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09:38:45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化學新課標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新課標的推出,對教學模式表示了較高的關注,希望通過合理選擇教學模式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際,要想提高教學實效性,就要做好教學模式的選擇工作,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模式的選擇應立足課堂教學實際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選擇是保證課堂教學積極效果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要想保證教學模式能夠滿足教學需要,達到促進教學發展的目的,就要立足課堂教學實際,充分發掘課堂教學潛力,選擇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礎
在教學模式選擇過程中,既要保證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同時還要使教學模式能夠符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換句話說,教學模式的選擇要與學生的基礎和能力配套,不然就無法起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礎為準。
3.教學模式的選擇要符合教學規律
考慮到高中化學的實際難度,以及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教學模式的選擇應同整個教學過程綜合在一起考慮,使教學模式能夠符合教學規律,達到促進教學發展的目的。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應在充分了解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進行,以追求實效性為主要目的。
二、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應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新課標推出以后,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高中化學教學需要,對現有教學方法創新成為了保證高中化學整體教學效果的關鍵。目前來看,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應以傳統教學方法為基礎
在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創新過程中,應積極吸收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做到立足傳統教學方法,在繼承中進行創新,使教學方法能夠滿足課堂教學需要,達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
2.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
如人教版《化學.1》“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一節的第一部分:“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教材內容雖然簡化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沒有出現物質的量與微粒數、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的計算例題與練習,但在“學與問”中出現了相關的問題(計算),并且我認為學生也很有必要掌握這部分知識,也就是說教學中有必要下功夫讓學生掌握它。
3.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應注重實效性
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基于這一目標,我們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教學實效性為主要出發點,使創新后的教學方法能夠滿足教學需要。
三、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應正確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從高中化學教學來看,實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高中化學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中化學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較多,單純以講解的方式難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概念。為此,只有依托實驗教學,以生動的實驗實例,才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化學元素和概念的理解。目前來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正確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具體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制定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重視課堂實驗的作用
為了有效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編制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積極開展課堂化學實驗和實驗室實驗,使學生能夠在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上都能有所提高,滿足教學需要。
2.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驗教學結合在一起,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在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定實驗內容,保證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使實驗教學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達到促進課堂教學的目的。
3.對重點化學原理配以相應的化學實驗,加深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
考慮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講解重點化學原理時,應配以相應的化學實驗,使學生能夠對化學原理有更加直觀的印象,達到加深學生對化學原理理解的目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結論
一個將軍帶兵打仗不能只注重一次戰斗的勝敗,而應當考慮整個戰局,這樣才能保證最后的勝利。教師帶領一個或幾個班的同學們學習化學,不能只為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奮力拼搏,有一些知識點較難也不好理解,可以放一放,通過后面知識的學習自然就解決了,不要搞得人困馬乏,大家都失去信心。要知道在高中化學學完后同學們掌握就可以了,因此,整體意識的形成有利于高中化學的教學和學習。
二、培養同學們建立化學知識結構體系
新課標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是學好化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培養化學素養提高化學能力的必然途徑。沒有知識結構體系的知識是零散的,既易忘又不便于用。新課標的知識結構體系為:必修1和必修2是讓同學們知道高中化學有哪些內容,都是介紹性不宜太加深,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加深。因此,在學習必修1和必修2時不要過多擴充,更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必修1都是一些高中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且后續學習中經常用到,要放慢速度多聯系多鞏固;必修2速度可以加快,因為選修內容是對必修2的補充和加深。
三、培養同學們提高課堂效率能力
雖然我們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但由于高中學生的知識量有限、新課標知識結構不完全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教材中新授課內容要讓同學們自己解決難度較大,我認為高中化學主要還是傳授型教學,既然這樣提高課堂效率就成為同學們學習的關鍵?,F在多數的課堂還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課記筆記,之所以這樣主要是:教師只講是什么不問為什么,學生只記筆記不想為什么,一節課師生互動很少,課堂枯燥無味。
四、培養同學們利用好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的能力
教材是國家教育部提供的學習必備材料,它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知識內容,還提供了知識范圍。不同版本的教材,基本內容是不同的,因此在高考中規定了哪些省份用哪種版本教材。為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當了解本地教材版本,讓同學們利用好教材。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內容,還增加了“學與問”、“思考與交流”、“資料卡”、“科學探究”、“家庭小實驗”、“實踐活動”、“科學視野”和“習題”等相關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對基本內容的補充和擴展,同學們在把握基本內容的同時,也要將這些信息進行了解。
五、培養同學們自我復習和自我總結的能力
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更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要求將教師演示實驗轉變為學生演示實驗,發揮學生在實驗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合理改進和補充實驗,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素材,并將其設計成探究實驗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促進探究能力的培養[1]。同時,教師需擴充分組實驗,擴展課外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能夠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找到實驗器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開發自身的創新潛能,在實驗中探尋更多未知原理和規律。
2.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室教學的優化策略
2.1發揮高中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發揮高中生的主體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有全面了解,合理組織演示實驗,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操作實驗,實驗前教師需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等,實驗中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并認真思考出現此種化學現象的原因,最后用所學化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2]。例如,在驗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實驗課堂中,教師首先要讓高中生回顧已學的次氯酸的漂白性和藥用炭的吸附性,積極思考漂白的不同原理、實驗現象的異同;其次開始演示實驗,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最后讓學生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講解為什么會得出此種實驗結果,總結二氧化硫的性質。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體現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實驗能力。
2.2培養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根據高中化學教材所提供的設計方案進行實驗,雖然可以有效驗證某些實驗現象,但學生無法明白其中化學原理,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3]。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將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索性實驗,并將高中生已掌握的知識與探索實驗有機融合,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思維,使其學會知識遷移,能夠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思考未知問題,進而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問題[4]。例如,在配制100mL1.00m0L/NaCl溶液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只介紹高中生實驗內容,讓學生自己分組操作實驗,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則需加以指導[2]。實驗結束后,每組學生都讓教師對自己配制的溶液進行評價,此時教師需針對性地指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違規操作,并結合實驗中的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解決相關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需對自己的實驗情況進行回顧和思考,總結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
2.3挖掘高中生的創新潛能
高中化學實驗中包含許多化學原理和規律,若僅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則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需根據高中化學相關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擴展和完善實驗教學內容,為高中生提供更廣闊的創造空間,從而挖掘高中生的創新潛能,不斷提高高中生的創新能力[5]。如在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實驗結果,并讓學生比較各種實驗方案,總結自己的設計方案存在哪些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案,通過分析和總結,學生可以體會到設計的原則和要點,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驗證實驗現象,從而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全面發展。
3.結語
在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下,許多高中化學教師會利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實踐中得不到顯示。在化學課堂中,許多學生在進行被動學習,沒有化學學習的熱情,大大影響了高中化學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轉變,解放自己的教學思想,更新教學方法,用實際行動去轉變傳統的教學手段,才能讓高中化學教育局勢得到逆轉。首先,教師要學會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其次,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角色進行轉變,不能將自己作為課堂中的權威,而要與學生共同學習。比如在講解《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與學生討論有關于甲烷的問題,討論甲烷在生活中的存在、其存在的積極意義等。教師通過拋磚引玉式教學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會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動者,促進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二、加強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化學教學創新的重要手段。高中學生正處于成長敏感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自我表現欲望也很強烈。教師要通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去自然地關注學生的變化,肯定學生的優勢。高中學生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更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在教學中,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得更加主動,也會讓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信心得到建立。一位平易近人的教師,更容易得到學生的依賴?;瘜W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正確對待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給學生表達個性化觀點的機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輕松和諧。比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跟著自己進行化學學習。當學生勇于表達觀點時,哪怕存在錯誤,也要從其他角度進行肯定,激勵學生與自己互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加強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更能夠讓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以形成,大大提高化學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科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比如在講解《氨硝酸硫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關于三種化學物質的性質,讓學生清晰明了地看到三種物質化學性質的不同,并利用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了解三種物質的用途。當學生對其具有基本認知時,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得以創設,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化學實驗的設計與實踐,對化學知識進行驗證,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
四、加強學生參與度的提高
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在教學改革的今天,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只有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讓化學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各學科學習模式的相似化,會讓學生覺得學習過于枯燥。作為一個自然學科,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且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競賽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化學知識,提高課堂參與度。比如在講解《石油、煤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總結盡可能多的能源利用方法。在課堂中,通過搶答的方法去回答能源應用方面的問題,以計分的方式決定勝負,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
五、結語
化學實驗是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動腦、動手,才能學好化學,而實驗本身也具有生動、形象、真實的特點。在課堂上,首先教師要做好實驗演示,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謂實驗演示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相關的實驗演示,以展現物質的性質,并要求同學們認真的觀察[2]。做好實驗演示,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實驗演示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一下幾點:
1.1注重演示方法
一個成功的實驗演示才能真正達到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在選擇演示的實驗時,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滿足突出重點,符合直觀、安全、可靠、簡單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首先在上課之前,做好備課,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內容、操作方法、過程、結果等;其次要設計好整個實驗的演示過程,并對于突況做好準備工作。
1.2引導學生思考
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觀察實驗的同時也能積極的思考問題,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結合教材對實驗的步驟、方法、原因進行解釋和說明,還要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的思維到課堂實驗的研究對象上。在實驗結束之后,還應引導學生對實驗的目的、過程、內容進行分析,對實驗的原理、方法和思路進行思考,從中找到啟迪。
例如:進行“氨的性質”的實驗演示時,首先明確實驗的內容和目的,即氨的噴泉實驗和氨氣和氯化氫氣體之間的反應。在進行實驗之前,要求學生在實驗之前和實驗過程當中進行以下問題的思考,一是為什么氨會形成噴泉,說明氨有什么性質?CO2等也能形成噴泉嗎?二是氨溶解于水僅是溶解過程嗎?為什么噴泉呈現出紅色?那么CO2是否能噴出白色的噴泉?三是氨氣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為什么會發生現象?通過這個實驗,濃氨水和濃鹽酸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質?那么,濃氨水和濃硫酸之間會發生這種現象嗎?通過提出以上這些問題,要求學生觀察的同時結合教材積極地思考,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該堂實驗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的能力。
2做好高中化學學生的分組實驗
所謂分組實驗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獨立完成的實驗[3]。分組操作實驗可以促使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加強動手能力,獲得現象、數據、實驗結論。待學生分組實驗完成之后教師要做出評價,對操作錯誤的學生進行糾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時還要表揚并鼓勵操作規范的學生。
2.1引導學生進行預習
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主要包括對實驗的內容、方法和儀器等進行預習,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在分組實驗中,學生往往會對實驗的儀器和原理感到陌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印象,也避免了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手忙腳亂、呆板的操作。
2.2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實踐
化學實驗就是要求學生動腦動手,因此其特點也就是要凸顯個人活動,強調學生學生參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能。在實驗教學中,應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操作,也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邊講邊實驗,增加探索性實驗等,讓他們親自動手進行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實驗能動性。
2.3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課前進行預習,在實驗過程中進行探索,在實驗完成之后,也應讓學習對實驗進行總結,要求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所需的儀器以及原理進行思考和分析,
鼓勵學生根據實驗事實,大膽的質疑,抓住現象的本質,找出與之相關聯的問題,結合實驗和教材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探討,以達到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實驗目的。
3強化高中化學學生課外的有效性試驗
3.1增強實驗的趣味性
高中學生的好奇心、貪玩心較重,教師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具有趣味性的課外化學實驗能更好的融合知識。例如運用CO2與NaOH做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制粉筆炸彈、在水中生火等化學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2強化實驗的實用性
讓學生學以致能夠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更加鞏固,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實用性較強的課外實驗,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這不僅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生活性,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是有用的。例如自制滅火裝置、釀造米酒、清洗水垢、測量土壤和大氣的成分、了解廢舊金屬材料的回收和利用、自制凈水裝置等等。
3.3實驗的鞏固作用
(一)課堂角色轉換
我們應該在課前要求學生們對將要學習的化學元素進行自主探索,通過各種正規的、可靠的途徑對元素的知識進行搜索和了解,了解到這些元素在生活的中的實際應用和真實存在,之后在課堂上則主要是由教師來組織教學活動,通過交流的形式將學生們的探索結果總結在一起,形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學內容,教師再對整個內容進行補充,實現總體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也對化學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而且,對于學生們自行總結的知識,學生們會有一種“親切感”,從而形成更加深刻的、長久的記憶。
(二)尊重學生個性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將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重點激發學生們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采取更加彈性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及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享受到“因材施教”的待遇,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體發展。比如說,化學當中經典的“焰色反應”,每一個人看到的自然界中的顏色本身就是有差異的,所以學生們在焰色反應的觀察過程中,對于火焰顏色的定義也是不同的,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充分尊重每一個同學的觀察結果,并解釋出現不同微小差異性結果的原因,讓每一個認真觀察和實驗的同學都得到認可,增強學生們學習化學的信心和探究化學知識的勇氣。
二、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化學素養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學科,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科學素養,重點培養學生們的探究能力,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設置一些課堂實驗,給學生們自主探究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學習化學理論,親眼見證化學反應,進而提升學生們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比如說,在進行化學反應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會對每一個化學反應式的形成產生好奇和疑問,而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并不是每一個化學反應式都有時間通過化學實驗來進行驗證,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自主探究的空間,然后幫助學生們充分理解。這也就是相當于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來實現素質教育,因為只有素質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對國家對社會有實際作用的新型人才。
三、充分利用資源,加快教學速度
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背景下,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各種多媒體資源,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滿足實驗課程的安排,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來播放一些化學實驗的視頻,讓抽象的化學反應變得生動具體,讓學生們真正了解到化學反應的過程,對于出現的反應現象也有了直觀的觀察和記憶。比如說,在進行苯的分子結構教學過程中,我們用圖片來展示苯分子的結構,能夠十分形象地、直觀地展現出苯的分子結構,學生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觀察,進而很輕松地了解苯的分子結構,并在實際的應用中更加地靈活。
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實施,是以素質教育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和塑造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是科學的、前瞻的教育,體現了現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動性、民主性、創造性的時代特征。這就要求21世紀的化學教師必須站在化學發展的"昨天"與"明天"的新舊契合點上尋求自己的創新與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了時代的主潮流,化學課堂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高中化學新課標對化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創設學習的情景,激發探究欲望,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養成科學態度。本文結合我實施新課標一年多來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
學生自主學習是創造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呢?
1、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還要強幾千倍。"因此,教師要以人為本,相信學生的潛能,相信學生能夠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斷變化發展與進步的個體。"搬運工與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馬克思)。"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做到尖子生吃飽,中差生吃好,使全體學生自主參與,激勵競爭,形成一個"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學生共同提高的統一整體。如我在每一節教學時,都預先準備一份學案,學案中所涉及的問題有深有淺,首先讓學生預習教材,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學案中的題目。這樣一來使好、中、差的學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
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的基礎。新世紀呼喚著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要求教師的權威從此不再建于學生的被動與無知的基礎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從而發展思維。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作為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過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師在課堂中始終要以學生為主體,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導演",把學生推向化學教學的舞臺。
3、善于運用言行表情,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善于運用言行表情,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贊許的話語,一番精彩的開場白,都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得終身受用的化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如在講授《化學選修1》"合金"時,我便臉帶疑惑,很謙虛地向學生討教:"剛剛老師碰到了一個問題,怎么解釋都覺得不夠全面,想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幫老師一起解釋。"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卻為什么有一定的熔點,這下學生們可就熱鬧了,有的說,合金是幾種金屬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物質;有的說,合金的形成不是簡單的將兩種金屬進行混合,他們之間是要斷裂金屬鍵的,金屬陽離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說,合金從物質分類上看,有的屬于機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屬于互化物合金,無論那一種類型,只要組成一定時,熔點就一定。最后學生在共同討論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義。這樣不但讓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另外,在平時的課堂中,筆者還時常用贊許的話語鼓勵學生,如"老師也有同樣的想法"、"老師覺得你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雖然說得不是特別得好,但你很勇敢"等等,增進與學生的感情,使每位學生時刻感覺到自己是課堂中的主人。
4、課堂中設計多種參與方式,培養嚴謹的科學學習習慣。
我在課堂中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通過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集體評議、師生交流等多種教學手段,使自己發揮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多讓學生各抒已見,多聽學生意見,與學生配合,達成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探究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自我獲取知識,我常組織學生廣泛地討論,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結論。
例如學習《化學必修1》氯氣溶于水時,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我設計了一個探究的實驗:將新制的氯水分別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溶液中觀察有何變化,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首先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然后再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各抒已見,相互啟發,教師再巡回點撥,最后在廣納眾議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這種教學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引導、指導、點撥、評價的主導作用。學生通過實驗中,親自去發現問題,使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探究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了表達能力;歸納總結,促成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與提高。通過以上學生的動手、動腦、動眼、動口等活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創造力是個體綜合素質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種特殊素質,是推動全體順應環境、挖掘潛力、走向成功的內在動能。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呢?
1、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質疑品質。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教材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對疑問有與眾不同的解釋。"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愛護和培育學生的好奇心、質疑習慣,是培養他們創新意識的起點。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讓學生多問、多想、多說,從不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允許學生保留自已獨樹一幟的觀點,培養敢想、敢說、敢做、敢爭論的精神,使學生產生創新的欲望和激情。如我在講授《選修1》"生命的基礎-蛋白質"后,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蛋白質的變性都是化學變化嗎?如果都是化學變化,那么雞蛋煮熟后還是蛋白質嗎?"聽完學生的問題,筆者大吃一驚,這個問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所以覺得特別尷尬,但當看到孩子充滿疑惑的眼神時,我毫無猶豫地表揚了他:"你確實是一位很會思考的同學,這個問題問得挺好,老師都沒考慮到,看來課后我們可得好好討論一下。"后來,這個問題不但引起了學生的討論,也成了老師討論的焦點。因此,教師不可抑制孩子的提問,應鼓勵學生多疑多問,激活思維,培養學生興趣,誘發創新意識。
2、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培養學生創新品質。
陶行知先生曾經謳歌:"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實施創造性教學,寓創新素質的培養于課堂教學之中,"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的發展源的''''機靈點'''',使學生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揮他的天賦。"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自然學科,它自形成以來就與生產、生活和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備課中應該收集和參考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生動材料,創設課堂教學的活潑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發散性思維,多角度的思考問題,以求得多種設想、方案或結論。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得到"活化"和發展。如《化學2》第二章第二節關于原電池的教學,我是這樣創設教學情景的,把2mol/LNaOH溶液分裝在兩個試管中,然后分別投入純鋁片和表面沉積有銅的鋁片各一片,觀察所發生的現象。后者產生氣泡速率比前前者快,在這基礎上向學生提出下列問題:"能否設計出比較活潑的金屬作正極、不活潑的金屬作負極的原電池?"原電池中活潑金屬作負極、較不活潑金屬作正極,這是學生熟知的。所以問題一提出,馬上有學生認為不可能設計出這樣的原電池。但也有學生聯系教材中的實驗展開了聯想,聯想中創造性思維火花產生了,提出了以下設計方案:
(a)鎂、鋁作電極,浸入NaOH溶液中,鎂的金屬活潑性雖比鋁強,但鎂不跟NaOH溶液反應,所以鋁作負極、鎂作正極。還有學生聯想到鋁遇冷濃HNO3鈍化,又設計出另一種方案:
(b)鋁、銅作電極,浸入濃HNO3溶液中,鋁的金屬活潑性雖比銅強,但鋁被濃HNO3鈍化作正極,銅作負極。用電流計驗證,果然符合?;瘜W實驗誘發學生突破常規,跳出原有知識的框框,能使學生的思維激活到最佳狀態,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鍛煉。
3、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養自主探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