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3 21:11:21
序論:在您撰寫護理管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學生臨床經驗缺乏本??谱o生經歷高考的鍛煉,理論水平相對中專生較高,接受能力強,對于管理學理論學習在理解方面具有優勢,但是現階段源于我國的實際國情,還有很多學校的護理管理課程的開設只限于課堂理論教學,沒有到臨床中開展實習教學,因此要求學生準確地把握《護理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或者解決醫院護理管理中的一個個現實問題,對于沒有護理管理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講的確有些困難,也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大為降低。
1.2教學方法單一《護理管理學》中包括豐富的管理理論及原理,相對于有限的學時而言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教師教學的主要采用講授法,才能以較高的效率介紹更多的知識,但是這種以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法”,令本來就比較枯燥的理論更加乏味,尤其是長期單調的教學方法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的特點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具備多種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這種被動的學習中,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懶于思考,學習主動性較差,對于課堂的參與性低,當面對一些案例討論,需要同學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時,很多同學采取回避的態度,即使發言時也表現得很不自信。
1.3教師授課師資不足《護理管理學》作為護理學和管理學的交叉學科,對授課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不但需要精通護理學基本理論和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管理學的培訓和進修,才能勝任部分章節的授課。加上課程本身理論性強,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因此對授課教師的要求更高。但是目前部分院校該課程的授課教師整體師資還不足,有些院校還存在一門課程都由一位教師負責講完的現象,這些與課程本身的特點和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不僅如此,師資單一導致教學風格單一,管理學是一門不精確的學科,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具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對學生而言,教師多樣性就是一種教學模式的改革。
1.4實驗教學資源匱乏學習《護理管理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分析和解決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但是目前部分院校教學完成全部停留在教室,缺乏臨床醫院環境支持,導致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改進措施
2.1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轉變《護理管理學》課程價值在于將管理的方法用于護理實踐工作中,因此作為護理專業領域的從業者,上至教學領導,下至專業教師,首先應該轉換教育思想,按照交叉學科課程的教學規律去設計課程,應該將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研究、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大量知識的傳授。
2.2注重師資培養該課程屬于交叉學科,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既懂得管理學,又熟知護理學,還要具備駕馭教學的能力,而客觀現實中這三者者兼具的人才往往也是護理專業教學中最缺乏的師資。我們可以從中青年教師中挑選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良好的臨床綜合能力與教學能力的教師來擔任主講教師,同時廣泛吸取不同背景的教師充實到教學隊伍中。過去很多院校主要由基礎護理教研室的教師承擔《護理管理學》教學,現在可以安排有一定臨床管理經驗的教師,長期從事醫院護理管理實踐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參與教學,把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與理論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特別是一些綜合性大學中人文資源可以得到很好地利用,例如聘請管理學院的教師負責該課程概論部分的講授,不僅對學生是一種優勢資源的應用,對護理專業教師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機會。
2.3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護理管理學》的教學設計中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師注重由“教”向“導”的轉變,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角”作用,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首先需要精心選擇案例并布置給學生,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當開展課堂討論時教師必須從一個講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轉換為一個參與者、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角色,學生則由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轉換為一個主動學習者的角色,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主動參與學習。
健康管理學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是現代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縱觀健康管理學在我國近20年的發展史,主要有以下特點:
1.1學科發展性健康管理學的學科內涵、理論基礎、方法路徑、標準規范、法規制度、人才建設等體系建設尚不夠健全,有待不斷發展創新、豐富完善。
1.2技術集成性該學科優勢在于多學科融合與集成創新,其技術發展必須在吸收、借鑒相關學科內容方法的基礎上,集成創新其研究方法與技術路徑,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技術。
1.3需求多元性健康管理對象是不同職業、團隊、階層、年齡、健康狀況的社會人群,其健康管理標準、要求、重點都不盡相同。為了滿足多元化要求必須突出個體化、個性化服務。
1.4服務持續性根據“健康體檢是基礎,健康評估是手段,健康干預是關鍵,健康促進是目的”的整體健康管理觀,健康管理是循環往返、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服務必須持之以恒,延續于服務對象的整個生命過程。
1.5信息主導性“零級預防”是指導健康管理的重要理念,需要將健康體檢結果與遺傳因素、生作者單位:310007浙江杭州,杭州療養院,
2.健康管理專科
中心活動方式、飲食習慣、運動狀況、心理因素等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健康風險與健康問題,提出干預方案,并多重分析對比。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務,必須加強配套的信息化建設,實現海量健康數據云儲存、云計算。2健康管理護理服務模式的構建實踐在深入分析上述健康管理學科特點基礎上,我們將護理服務有機地嵌入健康管理的各個環節,系統串接并整體重構。
2.1服務架構系統化
依據“功能獨立、過程牽引、協同高效”的原則,依照健康管理6大功能區,配置市場維護部、客戶服務部、體檢運營部、評估干預部、技術研發部、質量控制部等護理服務組織架構,增設前臺業務指導接待員、健康管理師、客戶經理、專職導檢員、信息維護員、質控員等崗位,重組健康管理護理服務組織體系。
2.2服務布局人性化
利用視覺色彩系統和綠色盆栽,設置軍人專享區、女賓區、內鏡區、血管檢測區等人性化功能區域,分別建立健康管理宣傳欄和特色項目介紹的宣教櫥窗,統一制作各類檢查注意事項和愛心貼士等溫馨提示。在各區設置定點工作人員,開展健康關懷服務,如無障礙(綠色)通道、健康講堂與咨詢、茶藝表演、高齡專職引導,健康指導手冊發放及輪椅、女性專用品、便民箱、糖果等應急物品配備。
2.3服務流程規范化
在3C模式[顧客(custom—el")、競爭(competition)、變化(change)]的影響下,以時間為基礎的競爭模式成為健康管理關注的焦點,因而流程式管理在現代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不同崗位和不同專業間貫通銜接的方式,做到點面結合,逐項完善院級、部門級、部門內的三級流程重建,設計各類服務的新的實用表單,以“面一點一面”的循環方式在健康體檢的前、中、后各環節,規范運作健康體檢預約、導診、科間協作、為兵服務、結果評估與干預、個體健康管理、咨詢服務、客服呼叫等后續服務流程。實行護士長一線主管負責制,通過看、聽、溝通、意見征詢等多種渠道準確把握各項流程與其他專業管理的融合,解決跨科之間的矛盾,第一時間解決服務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服務流程可追溯性,達到服務流程最優化和服務效能最佳化。
2.4服務標準制度化
根據服務管理的內在要求和客戶需求,區分不同人群、不同個體、不同需求、不同病種的特點,本著實用性、可操作性原則,界定健康體檢前、中、后各環節的服務內容,制定單項與綜合、靜態與動態、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工作標準與規范、崗位說明和考評機制。完善投訴處置機制和應急預案,設立投訴部門和意見征詢,建立各類服務補救預案和服務問題登記本,從人、物、設備、環境、方法等層面全面塑造具有穩定性、及時性、系統性、細節性的服務管理標準和質量控制標準。
2.5服務技能專業化
健康管理學的多元性決定了護理專業發展的多元化。圍繞健康管理的工作特點,努力增強從事健康管理的護理人員在評估與干預、溝通、評判性思維、人際交往、組織協調、異議處理、教學和知識綜合7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實施多樣化學習培訓途徑,如國家健康管理師資質認證培訓、繼續教育、參加學術會議和各類培訓班、參觀見學等。專題進行服務禮儀、對客技巧、呼叫服務、服務流程情景模擬等內容的特別培訓和跟班作業指導。在護理單元內開展角色扮演、服務性學習、小組合作3種形式的健康管理專業知識普及、業務項目實踐、健康知識講座、健康問題小組探討等內容的護理教學工作。將健康管理學理論知識融入護理學專業建設,為護士創造學習新知識、實踐新技術、參與管理和交流探討的機會,促進健康管理學指導下服務技能專業化發展。
2.6服務支撐信息化
在實驗室信息系統(US)、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心電系統與健康體檢系統對接的基礎上,我院相繼建造了呼叫中心和智能排隊等信息平臺。數據的實時聯接使護理人員能在不同位點及時掌握動態信息,有效調整體檢運行,實現標本留樣、排隊取號等項目的自助服務,達到體系運作的最佳效率與質量。同時利用開展的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微信、手機掌上信息應用(APP)等健康管理媒體技術和聯網技術,為服務對象提供24小時在線的自我健康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網上健康體檢預約、健康信息采集、健康評估、在線報告查詢、專家互動咨詢、緊急醫療救助、遠程健康監測等功能。
3深化健康管理護理服務模式的思考
3.1加強健康管理理論
學習與研究開展健康管理學相關理論的學習、研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將健康管理學護理服務理論研究成果融入健康管理的理論體系,逐步豐富和完善健康管理學的學科體系并有所創新。
3.2強化健康管理專業
護理人才培育健康管理學的護理工作是由多方位、多層次的護理單元組成的。服務內容多,角色轉變大,能力素質要求高,工作時間場所不固定,工作形式多樣化,是現代護理學的創新過程。目前由于精簡整編,護理人員隊伍梯次不明顯,要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健康服務要求,打造護理服務品牌,亟需增加護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高培養力度。
3.3更新健康管理護理工作思維
由于健康管理學護理服務處于起步階段,對其服務理念的認識還相對滯后,個體化健康管理學護理服務經驗不足,要實現由傳統護理向策劃、預防、體檢、跟蹤和調控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學護理轉變,必須調整護理管理者工作思維,促進護理創新的質的突破。
3.4規劃健康管理學科護理建設
護理管理學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強的特點[2],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知識傳授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8],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效果不理想,改革勢在必行。
1.1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1.1.1適應市場需求,調整課程結構的教學模式改革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各層次的護理人才,而原有教材的課程結構及形式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各層次護理人才的需求。張麗君等[9]提出高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應突出高職教育特點,即以“工學結合、院校融通”,緊扣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整合課程內容,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體現“教、學、用”一體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1.1.2拓展教學平臺,應用網絡系統變革傳統教學模式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科學快速發展,曹楓林等[10]應用計算機設計輔助護理管理學教學課件,實現計算機情境教學模式;王慶華等[11]開發制作成人護理管理學網絡課程、方進博等進行護理管理學網絡精品課程建設[12]和課程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13],實現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不脫產的學習模式;黃秀鳳等[14]、姚偉江等[15]、姜小鷹等[16]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開展護理管理學網絡教學模式,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創新,使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融入新的內涵,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及相關知識資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1.1.3融入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學模式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質和創新的教育[17]。饒艷等[18]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加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隨機進入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孫錚等[19]將和諧視角下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丁永霞等[20]將認識知識結構遷移理論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應用;張俊娥等[21]針對護理本科生具有更高層次學習活動的能力,推行融合學習與研究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融入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學模式改革,極大發揮學生的個體潛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獨立思考與自由創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雙方最佳狀態的發揮,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此外,高玲玲等[22]在護理管理學部分章節中嘗試雙語教學模式,認為高校應建立鼓勵雙語教學的機制,積極培養雙語教學師資,科學選用教材,以利于培養具有護理管理能力且國際化的護理人才。
1.2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中,莫選榮等[23]應用案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及溝通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顧艷葒等[24]應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去獨立思考,教師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收到較傳統教學方法更好的教學效果。謝延香等[25]應用小組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接受他人觀點,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與人交往等綜合素質,同時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孫錚等[26]應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圍繞護理管理中的事件及設定的問題進行論證,為學生提供仿真的實踐平臺,鋪設了一條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有效路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起到積極作用。黃芳[27]通過團隊組建、制訂規則、制訂項目、項目探究、成果展示、總結評比等步驟,模擬各種臨床團隊情境,配合課堂理論教學內容和進度,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毛世芳等[28]應用任務驅動法教學,以任務為驅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并讓學生參加臨床護理管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職業情感,實現教學目標。馬嘉[29]應用互動式教學法,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師生雙方共同確認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呂勝南等[30]將模擬面試引入課堂,學生自主選擇角色及面試話題,通過模擬面試場景,既能反映學生對護理管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為學生提供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可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教學質量。范宇瑩等[31]在護理管理學實踐教學改革中,充分利用8個學時的實踐教學機會,讓學生深入病房,由護士長負責帶教,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內容、重點及難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如業務講座、護理查房、小組座談、案例討論、走訪護士、文件閱讀等進行臨床實踐教學。
2護理管理學考核方法的改革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風險管理前)和觀察組(風險管理后),每組為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50~82歲,平均(48.5±15.4)歲;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51~84歲,平均年齡(49.6±13.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識別護理過程風險),將風險管理措施應用于同樣是心血管患者的觀察組。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滿意率、醫療糾紛發生率、風險事件發生率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1.3風險管理措施
1.3.1建立風險管理組織明確風險管理職責及程序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及安全管理小組(均由具有經驗的人選組成);心血管患者大多使用藥物種類多,類型多,加上年齡一般較大,增加在服用藥物時錯誤用藥的機率,針對這個問題,服藥護理組實行責任護士當面給藥制度,避免了藥物使用不當造成的風險。同時也及時了解患者的真實想法,能夠根據患者實際需求及時調整模式。1.3.2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開展與護理工作相關的培訓和講座向護理人員講解有關心血管疾病知識及工作技巧,并告知該項護理工作與其他護理工作的不同處,定期對培訓人員進行綜合技能考核,幫助他們提高自身護理水平。培養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使其認識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對于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及工作態度的考核可以通過對患者問卷調查來進行。1.3.3建立健全的護理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對各種設備的操作方法、使用流程要加強培訓,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時對于管理者以及護理人員的監督也是必不可少,對于使用過程中的錯誤也要及時指導糾正;要想降低護理風險率,就要大力加強對各種設備的檢查、維修、保養及調試力度等。1.3.4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護理風險的宣傳對患者及家屬普及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及家屬對于心血管患者護理過程中的風險認識和預防意識,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治療,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這些可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
1.4管理效果評價指標
主要包括以下指標:護理質量評分、綜合滿意度、風險事件發生率、醫療糾紛發生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患者滿意率在風險管理實施后增高;醫療糾紛發生、風險事件發生情況降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1.1全能急救護理人員欠缺,護士素質參差不齊,護士服務觀念陳舊
由于醫院護理管理人員缺乏,急診護理人員均來自不同科室人員,均未經過急診專科的專業學習和??婆嘤?,低年資護士均沒有5年臨床護理經驗,直接上崗,法律知識缺乏,對處理突發狀況的應急能力差,護理經驗少,對醫院的護理規章制度不能熟練掌握,高年資護士在急診倒班有厭倦、懈怠情緒,對患者的服務意識差,不能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急診患者家屬普遍存在急躁、焦慮、言語沖動,甚至失態,而急診的醫護人員對各種各樣的疾病又司空見慣,覺得家屬過于夸張,產生反感情緒,因此,工作欠積極主動。
1.2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
個別護士不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由于急救設備多,進行口頭交接,做不到班班親自開啟各搶救設施查看備用狀態,執行各項操作時,由于急救時病情危急,各種記錄、標識不及時書寫,護理文書記錄不嚴密,查對不嚴格,搶救患者使用搶救儀器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危重患者的搶救制度落實不徹底,不能及時巡視留觀患者,造成液體外滲、滴空液體等現象,均可造成護理不良事件。
1.3相關科室方面的問題
輔助科室如功能科、檢驗科、放射科、收費室、藥劑科等由于急癥患者沒有時間性,隨時來做檢查,中午、夜間或節假日期間找不到人、機器現開機,或是患者未帶足費用,相關科室不予檢查,都會耽誤時間,這些都容易引起糾紛,產生不滿情緒。
2管理對策
2.1成立科內質控管理小組,加強安全管理
科內成立質控小組,年資高的護士為質控組成員,按照護理質量標準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互相監督,及時發現問題,隨時告知,每月一次全科護理質量分析會,進行發現問題,分析、整改、反饋、評價,再整改、再評價,建立護理質量持續整改體系,運用現代化質量管理方法,將各種制度真正落實到位,使急診護理質量管理制度化、標準化,真正落實到位,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滿意的優質服務。3.2提高科內護士整體的急救護理操作技能重點加強培訓年輕護士的嚴謹慎獨精神:根據能級護士制訂不同的培訓計劃,利用每天晨會交班完畢后組織護士按照培訓計劃進行急救??评碚摬僮骷寄艿臉I務學習,學習各種急診常見急癥搶救流程,培養每名急診護士的快速反應能力,嫻熟的操作能力,臨危不亂的應急能力,使護理人員在急救時從容應對各種急癥,即使急救時間再緊迫,也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保證護理安全。
2.3保障各項制度的落實,加強規章制度的培訓
制度健全,但監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影響護理質量管理的因素,要不斷加強規章制度的學習,尤其是對個別護士進行重點幫教,落實制度的自覺性,不定期檢查制度落實情況,特別是查對、交接班制度,與平時工作考核掛鉤,激發大家嚴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項護理操作,確保急救設備、器材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2.4積極與院領導協調溝通,加強院領導對急診醫學科的重視
醫院成立急救小組,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和突發意外災害患者多的情況,急診醫護人員應付不了,由院領導或總值班及時抽調備用人員參加搶救,不耽誤任何搶救時機,對沒錢無主患者,院總值班可以先簽字做檢查和入院,輔助科室要制訂嚴格的相關規章制度,夜間節假日須向急診醫護人員說明去向,先做急診再做平診,增添新的搶救設備儀器,爭取在短時間內及時救治急危重癥患者,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3結術語
護理是一門講究應用的學科,比較注重實踐應用,其中臨床護理是護理教學當中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教學是實習護士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一直是醫護人員較為重視的問題臨,對于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護理綜合素質,使其成長為應用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具有良好作用。然而,當前護理教學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首先,帶教老師水平參差不齊,很多高職院校帶教老師通常是用富有經驗的護士作為帶教老師,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是教學管理和理論水平欠佳,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管理效果,很難適應新時期高職護理教學管理要求。其次,原有高職護理教學管理實習護士分配過程不是十分恰當,通常只是簡單按照實習護士所學專業分配到不同科室,沒有進行針對分配,在實習過程中很難對實習護士實習針對性培養,使得實習效果欠佳。最后,傳統一對一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缺陷,每個帶教老師在面對問題時會根據自身實踐經驗選擇不同則重點,導致實習生學習過程受到影響,很難全面了解和學習。因此,高職護理專業教學管理應遵循護理學科發展大潮流,總結以往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變革創新,構建了一套規范化臨床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使護理實習教學工作步入正規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軌道,加強高職護理教學師資力量,,努力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的護理教學師資隊伍。實踐當中注重崗前培訓等工作。
2高職護理教學管理之教學階段
首先,高職護理專業教學管理應完善其管理組織機構。高職院校與醫院相結合,優勢互補,一方面利用高職院校理論培養優勢和醫院實踐經驗豐富等優勢,逐步建立學校和醫院相結合的臨床護理管理機構。從而在學校和醫院之間構建護理部、臨床護理教研室、臨床科室的三級護理教學管理體系。人員上構成以護理部主任、教學助理員、實習督導專家、科室護士長、教學組長、帶教教員等多級護理管理機制。同時,完善臨床護理管理制度、實綱和手冊等相關管理文件,努力實現護理教學的全方位管理。其次,加強高職護理教學師資力量。高職院校應聘請一批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都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參與到日常教學工作當中來,帶動原有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的護理教學師資隊伍。對于教師隊伍建設也應該緊跟醫學教育發展步伐,努力探索和把握護理教學管理當中的新的特點和方法,建立教師隊伍長期培訓機制。在實際操作當中,對部分教師采取集中培訓、崗位鍛煉等多種模式相結合,從而達到教學理論、方法、業務水平、教學心理等多方面的提高。定期對于教師教學水平和實踐指導能力進行考核,敦促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和實踐教學方法。還有就是,高職護理教學過程應積極豐富教學管理內涵。帶教老師是護生從事臨床實踐的啟蒙者,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才、師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選好教學老師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定期邀請護士長、教學專家等舉行專題講座,將職業道德、安全防范、醫患關系、健康知識、學科前沿發展等作為講座內容,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也拓寬了護生的知識面。最后,教學過程注重護理禮儀、愛崗敬業教育,加強心理素質培訓和語言溝通能力培養,使實習學生能充分掌握一些與病人溝通交流的技巧。培養學生愛傷觀念,護理學生對患者要有同情心、要發自內心的關愛患者,是做一個合格護士的必備人文素質。著重培養護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每一位護理學生,強調每一項完整的護理操作都不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在學生的實習過程中,應給予強化團隊意識的培養。
3高職護理教學管理之實習階段
首先,根據學生臨床實習時,對新鮮事務好奇心高、積極性高等特點,合理安排崗前培訓,將醫院基本信息、護理工作制度、臨床護理工作技巧、相關禮儀、法律知識等讓學生在上崗之前熟悉自己崗位信息,更好地適應實習工作。同時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工作人員為新的學生進行專題講座,講解典型事例,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臨床實習,正確面對護理學科發展趨勢和病人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順利實現從學校到醫院、從學生到護生的角色過渡。其次,根據不同專業和科室特點,針對性進行人文知識教學,合理安排護理實習生進行大班教學,重點講解一些典型病例、個案等進行講解分析,通過課堂講解、學生提問、分組討論和集中講評等諸多方式,拓展學生眼界,為護生的終身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最后,在實習過程當中根據專科的特點,積極開展特色教學。如門診部可以將服務意識、分診方法等作為??铺厣?,引導實習生加強自身服務意識培養等工作。如急診科課根據急診收治多樣化、病情多樣化等特點,積極組織場景教學,模擬實際工作當救治過程中出現的護理問題和相關措施,指導學生進行有效護理等工作。
4結束語
摘要:為了提高護理質量,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護理要求,本院護理部在重點落實“三基”的基礎上,按“二級乙等”醫院建設管理標準,從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技能要求和言行規范入手,制定新進護理人員的管理辦法和質控指標,并付諸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1至2005年,本院先后調入或新聘護理人員近50名。但新進護理人員入院后,發現普遍存在專業知識參差不齊、操作技術不規范、應激能力低、綜合素質不高。因此,加強對新進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及護理管理尤為迫切。
1.2方法
(1)加強護理人員資源管理:合理分工,優化結構,科學配備護理人員是護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組織有效護理活動的主要保證[1]。護理部按照“二級乙等”醫院的標準,對各科護理人員從結構到數量進行科學配置,并安排素質好、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護師進行帶教。
(2)加強新進護理人員的培訓:護理部根據專業技術人員必須進行終身教育的有關規定,制訂了新進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計劃、護理人員“三基”培訓計劃。規定新進護理人員在聘用期間,必須參加規范化培訓及繼續護理學教育。鼓勵她們通過不同的形式學習,爭取拿到高一級的學歷。并組織經驗交流會,安排“老”護師介紹工作學習經驗,以便提高新進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
(3)實行崗位培訓與考核:分批安排新進護理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或短期培訓,同時狠抓護理操作技能的培訓。
(4)規范護理記錄:護理部根據護理工作實際,按照浙江省《病歷書寫規范》,制訂了護理記錄單書寫規范及檢查標準。對護理記錄的書寫格式、記錄原則、內容要求做到詳細的規定。要求新進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嚴格按規范進行書寫。
(5)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常規,是防范護理缺陷的關鍵。因此,護理部根據各科存在的醫療安全隱患,結合醫院護理質量管理標準,健全護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的各項管理制度,如查房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從而達到了制度明確,操作規范,違制必究,進而把護理缺陷杜絕在萌芽狀態。
(6)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責任感和慎獨意識:護理部1年2次組織新進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意識和法制教育,同時安排每月一次科室、每季一次護理部安全隱患分析會,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從而使新進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護理職責的重要性。并自覺遵守醫護人員道德規范,營造一種強烈的職業安全氛圍[2]。
(7)加強護理安全及法律知識培訓,提高護理安全意識:對新進護理人員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2]和依法施護的觀念,組織新進護理人員經常學習《醫療事故防范與處理》、《護士管理辦法》、《護理工作流程再造》及《護理管理與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等護理安全管理的有關文件,使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讓新進護理人員懂得安全保證對病人來說是優先考慮的問題。提高對護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認識。讓新進護理人員知法、守法、依法、護法,為病人提供安全的護理。
(8)規范護理過程,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加強基礎質控、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3]。實行護士長夜查房、每月一次護理部行政查房制度和每季一次護理質量大檢查制度。護理部組織質控小組成員及全體護士長進行全院護理質量分析會,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同時,護理部每季度對病人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平時不定期下科室進行考核、提問,以加強新進護理人員的責任性,防患于未然。
2效果
2.1提高了新進護理人員專業理論和業務水平。通過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對新進護理人員在職培訓,加速了新進護理人員的成長。2005年以來,本院對近年來新進護理人員進行了專科理論和25項護理技術操作與急救技能考核,結果合格率達90%。大部分護士熟練掌握電除顫、上呼吸機、心電監護、呼吸皮囊操作等搶救操作。2005年6月份ICU病房開設以來,搶救危重病人成功率達95%以上。掌握了護理記錄單的書寫標準及質量要求,使護理記錄單的缺陷明顯減少,書寫合格率達97%。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明顯提高。
2.2提高了新進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自覺性。通過嚴格規范的管理,每批調入、聘用的護理人員思想穩定、工作主動,學習積極性高漲,許多新進護理人員正在接受不同層次的繼續教育,為全院護理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夯實了基礎。
2.3促進了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幾年來,本院通過對新進護理人員培訓及管理,造就了一支基礎扎實、技術過硬、操作熟練、服務態度優良的護理隊伍,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率達97%以上,贏得了病人、醫生、社會各界的贊揚。2003年婦產科護理組被評為市級巾幗文明示范崗。2004年急診科護理組被評為市級巾幗文明示范崗。2005年骨科護理組被評為市級巾幗文明示范崗。2005年護理部被評為浦江縣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同年11月順利通過“二級乙等”醫院的評審。近兩年來,全院業務總收入亦有所增長。取得了社會、經濟效率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學.北京:光明日報社出版社,19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