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8:55:45
序論:在您撰寫交通運輸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區域經濟即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以一定地域為范圍,并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結合的區域發展實體。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受制于地區資源、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交通運輸的發展目前也只能按地區,分階段的重點推進,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區域經濟提升互為因果關系,交通運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血脈,而區域經濟的發展則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動力,為此,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強交通運輸設施建設迫不容緩。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觀;全局;資源配置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基本需要和先決條件,現代社會的生存基礎和文明標志,社會經濟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紐帶,現代工業的先驅和國民經濟的先行部門,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國土開發、城市和經濟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對促進社會分工、大工業發展和規模經濟的形成,鞏固國家的政治統一和加強國防建設,擴大國際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發揮重要作用。總之,交通運輸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防意義,交通運輸發展對于協調區域發展意義深遠。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之間的聯系
1.區域經濟發展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發展了才有實力去發展交通運輸業,經濟的發展在極大程度上制約著交通運輸規模的擴大和方式的改革,交通運輸業的科技創新受經濟的影響很大,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產業的平穩發展依賴于經濟的發展。例如在近10多年里,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的基礎設施加速改善,鐵路里程從1998年的6.64萬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從0.87萬公里增加到7.41萬公里,達到世界第二位。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能力顯著上升,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運輸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推動及保障功能日益顯著。因而在發展交通運輸業的同時要注重其和經濟整體環境的平衡和協調,深入研究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進步的關系和具體數量比例,遵循經濟發展和行業進步的客觀規律。只有社會經濟的發展,才能給交通運輸帶來更大的需求和市場基礎,同時也為其提供了更好的資金支撐,兩者是相互推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2.交通運輸發展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便利的交通設施可以優化產業結構,開拓區域經濟圈,吸引大量投資。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直接影響產業布局的變化,進而影響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為追求低成本優勢運費占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業大都集中在港口或鐵路交通樞紐附近;而航空所具有的優勢能滿足產品特征為輕、薄、短、小的新興工業的需要,從而形成了臨空型的新型工業區,一般來說,交通運輸條件優越的區域其產業結構的層次比較高。區域經濟系統的空間演化與交通運輸線的聯系不斷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線或運輸通道為發展軸的產業和城市高度發達的經濟集聚帶,它是運輸通道與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人員、產業、技術等要素在空間上沿交通干線集聚和擴散,并且由于運輸可達性和經濟可達性的提高,改善了經濟地理區位,促使企業間、產業間、各極點間實現要素在以交通運輸干線為主體的線狀基礎設施束上進行空間運動。便利的交通方便人員、要素流動,降低運輸費用形成新的有利區位和優良投資環境,產業和勞動力會受到新的交通干線的吸引向交通軸線積聚,由此既吸引了外資又開拓了市場。
二、從交通運輸角度思考區域經濟發展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內涵式交通運輸發展道路。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交通運輸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走以提升系統協調能力為主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首先,要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需要,特別是滿足經濟社會向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知識經濟發展的基本需要;其次,要符合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交通運輸的總體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經濟、協調、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第三,交通對資源的占用、對環境的破壞及交通傷亡等要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內,實現資源、環境、交通的和諧統一。
2.從區域發展全局出發,交通運輸與經濟協調發展。在區域發展過程中,當地政府要從全局和長遠出發,結合各區域交通發展的實際,對交通設施、交通道路進行科學設定,在科學論證和反復研討的基礎上,制定有助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化的交通運輸發展戰略,使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能相互促進,達到經濟發展最優和交通設施布局最優的效果。具體就是要加快區域交通運輸市場一體化進程,強化整體發展觀念,實現區域內不同要素,不同運輸方式的互補,努力形成區域發展的統一大市場;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制度規范一體化進程,從區域整體利益出發,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標準規范,加強區域內各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健全區域發展的協調、磋商機制。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區域內的交通運輸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適應性問題,不斷提升交通的運輸量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要合理配置區域空間的交通資源配置,不斷加強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規劃和建設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3.合理配置交通資源,改善區域經濟。道路建設項目能推動與之有關的各項生產的發展,道路建設項目資金的投放必然會在社會生產中引起連鎖反應從而帶動一系列部門和行業的發展。道路建成通車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車條件改善帶來客貨在途時間節約,交通事故減少,運輸費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獲得的經濟效益,以及因緩解交通瓶頸制約,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并對其他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波及作用。為此通過實地考察,交通運輸部門可以充分的發揮主觀條件,靈活地做出調整,制定科學的區域道路交通建設策略,確保資源分配的最優化。隨著道路交通運輸的發展,使發達地區的資金、人才、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等區域經濟發展必備因素向落后地區進行擴散,整合區域內原有資源,帶動落后地區的發展。
三、結語
綜合評估公路運輸各種運輸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源消耗、運輸費用、環境影響、運輸安全等成本效應,未來我國交通運輸應選擇優先發展鐵路、促進鐵路公路協調發展的戰略模式,既要擺脫對公路運輸過于依賴的發展束縛,也不能因強調鐵路發展而削弱其他運輸方式的發展??傊瑓^域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關系密切,相輔相成,為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需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建立政府促進交通運輸業的投入機制,以保障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高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洪偉.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研究[J].環渤海經濟t望,2011,03:29-31.
[2] 劉秉鐮,趙金濤.中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因果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6).
[3] 寇學聰.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道路運輸管理[J].汽車運輸研究,2008(1).
交通運輸經濟論文范文二:試論如何強化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摘 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如何搞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運輸經濟管理管理,不少專家已從國家立法、稅費改革、管理體制理順等宏觀方面提出了有益的見解,對指導全國加強運輸市場宏觀調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就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強化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結合一些地區管理現狀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交通運輸 市場經濟 經濟管理
近幾年,國家相繼頒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運輸條例等,為運政管理部門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本文為此具體探討市場經濟條件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一些變化與改革。
一、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
在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如何適應市場的需求,建立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運輸市場,使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法律化的軌道,這是當前及今后一項較為突出的任務,那么市場化改革是其最重要的一條出路。
(一)是教育運輸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客觀要求
隨著市場體制的逐漸完善、市場機制作用的逐步發揮,必將導致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從而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市場經濟可以通過價格杠桿和公平自由競爭,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經營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交通運輸市場是進行道路運輸商品交換的場所以及交換雙方經濟關系的總和。而運輸企業則是運輸要素市場的一部分,要落實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轉換企業的經營機制,必須要有健全的運輸市場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運輸市場機制,才有可能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促進經營機制的轉換,從而推動整個運輸行業的發展。
(二)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生產社會化程度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必然產物,只要是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商品經濟,無論其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而交通運輸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部分。因此,交通運輸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現代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二、市場條件下加強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措施
(一)強化運輸收入的稽查
隨著交通運輸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企業必須采取內部審核、會計核算、實地稽查的方法,對運輸進款的資金運動及運輸收入實現的全過程進行檢查與監督,對發揮稽查的職能作用提出更高要求。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糾正運輸收入核算中發生的差錯,查處運輸收入領域違法犯紀和貪污舞弊行為,維護運輸收入的正確與完整。新頒布的《運輸進款及運輸收入管理規定》新增了各級收入管理部門有權對客運售票系統、行包制票系統、貨運制票系統生成的原始信息進行稽核、檢查,并對客票信息、行包信息、貨票信息網絡傳輸的安全性、準確性進行檢查與監督的條款。新形勢的工作要求我們的收入稽查人員既要幫促基層收入部門提高運輸進款的核收業務,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減少收費上的差錯,又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良好的工作作風與職業道德,強化稽查力度,準確分辨違紀行為的隱蔽化、多樣化,嚴肅運輸收入紀律,盡可能挽回國家運輸收入經濟損失。
(二)積極應用現代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也逐步向科學化、制度化、現代化發展,許多新的現代經濟管理方法都會相繼問世。企業要盡快的掌握市場動態、對經濟信息進行快速模擬分析,就必須重視廣泛不斷運用先進的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采用現代化市場的一些數字模式和理論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三)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是發達國家多年積累的先進管理經驗,它是建立在責、權、利相結合基礎上的各責任單位的預算體系,通過其監督、激勵及分配功能,解決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者只有廣泛采用現代管理觀念,充分認識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不但懂得如何科學地編制全面預算,而且善于運用全面預算管理,才能使企業真正成長為現代企業,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交通運輸企業要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應著力解決的以下兩個問題。第一,要同深化目標成本管理相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業的中心目標―利潤,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目標成本管理,從實際情況出發,找準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問題,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虧增效的規劃、目標和措施,積極依靠全員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強成本、費用指標的控制,以確保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第二,要與實行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相結合預算控制以成本控制為基礎,現金流控制為核心。通過控制現金流量才能確保收入項目資金的及時回籠及各項費用的合理支出;只有嚴格實行現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財務結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確保資金運用權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資金合力。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生產、建設、投資等資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加強路車綜合管理
因為交通運輸市場的主要場所是路。交通運輸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沒有路便沒有交通運輸勞務商品的交易,也就沒有道路運輸市場。因此,離開路來進行運輸管理,路子會越來越窄:而路車綜合管理,才能保證運輸市場管理的生命力。可以設想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將養路費稽征機構與運輸管理機構臺并,設置道路運輸市場管理機構,實行分級管理。
(五)實行合同運輸
交通運輸實行經濟管理,依法尤為重要。實行合同運輸能增強運輸業戶的責任心,保證貨主單位物資及時安全運輸,有利于加強運輸市場管理,維護運輸市場秩序,是深受車主、貨主及管理部門歡迎的管理措施。認真貫徹執行《合同法》,在運輸業戶、貨主中推行合同運輸,就是依法管理運輸市場的有效途徑。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運輸市場將不斷探入發展,運管部門當致力于探索研究,同時運輸企業在經營中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提高經濟管理水平是各級收入部門都要積極面對并探索。我們既要培育、完善和發展運輸市場,又要采用科學的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運輸市場。
參考文獻:
[1] 張輝.適應市場經濟-提高運輸收入管理水平[ J].鐵道財會, 200(6): 56-57.
1.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及發展戰略分析
2.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3.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
4.重視基于交通運輸資源的運輸經濟分析
5.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6.交通運輸經濟運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7.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8.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分析
9.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探討及對策研究
10.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分析
11.淺析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2.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13.論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14.我國交通運輸經濟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5.交通運輸經濟政策體系建設研究
16.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17.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管理的內在意義與關鍵
18.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
19.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分析
20.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21.關于構建交通運輸經濟預警系統的探討
2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策略研究
23.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24.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分析
25.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26.探究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
27.現代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法
28.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對策
29.試論交通運輸經濟效益的評價標準及其指標體系
30.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分析
31.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聯動發展的機制分析
32.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33.現階段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及效益提升路徑探討
34.探究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35.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36.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
37.論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38.構建交通運輸經濟預警系統的研究
39.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40.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作用分析
41.全面預算管理在交通運輸經濟中的應用
42.現代物流業與交通運輸經濟協調發展分析
43.實現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44.論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管理的內涵與關鍵
45.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策略思考
46.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47.試析當前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及解決措施
48.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及發展戰略探究
49.淺析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50.經濟新常態下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研究
51.對交通運輸經濟預警系統的探討
52.“用時間去更多地消滅空間”——《資本論》交通運輸經濟思想研究
53.淺談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
54.部省兩級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系統部署模式探討
55.淺析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56.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體制的相關問題分析
57.燃油稅對國民經濟與運輸沖擊的CGE模擬
58.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59.綜合交通運輸建設規模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實證分析
60.促進衡水區域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思考
61.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62.試析鐵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模式的優化
63.2010年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64.重視基于交通運輸資源的運輸經濟分析
65.淺析轉型期的交通運輸經濟及影響
66.《中圖法》“F5交通運輸經濟”類名的規范化
67.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區域因素分析
68.2010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69.河北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分析
70.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
71.交通運輸經濟首季運行保持平穩
72.前三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73.淺談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
74.論無車承運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5.我國重視北極航行,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平穩
76.論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
77.淮安綜合交通運輸—經濟復合系統協同發展評價
78.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研究
79.試論“十二五”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研究
80.新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困境及改善措施探析
81.2015年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82.運輸經濟學在國際上的若干研究重點及啟示
83.淺析當代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形勢
84.淺析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措施
85.交通運輸促進經濟集聚和擴散的機理與對策
86.交通運輸-經濟復合系統協同效度評價
87.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健康
88.交通運輸促進經濟集聚和擴散的機理與對策
89.西寧市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性分析及預測
90.談談“非典”對株洲交通運輸經濟的影響
91.山東省交通運輸經濟預警系統的構思
92.2016年10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93.對部級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94.七月份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95.2013年前3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96.1~5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穩中趨緩
97.思南縣交通運輸經濟與財務管理初探
98.交通運輸-人口-經濟系統協調發展定量研究
交通運輸雖然不同于產品的生產部門,但是在資源的投入和廢物的排放方面還是具有相似之處的,為了維持交通運輸的正常秩序,交通運輸部門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證交通系統的運行,同時,交通運輸與產品生產部門一樣,在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上無法比擬的。在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社會,交通運輸管理必須樹立循環經濟理念,從而進一步緩解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創造綠色國度。從現實的發展狀況來看,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各大企業減少成本開支、增加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然出路,這也是我國現階段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2.循環經濟視閾下交通運輸管理的優化策略
2.1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要做到逐步完善我國交通運輸相關法律、法規,讓交通運輸產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能夠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納入考究范圍。因此,在制定相關政策市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環境污染納入成本中。因為在運輸過程中,經常有一些排量較大,不注重資源節約,廢氣污染嚴重等情形,基于這一現狀,應該對于在交通運輸中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罰款或者征稅,或者將環境污染的成本計入運輸市場的價格中。二是通過技術革新、引進先進設備,創新交通運輸管理模式,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讓環境在所能承受的壓力內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總而言之,就是對交通運輸管理模式進行全面改革,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要靈活應用市場調節機制,以經濟手段鼓勵企業和個人注重環境的保護,用法律約束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對注重資源節約的運輸方式給予政策傾斜,對于利用低能、環保設備的給予價格優惠,讓人們形成生態保護意識。
2.2基礎設施建設
在進行交通路線規劃時,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發展循環經濟為目標,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的空間構建,不濫用自然資源,建立穩固、安全、環保的交通基礎服務系統。規劃時要協調優化交通運輸各個環節,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綜合考慮城市用地規劃、國土規劃等,確保各部分協調發展。除了要保障基本的道路設施,還應該重視各道路電子監控、信息傳達、交通安全應急和環境保護系統等設施的建設。這些設施雖然不占主導地位,但是確實交通運輸系統不可或缺的,局部的整合有利于交通系統發揮更大作用,從而最終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運輸中產生的污染。
2.3交通結構的優化
交通結構式整個交通系統的骨架,不同的地區適用不同的交通結構,可以分為方式結構和網絡結構。所謂交通結構的優化就是可以適應不同運輸方式的需求,不同結構上進行緊密銜接,實現交通運輸的便捷、快速流通,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優化體系,合理布置網絡格局,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推動循環經濟建設。
2.4加強技術創新
信息時代的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因此不斷推進技術創新是促進循環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實踐中,我國已經初步嘗試利用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技術,這一先進技術每年可以為我國節約近3.5億元的資源,這無疑是契合循環經濟所提倡的理念的。因此,我們亟待建立產、學、研一體的交流機制,加強合作進行新技術的共同研發,吸收轉化引進的先進技術、加強原創力度、掌握核心技術,提升交通運輸資源的再利用技術,用清潔的新能源替代污染嚴重的傳統能源,開發環保的新材料,促進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
2.5注重交通環境保護
交通運輸的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道路上,其中汽車的廢氣污染時最主要的,汽車排放的廢氣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鉛化物等。因此,必須有效的減少廢氣的排放,降低廢氣對環境的污染,筆者提出以下幾個策略:首先,動態調整交通控制,保障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流通的順暢,以顯著的標志提示過度的噪音污染,提倡綠色出行,設置專門的綠色通道,減少車流量等;其次,限制廢氣污染及其嚴重的車輛的通行,政策鼓勵改進汽車結構;再次,用優惠政策鼓勵使用新能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后,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鼓勵綠色出行,享受低碳生活。
3.結論
(一)加強對鐵路交通運輸的重視
各項數據表明,在等量運輸下鐵路、公路、航空等單位平均能耗數據顯示鐵路平均能耗最少。近年來鐵路二氧化碳排放量直線下降,與15年前相比已下降22%,而公路則僅下降了8%,航空單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5%。鐵路的交通運輸量占全國交通運輸的50%,能源消耗卻僅為交通行業的10%。不管在二氧化碳產生量、對環境的污染強度還是在單位運輸周轉量的環境成本方面,鐵路運輸都比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低很多。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我國鐵路的發展不僅長期落后于經濟發展速度,同時也落后于其他運輸方式?;诘吞冀洕曈?,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模式應與其他國家看齊,以鐵路交通為主體。這就要求我國加強對鐵路交通的重視,控制能耗和排放,在現有大通道和大樞紐的基礎上,繼續完善高速鐵路建設。與此同時,還應對內河水運和管道運輸重點發展,以促進以鐵路為主體,水運和管道為主框架,公路和航空為輔助運輸的低碳交通運輸模式的盡快形成,環節交通運輸施加于環境的影響。
(二)合理規劃交通產業內部結構
我國交通運輸業30年來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后產業內部結構矛盾卻日漸凸顯。我國交通運輸業能耗目前仍然較大,這一現象與不合理的綜合運輸系統內部結構是分不開的。從2004年到2014年,10年的時間內我國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方式迅速發展,而這些運輸方式正是交通運輸產業中能耗最大的幾大運輸方式之一,能耗相對較小的的鐵路和管道運輸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大發展。我國交通產業目前的內部綜合結構與低碳經濟無疑是相悖的,為改變這一現象,我國交通運輸產業就必須對內部結構進行合理規劃。針對越來越突出的交通運輸業的結構性矛盾,我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分別獨立規劃和建設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大力調整和優化交通運輸產業結構,通過綜合競爭和組合促進能耗和碳排放量的降低,提升我國交通運輸系統的整體能效。
(三)增加清潔能源應用,改變城市出行方式
混合動力汽車、壓縮天然氣等在降低能耗及碳排放方面,比傳統燃油型汽車有明顯優勢。在全混合動力汽車的生命周期內,碳排放量可減少56%;在壓縮天然氣汽車的生命周期內,碳排放量則可減少55%。眾多數據都已證明,清潔能源的應用可大大降低交通運輸碳排放量。所以,我國交通運輸產業發展應向低碳交通運輸工具的研發、制造和應用方向重點傾斜,增加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比重,促進交通運輸碳排放量的進一步降低。其次,我國現有交通運輸方式還應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協調能力,構建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在智能化信息共享和交易平臺的基礎上,實現綜合運輸效率最大化及交通運輸業低碳化發展。此外,在城市出行交通方面,應加大電能使用,大力發展城市和城際軌道交通系統,對輕軌和地鐵路線交通網絡合理規劃,促進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城市新型、立體、低碳化交通網絡的實現。
二、基于低碳經濟視域下的交通運輸發展策略
我國交通運輸發展要實現低碳模式,除技術和規劃外,一定的政策限制和引導也十分必要。
(一)對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發和生產大力扶持
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對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發和生產大力扶持??梢栽谝劳兄煌ㄆ放频幕A上,對由政府牽頭、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公共研發平臺加以構建,估計公眾積極消費新能源產品,對優先采用新能源交通運輸產品的個人或單位,政府應給予一定鼓勵,實施相關的優惠政策或獎勵政策等,以真正推動新能源交通運輸的發展,促進交通運輸早日實現低碳化,降低無效碳排放。
(二)深化鐵路體制改革,加大鐵路投資
國家應從政策層面上深化鐵路體制改革,在立足“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加強國家財政對鐵路的支持,加大對鐵路的投資。也可以通過向國內非公資本開放鐵路建設和鐵路經營權等方式,拓寬鐵路交通運輸建設的融資渠道,吸引更多的資金和力量投入鐵路建設之中,以改善鐵路交通發展的資金短缺問題,促進以鐵路運輸為主體的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和低碳模式的早日建成。
(三)集中管理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在對交通運輸業產業結構優化同時,我國應對綜合運輸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集中管理水、陸、空、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實現各個交通領域的市場信息和運輸資源信息等的統一和準確對接,以使各種運輸資源的整合更加協調、合理,與客貨流實現實時的完美匹配,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實現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低碳、高效發展。
三、結語
交通運輸業,是運輸勞動力借助運輸工具對運輸對象改變位移的產業。交通運輸普遍存在人類各種經濟活動中,能夠為經濟活動提供空間聯系的環境,是經濟空間形態形成和演變的主要條件,如交通運輸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的作用以及產業區域的形成。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使得自然資源的開發有了可靠并且廉價的運輸保證,促進了經濟的集中,也自然使得交通便利之地成為運輸成本較大的工業的集聚地,如港口,鐵路附近等。人口、勞動力都向經濟帶集聚,能增加就業崗位,進而刺激國民經濟的增長。交通運輸不僅能帶動經濟增長,對不同地區、國家的政治、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我國交通運輸增加值由1997年4148.57億元直線增加到2013年27282.93億元;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就業人數從2003年888518人增加到2011年1169084人。
2社會經濟與交通運輸兩者相關關系的數量分析
2.1運輸彈性系數國民經濟發展,運輸需求量增大,運輸量也會隨之增加,它們之間成正比。因此把運輸量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這種關系叫運輸彈性系數。彈性系數是一種比例關系,反映出社會經濟發展對運輸的需求,以及運輸業是否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適應程度。設運輸量(客/貨運周轉量)年增長率和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分別為,,則運輸彈性系數表示為:E=(注:這里E取其絕對值),以我國1979-2013年運輸增長率和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相關數據計算運輸彈性系數(取小數點后三位)。數據來源:統計網(1)1980年前E>1,說明我國1980年之前交通運輸發展速度要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運輸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較為敏感,國民生產總值的一點變動都能引起交通運輸較大變動。(2)1980年到2012年E基本穩定在0<E<1范圍,說明1980年到現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變動所引起的運輸量變動較小即交通運輸發展速度慢于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這時期受社會經濟影響程度較改革開放前期有減小趨勢,但2009年客貨運彈性系數相對前后幾年來說較高,特別是貨運彈性系數>1,原因是2008年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運輸業表現出對社會經濟發展較高敏感性。隨著經濟危機緩和,運輸發展開始趨于平穩,最終恢復到穩定水平。2013年我國客貨運輸年增長率出現負增長,表明我國運輸業發展遇到瓶頸,需要制定科學產業發展政策。
交通運輸發展研究的重點對象是交通運輸結構。趙一平[7](1993)自成體系地對交通運輸結構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并總結出交通運輸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基礎結構演變的規律。研究表明,經濟上的“先行國”,其在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斷演化是自發的,經濟發展伴隨著交通運輸的演變,其中每一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演變都必需經歷由最初的誕生到慢慢成長再到進一步發展成熟,由盛而衰最后至衰退四個階段,相反“后發國”的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卻出現特有的“加速”現象,這是受到一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2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演變關系的實證研究
經濟發展伴隨著交通運輸的演變,表明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應該在一定具體的經濟發展背景下進行。關于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演變關系的實證研究中,張寧(2006)通過建立起來系統科學和有關現代經濟科學之間的聯系,根據其基本原理進行一系列的數理統計分析,進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演變的關系問題進行理論和經驗研究。在以交通運輸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交通運輸所帶來的外部負效應,如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陸化普(2004)通過分析交通運輸業中所消耗的能源占總體上能源消耗比例的歷年變化趨勢,提出城市交通運輸的構建要即能帶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又要實現交通運輸對城市、國家的環境影響和能源資源消耗的最小化,并以此構建出能源消耗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約束下的交通運輸結構優化模型。徐創軍、楊立中和楊紅薇(2007)提出建立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指標,對各個交通運輸方式對環境、能源消耗、運輸量進行等方面的影響進行比較和評價。這些研究都表明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在隨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這要求我國交通運輸要朝著可持續、綠色和生態方向發展。
3結論性評論
本文分別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對有關交通運輸業和國民經濟關系的文獻進行綜述。從理論的發展來看,國內交通運輸發展理論重視研究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與交通運輸演變各個階段相互適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此提出對策,這是基于我國的經濟背景下。然而國外的研究如格魯貝勒基本上還只是把眼光過于單一地集中在運輸業上,這樣他就難以從更廣的角度觀察和分析整個社會的基礎結構演變過程。
公共交通一直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交通,但在前幾年由于人們購買力的增強,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購買了私家車,公共交通一度衰退。私家車劇增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最直觀的便是交通擁堵,特別是在上下班高峰時期,北京交通幾乎陷入癱瘓,其他中小城市情況略微好點,卻也不樂觀。在低碳經濟這個概念提出后,公共交通運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些缺陷。
1交通管理不符合城市規劃
國家對公共交通投入大量資金,但交通管理不當會致使資金浪費,如果交通管理有礙城市規劃,反而會使公共交通達不到交通便捷的目的。城市規劃與人口分布息息相關,公共交通則是大部分人的出行工具,如果交通管理安排不當,在人口少的地區投入過多的交通設備勢必造成能源的浪費。同樣的,如果城鎮居民密集區公共交通設備投入不足,必將造成居民出行不便,起不到公共交通的作用。從哪種情況來看,交通管理與城市規劃不相符都將導致能源浪費,有違低碳經濟的初衷。
2交通工具不能準時到達預定地點
交通設施遲到現象在公共汽車上表現比較明顯。公共汽車是我們最常接觸的一種公共交通設施,公交晚點情況相信大家都深有感受。公路上越來越多的私家車是公路擁堵的主要原因,公交運行期間趕上交通阻塞必然致使到站晚點。交通阻塞只是公交晚點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資金不足,公交車輛不夠,如果有車輛出現突發狀況,沒有其他車輛補充,會致使公交短期癱瘓。資金不足還有另一個重要問題,公交車不能及時報廢更新,老舊的車輛在運行速度及尾氣排放方面都存在問題。
3信息系統有漏洞由于公共交通事業發展迅猛
在很多城市完備的信息系統還沒有確立,這就導致公共交通管制不完善,在交通運輸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進入21世紀后,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掌握第一手信息就占據的先鋒地位。在公共交通運輸管理方面信息同等重要。不能及時更新信息會導致管理方針的制定有偏差,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在指定地區投放公共運輸設備,信息系統不完備直接造成資源浪費。
二針對現今不足
提供以下管理方案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改正問題才能優化體制改革,在公共交通運輸管理方面也不例外。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制備合理管理方針公共運輸包含于城市規劃
但又有其獨立發展的趨勢。由于公共運輸在近幾年才發展迅猛,日新月異,致使管理方針制定不是很完備,有些運輸途徑還會與城市規劃相沖突,為避免國家在公共交通運輸方面投入的資金浪費,制備合理管理方針變得尤為重要。公共交通運輸要考慮人口密集程度,在商業繁華區、校園所在地、旅游景點等地加大公共交通設備投入,保證人們出行便捷。除了考慮人口問題,公共交通運輸還應注意一些客觀因素。例如地鐵的建設應避開地下運輸管道。為保障煤氣、天然氣等運輸安全,地下運輸管道會定期檢查,如果地鐵與運輸管道相近,管道檢查期間會影響地鐵的正常營運,為人們出行帶來不便。而且一旦管道出現問題,發生煤氣、天然氣泄漏,地鐵里人們的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合理的管理方針不僅能提高人們出行率,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從根本上節約成本。
2加大資金投入
國家在公共交通運輸方面已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公共交通運輸日益壯大,現有資金不足以使公共交通進一步發展,很多現有問題歸根究底都是因為資金不足。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公共交通舒適度,吸引人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此便可減少私家車上道率,不僅有利于道路通暢,更能實現節約能源,減少尾氣排放。在車輛更新上也投入大量資金。以前的車輛在速度方面不及現在的車輛,而且排放量大,對環境有一定污染。投入資金購買排放量小、對環境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設備,從而達到綠色公交的目的。增加新型公交車能在提高乘車舒適度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達到低碳經濟的目的。
3落實信息系統管理
信息的完備性是公共交通運輸事業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在這個信息就是金錢的時代,公共交通運輸也需完備的信息系統。信息是公共交通運輸的一種資源,它不同于汽油柴油等可見的能源,但在公共交通事業中的地位不容質疑。車輛信息能保證車輛正常運行,降低在運行途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道路信息能保證車輛暢通,在經過交通擁堵的地段提前做好準備,制定應對措施。人口信息能保證公共交通運輸管理得當,交通設備分布合理。政策信息在公共交通運輸方面也很重要。政策信息是政策主體制定正確的政策、制定政策執行計劃、控制政策執行過程的基礎,直接決定公共交通事業能否開展。由此可見,信息的完備和暢通是公共交通運輸過程中正確決策和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和關鍵因素。政府應加大投資力度,著力開發公共信息平臺,提高信息的綜合運用。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