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5 03:48:28
序論:在您撰寫實習護生自我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針刺傷 防護對策 原因分析 實習護生
針刺傷是一種皮膚深部的,足以使受傷者出血的意外傷害,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危害。可導致二十多種血源性疾病,最嚴重的包括感染艾滋病(HIV)、乙肝(HBV)、丙肝(HCV)。大量研究證實:護士是發生針刺傷及感染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高危職業群體。實習護生由于自我防護意識淡薄,操作不熟練,臨床經驗缺乏,發生針刺傷的概率更大。由此可見,如何有效地減少針刺傷的發生率,減少血液疾病的傳播,是加強護生職業防護培訓的重要內容。
一、針刺傷原因分析
1.職業暴露
護理是一份隱藏諸多職業風險的工作。護生在實習期間,有很多的護理操作要頻繁使用銳器,如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這些穿刺針常帶有患者的血液、體液。我國是HBV高發的國家,HCV、HIV近年來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趨勢,外加護生在平時的操作過程中,手受傷的機率比較大,如稍有不慎,傷口沾染帶有HBV、HIV的體液,使感染的機會大為增加。
2.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護生對針刺傷的認識不足,是導致針刺傷不斷發生的重要原因。與針刺有關的操作主要有注射后取下針頭,將針頭套回針帽,處置用過的注射器針頭等。實際調查發現,166名護理人員有100%在工作中被利器刺傷過。而調查中護理人員有65.5%經常將用后的針頭重新套上針帽,有53.4%經常用手拔用過的注射器針頭,有37.9%皮膚被銳器刺后很少擠出血液再徹底清洗消毒。護生對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傳播疾病認識不足,思想上重視不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主觀認為戴手套麻煩、影響操作,導致在接觸患者的濕性活體物時沒有戴手套,違反執行操作規程。
3.標準預防知識缺乏
據對116名臨床護理人員標準預防知識調查顯示,護理人員對所有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都有傳染性知曉率僅36.2%,61.4%的護生認為針刺傷的最大危害是傷口感染和感染其他疾病,僅有6.5%的護生認為可感染HIV、HBV、HCV。護生標準預防知識缺乏,是導致針刺傷不斷發生的原因之一。
4.工作馬虎和技術不熟練
實習護生由于護理職業道德尚不完善,工作中易粗心、馬虎,未按各項操作規程執行或護理操作技術不扎實、不熟練,也易發生針刺傷。
二、應對針刺傷的對策
1.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醫護人員屬于被感染的高危人群,應樹立“關愛你的病人,關愛你自己”的觀念。首先,教育護生認識針刺傷的危害。針刺傷不僅可傳播20多種血源性傳染病,還會產生害怕發生HIV、HBV、HCV等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焦慮、恐懼心理。另外,由于針刺傷感染的某些傳染病不僅影響健康,還會危及生命,在理論教學、各類護理操作練習和實習前教育中,要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其危害,嚴防針刺傷的發生。其次,在護生中開展普及性預防(UP)教育。普及性預防(UP),即假定所有患者血液、體液都有潛在感染性,接觸時均應采取防護措施,從根本上預防或減少血液傳播疾病的感染。因此,要教育護生在實習中無論面對的患者是否患有傳染性疾病,均應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面臨潛在的危險,從而在護理操作中注意每個細節,保護護生免受各種血液傳播疾病的感染。
2.進行安全工作技術和方法教育,開設職業防護課程
學校通過對實習護生進行安全工作技術、方法的專門培訓,使其熟悉醫療銳器的安全使用,制定銳器使用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則。要求所有護生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均以安全方式處理使用過的銳器,避免回套針帽,禁止徒手進行注射器毀形或折斷安瓿;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銳器的使用;不將針頭的器具相互傳遞;用過的針頭不要折彎或折斷,盡可能將其立即扔進銳器收集箱。此外,學校還應要求護生一律按操作規范進行,保證任何操作都能符合規定的流程,培養良好的職業安全素養,防止在實習過程中遭受意外銳器傷。
3.建立針刺傷的報告及反饋制度
調查顯示,僅有23.7%的護生在發生針刺傷后能及時報告帶教老師。有的學生在發生針刺傷后抱無所謂態度,有的學生心里害怕,但不知道該怎么做。在校期間,學校應對即將實習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建立針刺傷的報告及反饋制度。教師應對實習護生的職業防護做具體的指導和管理,將職業安全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指導學生一旦發生針刺傷,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登記、報告管理,清楚記錄針刺傷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損傷的部位、程度、處理方法等,以及是否實施了預防性用藥、血液檢查及隨訪。教師還應明確告訴實習護生,當被銳器損傷后,在迅速處理好傷口的同時,馬上報告帶教老師,再由帶教老師逐級上報,并填寫意外損傷事故報告單。
4.發生針刺傷后的緊急處理
針刺傷后,應指導學生務必保持鎮靜,迅速擠出受傷部位的血,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對減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時用肥皂和流水沖洗傷口,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敷料包裹傷口。發生針刺傷后應盡早報告,以便對受傷者進行HIV、HBV及HCV抗體檢測。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練習發生針刺傷后的緊急處理過程,確保真正掌握。如可疑暴露HBV感染血液、體液時,應于24h內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提高乙肝疫苗的預防接種率
我國是乙肝高發區之一,乙肝總感染率高達60%左右,乙肝病毒攜帶者已有1.3億。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護生應在臨床實習前完成全套的乙肝疫苗接種,但調查表明49.5%的護生未接種乙肝疫苗。因此,學校在學生進入學校體檢時進行HBV的基礎檢測并存檔,了解學生乙肝疫苗接種情況,對乙肝表面抗原及抗體陰性的護生應告知并要求接種乙肝疫苗,引起學生重視。接種后應檢測是否產生抗體,抗體陰性者予以加強免疫。
三、總結
護理工作是一份神圣、平凡但同時又隱藏著諸多職業風險的工作。這決定了護理教學必須是一項嚴謹的工作,不僅要教育學生尊重病人、關愛病人,還要教育學生在服務病人的同時也要保護自己的健康,在平時的操作訓練和實習過程中,一定要認清職業風險,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規范各項操作行為,掌握應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綜合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毛秀英,高鳳莉,于荔梅等.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3(17).
[2]張利平,王晶,徐國英等.急診護士針刺傷情況調查分析[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5(4).
[3]于小鳳,田雪梅,鄧利利.手術室護士銳器刺傷的危害及防護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
[4]徐建鳴.護士的職業危害和防護[J].上海護理,2004(2).
【關鍵詞】實習護生 職業防護 認知 培養
由于醫院環境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護理人員常處于多種職業危害環境中。實習護生進入到臨床,作為一名準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就可能會受到病人的血液、體液以及排泄物等感染,再加上護生臨床知識和技能相對薄弱[2],不熟悉環境等,使得他們成為病原菌感染和銳器損傷的高危人群[3],職業暴露風險率顯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強護生職業防護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一、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現狀
(一)護生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護生沒有接受系統的職業防護知識教育,自我防護意識薄弱。目前,雖然職業防護問題已逐漸引起護理教育者的重視,但由于課時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國護理教育體系中尚未設置與護理職業防護相關的課程[4],學校教育相對滯后,護生缺乏職業防護知識;同時,臨床教學醫院也疏于對學生相關知識的強化,缺乏職業防護知識的技能操作評分標準和考核標準,護生從思想上對該內容重視不夠,職業防護意識薄弱。
(二)護生職業防護知識不夠全面
雖然國家已將護士職業防護這一內容納入了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客觀上促進了各學校對該內容的重視,但高等護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生職業防護教育體系:一些教材僅以知識拓展的模塊介紹相關知識,教師有關新知識引入不夠;一些高校舉行一些職業安全講座,但內容、時間有限,深度、廣度缺乏,培訓效果欠佳,不能滿足臨床實習護生對職業防護的需求;教學醫院在崗前培訓中也因時間的限制等,缺乏相關內容的滲透和深入。因此,護生雖然了解一些標準預防知識,但僅限于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對臨床工作中的具體預防措施掌握欠佳,實際運用能力缺乏。
(三)相關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對于護生,目前國內各醫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職業暴露登記報告制度和職業暴露風險保障機制[5],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不知如何處理,或是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在張吳佳[6]等關于我國護生針刺傷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實習護生向帶教教師進行了報告,而且報告結果無一例是真正意義上的登記在案。登記報告制度沒有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護制度不夠完善。
(四)醫院防護設施不足
朱鳳祥[7]對357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現狀調查表明,35.57%的護生認為自我防護不到位的原因是醫院沒有提供足夠的防護用品;李煥[8]對305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1.01%的護生經常使用具有安全的針具、器械等。很多護理人員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時,基本上沒有相關防護設備。
(五)帶教教師缺乏言傳身教
臨床帶教教師是學生言傳身教的榜樣,是實習護生職業防護良好習慣養成的主要影響者。但由于一些帶教教師自身職業防護意識薄弱,職業防護新知識學習不到位,操作不規范,從而嚴重影響到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二、實習護生職業損傷防范策略
(一)加強職業防護基礎知識教育
加強護生的職業安全教育,提高防護意識,是減少職業損傷的關鍵。相關院校應增設職業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指導護生采取正確的防護行為:通過普及和強化標準預防意識,能有效地規范護生的護理行為;通過強化操作規范和流程,能有效規避意外傷害。系統的在校教育,能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就能掌握有關職業防護知識和基本防護技能,強化其職業防護意識。
(二)加強職業防護知識的崗前培訓
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實習前可由臨床帶教教師對護生進行集中的專業技能培訓,如針對護生最薄弱和最關注的銳器傷進行重點講解,強調發生銳器傷后正確有效的處理措施及上報醫院有關部門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預防[9];搬運患者和重物時如何正確運用節力原則,有效預防機械性損傷;接觸各類化學消毒劑、化療藥物時如何防止化學性損傷;面對醫患矛盾、患者負面情緒的刺激時如何進行心理調適等。要注意從細節上對護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
(三)建立健全護理職業防護制度
醫院管理者應制定并持續完善護理職業防護制度。同時,應完善職業損傷登記報告制度,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監測系統,將護生發生職業損傷后的各種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針對銳器傷,可規范操作行為,使護生明確發生損傷后應按擠壓、沖洗、消毒、處理、登記報告等程序進行正確處理;而主管部門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為護生職業損傷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四)創造安全的醫療護理環境,完善支持體系
醫療機構應為護生提供完善的職業防護設施和用品,確保護生在護理過程中能根據需要選用配備的設施和用品。應落實對醫用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和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供應,盡量采用具備安全裝置的醫療器械,改善醫療護理操作環境,使護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盡可能少地受到職業損傷。
(五)加強帶教教師的培訓
通過經常性的護理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帶教教師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責任意識。臨床帶教教師除自身要加強學習之外,還要針對護生的特點合理計劃和安排職業防護知識的培訓,對相關內容擬定考核標準,注意言傳身教,正向引導學生。
(六)加強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壓能力
護生的職業損害來自各個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質可以減少不良刺激對護生造成的傷害。目前護理工作本身就強度高、風險大且人際關系復雜,而護生從學校到醫院,也面臨學習環境、生活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在校期間應加強其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實習前應安排學生多去教學醫院見習,使其熟悉醫院環境,實際接觸病人,提高其與病人的溝通能力;進入臨床后,帶教教師應細化帶教要求,對護生采用較靈活的排班方式,幫助其盡快適應新環境。
三、小結
職業損傷給護生帶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一些護生受到傷害后對工作產生厭倦情緒,影響了他們對護士職業的選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利于護理隊伍的發展。因此,加強護生職業安全教育,使護生掌握各種職業損傷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處理意外傷害是護理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黃輝.R床實習護生職業危害現狀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護理學院,2012.
[2]孟發芬,張霄艷,田淑軍,等.實習護生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及其課程設置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7):59-61.
[3]王愛霞,王曉花.實習護生針刺傷后處理情況及防護知識的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23-125.
[4]黃謹耘,陳清.在大專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展職業防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對實習護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職業防護影響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8.
[6]張吳佳,趙愛平.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相關因素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2):11-13.
[7]朱鳳祥,楊瑞貞,祝憲庭,等. 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3):604-605.
【關鍵詞】銳器傷 實習護生 干預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4-29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practic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nurses to reduce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harp injuries. Methods 162 2008-2009 ended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sharps injuries to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urvey. The results of 162 nursing students,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juries occurred in 134 of the main reasons people were: the end of infusion and injection needle injection, the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 the hand when breaking ampoules and other reasons. 2009 nursing students in pre-job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raining in vocational,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2008 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group of 87 sharp injuries in 61 people, 45.52%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training group is not sharp injuries in 73 of 75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97.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Sharp injuries Practical nurses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我院近二年來銳器傷上報監測資料統計,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率高于本院臨床醫護人員,為了解實習護生在我院實習期間職業防護現狀,并探討減少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的有效措施,醫院感染管理科對2008-2009年二年實習護生銳器傷發生率及職業防護現狀進行調查,針對存在的危險因素對2009年87名護生進行了崗前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改變行為及流程,并進行了考核,使護生在上崗前了解和掌握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減少了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發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為2008-2009年在院參加實習的護生 162名,其中大專高護64名,中專護理82名,助產專業16名。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進行回顧性調查,以無記名方式分別于2008、2009年實習結束后發放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共發放問卷162份,收回有效問卷162份,回收率100%,問卷內容調查包括護生在實習期間銳器傷發生情況及職業防護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x2 檢驗等統計學方法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
1.4 干預措施
崗前進行系統的職業防護培訓 2008年以來,我們把護生職業防護培訓作為進入臨床前必上的一課,學習有關消毒隔離和職業防護的規章制度;職業傷害報告制度;銳器傷的預防和銳器傷的處理原則;供應室、手術室、產房護士等高??剖业姆雷o制度;接觸化療藥物護士的防護制度;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制度、洗手對職業防護的重要性,《醫護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等,并收集國內外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案例,制成多媒體課件組織觀看,使護生從思想上認識職業危害的存在,提高對職業防護重要性的理解,提高護生的職業風險意識。
2 結果
2.1 162名護生在校期間未接受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學習,實習結束知道護理工作中存在職業傷害,實習期間87名護生接受銳器傷防護相關知識培訓學習,受培訓組87名,發生銳器傷61人次,銳器傷發生率45.52%;未受培訓組75名,銳器傷73人次,銳器傷發生率9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受培訓組與未受培訓組銳器傷比較
2.2 學生實習期間銳器傷常見原因成比依次是手掰安瓿時(43.28%)、輸液及注射結束拔針時(28.36%)、處置醫療廢棄物時(23.88%)、和其他原因(4.48%),其構成比見表2
表2 導致銳器傷的常見原因構成比(%)
2.3 通過對2009年實習護生進行崗前醫院感染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2008年的實習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護理人員每天處理各種各樣的感染性體液和分泌物,針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重要途徑,與其他醫務人員相比,護士接觸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療銳器的機會較多,成為醫院銳器傷發生率最高的職業群體[1]。所以,實習護生由于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操作不熟練,缺乏經驗,發生銳器傷的危險性會更大, 盡管醫院對實習護生銳器傷的相關因素及預防控制作了大量工作,但防控效果仍不太理想,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學生在校期間未接受職業暴露防護知識的學習,學生對銳器傷的發生和危害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是銳器傷高發的原因之一;實習階段護生在實習操作過程中接受科室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由于臨床帶教老師知識層次參差不齊,學生缺乏系統學習和指導,是銳器傷發生較高的原因之二;實習階段護生操作不熟練,環境陌生,護理操作時經常受到病人、家屬及醫生詢問問題的干擾,心情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銳器傷[1]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三。實習階段是學生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學生的技術操作從不熟練到熟練的特殊時段,因此,對實習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有計劃地進行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將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職業防護水平,降低職業危害的發生率。
對醫務工作者進行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已被多數國家認為是減少職業暴露的主要措施。張小容[2]調查顯示有96.3%醫護人員認為有必要參加防護知識培訓,說明了他們對要掌握防護知識有迫切要求。朱錦萍[3]對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的健康教育調查顯示,通過健康培訓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總體知識水平有了明顯提高(P
3.2 建立規范化操作流程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通過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操作,讓護生熟悉銳器的安全操作,掌握不同利器的處理 ,如打開玻璃安瓿時,應使用紗布,注意各種安瓿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勻適當,對各類針頭、刀片等小件的利器,使用完后應及時裝入堅固的銳器盒,集中儲存處理,減少再次被手觸及而損傷的機會。講解操作過程中的危險環節和步驟,制定各種銳器安全操作使用規程,將職業防護培訓貫穿于各個護理操作環節中,使護生的操作得到規范,操作規范、熟練是可以起到預防銳器傷的作用。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擔負著重要責任,在護生實習操作銳器時應經常提醒她們應注意的環節和步驟,糾正其不規范的操作方式。
3.3 院感科定期對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講評,檢查帶教老師是否給予護生防護指導,檢查護生嚴格遵守安全操作及標準預防的情況,有無雙手回套針帽;手持無針帽注射器時是否面對別人或自己;是否正確使用銳器盒;接觸病人血、體液、排瀉物是否戴手套;以及在急診科、手術室、供應室、血液透析室等高??剖夜ぷ魇欠翊骺谡?、戴保護性眼罩或面罩、穿隔離衣;是否有職業暴露,處置是否正確,是否及時報告等。經常檢查,提出改進措施,開展有針對性的行為干預和效果評價,為下一次職業防護培訓提供依據,進一步減少護生職業傷害的發生 。
總之, 實習護生的職業防護應該引起醫學院教育者和醫院管理者的重視,應該在護理教科書中增加職業防護的有關章節,強化護生的職業防護意識,做好自我防護,護士的職業防護應從實習護生做起 。
參考文獻
[1] 梁亞群.實習護生銳器損傷狀況調查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8,7(6):58―59.
[2] 張小容.醫護人員自我防護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2(1):29-31.
[關鍵詞]實習護生; 針刺傷;防護
[中圖分類號] R245.3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2-164-01
針刺傷是一種針刺入皮膚使受傷者疼痛、出血的意外傷害,是實習護生常見的職業傷害,被污染的針刺傷后如處理不當可引起20余種血源性疾病的傳播[1]。有報道稱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愛滋?。℉IV)的針刺傷感染率分別為6%-30%、1.2%-10%、0.2%-0.5%,并可產生致病的后果。為了了解實習生對針刺傷的認知現狀,探討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針刺傷對實習生的危害,2010年4月―5月對100名實習生進行了整群抽樣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抽取在六所綜合性醫院即將結束實習的護生10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88名,年齡17―25歲,學歷:中專19人,大專66人,本科15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護理操作過程中的針刺傷情況,對傷口的處理情況及自我防護教育次數。調查問卷由同一人發放,采用統一的解釋語,當場發放并收回,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結果
2.1 實習護生針刺傷情況 100名實習護生有68人被針刺過,發生率68%,其中30人被污染針頭刺傷,占刺傷人數的44.12%。
2.2 針刺傷發生的環節 68名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55人在處理針頭時發生針刺傷,占80.88%,有6人在靜脈穿刺及注射時發生針刺,占8.82%,有4人在抽吸藥液時發生針刺傷,占5.88%,有3人在手術中穿線等其他環節發生針刺傷,占4.41%。
2.3 針刺傷發生的實習階段 68名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42人在實習的前3個月發生,占61.76%,有26人實習的3個月后發生針刺傷,占38.24%。
2.4 實習護生針刺傷后進行血液檢測2人,檢測率為2.94%。
2.5 在實習前及實習中,100名實習護生有10名實習護生未參加過自我防護教育,占10%,有37人入院時進行了1次自我防護教育,占37%,有53人接受了2次以上自我防護教育,占53%。
實習護生接受自我防護教育的次數比較計算,結果顯示2次以上接受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比未接受或接受1次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刺傷例數減少,P大于0.01,差別極顯著。說明通過多次強化自我防護教育可顯著減少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
3 討論
3.1 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主要原因
通過實習護生針刺傷多發環節的對比可以看出,80.88%的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在處現針頭的環節,據調查,目前臨床上處理針頭的方式基本是用后先卸下針頭,放到指定的地方進行預處理消毒,再收到指定的地點集中處理。實習護生按照這個步驟來處理針頭,就與針頭有了較頻繁的接觸,這顯然增加了實習護生受針刺傷的危險。另外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顯示在實習中發生過針刺傷的護生有61.76%發生在實習的前3個月。實習護生剛進入臨床實踐,各項操作過程不夠熟練,不夠嚴格,對醫院及科室環境不夠熟悉,這些都大增加了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幾率。
3.2 血源性傳染疾病對實習護生的危害不可忽視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引起易感染者感染的疾病或綜合癥。主要有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愛滋?。℉IV)、kosgeroglw等[3]。2003年專家估計我國現有HIV陽性者84萬[4]。我國目前有1.3億HBV病毒攜帶者,含病毒濃度高的血液、體液經傷口感染操作者,針刺傷是,只需0.004ml帶有HBV的的血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2]。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率高達68%(68/100),其中44.12%(30/68)的實習護生曾被污染針頭刺傷,而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后進行血液檢測的人數僅占2.94%(2/68),這就存在著嚴重的潛在感染的危險。
3.3 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防護意識較弱
3.3.1 實習前自我防護教育是提高實習護生預防針刺傷意識的重要途徑。從調查可看出,接受2次以上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比未接受以及接受1次自我防護教育的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少。因此在實習前以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經常對實習護生進行自我防護教育,必要是以考試的形式進行,以引起實習護生對針刺傷的重視,特別是在實習的前3個月和較忙的科室。同時,帶教老師應加強規范操作的訓練和監督,酌情分配適當的操作學習,使實習護生更快更好的適應臨床實踐,以減少針刺傷的發生率。
3.3.2 醫院應執行安全的銳器處理措施,使用安全耐刺,防滲漏的銳器盒,使用后的針頭以上進入銳器盒,銳器盒收集到3/4滿即停止使用,以減少銳器傷害。另處在處理針頭時,嚴禁針帽回套。
3.3.3 實習護生被針刺傷后,帶教老師應指導其正確處理傷口。發生針刺傷后如能正確處理傷口,可大大降低實習生感染血源性傳染疾病的幾率。正確的措施應是:自傷口兩端向中央擠壓受傷部位,同時用流動凈水沖洗傷口5分鐘,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消毒受傷部位,正確處理傷口后可繼續工作[4],如被HBV陽性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針刺傷,最好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對愛滋病病人的血液或體液針刺傷后的護生,應按發生職業暴露后的標準預防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并評估和確定暴露職業級別和病毒載量水平,分別進行預防性用藥和治療方案。
最后實習護生要以積極的態度認識和預防針刺傷的發生,本身應加強自我防護知識的學習,提高對針刺傷的重視。在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認真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如不慎發生針刺傷,應正確處理傷口并及時向帶教老師匯報,記錄發生針刺傷的時間、地點、經過,具體部位,是否需預防用藥等,并進行血源疾病檢查及隨訪。另處,實習護生也應尋找受損傷后的心理支持,維護和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和諧的實習氣氛,減輕心理緊張,放松情緒,將針刺傷的危害降到最低。
總之,針刺傷關系到實習護生的健康和安全,醫院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都要高度重視,提高預防意識,規范操作行為,熟練掌握銳利器具的開啟,操作技術,避免針刺傷的發生,如被針刺傷應立即采取正確措施處理,平時注意鍛煉身體,以確保實習護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為將來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申良榮 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的研究現狀[J] 護士進修雜志 2005.20(3):216-217.
[2] 林鵬,何群,萬卓越 愛滋病預防與控制 廣州,[M] 廣東科學技術出版2005.2(10).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實習成績;臨床工作能力
隨著高等護理教育的擴大及護理繼續教育的開展,護理??茖W歷的護理人員呈上升趨勢。截止“十一五”末,我國注冊護士達205萬,較2005年增長了52%[1]。其中大專學歷達51.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形勢下,護理專科生只有把握好就業核心競爭力[2],既臨床操作能力,才能與護理本科的專業力、思維力、創造力、可持續發展力等核心核心競爭力相抗衡[3]。
本研究對某醫科大學的120名實習后期專科護生進行了調查,探討實習后期專科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臨床實習成績的狀況,明確兩者關系,并分析臨床實習成績的影響因素,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2010年入學的120名護理專科生,其中男性10名,女性110名。其實習單位為廣東省各個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調查時間為2013年4月下旬,是護生結束臨床實習準備返校的月份。
1.2方法 使用統一指導語,集體發放問卷,匿名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1研究工具 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問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資料問卷包括??谱o生的一般情況、性格、大學理論成績、家庭情況、對學院以及帶教老師的評價及帶教方式的態度等12項內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著名臨床和健康心理學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編制完成,開始時共有20個項目,后來改進為10個項目,被試在14等級上進行自我評定,得分范圍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目前該量表已被翻譯成至少25種語言,在國際上廣泛使用。中文版GSES已被證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0.87,重測信度=0.83(P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運用以下統計方法:①采用百分比描述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②用百分比、均數描述調查對象自我效能感情況。③應用t檢驗與相關性分析,比較??谱o生實習后期實習成績的影響因素的差異。④應用散點圖統計圖形描述護生實踐成績總分與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情況。
2 結果
2.1調查結果 護生大學期間理論成績績點為1.8~3.3,平均(2.55±0.34)。護生臨床實習成績得分為83~99分,平均分(91.44±3.94)分。表一顯示護生對本校護理學院老師的評價是極高的,負面評價是沒有的,說明學院護理老師確實對護身起到正面影響作用。而護生對實習醫院帶教老師地的評價相對較差,說明臨床護理帶教隊伍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2.2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況,見表1。
2.3??谱o生實習后期實習成績的影響因素 以護生的后期實習成績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各項為自變量進行分析,一般資料中對護生后期實習成績有影響的因素依次為大學績點、專業的態度、實習老師、實踐成績,見表2。
3 討論
3.1打好學生在校理論基礎,提高實習實踐成績 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生在校成績以中等為主,尖子生相對較少。表一顯示理論成績越高,越有助于臨床實踐成績的提高。護理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存在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理論指導實踐不強等問題[4]。實習的目的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融會貫通,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扮演好護士的角色。因此要加強護生實習前教育。
3.2關注護生專業態度的培養,促進護生臨床實習成績的提高。表2顯示護生對護理專業的喜歡程度直接影響臨床實習成績。態度決定行為,護生只有對自己專業充滿熱愛,才會積極投入到本專業各方面學習上,致力于各方面能力提高。專職護理教師和帶教教師應共同關注對護生專業態度的培養和情感教育,穩定護生的專業態度,使其能熱衷于護理專業,提高其各方面素質。
3.3重視臨床護理教師的教學行為對護生的影響 表2顯示實習帶教老師對護生臨床實習成績有正面的影響作用,并且相關性顯著。.提示:①帶教教師應該改進帶教方式,定期召開師生交流會,傾聽護生的心聲,分享彼此的體會,結合護生的要求和建議進行計劃和實施實習方案;③關心護生的需要和感受,滲透人文關懷,為她們創造積極向上并且和諧溫暖的實習環境。
4 結論
明確護生自我效能感與臨床實習成績、臨床實踐能力的關系,對于護理教師采取相應的對策,培養護生的自我效能感,培養護生的專業興趣,提高護生各方面能力,提高護生臨床實習成績與臨床實際操作能力,努力將其培養成新世紀的高等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
[2]黃謹耘.護理本科生就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2:3032.
專業技能素質培養
專業技能素質培養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術、急診技術、病情觀察及書寫護理文書等。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醫學的發展,對內科專業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習護生必須具備豐富的護理醫學理論知識,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們的健康服務。鼓勵護生多學習文化知識,努力掌握多學科知識,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護理操作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專業查房時,每位同學做好筆記,帶教老師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向同學提出問題,掌握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評價實施幾個步驟。掌握急診技術,如:三腔管壓迫止血、氣管插管、心臟按壓等的護理操作。實習期間,護生總是認為打針、輸液是較重要的,常常忽視對病情的觀察。帶教老師要向護生宣傳觀察病情的重要性,要注意患者每一細節的變化,通過觀察直接獲得患者病情變化的資料,判斷患者的需要,評價治療和護理效果,可向大夫提供護理查房的陽性體征,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另外,對臨床上的新器械,定期向實習護士講解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的問題;規范護理病歷的書寫,使之盡快進入護士角色;介紹內科病人常用的藥物及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要培養護生嚴格的無菌操作觀念。培養護生養成腿勤、眼勤、口勤、手勤的良好習慣,逐步鍛煉和提高實習護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綜合判斷的能力。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內科專業技能素質,為將來獨立工作打下基礎。
身心素質培養
身心素質是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合稱[3]。護理工作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工作環境嘈雜,是體力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且服務對象是人,關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斷送一條生命,因而工作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護生積極鍛煉身體,有強健的體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習中去。護理工作既平凡、瑣碎而又繁重,實習前的熱情與現實場景形成明顯的反差,患者及家屬的不理解,社會上對護理工作的偏見,認為護士是醫生的助手,護士的職業價值得不到認可,產生心理壓抑,自卑、失望、焦慮等情緒。再者,跟著帶教老師值夜班,無規律的“三班倒”工作制,擾亂了護生自身的生物鐘規律,有時還會受到帶教老師的批評,這嚴重影響了護生的身心健康。護生要積極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主動匯報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情況。同時,應選擇熱愛護理事業的優秀帶教老師帶教,對待實習護生態度要好,多表揚少批評,營造愜意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護生的工作興趣。定期進行優秀護理工作者報告會,用榜樣的力量來消除其失望、焦慮等不良情緒,樹立堅定的專業思想。內科護生積極地運用所學的醫學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知識自我疏導、自我調節、自我減壓等心理保健方法,學會自覺靈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自我放松意識,學會在緊張環境中,在不被理解的情況下,有效調節情緒,建議合理客觀的自我期盼值,對待學習、就業、家庭乃至人生,都應注重努力的過程而淡化結果,樹立合理的奮斗目標,建立最佳的工作狀態。
1.實習護生面對壓力的應對方式
從調查結果來看,實習護生面對壓力時所選擇的應對因子最多的是解決問題,其次是求助,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會選擇退避、自責等消極的應對方式。
2.各種類型的應對方式
各種類型的應對方式在SCL-90自評量表中各個因子得分都顯示出不成熟型>混合型>成熟型,且各個因子得分之間的差異都具有顯著意義。
3.實習護生心理健康分析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我們將兩組SCL-90設為因變量,將SCL-90與應對方式設為自變量,運用逐步回歸分析的方法,得出α水準均等于0.15。從結果分析可以看出,具有顯著性意義的因子是偏執、情緒穩定、合理化等。
二、討論
從調查結果能夠看到,在臨床護士實習期間,面對壓力的時候,所采取應對方式的不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當面對壓力時選擇較為成熟方式應對的護生,整體的心理健康狀況較為良好,評測得分較高;而選擇不成熟方式加以應對的護生,其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不佳,評測得分也較低;選擇混合方式應對的護生,其心理健康評分處在不成熟與成熟中間。護生面對壓力的時候所選擇的應對方式不同,那么他們所反應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就有所差異,選擇應對方式越成熟,那么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在臨床護理教學指導中,應該注重下面幾個問題,以確保護生能夠在實習中更好的應對壓力,以及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1.注重情感對于人的能動性作用
對于臨床護生而言,其實習質量與他們所投入的情感存在一定的關聯。注重對護生情商問題的養成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去認識自我,找準自身定位,規范自身的心態與行為方式,從而確保實習效果。從現代教育理論的層面來看,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充分融入了情感治理的因子,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護生樹立對于專業學習的自信,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情緒,讓護生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如此一來,當護生進入到實習工作中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壓力,自主性地調節情緒,從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加大對實習護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
實習護生在從學校理論學習進入到實踐實習的過程中,怎樣更好、更加及時地完成對自我身份的變換,找準自身的職業定位,將是決定其實習質量及未來職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必須極大地提高對臨床護士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力度,在校學習期間開設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學生培養更強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立能力及對待職業的責任感等。
3.幫助護生做好實習工作前的思想準備
護生對于實習工作有一個心理準備,這是降低學生心理壓力的關鍵。為了避免護生進入工作環境以后茫然不知所措、心理壓力過大等問題,應該動員護生提前了解關于實習的知識信息,如自己多讀書、多上網了解實習工作,學校組織一些實習前的指導講座、請護理專業畢業生回校作交流報告等。只有護生做好充分的自身準備,理智地應付困境,平心靜氣地淡化煩惱,才更容易找到學習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采取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壓力。
4.制定可行性學習計劃,提升護生的自我效能感