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09:15:41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職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疑為思之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所謂“問題”意即一堂課依據三維目標、重難點等呈現出的需解決的包括知識、思維等方面的困難與疑惑。課堂解難釋疑,學生能力得到提升,課堂效率也就實現了最大化,課堂效益也就實現了最優化。
(一)問題生成原則
問題生成必須遵循科學性、啟發性、適度性、互、探究性和開放性六大原則。
問題的科學性是指問題符合課程內容,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皢柺裁础鄙婕罢n堂教學應該提出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根據這些問題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程序的問題?!皢柺裁础钡膶嵸|是選擇和組織什么樣的教學內容的問題。科學性就是要吃透教材,熟練掌握課程結構和特點,理解其深刻內涵;同時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其認知水平,即正確認識學生的知識和思維水平,真正做到從學生出發。
問題的啟發性即是把“問”的著力點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狀態上,問題應在課堂內容與學生思維鏈接的關鍵點上,成為學生思維的發動機,讓學生進入“憤”“悱”狀態,思考問題,并引發學生提出新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探知問題,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問題的適度性,包括適度、適時、適量。適度就是問題有廣度、深度、梯度,面向全體學生,能增強學習信心,保持學習興趣。適時就是抓住學生處于“憤”“悱”狀態的最佳時機,激發學生“學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主觀能動性,當學生自己探求推敲出新知識的結論。適量就是要恰到好處地掌握頻率,疏密相間,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以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促進學生有效思維。
問題的互,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問題要有發散度,能激發學生的疑問、追問、深問欲望,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想問題、發現問題,調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問題的探究性和開放性,是引導學生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問題后要留有生活化、又具有探究性的空間,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去探究。
(二)問題生成途徑
1、據知識三性創設。知識具有源深性、邏輯性、相關性。知識的源頭在自然與社會,任何知識的形成都是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提煉加工深化,研究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服務,因此小到人類衣食住行,大到自然人類發展的歷史,都可作為問題的情景素材。通過利用知識的源深性創設問題,讓學生深刻體會知識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系,在學習中親身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教材的知識是系統的、體系的,學生學習知識是梯級的、從低到高由淺入深地螺旋發展的,整個知識是邏輯關聯的,新的知識獲得是以舊的知識為基礎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舊的知識理解得更全面,認知結構更完善。當舊的知識無法解決新問題時,學生自然會產生認知沖突,也就推動了學生在舊知識基礎上通過遷移、推理、歸納去探究獲取新知識的沖動,達到以舊引新、以新聯舊的目的,更好地實現由舊知到新知的轉化過渡,逐步促進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達到知識間的遷移與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由舊知拓展引出新的問題,對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知識是相互關聯的,而比較是確定事物異同的過程,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對于具有相關性問題的分析,有助于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認識問題的本質,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個性與共性,掌握利用對比辯證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統性和辯證性是有利的,可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得以提高。
2、依智慧共享衍生。教師是智慧的群體,再加上現在的學校辦學都有一定的規模,一個年級一個學科的教師少則幾位,多則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作為教師已不再是單個面對學生群體,而是教師群體面對學生群體,除課堂教學外,其他諸如備課、考試等均可積聚集體智慧,共享智慧成果,形成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應對的策略。集體備課實行主備制,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則,主備人獨立自主備課,統一集體備課時,主備人先提出自己的備課方案,問題生成的原因與結果,通過集體討論分析,生成適合自己風格、符合自己班學生實際的問題。教師利用集體備課智慧共享,借腦形成的具有個人風格和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對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課堂效率的最優化具有極大推動作用。同時,隨著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學校的辦學硬件水平不斷提高,海量的在線網絡、電視等資源和豐富的非在線紙質圖書資源,更可資教師利用,教師博采眾長,分化歸納提升,創設符合自己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情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具有不可估量的強化推動作用。
3、借學生質疑轉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過程包括前置預習、上課、作業、自學、考試等環節,前置性預習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抓好前置預習是至關重要的。在前置性預習中,教師要明確“目標”,讓學生“有章可循”;指導“方法”,讓學生“操作從容”;組織“交流”,讓學生“會學樂學”。通過前置預習讓學生初步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難點,是課堂教學的預備性學習,是生本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起始環節。通過前置預習,學生形成“自主預習卡”,明確自己的困惑與疑難,教師根據學生的“自主預習卡”梳理歸納分析學生困惑與疑難,提煉整理,生成轉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問題,這對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具有深刻的重要意義。同時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作業評改情況與考試試卷分析,歸納整理學生通識性困惑、錯誤,形成問題,進行情境性的轉化,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既對學生個性問題進行強化,又對共性問題進行整體解決,很好促進課堂教學效益與效率的提高。
非問題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的個體,知識的掌握千差萬別,或因學生認知沖突,或因學生知識缺陷,或因學生思維爆棚而臨時生成的與本堂教學關系不大、無關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必須對此類非問題加以有效的管控方能推進課堂教學效益/文秘站-您的專屬
秘書,!/最大化,課堂效率最優化。1、價值判斷,合情篩選。作為教師無法預料課堂上意外生成的每一個非問題,但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學生狀態進行分析,主動把握意外非問題生成的主渠道,積極對可能生成非問題的生長點進行預設,這樣面對意外生成非問題,教師就能有備而來,隨時調控,實現課堂過程的最優化。面對課堂即時生成的非問題,是按部就班還是調整預設順應生成?這是課堂發展的關鍵,也是對教師最大的挑戰,還是課堂效益、效率是否高效的攸關,“這個想法因何產生?”“這個問題涉及的本質是什么?”“這種思考角度是否有價值?”“順著這個思考將會有什么樣的情況出現?”教師要有所選擇,要有適時適度的價值判斷,并及時將有價值的意外生成的非問題看成意外的教學資源,巧妙運用于教學活動中,化意外為收獲,同時對價值不大的非問題及時排除和處理,使課堂回歸到預設和高效的軌道。
親身經歷
[日期:2010-02-04] 來源:職稱 作
者:
職稱 zhichenglw.com 整理
教育論文.經濟.管理.醫學.計算機.建筑.施工技術論文,工程技術,社科類,企業管理,經濟管理論文,農業論文,金融論文)核心期刊,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大學學報征稿,教師職稱,醫生職稱,護理職稱,經濟職稱,經濟師職稱,計算機工程職稱,政工職稱,會計職稱論文寫作指導,職稱論文寫作發表服務快速發表!
電子郵件:zhichenglw@vip.163.com
聯系QQ:714068774
咨詢熱線:021-50933851
昨天上午,我收到瑞安市教育局發來的短信,通知我于今天下午到溫州二十一中參加申報中學高級教師職稱論文答辯。我正想做準備呢。我提交答辯的論文是我的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的簡縮版。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答辯肯定比這次論文答辯要正式得多,而且向我提問的是四位大學教授和一位中學特級教師,那次我都順利通過了。雖然我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但是我的心里還是沒底,盡管我對論文的內容已經相當熟悉,我還是把論文從頭到尾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了N遍。為了給向我提問的評委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把必答的五百多字的論文摘要背了下來。不過,還好,看了兩遍,基本上就記住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是心里就是沒底。
今天下午13點30分,我和萍搭載安的轎車去溫州。今天的車開得不是很順,本來預計40多分鐘就可以到達目的地的,可是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還在路上。14點46分,離目的地還有幾分鐘車程時,堅給萍打來電話,已經輪到萍了。通知上說,不按時到者按自動放棄論處。這個緊急電話頓時使車內的空氣變得緊張起來,尤其是萍特別緊張。仔細一想,不對啊,通知上說,論文答辯時間不超過15分鐘。我和萍是同組,她是13號,我是14號。按每人答辯用時10分鐘來算,論文答辯從13點30分開始,輪到萍應該是15點30分左右。我安慰萍,也自我安慰,如果取消我們的資格,我們就投訴,我們絕對是有道理的。屋漏偏逢連天雨,緊急電話來的時候,汽車不幸遇上了紅燈。紅燈一過,向左拐100多米處就是溫州二十一中。我和萍不等安把車停好,就先跑著進二十一中了。剛進校門,我們迎頭碰上同事進、財等幾個,他們已經答辯結束要“打道回府”了。他們一句“你們怎么才來?”更加劇了我們心中的不安和緊張。跑不了幾步,我們又碰上我們的大學同學芳,她好像也知道已經輪到萍了,趕緊給我們指路。我們小跑著跑進階梯教室,萍小心翼翼地連聲向接待我們報到的老師陪不是,簽了名,領到了一張寫有序號的紙。我們連忙拿著號碼紙,又是一路小跑,碰到同事鑫,他好像也知道輪到萍了,急忙給我們指路。我們狂奔到五樓,卻發現我們A組才輪到8號。Oh,my god!嚇死我們了!走廊上已經聚集著十幾個人,都等待著輪到自己。雖然今天沒有太陽,但也沒有風,走廊上的氣氛讓我感到有點燥熱。我在答辯的教室外觀察了一下,參加A組答辯的有三位評委,一男兩女,我只認出男的是溫州市政治教研員林老師,兩位女評委我從來沒有見過。
今天的天氣夠悶熱的,我不想在五樓呆著,于是下去走走,散散心。下去走了一圈,害怕錯過了,又跑到五樓看看是不是快要輪到自己了。這樣反復了幾次,最終確定下來,答辯一般需要15分鐘,評委
在每人答辯結束后還要做一些記錄,中間還要休息一下。于是我放心地到操場上溜達。在操場上,我很無聊,于是決定背一背論文摘要。剛背了不久,我突然發現腦子一片空白,看來我是比較緊張的,雖然手和腿還沒發抖。幸好我還沒上場。我就在跑道上踱來踱去,反反復復地背了N次。OK!這時,萍打來電話說,快要輪到她了。我到洗手間放松了一下,鎮定自若地向五樓走去。
我到五樓后不久,萍就進答辯室了。這時我的心態已經調整得差不多了,一點兒也不緊張,也沒有了先前的焦躁不安。在等待萍出來的時間,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萍出來后,她跟我說:“剛才評委問了我一個問題:你這篇論文對同行要有什么借鑒意義?這個問題問得很意外!”
萍出來后,該輪到我了。我問了門外的工作人員,我是否可以進去了,他告訴我,還要等等。等了幾分鐘,他示意我可以進去了。我推開了答辯室的門,微笑著向評委們點了點頭,并向他們打招呼:“各位評委,你們好!”我還沒坐下,教研員林老師就叫我等等。那好吧!我就坐在我答辯的位置上等,趁這個空檔,適應適應環境,調節調節心理。我平心靜氣地打量著答辯室里的四周,只見兩位女評委還在紙上記著什么。
根據《教育部職稱評審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國家教育委員會指導全國高等學校職務職稱資格評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工作應在各地職稱改革工作小組領導下進行,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負責在本地的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國務院有關部委根據所屬高等學校某些專業的特殊需要和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可設立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負責所屬高等學校的某些專業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這是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的直接依據。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職稱評定分為四級體制:第一,國家教委負責總體指導;第二,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制定各地的評審政策;第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專門的高等學校職務評審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地區高職院校教師職務評審;第四,具備一定條件的高職院校成立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負責本校教師的相關職稱評審工作。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中,第一步是由學院按一定名額比例,學校組織職稱評審委員會對本校教師的職稱進行評審,將評審結果報省職稱評審行政部門審核,最后由省教育廳職稱評審行政部門進行職稱授予。這里先分析一下高職院校職稱評審委員會這一職稱評審主體的問題,如果其權力來源是國家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那么其評審主體就是行政主體,其行使的就是行政權,職稱評定就是行政職能的完全實施過程。由于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高職院校的主體性質是自治團體組織,但實際上是直接受教育行政機關管理和指導的。這里的委托行為實際意義就是行政授權行為,正是中國的這種特殊性才是造成法律混亂運用的根源。但是從法律上認定這種評審委員會評審主體的權力來源,不難判定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行為是實際意義上行政主體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那么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廳評審部門或評審委員會對“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更明確的就是行政行為。教師職稱的評定實質就是明確的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管理,它不是第三方組織或高校自治團體對教師資質的一種認定。
二、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行為屬性分析
判定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定行為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行為,要根據職稱評定行為的整個評審過程和這個過程中評審雙方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來鑒定。
(一)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程序屬性
從各級職稱名額的確定、評審申報條件,被評審“雙師型”教師資格條件的認定,學院行政人員對被評審人員相關材料的審查、評審專家學科結構構成、學術委員會的人員組成程序,學校中級評委、高級評委的民主投票權、最后院務會對選出人員的確定、合格人員上報省教育廳評定、職稱授予和認定。這一系列流程都是嚴格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門下發給高職院校職稱評審條例來操作的,其實質是高職院校行政部門代表省教育廳行使行政管理權,行使的是一種行政法規、規章授予的權力。有明確的授權機關、授權方式和授權范圍,脫離了指導的屬性。評審主體做出的是明確的具體行政行為,對象是“雙師型”教師,是一種國家統治層自上而下的管理行為,具有公共管理性,其性質是一種行政公務。行政主體依評審條例或省級會議精神將其行政意志通過語言、網站公告、文字、符號等具體的行動來告知相對人。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一旦取得相對應的職稱,一旦授予不可依個人的意志隨意變更,如果變更要有相應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因此判定獲取職稱的這一行為具有法定的確定力。因此高職院校“雙師型”職稱評審的性質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
(二)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審結果屬性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程序結束后,評審結果都會按時地公示,授予相應的職稱聘書,因而具有因教育部門授予而產生與此對應的授權、行為能力和與職稱相對應的相關待遇。該教師在高職院校工作中其工作行為都與其職稱的高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種因行政部門授予的職稱具有證明力,是整個教師群體中明顯的身份認知。如果教師在職稱行為受侵害時受國家教育行政權力保護,同樣職稱一旦授予,該教師也承擔義務,服從行政部門和學校行政部門對其與職稱有關的行為的管理,職稱不可依個人的意志隨意變更,如果變更要有相應的法定或行政程序,職稱的變更或消滅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因此判定這獲取職稱的行為具有法定的確定力。
三、影響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定中教師權利保障實現的因素
(一)法律受案范圍的不明確性
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職稱評定糾紛受案范圍分析,那么哪些糾紛屬于這類糾紛?在這里從“雙師”、“職稱評定中的糾紛”、“高職院?!比齻€關鍵詞方向來界定。也就是只有同時符合這三方面的糾紛才是研究的受案范圍。界定厘清哪些糾紛是屬于“雙師型”教師被侵權的行為類別可以節約法律成本,提高糾紛解決的效率。
(二)適用法律的不確定性
法律適用方面上,憲法、教師法、民法、行政法、勞動法中都有涉及對教師權力的維護,但具體可依據的相應法條缺失,試用準則模糊、混亂。例如《教師法》和相關規定,教師權益遭到侵害后其法律救濟途徑只有申訴和仲裁兩種,但《教師法》沒有對申訴的受理機構做出明確規定,教育部也沒有對申訴的受理機關—當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明確規定,當教師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其申訴、仲裁、行政爭議和行政訴訟等維權途徑不暢通。
(三)現有維權的方式滯后性
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在職稱評定時,具有自身特殊性,這里包括“雙師”身份的認同,教學成果、科研成果的獨特性,要求此類教師職稱評定時要有專門的適用標準,既要在同專業“雙師型”教師之間評定時有區別,又要在全校的各專業教師職稱評定時有其合適的區分標準。“雙師型”校企合作模式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創新與發展,屬于新事物,教師職稱評定中由于評定條例自身的落后、維權途徑的單一滯后,都給“雙師型”教師遇到不公正待遇時的維權設置了障礙,因此這些新問題需要救濟途徑、救濟方法和評定規則能夠與時俱進、協調發展。
(四)科學救濟程序設計的缺失
救濟的橫向和縱向的程序設置混亂。在橫向程序上,由于對教師權利保障的救濟途徑具體權限的劃定不清,具體法律適用不清等原因,造成申訴、仲裁、訴訟等救濟程序設置的現行法律法規對教育行政部門或人民政府在處理教師申訴時的受理、調查、答辯等事項時,缺乏嚴格的程序性規定。實踐中,教育行政系統內部救濟仍然多采用行政方式,對事件的調查粗糙,不公開進行,對教師申訴的處理往往摻雜領導的個人感情和主觀判斷。另外,對提起申訴控告的緣由,受理機關、時限要求、處理結果的送達和執行等,具體事宜也仍未制定出明確的單項法規或相應的實施細則。教育行政部門或人民政府受理申訴或控告后,由于缺乏受理、審理、申訴、答辯、調查、處理的嚴格程序,勢必存在隨意性,難以保障教師的申辯權利。而且教育行政部門或人民政府在處理教師申訴過程中,教師和被申訴機構完全是“背靠背”。因此要科學合理地受理糾紛,實施救濟的橫向和縱向的程序設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完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定糾紛救濟的程序設計
(一)明確受案范圍
在此要解決糾紛的類型是針對“雙師型”教師這一主體的,所以要明確“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定中的糾紛類型,也就是受案范圍。
1.“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定中的程序性類型糾紛
教師在職稱評定中,對評審的資格審核程序不滿;評審委員會組建的專家組成員構成制度不合理;利益相關評審專家、服務人員回避制度沒有明確規定和提出異議制度;評審程序中出現選票公布程序時間沒有明確規定;對科研成果評判送審程序不透明、不科學;對“雙師型”教師的評審條件與其他教師項目沒有評審制度上的明確區分;不同學科評審程序沒有明確的區分標準;參與評審專家專業資質不夠或不同學科專家比例不科學;公示時間沒有按規定執行;選票制度不科學造成人為操作可能;對同等情況下教師的評審硬件提出特殊苛刻的要求,超出規定以外;變相限制教師的申報職稱人數;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師申報名額比例分配不科學;高職院校學院內部評審程序未經教代會審議通過的,直接由行政部門以發文形式確定等。
2.“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定中的實體性類型糾紛
“雙師型”教師發表的核心論文、非核心論文、論文影響因子等有關論文評價認定引起的糾紛;學校設置門檻限制“雙師型”教師從事教學科研活動;“雙師型”教師培訓進修機會分配的比例不科學;“雙師型”教師年終考核、學期考核引起的糾紛;對不同國家機構組織的獎項認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對有關出版專著、合著、創作作品、專利、規劃教材、精品課程等級認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對“雙師型”教師進企業做訪問工程師時所產出成果的認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對“雙師型”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級、院級教科研項目及課題認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不同系部”雙師型“教師參與專業建設等級引起的糾紛;學術報告水平層次認定引起的糾紛;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等級評定引起的糾紛;對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年度和考核優秀評定中不公引起的糾紛;教師帶學生參賽不同等級的成績評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教師做訪問工程師、指導社團數量的判定標準不同引起的糾紛。
(二)程序設計
1.申訴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內部申訴制度。設置申訴救濟渠道、申訴委員會的建立和制定申訴程序,并在學院的教代會上審議、通過,以制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確保這個通道常規化、合理化。當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有糾紛存在,可以依程序向教師申訴委員會提出申訴。在教師申訴委員會的人員組成上,應明確各部分人員的比例,保證教師代表數量、由教師代表提名相關專業的異?!半p師型”評審專家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人員監督,確保糾紛解決的民主性和科學性。要重視校內申訴制度的具體程序性規定,在有效的信息平臺上明確申訴程序的詳細步驟、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細化各個程序的規定,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糾紛當事人向教育行政機構的申訴。各級教育行政機構都應該設立相對應的受理部門和處理機制,目前教育行政部門都設有這樣的部門,但是不乏存在公正受理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受理部門和人員與高職院校是否存在利益關系的問題,領導和領導之間是否有默契,因為高職院校的管理和運行也受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和指導,兩者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受理程序科學設置,公開、透明和回避利益方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建議現有的機構的人員設置應選擇第三方輔助機構構成,應該從教育行政各部門抽掉各負責人與本地區或異地相關專業的教育專家共同組建,對糾紛進行民主合議,全程采用公開旁聽制度。這里為了維持解決糾紛成本,糾紛提起人應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并且將保證金制度化。
2.行政復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復議法中的“行政機關”這一主體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高職院校是由國家和法律授權,行使國家行政權力或公共管理權力,具有法人資格,能夠獨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高職院校具有行政主體資格。高校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帶有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征,高職院校享有授權執法主體資格,在法律上處于行政主體地位。因此,當“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定中權利受到學校有關行政裁定行為侵犯時,可依法向學校的上一級教育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請求撤銷行政裁定或重新裁定等,這也是解決糾紛的一條有效出路。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范圍包括,教師的申訴行政機關不作為或行政裁定不公正、行政程序有問題的糾紛和申訴機關已經進行了處理但教師仍對處理結果不滿的案件等。
3.仲裁制度與司法救濟兩選一
作為最終救濟方式的設計,采用了仲裁制度與司法救濟兩選一的方式,即無論行政相對方采用了哪種方式都是對此最終的裁定。
第一,仲裁是仲裁機關根據雙方當事人的協議或有關法律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發生的爭議,以第三者身份進行調解,做出判定或者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應該是解決職稱評審類糾紛的首選,職稱評審要求的專業比較強,涉及方面多,中國教育方面的法官也是稀缺資源,仲裁的優勢在于其程序簡便、結案較快,能獨立、公正、迅速地解決爭議。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議組建教育仲裁組織,其性質應該是第三方非營利性組織,具有自主性、非營利性、非官方性質。其運營的方式通過供應政府教育行政機關教育仲裁服務、機構自身向高校等相關市場需要者提供服務以及通過社會或企業募捐、贊助等方式來維持運營。做到財務和服務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監督?!半p師型”教師在進行職稱評定向該組織申請仲裁時要繳納一定金額的保障金,防止發生亂申述、無理申訴等現象。在非營利性組織建立糾紛專家庫制度,每次處理糾紛時都給予相應的經濟費用和根據每次糾紛解決的情況建立解決糾紛專家信用等級制度,建立透明的監督體系,相關專家一經被舉報,情況屬實便追究其法律責任并終身不得采用。同時在這個仲裁委員會中要建立一個輔助機構,其性質應該是第三方中立的。人員構成應該由兩部分人組成,第一部分是,同級別教育行政機關的代表,起到監督仲裁作用;第二部分,是各學科的同行專家組成。起到對相關專業性仲裁提出專業指導意見的作用。仲裁專家和工作人員應實行回避制度,以保證仲裁的公平、公正。仲裁委員會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內民主合議迅速處理糾紛;當教師未能或不愿通過申訴解決糾紛時,可以在申請仲裁和提訟之間進行選擇,除非有法定的事由,本次仲裁是一裁終局。
第二,司法救濟制度。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智障學生由于大腦受損,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差,只有善于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筆者在教學“圖形的認識”一課時,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向學生展示優美的畫面: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它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筆者點擊課件出示由多種圖形組合而成的“小房子”,并適時詢問學生:這座“小房子”漂亮嗎?它是由哪幾種圖形組成的?同學們立刻被鮮艷的畫面吸引住了,對認識圖形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積極動手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己手中的圖形學具拼出了小魚、小房子等各種組合圖形。生動的故事,鮮艷的畫面,從而使智障學生從被動吸引到主動產生迫切學習新知識的愿望,激發了智障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多媒體課件在動畫演示時,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演變的簡單易學。如在對智障學生進行兩位數減一位的退位減法35-8進行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用自己的學具小棒擺一擺,試一試怎樣減,同學們共同研究討論。在他們自己探求方法后,筆者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們看一看課件中的小熊是怎樣做這道題的。當畫面上出現三捆零五根彩色小棒和一只憨態可掬的小熊時,同學們立刻被鮮艷的畫面所吸引,集中了注意力。接著,筆者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按照學生擺的方法,讓小熊把一捆小棒拆開,然后和五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七根小棒。小熊邊做邊說,再配上優雅舒緩的音樂,使孩子們全身心的陶醉在形象直觀、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中。孩子們親眼目睹了這個演示過程,從而認識到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關鍵就是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學生們通過看小熊怎樣做這道題,弄清了算理。這樣的教學過程比老師站在講臺上演示更能吸引同學們的目光,整個演示過程也更直觀,更容易理解,而且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筆者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教給他們這類題的算法,他們很容易就理解掌握了。在這一教學環節中,筆者巧妙借助多媒體的色彩、閃爍、聲音、動畫演示等多種功能,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幫助學生有效形成表象,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啟發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掌握知識。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大大降低了教學的難度。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和交際的手段,是人類適應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智力落后兒童言語發展速度緩慢,口語表達能力差,語法簡單,敘述不完整。因此培養提高智力落后兒童的言語能力就成為開發他們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智學校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字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 葉圣陶先生以精辟的語言闡明了口語訓練的重要性和學習的基本規律。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他們用準確的語言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筆者經常對學生進行編應用題的訓練。如筆者在教學二年級的《應用題 》時,通過多媒體演示為學生創設情境,展示精美的畫面: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一只小猴和一只小老虎正在摘桃子,并給出了各自所摘的桃子數。筆者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畫面,然后要求學生根據畫面自編應用題。同學們看著精美的畫面,紛紛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編出了好幾道應用題。有的同學說:“小猴摘了10個桃子,小老虎摘了19個桃子,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還有的同學說:“小猴子摘了10個桃子,小老虎摘了19個桃子,小猴比小老虎少摘了幾個桃?” ······生動的畫面,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看說寫訓練,可有效提高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智障孩子由于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薄弱,導致了他們的記憶力相當差,往往是上節課講的知識,下節課就忘了,不能進行知識的有效銜接。為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不斷的重復講解前面的所學知識,以引起學生的記憶,這樣增加了教師教學的密度,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并浪費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筆者在教學別注重多媒體教學課件資源的建設,把平時制成的多媒體課件放到課件資源庫中,當自己或其他教師教學需要時,可以從資源庫中調出相應的課件,有針對性的對教學難點進行點撥,以喚起學生的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知識進行很好的鞏固與銜接。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教師教學的密度,節約了教育資源。
總之,多媒體教育技術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現代課堂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來輔助培智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可極大的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切實優化教學過程;可有效激發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智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智障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形成能力。以上只是筆者對現代多媒體輔助培智數學教學的一點實踐和粗淺體會,錯誤之處,敬請同仁批評斧正。
[關鍵詞]課堂學習 小組建設
課堂上的小組學習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他告訴教育者,一定要等到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以后,才給予啟示,讓學生在思考中完善自己,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的獨立人格和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新課標強調新課程的實施與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天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小組學習是新課改下催生出來的重要學習方式,是建設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它重點體現的是減少老師的干預,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在課堂上,在平時的自主學習和與人交往上,小組學習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在小組建設上,我們要遵循學生的多樣性、獨特性,把學生按照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的強弱,平均分配到每一個小組,保證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能實現能力互補,平衡小組間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一般來講,小組人數以六人為宜,包括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各一名,帶領小組端正學習態度,隨時向老師反映組內的學習狀況,方便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組員要有明確分工,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勢,保證合作學習活動順利實施。
當小組建設初具雛形,我們要做的第二步便是對組內成員進行培訓,讓他們在小組討論和交流上,能夠真正有所收獲,真正做到學習方式的革新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要培養學生“五會”:第一,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給予公正的評價;第二,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第三,積極發言,表明自己的意見,修正他人的觀點;第四,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第五,學會組織,組織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
小組學習的又一必要條件,就是導學案,老師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要十分注重探究性問題的設置??梢赃@樣說,小組學習是否成功,導學案的問題設置起到關鍵性作用,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這樣的問題一定是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深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真正做到對思維的訓練。從新課程目標來看,問題的設計一定要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從課堂學習來看,問題是使課堂學習過程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小組成員合作交流獲得知識技能的發展。因此,問題是關鍵性的一步,在此環節上,一定要針對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真正達到能促進學生思考并取得進步的目的。
在一堂課四十分鐘的時間中,課堂上應該有動也有靜,動就是討論和交流,靜就是思考和消化。一堂課不可能隨時都在討論問題,不可能隨時都在提出問題,老師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應該做到把握時機進行探究,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老師應該在怎樣的情況下拋出問題,實現合作探究呢?第一,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及時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在學習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這時通過小組同學合作討論,說出各自的看法,發揮互補作用,達到共識的效果,使學生都能順利學習新知識。第二,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進行合作學習。在教材中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動手動腦,來發現、探究總結規律。有時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這時就要組織合作學習明確分工,集思廣益,挖掘集體潛能。第三,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開展合作學習。在學生不易理解時,組織討論,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在加上老師點撥,會使學生的思路茅塞頓開。第四,在課堂練習出現普遍性錯誤時,進行合作學習。課堂上,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正?,F象,只要善于抓住學生普遍性的錯誤,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說明自己觀點,互相啟發補充修正,就能使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中。第五,解答“開放性”問題時合作學習?!伴_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須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
有了學習,就應該有評價,不能讓小組學習的意義架空,學習的后期評價是合作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課程標準倡導發展性評價,強調在學習評價中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參與者,突出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對此,我們可以針對評價機制給出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個藍本,而評價機制應該細化、量化,以達到真正對學生能力的反饋。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我們可以給出一個量化考核的標準,讓每一個學生集思廣益,對學生的每一個方面進行客觀公正且有效的評價。教師評價可以分為課堂即時評價和階段性評價。課堂上的即時評價,老師應該做到善于發現課堂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信息,并及時進行指導和點撥,給予補充或者啟發性的建議,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完善學生知識結構。階段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的一個重要過程,通常通過階段性考試進行來進行評價,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過關,能否順利進行下一階段學習。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下必須走的一條課堂探究之路,它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完善,不斷探索高效地學習方法,真正做到轉變學習方式,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勝.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____(25).
[2]施良方,崔允.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7.
[3]王鑒,毛建梅. 有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j]. 基礎教育. ____(08).
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此時,班主任就成了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協調工作,使班里學生和任課教師和諧共處、團結一致呢?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這一關系的協調者,作為班主任老師平時要多下功夫。
(1)學會正確樹立科任老師在學生心目的形象。這就要求班主任平時要選擇恰當時機贊揚科任教師,樹立科任老師的正面形象,通俗一點說就是要給其他老師的形象加分。但是這種贊揚要注意堅持恰當合理原則。即在科任教師特長發揮充分的時候贊揚;贊揚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科任教師的優點,樹科任教師的威信;贊揚的方式要合適,可以選擇集會活動時集體教育,也可以個別談心。形式上,可以選擇:①班會、集會、集體活動時介紹科任教師特長;②個別教育時;③引用學生贊揚科任教師的話,同科任教師交流,增強科任教師的成就感。
(2)及時鼓勵教育學生。通過了解科任教師對班級及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調整學生學習狀態,溝通、協調學生和科任教師關系??迫谓處熢诜治鰧W生方面有班主任不及的優勢??迫谓處煂W生的評價更能讓班主任全面的了解班級的全體學生的特長。班主任可以借科任教師之力鼓勵學生。首先,聽取科任教師對個別學生及班級的評價,并把評價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調整狀態;其次,在科任教師和學生有摩擦時,應教育學生主動認錯,并傳達科任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弱化矛盾;再次,在個別場合,可以引用任課教師的肯定評語,鼓勵學生,向他暗示科任教師對她的贊許,增強其信心。
(3)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與學環境。班級環境因素使班級形象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環境會給科任教師帶來一種心情上的輕松和愉悅,積極的心態便于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班級環境或形象的獨特是相對的。比如紀律嚴明,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班干部交往能力強,學習氣氛濃,這些是無形的;教室清潔,布置雅致,這些是有形的。這些因素都有利于班級的成長,也有助于任課教師激情的發揮。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聽取任課教師的意見,增強其參與意識,不能自己說了算,閉目塞聽,否則會影響科任教師對學生的注意力和責任心。
(4)巧用節日與活動培養師生情感。一般科任教師與學生交往多限于課堂,孩子跟科任教師間的感情也不是很深厚。班主任應該從培養感情這個角度出發,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兩個方面,協調任課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各種活動來溝通科任老師與學生的之間的感情。比如教師節到了,讓學生為科任老師獻上節日的賀卡,還可讓學生組織聯歡,熱情地邀請科任老師參加指導六一文藝匯演的節目,并安排適合各教師的節目,讓師生一起開展活動,這種活動不僅能加深彼此的了解,而且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此外,班主任同科任教師也要經常溝通,向科任教師說說自己班的孩子的長處,幫助把師生感情的橋搭好。同時也要把班內一些小團體的情況,特殊脾氣的孩子情況定期同科任教師進行交流。
第二,班主任要能夠妥善處理科任老師與學生的沖突。
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難免會有矛盾,當問題出現時,班主任要注意妥善處理學生與科任教師的矛盾。既要維護科任教師的威信,也要讓學生心服口服,不要產生怨恨與隔膜??迫谓處熍c學生之間的矛盾比較復雜,有時可能完全是學生的錯誤引起的,有時也可能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教育方式不當而導致的。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班主任都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壓制學生,但也不能為了討好學生而公開批評教師或背后議論科任教師。而是要從多方面了解事實情況,了解矛盾產生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再開展工作。如上述案例,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卻說明了科任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已經變復雜了。針對這樣的情況,先不要雙方在一起談,而是分別談,這樣好讓雙方都能冷靜下來。班主任可先代科任教師向學生道歉,說明科任教師說話方式不對,不該說讓學生出去那樣的氣話。這樣學生就能心平氣和地與班主任交談,然后再分析科任教師這樣做的原因與目的,科任老師的出發點是為她好的,如果老師不管她,那才是對她的不負責任,只是在那樣的氛圍中說了不該說的氣話。并告訴她科任老師之前對她的肯定和贊美。最后讓他分析自己在這件事中處理的方法是否正確,這樣學生也比較易于接受,引導學生主動向科任老師認錯。當然要做好科任老師的思想工作,以免矛盾激化。在學生向科任老師認錯的過程中,科任老師也會主動的說出自己的不足。這樣不僅不會讓科任老師丟面子,還會增進師生的感情,讓學生欣賞老師。
第三,班主任應該主動邀請任課老師參與班級管理
有些科任教師對所教班級的基本情況不很清楚,對學生也了解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手段,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及時、主動地與科任教師交流本班情況,才能使科任教師對學生個體和整個班級的各種情況了解更全面、更客觀,切合實際,使工作更有成效。此外,經常與科任教師交換意見,了解學生上課的表現及學習的動向,認真聽取科任教師對學生有關情況的反映和對本班工作的建議、意見。這樣,不僅可以協調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通過聽取科任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班級管理的方法與策略。因此多跟科任教師交流班級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以上工作與科任教師不斷取得聯系,增進信任,進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使班級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逐步使科任教師感受到和諧集體的工作優勢,體會到與班級搞好關系
,才更有利于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樣,科任教師的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也就成為自然的事了。師生沖突是教育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不可能完全消除沖突,更不能壓制沖突,因為壓制沖突只能為下次更劇烈的沖突埋下隱患。因此,我們教師不但要建立看待沖突的正確觀念,更重要的是要把沖突視為可解決的問題,注重師生沖突的協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趣味導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學生以前所接觸的平面圖形都能用直尺準確量出它的周長,而對測量閉合曲線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安排教學活動。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同學們可用直尺和布條去測量,具體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表暱?,課堂是人人參與,你搞那個實驗,我搞這個實驗,氣氛十分活躍,之后,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動辦法測出這幾個圓的周長”,有的說:“我認為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方法比較好”。教師先肯定他們的思維方法,然后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一個實驗:用細繩的一端系著紐扣,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跋筮@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電腦演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圓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至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π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激發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識,促進了知識的內化。
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發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之受益終生。新課程強調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積極地探究。教師盡最大努力創設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造性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讓學生憑借已有知識報出了一些是3的倍數的數,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例如:123321,213312,132231,讓學生檢驗變換后的各數還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驚奇地發現:“奇怪,怎么和原來的數一樣,個個都是3的倍數呢?”“新數和原數間有什么聯系?這里面有什么奧秘?”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興奮點轉移到教師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此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已成為一種求知的“自我需要”,產生了強烈情緒,這樣學生們就能主動深入探究,并從相互聯系中概括出“能被3整除數的特征”。學生動腦思考后概括出的知識結構不僅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深化,而且還從中挖掘了學生認知潛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主動發展,推動學生自主探索。
“方法是學習的鑰匙”。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責任就在于教學生學會學習,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更要授之以方法??梢姡囵B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善于“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織網”“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之“魚”,能掌握一些學習的基本方法,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條件去尋找解決問題、認識新事物、產生積極聯想的途徑,這是教給他們的一個發展受用的財富。一堂好的數學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學會多少;教師能指出一條路,學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師能給予一點啟示,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識;教師能引導學生歸納一些方法,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地去實踐運用。
1.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課前設置“學導單”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如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設計以下“學導單”:“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異同點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小數怎樣確定③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怎么辦?這樣堅持訓練并將預習要求,學習方法適時滲透,當學生對如何預習有一定的實踐后,提綱逐步精簡,最終讓學生丟掉“學導單”的拐杖,走上自學的道路。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每個班上總有一兩個膽小怕開口說話的孩子,教師要設計一些稍微簡單一些的問題讓他們來回答,讓這些孩子找回自信,從而敢于回答老師的問題,敢于質疑問難。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①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例如:教“正比例”時教師領學生到操場。問:現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桿的高度,怎樣測量?根據旗桿的影子長怎樣才能算出旗桿的高度?影子和旗桿有怎樣的關系?此后,讓學生量出幾種不同的桿長和各自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