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2 09:48:01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學畢業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產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1問題的提出
畢業設計是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最后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教學環節,是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培養學生畢業后從事建筑設計、建筑管理等方面的一線工作。雖然畢業設計在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最近幾年中,在高職類建筑設計畢業設計教學環節時產生了諸多問題。
1.1學生畢業設計意識淡薄
因為社會就業的壓力,一些學生在畢業設計時敷衍了事,投入時間遠不夠,設計成果利用網絡下載拼湊而成。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課程不再有新穎的知識可學,不如到校外的建筑設計院去學的想法,等到相關建筑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時,他們對畢業設計又缺乏進一步思考、探索,對自身缺乏更高的追求,于是整個畢業教學就趨于一種表面形式,管理混亂、松散。所有的這些反映在設計成果上與預期教學目標相去甚遠,畢業生專業培養目標大大打了折扣。
1.2教材滯后
我院建筑系建筑設計技術專業建筑設計自編教材,已經啟用了十多年,一直沒有對教材內容進行修改,近幾年,很多建筑設計規范都做了相應的修改與調整,這就使得知識跟不上行業發展;另外,教材對有關建筑法律、建筑規范教學內容的明顯缺陷。
1.3畢業設計選題與工程實踐脫節
在畢業設計選題設置不夠合理,選題與建筑實踐脫節,簡單重復昨天的故事,一個題目作幾屆,多年一貫制,未重視因材施教,未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放飛學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和學生的就業方向相結合,這樣做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約束了學生創作激情,促使學生消極應對畢業設計。
1.4指導形式單一、教師力量薄弱
指導形式單一,都是校內實踐經驗相對缺乏的教師擔任畢業設計指導,畢業設計教學與工程實踐脫節。在高等職業院校難覓有豐富實踐經驗、高水平、高學歷的設計人才,難以形成有效的畢業設計指導梯隊。
1.5畢業設計成果評價體系不清晰
在畢業設計最后考核既沒有相應標準,成績評定又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觀、合理、科學。對未能達到畢業設計教學要求的學生降低要求,都給予“放水”,對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價持寬容的態度,從而使畢業設計質量達不到預期效果。
1.6畢業答辯缺導向性
答辯時應對學生沒有向導性,學生不能很清楚、準確、有效、富有邏輯性地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對自己畢業設計過程的設計思路未能進行卓有成效地梳理,答辯時成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一種機械、被動地一問一答的尷尬模式。這樣的教學成果僅是讓學生簡單、初步地了解了整個建筑設計階段的過程,卻與建筑設計院實際工程的建筑設計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致使一些學生臨畢業時對建筑施工圖尤其是其它專業的圖紙識讀能力很差,距離高職教育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相差甚遠。
2解決問題———教學改革
在畢業設計中涌現的問題,迫使對畢業設計的教學進行探索和改革,提出“產學”一體化畢業設計教學模式,即將畢業設計教學與實際工程相結合,加強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打破傳統單一的師生互動模式,轉換為與業主、合作單位、相關職能部門等多方共同參與設計的教學模式,在真實的設計過程中,增強學生創新和實際操作能力,強化專業技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使畢業生符合市場需求,夯實進入建筑師崗位基礎。
2.1畢業設計教學內容市場化
畢業設計教學內容順應市場要求,符合建筑發展趨勢,將最新、最前沿的學科知識、建筑規范、法規引入課堂,反映前沿動態,跟上本專業領域的發展水平,使畢業生一畢業進入市場就能無縫對接建筑設計崗位,較快進入建筑崗位角色。
2.2畢業設計選題真實化、工程化
對畢業設計選題進行改革,打破學生按假定任務書設計的相對靜態的傳統教學模式。畢業設計選題采用真實、具體工程項目,即“真題真做”方式,與建筑設計院聯合,豐富畢業設計選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尊崇學生建筑夢想憧憬,為學生留有足夠的設計發揮空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培養首創精神、提高創新意識,體驗真實工程的工作步驟,積聚從實踐中得到的知識或技能經驗,達到畢業設計教學目標。
2.3“雙師制”和“邀約制”教學模式合作化
畢業設計中積極實施“雙師制”和“邀約制”教學模式。,聘請校外建筑設計院有實踐經驗的建筑師與我校校內教師一同參與畢業設計教學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他們實際工程經驗的優勢,提高畢業生實踐運用能力,此外,邀請業主(建設單位)共同參與設計,使畢業設計過程教學中業主(建設單位)、建筑院建筑師、校內教師、其它相關專業等多方參與,在“真題真做”的畢業設計中,使學生能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完成崗前的職業培訓,實現從學生到建筑院設計人員的實踐能力轉換,培養與崗位零距離對接的能力,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1]。
2.4畢業設計評價體系標準化
為激活畢業生學習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充實學生專業知識、完善專業技能,營造科研生產實踐的良性發展,配合“產學”教學模式,結合實際工程,對畢業設計成果的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建立客觀、公正、合理、具有明確導向性的評價體系,對畢業設計成果采用定性描述、定階段與定量測評相結合,使評價具有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將校外專家、用人單位的評價納入評價體系,使評價主體具有廣泛性與多元性。
2.5畢業設計答辯規范化
畢業答辯是畢業設計過程中最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畢業設計答辯在畢業設計中扮演重要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這一環節,我們采取實際工程中的建筑評審會模式,學生自己制作畢業設計PPT演示文件向評審專家答辯組匯報(由專業教師、專業負責人和建筑設計院專家組成),以促使學生能更加敏捷、綜合、系統地處理問題,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自己設計思想的能力,加快學生適應工作崗位。通過答辯可以了解學生駕馭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畢業設計成果質量。在考核學生畢業設計成果時,堅持標準,以設計圖為依據,盡量體現學生真實的設計水平。對于部分學生未完成畢業設計,或有原則性錯誤,或畢業設計成果不完整,答辯時概念性錯誤較多者,學校都要嚴格執行成績評定標準。
3結語
“產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相當程度上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開拓學校與企業間聯合辦學的新思路。與以往內容單一的畢業設計教學相比較,“產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對我院建筑系是一次大膽且創新的教學改革,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改革成果初見成效,對未來畢業設計新模式的開拓創新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作者:萬莉 彭敏 單位: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系
參考文獻:
1.相關研究的發展現狀
建筑藝術設計學院的生態與文化教研室雖然成立才4年多,但在以往的本科專業教學中就有不少課程涉及到生態與文化的研究內容。在國際上,對于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地域勝文化與設計等的研究與實踐己經開展一段時間了,它們是人類未來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重要議題,也是對環境的一種負責;而在國內,這些研究方向已經在設計領域中得到開展研究和實踐,最受矚目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多個展館設計,它們都力求實踐和表達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低碳設計。這些理想目標更是受到我國政府的崖紛見,在國家及多個省市的發展敖嚨中明確提出建i}T}碳社會和低碳經濟、和諧社會的目標,黨的十會議更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在政策方面給以指導和支持。國內的高等院校也紛紛成立相關的研究機構、組織相關的論壇和教學。清華大學成立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可持續設訓研究所”,并與芬蘭阿爾托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共同舉力、“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續藝術設計戰略”論壇,產生重要的影響;廣州美術學院的多個設計學科開設低碳設計研究項目。很多國內外的設計大賽,也設置與低碳、司特續及環保設計有關的主題。其中,2012年“為中國而設計一一第五屆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中設置“環保低碳室內設計專題”,獲獎作品得到專家學者的肯定;2012年博朗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增設“可持續發展獎(SustainabilityAwards)”,獲獎作品得到國際評委的認可。
2.教學與研究方向
在整合建筑藝術設計學院的科研力量基礎上,生態與文化教研室著重開展以下方向的研究和教學活動:
(1)基于嶺南地域的設計研究
根植于嶺南,圍繞地域的自然因素(氣候、地理)、文化因素(廣府文化)和經濟因素進行研究,并在設計中得到本質的體現。當下的國際化影響非常迅速,國家的城市化建設也出現趨同的景象,這使得地域性的研究和設計成為緊迫的和重要的課題。生態與文化教研室積極開展基于嶺南地域主義的設計研究,在課程及畢業設計中開展相關的課題。例如開展嶺南古建筑的研究、廣府文化與設計的研究等。低技術的可持續設計研究。詹姆斯沃爾本克(在其低技術宣言中宣稱:“低技術是群眾的技術?!钡图夹g的可持續設計研究,將適合地域的技術、便于人們掌握的技術在設計中進行適當的運用,并體現當下的設計觀念。我們在幵展低碳住宅空間設計的教學研究,考察嶺南著名的低碳建筑,考察萬科住宅產業化研究基地,逐步積累適合嶺南地域的低碳住宅設計方法中,也得到寶貴的教學研究資料(圖。風景園林設計教學開展地域性風景園林的教學研究,使之適應地域的氣候、地理規律和人們的生活追求。注重地域文化的綜合表達,利用地域景觀元素營造空間;注重景觀的實際功能運用研究,避免只注重形式和視覺審美的景觀設計。在教學中,廣東綠道景觀的功能與美學評價體系研究就是一個突出的地域風景園林教學與科研,它也是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將科研與教學結合,實現科教融合已經三年多,取得豐厚的成果(圖。城中村的研究城市的發展過于追求“新”,城市中的村落也受到破壞、拆遷和改造。我們的目標是研究廣州以及珠三角的城中村,提出更溫和的改造方式’用藝術介入的策略引發人們對城中村的保護和改造思考。綜合來看,這些都是基于地域性所進行的設計價值研究,也是生態與文化教研室本科畢業設計和論文研究的主要方向。以下部分就是年教研室開展畢業設計與論文教學的過程記錄,也是具有地域特征和價值的研究。例如對廣州石牌村的研究,對廣州隔山村的工作坊教學,對小洲村的工作坊教學等,都是城中村教學研究成果的積累。
(2)組織田野調查并歸納整理結果
畢業設計教學,強調設計的過程:田野調查、設計推理、概念生產和綜合表達。在本選題中,由于模范村歷史已經約有60-100年之久,且時間跨度較大,建筑的圖紙和其它詳細資料已經不能找到,于是,團隊開展詳細的田野調查,獲得寶貴的第一手現場資料。田野調查從以下方面進行:第一,場地和建筑的測量。組織團隊進行場地和建筑的詳細測量,獲得具體的尺寸和構造細節資料。第二,拍攝大量的照片和視頻,建立圖像的對比分析資料。第三,采用定量訪問、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人們對模范村的整體看法。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得到以下的認識:首先,建筑雖然是磚混結構,14棟舊建筑均為山形屋頂的兩層小樓房,除了較大的524號(馬應彪屋)面積為355平米,523號面積為293平米,其他面積均在250cry以下;但在居住過程中已經有一些加建、改建、修繕和破壞。對于建筑的再利用,應該是持慎重態度。其次,模范村的景觀資源非常豐富且寶貴,常見的植物有32種。這些植物資源應該作為重點保護的對象,它們形成獨特的微氣候、具有魅力的光影效果和封閉的內環境(圖4)。再次,基地位于學校教工居住區與教學區的中間,東西方向是從高至低的走向,高差約有10多米。
(3)提出設計改造的整體策略
針對基地問題以及整體認識,提出設計改造的整體策略:原則是保護場地的肌理、建筑文化以及景觀資源,進行保護式的改造發展;目的是建立學校面向社會的一個交流窗口,象牙塔式學術研究與社會公眾建立一種良比的溝通;功能是院系研究所、對外交流與研討中心、模范村歷史博物館與展覽廳、圖書館、商業服務中心、公共溝通平臺等?;谝陨系难芯?,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設計改造:微公共空間的塑造—在校園中塑造微小尺度的公共空間,并具有場所的精神;游園—吮置換功能并形成新的導線,加建連接廊道,創造一種難忘的游園體驗;下凹景觀一一基于保護的角度,將行走路線下凹,避免影響建筑及基地特質;靜謐公共空間的營造一一研究原有建筑的構造秩序,結合室內功能與室外景觀資源,營造一個靜謐的交流空間。
(4)表達方式
強調清晰、有效的傳達手段和方式,包括專業的概念陳述部分、調研部分、圖紙部分、模型部分。概念陳述部分主要是解釋對場地的判斷和設計改造的觀點;調研部分主要是田野調查的資料、數據整理和得到的結論;圖紙部分是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效果圖、圖表和相關的示意圖;模型部分包括四個尺度的模型表達,分別是區域尺度的模型一說明所在區域的位置和整體關系,場地尺度的模型一說明場地的現狀,設計方案的模型一說明設計的整體概念和重點,細節尺度的模型一說明重要的構造或具體設計手法(圖。在有可能情況下,鼓勵學生利用動畫或其它能眾參與的方式表達設計,眾成為一個主動的參與者。畢業設計成果參加年中國環藝學年獎,得到專家的認可,獲得不俗的成績。其中,何苑詩同學的方案“游園——中山大學模范村整體設計改造策略”獲得本次環藝學年獎的景觀設計類的金獎一中山大學模范村整體設計改造”獲得本次環藝學年獎景觀類的銀獎。
二、畢業設計教學
一中山大學(南校區)模范村的整體設計改造選題中山大學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其南校區又叫康樂園,其中有棟紅磚樓和亭子,均建于年至年之間。模范村正是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模范村建筑群建于年間,共落成棟村屋,現余棟,它們代表了教師住宅的小洋樓模式,即“屋有兩層,上為宿所及露臺,下則課堂、膳室、浴房、廚所、儲藏室皆具。屋外留地數弓,花圃菜畦,隨意開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模范村已經沒有人居住或辦公,現在處于荒廢的狀態。學校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模范村應該怎么保護,模范村要采用什么樣的開發模式,模范村是否可以成為學校與社會連接溝通的重要窗口?這些難題,正是生態與文化教研室的畢業設計與論文思考的重點所在。
三、建筑藝術設計畢業論文教學
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發展中的_種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 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使命。 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專業教學計劃中的重要必修 課程,是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頂崗實習因為工作 崗位的真實性、能很好地與就業對接。畢業論文是學生運用所 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這兩個教學環節在高職教育 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研究高職教育的專家、學者對此 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張統華、龔娟等對高職實習頂崗實習的 意義及頂崗實習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進行了探討;張 雁平、劉曉剛、朱春瑜等人從學生、系部、學院以及實習基地四 個層面對頂崗實習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進行了研究;何輝、宋 萌勃等高職頂崗實習中學生的管理問題和頂崗實習的管理機 制進行了探討。羅長金、鄭永裕等人對高職畢業論文存在的問 題、高職高專畢業論文選題、如何加強畢業論文管理,提高畢業 論文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但是,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這兩個實踐教學環節的完成是 _個系統工程。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安排、實訓基地 的長期有效運行機制、實踐教學的系統化管理、實踐效果的評 價等研究仍處在探索研究階段,系統性和規范性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論和思路進行理性指導。同時,對于不同的專業,頂崗 實習的要求和管理也不盡相同,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質量更易受學生、指導老師、企業等諸多因 素的影響。目前各個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頂崗實習 與畢業設計的實踐教學環節上仍還存在不少問題。所以,為了 更好地保證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的質量,保證高職教育的教學 效果,開展符合建筑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基地建設與頂崗實習 和畢業設計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論文從實訓基地的建 設,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進行 探討,為該實踐教學階段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現狀
(一)畢業設計(論文)
在許多高職院校,許多人認為高職學生不適合撰寫專業理 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綜合性強的畢業設計(論文)。因此對畢業 設計(論文)環節的教學不是太重視,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實際 上,畢業設計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技能開展科學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綜合檢驗。 學生通過完成畢業設計,能進一步強化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的教學計劃中,畢 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學期,即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就直接進行 畢業設計。設計時間通常為四周,第五周進行答辯。畢業設計 的內容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向);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工 程監理專業);工程預算(工程造價專業)。由于學生對項目沒 有直觀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網上下載,通過裁剪、粘貼完成;有 些學生還相互抄襲,無法達到教學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幾年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的不足,學生就業壓 力的增大,對于頂崗實習及工作單位還沒落實的學生,他們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頂崗實習單位的尋找和求職就業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個招聘會中,自然就無法集中精力完成畢業設計;對 于已確定工作單位的學生,受其他同學的影響,投入的精力和 積極性也明顯不足。再加上指導教師為考慮就業率,對學生在 畢業設計期間去求職也聽之任之,都造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對畢業設計時間上的安排進行調整,使其 在完成畢業設計的同時又不影響尋找就業單位。
(二)頂崗實習
以往,頂崗實習的安排是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后進行,加 上第六學期,實習時間一般在26周左右。在頂崗實習的實施 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頂崗實習單位難落實。近 幾年的擴招,加上就業前景較好,大部分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 專業學生數都是三四百人,這給實習單位的安排帶來極大地困 難;同時,由于建筑工程的特點,許多施工企業出于對安全的考 慮,把接收學生實習作為一種額外負擔。因此,很多學校都是 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實習內容不能保證,與專業對口率 較低。在整個實習期間,許多學生頻繁“跳槽”,嚴重影響了實 習質量。二是指導老師嚴重不足,每個老師要同時指導一二十 名學生,有的學校還更多,很難真正的完成指導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學生實習地分散,再加上沒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基本處于失控狀態。四是考核評價 難。多數學校對頂崗實習評價什么、怎么評價、誰來評價都尚 未形成科學的辦法。一般是企業寥寥幾句評語,教師給成績,缺乏科學性,沒有真實的反映學生實習情況和實習效果,給學 生造成一個實習好壞都一樣的錯誤觀念,影響了實習的質量, 最終造成了頂崗實習的效果不理想。
二、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
為了改善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業競爭力,我院在2010年開始對建筑工程類專業的頂 崗實習和畢業設計進行了改革,將這兩部分整合為畢業實訓環 節,在頂崗實習中完成畢業設計,通過這三年來的實踐,取得了 較好的效果。
(一) 教學安排設計
在教學安排上,為了讓學生在頂崗實習時具備一定的頂崗 能力,使企業愿意接收學生,不把學生的實習當做一種負擔,本 專業安排了兩個四周的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見習。學生自 入學以來,經過第一年的相關課程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單項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檢測能力、建筑CAD繪圖能力、建筑測量 能力等,進行第一次的校內單項技能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見 習;經過第二年的相關課程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 知識,進行第二次的校內綜合實訓實習學期及暑期的企業實 習,通過兩次校內實訓和暑假企業見習的工學交替,學生基本 具備了頂崗實習的能力。在第三學年,學生完成一個月的拓展 課程學習后,改變以往先做畢業設計再進行頂崗實習的安排, 直接就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完成畢業 設計。
將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相結合,整合為畢業實訓環節。首 先,學生在十月份就進入企業頂崗實習,絕大部分建筑企業都 處在生產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學生在校完成畢業設計后,年底 才能進企業的局面。解決了建筑企業在年底停工,學生無崗可 頂的困境,其次,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在畢業論文的選題上能結 合實習的實際工程,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術專業)、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工程監理專業)、工 程預算(工程造價專業)。
(二) 實訓基地的建設
為解決實習單位難找的問題,按照互利互惠、共蠃發展的 原則,我院加強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實訓基地。首 先和長期與我院合作的、位于揚州及周邊地區的建筑企業共建 生產性的項目部,利用教師的科研、技術力量,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同時為企業員工進行技術等相關內容的培訓,增 加學院與企業的聯系。其次,聘請企業的專家、技術員為學院 校外兼職教師,不斷加強校企雙方的合作基礎。校企合作的企 業也能在頂崗實習的學生中優先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員工,滿 足了企業的人才需求,達到真正的雙蠃。
(三) 教學過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是順利實施畢業實訓教學環節的關 鍵。首先,我院制定了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管理辦法、頂崗實 習三方協議、頂崗實習安全協議、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教學大 綱、教學安排、學生成績的評定及指導教師的考核等系列教學 文件。學生在進如企業前就強調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應的任務和制定目標。其次,學生的頂崗實習基 本由學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業,學生相對集中,便于指導和 管理。第三,采用“雙導師”制。除了學校的指導教師外,還聘 請了專業水平高、管理經驗豐富的企業技術員擔任學生頂崗實 習和畢業設計的校外指導教師。由于是長期合作的企業,指導 教師的積極性與管理經驗都相對豐富。同時要求學校的指導 教師與企業的指導教師經常保持聯系,并到企業進行巡查,了 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增進師生感情,也能加深學院與企業之間 的關系,實現對學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強化考核體系,提高頂 崗實習質量。
(四) 考核評價
畢業實訓環節的最終考核評價由實習過程考核、任務完成 效果以及匯報答辯三個部分組成。過程考核主要由實習單位 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習態度、實習效果進行評價。校內指導 教師按照學生根據實習內容完成的實習周記、實習報告、實習 總結,結合實際工程完成的畢業設計以及匯報、答辯情況進行 評價。最后,結合校外導師和校內導師的評價,綜合評定學生 的頂崗實習成績和畢業設計成績。
三、結束語
畢業實訓環節中的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教育 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重要 過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應結合建筑工程自身的專業特 點,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規范頂崗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該實踐教學環節得到有效的開展和實施, 從而保證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
肖忠平
[論文摘要] 畢業設計是實現本科培養目標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本文針對建筑學專業的專業特點,分析了影響本科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提出了對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建立質量監控方法,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了驗證。
一、畢業設計重要性
畢業設計是完成本科教學計劃、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是學生對建筑學專業全部理論課程及設計課程學習后的綜合訓練,也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一次綜合性最強、最接近工程實際和社會實際的實踐教學環節。我校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課程設置在第十學期,共16周,其中包括畢業設計實習2周。
二、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特點
由于建筑學專業不僅需要建筑、水、暖、電等的相關專業知識,還需要包括美學、社會學、(行為)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是具有多學科性邊緣學科和運用性學科的特點。一個建筑作品的評判就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找到最佳平衡點,拿出最佳方案。所以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題多解”,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因此,針對建筑學專業的專業特點,構建科學、合理、規范的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三、 畢業設計選題階段的質量監控
(一) 確定畢業設計選題原則
畢業設計選題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業務要求;(2)使學生能夠全面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3)面向學科前沿及當前地域環境發展面臨的問題;(4)依托學校具有甲級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優勢,盡量與實際項目結合,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研和實踐。
(二) 提前確定畢業設計選題題目
畢業設計應由學術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高級職務教師或者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建筑設計院總工擔任指導教師。在學院的統一規劃下,指導教師必須于第九學期提出選題,填寫畢業設計立題申報表,學院成立畢業設計審題小組對畢業設計題目進行審核。題目審核通過后,在第九學期末提前公布畢業設計題目及指導教師名單,并報送教學辦公室備案。
(三)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在畢業設計課程中,我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嘗試進行了掛牌教學,即:在第九學期提前向學生公布通過審查的畢業設計題目及指導教師名單,在畢業生向指導教師咨詢、商量的基礎上選報指導教師及設計題目,再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挑選,最后由教學辦公室協調、平衡各組人數(每個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數不宜超過8名),力爭使所有學生與教師都滿意。未通過審查或無人報名的教師不能參加畢業設計指導。
在畢業設計中強調不同專業教師的介入與合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相關學科的滲透和知識的交叉。
(四)教學任務和學習任務的安排與落實
對于每個畢業設計題目,指導教師均應制定并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指導書、畢業實習指導書以及畢業設計立題申報表,并于第十學期開學第一周內提交。明確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的內容和深度方面的階段性要求,學生需提交設計圖紙的內容及數量,并提供必要的設計、研究、創作基本資料等。
四、 畢業設計中期階段的質量監控
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的主要任務是檢查畢業設計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了解學生在畢業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畢業設計能夠按計劃完成階段性任務。
(一)嚴格畢業設計的考勤管理
指導教師要嚴格按要求對學生進行考勤,定期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每周指導和答疑的次數不應少于3次,并將每周的指導和答疑時間地點上報教學辦公室備案,以方便教學辦公室和畢業設計督導組進行抽查。
(二)畢業設計的中期檢查
中期檢查的主要任務是檢查畢業設計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主要分學院中期答辯和學校督導抽查兩個階段進行。
學院成立答辯委員會負責畢業設計的中期答辯和最終答辯工作,答辯委員會主任由主管教學院長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師擔任。在答辯委員會下設立一定數量的答辯小組,每個答辯小組由3~4名專業教師組成,且每個答辯小組成員并非每組參加答辯學生的指導教師。中期答辯成績由中期答辯小組評定。中期答辯成績不及格者將取消畢業設計資格。 轉貼于
學校督導組在中期答辯之后也會深入學院調閱有關資料,召開座談會,隨即抽取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材料,并對其進行面試。
五、畢業設計答辯工作和成績評定工作的質量監控
(一)畢業設計大評圖
為促進畢業設計小組之間成績的公平、公開和公正,在畢業設計最終答辯前三天將畢業設計最終圖紙收齊,由教學辦公室負責將全部圖紙抹去學生及指導教師信息后集中懸掛展示,再由畢業設計評圖小組雙向匿名給出評閱成績。畢業設計評圖小組共由10名未參加本年度畢業設計指導的專業教師組成,每份畢業設計的圖面成績為10名教師分別給出的成績平均后得出。
(二)畢業設計最終答辯
畢業設計最終答辯前一周對學生的答辯資格進行審查。此時,學生應將整理裝訂成冊的畢業設計成果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指導教師審閱并寫出評語后交答辯小組認定合格后方可參加畢業設計最終答辯。
答辯小組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的陳述,全面考察學生提交的成果以及學生在答辯中的總體表現,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定,并及時記錄學生答辯的主要內容。此外,學院還專門邀請教學督導組深入答辯小組認真考察整個答辯過程,聽取學生答辯,對答辯過程進行監督。答辯工作全部完畢后,答辯小組將評定的答辯成績及相關報表在兩天內上報學院答辯委員會,經答辯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匯總上報教務處。
(三)畢業設計成績評定
由于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題多解”,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為促進畢業設計小組之間的成績的公開、公平、公正,我們對學校擬定的畢業設計成績考核和評分標準進行了適當的改革,降低了指導教師評分所占的比例,增加了評閱組評分環節,并將中期答辯和最終答辯成績也納入到總成績當中,具體內容和比例如下:
1)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由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定,采用百分制。
2)中期答辯:占總成績的10%,由畢業設計中期答辯小組評定,采用百分制。
3)圖面成績:占總成績的40%,由畢業設計評圖小組教師評定,采用百分制。
4)答辯成績:占總成績的20%,由畢業設計答辯小組評定,采用百分制。
六、實踐效果
經過對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我院學生在各類畢業設計競賽中屢創佳績,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院學子在當今世界建筑學專業學生的最高規格競賽——UIA世界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中先后7次獲獎;在由陜西土建學會組織的土建專業優秀畢業設計評選活動中,共38次獲獎,獲獎率高達69.57%。
參考文獻:
關鍵詞:畢業設計;建筑學專業;選題;過程評價
作者簡介:張春麗(1979-),女,河南商丘人,中原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講師。(河南 鄭州 450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原工學院2011年度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建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化研究”、“面向建筑師職業才能的進階式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1-0171-02
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是五年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獨立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為建筑學專業擬定的大綱中將畢業設計描述為:畢業設計的目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是整個五年本科教學過程的一次綜合性的總結。[1]為此畢業設計指導小組非常重視畢業設計,并且致力于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工作的研究,使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一、科學選題
畢業設計選題決定畢業設計內容,也直接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結合建筑學專業創造性設計思維的特點,提出選題要符合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真題真做”雖然剛開始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實際工程項目的方案設計甲方要求的交圖時間一般比較緊,并且實際項目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制約,在時間安排上不易和建筑學畢業設計教學計劃相協調,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設計“真題真做”有弊有利。而“真題實做”的課題來自于社會實際工程,指導教師可以對“真題實做”的課題背景和建筑設計使用條件進行適當的理想化處理,以“實戰”的氛圍來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過程按教學計劃控制,學生可以更多地從專業理想化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每個課題組選題類型不同,一般同一屆不出現同一類型的題目,選題包括招商大廈、體育館、小區規劃、廣播電視局、商城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等建筑單體設計和居住區詳細規劃、景觀設計等。選題的深度、廣度和難度要適當,且要具有可完成性,學生經過自身努力均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在課題的安排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專業教研室作為組織、管理、指導畢業設計的功能單位,在第期10~11周組織指導教師擬定畢業設計題目,編寫畢業設計任務書,并由院系成立的專家評審小組對題目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課題選題確定后向學生公布,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申報選題意向。課題分配采取師生雙向選擇的方法進行,對雙向選擇不能落實的課題由畢業設計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落實。
二、過程管理
1.重視畢業實習調研
開學前兩周的畢業實習調研是進行畢業設計的前提。學生根據自己所做的建筑設計類型開展畢業實習調研工作。實習調研結束后,每一個學生都要在第三周前上交一份內容詳實且不少于3000字的實習調研報告,作為畢業設計階段性成果的一部分。要求旁征博引,對調研對象運用所學理論進行評價,提出批判和感想。
2.建立健全制度
首先,建立相關管理制度,保證畢業設計工作能夠順利按時保質完成。制度對學生和指導教師均提出了嚴格要求。其次,制定階段性任務和目標,第1~3周進行資料收集、實地調研、文獻綜述及外文翻譯;第4~12周為建筑設計草圖階段;第13周整理設計資料和圖紙,第14~15周為教師評閱、畢業設計展和畢業答辯階段。最后,專家檢查畢業設計組織工作。第3周開始檢查指導教師配備,畢業設計選題及任務安排情況,實習、實驗、設計等條件的準備和落實情況,對畢業實習調研報告、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和外文翻譯進行抽查;第9~10周進行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督導專家參加學院中期檢查的全過程,了解進度、質量;第15周督導專家參加學院畢業答辯、復答辯的全過程,了解答辯組織情況。通過全過程檢查監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確保學生順利畢業。
3.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重視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包括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參考文獻與參考資料的能力、手繪和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在畢業設計中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在畢業設計前期,指導教師要求學生必須手繪草圖,重視師生、學生之間的設計評論,要求學生動手改圖和重視小組評圖等,這樣指導教師容易把握學生的設計進度。在畢業設計后期,允許并鼓勵學生采用計算機繪圖,提高學生計算機繪圖水平,為以后從事有關建筑設計工作打下基礎。實踐證明,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4.發揮指導教師的激勵作用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學生,注意對學生的激勵,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價值觀和自尊、自信心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繪圖表達能力、寫作歸納能力和進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畢業設計成果要求和評價體系
1.成果要求
院系要求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為至少做兩張A0的展板和不少于15頁的A3文本。展板中設計圖紙不少于4張A1,其中表現圖(A1)不少于1張。文本文字說明字數不少于3000字,文本中圖紙大小以看清楚為準,如需要可采用A2、A1圖幅折疊進行裝訂。
2.答辯和考核工作
答辯分為兩種:一種是公開答辯,另一種是小組答辯。由指導教師推薦畢業設計成果優秀的學生和總成績為優秀的學生參加公開答辯。所有參加公開答辯的課題都要求做幻燈片。公開答辯在建筑系內進行,由建筑系答辯委員會和各專業答辯委員會人員參加,鼓勵低年級學生參加旁聽,以促進各屆學生做好畢業設計。答辯過程分為學生陳述和答辯教師質疑兩個環節,學生陳述限定在15~20分鐘以內,教師質疑一般安排20分鐘左右。另外,建筑系堅持復答辯和第二輪答辯。先由每個小組產生1~2名參加復答辯的學生及對第一輪成績有疑義的學生進行第二輪答辯。復答辯時由全體建筑學專業答辯委員會成員及學院專家組評分,同時按學校規定比例產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為“不及格”的學生,再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延遲答辯工作。
3.學生成績評定
畢業設計成績評定嚴格執行先由指導教師評閱評分、后交給另外一名專業教師評閱評分。評閱成績均為合格后,再進行畢業資格審查,取得答辯資格后然后才能參加答辯。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由三部分組成,指導教師評分占40%,評閱教師評分占20%,答辯成績占40%。
4.公平合理的向學校推薦優秀畢業設計
按照學校要求,推薦比例一般不超過畢業生總數的3%。根據答辯結果并經答辯委員會同意向學校推薦優秀畢業設計參加學校的優秀畢業設計評選。優先推薦署名“中原工學院”并為第一作者在正式刊物上發表(已錄用)的優秀畢業設計。
四、組織畢業設計作品展和畢業生學習工作經驗交流會
畢業設計答辯前一周組織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這既是一次教學成果的展示,又可對在校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為下一屆學生開展畢業設計做好準備。作品體現了鮮明的時代建筑特點,集中反映了畢業生五年的建筑設計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畢業生的建筑美學修養。
畢業班學生在畢業設計答辯結束后,組織在學習和工作中有不俗表現的學生分別向低年級的學生介紹他們的寶貴經驗??佳袑W生結合自身的考研經歷,講述自己的考研心得,以及考研流程、復習方法、擇校、畢業設計的收獲等問題;參加工作的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院實習和就業歷程,從搜集工作信息、參加招聘會、面試技巧到求職過程中的心態、畢業設計的選題、畢業設計的過程、畢業設計的重要性等問題做詳細的講解。
五、結語
通過對建筑學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促進了建筑學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使得畢業設計教學更貼近于工程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獨立創新能力,畢業設計教學基本解決了以往教學和就業之間的矛盾。也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科學的改革,建筑學專業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素質和技能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剛.建筑學畢業設計教學的實踐探索[J].山西建筑,2008,
34(5):230-231.
[2]唐委校,莊孝君.談畢業設計中教師的激勵作用及其發揮[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90-91.
[3]秦書峰.指導建筑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教學認識體會[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0(增刊):24-26.
關鍵詞:畢業設計;設計院工作模式;三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建筑學的畢業設計是建筑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是大學生從學生角色轉變到職業建筑師的關鍵一步。近年來,社會對畢業生人才的素質要求有大幅度提高,如何擴大畢業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成為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重點。
建筑學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和風景園林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各專業在設計中存在很多方面相互交叉互補。因此,在畢業設計中進行三個專業必要的交叉和聯合教學,對擴大學生專業知識面,培養綜合性人才有著積極的意義。
基于設計院的工作模式下的畢業設計,是通過模擬設計院的工作環境,組織建立建筑+規劃+風景園林三專業團隊,并以設計院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要求控制整個畢業設計過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并熟悉未來的就業環境,提高多專業協作能力,從而順利完成角色過渡。
一、建筑學專業傳統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主要弊端
傳統的建筑學畢業設計模式通常選擇在學校內由學生獨立完成,命題也是由校內老師指定,導師采用唯一制。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筑學科不斷拓展,傳統畢業設計模式,逐漸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例如選題不合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教學指導信息量不足,設計進度管理松散等。
1.設計選題
首先,傳統畢業設計選題主要的不足表現在專業過于片面化,不能考察和發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滿足各專業知識和設計技能間協調配合的整體要求。其次過去的畢業設計選題常常是由單個老師確定設計題目,指導老師個人的自較大,缺乏科學論證,這就容易出現有的選題過大,超出了一個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學專業的知識范圍,或者有的題目過窄,使學生難以發揮其能力的現象。
2.學生學習缺乏設計氛圍,學習的主動性差
大多數高校中的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都會面對一個很相似的問題。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大五的學生對未知充滿了渴望,對學校的課程已經缺乏興趣,更加愿意去設計院和設計公司參與生產實踐。為了兼顧實習的工作,他們很難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上,有些學生總是比規定時間晚完成,或者集中在交圖的前幾周草草完成設計,反映在設計成果的質量上也就不盡如人意。
3.畢業設計的教師指導方面,唯一的導師制容易造成知識架構不全面。
唯一的導師制,也是傳統畢業設計中的一大弊端。每個老師會有自己的專業評價體系,看待問題的習慣和評判方案的方式。在往年的畢業設計成果中發現,建筑學的學生會缺少景觀環境與城市意識,規劃學生往往建筑單體意識比較差,而景觀學的學生則表現為缺乏對建筑與環境關系上的關注。學生方案體現出知識架構的不全面。由一個老師指導完成的畢業設計,學生的作業常常出現相似方案。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得到的信息量不足,設計缺少新思路。除此之外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僅由校內老師擔任,也造成學生的方案更偏重理論,設計仍以方案能力做為訓練的重點,工程實踐經驗和能力得不到提升。
4.畢業設計的進度管理松散
教學中常常強調設計的過程比設計的結果更重要,但傳統模式下的畢業設計學生沒有固定的設計場所,也沒有固定的討論和指導時間,指導老師對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的進度把控較難,設計深度就很難得到保證。
二、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下“三位一體”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
針對傳統建筑學畢業設計模式中出現的問題,安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根據自身優勢,在畢業設計教學中試行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下的“三位一體”教學形式。學院希望能通過此模式改變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
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下的畢業設計教學是以三位一體的畢業設計選題為依托,以建筑、規劃、園林三專業的學生為成員,以三專業教師聯合指導而完成的聯合教學模式。教學的兩大目標:一是要模擬設計院的工作環境,建立設計工作室,組建學生設計團隊和教師指導團隊,為學生提供一個濃郁的學習氛圍;二是強調三個專業之間的相互交融互補和學術的滲透,共同構成三位一體相互促進的教學模式。
1.“三位一體”的設計選題
首先,“三位一體”跨專業的畢業設計選題要有綜合性,要能滿足各專業知識和設計技能間協調配合的整體要求。設計選題不僅要涵蓋建筑專業的知識領域,還要考慮到給規劃專業和景觀專業的同學留有足夠的設計發揮空間。其次針對以往出現的設計選題僅由單個指導老師決定,而造成設計題目過大或著過窄,缺少科學性和實踐性等問題。“三位一體”的設計選題要求必須由參與團隊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所有教師集中商議確定,匯總之后再報送學院審查。學院組織專家對所選課題進行論證,獲得通過后方可最終確定為跨專業畢業設計的課題。2011年學院三位一體畢業設計的選題最終確定為商業綜合體、校園規劃、居住區規劃設計三大類型,與以往的以建筑單體項目為主的設計選題相比,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2.配備專業的設計教室
建立專門的畢業設計教室是模擬設計院工作環境的前提,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首先得有好的學習場所。學院為三位一體畢業設計團隊提供了一個專業教室,要求學生定期在指定的專業教室里完成集中授課、討論、評圖等畢業設計全過程。專配的教室為學生、師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空間,也使得教師能夠更好的把握教學進度,設計深度和設計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3.組建跨專業的學生團隊
三位一體的畢業設計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由學生自由搭配組合形成,每個小組由建筑、規劃、園林專業各一名學生組成。學生團隊的建立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精神,設計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專業認識不同,思維方式也有所差異,學生間的思想常常發生碰撞而產生新的火花,從而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
4.指導老師團隊組織
三位一體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由校內的跨專業指導老師組和校外指導老師共同組成。對于參與畢業設計的校內指導老師要求不僅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校內指導老師每組三名,由三個專業分別指派一名教師。除此之外學院還要聘請相當一部分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設計院人員擔任畢業設計的校外指導老師,與校內教師共同完成畢業設計的立題、過程指導、論文評閱和答辯等工作。
5.三階段的教學控制
畢業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設計前指導階段,會邀請校內校外指導教師開展每周一次聯合授課,讓每位指導教師都發揮出自己的積極性。學生完成資料收集、案例分析、基地調研與總圖設計;第二階段為設計中指導階段,這一階段是方案成形階段,強調方案的合理性,和專業的銜接性,教學的安排是,教師團隊每周有一兩次的設計輔導和討論。在這一節點結束時會由學校統一組織教師團隊,聆聽學生組的方案匯報并提出方案優化意見;第三階段為正圖完成和期末公開答辯、公開展覽階段。在三位一體畢業設計教學探索中發現,公開答辯和公開展覽會成為畢業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自己出海報,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介紹和匯報自己的設計作品,能增加他們的設計動力和對畢業設計重視程度。低年級的學生也能從旁聽中獲得答辯的經驗。
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的三位一體新的教學方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學院在通過對新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索中,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三、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下的“三位一體”畢業設計教學的未來建設方向
目前我院的基于設計院工作模式下的“三位一體”建筑學畢業設計教學方法的探索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和學習。教學資金不足,教學資源的局限使得三位一體的教學形式還無法在全院全面實行。未來我們希望能夠突破學院內的專業合作,利用學校建筑學科全的優勢進一步拓展畢業設計的專業涉及面,與學校的土木工程,環境與能源,電子與信息,管理等學院形成更完整的畢業設計團隊,使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獲得更加廣博的知識,廣闊的眼界,為培養職業建筑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文全,孫偉民,龔延風,林小東,梅 凱,張九根,郭樟根. 基于建筑設計院模式的跨專業團隊畢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J] .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111-113
[2] 劉運林,方潛生,丁克偉. 設計院模式下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J] .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22-24
[3]王雨村,胡堂,基于工作室模式的設計課程跨專業聯合教學探索[C].全國建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96-99
1.建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2.“兩院一體化”模式下建筑學研究生培養探索
3.基于創造力構成的建筑學研究生教育研究
4.尋找跨學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學研究生跨學科國際合作培養模式探索
5.中美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構比較研究
6.建筑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對策
7.全日制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8.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問題的思考
9.剖析與思考——論建筑學研究生教育
10.立足務實 尋求創新——從論文選題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
11.建筑設計構思的探索——荷蘭TU Delft建筑學研究生課程畢業設計有感
12.基于IPA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服務質量評價研究——以建筑學專業學位為例
13.對我國建筑學研究生教育的反思
14.中美建筑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比較
15.中美建筑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
16.建筑學專業學位實踐基地建設的現況及建議——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為例
17.民辦高校建筑學專業教育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18.淺談建筑科學類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19.建筑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
20.關于建筑學人才培養策略的反思與探討
21.建筑學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2.關于建筑學教育教學方法的探討
23.生態建筑學和景觀建筑學與風水的關系
24.淺析認識傳統建筑學與思考新時期建筑學
25.職業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研究
26.建筑學重點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初探
27.建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及培養對策研究
28.嘉庚特色獨立學院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29.民族院校建筑學專業學生學習現狀調查與分析
30.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創新實踐
31.景觀與建筑的融合景觀建筑學的發展與實踐
32.引進優質國外教育資源對建筑學專業教學的啟示
33.關于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34.室內設計教育中建筑學背景的意義分析
35.以深化設計為主導的建筑學構成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初探
36.建筑學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37.淺析建筑學專業中環境設計課程的“以評促建”
38.對建筑學專業基礎課教學現狀的困惑與反思
39.淺析應用型本科建筑學的實訓課程模式
40.應用型大學背景下建筑學導師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41.對高職院校《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42.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討論
43.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產教融合的途徑研究
44.建筑學專業教育中科學建筑觀的培養
45.建筑學專業建筑設計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46.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淺析
47.建筑地理學是有助于國強民富與國泰民安的中國特色建筑學
48.“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研究
49.基于建筑學角度的“成渝城市群”房地產價格持穩原因探析
50.低年級建筑學專業“設計結合建造”教學模式探析
51.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52.應用型本科建筑學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改探討
53.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思考
54.建筑學專業設計課程教學新模式
55.高校建筑學教育問題與對策探討
56.建筑學專業型碩士培養管理特色研究
57.關于建筑學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探索
58.建筑設計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
59.“一定要有自己的建筑學體系”:記杰出的建筑歷史學家陳明達先生
60.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創新實踐
61.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共建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研究
62.應用型大學背景下建筑學導師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63.建筑學專業國際聯合教學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
64.建筑學專業學生專業特長培養研究
65.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教學體會
66.建筑學重點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初探
67.建筑學專業型碩士培養管理特色研究
68.仿生建筑學及其應用相關探討
69.建筑學專業本科生專業英語教學初探
70.建筑學專業學習與教學樓的空間形態
71.關于生態建筑學的若干探討
72.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教育模式的優化
73.淺析對生態建筑學的幾點探究
74.工程管理專業“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
75.關于生態建筑學的探討
76.適應“卓越計劃”的地方院校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77.淺談建筑學教育中應強化建筑地域性特色
78.BIM技術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79.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建筑學校建筑學專業碩士學位教育研究
80.建筑學專業地域性特色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81.本科教育評估背景下的建筑學專業評估機制探討
82.英國建筑學學科、學位及其職業教育概述
83.芻議建筑學中的生態建筑
84.一般性高校建筑學專業教學方向應面向實戰的思考
85.建筑師執業注冊制度下藝術類院校建筑學專業變革
86.建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及培養對策研究
87.美國大學建筑學專業Top10介紹
88.獨立學院建筑學專業內涵建設與優化研究
89.建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90.立足務實 尋求創新——從論文選題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
91.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問題的思考
92.建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93.全日制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94.建筑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對策
95.中美建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結構比較研究
96.尋找跨學科研究旨趣的交集——建筑學研究生跨學科國際合作培養模式探索
97.建筑設計構思的探索——荷蘭TU Delft建筑學研究生課程畢業設計有感
98.基于創造力構成的建筑學研究生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