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14:19:12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數學經驗交流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教學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挖掘身邊素材,讓學生輕松學習。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師充分挖掘了學生熟悉的物品作為學習的資源,例如:出示“恐龍、鯨魚、輪船、直升飛機”等大宗物品,讓學生感受到用原來的千克作單位太小了,必須要用一個大的計量單位來表示,那就是“噸”;再出示“雞蛋、奶牛、純凈水、綿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估算或計算,深刻理解1噸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組噸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馬路的承載量、起重機的額定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等,把數學活動和生活應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和改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尋求最佳切入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用。
㈡運用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每一分鐘都在孕育著創造,都將可能誕生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創意,已由完全地預設不斷地走向動態生成,時時在彰顯著課改的多彩魅力,演繹著課改的新理念。而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們預設之中,有的在我們的意料之外。這就要求我教師要從關注預設的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噸在生活中的運用時,教師出示了電梯的載重量1t,蓋住了可承載的人數,讓學生猜猜應該是多少人?學生的回答是:“二十幾”、“20”、“25”、“30”、“27”,教師面對出現偏離預設的生成,沒有強行把學生的思維拖回預設的軌道,而是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深入思考,這時第六個學生站起來說:“應該是13人,剛才他們說的是小孩,應該是大人。”教師蹲下身子看孩子的世界,故意反問“那小朋友應該是33人,那我們是不是該寫小朋友33人?”這時學生想象著33個小朋友進電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學醒悟:不行,雖然33人的重量沒超過1噸,但是33人電梯里面是裝不進去的。這時教師再請33人站起來,問道:“如果把這33人裝進電梯里,情況會怎樣?”學生看著這么多同學,一下子就明白了電梯里面為什么不寫小朋友33人了。教師放慢腳步,與孩子同行,善于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從熟悉的地方顯出新的風景,創造出了精彩的瞬間。讓課堂教學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學生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發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心靈共舞的家園。
二、親歷過程,主動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近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描述,明確了小學數學的內涵,即數學是一種過程。數學的學習,應努力讓學生親歷這一完整的過程。
然而,反思我們的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偏重于學生“眼看、心記、耳聽”的現象,孤立、機械地強化抽象概括,狹隘、生澀地解讀方法理論,忽視了小學生“操作中體驗、體驗中感悟、感悟中建構”的認知規律,使數學逐漸變成一門被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以前在教學“噸的認識”時,我們一般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請學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著就得出1噸=1000千克,隨后的任務就是做很多的鞏固練習。從中顯現出來的教學方式為:單純觀察----機械記憶----克隆模仿,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學方式。
1噸是個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讓學生在頭腦中正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可謂獨具匠心。教師讓學生親歷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觸摸數學鮮活生動的生命脈息,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㈠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堂中,通過學生的“猜測、驗證、操作、感受”等活動,1噸的大小在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學生現有的數學經驗是學生學習認知的起點,也是探索、建構新知識的“支架”,噸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對“1噸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噸;每個同學平均體重30千克,33個共重1噸;每頭奶牛重500千克,2頭奶牛重1噸;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噸等,共10組,有了這么多素材積累,學生在頭腦里建構了豐富、科學的1噸表象,為后面幾噸物體的重量打下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2、 開放的活動,豐富表象
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估計、交流、想象等活動,經歷1噸大小建立的過程。課堂上,老師安排了3個層次的活動。⑴通過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體驗25千克的感受,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有感而發:“太重了”“特別重,實在搬不動”、“我覺得有點象運動會里的舉重”……豐富而又真實的感受,接著老師追問:剛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這樣的大米重1噸?進而推出要40袋,教師再問:如果把這40袋大米轉到一個大袋子里,你可能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根據剛才搬25千克大米時的感受,想象著可能會有的感覺,自由地談論著:“重死了,根本搬不動”、“壓扁了”“還沒搬起來,渾身的力氣都沒了”、“我渾身都散架了”。,通過搬一搬、說一說、想一想等體驗活動,初步建立了“噸”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噸的大米對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老師讓學生猜猜在坐的同學的體重有沒有1噸?多少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最后讓33個同學起立,讓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個同學的體重,這大約就是1噸的重量。⑶利用常見的物品,想象1噸的重量。老師首先出示一組圖片:
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圖片的意思,再在班級內交流匯報。然后教師又出示圖片:
由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個這樣的物品重1噸?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主動在頭腦中積極建構的過程。這里通過四個開放的活動,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表象,進一步深化了對噸的認識。
3、變式練習,深化表象
學生對所學知識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這一表象,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及應用,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分化,這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三個層次的變式練習達到了這一目的。⑴噸在生活中的應用。先由學生說說你在生活的什么地方見到過寫著幾噸幾噸的呢?再由教師從實際生活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噸”這一重量單位的實際運用。由1噸轉向對幾噸的認識,深化了學生對噸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⑵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此坪唵危瑓s是對知識的一個很好的整合,在讓學生回憶已經認識了哪幾個重量單位之后,再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它需要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對所出示的物體重量進行合理的估計,需要學生對所學重量單位有清晰的認識,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⑶修改數學日記。日記一般是語文里的內容,而這里呈現的卻是數學日記,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讓學生感到有些“新奇”。日記的內容設計也讓學生忍俊不禁,在會心的笑聲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克、千克、和噸”的認識。
㈡讓方法在體驗中生成
課堂上,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在數學活動中主動參與,親身經歷,獲得對數學事實和經驗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它讓學生以認知主體的身份親自參加豐富生動的活動,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從而在體驗和創造中學會學習方法。
⑴知識引入----自由猜測,激活思維。在猜一猜在坐同學的體重合起來有沒有1噸的游戲中,開始是學生是自由猜測,分為兩派:有1噸和沒有1噸。
⑵問題探究----驗證猜測,促進理解。在學生自由猜測后,教師以問題:“到底有沒有1噸呢?有沒有辦法?”引起學生再思考,這時有同學想到了算一算的辦法,假設每個同學的體重是50千克,50個同學的體重就用50*50=2500千克,就是二噸半,超過一噸了。
⑶實踐應用----延伸練習,啟迪思維。教師在肯定上一位同學推理方法的同時,對學生的估計作出了科學的引導,三年級同學的平均體重約是30千克,隨后再次讓學生猜測55個同學的體重會有1噸嗎?有了前一位同學的啟示,這里同學們很快地作出了判斷,超過了1噸,。這時教師再讓學生進行逼近估計:哪究竟要多少個同學的體重會有1噸呢?這時學生猜測的結果有37、38、39、40、45等等,到了這等火候,教師方才宣布正確結果,大約是33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
整個環節中從“知識引入----問題探究----實踐應用”,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充分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在思維相互激烈地碰撞中,學生不僅再次感受了1噸的大小,而且也學會了探究問題的方法,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
三、關注生命,傳承文化———讓數學課堂閃耀人文之光
《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教育應重視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大力加強這種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的培養,以使我們的學生形成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情感力、獨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因此,祁老師以各種方式充分挖掘數學教育中的人文價值,加強學生科學人文精神的培養。
㈠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和諧的人文學習氛圍。
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涌動著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我們要用溫馨的教育沁人心脾,潤物無聲。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導,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達到情感交融。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問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還有嗎?”“談談你的感受”;經常鼓勵學生的話就是“大膽估計,錯了也沒關系”。教師尊重學生個性,營造一種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圍,傾注教師的人文關懷,面隊學生的回答,不管答案正確還是錯誤,教師都向學生投去贊許和親切的目光,正是教師寬容的接納和理解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從而增強對學習的信心和自信。
㈡傳承數學文化,激起學生的家鄉自豪感
教師通過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從原本單純的“教”,變成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們學會了某一種數學知識,卻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更不會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但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學生本身具備的能力,堵死了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道路。而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教材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教材展開。教材也是連接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紐帶,依據教材,教師才能夠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雖然現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有些教師采取了趣味的教學方法而使課堂熱熱鬧鬧,卻忽略了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學習輕松了,興趣濃厚了,然而卻沒有學習到應該掌握的知識,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熟悉教材中的知識是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并且還應該掌握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應當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不“跑題”,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上學到知識。
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在學習數學時的表現就會有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當多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有些學生善于嚴密地思考,在某一處數學知識上,要把每一個點都想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就是不會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卻花費時間比較長,教師就應當教該學生如何篩選數學知識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從而節約學習的時間。而有些學生善于跳躍式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是速度快、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強,卻容易因為馬虎粗心犯下錯誤,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養成仔細認真的好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把學生喜歡的事物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娛樂和游戲中學習,這比單純地講解教材中的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無法總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而相對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所謂合適的教學方法,其真正的含義就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對于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于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于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教師不應當因為自己教學方法的問題而造成某些學生學習方面的困難。教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應當符合這一要求。
要想讓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當在課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預測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認真寫好教案設計。在上課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教具,教師也應當在課前準備好。而在講完一堂課之后,教師應當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并且及時與學生交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外做好這些工作就會減輕自己和學生在上課時的負擔,學生們學習的時候也會很輕松。從這一點來看,教師的課外工作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課上的工作。
“開展教育科研是興教、興校、育人的根本保證?!苯處煵粌H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僅要培養學生,而且要通過科研,培養自己,教研相長。一方面,教師研究的問題直接來自教育教學實踐,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它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才有價值。另一方面,教師的科研應體現在如何將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是一名學習者。首先,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學習者角色是一種自主式的學習主體。教育科研是一個不斷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學習”的本質所在。其次,教師作為自主式的學習者是貫穿教育教學過程始終的,只有學習行為日常化,教師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唯有如此,教師才不是在自己的領域里被動的工作,而是主動地創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燒得什么也沒有的蠟燭,而是用科研不斷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個只對教材做膚淺了解、按教案簡單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為攀登教育科學藝術高峰的實踐者。
一、 有效是前置性作業的核心價值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之不僅會學習,而且學得有效率、有成效,形成探究、合作、傾聽等良好的習慣。前置性作業既然是要解決“學生先學”的問題,那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要讓學生先學什么?為什么要先學這些內容?怎樣先學?怎樣組織評價?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解決“學生先學”有效性的根本問題。
1.初次布置作業的尷尬。這次要學習的是“乘法的初步認識”,我布置學生回去搜集有關乘法的有關資料??墒牵险n匯報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使課堂陷入了困境。一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匯(轉載需注明來源wWw.HAowoRD.cOm)報,二是那么多的資料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交流完。最后好不容易磕磕絆絆上完這節課,我的信心卻降到了零點。
2.課后的反思。下課后,我靜下心來反思整個事件。意識到生本教育并不是一下子放開就萬事大吉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這次對學生可能找到的資料沒有充分的預設,對于課堂交流的形式沒有作審慎的計劃。
3.有效前置作業的標準。
(1)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有效的前置性作業應當起著助推器的作用,能夠較快地啟動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有序思考,進入
學習狀態,最后使多數學生學會、學好。
(2)從學生的學習狀態來看,有效的前置性作業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欲望,使學生愿意參與學習,愿意與同學開展交流、爭論、合作等。
(3)從所學知識的核心價值來看,有效的前置性作業必然與所學知識緊密結合,并且為所學知識作好鋪墊作用。
二、有效設計前置性作業的基本策略
1.教師設計的作業要具有開放性。既然是要讓學生自己學習,就要具有開放性。這種開放不是形式上的開放,而是指思維的開放。
2.作業設計要把學生的“學”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業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好教”,而是為了“好學”。所以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必須時刻把“如何讓學生學好”放在首要的位置。
三、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獲得持續有效
一帶著好心情上課。
之所以談到上課的情緒,是因為本人的脾氣比較急, 有的時候沉不住氣,易于動怒。 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在課堂上看到學生走神、做小動作,打鬧等,剛開始還能做到委婉的提醒,如果還不奏效,就會禁不住火冒三丈,把學生一陣狂批,如果趕上心情不好,那脾氣就更大了。等到全班鴉雀無聲了,再繼續上課,一節課下來,心情糟透了,效果也甭提了。
在咱們二小這幾年,自己的孩子也上學了,自己的認識和心態也改變了不少,上課時對于情緒的控制和調節能力也逐漸增強,特別是今年再帶一年級,感覺和以往確實有很大不同,這次的心情特別好,能心平氣和的上好每一節課,每天精神煥發地走上講臺,以精煉簡潔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豐富切實的例證、工整適量的板書講授課堂內容;學生則能聚精會神地聆聽教師講課,開動腦筋認真思考、踴躍發言、大膽回答問題。在這種好心情的感染下,看“調皮學生”也是那么順眼,對“差生”也感親切。一堂課下來,自己感覺很享受,學生學的很開心,課堂效果當然也不錯。
當然,咱們老師也有喜怒哀樂,比如身體的原因,工作的不順心,家庭原因等都可以導致情緒不佳,所以我們要學會在課堂上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情緒不佳,就應適時地加以調整,不要讓其再繼續下去。如課前發現自己的情緒不佳時,可以采用靜靜地坐一會兒,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調整自己的情緒;課堂上由于偶發事件使自己情緒不佳時,要暗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稍稍加以停頓,既可穩定情緒又可穩定課堂氣氛;也可講個笑話等加以化解;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我們保持最佳的情緒狀態,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才會有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有了好的教學情緒,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可以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融洽,自己不犯錯誤,還有益于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
二上好課,教好書。
教書是咱們的核心工作, 談到這個話題,話題太多,真不知道從哪里說起。我認為在老師們教學技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之所以教學質量有差別,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同導致的。我們在聽課時,常常會發現,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老師講的知識面的大小和寬窄是不同的,有的老師能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面廣,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思維得到提升,有的老師卻只是點到為止,學生也就止步不前了。所以備好一堂課非常關鍵,深思熟慮,反復推敲,既要考慮到知識點的遷移、銜接,難點的突破,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前幾天,我們剛剛學了一節課,整十數的加減法,內容很簡單就是學習20+30 30+6 67-4等類型的計算,剛開始備課,覺得教學內容很輕松,學生肯定會,沒什么好講的,多練練就行了,可是靜下心來琢磨,問題多了,一20+30學生會做不會說,必須講清算理,二30+6學生會說了,還要辨析清楚為什么不讓6和3相加,67-4為什么不能6-4三只講還不行,要讓學生借助計數器撥珠子,或擺小棒對以上知識點有更形象直觀的理解。 這么一想,這節課還真不那么輕松,由于我們準備充分,這節課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只有對各反面有了充分的準備歐和預計,課堂上才能 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我個人比較喜歡對課本上有限的題目進行改編,比如“一題多解”,還有“一題多變”、“一法多用”、“一圖多畫”等,借以考察學生的讀題能力,靈活解決能力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和參與場所,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因素,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并通過交流,集中群體的智慧,實現課堂教學的“群英會”、“大合唱”。對于課本或樂園上的典型題目,我喜歡拿出一個,用一節課的時間全面進行擴展,把能涉及的知識點或解題方法 數學思想進行全面滲透,對于此類課特別是優秀的學生特別喜歡。對于課本和樂園上的同類題目,我的處理方法是哪出最有代表性的一個講透,其他題目就不再進行重點講解了,這種方法,比較省時,但不影響教學效果。
教數學就是教方法,教思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掌握了方法就等于擁有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比如數學講究轉化,所以在講課過程中我很注重這個數學思想的滲透。轉化可以把生疏的題目轉化成熟悉的題目;把繁難的題 目轉化成簡單的題目;把抽象的題目轉化為具體的題目;它能分散難點,化繁為簡,有迎刃而解的妙處。簡單的說就是化“新”為“舊” 、化“整”為“零”、化“難”為“易”、化“隱”為“顯”在新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我們都要抓住每個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讓學生體會到轉化的妙處,從而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自覺自愿的嘗試運用轉化的思想。
我們學校提倡老師們教學后進行總結反思,以便于更好的促進教學。我認為在數學課堂上也應該提倡學生及時總結,及時反思,當學習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就引導學生適時總結,進行不完全歸納,形成結論性的語言,這對于加深學生理解、鞏固當堂所學知識、掌握規律和啟迪學生積極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聽、說、讀、寫、思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方面,下面我就培養聽的習慣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在數學課堂上聽講至關重要。我給學生說,只要你在課堂上做到認真聽講了,家庭作業不做都不會影響你的成績。
從開學的第一節課起,我就對學生說,一要認真聽老師要求和講課,每個知識點、每個要求老師只說一遍,不會重復。 二是學會聽同學們發言,小孩子年齡小往往只注意聽老師的講課而忽視同伴的發言,別人一說就接話,如果讓他來說其實他說得還不如別人。這個習慣的修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我常常要求學生在同學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注意聽,邊聽邊思考:同學回答得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么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若需要補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舉手,經允許再站起來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且明確規定舉手發言的意思是:舉手經允許方可發言 。對于那些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并積極質疑或提出不同意見的學生,大張旗鼓的表揚。當講到關鍵時,我會放慢語速,先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再講解。
四多參與集體備課,與同事多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師。 我們處于一個集體環境,對于自己的專業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一、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教學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轉變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挖掘身邊素材,讓學生輕松學習。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師充分挖掘了學生熟悉的物品作為學習的資源,例如:出示“恐龍、鯨魚、輪船、直升飛機”等大宗物品,讓學生感受到用原來的千克作單位太小了,必須要用一個大的計量單位來表示,那就是“噸”;再出示“雞蛋、奶牛、純凈水、綿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估算或計算,深刻理解1噸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組噸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馬路的承載量、起重機的額定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等,把數學活動和生活應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和改造。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尋求最佳切入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用。
㈡運用生成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每一分鐘都在孕育著創造,都將可能誕生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創意,已由完全地預設不斷地走向動態生成,時時在彰顯著課改的多彩魅力,演繹著課改的新理念。而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們預設之中,有的在我們的意料之外。這就要求我教師要從關注預設的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例如,在感受噸在生活中的運用時,教師出示了電梯的載重量1t,蓋住了可承載的人數,讓學生猜猜應該是多少人?學生的回答是:“二十幾”、“20”、“25”、“30”、“27”,教師面對出現偏離預設的生成,沒有強行把學生的思維拖回預設的軌道,而是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深入思考,這時第六個學生站起來說:“應該是13人,剛才他們說的是小孩,應該是大人?!苯處煻紫律碜涌春⒆拥氖澜?,故意反問“那小朋友應該是33人,那我們是不是該寫小朋友33人?”這時學生想象著33個小朋友進電梯的情景,突然有同學醒悟:不行,雖然33人的重量沒超過1噸,但是33人電梯里面是裝不進去的。這時教師再請33人站起來,問道:“如果把這33人裝進電梯里,情況會怎樣?”學生看著這么多同學,一下子就明白了電梯里面為什么不寫小朋友33人了。教師放慢腳步,與孩子同行,善于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從熟悉的地方顯出新的風景,創造出了精彩的瞬間。讓課堂教學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學生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發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心靈共舞的家園。
二、親歷過程,主動建構——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近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描述,明確了小學數學的內涵,即數學是一種過程。數學的學習,應努力讓學生親歷這一完整的過程。
然而,反思我們的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偏重于學生“眼看、心記、耳聽”的現象,孤立、機械地強化抽象概括,狹隘、生澀地解讀方法理論,忽視了小學生“操作中體驗、體驗中感悟、感悟中建構”的認知規律,使數學逐漸變成一門被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以前在教學“噸的認識”時,我們一般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請學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著就得出1噸=1000千克,隨后的任務就是做很多的鞏固練習。從中顯現出來的教學方式為:單純觀察----機械記憶----克隆模仿,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學方式。
1噸是個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讓學生在頭腦中正確建立1噸的觀念?本課可謂獨具匠心。教師讓學生親歷完整的數學學習過程,觸摸數學鮮活生動的生命脈息,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得到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㈠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堂中,通過學生的“猜測、驗證、操作、感受”等活動,1噸的大小在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學生現有的數學經驗是學生學習認知的起點,也是探索、建構新知識的“支架”,噸的認識必須建立在對“1噸的大小”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40袋每袋25千克的大米重1噸;每個同學平均體重30千克,33個共重1噸;每頭奶牛重500千克,2頭奶牛重1噸;每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噸等,共10組,有了這么多素材積累,學生在頭腦里建構了豐富、科學的1噸表象,為后面幾噸物體的重量打下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2、開放的活動,豐富表象
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估計、交流、想象等活動,經歷1噸大小建立的過程。課堂上,老師安排了3個層次的活動。⑴通過搬一袋重25千克大米,體驗25千克的感受,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有感而發:“太重了”“特別重,實在搬不動”、“我覺得有點象運動會里的舉重”……豐富而又真實的感受,接著老師追問:剛才一袋大米重25千克,得要多少袋這樣的大米重1噸?進而推出要40袋,教師再問:如果把這40袋大米轉到一個大袋子里,你可能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根據剛才搬25千克大米時的感受,想象著可能會有的感覺,自由地談論著:“重死了,根本搬不動”、“壓扁了”“還沒搬起來,渾身的力氣都沒了”、“我渾身都散架了”。,通過搬一搬、說一說、想一想等體驗活動,初步建立了“噸”的表象,初次感受到1噸的大米對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重了。⑵利用想象和推理,進一步感受1噸的重量。老師讓學生猜猜在坐的同學的體重有沒有1噸?多少個同學的體重接近1噸?最后讓33個同學起立,讓大家看一看、想象一下33個同學的體重,這大約就是1噸的重量。⑶利用常見的物品,想象1噸的重量。老師首先出示一組圖片:
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圖片的意思,再在班級內交流匯報。然后教師又出示圖片:
由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多少個這樣的物品重1噸?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主動在頭腦中積極建構的過程。這里通過四個開放的活動,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表象,進一步深化了對噸的認識。
本學期小學數學學科研訓工作要根據進修學校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進修學校整體的工作部署,強化"專家型、學習型、服務型"的教育服務意識;以全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認真履行教研員"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指導和服務力度。為我市小學數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為基層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聚焦有效教學,關注常態課堂,不斷提升學科教學質量;通過集智備課加強教師間學習交流,通過小數博客加強教師間網絡研修,通過菜單教研加強教師間合作研討;教研員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和專業素養,多形式培養學科骨干教師。
三、具體工作
2、開展"菜單式"教研,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學期將繼續扎實開展"菜單式"教研活動,把高效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全市小學分為東、南、西、北、中六片,分年級全員參與。形式為菜單式教研活動,三月份籌備、調研、下單,采取集中調研,分片籌劃,每片選出2名做課教師。四、五月份分片按單開展"菜單式"教研活動(每片一天,具體安排屆時通知),內容為觀摩、研討、答疑,教研員針對菜單主題進行評課和專題講座。通過此教研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教材的研讀能力,從精彩的典型案例分析反思教學的一般方法與策略。
3、做好優秀課評選工作。堅持評選程序科學,過程安排周密,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把評優活動與新課標貫徹落實相結合,與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相結合,與教師培訓相結合,注重在活動中發現新典型,提高評優效益。通過本次活動深入分析教師的教學現狀和小數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認真總結為小學數學教學奠定扎實有效的基礎。
4、通過參與基層校曬課活動提高常態課的教學質量。教研員要加強曬課指導,現場研究指導,確保小學數學學科曬課質量。通過本次活動促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以追求區域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經驗的有效提升。
5、加強薄弱校、偏遠校、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業務指導。開展學科教研員與農村教師點對點的服務。對薄弱的學校開展結幫扶對子、上示范課、做專題講座、同課異構等活動。
6、充分利用小學數學工作室博客,加強網絡交流的實效性。一是教研員要常態化網上學習、瀏覽博客,積極推薦優秀的網絡資源并上傳至博客,二是及時上傳基層教師的優秀案例、評課體會、讀書反思、問題研討意見,做到積極跟貼,切實發揮博客的共享功能,三是以校為單位組織數學教師先看小學數學工作室中的視頻課然后評課并在博客內討論,提高教師講課聽課評課能力。
7、開展集智備課活動,組織骨干教師進行小學數學一年級和六年級的教學設計征集,及時形成案例文本材料上傳小學數學工作室博客,與廣大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充分發揮教研員引領指導作用和骨干教師輻射示范作用。
8、通過樹典型校加快骨干教師培養,本學期發揮典型校骨干教師的示范、導向和輻射作用。主要采取觀摩教學、經驗交流、信息反饋、展示成果等,促進骨干教師的成長。對典型校骨干教師適時加壓,向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激勵這些教師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9、研究教學評價,用心編寫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試題。
10、協助師訓、學校、教育局完成有關工作。
附:各月份工作要點
3月份
1、政治業務學習
2、"菜單式"教研活動的籌備、調研、下單
3、組織學科網絡教研(博客)
4、參與基層校集智備課。
4月份
1、"菜單式"教研活動
2、關注薄弱學校,組織學科送教下鄉活動。
3、參與基層校集智備課。
5月份
1、"菜單式"教研活動。
2、課堂教學典型校調研。
3、朝陽市優秀課評選
6月份
1、骨干教師培養組織學科網絡教研(博客)
2、關注薄弱學校,組織學科送教下鄉活動。
3、出期末測試題。
7月份
1、整理上交各種業務材料。
2、政治業務學習
關鍵詞:數學交流對策
一、小學生數學交流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由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置沒有確立,多習慣于“教師臺上講,學生下面聽”的被動式教學,僅沿著老師的思路去回答問題,偏重于列出算式和確定計算結果,缺乏對數學問題的深入性、拓展性思考,沒能從理念上全面把握教學的基本知識,更沒能很好地體味數學在實踐中解決奧妙問題的無窮趣味和魅力,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問題思路單一,學習興趣不高,普遍缺少的愿望和需交流的問題,即使有問題,也難以用較準確的數學語言予以表達,導致交流信心的缺失,形成交流障礙。因此,要解決小學生數學交流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從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方式上著手,通過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讀、說、聽、寫”訓練,來優化小學生數學交流的氛圍,提高小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二、解決小學生數學交流問題的對策
1.培養學生“讀數學”的能力。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數學課本、文獻以及老師、同學的解題過程等,接受數學信息。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克服有口無心的“假讀”,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邊讀邊思考,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引導自由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教會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針對數學概念、公式、性質、計算題、應用題等各種不同情況,分類教會各種類型的閱讀方法,準確理解,排疑解難。設計閱讀提綱,優化閱讀過程。設計閱讀提綱有助于開啟學生思路,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閱讀教材,增強與書本交流的針對性。開展閱讀大課堂,拓寬學生閱讀視野。課堂閱讀時間相對有限,因此要把數學閱讀延伸到課外。開展數學朗讀比賽,提高學生數學語言水平。
2.培養學生“聽數學”的能力。傾聽是數學教學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針對大多數學生不會或不善于傾聽的實際,重點教給學生進行有效傾聽的方法。營造氛圍,強化傾聽意識。通過富有暗示意味的教室布置,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感受傾聽的重要性。正確引導,教會傾聽方法。教師明確提出,學生傾聽要做到“五心”,即一要專心,二要耐心,三要細心,四要虛心,五要用心。學會復述和評價,提高傾聽能力。安排一節“聽算、復述”活動,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聽課能力和復述能力,并要求學生對復述進行評價。能夠質疑和補充,深化傾聽功能。學會反思和創新,提高傾聽效益。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并能根據聽到的別人的意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路,經過思考、交流、反思,然后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內化成自己的素養,然后有所創新。
3.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課上課下缺乏敢講敢說精神的情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讓學生有時間說,有機會說,敢想敢說,愿想愿說,會說善說,培養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趣與好奇參與數學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充裕的時間里主動思考,踴躍發言,熱情交流。正確引導,讓學生說規范的數學語言。通過操作的有序性來訓練學生語言的條理性;讓學生總結概括數學概念提高他們語言的準確性和簡練性;在解答應用題的分析推理中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邏輯性。明確要求,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敘述解題過程。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把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題過程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讓別人能聽懂、聽明白,促使他們有條理地整理自己的思路。組織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實現口頭表達。組織開展多種形成的交流活動,努力為學生創設積極思考、嘗試、說話的條件和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感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開展互評,讓學生在數學辯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針對一些教學內容的易混點、疑難點,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相互評論,調動他們的鉆研積極性,給他們充分的自主發言權,讓學生敞開心扉,相互巧妙設問,相互補充充實。
4.培養學生“寫數學”的能力。寫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交流手段,它對于不善言談的學生尤其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把學習數學的觀察發現、心得體會、反思總結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書面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一是寫學習后記,學會自我評價。二是寫錯因分析,學會與同伴交流。指導學生記錄平時自己做錯的題目,要求他們觀察、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然后有針對地提出改進措施,明確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三是寫試卷反思,學會與老師交流。每次測試后,要求學生寫試卷反思,指導學生進行分析與評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評價的能力。
5.加強綜合訓練,著眼提高整體交流能力。為提高學生的整體交流能力,教師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一是以課堂教學為渠道,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學會把實物同圖像和數學思想結合起來,學會多方位的數學交流。二是組織召開數學主題班會,通過讓學生調查了解家中每月的用水、用電情況,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的與班級同學交流,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三是讓學生在“數學情境”中交流。學生在老師創設的一個又一個數學情境中逐步感悟,主動探索,同時還有意識地審視自己的思考過程、操作過程、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等,并把這些過程加以深層次的反思和整理提升后,有條理地與同學進行交流,提高表達、傾聽與自我反思的能力。四是舉辦“數學考試經驗交流會”,讓學生把平時考試時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寫成書面材料,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各組同學聽后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也可以適當補充,還可以進行評價。學生在分享別人經驗和教訓的同時,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考試經驗,增強了考試信心,提高了大家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