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 07:43:37
序論:在您撰寫調研分析報告課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電影概論是一門講授電影入門知識的基礎課程,講授范圍涉及電影制作、電影產業、電影理論與電影發展史等多個層面,授課對象主要針對各高校本科一年級電影專業的新生。諸如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芝加哥大學電影系等世界知名電影專業院校通常都會開設電影概論課程,旨在為電影專業后續的或方向細分、或深度延展的課程教學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包括電影藝術特性與相關理論美學等核心內容,以及佳作視聽賞析、淺層次文化讀解等重要內容。然而,從眾多高校影視專業課程體系的實際調研情況來看,由于不同學校的學科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師資狀況構成等不可抗因素,在全國范圍內開設影視相關專業的藝術院校中,電影概論的教學授課情況千差萬別,在教學方向、課程編排、學時規劃、教材使用等方面也特點迥異。
一、現狀調研
2013年上半年,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概論》:學科基礎課程教學與改革”課題組圍繞電影概論類課程的授課情況,對全國部分開設影視相關專業的重點院校進行了調研和考察。本次調研對象選取了全國7所影視學科建設較好、較能體現電影概論類課程教學發展主流的院校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選取這些調研對象的基本原則在于,這些院?;蛳聦僭合刀荚O立了“戲劇與影視學類”相關專業,并且開設有電影概論類課程(課程名稱有所不同),同時還兼顧了全國不同地區的院校分布以及各類院校的發展規模等因素。
本次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全國調研,主要是依靠教學大綱對比、授課教師訪談、學生問卷調查等方式完成,通過以上不同信息渠道的資料搜集、比照與整合,課題組對電影概論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性質、授課內容、考核方式、教材運用等情況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和歸納,從而能夠比較全面地揭示電影概論類課程在全國電影教學領域的授課現狀。課題組的調研成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課程名稱
首先,不同院校之間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命名方式存在很大差異。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浙江師范大學都將此類電影學入門課命名為“電影概論”,而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則命名為“影視藝術概論”、上海交通大學命名為“影視藝術導論”。出現命名差異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不同院校在學科背景與人才培養方向上有所側重,因此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在內的一些院校,在課程設計上將電影學與電視學的知識體系相融合,于是,也就在概論通識課程的安排上形成了“影視合流”的定位。然而,從實際授課內容和課時安排等方面考察,便不難發現這些涵蓋“電視研究”的“影視藝術概論類”課程仍舊是以“電影概論”相關的知識點為核心,因此也屬于本次調研范疇,統歸電影概論類課程。
(二)課程性質
不同高校電影概論類課程的授課情況比較多元,其課程性質的認定也存在兩種方向,一般可以分為院系層面“專業必修課”與學校層面的“公共選修課”兩類。例如,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相關影視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電影概論類課程被設定為專業必修課或學科基礎課,而在西北大學等高校中電影概論類課程則被設定為“全校通識課”(即公共選修課)。事實上,在全國高等教育不斷強化藝術類通識教育的政策下,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都開始設置藝術類通識課程,因此,以講授電影基礎知識、普及電影文化為宗旨的電影概論類課程也開始不斷推廣,成為通識藝術教育的重要構成。
(三)教學目標
在電影概論類課程宏觀教學目標的設定上,不同院校的定位基本一致,即講解電影的基礎知識點,包括影視語言、文化特性、簡要歷史等,為電影專業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例如,北京大學影視專業電影概論課的教學目標為:“課程設置的目的在于力圖使學生掌握電影藝術與電影文化的基本原理,培養學生開闊的學術視野、多元的電影觀照角度,以及對電影的藝術感受能力和理論分析水平”;北京師范大學影視傳媒系電影概論課程的授課目標為:“旨在讓學生對電影藝術有整體認識和了解,并且能夠系統地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特性、基本規律和基礎理論,為深入專業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浙江師范大學的電影概論課程目標強調“本門課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學會分解電影的語言系統,對它們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再將它們分析的成果整合為對一部電影整體性的讀解,這種讀解不是簡單的文學性、敘事性讀解,而是依托于對電影的整體理解而進行的影像化讀解。這種從電影專業的角度讀解影片的方法,對學生學習和掌握電影話語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南京師范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課程要求學生“應把握影視藝術理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規律,加深對影視藝術的科學認識,以期達到理性思考與感性認知的結合,進而實現理論學習的深化和升華,為以后的影視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作為校級“公共選修課”的電影概論課程,則要求比較淺顯,主要立足于電影藝術的基礎性審美訓練以及培養大學生觀眾普泛性的電影賞析能力。例如西北大學的電影概論通識課的教學目標為:“1.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電影藝術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并能較熟練地完成電影評論寫作;2.引導學生學習文藝理論和黨的電影方針、政策,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之精髓,認真鑒別西方電影理論、思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3.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電影藝術的基本原理、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掌握鏡頭運動和場面調度的基本規律,提高藝術鑒賞能力?!?/p>
(四)教學內容
盡管各所學校在電影概論類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上比較一致,都是以“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為主要導向,但在實際教學內容編排上卻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呈現為兩大主要教學方向:
1.以電影的視聽語言訓練為教學重點
將電影概論類課程的教學重點立足于詳細講解電影的視聽語言特性,強化教學中的視聽語言分析,對電影理論、電影史論、電影產業等做少量介紹。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電影概論授課中,用將近四分之三的課程容量來介紹“電影藝術的系統專業知識,包括基本屬性、視聽特性、聲畫關系、蒙太奇和長鏡頭等主要內容”;南京師范大學在授課體系上也強調對電影視聽語言的訓練,課程安排上重點突出,用將近一半的課程容量講述視聽語言主體內容,包括: (1)影視鏡頭語言,內容包括:鏡頭與畫面的含義、運動鏡頭、景別、鏡頭剪輯;(2)聲音和聽覺美感,內容包括:聲音的出現、聲音的種類、聲音的表現功能、聲音合成;(3)蒙太奇,內容包括:蒙太奇的含義、蒙太奇的理論基礎、蒙太奇理論的發展、蒙太奇的分類、蒙太奇的作用;(4)長鏡頭,內容包括:長鏡頭的含義、長鏡頭的美學特征、長鏡頭與蒙太奇。中國傳媒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課程也將授課重點聚焦在視聽語言的深化上,以接近三分之一的課程容量從“畫面、聲音、蒙太奇”三個角度進行了教學安排。
2.以電影各領域的綜合性介紹為教學重點
大多數電影概論類課程的講授還是更偏重于對電影各領域的綜合性介紹,在課程的規劃安排上也比較均勻分布,將電影理論、電影批評、電影史論各個層面都一一覆蓋。實際上,由于各高校在教學特色、教材運用、教師研究方向上不盡相同,因此盡管所開設的電影概論課程都屬綜合性的電影知識介紹,但課程編排卻各有側重。例如,北京大學的電影概論課程內容就比較強調電影的文化藝術特性,課程編排分為十一部分:導論——電影藝術學的學科定位與體系構架;第一章——電影的藝術維度;第二章 ——電影的文化維度;第三章——電影藝術的影像本體;第四章——電影藝術的創造或生產;第五章——電影藝術的形式構成和語言本體;第六章——電影藝術的風格形態、類型及分類;第七章—— 電影藝術的接受主體;第八章——中外電影藝術簡史;第九章——電影理論與電影批評;第十章——走向明天的電影藝術;結語——影視藝術的理論挑戰。上海交通大學的影視藝術導論課程設計比較偏重對電影藝術各種元素的綜合性介紹,課程編排分為七部分:第一講:影視的畫面語言;第二講:蒙太奇;第三講:電影流派;第四講:電影類型;第五講:認識紀錄片;第六講:認識動畫片;第七講:電影表演、演員與明星。浙江師范大學電影概論課程的內容則更強化對電影制作流程和電影理論的入門介紹,課程編排分為十二部分:第一章:攝影;第二章:場面調度;第三章:運動;第四章:剪輯;第五章:聲音;第六章:表演;第七章:戲??;第八章:故事;第九章:編?。坏谑拢阂庾R形態;第十一章:理論;第十二章:實例分析。
(五)教學方式
就教學方式而言,本次調研的院校基本都遵循了“教師理論講授+重點影片(片段)觀摩+學生課堂討論”的模式,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結合經典影片或片段進行系統視聽語言分析或美學鑒賞;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學生對授課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深化課程學習。
(六)考核方式
調研各院校的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大多采取“平時作業+期末閉卷考試”的模式,同時上課出勤和課堂討論也是作為衡量成績的重要指標。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考核方法為“期末閉卷考試占60%,學生課堂發言討論、期中書面作業和日常表現占40%”,浙江師范大學的要求為“形成性考核與考試相結合,形成性考核,即在學習期間老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1次作業針對特定內容的分析作業。成績百分計算:形成性考核(40%)與考試(60%)”。其中,北京大學的期中、期末成績比例有所不同,“平時期中成績30分,期末考試70分”。
(七)學分學時分配
在各調研院校中,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學分基本都被設定為2—3個學分,課時也為一周2—3課時。其中,北京師范大學的電影概論課程2學分共36課時,浙江師范大學2學分30課時,北京大學2學分30課時。另外,中國傳媒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課程3學分32課時。以上學校開設的電影概論類課程都集中在一學期內完成授課,而南京師范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課程則覆蓋上下兩個學期,共6個學分108課時。
(八)教材運用
一般而言,電影概論類課程的教材運用,都是根據各院校的學科特色與授課教師的專業傾向來選擇。通過調研發現,經典的電影概論類著作都會被列為重要的參考教材,如路易斯·賈內梯的《認識電影》就是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共同指定的參考書目。除此之外,由專業授課教師參與編寫或由所在院校編著的教材也一般會成為課程參考書目的重要構成,例如北京大學電影概論課程的指定教材是陳旭光的《影視藝術概論》和《影視鑒賞》,北京師范大學的教學參考書目為張燕、編著的《影視概論教程》以及周星主編的《電影概論》,浙江傳媒大學的參考書目為王光祖等主編的《影視藝術教程》、陳曉云《電影學導論》、劉宏球《電影學》。其中,由于中國傳媒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課程涵蓋部分電視學內容,因此其參考教材的運用也包括電影、電視兩部分,包括倪祥保的《影視藝術概論》,高鑫的《電視藝術學》,游飛、蔡衛的《世界電影理論思潮》,韓偉岳的《影視學基礎》,劉曄原的《戲劇影視文藝學》,鐘藝兵和黃望南的《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此外,電影理論期刊也是電影概論類課程學習的參考資料,包括《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人大復印資料影視卷》等。
二、教改建議
通過深入調研與分析,課題組發現當前電影概論類課程在各高校教學中存在許多現實問題,亟待探討和反思,并應該在新一輪教改實踐中不斷完善。
1.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常規化設置
電影概論類課程作為一門講授電影入門知識的基礎課程,對影視專業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知識起點。其實這門課程的開設非常必要,也是世界知名電影專業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然而課題組調研發現,全國很多設有“戲劇與影視學類”相關專業的院校并未開設此門課程,例如西北師范大學、河北大學、長安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其實,沒有經過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學習過渡,而直接進入專業領域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講(尤其是綜合性大學的影視專業)可能會造成學習門檻過高等問題,在未來無論是影視創作實踐還是影視理論學習都會感覺比較突兀。
因此,建議開設有“戲劇與影視學類”相關專業的院校,尤其是綜合性大學的影視學科都應該常規化設置電影概論類課程。其中,當授課對象主要為“廣播電視編導”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時,課程安排可以涵蓋電視學相關知識,開設類似于中國傳媒大學的影視藝術概論類課程。
2.提升電影概論類課程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建設
如文章開篇所述,目前全國開設“戲劇與影視學類”相關專業的院校眾多,人才培養數量龐大,同時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戲劇與影視學類”下轄的11個專業在知識體系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必須兼顧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差異。
然而,實際調研發現,各高校的電影概論類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差別很大,課程的規范化、標準化問題亟待完善。鑒于電影概論課是一門引導入門學習的專業基礎課,授課對象普遍是針對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因此,電影概論的課程設計可以更為簡要單純,適當減少電影理論、電影史論、電影產業等艱澀內容的講授,而更多結合電影解讀、電影片段賞析等,以便使學生能夠更透徹掌握電影視聽語言等基礎性元素,同時,也更好地為之后的電影學習打下基礎。
3.豐富電影概論課程的創新性環節與國際化標準
目前而言,大多數院校的電影概論類課程的講授方法還主要集中在“理論講授、課堂討論、觀摩影片”等基本模式,而包括北京師范大學在內的一些院校已經開始嘗試在課程的創新性環節設計上有所突破,如在課程期間邀請業界專業人士或專家學者講授電影技術發展前沿、市場營銷前沿等講座,結合每年多主題的學術研討會、華語新片與經典佳作展映,通過組織學生參觀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電影資料館等實地考察活動,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關注視野。通過這些教學環節的有機融匯和合理安排,使電影概論課程的講授更加豐富多樣,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與此同時,還可以參考海外高校相似課程的教學體系,提升電影概論類課程的國際化標準。例如,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芝加哥大學電影系的電影概論(INTRODUCTION TO FILM)課程根據課時安排,設計了嚴謹的教學計劃(Course Plan),并規定了在每一個教學單元里必須完成的影片觀摩要求(Screening)以及文獻閱讀數量(Required Reading),這樣的學習計劃既能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術精神,也能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體現教學的創新性與國際化。
電影概論類課程是影視專業新生接觸專業的“第一桶金”,是其重要的知識來源與儲備,因此,希望通過本次課題調研,使更多的影視專業院校意識到電影概論類課程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和提升這門課的規范化、標準化、前沿化和國際化。
(注:本文為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度校級教改項目《電影概論》[12-02-0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任晟姝.集思廣益 ——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儀式暨首次會議綜述[J].藝術教育,2013(9).
[關鍵詞]中職文秘專業;課程結構;課程設置;分析
為深入了解目前湖南省中職文秘專業課程結構的現狀,了解用人單位對文秘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看法,更加科學地劃分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崗位核心課程、拓展課程,為制定針對性、適用性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數據支撐,課題組設計了《中職文秘專業課程開設現狀調查問卷》,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目的在于通過調查,了解目前我省中職文秘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中高職銜接的中職課程結構及人才培養方案。
1 調查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職文秘專業的課程開設的現狀,用人單位對文秘專業課程結構建議。通過對中職學校文秘專業專業課程、公共課程和拓展課程的開設及實踐情況的分析,為中職學校的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構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提供依據。
2 調查方法和對象
2.1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調查問卷與個人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采用電話、短信、電子郵件、QQ的調研形式,獲得了大量實用的數據。同時,課題組還深入重點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
2.2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共185人。其中包括:文秘專業教師48名,他們來自湖南14個州市的43個學校;企業相關負責人75個,公司涉及到了商貿、制造、物流、旅游、金融保險、文化傳播等17個行業;
文秘專業畢業生62人,他們是2009-2013屆文秘專業的畢業生,現在都在從事文秘崗位相關工作,大致分布在長沙、岳陽、湘潭、株洲、上海、廣州、北京、深圳等地區。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85份,回收146份,其中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144份。
3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3.1 目前中職院校開設課程基本與用人單位需要相吻合
3.1.1崗位核心課程認知大體趨同
哪些是中職文秘專業崗位核心課程,教師、企業負責人、畢業生是根據自身立場和需要來界定的。教師以過去學科上界定的“核心能力”為基準,認為身為秘書最先要把握的就是處理辦公室日常事務 、寫作、組織會議并提供會議服務及處理文書,管理檔案,并將秘書應有的禮儀灌輸其中,所以將提升這些能力的課程放在了前面。企業負責人需要的是“事務型”員工,也就站在實操的角度上,將實操性最強的五門課:頂崗實習、社會實踐、辦公室事務處理、會議組織與服務、Office高級應用排在前五。而畢業生作為崗位最基層的工作者,是從崗位實際需要的角度出l,將學完后就立即能投入使用的課程,如頂崗實習、辦公室事務處理、Office高級應用、辦公室設備使用與維護、文書處理和檔案管理排在了前面。
盡管如此,無論是學校,還是用人單位或是畢業學生對于文秘專業崗位核心課程認知大體趨同,辦公室事務處理、文秘寫作、會議組織與服務 、文書處理與檔案管理、Office高級應用等課程排名前8位。
3.1.2實踐類課程認知不一
對于頂崗實習,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畢業生都因其重要而把它列入了第一位的課程,可見其重要性。企業不僅給了頂崗實習,而且還給了社會實踐最高的分數,說明企業十分看中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這與企業負責人偏好“事務型”員工的用人觀分不開。畢業生只給了頂崗實習最高分,將社會實踐排到第六。院校的情況更不容樂觀,將其排在了最末段。采訪中大部分老師認為頂崗實習的確也重要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考慮到其教學實施主要是由校外指導老師指導完成的,因此在課程排序時把它排到了比較后的位置,也有些教師認為,很多地方企業不愿意接受中職文秘的學生來企業頂崗實習,或是因為學校實訓指導老師不夠,縮短了社會實踐的時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崗位實踐的課時不夠,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檢驗和提升,就業時得不到企業的青睞,那么專業培養的“崗位對接”目標也就很難圓滿完成。
3.1.3學校課程設置的偏向性大
學校崗位直接相關的課程地位高,不太相關的分數則低很多。而企業和畢業生對課程的重視度比較均衡,分數下降的梯度不明顯。觀察教師欄的課程分數,即從辦公室事務到社會實踐,分數下降幅度很大,呈現五個階梯,每級階梯跨越了十分左右。而企業欄和畢業生欄,上下兩門課程被給予的分數都較為接近,分數下降沒超過五分。這說明,在企業和畢業生眼里,綜合型人才更能適應崗位需要,希望在培養崗位核心能力的同時,也兼顧基礎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同步發展。
3.1.4純理論課程地位弱化
純理論課程在三方心中的地位弱化了。比如公共關系、秘書職業認知、秘書史幾乎都排在了末位,尤其是秘書史,無論是教師、還是用人單位或是畢業生都認為其重要程度是最低的??梢?,對于中職學生或學校來說,培養實踐動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3.2 專業課程開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有人認為,做秘書無需“科班出身”。這種看法有失偏頗。事實上,經過學校培訓的文秘專業學生,做秘書“上路”、“上手”都要比非科班生快。
3.3 開發拓展課程用以培養秘書綜合素質
我們先將調查對象添加的拓展課程分類,財稅常識和才藝選修可以歸為人文素質拓展課程,速記與速錄、商務活動與策劃、客服服務可以歸為專業能力拓展課程。具體分析如下:
3.3.1 從整體來看,企業負責人對拓展課程的重視程度最高,數量上最多而且分數給予得相對較高。其次是畢業生,但給予的分數梯度大。院校的重視度最低,普遍認可的只有兩門,其余分數值太低,可以不予分析。因此,從從業實際來看來,院校不應只給學生做好基層業務的能力,更注意培養學生職業生涯拓展的潛力,應該加大拓展課程的設置力度。
3.3.2 從課程類型上看,才藝選修占據了兩個最高分,財稅常識是唯一一門三方都認可的課程,總分排列第二,這些數據凸顯了人文素質拓展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速記與速錄、商務活動策劃、客服服務均有兩方認可,且分值較高,說明專業能力拓展課的認可面較廣。所以,這兩類課程類型都有自己重要的地方,在課程設置時均要考慮。
4 對中職文秘專業課程結構的建議
我們的課程包括四個層面:
公共課。本著“人文、現代”的基本要求設置,主要內容是學生從事文秘專業需具備的基本知識,即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開闊學生知識視野。主要包括:自然人文科學系列、藝術鑒賞系列、現代技術信息系列等系列課程(具體見國家有相關說明)。
專業課。本著“基礎能力向核心能力遞進”的要求,將專業課分為專業基礎能力專業課和崗位核心能力專業課。崗位核心能力課程6門:《辦公室日常事務處理》、《會議組織與服務》、《Office高級應用》、《文秘寫作》、《文書處理與檔案管理》、《信息管理》;專業基本能力課程6門:《秘書禮儀》、《口語交際與溝通》、《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公共關系》、《秘書職業認知》和《秘書情景英語》等。
拓展課。該課程應該根據時代的要求,學校條件和個人需要進行設置。分為人文素質拓展課程和專業能力拓展課程。人文素質拓展課程:專題講座、書法、文學欣賞、財稅常識、企業管理、秘書才藝;專業能力拓展課程:速記與速錄、網頁設計與制作、客戶服務、會展服務、商務活動策劃。
實踐類課程。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課程,是對文秘專業學生進行的融思想教育、文化提升、技能強化培養為一體的實踐課程,是文秘專業教育的必要環節,主要包括社會實踐、頂崗實習。提供參考的是,頂崗實習:前臺接待、計算機操作、辦公室務處理、文書擬寫、會議管理、信息管理;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公益活動、勤工儉學、成功訓練營。
一、構建網絡商城的意義
網站以傳統廣播媒體為依托,搭建網絡展示平臺,通過宣傳和網絡資源的雙重優勢,為傳統廣播廣告客戶提供終端服務,促進廣播廣告與網絡廣告的對接和套播。網絡商城將改變傳統廣播廣告信息轉瞬即逝的劣勢,傳遞商家經營理念,實現龍廣廣告客戶在網絡上對產品的宣傳和推廣的決心。
二、網絡商城簡介
龍廣網絡商城以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各頻率節目中已有的廣告商家為客戶,利用網絡平臺的多媒體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對商家的產品進行進一步的推廣,并且依托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建立網絡購物商城。
三、客戶范圍
龍廣網絡商城以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的廣告投資者為客戶。龍廣廣告商城不同于淘寶、易趣等商城,是 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與淘寶相比更具有公信力。
四、服務方式
1.建立廣告查詢系統,將廣告按內容分類
廣告查詢系統將把我臺廣告內容細分成:公益、通訊、餐飲、汽車、醫藥醫療、家具家居、服裝、商場、學校、金融、休閑娛樂、房產建材、農藥農產品和其他。龍廣廣告商城可以在此分類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細化,方便顧客進行商品的搜索。
2.網絡廣告
龍廣網絡商城首先能為商家提供的服務就是網絡廣告,彌補廣播廣告的不足。(1)網幅廣告。(2)文本鏈接廣告。(3)插播式廣告
3.建立網上購物平臺
借用淘寶商城的經營模式,提供網絡平臺,具體經營由客戶自行處理。做好龍廣廣告商城,除了要對廣告客戶的商品進行展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與頻率合作,組織各種活動,來實現頻率、網站、客戶三者的利益最大化。
五、運營模式
(一)團隊建設
原則: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分工,適當招聘專業化人才。組織機構擬采用三層金字塔式管理:第一層:運營總監;第二層市場經理、技術經理、客服經理;第三層市場人員、客服人員、技術人員。
(二)目標客戶及市場開拓
與各頻率節目合作取得廣告客戶名單及相應客戶關系(不是簡單的聯系方式,而是可以進一步開展合作的客戶關系);對所有廣告客戶從新分類,制定開拓計劃;按計劃執行,并保證結果與計劃相符。
(三)自身推廣
1.傳統媒體推廣
整體推廣:在廣播的不同時段對網絡商城進行推廣,提升網絡商城的知名度,提高網絡商城的點擊率。
專業化推廣:網絡商城的分類廣告在各頻率節目中針對不同廣告客戶的廣告時間進行推廣,如:在998汽車時代節目的廣告時間要宣傳網絡商城的汽車、汽配分類廣告,達到吸引汽車廣告客戶的目的,吸引其入駐網上商城。
2.網絡推廣
各大搜索引擎的收錄:向google、百度、搜狗、TOM、中搜、愛問、ALEXA等搜索引擎提交收錄申請,盡量做到所有知名搜索引擎的收錄。提高搜索引擎評級:為了提高網絡商城在搜索引擎中的評級,例如google網站的PR值。有針對性地在相關網站中增加網絡商城的外鏈。
六、前景和收益
隨著網絡購物交易的網絡信用、支付、物流等體系建設的日漸完備,以及網民對于網絡購物的認識度、參與度不斷提高,未來其市場份額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收益方式:
龍廣廣告商城的收益方式主要有三種:
固定廣告收入。龍廣商城作為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的官方網站,一方面擁有其他網絡媒體不可比擬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它還擁有一批最忠誠的受眾;同時,借助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的力量,龍廣在線就有了一部分固定的廣告投資商。
增值服務收入。增值服務是在網絡廣告基礎上的一種附加型服務。每一個在廣告商城投資的客戶均可以享受一個月的免費體驗活動,一個月之后,廣告商可以自行選擇續約或者終止服務。如果續約,就要根據所需服務以及不同廣告位置來支付費用,可一次性支付,也可按點擊瀏覽量來支付。
一、調研目的
為了高職院校更好地培養專業人才,較快地適應實際工作需要,滿足企業的需求,并成為專業技術骨干,必須使我們的課程體系設置能滿足這種需要。特別是現在土建類崗位對執業資格證書也有要求,那么高職院校土建類課程體系設置是否應與執業資格證的考取相接軌,怎樣接軌,應該怎樣進行課程體系的設置。
二、調研內容
2015年01月至2015年05月,我們對土建類施工企業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及高職高專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調查研究采取問卷調查方式,問卷內容包括十四項,主要從職業資格取得的角度調查高職高專院校師生對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同意見。
三、調研結果統計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56份,收回122份,問卷回收率為81.33%。調研統計結果如下:
樣本數:122;統計時間:2015.05.08。
1.性別結構:男性共計98人,女性共計24人。
2.年齡結構:18~22歲共計14人,23~30歲共計96人,30歲以上共計12人。
3.學習階段結構:高職高專共計98人,高職院校教師共計22人,職業院校其他方面工作人員共計2人。
4.認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的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94人,培養一線生產工人26人 ,成績偏差的學生所接受的教育2人。
5.從事的行業結構:建筑共計49人,道橋共計38人,市政共計22人,其他共計13人。
6.參加過執業資格考試的共計86人。
7.通過了執業資格考試的共計59人。
8.所從事崗位對執業資格有要求的共計108人。
9.認為課程對執業資格考試最有幫助的:基礎課共計0人,專業基礎課共計22人,專業課1共計02人。
10.認為課程設置合理的共計2人,認為不太合理的共計78人,認為不合理的共計42人。
11.認為所在專業課程的優化: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共計25人,增加專業課比例的共計58人,增加基礎課比例的共計0人,基礎課與專業課結合的共計39人。
12.認為對工作影響最大的是:學習成績共計4人,證書共計41人 專業技能共計43人,個人綜合能力共計21人,其他共計13人。
13.認為校企合作培養方式的側重點應該是:企業實踐共計91人,理論教育共計0人,齊頭并進共計32人,不適用共計0人。
四、調研結果分析
1.從事土建類的畢業生多數是男性,而從事教學工作的男女比例基本相當。
2.從事土建類的畢業生多數年齡為23~30歲。
3.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的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
4.70.49%的人參加過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為68.60%。
5.工作崗位對執業資格有要求的占88.52%。
6.認為課程對執業資格考試最有幫助是專業課,占83.61%。
7.認為課程設置不太合理及不合理的占98.36%。
8.認為所在專業的課程應增加專業課、基礎課與專業課結合的分別占47.54%和31.97%。
9.認為對工作影響最大的阻礙是證書和專業技能,分別占33.61%和35.25%。
10.認為校企合作培養方式的側重點應該是企業實踐,占74.59%。
五、調研結論
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土建類畢業生多以男性為主,崗位要求他們取得職業資格考試證書,他們多數認為學校的專業課對他們通過職業資格考試非常有幫助,同時他們認為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太合理,應增加專業課的比例和專業課與基礎課相結合。認為證書和專業技能對工作影響最大,認為校企合作培養方式的側重點應該是企業實踐。
論文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評價 實驗教學功能 實驗教學資源
論文摘要:對寧波地區實施高中新課程以來,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查,從實驗教學的功能、實驗開設情況、學生實驗中活動方式、實驗教學的評價、實驗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落實實驗教學的三維目標、發揮實驗教學功能、加強實驗教學評價、開發實驗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反思,試圖為一線教師和教材編寫者提供一些參考。
1問題的提出
浙江省從2006年開始實施高中化學新課程。通過教學實踐,高中化學教師正在從新舊課程理念的沖突中轉型和磨合,化學新課程從課標到教材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征,更好地發揮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強調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的重要作用?;瘜W新課程創造性地設置了“實驗化學”模塊,彌補了知識模塊教學中化學實驗偏重于為知識教學服務的缺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筆者多年來關注新課程的推進,曾參與教材編寫、教師培訓、一線教學,發現課標制訂者、教材編寫者、教育專家、不同層次的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存在差距?;瘜W教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因此筆者想以實驗教學為切口,通過調查對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的現狀作一分析。
2調查內容的設計和實施
2. 1調查內容的設計
在進行此次調查前,筆者進行了多次討論交流,確定從4個方面設計調查表。
(2)對實驗開設情況的調查。從“實驗組織形式”、“實驗開設情況”、“實驗學習方式”和“實驗教學的開放”4個層面進行調查。希望通過對實驗的具體開設情況的調查掌握第一手真實的事實數據,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
(3)實驗評價方面的調查。針對實驗評價方式、評價的具體形式設計了相應的問題,調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是否實施多樣化評價及實施的程度如何。
以上4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實驗教學理念是前提,實驗的開設情況是落實,實驗評價方式是關鍵,實驗資源開發是保障。
2. 2調查的實施
調查的形式是問卷調查,此次調查隨機選取了寧波市18所高級中學,在市教研室的支持下,將調查問卷發放到相關學校的教研組長或骨干教師,共收回有效問卷16份,其中省一級重點中學12所,省二級重點中學和三級重點中學各1所,普通高中2所。
3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3. 1對實驗教學功能的認識
由表1可見,教師普遍認為“新課程實驗數量增加,實驗教學受到加強,并注重實驗的探究性”,但在認識上和實際操作中仍認為“新課標理念好,實驗教學實際落實難”。
表2表明,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師對實驗教學功能認識有較大提高,但也有部分教師對“化學實驗有利于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的落實,化學實驗有利于化學概念的形成和知識的構建”持保留意見,還有不少教師的認識停留在為教材而教和為高考而教。
由表3可見,有一半以上的教師認為“單獨設實驗化學模塊沒有必要”,但又有75%的教師認為“實驗化學與其他模塊的化學實驗功能不同”,可見對新課程各模塊的教學功能的理解還不一致,對“實驗化學”這一全新模塊的教學缺乏經驗,如何組織教學還在探索過程中。
3. 2對蘇教版教材中化學實驗的調查
浙江省使用的是蘇教版化學教材。調查結果顯示,75%的教師認為“沒有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學生實驗實際減少”。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中都未明確界定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但蘇教版教材中 “活動與探究”欄目偏重于學生實驗,“觀察與思考”欄目偏重于演示實驗的編寫意圖是明確的。因為教學的課時減少,使得一些教師(43. 8%)感到課堂實驗數量偏多。大多數學校實施新課程后,沒有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增添儀器藥品,使某些實驗因缺少儀器藥品而無法開設(87.5%)。
3. 3對實驗開設情況的調查
(1)課堂實驗教學的組織形式的調查結果為:邊講邊實驗((75.0%)、演示實驗(68.8%)、實驗錄像(12. 5%)、動畫模擬和口頭實驗(12.5%),邊講邊實驗和演示實驗是目前課堂實驗的主要形式,大多數教師為了減少課時不足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將一些學生實驗改為課堂邊講邊實驗的方式。
(2)教師對實驗教學的態度和做法。表4顯示,絕大多數教師對化學實驗教學是重視的、態度是端正的,表現在“學生實驗課,教師同樣備課,提前做過,確保實驗成功”,“學生實驗由備課組討論,將各專題整合”,但對教材以外實驗的開發和利用很少。
(3)“實驗化學”的開設情況?!皩嶒灮瘜W”為浙江省高考理科學生必考內容,因此“實驗化學”模塊為必選型選修模塊。目前“實驗化學”開設方式主要有2種:分散到其他模塊相關知識教學時開設(56.2%)和單獨集中時間開設(43. 8%),在集中開設中開出率在“80. 0%及以上”僅有28. 6%,“實驗化學”中實驗的完整開出率有待于提高。
3. 4學生實驗中學生的活動方式
3. 4. 1學生實驗的方式
調查發現,學生實驗中教師(75.0%)強調“要求學生進行實驗預習,完成預習提綱”,這繼承了傳統實驗教學中好的做法,而“在學生實驗中強調小組合作和獨立操作”(100. 0%)、“鼓勵學生對“反?!爆F象提出質疑”(87. 5%)是貫徹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但對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報告要求不夠(50.0%),往往以完成實驗習題代替之(100. 0%)。
3. 4. 2實驗教學的開放
調查發現,只有一半左右的教師“經常鼓勵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56. 35)、“允許學生課外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探究”(43. 8 %),但幾乎沒有教師“允許學生在實驗課中做其他實驗”(0.0%)、“三年中沒有帶學生外出參觀化工廠等經歷(93. 7%)",因此,實驗教學的延展和開放是新課程教學的弱項。“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創新”雖然有較高的比例68.8%,但了解后發現主要是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改進,沒有進行實驗的實做。
3. 5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
3.5.1實驗評價的方式
調查顯示,只有50. 0%的教師和學校進行了實驗的考查,進行實驗考查的學校大都采用“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62.5%),大多數學?!安粏为氝M行實驗教學評價,只用測試中的實驗題作為評價方式”(75. 0%),評價中很少有同時采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37. 5%)。
3. 5. 2教師對實驗評價的態度
調查顯示,教師評價的態度是積極的,對學生“鼓勵、表揚、贊賞,(87.5%),進行“批評、懲罰、重做”僅有12. 5%,經常采取“小結、點評”(93.8%),但讓學生“演示、展示”等更具有激勵性的評價方式運用不夠(43.8%)
3. 5. 3過程性評價情況
表5顯示,教師注重學生實驗的過程教學,但偏重于實驗現象的合理解釋、實驗習題回答是否正確,很少有教師對學生實驗進行“檔案袋”評價管理。
3. 6實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調查結果表明,學校班級數在30個以上的有10所,占62. 5%,而學生實驗室有2間的學校占18. 7%、有3間的占43.8%、有4間的占31.2%,有5間的占6.300;沒有專職化學實驗員的學校占12.5%、有1名專職實驗員的占56.3%、有2名專職實驗員的占31.2%;實施新課程以來,大量添置實驗設備和藥品(5萬元以上)的學校只占25%;目前,寧波市各學校化學實驗儀器和藥品的添置途徑是市、區教育局裝備中心占37.5%,學校自購占25%,兩者結合占37.5%。此外,很少有學校進行校間的資源共享和面向社區、科研單位的資源開發?!跋蛐值軐W校或其他單位借用實驗儀器和藥品”的學校占6.3%,“因實驗教學而利用社區資源”的學校占6.3%。
4反思和建議
4. 1更好地理解課標的理念和教材設計的意圖
4.1.1深人理解課標要求的實驗教學目標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對實驗教學的總體目標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應通過對各模塊教學中實驗教學要求的分析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具體落實實驗教學目標所體現的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明確教材實驗設計的意圖,學生實驗的內容應創設條件讓學生親自操作和探究。
4.1.2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功能
課標中對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作了充分的說明:(1)化學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其他模塊中的化學實驗與實驗化學模塊中的化學實驗均具有_[述教學功能,但有所側重,其他模塊中的化學實驗更多地為知識教學服務,用于創設情境、提供化學事實、驗證化學假設,《實驗化學》教材的內容編排按照“分離、提純(獲取純凈的物質)~物質性質的探究~物質的性質和應用的研究物質的制備與合成的研究”的順序展開。通過對物質定性、定量2方面的研究,達到對研究對象有一個系統而深刻的認識?!秾嶒灮瘜W》教材中的化學實驗,以實驗問題(主題)為線索進行教學,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方法和技能,更能通過對實驗過程的體驗深刻地認識科學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情感,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調查表明,當前“實驗化學”的開設情況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是認識不到位,認為有些實驗可在知識教學中進行或已經在知識教學的實驗中涵蓋,不必單獨再開設。筆者認為若有條件,應在在知識模塊教學后集中時間獨立開設“實驗化學”課程,這樣可發揮其最大的功能。過早提前在知識模塊教學中開設某些實驗,學生無論從知識還是能力上都不到位,綜合性實驗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功能。4. 2教師應創造性地進行化學新課程的實驗教學
4. 2. 1整合、共享、開發實驗教學資源
課標指出“學校應高度重視化學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藥品、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在保證實驗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條件較好的學校應向學生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自主地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良好條件?!?,“社區是學生的生活環境,也是學生的學習環境。社區中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課程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社區學習資源,是化學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新課程大大加強化學實驗,使儀器的數量、藥品的消耗增加,教材中新增的實驗需要添置新的儀器和藥品,如電子天平、磨口儀器、抽濾設備、pH計、鋁試劑、乙酸醉等,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實驗室的配置、儀器藥品的添置、化學實驗員的配置明顯不足,校間共享資源和社區資源基本沒有開發利用。需要整合現有的化學實驗資源,并積極爭取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
4.2.2使學生成為化學實驗的主體
化學新課標、新教材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特點,不統一規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哪些實驗必做哪些實驗可選做,這是為化學教師教學時留下更為廣闊的創造空間。這利于教師創造力的發揮,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要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目標,必須發揮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變演示實驗為邊講邊實驗;在學生實驗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課外開放實驗室允許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探究,布置實踐性作業進行家庭小實驗,有條件也可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協作進行化學課題研究。
4. 3發揮教研部門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4. 3. 1彈性規定化學實驗開出的內容和方式
針對當前某些化學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法等沒有具體硬性的規定,而存在認識偏差和迷茫,各地教研室是否可根據本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和實驗裝備、師資的配置情況,彈性規定教材中哪些實驗必做,哪些實驗可以根據條件選做,哪些實驗建議為“演示實驗”,哪些實驗建議為“邊講邊實驗”和“學生實驗”。這樣,使教師有據可依,可以保證實驗教學的底線。
4.3.2開展以實驗教學為主題的教研活動
當前各地教研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說課、聽課、評課)、高三復習、命題測試為主,而專題進行實驗教學的研討很少。建議各地教研部門能將實驗教學的研究作為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主題,經常開展教師實驗基本功比賽、實驗調演、實驗創新設計、以實驗為核心的教學設計等專項教研活動。
4.3.3加強實驗教學評價,規范實驗考查
化學實驗應納人化學教師基本功考核的范圍,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可從學生實驗的態度、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的數量、實驗結果和實驗的創新等方面進行評價,也可讓學生在參加實驗表演、比賽和展示中進行活動表現評價。學生實驗考查是推動實驗教學和進行實驗教學的很好載體,浙江省實施新課程前有全省統一的實驗考查,在實施新課程后,將理、化、生實驗考查及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納人了勞動與技能項目綜合素質測評中,取消了省統一組織的實驗考查,而改由學校自主安排實驗考查,導致一部分學校停止了實驗考查,使實驗考查被大大削弱。建議當地教研部門是否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承擔起組織統一實驗考查的任務。
4. 4教材編寫者要積極聽取教師意見改進教材
4. 4. 1優化化學實驗的呈現方式
教材中的實驗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功能和活動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呈現方式。例如,在用實驗創設教學情境或進行知識點教學的過渡時,可設計導學類實驗;在概念形成教學中,應設計成“演示實驗”、“邊講邊實驗”等隨堂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應設計探究性的學生實驗;在實驗拓展中,可設計微型實驗和家庭實驗。并要注意不同模塊中,實驗內容和能力要求的層次性、遞進性和開放性。
4.4.2改進某些費時低效的實驗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已發現某些實驗費時低效或成功率不高,建議教材編寫者將這些實驗進行更換或改進。例如,蘇教版《實驗化學》中比較乙醇、苯酚的乙醚溶液分別與金屬鈉反應,從實驗現象判斷和從結構預測的反應速率不一致。又如,《有機化學基礎》中苯的澳代反應實驗,設計者關注了綠色化和與實際生產的貼近,但裝置過于復雜,且教室中演示無法接人冷卻水,建議改為微型化的實驗。
【關鍵詞】立體化教學資源,問卷調查,訪談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及其體系結構
(一)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涵義
教學資源是指向教師、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及其存儲形式,是幫助個人有效學習和操作,影響和改變學生認知結構發生變化的外部條件。立體化教學資源是立足于現代教育理念和網絡技術平臺,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以學科課程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態、多用途、多層次的教學資源和多種教學服務為內容的結構性配套的教學出版物的集合,是數字化時代教學現代化的標志,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優化教育資源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徑。
(二)立體化教學資源的體系結構
根據我國目前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現狀,一般將其體系結構描述為教學包、教學資源庫和學科(專業)網站三個層次。
1、立體化教學包。立體化教學包是以課程為單位,將文字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以紙質主教材為核心、以相應的輔助出版物為配套的多功能、多媒體、系列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實施方案。就內容而言,立體化教學包一般包括主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習指導書、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CAI課件、網絡課程、電子圖書、試題庫、案例庫等。教學包的產品形態和表現形式主要有紙介質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和網絡出版物等。教學包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呈現包括紙質圖書、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等多媒體、立體化產品形態,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各自應有的優勢,滿足多種應用需求,支持多種模式的教學環境。教學包中這些內容相關、表現形式各異的教育資源,既有重復和強調,又有交叉和補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教學資源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是管理教學資源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它將教學資料以知識點為單位,按科學的存儲策略組織起來,以光盤或網絡服務器的方式,給使用者提供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學需要的知識單元素材和媒體素材。為了加快高校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啟動了大學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該項目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大部分骨干專業和基礎課程都已建成了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為廣大教師提供了高質量、高水平、內容豐富的教學基本素材與優秀的教學示范課程,促進了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3、學科(專業)網站。學科(專業)網站是出版社根據相應的教學層次、學科、專業和領域建設的服務型、綜合性的網站,內容包括信息服務、資源服務和教學過程服務。網站為教師、學生、編輯、作者和專家提供在網絡上交流的平臺,為廣大教師信息交流、學術討論、專家咨詢提供服務,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授課。對學生來說,則通過教學支撐平臺所提供的自主學習空間來實現學習、答疑、作業、討論和測試。這樣,在編輯、作者、專家、教師、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個以網絡為紐帶、以數據庫為基礎、以網站為門戶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與實踐的體系,用快捷的信息反饋機制和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教學改革。
二、課題背景
當前,社會信息化進程把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大學生進行“面向應用,突出實踐”的信息素養的培養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出了新的目標。同時,“多元化、模塊化、融合化、網絡化”成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趨勢。
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廣東省教育廳的共同推動下,由張景中院士牽頭,組織十余所高校共同開展了“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項目的建設工作 。改革項目力圖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恰當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構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多元教學體系。我院以“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果”為項目主題,項目組開展了研究,旨在探究:(1) 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效;(2)學生對面向高職高專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立體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滿意程度及有待改進的地方。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4、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何地方有待改進?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使用該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178 名學生進行調研,具體形式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
1、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78 份,回收有效問卷173 份。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度,調查采用了匿名的方式,事先向學生講明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及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的真實需求,以便進一步改善現有的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問卷由項目組老師發放并當場收回。調查結果用計算機EXCEL 軟件進行統計并進行了人工核對。
2、訪談調查。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為了能夠交叉引證學生對問卷的回答,證明數據的有效性,項目組成員對15 名學生自愿者進行了采訪。訪談語言為中文。具體訪談問題如下:①你是否喜歡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這本教材?為什么?②你覺得《C語言實訓教程》及其輔助光盤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有幫助嗎?具體體現在哪里?③你覺得《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資料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④你覺得上《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老師如何?有何方面需要改進的?
(三)調查結果分析
1、高職高專學生是否喜歡并愿意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
這一部分包含兩個問題,主要關注學生是否喜歡利用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使用《C語言實訓教程》教程和學習輔助光盤的頻率。
其中, 圖1中的A選項為“喜歡”,B選項為“不太喜歡”,C 選項為“沒有興趣”,從圖表中可看到A選項高達94.68%,由此可知同學們喜歡利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進行學習。
圖2中A選項為“頻繁使用”,B選項為“每次課一次”,C選項為“每周一次”,D選項為“一次也沒用過”,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學生選A的比率為14.45%,選B的比率為14.45%,選C的比率為64.74%,選D的比率為6.36%,從該項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3.64%的同學會使用到光盤,28.9%的學生使用光盤頻率較高。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對立體化教學資源(包括紙質教材、輔助光盤、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態度及理由時,有10名學生表示這種立體化教學資源能為每個學生提供適應的學習材料;4 名學生表示立體化教學資源里的資源量比較豐富,而且希望資源的形式能多樣化,有得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有1名學生表示對紙質教材中的實例不滿意,認為太過于枯燥,建議設計一些能串聯整本教材又實用的實例。由此可見,總的來說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資源的態度是比較滿意的,并沒有因為陌生而排除或抵制這一種學習資料。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學生有比較強的自主學習愿望和能動性,愿意積極主動地去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習。
2、高職高專學生是否認為使用立體化教學資源有利于對課程學習?
這一部分主要探究學生立體化教學資源使用效果如何,既對學習幫助大不大?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大不大?( )
[A]很大 [B]大[C]一般 [D]沒幫助
從圖3看,只有4.42%的學生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對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幫助不大,說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能較好的促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可進一步加強對它的研究和使用。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 B.較大 C.一般 D.不太大 E.一點也不大
從圖4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8.15%,選B的比率為47.4%,兩者合計為:85.55%,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對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3)您認為該學習輔助光盤的對你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的作用大嗎?( )
A.非常大B.較大C.一般D.不太大E.一點也不大
從圖5可以看出:同學們選A的比率為34.10%,選B的比率為36.99%,兩者合計為:71.09%,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該立體化實訓教材的學習輔助光盤對大多數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用效果較好。
從圖3、圖4、圖5中可以充分看出立體化教學資源效果較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后續的訪談中,當被問及立體化教學資源對學習是否有幫助?為什么?有9名學生表示對學習幫助很大,主要是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比較豐富,形式多樣,能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風絡。其有5名學生特別提到了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有利于學生隨時進行學習的有效資源;也有3 名學生提到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提供了一個和同學討論及老師交流的平臺,這樣的互動交流使她獲益匪淺。當然也有2名學生提到,由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相對而言比較自由,不像常規的課堂有老師監督,因而有時學習的效率不是非常的高,還有1個學生提到,希望老師能更多的加強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習時的指導。
3、學生對使用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持有何態度?
這一部分包括三個問題,主要針對學生對于立體化教學的各種資源的滿意程度。
(1)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設計很合理,你認為( )
[A] 很同意 [B] 同意[C] 不好說[D] 不同意
(2)您認為該實訓教材的實驗設計如何?( )
A.非常好B.較好 C.一般 D.不太好 E.非常不好
(3)您認為該學習輔助光盤中內容設計如何?( )
1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為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通過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學習,使學生對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市場的調查的方式和步驟、市場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市場觀察調查法、詢問法、文案調查法、實驗調查法等;市場的預測方法主要有專家預測法、德爾非法、頭腦風暴、時間序列、相關回歸分析等。
2改革思路
2.1課程改革的目的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能較好地完成調查方案設計、問卷設計、調查分析報告撰寫、預測分析報告撰寫等模擬訓練項目;切實提高了學生市場調查設計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報告和預測報告的寫作能力,達到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需求。教學的效果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培養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市場調研方案撰寫和問卷設計的能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設計出較好的市場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
2.1.2培養學生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
2.1.3培養學生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和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
2.1.4培養學生的統計軟件的使用能力。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利用Excel、SPSS等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生成統計圖表,建立預測分析模型。
2.1.5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其他專業知識。比較好地解決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問題,相關專業學科知識走向整合,最終形成良好的專業技術技能。
2.1.6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學生畢業以后能夠真正的學會運用本門課程相關知識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2.2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學院辦學指導思想的要求該院定位于“職業教育院?!?、“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等辦學指導思想,為《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建設和改革提供了導向。我們認為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才能體現商學院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內在要求。為此,市場調查與預測確立強化案例與項目驅動教學法,著力培養學生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的意識,符合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定位的要求。
2.2.2課程性質的要求《市場調查與預測》是在《管理學》、《經濟數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基礎上開設的。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單純講授市場調查的理論和方法,勢必與其他相關學科在教學內容上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重復,達不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要求。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需要從應用的角度組織教學,重視實踐性教學。
2.2.3教學實訓、實踐提供的啟示過去我們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傾向,導致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后,仍然不會設計市場調查方案和問卷,不會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寫不出符合要求的市場調查報告和市場預測報告。后來,我們嘗試采用案例與模擬教學法,學生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只有確立“強化案例與教學模擬、動手實踐”的教學法,才能使本課程建設和改革具有特色。
3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我們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考試方式、實訓實踐教學課等方面展開教學改革。
3.1改革課程教學目標我們認為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除了應掌握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外,應重點獲得五種能力:市場信息(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方案與問卷設計能力;調查分析報告所撰寫能力;市場預測分析與建模應用能力;市場預測報告撰寫能力。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從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向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強化能力培養的方向改革。
3.2改革教學內容根據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特點和培養應用性能力原則,我們增加了市場環境研究、市場供求研究、銷售潛力研究、消費者市場研究、顧客滿意度研究、生產者市場研究、銷售潛力研究、產品市場研究、產品銷售市場分析、產品品牌研究、廣告研究等市場調研內容的教學。同時增加統計軟件在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應用等等。
3.3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模式,是以市場調研和預測能力培養為教學目標,以教學內容更新和優化為基礎,以案例和模擬訓練為實踐教學平臺,以案例和項目分析為教學手段。
3.4改革教學方法手段主要采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方法手段??傮w思路是將案例教學法、項目試驗教學法、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引入教學中。
3.5改革考試方式傳統的閉卷考試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測試為主,難以測試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調查方案和問卷設計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報告與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為了適應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采用綜合性測評的考核方式。
3.6改革實訓、實踐教學模式本著提高學生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構建了包括課程設計、計算機軟件應用、案例教學、課外實踐教學等方式相結合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式。
4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考試方式、實訓,實踐改革操作初步設計
4.1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初步設計根據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特點和培養應用性能力原則,我們將教學體系分為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兩部分考慮,再分別從理論和實踐部分進行設計。
4.1.1市場調查部分①市場相關概念、市場類型等相關教學內容介紹。②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指標介紹討論。主要內容包括市場環境(宏觀、中觀、微觀)、市場供求、銷售潛力、消費者市場、顧客滿意度、生產者市場、銷售潛力、產品市場、產品銷售市場分析、產品品牌、廣告等市場調研內容的指標體系提示討論。③市場調查方案、方式方法介紹。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調研方案的設計,市場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等,文案調研法、觀察調研法、詢問調研法、實驗調研法,還增加網絡調研法。④數據收集與整理理論教學,回顧統計基礎計算知識,EXCEL、SPSS軟件簡單常見功能介紹。⑤實踐教學部分設計初步。在第一堂課的時候,就將學生按自由組合的方式,以6~8人為一組,成立“模擬調查公司”,并讓學生為自己的公司取一個名稱,確定公司總經理及內部人員分工。在成立公司之后,告訴他們,先學理論知識,在學完市場調查的相關知識后將讓他們以模擬公司為單位,開展一次真實的市場調查活動,并且每個公司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還要在課堂上來介紹分享自己的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期望讓學生以這種特有的身份投入到學習中來,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實際體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也希望真實的調查活動能激發他們認真學習的興趣。在調查過程中主要讓學生體驗幾種調查方法:文案調研法、觀察調研法和詢問調研法。讓學生根據本組確定項目設計調研過程。過程中將涉及調查方案策劃、調研方法、時間安排、資料整理與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一系列環節。通過真實的調查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在活動中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情景模擬。觀察調研法、詢問調研法兩種方法可采用課堂模擬教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對調查部分的數據進行處理,包括圖表在EXCEL、SPSS等軟件中的制作。提出調查報告,進行PPT概述介紹。
4.1.2市場預測部分①預測理論學習。包括預測相關概念、類型,對于我們學院學生主要從定型預測方法的學習討論和定量的時間序列、相關回歸預測、抽樣調研的基本估計進行教學。②實踐教學。觀看頭腦風暴的視頻,看后確定學生關注熱點話題進行模擬頭腦風暴,讓學生切實了解頭腦風暴的相關概念、操作步驟、實際應用的意義。引入上機實訓,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筆者設想在講授市場預測的內容時引入上機實訓。根據一些簡單數據預測未來的數據走勢,設計簡單模型。
4.2考核考試方式初步設計
《市場調查與預測》考試改革先采用班級試點的形式開展,實際操作成熟后進行推廣至全部班級。主要采用能力測試為導向的考試方式。改革方案的總體思路是成績分兩個學期進行評定,最后合成本課程的成績,最后按比例與平時成績合成總成績,分段測試的內容如下:
4.2.1第一學期,創業計劃書撰寫大賽階段根據問卷設計、創業計劃書市場調查問卷設計及實際調研報告撰寫情況進行能力評估。由班級內部對市場調查與預測部分撰寫情況進行評定,分5等級進行,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90分(優秀)以上按10%的比例進行,80~90分(良好)按20%的比例進行,其他不限比例。
4.2.2第二學期,市場調查校外實踐階段調研方案再加工,校外調查效果,調查報告再加工能力評估。成績評定應根據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設計、調查數據分析與報告寫作測試、市場預測分析與報告寫作測試的質量、篇幅大小、觀點(結論)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科學,內容是否完整、要素是否齊備等評定成績。以上各階段以100分為滿分,按完成情況,由教師和學生組成考評小組進行審核打分。
4.2.3平時成績,主要用到課率來衡量。平時表現不及格者,期末成績不予認定,作缺考處理。總評成績=第一學期創業大賽成績、第二學期評定成績均值×70%+平時成績×30%
5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改革效果
市場信息(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方案與問卷設計能力;調查分析報告所撰寫能力;市場預測分析與建模應用能力;市場預測報告撰寫能力。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鍛煉了學生獲取相關市場、產品等方面信息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1課程改革效果
5.1.1提高學生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與建模的能力。
5.1.2提高學生軟件使用能力,特別是Excel的統計功能,大部分學生能利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生成統計圖表,建立簡單的預測分析模型;部分學生對SPSS軟件應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1.3提高學生市場調查方案撰寫和調查問卷設計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設計出較好的市場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5.1.4提高學生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了調查分析報告、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過程、技巧、方法和要求。
5.1.5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其他專業知識,較好地解決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問題,通過市場調查、預測模擬等實踐,真正整合了《管理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等學科知識。
5.1.6通過教學改革,我們正在將《市場調查與預測》申報為云南省精品課程。2012年由王召寶完成本校商學院輔導員工作情況調查報告、學生參與完成本校商學院班級管理情況調查報告,成果提交學校相關領導,為學院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本年度商學院被授予“平安學院”;經過本門課程的實踐,對學生參加創業大賽起到一定的幫助,據學校相關就業統計數據,參與省級、國家級“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等競賽的獲獎大學生就業率100%;2013年參加云南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調查分析比賽(主辦方未公布最終結果);2014年榮獲海峽兩岸市場調查大賽一等獎。另外,由于該院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學生很難通過筆算掌握本門課程預測定量計算題,經過考核方式改革,改變了過去出卷考試計算題空檔而導致分數不高的尷尬局面。
5.2課程改革小結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