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2 14:11:59
序論:在您撰寫化工英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選擇恰當的教材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
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材與教學內容是教學能順利進行的保障。目前可供選擇的精細化工專業英語教材很少,教材建設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經權衡利弊,我們以劉宇紅主編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為教材,[4]以花建麗主編的《精細化工專業英語》為參考書,[5]部分教學內容可選自參考書?!痘瘜W化工專業英語》不是專業英文文獻的簡單羅列,而是分為科技英語翻譯方法、專業文章閱讀及科技論文摘要三部分。其中,第一及第三部分既方便教學又利于學生自學,第二部分的專業文章內容涵蓋了專業基礎課及精細化工專業課的一些內容。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分析、物化、化工單元操作、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化妝品和盥洗用品及香料等方面的文章。對精細化工專業的學生而言,專業基礎課的內容是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基于這種考慮,在選擇時,我們兼顧了基礎化學、化工單元操作及精細化工專業課的內容,同時考慮課文難度及學生對專業熟悉的程度。恰當的教學內容會開啟學生心中的興趣之門,因為熟悉的專業知識會令學生如遇故人,只不過這位“故人”換了妝,以英文的形式出現了。原來專業知識可以這樣用英文解讀,熟悉及親切之感會讓學生愿意去學。
明確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關系,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
學習之前,對于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大多數學生一知半解,這往往導致學生學習時抓不住重點、找不到方法。因此,教師在第一次課上應講清楚二者的關系?;A英語與專業英語都屬大學英語學習的范疇,二者不可生硬割裂。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基礎英語偏文偏基礎知識,專業英語與專業緊密結合,偏理偏應用,是用英文來闡述專業知識,進行溝通交流,獲取專業信息以及寫作。很多學生認為以過去的英語知識為基礎,再記些專業詞匯就能學好專業英語。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專業英語除內容上的專業特色之外,行文風格、構詞方式、語法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點。為了客觀、準確、精煉地敘述專業知識,專業英語在行文風格上的表現就是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語法上的表現就是被動語態多、后置定語多、復雜長句多。另外,專業詞匯量非常大,但構詞手段靈活多樣且具有規律性。明確了專業英語與大學英語之間的關系,了解了專業英語的特點,學生就能清楚怎樣學習這門課,由此就有了想探究下去的好奇心。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前所述,專業英語的課堂教學很容易陷入到單調、沉悶之中。為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對每一次課,我們都精心安排教學內容,盡量避免在一次課上只講解課文。就好比吃飯,總吃一道菜,難免讓人食欲漸失,若是每餐菜品豐富,必令人胃口大開,課堂教學也一樣最忌單調。每次課我們都巧花心思,盡量使內容多樣化,除安排基礎的詞匯、課文教學,再在恰當的時候穿插諸如數字的英文表示與讀法、化學式的英文讀法、溫度的英文表示法或者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等。每個新的知識點,會成為一個新的興奮點,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學習哪些專業詞匯,也是我們教學內容設計的重點之一。如果詞匯學習只局限于所學課文的詞匯,詞匯量會大打折扣,而且過于零散無規律,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拓寬了詞匯學習的范圍,比如增加了元素周期表詞匯、與課文詞匯相關的詞匯以及化合物的名稱等。我們將元素周期表詞匯安排在第一次課,為后序的基礎化學相關課文以及化合物命名方法的學習打下基礎。由于學生在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中都可能接觸到許多化合物的名稱,而化合物的中、英文命名法又有許多不同,因此我們也將其作為詞匯學習的內容之一,將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作為小專題進行講述,使學生對化合物的英文名稱有系統的了解。詞匯學習內容的拓寬與多樣化,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專業詞匯的興趣。
【摘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利于學生在英語交流中消除“跨文化震驚”,從而能夠很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為此,跨文化意識培養成為公共英語教學研究的重點。文章首先闡述了文化與語言的關系,借以說明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作用,然后討論了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公共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方法
語言是記錄文化的符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運用技巧。當下對人才英語能力的培養偏重于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對英美文化有足夠的了解,能夠有效避免溝通交流中出現誤會和矛盾,最終有利于國際的合作。因此,公共英語教學中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對大學生的日后工作有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作用
(一)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文化是一整體,它不僅包含思想觀念、發明創造、人工制品、價值觀念、信仰和藝術作品,還包括經濟制度、社會結構和風俗習慣、政治體系、、法典法規等。實際上它包括我們能想象的一切事物。文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精神生活方面、社會生活方面以及物質生活方面。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人類的思維活動要借助語言。語言模式決定人的思維方式,語言結構決定人的世界觀,沒有語言這個工具,人類的思維是難以進行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習俗,每種語言都反映著其自身的文化。不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我們就無法正確地理解、運用所學的語言。
(二)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在當今高校的英語教學界,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已經成為關注的一個熱點。目前,我們的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圍繞著語言知識來進行教學。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授課的主要環節仍然是詞匯的分析、句型的操練、語法的講解和課文的翻譯,而較少關注語言以外的文化因素。學生記住了太多的單詞,鞏固了太多的語法,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但是,他們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下會經常犯語用錯誤,不能較好地應付日常英語交際。由此,我們認為,英語教學中只傳授語言知識是不夠的,語言教學必須和文化教學相結合,以此來幫助學生排除文化障礙,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方法
(一)賞析經典文學作品,提高文化素養
英語學習在本質上與語文學習是一樣的,在語文教學中要學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在英語學習中也要欣賞英美文化中的經典作品。通過對英美文化作品的閱讀,可以了解到英美過往的社會生活,其故事情節反映了社會百態,其塑造的人物再現了其民族的靈魂特點。如果細細品味英美經典文學作品,就能夠對英美人在交際過程中的習慣有所把握,從而在交流過程中積極配合,最終能夠和諧交流。
公共英語教學在高校中的特點是,學生的英語課時少,但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這就給英語教學設置了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學習,在課堂上進行英文經典作品賞析,讓學生陶醉其中,意猶未盡,從而促進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
(二)重視內容導入,培養文化交際能力
第一,詞匯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和含義之外,還應該充分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他們能夠準確地運用所學詞匯進行交際。第二,口語教學。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營造真實的交流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體驗不同文化的差異,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人情,掌握正確的與人交流的規則,避免問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尷尬問題,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得體的交流,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交際能力。第三,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文化信息的導入和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夠消除學生閱讀上的障礙,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舉辦中西文化比較講座,體現中西文化差異
高校公共英語是面向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設置的。這些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英語課程教學,對于英美文化等存在認知缺失。英語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是一種交流工具,學生的專業不同,將來從事的工作不同,對英語的需求側重也就不同。舉辦中西方文化講座,可以讓學生在短小的講座中快速了解到文化差異,最終提升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
舉辦中西方文化講座,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講座的內容要有內在的連續性。為了能夠更好地輔助公共英語教學,英語教研小組的教師要開展中外文化差異相關主題的系列講座。這樣,學生可以周期性地來學習,最終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第二,講座的主題要進行細致的分類,并且對講座內容的受益人群標明出來。這樣能夠讓不同專業的學生有的放矢地聽講座,從而提高效率。第三,講座的內容要由兩大人群共同確定。一是高校英語教研組的教師,這些講座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二是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這些學生選擇的講座內容是他們急需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講座的主講人最好能夠請到外國友人,外國友人用英語開展講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一舉兩得。在外國友人的講座中,可以增加師生問答互動的時間,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外國友人的回答也具有時效性,避免學生用不標準的英語與外國人進行交流。
(四)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文化敏感性
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既要有專門的時間來講解,又要有細微的跨文化知識滲透。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就可以滲透文化差異,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了解詞匯的用法,還能夠在日后的閱讀過程中觸類旁通,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例如,在“lucky dog”這個詞匯學習中,教師就要將中西方對狗這種動物的態度差異進行講解。西方一直將狗當作朋友,用“dog”這個詞是褒獎。“Lucky dog”的意思是“幸運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的意思是“愛屋及烏”。然而,在中國古代,狗在文化中的形象多數是貶義的,例如“狼心狗肺”“豬狗不如”“狐朋狗友”“走狗”等。當代中國人對狗的喜愛是人所共見的,但是語言的傳承不能隨意更改,這就會給當代學生造成誤解。因此,教師要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分析,便于學生日后對英語的運用。
(五)開設跨文化交際選修課
學習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生,其英語功底參差不齊。開設跨文化交際選修課可以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支援。選修課主要是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向導。在選修課中,教師要將跨文化交際中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羅列,從而讓學生知道自己有多少內容需要學習。此外,教師還要將各個內容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自主學習??缥幕浑H選修課上,教師要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深入淺出地講解一些跨文化交際的注意事項,并且確定學生聽進去且聽得懂。只有這樣,才算將學生“領進門”,為學生后續自己的“修行”奠定好基礎。
(六)充分利用校內網電子資源
在互聯網時代,學校的電子教學資源非常多。一方面,電子教學資源可以輔助教師進行授課,另一方面,電子資源可以助力學生課下自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師要指導學生激活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為了提高學生的公共英語學習成績,教師要對校內網上的電子資源進行細致整合,使學生可以各取所需。互聯網上有很多適合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教學資源。例如美國的《一分鐘英語》,就是將美國俚語的運用方法和產生背景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來,并且還配有風趣幽默的圖片以及演員的情景表演。這樣就能夠在一分鐘之內運用多種方式來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再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制作微課,在微課中可以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表現出來。教師要給微課取一個醒目的名字,從而有利于學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M行學習。此外,在學校的互聯網平臺上,學生與教師之間要進行高效的互動。例如,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過程中碰到的文化差異問題提出來,教師盡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中西方文化素養,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光顧校內電子資源的頻率,為學生了解和應用公共英語的電子資源做好鋪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通過英文經典文學作品賞析來提高學生的英美文化素養,從而為其跨文化交際奠定良好的基礎;要通過各種講座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差異,進而在英語交流中能夠“入鄉隨俗”,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要在詞匯教學中滲透英美文學常識,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單詞大意和用法,還能夠將單詞用得更地道。因此,在公共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都大有裨益。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教研能力,將跨文化意識培養有效地納入到公共英語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李秀.英語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的誤區及其應對[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04):553-556.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主要是為了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化平臺來豐富擴展專業英語知識的學習并實現資源共享。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的網絡資源來看,英語網站相當多,但涉及到化工專業英語知識的網站幾乎沒有,或者要從大量英語資料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點化工專業英語資料,往往工作量較大。同時這些網站還存在如下幾點問題:①導航不清晰;②與專業要求相比較,不夠專業化;③形式和內容較多樣性;④建設或者維護技術較復雜等問題。
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設計的原則
為解決上述主要問題,在化工類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2.1導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專業英語網站建設的初衷在于資源共享,這就注定其內容形式繁多。為了與普通英語學習類網站區別開來,應根據化工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來設計網站內容及功能,因此網站導航應簡潔清晰。在進行網站全局設計時,可采用網狀結構進行設計,而局部性知識模塊可采用樹狀結構進行設計,并用導航條、菜單等形式突出各關鍵模塊內容。
2.2專業化風格網站風格是指,網站頁面設計上的視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整體形象,展現給人的直觀感受?!罢w形象”包括站點的版面布局、瀏覽方式、交互性、內容價值等等[2]。為體現網站的專業性,在風格采用上必須考慮化工課程的專業性。
2.3形式和內容統一性網站的建設是為了學習化工專業英語并達到學習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單純的只是簡單的供給關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網站的內容以及功能,使網站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統一。
2.4技術簡單現在網絡上較活躍的網站均是由專業化的技術人員完成,使得網站的綜合風格越來越美觀,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技術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網站的維護對于普通的學生或者教師而言都存在一定難度。這種“技術”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開發建立起適合自己需求的網站。所以要求技術簡單化,這種簡單化不是低級的代名詞,而是指盡量摒棄不必要的一些網站設計,達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時,盡可能多的人會使用的簡單技術。
3、網站設計思路
3.1課程網站模式的確定網站建設有動態和靜態之分,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靜態網站較易被檢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較弱,不支持數據庫,網站后期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動態網站則彌補上靜態網站上述缺點,但其缺點是不易被檢索到、總體而言,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動態網站更適合。
3.2網站建設軟件的確定制作網站的軟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紹Dream-weaver8這款軟件,非常適合初學者,該軟件可以實現建設網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集網頁制作和管理網站于一體的一款面向大眾的網頁制作軟件。相對于其他網頁制作軟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設計者和代碼編寫者兩種布局。而我們的網站建設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專業的普通學生和教師。設計者的布局讓初學者也可以通過相關書籍介紹和軟件教學視頻等達到網頁制作的目的。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主要是為了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化平臺來豐富擴展專業英語知識的學習并實現資源共享。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的網絡資源來看,英語網站相當多,但涉及到化工專業英語知識的網站幾乎沒有,或者要從大量英語資料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點化工專業英語資料,往往工作量較大。
同時這些網站還存在如下幾點問題:①導航不清晰;②與專業要求相比較,不夠專業化;③形式和內容較多樣性;④建設或者維護技術較復雜等問題。
2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網站設計的原則
為解決上述主要問題,在化工類專業英語網站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2.1導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專業英語網站建設的初衷在于資源共享,這就注定其內容形式繁多。為了與普通英語學習類網站區別開來,應根據化工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來設計網站內容及功能,因此網站導航應簡潔清晰。在進行網站全局設計時,可采用網狀結構進行設計,而局部性知識模塊可采用樹狀結構進行設計,并用導航條、菜單等形式突出各關鍵模塊內容。
2.2專業化風格網站風格是指,網站頁面設計上的視覺元素組合在一起的整體形象,展現給人的直觀感受?!罢w形象”包括站點的版面布局、瀏覽方式、交互性、內容價值等等。為體現網站的專業性,在風格采用上必須考慮化工課程的專業性。
2.3形式和內容統一性網站的建設是為了學習化工專業英語并達到學習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單純的只是簡單的供給關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網站的內容以及功能,使網站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統一。
2.4技術簡單現在網絡上較活躍的網站均是由專業化的技術人員完成,使得網站的綜合風格越來越美觀,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技術也越來越復雜。因此網站的維護對于普通的學生或者教師而言都存在一定難度。這種“技術”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開發建立起適合自己需求的網站。所以要求技術簡單化,這種簡單化不是低級的代名詞,而是指盡量摒棄不必要的一些網站設計,達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時,盡可能多的人會使用的簡單技術。
3網站設計思路
3.1課程網站模式的確定網站建設有動態和靜態之分,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靜態網站較易被檢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較弱,不支持數據庫,網站后期維護管理工作量較大。動態網站則彌補上靜態網站上述缺點,但其缺點是不易被檢索到、總體而言,為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動態網站更適合。
3.2網站建設軟件的確定制作網站的軟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紹Dream-weaver8這款軟件,非常適合初學者,該軟件可以實現建設網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集網頁制作和管理網站于一體的一款面向大眾的網頁制作軟件。相對于其他網頁制作軟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設計者和代碼編寫者兩種布局。而我們的網站建設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專業的普通學生和教師。設計者的布局讓初學者也可以通過相關書籍介紹和軟件教學視頻等達到網頁制作的目的。
3.3課程網站內容的確定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確立網站的內容。依據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專業性質,網站資料的收集方向必須緊密聯系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課外學習,創新研究需要。因此,在資料收集之前,做了大量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對專業英語最具需求的化工專業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大約92%的學生都希望該類型網站能與所學專業和課程緊密聯系。除了依據專業和學生需要,也考慮到資料收集的可行性和成本。綜合分析,網站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英語學習、專業英語學習、留學英語。
①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細化分成四級、六級考試學習資料和一些英語學習技巧,如詞匯、語法、語境培養等;
②專業英語學習可分為化工類課程英語視頻資料、專業術語、英語科技文字撰寫、專業英語科研資料等方面內容;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給學生適時適量介紹英美國家文化、英語眾多變體文化及合理處置本土與異域文化的關系,引起非英語專業工科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注意,幫助學生在以英語為媒介的跨文化交際中正確使用語言,從容應對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這個概念是從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過來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個人之間的交際,即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以前,這主要是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所關心、研究的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更隨網絡的誕生,人類生活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中國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眼光,這一切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跨文化交際也成為我們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廣義的定義,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語言是文化的一個載體,承載著文化的豐富內涵,是傳承文化和傳播文化最重要工具,語言也是一個社會群體標記,體現語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是語言創造了文化,而文化也影響語言和語言的使用,豐富語言的表達方式。
文化具有鮮明的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之間自然會產生差異,這些差異有宗教、哲學、道德方面的表現,更有世界觀和價值觀上的表現。文化差異反映到語言上,就成為語言上的差異,這就是語言的文化特性。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內斂,追求中庸,受到稱贊和表彰,必有一番自謙之詞或歸功于集體,而西方文化中,人們推崇個人至上,追求自由主義,受到贊美和稱贊,總是用“Thank you”坦然承受。在中文詞匯中,凡涉及“豬”和“狗”的,多數用于貶義,因而有“狗仗人勢”、“豬狗不如”的貶義詞,而西方文化中,豬是聰明、文雅的象征,狗有忠誠、勇敢的特性,“dog”極少用于貶義,也不會有“stupid pig”的詞匯。在英語中,常用狗來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為,習語“a lucky dog”(幸運兒)、“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時候)等等。這里舉的例證并不證明不同文化的孰優孰劣,只是說明語言的文化特性。在當今時代,隨著文化交流的加強,不同文化會相互滲透與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外來語詞匯和局部族群的語言變體,如黑人英語(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語(Chicago English)和亞洲美國英語(Asian-American dialects)等,這些也都說明語言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特性,否則對方可能不了解你要表達的意思,甚至會因誤解而產生誤會。
二、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他們應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從這個意義出發,可以將英語教學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環。雖然現在跨文化教育得到重視,跨文化意識加強,但十幾年應試教育下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把學習語法和詞匯當作英語學習的全部。實際上,語法和詞匯只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不是語言的全部。二是學習方法陳舊。學習中只注意詞、句的理解,不注重章節。三是語用能力強,文化素養低。只注重口語的訓練,忽略語言的文化內涵。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制約了英語學習的效率,也會影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從前述我們知道,語言承載著文化的豐富內涵,不同的語言承載著不同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因而學習一種語言,必須掌握這種語言背后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也同樣需要掌握英美文化的內涵,在英語教學中,單純的語言學習是枯燥的,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誘人的。
1·在教學中注重英美文化的導入
桂林工學院已經將《當代英國概況》、《當代美國概況》和《跨文化交際》等課程作為選修課提供給非英語專業的工科學生,這雖然對學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積極促進作用,也能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使用語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英美民族的發展歷史、宗教道德、風俗習俗、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識,慢慢去了解熟悉英美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于語言之中,但教師在英語課教學中積極的導入英美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課文內容涉及到Different Ideas aboutFood and Drinks時,可引導學生自己來對比中西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學生了解有關中國人和西方人飲食習慣的信息是:中國人喜食雞肉、魚和海鮮,美國人愛吃牛排;茶在中國和英國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舉國飲用的飲料),但英國人喜歡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檸檬。如果提問學生:“‘紅茶’英語怎么說?”學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其實“black tea”才是正確的,學生會感到不可思議。那是因為中國人和英國人著眼點不同,同是茶,我們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故稱“紅茶”;而英國人注意到茶葉本身的顏色是黑的,故稱“black tea”。詞與詞之間的搭配往往是約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語的搭配規律套用到英語學習中。
當課文出現music話題時,可以給學生介紹音樂的大致發展歷程,介紹音樂的派別和風格。可以著重介紹美國音樂的發展:如何從blues經歷country music, jazz, rock music,rap, hip hop發展到現代音樂,特別介紹美國鄉村音樂發源地——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并播放幾首經典的鄉村歌曲,如:約翰·丹佛的《CountryRoad》《TakingMeHome》,卡彭特的《YesterdayOnceMore》和“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的《LoveMe Tender》等,在課文背景中出現的有關美國內戰知識,可以給學生講解有關美國內戰的起因、背景以及林肯的一些生平軼事,讓學生知道美國的歷史以及林肯在歷史上的影響和地位。再如,在學習Romance這一主題時,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節,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欣賞作者的修辭藝術和表現手法,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學水平。
教材里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節日習俗、中西方對待老人的不同態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奧秘的科學精神等等,在學習有關課文時,除了運用“對比法”、多媒體手段以外,還可以采取讓學生討論或上網查找資料等方法,逐一讓學生了解。同時,通過這些方法也培養了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文化背景知識的能力。實踐證明,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就越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也就越足。 轉貼于
2·揭示詞匯的文化內涵
英語詞匯在許多方面與漢語詞匯存在著不對應現象,除了詞匯的本義,還在詞匯中蘊涵了豐富的內涵。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穌蒙難的日子,你不會了解“Black Friday”的內涵,更無從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臉”),與此相似的還有“Sunday”,學生了解其文化內涵,也會理解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為什么“Sunday”要做禮拜?因為沒有這樣文化背景的漢語詞匯“星期五”“星期天”是沒有這樣內涵的。還有如“Chairman”為什么是“主席”?“Chairman”和“主席”又有何不同?這能從中英兩民族的演化進程中得到答案,使學生領悟不同民族在演化進程中所衍生的語言構造的不同。類似的詞匯比比皆是,信手拈來都可引出一些典故,教師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
3·語法中的文化內涵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語法體系,且差異頗大。我們不但要探究其邏輯形式與結構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內在因素,才會發現其中所包涵豐富的文化因子。如漢語說“一塊面包”,而英語說“a piece ofbread”,盡管漢語中沒有名詞單復數的變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個可數名詞。在西方,人們把面包當成主食之一,吃的時候把一塊面包切成數片,有時還會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雞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語中“bread”是一個不可數名詞。再如這樣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made of silver.”這里的謂語動詞怎么用單數形式呢?原來西方人用餐時的禮儀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雙手齊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個整體。因而,句中的謂語動詞要用單數形式。
總之,我們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實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會發展也必將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類交流愈加頻繁,外語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培養高素質、有著較深厚文化修養的外語人才。在教學階段,注重跨文化教育,能增強不同文化的認同感和包容性,從而更好地促進語言和文化的發展,以及不同語言、文化間的交流和溝通。
參考文獻:
[1] 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8(6)·
[2] 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J]·外國語, 2007, 22(4)·
[3] 華厚坤·試論跨文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6, (6)·
[關鍵詞] 《金陵十三釵》 視覺場域 公共話語實踐 想象的共同體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7
電影《金陵十三釵》在多媒體環境下全面地進入到大眾生活領域,它憑借對中國文化內部比較敏感的“”形象的塑造,以“仿真”[1]的方式為大眾營造了一個充滿文化代碼的視覺場域。影片采用多線索并進的敘事結構,這樣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呈現動態化的樣態。尤其是與女學生的對立,影片通過新的審美原則對其進行是非評價使其進入到公共話語實踐領域,從而反思構成傳統文化的各個要素,為新的民族精神想象提供精神基礎。
一、視覺場域與文化價值判斷
任何價值判斷都是人類文化演進的精神結果,這里面必然反映該民族的生存狀況和民族發展的秩序要求。《金陵十三釵》塑造了在戰爭背景下為女學生犧牲的形象,這就很容易造成價值上的矛盾和沖突。片中前半部分對的光影描寫和心理刻畫強化了我們對這樣一群人的不齒,而女學生的聲音更是對這一價值判斷的進一步凸顯。通過她們的視角,這群成熟、下流的女人身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就很清晰地透漏給了觀眾。
相對單純的女學生是電影中傳統價值的代表,她們接受的是正規的學校教育,這樣,在她們身上就存在明顯脫離現實生活的價值觀印記。她們對的評價是結合了日常生活環境和書本中的描述的產物,這表露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于這一特殊身份的認識。價值與存在對抗的表現是女學生和們爭廁所,們在身體力量上的強勢壓制住了女學生精神方面的評價。但是,這種狀況只維持到女學生在日本兵搜查時對的保護這一段落。這種精神上的強勢逼迫們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她們開始反思以現實原則為基礎的行事原則,這就為后來的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她們開始回憶曾經美好的過去,而在教堂這種回憶無疑帶有懺悔的印記,而后來的現身就是對生命的救贖。她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曾經失去的貞潔。面對生命考驗后的崇高選擇促使我們改觀對于的僵化認識,她們的墮落源自于復雜的人性和境遇的雙重作用,我們應該動態地調試觀察這一特殊群體的視角。
許多藝術家都刻畫過形象,他們主要的著眼點是批判當時的社會現實。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形象,感受到每一個背后都有一部苦難史。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復雜性,這類女性形象是很難作為一個整體表達的,我們很難給她們一個明確的定位。因為任何一個人的行為都必然與其現實處境相關,而原來穩定的能指/所指二元關系被新的價值所介入。周星馳的電影《降龍羅漢》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臺詞是“雞都有愛國的”,他把我們傳統文化中絕對否定和肯定的價值放到了一起,其效果就是反觀我們自身的立場。因此,對于的評價如果被放到這樣一個特殊的語境,我們就不可能單純從其身份上去考量,而應該放到歷史的大背景下思考。
影片中的們為了保護女學生而犧牲,而我們在觀影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去權衡這樣是否合理。這個問題就變得模糊起來。我們會模糊掉她們的身份與她們即將面對的惡劣環境。如果我們下意識地認為這種方式是合理的話,我們民族根深蒂固的的傳統價值判斷就呈現出來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認為“民族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并且,它是被想象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的共同體?!盵2]中國人對漢奸和問題的敏感性及標簽式評價使我們的藝術品很少觸碰這類話題。因為我們不可能說從本質上顛覆傳統的價值判斷,我們只能通過合理的故事講述提供給社會大眾一個不能以簡單化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
們做出最后決定的原因是多樣的。這里面有對于童年美好生活的追憶,有傳統價值的干預。她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那些女學生,這使我們不得不用另外的價值系統去評價這件事,尤其是看守教堂的那個小男孩也依然加入到這個救護的系統,西方的博愛思想也被無意識地滲透出來。而這一切使得學生們的行為和判斷顯得有點單純、呆滯和概念化。
二、藝術介入與公共話語實踐
近些年來,中國電影前行在與世界接軌的大潮中。我們熱衷于電影的觀影效果和商業訴求,而對于中國文化的表現和反思的作品就顯得少之又少。我們的電影主要是通過反映時代主題介入現實生活,而文化的力量及其對現代社會的適應是藝術介入生活的精神旨歸。電影藝術對現實的介入是“在國家話語,資本訴求以及娛樂大眾的磨合中,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插入,干預,調控以及正面價值的確立,電影以復合的態勢進入社會現實,戲劇性地構建民眾的影像文化生活?!盵3]通過集體觀影,我們可以確立一個思考現實問題的談話平臺。
這部作品將目光瞄準在中國傳統倫理上,這是一個典型的而且敏感的公共話題。影片很容易在社會上產生爭論,這無疑會讓我們對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進行重新認識。我們會反思自己思維和行為是否被局限或束縛在一個想象的共同體內部。在電影里面存在一個悖論,這次拯救他者與自我救贖合一的行為是否能夠成為總體形象的主要特征。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樣一個歷史事件,怎樣從電影所營造的情景中走出來而回到現實。
這就需要公共話語空間來發揮其交流意見達到共識的作用,哈貝馬斯認為,“所謂公共領域,首先意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這也就是電影里面闡發出來的公共話題,要在大眾領域內進行批評與反思?!肮差I域是介于國家與社會之間進行調節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作為公共意見的載體的公眾形成了。就這樣一種公共領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的原則——這種公共性一度是在與君王的秘密政治的斗爭中獲得的,自那以后,這種公共性使得公眾能對國家活動實施民主控制?!盵4]而這種控制是通過藝術對現實生活的介入而重新確立起美學原則實現的。
藝術中新美學原則的確立具有干預現實的作用,我們可以針對這部作品提出的尖銳而深刻的倫理問題在公共話語領域進行商討。我們在觀影中應該建立起與劇中人物的精神交流,設身處地的想象劇中人物的思考與抉擇。我們應該反思這部電影在意識形態方面對我們的潛在影響。它試圖揭示我們心底對于的真實評價,但是這部電影讓我們從人性的角度看待,她們也可以為了一個崇高的價值而犧牲。我們不能輕易的貶低她們的價值,她們的生命同我們一樣是可貴的。我們進行判斷的平臺應該是以人性為基本價值取向,這樣才能確定她們的選擇是崇高的,是常人做不到的。因此,我們才可能建立一個理性的公共談話平臺。
這部電影的美學訴求就是通過消解大眾心中凝固的價值判斷。男性中心主義在電影中也有體現,但是事實上戰爭并沒有讓女人和孩子走開。相反,她們在戰火中遭受的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創傷。中國人應該怎樣面對這段歷史,怎樣詮釋這場戰爭。怎樣從人性視角上對其下一個科學中肯的判斷,我們才能真正去迎接新的歷史課題。我們對于歷史的態度,以及我們對它下的簡單判斷讓我們沒有辦法安頓民族的過去,更沒有集體的力量去挑戰民族的未來。
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在這場戰爭中被消耗得很厲害,我們的集體感情沒有在文化或精神上得到正確的評價,這樣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新的課題。怎樣安頓中國人的心,讓他們能夠以民族性的姿態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當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道德滑坡就是源于我們沒有很好地在文化角度闡釋我們的行為,我們沒有考慮我們的行為對后世的影響,也沒有想到它對我們的綜合的國力的影響。我們應該建立起一個公共談話平臺,并對這個平臺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管理,這是對民族和文化的負責。這樣文化尋根與文化反思應該同時進行,宜偏重而不宜偏廢。
三、文化反思與“想象的共同體”
我們面對的精神危機是“世俗的、水平的、橫向的民族共同體想象”所帶來的文化危機,這個問題的解決要依賴一個新的價值的系統的形成,而這個系統不必完全是新建的,而可以在我們固有文化上經過藝術想象衍生出來。電影就是這個時代為“重現”民族的這種想象的共同體而提供了技術手段。漢娜·阿倫特指出:“社會要把文化,把昂貴的和低廉的文化物件,變成社會的商品,為了自己自私的目的而使用或者濫用它們,卻沒有‘消費’它們。”[5]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在視覺上營造一系列的精神實踐,來影響我們的價值觀。感官的感受和生命的認真體味才能形成一個共同的意識,而這種共同的意識的營建是彌補現代的個性追求所造成的社會裂痕。
電影中通過的犧牲表現了極強的救贖感,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物對自身行為的合理性闡釋。通過對于影片中人物角色的理解,我們會反思意識領域中傳統文化的印記,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的把它們拿到臺面上來分析、批判和檢討。最終在新的生命感形成中達到對我們固有的判斷和價值觀的超越,生命不是“單向度的”,作為一個復雜的機制,人的精神方面的研究還只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對于人的了解還很膚淺。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提出人的本質是意志,人沒有實現自己的意志就痛苦,而實現了自己的意志就無聊。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群人的組織。但是后來的尼采把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與叔本華的“意志學說”整合起來。他認為,人類的歷史依賴強力意志的作用。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里,各個民族及其文化都在這種考試中鑒證各自文化的價值。強者自得意,弱者各失意。這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使我們沒辦法選擇也沒有辦法回避的當代事件,而它又和我們息息相關。
電影《金陵十三釵》引領我們回到戰爭年代,但是其中的故事卻讓我們進行深刻的人文反思。愛德華·薩義德認為這種“共同體”是難以建立的,他認為“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公正地表現自我;我們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為這種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評、真實的創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們既未曾創造也未曾經歷過這一切?!盵6]在故事的表層,這部作品深入了濃重的人類關懷。而故事的背后,是對人類精神價值的宣揚。這種精神是超越任何人類固有價值限制的,通過這種超越,人類對于生命的思考達到了一個新的維度。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對于文化的自覺反思是進行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化輸出的重中之重。
波德里亞曾經講過“這種宗教式生產自主化的終結讓人隱約看到,這一切也可能是在不久前生產出來的(這次生產的意思是導演和編?。?,而且其目的完全不同于生產分泌出來的內在目的性(包括革命)?!?在進行文化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潛在地呼喚一個新的想象的共同體的建立。這需要國民性的進一步被改造,在民族意識和價值觀方面進行新的選擇。一方面繼承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夯實民族獨特性之根基;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引進異質文化的先進理念,使其科學合理的成分為我們文化的改造和發展所用。
電影《金陵十三釵》正好處在這樣一個文化選擇當口,它通過對嚴歌苓的小說的精心詮釋,囊括導演個人的價值判斷和時代思考,將我們當下所遭遇的文化困境和文化發展的問題呈現了出來。這種直觀的影像表達使我們對于自我的民族屬性有了更清醒的認識。藝術通過表達敏感的時代命題穿透了現實生活,這是在重新進行文化梳理,也是在期待通過文化反思進行文化改造以適應新的環境。
注釋
[1] (法)讓·波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頁。
[2]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
[3]段運冬:《“介入性”與新世紀以來中國主流電影的嬗變》,《文藝研究》,2011.10
[4]http:///view/3658733.htm公共話語空間
[5](美)漢娜·阿倫特:《文化的危機:社會的和政治的意義》,陶東風譯,《國外理論動態》(京)2011.10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
關鍵詞: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英美文化;滲透
眾所周知,語言和文化具有異常緊密的聯系,語言屬于文化的載體,亦屬于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若人們想真正地掌握一門語言,那我們唯有將語言及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此方可熟練、準確地使用語言展開交際。近段時間來,鑒于國人對語言探討及語言教學規律認知的進一步深入,國人慢慢意識到英美文化對大學公共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熟悉英美文化知識,對于有效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及大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們在實施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時理應將英美文化知識與自身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有效地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一、將英美文化導入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終極目標即使所有學生可以真正掌握且靈活使用語言,同時可以融入到此語言國家的人際交往之中。所以英語教師于教學過程中理應恰當地導入與英語國家背景文化有關的知識,對學生展開正確引導。如此學生便可于相應背景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掌握英語這一語言。待學生了解相關文化知識后,他們便可以把此類知識靈活地運用至英語學習當中,如此他們于跨文化交流時便不會出現觸犯外國友人文化禁忌的情況。
(二)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就大學生來說,如果我們想學好英語,那我們不單單需掌握英語的基礎單詞及語法等諸類知識,且應了解與英語有關的人文習俗與文化背景知識,如此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提升。
(三)可促進跨文化交流水平的提升。鑒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即可以和此國人民順利地展開交流,所以學生們于跨文化交流前,理應對英語的文化背景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樣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方可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將英美文化滲透于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措施
(一)革新教學理念,切實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將英美文化引入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并非一件易事。鑒于老師綜合素質的優劣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決定性作用,所有大學公共英語老師不但應具備過硬的語言基礎,更需擁有較多的文化儲備及較強的中西方文化理解水平,以成為中西方文化間的中介者及解釋者。所以老師應強化英語文化知識的了解,多多查閱與英美文化知識相關的書籍,比方說《圣經》及《英美概況》等,以有效地促進自身綜合文化素養的提升。唯有如此,老師們方能恰當地把握英美文化知識教學的量和度,以及教學的詳細步驟與方法。此外,英語老師理應意識到英美文化知識教學的重要性,主動革新自身教學理念。完美的英語教學理應是了解英美文化前提下的英語教學,老師于教學過程中較多地涉及文化背景知識,可以較好地強化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及掌握,亦可為學生未來的跨文化交流清除障礙。
(二)擴充與英美國家宗教、節日及習俗相關的知識。眾所周知,英美國家普遍信仰基督教,且基督教亦給英美文化造成了特別深厚的影響。基督教屬于英美文化至關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若我們細心研究便可發現:英語中的絕大多數詞匯均與基督教具有異常緊密的聯系。比方說基督徒通常出生時需接受洗禮,婚禮需于教堂內舉行,過世前需向牧師懺悔,每天都需研讀《圣經》,禱告,禮拜天需去教堂做禮拜等。此外,西方諸多有名的節日,比方說Easter Sunday及Thanksgiving Day等都給英美文化帶來了特別重要的影響,在節日來臨這一天,英美國民都會舉行相應的活動,以更好的度過節日。正因為宗教、節日及文化對于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擁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們在講到與這些方面相關的篇章及知識時,理應恰當擴充宗教、文化及知識,強化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了解。
(三)播放與教材相關的英語電影,讓學生品讀出色的英美文學作品。英語原聲電影系學習英語知識、了解西方文學及風土人情的關鍵渠道。借助看電影,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品味文學作品,感受英美文化,進而提高其英美文化意識,促進其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比方說,老師可借助讓學生觀看杰出英語原聲電影《冰河世紀》,讓學生對環境問題進行討論,最終促進其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此外,老師們還可以讓學生品讀《老人與?!?,領略海明威所創造的“硬漢形象”,幫助學生養成不懼困難,勇敢與困難作斗爭的良好習慣。借助觀看英語電影,學生們可以感受真實的英語世界,探索人類共有的美好品質。此外,于觀看英語電影的過程中,學生的視野亦得到了拓展,其學習興趣及語言水平亦可以得到較好地提升。
三、結語
語言是人類交往的關鍵工具,唯有全面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風土人情及思維習慣,學習及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識,我們才可以真正精準且恰當地使用英語展開交流。鑒于于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化知識不但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并且能夠較好地提高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及能力,促進其英語綜合運用水平的提升。因此各公共英語老師理應在自身教學中巧妙引入英美文化,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