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8 18:25:13
序論:在您撰寫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新課改;歷史;研究性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不僅適合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適應了教育發展的理念,將課堂與實際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研究性學習的深入開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歷史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特定的歷史問題(專題、課題、區域文化等),利用國際互聯網、圖書館、社會調查等多種途徑和手段獲取材料,以類似科研的方式主動獲取歷史知識、解決特定歷史問題的學習活動。
陶莉認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具有問題性、實踐性、綜合性、自主性、開放性和合作性等六個方面的特征。由于高中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中學歷史研究性學習不同于史學研究,它是通過讓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相關的歷史材料來解決特定的歷史問題,并從這一過程中去體驗和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即所謂從“研”中學,從“做”中學。歷史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大多數研究人員將之分為三大階段。如劉玉堯將之概括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成果、總結評價”階段,其中實施階段又分為“收集資料”“加工分析所收集的資料”和“撰寫研究報告”三步。
不難看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現根據今年我校的歷史課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做一探討。
首先,在準備階段要精心選題,一個好的題目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關鍵。這學期開學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選探究題目,但很多題目都是已經研究了許多遍的,比較陳腐。而我們這一題目的確定是比較偶然的。在2009年9月30日,甘肅花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新聞的報道給了我們靈感。學生對“花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后我們決定這次研究性學習的題目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其次,要合理規劃題目的范圍,以點帶面。課題剛開始,學生們覺得“花兒”只不過是一樣民間藝術形態而已,但是隨著資料的收集和初步整理,我們發現課題的范圍太大,而且理論化高。面對這樣大的課題高中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完成,問題出現在我們面前,該如何解決?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課題小組對本校學生做了一個簡單問卷調查,發現90%的學生不知道花兒是什么,甚至有的學生認為花兒就是流行樂團的“花兒樂隊”。因此我們課題組決定將本次研究性學習放在一個點上,即宣傳和介紹“花兒”這一民間藝術上。重點放在“花兒”如今的主要表現方式“花兒會”上(以松鳴巖花兒會為例)。最后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我們的合理化建議,達到了讓更多城市學生認識花兒的效果,提高了他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看法,有利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在這次研究過程中,小組內部分工明確,資料收集豐富,并加入了花兒的視頻等,使這一課題變得生動,加上這一課題比較新穎,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這次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對我的啟發比較大,我認為開展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題目的選擇。我認為題目的選擇非常重要,在選題的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集思廣益。必須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將研究性學習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也可以結合當地實際,以鄉土歷史資源為課題進行調查研究,當然選題也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的原則。結合學生實際,要尊重差異、發揮優勢。這次我們課題組的選題就是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而展開的。
2.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著眼點要小,切忌以面帶點。選題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不要超出學生的駕馭能力。不要夸夸其談,也不要面面俱到,應該突出研究的重點。因為我們的主體是高中的學生,不是專家,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將一個問題研究到一個很深的地步。因此一個好的研究性課題應該立足于一個很小的點,做到以點蓋面,引起人們的反思。
3.準備工作要充分,但這一點是最困難的。在此期間,我們不僅要組建研究性課題小組。我們要選擇題目,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具體分配工作等。可以說問題非常多,工作量也比較大,但是我們的學生時間畢竟有限,而且許多家長的態度是不支持學生參與這樣的活動,認為會耽誤學生的學習。因此家長的態度是研究性學習能否開展下去的一個關鍵因素。
4.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我們進行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通過歷史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個性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要鼓勵學生投入生活,親身實踐,自主選擇,主動探究。有的教師為了完成任務,替學生包辦一切,從課題題目的選擇到搜集資料,再到成果的制作全部是由教師一人完成的。這樣的研究性學習完全失去了他的意義。有的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毫不關心,對此是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甚至有的教師在成果展示時才知道有自己的研究性課題。可以看出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他們的引導,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莉.高中歷史課堂[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1).
1.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領域。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研究性學習的幾個重要特性
2.1自主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課題,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學生所選擇的學習目標、方式、內容都是自主的。
2.2實踐性研究性學習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研究性學習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感受和體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3開放性研究性學習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研究性學習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3.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初中學生第一次接觸研究性學習,由于受到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的限制,對于問題的思考缺乏深度與廣度,對于研究性學習缺少持久性。針對以上特點,我在日常教學中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研究性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做好前期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興趣、方法培養工作在平時日常教學中常給學生講科學家研究方法和我們要做的研究性學習方法相似,同時告訴學生什么是研究性學習,及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是什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有哪些。通過教師的點拔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了興趣,知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為下一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還要將班上同學進行合理分組(考慮男女、經驗、家庭情況、學習態度等),因為有的課題需要獨立完成,有的課題需要合作完成。
3.2做好課題的選擇工作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應該有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興趣還決定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持久度。如果學生選擇了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做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問題多多、無從入手,沒有結果,肯定很沮喪,肯定找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一般讓學生完成4-6個課題。該課題的優點是:學生興趣高、簡單、素材好找,體現了從化學到生活的課改理念。第二種課題為結合課本知識型。如《結合課本知識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并對如何防止鐵生銹提出合理化建議》:根據以下要求準備三組實驗,并完成下列內容(試管可用透明瓶子代,無蒸餾水用熱開水代,將試管放在火焰上加熱片刻即得干燥的空氣)。對于這兩個課題的選取即方便了教學,又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有素材有學習的方向。由于課堂上要提問、表達、交流、展示,學生參與的積極高。本課題學生參與率達96.2%.班上53人有2人沒做。第三種課題為:結合生活、科技、熱點型。我安排的課題為:《什么是低碳,如何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1)什么是“低碳”;(2)如何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3)根據你對“低碳”的了解請對家人、朋友提些建議。因為是熱點課題,電視、媒體、廣告都在宣傳,素材非常豐富,查閱資料非常方便,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高,成效好。第四種課題為: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父母工作單位、家庭環境)提出,教師進行審核、指導。指導方面主要考慮:調查研究的素材、資料是否容易查找,學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如:有個家住在三農輕質碳酸鈣廠的學生申請了這樣課題《石灰石的變化,及產品價值的提高》考慮其父母都是這單位職工,調查方便,數據、報表來源準確,我同意這課題,并讓家長配合,效果很好。
3.3做好研究性學習過程的管理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由學生完成,教師必須抓好過程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提醒學生時間性,所有的課題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否則會影響學生間的交流、展示、相應課程的學習和教師評價,平時多督促,也能提高學生做研究的積極性。②做好抽查工作,抽查學生完成表格、調查資料的情況,有利于調控研究性學習進度,同時進行階段表揚,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做研究的積極性。如《xx家庭柴改沼氣的調查報告》時間長要認真做好抽查工作,當然在抽查中也容易發現存在問題,教師根據存在問題做好導向工作。如有的資料與課題無關,就無需深入,教師應該提醒學生從哪些方面入手更容易獲取素材、資料。如有次抽查也發現學生5天的生活垃圾都一樣,我就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入手。
3.4做好研究性學習結果的評價研究性學習學習課程應有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應主張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已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他是一種以“自我反思性評價”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常利用2-3節課讓學生展示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同時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許多同學對自己在活動的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都有反思性評價。常聽到學生說:查閱資料階段很認真,細致。形成結論完成報告階段沒有認真寫。當然教師對能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同學都應進行鼓勵性評價。
4.開展研究性學習取得的成果與反思
4.1我所任教的兩個班開展研究性學習后,我感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方法更加得當,知識面更廣,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4.2更可喜的是我任教的班級學生放2個紙箱專門來回收廢紙、塑料瓶了,還向學校要求將垃圾箱分成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同時有幾位同學還聯系收廢品的每天將學校收的廢品賣出,并將錢捐給學校家中困難的同學。
4.3初三面臨中考時間緊,開展課題數量不夠,質量上還需提高。
一、教師的“導”
首先,教師要對研究性學習的方向進行必要的指導。教師比較熟悉自己所教學生和所教學科的特點,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評判研究性學習的意義,能更清楚什么學習階段的學生適宜進行哪方面的學習。例如,同樣對《紅樓夢》這部文學名著開展研究性學習,初中生和高中生由于自身知識和能力的差異,所進行研究的課題是不同的。初中生可進行一些表層的,難度不高的研究,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研讀原著,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就同一人物及突出的現象展開討論,在此基礎上撰寫研讀論文。而對于高中生來說,可以對《紅樓夢》的思想性、藝術性等高一層次的問題進行研究。總之,教師只有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進行大方向上的指導,才會避免其盲目性,增強研究性學習的針對性。
其次,教師要善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指導。研究性學習需要科學的方法,而學生自身可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建立科學的研究性方法。方法得當往往會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會事倍功半。從大的角度來看,在學習過程中少不了集體討論法,學生可以自由切磋,資源共享,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研究的結論。
二、學生的“學”
陶行知是我國提倡“研究性學習”的先驅,他在教育實踐中創造了“教、學、做”合一的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理論,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全面推行。而我國把研究性學習作為課改的主要內容是在2001年。但是,幾年過去了,依舊有很多人沒有弄明白,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應該怎樣學習?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又該掌握哪些能力,應該有什么收獲?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要獲得既定的目標,必須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首先,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即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識的結果。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學生和教材所組成的封閉環境下接受教師所輸出的知識,學習偏重于死記硬背、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而研究性學習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積極學習,在學習活動中探索問題,充分體會學習的過程性,弄明白知識為什么是這樣的。例如,高中的文言文教學中,古代漢語的語法往往是一個難點。很多教師都認為,給學生講語法,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不愛聽;不給學生講,考試又得考查,而且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鑒賞文言文的能力。于是,很多教師在兩難處境下,采取這樣一種方式,即出現一個知識點,就告訴學生這個詞是某某活用,這個句式是某某特殊句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通過死記硬背掌握了一些學過的篇目中的死知識點。等到了課外文言文,學生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面對這種情形,我讓學生對此開展研究性學習。首先,先積累一些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對其中的文言現象進行歸納、研究,弄明白每一種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一方面,避免學生覺得單純講授語法枯燥;另一方面,讓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而并非知識簡單記憶。其次,讓學生進行成果展示交流,總結成果。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研究性學習更強調學生通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究,強調過程與方法,強調理性質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其次,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意識。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更多體現的是“教師設疑,學生解疑”,而這造成的重要后果就是學生越來越不會問,不敢問,不愿問了,進而造成學生距離獨立思考、獨立創新越來越遠。但實際上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沒有問題,學生就不會有解決問題的思維沖動,更談不上研究問題。因此,問題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呼喚,是創新精神的開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真正體現。而研究性學習,可以實現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目的。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均來自平時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或者存疑的地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自主設立研究課題,通過研究性學習,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讓學生在質疑、研究求證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學生真正語文素養的獲得。
為了解決研究性學習操作的問題,我們向班主任提出了這個問題。見我們都對研究性學習比較感興趣,班主任為我們聯系了一次“研究性學習研討沙龍活動”。
那天晚上,一位博士導師(因為當時人多比較亂,再加上我聽不懂上海話,因此,沒聽清楚導師叫什么),四位博士生來到了教育系的演播廳。在教育系接受培訓的語、數班學員多數都來了,還有當地許多中學、小學的教師。整個演播廳被擠的滿滿的。
大家就“研究性學習”提出了許多問題,份一下類大致包括: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怎樣操作、怎樣處理研究性學習與高考的關系、怎樣解決資源問題等等。那天晚上,導師和幾位博士生的回答,我們不很滿意。因為,大家更多地針對實踐操作進行了思考,而導師和博士生大談研究性學習的起源、意義等。專門搞理論的人和搞實踐的人,經常說不到一起的。我當時題了兩個自認為很理論的問題“研究和探究究竟有什么樣的區別”,沒想到,研究性學習的行為怎么在學習過程中落實(其實我就是想問:什么樣的學習行為是研究性學習行為,它與一般的學習行為又什么異同)。結果,第一個問題,我沒聽太懂,也沒留下什么印象,第二個問題被“踢”了回來——“這個問題應該由你們來解決”。呵呵。
不過,一位上海某中學正在讀碩士研究生的教師的發言,啟示了我,他介紹了他在自己班級組織學生開展專題研究學習的經歷,是我了解到了研究行學習的基本思路。確定主題、實踐研究、成果展示。 為了搞清楚研究行學習如何操作,研究行學習行為與一般的學習行為(其實是傳統的學習行為)的區別,我開始在網上和圖書室里搜集、查閱相關的文獻。
畢竟,上海在這些方面起步早,上海教育情報、教育科研等雜志,有很多關于研究行學習的資料。研究性學習的意義、目標、基本教學流程、評價,每一個專題,都查閱到了很多的資料。其中,最感興趣的一個環節是每次研究性學習活動,都有一個成果的展示,其中,些研究報告、研究心得體會,是進行成果展示的基本方式。
1.“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含義
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實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國逐步推廣使用,“研究性學習”正成為高中教學研究的熱點.教育部門的各級領導、教研員、任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還處在探索階段,認識還不統一。尤其是對“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什么樣的課是‘研究性學習’的課?”“研究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有什么區別?”等問題在認識上還存在分歧。我們認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學習”的含義,適當擴大“研究性學習”這一概念的外延,這樣我們把“研究性學習”劃分了三個層次。
1.1 含有課程意義的必修課
“研究性學習”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中提出的,它是該課程計劃中規定的高中課程項目之一.把“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統一劃歸為“綜合實踐活動”,屬于必修課程,規定了課時安排和具體要求.這種意義的“研究性學習”屬于課程范疇,但它沒有統一的教材,屬于校本課程的范圍.它所涉及的教學內容不同于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學科,而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它一般在課下和校外進行,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1.2寫進課本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規定:“每個學期至少安排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新教材執行新大綱,在相應的章中單獨設立一節,以“研究性課題”給出具體的教學內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公式的發現”、“楊輝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學習”給出了具體的課題,這些課題大部分屬于課外內容,或具有實際意義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義,但都屬于數學內容.它與上一層次沒有材的“研究性學習”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學科性。
2.“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特性
如何使用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與發現的課堂教學,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為此,我們首先應該明確以引導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應該具備哪些特性,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學設計、具體實施以及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2.1自主性
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相對于傳授式學習而言的,自主性的主要標志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人,他們應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獲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對主體性的評價,不能只看學生的活動所占課堂教學時間的比例,關鍵是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真的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的學習是否積極主動。
自主性的第二個標志是個體性或獨立性。課堂雖是集體學習的場所,但課堂的學習活動卻是從個體開始的,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水平.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強調學生個體的作用與發展,讓每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盡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數據自己處理,問題自己提出,課題自己選定。提倡獨立鉆研,獨立思考,獨出心裁,以培養獨創精神。
2.2協作性
協作性是在個體性和獨立性的基礎上體現的,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生的自主獨立思維活動被調動起來之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思維障礙,此時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溝通,通過相互協作,往往會使思維障礙得以克服,并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學生之間進行相互溝通與交流的學習也被稱為“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方法。
合作學習可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小組內的合作學習,幾人一組,人數不多,便于溝通,有利于互相啟發,與個體研究能緊密結合.二是班級性的大型思維展示,這也是一種合作學習。這種形式的合作學習范圍大,人數多,用于展示研究成果和思維過程,并開展討論和爭論。兩種層次的合作學習可在課堂中多次交替開展,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3研究性
前兩個特性都是從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學習的方式等方面簡述的,并沒有對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過程給以突出說明.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最本質的屬性是“研究”二字,“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同于講授式,也不同于自學式,它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研究探索-得出結論.其中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很重要,無論是由學生提出,還是由教師給出,所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開放的,只有素材而沒有結論.這樣才具有研究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問題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模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性還應表現在研究過程中對研究方法的實踐。研究不應該盲目進行,而應體現出方法性。也就是說在研究的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一些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通過研究的實踐,使他們從中學會研究的方法。我們認為學習實踐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結論更為重要。
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中,最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歸納性研究方法、類比性研究方法、試驗性研究方法和實驗性研究方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突出強調并使用相關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的重要標志。
“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特性,除上面所述的三種以外,還具有開放性、實踐性、創新性等其他特性。但我們認為后三種特性的本質屬性不如前三種突出,有的還可以包含在前三種之中,因此就不再贅述。
3.“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怎樣實施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學習”?這些問題應該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區“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研究工作剛剛起步,只搞了幾節市、區級的研究課,在聽取了專家和同行們的意見之后,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現將“研究性學習”在教學設計時應重點考慮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3.1兩個體現
作為教研活動的“研究課”,在備課之初首先應該考慮這節課要給聽課教師展示什么,打算起到什么示范作用,準備達到什么目的。對于“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應重點突出以下兩條。
3.1.1體現新教學理念
什么是新的教學理念?什么是數學教學的新理念?我們認為應該從教學目的出發,在新的高中教學大綱中去尋找答案。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探索;實踐
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首先要更新掛念,隨著“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的教研課題的深入研究,教師認識到我們的教學目的不只是傳授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建立堅實的基礎;認識到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中,教師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學習的流程、內容外,還要重新學習很多知識,更要深刻地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認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重要意義:
第一,研究性學習的開設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因而一個重要的著眼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研究性學習的提出,使“素質教育進課堂”可望有新的突破,將著眼于轉變學生學的方式、轉變教師教的觀念和行為方式。
第二,研究性學習的開設,要求教師不僅具備教書育人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針對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學習中課題研究的內容往往是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有的內容學生占有的資料甚至比教師要多,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師為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指導能力而繼續進修,有利于提高整個師資隊伍的水平。
第三,研究性學習的開設,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是學生課題的參與者,指導課題研究的合作者,他們要與學生共同展開探究知識的過程。一方面,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學生可自行選題,自主研究;另一方面,教師要理解學生的思路,然后根據學生的思路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又不要介入過多。因此,研究性學習的開設,使師生真正處于一種平等互助的地位。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需要有合理的規劃和分工,具體做法如下:
一、 實施流程
班級動員與任務劃分
輔導老師的確定
小組及組長的劃分與確定
小組選題
制定研究計劃與方案等
分組進行活動與輔導老師輔導
形成活動報告與小組總結
輔導老師評價與小組修改
形成論文
各組交流與探討
二、具體實施
(一)集體輔導: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怎樣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分期向全體高中學生作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輔導報告,報告從《什么是“研究性學習”》,《為什么要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與確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開展調查研究的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期集中輔導,使學生初步學會類似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課題的申報和課題組的成立
課題的申報可以采取教師提供課題和學生自主選擇課題相結合的方法。在申報過程中,我們先請每個學科輔導老師擬定若干個備選課題供學生選擇,課題既結合學科知識又結合校本實際,內容涵蓋天文地理、自然科學、人文社會、文學藝術、鄉土文化、周邊環境、校園文化等,學生可以從教師提供的課題選擇,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自擬研究課題。課題經小組長匯集上報后,學校輔導老師針對學生每次選擇的上百個課題進行可行性審核、分類。然后把交由各小組長選擇。
(三)課題活動的管理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題研究,可以編制《研究性學習課記錄簿》,內容有課題名稱,課題立項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課題研究計劃,成員分工,工作記載和討論記錄,材料整理,預期成果等欄目,對學生的研究活動起了引導作用,使學生的活動有的放矢,科學嚴謹。
在“研究性學習”中,從空間上看學生已離開了課堂,走向社會進行學習;從時間上看轉向更多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從方式上看由單體學習轉向了團隊協作學習;從內容上講由學科知識的學習轉向了綜合利用學科知識去分析研究社會實際問題的學習。然而,我們的學生畢竟是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思維尚未成熟,容易受非課題研究因素干擾,在課題研究的時間段里游玩。為了克服這一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們要求課題研究小組在每星期的第一節活動課,先在學校指定的集中地點集中討論,向指導老師匯報上星期的活動情況,研究進展以及本周的活動計劃,把研究過程中的疑惑提出來,與指導教師一起研究解決。我們要求指導教師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堅持“指導到位,參謀到點,檢查到時”的原則,指導學生根據課題的需要分工到位,提示學生相關的資料和線索,及時點拔學生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隨時指導學生設計和修改研究計劃、問卷調查、實驗方案、指導學生制定下一階段的活動計劃,了解學生的活動步驟。
關鍵詞: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運用
【分類號】G633.6
研究性學習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定位在學生以研究問題的方式探究知識、獲得技能的層面上,抓住了學習的本質,符合新課標精神理念。因而,探討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也便有了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一)研究性學習的定義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人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確定課題后,通過媒體、網絡、書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篩選,開展社會調研,選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 意識、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的最大特點是教學的開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
3.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位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的利用信息,以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
(一)什么是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在基礎性、拓展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意義的主動學習,是以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實踐和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學習研究活動。
用于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材料應是建立在學生現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能夠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體現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有利于營造廣闊的思維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思路越走越寬,思維的空間越來越大的一種研究性材料。
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材料不僅僅是教師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概括出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提煉成研究性學習的材料。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是主角,而教師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給予幫助,起著組織和引導的作用。
(二)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
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主要是指對某些數學問題的深入探討,或者從數學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研究性學習課題應以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并且密切結合生活和生產實際。新初中數學新教材將按《新大綱》的要求編入以下課題,供參考選用:數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現;楊輝三角;定積分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當然教學時也可以由師生自擬課題。
(三)初中數學開放題與研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