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8 17:39:53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發展與展望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互聯網+是一種先進的生活力技術,是互聯網思維下的實踐性成果,不僅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而且也帶動了其他社會經濟實體的發展,激活了經濟實體的生命力和創新力?;ヂ摼W+也為經濟改革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網絡平臺。互聯網+就是通過互聯網與其他傳統行業的有機結合,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使二者得到深度融合,并為傳統企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互聯網+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形象,通過對互聯網資源的優化配置,使互聯網融合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中,并提升整個社會的發展創新力,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2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
互聯網技術是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互聯網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運用具有積極的影響力和效果,這是其他技術所無法替代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互聯網與農業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擴大了農業的信息化建設,也使互聯網技術得到不斷提高,不僅滿足了農業發展需要,同時也加快了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步伐。
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能夠加快農業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農業是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多年來,農業發展一直處于一個閉塞的信息環境當中,無論是技術還供求信息都相對匱乏,而互聯網+則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不僅能夠促進農業市場信息互通,使交易雙方能夠直接實現聯系,及時獲取信息資料,并根據市場信息及時有效地進行企業經營決策。這樣不僅有效地降低了市場風險,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獲利機會,使農業資源得到有效的優化配置,為企業帶來了更豐富的經濟利潤。其次,互聯網+能夠提高農業企業的經濟效益?;ヂ摼W+作為一新興的技術手段,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有效地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農民收入。例如在農村電子商務平臺中,農民可以獲得更多的供求信息,信息渠道增多,農產品也有了更廣闊的銷路,有力地保障了農民的經濟收益。由此可見,互聯網+對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最后,互聯網+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ヂ摼W+是一種先進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方向轉變?;ヂ摼W包含的內容較豐富,對農業生產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與效果,通過互聯網+的應用,能夠實現農業信息傳播,監測農作物生長情況,對農業生產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等。總之,互聯網+能夠為農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推動農業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3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3.1農業信息平臺整體建設缺乏
雖然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但是由于互聯網+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時間不長,所以基礎服務設施還較為薄弱,互聯網農業信息平臺建設還不夠完善,例如信息不全面,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無法滿足農業人員的信息需求,一些農業難題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不僅不利于農業信息平臺的發展,同時也制約了農業經濟活動的開展,阻礙了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農業信息平臺整體建設的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2網站缺乏專業人才
互聯網+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這就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由于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時間不長,專業技術人才相對匱乏,無法滿足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因此也給農業信息化的穩定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也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只有真正提高人員專業水和素質,才能有效地普及和應用農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從當前我國的農業從業人員整體水平來看,無論是專業知識水平還是整體素質都相對較低,對于新興事物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也較慢,無法有效地適應互聯網的發展,對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制約影響。
3.3互聯網發展缺少資金支持
互聯網是一項龐大的信息系統工程,對于技術、人才、物力、資金都有很高的要求。資金是互聯網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城鄉貧富差距較大,互聯網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受此影響很大,在軟硬件發展、信息采集和網絡平臺運行等方面都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這也直接影響了互聯網+和農業經濟發展的進程。
4互聯網+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4.1加強農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加快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農業部門要不斷完善互聯網信息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優化網絡環境、減少運行限制,使互聯網平臺更加開闊,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其中,加強網絡宣傳力度,同時在保證網絡安全的前提下,使更多的農業從業人員參與網絡平臺建設,獲得更及時準確的農業相關信息,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
4.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是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對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應加強農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業生產、建設過程中不斷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率。另外,要不斷加強我的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研究探索新的生產技術和應用設備,為農業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4.3培養互聯網+專業人才
互聯網技術對人才的需求較大,但是目前我國的互聯網專業人才缺口仍然很大,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因此,高校要加強互聯網+與農業相結合的專業教育,開設更多相關專業,以滿足社會需求。在實際教學中,高校要向學生展示我國農業技術發展的成果,培養學生努力學習互聯網技術,并應用到農業經濟發展當中,通過培養專業人才,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技術儲備。此外,還應當培養更多互聯網農業技術人才,通過對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培養,使他們了解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和方法,并將其運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加快當地的農業發展進程。
4.4加快農村互聯網平臺發展
有機農業;有機農業產業化;模式
一、有機農業產業化基本概述
(一)有機農業的意義與特征
要探討有機農業產業化就必須要先知曉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有著許多種類似的名稱,例如生物動力農業、生物農業、持久農業、再生農業、生態農業等,其概念最早是由法國和瑞士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目前在學術界并沒有對其含義有著統一的解釋,不同國家、不同機構對其有著不同的解釋。2005年,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根據中國國情以及目前有機農業發展特點,頒布了中國有機產品標準(GB/T19630-2005),在該標準中的定義為:“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遵照特定的農業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用一系列可持續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其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農業具有系統性
有機農業并非只是一個封閉的生產系統,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有機肥、生物肥、生物農藥等,強調農作物、植物、禽畜三者的有機統一。它的生產是一個完整的良性的循環過程,一個系統循環的結束理應作為下一次生產過程的開始,并最終實現對土壤與環境的保護與改良。
2、有機農業具有正的外部性
有機農業并非像傳統農業那樣單純注重量的提高,其科學選種、合理耕作、應用生物技術等都對環境和土壤產生著不可估量的改良作用。同時,由于沒有像傳統農業那樣不顧環境問題、安全問題而使用農藥化肥,有機農業下生產出來的產品是有利用生命健康的有機食品。更為重要的是,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利于土地培養肥力,保護環境,它的生產、加工、儲運、消費過程,都有平衡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動物、植物、人類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盡量循環利用有機農業自身系統物資,維護生態平衡,具有很好的可持續性。
3、有機農業具有高成本、低產出的特性
有機農業并非簡單的放棄農藥化肥進行生產,它是一個完整的注重良性循環的系統,其以科技作為支撐的特性注定了要有更高的科技投入,并且,有機農業的產品與普通產品并無太多差別,不易被人鑒定,其得到認證的方法通常是得到有關機構的認證,而這筆不菲的認證費用在一定成度上增加了它的生產成本。同時,有機農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科技發展并不完善,其在產出上并不能與傳統生產方式下的農業生產產量相比,這是世界有機農業發展的一個短板。
(二)有機農業產業化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我國農村出現的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中國農業大學生態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喬玉輝博士這樣講到:農業產業化是以農副產品為主導,把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銜接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利益分配關系,所形成的一種體系較為完善的經營方式。而這種經營方式,則需要以市場為基本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把有機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環節有機的集合在一起,并且這全過程的所有環節都要完全符合相關標準。
(三)相關理論研究現狀
關于有機農業及其產業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學術界研究已久,成果頗豐。并且國內外學者對其外部性均做了深度的研究,但是兩者的研究方向大不相同。如國外學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有機農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國內學者卻主要研究其經濟效益。
事實上,有機農業產業化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如制度創新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分工協作理論、規模經濟理論都可以成為有機農業產業化的理論基礎。而有機農業及其產業化有著很強的正外部性。
1、就國外研究現狀而言,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有機農業耕種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碳和有機氮元素;明尼蘇達州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研究中心通過對比2006―2009年明尼蘇達州有機農業公司與常規農業公司的財務收支數據發現,有機農業公司的總體收益好于普通農業公司。
2、而在國內,張新民通過研究數據發現有機水稻的生產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席運官提出5種有機農業生產模式,即公司租賃經營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國有農場模式、有機生產協會組織模式和地方政府帶動有機農業生產模式,等等。
二、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有機農業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發展起來的,1989 年,我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農村生態研究室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IFOAM),成為中國第一個IFOAM 成員;1990年,浙江省臨安縣的裴后茶園和臨安茶廠獲得了荷蘭SKAL 的有機頒證。
此后,中國相繼成立了自己的認證機構,根據 IFOAM 的基本標準制定了部門的推薦性行業標準,以開展相應的認證工作;并于2002年11月1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為起點,中國不斷完善有機產品的相關法律規范,是我國有機產品事業走向規范化。
目前,我國有機農業發展迅速,大豆、蔬菜、茶葉、雜糧等,主要出口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并且其出口額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國有機農業土地面積廣大,已經超過200萬公頃,在世界排名排名前五,居亞洲首位。并且截止到2012年3月,我國大陸處于有效狀態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有23家,7 728家從事有機農業的企業共獲得了 11 090張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我國有機認證機構數量已超過1000余家,這對有機農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產生了很好的積極促進作用。
(二)我國有機農業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目前有機農業發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步,但是,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仍有許多問題。
1、區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國大部分有機產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東北各省,西北地區雖然近幾年在西部大開發宏觀戰略下,有機畜牧業得到一定發展,但還是遠遠無法與東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相比較。同時,從數量和面積來看,東北地區最大;從產品加工程度和質量來看,以上海、北京、江蘇等城市較為占有優勢。
2、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單一
雖然我國經過認證的產品有700多種,但是其主要集中于蔬菜類、五谷雜糧類、豆類、油料作物類等,動物性產品類較為缺乏。據中國農業大學吳文良教授透露,目前中國有機食品的種類只占到全部食品種類的0.1%,而國際的平均水平是國內的20倍。我國有機農業比例的失衡,極大制約了良性循環系統的建立,加劇了對外來品的依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3、農村的發展狀況制約著有機農業發展
我國農村普遍采取的是以為基礎的土地制度,而由于我國9億多農民的人口基數,導致了人均耕地少,造成了耕地極其零碎化的的現象。而這極大限制了土地的灌溉效率、生產效率,阻礙了新技術的推進與應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目前我國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空巢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現象遍布全國的村落。而這些人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觀念大都難以更新,其固有的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以增加糧食產量的思想根深蒂固。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很難得到推廣。
4、誠信危機問題十分嚴峻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很難直觀上分辨出有機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只能依靠有機農產品標示或認證標志識別,可是很多生產經營者,在利益的驅動下,忽略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用普通農產品代替有機農產品,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真實性有著很深的懷疑。
三、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及前景
有機農業起源于歐洲,慢慢在全球發展開來,事實上,正如有機農業產業化的定義中說的那樣,有機農業的發展不僅僅在于它的生產環節,其還涉及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而作為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讓其所有環節都符合相關標準,對其進行產業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模式
目前,有機農業產業化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并且各國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產業化模式,而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1、“有機訂單農業”模式
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并且由于有機農業生產的認證成本高,單一農戶難以進行有機農業生產,這導致了以公司帶頭的“公司+農戶”模式成為了有機農業生產的不二選擇。并且這種“公司+農戶”又主要分為三種具體模式,即簡單的“公司+農戶”的訂單模式、“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公司+農民合作組織+農戶”的合作社式。此外在此模式下還產生了,由公司把土地吸納過來然后雇傭農民為員工從而進行有機農業生產的反租倒包式。
2、有機農場模式
有機農場是指由個人、家庭或集體所有并經營的有機農業生產單位、生產企業或生產組織。有機農場大小不等,小則幾十畝,大則上千畝,而大規模有機農場主要以有機農業生產,小規模有機農場一般在進行有機種植的同時,還兼養殖、餐飲、休閑、旅游、娛樂于一身。其將種植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方式,很好地促進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融合,促進了鄉村經濟和服務業的聯合與發展,進一步加快了城鄉的結合。
(二)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
在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歷史還很短暫,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有機農業產業化更是一個新生代的名詞,還需要逐漸成長。我國政府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的綜合效益”。這為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就目前而言,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下的三種模式已為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其發展開辟了道路。就全國有機農業發展狀況,結合其短板,我國有機農業產業化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還有很多要不斷改進的地方。
1、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建立規范監督機制。
目前我國的現實是認證機構管理上混亂,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相關法律來規范認證機構的行為,但是出于利益上的考慮,有些認證機構還是沒能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致使認證水平大打折扣。同時相關企業部門的監管工作也應進一步加強,這就需要政府在加大立法的同時,加強對違法行為的監管及處罰力度,使監督機制涵蓋有機農業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
2、加強土地空間上的聯合,促使其規模化發展。
下的農村土地十分分散,散戶經營模式下很難承擔有機農業的高成本、高技術和高風險。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促使土地在空間上的集合,形成“土地連成片”的現象,為有機農業的生產提供充足而富裕的土地資源,形成規模效益,降低生產成本。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進行綜合調控,從總量上加大對有機農業的支持,轉變支持方式,由補貼轉向科技上的投入,從根源上促進有機農業在質上的提升,同時根據有機農業高風險的特性,加大對其保費的補貼力度,減少進行有機農業生產的農戶承擔的風險。當然對有機農業相關產業給予稅收上的優惠也很有必要,進一步在稅收這一環節促進人們的積極性,加快有機農業產業化進程。
參考文獻:
[1]薛恩玉,王煥群,李春英,《黑龍江省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11年1月,第47-50頁。
[2]張新民,《有機農業生產的環境效益――給予農戶認知角度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2011年7月,第92-96頁。
[3]席運官,《我國有機食品開發模式與保障體系建設》[J],環境保護,2005年7月,第25-28頁。
[4]陳輝,《有機農業的產業化――訪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喬玉輝博士》[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綠色食品),2005年6月,第18-19頁。
[5]丁長琴,《我國有機農業發展模式及理論探討》[J],農業技術經濟,2005年2月,第122-128頁。
[6]吳魁斌,趙幸?!稖\議我國有機農業》[J],現代化農業,2014年9月,第39-40頁。
[7]黃慧英,《中國有機農業及其產業化發展研究――以此京市為例》[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
[8]丁長琴,《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保障體系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
[9]周繼強,《從有機認證制度到論我國有機農業發展》[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3月。
[10]王大鵬,吳文良,顧松東,牛新勝,毛文峰,《中國有機農業發展中的問題探討》[J],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8月,第250-255頁。
1.云南農業機械化領域全日制農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問題與對策
2.農業碩士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探討——系統論視角下頂層設計與內外結合的變革
3.提升全日制農業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農業碩士課程建設問題與思考
5.農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影響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農業推廣全日制專業碩士就業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農業碩士開題報告質量影響因子分析
8.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培養現狀評價研究
9.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
10.南疆地區農業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探討——以塔里木大學為例
11.非全日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
12.專業學位農業碩士實踐能力校企聯合培養運行機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
13.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培養機制的探索
14.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15.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評估體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初探
17.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徑識別
18.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全日制養殖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的探討
19.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實踐培養環節設計的探析——以吉林大學為例
20.農業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1.對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一些思考
22.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農業信息管理與利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3.農業推廣專業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4.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探析
25.農業推廣碩士教育質量影響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課程資源開發策略探討
27.在職攻讀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需求實證研究
28.關于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標準的思考
29.提高農業推廣在職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的對策
30.農林院校農業信息化專業碩士培養的研究——基于人才培養方案滿意度調研
31.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探討——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
32.全日制農業推廣(養殖)專業碩士特色培養創新模式的探討
33.加快發展福建省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徑探討
34.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學位標準探索
35.全國農業推廣碩士招生現狀分析
36.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思考
37.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現狀分析
38.全日制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探索
39.農業推廣碩士培養模式探析
40.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論文質量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為例
41.農業推廣碩士培養問題的調查及分析
42.對農業推廣碩士培養有關問題的探討
43.農業機械導航技術發展分析
44.案例教學在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教育質量的實踐與思考
46.農科院校碩士研究生就業狀況的分析與研究——以沈陽農業大學為例
47.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培養為例
48.全日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踐和思考——以漁業領域遠洋漁業方向為例
49.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情況調查及建議
50.農業推廣碩士培養工作的調查及分析
51.農業推廣碩士與農學碩士教育比較研究
52.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研究
53.農業經營制度:制度底線、性質辨識與創新空間——基于“農村家庭經營制度研討會”的思考
54.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55.中國省域農業碳減排潛力及其空間關聯特征——基于空間權重矩陣的空間Durbin模型
56.論農業面源污染的產生和應對
57.有機農業生產效率的三階段DEA分析——以陜西洋縣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與都市農業發展耦合關系研究
59.基于產業關聯視角的北京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研究
60.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功能定位及結構演變研究
61.農業生產者農藥施用行為選擇與農產品安全
62.貿易開放、經濟增長、人力資本與碳排放績效——來自中國農業的證據
63.農業用水效率與技術進步:基于中國農業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64.農業貸款、農業保險對農業產出的影響——來自2004~2009年中國地級單位的證據
65.我國農業保險發展困境的深層根源——基于福利經濟學角度的分析
66.中國循環農業評價體系研究進展
67.中國省級區域農業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農業勞動生產率區域差異與農業用能強度收斂性
69.中國“四化”協調發展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農業現代化視角
70.中國農業碳排放研究:測算、時空比較及脫鉤效應
71.中國農業碳排放分布動態與趨勢演進——基于31個省(市、區)2002-2011年的面板數據分析
72.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踐
73.農業機械自動導航技術研究進展
74.中國農業生產凈碳效應分異研究
75.美國和日本農業規?;洜I進程分析及啟示
76.農業技術進步與要素稟賦的耦合協調度測算
77.多元化、政府補貼與農業企業績效——基于A股農業上市企業的實證研究
78.農業技術擴散動力及渠道運行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研究——以河南省小麥種植區為例
79.農民對資源性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價值感知及其影響因素
80.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碳排放的動態演進與門檻特征
81.后現代農業視角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效益水平測評
82.都市農業景觀破碎化過程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影響——以西安市為例
83.中國農業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84.現代農業示范區總體規劃理論與實踐
85.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86.結構變遷、要素相對價格及農戶行為——農業補貼的理論模型與微觀經驗證據
87.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與農業治理轉型——基于皖南平鎮農業經營制度變遷的分析
88.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與農民收入增長
89.面源污染減排增匯措施下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耦合狀態分析——以三峽庫區忠縣為例
90.中國生態農業績效評價與區域差異
91.長江流域農業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農業經營主體和經營規模演化的國際經驗分析
93.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研究——以江蘇興化垛田為例
94.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演進、個案解析與現實選擇
95.中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現代農業視角
96.關于推進農業保險創新發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國農業生態效率評價方法與實證——基于非期望產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國農業生態效率的時空差異
99.四川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100.自然災害對我國農業的影響研究
101.農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國農業勞動力女性化:程度、成因與影響——基于歷史宏觀截面數據的驗證
103.江蘇省農業旅游發展演化研究
104.勞動力轉移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105.人為源因素對農業清潔生產的影響及政策分析
106.農業遙感研究與應用進展
107.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研究展望
108.三峽環庫多業共生耦合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初構
109.大數據推動農業現代化應用研究
110.中國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及其創新的探討
111.入世以來我國農業和農產品貿易發展情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112.我國農業人口老齡化對現代農業的影響及對策
113.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狀、約束與發展思路——以浙江省為例的分析
114.中非農業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發揮農業補貼促進農戶參與農地流轉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蘇、廣西、湖北、黑龍江的調查數據
116.鄉村旅游開發中農業景觀特質性的保護研究
117.中國農業碳排放績效的空間收斂與分異——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與空間計量的實證分析
118.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的現代農業規劃理論探討與案例分析
119.環境約束下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收斂分析
120.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
121.山東省農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
122.農業生態學的新視野
123.轉型期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財政支農;農村社會保障
農業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通過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進解決“三農”問題一系列政策的總和。通過運用農業財政政策,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財政支農政策的存在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而現行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體系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迫在眉睫。
一、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調整、創新,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適應,以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支持“三農”政策框架體系已經顯現,但該體系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財政農業絕對兩周增加,相對量趨于下降。表現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比重呈現出下降、徘徊和增長緩慢的趨勢。二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1.財政支持對象不合理;2.農業內部支持結構不合理。三是財政農業投入體制不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投資渠道較多,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面、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重復投入等問題,這種投入體制使整體目標不明確,有限的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四是財政支農力度小一些。這必然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影響到農業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的完善
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必須立足穩定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促進農民收入增加這兩個主要目標,不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長幅度,體現公共財政資源分配向農村傾斜;而且要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有效配囂公共財政資源。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展望
1.切實加大國家財政對“三農”投入的傾斜力度。
加強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立公共財政與WTO框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國家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2.建立規范的支農資金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支農資金的,積極創新財政支持和民辦公主的機制,規范和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3.著力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擴大“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財政體制和方式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鄉財政收入體系,加強縣鄉財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
統一城鄉稅制的目標是:強化城鄉稅收協調,公平城鄉稅負,規范和統一城鄉稅收管理體制,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稅制結構,最終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與工商業、城市居民適用稅制的完全統一。在稅收政策上體現對“三農”的扶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投入。
(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1.穩定農業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
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必須建立在用法律、法規進行制約的基礎上,切實做到依法投資,真正落實。同時,各級對農業的投資總額、投資方向、資金匹配額都應制定具體標準和辦法,以分清責任,強化對農業的投入。要積極利用政策作用,引導集體、農民和其他有關渠道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改革農業補貼政策。
要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的政策法規,使財政對農業補貼成為一項長期穩定的制度。要改變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絕對額逐年減少、相對數明顯下降的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的補貼額度。
3.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
財政貼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財政補貼方式,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彌補財政資金的不足,又能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優勢,它是在市場基礎上維持有效率的農業需要。目前,我國的財政貼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銀行的貸款貼息。但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全部政策性貸款的需要,故還有必要對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通過貼息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投資到農業上,以解決當前農業投資整體資金不夠的問題。但應注意的是,按照wI’o規則,財政貼息是屬于應予減讓的政策,這一數額不宜過大。
4.整合農業稅收政策。
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建立新的農業稅制,然后做好新農業稅制試點的配套改革。
5.加強財政扶貧開發的力度。
首先以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為目標,加強對貧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然后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移民開發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運銷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壯大,支持貧困人口教育和醫療衛生。
【關鍵詞】農學研究生;培養教育;培養方案;人才
展望21世紀,經濟和科技的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而國際間、區域間、領域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競爭,高層次人才越來越成為競爭的焦點。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經濟水平的日趨提高,研究生教育將肩負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造型人才的重任。高等農林院校作為我國農業發展和建設美麗新農村的人才儲備基地,人才的培養要緊跟世界的發展和祖國的建設需要以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農學研究生培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基礎教育。農學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基礎農業有益的課題。在研究中,一味強調研究前沿,研究生追逐導師進行“前沿”研究,強調研究的前瞻性、創造性,乃至貢獻性,而導師、研究生和學校制定的培養方案都忽略了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使現在的一些學術論文只追求高難度的研究方法和創新的研究結論,而缺少基礎理論的支持,使研究出現“兩張皮”現象。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基礎教育跟不上,一味追逐前沿使研究生教育出現“脫節”。
(二)輕視實踐能力。農學研究生不同于基礎學科研究生,他們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我國的農學研究生缺乏實踐能力教育。我國的農學研究生大多都是在實驗室里埋頭做實驗,然而實驗并不等于實踐,實驗室里培育出的糧食育種在田間實踐時未必會有預期實驗收效;臨床獸醫專業的研究生面對臨床實踐時也遠不及在實驗室里得心應手,這些都充分顯示出目前的農學研究生更像是“實驗員”,而專業實踐能力非常薄弱。
(三)缺乏學習熱情和創新理念。如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受到了各界的反對,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農林院校乃至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填鴨”現象。這種方式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熱情,另外,更使學生難以鍛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書本為“支點”,以教師為“拐杖”,極其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難以完成“學生”像“研究生”角色的轉換,影響學術界未來的發展,使學術界變得死板化、僵硬化、陳舊化,喪失學術活力和科研動力,并使農業發展受到沖擊。
二、提高農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若干對策
(一)完善農學研究生培養過程。培養過程對研究生至關重要,應根據學科發展需要,不斷完善農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教育培養。首先,培養農學研究生多樣化的理念、創新化的思維,樹立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培養農學研究生多方位全面發展。其次,要深化教學改革,打破“學科壁壘”,鼓勵學科交叉和學科綜合,拓寬研究生培養面,課程設置要綜合化、多樣化、職業化和精品化。另外,要加強科研,提高學術論文質量。夯實專業基礎,培養適應農業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
(二)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農學專業具有應用性和實用性的特點,要求研究生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并具有運用知識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強調人才的應用與開發能力。農學研究生在課程設置上應注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結合;在教學方法上,注重講授與實驗的結合,并注重教師的專業基礎與實際操作能力。另外,通過加強專業實踐的組織與實施以及試驗田、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不斷強化農學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職業素養,并提供科研所、畜牧獸醫院、農業推廣公司等部門的交流實習機會,做到產學結合。
(三)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了培養優秀的農業創新型人才,就必須讓一切外部和內部條件都更加適應培養進程的發展。外部條件方面,為調動農業創新型人才的積極性,可制定促進人才培養的鼓勵政策和基金配套政策,把獎勵和創新掛鉤,設立創新獎學金,以此調動農業創新積極性。內部條件方面,主要是精神環境的優化。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將國內外一流的農業學術專家請進高校,定期做學術匯報、交流活動,了解農業學術界前沿動態和技術方法,激發研究生學研靈感;另外,把研究生派出去,通過不斷地田野考察、不斷地在農村第一線進行實踐,使其積極參與農業科技的交流與操作,把考察、學術交流等活動與培養和創造農業重點產業開發項目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四)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國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經驗,可以為我國進行教育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示,結合我國國情和研究生教育的實際情況,借鑒外國的成功經驗,對完善我國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業科學研究方面,加強與國際農業發達地區、農學研究發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使我國的農學研究走上國際化道路,由此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和研究思路,提高農學研究生質量,培養國際型農業人才。
三、結語
研究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支主力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研究生將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各領域的中間力量,而高校作為研究生培養基地,責任重大。農學研究生的培養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在解決共性問題的同時,剖析個性,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我國農學研究生教育更加完善,為農學研究提供后備力量,也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郭智奇.修訂制訂研究生培養方案,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J].高等農業教育,1992(2).
[2] 魏東,黃智鴻.關于農學研究生教育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8).
論文關鍵詞:財政支農;農村社會保障
農業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通過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進解決“三農”問題一系列政策的總和。通過運用農業財政政策,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財政支農政策的存在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而現行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體系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迫在眉睫。
一、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調整、創新,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適應,以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支持“三農”政策框架體系已經顯現,但該體系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財政農業絕對兩周增加,相對量趨于下降。表現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比重呈現出下降、徘徊和增長緩慢的趨勢。二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1.財政支持對象不合理;2.農業內部支持結構不合理。三是財政農業投入體制不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投資渠道較多,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面、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重復投入等問題,這種投入體制使整體目標不明確,有限的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四是財政支農力度小一些。這必然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影響到農業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的完善
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必須立足穩定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促進農民收入增加這兩個主要目標,不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長幅度,體現公共財政資源分配向農村傾斜;而且要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有效配囂公共財政資源。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展望
1.切實加大國家財政對“三農”投入的傾斜力度。
加強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立公共財政與WTO框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國家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2.建立規范的支農資金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支農資金的,積極創新財政支持和民辦公主的機制,規范和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3.著力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擴大“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財政體制和方式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鄉財政收入體系,加強縣鄉財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
統一城鄉稅制的目標是:強化城鄉稅收協調,公平城鄉稅負,規范和統一城鄉稅收管理體制,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稅制結構,最終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與工商業、城市居民適用稅制的完全統一。在稅收政策上體現對“三農”的扶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1.穩定農業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
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必須建立在用法律、法規進行制約的基礎上,切實做到依法投資,真正落實。同時,各級對農業的投資總額、投資方向、資金匹配額都應制定具體標準和辦法,以分清責任,強化對農業的投入。要積極利用政策作用,引導集體、農民和其他有關渠道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改革農業補貼政策。
要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的政策法規,使財政對農業補貼成為一項長期穩定的制度。要改變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絕對額逐年減少、相對數明顯下降的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的補貼額度。
3.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
財政貼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財政補貼方式,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彌補財政資金的不足,又能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優勢,它是在市場基礎上維持有效率的農業需要。目前,我國的財政貼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銀行的貸款貼息。但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全部政策性貸款的需要,故還有必要對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通過貼息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投資到農業上,以解決當前農業投資整體資金不夠的問題。但應注意的是,按照wI'o規則,財政貼息是屬于應予減讓的政策,這一數額不宜過大。轉貼于
4.整合農業稅收政策。
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建立新的農業稅制,然后做好新農業稅制試點的配套改革。
5.加強財政扶貧開發的力度。
首先以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為目標,加強對貧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然后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移民開發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運銷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壯大,支持貧困人口教育和醫療衛生。
6.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論文關鍵詞:財政支農;農村社會保障
農業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通過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進解決“三農”問題一系列政策的總和。通過運用農業財政政策,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財政支農政策的存在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而現行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體系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迫在眉睫。
一、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調整、創新,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適應,以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支持“三農”政策框架體系已經顯現,但該體系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財政農業絕對兩周增加,相對量趨于下降。表現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比重呈現出下降、徘徊和增長緩慢的趨勢。二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1.財政支持對象不合理;2.農業內部支持結構不合理。三是財政農業投入體制不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投資渠道較多,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面、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重復投入等問題,這種投入體制使整體目標不明確,有限的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四是財政支農力度小一些。這必然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影響到農業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的完善
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必須立足穩定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促進農民收入增加這兩個主要目標,不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長幅度,體現公共財政資源分配向農村傾斜;而且要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有效配囂公共財政資源。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展望
1.切實加大國家財政對“三農”投入的傾斜力度。
加強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立公共財政與WTO框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國家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2.建立規范的支農資金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支農資金的,積極創新財政支持和民辦公主的機制,規范和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3.著力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擴大“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財政體制和方式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鄉財政收入體系,加強縣鄉財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
統一城鄉稅制的目標是:強化城鄉稅收協調,公平城鄉稅負,規范和統一城鄉稅收管理體制,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稅制結構,最終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與工商業、城市居民適用稅制的完全統一。在稅收政策上體現對“三農”的扶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投入。轉貼于
(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1.穩定農業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
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必須建立在用法律、法規進行制約的基礎上,切實做到依法投資,真正落實。同時,各級對農業的投資總額、投資方向、資金匹配額都應制定具體標準和辦法,以分清責任,強化對農業的投入。要積極利用政策作用,引導集體、農民和其他有關渠道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改革農業補貼政策。
要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的政策法規,使財政對農業補貼成為一項長期穩定的制度。要改變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絕對額逐年減少、相對數明顯下降的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的補貼額度。
3.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
財政貼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財政補貼方式,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彌補財政資金的不足,又能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優勢,它是在市場基礎上維持有效率的農業需要。目前,我國的財政貼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銀行的貸款貼息。但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全部政策性貸款的需要,故還有必要對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通過貼息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投資到農業上,以解決當前農業投資整體資金不夠的問題。但應注意的是,按照wI’o規則,財政貼息是屬于應予減讓的政策,這一數額不宜過大。
4.整合農業稅收政策。
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建立新的農業稅制,然后做好新農業稅制試點的配套改革。
5.加強財政扶貧開發的力度。
首先以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為目標,加強對貧困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就業能力。然后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移民開發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運銷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壯大,支持貧困人口教育和醫療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