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5 22:44:50
序論:在您撰寫農墾日報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為“農字報”的《海南農墾報》,近年來緊緊圍繞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中心工作,突出海南農墾特色,積極參與重大活動,緊緊抓住每次機遇,精心策劃運作,在報紙質量和經營收益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報社活力也得到增強。
一、立足本土,追求特色,經營好“土特產”,著力打造精品。
《海南農墾報》是上世紀50年代初創刊的一張企業報,是海南農墾總局黨委機關報,是一份全國公開發行的行業報?!稗r字報”在新聞競爭中本身就處于劣勢,而《海南農墾報》為總局黨委服務、為職工群眾服務的辦報宗旨,決定其新聞的來源和影響力,不可能像黨報和都市類報紙那樣,能夠產生重大轟動效應,但立足自身特點,處處留心,捕捉特色,精心制作,同樣能夠發現和打造出精品。如刊發的《個體戶貼公告》《農民闖入海交會》《三“藏”房產證》等新聞作品,就是通過精心策劃、精心采編而成的精品。
反映個體戶誠實守信的《個體戶貼公告》,說的是地處海南偏僻山區的新中農場個體戶商販,在自己經營的鋪面門口貼出公告:凡在本店購買到假貨,發現者獲獎勵貨款10倍?!掇r民闖入海交會》講述的是屯昌縣一位農民從鄉下趕到??冢瑓⒓右荒暌欢鹊娜珖ê?冢釒мr產品交易會,將其攜帶的15袋胡椒產品免費送給3個展位,當作花錢作個廣告,反映了農民的商品意識。
《個體戶貼公告》《農民闖入海交會》這兩篇特寫,從新聞線索的捕捉到現場活動的展開,以細節來編織戲劇性和故事性的經緯。這兩篇文章從記者發現新聞現索、現場采訪,到稿件的謀篇布局和刊發等,都經過精心策劃?!秱€體戶貼公告》分別發表在《海南農墾報》和《人民日報》上,并獲得中國現場短新聞二等獎。《農民闖入海交會》獲得海南省好新聞一等獎,并被收入《中國優秀編輯記者獲獎作品選》。
近年來,在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動下,海南墾區建設了大量的職工保障性住房,極大改善了山區職工的住房條件。為了生動反映這一新聞事件,2010年,記者深入到墾區農場采訪。從搜尋最具特色的事實開始,對新聞事件進行一遍又一遍梳理,從而找到了職工第一次住上產權房、拿到房產證后“三‘藏’房產證”的新聞“眼”?!度安亍狈慨a證》這篇不足千字的通訊在本報一版發表后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果,被評為2010年海南省好新聞一等獎。
二、搶抓機遇,精心策劃,成功運作,增強影響力。
雖然“農字報”處境不好,但我們多年來堅持“立足本土,突出特色”的辦報方針,積極參與企業重大活動,緊緊抓住每次機遇,精心策劃,細心運作,推出了一系列“大”文章,辦出大精彩,從而增強了報紙的吸引力、影響力,廣告收入取得歷史性突破。
“海南橡膠”是我國第一個以天然橡膠產業為主體的上市公司,是海南農墾組建60年以來第一個上市公司和在資本市場開辟的第一塊根據地。海南橡膠上市,是海南農墾三代人為發展祖國橡膠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的結果,是海南農墾這個大型企業集團長期追求的最高目標。為了做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宣傳,在其上市前,我們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精心組織精干的采編人員,赴上海、訪專家、搜資料、采寫稿件、拍攝圖片、策劃版式,精心做好上市前的各項宣傳策劃工作。
2011年1月7日,“海南橡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當天?!逗D限r墾報》精心組織出版了40個印刷精美的彩版,既有海南橡膠上市的要聞、圖片、言論,又有海南農墾各單位的祝賀廣告,做到每個板塊版面精彩、鮮活、可讀。
2011年7月15日至16日,海南農墾總局決定在北京舉行農業項目資源推介會,這是繼2009年8月21日在??谂e行的資源推介會之后,海南農墾又一次向國內外開發商展示自己的優勢資源。為了宣傳好這次推介會,《海南農墾報》組織采編人員根據墾區各農場的實際,組織策劃以“綠色生活,你我共享”為主題,制作反映各農場產品和資源優勢的招商項目企業形象廣告,從文字到版式設計,從圖片到欄目內容,甚至印刷都嚴格把好關。7月9目,海南農墾農業項目資源北京推介會隆重開幕,報紙推出的24個項目企業資源招商專版,得到社會公眾和海南省農墾總局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成為招商會的一個亮點,成為客商了解海南農墾、尋求商機的一個園地。
農業部農墾局日前提出,要通過5年左右時間,推動農墾種業聯合、聯盟、聯營,打造一個300億元市值、50億元銷售收入、10億元利潤的民族種業航母;打造若干個銷售收入過10億元、利潤2億元的區域龍頭種業企業;培育一批提供專業化、標準化服務的種子公司。
目前,農墾種子占我國糧食作物種子商品總量約三分之一,成為了我國的大種商。經過多年發展,農墾種業在產業規模、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去年,全國農墾種子生產量為17.84億公斤,銷售商品種子16.78億公斤,有192家產加銷種子企業、340個新品種試驗站、8477個種子經營網點。
各墾區都高度重視種業發展,主動利用現有平臺開展多領域合作。上海農墾將旗下原有3個農場的種子公司合并組建了光明種業公司。安徽農墾通過增資擴股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建立了皖墾種業公司。
“要充分發揮農墾土地、資本、人才、技術等優勢,以現有商品種子量5萬噸以上的12個墾區為主體,以280個萬畝以上的糧食種子生產農場為基礎,推動農墾走出自我循環的發展路徑。”農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說,重點要在鞏固傳統生產基地優勢的同時,提升種業科技創新和商業化育種能力。要在墾區內加快種業產業的整合,做大做強墾區種業龍頭;要加強墾區問合作與聯合,組織大生產,建立大市場,提高農墾種業發展的整體競爭力;要利用好國家支持種業發展的環境,吸引育種人才向農墾種子企業集聚,增強自主研發品種的能力。
不同類型的墾區,發展的步驟也不相同。王守聰說,直屬墾區、集團化墾區可考慮通過收購、兼并、股份合作、種業板塊上市等措施,做大種業規模,做強種子企業,建設國家種業航母。非集團化墾區要加強農墾系統內部種子生產要素的整合,充分利用農場生產基地較多的優勢,積極培育科技型龍頭企業。在產品結構上做好“三加快”。―要在鞏固種子市場的同時,加快打造農墾自主品牌。二要在鞏固常規種子生產的同時,加快發展雜交種子產業。三要在做好糧食種業的同時,加快開拓蔬菜瓜果種子市場。 (摘自:經濟日報)
兩支“國家隊”強強聯合
農墾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國家隊,是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的戰略保障和應急基地,是率先整體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先行者和樣板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從事農民教育培訓的專門機構,中央、省、市、縣四級建制農廣校和鄉村教學點五級辦學體系健全,是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主陣地和主力軍。
“農墾和農廣校作為農業生產和農業教育的兩支‘國家隊’,聯手探索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鞭r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說,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而農業要實現現代化,也迫切需要能種地、會種地的職業農民;農墾作為農業國家隊,在發展現代農業,在推進企業化、集團化進程中,也面臨著缺乏高素質種養人才的現實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工,并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步伐。
“農廣校擁有雄厚的教學師資力量,以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緊隨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農業人才,充實農村的基層干部,壯大農村科技推廣隊伍,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加速農村小康建設?!敝醒朕r廣校常務副校長劉天金說,農墾與農廣校的戰略合作,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改革的重大事件,是探索墾地合作、場校合作的新渠道,是創新農民、農工培育新模式的有益嘗試。
河南省作先期試點有優勢
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糧食產量也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河南農墾系統擁有國有農場97個,分布于全省17個省轄市、74個縣(市、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研、試驗、示范、推廣體系,對河南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近年來,河南農墾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不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制不斷創新,在培育“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素質高”的人才隊伍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基礎。
“此次農墾與農廣校聯手選擇河南省作為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的試點,是因為河南省發展農業生產得天獨厚,河南農廣校開展農業教學實力雄厚。因此,在農業先進地區,利用先進的教學力量,共同培育新型職業農工,進而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必將結出累累碩果?!蓖跏芈斦f,河南農墾和河南農廣校要把“田間學?!鞭k到墾區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中去,把大學生集聚到墾區中去,把農場先進的農業生產理念傳播到農村中去,把農村辦不了的事拿到墾區去辦,把墾區辦不了的事拿到農村去辦,而通過墾地合作、場校合作來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就是對發展現代農業、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給予人才支撐、智力支持的有效途徑之一。
農墾培育職業農工應成為樣板
據悉,此輪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培育工作主要面向河南省區域內的農場、農工,同時示范帶動農村、農民。農業部農墾局和中央農廣校分別委托河南省農業廳農場管理局和河南省農廣校作為合作內容的具體實施單位,通過資源整合和平臺對接開展新型職業農工(農民)教育培訓。
在具體合作過程中,雙方將充分利用農墾系統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現有教育培訓資源,在河南農墾種子(種畜)企業、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各農場掛牌成立“田間學?!?,建立面向新型職業農工和農工子弟以及墾區周邊地區農民的教學培訓點,共同打造以新型職業農工(農民)中職教育和技術培訓為主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培訓平臺,使“田間學校”成為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的大學校。
一、加強理論素養 用心用情援疆
自到一八四團工作以來,王廣星堅持用心、用情、用智援疆,對援疆工作非常熱愛,對團場工作高度負責。剛到團場時,他放棄休息時間,深入基層,查看資料,研究團場各項事業發展情況,僅半個月時間,就將一八四團自然情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需要援助的具體方面匯報給了黑龍江寶泉嶺管理局黨委,為制定援疆計劃提供了依據,寶泉嶺管理局領導根據匯報情況,先后選派了30名援疆干部和人才到一八四團任職和交流。他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多次到有關部門和企業,進行投資宣傳和爭取援助。2012年5月,寶泉嶺管理局工會向一八四團工會贈送了價值5.1萬元的1532冊書籍。他還用心做好團領導的回訪工作,配合一八四團領導和寶泉嶺管理局的三個農場、四家企業簽訂了友好單位協議,有的單位已來團考察,準備投資。他還積極和管理局的建設局、紀委、農業局等部門加強聯系,將他們的一些經驗材料和有關圖紙傳遞給團場有關部門,起到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二、精心組織安排,做實人才援疆
人才援疆是寶泉嶺管理局和一八四團從民生方面考慮,首先進行的援疆內容。王廣星積極配合寶泉嶺管理局黨委和一八四團黨委做好人才援疆工作,寶泉嶺管理局組織部門嚴格把關、優中選優為團場派出了優秀人才,支援團場教育、醫療和畜牧等方面的建設。在2011年派出各類專業人才11人,2012年又派出人才19人,在人才援疆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在教育方面。先后支教的8位援疆教師帶來了寶泉嶺管理局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為團場打造了一支“永遠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在援疆教師的指導下,一八四團學校老師代表十師參加兵團首屆“團場小學英語教學講課大賽”,榮獲兵團第一名。援疆教師為一八四團學校建立了十師團場第一家校園網站,通過網絡可直接與國內有關學校交流和溝通。同時,積極引進寶泉嶺管理局的版畫藝術,計劃在十師團場率先開啟版畫教學。
在醫療方面。援疆醫生來到一八四團醫院后,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的推廣,外科闌尾切除術,口腔科“烤瓷牙修復、根尖炎的根管治療等多項手術和療法得以實行。援疆醫生還以一對一、一對二的拜師活動為載體,培養了很多技術骨干。援疆醫生在十師率先成立了首個“疼痛理療??啤保⒃谑畮熜l生系統首家推行了績效工資改革,受到了師領導的關注和好評。截至2012年10月底,與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加55.8萬元,增長44%。
在畜牧方面。爭取寶泉嶺管理局援助,配備了生豬人工授精站儀器設備,并由寶泉嶺管理局為團場培訓了生豬人工授精技術人員1名,在十師率先開展了生豬人工授精工作。
三、以援建為抓手,擴大援建空間
一年多來,王廣星對自己分管的工作進行深入調研,理清思路、狠抓落實,2012年一八四團的援疆工作在空間和范圍上實現了很大突破。
智力援疆取得成就。為了進一步做好與黑龍江墾區的合作共建,他通過有關渠道聯系上了黑龍江省農墾經濟研究所,首次實現了智力援疆。黑龍江省農墾經濟研究所于2012年7月派出了13名專家,歷時55天為一八四團編制了高質量的《一八四團現代化大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受到了師團領導和有關專家的高度稱贊。
文化援疆正式啟動。自2012年10月開始,寶泉嶺管理局分3批先后派來了10名文化和文藝工作者到一八四團采風交流和幫助策劃“文藝匯演”工作。文化援疆組在團場進行了采風和交流,并留下了寶貴的藝術作品。文藝工作者按照團場要求,深入挖掘團場文化的內涵,對文藝匯演內容進行策劃和編排,力爭將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帶給師市人民,為一八四團文化聯姻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
產業援疆取得進展。2012年10月,黑龍江墾豐種業公司來一八四團實地考察,并與團場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成立對口援疆示范醫院。2012年7月,在寶泉嶺管理局黨委和局中心醫院的大力支持下,“黑龍江農墾寶泉嶺管理局對口援疆示范醫院”在一八四團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十師首家對口援疆示范醫院。
四、積極主動作為,全面對接交流
作為援疆工作的參謀者、執行者和使者之一,王廣星積極配合十師援疆指揮部和一八四團黨委做好援疆項目的對接、落實和迎接驗收工作。截至目前設施農業大棚、給排水項目、保障房項目已全部完工,黑龍江為上述項目投入援建資金1790萬元。除此之外,王廣星還積極配合一八四團黨委與寶泉管理局加大往來對接力度。
人員往來。截至目前,雙方實現互派考察團11次,考察人數達86人。如今還有3名教師和1名醫生在寶泉嶺管理局進行為期3個月的掛職和學習。
贈送物資。2012年8月,寶泉嶺管理局黨委為一八四團贈送了價值75.5萬元的援疆物資,包括醫療設備、畜牧醫療器械、糧油和書籍等方面。管理局黨委書記劉炳東表示,此次贈送的不僅是物資,更是農墾對軍墾的兄弟情誼。
開展援疆主題活動。王廣星協調一八四團有關部門聯合援疆干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援疆主題系列活動,舉辦了“萬里援疆、情灑屯南”聯誼會、栽種“援疆林”、召開對口援疆工作座談會等活動,增進了團場職工和援疆干部之間的友誼。
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王廣星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截至目前,出版報紙???期,在北大荒日報、兵團日報、北屯報等有關媒體上先后上稿31條,制作援疆專題片3部。
五、主動融入職工 樹形象做表率
2012年4月,一八四團受到了11級大風的襲擊,風災造成大面積農田和農業設施受損。得知災情后,王廣星第一時間組織援疆干部成立抗災小分隊,投入抗風救災行動中,得到了團場人民的稱贊。
關鍵詞: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徑
一、引言
農墾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在逐步變化著,新時期下,如何做好農墾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特點,不斷完善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農墾職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及保障個人利益,促進農墾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長久以來的重要工作,也是我黨的政治優勢,有助于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發揮職工在企業中的主力軍作用。農墾企業的改革使多種經濟利益發生了改變,改變了原有的經濟格局,人們的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新形勢下,需要認清思想政治工作對農墾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很多人認為,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之間只是一個單純的領導與政工部門的關系,這是一種較為簡單的理解。新時期,我們必須對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發展之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作為我黨的政治優勢,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實際業務工作的有效結合是保障企業發展的基礎。農墾企業是以農業作為基礎的,是一種國家資本,為了解決國家耕地緊張的問題,在無農區進行開墾,建立農業基地,開展農業生產,從而為國家建設提供充足的糧食,保障國家建設的正常進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的問題,要想有效地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將職工的思想政治建設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這樣才能夠保障農墾企業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服務于農墾工作,農墾工作的發展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2)農墾職工思想政治素質是企業素質的表現。企業素質可以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品牌效應,企業素質一般包括技術素質、管理素質以及人員素質三個方面,然而這三個素質的發展必須以人的素質作為基礎,人的素質發展是以其思想政治觀念作為基礎的。因此,企業個人的思想政治素質是企業素質的良好體現,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素;企業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成果通過企業文化表現出來,體現了整個農墾企業的企業素質。
3)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重要的管理方法。在對企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四種方式進行管理,分別是經濟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以及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作為企業管理中較為獨特的一種管理方式,利用政治教育來對員工進行管理,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導作用,結合行政方式進行管理,會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利用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企業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農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1)科學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農墾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信息時代催化了社會信息的傳播速度,使農墾職工獲取社會信息的渠道開始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由于傳播方式的不斷發展,使農墾職工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動態的、系統的、開放的思想觀念逐步取代原有的靜態的、狹隘的、封閉的思想觀念,新型傳播媒體的出現,帶給了人們新的視聽感受,也使農墾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向著科學化的方向前進。
2)多元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墾企業員工的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同員工由于年齡、知識結構、工作水平的不同,導致每位員工的政治訴求不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年齡較大的退休職工與新進的年輕職工,不同崗位的工作群體,其利益訴求也是不同的。因此當代農墾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也就要求農墾企業要堅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滿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要。
3)動態化。由于職工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大批青年職工的流動為農墾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帶來新的動態的、開放的思想觀念。當外來的思想觀念與本土觀念發生碰撞,不斷融合,使當代農墾企業的思想觀念更具活躍性,與時俱進。在新的思想形勢下,農墾企業要不斷了解年輕職工的思想動態,這樣才能夠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保持企業發展的活力。
四、新時期做好農墾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鞭策職工
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表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是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思想基礎。我們要堅持理論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指導作用,利用的理論成果來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堅持愛國主義與創新精神相結合,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來豐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建設的思想基礎。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農墾企業的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利用先進的思想理論來鞭策企業員工,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二)積極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能夠只局限于表面的道理教育,除了進行政治學習以及舉行相應的會議以外,還應當注重細節,要深入到職工內部去,了解基層職工內心的真實想法。根據不同職工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解決措施,有效地將解決問題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將引導工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關心職工生活。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領導要放下官架子,不要拘泥于身份形式,要用廣闊的胸襟來包涵不同的意見,注重傾聽員工內心真實的心聲,保持良好和諧的關系,才能夠使員工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保障企業良好發展。
(三)調動起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
黨員與干部作為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應當充分發揮其領導帶頭作用,領導與黨員是企業員工學習的楷模,因此要注重對黨員、干部的思想建設。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樹立良好的楷模形象,利用各種各樣的活動,對黨員與干部進行教育,樹立其良好的價值觀,使其模范帶頭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
(四)大力培養農墾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農墾職工作為企業發展的主體,直接關系著農墾企業的發展,所以要加強對農墾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培養其大公無私、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被社會形形的誘惑所誘導,秉承自身原則來對待工作,全心全意地為企業服務,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得到長遠的發展。所以要注重傾聽職工的心聲,了解職工的具體情況,認真解決職工困難,這樣才能夠使企業得到長遠的發展。
五、結語
在新的發展時期,農墾企業要注重對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綱領,以經濟建設為主要目的。我們必須認識到職工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利用思想政治建設來促進農墾企業發展,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參考文獻:
[1]鐘曉陸.中國石油東北化工銷售公司.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問題及對策[N].中國化工報,20110818.
>> 海南農墾大改制 清華北大改制獎學金政策等 “老字號”在改制中獲得重生 在旅行中尋找 中國新生代電影中的尋找與回歸 劉春雄:從新生代中尋找商機 在單純中尋找快樂 在無解中尋找答案 在危機中尋找前景 在尋找差距中前行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 在藝術中尋找秩序 在沖突中尋找和諧 在“錯愛”中尋找幸福 在音樂中尋找健康 在束縛中尋找自由 在傳統中尋找財富 在遞推中尋找規律 在乒乓中尋找快樂 在無用中尋找價值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01-28.
[2] 關于加快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2-12-28.
[10] 我省第二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啟動[N]. 湖南日報,2013-01-15.
[11] 河南首批39家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工作正式啟動[N]. 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07-06.
[12] 我省公布首批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名單[N]. 長江日報,2012-04-10.
[13] 浙江省首批35個非時政類報刊今年完成改革[EB/OL].,2012-12-28.
[15] 非時政報刊53家將轉企[EB/OL].,2013-01-28.
[20] 2013年出版業前瞻:紙質書籍將消亡[EB/OL].,2013-01-28.
[23] 美國五大雜志巨頭聯合推出數字報刊[J]. 新浪傳媒,,2013-01-28.
[25] 首款雙語iPad文摘類讀物《中國文摘》亮相[EB/OL].,2013-01-28.
[27] Flipboard推iPhone中文版[EB/OL].http://.cn/i/2012-03-22/06016862620.shtml,2013-01-28.
[28] 新華社首款新聞類互動數字雜志問世[EB/OL].http:///politics/2012-07/03/c_112350662.htm,2013-01-28.
[29]《讀者》智能手機上市,傳統期刊“探路”數字閱讀[EB/OL].http:///fortune/2012-10/22/c_113453356.htm,2013-01-28.
[30] [美]托馬斯?達文波特,約翰?貝克. 注意力經濟[J]. 謝波峰,王傳宏,陳彬,等,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
[31] [加]亨利?明茨伯格. 戰略歷程:穿越戰略管理曠野的指南[M]. 魏江,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219-222.
[32] 國務院關于對期刊出版實行自負盈虧的通知[EB/OL].http:///article/fgxwj/198412/19841200277825.shtml,2013-01-28.
[33] 《大家》雜志復刊[N]. 新京報,2013-02-01.
[34] 《收獲》55周年慶:一切以作品說話[N]. 文學報,2012-11-29.
關鍵詞:農墾;國有農場;改革
中圖分類號:F30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0)05―0021―04
一、引言
中國農墾是建立在土地國有性質基礎上的特殊組織形態,其形成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農墾在創建伊始的特殊特征,決定了其在發展工農業生產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著諸多的區域性、社會,諸如公檢法、科教文衛、交通、電訊等各項社會事業以及行使其他社會管理職能等。近年來,盡管通過改革將企業的部分社會職能逐步分離出去,但由于歷史欠賬太多,農墾在這些方面的負擔還很沉重。2009年,全國農墾企業資產總額5094.97億元,負債總額3795.44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4.49%,其中國有農(牧)場債務總額1979.56億元,占全國農墾企業總負債的52%。
農墾的改革改制,是一個錯綜復雜,涉及政府、企業、職工諸多方面利益關系的歷史漸進過程。目前來看,我國農墾制度供需關系遠未達到平衡,預期的制度變遷理論上仍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現實中,國家辦農業與農業經營規律之間、企業經營與區域管理之間、管理層與監管者之間、職工與管理者之間、外來務工人員與職工之間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使現有的制度安排很難完全發揮潛在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研究農墾制度變遷機理、科學評價其運行績效,因地制宜提出改革模式和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對于提高農墾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民生、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實現國家戰略意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農墾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研究
(一)國有農業制度安排理論基礎與新時期農墾制度缺陷
正如所有的國有企業一樣,國有農場、家庭農場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引起如下結果:一是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同的利益取向,因而理論上存在著經營者利用手中擁有的權利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二是在現實中,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問題,即經營者擁有關于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和費用的真實信息,而作為所有者,由于不參與實際經營,除非付出很大成本,否則無法獲得相應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使得經營者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變為現實。三是所有者和經營者對于企業經營結果所負責任是不對等的。這種不對稱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而加大,使得經營者有可能為個人利益而采取風險過度行為。以上三方面矛盾,仍然是未來農墾管理體制改革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國有農場監管部門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國有農場和監管部門之間、集團化墾區的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家庭農場與國有農場之間均存在著利益博弈,現行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正式反復博弈的結果。然而,這種博弈的結果仍然有著“強制性”制度變遷的烙印,博弈雙方遠遠未達到“同意一致性”,導致尋租活動不能完全杜絕,生產效率和運行績效打了折扣。
因此,單純從追求經濟效益的角度,農墾經營機制是低效的,必須從產權或完全經營權角度進行改革。
(二)國有農場公共服務與區域發展
長期以來,由于國有農場大都在偏遠地區開發建成,農場既是生產的組織者,又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農場提供公共服務與城市國有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顯著區別在于:(1)不完全性(國有農場公共服務的部門不健全);(2)與農業生產高度結合;(3)唯一性(城市國有企業公共服務是對其企業內部城市公共服務覆蓋能力不強的有益補充,而農場內部的公共服務從一開始就起著主導性作用);(4)弱質性(由于沒有財稅收入,以農業企業盈利和國家的有限補貼來維持公共服務,公共服務的規模和質量與城市相比具有弱質性)。
國有農場由于具有“企業性”,擔負著盈利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在近幾年以經濟增長為最主要的考核指標指導下,重利潤而輕服務,使國有農場公共服務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區域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不能同步進行。同時,由于國有農場作為企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沒有稅收、城建等政府職能,管理者對招商引資、發展非公經濟缺乏足夠的激勵手段,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職工就業渠道與同類型區域相比較為單一。但同時,正是由于動力不足,國有農場農業用地未被大規模侵占,生態環境對比周邊農村保護較好,為國有農場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管理與經營模式選擇趨勢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國有農場的經營模式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變化,不斷進行調整。改革開放以前,“統”的特色較為突出。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國有農場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在整體管理模式上呈現出兩種趨勢:一種趨勢是垂直管理墾區,變層層管理為集團化管理,逐漸摸索出一條集團化、產業化與股份化的發展路子,為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做大做強農墾經濟奠定了基礎;一種趨勢是變垂直管理為屬地管理,省管農場下放市縣,農場經營日趨分散化,農墾組合優勢有所削弱,但與地方聯系日趨緊密。在種植業經營模式上,各個農場根據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采取各種經營形式,其中,以“兩田制”為代表的“統分結合”的經營模式成為農墾目前土地經營的主要形式,占到墾區總土地面積的70%以上;其他形式有:長期承包、聯產計酬、模擬股份等等。各類管理與經營模式均有不同的優點與缺點,其形成有著不同的歷史原因,分析與評價各自運行特點與績效,是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影響農墾改革發展方向的幾個關鍵因素
(一)我國國有經濟戰略調整對農墾改革的影響
從對我國農墾改革政策的出臺與改革路徑回顧可以得出,農墾改革主要參照了國家國有經濟改革,農業、農村改革,以及區域性的政策調整。農墾在企業化改革的過程中深深打上了國有企業改革的烙印,但由于其農業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因而保留了自身特征。當前,我國國有經濟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對農墾改革方向客觀上形成重要影響。我國國有經濟戰略調整總體目標是提高國有經濟的素質和國有資產的質量,將有限的國有資本集中起來,投入到真正需要國有經濟進入和加強的領域中去。農業本質上還屬于一般競爭行業,在此領域,國有經濟應與非國有經濟進行平等競爭。按照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產權明晰、權責統一的現代企業制度的總體思路,農墾現階段積極推進生產經營市場化、企業組織集團化、社會管理屬地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農墾實際的體制機
制。
(二)農業與農村改革對農墾改革的影響
一是中央明確要求“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而且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對于農墾而言,由于土地國有,農墾和國有農場管理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其經營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難以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優化農業內部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部分墾區受主客觀因素影響,農工土地承包規模過小,沒有形成規模效益,難以增強農業發展后勁。部分墾區一些家庭農場承包經營規模過大,層層轉包盤剝利潤現象開始顯現,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農墾改革的實踐表明,家庭承包經營改革是國有農場經營體制改革成功的關鍵,農戶自的大小直接關系著農業生產力的高低。
二是增加農民收入成為“三農"32作的重點之一。與周邊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雖然絕大部分墾區人均年收入水平一般高于當地農村標準,但與城鎮居民相比還存在不小差異,農墾總體人均收入水平只有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如圖1),從農墾近幾年發展的情況來看,農墾經濟整體發展速度與職工增收速度不匹配,難免造成對立情緒,影響了土地經營制度創新的進程。
同時,農墾的區域發展計劃是否納入地方規劃,也直接影響著農墾的改革發展進程。事實表明,墾區、農場的發展規劃得到地方政府的認同,往往會帶來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隨著土地價值因其稀缺性而逐漸增大,地處大、中城市近郊的農場土地,伴隨增值空間的不斷加大,政府收回或收購土地的愿望日趨強烈,農場國有土地可能成為地方政府侵占或蠶食的對象。農墾如果不能在現代農業建設、保證糧食與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映證其制度安排和組織形式的科學合理,國有農場的逐步退出或許是不可避免的。
(三)企社不分仍舊掣肘農墾改革
農墾企業辦社會客觀為改善區域公共服務做出較大貢獻,這種政企合一的體制,在農場開發建設時期,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為促進農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農墾政企不分、社企部分的弊端日益顯現,嚴重制約農墾經濟的發展。在企社不分的前提下,很難實質性推動管理體制改革,管理成本高居不下,成為農墾發展巨大負擔。截至2009年,農墾企業辦社會職能機構有7575個,經費支出人數21.9萬/人,經費支出總額163.86億元(見表1),相當于農墾企業利潤總額的1.8倍。全系統仍有很多墾區沒有開展精簡農場機構和人員的工作。已經精簡機構的農場還存在大量精簡不徹底,“明減暗不減”的現象普遍存在。在許多墾區二、三產業普遍不景氣的狀況下,管理費大都從土地承包費中列支,既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也缺少公開性和透明性,是挫傷職工生產積極性、造成墾區不穩定、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之一。墾區管理人員精簡分流存在巨大阻力,在今后一段時間仍然影響土地經營制度創新。
農墾的基本屬性是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是深化企業改革的關鍵,也是影響整個農墾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的綜合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導致農墾其他改革難以推進、農墾改革的預期目標難以實現。
(四)定位仍不明確
農墾目前的發展定位,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在增加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的保障作用;三是在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中的引領作用;四是在建設邊疆、保衛邊疆和維護民族團結方面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農墾自身定位仍不夠清晰。例如,農墾提出要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努力方向,但除部分大墾區外,很多墾區“壓糧擴經”,發展二、三產業的勢頭超過發展糧食生產的勢頭,個別墾區的農業已經不是主業。農墾提出現代農業的“排頭兵”,但目前掌握最先進科技、帶動能力最強的企業不在農墾,農墾在全國龍頭企業整體帶動效應中所占份額不高;農墾系統總體經營效益偏低,投資回報率、資產效益,特別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很多墾區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土地租賃費,與現代農業的要求相去甚遠。部分農場在農業種植業環節“與職工爭利”的狀況較為突出,集團化墾區龍頭企業,在以加工業為龍頭帶動基地種植業發展的問題上,以行政手段干預種植業問題普遍存在,導致干群關系緊張。除個別墾區外,如新疆兵團,大部分墾區在邊防安全上的作用已不明顯;而在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中,由于面臨很多國際政治環境因素制約和農業生產自身的特定產業特征,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說,農墾目前的定位仍不十分準確,這也直接影響了農墾改革今后的發展與走向。
(五)缺乏有針對性的法律依據
農墾具有區域性、社會性、企業性特征。長期以來,農墾在改革發展摸著石頭過河,改革一般以政府發文的《意見》、《辦法》等為依據。而這些政府文件一般自下而上形成,“先有現象、后有對策”、“情況不斷、政府忙亂”成為改革政策醞釀出臺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以來,除主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推動農墾改革外,農墾改革的法律框架主要有《公司法》、《勞動法》、《土地法》、《農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這些法律的普遍適用性分別是城市圍墻企業和農村農民?!豆痉ā菲毡檫m用于城市圍墻企業;《土地法》中針對國有的用于農業的有償租賃,已經與當前支農政策相矛盾,與《農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總則相沖突;《農村土地承包法》更是沒有考慮農墾;《勞動法》出臺也沒有考慮到農場職工的特殊身份。所有的法律依據,對農墾缺乏有效農墾針對性。根據國外發展的經驗,不同的性質、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國有企業或組織改革都應頒布相應法律法規,以規范改革,明確方向,促進發展。
四、結論與討論
縱觀農墾改革歷史,存在一些基本特征:(1)側重于改進企業整體效益出發,較少從農工實際利益出發;(2)側重于從農業部門實際利益出發,較少從區域社會經濟整體的角度來評價改革績效;(3)農業土地使用方面一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為依據,關注土地的有償出讓,沒有完全參照《土地承包法》等農村土地經營法律法規。這些改革路徑特征,決定了改革是局部的、片面的,解決問題也必然不是徹底的、持久的,必須進行深入研究。
農業由于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的雙重特征,導致家庭經營是最理想、最經濟的方式。世界各國農業發展歷史表明,家庭經營農業完全可以實現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也完全可以保障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關鍵是配套改革措施的跟進,而家庭經營權的完整性是實現家庭經營根本途徑。根據以上分析,當前農墾改革概括起來應著重從“三條主線、四個配套”人手:
第一條主線是農業土地經營權的長期、無償、公平分配,以保證穩定的土地預期,促進長期投入,化解干群矛盾,防止在種植環節加重農工負擔;第二條主線是農墾國有龍頭企業改革。農墾龍頭企業應按照市場規律和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一般要求
進行改組。作為市場主體,龍頭企業與種植業經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應完全按照市場化運作,而不是靠行政手段干預。第三條主線是區域公共服務改革。農場逐步剝離社會負擔后,應按照區域實際情況,建立公共服務機構或社區管理委員會,引入競爭機制,代替農場行使行政性、事業性和服務性職能。
配套改革方面,第一是法律法規的配套。必須明確國有農業土地的土地屬性,首先是農業土地,其次才是國有土地。農業土地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土地使用方式應圍繞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護農工利益。任何龍頭企業不應在種植業環節上和農工爭利。為此,必須出臺國有農業用地的專門性法律法規,使農墾土地經營改革有法可依。第二是社保措施配套。所有職工應參照農村社保改革,納入城鄉統籌社保范疇;第三是外來農工安置。農場外來農工問題若得不到妥善安置,可能影響改革大局。農墾應充分重視外來農工安置工作,對在農場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從事一線勞動的農工,應賦予和農場職工等同的身份,辦理戶籍手續,享受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同工同酬。第四是組織保障。改革的牽頭機構應是省、市和縣級政府主管部門,在明確方向和目標的前提下,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杜絕扯皮現象,扎實推進,力求實效。
參考文獻:
[1]科斯,社會成本問題[A],企業、市場與法律[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7:8-17.
[2]袁慶明,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65―77,
[3]毛德文,黃季餛雙軌制度下中國農戶糧食供給反應分析[J]經濟研究,2001,(12):55―65
[4]林秀梅,石森昌我國糧食生產投入要素效益比較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04):134-137.
[5]楚永生農村公共物品供給與農民收入增長相關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9):18-22,
[6]陳池波,論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農業投資職能[J],農業經濟問題,2003,(09):42―44,
[7]曹海英,劉瑋珈發達國家農業補貼政策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1 0):17-18.
[8陳盂平轉軌時期政府財政支農方式研究[J]北京社會科學,2000,(02):16 2l
[9]黃少安產權經濟學導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92一101
[10]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2-53
[11]劉芍佳,李驥超產權論與經濟績效[J]經濟研究,1998,(08):3一12.
[12]林毅夫,充分信息與國有企業改革中國經濟信息[J],1997,(12):9―14
[13]陳新,關于國有資本退出論的思考[J]經濟評論,1999,(06):2l一26
[14]樊綱,論體制轉軌的動態過程[J],經濟研究,2000,(01):17―29
[15]王亞新論國有農場農地經營制度的創新[J],農場經濟管理,2003,(04j,31―32
[16]農業部農墾局,中國農墾改革發展30年[c],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9―14
[17]賈大明,尤飛農墾土地經營制度改革探討[A]農墾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研究[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51―58.
[1 8]農業部農墾局中國農墾50年[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3-19.
[19]魏克佳驚天偉業50年[J],中國農墾經濟,1999,(09):4―7,
[20]裔兆宏國有農場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J]中國農墾,2006,(04):49―50
[21]農業部農墾局2007中國農墾統計年篆[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3―30,
[22]劉愿,俄羅斯農地改革:預算軟約束與結構轉型[J]中國農村經濟,2007,(01):65―73.
[23]婁芳論大型農業企業生產危機及其政策解決前景――來自俄羅斯的經驗數據[J]中國農村經濟,2004,(11):73―80
[24]姜瑞虎關于國有農場行政職能的思考[J],中國農墾經濟,1996,(05):46―47
[25]鄒隆軼我國國有農業企業發展道路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博士論文,2006:67―75.
[26]閻威地方公共品供給的理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99-116.
[27]李芝蘭我國農業增長中的政府投資影響[J],財經科學,2006,(03):75―79.
[28]楊錫懷,企業戰略管理[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4:20―46
[29]賈海彥公共品供給中的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一一個理論分析框架及中國的應用[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23 55.
[30]吳偉,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經濟學分析[D],西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35―43.
[31]陳振明,公共管理學轉軌時期我國政府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76―86
[32]丁關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初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150―151.
[33]林善浪,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與效率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127―129
[34]騰錫堯,常承國,中國農業產業化及其現代化發展道路[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39―41
[35]張德富,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3,(06):42―45,
[36]莊紅韜,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戰略思考農民日報[N],2002―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