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2 13:11:38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情感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小學生和社會接觸機會少,交往面窄。
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的產生是人對客觀與現實的體驗。當客觀事物滿足學生的需求時產生愉快的體驗,而客觀事物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時則產生不愉快的體驗?,F代學生的生活是簡單的兩點一線,上學、回家,再上學、再回家,缺乏和社會必要的交流,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大多數是滿足的體驗,而很少有不能滿足的體驗,因此,造成情感產生單一,缺乏情感產生的外界條件。
(2)學校智育比重過大,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學校過于注重智育,只要求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至于其他方面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就只是應付一下完事。于是造成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不健康心理。
2.現階段培養學生正確情感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性格特征。
報紙上多次報道:某某學生因為老師的訓斥而輕生;某某學生因為母親暫時不能滿足他的所謂合理“要求”而殺掉自己的親生母親;某某大學生因為不堪忍受工作后的重壓而輕易結束掉自己寶貴的生命。在21世紀我們的祖國要強盛的時候,我們能依靠這樣心理不健康的“人”嗎?——不能,決不能,我們要的是優秀人才,優秀的人才不僅僅是智力上優秀,更應該是心理上的強者。重視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有助于學生構建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建立完整的性格特征。
(2)培養學生完善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開展教學改革。
隨著教學改革的一步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學手段進入課堂,課堂教學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教師發現,課堂教學要想進一步得到提高,只重視教材內容的變革、教學手段的豐富是遠遠不夠的,而發揮學生情感的動力作用,重視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活動科學化、藝術化。因此,很多教師在努力抓好教材改革的同時,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情感進行培養,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正是這種功能的最好詮釋。
3.學生情感的培養手段及方法
(1)家庭教育要重視對孩子情感的培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在家庭中父母要重視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我們父母工作再忙也要重視和孩子共同支配一定的時間來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一味地只從物質上給予滿足,要在精神、心理方面多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人生的第一步就走得堅實。
(2)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特定的情感培養目標。
小學生的情緒反應快,轉變也快,缺乏必要的持續性,但學生的情感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的學生熱情大方;有的學生沉著、冷靜;有的則介于這兩者之間。因此,我們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感特征制訂特定的情感培養目標,不能簡單地統一劃分。
(3)在教學中發揮教師自身情感的感染功能。
例如,講解課文時,讀到高興的時候,眉飛色舞,臉上自然流露出興高采烈之色;讀到悲痛之時,情真意切,不悅之情流露于表,這樣,學生的情感世界自然而然被我們感召起來,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無形中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感情世界。
(4)不要壓制學生宣泄情感的方式,讓學生有自我調控情感的機會。
1.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經過一些調查分析,目前我國的語文教學模式還是秉承這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只能成為教師座下的傾聽者,難以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只能被動的受教師控制。而教師也只是單純的以分數的高低為評判學生的標準。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大部分的學生都難以對學生產生興趣,視教師為猛獸,師生關系一度緊張,而語文成績更是難以提高。筆者認為導致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
2.小學語文教學同情感教育的聯系
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平臺,故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徹底落實語文教學同情感教育的有機整合。這主要是取決于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之于有效的推進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情感教育,利用情感教育的激發功能,讓學生通過情感教育對語文產生興趣,繼而誘發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關心學生,體貼學生,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將教學的責任感感染學生,以此強化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在教師的呵護下提高語文成績。而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視為累贅,就只是讓學生不斷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心理變化、思想變化忽視,那么很有可能直接導致了師生關系變得僵硬,教師與學生產生隔閡,學生只會消極的對待語文學習。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對于所有的學科均帶有著一定的情感性,在情感與理智之間,往往是情感為主導,故而在學習語文時,一般會以自己的喜好而進行學習。故而,小學語文教師更應重視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運用豐富的情感教育去教導學生,對小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善意與關心,讓他們在健康積極的環境下進行語文學習。
二、情感的總述與內涵
情感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心理現象,它深深的根植于人的意識之中。在現實生活中,情感有著理智性、社會性與易變性等特征。情感所具有的特征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喜好變化。故而,在基于學生的情感的基礎上,語文新課程的設計要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相結合,遵循語言學習的管理,在最適宜的程度上與每一個學生的要求相吻合。因此,新課程下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于學生的情感必須要重視,如此方能創設和諧、科學、輕松的語文課堂。
三、情感教育投入于小學語文教學
在教育過程必須要將情感教育納入,讓情感教育變為教育的一部分。這主要是因為情感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充分關心著學生的態度變化,情感化與情緒化的方向,對于學生個體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投入情感教育,以下就是筆者自身的一些建議。
1.落實情感課堂教學,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將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是語文教學落實情感教育的重要措施。語文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非常重視的,亦是首要任務,而重視學生的情感同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更是重要措施。故而,教師在進行語文備課時,不但要將所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劃出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的將學生可能會遇到的疑點、難點進行分析,以保證學生課堂學習中獲得最大的收獲。當然,除了這些,教師還需要將課文中的中心內容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學生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使學生真正理解自己所學的內容。落實情感教學是教師讓學生可以在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的重要基礎,上課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應多多給予“很好“”很棒”等話語以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肯定。而在這樣具有情感的、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成績。
2.完善課堂教學方式,誘發學生情感
進行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要有效的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筆者認為應將情感滲透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對此,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在不經意間向學生進行情感的傳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表演、成語接龍、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形式來活躍課堂,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情感。當然,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學生興趣、德智發育等方面,要實現在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四、結語
我國高校教育存在著嚴重的重認知教育而輕情感培養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作為主體,而學生僅作為接收者被動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老師講,學生聽。授課教師忽視互動教學環境的創設和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只是一味地進行知識的傳授,整個過程單向單調,沒有雙向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易陷入沉悶、無生氣的狀態。學生沒能作為學習的主體,無法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現代媒體技術的引入,在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帶來諸多弊端。多媒體技術下的輔助教學使得教師在課堂內能講授更多的內容,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高校教育中教師需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量也隨之猛增,“滿堂灌”的現象沒能隨著新教學手段的帶來而改善,卻越演越烈。教師備課做PPT,上課讀PPT,下課后繼續準備下次課的PPT的現象大量存在,而學生由原來的看著老師學,變為看著屏幕學,忽視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高校教育情感教學的實施
1.控制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的反映,是人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人生觀的樹立等,是通過情感體驗而實現的,因此學生對教師情感方面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教師知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情緒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帶著正性情感進行教學,這些正能量會感染學生,使課堂氣氛便會變的愉悅。相反,若教師帶著負面情緒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極大的壓抑。因此,為使學生能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投入到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讓學生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情感交融的氛圍,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傾注其情感,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待一些問題,將情感傾注于教學過程的細節中。(1)尊重。教師在教學中需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必須正視、尊重學生由于生源地和學習能力不同而帶來的學習水平差異。教師對應為學生提供求知的安全感,讓學生感到親切可信,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2)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啟發學生依靠自己來解決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鼓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收獲成功的喜悅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產生,激發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只有產生了興趣,學習才會由被動變主動。(3)賞識。為使學生能在心理上增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教師應對于獨立思考能力強、具有自己的判斷和見解的學生給予表揚,幫助分析問題。伯令納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4)批評。教師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應善意的指出和糾正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對于屢禁不止的現象批評教育是一種必然的手段。
3.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能激發學生進行合作教學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灌注情感,在課堂外也應創造機會多和學生溝通,利用QQ、微信、E-mail等方式加強師生交流,增進了師生情感。
4.學生間互動高校教育的特點使得學生需要大量的課余時間的學習,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作為教師要引導他們進行交流。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布置一些階段性的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方式協作完成,提交相應的成果或報告,并對完成情況進行評選或答辯,給予一定的成績或獎勵。這樣一種學生間相互監督、協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間相互激勵、相互競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技工學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大多自尊心較強,但又缺乏自信,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得到認可;部分同學在處理人際關系矛盾時,遇事沖動不夠冷靜,打架往往是他們解決事情的第一選擇;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夠端正,學習自覺性差,學習興趣不大,學習目標不明確。分析導致這樣狀況的原因,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這幾個因素。這些學生,有些是來自單親家庭,也有一些來自父母知識文化水平和性格修養有限的家庭,這些家長有些是對孩子不聞不問,置之不理的,有些是不知道如何與子女進行有效地溝通,關愛孩子,在孩子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或溺愛或訓斥,家庭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性格成長起到決定性因素。其次技校學生大多數是初中落榜生,學習能力較弱,而進入技工學校后,從原來的應試教育變成技能教育,課程的設置和學習方法,對他們來說有了很大不同,專業性突出,使得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因為學不好而不想學,因不想學而學不好,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再者,當今社會仍把高考當成是學生唯一出路,把讀技校當成迫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在社會對技工教育還存在一定偏見的情況下,一些技工學校學生認為自己與同齡人比較,未來似乎更渺茫,因此具有一定的自卑感。
二、情感教育如何應用
作為一名技工學校班主任,我們的工作重點不僅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多的是要理解,尊重,愛護,信任學生,了解他們的情感世界,化解他們的情感矛盾,因此也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同時對學生的各種積極情感不能只留在內心,而應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外化為一種現實教育力。教育的方法很多,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要滲透真摯情感,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賞識學生,關愛學生
面對技工學校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作為班主任,更需要對學生傾注無私的愛,像母親賞識自己的孩子一樣去賞識學生。班主任如果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并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學生在無私的師愛和賞識中,才能回報教師,才能產生對學習的熱愛與信心,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才能感悟人生的真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你怎樣愛孩子?!卑嘀魅螌W生傾注無私的、發自內心的愛,把師愛植根于對學生高度負責,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尊重、信賴、關心、賞識之中。這里所指的關愛學生,不僅關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要關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僅關愛行為習慣好的學生,更要關愛行為差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待學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做學生的朋友,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各種工具和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親其師,信其道,”只要班主任在工作中能以愛為支撐,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取學生的信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學生總會被感化。
2.尊重、理解、寬容學生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弊鹬厥菒鄣木唧w表現,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尊重是相互的,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師生之間存有一種互相懷有好感,互相尊重友愛的氣氛。尊重學生,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睿智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理解他們的情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愿望。理解是一種心理換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技工學校的學生盡管會有不良的嗜好,會穿奇裝異服,會通過打架的方式解決問題,在他們已有的不良習慣下,班主任要做的是理解,他們小學、初中養成的一些不良的習慣一時難以徹底改掉,對待他們,班主任要因材施教,理解學生的差異,寬容學生的一些不足,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班主任要通過平時的觀察,把握學生的性格特點,把改正不良習慣滲透到每次教育中,并對有進步的同學大加贊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孩子一下改掉所有不良習慣,這不符合正常規律,我們要做的是能讓他們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較,給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他們有了正確的方向,也會慢慢步入正軌。
3.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為人師表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文明修養、道德情操、思想境界等,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學識是否淵博,品德是否高尚,習慣是否良好,對學生心理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更應該不斷加強自己文化素質修養,不斷的學習新理論、新知識,開闊自身的視野,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學生。班主任不僅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具有高尚師德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同時還應具有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一般分布在15-20歲之間,正值青春期,青少年身心發展在這一時期完成,這也是他們從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間,大多數的學生在心理上屬于自尊心很強,但缺乏自信,很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當聽到不利于自己的評價時,會感到一種自卑感和焦慮,甚至自暴自棄;有些學生在面對人際關系矛盾時,往往容易沖動,沒有足夠的冷靜,講義氣,吵架,打架往往是他們解決事情的第一選擇;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覺性差,沒有學習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在課堂上說話,甚至逃課的現象是存在的;面對父母,老師的教育批評往往不以為然,心理調整的能力較差,行為受情緒的影響是很大的,對家長,學校,社會有不少不滿的情緒,看待事物會片面,逆反心理比較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目前的情況是由不同的原因導致的,影響他們的主要有家庭的因素,學校的因素,社會的因素。家庭環境: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父母的知識水平和修養有限,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照顧孩子。在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訓斥孩子,甚至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因此,有不少學生表現的以自我為中心,懶惰,心理承受能力差,偏激。家庭是學生第一課堂,那么家長的教育方法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成長。學校環境:中職生大多是初中畢業,相對高中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來到職業學校后,由原來接受應試教育而變成接受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學習方法和原來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學習強調專業化,在學習上有更強的競爭力,使得一些學生不能適應,因為學不好,不想學習,因為不想學,就學不好,造成惡性循環。社會影響:雖然近年來,人們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前景依然嚴峻,很多人沒有充分認識到中等職業教育的價值。許多家長認為上高中考大學是學生的唯一出路,中等職業學校似乎成了他們迫不得已的選擇,在一些企業和機構中,不少管理者都很重視應聘者的學歷,所以社會還存在著一些對職業教育的偏見,一些學生認為,他們的未來與他們的同齡人相比,更迷茫,因此有一定的自卑感。
二、職業情感教育的對策
作為中職教育的工作者,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而且更要能理解,尊重,關心,鼓勵,信任學生,知道他們的情感世界,幫助他們平息自己的心理沖突,因此也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對所有有正能量的學生,應通過各種形式,展現到其他同學眼前,真正落實教書育人的目標。
1.待人以誠,用愛感化學生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應做到公平公正,與學生交朋友,和學生保持聯系,關心學生,關愛他們,及時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生活中,給學生建議。對“后進生”要批評教育,但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毫不吝嗇的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只要教師愿意用愛去守護學生,用真誠的心去贏得學生的信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那么,學生的道德信念一定會逐漸的形成。
2.注重娛樂性,在活動中教育學生
應該鼓勵學生多參加健康的、生動活潑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顒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豐富他們的情感,鍛煉自己的能力,陶冶情操,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提高自身的修養,用行動來影響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心理有著深刻的影響,知識淵博的教師能夠贏得學生的尊敬。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開闊眼界,充實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能跟上時代的腳步,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獲更多的知識。
4.進行就業分析,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首先,從新生進入學校開始,讓學生盡量從基礎教育的模式中走出來,盡快接受職業教育,通過設置相關的職業教育課程,主題班會和講座等形式,向學生介紹新的情況,目前就業的新特點和優秀畢業生的一些事跡,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其次,引導學生主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學校鼓勵學生獲得多種技能證書,他們掌握越多的技能,在社會中,學生將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大的競爭力,技能證書是就業的強大的敲門磚。同時,更新學生的觀念,消除“悲觀情緒”,能熟練掌握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心態。這樣的學生在幼兒園是非常受歡迎的;第三,根據學生實際,對即將進入社會的特殊心理需求,以就業為重點,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才觀,就業觀。
三、結語
在現下的中等職業教育中,教學體系的不完善,學校往往不會為學生開設專門的道德文明的課程。而中國的傳統禮儀道德文明一直以來就與傳統儒家文學關聯在一起,因而,對于學生情感教育的重擔落在了語文教學身上。
1.1情感教育的定義
情感教育是通過尊重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他們的學習進步、生活快樂幸福、對周圍產生正能量。從而建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就自己的人生夢想,成為符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有覺悟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1.2情感教育的缺失
在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由于職業學校的宗旨在于為社會培養有素質的職業技術人員。而不管是在教學評估中,還是在學期總結中,教學效果一般都是以較為直觀的學生技術層面學習作為比較參照,對于難以定量的道德素質方面,學校難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評估方案。因而,對于在中等職業學校中的情感教育顯得很薄弱,始終被教師以及校領導所忽略,以至于在很多學校都引起了很嚴重的后果。例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報告》中指出,真正決定馬加爵犯罪的心理問題是他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他過于以自己為中心,因為與宿舍同學的不和便將室友全部殺死,這明顯是對于道德的淪喪,對社會情感的缺失。
1.3情感教學的意義
正確的道德、個人修養的養成對于每一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是一個社會人,情感教育的意義在于調節學生認知過程,促成學生全面發展,在如今應試教學體系下,對于加強情感教育顯得比以往更有意義。當我們翻閱報刊雜志,不難看到一幕幕讓我們心寒的事情。藥家鑫的冷酷無情,李剛的兒子囂張撞人事件,可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這些人不僅對于基本的社會法律知識如此的缺乏,甚至連最基本的社會道德都已經到了淪喪的地步。
二、語文教育與情感教育
2.1語文教育的基本內容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重視人文教學的理念為現如今語文教育提供了無數的瑰寶。中國的社會道德是構建在傳統的儒家思想基礎下,而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便是由以往的文人儒客的著作為主。因而,語文的教育也可以說是由文學認知教育與培養學生情感道德組成?,F如今學好語文這門課程不僅僅是積淀文學常識,更重要的抓住傳統思想,通過對傳統道德理念的學習理解古典文學。
2.2為人師表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往往學生都會以教師的言行來為自己設立標準,孫子兵法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自身的素養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一舉一動。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學生一般都在15-18歲,正處在最善于模仿的青春期中,這就要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試想,如果一個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滿嘴仁義道德做著豬狗不如的事情”的教師教出的學生能有什么好的發展,一個有修養的老師才能更好的團結學生,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影響。
2.3增加師生交流促進學生情感培養
如今的中等職業教育很多情況還處在學生被動接受教學的方式,由于語文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學生對于陌生的文章理解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下,使得師生間交流處在一個很低的程度上。這樣便形成,教師的素養再高也難以把自身的思想高效的傳輸到學生的身上。這就需要教師創造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從而影響學生的情感觀念的建設。
2.4通過情景模式的構建引發學生的感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性,與學生缺乏情感交流,與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及其不符,降低了語文教學的質量。針對此問題,實施情感教育,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非常重要,有助于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個性的目的。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應用,通過營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圍能夠深化學生的文章的感知理解,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1]。以學習《燕子》為例,燕子這篇文章主要描繪了燕子的外形與燕子的特性,通過優美的語言表達出對燕子的喜愛,在講解此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過程中,研究燕子的特點,提出自己的見解,與作者產生共鳴,加深對燕子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活動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組織小組學生討論燕子的外形特點,要求學生分享自己對燕子的情感并闡述理由,請學生選擇出本課中最喜歡的話,并有感情的朗讀與同學分享。采用多媒體教學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多媒體上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燕子的外形,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實施情感教育,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具有較深的感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2.創設情感教學情境
創設情感教學情境十分重要,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主要措施,通過創設情感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創設情感教學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2]。以學習《要下雨了》為例,本篇課文主要講了小白兔遇到了燕子,小魚以及螞蟻知道了要下雨了的消息,通過燕子低飛,小魚露頭,螞蟻搬家等現象體現出了要下雨的可能性,為小學生闡明了生活中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教授了學生的一些生活常識,教師在講授這節課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情感教育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情感。在要下雨了這篇課文中主要有四個動物,兔子,燕子,小魚,螞蟻,教師可以請四位學生分別扮演這四個角色,以情景劇的方式情景再現,將文章中的內容演示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體會,實現情感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3.加強師生交流
加強師生交流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師生通過交流溝通才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培養發展學生情感,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產生較好的語文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加強師生交流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3-4]。以學習《幸福是什么》為例,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通讀文章,找出文章中醫生,農民,勞動者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教師闡述自己的想法,自己認為幸福是什么,如學生取得好成績,父母身體健康,就是幸福,并鼓勵學生回答自己認為的幸福是什么,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如可以放假出去玩就是幸福,媽媽爸爸可以多陪陪我就是幸福,有零花錢買喜歡的玩具就是幸福,有喜歡吃的零食就是幸福,考試考個好成績就是幸福等等,教師在學生交流時應給予鼓勵或表示贊同,給予小學生信心,肯定,如此有助于幫助小學生建立自信,并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實現有效的交流溝通。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以文章的內容限制了學生的答案,不能對小學生與課文表達不符的答案進行否定,小學生年紀較小,無法思考到偉大的事業,巨大的貢獻等與實際生活相差較遠的事情,教師不能依據文章內容規范學生的答案,需要通過交流進行適當的引導,引導學生體會幸福是為人類做有益的事情,發揮自身的價值,實現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