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0 04:46:32
序論:在您撰寫小班數學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小手比一比
教學名稱:數學
教學內容:小手比一比
教學目的:1、教幼兒認識1——3的數字形。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字1——3。
教學準備:1、卡通數字1——3。2、1——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數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
:教師唱自創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目標:
1、??體驗數學操作的樂趣
2、??操作活動中5以內的數數
3、??學習按數量取物
準備:38個塑料盤(紅、黃、白),三種積木,紅、黃、白卡片各一張,小狗頭飾一個
過程:1、以狗媽媽帶狗寶寶去超市買東西的游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帶上小狗頭飾):你們看我是誰?(學小狗叫)
師:我是狗媽媽,你們做我的小狗寶寶好嗎?
師:寶寶們想去超市買東西吃???
2、認識紅、黃、白三種顏色,并介紹活動規則
師:寶寶們看,這是餅干,這是包子,這是糖,仔細聽媽媽的話,待會兒不要拿錯東西。
師:每個寶寶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盤子,輕輕地把它們拿出來。
拿紅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紅盤子的寶寶每人買5顆糖;
拿黃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黃盤子的寶寶每人買2個包子;
拿白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白盤子的寶寶每人買4塊餅干。
寶寶們記住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應該買什么?買多少?跟媽媽說:我拿紅盤子買5顆糖。(黃白同)
師示范一次
3、??操作
現在我們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寶寶們不能擁擠,不能搶東西,否則把超市里弄的亂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讓我們寶寶去超市了,記住了嗎?好,我們去超市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檢查
師:寶寶們都買好點心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你們買了什么?。抠I了多少?
跟媽媽一起說:我拿紅盤子買了5顆糖。
(黃、白同)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內容確定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判定、合作、探究等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相關內容確定)
教學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相關內容確定)
教具、學具準備:(根據教學內容準備相應的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如: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二、探究(或教授)新知:(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
2、合作探究:
3、精要點撥:
三、鞏固應用:(課堂練習)
一星級題目和二星級題目:(課本)
設計意圖:以基礎為主,主要激發中下層生的學習興趣。
三星級題目:(課本)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實例為主,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星級題目和五星級題目:(課外,)
設計意圖:此題是給中上層的學生做的,從而達到培優的效果;在 培 優方面,我鼓勵他們多提問題,培養他們成為“問題”少年。
四、拓展延伸:
小學數學班級教育案例
這是前年的事情了,我第一次教數學,當時我代的是二年級2班數學。我班有一名特別調皮的學生叫李清風,一小男孩兒。父母在外打工,在家跟爺爺奶奶。他長著雙“賊溜溜”的眼睛,“精鼻子精眼兒”的!雖然很聰明,但生性好動,上課小動作特別多,總“閑不住”!學習成績不怎么好!
在我的課上經常制造事端。有時是去招惹別的孩子:扯同學的衣服,在前排小朋友背上貼小紙條,拽前排小朋友頭發……要么自己吃東西,拿筆不由自主的在桌上偶爾敲兩聲,甚至有時會蹲到下面玩“吸板”!被我發現才從桌子底下起來……如此之舉,舉不勝舉。對此我非常郁悶,我也曾對他多次批評與教育,可都沒什么效果,好兩天又犯!不過,這孩子怕班主任江老師,在她課上從不敢調皮。于是,我就找江老師說明他的情況,讓她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通過商議后我們決定:江老師先與李清風談話,并告訴他這樣做不好,既影響其他同學,還使自己養成了不良習慣,影響學習成績。江老師還告訴他,其實他很聰明,江老師和我們其他代課老師都挺喜歡他,夸他聰明,只要他改正了這一點,班主任就會選他當小組數學課帶表!在數學課上,我及時給他鼓勵,只要發現他一點的進步就馬上表揚他,給予充分的肯定。慢慢的他在課堂上沒以前那么好動了,不貪玩了,學習也進步了,回答問題也積極了!
李清風小朋友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與班主任的工作是分不開的。作為任課老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會像班主任一樣繁瑣,所以,作為班主任,不能把任課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當成是他們自己的事,應該協助其解決問題和困難!因為,這也是班級工作要解決的問題!
揀皮球(比較大小)
揀皮球(比較大小)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兒人數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動過程:
1、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教師問:“這是什么?哪個大?哪個???”
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只,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里,小的放在小籃子里。
2、玩“聽口令舉雪花片”的游戲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揀皮球”游戲
①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念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
連連看看(認識長方形)
連連看看(認識長方形)
教學目標:
1.能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
2.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教學準備:
1.神奇口袋一個,內裝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
2.每個幼兒一張方形紙,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紙的寬度等長。
3.《幼兒活動材料》每人一本,彩筆若干。
教學過程:
一、感知長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請幼兒邊說兒歌邊摸口袋,告訴大家自己摸的圖形名稱。
2.讓幼兒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長得有點像,長方形就像伸長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讓幼兒找出正方形的紙,用對折的方法比較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
2.讓幼兒找出長方形的紙,讓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比較長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使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長方形的特征。
三、導幼兒發現正方形和長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導幼兒總結出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2.運用折紙的方法,請幼兒將正方形對折出長方形(三角形除外),長方形變成正方形,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四、連連看看
1.指導幼兒做畫冊上的練習,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教學建議:
1.在摸圖形時可以告訴幼兒XX圖形是長方形。
2.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中有長方形特征的某些物體,建議家長幫助幼兒尋找。
日?;顒优c教育
1.可在智力角區里玩《圖形接龍》的游戲。
2.在美工區中玩《圖形拼圖》粘貼的游戲,讓
幼兒自己動手把彩色的幾何圖形進行自由粘貼成各種物品,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游戲寶庫:
《小動物找家》
目的:復習幾何圖形
準備:在場地上布置四種小動物的家,分別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表示,每一位幼兒一個幾何圖形的項鏈或胸卡。
玩法:老師扮“老狼”幼兒扮“小動物”。告訴小動物老狼在5點鐘要來抓它們,然后“大舅灰狼”往前走。“小動物”一邊喊“老狼來啦”一邊模仿動物走路。灰狼從1點鐘開始回答,按順序報到5點鐘時,就回頭抓“動物”?!靶游锺R上按圖形找自己家。找促家的小動物被大灰狼抓去,停止游戲一次。
游戲建議:
1.幼兒可以換圖形
2.“大灰狼”也可請幼二來扮演
《擺火柴棍》
目的:
1.擺三角形,四角形。2數火柴根的根數(或用棉簽代替)
玩法:
1擺三角形和正方形,知道三角形用三根火柴,正方形用四根火柴
2.擺各種有趣的幾何圖形如:正方形,菱形,梯形等等并數出火柴的根數。
.
另附兒歌:神奇口袋
神奇口袋真神奇,
里面裝著好東西,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練習六中有這么一道題:
(見題圖)這個頒獎臺是由3個長方體合并而成的。它的前后兩面涂上黃色油漆,其他露出來的面涂紅色油漆。涂黃色油漆和紅色油漆的面積各是多少(題圖說明:這三個長方體頒獎臺緊靠著,且中間的1號頒獎臺最高,左邊的2號頒獎臺次之,右邊的3號頒獎臺最低。在1號頒獎臺的正面靠近這個長方形面的左邊豎直邊線的右側中下方標注“65cm”字樣,同時在這條邊線上面一小部分的左側標注“10cm”字樣,而在圖中還有五處標注“40cm”字樣,表明這三個長方體的下底面都是邊長為40cm的正方形,以及3號頒獎臺的右面也是一個邊長為40cm的正方形。)?
學生自主解答后,我發現大體有兩種不同的答案,其一是這樣的——
涂黃色油漆的面積:
[﹙65-10﹚×40+65×40+40×40] ×2
其計算結果為12800平方厘米;
涂紅色油漆的面積:
65×40×2+40×3×40
其計算結果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種情況則是——
涂黃色油漆的面積:
[65×40+﹙65+10﹚×40+40×40] ×2
其計算結果為14400平方厘米;
涂紅色油漆的面積:
﹙65+10﹚×40×2+40×3×40
其計算結果為10800平方厘米。
學生的解題思路大致相同,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結果呢?對此,我組織、指導學生進行了探究。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大家發現了兩種解法的差別在于1號頒獎臺的高的取值不同,即一種解法的取值為65厘米,另一種解法的取值為75厘米。由于題圖中明確標注了40厘米、65厘米及10厘米等數值,則可以從中對三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取值,而正常情況下這幾個量(已知條件)的取值在圖中可以很容易得出來,為什么會有學生產生誤解呢?到底哪種取值是正確的?通過討論、探究,最后大家一致認為1號頒獎臺的高為65厘米。
學生甲:如果2號頒獎臺的高是65厘米,那么原題的圖中就應該把“65厘米”字樣標在2號頒獎臺的左邊,所以根據“65cm”字樣標注在1號頒獎臺的正面上,我認為65厘米是給出的1號頒獎臺的高。
學生乙:我觀察到1號頒獎臺正面左邊的這條棱被分成兩條線段,上面較小的部分是10厘米,而從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下面較大的部分則為65厘米長,而這兩個數字都是標注在這兩條線段附近的,所以1號頒獎臺的高就是10厘米與65厘米之和,即75厘米。
師:既然同學們對題圖中已知數值的讀取存在分歧,現在我就給大家一個科學的解釋——我們可以把題圖理解成是由實際的頒獎臺按一定的比例縮小而形成的,這就要有一個縮小的“尺子”,我們把它稱之為“比例尺”,而在同一個圖中,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一定的,那么同學們就來求一下圖中有關線段在不同取值情況下的這個“比”如何?
聽了我的說法,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行動起來。
經過同學們的測量、計算、比較,最后證實了1號頒獎臺的高為65厘米。
對于一道數學題的解答,似乎大可不必如此“興師動眾”,而課后想起來,我的這種做法并非“小題大做”,而卻是“大有益處”的。
1、 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2、 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3、 通過“借題發揮”而把知識向未知領域延伸,不但實現了“比例尺”這項知識的滲透,而且還使學生懂得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4、達成了培養學生形成細致而有序的審題習慣這一教學設想。
回顧此例的教學,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盲目地、簡單地教給學生問題的答案,正如上面的這個問題,如果我只是告訴學生1號頒獎臺的高為65厘米,認識不清的學生只要照做就可以了,那么仍會有學生感到不解,甚至還可能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而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