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1 17:26:39
序論:在您撰寫環境保護學習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 加強軟、硬件建設,是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前提
硬件建設是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課程整合的基礎,它包括現代化教育的配置及合理分布,以及連接、維持設施正常運轉的保障措施等。軟件建設主要指的是以不同介質記錄教育教學信息的各種軟件的購置、開發與制作。實踐表明,硬件的更新能促使軟件的升級,有利于制作出更高質量的軟件,使軟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教育教學軟件的購置、開發與制作,反過來又能充分發揮硬件的效能。在軟件建設中,對通用性較強的生物學科教學輔導類軟件和教學資源庫,主要是通過出資購買。但目前由于生物學科方面的教育教學類軟件較為缺乏,因此主要還是用“二條腿”走路的辦法,即根據本地區、本校生物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自己動手,有針對性地制作相關教學軟件,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多方籌集資金,購買相關軟件和硬件。
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課 程整合的保證
師資隊伍建設的中心是師資培訓,師資培訓主要指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更新和發展以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水平的提高等。努力加強對教研組學科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大力開展校本研修,特別是對中老年教師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和進修,更新其思想和觀念,掌握制作和使用技能。定期舉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聽課會和成果研討會,組織青年教師進行現代信息技術技能大獎賽、信息技術教育示范課評比、課件制作比賽、網站制作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但產生一大批高質量的、非常有個性的生物教學輔助類軟件,而且促進信息應用水平的提高,從而也使教師達成共識。如果不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再好的現代教育技術條件都難以發揮促進素質教育的作用。
3 信息技術在教師備課過程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備課過程很重要,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胸有成竹、有條不紊,才能收放自如地指導學生學習。
備課包括3個方面。一是備教材,包括本課中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必須讓學生掌握,哪些需要了解,教材在章節中的地位、作用、與前后知識的聯系等。二是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身心變化,因此需要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等。三是備教法。該課中的難點,通過哪種教學形式才能突破,才能讓學生牢固掌握、記憶深刻,這些都是備課過程中應該解決的問題。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生物體的形態特征、內部結構、生理過程等形象地、動態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感知、理解和記憶。
在備課時采集信息資源主要通過下面的辦法。
1)利用網上的資源。網上有許多圖片、課件、教學的文字資料,甚至還有試卷,在需要時可以下載。比如在準備“環境保護”一節課時,可以從環境保護網上下載一些有關環境保護如“赤潮及其危害”“酸雨及危害”“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環境激素污染的現象和危害”“過度排放與污染”等的文字材料及圖片資料;在準備“遺傳與變異”一節的教案時,可以從網上搜索近親結婚與遺傳疾病的典型例子,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家史”“達爾文的悲劇”等資料。
2)實地拍攝照片??梢杂脭荡a相機拍攝很多的生物資源圖像,輸入電腦中。比如,當出去旅游時,在玩的同時可以收集資料,例如在登山時,將山里那些珍貴的植物拍攝下來,就是很好的教學資料。在拍照時要注意拍攝植物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多種景別的圖片,葉子、花、果實等的特寫都將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料。將這些直觀的教學資源整合到教案之中,課堂里的內容就非常豐富,讓學生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3)掃描圖片。有一些圖片在網上找不到,這時還可以用掃描儀掃描圖片。
4 利用信息技術,提供學習材料,增大課堂的教 學容量
優化課堂教學不只在于上好一節課,而是使教學成為一種創造,一種探索;使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學到知識,而是獲得能力,受到教育。傳統的教學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這個“知識的容器”注入了多少知識,學生完全成了課堂上的客體,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學生探索的主動性愈來愈少,以至殆盡。信息技術則使教學內容由單一、固定、陳舊的文字材料轉向多樣化、個體化、更新更快的多媒體支持下的學習材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對不易觀察、難以再現的現象、規律等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實現微觀放大、宏觀縮小、瞬間變慢、歷史重現等,從而給學生探索研究提供充足的感情材料,也為其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如“兩棲動物的生殖與發育”一節中,通過信息技術的處理,在短短的幾分鐘就能完整展示青蛙體外受精、受精卵發育成蝌蚪、蝌蚪發育成幼蛙、幼蛙發育成成蛙的過程。而在傳統教學中是很難完成這個探究過程的。
5 師生交流、整合信息和資源,促成生物課堂師 生互動、激慧求真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認知過程,是師生間知識傳遞、轉化、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過程。教學過程的核心是課堂教學,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關鍵環節。由于教師和學生都借助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前期作了準備,也就是說,信息技術為教師和學習者創造了一個相互合作和信任的環境,因而如何把這些教學相關的信息合理、生動、互動地表達出來,才是課改的核心落腳點。
6 通過信息媒體搜集學習資源,培養學生成為主 動學習者和合作交流者
一、環境保護教育注意“兩個為主”
1.以滲透為主
環境保護教育沒有單獨設學科,而是把豐富多彩的環境保護教育內容滲透到各科教學、各種活動及日常生活中去。幼兒園很多的主題活動中都可以滲透環保教育的內容,如,“垃圾的分類”“動物王國”“豐收的季節”,這些主題活動中的內容無一不與環保教育緊密聯系,教師必須緊緊抓住這樣的教育契機,滲透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珍惜勞動成績、勤儉節約等教育內容。
2.以游戲為主
我們認為,環境保護教育也一定要寓于各種游戲之中,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受教育。如在建構游戲中,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無毒無害的廢品,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建構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懂得如何減少垃圾和利用廢物,回家還能向父母和爺爺奶奶做宣傳。生活中很多的廢舊物品可以用來自制玩具,環保的紙箱可以用來搭建城堡,塑料瓶可以用來做花盆,做保齡球,月餅盒可以用來做迷宮……在自制玩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其中。這樣的廢物利用,既節約了開支,又培養了幼兒從小不隨手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二、環境保護教育要做到“四個結合”
1.認知活動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幼兒園可以開展愛護花草樹木,愛清潔講衛生,愛護公物,節約水、電、糧食、紙等活動,開展這樣的活動,既要求幼兒對環境保護的知識有所了解,更注重他們養成一系列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開展節約用水的教育,可以使幼兒初步了解水有什么用、干凈的水是怎么流到我們家的,并組織小朋友進行污水與植物生長、清水與植物生長的優良對比實驗,讓幼兒知道節約用水和保護水源的重要性。
2.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了解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請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發放給家長一些學習材料,將一些環保知識介紹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可以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我們還可以提倡讓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到公園去游覽、寫生、表演、游戲,讓孩子一方面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日常教育與專題教育活動相結合
幼兒園的環境保護教育雖然應以滲透為主,但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甚至是系列的專題教育活動。此外,在“愛鳥周”“糧食周”“世界地球日”等各種環境紀念日中可以組織一些主題活動,如,愛鳥周進行“鳥兒鳥兒天上飛”的主題活動;在植樹節組織大班小朋友種樹、到大街上宣傳、舉辦“植樹造林好”的小展覽;在世界環境日,大班可以進行“我最喜歡的環境”“救救地球”等美術創作活動等。
4.環保教育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結合
幼兒園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時,要時刻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避免成人化。環境保護教育目標的制定具有層次性,內容是幼兒常見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并且還介紹一些人們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同一課題在各年齡段要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以認識聲音、減少噪聲為例,小班要求分辨好聽和不好聽的聲音,懂得保護嗓子;中班要求能分辨多種聲音,知道哪些是噪聲以及噪聲的危害,懂得保護自己的聽力;大班則要求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噪聲的危害及防止噪聲侵擾的辦法,要求小朋友當小宣傳員。
關鍵詞:STS;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
一、STS的含義
所謂STS,即“科學、技術與社會”之簡寫。粗略地講,可以說是國外近來出現的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STS以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迅速發展而誕生。主要研究科學技術發展對社會的影響,科學、技術、經濟與環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科學技術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地位與作用,科學生產力的理論與運作,科學技術與知識經濟,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所引發的有關社會、倫理問題;科技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科學管理理論,科技政策、組織、開發、轉讓與評價等。其特點是:既從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的角度考查科學技術,又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研究社會,涉及科學與技術、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聯系,體現了這些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與交叉。我國目前的基礎教育的改革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其中將STS與基礎科學教育相結合,是最為值得關注和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二、為什么要進行STS教育
科技發展引起了許多新的問題,如,是否應該發展核能,是否應該謹慎地加以限制基因工程的研究,應該怎樣控制世界人口,怎樣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樣避免戰爭、環境污染,又怎樣防止或消除等。科學技術革命,不斷引起對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的討論,而人與大自然的相互關系本質上是社會過程。實施STS教育可充實學生的科學知識。初中化學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要求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探索精神?;谶@些客觀需要,逐漸興起了一個跨學科的新的研究領域:STS教育。
三、STS教育的學習材料
STS教育的學習材料有兩種類型:一是把STS思想和問題滲透入現行的理科課程;二是為STS課程提供一個整體性的理科課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關注中考所涉及的STS問題。如,化學與人體健康、飲食衛生、環境保護、生活常識、人身安全、重大事故、醫藥衛生、能源問題、人口資源、新材料、工農業生產等的聯系。
四、STS教育的方向
STS研究,它探討和揭示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研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產生的正負效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化學教學容易開放化,化學教學適應現代化科技發展。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它面向全體學生,教育對象寬泛,便于大面積普及STS教育。同時,初中化學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有利于多層次、多渠道地實施STS教育。在具體實踐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STS教育因素,通過更新教學內容、改變編排方式、優化教學方法等措施來更好地體現STS教育的精神。教學過程既要源于課本,又要高于課本,以便靈活機動地實施。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有機物教學;情境素材;綠色能源
情境素材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情、教學環境、教學目標而創造的學習資料。對化學學科而言,素材選擇要合乎學生的心理發展,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適宜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提供生動、豐富的學習材料,還可以提供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機會,促進知識、技能與體驗的連接,促進知識課內外的遷移,使每個學生學習的過程都能主動接受知識、理解應用知識?;瘜W情境是教師給學生創造的具體環境,讓學生尋找不同條件下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索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但在創設情境中素材的選擇卻不是隨意的,它有著一定的要求。有機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有機物教學過程中要聯系生活,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與綠色化學相關的情境素材來驅動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創新思維。
一、生活素材的精選
化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特別是有機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廣泛存在。因此,選取化學情境素材應與生活相關,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能找到一些相關的信息,不能虛構、想當然地進行情境素材的編寫。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中學化學教學從生活中尋找情境素材數不勝數。下面是列舉的幾類生活素材:
1.化學與飲食
(1)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酒與醋
在廚房中,用于調味的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炒菜、煮面時都會加入一些,它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除此之外,醋還有更多的妙用,比如,當我們吃魚時,被魚刺卡住了,這時只需喝點醋就沒事了;當炒菜時,加入的鹽多了使菜過咸,怎么辦?只要加入適量的醋,就會淡化咸味且味道更好;燉肉時加些醋,可讓肉質變得柔嫩且可口……酒也可以作為一種調味劑,最常用的是在西紅柿炒雞蛋時,加入點酒后,這道菜就會更香醇可口。
(2)食品添加劑
現代生活中,食物種類繁多,經過加工后的食物大多有添加劑。加入適量的合格食品添加劑不但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而且還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保鮮,有利于食物中有毒微生物的殺滅。但是,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在食品中混入一些有毒害作用的添加劑,從而對人體產生了嚴重危害,引發了一系列病變。比如,有機添加劑苯甲酸,適量加入食品中有好處,但加入過多就會對人體肝臟、腸道等器官有毒害。
2.化學與衣物裝飾
化學的發展豐富了人類的衣物裝飾。通過對一些普通化學物質或高分子物質的化學加工形成了化學纖維,化學纖維的衣物裝飾價格便宜且品質優良,它們彌補了天然纖維的一些缺點,花樣繁多的各類化學纖維成了當今的熱選。當然,天然纖維應用也很廣泛,棉、麻、絲、毛產品也很受歡迎。
這些生活素材把生活與課堂聯系起來了,通過對生活中一些物質的引用,還可以讓學生養成留意生活細節的習慣。這樣的情境素材不但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比較快速、深刻地理解知識,能很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二、與綠色化學聯系緊密的素材
1.綠色化學的概念
綠色化學就是環境友好化學,它的核心內涵是在反應過程和工業生產中,盡量減少或徹底消除和使用有害物質,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把污染消滅在生產的源頭,使整個合成過程和生產工藝對環境友好。這時的合成反應就是“綠色反應”,這時的化學工業就是“綠色化學工業”,整個化學就可稱為“綠色化學”。
2.環境保護
現代化學工業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突出。全球各地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綠色化學”就成為當代主題。工業三廢是主要污染物,其中有機物的污染占一部分。有關新聞有過報道,某化工廠排放污水超標,造成嚴重傷害;某國石油泄漏,造成水資源污染。這些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并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題材就可以作為化學教學中較好的情境素材,更能引起學生對化學的正確思考。另外,對我們生活的環境要更加注重。
豐富的有機物是地球環境的特點之一。據統計,在地球陸地上,有機物的總生產量平均每年為1100億噸。有機物污染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例如,微生物的廣泛存在是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創設情境時引導學生從這方面思考,提醒他們注意生活中的衛生。除此之外,房屋裝修后散發出的刺激性氣味的物質有甲醛,這是一種容易引發癌癥的有機物,使學生形成安全、綠色的居家理念。
3.綠色包裝材料
對于食品或藥品的包裝,可以食用的包裝材料就是綠色包裝材料。它是由糖、脂、蛋白制成的,具有無毒、無污染、可食用等特點。在有些食品專賣店,我們不難發現,熟食外表的包裝材料就是這種可食性綠色包裝材料,還有的藥店里,中藥藥材外表的透明薄膜就是吸水性和透氣性都很好的綠色包裝材料。
4.綠色能源
隨著科技的發展,能源消耗愈來愈嚴重,不可再生資源產生了危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尋找綠色能源成了時代主題。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發現了一種含量豐富的綠色能源――可燃冰。我國的可燃冰含量十分豐富,相繼在南海和青海省發現了大量的可燃冰,這給我國提供了豐富的能源資源,成為能源開發的重點??扇急翘烊粴馑衔?,使用方便,相同條件下產生的熱值遠高于傳統的化石燃料,而且生成物沒有污染。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創新思維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優秀教學情境素材。要想巧妙地創設符合學生發展的情境,就要從根本上要求教師有各方面的知識和素質,言傳身教,起到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雪勤.精選教學素材提高課堂效率[J].劍南文學:經典教范,2011(10):86-87.
[2]李發生,舒紅群.初中化學教學情境創設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72-73.
[3]周麗虹.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06):111.
作者簡介:王曼麗,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化學課程與教學論。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worldcup”為你整理了這篇居民垃圾分類情況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為進一步了解臨潼城鄉居民垃圾分類具體情況和面臨的困難,全面了解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5月份,國家統計局臨潼調查隊隨機訪問了100戶城鄉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專題情況調研。調研顯示,居民對垃圾分類知曉度較高,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執行情況較好,大部分居民能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居民對各環節工作滿意度較高,但居民垃圾分類仍面臨一些難點,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引導。
一、居民垃圾分類落實情況較好
自2021年1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出臺以來,進一步明確了垃圾分類的標準和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對城鄉居民做好垃圾分類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比較到位
一是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比較普及。調研結果顯示,94.6%的被訪居民經常接受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4.8%的居民偶爾接受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僅0.6%的居民沒有接受過垃圾分類知識宣傳。二是垃圾分類宣傳渠道多樣化。有75.6%的被訪居民通過政府部門的宣傳活動、小區里的宣傳欄、小區開展的宣傳活動來了解垃圾分類,65.3%居民通過電視廣告接受垃圾分類的宣傳,48.7%居民通過網絡媒體了解垃圾分類知識。
(二)居民垃圾分類知曉度和參與度普遍較高
一是居民對垃圾分類標準的知曉程度較高。調研資料顯示,四種類型的垃圾中, 96.9%的被訪居民能夠分清易腐垃圾,84.0%居民能夠分清可回收物,78.9%居民能夠分清有害垃圾,68.0%居民能夠分清其他垃圾。二是臨潼居民垃圾分類參與度較高。94.2%的被訪居民家庭會對垃圾進行分類,其中54.5%居民會嚴格按照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四種類型的分類,39.7%的居民會簡單分類。沒有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家庭僅占5.8%。
(三)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執行情況較好
一是居民小區嚴格執行垃圾分類要求。96.8%的被訪居民反映所居住小區嚴格要求居民按照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垃圾分類,并定點定時進行投放,其中90.2%的居民所在小區還配備了垃圾分類管理人員、監督和引導人員對居民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指導。沒有按照要求垃圾分類小區僅占3.2%。二是小區垃圾分類桶配備情況較好。96.2%的被訪居民反映所在小區配備了垃圾分類桶,其中94.3%居民所在小區完整配備了四種垃圾分類桶。沒有配備垃圾分類桶小區僅占1.9%。三是小區設置垃圾分類獎勵措施。39.7%的被訪居民表示所在小區有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度,23.1%居民表示小區有垃圾分類督導評比獎勵制度,47.4%居民表示小區會向居民家庭發放垃圾分類桶、垃圾袋等垃圾分類用品,以激勵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四)居民對垃圾分類各環節工作滿意度較高
依據西安市垃圾分類評分標椎,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滿意度調研,由居民對垃圾分類各環節工作進行打分,滿分為10分,最低分為0分。結果顯示,居民對垃圾分類各環節工作滿意度整體較高,平均分為8.23分,其中,垃圾分類宣傳與引導、家庭垃圾分類情況得分較高,分別為8.63分和8.31分。保潔人員配備情況、垃圾分類設備使用情況、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情況得分稍低,但也達到了8分以上。
二、居民垃圾分類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仍有提高空間
調研中了解到,部分居民沒有按照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垃圾分類主要是因為思想上不夠重視,環境保護意識不夠高。調研中問起居民“為何沒有按照四種垃圾進行分類”時,16.7%居民表示不清楚四種垃圾的具體分類標準,有些垃圾不知道歸屬于何種類型的垃圾;18.6%居民表示思想上不太重視垃圾分類,不明白垃圾分類的意義,認為分與不分沒有區別;30.1%居民表示垃圾分類太繁瑣,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垃圾分類,大多數時候隨便分一下,不會認真分類。13.5%居民表示家里沒有設置垃圾分類桶,沒有動力進行垃圾分類。
(二)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工作仍有提升空間
雖然居民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大多數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較高,但垃圾分類知識了解程度仍然不夠,導致垃圾分類的準確率仍不高。調研顯示,仍有16.0%的居民無法準確區分可回收物,21.1%的居民無法準確區分有害垃圾,32.0%的居民無法準確區分其他垃圾。垃圾分類知識相對缺乏給居民垃圾分類造成很大困惑,也導致了收集到的“分類垃圾”還是混合垃圾,從而制約了分類處理設施的運行效率和環境污染控制效果。
(三)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仍有完善空間
一是獎懲措施需進一步明確。調研中了解到,只有部分居民小區在垃圾分類方面設立了獎勵機制,鼓勵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半數以上小區沒有垃圾分類激勵措施。同時垃圾分類懲罰措施很少執行,導致不愿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仍可以隨便丟棄垃圾,而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二是垃圾分類監管工作有待加強。調研資料顯示,有3.2%被訪居民表示所住小區沒有要求開展垃圾分類,18.6%的居民表示小區里沒有垃圾分類檢查人員,導致垃圾分類的效果無法保證。三是垃圾分類設備不健全。調研中仍有21.8%的居民表示小區里沒有配備齊全的四種類型的垃圾分類桶,想參與垃圾分類,卻無所適從。
三、進一步推進居民垃圾分類的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居民環保意識
一是提升居民環保責任感。繼續加大環境保護在全社會的宣傳力度,讓居民深刻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將當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危機感深深植入居民心中,激發居民的環保責任感和參與意識,使環境保護意識由教育強化成習慣,從而形成一種自覺行為。二是鼓勵社區和公共場所多策劃環?;顒印i_展有創意、有影響力的“環境宣傳周”“環境文化節”“垃圾宣傳進社區、學校、企業、工廠”等活動,廣泛發展、深入動員,激勵居民踴躍參與,營造良好的環境保護文化氛圍。三是加強小區環境衛生整治。給居民營造環境優美、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讓居民意識到小區環境靠大家來維護,保護家園需要從個人做起,從而提升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引導
一是向居民發放詳細的垃圾分類指南。向每家每戶發放垃圾分類指南,向居民詳細介紹生活常見垃圾該如何進行分類。二是做好垃圾分類桶的標識。將不同的垃圾標識按種類張貼在垃圾分類桶上,讓居民在投放垃圾時可以隨時學習、隨地參考。三是加強公共場所垃圾分類宣傳。在小區宣傳欄、電梯里張貼垃圾分類宣傳海報,社區組織開展科普宣傳講座,播放垃圾分類宣傳片,讓居民茶余飯后休閑之余也可以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四是向居民發放線上宣傳資料。鼓勵小區通過業主微信群向居民手機發送垃圾分類海報和垃圾分類學習材料。
【關鍵詞】培養能力 提高 外語教學
一、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
1.認知策略。比如在聽力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應是主動而積極的,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元認知策略與認知策略,并能自然地加以運用,促進聽力水平的提高。(1)進行聽前準備,預先了解相關的內容與詞匯;(2)調整注意力,使注意力既不過分集中,也不分神,根據自身的特長,捕捉語流中的相關意群、熟悉的詞匯、語音、語調及信息流的組織形式等來整體理解整個語流的含義;(3)依據語境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加強補充信息的能力,若在語流中遇到不熟悉的詞匯和概念,或因噪聲、分神等而引起輸入信息缺失時,根據語法、前后語境等知識,將信息的缺失加以補充,使意思連貫,隨著語流而推進;(4)運用聯想,將輸入的信息快速地轉化為腦中表象,加快輸入信息對長期記憶的映射,加快理解過程。
2.交際策略。教師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與策略時,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交際策略,加強外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最好的方法是在學生遇到交際困難時,教師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當場教給學生一到兩個克服這類交際困難的方法,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交際策略確實對他們的交際有幫助;(2)教師要學會容忍含糊語言現象的存在。在學生學習語言材料、操練過程中可以多糾正他們出現的錯誤,但當學生試著用英語進行交際表達時,不要動不動就給予糾正,除非錯誤嚴重到影響意思的表達,否則會造成學生開口焦慮感;(3)增加課堂交際的信息差,為了使學生產生交際需求,在口語課堂上,教師要制造信息差,并給學生布置具體的任務和要求,有了交際意圖,學生必須交換所知信息,填補信息差,才能完成任務。
3.資源策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以下這些英語課程資源:(1)教材。教材資源有我們選用的英語教科書、配套的錄音帶或CD、練習冊、掛圖、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如今的教材涵蓋的內容它擱舌天文地理、環境保護、作品賞析等等,應該注重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所以不僅僅是英語教科書,語文、歷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學等教材都可以是我們英語的課程資源。(2)教學設施。教學設施資源有:學校圖書館、教學網絡、錄音機、投影儀、VCD、 DVD、電視等等。(3)文字音像。有助于英語教學、拓寬英語學用渠道和發展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圖書和音像出版物、廣播、電視和電影等,都是實施英語新課程中師生可選用的資源。
二、指導學習策略訓練
根據對學習策略教學的理解和便于課堂操作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來指導學習策略訓練:1.開展調查研究,選擇學習材料,選擇學習策略。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判斷當前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和學習策略水平,并依據這些選擇合適的學習材料作為載體,選擇適合當前學生實際的學習策略,供學生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2.策略示范。通過學習材料示范學習策略運用的具體詳細步驟,說明策略使用的條件與范圍,使學生了解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從眾多學習策略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策略能力。3.策略運用。通過精選的多樣化學習材料鞏固學習對學習策略的認識和運用,不斷強化,達到熟練程度。4.策略反思。通過這一步驟讓學生反思:策略運用的有效性;策略運用的關鍵環節;策略運用的條件與范圍,促進學習策略的遷移。5.策略訓練評價。通過訓練評價矯正策略的錯誤使用,評價策略的使用效果。促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策略的有效性,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外部指導轉化為內部需要。
三、設立合適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
按照人本主義的教育理論,由于人的個性差異和成長環境差異,不同的人在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上具有差異性。教育者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平等地對待有差異的個體,實行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徑和評價標準等的多樣化。對學生學習取得的結果應給予正面評價。如果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也不要氣餒。應該正確認識挫折。挫折不可避免,在人生發展歷程中人們必然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沒有人可以繞過它們。問題的關鍵在于對挫折的態度和如何處理挫折。教師應該積極鼓勵,肯定他們的進步,讓其獲得成就感,這對形成良好的耐挫能力非常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肯定教育”是發自內心的贊揚,而不是說反話,不能帶有絲毫的虛偽和做作;其次,“肯定教育”也要不斷重復,不斷強化,才能達到“肯定教育”的目的,不能想起來一陣子,忙起來丟到腦后不管。
四、幫助學生建立樂觀的生活和學習態度、自我評價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化工安全與環保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針對當前化工生產事故頻繁發生,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狀況,高職院校在教學實踐中要增強學生的安全環保意識。在化工安全與環保的課程設置中,要重點關注安全環保方面的知識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化工安全與環保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以便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
一、關于《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的概述
《化工安全與環保》是高職高職院?;ゎ悓I的一門必修課?;I的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一些化工方面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化工安全生產技術,另外,學生還要對化工生產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時掌握一些化工廢棄物處理的專業技術。
《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課程的實踐操作性很強,是一門綜合交叉性課程。而且,本課程中的很多教學內容在高職化工專業后續課程中有進一步的深化學習,是化工類專業課程中的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初期,要先樹立良好的職業態度,充分認識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樹立安全生產的環保意識,認真學習相關的化工類專業知識,為將來從事化工生產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
高職院校學生為“3+2”五年學制,在設置課程教學內容時,《化工安全與環保》課程作為化工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生在中職學校的第一學期就要形成化工安全和環保的意識,因為高職院校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在講授化工安全生產知識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安全環保意識的培養,為后續化學安全、化學品檢驗和相關實際操作等教學課程打好基礎。
二、高職《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教學內容的研究
高職高?!痘ぐ踩c環?!穼儆诙鄬W科交叉課程,在化工類專業的課程中是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將其分為化工安全生產和化工環境保護兩部分來授課。這兩部分內容相互之間獨立,又彼此關聯,在教學實踐中是不可分割的。不過,各個高職院校的具體教學內容差別較大,課程內容和相關課程內容之間,存在交叉重復的情況,但實質性的教學內容不多,而且教材案例過于陳舊,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另外,本課程教學課時較少,如何在短期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教育者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高職《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教學,以安全工程理論為依據,結合化工生產的實際情況,針對化工企業易發生的安全事故,如爆炸、火災和中毒等事故的預防方法,教學過程中重點講授了腐蝕控制技術、通風置換技術和密封技術等。構建出一個通用的、比較完整的化工安全技術體系。根據危險源系統理論,考慮到當前化工企業原料及設備裝置多為危險源,不但會引發安全事故,還會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環境污染。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針,考慮到環保的重要性,教師要在介紹化工安全、職業健康和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的同時,講解一些這三個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管理事項,鞏固學生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
三、高職《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的教學方法
隨著高職教育深化改革政策的推行,高職院?!痘ぐ踩c環?!氛n程的教學方法由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變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具體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多媒體教學法
借助現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文本、圖片、視頻、動畫等不同方式,將教學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不但使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內容有更直觀的感受,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可以強化記憶。比如,教師講到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時,可以播放一些有關化工火災爆炸的新聞視頻,為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學習材料,使學生對火災爆炸的危險性有更細致的了解,從而意識到化工安全的重要性。
(二)網絡教學法
網絡教學是現代教學方法中的常用教學法,也是適應教育發展需求的有效手段[3]。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彌補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等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還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聽課狀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學習,將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
高職《化工環保與安全》課程作為化工類專業課程中的一門基礎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提高本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還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優化,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培養出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邱罡,李琳.《化工環保與安全》課程教學探討[J].廣州化工,2015,2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