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20:31:47
序論:在您撰寫外國語學院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二外學習,焦慮,性別差異,學習成績,相關性
一.概述
(一)二外學習焦慮的定義
在二外學習的過程中,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學習者的資質、認知方式、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和情感因素等不同,二外學習的效果也不同。Ellis(1997)曾指出,在學習結果方面所呈現出來的個體差異主要源于學習者的個人因素和情感狀態。情感是學習的發動機,出現障礙會導致學習的停頓(王初明,2001)。根據Horwitz(1986)的定義,外語學習焦慮是“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學習外語的感覺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即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特定的情景,尤其是在課堂外語學習時產生的不安、緊張、憂慮、擔心、自我懷疑等主觀情緒。
(二)二外學習焦慮的外在表現
二外學習焦慮的外在典型反應可以是焦慮的一般癥狀,如手掌心出汗,心跳和脈搏加快。其進一步反應,如:聽課時不愛抬頭,避免與老師目光接觸;回答問題時心跳加速,聲音很小;甚至還會語言變調,不能正常發生語言的語音和節奏,牙齒打顫;有時還會夾雜一些口頭語,如“這個”,“那個”等;故意回避老師,逃課等。
二.研究問題和方法
(一)研究問題
Horwitz(1986)借助德克薩斯大學學生的幫助與合作,設計了外語學習課堂焦慮量表(FLCAS),以期能夠滿足測量外語學習焦慮的具體要求。近年來,我國很多學者和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分別對該量表的信度、效率和理論構成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學習焦慮與口語水平、閱讀能力、聽力水平以及寫作前的計劃時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負相關。如Gardner(1976)等人發現法語課堂焦慮與法語學習成績呈顯著負相關。劉潤清和吳一安等人對中國14所大學340名學生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焦慮感與語言總成績的相關系數是-.2825。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如Scovel(1978)認為外語學習焦慮在某些方面對語言學習有“幫助”或“促進”作用。焦慮可以使學生保持頭腦清醒、靈活。因為國內外學者對外語學習焦慮與語言成績的關系持有不同的觀念,而且針對英語專業學生二外學習焦慮的實證研究還不多,所以筆者打算在此入手,進行相關研究。
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1.英語專業學生在二外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焦慮,狀態如何?
2.男、女學生在二外學習焦慮方面有無差異,表現如何?
3.二外學習焦慮與學生二外成績是否存在關系,怎樣相關?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100名英語專業大四學生(2006級)。最終列入本次研究的受試學生總數為96人,其中男生為10人,女生為86人,參加受試的平均年齡為22.79歲。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二外學習焦慮問卷”,以及2009年第一學期二外期末考試成績。
“二外學習焦慮問卷”是根據Horwitz編制的“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Scale,FLCAS)修改而成的一份調查問卷(問卷漢語譯文轉引自王才康,2003)。FLC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個可靠而有效地二外焦慮測評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種一般性的外語學習焦慮,而不僅限于外語課堂焦慮(王才康,2003)。所以,FLCAS可以作為我們測量二外學習焦慮的工具。
3.數據收集與分析
向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發放問卷100份,要求在課間填寫?;厥諉柧?8份,其中有效問卷96份,數據錄入之后用SPSS11.5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
量表采用Likert5點量表形式,反應方式從“從未有過”,到“很少有過”,“有時有”,“經常有”,“總是有”,分值分別為1、2、3、4、5。問卷結果全部輸入SPSS11.5進行數據處理。首先將所有反向問題第11,18,24,28,32題的分值全部變成正向,計算出該33個項目的內部一致性。本次研究的Cronbach阿爾法系數為:.9032,這證明該量表適用于本研究的被試。之后,計算出每個學生的焦慮總分,用描述性統計和相關分析方法得出以下數據。
1.學生二外學習焦慮的基本狀況
人數
平均值
中位數
眾數
標準差
方差
全距
最小值
最大值
96
83.17
97.0000
103.00
16.838
283.5182
87
論文摘要: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和教育體制改革,教學評估工作量大大增加,其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開發高效的教學質量評枯系統成為當前的緊迫任務。
1開發教學質最評估系統的意義
①為學院師資隊伍的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客觀標準。②有利于完善學院的教學管理,使之更科學化、規范化,從而提高學院的綜合競爭力。③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提高,促使其發揮優勢,加強弱勢,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溝通和聯系,使之更具廣度和深度,促進教學雙方更好地結合。
2需求分析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和評價理論,在對外語學院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測評標準,能全面反映學院教師的師德風范、教學水平、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
①操作簡單。各類用戶只需用賬號和密碼登陸,即可在權限范圍內完成評價或管理任務。②評價指標體系完善。不同類型的課程評價指標也有所差別,需設置指標體系設置模塊。③功能完備。系統不僅要實現學生評教,且要實現同行評價、領導評價。為防止部分學生惡意打分,需設置無效問卷設置模塊,對異常數據修正,體現真實教學質量。④保密性強。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數據庫,自動提取信息,實現學生、教師、課程的對應,自動驗證身份,同時設置瀏覽權限,保護教師及測評學生的隱私。⑤結果分析合理。應用人工智能對結果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達到以評促教的目的。
3系統相關技術
①面向對象。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進行業務調查并按照面向對象的思想來分析問題。將產生三種模型:功能模型:對象模型;動態模型。② B/S模式。以Web技術為基礎的平臺模式。把傳統C/S模式中的服務器分解為一個數據服務器與一個或多個應用服務器,構成三層結構服務器體系。③ ASP.NET技術。是已編譯的基于.NET的環境可用任何與.NET兼容的語言創建應用程序,從而簡化頁面的代碼。
4評估指標設計
①教學質量的觀測點:教學態度、內容、方法、效果等是主要觀測點。態度包括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備課充分;內容指掌握基本知識、概念熟練程度,理論準確度及先進性等;方法指采取的適宜的方法或手段,如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及理論聯系實際的狀況;效果包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對知識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的程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品質、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②評估指標:本系統采用多元化評估主體,即學生、專家、領導及教師自己。針對外語課程性質和特點,又分為理論課、聽力課等,教學的單項指標不同可使評估指標的可測性更好,更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評估是教學相長原則的充分體現,學生對教師有最全面的接觸和最深刻的了解,學生評估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本文著重分析學生評估指標。包括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估、應屆畢業生問卷以及在線預警。
5系統功能模塊及流程
①系統流程圖。②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本系統主要包括五個模塊:用戶登錄認證模塊、評估模塊、結果搜索排序模塊、用戶分級模塊、管理員管理模塊。認證模塊驗證用戶是否合法,根據身份做相應的權限控制。其目的是避免數據的泄漏、非法修改或破壞。評估模塊包括:領導評估、專家評估、學生評估和教師自我評估4個子模塊。結果搜索排序模塊的是對評估結果匯總排序,排出全院學期授課質量總分前20%、后l0%的教師以及應屆畢業生問卷中最好和最差的教師。用戶分級模塊將用戶分為二級:院(系)領導有權限隨時查閱教師的評估結果;教師本人只能看自己的結果。管理員管理模塊負責各級用戶的密碼和數據庫整理。
6教學質量評估算法設計
我們在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基礎上,建立多層次、多目標、群組決策系統數學模。包括分析評估系統中各指標之間的關系,建立層次模型;對同一層次的各指標影響上一層次中某指標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子指標相對與其父指標權重,即層次單排序權重;計算各層指標相對系統評估目標權重,即層次總排序權重。同時利用群組決策判斷矩陣算法實現判斷矩陣修正,使其滿足一致性條件,綜合考慮不同評估團體參與決策或對評估影響,以及評語值的模糊性等,對各被選方案或被評對象進行優劣排序,最終得到評估結果。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system, the workload of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the complexity increased much, developing effective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估系統;開發;應用
Key words: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4-0138-01
1開發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意義
①為學院師資隊伍的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客觀標準。②有利于完善學院的教學管理,使之更科學化、規范化,從而提高學院的綜合競爭力。③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提高,促使其發揮優勢,加強弱勢,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溝通和聯系,使之更具廣度和深度,促進教學雙方更好地結合。
2需求分析
根據現代教育理論和評價理論,在對外語學院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測評標準,能全面反映學院教師的師德風范、教學水平、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
①操作簡單。各類用戶只需用賬號和密碼登陸,即可在權限范圍內完成評價或管理任務。②評價指標體系完善。不同類型的課程評價指標也有所差別,需設置指標體系設置模塊。③功能完備。系統不僅要實現學生評教,且要實現同行評價、領導評價。為防止部分學生惡意打分,需設置無效問卷設置模塊,對異常數據修正,體現真實教學質量。④保密性強。充分利用學?,F有數據庫,自動提取信息,實現學生、教師、課程的對應,自動驗證身份,同時設置瀏覽權限,保護教師及測評學生的隱私。⑤結果分析合理。應用人工智能對結果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達到以評促教的目的。
3系統相關技術
①面向對象。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進行業務調查并按照面向對象的思想來分析問題。將產生三種模型:功能模型;對象模型;動態模型。②B/S模式。以Web技術為基礎的平臺模式。把傳統C/S模式中的服務器分解為一個數據服務器與一個或多個應用服務器,構成三層結構服務器體系。③技術。是已編譯的基于.NET的環境可用任何與.NET兼容的語言創建應用程序,從而簡化頁面的代碼。
4評估指標設計
①教學質量的觀測點:教學態度、內容、方法、效果等是主要觀測點。態度包括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備課充分;內容指掌握基本知識、概念熟練程度,理論準確度及先進性等;方法指采取的適宜的方法或手段,如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及理論聯系實際的狀況;效果包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對知識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的程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品質、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②評估指標:本系統采用多元化評估主體,即學生、專家、領導及教師自己。針對外語課程性質和特點,又分為理論課、聽力課等,教學的單項指標不同可使評估指標的可測性更好,更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評估是教學相長原則的充分體現,學生對教師有最全面的接觸和最深刻的了解,學生評估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本文著重分析學生評估指標。包括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估、應屆畢業生問卷以及在線預警。
評估等級Kj可以是A=1.0(優秀);B=0.8(較好);C=0.6(一般);D=0.4(較差)。學生評估分數:Q學生=Mi×Ki
5系統功能模塊及流程
①系統流程圖。②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本系統主要包括五個模塊:用戶登錄認證模塊、評估模塊、結果搜索排序模塊、用戶分級模塊、管理員管理模塊。認證模塊驗證用戶是否合法,根據身份做相應的權限控制。其目的是避免數據的泄漏、非法修改或破壞。評估模塊包括:領導評估、專家評估、學生評估和教師自我評估4個子模塊。結果搜索排序模塊的是對評估結果匯總排序,排出全院學期授課質量總分前20%、后10%的教師以及應屆畢業生問卷中最好和最差的教師。用戶分級模塊將用戶分為二級:院(系)領導有權限隨時查閱教師的評估結果;教師本人只能看自己的結果。管理員管理模塊負責各級用戶的密碼和數據庫整理。
6教學質量評估算法設計
我們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基礎上,建立多層次、多目標、群組決策系統數學模。包括分析評估系統中各指標之間的關系,建立層次模型;對同一層次的各指標影響上一層次中某指標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子指標相對與其父指標權重,即層次單排序權重;計算各層指標相對系統評估目標權重,即層次總排序權重。同時利用群組決策判斷矩陣算法實現判斷矩陣修正,使其滿足一致性條件,綜合考慮不同評估團體參與決策或對評估影響,以及評語值的模糊性等,對各被選方案或被評對象進行優劣排序,最終得到評估結果。
【關鍵詞】民族高校;外國語學院;思政教育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不同歷史階段,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創造等方面的地位與作用不同,但各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成就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構成中包括主流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的文化。正如斯大林所說:“每一個民族不論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質上的特點,都有只屬于該民族而為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特性。這些特點便是每個民族對世界文化共同寶庫的貢獻,補充了它豐富了它。”[1]因此,在多民族國家中,應該包括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教育。如何在民族高校中有效地開展思政教育―――既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又照顧到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背景。民族高校外國語學院則又有新的文化交際,在學習外語過程中,必然要學習外語母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等。因此,增強思政教育的的實效性是目前民族高校外國語學院思政工作面臨的重大理論課題。
一、西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多元文化存在的現狀
西南民族大學有56個民族師生近2.5萬人,少數民族占65%,其中外國語學院有1280人,少數民族495人,有滿族,朝鮮族,蒙古族,藏族,彝族等30多個民族,占全院的38.6%,現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點一個,有英語、日語、法語、朝鮮(韓)語四個本科專業,一個應用英語專科專業,并且承擔全校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和研究生外語教學。在社會主義主旋律教育中,還存在著各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溝通以及外語國家母語文化的交際,表現出多元文化共存的現象。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思政教育方面積極思考,做到幾個方面的兼顧,讓學生在學習外語、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既宣揚主旋律的思想教育,又發揚傳承本民族文化。
二、民族院校外國語學院大學生多元文化下存在的主要思想問題
1.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少數民族大學生大多數生活在民族地區,在一個比較淳樸的社會群體中長大,大多數少數民族同學比較粗獷、熱情、好客。很多同學都是由于上大學讀書,第一次來到大城市,大城市的文化氛圍等和他們以往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加上受到當地一些相對較為落后的生產方式,以及各民族的生活習慣、、語言文化和思維方式都有各自特點的制約,使很多少數民族同學陷入人際交往的邊緣,人際交往的范圍更加狹窄,與其他民族同學交往少,人際關系單純,社會化程度還不夠高。
筆者從事多年思政工作,發現很多少數民族同學在新生剛入學期間,大多數以同族或者同鄉之間交往聯系,而且有些同學在大學四年的擇友改變不大。比如,新疆的大多數維吾爾族同學,由于語言和民族習慣,基本上是本民族交往比較多,很好的朋友也都是本民族同學,還有一些就是地緣和風俗習慣相近的(哈薩克族、回族等)民族進行交往。
外語學習跟外語基礎有一定的關聯。由于地方性差異,東部發達地區的外語教學水平要高于西部民族地區,很多民族在初高中階段又是母語授課,漢語水平也不高,導致很多同學學習跟不上,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一部分新學生入學后,發現自己的在專業上沒有任何優勢,加之經濟生活困難等,很容易產生自卑、封閉、孤獨的心理,為他們人際交往帶來負面影響,給少數民族大學生帶來困惑和壓力。
2.在學習外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從新生入學開始,所有的骨干課程基礎都接觸外國文化。從外語專業學課程分布的情況來分析中外文化的交際,以西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為例:大學一年級上學期開設基礎英語(一)6個學分、英語口語(一)2個學分、英語聽力(一)4個學分,英語閱讀(一)2個學分、英語語言2個學分,下學期開設基礎英語(二)6個學分,英語閱讀(二)2個學分,英語聽力(二)4個學分,英語口語(二)2個學分,英語語法2個學分;大二階段開設基礎英語(三)6個學分、英語閱讀(三)2個學分、英語聽力(三)4個學分、英語口語(三)2個學分、英語寫作(一)2個學分、基礎英語(四)6個學分、英語閱讀(四)2個學分、英語聽力(四)4個學分、英語口語(四)2個學分和英語寫作(二)2個學分。基本上是一個學分一節課,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按修讀指南要求須修滿179.5個學分方取得畢業資格,其中有88個學分是英文授課的,而英語口語等課程則全部由外籍教師授課。
在英語專業大學本科一、二年級期間,專業課程受英美文化影響較大,很多專業教科書都是英美的專家編著,其中作品都賦予作者所在國家的文化和背景。在大學三,四年級還會增加高級英語,英美文學等課程,教師要進一步分析作者的背景,西方的文化等情況。很多同學(包括漢族)就在學習中盲目的崇拜西方的文化,認為西方的道理倫理和社會制度比較優越,開始學習西方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個別部分同學還出現了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極端現象。這樣就會危及民族高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危及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大團結。
3.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就是:以為指導,吸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遺產的、具有先進性并體現時代精神,為人民服務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是我國根本價值觀之所在,是我國社會強大凝聚力之源泉。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以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加集中、簡潔地表達了我國當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科學內涵。[2]一些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成長于本民族的宗教社會文化環境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著本民族固有的、理論道德、行為準則等,由于長期受民族心理的熏陶感染,在他們的心目中,與本民族的文化習俗、信仰相符的道德感、美感等定勢心態早已形成,因此在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加強主流文化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先入為主”的現象,一小部分少數民族同學在接受主流文化方面存在著一些困難。
三、民族院校外國語學院思想教育工作的對策
民族院校外國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很多。隨著改革開發的的深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這本身就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時刻關注和探索的課題。為了使民族高校外語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筆者從多年思政工作實踐中,認真研究和思考,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1.加強大學生心理教育,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生入學后,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新生入學前的心理輔導等,但是由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加上學習外語后可能出現的多元文化的沖擊,這就要求必須建立外語學院專門的長期心理干預體制。新生入學初,由于大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受民族地區發展滯后等影響,存在一定的民族狹隘心理,像自卑、多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及行為傾向。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開學初期就跟同學做好心理的溝通,消除他們自身的不足,通過開展班級活動,增加同學們的友誼,消除摩擦。要耐心指導學生適應新的環境,要滿腔熱情地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在畢業時,鼓勵少數民族同學回到西部民族地區就業,利用他們自身的語言和文化優勢,更好的促進當地民族的進步和發展,使各民族共同繁榮。
2.勿忘民族文化,強化教師自身的民族文化素養
這里的民族文化包括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和各少數民族文化。在學習外語過程中,思政工作者要時刻注意大學生的思想變化,積極和外語專業老師溝通,強化教師自身的民族文化素養。使同學們在學習外國文化時候勿忘民族文化,引導同學們思考跨文化交際中的差異問題,培養學習者的文化差異敏感性,增加主流文化教育,在跨文化交際中,區分丑美善惡。既幫助學習者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又擴大了視野,形成對世界各族文化的正確態度。
3.在各方面充分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
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民族學家教授說:“一個民族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本民族的標志。”[3]少數民族成員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各個方面,如語言服飾、節日禮俗、生活習俗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學生思想的工作,要從細微著手,在各個方面關系和照顧他們的民族風俗習慣,維護他們的權益。建立起班級干部與輔導員合作的工作機制,在組織班級活動,比如出游,聚餐等,要充分考穆斯林同學的飲食習慣等。在少數民族節日時,班級同學一起祝福參見等,增加集體友誼,讓各民族同學感受到家的溫馨。
4.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開展專題主題活動
民族高校的將《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課作為必修課,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馬克思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民族團結為基本內容的教育,包括民族實體,民族發展,民族關系,民族問題,民族觀及民族政策等[4]。每個民族大學生都應有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和責任,任何出于狹隘的民族意識的利益之爭都是有害的。但是理論學習與實踐是有差距的,因此要開展豐富的民族團結的主題活動,增加同學們的主流文化意識。西南民族大學著力構建以“五講五做五風尚”為主題的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將每年的9月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月”,在“主題月”期間,學校將集中開展多項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動員全校各單位和各族師生廣泛參與,引導全校各民族師生弘揚“和合偕習自信自強”的民大精神,爭做民族團結的模范。外國語學院在結合本專業特點,開展團支部風采大賽,西南民族大學外語戲劇節等活動,把專業知識和主流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結合起來。
總之,隨著民族高校外語學院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形勢的要求,進一步針對性地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民族高校,外語教學,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應著力從形式、方法、機制等方面進行理論創新和改革,更好開展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民族高校少數民族文化,外國語學院外國語母語國家文化等多元文化交際,使民族高校外語學院思政工作更上一步,促進我們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參考文獻
[1]斯大林.與民族、殖民地問題[M].張仲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81.
[2]陸巖.試論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建設[J].學習與探索,2007(2):14-16.
[3].關于民族識別問題[J].中國社會科學,1980(1).
本研究以大理學院外國語學院2010級學生為期三個月的教育教學實習為背景,對學生的教育實習情況開展調查與分析,方法為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結果如下:1.1課堂教學在實習中,學生課后能認真批改作業,通過反饋及時調整教學,也能較好利用學校配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投影、多媒體等?;旧夏軐⒋髮W期間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能根據學生水平,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將課堂教學與課堂管理較好結合。實習中,學生主要依據教材,并根據學生原有水平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方面把握得較好的是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教態自然大方、能清晰闡述教學目標,而最需要改進的是教學過程的優化設計以及教學語言的運用。
1.2班主任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學生能從實際出發,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能很好地完成班級日常管理,巧妙運用班主任工作方法與藝術,組織學生開展班會或團隊活動,能根據學生的性格和特點,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對于班級中的偶發事件,也具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做得較滿意的方面是有號召力、凝聚力,能融入學生之中,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能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個學生。急需提高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問題學生個別教育能力和班級活動指導能力。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依次為: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指導,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和需要,不知道師生之間保持怎樣的距離才合適。
1.3實習的收獲與困難實習前后學生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自信心有所增強,實習前29.5%的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能力自信,實習后比例上升為80%。教育實習期間,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依次為教學實踐能力欠缺、理論與實踐脫節、生活條件艱苦、知識欠缺與教學設備簡陋。綜上所述,學生在教育實習中基本達到了學院及實習學校的各項要求,能較好地組織課堂教學、完成班主任工作,并對實習有了新的理性的認識。
1.4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1.4.1實習時間不甚合理本次實習安排在2013年9-12月,教育實習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沖擊,專八考試、畢業論文、招聘會、研究生考試、實習時間被十一長假隔開等等。這樣有效的實習時間縮短了,實習生鍛煉教育教學技能的時間被壓縮了。由于要適應實習的需要,教學計劃被打亂,很多課程被壓縮或推遲,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有限、時效性差?!队⒄Z教學論》等相關教師教育課程延遲到實習后開展,不能充分發揮課程對學生教學實習的指導作用。對開設相關課程教師的后續訪談表明,實習后再來學習這些理論課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不如往屆學生,學習效果欠佳。
1.4.2學生教師技能有待提高部分學生的教師教育技能不強,在實習中表現出一些問題,如板書書寫潦草、普通話不標準、教學設計能力差、課堂掌控能力弱、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不強等等。通過比對云南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模塊的課程設置,發現外國語學院開設的英語教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僅比師大少14個學時(師大為130學時,大院為116學時),所占學分多1分(師大為7分,大院為8分)。兩所學校所開設課程大同小異,都涵蓋了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師教學技能、課程評價等方面。通過對學生的集體訪談,作者認為該院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合理,需要關注的是通過哪些方式提高學生的教師教育技能才更有效。
1.4.3教學實習前的培訓與指導有待完善調查顯示,41.9%的學生認為學校組織的培訓幫助一般,對實習前培訓的滿意度僅為18.1%。學生認為大學的“教師教育課程”中,幫助最大的是教育學、教學論及現代教育技術,但這三門課程力度不夠,還需大力加強。此次實習前,學生雖修了一些教師教育課程,如教案設計、板書、教師技能等,但大部分停留于理論層面,學生并未真正嘗試,更談不上針對學生本人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指導。實習前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到中小學觀摩見習,學生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流程及課堂設計較為陌生。由于時間緊迫,大部分學生沒有經過試講就直接上臺講課,出現一些不應該的疏漏和錯誤,使實習學校的指導老師對實習生不信任,不能進一步給課;也使實習生本人內心郁悶,沒有成就感,對上臺講課產生畏懼,甚至厭惡,極不利于學生角色的轉變。
1.4.4班主任工作缺失此次調查中有69名(65.7%)實習生的班主任實習工作基本沒有展開,他們沒能得到與學生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生活、與學生溝通交流等機會,錯過了絕佳的培養教師職業情感和職業認同感的機會。缺失了班主任工作,教育實習也是不圓滿的。
1.4.5指導教師未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認為實習學校和大理學院指導教師的指導有幫助的比例分別是88.6%和85.7%。從實習指導教師那里,他們最想得到的指導是如何上好課(65.7%)。此次實習,大部分學生(71.4%)是國培計劃,去了云南省內很偏遠的鄉鎮甚至是條件異常艱苦的山村。由于沒有統一的要求和硬性規定,大學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指導非常有限,大多只能以短信、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形式聯系。指導教師對于學生的實習表現沒有直觀的認識和指導,而僅憑實習結束后的簡單說課或者講課評定實習成績的做法也不夠客觀公正。30.5%的學生認為比較合理的實習成績評定方法是由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打分,由實習學校審核;另30.5%的學生則認為應該分別由實習學校和學院指導教師打分,然后按比例求平均值。
2建議與對策
針對此次教育實習中出現的問題,作者嘗試從學院、實習生及實習學校三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促進外國語學院教育實習的順利開展與不斷完善。
2.1統籌安排,加強對課程、教師及學生的管理學院應從全局出發,長遠考慮。如果從學生分專業方向就結合課程設置帶領他們到中小學參觀見習,必定會令他們明白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師技能的重要性。在大學期間有更多實踐機會,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優缺點調整學習,還可以在調整之后再進行實踐,這樣就可以為走到工作崗位得到全面系統的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學生語言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加強試講環節,讓學生在走入實習學校前多一份自信和從容。
2.2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打好基本功學生從進校就應該明確進入大學的目的,從大的方面講是建設祖國,從狹隘的方面講,學習是為自己,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才能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入學習。對學習的態度如何,直接決定著學習的效果。作為正處在學習黃金季節的學生來說,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一名學生。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是天職,不認真學習就是失職。因此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嚴格要求自己,打好基本功,做好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及實習的準備,避免在實習中出現眼高手低,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情況。
下午好!
我感到非常榮幸作為教師代表在開學典禮上歡迎你們來到南開園,開始人生新篇章。此時此刻,你們一定對在即將開始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我在年輕人常瀏覽的知乎網站輸入南開大學,發現提問和回答最集中的就是“在南開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受此啟發,我想從“在南開大學教書是怎樣一種體驗?”說起。
印象最深的就是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給大三學生講英國文學史,記得那天我們講的是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為了讓學生體會莎翁語言的魅力,我提出讓同學分角色朗讀法庭對峙那一場。接下來的朗讀真的震撼到我了。他們的語音語調那么準確,朗讀那么聲情并茂,完全不輸英國皇家戲劇團的表演。大三的學生何以對莎翁戲劇把握地如此透徹?原來,莎士比亞戲劇演出是外院多年來夏季學期的傳統項目,是南開大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為南開外院的這一傳統感到無比自豪,也為南開外院學生的扎實語言基本功所折服。
然而,讓我佩服的不僅僅是他們對語言的執著追求,更是在思想層面的不斷探索和知識領域的不斷拓寬。除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外,同學們在哲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中國文學等領域輔修雙學位,這種跨學科的學術素養不僅為我們的課堂討論增添了頭腦風暴、思想碰撞的快樂,同時也為同學們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綜合知識體系。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環顧四周,二主樓的教室里撒滿陽光,照在每一個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臉上,教室外,正是柳樹青青,柳枝迎風搖曳,在那一時刻,我心里只有一種感想,就是,能夠在美麗的南開園與優秀的南開學子分享知識、生產知識的體驗是再高的工資再高的待遇都換不來的幸福。
除了優秀的南開學子,我還有幸遇到了優秀的南開外國語學院教學和科研團隊。我們的院領導、我們的中年教師,正是處于學術思想最活躍,學術最高產的階段,他們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語言學、跨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翻譯研究、東亞文化研究、外語教學、外國文學研究等領域占據了國內外學術最前沿。我們的青年教師,普遍呈現三高,水平高、學歷高、顏值高。他們畢業于國內外知名大學,基本功扎實,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今年外國語學院國家社科立項4項都是年輕教師所得,可以說他們是我們外國語學院的真正希望所在。
除此之外,我們外國語學院還有一支勇于創新的團委和黨委。在學院領導的提議和鼓勵下,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外語專業課教學,這一立德樹人的創新舉措,深受學生的歡迎,近日也被光明日報所報道。
Key words: educational practice;national training plan;trainee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2-0259-02
1 研究背景
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范生在教師指導下,將所學專業知識、學科教學理論和教師教育基本技能等綜合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也是鍛煉師范生獨立從事教育教學能力,促成“從師范生到教師”角色轉變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檢查和改進師范院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教育實習作為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在大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師范類教師教育課程中比重最大。由于2010級學生參加國培計劃是該學院教育實習史上的第一次,我們需要對該次計劃進行研究分析,有利于該院教育實習的順利開展,對培養師范方向學生具有指導
意義。
2 調查與分析
本研究以大理學院外國語學院2010級學生為期三個月的教育教學實習為背景,對學生的教育實習情況開展調查與分析,方法為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結果如下:
2.1 課堂教學 在實習中,學生課后能認真批改作業,通過反饋及時調整教學,也能較好利用學校配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投影、多媒體等。基本上能將大學期間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能根據學生水平,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將課堂教學與課堂管理較好結合。實習中,學生主要依據教材,并根據學生原有水平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方面把握得較好的是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教態自然大方、能清晰闡述教學目標,而最需要改進的是教學過程的優化設計以及教學語言的運用。
2.2 班主任工作 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學生能從實際出發,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能很好地完成班級日常管理,巧妙運用班主任工作方法與藝術,組織學生開展班會或團隊活動,能根據學生的性格和特點,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對于班級中的偶發事件,也具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做得較滿意的方面是有號召力、凝聚力,能融入學生之中,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能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個學生。急需提高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問題學生個別教育能力和班級活動指導能力。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依次為: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指導,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和需要,不知道師生之間保持怎樣的距離才
合適。
2.3 實習的收獲與困難 實習前后學生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自信心有所增強,實習前29.5%的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能力自信,實習后比例上升為80%。教育實習期間,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依次為教學實踐能力欠缺、理論與實踐脫節、生活條件艱苦、知識欠缺與教學設備簡陋。
綜上所述,學生在教育實習中基本達到了學院及實習學校的各項要求,能較好地組織課堂教學、完成班主任工作,并對實習有了新的理性的認識。
2.4 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2.4.1 實習時間不甚合理 本次實習安排在2013年9-12月,教育實習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沖擊,專八考試、畢業論文、招聘會、研究生考試、實習時間被十一長假隔開等等。這樣有效的實習時間縮短了,實習生鍛煉教育教學技能的時間被壓縮了。由于要適應實習的需要,教學計劃被打亂,很多課程被壓縮或推遲,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有限、時效性差。《英語教學論》等相關教師教育課程延遲到實習后開展,不能充分發揮課程對學生教學實習的指導作用。對開設相關課程教師的后續訪談表明,實習后再來學習這些理論課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明顯不如往屆學生,學習效果欠佳。
2.4.2 學生教師技能有待提高 部分學生的教師教育技能不強,在實習中表現出一些問題,如板書書寫潦草、普通話不標準、教學設計能力差、課堂掌控能力弱、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不強等等。通過比對云南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模塊的課程設置,發現外國語學院開設的英語教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僅比師大少14個學時(師大為130學時,大院為116學時),所占學分多1分(師大為7分,大院為8分)。兩所學校所開設課程大同小異,都涵蓋了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師教學技能、課程評價等方面。通過對學生的集體訪談,作者認為該院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合理,需要關注的是通過哪些方式提高學生的教師教育技能才更
有效。
2.4.3 教學實習前的培訓與指導有待完善 調查顯示,42.9%的學生認為學校組織的培訓幫助一般,對實習前培訓的滿意度僅為18.1%。學生認為大學的“教師教育課程”中,幫助最大的是教育學、教學論及現代教育技術,但這三門課程力度不夠,還需大力加強。此次實習前,學生雖修了一些教師教育課程,如教案設計、板書、教師技能等,但大部分停留于理論層面,學生并未真正嘗試,更談不上針對學生本人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指導。實習前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到中小學觀摩見習,學生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流程及課堂設計較為陌生。由于時間緊迫,大部分學生沒有經過試講就直接上臺講課,出現一些不應該的疏漏和錯誤,使實習學校的指導老師對實習生不信任,不能進一步給課;也使實習生本人內心郁悶,沒有成就感,對上臺講課產生畏懼,甚至厭惡,極不利于學生角色的轉變。
2.4.4 班主任工作缺失 此次調查中有69名(65.7%)實習生的班主任實習工作基本沒有展開,他們沒能得到與學生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生活、與學生溝通交流等機會,錯過了絕佳的培養教師職業情感和職業認同感的機會。缺失了班主任工作,教育實習也是不圓滿的。
2.4.5 指導教師未充分發揮作用 學生認為實習學校和大理學院指導教師的指導有幫助的比例分別是88.6%和85.7%。從實習指導教師那里,他們最想得到的指導是如何上好課(65.7%)。此次實習,大部分學生(72.4%)是國培計劃,去了云南省內很偏遠的鄉鎮甚至是條件異常艱苦的山村。由于沒有統一的要求和硬性規定,大學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指導非常有限,大多只能以短信、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形式聯系。指導教師對于學生的實習表現沒有直觀的認識和指導,而僅憑實習結束后的簡單說課或者講課評定實習成績的做法也不夠客觀公正。30.5%的學生認為比較合理的實習成績評定方法是由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打分,由實習學校審核;另30.5%的學生則認為應該分別由實習學校和學院指導教師打分,然后按比例求平
均值。
3 建議與對策
針對此次教育實習中出現的問題,作者嘗試從學院、實習生及實習學校三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促進外國語學院教育實習的順利開展與不斷完善。
3.1 統籌安排,加強對課程、教師及學生的管理 學院應從全局出發,長遠考慮。如果從學生分專業方向就結合課程設置帶領他們到中小學參觀見習,必定會令他們明白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師技能的重要性。在大學期間有更多實踐機會,學生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優缺點調整學習,還可以在調整之后再進行實踐,這樣就可以為走到工作崗位得到全面系統的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學生語言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加強試講環節,讓學生在走入實習學校前多一份自信和從容。
3.2 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打好基本功 學生從進校就應該明確進入大學的目的,從大的方面講是建設祖國,從狹隘的方面講,學習是為自己,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才能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入學習。對學習的態度如何,直接決定著學習的效果。作為正處在學習黃金季節的學生來說,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一名學生。作為一名學生,學習是天職,不認真學習就是失職。因此學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嚴格要求自己,打好基本功,做好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及實習的準備,避免在實習中出現眼高手低,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