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15:07:00
序論:在您撰寫三農工作思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縣農民收入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全縣各級各部門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農民增收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渠道為農民增收搭建平臺,農民收入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2008年,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384元,較上年凈增532元,增長28.7%。在農民人均純收入構成中,呈現“三增一小”的特點:一是工資性勞務收入快速增長,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務工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外出務工勞動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外出務工農民的人數不斷增多,勞務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056元,占純收入的44.3%,其中勞務收入1035元,占純收入的43.4%,占工資性收入的98%;二是家庭經營收入穩步增長,來源比較穩定。2008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性收入1013元,占農民純收入的42.5%,同比增長50.8%,拉動純收入增長18.4個百分點,是農民收入的最基礎和最具穩定性的收入來源。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756元(農業收入411元,林業收入114元、畜牧業收入227元),占家庭經營性收入的74.6%,二三產業純收入257元,占家庭經營性收入25.4%;三是轉移性收入成為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近幾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退耕還林、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帶動了農民轉移性收入的增加。2008年,全縣農民轉移性收入238元,占農民純收入的10%,同比增長19.4%,其中政策性收入190元,占轉移性收入的79.8%;四是財產性收入比重小。財產性收人主要包括各種利息、股息、投資和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收入等。2008年,全縣農民財產性收入77元,僅占農民純收入的3.2%,同比增長22.3%。
影響和制約農民增收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雖然農民收入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但農民增收的基礎仍比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較單一,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農民持續增收的困難較大。
1.收入差距較大。我縣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84元,僅占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的50%、占全省3136元的76%,也未達到全市2401元的平均水平;同時,城鄉居民收人差距繼續在擴大,2008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3元,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4倍。
2.產業化水平低。全縣的傳統種植業耕作粗放、經營單一、科技含量低,人均1.2畝耕地,僅能獲得411元的純收入;畜牧業盡管發展了一批養殖大戶,但仍然是散戶養殖;蠶桑產業發展緩慢,加工企業生產難以為繼;茶葉產業規模小,產業發展僅集中在幾個優勢村;核桃、板栗生產雖具有一定的產量,但基地規模小,相應的加工企業少,不能有效提升附加值,產業鏈短;魔芋原料基地沒有形成規模,加工企業生產時斷時續。
3.農村二三產業滯后。2008年,全縣農民從二、三產業獲得的純收入257.3元,僅占農戶家庭經營收入的25.4%,占純收入的10.8%,農民從非農產業經營得到的收入較少。特別是農村建筑業和工業落后,人均從中分別獲得收入11.6元、37.3元。
4.勞務經濟受阻。勞務收入與2007年對比呈現出三點變化:勞務收入的比重下降了5.9個百分點;增速降低了2個百分點;勞務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僅23%,增收貢獻率明顯下降,與其在純收入中占的比重不相稱。其次,受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大量農民工返鄉,就業難度增加,依靠勞務增收的難度加大。
5.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下降。受國際原油等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近幾年漲幅較大。按目前價格測算,2008年因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我縣農民種糧畝均支出增加15%;受飼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養殖業的成本也持續增加,出欄生豬的利潤空間由2008年4月份的400元/頭左右降到2009年5月的150—200元/頭,獲利空間縮小,影響了農民增收。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幾點建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著力點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逐步建立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長效機制。
1.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以產業化的思維促進農民增收。要打破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觀念,從農業內部挖掘潛力,通過調整結構、改良品種、擴大銷售等辦法,促進規模化發展、商品化經營,實現農民增收。充分發揮我縣山地多、無污染、氣候好的比較優勢,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堅持集中連片大規模和小型分散大規模相結合,做大做強林業干果、畜牧養殖、特色種植三大優勢特色產業。在產業布局上,注重科學規劃,堅持因地制宜,以流域為單元,分區域規劃、分產業布局、分類型指導,形成科學、合理、詳實的產業規劃。在產業發展上,堅持政府引導、示范推進的辦法。林業產業以板栗、核桃為主,注重提品質上規模,建設標準化新基地,改良改造老基地,在基地規模和產品品質上要實現新突破;畜牧產業以建設畜牧大縣為目標,按照“突破生豬發展、擴大牛羊規模、推進養雞生產”的思路,培育規模養殖大戶,發展規模養殖專業村、重點村;特色種植產業,按照“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的思路,著力抓好煙、藥、菜、茶、魔芋等五大特色產業。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自主創業活動,在全縣農村形成“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遍地開花”和農民群眾人人手中有技術、戶戶家里有項目,競相發展產業的大好局面。
2.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以工業化的手段促進農民增收。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用工業生產手段改造包裝農業。積極爭取陜南突破發展資金,以午峪綠色食品工業園為載體,采取招商引資、鼓勵企業和個體投入及爭取國家扶持等措施,興辦一批食品加工、生物制藥、飼料與畜產品加工、蔬菜保鮮與加工等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加大大地集團招商力度,著力抓好繅絲廠改革攻堅,盡快盤活恢復生產;擴大恒達公司(板栗食品加工)、創盛肉食品加工廠、雪櫻花魔芋精粉廠、五福酒廠生產線規模,努力實現滿負荷生產;加快綠源玉米食品加工廠、神果酒業、蓖麻加工廠、嶺南農產品開發公司建設,促進龍頭企業集群化發展。認真落實中省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擴大招商引資,激活民間資本,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或參股龍頭企業建設。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市場帶基地,推動適銷對路農產品實現規模種養,提高產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全面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著力抓好板栗、蔬菜、蠶桑、茶葉等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力發展農村運銷組織和經銷大戶,以等農貿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市場”、“雙百市場”等工程建設,鼓勵引導城市商貿企業在農村建立連鎖超市和農家店,搞活農產品流通,使農民在流通環節上增加收入。
3.發展勞務經濟,壯大二三產業,以城鎮化的思路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既要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增加農村經濟總量,“擴大分子”,又要大規模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減少農村人口,“縮小分母”。要堅定不移地走培訓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之路,整合全縣職業培訓資源,大力實施“人人技能工程”、“陽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訓項目,力爭農村每戶有1-2人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做大以“家政女”為代表的勞務品牌,促使勞務輸出由體能型向技能型、數量型向質量型、自發型向組織型轉變,努力增加農民勞務收入。要把加快城鎮化建設作為減少農民的根本舉措,大力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在抓好縣城建設的同時,加快以邊貿集鎮和高速公路、木王森林公園沿線的小城鎮建設,深化城鎮土地、戶籍制度改革,降低農民進城門檻,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鼓勵先富起來的農民進城買房定居、務工、經商辦企業,變農民為市民。支持農村能人興辦企業和外出打工返鄉創業,加快發展鄉鎮企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等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增加收入。
一、抓思路創新,確立用抓工業的方法抓農業的觀點
我街是農業大街,如何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近年來,我街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從根本上看,與建設農業強街、經濟強街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創新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傳統思維模式,用抓工業的思路、理念、機制和辦法抓農業,就是要對農業實行產業化經營,工廠化生產,市場化營銷,項目化運作,社會化服務。走一條以工促農,工農互動的良性發展道路。這應該是今后農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同時也是今后一段時期我街農業努力的一個大方向。
二、抓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為農村工業化打造強勢主體
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深化農產品加工,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件帶全局性、戰略性的工程。近幾年,我街已引進了味來調料、天牧種禽、中排糧油、思維特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明年,我們要在著力提升壯大、培育發展這批龍頭企業上做文章。今年,我街為味來調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畝蔬菜原料基地,明年力爭擴大到1000畝,以天牧種禽有限公司為龍頭,積極支持引導發展養雞業,重點發展專業喂養大戶。做好中排糧油和思維特食品引進后的基建協調工作,促其早日投產。除提升壯大現有龍頭企業外,還要著力引進嫁接一批龍頭企業,利用我街現有農業資源,大力引進資金、技術、人才興辦農字型企業。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逐步由契約聯結、服務聯結向資產、資本聯結方向發展,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三、抓農產品基地建設,為農村工業化建好“第一車間”
根據我街自然資源實際,著力在特色、品牌、規模、效益上下功夫。區域布局上,南部和東部瀕湖地區以發展水產養殖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甲魚、鯽魚、才魚為特色的武漢近郊高精水產品生產基地。種植結構上,在穩定發展糧油種植的基礎上,利用東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條件優勢和農戶有種植蔬菜習慣及種植技術的優勢,突出發展蔬菜種植。養殖結構上,除狠抓水產業發展外,要著力發展畜禽業和養蜂業,目前,全街養雞、養鴨、養豬、養牛、養鵪鶉等專業養殖大戶達50多家,已成為我街新興農業產業,我們將大力扶持,積極引導,促進畜禽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以思維特食品公司為龍頭,整合現有養蜂資源,成立養蜂協會,擴大養蜂規模。依托味來調料、中排糧油等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鄉一特的優勢產業帶,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產格局,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形成區域特色。
四、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我街農業農村實際,在現階段,僅僅依靠發展農業,難以達到加快農民增收的目的。農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農收入為主。近年來,這一趨勢十分明顯。因此,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大力發展打工經濟,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
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一是要大力發展經濟,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建議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注重發展農業中專學校、農村職業高中、農村富余人員就業培訓學校,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發揮現有成人教育機構的作用;三是建議區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職業培訓的公共財政支出,以降低農村剩余勞力就業的成本;四是要發揮勞動保障部門的作用,適時舉辦勞務輸出供需洽談會,定期勞務供求信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五是要重點抓好失地農民的安置,從根本上解決生活出路問題。
五、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工業化奠定基礎
近二年,我街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通村公路80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硬化公路。但總的來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比較落后,這制約了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和流動,制約著農村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特點,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因此,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重大。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街明年將著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我街20多座農用機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嚴重,大多[文秘站-www,,找范文請到文秘站網]不能正常運轉,水庫、塘堰、渠道淤塞損毀也十分嚴重,農業抗御旱澇災害能力十分脆弱,我街農業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收,實行稅費改革后,村已無財力進行維修改造,近幾年,我街雖投入了一部份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但終究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區委、區
政府要加大這方面資金的投入力度,力求通過幾年努力,使農業做到旱澇保收。二是加強農村飲用水的改造,做好集鎮新區自來水管網延伸,逐步達到安全用水標準。三是認真組織實施“家園建設行動計劃”,在規劃先行的前提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一)以“農業強”為著力點,著力培育高產、高效、安全、生態農業。
1.主要農產品保持高產,為糧食市場供給提供保障。
雖然6月底的強降雨、低溫寡照等災害性天氣,對水稻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全年天氣情況總體情況良好,對稻麥生長有利,同時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據統計部門數據,2015年我區小麥單產達359.1公斤/畝,再創歷史新高;水稻單產,根據全區理論測產,達671.07公斤/畝,比去年理論產量增7.39公斤/畝,預計實產可再創新高。預計2015年全區年出欄生豬約14萬頭,家禽約230萬羽,與去年基本持平。一是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全年已發放各類惠農資金2060.08萬元,其中:水稻良種補貼資金185.46萬元、糧食直補289.98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299.84萬元,小麥“一噴三防”物化補貼40萬元,6月底的強降雨專項救災補助140萬元,種禽補貼58.8萬元,漁業補助25萬元,能繁母豬補貼21萬元等等。二是新品種、新技術應用到位。揚輻麥4號(小麥)、__23號(水稻)等主推品種覆蓋率達85%以上。小麥機條播、水稻機插秧、稻麥秸稈全量還田、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等高產栽培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并建立市級商品化集中育秧基地6個。三是高產創建效果明顯。全區創建高產增效創建萬畝示范片6個(水稻4個、小麥2個),面積6.32萬畝,占稻麥種植面積的35.1%。
2.高效農業穩步發展,農業設施化、科技化、農機化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高效設施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通過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永久性“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園藝作物標準園等高效農業載體建設,抓各級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各類涉農項目申報,推進設施蔬菜、花卉苗木、優質稻米等特色產業發展,全年開建各級高標準農田項目7個,其中國家級3個、市級4個,組織鄉鎮、企業(合作社)申報高效設施農業、土地治理項目等45個,爭取財政扶持資金2431萬元,預計全年建成高標準農田3.65萬畝,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0.6萬畝。二是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引導企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引進和扶持“中科院遺傳資源研發中心(南方)現代農業基地建設”項目和一正農業科技“灰樹花”項目等,我區已累計開展培訓8次,累計培訓農民1060人次;全區已有9家農業企業通過電商平臺實現交易金額824.9萬元。三是農機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全區共有農機合作組織合作社55家,共登記在冊高速插秧機169臺,收割機140臺,中拖234臺,秸稈還田機210臺,大型條播機117臺。2015年的新購農機購置補貼210臺,享受省級補貼資金497.88萬元,比2014年度凈增長196%。秸稈還田、機插秧推廣力度不斷加大,今年夏季秸稈機械化還田8.08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上路運輸拖拉機的檢審、農機維修點建設等工作也在扎實有效開展。
3.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保障。
繼續加強各項監管監測和整治力度,全區農畜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一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目前我區擁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99人,協管員121人,企業內檢員35人,全面構建起“層層負責、網格到底、責任到人、全面覆蓋”的市、區、鎮(園區)、行政村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二是加強專項整治力度。全年開展各類專項檢查6次,并對重點生產基地及農資經營店開展不定期突擊抽查,累計出動檢查人員626人次,檢查生產經營戶、企業209家次,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目前已完成省市例行監測、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區級監督抽檢及鎮蔬菜農殘速測等5大類采樣任務1757批次,服務農戶(企業)223戶,合格率為99%。四是加強三品認證管理。今年復查換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5個,新申報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1只,續展綠色食品2只,目前全區累計已擁有無公害農產品137只,無公害農產品產地65個,其中水產品產地5個,綠色食品28只,有機農產品1只。五是加強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和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年開展三大防疫行動,完成禽流感監測3000多份、口蹄疫監測550份、“瘦肉精”監測上萬份,生豬屠宰檢疫、產地檢疫、無害化處理、獸藥監管等逐步規范,全區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畜水產品安全事件。
4.創森工作加速推進,農業生態效應逐步顯現。
通過任務明確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氛圍營造到位、督查跟進到位、線點調查到位、臺賬收集到位“六個到位”,今年已完成低產林改造1028畝;建成省級綠化示范村10個,包括森林生態示范村2個; 完成300畝水岸生態廊道建設;建成__區__市級濕地公園1處,面積1000畝;完成全區26240畝市級以上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5%以上。
(二)以“農村美”為落腳點,全面提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1.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今年組織__鎮__村、__鎮__村等村申報美麗鄉村示范村,以“四美一特”為目標,發展農游特色,堅持強村富民,全面推進規劃編制提升、農游資源開發、農家樂機制創新、集體增收項目建設。
2.農村環境長效管護持續推進。堅持對全區18個“三星級康居鄉村”、277個“二星級康居鄉村”和768個“環境整潔村”共計1063個自然村進行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實行月檢查季
通報制度,進一步完善區、鎮、村三級共管機制。3.畜禽養殖標準化、生態化持續推進。通過推廣優良品種、裝備先進設施、規范生產規程、完善防疫制度、強化糞污綜合治理五項重點,規模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今年完成創建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1家。
4.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持續推進。強化“多規合一”機遇意識,突出上圖落地要求,開展基礎調研工作,明確初步保留的中心村、居民點布局。同時堅持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大行政村農村公益設施建設力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拓展村級公共服務功能,推動智慧城區建設向行政村(社區)延伸。加快西部中心鎮、特色村建設步伐,提升對農村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東西部地區均衡發展,先后建成__鎮__村、__村2個村社合一示范點。
(三)以“農民富”為出發點,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民收入。
1.深化農村改革與創新。一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度。今年6月份完成鎮村試點工作后,全區50個村、9個涉農社區,計1483個組已全面開展確權工作,現已完成業務培訓、組織發動、入戶調查等工作,整體進入測量制圖階段,預計今年將完成1112個組,占75%。二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到目前全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面積已達16.24萬畝,流轉面積占承包面積19.83萬畝的80%。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家,入股面積5.12萬畝。全區認定和備案家庭農場302家,面積5.48萬畝,其中發展區級示范家庭農場20家。三是規范發展農民合作社,開展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通過開展合作社成員培訓、發展生產服務型合作社、規范合作社運行機制等途徑,重點培育三好三強示范性合作社和新型合作組織,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提檔升級,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貸款等權能,培育發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等工作。
2.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據區統計部門調查,預計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增10 %,達年度計劃目標。一是提升低收入戶幫扶增收工作質量。深化扶貧幫困工作,推進新一輪扶貧開發行動,有效組織實施富民工程,鎖定幫扶對象,做到工作到村、扶貧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監測脫貧進展,對全區近2000戶低收入農戶家庭基本情況、脫貧進程和幫扶情況等進行調查登記工作,為開展低收入戶脫貧幫困工作提供直接依據。二是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全區已有18萬人被納入到保障范圍,其中5萬人次辦理補繳, 2.2萬人享受平均1040元/月的退休金, 2.8萬人享受550元/月的第四年齡段基本生活保養金,建立起了城鄉一體的保養金自然增長機制。三是提高勞動力轉移水平。建立區鎮村三級勞動力轉移培訓登記平臺,拓寬勞動力轉移培訓途徑,形成培訓、就業、管理一體化的工作機制。突出勞動力就業前、后的跟蹤管理服務工作,確保全區每戶農戶有1個以上勞動力在非農產業實現就業,并對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農村勞動力實行充分就業。四是穩定農戶農業經營收入。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高效設施農業保險等政策。全區落實高效設施農業保險919.07萬元,占農業保險保費的60%以上。落實農戶家庭財產保險保費341.016萬元,對全區11.3672萬農戶開展農戶家財險保險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五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繼續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扶持34個經濟薄弱村開展物業增收工作,確保各類物業增收項目發揮效益,進一步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益。規范村組三資管理,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實行村組財務雙、村級收入預決算等財務管理制度。全面建成區鎮村“三資”信息化三級聯網監管系統,并建立圖文結合的資產明細臺賬,實現集體資產動態管理。開展村級“四有一責”建設工作,2015年組織3個鎮積極創建市級“四有一責”示范鎮工作,提升村級組織的規范化建設水平。
(四)以水利基礎建設為抓手,全區水利工作成效顯著。
全力推進水利基礎工程建設,落實水利管理改革,今年總投入資金約1.26億元,全區水利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1.全面完成各項水利基礎工程建設。
一是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順利建設。2011、2012年度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已通過市級驗收。2013年度項目已完成所有工程量,部分標段已完成區級竣工驗收。2014年度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總體任務的60%。2015年度項目10月15日召開動員會,中標單位已進場開展施工的前期準備。二是__大江側應急拋石護岸工程順利完工。__拋石護岸工程于4月份完工,長355米,拋石量18753.6m,確保__大堤岸基穩定,保證了__港的安全。三是沿江四大圩防洪除澇工程建設完成。新建1m3/s灌排站一座,改建泵站5座,配套新建650米箱涵以及節制閘3座、疏__水系3500米等,已全部完工并投入運行,經歷了今年汛期多次強降雨的考驗。四是省莊河(東海路-友誼河)河道工程完成。新開河道867米及河岸兩側的重力賓格擋墻,開挖土方8.5m3,向南延伸至友誼河,溝通了__河、__河、__河的水系框架,提高了化工區的防洪排澇能力和水環境質量。五是防汛指揮系統建設基本完成。對__鎮和城區等19座引排站實施智能化改造,并建立__鎮防汛指揮中心、__區防汛指揮中心,配備了防汛決策指揮系統、防汛防旱視頻會商系統、防汛物資倉庫管理系統、防汛災情實時上報系統、防汛值班系統等等,工程總投資約560萬元,目前,硬件建設已完成,所有水雨工情實時數據已能采集并上傳到服務器。六是__(__段)治理工程基本完工。__北段河道3.39km已全面清淤整治,生態格賓網護坡、疊塊擋墻等工程量已完成,解決了水土流失、易淤積等老大難問題。七是十里__閘站,老__南、北段延伸工程基本完工。__鎮十里__閘站工程已經基本建成,并通過了水下方驗收;老__南、北延伸工程均已完工。十里__、老__、__湖構成了__鎮新鎮區新的水系框架,并成為該鎮水環境的新亮點。八是水美鄉村建設有序推進。今年我區將河道溝塘輪浚工程、區清水工程與水美鄉村建設、農村水環境建設有機結合,列入2015年清淤計劃的13條鄉級河道、342座溝塘,土方量137.
6萬方,目前已全部完成;另外計劃疏浚河道6條,溝塘161座,護岸1075米,目前正加快工程建設。2.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啟動有關水利規劃編制。繼__鎮完成鎮級水利規劃編制后,__、__、__三鎮均編制了鎮級水利規劃,并于2015年5月6日完成了專家評審,已得到所在鄉鎮批準定稿。全區水利“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初稿,“十三五”河道溝塘輪浚規劃編制文本也已完成。二是全面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區政府下發了《__市__區(__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全區小型水利工程分為農田水利工程、城鄉河道工程、防洪保安工程三大類。結合區政府資產清查登記工作,對全區小型水利工程產權進行了分類分級界定。三是河道長效管理工作繼續保持全市第一。通過實施“河長”制管理模式、“流動紅旗+流動獎金”制度、自查與巡查相結合的督查制度,我區河道長效管理工作在今年__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的月度考核中連續每個月均保持第一。四是新__延伸__(__區)及綜合配套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開。為配合國家推進新__延伸__工程,我區全力抓好綜合配套整治工程的前期調研、可研編制、融資融券等工作,現已成立__新美水務有限公司,以該公司為承接服務主體,全力推進新__主線和配套工程的實施。五是節水工作有序推進。全區節水型器具改造項目已于2015年6月11日通過市級驗收。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工作有序推進,7家企業市級節水技改項目、2家市級節水型學校已通過驗收。
3.扎實開展防汛搶險,確保安全度汛。
一是發動早、責任明。5月16日我區召開全區防汛防旱工作會議,簽訂責任狀,明確各防指單位職責,修訂下發應急預案,部署防汛防旱工作。二是檢查嚴、整改實。針對去年多次暴雨暴露的問題和重點區域,認真組織各防汛責任單位集中力量進行汛前檢查,并采取有力措施在汛前解決險工隱患,區防指進行跟蹤督辦。三是物資足,隊伍強。全區共儲備各類水泵及配套機具27臺套,膨脹麻袋2000只、100KW發電機1套、移動照明車1臺、草包3.76萬只、編織袋14.6萬只、毛竹3200枝、鐵絲元釘1270公斤、土工布(彩條布)6000平米、柴油19噸。組建防汛搶險隊伍67個共935人,為我區的防汛搶險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四是反應快,力度大。6月份以來,我區連續遭受三次雨的襲擊,尤其是6.27特大暴雨,面降雨量288.7mm,各大主要__河道均遠超警戒水位,使我區的部分中心城區及農村受澇成災。我區迅速行動,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區防指各成員單位一手抓抗災救災,一手抓恢復生產,把全區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同時,與國開行聯系落實了一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全區304處區級水毀、應急搶險和區域治理等水利工程的建設。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和水利現代化,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在深化農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農業和水利現代化工作上取得新成就,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上取得新進展,為實現全區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幸福增收和蘇南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繼續提供有力支撐。
1.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2016年要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證書發放、入庫歸檔、驗收等工作,同時開展新橋鎮7個村確權確股工作(4個社區為不確權社區)。為此,將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把好質量關。按規定操作程序,做到每個環節規范、合法、有效,確保承包面積明、四至清、社員準、登記全,實現“確實權、頒鐵證”目標,農戶滿意率達95%以上。二是把好進度關。在下階段推進過程中重點把好工作例會關、情況統計關、督查指導關。三是把好驗收關。結合市督查要求,組織回頭看,對不符合技術規程的、不符既定路線圖操作的進行全面整改,做到政策統一、群眾滿意、程序規范,不達標不驗收,不留后遺癥,確保確權登記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2.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以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為“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開好頭、起好步。一是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加快高產新品種、高產新技術的普及化,加大技術指導培訓力度,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二是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全面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專用配方肥,通過源頭控制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途徑,改善土壤結構、提升耕地質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加快農業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食品工業園規劃建設,促進糧食、蔬菜、果品等特色優勢產業的集聚化、規?;?、標準化發展,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加快休閑觀光農業發展,重點打造“兩橫一縱”三條旅游軸線。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積極引導各類農業市場主體發展電子商務,強化特色產業與電商嫁接,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特色產業電商化、信息服務數字化。四是加快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強化品牌創建,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園藝作物標準園中積極推行“五化”:規?;N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把生產安全、健康、放心的農產品放在第一位,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以新__延伸__工程為契機,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進程。
新__延伸__工程位于我區__、__、__、__四個鎮,為我區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我區以新__工程為契機,同步編制了綜合配套整治工程規劃,主要包括整治河道99條315.08km(含護岸建設126.03km);配套建設橋梁71座;節制閘8座;泵站22座;河道生態防護678.74萬m2;污水管網建設100km;灌排系統改造和其他措施項目等建設內容。這些工程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善我區的水利基本框架,為水利現代化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016年我局將根據上級和區的要求,繼續抓好新____的前期工作,積極利用國家政策進行融資融券,解決建設資金問題,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4.加強“三資”管理和構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促進村級經濟增收和農民增收。
一是建立全區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管理體系。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依托農經部門成立區鎮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實行農經部門和交易市場合署辦公的體制,形成區一級市場帶動、鎮村二級市場為主的農村產權交易體系。進一步強化鎮農經機構建設和人員配備,明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與監管、家庭農場和農民合
作社管理、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監管等工作職能,確保事有人干、責有人負。健全產權交易市場管理機制。將國辦、省辦規定的類交易品納入市場公開交易,嚴格執行市場流轉主體交易實行公開招標、拍賣、出租等流轉政策規定,防止暗箱操作、私自流轉等現象,防止集體資產管理失控等農村產權交易活動不公開、監督不到位的現象發生,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二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效益。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高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社經營水平與規模,全區適度規模面積提高5個百分點。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通過家庭財產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措施,提高農民財產性保障水平。促進集體經濟發展,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長效管護等工作,改善農村發展環境;通過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拓展村級經濟發展功能,提高集體資產收益水平,為農村發展提供硬件保障。5.繼續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全區綠色生態水平。
一是加快推進創森工作。全面扎實地做好創森掃尾工作,在全面深入鞏固已有工作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對城鎮森林建設、綠色通道建設,特別是森林公園建設等未完項目的推進及督查,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減,堅持把工作做精做亮,打造全市創森工作的__名片。同時做好宣傳和迎檢工作。二是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積極培育鎮、村新的產業集聚區和鄉村旅游等農業新業態,促進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20__年工作情況
(一)農村經濟日益繁榮。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傳統農業逐步退出我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農村經濟,我區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現代農業,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實現了農村經濟較快速度增長。今年預計可實現農業總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3.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工資性收入4419元,同比增長32.2%,占可支配收入的46%,農業農村經濟日趨繁榮。
(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一是水利建設卓有成效。去冬今春,全區共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設資金7.3億元,啟動并完成市級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項目10個,區級重點工程4個,全區千畝以上堤垸基本達到了50—100年一遇的標準,基本實現旱澇無憂。今年我區再次奪得全市“芙蓉杯”水利競賽一等獎。二是農村公路建設成績斐然。今年新建了自安到大明大道、長青路到大明兩條交通次干道,同時硬化村級公路10多公里。目前,全區農村公路總通車里程已接近200公里,提前三年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三是生態建設穩步推進。加大了保護森林資源力度,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打造宜居城區。全年投入建設資金1100萬元建設太陽山森林公園二期工程,修建公園車行游道、步行游道和觀景涼亭,在公園入口廣場改造和種植桂花樹。在轄區內各采伐跡地和火燒跡地補植造林300畝;綠化村級公路4公里。
(三)新農村建設取得突破。我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整體要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抓好大明示范村打造。一是產業進一步發展。突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南山乳業、地寶龍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大明村在原有43家企業進駐并發展的基礎上,新引進長沙永利紙品等5家企業。沿大明大道形成中小型工業產業帶。二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今年新建了自安到大明、長青路到大明兩條交通次干道,同時硬化村級公路10多公里。加大了污水處理力度,投資1000萬元在大明大道南側修建污水處理站;加強了農村清潔能源建設,農電改造基本完成。三是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以“三改三整一分離”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全面展開,完成改水改廁280戶,新建垃圾圍子36個,建成農民公園1個,一個環境美、產業強、風尚好、農民富的現代化新村莊初具雛形。
(四)基礎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三防”工作取得全面勝利。水利防汛實現了不潰垸垮堤,不死一人的工作目標。今年8月,我區遭受了特大干旱的侵襲,導致4.2萬畝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部分農民出現飲水困難。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區委政府以人為本,及時定點送水,發放防暑藥品,科學調度用水,確保人畜飲水安全,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勝利;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組織建設和設施建設,今年全區未發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災事故。健全專業防疫隊伍和快速反應體系,狠抓源頭治理,有效控制了各類疫情。二是農村各項事業統籌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一費制”全免落實,進一步健全了農村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和農村低保制度,實現應保盡保。農村干部實行班子成員績效考核機制和積分管理制,激發了農村工作活力
二、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經濟實力更強,生態環境更優,人民生活更富”的奮斗目標,以推進城市化為契機,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一重點,完善兩大改革,培育三大產業,健全四大體系,強化五大措施,實現我區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突出一個重點。抓住農村城市化這一契機,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的對接。
2、完善兩大改革。一是完善農口系統內部改革,包括全區水管體制改革、獸醫體制改革以及農村合作經濟體制改革等。二是農村拆遷安置政策的改革;由于農村城市化的加快,許多農民在逐步轉化為市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失地農民要逐步依法納入社會保障。
3、培育三大產業。一是培育休閑產業,要根據全區的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把現有的休閑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包裝對外宣傳,做大做強做出品味;二是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繼續支持和扶持南山乳業、金霞糧油等大型農產品加工業的建設和發展,鼓勵各種農產品加工業企業落戶我區;三是培育民族湘繡業。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工作會議部署,今年我省“三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和省委《實施意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以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為主線,圍繞“穩糧食、促增收、強基礎、保民生”的要求,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強化惠農政策,加快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我省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努力在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一)以貫徹落實省委《實施意見》為抓手,著力在強化農村改革發展的合力上取得新進展。以中央《決定》和省委《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為契機,努力形成各方合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一是要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宣傳輿論工具,加強對中央《決定》和省委《實施意見》精神的宣傳,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從去年12月起由省委組織部、省農辦和省委黨校一起對全省1200名鄉鎮黨委書記分4批進行集中培訓。同時,要抽調人員分赴農村開展宣講活動,真正把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迅速傳送到農民群眾手里。二是切實明確職能分工。以最快的速度把《實施意見》逐條分解給省級各個部門,督促各級各有關部門根據分工抓緊制訂好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實際工作方案。三是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好有關配套政策。省里要重點抓好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加快流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促進農村宅基地整理開發、農村金融體系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培育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扶持山區經濟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等方面的政策調研,并就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等方面積極穩妥地開展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出臺單項性政策文件。
(二)以促進農民創業就業為抓手,著力在拓展農民增收門路上取得新進展。圍繞到2012年全省農民收入要達到11000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得到有效遏止的目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的投入,以更大的力度來推進農民創業創新和就業增收。一是加大有關政策的研究和扶持力度。充分運用好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信貸政策,在改善農業農村發展環境、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選取一些投資項目,以有效拉動內需、刺激農村消費和增加農民收入。在刺激農村消費需求方面,今年中央進一步加大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并積極推動家電下鄉(今年中央對農機補貼的專項資金將從去年的40億元增加到100億元),我省既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同時也要根據實際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農村宅基地整理的力度,以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探索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途徑;進一步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優化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直接促進農民增收就業。在農民創業就業的服務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民的信息、金融、技術等服務,特別是會同人行落實好縣域銀行存款的70%用于“三農”的規定。在財政投入方面,要圍繞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廣泛運用財政貼息的辦法,來引導農民和社會資金投向“三農”,特別要借鑒工業的做法,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把工商企業貼息政策延伸到農業有關項目。目前考慮至少可覆蓋4個方面:農產品加工業,優勢特色農產品、水產品、林產品等開發項目,包括休閑觀光農業在內的農家樂項目,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貸款項目等。二是全面拓展農民創業的領域。把發展現代農業、家庭工業、來料加工、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農村社區服務業作為推動農民創業就業的新領域。當前尤其要把大力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作為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來抓,把推進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很好地結合起來,以村莊整治帶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加快發展。三是繼續推動農民創業方式轉變。根據當前農民創業環境的變化,積極鼓勵農民通過聯合和合作的方式開展創業,鼓勵農村能人“二次創業”和“走出去”創業。加強對農村中小企業財稅支持,扶持農村中小企業加快成長。四是要全面提升農民創業就業的能力。實施農村成人“雙證制”教育,大力開展先進實用技能和公民素質教育。開展靈活培訓,探索項目化培訓、網絡遠程培訓等多樣化培訓,努力提升農民培訓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三)以培育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著力在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新進展。從我省已全面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實際出發,切實加大現代農業的建設力度。一是要大力推進農業規?;s化經營。落實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政策。加緊制定實好促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政策,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加快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尤其要積極鼓勵工商企業投資現代農業,加強對青年農民、生產能手、合作社社長等的培訓,為促進土地加快向規模經營集中創造條件。二是深入推進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體系建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充分利用我省優勢自然資源,做大做強有比較優勢的10大農業主導產業,再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強縣強鎮強村。實施低質低價農產品提升工程,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使優質安全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把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和推進農業多功能化作為戰略重點來抓,扶持發展一批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著力形成農業三次產業聯動發展的新格局。三是著力加快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全方位推進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有效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和農產品檢測資源,促進農科教與產學研相結合,全面實行責任農技員制度,充分發揮責任農技員在農技推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作用。抓好“三位一體”農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協調推進機制,使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和信用合作成為服務農民的重要平臺。四是全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水利投資要達到230億元,5年內將達到1100億元,到2012年全面完成錢塘江等主要江河309公里干堤建設任務。實施1000萬畝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加快推進農業中低產田改造、漁業和氣象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以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為抓手,著力在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上取得新進展。按照城鄉“一盤棋”和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的要求,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圍全面推進以中心鎮和中心村為載體的農村新社區建設,使全省城鄉人口和村莊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一是進一步完善統籌城鄉建設規劃??茖W編制和完善城鄉建設規劃和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嚴格規劃實施。在中心鎮規劃區建設一批新型農民居住小區;搞好中心村規劃布局,引導農村人口向中心鎮和中心村集聚。并結合我省低丘緩坡資源量大面廣的特點,會同有關部門和市、縣(市區)探索開展緩坡村落建設的思路。二是積極推進投入機制創新。在充分利用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有利時機,會同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與中央有關項目對接,爭取中央有關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支持,并要求省級今后幾年用于村莊整理和下山搬遷專項資金提前到以后兩年增加使用。三是加快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全面完成4000個待整治村的建設任務,提升1000個已整治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新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農戶96萬戶,垃圾收集處理的行政村覆蓋面提高到80%以上,新增衛生廁所58萬戶,新增村內主干道路6500公里以上,提升全省村莊綠化水平,并探索建立農村道路和村莊環境維護的長效機制。四是加快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社區延伸,大力發展農村社區服務組織,理順和健全農村社區管理服務體制,建設一批設施完善、功能完備的服務中心。
(一)總體思路
圍繞探索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建設現代農村樣板、培育現代農民隊伍的思路,通過推進人口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的實施路徑,利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全省最具規模的精品苗木基地、最具示范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基地、最具影響力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和最具吸引力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使__成為全省最具發展活力、最具文化張力、最具和諧魅力的生態經濟縣和休閑度假區。
(二)主要指標
按照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6大方面、24項指標體系,立足全省前茅、力爭全國上游,到2020年,建設水平綜合得分達到85分左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其中,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3萬元,年均增加10%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65%左右,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70%以上,農戶參加合作社比重達到75%以上,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同時,城鎮化水平力爭達到60%。
堅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設,釋放三大活力、做好四項工作、實施五大項目。
(一)深化改革,釋放三大活力
1、釋放土地活力。在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的基礎上,依托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完善各項功能,拓展交易品種,建成網絡信息交易平臺,實現鄉鎮產權交易所全覆蓋,構建立足全市、面向全省,集信息、產權交易、資產評估和抵押融資等功能于一體的為農服務綜合平臺,提高農村要素資源利用效率。
2、釋放經營活力。加大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涉農協會的扶持力度;加強涉農協會體系建設,完善行業標準、規范主體行為,實現經營主體互助發展、抱團發展、集群發展;開展示范創建,每年創建10個示范合作社和聯合社、10個示范家庭農場,培育3個省級龍頭企業。到2020年,力爭新增2個國家級龍頭企業,農產品銷售總額突破100億元。
3、釋放服務活力。加快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在金融創新上,完成信用體系建設,以金谷農投為依托,加強與郵儲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對接,探索建立“金融機構+擔保公司+經營主體”融資模式,五年內實現新增涉農貸款翻番;營銷模式上,以發展互聯網農業為重點,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和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試點,每年培育2個年銷售額300萬元以上電商示范企業,五年內電商銷售額突破20億元;科技支撐上,加快建設__農業“硅谷”,深入探索政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完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職業化培訓機制,建立1000人的技術經紀人隊伍、2000人的技術推廣隊伍;風險防范上,加強與國有控股保險公司合作,建立“政府補貼、經營主體自繳、保險公司共擔”機制,不斷擴大保險覆蓋面。
(二)統籌推進,做好四項工作
1、加快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步伐。擴大規模,持續實施“四個一”工程,重點打造設施蔬菜、苗木花卉、紅棗和有機小雜糧的4個10萬畝農業產業基地;提高品質,以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為重點,健全農產品質量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功能,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建成10個千畝精品設施蔬菜園區、10個現代化規模養殖示范場、1個萬畝高標準水果種植基地和1個萬畝高效紅棗示范園區;支持品牌創建,重點培育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加快優良產品向優勢品牌轉變,建成全省最具示范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加快推進農業一二三產相融。圍繞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持續推進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大力發展“第六產業”。以鄉村旅游為重點,打造“谷色古香、養生__”品牌,發展生態農業、都市農業、養生農業,娛樂農業,實現旅游人次和綜合收入雙翻番,建成全省最具吸引力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3、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水平為重點,實施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和宜居示范四項工程。實現500人以上行政村(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90%的村生活垃圾得到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到50%以上,創建高標準宜居示范村50個,成為全省最具代表性的美麗鄉村。
4、加快推進農村治理法治化。扎實開展市級農村治理法治化試點工作,厘清鄉村權力、責任清單和村民權力義務清單,加強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做好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兩篇文章,實現法律宣傳、法律顧問和人民調解全覆蓋;完善農業農村相關
規章制度和村規民約,依法規范各類主體行為,將“三農”工作納入法治軌道。(三)引領帶動,實施五大項目
1、____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依托金谷農投和__農大,5年內完成投資10億元,占地1萬畝,建成以綜合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園、農業科技創新園和現代農業示范園為主的“一區三園”;完善脫毒快繁育苗工程中心運營機制、建成生物技術工程中心,打造全省資本農業、科技農業展示區,占領全省優勢農業制高點。產值實現20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輻射周邊縣市農戶1萬戶。
2、__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以__省投資集團為主體,投資30億元,占地1200畝,建設期貨市場、產業孵化中心、精深加工基地和網絡交易平臺等項目。通過5年時間,建成中部六省最大的集農產品展示展銷、物流配送、檢驗檢測和精深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經濟體,建成全省最具影響力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實現農產品年吞吐能力50億公斤、利潤3.7億元。
3、精品苗木基地。以森禾種業為主體,投資1億元,按照“園林園藝化、戶外家居化、苗圃公園化、農業娛樂化”的理念,建設千畝精品苗木基地,帶動__鄉、__鄉兩大苗木基地提檔升級,加快產業鏈條向前、后端延伸,提高產業附加值,整體提升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級次,引領未來苗木花卉發展方向,建成全省最具規模的精品苗木基地。
4、南山生態修復綜合提升項目。投資2億元,持續開展邊山一線的生態修復,帶動鄉村旅游景點、養生養老基地建設,5年內,完成投資20億元,建成30個鄉村旅游景點、10個生態莊園和以__文化養生健康城為重點的5個養生養老基地,使__成為全省最具發展活力、最具文化張力、最具和諧魅力的生態經濟縣和休閑度假區。
5、__金谷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發揮產業基金公司作用,豐富基金品種,與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發揮擔保公司作用,有效解決農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探索建立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投資模式,成為輻射__乃至__的綜合性資本平臺。
盡管__的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效,但要全面完成試點任務和“十三五”三農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在土地、科技、風險防范等方面仍有諸多制約因素。
(一)在土地上,建議加快建立省級土地流轉交易網絡平臺,出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具體實施辦法,確保農民“失地不失利”;出臺針對農業各類經營主體擴大生產規模和配套基礎設施所需建設用地指標供給辦法,有效破解各類經營主體做大做強的土地瓶頸問題。
(二)在科技上,建議構建省、市、縣三級資金統籌機制,支持__縣在互聯網農業上開展示范,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互聯網+物流網平臺,建立農產品大數據庫,構建全鏈條式的科技服務體系,預測市場趨勢、降低農業經營風險。
(三)在農業保險上,建議建立省、市、縣三級統籌的保險風險基金和補貼政策,以我縣為試點,擴大涉保品種覆蓋面,提高賠付額度標準,推進種子種苗保險、政策保險,探索價格保險。
(四)在人居環境改善上,建議推進分布式能源建設,構建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避免二次污染,提高農產品安全水平;推廣燃氣式分布式能源,解決電價偏高和供熱措施不足的問題,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現代農業測評主要指標注釋
1、現代農業示范區綜合得分:等于或高于75分為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
2、高標準農田面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60%,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值為75%。
3、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75%,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90%。
4、科技貢獻率:2014年全國為55%,農業部韓長賦部長講話中談到,到2020年全國為60%。
5、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40%,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70%。
6、畜禽規?;B殖水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60%,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80%。
7、農業標準化水平:即三品認證農產品產量比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40%,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50%。
8、農業產業化水平: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值,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2.7:1,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3.5:1。
9、農業組織化水平:農戶參加合作社比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55%,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75%。
10、社會化服務水平: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4%,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6%。
11、財政支持水平:農林水事務支出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重,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15%,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20%。
12、金融投入水平:農業保險深度(農業保費收入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比值),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1%,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1.5%。
13、糧食生產水平:糧食總產量年均增長幅度,基礎目標值為2%,發展目標值為3%。
14、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值為100%。
15、農民收入水平: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23000元,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40000元。
16、水資源利用水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0.6,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值為0.7。
一、抓思路創新,確立用抓工業的方法抓農業的觀點
我街是農業大街,如何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近年來,我街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從根本上看,與建設農業強街、經濟強街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創新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傳統思維模式,用抓工業的思路、理念、機制和辦法抓農業,就是要對農業實行產業化經營,工廠化生產,市場化營銷,項目化運作,社會化服務。走一條以工促農,工農互動的良性發展道路。這應該是今后農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同時也是今后一段時期我街農業努力的一個大方向。
二、抓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為農村工業化打造強勢主體
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深化農產品加工,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件帶全局性、戰略性的工程。近幾年,我街已引進了味來調料、天牧種禽、中排糧油、思維特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明年,我們要在著力提升壯大、培育發展這批龍頭企業上做文章。今年,我街為味來調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畝蔬菜原料基地,明年力爭擴大到1000畝,以天牧種禽有限公司為龍頭,積極支持引導發展養雞業,重點發展專業喂養大戶。做好中排糧油和思維特食品引進后的基建協調工作,促其早日投產。除提升壯大現有龍頭企業外,還要著力引進嫁接一批龍頭企業,利用我街現有農業資源,大力引進資金、技術、人才興辦農字型企業。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機制逐步由契約聯結、服務聯結向資產、資本聯結方向發展,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三、抓農產品基地建設,為農村工業化建好“第一車間”
根據我街自然資源實際,著力在特色、品牌、規模、效益上下功夫。區域布局上,南部和東部瀕湖地區以發展水產養殖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甲魚、鯽魚、才魚為特色的武漢近郊高精水產品生產基地。種植結構上,在穩定發展糧油種植的基礎上,利用東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條件優勢和農戶有種植蔬菜習慣及種植技術的優勢,突出發展蔬菜種植。養殖結構上,除狠抓水產業發展外,要著力發展畜禽業和養蜂業,目前,全街養雞、養鴨、養豬、養牛、養鵪鶉等專業養殖大戶達50多家,已成為我街新興農業產業,我們將大力扶持,積極引導,促進畜禽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以思維特食品公司為龍頭,整合現有養蜂資源,成立養蜂協會,擴大養蜂規模。依托味來調料、中排糧油等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鄉一特的優勢產業帶,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產格局,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形成區域特色。
四、抓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我街農業農村實際,在現階段,僅僅依靠發展農業,難以達到加快農民增收的目的。農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農收入為主。近年來,這一趨勢十分明顯。因此,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大力發展打工經濟,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
抓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一是要大力發展經濟,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建議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注重發展農業中專學校、農村職業高中、農村富余人員就業培訓學校,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發揮現有成人教育機構的作用;三是建議區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職業培訓的公共財政支出,以降低農村剩余勞力就業的成本;四是要發揮勞動保障部門的作用,適時舉辦勞務輸出供需洽談會,定期勞務供求信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五是要重點抓好失地農民的安置,從根本上解決生活出路問題。
五、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工業化奠定基礎
近二年,我街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通村公路80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硬化公路。但總的來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比較落后,這制約了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和流動,制約著農村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特點,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因此,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重大。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街明年將著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我街20多座農用機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嚴重,大多不能正常運轉,水庫、塘堰、渠道淤塞損毀也十分嚴重,農業抗御旱澇災害能力十分脆弱,我街農業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收,實行稅費改革后,村已無財力進行維修改造,近幾年,我街雖投入了一部份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但終究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區委、區政府要加大這方面資金的投入力度,力求通過幾年努力,使農業做到旱澇保收。二是加強農村飲用水的改造,做好集鎮新區自來水管網延伸,逐步達到安全用水標準。三是認真組織實施“家園建設行動計劃”,在規劃先行的前提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