用教材和教學方法講解內容。依據聾生在心理發展差異,教師要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4.以情感人,情感式教學是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情感有巨大育人功能,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肯定學生的積極態度,取得學生的信任。對青春期聾生學生的情感教育,聾生進入青春期后和正常的學生一樣,都有著對異性的好奇、對身體變化的惶恐。處理這些青春期的情感問題,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重視。結合聾生學生自身的特點,學校、教師、家庭都要想辦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愛”始終貫穿在聾生的情感教育中,使他們看到希望、看到前途,看到未來的美好,幫助聾生學生平穩渡過青春期。加強聾生學生的審美教育,對聾生青少年進行審美教育,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幫助開發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聾生由于聽力殘疾,他們的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能夠保持平心靜氣、專心致志的做每一件事情,他們更容易在工藝、繪畫、書法、篆刻等方面獲得成功。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可以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可使他們善于在生活中表現美,創作美。
(三)推進聾生教育課程設置的多樣化
課程的多樣化,首先要保證參與課程設置的人員構成,現代教育課程設置應該具有寬泛的領域,需要國家、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社區的參與,應體現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反映21世紀社會發展對特教教師的新要求。以課程理論指導,以社會生活為依據,設置多層次、多規格、多樣性的因地制宜課程,保證結構合理,層次明晰,面向未來,兼顧綜合性與一體化,構建高等特殊教育專業化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
(四)減輕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壓力
近年來,教師的職業壓力已引起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職業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職業倦怠、抑郁、沮喪、曠工和教師隊伍的流失。目前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的職業壓力研究極少,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學校的教師。然而由于教育對象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特教教師比的職業壓力更大。國外對特教教師的職業壓力的實證研究很少,國內有關特教教師職業壓力的研究則更少。對特教教師的職業壓力調查研究表明,61.3%的特教教師體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壓力,其中最大的壓力源自于學生管理。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合理安排人員和課程,緩解特殊教育教師壓力,使教師把心思花在如何搞好專業教育上。
(五)加強對特殊教育發展的支持力度
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第一位聾人校長金•喬丹說的一句名言“聾人除了聽,什么都可以做到!”要從小聽不到聲音的學生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它他們靠雙眼來了解身邊的世界,了解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我們要給他們提供有力的工具。
1.強師資
特殊教育師資力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特教經費投入有限,特教教師收入水平不高、職稱晉級困難,一些邊遠地區、欠發達地區,師資力量十分短缺。(2)特教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不高,是制約特殊教育發展的另一個問題。特教教師缺乏培訓和交流機會,專業能力不夠強,教學質量難以保證。(3)專業人才還是比較少,特教需要懂得殘疾人教育的特點的專業人才,有專業知識,能因材施教,還要具有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2.拓渠道
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由音樂審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構成。在音樂技能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歌唱、器樂、舞蹈、欣賞等方式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內容,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們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審美心理體驗,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獲得的音樂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說教來得自然真實,也是音樂審美心理要素培養的價值所在。
音樂審美感知是一切音樂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是人們把感覺到的美通過知覺反映、評價做出的情感判斷。音樂審美想象是人們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由感知到的事物(聲音、圖像等)通過高級神經活動對以往知識、經驗的重新排列組合而產生的聯想和創造。如果說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現,想象則是運用這種形象思維來設計音樂語言。豐富的音樂審美想象力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大大激發人的審美感受力。學生在努力探求和挖掘自身亮點的同時,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接受了德育、美育教育,所以“感知與想象”這兩個心理要素應作為教學的基礎階段,使學前幼師教育培養目標得到初步體現。
人們對于客觀事物不僅進行認識,還會對它產生一定的態度和體驗。音樂審美理解是人們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用某種感性形式對審美活動意蘊進行直接的整體把握和領會。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是在聆聽、體驗、觀察、欣賞某種事物產生情感之后才去活動的,審美情感有利于幫助人們認識活動、組織活動。審美理解是審美活動的理性因素,廣泛滲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整個過程中。學前專業音樂教師在音樂技能教學中,應運用以情感為主線的感染教學法,通過挖掘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行為、語言等要素來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對音樂某種審美情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材施教,使學生向個體素質多元化的理性高度發展。所以,“情感與理解”這兩個心理要素能夠健全學前專業學生的人格品格,通過發展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學習能力開發自身的智育功能,具備適應幼兒園音樂教學設計和需要的職業技能,從而成為優秀的幼兒教育者,這是培養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作用所在。
二、德育功能——學會做人是前提
學前幼師教育是一個集綜合性、實用性、職業性為一體的專業教育,學生除了要掌握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外,學會怎樣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教師應善于在教學中挖掘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過傾聽符合教學內容需要的音樂作品來進行教學,這也是中國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視的音樂審美心理的教化作用。孔子認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這就強調了音樂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孟子說:“仁言不如仁聲之人深也?!币馑季褪峭ㄟ^音樂學習完善審美心理培養品德,道德情操最終得到升華,這是溝通人類情感的橋梁,也是培養幼教人才的前提。
近幾年,我國適齡人口中大學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但隨之帶來的是一些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別是現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一些學生的入學水平,大致相當于20世紀90年代中等教育的學生入學水平。一些學生素質差,也是導致職業技能教育起點低、培養難等問題出現的原因。這些學生有的來自單親家庭、有的是孤兒、有的認識問題容易偏激、有的人際關系差、有的人格發展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關注和認識。音樂技能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的音樂審美心理特點。通過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綜合課教學,改善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人格取向問題,使學生的音樂技能素質和心理素養得到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學會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學會學習是條件
美育功能具有啟迪智慧,激發創造力,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是音樂技能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手段。學前專業的音樂技能教育以聲樂、鋼琴、舞蹈等常用技能學習為主,豐富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將充分調動學生的心理感受力和創造力,這對培養未來高素質、高技能的幼師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用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來評價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很有前瞻性眼光和科學意義的。
在幾年的音樂技能課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正是由于教師對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引導教育認識不夠,才使得學生對該課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例如,對鋼琴小樂曲中旋律形象和風格的想象力,對聲樂演唱中音樂旋律線條的運用力,對兒歌即興伴奏彈唱中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對舞蹈中肢體語言的表達力等,這些音樂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開發音樂審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實現。那么針對學前專業學生多、技能基礎薄的實際特點,應對音樂技能學科采取綜合性訓練和集體性教學,比如,在教學形式上各種技能相互滲透,在教學內容上開設風格各異的欣賞課、電子鋼琴集體課、合唱課、指揮課、創編課等,把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審美經驗在“時間上貫穿、空間上拓展、課程中滲透”,啟迪學生的智慧,張揚學生的個性特色,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不會學到會學習”。所以,挖掘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音樂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條件。
四、智育功能——學會實踐是準備
音樂技能的培養和提高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學前專業音樂技能課從教法上在全國的很多學校都強調“專業性和技術性”,對“師范性、基礎性、多元性”和學前特色“認識不透,突出不夠”,這就直接導致學生的智育功能得不到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也很難適應當前幼師職業能力素質全面提高的需要。我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以規劃職業生涯為目標創設豐富多彩的實踐課和實訓基地,以音樂審美心理引導為核心進行知識結構的提取、分析、整合、運用,使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在理論學習階段得到加強和鞏固。
創新能力是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學前專業音樂技能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因此,音樂教師要特別注重在教育過程中利用審美心理引導教育手段、方法的藝術性,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音樂技能學科(演唱、演奏、舞蹈、和聲伴奏)的學習中,使學生運用豐富的感知力、想象力來表達即興伴奏、歌曲彈唱、舞蹈的表現風格;運用情感力、理解力來進行兒歌、舞蹈、音樂活動的創編;運用音樂教育手段開啟幼兒智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等,而學前專業音樂技能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多變的教學導入方式,重視簡單節奏、童謠曲調以及給歌曲填詞的簡單創作教學;通過創設鋼琴、聲樂、音樂綜合技能比賽、綜合性的文藝匯演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特色,運用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方法組織學前兒童參與各種音樂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
總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課是集藝術性、實踐性、創造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學生要在表演、塑造、鑒賞的過程中運用學到的音樂技能知識,通過接受藝術熏陶創設更多有價值的實踐機會來完成人格品格的塑造,全面培養自身的音樂素質,使音樂技能得到綜合運用。同時,音樂技能教育也越來越需要生動活潑,充滿創造性和藝術性的教育形式,將音樂審美心理要素引入到音樂技能教育中發展學生的德育、美育、智育,這將對學前幼師教育的培養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曹理.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但菲.關于學前教育本科生藝術教育改革的探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1(4).
[3]鐘武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現狀與培訓策略[J].繼續教育,2006(9).
[4]胡松.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實現探討[J].重慶職業技術學校學報,2006(7).
(一)五年制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
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全面,成了現實社會中欺騙學生的真實的謊言。這些直接造成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聽說讀寫的實際應用能力不高,沒有良好的預習、復習、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離開老師全天候督導的初中生活,升入五年制高職學校以后,無所適從,不會學習,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外不閱讀,漢字和標點符號的書寫應用不規范,甚至連基本的行文格式都不能正常地使用,諸如此類情況較為普遍。第三,學生來源主要是文化基礎相對較弱,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相對較差,升高中沒有太大希望的分數較低的學生。迫于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他們選擇了高職院校。對學生而言,他們來這里學習也屬于無奈之舉,情非得已。五年制教育對象的特征概括起來就是:分數低、能力弱、品行差、溝通難、沒理想、不上進。
(二)三年制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
第一,學生的分數多數是在本科線下,較低,基礎知識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沒有較好的學習方法。第二,學習主動性、探索性不夠。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結果方面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三,學生大部分都來自外省市,普通話不標準,方音比較重,個別同學與之溝通起來很困難。第四,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較低。第五,寫作能力較差。對于請假條、通知等這些最基本、最簡單的文體,寫作上格式不對、行文不流暢、表達不清楚,錯別字和病句很多而且字跡潦草。
二、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抓好專業建設
伊春職業學院本著抓好專業建設,解決實際問題的方針,在保證常規教學的前提下,采取了突出兩大特色,培養四種能力等措施。其目的就是為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真正實現畢業就業零距離。
1.教學內容重組
現行的高職語文教育的教學內容陳舊,教材建設停滯不前。由于各高職學校過分重視專業建設,文化基礎課建設相對滯后。語文教育專業的大多數學生文化基礎課的成績相對較差,學生的學習熱情本來就不是很高。這種沒有特色的、陳舊的教學內容,只能使教學效果越來越差,教學實施越來越難。根據以上對現有現狀的分析,我們首先從人才培養方案入手,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強調按需設課,遵守“必需夠用”的原則。在專業知識夠用的前提下,適當填補相關拓展知識,如增加簡筆畫和書法課(三筆字)以及其他技能課(如,教法課)的比重,讓學生在掌握語文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達到一專多能的效果。其次,我們盡量安排年齡大,經驗豐富的教師去承擔此類課程,讓學生學出興趣,學出精彩。再次,要求輔導員利用課余時間去組織、督促、檢查學生,監督他們去完成作業和練習。同時,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的、貼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二次開發、選擇,編寫適合專業學生學習的教材。
2.改進教學方法
們所面對的教學對象不再是當年為高考刻苦讀書、有升學壓力和自發學習動力的高中生,這就要求我們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心態,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專業的學生,我們要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掌握教學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幾年來,在語文教育專業的課堂上我們改變了原來一味講授和單一練習的陳舊教學模式,開發采用了口語交際法、任務實訓法、講授法、串講法、實踐教學法、專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在工作中的合作與交流。專題講座以點帶面,緊密圍繞一個中心或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在課堂上互相交流,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世界觀。語言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時常設計一些熱點文化現象作為研究性課題,采用分組式、辯論式,著重設疑,引導學生閱讀、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此外,我們可以運用現代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化教學設備開境化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情境,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具有實踐性,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具有可操作性。
3.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淺出,要善于將復雜、深奧的理論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藝術語言表達出來。藝術語言“沉淀著體驗者強烈的審美意識,也常常凝縮著體驗者濃烈的藝術情感和藝術想象。”教師要掌握藝術語言,講授時,聲音應抑揚頓挫,不要用單一的語調給學生“催眠”,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多鼓勵,少批評,不輕視學生的存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對學生提出或回答的問題,無論對錯與否,甚至是在些偏激或是敷衍的,都要非常認真地對待、耐心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于處理課堂上可能出現的一切突況,時刻本著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原則,妥善處理一切問題。要努力開拓創新,大力挖掘趣味性的知識,重視知識的綜合性,注重專業的實踐性,做好各學科之間的銜接。
4.拓展學生能力
(1)突出兩大特色:即“一專多能”,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搭建合理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結構體系;突出“專業+專項+多證書”培養模式(組織學生參加普通話,三級秘書,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等級考試)。針對語文教育學生識字量少、普通話程度低等情況,伊春職業學院開展了每日粉筆字和晨讀訓練活動。粉筆字從2500個常用漢字寫起;普通話訓練從《普通話測試指南》中的朗讀材料開始。系內專門安排教師每天組織語文教育專業學生堅持粉筆字書寫和晨讀訓練。目前這些活動已初見成效。(2)培養四種能力:即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語文教育專業課堂教學不能按照傳統的??平虒W特點進行教學,也不能按照中?;虮究颇J竭M行教學。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單一地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針對這樣的問題,學院利用每周四教學研討會,分專題開展高職語文教育專業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培訓,學習職業教育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著重強調教師實踐能力在教學中的特殊作用。作為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師,要牢牢地把握住“聽、寫、讀、說、做”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實踐性教學體系。比如,要求學生做好的項目,教師自己要具備做好的能力;要求學生說好,教師就要具備說好的本領,這樣才能讓學生佩服,才能給學生示范。
5.延伸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